戴望舒诗歌特点范文

2022-06-09

第一篇:戴望舒诗歌特点范文

戴望舒经典爱情诗歌四首

(一)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她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二)寻梦者

梦会开出花来的,

梦会开出娇妍的花来的;

去求无价的珍宝吧。

在青色的大海里,

在青色的大海的底里,

深藏着金色的贝一枚。

你去攀九年的冰山吧,

你去航九年的旱海吧,

然后你逢到那金色的贝。

它有天上的云雨声, 它有海上的风涛声,

它会使你的心沉醉。

把它在海水里养九年,

把它在天水里养九年,

然后,它在一个暗夜里开绽了。

当你鬓发斑斑了的时候,

当你眼睛朦胧了的时候,

金色的贝吐出桃色的珠。

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怀里,

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枕边,

于是一个梦静静地升上来了。

你的梦开出花来了。 你的梦开出娇妍的花来了,

在你已衰老了的时候。

(三)到我这里来

到我这里来,假如你还存在着,

全裸着,披散了你的发丝;

我将对你说那只有我们两人懂得的话。

我将对你说为什么蔷薇有金色的花瓣,

为什么你有温柔而馥郁的梦,

为什么锦葵会从我们的窗间探首进来。

人们不知道的一切我们都会深深了解,

除了我的手的颤动和你的心的奔跳;

不要怕我发着异样的光的眼睛,

向我来;你将在我的臂间找到舒适的卧榻。

可是,啊,你是不存在着了,

虽则你的记忆还使我温柔地颤动,

而我是徒然地等待着你,每一个傍晚,

在菩提树下,沉思地,抽着烟。

(四)不要这样盈盈地相看

不要这样盈盈地相看,

把你伤感的头儿垂倒,

静,听啊,远远地,在林里,

在死叶上的希望又醒了。

是一个昔日的希望,

它沉睡在林里已多年;

是一个缠绵烦琐的希望,

它早在遗忘里沉湮。

不要这样盈盈地相看, 把你伤感的头儿垂倒,

这一个昔日的希望,

它已被你惊醒了。

这是缠绵烦琐的希望,

如今已被你惊起了,

它又要依依地前来

将你与我烦扰。

不要这样盈盈地相看,

把你伤感的头儿垂倒,

静,听啊,远远地,从林里,

惊醒的昔日的希望来了。

第二篇:论戴望舒诗歌的爱情意象及其人生经历

新诗研究课程论文

论戴望舒诗歌的爱情意象及其人生经历 学生姓名 所在专业 所在班级 指导教师

目录

中文摘要„„„„„„„„„„„„„„„„„„„„„„„„„„„„„„„„Ⅲ 引言„„„„„„„„„„„„„„„„„„„„„„„„„„„„„„„„„„4

一、初恋中的爱情意象„„„„„„„„„„„„„„„„„„„„„„„„„„5 (一)丁香的意象„„„„„„„„„„„„„„„„„„„„„„„„„„„5 (二)单恋者和乐园鸟的意象„„„„„„„„„„„„„„„„„„„„„„5

二、婚后的爱情意象„„„„„„„„„„„„„„„„„„„„„„„„„„„6 (一)家的意象„„„„„„„„„„„„„„„„„„„„„„„„„„„„6 (二)蝴蝶的意象„„„„„„„„„„„„„„„„„„„„„„„„„„„7 参考文献„„„„„„„„„„„„„„„„„„„„„„„„„„„„„„„„8

- II

论戴望舒诗歌的爱情意象及其人生经历

·引言:

艾青在《诗论》中指出:“诗是由诗人对外界所引起的感觉注入了思想情感,而凝结为意象,终于被表现出来的一种完成的艺术。这种艺术是抒情的,是抒写人生经验的。”[1]而戴望舒的诗歌情调大多哀怨、柔婉、感伤,他诗歌中的意象总是能和他现实的生活戴望舒是现代诗人中最善于写爱情而又风格清绮秀丽的一位。读戴望舒的诗歌,诗有所联系,都有生活的原型。

歌中的意象总是令人伤感,总是勾起读者心灵深处的回忆,让读者总是在他所营造的感情基调上徘徊和哀怨。诗歌依靠意象来传达思想感情,诗歌中的意象多为诗人的想象。诗打动了我们,也正是这首诗的意象打动了我们。所以,正是戴望舒诗歌中的那些意象打动了我们的心,使我们产生了共鸣。

戴望舒一生深爱过三个女人,但都以其倾尽感情换取叛离而终结。诗人为这三个女人留下过爱的诗篇,把所有的喜怒哀乐都写进了他的诗里。其中,戴望舒最爱的是其初恋情人。从他留下的爱情诗中可以看出,他把自己一半的感情奉献给了他的初恋情人——他好朋友施蛰存的妹妹施绛年。戴望舒用他诗中的意象,传递着他的感情,向读者述说着他对爱情的感受。他在爱情上的种种挫折和不幸,化成了苦恋意象;他诗中的苦恋意象总是显得那样贴切,那样动人心弦。

--

一、初恋中的爱情意象

(一)丁香的意象

戴望舒的代表作《雨巷》写于1928年9月。1928年正是戴望舒认识施绛年的那一年。《雨巷》里多次出现丁香姑娘这个意象,于是很多人推测丁香姑娘就是戴望舒的初恋情人施绛年。据戴望舒的长女戴咏素说:“我表姐认为,施绛年是‘丁香姑娘’的原型。施绛年虽然比不上我妈以及爸爸的第二任太太杨静美貌,但是她的个子很高,与我爸爸一米八几的大高个很相配,气质与《雨巷》里那个幽怨的女孩相似。”[2]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3]15这样的冷漠,凄清,又惆怅的情感满纸淋漓。那个梅雨时节,江南小镇上一条幽深、狭长、寂静、怀旧的雨巷里,一个孤独落寞的身影,撑着一把油纸伞,在细雨纷飞中彷徨,目光迷离有充满希望。戴望舒把自己的悲伤寄托在这条巷子里,幻想着有丁香一样的姑娘来到自己的身旁。可是他却迷茫“那丁香一样的姑娘”,那所谓伊人,她究竟身在何方?他有充满希望,他希望碰上那个有着“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的姑娘。就是她——这个“丁香般的姑娘”,寄托了诗人全部的梦想。这就是诗人戴望舒在《雨巷》里给我们呈现的梦幻般的意象。

历来解读《雨巷》,都将《雨巷》中的意象一一找到象征的对应点。如以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来象征当时黑暗阴沉的社会现实;以“丁香一样的姑娘”象征美好的理想,诗人把她作为梦幻中的情人形象,因而对她的苦苦追寻正象征对理想的上下求索以及求之不得的迷茫和失落;而抒情主人公“我”在这样的雨巷中孤独地彷徨,象征大革命失败以后,革命知识青年的“歧路之痛”。其实,把《雨巷》视为情诗也许更贴切些。在《雨巷》中的重要意象,就是戴望舒苦恋的丁香意象。 ·

(二)单恋者和乐园鸟的意象

戴望舒对施绛年的恋情是没有结果的,但戴望舒却无法从这份感情仲走出来。他自己也知道自己“是一个可怜的单恋者”[3]30。单恋者诗歌寂寥而苍凉的意象。诗人在《单恋者》中的表白:“我觉得我是在单恋着,/但是我不知道是恋着谁;/是一个在迷茫着烟水中的国土吗,/是一枝在静默中零落的花吗,/是一位我记不起的陌路丽人吗?/我不知道。”[3]30诗句中的“迷茫着烟水中的国土”、“静默中零落的花”、“记不起的陌路丽人”,是诗人苦恋着的对象。这些象征着作者精神归宿的意象都是虚无缥缈的,一片模糊朦胧的虚幻意象,衬托了诗人飘忽不定的内心状态,让人感受到诗人心境从内到外渗透出的凄凉。

于是,在现实与梦想之间,在生存环境与生命渴求的矛盾冲突中,他开始了艰难的寻梦历程。诗人幻化成拿《乐园鸟》[3]47里的乐园鸟“飞着,飞着,春,夏,秋,冬,/昼,夜,没有休止”,然而“这是幸福的云游呢,/还是永恒的苦役”,后又问到:“假设你是从乐园里来的,/可以对我说吗,/华羽的乐园鸟,/自从亚当、夏娃被驱逐后,/那天

--

上的花园已荒芜到怎样了”?诗人的每个发问都暗示了自己寻梦的痛苦状态:明知是“永恒的苦役”,也要“,没有休止”地追求,既清醒于“天上的花园”已经“荒芜”,又仍然念念不忘,“交织着绝望与对绝望的反抗”。诗人对乐园鸟苦苦飞翔却能否达到目的地的询问与担忧,正好与他自己去法国前后对这份爱情可能有的结果的掂量相应。诗歌中的犹疑、感伤和迷茫正好与诗人在这场恋爱中的不自信有着潜在的呼应。然而,最终诗人得到的只是一颗空洞的心。[4]

戴望舒用自己生命的近六分之一时间去执着地追求他理想的初恋情人,尽管施绛年并未感到被痴情追求的幸福,但我们却从中感受到了戴望舒感情的分量,一个人对自己感情的负责任的聚积和沉淀,而不是随意的发散和轻抛。

二、婚后的爱情意象

正因为戴望舒对施绛年用情太深,无法忘怀,导致他最终苦恋一生。在他以后的婚姻中,施绛年留给她的阴影总是时不时出现,以致他与穆丽娟婚后,很快就冷淡她,不与她说话交流,当她是个局外人。穆丽娟晚年时依然对戴望舒耿耿于怀。穆丽娟说:“我们从来不吵架,很少谈谈,他是他,我是我。从小家里只有我一个女孩子,家庭和睦,环境很好,什么时候都不能有一点点不开心,看戴望舒看不惯,粗鲁,很不礼貌。我曾经警告过他,他再压迫我,我就要和你离婚。戴望舒听了也没有说什么,他对我没有感情,他的感情给施绛年去了。”[5]戴望舒在追求施绛年的时候,心扉是敞开的,渴望与她交流,并为之献上他的第一本诗集《我底记忆》。戴望舒要像施绛年解释自己的感情,以不同的方式抒发自己的感情,努力说服她接受自己的爱,他的感情有强烈的爆发力和深沉的激情,起苦恋意象也出现了相应的变换。

(一)家的意象

他婚后的这段时期诗作较少,具体反映他们幸福生活的诗句主要是他们分手后戴望舒痛苦而深情地追忆过往的幸福而作的《过旧居》:“这带露台,这扇窗/后面有幸福的窥望/还有几架书,两张床/一瓶花„„这已是天堂。/我没有忘记:这是家/妻如玉,女儿如花,/清晨的呼唤和灯下的闲话,/想一想,会叫人发傻,/单听他们亲昵的叫/就够人整天的骄傲/出门时挺起胸,伸直腰/工作时也抬头微笑。”[3]67这是戴望舒于妻子女儿在林泉居度过的他一生中最幸福的生活,家庭琐事中密密麻麻地散发着温馨,充盈着甜美。1944年3月写完《过旧居》后,难以释怀的感情让他于同年6月再度怀念过去的幸福,并沉重而热切的嘱咐他和穆丽娟唯一的女儿朵朵“记住那些幸福的日子”,记住“我们曾有一个安乐家”。[6]

他自喻的天堂——旧居,却没有与留住他的娇妻。露台、窗、书架、床„„这些都引申为家的意象,这些都是他内心所渴望的那个温暖的家。可是他对旧情的不舍,这种

--

感情是全天下女人最忌讳的。娇妻离他而去,爱情离他而去,温暖的家也离他而去。“而我脚步为什么有这样累?/是否我肩上压着苦难的岁月,/压着沉哀,渗透到骨髓,/使我眼睛朦胧,心头消失了光辉?为什么辛酸的感觉这样新鲜?/好像伤没有收口,苦味在舌间。/是一个归途的游想把我欺骗,/还是灾难的日月真横亘其间。”[3]67原来时曾相识的感觉,突然涌上心头。

(二) 蝴蝶的意象

戴望舒成家后非常爱自己的妻子女儿,爱自己的家。他去上海找妻子以求和解,却找到拒绝。他回到香港后,寄钱写信呼唤妻子的归来,换来的却是穆丽娟离婚的决心。在离开妻子和女儿的日子里,诗人的诗中频繁地出现“蝴蝶”的意象。他在《白蝴蝶》中写道“给什么智慧给我,/小小的白蝴蝶,/翻开了空白之页,/合上了空白之页?/翻开的书页:寂寞/合上的书页:寂寞。”[3]61戴望舒把自己化作一只小小的白蝴蝶,蝴蝶的翅膀,一张一合,就像一本翻开有合上的书。这本书,戴望舒却说它是空白的,什么都没有,只透出寂寞。没有家人在身边是何等的寂寞。于是,诗人又把自己化作蝴蝶,飞到妻子和女儿身边。在《我思想》中写到“我思想,/故我是蝴蝶„„万年后小花的轻呼/透过无梦无醒的云雾,/来振憾我斑斓的彩翼。”[3]60在《示长女》中,“你呢,我在草地上追蝴蝶/又摘下鲜花佩在我衣襟。”[3]70蝴蝶这个意象在中国传统的意象中,总是悲剧的象征。当然蝴蝶的意象是最美的,人间的爱情也是最美的,从而爱情就和这蝴蝶发生了牵连,自然也感触于其中情爱的缠绵,但更关注于其中的凄清和结局。鲁迅说:“悲剧是把最美的东西撕碎给人看。”[7]这样说来,蝴蝶的人生就注定是悲剧的了。戴望舒自比蝴蝶,不就是说自己的爱情就是一场梁祝般的爱情悲剧吗?

--

参考文献

[1] 艾青. 试论[M ] . 南京: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0 [2] 陈桔. 顺着雨巷·寻找戴望舒[ N ] . 意林, 2007,(3):15 [3] 戴望舒. 戴望舒精选集[ M ] . 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6 [4] 李想. 戴望舒的诗歌创作与人生[J] . 文学教育, 2011, ( 6 ):100 [5] 王文彬. 云锁烟埋这幸福是短暂的——戴望舒和穆丽娟[J]. 新闻学史料, 1995,( 3 ):88 [6] 马星慧, 孟永林. “幸福的云游”和“永恒的苦役”——试论戴望舒的苦恋与苦吟[ J] .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5(4)

[7] 鲁迅. 再论雷峰塔的倒掉——新编鲁迅杂文[ M] .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

--

第三篇:诗歌特点

关于诗歌的特点

经常搞文学创作的朋友都知道,小说、散文、诗歌等这些文学体裁,都有其固有的特点,都应遵循固有的创作规律。新体诗,特别是现代诗歌是继承中国古典诗歌和民歌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吸收、借鉴外国诗歌的表现形式和手法,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风格。有的变得晦涩难懂,有的直白的如白开水,毫无意境可言,有的干脆将现实生活中的语言直接当做诗歌来用,让人们觉得现在的诗歌走向没落。近两年来,由于上网的关系,我认识了许多中老年诗友,一些诗友并且拿出已经出版的诗集,让我写评论,或让我修改。他们对诗歌创作的热情,对缪斯之神的追求,确实令我钦佩和感动,然而他们的诗品确实不高。因此,我就想简单谈谈诗歌的特点。

一、诗歌的语言是高度浓缩的,是简洁精干的,同时也是优美的。 古诗词由于字数的限制,因此要求每句、每个词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的。大诗人杜甫曾说过,他为写好一句诗,曾粘断数根胡须。还有贾岛推敲的故事也很能说明这个问题,贾岛骑着毛驴吟着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他拿不准是用“敲”字合适,还是用“推”字合适,只顾低头作诗却误撞了韩愈的车马。

现代诗虽然没有古体诗那么严格,但仍然要反复锤炼语言,使其高度浓缩。它区别于别的文学体裁,可以完全省略主语,以及其他句子成分,以达到诗歌的隽永和美感。例如艾青的诗歌《花样滑冰》:“冬季的花朵,寒冷的狂欢。”作者把主语省略了,但显得更紧凑,更优美。

二、诗歌的语言是夸张的,有时其对象不是特指的。

在数字运用方面,通讯报道要求准确真实,诗歌则不然,它可以是大概的、粗略的,甚至是夸张的。通讯报道或小说,往往准确地告诉读者某年某月发生了什么事情。诗歌则可以这样说“去年此日今门中。”2008年召开的奥运会,则可以这样说“八年八月连八日。”例如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岳飞的“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等等

在地名和人物的运用上,诗歌可以借用,但不是特指,其目的是为了深化主题。例如文天祥的《得儿女消息》其中的两句:“孔明已负金刀志,元亮尤怜典午身。”再如白居易的《长恨歌》“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这里面的昭阳殿、蓬莱宫、长生殿,都是借用的,并非杨玉环真的就住在里面。

三、 诗歌的思维是跳跃的、立体的

在语句的词序上,也可以前后颠倒变换,以追求诗歌的新颖、生动、优美。有的诗人,为了突破格律、韵脚对诗歌的束缚,追求意境的变化和写作手法的突破,利用汉字的固有的声调和音节,巧妙的排列组合,仍然收到韵律美的效果。这就是诗歌的另一个特点,跳跃性。

在艺术形式上,作者或两句一节,或四句一节,甚至八句一节。仍拿艾青的《花样滑冰》举例,它是两句一小节,闻一多的《死水》是四句一小节,拜伦的《唐璜》是八句一小节。而艾青的著名长诗《光的赞歌》或四句一小节,或五句一小节,或八句一小节,音乐感、美感极强。

在表现的内容上,句与句之间可以是不连贯的,诗节段落间可以是跳跃的。例如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滩上的驳船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从老水车跳跃到矿灯,再跳跃到稻穗、路基等等,这些画面的跳跃与组合,是诗歌的深度大大增加,艺术感染力也大大提升。

四、 诗歌的感情色彩是饱满的。

我认为在所有文学体裁中,诗歌的感情色彩是最饱满,也是最强烈的。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悲伤、忧虑的色彩,“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是喜悦的色彩,“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是惊喜、狂喜、欢快的感情色彩。

为了增加诗歌的感情色彩,我们经常用有比喻、夸张、排比、反复等修辞方法。比喻最常用,假如一个写诗者连比喻都懒得用或不会用的话,那就干脆就别写诗了。没了比喻,整个诗歌干巴巴的,毫无美感而言。这就是人们称之为“老干体”,最有代表性的当属郭沫若的“大快人心事,粉碎四人帮”了。就连张打油写的诗歌的咏雪诗:“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比喻的多形象啊。

夸张、排比经常用,就举一个例子,舒婷的诗《致橡树》“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反复这个修辞方法,在《诗经》中常见,例如《雎鸠》《采薇》《木瓜》等等,就以《木瓜》为例“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印度大诗人泰戈尔的诗,也经常用反复的手法,一咏三叹,歌的味道十足,令人回味无穷。

第四篇:诗歌的语言特点

一般说来,诗歌语言常见的有以下一些特点: (1)、清新。表现为语言新颖,不落俗套。如王维的《山居秋暝》就是如此。 (2)、平淡。也称质朴。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3)、绚丽。主要指富丽的词藻,绚烂的文采、奇幻情思。如李商隐的《无题》等

(4)、含蓄。指意在言外,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如杜牧的《赤壁》、《泊秦淮》

(5)、简洁。指干净利落,言简意赅。如贾岛的《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十个字便将幽居的特点托出。再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仅十个字即写出了环境的清冷,钩勒出空旷寥廓、幽寂冷漠的背景。而“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十个字突出垂钓老人孤独傲岸,抗风斗雪的傲然之气和不屈精神,把诗人虽在逆境之中,虽觉孤独寂寞,但决不同流合污的气节展露无遗。这些作品均是简洁的典型。

一)语言的风格 1.朴素与绮丽

绮丽诗风的语言特点:绮错、婉媚、浮华、艳丽、纤巧。

朴素诗风的语言特点:清淡质朴、洗炼畅达、不事雕琢,言简意深。“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对李白诗歌语言最生动形象地概括。

2.直白与含蓄

直白诗风比起一般的朴素诗风,直白诗风更显朴素、平淡。诗人在诗歌中运用了近乎口语的语言,并且有的诗还溶入了俗语俚词、民歌之类,所以这种诗又被称为白话诗(近于打油诗)。此类诗风的语言特点:浅易如话、素朴真率、通俗凝练。 含蓄诗风中所惯用的多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善用典故等手法。此类诗风的语言特点:委婉、蕴藉、精炼、耐人寻味,但也不失朴素之风。 3.沉郁与豪迈

在众多诗人中,有愤世嫉俗者,有报国无门者,有屡试不第者,有屡遭贬谪者,有为民请命、哀叹民生者,他们的诗表达自我的哀怨,切中社会现实,反映阶级现象。代表诗人如杜甫、韩愈、李商隐等。

此类诗风的语言特点:沉郁苍凉,节奏舒缓,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且近于生活(多用俗语和对话)。

如杜甫的《兵车行》中“爷娘妻子走相送”“牵衣顿足拦道哭”等句利用俗语,增加了诗歌的真实性。

豪迈诗风的语言特点,主要体现在浪漫主义诗歌中(包括边塞诗),这类诗歌语言特点往往与诗人的心胸抱负有很大的关系。诗人们或因生活在盛世政治清明时期,受到美好山河的熏陶,心怀满腔热情(如李白在年青时就立下不小的志愿“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或因仕途失意,便把立功边塞当作求取功名的出路(如高适);或因国难当头而主动请缨愿死疆场(如苏轼)。所以在他们所写的诗歌中充满豪言壮语,显示一种豪情。

此类诗风的语言特点:铿锵有力、笔力豪健,节奏明快、音调高昂。

诗歌语言风格举例

(1)清新

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四句写了四种景色,有动景,有静景,有近景,有远景,有实景,有虚景,色彩绚丽,语言清新生动。再如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晴蜓立上头”,用语新颖别致,不落俗套,给人一种清新美的愉悦。

(2)朴素

朴素的语言特点:清淡质朴、洗炼畅达、不事雕琢,言简意深,不加修饰,多用口语,较少炼字,却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朴素不等于简陋和寒伧,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诗人的真功夫。如李白诗歌的语言,被誉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他的“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把酒问月》)“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古朗月行》)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此外如陶渊明《归园田居》、白居易的诗,李煜的词。

(3)绚丽

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隐的诗《无题》

如“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的诗大都写得色彩缤纷、景象绮丽、变幻莫测,表现出绚丽飘逸之美。 (4)明快

其特点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如白居易的新乐府诗。

(5)含蓄

诗歌最富有灵气,诗的灵气在于隽永,在于“字短情长”,字里行间总是留着启人联想、开人悟性的“空白”。含蓄的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如李商隐的《雨夜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天各一方的夫妻间挂念问候,归家团聚作长夜之谈的憧憬,统统显于言外,隐于空白。此外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和柳永等婉约派大家的词。含蓄诗风中所惯用的多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善用典故等手法。还有杜牧的《泊秦淮》、《赤壁》等

(6)沉郁

在众多诗人中,有愤世嫉俗者,有报国无门者,有屡试不第者,有屡遭贬谪者,有为民请命、哀叹民生者,他们的诗表达自我的哀怨,切中社会现实,反映阶级现象。代表诗人如杜甫、韩愈、李商隐等。此类诗风的语言特点:沉郁苍凉,节奏舒缓,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7) 豪迈

此类诗风的语言特点:铿锵有力、笔力豪健,节奏明快、音调高昂。 豪迈诗风的语言特点,主要体现在浪漫主义诗歌中(包括边塞诗),这类诗歌语言特点往往与诗人的心胸抱负有很大的关系。诗人们或因生活在盛世政治清明时期,受到美好山河的熏陶,心怀满腔热情;或因仕途失意,便把立功边塞当作求取功名的出路(如高适);或因国难当头而主动请缨愿死疆场(如苏轼)。所以在他们所写的诗歌中充满豪言壮语,显示一种豪情。

第五篇:曹植诗歌的艺术特点

曹植,字子建,曹丕之弟。曾封陈王,死后谥曰“思”,故后世称陈思王。在建安作家中,他是留存作品最多,对后世影响最大,后世评价最高的一位作家。钟嵘称他为“建安之杰”,谢灵运曾说“天下才有一石,子建独得八斗,余一斗,天下人共一斗”。

曹植是一个悲剧人物。他的悲剧遭遇,是与他和曹丕的争为太子的经历密切相关的。他少时以才思敏捷而深得曹操的宠爱,一度曾被立为太子,但由于他放纵不羁,缺乏政治家的成熟与老练,最终在与曹丕的明争暗斗中失败。由于有这样一段经历,所以在曹操死后,他的日子便很不好过。曹丕继位后,他位为藩侯,但曹丕对他颇多猜忌,屡屡更换封地,加上曹丕的部下多方谗毁,他受到了严厉的迫害,名为侯王,行动却不得自由,动辄得咎,行同囚徒。魏明帝即位后,他希望改变自己的地位,多次上书,力图得到任用,但仍得不到信任,最终郁郁而终,死时年仅四十一岁。

曹植的诗歌今存八十余首,辞赋、散文四十余篇,就其创作经历来看,大致以建安二十五年曹丕即位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的曹植由于受到曹操的宠爱,显得志满意得,昂扬乐观,充满自信,富于浪漫情调。《白马篇》可说是前期作品的代表,诗中所写慷慨赴国难的侠少年,实际上是作者的自我化身。其他作品如《鰕 篇》等也都充满豪迈气慨,洋溢着自信自负的少年意气。后期的创作,由于是在曹丕父子的猜忌、迫害下忍辱求生,心情极为悲愤苦闷,所以其内容与风格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品中那种豪迈自信、昂扬乐观的情调没有了,代之出现的则是深沉的愤激与悲凉,作品集中抒写的是对个人命运、前途的失望,对曹丕集团的怨恨,对自己在碌碌无为中空耗生命的哀伤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赠白马王彪》可说后期作品的代表。

曹植诗歌的价值,除了内容上的充实外,对后代影响最大是他的诗歌艺术。他的诗歌做到了气骨与丹彩的完美结合,故钟嵘说他是“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他诗歌上的创造性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他的诗歌抒情性增强,个性更加鲜明。就诗歌体裁来看,曹植诗作中有不少乐府诗,但是他运用

乐府体裁,不是简单地模仿,而是在诗中更多地注入了个人的感情,从而将乐府诗的以叙事为主,改变为以抒情为主。所以王瑶先生说:“他诗中的抒情成份加多了,有了鲜明的个性,因此独成大家”。比如他的《美女篇》,从形工上看是模仿汉乐府《陌上桑》。但汉乐府叙述的是彩桑女巧妙地拒绝太守调戏的故事,以叙事为主,而《美女篇》主要表现是美女盛年未嫁的苦闷,他以此美人迟暮的苦恼,寓托他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这样就注入了诗的感情,具有了诗人自己的个性。在这一点上,他较曹丕的单纯模仿民歌胜出一筹,因为曹丕的诗好象总是在替别人诉说哀肠,看不到自己的个性。

第二,他的诗在结构上更讲究,尤其是发端往往很精警。汉乐府诗往往以气为主,自然道来,无意于工巧,而曹植诗则更注结构的安排,他常常以带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的景物描写开头,渲染气氛,笼罩全篇。如他的《赠徐干》:“惊风飘白日,忽然归西山。圆景光未满,众星粲以繁。”以白日西归,星月忽至来写时光的流逝之速;《野田黄雀行》:“高树多悲风,海水构其波。”以激烈动荡的景象,暗示作者心境地的不平和处境的险恶,等等。所以沈德潜说他“极工于起调”(《说诗晬语》)。

第三,他更注重诗歌的艺术技巧,尤其表现在注重对偶以及锤炼字句上。曹植诗歌中对偶句极多,这一特点是魏晋诗歌趋向骈偶化的开始,而曹植是将这一手法运用到诗歌创作中的诗人。如“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缘池。”(《公宴》),“阊阖启丹扉,双阙耀朱光”(《五游》),再如炼字的句如“清风飘飞阁”(《赠丁仪》),“明月澄清影”(《公宴》),“清激长流”(《公宴》)等,经过诗人的精心锤炼,便达到了十分警醒的效果。这为后来南北朝文人诗歌注重修辞技巧开了先河。

第四,他的诗歌中,对自然景物有了效多的描写,这也改变了乐府诗的面貌。对后代文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以上几点,是曹植诗歌在艺术上的特殊之处,也是他最具创造性的地方。

上一篇:大学班委竞选稿范文下一篇:大学生返乡见闻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