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公司抢先备案与第三方版权交易受妨碍的困境的解决

2023-02-28

一、选题背景

根据顾漫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何以笙箫默》自开播以来, 引发全民看剧热潮, 收视率不断上涨。这无疑为同名电影的拍摄发行开了一个好头。然而, 在乐视影业公布电影版《何以笙箫默》将由黄晓明和杨幂主演的结果4小时后, 原著作者顾漫在微博上发出版权声明, 称“乐视电影版权于2014年9月10号到期”, 新的电影版权已经签给了光线影业。版权之争由此拉开帷幕。

事件过程大致如下:

乐视买了《何以笙箫默》长达三年的电影版权却一直没有开发, 眼看手中的版权即将到期时, 乐视才申请并拿到拍摄许可证。而原创小说《何以笙箫默》的作者顾漫并没有和乐视继续合作的意愿, 于是在原协议约定的版权到期后将小说电影版权卖给了光线, 失去了现有版权的乐视借着“电影摄制许可证”的名义继续投拍电影, 而小说的现有电影版权所有者仗着手中货真价实的版权也不让步, 造成了现有僵局。

二、原因剖析

这样的情况在影视圈并不鲜见, 内地影视改编交易混乱已是公认的事实。究其深层原因, 我认为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 影视公司囤积项目和电影拍摄周期过长等原因导致合同期满时无法完成摄制工作

影视公司与小说作者签订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 获得一定期限的改编权和摄制权后, 一般会进行两种处理:第一是经过市场评估, 公司认为该小说适宜推迟进行利用或面临其他不适宜立即利用的情况时, 公司会将该小说囤积下来, 伺机而发;第二是公司立即着手对该小说进行改编利用。但由于电影摄制的过程十分冗杂, 筹备所需的时间是无法确定的, 而且往往是长期的。因此, 不论是上述哪种情况, 当公司决定投拍或者拍摄时, 版权却可能即将到期。这个时候, 若影视公司与作者续约成功, 那么万事大吉, 可是一旦谈判失败, 小说作者另寻其他合作方, 就很容易产生版权争议, 甚至陷入争议僵局。

(二) 合同期满, 作者不愿与原影视公司继续合作, 拒绝续约

1. 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签订阶段, 为了尽快达成合约, 双方往往会故意忽略一些他们认为“无关痛痒”的条款。

例如在本案中, 顾漫在微博上发表声明称其“最看重的编剧权没有得到明确回复”, 这意味着顾漫和乐视在签订合同时并未就这一点做出明确约定。那么根据著作权法第十条第14项, 乐视在取得改编权后, 便有权授权他人担任编剧, 对该小说进行改编。如果在三年合同期内完成了摄制工作, 那么这个条款的有无确实无关痛痒, 可是一旦没有完成, 这就会成为阻碍双方续约的一把利器。

2.

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履行阶段, 原作者为使自己作品能迅速进行推广, 往往希望影片公司能积极投拍, 可是如果影视公司的态度不够积极, 原作者也没有任何途径强迫其履行, 这一情况会累积作者的不满情绪, 最终导致续约谈判的破裂。

(三) 行政审批的原因

在我国, 电影制片单位和“其他单位”在电影正式投拍以前至少应经过两道行政许可。第一是《电影摄制许可证》或者《电影摄制许可证 (单片) 》的取得, 第二是剧本的备案、审查。

然而, 我国对这两道行政许可的审查均主要是对申请书、营业执照复印件等文件性内容进行形式审查, 或者就拟摄制影片的文学剧本是否违反《电影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的禁止性内容进行实质审查, 但并没有考虑到续约的问题。也就是说, 即使是在合同到期的前一天进行资格审查, 只要影视公司提供的申请书、营业执照等证明符合形式要件, 而且不存在内容的禁止性问题, 那么该影片仍然可以获准投拍。这样的审查显然不够深入, 并且为“困境”的产生提供了可乘之机。

三、争议解决

在本案中, 乐视影业于2014年12月2日发布声明称:“乐视影业在合同期内完成了剧本改编, 合法拥有剧本完整著作权及电影拍摄权。”笔者认为, 此种说法是存在疑义的。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第十二条的规定, 演绎作品的著作权人对该演绎作品享有著作权, 但是若对该演绎作品进行利用, 除了取得演绎作品著作权人同意外, 还要取得被演绎作品的著作权人的同意。因此, 乐视影业对其改编的《何以笙箫默》剧本享有完整著作权, 但若要对其进行拍摄, 必须取得原作者顾漫的同意, 而合同到期后, 顾漫显然是对此不予认可的。

此外, 在许可使用合同到期后, 原小说的改编权和摄制权就回到了顾漫手里。乐视影业以其已经取得摄制许可证并备案作为抗辩理由是不成立的, 因为取得摄制许可证和通过备案的前提条件就是版权合同有效, 若版权合同失效, 那这两者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故笔者认为, 乐视影业不能够凭借“电影摄制许可证”的名义继续拍摄。

但是, 我们不能把目光局限于个案。更不能把问题的解决依赖于事后措施。法律的明确规定能防止许多问题的产生, 事半功倍。为了防止影视公司抢先备案与第三方版权交易受妨碍的困境, 我国法律和制度可以进行如下完善:

(一) 促成履约方面

光线传媒总经理傅小平在光线传媒官方微博上称:“首轮版权到期再授权的情况在影视圈十分普遍, 三次四次授权的屡见不鲜, 这是因为影视公司的运作会囤积项目, 往往来不及拍摄。”

针对这一情况, 笔者认为, 相关法律可以限制版权的交易数量。也就是说, 我国行政机关对影视公司每年的版权交易数量进行审批, 公司可以通过支付一定的费用增加该数量, 但随着交易数量的增加, 该费用也累加。这种手段可以促使影视公司在选择交易作品时, 优中选优、积极利用。并且, 导致筹拍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长期性的原因之一就是公司多种版权之间需要互相协调, 互相迁就。那么一旦版权积压变少, 能得到积极利用时, 这种时间便会缩短。在合同期内完成摄制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二) 促成续约方面

1.

本案中作者不愿续约的原因之一是乐视影业没有积极进行拍摄筹备工作, 而且在合同期内, 她也没有请求对方积极拍摄的请求权基础。作者在这方面权利的缺席, 亦是一种对影视公司积极利用资源的监督的缺席。出于双方利益平衡的需要, 我国著作权法可以对改编权、摄制权的收回做出相应规定。例如, 著作权法可以规定, 作者在与影视公司签订许可使用合同后, 若影视公司消极不对作品进行利用, 那么作者有权要求影视公司进行协商, 并提出积极利用的请求。如果公司仍然消极对待其作品, 那么作者可以单方发出声明, 若对方公司在合同到期前的合理期间内还未开始拍摄, 作者可以在退还余款的基础上, 收回改编权和摄制权。

2. 本案中顾漫拒绝续约的又一原因是“编剧权问题没有得到明确回复”。

笔者认为, 这等事后的问题完全可以通过事前签订合同时合同条款的细化来予以避免。例如, 缔约双方在签订合同时就明确编剧权的归属。合同还可以规定在一方提出续约时, 对方拒绝续约必须提供合理理由, 且不得以合同中已经达成共识的事项作为拒绝续约的理由。

3. 在促成续约方面, 公权力也可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行政机关在对版权协议进行审查时, 除了对其形式、有效性进行审查外, 还应当考虑到续约的问题。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等行政机关应当要求相关影视制作单位在审批时, 必须提供其在合同剩余有效期间能够完成拍摄的证明或者提供续约合同的证明或者是必然能够续约的证明, 否则就不能进行拍摄工作。

(三) 对影视公司抢先备案的限制

笔者认为, 《电影企业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或者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可以规定, 影视公司取得《电影摄制许可证 (单片) 》需要取得许可人的同意。也就是要求影视企业在申请《电影摄制许可证 (单片) 》时, 除了提供申请书等文件外, 还必须提供许可人同意申请的证明。但是许可人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被许可人进行申请。

(四) 对第三方版权交易的规制

1. 许可人提供权利担保

这一方法是参照我国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关于担保条款的规定。 (1) 让许可人提供权利担保也就是作者在许可他人使用其权利时, 应当保证其所提供的权利合法、有效, 并且保证合同以外的第三方不会对该权利的行使形成阻碍。例如, 在本案中, 顾漫在与光线签订版权协议之前, 应该有义务向乐视了解或者向备案机关查询电影《何以笙箫默》是否已经取得电影摄制许可证 (单片) 和已经审查备案。在乐视已经取得相关拍摄资格的情况下, 若版权到期, 那么应该由乐视和顾漫双方对相关问题进行协商处理。只有在许可人和被许可人已经就前合同的权利义务归属问题达成一致的基础上, 许可人才可以将同一权利许可给第三方使用。否则, 应该由许可人承担相应的责任。

2. 对于改编权、摄制权的许可使用合同实行审查先置

当事人意思自治是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更是现代民法的三大基石, 然而这一原则不可动摇的统率地位在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中受到了种种挑战与限制。这是因为不加限制的意思自治原则可能会导致许可使用合同的硬化与强势权益的绝对化, 从而损害势力较弱一方的利益, 造成作品的正常传播受限。 (2)

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说明, 如果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合同才生效, 那么要使合同生效, 则必先办理相应的批准、登记手续。

因此, 著作权法或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可以规定, 对改编权、摄制权的许可使用合同实行审查先置, 在权利存在瑕疵, 即第三方行为可能对权利的实现造成妨碍时, 不予批准签订许可使用合同。

四、小结

现如今, 版权交易越来越频繁, 但我国目前的著作权法对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的规定却非常简略;我国合同法对专利、商业秘密等的利用都设专章予以规定, 却独独缺少了关于版权交易的系统性规定。行政审查的事项也不够深入。

笔者认为, 对于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以及转让合同的规定应该细化, 可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在增加一章, 其命名为版权交易合同, 在这一章中主要规定两种合同:其一, 版权转让合同;其二, 版权许可合同。将分散在合同法中涉及版权的转让和版权许可的条文全部归纳入上述法条中, 正式将版权交易纳入到专门法律调整的范围之内, 通过上述法律的改革使版权交易合同成为法律专门规定的一类合同。 (3) 行政审查除了对文件性内容和禁止性内容审查外, 还可以对该审批事项的可行性进行审查, 即在审查时应该考虑, 该事项通过审批会不会引起权利争议。

影视文化显然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影视公司抢先备案与第三方版权交易受妨碍的困境的解决, 可以促进影视圈的版权交易, 提高电影创作效率, 为观众带来更多更好的作品。同时, 也能够促进我国版权交易制度的改革和发展。

摘要:经由小说作者许可使用而改编和摄制电影本是二度创作新作品的过程, 受到我国著作权法保护。然而, 我国内地影视改编交易的混乱, 导致常常出现多个影视公司针对同一作品主张版权的现象。本文通过对顾漫的小说《何以笙箫默》的电影版权之争进行分析, 阐述影视公司抢先备案与第三方版权交易受妨碍的困境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改编权,摄制权,许可使用,合同版权,交易

注释

11 吴汉东主编.知识产权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232.

22 沈杨.“著作权许可使用制度研究——以许可使用合同为中心”[D].苏州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2014:28.

33 薛寒.“版权交易的法律风险及其交易制度的完善”[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2013:28.

上一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研究——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思想状况调查报告分析下一篇:论公立医院行政管理人员绩效奖金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