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往光阴里的幸福作文

2022-12-03

第一篇:过往光阴里的幸福作文

作文 夹在筷子里的幸福

夹在

初二12班

“在每个人的地平线上,总有一个支点在支撑她生命的全部。”而你始终不变的关心与呵护就是我永远追逐的幸福。

——题记

“哎,终于回家了。”刚一踏进家门,就随手把书包乱扔。“你回来了,快洗手,要开饭了。”于是拖着疲倦不堪的身子在厨房磨蹭。“来,多吃点,这个有营养。”看见妈妈妈用筷子把那菜一大堆一大堆夹到我的碗里,真是不吃就饱了。“好了,妈,别夹了,这么多,看了就没食欲。”我没好气的说着,却不禁让我想起了以前„„

当我还很小时,不会拿筷子吃饭,于是妈妈就握着我的手,教我如何夹菜,同时妈妈总会夹很多菜放在我碗里,也了用筷子。有一天,我在妈妈的碗里夹了一点菜,只记得妈妈当时笑得很甜,很开心。

过了些年,我上小学了。每天回家吃饭,妈妈总会夹菜放到我的碗里,而我总是津津有味地吃着,有时会对妈妈烧的菜大加赞赏一番,然后妈妈总是欣慰的笑着:“好吃,那你就多吃点。来,这个是你最爱吃的。”说着就夹了又夹,填满了我那小小的碗。“谢谢妈妈。”我边吃边笑着。

现在,十几岁的人啦,看见妈妈把菜夹到我碗里却会特别反感。我常常对妈妈说:“别夹了,要吃我自己会夹。你来夹菜,烦不烦呀!”听见这话,妈妈便不夹,然而下一餐,她仍会习惯性重复这个动作。

曾经,仰天自问:“幸福是什么,它在哪里?”其实:众里寻他千百度,幕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当幸福沿着轨迹传递到我的心里,只是傻傻之门外。最终,幕然回首,才发现我忽略了夹在筷子里的幸福,成了一个丢失幸福的可怜人儿。

有些事,错过了就是永远,不要忽略任何一份幸福,哪怕只是夹在筷子里的那份小小的幸福。因为我坚信:是那份执着的幸福,在支撑我生命里全部的泪水、痛楚。

突然,我撒娇道:“妈,快给我夹菜,我碗里都没菜了。”

字数:745

第二篇:高一作文光阴的故事

高一(10)(12)班11月作文训练

请以“光阴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一、导写

这里有三个点需要注意,一是怎么理解“光阴”,光阴可以指时间,时间可短可长,可以从珍惜时间的角度立意,也可以从时间的流逝、青春不再的角度立意;光阴可以指岁月,岁月悠远,似曲如歌,可以回忆自己在岁月中的人生往事,也可以抒写独特的岁月感受。二是怎么理解“故事”,故事强调文章里面有情节 ,有人物,就算题目中没有要求写成记叙文,也要以写人记事为主,侧重于事情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跌宕起伏。既然是故事,不妨在细节描写、情感渲染上多做文章。三是注意写作构思,如果此文只是记叙描写自己的生活,恐素材撞车,平中难于见奇,如果能转换一下视角,不单是从自身构思,而且把目光放长远,把心敞开,放飞想象的翅膀,以古代人物、文学人物甚至一石一鸟一草一木等事物切入,则写作空间将会广阔无垠,奇思妙想亦会如黄河之水滔滔而来。比如以写“石”为例,可以《红楼梦》中贾宝玉所丢雪中之“通灵宝玉”口吻,演绎一段光阴、岁月的故事情节,想必可以大赚眼球,令人拍案叫绝。

二、歌词

《光阴的故事》 春天的花开 秋天的风以及冬天的落阳 忧郁的青春 年少的我曾经无知的这么想 风车在四季轮回的歌里它天天的流转 风花雪月的诗句里我在年年的成长 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改变了一个人 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等待的青春 发黄的相片 古老的信以及褪色的圣诞卡 年轻时为你写的歌恐怕你早已忘了吧 过去的誓言就像那课本里缤纷的书签 刻划着多少美丽的诗可是终究是一阵烟 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改变了两个人 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流泪的青春 遥远的路程 昨日的梦以及远去的笑声 再次的见面我们又历经了多少的路程 不再是旧日熟悉的我 有着旧日狂热的梦 也不是旧日熟悉的你 有着依然的笑容 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改变了我们 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回忆的青春

三、范文

光阴的故事

在故乡的光阴,牵动着我的心。愿掬一把故乡的暖,把温情的故事化作光阴的华光弥漫四方。

外婆说,她一生的情给了外公,一世的爱给了我,此生已足矣。而我的心仿佛被谁提了一下,人生的弦上拨出无数感动,穿过日与月的岩隙。

故乡的院内,有一棵桂花树,那是外婆亲手栽下的外公最爱的树。那株树陪着外婆一直守候着长眠的外公,待到八月便绽出大朵大朵的情愫,馨香了整个村落,一年又一年,搁浅了漫长的时间。外婆是如此固执地守候,拒绝了把她接来城里的要求,甘愿待在秋季便阴冷难耐的故土。她说,最苦的不是守候,而是远离自己的心所在的地方。

那一刻,我无法抑制自己的情绪,一种故事带来的震撼与温情袭过我的内心,将它一点点侵蚀。这个故事,外婆用尽了一世的光阴。我眼中的泪水化作涟漪,将桂花花瓣承载,扬在空中,绽放出温暖的礼花。我想心中有了惦念,便有了幸福的方向。“背灯和月就花阴”,守住一寸相思回廊地,氤氲着光阴的动人。

而她,又是给予我太多疼爱的人。

记忆最深的,她总在我回去的那天在村口等我。离村口好远,我便能看到如墨点一般的身影钉在我的视线中。我急着跑去,渐近时便看到风吹乱了她干枯的银发。她佝偻着身子如叶—般瑟缩着。她眼神不好,忐忑地东张西望。风灌进她的领口,加剧了她的颤抖,一如我当时的心,感动,更是心疼。我总劝她在家里等,而她总塞给我一帕子包裹着的桂花糕,硬把外套给我披上,说:“丫头,你不能冻着,外婆老了,不用那么多讲究。”我捧着那帕桂花糕,仍是温的。

我说不出话来。每次回家,我都尽量早一点儿回去,生怕那个身影等候太久,怕那个倔强而慈爱的身影,怕自己不争气的泪花。我知道,时光渐远,但她的爱从未停止,最好的光阴凝在我的记忆里,温暖了熟悉的归家路。让我知晓,心的那头,是爱,是故乡。

光阴荏苒,岁月变迁,有属于我的故事温存心中,愿把满纸故乡温情折好,寄存在感动的一生。

点评:文章开头便言外婆“一生的情给了外公,一世的爱给了我”,然后极富深情地记述了外婆与外公、外婆与“我”之间的往事,把岁月搁浅的往事呈现,主题突出,条理清晰,思路通畅。此文最大的特点就是情真意切,读之感人肺腑。好文章往往是情到文自成、情深文自真。字里行间,似用泪水洗过,如此干净、纯粹,但不愁苦、有甜味,意境悠远、淡雅,让人于不自觉中灵魂安然、心灵净化

光阴的故事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时间的车轮无情地在记忆里划下了深深浅浅的痕,模糊了回首往事的视线,那些随时光飞逝的光阴,那些随时间消逝的背影,渐行渐远„„

时间不是冲淡了伤痛,而是尘封了回忆。在心灵的极度召唤下,那些零碎的生活片段渐渐从沉睡的记忆城堡里苏醒。

我是农村的孩子,“回忆”两个字对我来说,简直就是幸福的代名词!除了妈妈做的极

具诱惑力的小吃之外,就是与那一伙天真无邪的伙伴出去玩耍最值得我高兴了!

孩提时期。初春,阳光如穿着金丝般轻纱的少女,舞动着曼妙的身姿,在五彩缤纷的世界上播撒着温暖的种子,我们的幸福也如阳光般蔓延开来。那些年,我们一起玩过的弹珠,我们一起打过水仗的小河,我们一起走过的五子棋,还有从门洞钻进别人家里偷吃糖打翻的那瓶香醇的甜酒„打开记忆之门,回忆还是那么真实和清晰,直到现在才发现:原来那份特有的纯朴,一直住在我们心里,从来不曾离去!

少年时代。深秋,萧瑟的秋风席卷着大地,漫天飞舞的落花更增添了几分哀伤的气息。年少如我们,从“梧桐叶,芭蕉雨,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走进诗歌最美好的意境,经过“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的凄凉婉转,感叹过“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到晚来闷把西楼倚。”的离愁别恨,便深深陷在忧伤的心情里出不来了。那时,才明白为什么日本人要把樱花作为国花,而且很多人自杀也选在樱花开放的季节,也明白了电视剧里为什么总是出现“秋后处斩”的成语,因为秋天是生命衰亡的季节,同万物一起陨落,就如落叶归根,让人充满归属感。那时,我喜欢夜深人静时,特别是在月色朦胧的晚上,一个人独酌在葡萄藤下,静静揣摩“葡萄美酒夜光杯”的美好,独自舔舐淡淡的忧愁。酒罢,挥笔写首小诗,窃以为自己就是豪放不羁的李白第二„„

岁月磨平了我们年少时的骄傲与轻狂,又把我们带进了“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纪。 现如今,在这个快节奏的生活里,我们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城市里漫天飞舞的尘埃蒙蔽了我们的眼睛,真善美的花朵变得畸形,假恶丑的外衣变得越来越华丽和神奇,夜幕降临时,看着车水马龙、灯红酒绿的城市,一刹那的失落惊醒了我:原来我不属于这里!

往事如过眼云烟,时光抹去了身上的棱角,经历过太多是是非非,我所想要的,只是一份出自于心又回归于心的恬静和闲适。为了那个藏匿多年的梦,我要划着安静的小船,从心的起点出发,向梦想的彼岸悄然驶去!不要说梦易碎、心易成灰,只要努力了,即使碎了,我片片都是真情!

回首,物是人非。原来时光带走的,不只是尘封已久的回忆,还有激情澎湃的青春。

附:

一件小事 鲁迅

我从乡下跑到京城里,一转眼已经六年了。其间耳闻目睹的所谓国家大事,算起来也很不少;但在我心里,都不留什么痕迹,倘要我寻出这些事的影响来说,便只是增长了我的坏脾气,——老实说,便是教我一天比一天的看不起人。

但有一件小事,却于我有意义,将我从坏脾气里拖开,使我至今忘记不得。

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大北风刮得正猛,我因为生计关系,不得不一早在路上走。一路几乎遇不见人,好容易才雇定了一辆人力车,教他拉到S门去。不一会,北风小了,路

上浮尘早已刮净,剩下一条洁白的大道来,车夫也跑得更快。刚近S门,忽而车把上带着一个人,慢慢地倒了。

跌倒的是一个女人,花白头发,衣服都很破烂。伊从马路上突然向车前横截过来;车夫已经让开道,但伊的破棉背心没有上扣,微风吹着,向外展开,所以终于兜着车把。幸而车夫早有点停步,否则伊定要栽一个大斤斗,跌到头破血出了。

伊伏在地上;车夫便也立住脚。我料定这老女人并没有伤,又没有别人看见,便很怪他多事,要自己惹出是非,也误了我的路。

我便对他说,“没有什么的。走你的罢!”

车夫毫不理会,——或者并没有听到,——却放下车子,扶那老女人慢慢起来,搀着臂膊立定,问伊说:

“你怎么啦?”

“我摔坏了。”

我想,我眼见你慢慢倒地,怎么会摔坏呢,装腔作势罢了,这真可憎恶。车夫多事,也正是自讨苦吃,现在你自己想法去。

车夫听了这老女人的话,却毫不踌躇,仍然搀着伊的臂膊,便一步一步的向前走。我有些诧异,忙看前面,是一所巡警分驻所,大风之后,外面也不见人。这车夫扶着那老女人,便正是向那大门走去。

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而且他对于我,渐渐的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

我的活力这时大约有些凝滞了,坐着没有动,也没有想,直到看见分驻所里走出一个巡警,才下了车。

巡警走近我说,“你自己雇车罢,他不能拉你了。”

我没有思索的从外套袋里抓出一大把铜元,交给巡警,说,“请你给他„„”

风全住了,路上还很静。我走着,一面想,几乎怕敢想到自己。以前的事姑且搁起,这一大把铜元又是什么意思?奖他么?我还能裁判车夫么?我不能回答自己。

这事到了现在,还是时时记起。我因此也时时煞了苦痛,努力的要想到我自己。几年来的文治武力,在我早如幼小时候所读过的“子曰诗云”一般,背不上半句了。独有这一件小事,却总是浮在我眼前,有时反更分明,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并且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

一九二○年七月。

第三篇:教室里的幸福

当我打下这个题目,便不由得扪心自问:教室里的事,真的让我们感到幸福吗?尤其是在研究中心成员经历了仓促空降东胜罕台,以极短的时间,想要创建新教育教室所必然遭遇的巨大艰辛之后,我们真的还可以如此肯定地回答自己:“是的,教室,就是我们创造之地,是我们的幸福之源。”

我们真的还可以如此坚定和从容么?

再者,如果没有掌声和鲜花,如果不再有一次次考试让你确信自己的学生有高过别人的成绩,你又从哪里印证“教室里的幸福”?而如果我们的幸福完全依赖、维系于这些,那么它们究竟是教室里的幸福,还是教室外的幸福呢?

我曾说,九月,是教育年历的第一月份,九月一日,是校园和教室里的元旦。

但今年的九月和教育元旦,对新教育研究中心的成员来说,却并非是一首清丽美妙的诗。诚如他们在暑假中阅读的《筑居思》这样的文章中所阐述的一样,他们与其说是在栖居,不如说是在劳作,与其说是在歌唱,不如说是在建基。而挥汗劳作之际,我们真的已经望见未来枝头的花朵绽放,如新教育之梦所承诺的那样么?

对研究中心成员来说,这短短的两三个星期,漫长得像是一整个北方的冬季,或者一整个南方的夏季。

他们似乎已经吃了一年以土豆为主食的伙食,他们似乎已经习惯了积储下一桶水,作为一整天的洗漱、清洁之用。他们似乎早就生活在这里,和大部分语言不通的家长不断地交流,和或占一半以上没上过幼儿园的一年级新生、和相当数量的在一年级的学习中被拉下的孩子们,一道在经历着“上学”这件既痛苦又美妙的事。

是的,抬起头,才发现已经走了这么远。而回头细数日子,却也不过刚刚抵达——八月下旬,我和魏智渊还在东胜谈团队迁徙的可能性,现在,我们已经成了这片沙漠化土地上的忠诚土著。就我个人而言,就像数百年来先辈们扎根于此一样热爱着这土地,而事实上,这份热爱只是因为这干涸的土地里深藏着新教育的梦之种,深藏着新教育研究中心拥有一片纯粹教育土壤的渴望。

教室里的事,并不全然只是浪漫。

开学第一星期,一年级两位老师的嗓子完全地哑了。

虽然是小班,每班只有28个孩子,但是情况却出乎一般人所能够想像。

这是一片急速富裕起来的土地,但人民的习惯,甚至部分老师们的习惯,却大多由岁月所铸就,基本上是按几年之前的方式在运转。 估计有60%以上的家长实际上不识字,有些家长能够识得姓名,但要能够读出老师所写的信,只怕寥寥无几——于是有老师质疑,在这样的情况下,新教育特别提倡的每周给家长写的信,还有必要写么?我说,这只意味着更有写的必要,这意味着我们对家庭和家长的教育,有着空前的紧迫性。只是,也许我们给家长所写的信,也应该像绘本一样,图、照片、文字并重了。

绝大多数孩子进小学之前没上过幼儿园,或者上的只是看管性质的幼儿园。我想说的不是他们没有语数知识的基础。事实上,我们一直反对在幼儿园提前进行精确的语数教学。我是说,他们既没有童年的教

育,更没有集体生活的经历。而更为严重的是,在这儿大多数孩子因为路远必须住校,这意味着他们第一次上学就要离开相对温暖的家庭,而住进准军事化管理的学校。而少数路并不太远的家长,不知是图清净还是工作实在太忙,也往往把太年幼的孩子往学校里一塞,似乎从此就卸下了肩头的重担。

所在的学校,是由民办学校转过来的一所特殊学校。老师们勤劳简朴,抓纪律和行为规范十分出色,学生们比我到过的任何一个学校都要更为尊敬师长。

学校的老师饭菜十分简朴,他们几乎可以一日三餐以土豆为主食,再加一点肉,掺杂一些蔬菜,就足以度过漫长的岁月。

而孩子们的饭菜自然也就可想而知——东部学校的营养师之类,在这里似乎是一个不可想像之物。看看学校外面的干涸的黄沙之地,就知道这片土地原来可能除了种土豆,养山羊之外,也极难有另外的庄稼蔬菜。这也是一种习惯,习惯了就好,但对刚离家的孩子们与外来的人而言,可能会有一个艰难的适应期。

因为学生的学习基础实在太差,许多父母压根谈不上帮助孩子学习,所以我们也就能够理解与想像,掉队的孩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比例。

据知情的老师说,二年级两个班总共有五六个零分和差不多零分的孩子。

开学第一星期,有一个有个特别的女生,随时唱着跳着,说老师你真好,说着说着,就走到黑板前画起来。整整一个星期,天天如此。 另一个二年级的刚转学来的孩子,在开学第一天就混在走读生出了学校。大家四处寻找,在找不到急得快要报警之际,才接到电话,说已经走到了一个亲戚家。后来,这个想要好好学习了的男生天天哭,因为他什么都不懂,十以内的加法也不会。

另外两个孩子,数字能数到6,写到5。

陈美丽和严盈侠这两位二年级老师还在江苏的时候,就已经依据二年级教材,编了第一单元四季之秋的课程。结果,第一个星期上得痛苦极了。最后在我的劝说之下,改成和一年级相近的儿歌童谣,才发现孩子们确实还只能适应这些一年级的儿童课程材料。

我们不难想像,这些孩子的落后,与其说是原来老师的责任,不如说是我们的教育根本就没有提前想到他们的境遇,没有设计出“为他们”的教育、教材、教学、课程。

第一星期,因为数百人的学生宿舍只有一个管理员,所以要求班主任参与住宿管理,从晨间出操,到晚上睡觉。

而新教育低段课程的理念要求语数必须由一个老师来担任。

而马玲等渴望着完美教室的老师,又几乎舍不得放弃任何课,把音体美都纳入了自己的任务中。

所以,这几乎就是从凌晨到深夜的战争,而在这样的战争中,课程的思考将是一种不可能的奢侈。

于是我和贺志忠校长紧急商议。这位受过新教育理念洗礼的校长十分理解,于是又招聘了两位年轻的生活指导老师,出任一二年级的副主任。

虽然如此,责任心如此强的老师,又怎么可能在开始的时刻,把所有

的事务和责任都交给别人?

有几位老师严重不适应学校的饭菜,有两个到了进食堂就反胃的地步。

刚开始时,窗帘还没法装上,高原上的天空似乎特别明亮,于是睡眠又受到影响。

„„

是的,对我们而言,这就是一场战争。这是研究中心的又一场硬仗。但和以往的硬仗所不同的是,这次我无法替代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以往我总努力冲在最前沿,但这次我只能站在一边,不敢瞎指挥,更不敢添折腾。我深知,教室里的事,最终得由一个灵魂坚强起来,从容、自信、和蔼又充满信心地站在那里,坚持不断地把美好事物带给孩子们,直到岁月深处,一朵朵花次第开放„„

但是,此时此刻,我们都能理解这一点么?

这期间我常常觉得

沉睡更佳,就像这样没有同伴的沉睡,

这样去期候,我又能做什么说什么

我全然不知,而在贫困时代里诗人何为?

但是你说,他们就像酒神的神圣祭司,

在神圣的黑夜里迁徙,浪迹四方。

——荷尔德林《面包和酒》

在深刻的疲惫中,这些战友还能够记起这些曾经共读的诗句么? 是的,惟有在这样的疲惫中,我们才能深切地感受到作为普通教师所切身感受的沉重,感受到梦想的沉重,感受到希望的茫远。

也惟有在这样的疲惫中,我们才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是不是那新教育的神圣祭司,在神圣的黑夜里迁徙,浪迹四方,守护着神圣,或循着神圣的踪迹,追寻神圣、道说神圣、歌唱神圣。

是像周围那样,在挣扎、奋斗、不断地遭遇失败之后,最终沉沉睡去,成为这黑夜的一部分,还是最终觉醒站起,像一朵神奇的睡莲,在每个夜晚闭合,而在每个黎明依然煌煌开放?

我相信,对新教育人来说,答案只有一个。

抱怨也许能够让心里暂时好受一些,但是它也可能让灵魂慢慢地习惯于推辞这重任,而像诗中所说:这期间我常常觉得/沉睡更佳,就像这样没有同伴的沉睡。

于是又想起荷尔德林另外一首诗:

如果生活纯属劳累,

人还能举目仰望说:

我也甘于存在吗?是的!

只要善良,这种纯真,尚与人心同在,

人就不无欣喜

以神性来度量自身。

神莫测而不可知吗?

神如苍天昭然显明吗?

我宁愿信奉后者。

神本是人的尺度。

充满劳绩,但人诗意地,

栖居在这片大地上。

——荷尔德林《在明媚的夜色下》

这首诗的中“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被如此广泛地流传着,可惜人们既忘了“大地”这个词语的厚重意蕴,也忘了这句诗中“充满劳绩”的前提。

为什么生活纯属劳累,我们也仍甘于存在?因为正如诗中所言,“只要善良,这种纯真,尚与人心同在,人就不无欣喜地以神性来度量自身”。对我们而言,只要仍然意识到生命只此一次,只此一次的生命又几乎全系于教育这一事,而此时此刻我们乃是为梦想而投身于辛劳,那么无论条件如何,我们也将以理想主义的高度来度量自身,以新教育为尺度,衡量自身的行为与价值。

我承认,这过度的劳绩并非是新教育所必须,也不是成就本身。 但是,也许诗意的栖居必得从这一份辛劳中走过,也许那宁静和从容,必得从这样的艰难中走过。因为这沉重的大地上曾经栖息的一代代人,无论成败荣辱,无不承受过这份沉重、这份劳绩。

是的,枝头的花朵并非必需严冬,严冬也并非那枝头花朵存在的理由与根据。

只是所有想要在这片土地上扎根和开放的植物,都必得承受这份严冬。而不能承受这份严冬的,将枯萎于此,成为另一种传说。

于是,人诗意地栖居,乃必须是一种深深的扎根,是怀着痛楚与梦想,在四季中如是站立。

这个星期的开端,也就是星期天的傍晚,孩子们第三次离开家,进入四个教室。当我徜徉于走廊,听到四个教室里传来的清澈的并不太响的琅琅书声的时候,当那一张张稚嫩的小脸朝我微笑并问候的时候,我感觉到了教室未来的幸福。

才短短不到二十天的时间啊,刚开始时的那种躁动已经开始消失。宁静和温馨已经开始弥漫起来。

在操场上,当那几个“问题严重的孩子”跑向他们的老师,扑向老师的怀抱,而老师也笑着迎向他们的时候,我感觉到了教室未来的幸福。我曾经一再地强调,对那些特别的孩子,现在重要的既不是纪律,也不是知识,而是安全感,是被关注、关怀的感觉,被爱的感觉。然后,才是从他们自身的生命特质,以及学科的每一点些微的进展中,重燃起自尊的火花。

在这个星期,我进二年级上了一堂绘本课。我注意到整个教室没有一个孩子是精神萎靡的,最差的孩子,在稍微走一会神后,也能够马上回到课堂上。而上课之后,孩子们一遇到我,就用方言跟我讲起这个故事,或者把他们画的画给我看。这时候,我感受到了教室未来的幸福,因为我知道这只是一个伟大故事的不起眼的起点,等到后面那一个个课程真正开启的时刻,他们的精神将获得一次次美好事物的洗礼,直至灵魂获得复苏,精神丰盈起来、饱满起来、明亮起来。 于是急切而又宁静地渴望,大家度过忙碌而又过度疲惫的第一个月,然后,能够更多地坐在一起探讨研究切磋琢磨。研究每一个孩子的灵魂,理解每一首诗、每一个绘本、每一篇课文、每一个数学知识的要义,思考它们能够让孩子的眼睛亮起来的方法„„

教室里的事,注定是充满劳绩的幸福。

人要诗意地栖居于这片厚重的大地,就得像这大地上的植物一样,能

够承受这烈日,以及即将来到的严冬。新教育人 儒家弟子 干国祥思于内蒙鄂尔多斯东胜罕台镇2010年9月19日

第四篇:平凡世界里的幸福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当“平凡”两个字跳入我的眼帘时,我的心便不可自拔地被吸引了。生命不是喧闹繁华,只是如河水般平凡地淌流不息。很喜欢作者路遥的创作风格,浅现流畅的语言渗透着刻骨铭心的人生哲理。读此书,似乎在铺开的历史画卷去品味人生的酸甜苦辣,在时代浪潮中形形色色的人物身上咀嚼出生命的喜怒哀乐,读出平凡世界里平凡人的幸福。

时代的风暴席卷着孙少安、孙少平坚毅刚强的生命,他们的生命仿佛就是革命跌宕起伏的征程。以他们为代表的平凡人在默默地承受着痛苦,也在接受幸福的滋润。孙少安是那个时代真正的农民。有知识、有信念、有道德,但他的生命里充斥着苦难与冷嘲热讽,然而令人敬畏的是他屹立不倒的意志。在大风大浪中,他将苦水往下咽,保持着自己顶天立地、铁骨铮铮的男子汉形象,并且脚踏实地去践行自己的人生信念。他是令人尊重的兄长,总是试图用自己尚且稚嫩的肩膀独挑起生活所有的辛酸,将供奉弟妹长大成才作为自己生命最大的事业。即使到了万不得已分家之时,他的心中依然牵挂他的父母亲人、兄弟姐妹。他的身上,作者融入了传统大家庭相亲相爱相守相伴的深刻观念。而这也正是传统思想里,农民所期望的大家庭模式,子孙几代,集聚一堂,共享人间天伦这样一种简单的幸福。所以作为以为典型的农民代表,孙少安一直执着追求自己的愿望。达则兼济他人,当孙少安获得自己事业的成功时,他不敢独享劳动的成果,却豁达地给他人行方便。最后,还出资为村办学校,造福桑梓。喜欢这样永远流淌着热血的青春生命,所以在阅读文本时,我是多么渴望看到他青春的爱情花朵能够得到阳光的普照,能够得到雨露的滋润,我多么希望孙少安、田润叶这两个可爱的年轻人能够结成连理。但是我们毕竟不能了解那个时代的血雨腥风,所以只能在心中默默地为他们萌芽的爱情唱一首悲歌。在为他们的爱情黯然神伤之余,我会感谢命运的安排,感谢上苍对他的垂怜,感谢秀莲的扶持与相伴,感谢这个坚强女人的不离不弃,是她的温暖化解了冰天雪地对他的无情肆虐。平凡的世界里,没有罗曼蒂克的情怀,只是在患难时的一声安慰,一个鼓励甚至是轻轻的一个拥抱。当夫妻俩的灵魂已紧密相连,平凡的幸福与真爱早已刻骨铭心。

对于弟弟孙少平,我喜欢以一种欣赏的眼光去捕捉他身上足以震撼我灵魂的闪光点。同样是一位农民,但是丰富的知识积淀与远大的目光让他的思想更加成熟与透彻。他可以以一颗平常的心来对待兴衰成败,并且时时成为兄弟姐妹人生的总参谋。所以他弃一切艰难险阻,坚持追寻心中的呐喊。做最苦的工作,他任劳任怨,将劳动者的风采展现出来。即使有更加诱惑的选择,他依然不肯放弃心中美丽的梦想。在煤矿中,劳累危险,甚至毁容,但他依然投身自己热爱的工作。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一个七尺男儿的坚韧、尊严与担当。他肩负着让父亲扬眉吐气的神圣使命,他心中藏着关爱家人的小愿望,所以他的步履是坚定的,也是幸福的。苦难没有令他忘记精神的追求,因此在世人眼中,他也许是卑微的,但他的灵魂却是高贵不可亵渎的。令我感动的是孙少平没有任由自己的爱情腐烂在等级差异的泥潭中。他爱田晓霞,爱得深沉、爱得轰轰烈烈,爱得不卑不亢,他在爱情面前是理智也是充满激情的。但是当我怀着一份虔诚之心去祝福这一段美丽的爱情时,故事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逆转。田晓霞生命的突然消逝令平凡的少平再一次忍受撕心裂肺的疼痛。值得庆幸的是这位热爱生活的青年没有被突如其来的灾难击垮,他为爱更加坚韧地活下去。

平凡是生活的本色,平凡的世界里,平凡的人们不可能百分之一百地去战胜猝不及防的艰难困苦,就像我们总是幻想浪漫的爱情,我们总以为有情人一定能终成眷属。但是我们渐渐地才明白在生活这艘航船有一天会偏离理想的轨道,平凡的人总会有许许多多的无奈与失落。所以即使我们多么渴望少安与润叶能够终成眷属,即使我们以为少平与晓霞一定能共筑爱巢,即使我们在心中千千万万次呼喊:活下去„„活下去„„但是是我们太天真了吗?苦难啊!你不费吹之力就让一个个年轻的生命凋零,造物主啊!你让向前在最有为的年华里成为一个坐轮椅者,你让杜丽丽与武惠良的婚姻如阳光下的泡泡球,瞬间消失。

生命在闪耀中现出绚烂,在平凡中现出真实。平凡的生命总是不可避免地要忍受这灾难,承受失落无奈痛苦,但是《平凡的世界》告诉我们平凡人生存的价值、坚韧与幸福。润叶与少安曾经青涩懵懂的甜蜜的爱情;少平与晓霞爱得深沉爱得骄傲的深情;少安与秀莲、润叶与向前患难与共的真情,父慈子孝的温情„„这些平凡世界里的闪光点总是人情不自禁地感叹人生的苦难终究会烟消云散,幸福会到来的。让人突然想起尼采的一句话“对于平凡人来说,平凡就是幸福”。

我们都是平凡的人,在平凡的世界里追逐一片幸福的天空,也许有时会乌云密布,有时候会是晴空万里。乌云没有能力永远遮蔽灿烂的天空,所以用心感受生活,每一天都能体验到淡淡的幸福。也许我对于《平凡的世界》的理解比较肤浅,但是我明白平凡如此时此刻的我,在音乐的世界里,指尖飞快地在键盘上行走,记下这“平凡世界里的幸福”。

第五篇: 校园里的幸福音符

我们每天都在校园中生活、学习,在忙忙碌碌的日子里,年轻的我们品尝着生活的酸甜苦辣,接受着人生的洗礼,感受着奋斗与成长的幸福······又是全新的一天,温暖的第一束阳光照射进了校园,唤醒了沉睡着的一个个幸福音符······

1(do)

“叮铃铃······”6:45分,闹钟准时响起,我睡意朦胧地从床上爬起来,慢吞吞地穿好衣服,洗漱完毕,然后匆匆吃完了早饭。接着就挂好红领巾,别上校徽,把书包往肩上一放就向外走去,一出门就与空气撞了个满怀,新鲜的空气一下子就扫除了我的睡意,向着学校进军。

2(re)

7:20分,我到了学校,可是还要爬五层楼梯,再绕大半个教学楼才能到我所在班级的教室,唉——只能靠自己一步一步老老实实地走喽。.我们班有个优点——同学都爱早到,真“用功”啊,这个优点“连累”我们管纪律的同学也得被迫早到。

3(mi)

跋涉了“千山万水”,终于到了教室,可抬头一看,哇!我们班已经有一大半人都到了,看来我又来迟一步了。我赶紧拿出语文书,走上讲台,扯着嗓子大喊了一声“请大家安静,让我们开始读课文”,下面的同学这才很不情愿地坐回自己的位子,读起课文来。我这才松了一口气,也开始读课文。

4(fa)

8:05分,“叮铃铃······”第一节课上课铃声响了——数学课。只见数学老师手上抱着一叠试卷,沉着脸快步走进教室。这下,我们都明白了肯定没什么好果子吃,空气中弥漫着一丝说不出的味道。只见许多同学开始念念有词,有的望着天花板,有的趴在桌上,仿佛都在祈祷有一个好分数。发试卷了,我也开始惴惴不安,想到了上次考试的惨痛。但拿到试卷一看——哇!98分耶!我顿时长长吁了一口气,再望望四周——真是几家欢喜几家忧啊。这次我明白了:风雨过后总会有彩虹!

5(so)

数学课下,是早操时间,同学们都排好队,向操场走去。我们在早操音乐中有节奏地抬头、伸手、踢腿,一下子就满头大汗了。忽然,几阵风拂过——一下子吹去了我的热感,精神抖擞地继续做操,我再抬头一看,正好有几片云在当头。原来,在有些强烈的阳光下,早操也能做得如此有趣啊!

6(la)

上午数学考试成绩知道后,我的好心情一直持续到了下午。下午第一节是语文自习课,大家纷纷拿出作业本做起来。我认真地思考、仔细地答题,一节课的时间刚好完成,并拿着去给老师批改——一看,老师打了个“优星”。我甜甜地笑了,明白了——用心+仔细=一份好作业

7(si)

当体育课前的一节课下课铃刚响的时候,同学们就似一匹匹脱缰的野马,

向操场飞奔而去。大家在老师规定的集体跑完两全操场后,都一哄而散。踢足球的踢球,打篮球打排球的打球······整个操场都是一番欢闹的景象,在这欢乐中,大家似乎都忘记了学习中的烦恼,自由自在、无忧无虑。

快乐的一天就这样过去了,我回到家中,在太阳落下山时,在它洒下最后一抹余光前,我认真完成了作业。

我趴在书桌上,沉浸在今天的校园生活中,回想着一幕幕的画面,畅想着明天校园的音符们将会谱写出一首怎样的幸福歌曲·······

上一篇:国外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下一篇:个体诊所自查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