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志愿者活动论文

2022-05-14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大学生志愿者活动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志愿者活动是指任何人自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和精力,在不收取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的服务。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是以高校大学生为主体开展的志愿性社会服务,是我国整个社会志愿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篇:大学生志愿者活动论文

以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为载体的 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探索

[摘 要]志愿服务活动是高校学生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形式之一,是连接学校与社会的桥梁。学校可将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作为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载体,让大学生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强化责任意识、服务意识,以推动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者活动 高校 服务型党组织 建设

课题:陕西省2018年高校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志愿者服务队伍专业型建设的机制探索”(立项号:2018FXM28)。

将志愿服务活动融入服务型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志愿服务精神,促进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提高效率和质量,充分发挥高校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号召力和战斗力。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在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中的作用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拓展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途径,丰富建设内容,提升建设质量。

1.有利于拓展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途径

近年来,高校日益重视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更多的大学生加入志愿服务行列,投入到社会志愿服务活动之中,充分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风采。大量实践证明,以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的高校服务型党组建设,改变了单纯讲政治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状,拓宽了党建工作途径,丰富了党建工作内容,改进了方式方法,提高了党建质量。

2.有利于增强高校大学生党组织的感召力

青年大学生正处于精力充沛、活力四射的阶段,他们大多爱玩好动,积极上进,好奇心强,对新生事物和有意义的事情比较感兴趣,渴望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认识社会、展示自我、体现自我价值。因此,志愿服务活动能够不断增强党组织的感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有利于激发大学生参与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热情,使其从中感受到党组织的强大力量,从而在党员大学生先锋模范的引领和影响下,更加积极主动地向党组织靠拢。

3.有利于提升高校大学生的综合素养

大学生能够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志愿服务活动中开阔视野,激活思维,丰富阅历,积累经验,锤炼社会实践能力,从而增强自身竞争实力,为将来就业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大学生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策划、实施、总结、体验和感悟等过程,有利于培养其组织策划、综合协调、分析总结、实践创新等能力。大学生在社会志愿服务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其主动担当、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社会责任感,强化其志愿服务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从而达到提高自身综合素养的根本目的。

当前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纵深推进,高校的党组织建设得到全面加强。但是,在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途径比较狭窄

在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中,存在实施途径比较狭窄的问题。有的教师政治站位不高,片面地認为党建就是组织政治理论学习,开展“三会一课”与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没有多大关系。这种错误的思想认识会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从而导致党建与实际相脱节、“两张皮”。还有的教师认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只能因循守旧、按部就班,而不宜积极创新。由此可见,目前高校党组织建设中的实施路径不够宽阔,内容比较单一,工作质量不够高,难以适应新时代的党建新要求。

2.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方法比较落后

在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方式方法上,有的教师不注重与时俱进,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创新方式方法,不善于利用网络、新媒体等现代先进手段开展工作,仍然以说教的教育方式为主,容易让学生感到呆板、枯燥乏味。有的教师甚至会动不动就讲大道理、批评训斥学生,极易让处于青年时期的大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倘若工作方法不够科学、得当,就容易导致工作效果不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实际效果。

3.高校服务型党组织的服务水平不够高

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体现了党组织的先进性。在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中,存在服务水平不高的问题,主要原因是高校基层党务工作者人员配备不够。有的学校负责党务活动的工作者主要由专业教师兼任,他们既要承担教育教学任务,又要完成教育科研任务,时间、精力非常有限,往往无暇顾及党组织建设工作。在此背景下,如何发挥党组织的感召力、凝聚力,开展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也就无从谈起。

以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为载体的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策略

针对当前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存在的不足,结合近年来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实践经验,笔者以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为载体加强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提出如下策略。

1.创新平台抓服务,夯实阵地抓队伍

志愿服务平台是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基础条件,高校应高度重视志愿服务平台建设,为志愿服务活动提供坚强有力的平台。

(1)打造服务队伍

高校应为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创建良好环境,搭建服务平台,建设服务基地,积极组建各种志愿服务团队。要重点提高党员、积极分子和志愿者的积极性,将其吸纳到志愿服务队伍中来;应充分发挥党员、积极分子的先进模范作用,鼓励党员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并做好党员参加党内工作、志愿服务等方面的记录,便于加强对党员的管理与考核。党员与积极分子应经常开展志愿服务主题党日活动,将其作为志愿服务的一面旗帜,引领更多大学生加入志愿服务团队。同时,要抓好志愿者队伍建设工作,坚持边服务、边宣传,将志愿服务与基地锻炼、公益项目实施及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让志愿服务精神深入人心。

(2)建好服务平台

一方面,要加强服务平台信息化建设。当前已进入自媒体时代,只有加强志愿服务平台信息化建设,才能进一步拓宽工作途径,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提升服务质量。高校应加强网络党支部、党建微博、微信公众号、党建QQ群或微信群的建设,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广播、电视、短视频直播平台等媒介,为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提供良好平台。另一方面,应拓展校内外的媒体宣传阵地,依托各媒体平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将志愿服务向校外延伸。比如,高校可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的志愿服务活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留守儿童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这一特殊群体需要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注、关心和关爱。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长期不在身边,他们最缺乏父母的关爱,最需要进行情感的慰藉和心灵的呵护。高校可组织大学生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活动,大学生通过志愿服务深入社会基层,用实际行动奉献一份爱心,并能全面客观地了解社会、了解基层、了解群众,从而强化学生的志愿服务精神,进一步培养其社会担当与为民服务的情怀。

2.健全机制重激励,完善制度重保障

任何工作的高质、高效开展,都离不开科学有力的制度保障。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应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不断完善管理制度,为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提供坚强的制度保障。

一方面,健全激励机制。高校应注重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建设,做好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注册登记,制作志愿服务活动记录簿,加强志愿服档案建设,使学生强化身份意识。同时,应规范服务行为,通过反馈、交流等方式了解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情况,确保志愿服务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为强化志愿服务活动结果的运用,高校可在评选评优、入党、保研等方面,在条件相当情况下,优先考虑志愿服务活动中表现优异的学生,以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另一方面,激发内生动力。高校要积极探索务实管用、灵活多样的志愿服务制度,激发学生特别是党员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动力。例如,在支教志愿服务活动结束后,可以在校园举办汇报会,让志愿服务精神在校园传播得更广泛。

3.专业引领强本领,志愿服务提水平

(1)注重与专业实践相结合

在高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时,应该注重与专业课程实践相结合,以志愿服务活动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学生利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主动服务社会,使其感受到所学专业知识的实用价值和社会价值。高校在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中,应该坚持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进行有机结合,切实把志愿服务精神体现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与实践中。如医学专业学生可深入社区、农村、学校、养老院、孤儿院等地方,开展义诊志愿服务活动;计算机专业学生可以加强与学校、工厂、企业等方面的联系,开展计算机技术专业志愿服务活动;师范类学生可以加强与学校的合作,开展支教、送教、定岗实习志愿服务活动。各式各样的专业教育志愿服务活动,既能够让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提升其专业实践能力,又能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的精神,为其将来就业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2)积极开展志愿服务宣传

在志愿服务活动中,高校还应注重宣传教育,让志愿服务精神深入到广大学生的心中。一是将志愿服务宣传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各科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将志愿服务宣传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能提高志愿服务的知晓率、传播面和影响力,从而吸纳更多学生了解、理解、支持和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二是将志愿服务宣传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中。高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应将志愿服务作为重要内容之一,通过文化长廊、黑板、展览、路标、宣传标语等形式,再结合校园媒体阵地,构成立体化的志愿服务宣传网络体系,形成浓厚的宣传舆论氛围。三是将志愿服务宣传渗透到学生文体活动中。高校可充分利用专业成果汇报展览、演讲比赛、作文比赛、书法比赛、校园文化艺体节等活动开展志愿服务宣传,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形式中感受志愿服务精神的熏陶和影响。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能教育、引导学生结合中国梦及个人梦树立远大理想,坚定理想信念。

(3)提升个人综合素质

志愿者的個人综合素质是影响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成效的关键因素。作为高校党组织,应该高度重视大学生志愿者素质的提升。一方面,要加强培训。高校可通过专题讲座、实践演练等方式,对各个专业的志愿服务团队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培训,不断提升志愿者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要开展调研。高校可将志愿服务活动分为扶贫帮困、支教、环保、社区建设、社会公益等多个方面,再根据各活动的特色及需要开展调查问卷,以了解不同类型活动对志愿服务精神带来的影响。教师可通过访谈了解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感受,调研活动对大学生心理、服务意识、志愿精神等方面的影响,以便探索构建以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为载体的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模式。

结 语

在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中,以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能号召更多追求进步的青年大学生投入社会实践之中,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有利于拓宽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途径和内容,有利于更好地弘扬志愿服务精神。

参考文献:

[1]梁燕,冯兴进,谭夏茹.新形势下基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高校服务型学生党组织建设研究与实践——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理学院第一学生党支部为例[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9(3):51-54.

[2]李景鸿.高校服务型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3):48.

[3]魏莹.推进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以学生党支部为案例研究[J].人才资源开发,2015(4):182-183.

作者单位:榆林学院 陕西榆林

作者:徐绘 冯宏伟 王瑞月

第二篇:浅析志愿者活动在大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志愿者活动是指任何人自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和精力,在不收取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的服务。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是以高校大学生为主体开展的志愿性社会服务,是我国整个社会志愿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志愿者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利用自己的时间、资源、精力和技能,在不计物质报酬的前提下,致力于助老扶残、扶贫济困、支教助学、科普宣传、科技推广、环境保护、社区服务、法律援助、医疗护理等社会公益事业。实践证明,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对于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对于大学生加强自我教育,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都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是高校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和阵地。

一 志愿者活动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的有效途径

首先,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观是人的意识核心,是人行为的精神动力。志愿服务活动所强调的“志愿、不为报酬、利他”的无私奉献的价值观和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完全一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体现,是促进社会和谐的精神力量。大学志愿者们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在自己的奉献中逐渐理解“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

其次,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有助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形成。社会责任意识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生活中,为了维护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全体社会应当对社会和他人负责的公共生活准则。大学生志愿者志愿无偿地参与扶贫帮困和各项社会公益事业,参与社会问题的解决,满足社会群体的各种需要,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大学生作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主体,不仅亲身参与了增进社会福利的实践,而且也可以通过志愿活动认识社会、接触社会,在志愿活动中培养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公民意识和公共参与精神,体现出他们除学业之外的社会价值以及他们的道德素质和社会潜能。

最后,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是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有效手段。志愿服务不仅能使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强调大学生对社会的服务和奉献精神,而且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和提高的平台、一个能力展示的平台、一个自我推销的平台,能够促进大学生的自主选择、能力发挥和个人价值实现,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同时,大学生通过志愿服务确实磨炼了自己的意志,锻炼了自己的能力,从学习中成长,在付出中收获。“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不仅契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而且充满时代精神、人文色彩和青春气息,更容易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实践证明,志愿服务活动是当今我国大学生参与面最广、参与程度最高的社会实践性公益活动,是他们进行自我教育、内化政治理念和道德原则的重要手段。

二 志愿者活动是大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有效途径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在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自我实现的需要自然会成为人的主要需要,它表示人类都渴望自己的才华、能力得到充分的表现。科学的人生价值观认为,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一个人能在多大程度上解放自我,在实践中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创造自我价值,实现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的统一。人的自我价值是一种自我奉献、自我索取、自我满足,它不能离开实践活动,只能产生、存在并渗透于个人对社会价值的创造和奉献的过程中以及个人对自身的个人价值索取和满足的过程中。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整个社会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当代大学生需要实现自我价值、发挥个人潜能的意识越来越强烈,他们生活在一个并不要花费多少精力就能解决温饱问题的年代,因而物质生活的满足已经不能取代精神生活的满足。但由于大学的特殊性,大学生无法通过职业来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也无法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对于社会的帮助。于是,志愿者活动就成为大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

首先,志愿服务精神是大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动力。离开社会的需要,自我价值就无从谈起,志愿服务在为他人和社会服务的同时也为志愿者提供了实现自我价值的良机。在“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的鼓舞下,大学生在真实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中,深深地体会到了他人和社会对自己的需要,感受到自身价值的的存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促进了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

其次,志愿服务倡导的人文关怀促进了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志愿服务的精神、宗旨、口号、行动集中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即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人文关怀是人类自觉意识提高的反映,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志愿服务倡导的人文关怀充分反映了全社会对人民群众尤其是弱势群体和需要帮助的群体的高度关爱。对于大学生志愿者而言,在将这种关爱传递给服务对象的过程中,也满足了大学生渴望自我实现、追求人生价值的强烈愿望,满足了大学生渴望为社会服务、为社会多做贡献的强烈愿望,满足了大学生渴望关注社会、关注自身发展的强烈愿望,使自己得到应有的收获,从而实现自身的价值。

最后,志愿服务强调自愿,强调在公益性行动中的精神满足。志愿者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不仅为社会做出了贡献,更能深切地体会到自身的价值,而且也会有一种精神上、心理上的自我肯定与满足。这种自我满足和认可感与大学生自我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与大学生社会化发展的程度相适应,是培养大学生现代公民意识的重要内容,同时也塑造了大学生自我的人格。因此,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也是大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

三 志愿者活动是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的有效途径

所谓人格,是指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气质、性格、需要、动机、价值观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身心组织。人格是人的价值观、道德观、思维方式和心理素质的综合体现。健康人格是指处于现实人格的良好状态,与社会环境相适应,为其他社会成员所接受,同时又能充分展现个人个性特征的人格模式,它标志着人格和谐、全面、健康地发展。人格对于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一个人能否成功,与其是否具有健全人格有紧密联系。大学时代是一个人格成型的关键时期。对于健康人格的塑造而言,书本学习固然重要,但实践也是更重要的学习。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为大学生参与社会活动提供了一个重要载体,也是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的有效途径。

首先,志愿者活动有助于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志愿者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接触社会、锤炼自我的良好平台,对于良好的人格养成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志愿者活动可以磨炼大学生自尊自强的人格意志,端正大学生严谨的生活态度,培养大学生求真务实的人格品质,并使其拥有胸怀天下的气度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开展各项志愿者活动过程中,大学生志愿者可通过对比发现别人的优点和自身的不足,并可以

善加利用,取长补短,有助于自身的发展。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志愿者,就应该具备正直、善良、无私崇高的精神境界,具备体贴、关怀、包容的人文关怀,这些都是健康人格的构成因素。志愿者活动的实践表明,志愿者活动具有三种独特的功能,培养了当代大学生的三种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课堂教学上的不足,这三种功能是:铸造功能、黏合功能、整合功能。铸造功能有助于大学生的协助精神培养,黏合功能有助于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培养,整合功能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

其次,志愿者活动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是一种人际交往的能力,它是一个人成功的必备条件。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当代大学生提升人际沟通能力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实践平台。志愿服务的宗旨及其行动,与交往与沟通中应遵循的平等交往、互相尊重、诚实守信、互助互利、相互理解、宽容大度等基本原则相吻合,为提升大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提供了极为有利的交往环境。在这样的交往环境中,必然营造出一种融洽的人际沟通的氛围,为培养人际沟通能力创设了有利条件。志愿服务的精神展示出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特别是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友爱、共同进步,也为当代大学生培养“情感智力”,实现人际问的有效沟通提供了最佳途径。在实施志愿服务过程中,对于大学生提高自己的表达理解能力、人际应对能力、人际融合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等都有很大的帮助。

再次,志愿者活动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已经成为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载体。大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是走上社会前的“热身”,提前体验社会角色,会给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提供先机。大学生们在活动中受教育、长见识、增才干、作贡献,在实践中深入了解社会,深化对社会的认识和认同,各种专业化的服务更可以把自己的专业学习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强化了专业意识,促进自身专业技能的提升。

四 志愿者活动是大学生成功社会化的有效途径

社会化是指个人通过学习群体文化、学习承担社会角色来发展自己的社会性的过程。大学生的社会化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性过程,指的是大学生在中学阶段社会化的基础上,以校园文化为依托,通过进一步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各种技能,不断融入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过程。它包含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技能社会化、行为社会化等几个方面。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作为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形式,是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承担社会责任、提升自我认知的重要手段,是大学生有效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大学时期是社会化过程中的关键期之一。在这个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成熟,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日益定型,社会道德规范和伦理道德观念真正内化。这个时期的思想道德观念形成和社会化的程度,对于大学生能否更好地适应社会、在复杂的社会中减少盲动性、完善人格、提高身心素质都至关重要,直接关乎大学生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实践活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在社会变革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新型实践活动是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的不断创新和拓展,对于大学生社会化具有尤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1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与大学生社会化的目标具有契合性

社会转型对于大学生社会化的目标提出了许多具有时代色彩的内容,也带来了很多新的挑战。社会规范、价值标准和行为方式的转变造成大学生价值观念上的多元性和模糊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有助于大学生树立讲求实效、公平竞争、平等自立等现代社会意识,但也容易受到市场经济体制的某些负面效应的影响,表现为一些大学生价值观失范,社会公益意识缺乏,伦理道德水平不尽人意。而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致力于构建一种“爱心奉献社会,真情温暖人间”的价值观。通过参与志愿者活动,不仅可以使参与者通过奉献来优化自己的成长环境,而且还有助于他们在活动中感受自我价值、锤炼品质,而这恰恰是当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大学生社会化目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其社会化目标的全面均衡实现。

2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有助于优化大学生社会化的环境

社会学研究表明,人类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必然会与周围环境发生交互作用,也就必然会产生不同的行为表现。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是环境的产物,成长环境对于大学生的社会化来说至关重要。一方面,同学之间会形成同辈群体,所谓同辈群体,是指一个由年龄、地位大致相同的人组成的关系密切的群体,他们经常聚集在一起,彼此之间发生互动,这是个体社会化的微观环境,志愿服务这种提倡友爱奉献的活动,有利于大学生群体之间形成一种团结、友爱、互助的氛围,我们在调查中就发现,那些热衷于公益事业的同学,往往能够得到更多同学的认同,其人际关系也明显要好得多。另一方面,社会环境是大学生社会化的宏观环境,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对于优化社会风气、推动社会和谐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这对于大学生社会化起到了很好的教育引导作用。

3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大学生社会化的有效途径

首先,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是大学生认知社会的桥梁。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不能脱离行动,脱离实践而从外界直接获得知识,只有在实践中,人们才能逐步从现象深入到事物内部,认识其本质和规律,对人类社会的认识尤其如此。当今大学生在认识社会的过程中有着许多片面的看法,甚至对社会认同感低下,究其原因,除了社会自身的复杂性和某些不良现象的客观存在外,大学校园的相对封闭性、学生生活的相对单纯性也是重要的诱因。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一种形式,志愿者活动立足校园,服务社会,可以让大学生走出校园,在实践中深入了解社会,深化对社会的认识和认同。同时,社会实践也是社会认识大学生、了解当代大学生生活和心理状态的重要渠道。可以说,志愿者活动在大学生和社会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其次,志愿者活动是大学生融入社会的纽带。从校园走向社会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必要的社会化准备作为过渡。社会价值观念体系和社会规范体系对人在社会化中的行为起定向作用,要使学生能尽快地转变角色适应社会,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强化社会实践,通过社会实践使大学生将社会文化加以内化,提高大学生对社会的认识水平和适应能力,掌握必要的进入社会的知识和技能,为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打下必要而良好的基础。

再次,志愿者活动也是在校大学生奉献社会的途径。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在实施高等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也不仅要培养学生承担社会责任、奉献社会的意识,更应当采取措施以使大学生们力所能及地把自己学到的知识技能投入到服务社会的实践中去。社会实践能够使大学生认识到社会的现状,认识到自己与社会需求的实际差距,认识到自身可能存在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督促他们思考理论与实践的衔接手段,促使他们调整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体系,帮助他们树立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归属感,确立自己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人生坐标。

参考文献

[1]黄希庭人格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378

[2]郭广银,伦理学原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354

[3]黄希庭,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31

[4]单江林,校园志愿者服务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24

[5]吴增基,现代社会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20

[6]杨延林,大学生社会化问题研究[J],决策探索,2005(7),

[7]徐愫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

作者:彭 海

第三篇:防灾减灾救灾活动中大学生志愿服务创新研究

课题来源:2014年浙江省民政政策理论研究规划课题,编号ZMYB201434

摘要:大学生志愿者积极参与防灾减灾救灾活动是当前灾害救助工作的客观需要。本文提出了在防灾减灾救灾中创新大学生志愿服务内容和形式及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实效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灾害救助;志愿服务;实效

近年来我国洪水、干旱、冰雪、地震、矿难、流行病等自然或人为灾害发生频繁,造成巨大损失,灾害救助成为社会管理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重大挑战。考虑到灾害发生的不确定性、紧迫性、破坏性、广泛性以及政府力量的有限性,充分利用社会协作,鼓励志愿者组织参与防灾减灾救灾活动是当前灾害救助工作的客观需要。大学生志愿者作为社会志愿服务的主力军,肩负践行服务社会与传递青春正能量的重任,所以创新大学生志愿服务内容和形式,扎实有效地推进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成为研究的重要内容。

一、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灾害救助的现状分析

目前,在广阔的社会平台下,大学生志愿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在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同的同时,开拓了大学生视野,丰富了人生阅历,对大学生个人的成才具有积极推动作用。本文以大学生志愿服务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座谈讨论、实地调研等方式对在杭高校志愿者组织参与防灾减灾救灾活动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

(一)服务内容纵深推进不够

通过归类统计,近两年在杭大学生志愿者开展的各项防灾减灾救灾活动相较于其他类型志愿服务数量较少,主要集中在社会实践、社区宣传、应急救援、心理咨询等方面,服务项目不多,活动形式较为单一,现阶段大学生志愿服务还未能完全满足防灾减灾救灾现实需求和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就近、就地、结合专业、结合实际,创新大学生志愿者参与防灾减灾救灾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纵深推进志愿服务发展势在必行。

(二)服务能力欠缺专业特长

在志愿服务过程中,防灾减灾救灾活动需要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服务,大学生志愿者没有经过系统培训,自身能力也有限,遇到困难时准备不充分,直接导致整体服务水平不高,并且这种挫败感容易打击大学生志愿者的自信心,影响其继续进行志愿服务的热情。

(三)服务管理长效机制缺位

参与防灾减灾救灾活动的大学生志愿者大多数出于自愿和无偿服务,但仍有少数志愿者在行动目标中夹杂着相当比重的自我表达欲望或社会声望追求,志愿行为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功利性,志愿者服务的对象是弱势群体,志愿者容易受到服务对象的负面影响,当志愿者的心理不能承受之时,志愿者就会选择结束志愿者服务。这与志愿服务管理长效机制缺位和激励机制缺失有关。

(四)服务运营经费缺乏保障

物质资源和财政资源是志愿者实现灾害救助的基础。志愿者组织自身活动所需要的开支与其能募集到的资金之间有着巨大的缺口,大学生志愿者组织都面临着资金不足的问题,对参与防灾减灾救灾活动的大学生志愿组织来说这个问题更为突出,已经成为严重制约其发展和参与应急救援的瓶颈。

二、灾害救助中大学生志愿服务创新

结合大学生志愿团队的自身特点优势,创新灾害救助中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内容和形式,拓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回报社会新领域。

(一)防灾志愿宣传员

新时期的大学生志愿者要利用专业优势和开拓精神,在平时开展防火防震防雷防台防汛、灾害应急知识科普宣传,让民众认识各种灾害,掌握应急避险、自救互救的技能,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做好防灾志愿宣传员,是大学生志愿服务最重要的常态内容,面向机关、社区、家庭、学校、企业,采取海报、墙报、讲座、图片展览、传单、小册子、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教育活动。

(二)减灾志愿信息员

大学生志愿者身在基层,具备对基层情况熟、掌握信息广、人员分布散等特点,可以深入基层,留心身边情况,广泛收集学校、社区、农村的各类灾害事故隐患,并对一些简单容易处置的隐患直接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发生灾情能够迅速向有关部门报告,为政府及时了解基层险情动态,正确做出决策创造有利条件。所以,大学生志愿者在灾害隐患调查、收集灾情信息等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

(三)救灾志愿助理员

灾害发生后,靠个人和社会群体的自救互救是减轻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最有效的途径,这也是大学生志愿者因地制宜组织引导抢险救灾的重要内容。由于熟悉当地情况且具备一定的自救互救知识,大学生志愿者应组织开展自救互救、人员紧急疏导,协助灾区政府和专业救援队伍开展现场救灾物资发放、平息谣言、安定民心、心理辅导、安置支教、卫生防疫等工作。

三、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实效的对策建议

(一)拓展大学生参与灾害救助活动领域

高校要重视和鼓励大学生志愿者参与防灾减灾救灾活动,加大教师指导队伍建设,壮大大学生志愿者队伍与社团,设置和实施一定数量的灾害救助活动有关的常规项目,吸纳社会资源,扩大社会影响,形成一定的工作特色,推动志愿服务活动在网络、队伍、制度建设方面的良性循环。

(二)注重志愿者服务技能和综合素质提升

灾害救助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活动,很多危机事件的处理都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因此大学生志愿组织要吸引优秀人才和专业人员,加强对志愿者进行培训,培养志愿者的综合救援能力和应急心理素质,打造一支素质合格、反应迅速、团队合作的应急志愿服务队伍。

(三)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

高校应该对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予以一定的精神激励、荣誉激励,将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的育人实效进行评估,与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评奖评优、入党就业相联系,使大学生志愿者感受到服务的价值和自身的价值,并产生服务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四)扩大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资金来源

高校应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学生做好交通、住宿等保障,解决大学生志愿者的实际困难。此外大学生志愿组织也应面向社会,积极争取社会渠道的资金支持。

【参考文献】

[1]韩芸.应急救援志愿服务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探讨[J].青年探索,2010(02)

[2]王观宇,李敏义.浅析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构建[J].黑河学刊,2012(09)

[3]林子皓,刘成家.浅谈新时代高校青年志愿者激励机制的建设与完善[J].时代教育,2014(01)

作者:钱津津 曹雨晴 沈思妤

上一篇:某企业管理创新论文下一篇:初中语文基础教学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