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工程量计算教程

2022-08-10

第一篇:钢筋工程量计算教程

钢筋工程量计算方法总结

以下是我对钢筋计算的一些小总结,对应图型可以参照相应图集,不正之处请各位高手指出。 钢筋算量基本方法小结

一、梁

(1) 框架梁

一、首跨钢筋的计算

1、上部贯通筋

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2、端支座负筋

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

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3、下部钢筋

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 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

4、腰筋

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

5、拉筋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 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

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9d+8d 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 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7、吊筋

吊筋长度=2*锚固(20d)+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

≤800mm 夹角=45°

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

1、中间支座负筋

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 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 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 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 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其他钢筋计算同首跨钢筋计算。LN为支座两边跨较大值。

二、其他梁

一、非框架梁

在03G101-1中,对于非框架梁的配筋简单的解释,与框架梁钢筋处理的不同之处在于:

1、 普通梁箍筋设置时不再区分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问题;

2、 下部纵筋锚入支座只需12d;

3、 上部纵筋锚入支座,不再考虑0.5Hc+5d的判断值。 未尽解释请参考03G101-1说明。

二、框支梁

1、框支梁的支座负筋的延伸长度为Ln/3;

2、下部纵筋端支座锚固值处理同框架梁;

3、上部纵筋中第一排主筋端支座锚固长度=支座宽度-保护层+梁高-保护层+Lae,第二排主筋锚固长度≥Lae;

4、梁中部筋伸至梁端部水平直锚,再横向弯折15d;

5、箍筋的加密范围为≥0.2Ln1≥1.5hb;

7、 侧面构造钢筋与抗扭钢筋处理与框架梁一致。

二、 剪力墙

在钢筋工程量计算中剪力墙是最难计算的构件,具体体现在:

1、剪力墙包括墙身、墙梁、墙柱、洞口,必须要整考虑它们的关系;

2、剪力墙在平面上有直角、丁字角、十字角、斜交角等各种转角形式;

3、剪力墙在立面上有各种洞口;

4、墙身钢筋可能有单排、双排、多排,且可能每排钢筋不同;

5、墙柱有各种箍筋组合;

6、连梁要区分顶层与中间层,依据洞口的位置不同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1) 剪力墙墙身

一、剪力墙墙身水平钢筋

1、墙端为暗柱时

A、外侧钢筋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 内侧钢筋=墙长-保护层+弯折

B、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0.65Lae 内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弯折

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

2、墙端为端柱时

A、外侧钢筋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

内侧钢筋=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 B、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0.65Lae 内侧钢筋长度=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 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

注意:如果剪力墙存在多排垂直筋和水平钢筋时,其中间水平钢筋在拐角处的锚固措施同该墙的内侧水平筋的锚固构造。

3、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

当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水平筋在洞口左右两边截断,分别向下弯折15d。

二、剪力墙墙身竖向钢筋

1、首层墙身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2、中间层墙身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3、顶层墙身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

墙身竖向钢筋根数=墙净长/间距+1(墙身竖向钢筋从暗柱、端柱边50mm开始布置)

4、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竖向筋在洞口上下两边截断,分别横向弯折15d。

三、墙身拉筋

1、长度=墙厚-保护层+弯钩(弯钩长度=11.9+2*D)

2、根数=墙净面积/拉筋的布置面积

注:墙净面积是指要扣除暗(端)柱、暗(连)梁,即墙面积-门洞总面积-暗柱剖面积 - 暗梁面积;拉筋的面筋面积是指其横向间距×竖向间距。 例:(8000*3840)/(600*600)

(二) 剪力墙墙柱

一、纵筋

1、首层墙柱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2、中间层墙柱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3、顶层墙柱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

注意:如果是端柱,顶层锚固要区分边、中、角柱,要区分外侧钢筋和内侧钢筋。因为端柱可以看作是框架柱,所以其锚固也同框架柱相同。

二、箍筋:依据设计图纸自由组合计算。

(三) 剪力墙墙梁

一、连梁

1、受力主筋

顶层连梁主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aE 中间层连梁纵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aE

2、箍筋

顶层连梁,纵筋长度范围内均布置箍筋 即N=((LaE-100)/150+1)*2+(洞口宽-50*2)/间距+1(顶层)

中间层连梁,洞口范围内布置箍筋,洞口两边再各加一根 即N=(洞口宽-50*2)/间距+1(中间层)

二、暗梁

1、主筋长度=暗梁净长+锚固

三、 柱

(一) 、基础层

一、柱主筋

基础插筋=基础底板厚度-保护层+伸入上层的钢筋长度+Max{10D,200mm}

二、基础内箍筋

基础内箍筋的作用仅起一个稳固作用,也可以说是防止钢筋在浇注时受到挠动。一般是按2根进行计算(软件中是按三根)。

(二) 、中间层

一、柱纵筋

1、 KZ中间层的纵向钢筋=层高-当前层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一层伸出楼地面的高度

二、柱箍筋

1、KZ中间层的箍筋根数=N个加密区/加密区间距+N+非加密区/非加密区间距-1 03G101-1中,关于柱箍筋的加密区的规定如下

1)首层柱箍筋的加密区有三个,分别为: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取Hn/3;上部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2)首层以上柱箍筋分别为:上、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均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三)、顶层

顶层KZ因其所处位置不同,分为角柱、边柱和中柱,也因此各种柱纵筋的顶层锚固各不相同。(参看03G101-1第

37、38页)

一、角柱

角柱顶层纵筋长度:

一、内筋

a、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 :

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 直锚(≧Lae):梁高-保护层

二、外筋

b、外侧钢筋锚固长度为 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1.5Lae ,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 寺寺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柱顶部第一层:≧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8d(保证65%伸入梁内)柱顶部第二层:≧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

注意:在GGJ V8.1中,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 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直锚(≧Lae):梁高-保护层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1.5Lae ,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

二、边柱

边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n+顶层钢筋锚固值,那么边柱顶层钢筋锚固值是如何考虑的呢? 边柱顶层纵筋的锚固分为内侧钢筋锚固和外侧钢筋锚固:

a、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 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直锚(≧Lae):梁高-保护层 b、外侧钢筋锚固长度为:≧1.5Lae 注意:在GGJ V8.1中,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 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 直锚(≧Lae):梁高-保护层 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1.5Lae ,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

三、中柱

中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n+顶层钢筋锚固值,那么中柱顶层钢筋锚固值是如何考虑的呢? 中柱顶层纵筋的锚固长度为 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 直锚(≧Lae):梁高-保护层

注意:在GGJ V8.1中,处理同上。

四、 板

在实际工程中,我们知道板分为预制板和现浇板,这里主要分析现浇板的布筋情况。

板筋主要有:受力筋 (单向或双向,单层或双层)、支座负筋 、分布筋 、附加钢筋 (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撑脚钢筋 (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

一、受力筋

软件中,受力筋的长度是依据轴网计算的。

受力筋长度=轴线尺寸+左锚固+右锚固+两端弯钩(如果是Ⅰ级筋)。 根数=(轴线长度-扣减值)/布筋间距+1

二、负筋及分布筋

负筋长度=负筋长度+左弯折+右弯折

负筋根数=(布筋范围-扣减值)/布筋间距+1 分布筋长度=负筋布置范围长度-负筋扣减值

负筋分布筋根数=负筋输入界面中负筋的长度/分布筋间距+1

三、附加钢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支撑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 根据实际情况直接计算钢筋的长度、根数即可,在软件中可以利用直接输入法输入计算。 第五章 常见问题

为什么钢筋计算中,135o弯钩我们在软件中计算为11.9d?

我们软件中箍筋计算时取的11.9D实际上是弯钩加上量度差值的结果,我们知道弯钩平直段长度是10D,那么量度差值应该是1.9D,下面我们推导一下1.9D这个量度差值的来历:

按照外皮计算的结果是1000+300;如果按照中心线计算那么是:1000-D/2-d+135/360*3.14*(D/2+d/2)*2+300,这里D取的是规范规定的最小半径2.5d,此时用后面的式子减前面的式子的结果是:1.87d≈1.9d。 不同厚度的墙体 砖的用量和砂浆用量是不同的。

砂浆净用量(m3/m3)=1-单块砖体积(m3/块)*砖净用量 砂浆实际用量(砂浆消耗量)=砂浆净用量*(1+损耗率)

以常见240厚的标准砖墙来讲: 1m3砖墙 砖的净用量=529.1 砂浆的损耗率按1%取定

你自己计算下 砂浆的用量是不是0.225立方

补充:用量与砂浆标号无关

第二篇:造价钢筋平法识读与工程量计算实训计划

工程造价专业

《钢筋平法识读与工程量计算》实训计划

一、实训题目:

广联达办公大厦钢筋工程量计算

二、实训目的

通过本次实训,使同学们掌握钢筋识图与计算的实践能力,提高速度,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基础。

三、实训要求

1、完成目标:钢筋总量

2、按时完成:本实训任务要求在2周内按时完成

3、本次实训2人为一个小组,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完成任务

四、资料提拱

1、广联达办公大厦工程图纸。

2、钢筋平法标注规范。

五、安排

本次实训时间为两周,即2013-6-8至2013-6-21日,地点在各班上课教室,无课时间统一找好教室后由班长通知指导教师。(指导教师:12班周立军、34班赵军、5班金从、67班刘永坤)

六、实训考核

1、本实训成绩按小组计分,分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

2、以是否独立清晰地完成、工程造价是否准确为评定依据。

3、严格考勤,无故旷课达到三次者本次实训成绩不及格。

第三篇:2011计算机四级网络工程师教程(最新)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

四级

网络工程师

一、网络规划与设计

网络需求调研与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1)从充分调查入手,充分理解用户业务活动和用户信息需求。

(2)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在充分考虑需求与约束(经费、工作基础与技术等方面)的前提之下,对网

络系统组建与信息系统开发的可行性进行充分地论证,避免盲目性。

(3)运用系统的观念,完成网络工程技术方案的规划和设计。

(4 )根据工程时间要求,将网络系统组建的任务按照设计、论证、实施、验收、用户培训、维护的不同阶

段进行安排,大型网络系统的建设需要聘请专业的监理公司对项目执行的全过程进行监理。

(5)强调各阶段文档资料的完整性与规范性。

1、网络需求分析

1、网络总体需求分析,根据应用软件的类型不同,可以分为3 类:

(1)MIS/OA/Web 类应用,数据交换频繁,数据流量不大

(2)FTP/CAD 类应用,数据交换不频繁,数据流量大

(3)多媒体数据流文件,数据交换频繁,数据流量大

2、结构化布线需求分析

通过对结点分布的实地考察,结合建筑物内部结构与建筑物之间的关系,连接的难易程度,确定中心机房、

楼内各层的设备间、楼间连接技术、以及施工的造价,确定中心机房及各网段设备间的位置和用户结点的

分布,确定结构化布线的需求、造价与方案。

3、网络可用性与可靠性分析

4、网络安全性需求分析

5、网络工程造价估算

2、网络规划设计

一、网络工程建设总体目标与设计原则

网络工程建设必须首先明确用户的实际需求,统一规划,分期建设,选择适合的技术,确保网络工程建设

的选进性、可用性、可靠性、可扩展性与安全性。因此网络系统设计的原则是实用性、开放性、高可靠性、

安全性、先进性与可扩展性。

二、网络结构与拓扑构型设计方法

大型和中型网络系统必须采用分层的设计思想,这是解决网络系统规模、结构和技术的复杂性的最有效方

法。

其中,核心层网络用于连接服务器集群、各建筑物子网交换路由器,以及与城域网连接的出口;汇聚层网

络用于将分布在不同位置的子网连接到核心层网络,实现路由汇聚的功能;接入层网络将终端用户计算机

接入到网络之中。核心路由器之间、路由器与汇聚路由器直接使用具有冗余链路的光纤连接。汇聚路由器

与接入路由器,接入路由器与用户计算机之间可以使用非屏蔽双绞线(UTP)连接。

三、核心层网络结构设计

核心层网络是整个网络系统的主干部分,应该是设计与建设的重点。主要技术标准是GE/10GE,核心设备

是高性能交换路由器,连接路由器是具有冗余链路的光纤。

四、汇聚层网络与接入层网络结构设计

汇聚层网络用于将分布在不同位置的子网连接到核心层网络,实现路由汇聚的功能。

接入层网络用于将终端用户计算机接入到网络之中。

3、网络设备与选型

一、设备选型的基本原则

1、产品系列与厂商的选择

2、网络的可扩展性考虑

3、网络技术先进性考虑

二、路由器选型的依据

1、路由器的分类

高端:背板交换能力>40Gbps

中低端:背板交换能力<40Gbps

高端:多个高速光端口,支持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协议

中端:支持IP 协议的同时,支持IPX、Vines 等多种协议,支持防火墙、QoS、安全与VPN 策略

低端:支持局域网、ADSL、接入与PPP 接入方式与协议

2、路由器的关键技术指标

(1)吞吐量,是指路由器的包转发能力。

(2)背板能力,是路由器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的物理通道。传统的路由器采用的是共享背板的结构,高性

能路由器一般采用交换式结构,背板能力决定吞吐量。

(3)丢包率,是指在稳定的持续负荷情况下,由于包转发能力的限制而造成包丢失的概率。

(4)延时与延时抖动,是指数据包的第一个比特进入路由器,到该帧的最后一个比特离开路由器所经历的

时间,该时间间隔标志着路由器转发包的处理时间。

(5)突发处理能力,是以最小帧间隔发送数据包而不引起丢失的最大发送速率来衡量的。

(6)路由表容量,路由器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建立和维护一个与当前网络链路状态与结点状态相适应的路

由表。路由表容量指标标志着该路由器可以存储的最多的路由表项的数量。

(7)服务质量,主要表现在列队管理机制、端口硬件队列管理和支持QoS 协议上。

(8)网管能力,表现在网络管理员可以通过网络管理程序和通用的网络管理协议SNMPv2 等,对网络资

源进行集中的管理与操作。

(9)可靠性与可用性,表现在:设备的冗余、热拔插组件、无故障工作时间、内部时钟精度等方面。

三、交换机分类与主要技术指标

1、交换机的分类

(1)从所支持的技术类型分类,可以分为10Mbps Ethernet 交换机、Fast Ethernet 交换机与1Gbps 的GE 交

换机。

(2)从内部结构分类,可以分为固定端口交换机与模块交换机。

(3)从应用规模分类,可以分为:企业级交换机、部门级交换机与工作组级交换机。

2、交换机主要的技术指标

(1)背板带宽,是交换机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的物理通道。

(2)全双工端口带宽,其计算方法:端口数*端口速率*2。背板带宽应该大于此值。

(3)帧转发速率,是指交换机每秒钟能够转发的帧的最大数量。

(4 )机箱式交换机的扩张能力,可以选取不同类型的控制模块来达到支持不同类型的协议与不同端口带宽

的目的。(GE 模块,FE 模块,FDDI 模块,ATM 模块,Token Ring 模块等)

(5)支持VLAN

能力,是用户需要关注的重要指标之一,大部分交换机支持802.1Q 协议,有的则支持

Cisco 专用的组管理协议CGMP。VLAN 的划分可以是基于端口的,也可以是基于MAC 地址或IP 地址的。

2、交换机配置选择

(1)机架插槽数,是指模块式交换机所能够安插的最大的模块数

(2)扩展槽数,是指固定端口式交换机所带的扩展槽最多可以安插的模块数。

(3)最大可堆叠数,是指一个堆叠单元中可以堆叠的最大的交换机数量。

(4 )端口密度与端口类型,密度是指一台交换机所能够支持的最小/最大的端口数,类型是指全双工端口/

单工端口。

(5)最小/最大GE 端口数,是指一台交换机所能够支持的最小/最大的1000Mbps 速率的端口数量。

(6)支持的网络协议类型,固定配置的交换机只有一种协议(Ethernet 协议),机架式交换机与带有扩展槽

的交换机一般支持多种协议(如:GE/FE/FDDI/ATM 等)

(7)缓冲区大小,是来协调不同端口之间的速率匹配。

(8)MAC 地址表大小,用来存储连接在不同端口上的主机或设备的MAC 地址。

(9)可管理性,主要的网络管理协议与软件包括:IBM NetView/HP OPENVIEW/SNMP

(10)设备冗余,对于管理卡、交换结构、接口单元、电源需要考虑冗余。

4、网络综合布线方案设计

1、综合布线系统的定义

综合布线系统引入我国,由于各国产品类型不同,综合布线系统的定义是有差异的。我国原邮电部于1997

年9 月发布的YD /T 926.1-1997 通信行业标准《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第一部分:总规范》中,对综合布

线系统的定义为:“通信电缆、光缆、各种软电缆及有关连接硬件构成的通用布线系统,它能支持多种应用

系统。即使用户尚未确定具体的应用系统,也可进行布线系统的设计和安装。综合布线系统中不包括应用

的各种设备。”

目前所说的建筑物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简称综合布线系统。它是指一幢建筑物内(或综合性建筑物)

或建筑群体中的信息传输媒质系统。它将相同或相似的缆线(如对绞线、同轴电缆或光缆)、连接硬件组合

在一套标准的且通用的、按一定秩序和内部关系而集成为整体,因此,目前它是以CA 为主的综合布线系

统。今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会逐步提高和完善,形成能真正充分满足智能化建筑所需的要求。

2.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

综合布线系统是目前国内外推广使用的比较先进的综合布线方式,具有以下特点:

(1)综合性、兼容性好

传统的专业布线方式需要使用不同的电缆、电线、接续设备和其它器材,技术性能差别极大,难以互相通

用,彼此不能兼容。综合布线系统具有综合所有系统和互相兼容的特点,采用光缆或高质量的布线部件和

连接硬件,能满足不同生产厂家终端设备传输信号的需要。(2)灵活性、适应性强

采用传统的专业布线系统时,如需改变终端设备的位置和数量,必须敷设新的缆线和安装新的设备,且在

施工中有可能发生传送信号中断或质量下降,增加工程投资和施工时间,因此,传统的专业布线系统的灵

活性和适应性差。在综合布线系统中任何信息点都能连接不同类型的终端设备,当设备数量和位置发生变

化时,只需采用简单的插接工序,实用方便,其灵活性和适应性都强、且节省工程投资。

(3)便于今后扩建和维护管理

综合布线系统的网络结构一般采用星型结构,各条线路自成独立系统,在改建或扩建时互相不会影响。综

合布线系统的所有布线部件采用积木式的标准件和模块化设计。因此,部件容易更换,便于排除障碍,且

采用集中管理方式,有利于分析、检查、测试和维修,节约维护费用和提高工作效率。

(4 )技术经济合理

综合布线系统各个部分都采用高质量材料和标准化部件,并按照标准施工和严格检测,保证系统技术性能

优良可靠,满足目前和今后通信需要,且在维护管理中减少维修工作,节省管理费用。采用综合布线系统

虽然初次投资较多,但从总体上看是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的。

5、接入技术方案设计

接入服务的定义,按照我国管理部门的界定,Internet 接入服务是指利用接入服务器和相应的软硬件资源建

立业务结点、并利用公用电信基础设施讲业务结点与 Internet

骨干网相连接,以便为各类用户提供接入

Internet 的服务。

1、数字用户线xDSL 接入技术,又叫数字用户环路,是指从用户到本地电话交换中心的一对铜双绞线,本

地电话交换中心又叫做中心局。xDSL 是美国贝尔通信研究所于1989 年为推动VOD 业务而开发出的基于

用户电话铜双绞线的高速传输技术。(ADSL 非对称数字用户线,HDSL 高比特率数字用户线,RADSL 速

率自适应数字用户线,VDSL 甚高比特率数字用户线)

2、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HFC 的基本概念

(1)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HFC 的基本结构

从用户接入的角度来看,光纤到同轴电缆混合网(HFC)是经过双向改造的有线电视网络,是用户通过有

线电视宽带接入Internet 的一种重要方式。

(2)电缆调制解调器Cable Modem 的分类

Cable

Modem 是一种专门为利用有线电视网进行数据传输而设计的。在发送端,它将数据进行调制,然后

利用有线电视网同轴电缆允许的频率发送出去,在接收端,把调制后的信号进行解调,还原出数据。

(3)光纤接入技术

PON 无源光网络

ATM 宽带无源光网络

为了灵活地提供宽带多媒体业务,以ATM 为基础的宽带无源光网络APON 可能是更加适合的方式,这种

方式是在PON 的网络上,实现基于信元的ATM 传输,它允许接入网中的多个用户共享整个宽带。由于系

统把ATM 和PON 技术结合在一起,故称之为APON

(ATM+PON)

(4 )宽带无线接入技术

1)无线接入技术的分类和应用

主要技术有:802.11 标准的无线局域网(WLAN)接入、802.16 标准的无线城域网(WMAN)接入、以及

正在发展的Ad hoc 接入技术。

2)802.16 标准与无线城域网WMAN

IEEE802.16 标准体系的主要目标是制定工作在2~66MHz 频段的无线接入系统的物理层与介质访问控制

MAC 层规范。

3)802.11 标准与无线局域网WLAN

4 )无线网络网WMN 技术

6、IP 地址规划与路由设计

特别注意:将IP 地址的第一个部分网络号的十进制取值范围归纳如下:

A 类 1~126 (0 和127 不能用) 255.0.0.0

B 类 128~191

255.255.0.0.

C 类 192~223

255.255.255.0

D 类 224~239 (书上没有)

E 类 240~ (书上没有)

一、 IP 地址规划的基本步骤

(1)判断用户对网络与主机数的需求

(2)计算满足用户需求的基本网络地址结构

(3)计算地址掩码

(4 )计算网络地址

(5)计算网络广播地址

(6)计算网络的主机地址

二、地址规划的基本方法

步骤一:判断网络与主机数量的需求

(1)网络中最多可能使用的子网数量Nnet ;

(2)网络中最大网段已有的和可能扩展的主机数量Nhost 。

步骤二:计算满足用户需求的基本网络地址结构

(1)选择subnet ID 字段的长度值X,要求Nnet=<2 的X 次方

例如:子网数为10,10=<2 的4 平方,所以subnet ID=4

(2)选择host ID 字段的长度值Y,要求Nhost=<2 的Y 次方

假设:子网主机数为12,12=<2 的4 平方,所以host ID=4

注意:host ID 字段值为全0 表示的是该网络的net ID;host ID 字段值为全1 表示的是该网络的广播地址。

(3)根据X+Y 的值可以确定需要申请哪一类IP 地址

长度为8,选择C 类地址,长度大于8bit 则需要申请2 个C 类地址或B 类地址了。

步骤

三、计算地址掩码

没有划分子网的C 类地址掩码为255.255.255.0

划分子网之后的地址掩码是将一个标准32 位IP 地址中高于host ID

(Y 位以上)的高位置1 即可,根据上

面的就可以做成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 换算成十进制就是255.255.255.240.如果这个C 类地

址为192.168.1.0 可以简单表示为192.168.1.0/28

步骤

四、计算网络地址

由于地址设计时选择host ID 长度Y=4,那么每一个子网中最多有14 个主机,也就是说相邻子网的主机地

址增量值为16。

一般不用192.168.1.0 192.168.1.240 这两个地址号

步骤

五、计算网络广播地址

不分子网的话就是192.168.1.255

分子网就是下一个子网地址小1 的地址,一般是本子网的最后一位。

如192.168.1.16~31,那么广播地址为192.168.1.31

步骤

六、计算网络的主机地址

剔除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之外的网络地址都是主机可以使用的地址。

如192.168.1.16~31,那么主机地址为:192.168.1.17~30路由设计基础

一、分组转发的基本概念

分组转发是指在互联网络中路由器转发IP 分组的物理传输过程与数据报转发机制。

二、路由选择的基本概念

1、路由选择算法的主要参数

跳数,是以一个分组从源结点到达目的结点经过的路由器的个数。

带宽,指链路的传输速率。

延时,是指一个分组从源结点到达目的结点所花费的时间。

负载,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由器或线路的通信量。

开销,是指传输过程中的耗费,耗费通常与所使用的链路带宽相关。

2、评价路由选择的依据

(1)算法必须是正确、稳定和公平的

(2)算法应该尽量简单

(3)算法必须能够适应网络拓扑和通信量的变化

(4 )算法应该是最佳的

3、路由选择算法的分类

(1)静态路由表

(2)动态路由表

4、IP 路由选择与路由汇聚的基本概念

最流行的方法是将记录无类域间路由CIDR 的路由表改造成一种层次型的数据结构,采用二叉树的特殊结

构的树,或者以压缩的办法来达到快速查找的目的。

自治系统与internet 的路由选择协议

1、Internet 采用分层的路由选择协议,并且将整个Internet 划分为许多较小的自治系统。

自治系统内部的路由选择称为域内路由选择;

自治系统之间的路由选择称为域间路由选择。

2、Internet 路由选择协议分为两大类:

内部网关协议(IGP)

内部网关协议是在一个自治系统内部使用的路由选择协议,这与Internet 中的其他自治系统选用什么路由选

择协议无关。目前内部网关协议主要有:路由信息协议RIP 和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SPF。

外部网关协议(EGP)

当源主机和目的主机处在不同的自治系统中,并且这两个自治系统使用不同的内部网关协议时,当分组传

送到两个自治系统的边界时,就需要使用一种协议将路由选择信息传递到另一个自治系统中,这时就需要

使用外部网关协议。目前外部网关协议主要是边界网关协议BGP。

内部网关协议IGP

一、路由信息协议RIP 的基本概念

是一种分布式、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选择协议,其特点是协议简单。

二、 路由信息协议的工作过程

1、路由表的建立

2、路由表信息的更新

一、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SPF 的主要特点

1、OSPF 协议最主要的特征是使用分布式链路状态协议,而RIP 使用的是距离向量协议。

2、OSPF 协议要求路由器发送的信息是本路由器与那些路由器相邻,以及链路状态的度量。链路状态的度量主要是指:费用、距离、延时、带宽等。

3、OSPF 协议要求当链路状态发生变化时用洪泛法向所有的路由器发送此信息,而RIP 只向相邻的几个路

由器交换路由信息

4、由于执行OSPF 协议的路由器之间频繁地交换链路状态信息,因此所有的路由器最终都能建立一个链路

状态数据库。这个数据库实际上就是全网的拓扑结构图,并且在全网范围内是保持一致的。

5、为了适应规模很大的网络,并使更新过程收敛得更快,OSPF 协议将一个自治系统再划分为若干个更小

的范围,叫做区域area。在一个区域内的路由器数不超过200 个。

二、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SPF 执行过程

1、路由器的初始化过程

2、网络运行过程

外部网关协议EGP

主要为边界网关协议BGP,BGP-4 采用了路由向量路由协议,在配置BGP 时,每一个自治系统的管理员

要选择至少一个路由器作为该自治系统的”BGP 发言人”。

BGP 路由选择协议的工作过程

1、 边界路由器初始化过程

2、BGP 路由选择协议的四种分组

打开分组、更新分组、保活分组、通知分组

7、网络系统安全设计

一、网络安全的基本呢要素

1、保密性:保证信息为授权者享用而不泄露给未经授权者

2、完整性:数据完整性和系统完整性

3、可用性:保证信息和信息系统随时为授权者提供服务

4、可鉴别性:指对实体身份的鉴别,适用于用户、进程、系统、信息等

5、不可否认性:无论发送方还是接收方都不能抵赖所进行的传输

二、信息泄露与篡改

信息泄露与篡改是信息在网络传输的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

1、截获信息

2、窃听信息

3、篡改信息

4、伪造信息

三、网络攻击

1、服务攻击

2、非服务攻击

3、非授权访问

4、网络病毒

四、网络安全模型

1、对发送的信息进行安全转换(信息加密),实现信息的保密性

2、发送和接收双方共享的某些信息(加密密钥),这些信息除了对可信任的第三方外,对于其他用户是保

密的。

3、P2DR 安全模型

策略,防护,检测,响应

五、网络安全规范网络安全只凭技术来解决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依靠政府与立法机构制定并不断完善法律法规来进行制约。

数据备份方法

一、 备份模式

1、逻辑备份

2、物理备份

二、备份策略

1、完全备份

2、增量备份

3、差异备份

三、冷备份与热备份

冷备份又叫离线备份,用户不再更新数据的情况下备份

热备份也称在线备份,或数据复制,即同步数据备份

加密技术

一、加密算法与解密算法

二、对称密码体制

数据加密标准DES 是最典型的对称加密算法。

三、非对称密码体制

常用加密算法主要有RSA 公钥。RSA 算法的安全性建立在大素数分解的基础上,素数分解是一个极其困难

的问题。

防病毒技术

一、计算机病毒

1、非授权可执行性

2、隐蔽性

3、传染性

4、潜伏性

5、表现性或破坏性

6、可触发性

其分类有:

1、引导型病毒

2、文件型病毒

3、复合型病毒

二、网络病毒

1、传播方式多样,传播速度更快

2、影响面更广

3、破坏性更强

4、难以控制和根治

5、编写方式多样,病毒变种多

6、智能化

7、混合病毒

三、恶意代码

1、蠕虫

2、木马

防火墙技术

一、防火墙的主要功能

1、检查所有从外部网络进入内部网络和从内部网络流出到外部网络的数据包。

2、执行安全策略,限制所有不符合安全策略要求的数据包通过。

3、具有防攻击能力,保证自身的安全性。

二、防火墙的分类

1、包过滤路由器

2、应用级网关

3、应用代理

4、状态检测

三、防火墙的系统结构

1、包过滤路由器结构

2、双宿主主机结构

3、屏蔽主机结构

4、屏蔽子网结构

入侵检测技术

一、入侵检测系统的基本功能

监控分析用户和系统的行为

检查系统的配置和漏洞

评估重要的系统和数据文件的完整性

对异常行为的统计分析,识别攻击类型,并向网络管理人员报警。

对操作系统进行审计,跟踪管理,识别违反授权的用户活动

二、入侵检测系统的结构

1、事件发生器

2、事件分析器

3、响应单元

4、事件数据库

网络安全设计

一、网络安全概论

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

互联网发展现状分析;

建立安全机制的必要性;

网络安全解决方法;

管理黑客活动。

二、网络攻击的目的、方法和原理

了解网络攻进击的目的、方法和原理的基本概念:

网络攻击及网络安全设计的目的基本概念;

网络攻击的基本步骤;

常见攻击手法(口令入侵,植入特洛伊木马程序,WWW 的欺骗技术,电子邮件攻击,通过

一个节点攻击其他节点,网络监听,黑客软件,安全漏洞攻击,端口扫描攻击);

网络攻击手法的原理剖析(缓冲区溢出攻击的原理和防范措施,拒绝服务攻击的原理和防范

措施);

网络安全设计的原则。

三、服务器操作系统基础

熟练掌握服务器系统的工作原理:

操作系统基本原理;

常见的操作系统分类及其典型代表;

Windows Server 3 的安装和配置;

Windows Server 3 安全特性基础。

四、用户管理

熟悉用户管理的理论和实践:

用户账户和组账户的概念和基本类型;

用户账户的管理(创建新用户账户,用户账户密码策略,设置用户账户属性,管理用户账户,

创建和修改计算机账户);

组对象的管理(Windows Server 3 默认组,创建组,设置组属性,删除组);

计算机组策略(组策略概述,创建组策略,组策略应用建议)。

五、数据文件的安全管理

熟练数据文件的安全管理方法:

磁盘管理的基本知识;

基本磁盘管理;

加密文件系统;

数据的备份与恢复。

六、身份验证和证书服务

熟练掌握身份验证和证书服务的方法:

身份验证的概念;

交互式登录的原理及过程;

网络身份验证;Kerberos;

微软公钥基础设施;

数字证书;

证书模板;

配置证书模板;

信任模型概述。

七、文件共享与打印服务

熟练掌握文件共享与打印服务的方法:

访问控制概述;

文件共享;

管理打印服务。

八、Internet 信息服务

熟练掌握Internet 信息服务的方法:

安装Internet 信息服务器;

创建和设置应用程序池;

设置与管理Web 站点;

设置与管理FTP 服务;

IIS 配置数据库管理。

九、网络监视与调整

熟练使用网络监视的工具:

系统监视器的使用;

网络监视器的使用;

事件查看器的使用;

性能日志和警报;

任务管理器。

十、安全审核

基本掌握安全审核的工作方法:

Windows Server 3 的审核功能;

查看和备份日志;

配置高级审核策略;

配置对象审核策略。

十一、终端服务

掌握终端服务的基本内容:

安装终端服务器;

配置终端服务器;

远程桌面。

十二、网络传输安全

掌握网络传输安全的要素:

IPSec 的部署;

DHCP 的配置和管理;

动态DNS 的配置。

二、网络构建

1、局域网组网技术

一、局域网标准 IEEE802 标准

二、交换式局域网的基本概念,基于交换机

三、虚拟局域网的基本概念VLAN

将局域网中的结点按工作性质与需要划分成若干个“逻辑工作组”,则一个逻辑工作组就是一个虚拟网络。

2、综合布线的概念PDS 是一种模块化的、灵活性极高的建筑物内或建筑群之间的信息传输通道。

一、综合布线的特点:

(1)兼容性(2)开放性(3)灵活性(4)可靠性(5)先进性(6)经济性

二、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

(1)工作区子系统

(2)配线(水平)子系统

(3)干线(垂直)子系统

(4 )设备间子系统

(5)管理子系统

(6)建筑群子系统

三、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等级

(1)基本型(2)增强型(3)综合型

3、综合布线系统标准

(1)ANSI/TIA/EIA 568-A (2)TIA/EIA-568-B.1、TIA/EIA-568-B.2 和TIA/EIA-568-B.3

(1)网线制作方法

直通线连接方式:T568A--T568A、T568B--T568B

交叉线连接方式:T568A--T568B、T568B--T568A

反转线连接方式:T568A--8 跟线全部逆序排列、T568B--8 跟线全部逆序排列

T568A 线序:绿白、绿、橙白、蓝、蓝白、橙、棕白、棕

T568B 线序: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

10M/100M 网速时仅仅使用到

1、

2、

3、6 四根线

1000M 以上网速时需要使用到额外的4 根线

同级设备相连是直连线

不同级设备相连是交叉线。

比如说路由器与路由器相连就是直连线

路由器和计算机相连也是直连线

而路由器与交换机相连是交叉线。

(2)交换机配置与使用方法

一、交换机的配置方式

1、使用控制端口配置交换机

配置准备,需要一台WindowsXP 系统的PC,同时需要由厂家提供的RJ-45 到9 针或25 针异步串行接口的

信号电缆。

(1)硬件连接,将信号电缆线连接配置终端的一个异步串行口COM1 上,另一端连接交换机的console 端

口上。(2)使用电源线将交换机接上电源。

(3)在终端上配置好超级终端软件。一般为传输速率9600,数据位8 位,停止位1位。

2、使用telnet 配置交换机

(1)作为模拟终端的PC 与交换机必须网络连通。

(2)PC 必须有访问交换机的权限

(3)交换机必须预先配置好设备管理地址

(4 )交换机必须预先配置好控制远程登录的密码

3、使用浏览器配置交换机

(1)PC 和交换机均有IP 地址

(2)被管理交换机器支持HTTP 服务,并开启

(3)PC 必须支持JAVA 的WEB 浏览器

(4 )用于管理的PC 需要下载并安装java-plugin

(5)被管理的交换机上,必须有管理权限的用户账户和密码

(3)交换机端口的基本配置

进入全局模式(超级用户)enable

配置主机名hostname XXXX

设置系统名set system name

设置系统提示set prompt

配置超级用户口令enable secret 5 zzz 或enable password zzz 或enable password 7 zzz

CatOS 系统配置超级用户口令set enablepass

配置远程登录口令IOS 系统ine vty 0 4 或CatOS 系统set password

配置设备管理地址(IP 地址)IOS 系统interface VLAN1

,#ip address配置设备管理地址(缺省路由)IOS 系统ip default-gateway

配置设备管理地址(IP 地址)CatOS 系统set interface sc0

1、配置交换机的端口描述信息

Catalyst 3500 Cisco IOS 系统

步骤一进入端口配置模式 interface f0/24

步骤二配置端口描述信息 description To-lib

Catalyst 6500 Cisco CatOS 系统

进入端口配置模式 set port name

2、配置交换机端口的关闭与开启

Catalyst 3500 Cisco IOS 系统

步骤一进入端口配置模式 interface f0/24

步骤二 关闭或开启端口 shutdown

关闭

no shutdown 开启

Catalyst 6500 Cisco CatOS 系统

关闭端口 set port disable

开启端口 set port enable

3、配置交换机端口的通信方式

Catalyst 3500 Cisco IOS 系统

步骤一进入端口配置模式 interface f0/24

步骤二配置端口通信方式 duplex auto

缺省 duplex full 全双工 duplex half 半双工

Catalyst 6500 Cisco CatOS 系统

设置全双工 set port duplex full

设置半双工 set port duplex half

4、配置交换机端口的传输速率

Catalyst 3500 Cisco IOS 系统

步骤一进入端口配置模式 interface f0/24

步骤二配置端口通信方式

speed 10 设置为10M

seeed 100 设置为10M

auto 设置为自动速率配置

Catalyst 6500 Cisco CatOS 系统

设置为自动速率 set port speed auto set speed to auto

设置为多少M set port speed (10,100,1000)

(4 )交换机VLAN 配置

交换机VLAN 配置的主要任务是:配置VTP,建立或删除VLAN,为交换机端口分配VLAN 和在交换机

端口上配置VLAN Trunk。

一、交换机VTP 的配置

VTP 是VLAN 中继协议,也被称为VLAN 干道协议。它是一个OSI 参考模型第二层的通信协议,主要用

于管理在同一个域的网络范围内VLANs 的建立、删除和重命名。

Catalyst 3500 Cisco IOS 系统

1、配置VTP 域名

步骤一进入端口配置模式 config t

步骤二配置VTP 域名 vtp domain pku

2、配置VTP 工作模式Vtp mode server 缺省值,server

Vtp mode client Client 模式

Vtp mode transparent

Transparent 模式

Catalyst 6500 Cisco CatOS 系统

1、配置VTP 域名

Set vtp domain pku

2、配置VTP 工作模式

Vtp mode server 缺省值,server

Vtp mode client Client 模式

Vtp mode transparent

Transparent 模式

Vtp mode off VTP 关闭

二、建立和删除VLAN

Catalyst 3500 Cisco IOS 系统

1、进入VLAN 配置模式

步骤一进入VLAN 配置模式 vlan data

步骤二建立VLAN

vlan name

步骤三退出并返回特权用户模式 exit

删除VLAN

no vlan 1000

修改VLAN

vlan 1000 name v1000

Catalyst 6500 Cisco CatOS 系统

建立VLAN

set vlan name

删除VLAN

clear vlan

修改VLAN

set vlan 999 name v999

三、为交换机端口分配VLAN

Catalyst 3500 Cisco IOS 系统

步骤一进入交换机端口配置模式 configure t

#int f0/24

步骤二 为端口分配VLAN

switchport access vlan

Catalyst 6500 Cisco CatOS 系统

Set vlan

四、VLAN trunk

的配置

Catalyst 3500 Cisco IOS 系统

步骤一进入交换机端口配置模式 configure t

#int f0/24

步骤二配置VLAN Trunk 模式 switchport mode trunk

步骤三封装VLAN 协议

switchport trunk encapsulation dot1q 封装IEEE802.1Q

switchport trunk encapsulation isl 封装ISL 协议

switchport trunk encapsulation negotiate P 自动协商

步骤四 设置允许中继的VLAN

switchport trunk allowed vlan 10,14 只有这两个被允许

switchport trunk allowed vlan 10-24 区间允许

switchport trunk allowed vlan except 100-1000 除了100-1000 的,其他都允许

Catalyst 6500 Cisco CatOS 系统

步骤一配置VLAN Trunk 模式,封装VLAN 协议

Set trunk 例:set trunk 5/1 on dot1qPort(s) 1/2 trunk mode set to on.

步骤二 设置允许中继的VLAN

添加Set trunk vlan

清除clear trunk vlan

(5)交换机STP 配置

一、打开或关闭STP

Catalyst 3500 Cisco IOS 系统

Spanning-tree vlan (启用STP)

No spanning-tree vlan

(关闭STP)

Catalyst 6500 Cisco CatOS 系统

Set spanning enable (启用STP)

Set spanning disable (关闭STP)

二、配置根网桥和备份根网桥

Catalyst 3500 Cisco IOS 系统

设置主ROOT: Spanning-tree vlan root primary

设置备份ROOT: spanning-tree vlan root secondary

Catalyst 6500 Cisco CatOS 系统

设置主ROOT:set spantree root

设置备份ROOT:set spantree root secondary

三、配置生成树优先级】

优先级的值0 为最高级,61440 是最低优先级

Catalyst 3500 Cisco IOS 系统

Spanning-tree vlan priority <0-61440>

Catalyst 6500 Cisco CatOS 系统

Set spantree priority

四、配置BackboneFast 生成树可选功能

Catalyst 3500 Cisco IOS 系统

Spanning-tree BackboneFast

Catalyst 6500 Cisco CatOS 系统

Set spantree BackboneFast enable 允许功能

Set spantree BackboneFast disable 不允许功能

五、配置UplinkFast 生成树可选功能

Catalyst 3500 Cisco IOS 系统

Spanning-tree UplinkFast max-update-rate <0-32000>

Catalyst 6500 Cisco CatOS 系统

Set spantree UplinkFast enable rate

六、配置PortFast 生成树可选功能

Catalyst 3500 Cisco IOS 系统

Spanning-tree PortFast default

Catalyst 6500 Cisco CatOS 系统

Set spantree portfast enable 打开

Set spantree portfast disable 关闭

Set spantree portfast default 缺省

七、配置BPDU Filter 生成树可选功能

Catalyst 3500 Cisco IOS 系统

Spanning-tree PortFast bpdufilter default

Catalyst 6500 Cisco CatOS 系统

Set spantree portfast bpdu-filter enable 打开所有端口

Set spantree portfast bpdu-filter disable 关闭

Set spantree portfast bpdu-filter enable 打开某端口

Set spantree portfast bpdu-filter disable 关闭某端口

Set spantree portfast bpdu-filter default 缺省

2、路由器配置与使用

(1)路由器基本操作与配置方法

一、路由器的配置方式

(1)使用控制端口(Console)配置

(2)使用AUX 端口连接一台modem,通过拨号远程配置路由器

(3)使用telnet 远程登录到路由器上配置路由器

(4 )使用TFTP 服务,以拷贝配置文件、修改配置文件的形式配置路由器

(5)通过网络管理协议SNMP 修改路由器配置文件的方式,对路由器进行配置。

二、基本操作

1、配置路由器的主机名

Hostname router-phy

2、配置超级用户口令

Enable secret phy123

Enable password 7 phy123

3、设置系统时钟

Calendar set 10:24:00 22 march 2007

4、几个公用命令

退出命令 exit

保存配置 write memory 保存到路由器的NVRAM 中;

write network tftp 保存到TFTP 服务器中

删除配置 write erase

网络基本检测命令:

telnet paris 可以在一台路由器上远程登录到另一台路由器上

ping 通过echo 协议可以判别网络的连通情况

trace 是一个查询网络上数据传输流向的理想工具。

Show 可以帮助获得监控路由器的重要信息

如:show flash ,sh clock ,sh version ,sh configuration ,sh ip route ,sh ip protocols

(2)路由器接口配置

一、接口的基本配置

配置接口描述信息 int g6/0 , description

配置接口带宽 interface POS3/0 , bandwidth 2500000

(2.5Gbps)

配置接口的IP 地址 interface f2/3 , ip address 192.168.0.1 255.255.255.0

接口关闭和开启 interface f2/3 , shutdown

(关闭), no shutdown 域网配置

1、配置以太网的接口类型为Ethernet

interface Ethernet0

description TO Beijing

ip address 202.112.7.4 255.255.255.0

bandwidth 10000

no shutdown

exit

2、配置快速以太网接口FastEthernet

interface f2/1

description TO BEIJING

ip address 202.111.41.145.255.255.255.240

bandwidth 10000

duplex full

no ip directed-broadcast

(开启)

二、局no ip proxy-arp

no shutdown

exit

3、配置千兆以太网接口

千兆以太网接口类型是GigabitEthernet

Interface g0/1

Description TO BEIJING

Ip address 202.112.41.49 255.255.255.252

Bandwidth 1000000

Duplex full

No ip directed-broadcast

No ip proxy-arp

No shutdown

Exit

三、广域网接口配置

1、配置异步串行接口

Interface a1

Ip unnumbered ethernet0

Encapsulation ppp

Async default ip address 202.112.7.129

Async dynamic routing

Async mode interactive No shutdown

Exit

2、配置高速同步串行接口

Interface s1/1

Description TOBEIJING

Bandwidth 2048

(带宽为2M )

Ip address 212.112.41.81 255.255.255.252Encapsulation hdlc HDLC 为缺省)

No ip directed-broadcast

No ip proxy-arp

No shutdown

Exit

3、配置POS 接口

Interface POS3/0

Description TO BEIJING

Bandwidth 2500000

Ip address 212.14.37.18 255.255.255.252

Crc 32

(可选的CRC 校验位是16 和32)

Pos framing sdh

(可选帧格式是SDH 和SONET)

No ip directed-broadcast

Pos flag sls0 2 (sls0=00 表示是SONET 帧数据,sls0=10

四、LOOPBACK 接口的配置

Int loopback 0

HDLC 或PPP 协议,2)表示是SDH 帧)

(封装 (十进制

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No ip route-cache

(3)路由器静态路由配置

Ip route < 目的网络地址><子网掩码><下一跳路由器的IP 地址>

(4 )RIP 动态路由配置

1、RIP 的基本配置

Router rip

Network 159.105.0.0

Network 212.112.7.0

Exit

2、RIP 的高级配置

(1)配置被动接口

Router rip

Passive-interface Ethernet 0

Exit

(2)配置路由过滤

Access-list 12 deny any

Router rip

Distribute-list 12 in ethernet0

End

(3)配置管理距离

Router rip

Distance 50

Exit

(4 )定义邻居路由器

Router rip

Neighbor 202.112.7.2Exit

(5)OSPF 动态路由配置

1、OSPF 的基本配置

(1)使用network 命令定义参与OSPF 的子网地址

单个IP 地址参与OSPF

Router ospf 63

Network 131.222.222.22 0.0.0.0 area 0

Exit

网络地址参与OSPF

Router ospf 63

Network 133.181.0.0 0.0.255.255 area 0

Exit

(2)使用area range 命令定义参与OSPF 的子网地址

Router ospf 63

Area 0 range 212.37.123.0 255.255.255.0

Exit

2、几个常用OSPF 参数的配置

如果OSPF 被动接口的功能与RIP 相同,被动接口的配置方法

路由器Passive-interface ethernet0

交换机Passive-interface vlan37

配置路由过滤 distribute-list 12 in serial 0

配置管理距离 distance 10

3、路由器高级功能

(1)设置路由器为DHCP 服务器

1 、配置IP 地址池的名称,并进入DHCP Pool 配置模式

Ip dhcp pool

2、配置IP 地址池的子网地址和子网掩码

(1)配置IP 地址池的子网地址和子网掩码

Network [mask ]

(2)配置不用于动态分配的IP 地址(除外地址)

Ip dhcp exluded-address low-address [high-address]

3、配置IP 地址池的缺省网关

Default-router address [address2……address8]

4、配置IP 地址池的域名系统

(1)配置IP 地址池的域名

Domain-name

(2)配置IP 地址池的域名服务器的IP 地址

Dns-server address [address2……address8]

5、配置IP 地址池的地址租用时间

Leas | days [hours][minutes]

6、取消地址冲突记录日志

No ip dhcp conflict logging (2)访问控制列表的配置

access-list 10 permit 211.105.130.0 0.0.0.255

line vty 0 5

access-class 10 in

access-list 20 deny permit 222.112.7.56 只允许这个地址登录路由器

access-list 20 deny any [关闭所有主机]

(3)配置扩展访问控制列表

使用access-list 命令

拒绝转发所有IP 地址进出的,access-list 130 permit ip any any

使用ip access-list 命令

Ip accrss-list extended 130

Deny udp any any eq 1434

Permit ip any any

(3)配置GRE 协议

GRE 规定了如何用一种网络协议去封装另一种网络协议的方法。GRE 的隧道由两端的源IP 地址和目的IP

地址来定义,允许用户使用IP 包封装IP、IPX、AppleTalk 包,并支持全部的路由协议(如RIP

2、OSPF 等)

适用版本vrp1.74 及1.44

[Router]

interface Ethernet0

进入以太0 口

[Router-Ethernet0]

ip address 10.110.24.1 255.255.255.0

配置ip 地址

[Router]

interface Serial0

进入串口0

[Router-Serial0]

link-protocol ppp

封装ppp 协议

[Router-Serial0]

ip address 10.1.1.1 255.255.255.0

配置ip 地址

[Router]

interface Tunnel0

进入tunnel0 口

[Router-Tunnel0]

link-protocol tunnel

封装协议为tunnel

[Router-Tunnel0]

ip address 1.1.1.1 255.255.255.0

配置ip 地址

[Router-Tunnel0] (2)访问控制列表的配置

access-list 10 permit 211.105.130.0 0.0.0.255

line vty 0 5

access-class 10 in

access-list 20 deny permit 222.112.7.56 只允许这个地址登录路由器

access-list 20 deny any [关闭所有主机]

(3)配置扩展访问控制列表

使用access-list 命令

拒绝转发所有IP 地址进出的,access-list 130 permit ip any any

使用ip access-list 命令

Ip accrss-list extended 130

Deny udp any any eq 1434

Permit ip any any

(3)配置GRE 协议

GRE 规定了如何用一种网络协议去封装另一种网络协议的方法。GRE 的隧道由两端的源IP 地址和目的IP

地址来定义,允许用户使用IP 包封装IP、IPX、AppleTalk 包,并支持全部的路由协议(如RIP

2、OSPF 等)

适用版本vrp1.74 及1.44

[Router]

interface Ethernet0

进入以太0 口

[Router-Ethernet0]

ip address 10.110.24.1 255.255.255.0

配置ip 地址

[Router]

interface Serial0

进入串口0

[Router-Serial0]

link-protocol ppp

封装ppp 协议

[Router-Serial0]

ip address 10.1.1.1 255.255.255.0

配置ip 地址

[Router]

interface Tunnel0

进入tunnel0 口

[Router-Tunnel0]

link-protocol tunnel

封装协议为tunnel

[Router-Tunnel0]

ip address 1.1.1.1 255.255.255.0

配置ip 地址

[Router-Tunnel0]

第四篇:钢筋理论计算公式

钢材理论重量计算公式钢材信息:钢材理论重量计算公式名称计算公式符号意义计算举例圆钢、盘条

(kg/m)W=0.006165*d*d d=直径mm直径10mm的圆钢,求每m重量。每m重量=0.006165×10×10=0.6165 kg螺纹钢(kg/m)W=0.00617*d*d d=断面直径mm断面直径为12mm的螺纹钢,求每m的重量。每m的重量=0.00617×12×12=0.89kg方钢(kg/m)W=0.00785*a*a a=边宽mm边宽20mm的方钢,求每m的重量。每m的重量=0.00785×20×20=3.14kg扁钢(kg/m)W=0.00785*b*d d=厚mm b=边宽mm边宽40mm,厚5mm的扁钢,求每m的重量。每m的重量=0.00785×40×5=1.57kg六角钢(kg/m)W=0.006798*s*s s=对边距离mm对边距离50mm六角钢,求每m重量。每m重量=0.006798×50×50=17kg八角钢

(kg/m)W=0.0065*s*s s=对边距离mm对边距离80mm的八角钢,求每m的重量。每m重量

=0.0065×80×80=41.62kg等边角钢(kg/m)W=0.00785*[d(2b-d)+0.215(R*R-2r*r)]b=边宽R=内弧半径d=边厚r=端弧半径求20mm×4mm等边角钢的每m重量。从冶金产品目录中查出4mm×20mm等边角钢的R为3.5,r为1.2。则每m重量=0.00785×[4×(2×20-4)+0.215×(3.5×3.5-2×1.2×1.2)]=1.15kg不等边角钢(kg/m)W=0.00785*[d(B+b-d)+0.215(R*R-2r*r)]B=长边宽b=短边宽D=边厚r=端弧半径R=内弧半径求30mm×20mm×4mm不等边角钢的每m重量。从冶金产品目录中查出30mm×20mm×4mm等边角钢的R为3.5,r为1.2。则每m重量=0.00785×[4×(32+20-4)+0.215×(3.5×3.5-2×1.2×1.2)]=1.48kg槽钢(kg/m)W=0.00785×[hd+2t(b-d)+0.349(R*R-r*r)]h=高d=腰厚b=腿长R=内弧半径t=平均腿厚求

80mm×43mm×5mm的槽钢的每m重量。从冶金产品目录中查出槽钢t为

8、R为

8、r为4。则每m重量=0.00785×[80×5+2×8×(43-5)+0.349×(8×8-4×4)]=8.04kg工字钢

(kg/m)W=0.00785×[hd+2t(b-d)+0.615(R*R-r*r)]h=高d=腰厚b=腿长R=内弧半径t=平均腿厚求

250mm×118mm×10mm的工字钢每m重量。从冶金产品目录中查出t为

13、R为

10、r为5,则每m重量=0.00785×[250×10+2×13(118-10)+0.615×(10×10-5×5)]钢板(kg/㎡)W=7.85*d d=厚度厚度4mm的钢板,求每㎡重量。每㎡重量=7.85×4=31.4kg钢管[包括无缝钢管及焊接钢管](kg/m)W=0.02466*s(d-s)d=外径s=壁厚外径为60、壁厚4的无缝钢管,求每m重量。每m重量=0.02466×4×(60-4)=5.52kg钢材理论重量表管类:公斤/米板类:公斤/平方米热板花纹板方钢工字钢镀锌扁钢电线管镀锌角钢规格理重规格理重规格理重规格理重规格理重规格理重规格理重0.5 3.925 2.5 22.6 10*10 0.785 10#11.261 25*4 0.827 15 0.625 40*4 2.567 0.75 5.888 326.6 12*12 1.13 12#13.98 30*3 0.753 20 0.766 50*5 3.996 0.8 6.28 3.5 30.5 14*14 1.54 14#16.89 40*4 1.325 25 1.048 17.85 434.4 16*16 2.01 16#20.516 32 1.329 1.2 9.42 4.5 38.3 18*18 2.54 18#24.143 40 1.611 1.5 11.78 542.3 20*20 3.14 20b#31.069 50 2.407 215.7 650.1 25*25

4.91 22b#36.524 2.5 19.63 865.8 30*30 7.06 25b#42.03 323.55 28b#47.888 431.4 30b#48.084 539.25 647.1 862.8 10 78.5 12 94.2 14 109.9钢材信息:钢材理论重量计算公式圆钢螺纹钢槽钢焊管镀锌管角钢扁钢无缝管规格理重规格理重规格理重规格理重规格理重规格理重规格理重6.5 0.26 5#5.438 15 1.26 15

1.33 25*25*3 1.124 3*16 0.38 25*2.5 1.39 80.395 6.5#6.709 20 1.63 20 1.73 30*30*3 1.373 4*16 0.50 32*3 2.15 10 0.617 8#8.045 25 2.42 25 2.57 40*40*4 2.422 3*20 0.47 38*3 2.59 12 0.888 10#10.007 32

3.13 32 3.32 50*50*5 3.77 4*20 0.63 45*4 4.04 14 1.21 12#12.059 40 3.84 40 4.07 63*63*6 5.721 4*25 0.78 51*4 4.63 16 1.58 14a#14.535 50 4.88 50 5.17 70*70*7 7.398 3*30 0.71 57*4 5.23 18 214b#16.733 65 6.64 65 7.04 75*75*8 9.03 4*40 1.26 76*4.5 7.93 20 2.47 16a#17.24 80 8.34 80 8.84 75*50*6 5.699 6*40 1.88 89*4.5 9.38 22 2.98 16#19.752 100 10.85 100 11.5 80*80*8 9.658 5*50 1.96 108*4.5 11.49 25

3.85 18a#20.174 125 15.04 125 15.94 90*90*7 9.656 8*50 3.14 127*4.5 13.59 28 4.83 18#23 150 17.81 150 18.88 90*90*9 12.717 6*60 2.83 133*5 15.78 32 6.31 20a#22.637 200 26.388 8*80 5.02 159*6 22.64 20#25.777 8*100 6.28 219*7 36.6 22#28.453 10*100 7.85 219*8 41.65 25b#31.335 325*10 77.68 28#35.823 377*12 108.02

第五篇:钢筋计算公式 钢筋算量基本方法小结

箍筋计算按照净跨算 梁的支座不计算箍筋

计算通长钢(贯通筋)的时候梁的一端有柱那还有一端是墙的话钢筋需要锚固 锚固的长度与支座的宽度有关系,两端不一定长度相等 箍筋计算按照净跨-50*2计算

中间有柱时扣柱,计算方法同上一条

结构各类构件的连接关系问题,也就是谁时谁的支座的问题

基础是柱、墙的支座,柱是梁的支座,梁是板的支座、次梁以主梁为支座。 纵向钢筋锚入支座;横向钢筋(箍筋)不进支座,进入支座也是构造要求不是受力要求。柱、墙进入支座的插筋之箍筋不起箍筋作用,只起稳定作用,只要一个大的方框箍就行,真正上面柱中起箍筋作用时需要隔一拉一。梁进入支座时也是纵筋进入,但连梁到了顶层要求箍筋进入支座,因为顶层连梁上部受力筋在表皮,锚固不可靠,要靠箍筋把它约束住,不崩出去。 梁箍筋的计算长度是每跨的净跨长减去100MM,也就是说,梁的箍筋是从柱边50MM开始布置的,柱中不布置梁箍筋,但柱箍筋必须布置且加密;这一点在中国抗震设计规范中有明确规定;

梁钢筋的锚固问题只与梁下部存不存在支座有关,与支座究竟是柱还是墙或者是其他主梁无关;

梁钢筋在支座内的锚固长度问题与梁的类型(框架梁次梁)和支座类型(边支座中支座)有关;

框架梁在边支座的锚固长度是0.4倍LAE(LAE为一个锚固长度)+弯钩15D(D为钢筋直径);如果边支座的宽度本身不小于钢筋的一倍锚固长度,框架梁的钢筋则可以不必弯钩进行直锚,但此时直锚长度必须不小于一倍锚固长度;框架梁底筋在中支座的的锚固长度为一倍LAE,面部通长筋在跨中1/3区域内连接(冷接或焊接或机械连接),须满足连接长度规范;

次梁在边支座的锚固长度是直段12D+弯钩15D,在中支座的锚固长度是12D;记住了,这就是框架梁与次梁的区别;

关于梁中架立筋构造腰筋抗扭腰筋的连接长度,是一般人容易出错的一个问题:梁中架立筋和构造腰筋的连接长度不论什么梁一律是15D,抗扭腰筋的方式同梁中主筋一样,遵守受力主筋的连接规范;

主梁箍筋的加密长度问题,一般人只知道是梁高的1.5倍,此识有误.实际是,一级抗震结构,主梁箍筋加密长度是梁高的2.0倍,二三四级抗震结构,才是梁高的1.5倍.

算量方法:

一、梁

(一)框架梁

一、首跨钢筋的计算

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

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 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9d+8d 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 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7、吊筋吊筋长度=2*锚固(20d)+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 ≤800mm 夹角=45°

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

1、中间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 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其他钢筋计算同首跨钢筋计算。LN为支座两边跨较大值。

二、其他梁

一、非框架梁在03G101-1中,对于非框架梁的配筋简单的解释,与框架梁钢筋处理的不同之处在于:

1、普通梁箍筋设置时不再区分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问题;

2、下部纵筋锚入支座只需12d;

3、上部纵筋锚入支座,不再考虑0.5Hc+5d的判断值。未尽解释请参考03G101-1说明。

二、框支梁

1、框支梁的支座负筋的延伸长度为Ln/3;

2、下部纵筋端支座锚固值处理同框架梁;

3、上部纵筋中第一排主筋端支座锚固长度=支座宽度-保护层+梁高-保护层+Lae,第二排主筋锚固长度≥Lae;

4、梁中部筋伸至梁端部水平直锚,再横向弯折15d;

5、箍筋的加密范围为≥0.2Ln1≥1.5hb;

7、侧面构造钢筋与抗扭钢筋处理与框架梁一致。

二、剪力墙在钢筋工程量计算中剪力墙是最难计算的构件,具体体现在:

1、剪力墙包括墙身、墙梁、墙柱、洞口,必须要整考虑它们的关系;

2、剪力墙在平面上有直角、丁字角、十字角、斜交角等各种转角形式;

3、剪力墙在立面上有各种洞口;

4、墙身钢筋可能有单排、双排、多排,且可能每排钢筋不同;

5、墙柱有各种箍筋组合;

6、连梁要区分顶层与中间层,依据洞口的位置不同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1)剪力墙墙身

一、剪力墙墙身水平钢筋

1、墙端为暗柱时 A、外侧钢筋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内侧钢筋=墙长-保护层+弯折 B、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0.65Lae 内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弯折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

2、墙端为端柱时 A、外侧钢筋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内侧钢筋=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 B、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0.65Lae 内侧钢筋长度=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注意:如果剪力墙存在多排垂直筋和水平钢筋时,其中间水平钢筋在拐角处的锚固措施同该墙的内侧水平筋的锚固构造。

3、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当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水平筋在洞口左右两边截断,分别向下弯折15d。

二、剪力墙墙身竖向钢筋

1、首层墙身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2、中间层墙身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3、顶层墙身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墙身竖向钢筋根数=墙净长/间距+1(墙身竖向钢筋从暗柱、端柱边50mm开始布置)

4、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竖向筋在洞口上下两边截断,分别横向弯折15d。

三、墙身拉筋

(一)、长度=墙厚-保护层+弯钩(弯钩长度=11.9+2*D)

2、根数=墙净面积/拉筋的布置面积注:墙净面积是指要扣除暗(端)柱、暗(连)梁,即墙面积-门洞总面积-暗柱剖面积暗梁面积;

拉筋的面筋面积是指其横向间距×竖向间距。 例:(8000*3840)/(600*600)

(二)剪力墙墙柱

一、纵筋

1、首层墙柱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2、中间层墙柱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3、顶层墙柱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

注意:如果是端柱,顶层锚固要区分边、中、角柱,要区分外侧钢筋和内侧钢筋。因为端柱可以看作是框架柱,所以其锚固也同框架柱相同。

二、箍筋:依据设计图纸自由组合计算。

(三)剪力墙墙梁

一、连梁

1、受力主筋

顶层连梁主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aE 中间层连梁纵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aE

2、箍筋

顶层连梁,纵筋长度范围内均布置箍筋即N=((LaE-100)/150+1)*2+(洞口宽-50*2)/间距+1(顶层)

中间层连梁,洞口范围内布置箍筋,洞口两边再各加一根即N=(洞口宽-50*2)/间距+1(中间层)

二、暗梁

1、主筋长度=暗梁净长+锚固

三、柱

(一)、基础层

一、柱主筋

基础插筋=基础底板厚度-保护层+伸入上层的钢筋长度+Max{10D,200mm}

二、基础内箍筋

基础内箍筋的作用仅起一个稳固作用,也可以说是防止钢筋在浇注时受到挠动。一般是按2根进行计算(软件中是按三根)。

(二)、中间层

一、柱纵筋

1、 KZ中间层的纵向钢筋=层高-当前层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一层伸出楼地面的高度

二、柱箍筋

1、KZ中间层的箍筋根数=N个加密区/加密区间距+N+非加密区/非加密区间距-1 03G101-1中,关于柱箍筋的加密区的规定如下 1)首层柱箍筋的加密区有三个,分别为: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取Hn/3;上部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2)首层以上柱箍筋分别为:上、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均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三)、顶层

顶层KZ因其所处位置不同,分为角柱、边柱和中柱,也因此各种柱纵筋的顶层锚固各不相同。(参看03G101-1第

37、38页)

一、角柱

角柱顶层纵筋长度:

一、内筋

a、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

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 直锚(≥Lae):梁高-保护层

二、外筋

b、外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1.5Lae ,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 柱顶部第一层:≥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8d(保证65%伸入梁内) 柱顶部第二层:≥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

注意:在GGJ V8.1中,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 直锚(≥Lae):梁高-保护层

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1.5Lae ,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

二、边柱

边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n+顶层钢筋锚固值,那么边柱顶层钢筋锚固值是如何考虑的呢?

边柱顶层纵筋的锚固分为内侧钢筋锚固和外侧钢筋锚固: a、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 直锚(≥Lae):梁高-保护层 b、外侧钢筋锚固长度为:≥1.5Lae

注意:在GGJ V8.1中,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 直锚(≥Lae):梁高-保护层

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1.5Lae ,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

三、中柱

中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n+顶层钢筋锚固值,那么中柱顶层钢筋锚固值是如何考虑的呢?

中柱顶层纵筋的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 直锚(≥Lae):梁高-保护层 注意:在GGJ V8.1中,处理同上。

四、板

在实际工程中,我们知道板分为预制板和现浇板,这里主要分析现浇板的布筋情况。 板筋主要有:受力筋 (单向或双向,单层或双层)、支座负筋、分布筋、附加钢筋 (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撑脚钢筋 (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

一、受力筋

软件中,受力筋的长度是依据轴网计算的。

受力筋长度=轴线尺寸+左锚固+右锚固+两端弯钩(如果是Ⅰ级筋)。 根数=(轴线长度-扣减值)/布筋间距+1

二、负筋及分布筋

负筋长度=负筋长度+左弯折+右弯折

负筋根数=(布筋范围-扣减值)/布筋间距+1 分布筋长度=负筋布置范围长度-负筋扣减值

负筋分布筋根数=负筋输入界面中负筋的长度/分布筋间距+1

三、附加钢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支撑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 根据实际情况直接计算钢筋的长度、根数即可,在软件中可以利用直接输入法输入计算。 第五章常见问题

为什么钢筋计算中,135o弯钩我们在软件中计算为11.9d?

我们软件中箍筋计算时取的11.9D实际上是弯钩加上量度差值的结果,我们知道弯钩平直段长度是10D,那么量度差值应该是1.9D,下面我们推导一下1.9D这个量度差值的来历: 按照外皮计算的结果是1000+300;如果按照中心线计算那么是:1000-D/2-d+135/360*3.14*(D/2+d/2)*2+300,这里D取的是规范规定的最小半径2.5d,此时用后面的式子减前面的式子的结果是:1.87d≈1.9d。

上一篇:国家博物馆参观感受下一篇:公交车火灾逃生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