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教育论文范文

2022-05-14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孩子教育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什么是真教育?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强调,真教育要关注生命的质量与价值。從教近30年的高中语文老师夏昆认为,教育就要“回到常识,一意孤行”。什么是教育的常识?夏昆说:“很简单,教育是为了生命的美好,而不是相反。

第一篇:孩子教育论文范文

莫让焦虑主导孩子教育

莫让焦虑主导孩子教育

最近,一篇名为《焦虑的中国父母,正在废掉下一代》的文章在朋友圈持续火爆,多家公众号转载,阅读量远超10万+。文章的核心观点“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你的孩子”,戳痛了无数读者的内心,大家纷纷在留言栏里表达对中国现行教育的无奈与焦虑。事实上,不仅在中国,在全球范围内,无论是精英阶层,还是中产阶级,都在为了让孩子拥有光明的前途而付出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

例如,美国的学生若想进入常春藤名校,学业成绩并不是唯一的标准,学生的特长和领导能力是增加被录取砝码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了能够进入心仪的大学,美国学生必须积极参加各种竞赛和社会公益活动,接受各种特长训练和培养,以增强自己在申请大学时的竞争力。又例如在日本,中小学依然存在“考试地狱”、学历至上、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家长经济压力剧增的现象。一个人能否在日本拥有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基本取决于他毕业的高中和大学。由于日本一度实施“宽松教育”,引来学生家长对公立学校的不滿,认为公立教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家长只好花不菲的费用将子女送至补习机构进行“回炉”。

在中国,父母们的焦虑不仅助推出一个超过8000亿元人民币的课外辅导市场,还催生了北京46万元/平方米的天价学区房。有研究指出: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教育花费最多的国家,而且超过1/3的家长把全部时间都花费在孩子身上。尽管如此,中国父母仍然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其实,被父母的焦虑伤害最大的,正是孩子在成长中的心灵,也为孩子未来走向社会、独立生活埋下了隐患。

焦虑催生“直升机型父母”

焦虑,是人类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的恐惧体验,这种体验通常伴随着血压升高、心跳加速、肾上腺素升高等让人难以忍受的应激体验。而采取行动消除焦虑,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是人类生存的本能。在焦虑的驱使下,人类会为自己的生存而劳作奋斗,最大限度地保全自身的安全,确保自己的基因能传递下去。当人与人之间发生比较时,特别是人们彼此间发现差距和不平等时,焦虑的主观体验就会进一步加剧。可以说,在焦虑情绪的牵引下,大多数父母会盲目地采取措施来应对焦虑,按照耶鲁大学教授威廉·德雷谢维奇在《优秀的绵羊》中的提法,这种父母叫作“直升机型父母”。

“直升机型父母”就像总是盘旋在孩子头顶上的直升机,无论孩子抬头还是不抬头,他们永远在那儿时刻监督着孩子,并不停地提醒孩子该写作业了、该去学琴了、该去学奥数了、该去背英语了。由于“直升机型父母”相信,只有严格要求,才能培养出完美的孩子。“凡事都要有计划,做事必须有标准,教育必须有反馈”是“直升机型父母”的教育信条。当对孩子的教育“没有计划、没有标准、没有反馈”时,“直升机型父母”就会体验到巨大的焦虑感。因此,“直升机型父母”通常会采取强迫与控制的方式来对待孩子,以此缓解内心的焦虑。有些父母会盲目地强迫孩子参加各类辅导班,有些父母则会让孩子完全按照自己的计划去发展。表面上看起来听父母的话、在家长眼里优秀的孩子,在未来走向社会后,他们或许在他人眼中是“成功人士”,但实际上,噩梦才刚刚开始。

是父母打开的魔盒

就在今年年初,一篇名为《留学生发万字长文数落父母,12年不回家拉黑父母6年》的文章引爆了互联网。文中的主人公王猛是许多父母梦寐以求想培养出来的优秀孩子,从小到大,王猛都是班里成绩数一数二的好学生。高考是四川省一个地级市的理科状元,被北大生物系录取,本科毕业后又成了美国排名前50的一所大学的研究生……按理说,这样的学历背景无疑会拥有“开挂”的人生,然而出了校门的王猛工作并不顺利。用他自己的话说:“在原生家庭里受的伤害使他性格孤僻,无法开展正常的人际交往,动手能力差,导致公司交给他的很多项目无法如期完成。”34岁的王猛早在12年前就不再回家过春节了;6年前,他拉黑了父母所有的联系方式。

在王猛看来,这和父母对他的控制不无关系。看似优秀的王猛,其实内心孤僻、自卑,严重缺乏社交能力。父母对他的爱和保护已经异化为压力,并且超出了王猛的承受范围。“我母亲一直倾向于把我关在家里,喜欢按自己的喜好包办事情。”王猛说,“从小到大,几乎所有事情我都是按照父母的意愿来办的,几乎没有一次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进行选择的。”每当王猛提出自己的诉求时,父母都是一票否决,一律以标准式的说教来终结问题。不理解、不保护、不支持,导致王猛的人生态度变得消极,在他的内心深处,自己是孤独的、缺爱的。当有人问到王猛的父亲时,其父也表示非常难过与无奈,儿子选择决裂,他只能接受。现在,他“只能乞求苍天还我儿子一个健康的心灵”。

追根溯源,这种家庭悲剧,其实根源在父母身上,更确切地说,是由他们对孩子教育的焦虑而起。由于父母的控制,孩子慢慢变得不会对自己进行客观评价,失去了独立意识,孩子的自我认知也完全以父母的评价为标准。因此,他们普遍缺乏安全感、创造力、价值感,甚至缺乏爱的能力,不懂得如何去爱,如何去过有意义的生活,很难活出自己的价值。

让教育回归常识

美国心理学界有位传奇人物,号称“新泽西奶奶”的哈里斯,写过一本书叫《教养的迷思》。哈里斯讲到,父母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影响不大。为什么呢?因为孩子的成长与发展是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教育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某些遗传的力量是无法改变的,因此教育的作用不应被无限夸大。

关于脑科学的研究表明,人在3岁时,大脑的发育已经完成了70%~80%;到7岁时,儿童的脑重量就和成人的相差无几。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曾对近千名儿童做过从出生一直到成年的追踪研究,结果表明:5岁前是智力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如果把17岁的智力水平看作100%,那么孩子在4岁前就已经获得了50%的智力,其余的30%是在4~7岁间获得的,剩余的20%则在7~17岁间获得。

除了先天的基因,后天的经验也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影响。可是,在后天的经验中,父母能给予的影响也只是很小一部分。最直接的例证就是移民家庭。美国是个移民国家,就拿中国移民家庭来讲,父母作为第一代移民,讲的英语带着比较浓重的口音。但是,子女作为第二代移民,通常能讲一口流利的英文。在中国移民家庭的例子中,有父母的因素,也有父母之外的社会因素。如果父母的因素更重要,那孩子讲的英语应该更像父母才对,也应该带着浓厚的口音,但事实并非如此。在这个例子中,家庭之外的社会因素显然是更重要的。想想看,在上小学后,孩子大部分时间是跟别的孩子在一起的。他们现在是在学校里跟其他孩子在一起,总有一天,他们必须在社会上跟他的同代人在一起。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更大的是他们之间的互相学习。

此外,在发展心理学研究中还有更加严格的追踪对比实验,即同卵双胞胎实验范式。在同卵双胞胎出生之后,有些是一直跟着亲生父母长大,也有些同卵双胞胎被不同的家庭领养。这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让我们观察在不同家庭长大的双胞胎和在同一个家庭长大的双胞胎,看看他们有什么不同。

如果说家庭环境很重要,那么理论上应该是,在同一个屋檐下长大的同卵双胞胎性格与行为习惯更相似,而被不同家庭领养的双胞胎性格与行为习惯会存在显著差异。但事实并非如此,无论是在同一个屋檐下,还是在不同的领养家庭中长大的同卵双胞胎,其性格与行为习惯的差异并不显著。换言之,决定孩子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基因,而不是家庭环境。

提升自我,活成榜样

那么作为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又能做些什么呢?答案其实很简单,就是“自我成长,活成孩子钦佩的样子”。

安·邓纳姆是一位单亲妈妈,17岁时爱上一个肯尼亚的“凤凰男”,19岁未婚先孕生出一个儿子,婚后发现老公不顾家,就会吹牛,于是22岁就跟他离婚了。但是,这位单亲妈妈后来拿到了人类学博士,参加过联合国世界妇女大会,连世界妇女银行的总裁都与她共进过午餐。更牛的是,她培养出了两个高才生。她的女儿拿到了夏威夷大学的博士学位,女婿是华裔加拿大籍政治学研究员;她的儿子就更牛了:奥巴马,美国建国233年以来的第一位黑人总统!安能把两个孩子都培養成人才绝不是偶然,因为她始终在用自己的成长来树立榜样。

奥巴马出生后,安还是个大学生,每天白天上学读书,晚上回家照看奥巴马。两三年后,安对人类学产生了兴趣,想去印度尼西亚研究深造。虽然奥巴马当时还小,但是妈妈还是决定把他带到半个地球之外的印度尼西亚,无论什么情况,都把孩子带在身边。虽说安在任何地方都带着孩子,可是她的职业极不稳定,因为做人类学调查研究,经常会去贫穷的地方采访,还会频繁出差。由于印尼文化和美国文化差异太大,小时候的奥巴马,不能不说生活得有点颠沛流离。然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奥巴马却总是对未来生活充满信心,这是为什么?据奥巴马反映,是妈妈的专注让他受益匪浅。在这种专注中,孩子已经得到了100%的爱,即使面对分离的焦虑,孩子也不怎么痛苦。

1972年,安第二次离婚,但这并没有妨碍她追求自己的梦想。婚姻不在,还有事业。她带着拥有非裔和亚裔背景的一双儿女重返美国,开始攻读夏威夷大学的人类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92年,她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博士论文,还在联合国担任职位。对于婚姻的失败,安表现得很坚强。她总会自我安慰:“很正常,这就是人生嘛!”母亲的坚定和勇敢,成为奥巴马一生中最大的财富。奥马巴也在公众演讲中说过:“妈妈是我认识的最善良、最慷慨的灵魂,这也是她赐予我的最好的东西。”

作者:潘楷文

第二篇:让教育看见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看见自己

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什么是真教育?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强调,真教育要关注生命的质量与价值。從教近30年的高中语文老师夏昆认为,教育就要“回到常识,一意孤行”。什么是教育的常识?夏昆说:“很简单,教育是为了生命的美好,而不是相反。”行走在探索真教育的征途上并不容易,但他却笃定前行:“我坚信自己是在做真正的教育,而真正的教育,不需要解释。”

给学生“开窗”,让他们看见生命的美好

“我想打开那扇窗户,让孩子们看见世界的美好,看见生命的美好,我希望成为窗前的守望者。”

夏昆曾经无数次对学生们说过一句话:“教育的目标不仅是在教知识,更是在教做人。我的想法就是把大家从男孩教成男人,从女孩教成女人。男人应该是博学、宽容、幽默、有品位、有责任感的,女人应该是美丽、温柔、善良、知性的。”在他眼里,纯粹为了应试而存在的教育根本不是真正的教育。在他的课堂里,学生们不仅学习语文,还鉴赏诗词、音乐、电影,甚至分享吉他、骑游、动漫……他说,所有的目的,是以文学之美充盈生命,以音乐之美滋养心灵,以电影之美教化人情。

1992年,夏昆大学毕业到学校教书,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前面几年所走的基本上是一条循规蹈矩的路。不过他始终没有停止的是阅读和学习。他深爱读书、热衷音乐,刚刚工作时哪怕工资再少,也会省出钱来买书、买磁带。在不断的学习与思考中,他的教育观念也随之更新、变化,越来越贴近生命与真实。

夏昆说,自己在教学工作上的突破与尝试始自1998年。那年,他从高一开始带一个新班,这是他喜欢的,因为他希望跟孩子们一起成长。那年,高考语文改革加入诗歌鉴赏题,为了丰富学生的诗词积累,他专门设置“课前5分钟”,让学生走上讲台作诗词赏析。夏昆说:“孩子就像是火山,被点燃之后,他们的创造力是异常强大的。”一段时间后,学生们提出,除了古诗词,还希望鉴赏他们喜欢的现代诗、外国诗。再后来,还有学生提出鉴赏歌词、宠物、城市、手账,等等。夏昆是一个心软的老师,这些要求他都一一答应了,起初应考而生的“诗词鉴赏5分钟”,终于发展成了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分享课”。“教育是一件需要非常心软的人来做的事情。身为一名教师,如果心太硬,受害的就是一个个学生,而且他们都是十几岁的孩子啊。”夏昆真心怜惜并用实际行动守护每一个自己所教的孩子。

在孩子们的分享中,夏昆惊喜地看到每个孩子都有一个自己的世界。“他们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或者说他们非常渴望五彩缤纷的世界。只不过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过程当中,有意无意地将这些‘屏蔽’了,仿若学生的世界里就只有学习。我希望给他们创造一个机会和平台,让他们展示自己的世界。”

夏昆分享了一个美好的故事:“高大帅气的逸东成绩很差,不过在一次鉴赏课上,他与大家分享了一部日本动漫,并悄悄将事先收集好的樱花花瓣藏到教室吊扇的扇页上,当教室里音乐响起,一片片樱花花瓣从缓慢旋转的扇页上片片飘落,像一阵美丽的樱花雨。直到许多年后,学生们还能回想起那次难忘的经历。”那一夜的晚自习分享课,那一片樱花雨,属于那个春天,属于那份青春记忆,也属于枯燥学习中的一抹亮色,更让成绩不好的逸东看见了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有信心成为美好的自己。逸东毕业的三年之后,曾给夏昆老师写了一封信。信中提到,他到大学后经常负责一些社团活动,后来因出色的策划能力和丰富的实干经历,在与众多研究生和博士生竞聘某奢侈品牌的高层管理时,竟脱颖而出。

夏昆相信有些东西是可以翻越教室的四面墙,穿越高中的三年时光而陪伴孩子一生的。所以,他还利用晚自习给学生开设了音乐和电影鉴赏课。1998年刚刚接手高一新班时,英语老师向夏昆反映学生的英语水平有些差,希望作为班主任的夏昆能帮下忙。他想到自己当年学英语的一个秘诀,于是,夏昆把吉他带进了教室,利用每星期的班会课教学生们唱英语歌。从《雪绒花》到《昨日重现》,从《无心快语》到《此情可待》,十几首歌教下来,学生的英语水平果真有了提高。“此时,我自己的英语歌曲库也差不多粮尽弹绝了,最后一次,我宣布英语歌学习告一段落,学生们都深感遗憾。当时有个男孩说了一句话:‘要是能继续下去就好了,音乐多美呀!’这句话深深打动了我,我想,为什么一定要把音乐作为一个提高成绩的手段,为什么不干脆开成一门音乐鉴赏课?关乎灵魂的艺术,如果只有在对高考有价值的情况下才有存在的意义,这是怎样的哀伤。”于是,他带着学生们从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中感受与命运的抗争,从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中感受最美好纯洁的爱情,从维瓦尔第的《四季》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从巴赫的《托卡塔与赋格》中感受信仰的神圣……“我不是音乐家,也并不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音乐爱好者。我希望为孩子们打开一扇窗,让他们知道窗外有这样的景色,如果有学生能从此与音乐结缘,那将是一份额外的美好收获。”

电影鉴赏课也有它的来头。“高二语文课本中有一个戏剧单元,包括老舍的《茶馆》、曹禺的《雷雨》以及莎士比亚的作品。通常老师都会在讲这个单元时给学生放相应的视频。我个人非常喜爱电影,大学期间曾组织过关于电影评论的社团。电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艺术集合体,涉及文学、历史、地理、天文、音乐、化妆、道具等,一部好电影不亚于一本好书。我就想能否不限于课本,把鉴赏范围扩大些。而且还可以将电影作为教育的方式,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这往往比一般的说教更起作用,给学生留下的印象也更为深刻。”于是便出现了这样的情景:晚自习,整幢教学楼的其他孩子都跋涉在书山题海中,夏昆的教室却关着灯,老师和学生一起沉浸在光与影的世界里。后来,一本由夏昆和学生共同创作的《教室里的电影院》也在众多期待中付梓出版,这不仅是他和学生分享电影的真实记录,更是他们一起走过时光的美好见证。

“当了老师之后才发现,我们的教育不是什么麦田,而是一间屋子,里面关着学生,也关着老师和家长。我想打开那间屋子的窗户,成为窗前的守望者,让孩子们通过这扇窗看见世界的美好,看见生命的美好,对生活多一些信心,也能学会更多的方法与这个世界美好地相处,让他们的生命更加平和、快乐。这是比考试成绩更重要的事。”夏昆相信,不管是音乐还是电影,或者诗词,只要是美好的东西,都是个人成长中最宝贵的养料。

这样的老师给学生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这样的课堂效果究竟如何?学生最有发言权。一名早已大学毕业的学生小宇,这样回忆着夏昆老师:“其实最早对语文老师是失去信心的,因为从小到大遇到的语文老师不过就是喜欢照着书念,然后逼着我们背诵,我都私下怀疑过,你天天逼着我们背诵,你可都记得?……可是夏老师常年不带书,因为课文大多倒背如流,无论文言文还是白话文。上他的课一直很劲爆。”

还有一名学生曾在毕业前写道:“请不要忘记我们的课堂。没有过多严肃,只有搞笑轻松,没有老师划出的重点,只有每个同学的精心准备。一路上,我们学会了学习,学会了合作,我们见到了更多,了解了更多,认识了更多。在这样的课堂上,我们经历了风格迥异的老师和他不同的讲课方式、兴趣爱好。大家一起互动,共同学习,在学习中体味快乐,在快乐中学习。如果不是亲自体验,怎会知道沿途风景有多美好!”

回到常识,一意孤行

“教育的常识,是为了生命的美好而不是相反。一意孤行,则意味着我愿意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如以前一样。”

夏昆说高中学生苦,他说青春应该丰富。作为高中语文老师的他坚定地认为:“语文从来不是割裂开的文字,不是试卷上的分数,不是教学的任务。语文在生活中,也在人生中。语文是美学,是中华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文化。这样的美,应该值得欣赏,并且一定有魅力。”所以直到今天,20多首世界名曲、10余部电影,在学习高度紧张的高中阶段,依然在夏昆所教的一个个班级里上演着。曾经一位同事酒后吐真言:“我比你大一些,也快退休了,就算是个老大哥给你些建议吧。不少领导巡视晚自习的时候都看见你的教室里一片漆黑,学生没有做作业,也没有考试,尽是在放歌。学生抓得不紧,成绩是不可能起来的,还有,对学生不能太心软,如果下手不狠,对学生纵容了,学生就会骑在你头上,根本不把你当回事……其实我经常替你不平。我以老大哥的身份还是要劝你,学生要以分数为主,没有分数,一切都白说。”

其实,夏昆并没有告诉他,自己曾经也是个不折不扣的应试高手,也曾经有过凭借学生优异的高考成绩获得各种荣誉的光辉岁月。只是有一件事将他彻底改变了。

“她是1998年我教的那届学生,小名叫可可,一个非常可爱的姑娘,齐耳短发,非常懂礼貌,曾经考过语文单科全市第一,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2001年她考上了瀘州医学院(后更名为西南医科大学),但考上没多久就因不喜欢那所学校而回来复读,插班到高二,2003年再度参加高考。高考成绩发布的那天上午,有人给我带话,说可可想找我聊聊,但当时我手里正好有事,也有顾虑她当时并不是我班的学生,就说改天再聊。结果,中午就听到了可可服毒自杀的消息。那是到今天为止我人生中巨大的震撼之一,很多年后提起这件事情我都止不住大哭,这么一个美好的生命在分数面前竟然毫无意义。悲痛之后我开始反思,可可陷入分数的执念,难道我们每一位老师不都是参与其中的吗?虽然我们没有明说,但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暗示和强化着分数是多么重要。事实上是我们把她送上了绝路。”从那时开始,夏昆试图回到教育的原点,对教育进行一系列思考:老师到底是做什么的?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如果有可能选择的话,我会做什么样的教育?在面对生命的时候,成绩的地位在哪里?到底是教育为了生命,还是生命为了教育?“如果我们不改变,还会有更多的可可会走上绝路。我当时就下定决心不能再这样当老师,成绩固然重要,但授业之上我们还要传道,在面对未成年的学生时,我们要更多地去呵护,因为他们还是孩子,正在跌跌撞撞地摸索这个世界。”夏昆幡然醒悟,从此不唯分数是从,更加坚定了自己选择的方向。

“我无法改变大环境,但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做一些事情,让孩子们少一些劳累,多一些休息,多一些阳光。至于我个人的得失,只要在我能承受的范围之内,又有什么重要的呢?更关键的是,我坚信我是在做真正的教育,而真正的教育,不需要解释。”

“回到常识,一意孤行”是夏昆始终秉持的教育理念。“所谓常识,即教育的目的是为了生命的美好而非相反。一意孤行则意味着我愿意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如以前一样。”2016年,荣获中国诗词大会擂主的夏昆,有更多的机会去表达,去传递自己的教育理念。但愿不断壮大的名气,可以带给他更大的底气,或者他本就不需要这些,因为他早已有了最终的选择。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当你觉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会在这里衷心地祝福你。”《外面的世界》,是夏昆在每届高三的最后一节课送给学生们的歌——孩子,愿你此去,桥梁都坚固,隧道都光明。

“我不愿做”的背后是“我想做”

夏昆曾写过“我不愿做这样的老师”——

我不愿做这样的老师,以为学生的成绩就是学生的一切。我会告诉他们,人生其实很长,每个阶段的要求都不一样,即使现在成绩不好,只要你能好好做一个人,你就会获得很多。

我不愿做这样的老师,看见学生没有按照自己的意图办,就“恨铁不成钢”。我会告诉自己:铁就是铁,为什么一定要把它变成钢?除了钢和铁之外,还有金、银、铜、锡、铅,只要他们能活出自己的精彩,这个世界就会精彩。

我不愿做这样的老师,除了教材教参之外几乎不看别的书,除了上班上课之外几乎找不到其他的事情做。我会告诉自己,想学写诗的人,诗歌之外的功夫其实更重要;我还会告诉自己,世界其实很精彩,不要让自己的世界变成灰色。

后来,夏昆又写了“我想做这样的老师”——

我想做这样的老师,追求教育的本性,用最真实的心来从事教育。

我想做这样的老师,高居于应试和分数之上,并且愿意承担由此带来的一切后果,用温和的坚持来表明我对教育的认识,以现实功利的损失来换取教育的良知。

我想做这样的老师,坚定自己的立场,即使这是一条只有我一个人走的路,我也要在这条路上一意孤行。

我想做这样的老师,因为我坚信智慧和美是教育的最高原则,其他一切,不过是过眼云烟。

作者:李香玉

第三篇:孩子教育,少说“你能行”

1

期末考试成绩发下来,儿子小心翼翼地将成绩单递给我。英语口语满分50分,一向成绩突出的儿子,这次却足足扣掉了11分。这令我十分惊讶。我赶紧给儿子的英语老师发微信了解情况。从老师那里我了解到,这次的试题不难,都是儿子平时在家练得滚瓜烂熟的。怎么考试他却发挥不好了呢,这让我百思不得其解。

老师说儿子一向表现优秀,口语发音标准,表达流畅。但是最近一个月以来,孩子突然没了自信,很简单的单词也不敢大声说出来。她正想约我找时间好好聊一聊,是不是平时我们家长给孩子的压力太大,或是孩子最近受到什么打击了。她还建议我心平气和地跟孩子好好谈谈心。

晚上,我特意准备了好多儿子爱吃的零食。我们两个人窝在沙发上,一边吃一边各怀心事地聊起来。“儿子,妈妈觉得这次试题对你来说不难呀,没发挥好是因为紧张吗?”“我……”儿子支支吾吾地憋红了脸。聊了很久,我才终于弄明白儿子丢分的原因。

一个月前,我为儿子报了个英语考级辅导班。对于才三年级的他来说,课程偏难。儿子以前在班级里是英语拔尖的学生,到了辅导班以后,和比他大的哥哥姐姐坐在一起学习,他一下变成了能力平平的孩子。因此,儿子的自信心受到严重打击。

起初儿子试图向我反映他在辅导班里的情况,我以为他是惧怕困难,所以没有理会他的反馈,只是鼓励他:“儿子,加油,不要遇到一点困难就退缩。妈妈相信你能行。”那段时间,儿子的确很努力,但是在辅导班学习起来依旧很吃力。他开始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就连一向擅长的口语也不敢讲了。

后来听儿子说当时他的心理压力特别大,甚至连做梦都在记单词。他以前最喜欢的就是英语课,可那段时间,每次上课他都是战战兢兢的。课堂上没有了以往的轻松愉悦,儿子不再愿意与老师同学自由交流了。久而久之,他的英语综合能力也在逐渐下降。

清楚原因以后我非常的自责。在与儿子商量之后,我暂停了他辅导班的课程。儿子一颗紧绷的心终于放松了下来,笑容也渐渐多了。我非常感慨地对儿子说:“宝贝,以后你可以放心大胆地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妈妈,妈妈保证一定会认真聆听,和你站在一起解决问题。”儿子开心地拼命点头。

在儿子第一次向我发出“求救信号”的时候,我以一句“你能行”搪塞了过去。然后继续一味地向孩子施压,将自己的想法和追求强加到儿子的身上,却忽略了孩子自身的能力和感受,结果适得其反。我想,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体会他的感受,这是我今后的必修课。

2

假期,我带儿子回老家。儿子最喜欢和大他三岁的表哥冬冬一起玩耍。两个孩子在一起经常各种花式PK。很显然,因为年龄差,儿子无论体力还是智力上都不占优势。但两个小家伙却在一起玩得起劲儿。孩子们在客厅里玩的时候,我们大人也经常坐在一起围观。我见儿子玩什么输什么,觉得非常没面子。

有一天,儿子和表哥摔跤。眼瞧着儿子又输了,我赶紧站起身来鼓励儿子:“儿子,加油哦,妈妈觉得你能行。再试一次,努力战胜表哥。”儿子无奈,只得在我的鼓励之下,一次次向冬冬发起挑战,结果又一次一次地败下阵来。儿子的脸色逐渐变得越来越不好看。

直到晚上睡觉,儿子仍然闷闷不乐。我这才意识到儿子的情绪有些不对,于是便故作轻松地对他说:“儿子,还在为输给表哥而不开心呢?”儿子撅起小嘴轻轻地摇摇头。“那是为什么?能跟妈妈说说吗?”儿子一把搂住我的脖子,委屈的泪水顺着眼角吧嗒吧嗒地掉下来。“妈妈,我尽力了,但我还是赢不了表哥。”“宝贝,你尽力了就好。”“妈妈,可是我不想让你失望。”说着,儿子竟然“哇”地哭得更大声。

“怎么会,你是妈妈的骄傲呢。”我赶紧将儿子搂在怀里,软语安慰道。“真的吗?”儿子眨巴着湿漉漉的眼睛反问我。“当然了。只要你自己尽力了就好,你就是妈妈心目中最棒的孩子。”儿子这才止住哭声。

“妈妈,我有一个小小的建议,可以说吗?”我点点头,儿子接着说:“我希望妈妈少对我说几个‘你能行’,因为有时候我真的很努力,但就是做不到妈妈想要的结果。”我态度诚恳地表示接纳了儿子的意见。小家伙这时才终于破涕为笑了。

我这才反应过来,儿子和表哥一起比赛,刚开始并没有太在意输赢,虽然一次次“败北”,但是儿子还挺享受玩耍的过程。可是,因为我的一次次自以为是的“你能行”的鼓励,使儿子丧失了玩耍的乐趣,开始被迫关注“胜负”,执着于取胜。

看到孩子一次次失败,家长不是随口说一句“孩子,你能行”就能解决问题的。鼓励的话,要结合实际情况来表达。否则,家长的激励,只会变成“爱的负担”。

3

前阵子,儿子的学习群里,老师组织了一个背古诗词打卡的活动。活动要求参与打卡的小朋友每天背诵3首古诗词,每晚8点前录好小视频发到群里。孩子们可以随时参加,坚持26天连续不间断打卡的同学,可以获得一张诗词小達人的奖状以及一个小礼物。儿子班级的好多同学都参加了,我也希望儿子可以试一试。

“妈妈,我担心每天的任务太难,报名以后如果我半途而废,我会被同学笑话的。”记得我第一次跟儿子说起古诗词打卡活动时,儿子忧心忡忡。我刚准备像往常一样鼓励儿子“你能行”,就突然想起了之前发生的“摔跤事件”。“你能行”这三个字,到了嘴边,转了好几圈,但是我最终把它咽了下去。我要换一种方式和儿子沟通。

“儿子,你参不参加诗词打卡,应该由你自己决定。妈妈尊重你的意见。但是我们也不要这么快就放弃。这样吧,咱们先潜伏在群里看看情况,过几天再决定参不参加,你看好不好?”儿子表示认可。

接下来的几天里,我每天都抽空给儿子讲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又带着儿子一起赏析了几首比较经典的古诗词,还找出几期诗词大会的视频给儿子观看。当儿子看到那些年龄不大的小朋友在舞台上的精彩表现时,他的眼神里放了光。“妈妈,我真羡慕这些小朋友,真希望我自己也能有这么厉害。”

听了儿子的话,我暗自窃喜。话锋一转,又谈到诗词打卡这件事上。我告诉他,语文的学习在于平日里一点一滴的积累。而且坚持做一件事本身就是一种非常不错的体验。一周以后,儿子笃定地对我说:“妈妈,我决定报名参加这个活动,我觉得自己一定能行。”

原来儿子通过观察,发现参赛同学每天要背诵的诗词篇幅并不长,这样就打消了他最初畏难的情绪。再加上那阵子他的自由学习时间充裕,背三首诗根本不是难事。而且当他开始用心体会这些诗句时,他自己也渐渐被诗词本身的魅力所吸引。

听见儿子这回自己主动要求报名,我非常高兴。参与打卡以来,儿子坚持每天背诗3首,26天坚持下来就是78首。儿子取得了非常大的收获。班主任奖励了一张“诗词小达人”的奖状,儿子高兴地把它贴在自己的书桌上,此后背古诗的热情空前高涨。

最近一段时间里,我听得最多的就是他自信十足地对我说:“妈妈,我相信自己一定行。”我知道,在这次学习打卡过程中,儿子的收获不仅仅是78首古诗词,更重要的是他在坚持的过程中,逐渐体会到了自律带给他的快乐。我真替儿子高兴。

作为家长,我们确实应该多些耐心听听孩子的想法,还给他们应有的尊重。坐下来与孩子一起分析问题,并及时做出正面积极的引导,这远比盲目粗暴地对孩子说一句“你能行”更能起到鼓励作用。让孩子从心底里真正认可自己,他们才会越自信,越快乐!

摘自《分忧》

作者:王婷婷

上一篇:公共行政论文范文下一篇:财务实习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