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事业单位范文

2022-06-16

第一篇:深圳市事业单位范文

深圳市机关事业单位雇员管理试行办法

文号:深府令第

133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提高政府工作效能,控制行政运作成本,保障机关、事业单位及其雇员的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机关、事业单位及其雇用的雇员。

本办法所称事业单位,是指经市、区机构编制部门批准设立,以社会公益为目的,由国家机关或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社会服务组织,但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除外。

本办法所称雇员,是指本市机关、事业单位在核定编制和员额内,以合同形式雇用的人员。

第三条 雇员的管理按照统一管理与分类管理相结合的原则进行。

机关、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雇用雇员。

第四条 雇员依照本办法和雇用合同履行工作职责,其权利义务参照国家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员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条 市政府人事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市人事主管部门)主管本市雇员管理工作。区政府人事行政主管部门在市人事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按管理权限负责本区所属单位的雇员管理工作。

政府机构编制、财政、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配合人事主管部门做好雇员的管理工作。

第二章 分类和配置

第六条 雇员分为高级雇员和普通雇员。

高级雇员是指市政府为提高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管理和服务水平的特定需要而决定雇用的高级专业人才。

普通雇员是指机关、事业单位因承担阶段性任务、专项任务,或完成单位内部工勤辅助性工作而雇用的人员。

机关、事业单位普通雇员的具体岗位,由市机构编制部门会同市人事主管部门确定,并予以公布。

第七条 行政机关高级雇员由市政府雇用;事业单位高级雇员由事业单位雇用,所需费用由雇用单位自行解决。

普通雇员由本机关、事业单位雇用。

第八条 雇员占用机关、事业单位的编制;因承担阶段性任务、专项任务经机构编制部门批准设立的临时性机构或者新增编制员额的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部门应当在下达编制员额的同时,根据单位工作性质的需要确定雇员的编制员额。

高级雇员的具体数量,由市政府根据本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确定。

第三章 雇用程序

第九条 雇用雇员应当采取公开招聘的方式,具体办法由市人事主管部门另行制定。

第十条 雇员应聘人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法律、法规;

(二)愿意履行雇员义务;

(三)符合规定的资格条件。

高级雇员的应聘人应为在其专业领域有突出造诣,在国内外具有较高声誉的专家学者。

普通雇员岗位要求具有专业技术资格或者执业资格的,应聘人应当具备相应资格。

应聘工勤、辅助性岗位以外的其他普通雇员的岗位,应聘人应当具有大专以上学历。

第十一条 机关、事业单位雇用高级雇员,应当拟定雇用方案经人事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市政府批准,由市人事主管部门发布招聘公告,并会同雇用单位进行考核;拟雇用为行政机关高级雇员的,报市政府决定雇用;拟雇用为事业单位高级雇员的,由事业单位决定雇用。

第十二条 机关、事业单位雇用普通雇员应当拟订雇用计划;雇用计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招聘雇员的方式、理由、雇员人数、雇员的专业和条件、雇员的岗位职责要求和基本报酬。

第十三条 机关、事业单位招聘从事工勤、辅助性工作的普通雇员,应当将拟订的雇用计划报人事主管部门同意后,由雇用单位组织公开招聘。

机关、事业单位招聘其他普通雇员,应当将拟订的雇用计划报人事主管部门核准,由人事主管部门统一组织公开招聘,并分别参照公务员、职员录(聘)用的有关规定由人事主管部门或由其委托雇用单位组织笔试、面试和体检。

第十四条 普通雇员由雇用单位根据岗位要求以及考试、考核、体检结果,确定拟雇用人员并签定雇用合同。

雇用单位应当将包括雇员基本情况在内的雇员名单分别报人事主管部门和机构编制部门备案。

第四章 雇用合同

第十五条 雇用单位应当与拟雇用人员按照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签定雇用合同。

行政机关高级雇员由市政府授权行政机关与其签定雇用合同。

第十六条 雇用合同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合同当事人;

(二)雇员岗位的主要工作职责,或者雇员的主要工作任务;

(三)雇用单位提供的工作条件;

(四)雇员的工资福利待遇;

(五)合同期限;

(六)违约责任;

(七)雇用单位和雇员约定的其他内容。

雇用合同标准文本由市人事主管部门制定。

第十七条 雇用合同的期限由雇用单位根据雇员的岗位任务确定,但每一雇用期最长不得超过3年;合同期满依据本办法续签合同的,最多可以续签2次,每一续签的合同期不得超过3年。

雇用单位首次雇用的雇员,可以规定试用期,但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试用期包括在雇用期限内。

第十八条 雇用合同期满或双方约定的合同终止条件出现,合同即行终止。

雇用合同期满,双方愿意续聘的,可直接续签雇用合同。

第十九条 雇用合同经双方协商同意,可变更或解除。

第二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雇员可以单方解除雇用合同:

(一)在试用期内的;

(二)依法服兵役的;

(三)雇用单位不履行合同,或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侵害雇员合法权益的。

雇员单方解除雇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提前30日告知雇用单位。

第二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雇员不得单方解除雇用合同:

(一)国家和省、市重点工程科研项目主要负责人和业务骨干,所承担的任务未完成或者尚无人接替的;

(二)所从事工作涉及绝密、机密信息,并在规定的保密期限内的;

(三)与雇用单位在知识产权、科研成果归属问题上有争议的;

(四)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

雇员违反前款规定单方解除雇用合同给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十二条 雇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雇用单位可以单方解除雇用合同:

(一)连续旷工超过5个工作日或者1年内累计旷工超过10个工作日的;

(二)因违反纪律或者操作规程发生责任事故,或者因失职、渎职、营私舞弊造成严重后果的;

(三)严重扰乱工作秩序,致使单位工作不能正常进行的;

(四)有违法、违纪行为,不宜继续在雇用单位任职的;

(五)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雇用条件或试用期满考核不合格的;

(六)考核不合格的;

(七)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且不服从另行安排的;

(八)因机构编制发生变动以及其他签订合同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合同无法履行的;

(九)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

雇用单位因前款第七项、第八项情形之一而单方解除雇用合同的,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雇员本人。

第二十三条 雇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雇用单位不得解除合同:

(一)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二)女性雇员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

(三)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经劳动能力鉴定机构鉴定为5-10级伤残的;

(四)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四条 因下列情形之一,解除雇用合同的,雇用单位应向雇员给予经济补偿金:

(一)经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合同的;

(二)因本办法第二十条第一款第三项的规定解除合同的;

(三)雇用单位因本办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第七项、第八项的规定解除合同的。

经济补偿金依据雇员履行现行雇用合同的年限计算,每满1年支付雇员1个月的月工资,不足1年的按1年计。

前款所指月工资以雇用合同解除前12个月本人的月平均工资计算;不足12个月的,以实际工作月的月平均工资计算。

第五章 工资和社会保障

第二十五条 政府对雇用单位的雇员工资制度实施宏观管理,由人事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根据普通雇员的员额和岗位核定各单位普通雇员的工资总额。

第二十六条 行政机关高级雇员的工资待遇,由市人事主管部门会同财政、税务、劳动和社会保障、统计等部门拟订方案,报市政府确定;事业单位高级雇员的工资待遇,由雇用单位自行确定。

普通雇员的工资,由雇用单位根据雇员岗位的性质、工作量等实际情况具体确定。

普通雇员的加班工资、节假日工资的计算按照有关劳动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七条 雇员享有休假权,具体标准按照有关劳动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八条

雇员按照有关法规、规章的规定参加企业员工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综合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享受有关保险待遇。

第六章 考核和职业发展

第二十九条 雇用单位应当按照客观公正的原则对雇员进行考核,建立以雇用合同为基础,以试用期考核、(教学单位为学,下同)考核和雇用期考核相结合的考核制度。

第三十条 雇员的考核以雇用合同为依据,根据雇员的工作实绩进行考核。

高级雇员由市人事主管部门会同其雇用单位进行考核,其他雇员由雇用单位进行考核。

第三十一条 雇员考核分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三个等级。

雇员考核和雇用期考核的结果,作为雇员续聘、工资、奖惩的依据。

雇员试用期考核不合格的,解除雇用合同。

第三十二条 雇员有下列表现之一的,应当给予奖励:

(一)在工作中有发明创造、提出合理化建议或者管理有方,取得显著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

(二)防止或者避免严重事故,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免受或者减少损失的;

(三)科研、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中,开拓创新,在工作岗位上做出重要贡献的;

(四)有其他突出成绩的。

第三十三条 对雇员的奖励,按公务员和职员奖励的办法实施。

雇员有违法、违纪行为的,依照有关规定处理。

第三十四条 普通雇员履行雇用合同满1年以上,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开招考,同等条件下可以优先录(聘)用。

机关、事业单位普通雇员履行雇用合同满1年以上分别录(聘)用为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可不再实行试用期。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五条 雇员与雇用单位因雇用程序或雇用合同的履行、解除、考核、工资待遇等发生争议的,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向人事争议仲裁机构申请处理。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自2004年8月1日起施行。

深圳市事业单位职员管理办法

文号:深府令第137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转换事业单位用人机制,建立事业单位职员制度,维护事业单位和职员的权利,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事业单位及与其形成聘用关系的职员。 本办法所称事业单位是指经市、区机构编制部门批准设立,以社会公益为目的,由国家机关或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社会服务组织,但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除外。

本办法所称职员是指由事业单位依据本办法聘用于行政管理职位和专业技术职位的人员。

第三条事业单位实行分类定级管理。

事业单位实行职位分类制度,在职位分类的基础上遵循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进行职员聘用和聘任。

第四条职员享有下列权利:

(一)竞聘与自身条件相适应的职位;

(二)非因法定原因或约定事由,聘用期内不被解聘;

(三)聘用期满,同等条件下优先受聘;

(四)获得履行职责所应有的劳动安全、卫生保护和其他工作条件,取得工作报酬,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

(五)依法参与本单位民主管理;

(六)参加教育培训;

(七)提出申诉和申请人事争议处理;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第五条职员必须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宪法、法律和法规;

(二)维护国家利益,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

(三)履行职位职责,完成工作任务,注重社会效益;

(四)遵守规章制度,恪守职业道德;

(五)按规定接受教育培训;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六条市政府人事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市人事主管部门)按管理权限主管本市事业单位的职员管理工作。区政府人事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区人事主管部门)在市人事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按管理权限负责本区所属事业单位的职员管理工作。

政府各行政主管部门在市、区人事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负责相关事业单位的职员管理工作。

第二章 职位

第七条事业单位职员职位分行政管理、专业技术两个职类,每个职类可以根据事业单位的行业性质设置若干职系。

第八条事业单位按照因事设职的原则设置职员职位,具体职位分类和职位设置按照市人事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

事业单位拟订的职位设置方案应当报人事主管部门核定后实施。 第九条事业单位应当根据职位设置方案编制职位说明书,报行政主管部门和人事主管部门备案,并在本单位公布。

职位说明书应当明确职位的所属职类、职系、职级、职责任务、权限、所需资格条件等内容,作为职员聘用、聘任、考核、培训、交流及确定工资福利待遇的依据。

第三章 聘用 第十条事业单位实行全员聘用制,通过签定聘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

第十一条事业单位职位空缺,须聘用职员的,应当采取公开招考或者选聘的方式招聘。

公开招考和选聘的具体办法由市人事主管部门另行制定。 第十二条事业单位采取公开招考方式招聘职员的,由市人事主管部门统一发布招考公告、组织笔试;行政主管部门或事业单位根据有关规定组织面试、体检、考核。

行政主管部门或事业单位根据职位要求以及考试、考核、体检结果,确定拟聘用人员,并报市人事主管部门备案后办理聘用手续。

第十三条事业单位招聘职员采取选聘方式的,应事前将拟采取选聘方式招聘的职位和拟聘用人员的资格条件报市人事主管部门审查;经审查符合条件的,由事业单位组织考试、考核、体检。

事业单位根据职位要求以及考试、考核、体检结果,确定拟聘用人员,并报市人事主管部门备案后办理聘用手续。

第十四条事业单位应当与拟聘用人员按协商、自愿原则签定职员聘用合同。拟聘用人员为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的,按聘任的管理权限签定聘用合同。

职员聘用合同示范文本由市人事主管部门制定。 第十五条事业单位聘用职员实行聘期制,每一聘用期一般不超过5年,法律、法规及本办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职员工龄满25年或者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提出订立聘用至退休的合同的,事业单位应当与其订立。

事业单位首次聘用的职员,可以规定试用期,但试用期最长不超过6个月。试用期包括在聘用期限内。

第十六条职员聘用合同期满或双方约定的合同终止条件出现,合同即行终止。

职员聘用合同期满,双方愿意续聘的,直接续签聘用合同。若一方不同意续聘,应在合同期满之前30日书面告知对方。

第十七条职员聘用合同经双方协商同意,可变更或解除。解除合同的,应报人事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职员可以单方解除聘用合同:

(一)在试用期内的;

(二)考入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的;

(三)依法服兵役的;

(四)经国家、省或市有关部门确认,工作单位安全、卫生条件恶劣,严重危害职员身体健康的;

(五)事业单位不履行聘用合同,或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侵害职员合法权益的。

职员单方解除聘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提前30日告知聘用单位。 第十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职员不得单方解除合同:

(一)国家和省、市重点工程科研项目主要负责人和业务骨干,所承担的任务未完成或者尚无人接替的;

(二)从事绝密、机密工作,或者曾从事绝密、机密工作并在规定的保密期限内的;

(三)与事业单位在知识产权、科研成果归属问题上有争议的;

(四)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

职员违反前款规定单方解除聘用合同,应当承担违约责任;给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事业单位可以单方解除聘用合同:

(一)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聘用条件或试用期满考核不合格的;

(二)连续旷工超过10个工作日或者1年内累计旷工超过20个工作日的;

(三)经单位同意自费离职学习逾期未归超过1个月的;

(四)因违反纪律或者操作规程发生责任事故,或者因失职、渎职、营私舞弊造成严重后果的;

(五)严重扰乱工作秩序,致使单位工作、生产不能正常进行的;

(六)被判处拘役以上刑罚,或者被劳动教养的;

(七)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且不服从另行安排的;

(八)因机构编制发生变动以及其他签订聘用合同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合同无法履行的;

(九)解职待聘时间超过1年仍难以改聘其他职位的;

(十)法律、法规、规章和合同约定可以单方解除聘用合同的其他情形。 事业单位因前款第七项至第九项情形解除聘用合同的,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职员本人。

第二十一条职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事业单位不得解除聘用合同,但有第二十条第一项至第六项规定情形的除外:

(一)年龄距法定退休年龄在5年以内的;

(二)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三)女性职员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

(四)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经医务劳动鉴定机构鉴定为5-10级伤残的;

(五)正在接受司法或纪检监察部门审查,尚未作出结论的;

(六)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

职员有前款第四项规定情形,与事业单位协商一致的,可以解除聘用合同。 第二十二条职员聘用合同解除的,其职位聘任协议同时解除。 职员与事业单位协商一致解除聘用合同,或者因第二十条第一款第七项至第九项规定的原因解除聘用合同的,事业单位应当给予经济补偿金。补偿金可依据其在本事业单位的服务年限,每年支付1个月工资,不足1年按1年计。

前款所指月工资以聘用合同解除前12个月本人的月平均工资计算;不足12个月的,以实际工作月的月平均工资计算。

第四章 聘任

第二十三条职员职位实行聘任制,通过签定职位聘任协议书明确职责权限、履职要求和待遇等权利义务关系。

第二十四条职员职位的聘任,用人单位可以采取职员内部竞聘或协商的方式。通过招聘聘用职员的,应当同时签定职位聘任协议书。

事业单位领导职位的聘任,按领导干部职务任免管理权限,由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可以采取公开选拔、选聘、内部竞聘或民主推荐的方式进行。聘任人选为法定代表人的,由聘任机关与其签定职位聘任协议书;聘任人选为其他领导职位的,由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与其签定职位聘任协议书。

职员职位聘任,应当按有关规定实行回避。 第二十五条实行理事会(董事会)制度的事业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依法实行选举制的职位,按照章程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产生、任用。

第二十六条事业单位应当与职员约定职位的聘任期,但聘任期最长不得超过聘用期限。

职员职位聘任期满,聘用期延续的,可续聘原职位,或聘任其他相应职位。 第二十七条职位聘任期内,经与职员协商一致,事业单位可改聘其职位;职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事业单位应当改聘其职位:

(一)按回避制度规定,需要进行任职回避的;

(二)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的;

(三)受撤职、降低职级处分或受其他处分不适宜继续聘任原职位的;

(四)因工作失误,不适宜继续在该职位工作的;

(五)职位聘任协议书规定应当改聘的。

职员有前款第三项规定情形的,应低于原职位职级聘任;有其他情形的,根据聘任协议书的规定,也可以低于原职位职级聘任。

第二十八条职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聘任高一级职位:

(一)正在受司法机关或纪检监察部门立案调查的;

(二)受纪律处分尚未解除的;

(三)未完成任期目标的;

(四)依照国家、省、市有关规定不适合聘任高一级职位的。 第二十九条职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解职待聘:

(一)单位同意自费离职学习1年以上的;

(二)因工作失误,不适宜继续在该职位工作,且暂时难以改聘合适职位的;

(三)市政府规定的其他情形。

事业单位对前款第一项的解职待聘人员,在学习结束后,应重新聘任适当职位;对前款第二项人员可安排其他临时性工作。

职员解职待聘期间因聘用合同期满等原因终止聘用合同的,终止解职待聘。 第三十条职员职位变动或任期届满,其职位有独立经济责任的,应当进行审计。

第五章 工资福利

第三十一条事业单位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建立以职位工资为主,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相结合的职员工资分配制度。

第三十二条政府对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实施宏观管理,由人事主管部门会同财政主管部门核定各事业单位的工资总额。

第三十三条事业单位应当根据核定的工资总额,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办法和各职位的工资标准。

事业单位职员的工资分配办法,必须经本单位职工(员)大会或职工(员)代表大会通过。

事业单位的工资分配办法和各职位的工资标准,应当经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报人事主管部门备案;无行政主管部门的,报人事主管部门核准。

第三十四条职员的工资待遇,以职位工资为基础,并根据工作数量、工作质量以及个人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因素确定。

受聘不同职类两个职位的职员,按工作量和工作时间确定主要职位,依主要职位享受工资待遇。

职员在解职待聘时间,只保留原聘任职位的职位工资等固定工资;经单位批准自费离职学习的,停发工资。 第三十五条职员的休假、住房及其他福利,按照国家、省和本市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章 考核奖惩

第三十六条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客观公正的原则对职员进行考核,在人事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建立以职位管理和聘任制为基础,试用期考核、平时考核、(教学单位为学,下同)考核和聘任期考核相结合的考核制度。

第三十七条事业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职员的具体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经职工(员)大会或职工(员)代表大会通过后实施。

事业单位应当以聘用合同和职位聘任协议书为依据,根据职员的工作实绩,实行逐级考核。

第三十八条职员试用期考核分合格和不合格两种,职员考核和聘任期考核的考核等级根据本单位的考核办法确定。

第三十九条事业单位职员考核和聘任期的结果,由行政主管部门汇总后,报人事主管部门备案。

第四十条职员考核结果作为事业单位调整职员职级以及职员聘用、聘任、培训、工资、奖惩的依据。

职员试用期考核不合格的,解除聘用合同。

第四十一条对职员授予荣誉称号、记一等功、记二等功、记三等功或者予以嘉奖表彰,按市政府有关规定执行;对职员给予其他形式的奖励和表彰由事业单位自行决定。

第四十二条职员有违法、违纪行为的,依照有关规定处理。 第七章 教育培训

第四十三条事业单位应根据社会、经济、科技发展需要,按照职位的要求,有计划地对职员进行教育培训。

职员应当参加单位组织的职员培训,鼓励职员参加提高个人能力的各种社会培训。

第四十四条职员培训分为任职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 职员培训的内容应当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

第四十五条职员培训可以由事业单位自行组织实施或者委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培训机构实施。

第四十六条职员的培训成绩和完成培训任务的情况是职员考核和聘任的依据之一。

第八章 社会保障

第四十七条市政府根据本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承受能力,逐步建立和完善与职员制度相适应的社会保险制度。

第四十八条职员应当按照国家和市的有关规定参加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职员社会保障制度的具体办法由市政府另行规定。

第四十九条职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享受社会保障待遇:

(一)退休;

(二)患病、负伤、生育;

(三)因工伤残或者患职业病;

(四)失业。

第五十条职员除符合国家规定可延长退休年龄的以外,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退休:

(一)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工作年限满10年的;

(二)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工作年限满10年,因病经本市医务劳动鉴定机构鉴定丧失劳动能力的。

职员因工致残,经本市医务劳动鉴定机构鉴定丧失劳动能力的,也可办理退休手续。

职员有符合国家规定情形的,可以办理退职。

职员退休或者退职的,按照市政府有关规定计算待遇。 第五十一条职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经本人申请,单位同意并报市人事主管部门批准,可以提前退休:

(一)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50周岁,工作年限满20年的;

(二)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的;

(三)有国家规定的其他情形的。 第九章 争议处理

第五十二条职员与聘用单位因聘用、聘任及履行聘用合同或职位聘任协议书等发生争议的,当事人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向人事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第五十三条市、区人事争议仲裁机构的管辖范围按市、区人事主管部门的管理权限确定。

第五十四条事业单位因违法或违约行为,给职员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及时纠正,并予以补偿或者赔偿;造成名誉损害的,应当负责消除影响。事业单位在作出补偿或赔偿后,对有重大过错的责任人,可以追偿。

第十章 附则

第五十五条事业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的管理除执行本办法规定外,还应执行国家、省、市的有关管理规定。

第五十六条事业单位应当委托企业承担后勤服务工作,实行后勤服务社会化;事业单位的后勤工作不适宜委托的,经人事主管部门核准,按照市政府有关雇员管理的规定雇用人员。

第五十七条本办法自2005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二篇:深圳市机关事业单位参加社会保险须知

(一)首次参保单位需提供的资料

1、深圳市(区)编办批文原件及复印件(验原件、提交复印件);

2、《深圳市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基金管理手册》;

3、《深圳市机关事业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套改工资名册表》的原件及复印件(验原件、提交复印件);

4、单位开户银行及帐号;

5、填写《深圳市(区)机关事业单位参加社会保险登记表》,同时填写《深圳机关事业单位参加社会保险人员月报表》,(以下简称《月报表》,由社保机构提供)。

(二)首次参保人员提供的资料

1、提供参保人员身份证复印件;

2、提供制作《深圳市劳动保障卡》(以下简称《劳动保障卡》)用的公安机关认可的第二代身份证数码照相回执;

3、提供参保人员的有关资料(与“

(三)中的(1)、(2)”,从市内、市外调入所提供的资料相同);

4、新调入人员,单位必须在3个月内申报办理参保手续;

5、提供编制卡复印件(加盖公章);

6、提供工资审批表。

7、首次参加社会保险的人员需制做《劳动保障卡》,需提供身份证复印件,做《劳动保障卡》的数码照片回执,单位填报《月报表》;

(三)已参保单位情况发生变动时按以下规定办理

1、人员增加:填写《深圳市(区)机关事业单位参加社会保险人员月报表》(以下简称《月报表》,要求将财政和自筹人员分开填写,还要把“增加栏”内每项内容填写清楚),同时提供以下资料:

(1)市外调入:

①国家公务员、职员:需提供调令、编制卡及工资转移单、身份证复印件。

②合同工:需提供《合同工劳动用工手册》、编制卡和工资转移单,以上人员如有养老保险金转入我市,需提供内地社保机构的“职工养老保险金转移单”,经查核到帐后,由市社保机构的机关事业社保处(科)按有关规定处理。(养老保险金转入我市的户名:深圳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开户银行:建行深圳市分行营业部,账号:034002610127893)。③毕业分配:需提供“大学生毕业分配通知书”及工资转移单,身份证复印件。④复、转军人:需提供《复转军人退役证》(原件)及工资转移单、身份证复印件。 ⑤提供编制卡;

(2)市内调入:

①国家公务员、职员:需提供工资转移单和参加社会保险个人电脑号,身份证复印件。②合同工:需提供《合同工劳动用工手册》、工资转移单和参加社会保险个人电脑号、身份证复印件。

③毕业分配和复转军人需要提供的资料与“

(三)中的(1)”同类人员相同、身份证复印件。

④提供编制卡。

2、人员减少:填报《月报表》,要求在表内只填写以下几项内容即可:姓名、电脑号、职工性质、并在“何时何地调入调出”栏注明减少原因,同时提供以下资料。

(1)国家公务员、职员:

①调出,需提供工资转移单或行政介绍信;

②辞退,需提供有关文件;

③辞职,需提供“自动辞职申请书”及有关部门批准辞职的有关文件。

(2)合同工:需提供《合同工劳动用工手册》。

(3)出国定居:单位报减后,由本人持出国护照原件(或复印件)、单位证明(如果需要委托他人办理的,要说明二者的关系)、户口注销证明、社会保险手册、《劳动保障卡》等资料到社保机构机关事业社保处(科)办理退保手续。如果委托他人办理的,除提供以上资料外,代办人本人需提供自已的身份证原件。

(4)因公死亡:指已参加工伤保险,并经过工伤认定的,需提供单位证明(由社保机构工伤部门加注意见),单位上报减少后,由其亲属持以上资料和身份证、单位证明(同时证明死者与亲属的关系)、《社会保险手册》、《劳动保障卡》到社保机构机关事业社保处(科)办理退保手续。

(5)1996年7月前退休死亡的,先把死者生前医疗费用报销完毕后,由单位上报减少,亲属持单位证明,《劳动保障卡》、亲属本人身份证原件到社保机构机关事业社保处(科)办理退保手续,才能作退保处理。

3、退住房公积金:指工作人员原在企业参加了住房公积金,调到机关事业单位后才购房的,积累的个人帐户金额及其利息可退还参保人。由现单位填报《深圳市(区)机关事业单位参加社会保险人员月报表》,在“增加栏”内填写姓名、电脑号,并注明“已买房”,同时提供办理买房手续的有关资料,如“房产证、买房合同、付款收据、分期付款单”其中一种凭证的复印件,单位证明、由本人到社保机构机关事业社保处(科)办理退回住房公积金手续。

4、工作人员工资变动:每年工资普调后,应由用人单位填报一次工资变动情况,社保机构不再作另行通知。由单位经办人员到社保机构机关事业社保处(科)领取“单位缴交情况表”,在“工资”一栏填写调整后的工资额,加盖公章,并附上工资套改表复印件。

5、社保费银行托收帐号、开户银行、单位名称更改,填报《月报表》,应分别提供新帐号和有关名称更改文件,备注栏注明更改帐号。

(四)养老保险费的补交

工作人员原应交、未交、漏交的养老保险费,需在现单位办理补交手续的,必须填写《月报表》,注明补交起止年月,补交的工资基数,由单位领导签署同意意见,同时提供调令、工资转移单、合同手册和补交时间内的工资表(主要证明其是否在职)。 补交时间段的编制卡或编制册。

另:补交1992年8月至1996年6月(共47个月之中)的养老保险个人帐户,按深府[1999]164号文的有关规定和程序办理。

(五)具备以上资料后,单位经办人员应于每月15日前报社保机构机关事业处(科)办理。

(六)参保单位可在每月25日后到社保机构机关事业社保处(科)领取和打印“社会保险手册、参保单位情况表、单位缴交情况表、单位补交清单”。“个人帐户打印单”于参保次年初提供给各参保单位,再由单位发给参保人。

注:程序内提到的“工资转移单”,要求提供原件和复印件(财政拨款的正反两面者要复印),审原件、提交复印件

第三篇:深圳市机关事业单位普通雇员招聘实施细则

关于印发《深圳市机关事业单位普通雇员招聘实施细则》的通知 深人规〔2009〕4号 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规范我市机关事业单位普通雇员的公开招聘工作,根据《深圳市机关事业单位雇员管理试行办法》(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133号),我局制定了《深圳市机关事业单位普通雇员招聘实施细则》,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深圳市人事局

二○○九年六月十一日

深圳市机关事业单位普通雇员招聘 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机关事业单位普通雇员(以下简称普通雇员)的公开招聘工作,根据《深圳市机关事业单位雇员管理试行办法》(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133号),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机关事业单位在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雇员员额内出现岗位空缺需招聘普通雇员的, 应采取公开招聘的方式。但应聘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且所从事专业或所学专业与拟聘雇员岗位对口的,可采取选聘方式招聘:

(一)应聘岗位属于市人事行政部门认定的本市事业单位当人才紧缺岗位的;

(二)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或者高级技师资格的;

(三)通过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取得硕士以上学位的;

(四)市外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人员,且为本市户籍人员配偶或符合随军条件的驻深部队军人配偶的。

本市事业单位当人才紧缺岗位目录和具体应聘条件由市人事行政部门另行制定。

第三条 招聘普通雇员原则上应当面向本市户籍且持有《深圳市普通雇员基本素质测试合格证》(以下简称《合格证》)的人员公开招聘。已在我市机关事业单位雇用满1年以上且非因违法违纪解除雇用关系的人员,其自解除雇用关系之日起2年内视同持有《合格证》。 前款规定人员确无法满足岗位需要的,经市人事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方可面向未持有《合格证》的本市户籍及市外人员招聘。市外人员应聘普通雇员除应具备岗位要求的条件外,还应符合我市人才引进的相关规定。

第四条 应聘普通雇员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法律、法规;

(二)愿意履行雇员义务;

(三)具有良好的品行;

(四)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五)符合岗位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应聘专业技术岗位普通雇员的,还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

第五条 市人事行政部门负责本市机关事业单位普通雇员招聘工作的宏观管理和监督检查。 区人事行政部门负责本区机关事业单位普通雇员招聘工作的综合管理和监督检查。经区人事行政部门授权,亦可由区属机关事业单位或其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单位普通雇员招聘的组织实施。

市属机关事业单位负责本单位普通雇员招聘的组织实施。 第二章 普通雇员基本素质测试

第六条 普通雇员基本素质测试(以下简称基本素质测试)是评价应聘普通雇员者是否具备普通雇员所需基本素质的测试。

第七条 本市户籍人员均可报名参加基本素质测试。 第八条 基本素质测试由市人事行政部门统一组织。

第九条 市人事行政部门委托市人事考务机构统一命题测试,合格线由市人事行政部门统一划定, 对成绩合格的人员统一印制和发放《合格证》。

第十条 基本素质测试科目为《普通雇员基本素质测试》,分A、B两个类别。 A类基本素质测试合格的考生可应聘本市专业技术类及辅助、工勤类普通雇员岗位, B类基本素质测试合格的考生可应聘本市辅助及工勤类普通雇员岗位。 第十一条 基本素质测试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市人事行政部门发布测试公告;

(二)考生通过互联网报名,网上付费并打印准考证;

(三)考生凭准考证和身份证参加测试;

(四)成绩合格的考生,凭有效身份证明到市人事行政部门委托的市人事考务机构领取《合格证》。

第十二条 《合格证》自取得之日起2年内有效。 第三章 普通雇员公开招聘程序

第十三条 机关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普通雇员一般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制定公开招聘计划;

(二)发布招聘公告;

(三)报名;

(四)资格初审;

(五)适岗能力测评;

(六)资格复审及考核;

(七)体检;

(八)确定拟雇人员名单并公示;

(九)办理雇用备案手续。

第十四条 雇用单位根据工作需要和岗位空缺情况拟订公开招聘计划,报同级编制部门审核后,经行政主管部门汇总报同级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公开招聘计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招聘单位名称、行政主管部门名称及雇员岗位总数、雇员岗位空缺数、拟招聘总人数;

(二)拟招聘雇员岗位名称、专业、人数及所需资格条件;

(三)招聘对象范围。

第十五条 公开招聘计划经同级人事行政部门同意后,由市属各单位、各区人事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招聘组织单位(以下简称招聘组织单位)负责发布招聘公告。招聘公告应在市人事行政部门指定的网站发布,也可以同时在其他媒体上发布。

招聘公告须明确招聘岗位及人数、招聘范围和条件、招聘各环节的具体要求等内容。招聘公告的内容应当与经核准同意的公开招聘计划的内容一致。

第十六条 招聘组织单位委托市人事考务机构组织公开招聘的报名工作。

第十七条 资格初审由招聘组织单位负责,招聘组织单位在资格初审结束后3日内在市人事行政部门指定网站公布资格初审结果和进入考试人员名单。

第十八条 适岗能力测评由招聘组织单位组织,也可委托市人事考务机构组织。适岗能力测评具体方式和内容由招聘组织单位自行决定,其中测评内容要与招聘岗位要求相符,测评方式可采取笔试加面试、直接面试、实际操作、专家评估等方式,按测评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等额确定拟雇用人员。 第十九条 拟雇用人员由招聘组织单位组织到市人事行政部门指定的医院进行体检。体检标准和项目参照公务员录用标准执行。雇用岗位有特别要求的,应当事先在公告中说明。 第二十条 对体检合格的拟雇用人员由招聘组织单位负责对其德、能、勤、绩、廉以及适应所报考职位的相关情况进行考核,并对其资格条件进行复审。 资格复审应安排资格初审人员以外的其他工作人员进行,主要审查报考人所提供的材料是否真实,是否与公告及报考岗位所列条件要求相符。考核可采取到报考者原单位实地调查、调档审阅等方式进行。雇用单位须对资格复审和考核结果做好登记。

第二十一条 拟雇用人员名单由招聘组织单位在市人事行政部门指定网站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7日。

拟雇人员经公示,没有投诉或有投诉经查投诉不实或投诉属实但不影响雇用的,由用人单位为其办理雇用备案手续。 拟雇人员经公示,被投诉查实不能雇用的,由各区人事行政部门或市属机关事业单位取消其雇用资格;对投诉一时难以查实的,暂缓办理雇用手续,待查实并做出结论后再决定是否雇用。

第二十二条 雇用单位应在公示结束后2个月内备齐规定资料报同级人事行政部门备案。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三条 招聘单位未经核准擅自招聘人员,不按招聘公告规定程序和要求招聘人员,或有其他违反本实施细则规定行为,情节轻微的,责令纠正并予以警告;情节严重的,按以下规定处理:

(一)追究招聘单位负责人责任;

(二)对招聘单位进行通报,并限制其一定时限内的招聘权限;

(三)人事行政部门对其招聘结果不予认可,不予办理相关手续。 第二十四条 凡参与招聘工作人员在招聘工作中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按有关规定给予处分,禁止其参与机关事业单位招聘工作;属人事干部的责令其所在单位将其调离人事工作岗位;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指使、纵容他人作弊,或在测试、测评、体检、考核等过程中参与作弊的;

(二)故意泄露测试、测评题目的;

(三)在资格审查中徇私舞弊、失职失责,致使明显不符合条件的考生进入测评,或恶意拒绝符合资格条件的考生应聘的;

(四)有其它违反规定影响招聘工作公平、公正进行的。

第二十五条 应聘人员有下列情形的,5年内不受理其应聘我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申请,其中尚未办理雇用手续的,取消其雇用资格;已经雇用的,解除雇用合同。

(一)伪造、涂改证件、证明,或以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雇用资格的;

(二)在招聘过程中作弊等其它严重违反招聘纪律行为的。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六条 各区人事行政部门可根据本实施细则制定本区的招聘实施细则,报市人事行政部门审定后颁布实施。

第二十七条 本细则自2009年7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深圳市机关事业单位普通雇员管理实施细则》(深人发〔2005〕5号)有关条款与本细则冲突的,以本细则为准。

第四篇: 深圳市南山区属事业单位考试面试真题

如何更好的备考事业单位面试,面试有什么技巧吗?小编提示,面试过程中让考生站在命题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真正把握住面试的本质。这就需要考生平日不断总结应考原则、解题技巧、面试政策、面试基本结构、面试测评要素、真题特点以及最新社会热点等。那么如何更快,更全面的掌握面试精髓呢,那么就需要各位考生多搜集面试备考资料,尤其是历年真题。下面小编就本次考试,特别给大家准备了深圳市南山区属事业单位考试面试真题。

当前对有些单位实施的末位淘汰制,有不同争议,你怎么看待这种用人措施? 答:

1、“末位淘汰制”是一种向竞争机制发展的过渡性措施,可以试行;但要因情况而异,不能一刀切。

2、“末位淘汰制”不完全等同于竞争机制。对于规模较大、人数较多的单位最初实行,然后逐步实施竞争机制,未尝不可。如果在规模小、人数少的单位实行,效果就不一定好,因为也确有些单位人数不多,几乎所有人员都很努力,成绩都不错,甚至难分上下,如果实行就会造成人心惶惶、人际关系紧张的不利局面。

谁在背后不议人,谁人背后无人议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

答:

1、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每个人都得面对及正视它。

2、每个人应首先约束自己,不在背后议论别人,特别是不议论别人的缺点和隐私,因为这是不道德的,它不利于大家的相处。

3、对于别人对自己的议论,如果无大碍的,抱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不予追究,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如若涉及重大问题,应当在适当的场合予以指出。

4、一个单位如果背后议论的现象严重,说明正气不足,作为领导者则应讲明利弊,以正风气。

“为什么有的单位能‘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而有的单位则是‘三个和尚没水喝’”?对待后一种情况,如果你去上任,该怎样处理? 答:之所以能出现“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的良好局面,我想这和一个单位的领导善于激励人、团结人有关,一个人的力量也许是有限的,但作为领导人如何能把大家的聪明才智集中起来,把群众的力量整合起来,形成优势互补,做到人尽其能,物尽其材,则这个单位必将蒸蒸曰上,推广开来,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能把每一分子的力量整合起来,而不是搞内讧,那么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复兴光大也指曰可待。如果我是一个单位的新任领导,面对“三个和尚没水喝”的状况我将采取如下措施加以整改:

1、调查了解情况,掌握干部积极性不高、形不成合力的原因。这种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或者是制度不严,或者是

更多面试公益讲座、面试视频、面试指导、面试培训课程...请查看深圳事业单位考试面试备考专题

http:///guangdong/20141111/64732_1.html?wt.mc_id=bd9384 处领导处事不公,或者是因有后顾之忧而没有得到解决,或者是处、科级领导干部领导不力,等等。总之,首先要充分了解情况,掌握干部的思想动态,然后对症下药,切实解决干部思想上存在的问题,从而有力地调动干部的积极性。

2、建立健全制度,严格按制度办事。整改或健全原有的不够完善的制度,同时根据处理的实际情况,有些制度没有建立的,应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建立。真正做到有章可循,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对于那些不按规章制度办事的要给予必要的处罚,严格按制度办事的给予奖励,从而激励大家工作的自觉性。

3、树立典型,表彰先进。对于处理表现好的干部,要大力表扬;对于事迹特别突出的,要做典型宣传,使大家向先进人物学习,同时年终考核要使真正先进的同志评为优秀,克服过去评优搞轮流坐庄的现象。这样可以使先进更先进,使后进赶先进,真正形成一种争先恐后的良好局面。无疑,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

4、科级领导干部实行竞争上岗制。为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建议党组对科级干部实行竞争上岗制。这样,同样能激发所有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5、解决干部实际困难,使干部一心扑在工作上。要充分调动干部积极性,除了建立制度上的激励机制之外,还要注意关心干部的生活,注意解决他们生活上的实际困难。这样,才能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一心扑在工作上。

事业单位面试题:——考生回忆版本

1、节前很多超市出售的商品都存在过度包装的情况,并且是在商品不变改变包装的情况下价格有了提升,关于这种现象你怎么看?

2、有群众投诉我们服务大厅的服务效率低、态度差,热线常打不通。针对这种现象你有什么看法要怎么解决?

3、春耕在即,省物价局准备对某市春耕物资进行价格检查,如果把准备工作交给你,你准备如何开展工作?

第五篇:深圳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配套改革实施方案

为创新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提高事业单位的效益,促进各项事业的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的通知》(中办发〔2000〕15号)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意见的通知〉的通知》(粤府办〔2002〕69号)以及《中共深圳市委关于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深发〔2001〕11号)等文件的精神,现就我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配套改革,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我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精神和要求,按照深发〔2001〕11号文确定的总体目标、思路和原则,积极稳妥,配套改革。

拟用两年左右的时间,通过配套改革,建立起一套机制比较健全,功能比较完善,宏观上相对规范,微观上行业有别,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队伍整体素质较高,人才效益、人才业绩显著,充满生机和活力,运行成本合理,国家财政负担得以减轻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

二、基本原则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要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方针,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和德才兼备原则;坚持依法管理,规范运作;立足于优化结构,提高效率;注意改革、发展、稳定相协调。

三、实施范围和内容

凡《深圳市事业单位职员管理试行办法》规定实施职员制的事业单位,均应按本方案确定的方法步骤,围绕建立职员制和雇员制推行人事制度配套改革。改革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一)改革人员管理方式。将人员由身份分类管理转变为职位分类管理,建立以事为中心的职位管理制度,并逐步取消行政级别。要以“八定”为基础,结合本单位的职责任务,在理顺和完善职能的基础上,按照科学合理、精简效能的原则,开展事业单位的职位分类工作。在编制总额内,设置职员和雇员职位,制订职位规范,并根据市有关部门确定的分配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结合单位实际制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案。

(二)改革选人用人方式。实行全员聘用聘任制(或雇员制)。按照公平竞争、择优选用的原则,事业单位新进人员一律采取公开招考、竞聘上岗等形式招聘。事业单位在职位设置和确定工资分配方案的基础上,全面推行职员聘用聘任制和雇员制。在编工作人员,凡符合本方案和市人事部门规定的人员过渡条件的,按照职员和雇员聘(雇)用的规定,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由事业单位重新聘用或雇用,过渡为职员或雇员。其中,凡纳入编制管理的行政和专业技术人员,签订职员聘用合同,其职业身份统称为职员,在聘期内具有事业单位职员职位任职的资格和相关的权利,并按其所聘任的职位和职员管理的有关规定实施分类管理。凡有条件推行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单位,应积极推行后勤服务社会化,其在工勤岗位工作的原在编工人(简称工勤人员)转入后勤服务企业。确不具备推行后勤服务社会化条件的单位,经市、区人事编制部门批准,其在编工勤人员实行雇员制。

(三)改革分配制度。实行政府控制工资总额、行业有别、单位自主分配的工资管理模式,取消以等级制为基础的工资分配形式。各事业单位根据政府核定的工资总额,在职位分类和职位设置的基础上,根据单位实际和行业特点,建立以职位为主的工资分配制度,与职位、效益、贡献挂钩,与行政级别、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脱钩,充分体现按劳分配和管理、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强化工资分配的激励作用。

(四)完善管理监督机制,扩大事业单位用人自主权。按照政事分开,政府部门由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的方向,逐步调整行政主管部门对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职能和方式,理顺关系,减少环节。建立事业单位职工(员)大会和职工(员)代表大会制度,加强群众监督。在健全监督机制、规范制度的基础上,逐步扩大事业单位用人的自主权。

(五)改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根据本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承受能力,逐步建立和完善与职员制度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四、人员分流安置等相关政策

这次改革主要目的在于创新机制,建立新制度。各单位对在改革中因各种原因未能被聘(雇)用的原在编人员,要坚持以内部消化为主,采取积极措施,多方式、多渠道妥善分流安置。

(一)因病或工伤提前退休或退职。符合《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国发〔1978〕104号)有关因病、工伤提前退休或退职条件规定的人员,经批准可办理提前退休或退职手续。

(二)提前退休。为顺利推进改革,在执行国家、省现行有关提前退休规定的基础上,可适当放宽退休条件,放宽的标准按《关于印发〈关于市属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的通知》(深办发〔1997〕27号)和《批转市人事局关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有关问题意见的通知》(深府〔2002〕175号)的规定执行,即:截至2004年12月31日,凡男年满53周岁,女年满48周岁(女性工人45周岁),工作年限满20年,经本人申请,组织批准,可以提前退休。但专业技术人员、特殊岗位人员和单位所需的紧缺人员,应从严掌握。

提前退休应严格按管理权限审批。在办理提前退休时,有关部门必须按照国家、省、市关于事业单位现行的有关政策核定退休费。

办理提前退休手续的人员,本市机关事业单位不得返聘;确因工作需要返聘的,其返聘待遇不得超过返聘岗位现在职人员工资待遇与其本人退休金的差额。

(三)待聘(雇)保护期与转岗培训。申请过渡为职员或雇员而未获聘(雇)的人员,从单位确定其未获聘(雇)之日起,给予一年的待聘(雇)保护期。保护期内可参加主管部门或本系统组织的相关培训和单位指定的培训,培训费用按原经费渠道解决。

保护期内可参加本单位组织的其他空缺职位的竞聘,获聘者予以过渡;也可以到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自主择业。待聘(雇)保护期内按原基本工资领取生活费,直至重新竞聘上岗、交流到其他单位或待聘(雇)保护期满。待聘(雇)保护期间连续计算工龄。

待聘(雇)保护期满后仍未能竞聘上岗或未能找到接收单位的人员,劝其辞职,不愿辞职的予以辞退。

(四)辞职辞退。过渡时,未聘用人员或待聘保护期满人员要求辞职的,经批准后,可按原经费渠道发给一次性补助,补助金额按在本事业单位工作每满一年补助一个月基本工资(按本人辞职前12个月的平均基本工资计算);工作年限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

辞职人员自办企业的,可按《转发劳动保障部等十一个部门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通知若干问题的意见》(粤劳社〔2003〕41号)规定享受国有企业人员下岗再就业扶持政策。

在人员过渡时,事业单位有权依据《深圳市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辞职辞退暂行办法》(深府〔1994〕141号)辞退工作人员,被辞退人员如符合领取辞退费条件的,应按该办法规定的标准发放辞退费。

(五)安排进入后勤服务企业。事业单位后勤服务改制为服务企业的,改制后的服务企业的人事管理关系脱离原事业单位,原所属的工勤人员,人事关系转入服务企业,按企业人事制度进行管理,享受企业人员待遇。单位后勤服务委托给其他服务企业承担的,事业单位

可通过适当的扶持措施,要求服务企业予以聘用。服务企业确实难以聘用或本人不愿接受服务企业聘用的工勤人员,解除人事关系,由原单位给予一次性补偿,补偿标准参照辞职人员有关规定。其中属服务企业难以聘用而解除人事关系的,单位有条件的可视实际情况适当提高补偿标准。

经批准暂不推行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单位,其原工勤人员签订雇员合同,按“老人老办法”的原则,在工资待遇和雇用期上可以根据实际给予保护,其参加社会保险和计算退休待遇参照职员保留“档案工资”的办法执行,“档案工资”按现行工人工资政策运作。这部分雇员按只出不进的原则逐步消化。今后新招雇员,按新的管理制度执行。

(六)自谋职业。鼓励未能过渡人员进入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进行交流,自谋职业。根据《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深化党政干部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广东省深化国有企业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广东省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办发〔2001〕9号)的规定,我市事业单位职工均须重新签订聘用合同。对已获聘为职员或雇员的人员,单位应与其解除原签定的劳动合同,并重新签定职员聘用(雇员雇用)合同;不愿签定聘(雇)用合同的,应解除劳动合同,按市政府《批转市人事局关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有关问题意见的通知》(深府〔2002〕175号)规定的标准,按原经费渠道给予一次性补偿。

五、方法步骤和时间安排

全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配套改革,将采取分期分批分步推进的办法,争取两年左右完成。其中,教育、卫生系统和试点的单位改革可先行一步,摸索经验;其他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改革结合机构体制改革进行。方法步骤和时间安排具体如下:

(一)全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配套改革,按以下方法步骤推进:

1.做好相关准备工作。成立改革的组织机构,做好调查研究,拟定改革方案,做好改革工作的部署和发动,组织有关人员的培训学习。

2.实施职位分类。在充分调研准备的基础上,按照我市职员、雇员管理及职位分类的有关规定,开展职位分类工作,设置职员和雇员职位,制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案。

3.开展人员过渡工作。按照有关规定,全面推行职员聘用制和雇员制,对单位现有在编人员进行重新聘用和聘任,过渡为职员或雇员。并按照政策做好人员分流安置工作。人员过渡原则上先开展领导班子成员过渡,再组织其他人员过渡,在确保平稳过渡的前提下,与优化领导班子和队伍的组织配备相结合。列入事业单位领导人员职数管理的人员均需重新聘任,其中凡在2004年12月31日之前,年龄距法定退休年龄两年以内(含两年)的,除科研、教学、医疗等专业性强、知识和技术密集型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及个别主要业务管理骨干,确因工作需要并经主管部门请示市、区组织人事部门同意可暂时留任外,其余办理职员聘用手续但不再聘任领导职位,由单位安排适当工作,并按不低于原职务的工资待遇享受至退休。符合提前退休条件,本人愿意的,可办理提前退休。新提拔聘任为领导班子成员的,男性应在55周岁以下,女性应在50周岁以下。事业单位所有在编人员从2004年12月31日算起,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一年(含一年)的,不办理过渡聘用(雇用)手续。本人不愿意提前退休的,可由单位安排适当工作,保留原基本工资待遇,至退休年龄时按原职务办理退休手续。

凡在党政机关担任职务并具有国家公务员身份,现仍在事业单位任职的人员,在本次改革中应予清理,按照党政领导干部和国家公务员不得在企事业单位兼任实职的规定,根据工作需要,按职务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并参考个人的意向,将其人事关系转入事业单位参与职员的聘用聘任或脱离事业单位。党政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确因特殊原因需要兼任职员职务的,应按管理权限严格审批。

事业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的聘任,应将方案报市、区组织人事部门核准,并在市、区组织

人事部门的指导监督下,由上级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其他人员在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由事业单位按确定的方案和职员聘任的程序,具体组织实施。

4.制度入轨运行。根据职员制和雇员制的规定,按先实施后完善的原则,加快推进新制度的入轨运行,并按新制度的政策法规和相关制度进行管理。

事业单位的职位设置、现有人员向职员或雇员过渡的具体办法以及职员聘用合同、雇员雇用合同的示范(标准)文本,由市人事部门制定。在我市全面推行聘用制和雇员制后,事业单位对职员和雇员的管理以及以后双方聘(雇)用关系的解除、延续等,应以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合同为依据。同时,应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市组织人事部门的有关规定,结合实际,逐步建立和完善职员与雇员的配套管理制度。

5.检查验收。由市、区会同主管部门对各单位改革工作开展检查验收,抓好总结完善。

(二)改革的时间安排。

1.2004年12月底以前,有关职能部门颁发改革的有关文件、规章和细则,市委市政府对改革进行动员和部署。由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协调指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事业单位领导骨干和改革工作骨干的培训。在此基础上,由各部门、各单位组织事业单位人员培训学习。

2.教育、卫生系统的改革先行一步。在本方案印发后,即由市人事、教育、卫生部门牵头成立教育卫生系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配套改革的组织协调机构,拟定改革的具体意见和方案,并协调做好各项改革的准备工作。2005年初正式实施改革,争取用半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

原已确定为改革试点的事业单位,按照新的精神和规定,继续深化和完善改革。

3.未列入首批开展配套改革的事业单位,先进行机构改革,再进行人事改革。其中机构和职能任务比较稳定,相关条件比较成熟的单位,经市推进改革协调指导小组办公室批准,也可按照上级的要求和本市的有关规定,推行聘用聘任制等单项改革。全市未列入首批开展配套改革的事业单位,在机构改革任务完成之后,立即全面开展人事制度配套改革。

在实施机构改革之前,通过招聘新聘(雇)用的人员和原在编人员重新聘(雇)用的,一律实行一年一聘,并在合同中与受聘人明确改革中涉及机构、体制和人员变化的,按新的人事政策和制度执行的相关协定,以确保机构改革的顺利进行。

六、组织领导和有关要求

(一)为确保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稳步推进,成立深圳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协调指导小组,许宗衡同志任组长,陈安仁、赖育坤同志任副组长,江潭瑜、伍秀琼、周锦涛、陆韬、尹耀棠、江捍平、李华楠、叶齐招任成员,指导小组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负责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导。指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人事局,负责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尹耀棠同志兼任。

各区、各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的机构,加强对改革的组织指导和协调。

(二)各区、各部门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积极主动推动改革,切实加强对改革的领导,严密稳妥地组织实施。在改革中要充分考虑群众对改革的承受能力,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事业单位广大职工树立大局意识,积极支持和参与改革。要合理安排好业务工作,保证改革与正常业务两不误。要严格执行政策,加强上下沟通,对重要和敏感问题及时汇报请示。组织人事部门要认真履行具体组织协调改革工作的职责,加强指导和督促检查,加强对事业单位领导班子的宏观管理,在改革中抓好领导班子和队伍建设。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分工,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密切配合,抓好有关工作的落实。新闻单位要配合做好改革的舆论宣传工作,加强对改革的正面引导。

(三)认真做好人事争议处理工作。为妥善处理事业单位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人事争议,

及时化解矛盾,维护事业单位和工作人员双方的合法权益,要逐步完善人事争议仲裁制度,及时、公正、合理地处理、裁决有关争议,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提供保障。

(四)在纳入全市统一协调指导的前提下,鼓励各区、各部门和事业单位在国家、省和我市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大胆试验,认真总结,积极探索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好思路。

上一篇:网店的推广策略范文下一篇:十九大的演讲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