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学论的发展趋势

2023-03-22

第一篇:现代教学论的发展趋势

现代船舶发展趋势

特大型船舶操纵和船舶安全与管理论文集现代船舶发展趋势邓涛上海海事职业技术学院上海摘要通过对集装箱船、散货船、浊船以及杂货船发展史的回顾以及对各种船型不同特点的分析结合国际航运市场发展的现状。尤其是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航运市场竞争更趋激烈在这种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给出了不同种类的船舶的发展趋势。航运企业必须通过为承运人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增值服务加强自身管理努力提高运输服务质量严格控制和降低成本才可能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关键词船舶航运市场发展趋势随着世界海运贸易的发展航运能力在最近几年无论是在规模方面还是在覆盖范围方面都有极大增长。航运不得不与变化的趋势、贸易方式和快速扩张的全球经济保持同步。目前航运市场主要以油船、千散货船、集装箱船船队三分天下¨’。年尽管航运市场更加萧条然而却迎来一个新船交付的高峰年。根据有关统计尽管各大航运企业纷纷撤单但是可以预见的是年新增运力的规模还会非常巨大本来就已运力供给过剩以目前贸易量增长的现状不一定能够消化这屿运力何况面临年恶化的经济状况必然会出现大量闲置运力相信各大船公司的运力封存将进一步加大力度各类老旧船舶也会加速淘汰”。杂货船的发展趋势杂货船的特点杂货船运输最基本的特征就是运输和装卸主要都是以“件”为单位装卸效率低船舶在港停泊时间长船舶周转慢货损、货差多装卸、运输作业受自然条件影响非常大。因此随着集装箱运输船队和散货运输船队的高速发展普通杂货船运输市场份额极度萎缩杂货船队在世界商船队伍中的地位不断下降。杂货船的发展趋势世纪是网络经济和知识经济时代信息通信技术高度发达“以信息化带动管理的现代化”成为所有企业的共识。企业信息化战略是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杂货船运输企业的信息化发展战略必须根据航运管理的普遍规律和杂货船运输的特点以实施企业发展战略为核心以信息化建设为手段促进航运综合管理向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建立全球船岸信息一体化的高效的网络信息系统通过信息化带动航运管理的现代化提升核心竞争力。从而促进企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对杂货运输特点的分析杂货船运输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实现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围绕“效益”和“安全”两大主题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实现“个性化服务”与“专业化规模运输”的统一提高货物运输过程的知识含量和科技含量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个性化的增值服务科学调度提高船舶的营运效率加强对船舶的监控提高船舶安全水平做好船舶维护保养科学管理备件降低运维成本特大型船舶操纵和船舶安全与管理论文集科学决策把握时机降低买造船和租船成本。加强揽货网点建设提高揽货质量争取更多高运价货物提高船舶的使用效率做好市场调研搜集、分析各地区运输需求及其潜住地区发展的信息资料、努力开拓新的货源市场。开辟新的航线并根据货源适时调整船的规模与结构。加强客户关系管理挖掘并维护好“高端各户”和”高利润客户”。关注市场需求的变化对市场进行判断锐感受市场环境的变化和行业发展的趋势不断培育收益率较高的“高端市场”。集装箱船的发展趋势集装箱船的特点及发展史集装箱船舶的结构特点单层甲板宽舱口。舱内设有固定的箱格导轨舱面设有集装箱系固设备。采用双层体船壳结构设置有大容量压载水舱。采用尾机型或中后机型。世纪年代横穿太平洋、大西洋的—总吨集装箱船可装载—这是第一代集装箱船世纪年代总吨集装箱船的集装箱装载数增加到航速也由第一代的节提高到—节这个时期的集装箱船被称为第代。年石油危机以来第二代集装箱船被视为不经济船型的代表故而被第三代集装箱船取代这代船的航速降低至—节但由于增大了船体尺寸提高了运输效率致使集装箱的装载数达到了因此第三代船是高效节能型船世纪年代后期集装箱船的航速进一步提高集装箱船大型化的限度则以能通过巴拿马运河为标准这一时期的集装箱船被称为第四代。第四代集装箱船集装箱装载总数增加到个。由于采用了高强度钢船舶重量减轻了大功率柴油机的研制大大降低了燃料费又由于船舶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减少了船员人数集装箱船经济性进一步提高德国船厂建造的艘型集装箱可装载这种集装箱船的船长船宽比为使船舶的复原力增大被称为第五代集装箱船。年春季竣工的号集装箱船最多可装载该型船已建造了艘人们说这个级别的集装箱船拉开了第六代集装箱船的序幕。据有关方面预测不久的将来可装载个集装箱的巨轮将会在欧洲问世。集装箱船的发展趋势自世纪初以来燃油价格一涨再涨。虽然当前世界经济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燃油价格也持续回落但是从世界经济长远发展的趋势来看作为一种基础能源燃油的短缺勿庸置疑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步恢复燃油价格一路走高也是显而易见的。在前一段燃油价格居高不下的时期一艘特超巴拿马型船的日均燃油成本竟高达美元。在这种情况下班轮公司只得下令集装箱船“猛踩刹车”节约油耗许多班轮公司已要求其在亚欧航线上运营的船舶大幅减慢航速。此举已促使不少班轮公司投放第艘运力到其标准的亚欧航线上而通常这样一条航线的标配运力为艘。不过相信用不了多久随着船舶的进一步减速为维持原有的周班船期班轮公司就将会为该类航线配备上第艘运力。相比过去集装箱船节左右的航速现在已降低到了节左右。随着全球进入“高油价”时代可以预计航速还将继续下降这一变化的影响也将体现在未来的造船中。据德国船级社董事会成员透露该社有望在近几个月内公布一项新的标称箱量以上集装箱船的船型规格。据悉它将有别于三特大型船舶操纵和船舶安全与管理论文集星重工在不久前公布的与之相似船型的设计规格。不过该规格是适用于单推进器还是双推进器系统至今尚无定论。在这些新的集装箱船设计中船舶的运载能力将超过同前在建或待建的大型集装箱船但在航速方面前者却将远远比不上后者。目前在造船时船厂安装的是与第六代船同样的发动机。显然这是班轮公司意识到了全面重新考虑长途航线业务的必要性。往后节的平均航速将成为甚至更大型船舶的标准航速。给出的数据娃示对于一艘的集装箱船其航程成本中燃油成本占到了一年下来大约就是万美元。相比年前这一比重在左右约合万美元年。年燃油价格人体稳定在美元吨上下。目前燃油价格巳接近美元吨相当于船舶经营者每天要为每发动机功率多付出美元以上对于一艘主机功率的船来说一天就要多付出美元。若一个由艘船组成的船队服役年的话其燃油成本将高达亿美元而这些船本身的身价也只不过亿美元。因此在新船设计中提高燃油效率已变得极为重要即使只有的减耗就能为船舶经营者节省下近万美元侔的成本。综上所述未来集装箱船发展趋势运载量增加、航速降低。散货船的发展趋势散货船的发展史世纪年代以前没有专用散货船都是用普通杂货船运输散货。粮食、水泥等散货的流动性比液体小都有一定的休止角船在海上发生横摇后易横倾在风浪中很容易发生倾覆事故。据统计世纪年代全世界有余艘运送散货的船发生海损事故。为了解决这个安全口题才逐步形成了现在广泛应用的典型专用散货船结构型式两舷布置底边舱加高舱口围板以保证满舱两舷布置底边舱便于清舱也能增加抗沉性双层底和四个边舱区采用纵骨架式结构以保证船体总纵强度两舷边舱之间水线附近的总纵弯曲应力很小采用结构比较简单的横骨架式结构两个货舱口之间的甲板不参与保证总纵强度。这里的甲板板明显地比舱口线以外的甲板板薄骨架也减弱。典型专用散货船的出现较好地解决了敝货流动问题改善了散货运输的安全性使海上散货船运输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散货船的发展趋势散货船自世纪年代中期出现以来总体上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在国际航运业中敞货船运输占货物运输的以上。由于货运量大货源充足航线固定装卸效率高等因素散货船运输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散货船已成为运输船舶的主力军。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散货船运输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势头。自典型专用散货船的出现后几十年里散货船得到了迅速发展年足有的散货由单甲板承运而自年以来几乎所有的散货都由专用的散货船承运。世纪年代中期以后散货船船体损伤引起的沉船事故逐渐增多散货船的安全问题再度受到世人关注目前已经出现了双壳体结构散货船虽然双壳体散货船的空船重量和建造成本有所增加但其安全、经济和运营优势越来越得到航运界的认同虽然双壳体散货船由于增加了内壳比普通单壳体船的重量增加使结构重量增加装载量减少建造成本增加约甚至高达港口使用费和燃料消耗也随之增加但是双壳体船具有良好的安全、经济和运优势舷侧使舷侧具有两道防线因此可使舷侧结构的冲击损伤减至最小消除船体结构疲劳双舱壁的度更好能更好地防止各种形式的破坏和货舱进水无须设置专门的压载水舱货舱底板平整易于清舱提高装卸效翠减少在港时间降低营运和维护费用减少货舱涂层的维护、保养费用散货船的双壳化己是大势所趋。油船的发展趋势特大型船舶操纵和船舶安全与管理论文集油船的发展史石油海上运输出现于年人们第一次用普通货船将桶装成品油从美国运到英国。年英国船厂设计建造世界第一艘的专油船“’号。进入世纪油船得到广泛应用。年世界油船保有量达到万。此后油船规模迅速扩大年世界油船保有量增笔万。从世纪年代起在油船大型化过饪中油船吨位急速增长到世纪年代中期达到亿的最高记录。经历世纪年代和年代二次石油危机油船船队规模明显缩减年减少至亿。此后随着世界石油消费量增长和油运量增加油船保存量缓慢回升。年月世界油船保有量重回万达到年初时的历史最高记录。船舶大型化在油船发展中表现最为突出在第

一、二次大战之间油船吨位一般为旺。二次大战后随着原油运输快速发展单船吨位快速增加。上世纪年代前期出现了万级大型油船年出现了万油船年建造出“海上巨人”号超大型油船。在当今世界船舶保有量和订造船舶中油船吨位占有近份额据年月统计在万油船中有万占原油船有万占成品油船其余万为特种油船。近几年成品油船船队增长较快特别是万以上的大型成品油船包括巴拿马型和阿芙拉型增长更快。油船的发展趋势单壳油船加速更新是上世纪年代后半期和世纪初期造船兴旺的重要原因。在世纪最后年和世纪头年问油船拆解引起的油船更新需求相当于同期油船建造量的三分之二。可以认为老旧油船特别是单壳油船加速拆解是过去年问造船市场兴旺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据《防止船舶污染海洋公约》附则修改后新规定于年月正式生效对世界油船队的拆解和灭失量最新的预测结果如下表油船拆解量最新预测表最近几年油船实际拆解量单位万单位万年年年年上半年从表中可以看出家预测结果比较接近结论基本致。年之前旧船更新量较大平均每年达到万正好等于年年间平均实际拆船量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高油价进一步压缩各国对石油能源的需求同时前几年所签订的油船大量建成投入运营而老旧油船淘汰放慢使运力迅速上升。结果油运力过剩即运力供求不平衡率从年起明显加大油船市场进一步恶化。可以预见今后几年油船更新量将继续下去。参考文献【】马云涌从杂货船运输特点谈航运企业信息化战略广远公司信息技术中心【】王云龙纪卓尚林焰散货船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船舶工程【】朱如敬侯华伟油船发展与油船市场趋势船舶经济贸易【】徐剑华任汐全球国际航运船队运力发展趋势深度分析【】中国交通报年航运市场发展回顾与年展望未来两三年将是航运市场调整期单位及地址上海海事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市源深路号手机号

第二篇:现代人力资源发展趋势

人力资源发展趋势--时代的挑战

人力资源发展管理简单地来说就是做识人、选人、育人、用人的工作,而企业管理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对人力资源的管理,由此可知,人力资源发展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人力资源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随着21世纪的日益临近,在世界范围内,社会经济形态甚至社会结构形态正在或者已经发生了一个巨大的变化,即从工业经济和工业社会向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转变。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这一概念向人们表明了知识与信息的吸收、处理和应用在创造新的价值和推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人类社会正在进入一个以知识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分配、使用(消费)为重要因素的时代。

在工业经济时代,资本无疑是一种战略资源,经济增长取决于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而在知识社会,战略性资源则为人力资源或人力资本。未来学家奈斯比特认为,在新的社会中,关键的战略资源已转变为信息、知识和创造性。管理大师德鲁克断言:知识已成为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成就的关键因素;知识已成为最主要的工业,这个工业向经济提供生产需要的重要中心资源。

构成人力资源发展管理或人力资本的并不是人的数量,构成人力资本的核心是劳动者的健康状况、价值观念、知识存量、技能水平。人力资源或人力资本不是自然生成的,而是投资的结果。在现实社会中,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途径是教育和人力资源的发展,因此可以这样说:人力资本是人力资源发展的产物。正是如此,人力资源发展在现时代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说明了人力资源发展的性质;探讨人力资源发展的基本假设;分析了人力资源发展的时代挑战;研究了人力资源发展的基本目的;最后说明了人力资源发展的现代趋向。

一、人力资源发展的价值前提与假设

人力资源发展理论与实践的产生与发展,与我们这个时代环境的变化有关系,同时也是基于对人的本质的某些先决条件的假设和基本价值为基础。因此,要理解人力资源发展,须了解这些基本的价值及其假设。HRD在理论和实务上的基本假定有下列数项:

1、人的价值 基于生物的法则和法律的规范,每个人都有其权力和价值,而个人的价值也超越法律条文的叙述。对每个组织而言,每个成员对组织都有其贡献。

2、人是资源 人是资源,而且是统合组织其他资源的关键枢纽。

3、人的作用的多样性 在组织和管理中,个人远远不只是一种生产和资源因素。他们是由许多组织构成的社会系统的成员;他们是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他们是家庭、学校、政党等各种组织的成员。他们发挥不同的作用。作为社会系统中的成员,他们又相互发生作用。

4、人是多样的 人们不仅起的作用不同,而且他们本身也是各不相同。他们有不同的需要、态度、志向,不同的知识、技能和不同的潜能等等。这就是说人是复杂人,而不仅仅是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的人或者其他单一类型的人。

5、人是发展的人 人并非是固定不变的物体,而是变化发展的实体。人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外在的干预措施改变自己。

6、人是完整的人 如果我们不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而是单独考虑不同的特征,如知识、态度、技能或个性品质,我们便无法认识人。对人的运用因由工作说明的专长加以运用,转为将其视为整体和完整的人加以运用。

7、人的尊严的重要性 管理必须实现组织的目标,目标实现是重要的。但是,实现目标的方式和方法必须不能侵犯人的尊严。人的尊严是指人必须受到尊重,而不论人在组织

中的地位如何。

8、人的潜能 绝大多数人能够运用更多的创造力、责任、自我指导和自我控制,超过了他们现在所任工作的要求;在现有的工作环境下,大多数人的潜能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9、领导职责 领导人员的基本任务是设法利用未开发的人力资源。他必须创造一种环境,使其成员能够以人类本性进行活动,并提供充分发挥潜在能力的机会,使在其中工作的成员都能尽力作出最大的贡献。

10、学习需求 学习是每个物种生存的本能。学习本身是一项历程,其中包括了持续的刺激与反应,经由行动的转化、重组与整合,使我们可以反复地验证生活经验,并从经验中能不断地修正自身的行为,使其行为不仅能符合社会的期待,而且能适应社会的变迁。每个人都有自我成长和自我发展的动机。

11、持续的学习需求 学习不是一劳永逸的,持续不断的学习和多样化的学习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12、HRD的范围 HRD的范围并不局限于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其范围包括更广泛的领域,特别是行为科学、学习理论、教学科技、人际互动等都对HRD发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对于人、工作、学习和组织间的交流和互动,都属于HRD的范围。

二、人力资源发展的时代挑战

人力资源发展是80年代出现的并日益受到全世界重视和关注的一个领域。它已经被全世界的政府、企业和各种组织作为发展的新战略,作为提升竞争力的核心武器。人力资源已成为发展的新宗教。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变化。具体分析,导致人力资源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科技革命与知识社会

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认为,就知识增长的速度而言,今天出生的小孩到大学毕业时,世界上的知识总量将增加4倍。当这个小孩到50岁时,知识总量将是他出生时的32倍,而且全世界97%的知识都是在他出生以后才研究出来的。与此同时,科学与技术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突出地显示出它们的威力和潜在力。科学和技术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向前跃进。科学发现与大规模地应用这种发现之间的时间距离也在逐渐缩短。人们把照相术原理付诸实践花了112年的时间,而太阳能电池从发现到生产只相隔两年。跟不上时代步伐的人将落伍,这条规律不仅仅适用于学者或科技人员,而是适用于一切部门的所有人员。在现代社会,每一个人都将面临着:知识和技能的过时,大量的未知的知识,适应新知识和技术,知识和技术的不断更新,终身教育等。

2、信息社会:劳动与职业的变化

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人类带入了信息社会。信息社会的特征之一在于劳动日益智能化(intellectualization),也就是讲劳动者不再只是直接处理劳动对象,而且还要处理有关生产过程的不断变化的信息。据统计,在美国,属于信息性的职业在1950年只有15%;1980年已超过60%;而到2000年则有将近80%的职业属于信息性的。在农业社会,大多数人在田地里干体力活;在工业时代,他们照看机器;在信息时代,他们则处理信息与知识。这样,就不得不考虑每个劳动者的知识结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社会适应问题。据预测,从现在到2000年,75%的职业都是“新”的,也就是说,没有人能够详细了解他将来从事的职业需要哪些知识和技能。因此,那种传统的和狭隘的职业培训已变得过时,只有基础扎实、适应能力强,才能适应动态社会的需要。

3、 人口的增长和变化

人口的增长是目前大多数国家所面临的问题。据联合国统计,全世界总人口1950年为25亿,1980年为44亿,2000年将达到62亿。由此可见,全世界的学习需求到2000年将大大地增加。同时,在许多国家,出现了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考虑到成人人口增加、

平均寿命延长,社会老龄化问题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更重要的是,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本数量大,同时质量也堪忧。据联合国统计,当今全世界15岁以上的人口中,有四分之一以上是文盲。据统计,在中国有

1、8亿文盲、半文盲,而且还未从根本上杜绝新文盲的产生。在中国劳动力就业人口中,有60%左右的属于小学文化程度以下的。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的任务就十分艰巨。在此情况下,传统的教育制度不再具有那种应变性。为了确保人们能够得到日益增长的知识以及各种训练,只有通过大规模地求助于传播知识和提供训练的各种手段和媒介,才可能实现。

4、 经济对人力资源开发的挑战

近年来,人们对教育、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的相互作用有了较清楚的认识。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人力资源开发的前景,是受经济状况的影响的。经济发展中的失业问题、通货膨胀问题,以及出现严重的财政紧缩,尤其是人力资源投资经费的紧张,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形成了巨大的挑战。这些挑战来源于: ?如何满足以几何速度扩张和变化的要求以及由此引发的对人力资源投资的增加与财政拮据之间的矛盾。对人力资源开发预算的增加,将取决于各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以及国家将人力资源开发放在何种优先地位上。

失业与就业问题。失业将是许多国家在经济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在发达国家,服务部门的持续发展―这常常伴随着从事工业劳动力的相应减少―并将继续下去。同时,经济发展对新的职业的需求将会扩大。据国际劳动组织(ILO)的统计,全世界工作人数在本世纪末将达到25亿。这就意味着:人力资源的开发如何与解决失业人口问题相联系,以为未来劳动力的就业与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一方面,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在不断增加。如果说在工业社会人力资源的教育与开发只是一种陪衬的话,那么在现代信息社会,人力资源的发展就成为一种推动力或基础;另一方面,时代的发展也为人力资源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新问题,需要人力资源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和回应。

三、现代人力资源发展的基本趋势

随着国际社会对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地位认识的不断强化,人力资源发展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化,以及人力资源发展工作在世界范围内的不断展开,在整个世界范围内,人力资源的发展无论在观念形态上,还是在实际行为上,都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向。这些趋向反映了世界范围内人力资源发展方向的基本趋势:

1、 人力资源投资观念的确立与人力资源开发投资的增强

人力资源作为一种经济性资源,它具有资本属性,又与一般的资本不同。它作为一种资本性资源,与一般的物资资本有基本的共同之处。资本的共同属性表现在:(1)它是投资的结果;(2)在一定时期,它能获取利益;(3) 在使用过程中也有损耗或磨损。人力资源同样具有这三种属性。首先它是投资的产物。传统的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这一点,甚至错误地认为它是自然形成的同质资源。事实上,人力资源确实是社会和个人投资的产物。人力资源的质量完全取决于投资程度。一个人的能力固然与先天因素有关,但能力获取的后天性是最主要的。一个人后天获取能力的过程,便是接受培训教育的过程,教育培训就是一种投资。可以讲,人力资源投资是人力资本形成的基本条件。现在,人们已经普遍认为:人力资源的教育培训是一种投资,而不是一种消费。

在当代世界,“投资于人力资源并使之优先发展”已成为大多数国家的战略共识。在工业发达国家,培训费用在过去10年间一直是政府支出项目中增加最快的一项。许多国家尽管受到财政的压力,但仍试图不断加大人力资源投资的强度。在发达国家用于人力资源的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平均为

6、5%左右,发展中国家平均为4%,世界平均水平

5、7%。“投资于培训”已成为许多企业和公司的投资重点。当日产汽车公司在美国田纳西州开始经营时,在工厂开工之前,它花了6300万美元培训约2000名工人,每个人培训多达3万美元。美国伦纳德公司每年用于每位员工的培训费用达1000美元。

2、 终身学习和培训的确立

在当今世界,知识、技能、价值观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快。学习已经不是人生某个阶段的事情。在处于不断变化的新信息社会中,我们不能期望受到一次教育就一劳永逸了,现在没有一种知识或技能可以终身受用。教育与培训第一次真正成为以这种或那种方式贯穿于,人的一生过程,其目的和形式必须适应人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需求。

3、 培训教育的制度化与法制化

在全球范围内兴起的“人力资本投资”和“终身教育”等现代人力资源开发观念的影响下,培训教育作为社会发展战略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纳入法制化与制度化的轨道。

如美国,早在1938年6月24日,总统颁布了7916号行政命令,规定联邦文官委员会掌管联邦政府雇员训练事宜。1958年7月正式颁布《政府职员培训法》

(The Government Training Act)。该法令规定了训练的宗旨在于加强行政效率;该法适用于联邦一切公务人员。70年代末,美国又颁布了《成人教育法》,提出法案的目的在于“使所有的成年人都学到为社会服务所需的基本技能”,“以使他们成为更能受雇用、更有才能和负责任的公民”。

法国政府也十分重视培训的制度化运作,形成了考试、培训、晋升的完整制度。法国公务员法规定,各官厅、各机关无论在任何场所,必须对所有合格的公务员确保其研修与依序编入上一级的便利。又规定A、B、C三级的官员采取竞争考试,在考试后,很多公务员 特别地位法规定不能正式任命,必须通过一个实习阶段,根据实习成绩决定是否正式任命。实习可能在工作岗位上,也可以是在学校实习,即实习与培训结合,如法国国立行政学院。政府为适应训练需要,创立了专门的学校,这类学校一方面是公务员考试录用机关,一方面又是公务员培训机关。1978年,法国通过法令规定了各企业应提供培训经费(工资总额的2%),而且确立了带薪培训休假制度,任何工人都有要求脱产培训的权利。日本公务员法规定,人事院及各部部长,对公务员工作效率的改进与发展,应制定研修计划,此项效率改进计划,与考绩列入同一范围之内,目的在于培养初任工作人员执行职务的知识及适应性;维持并增进执行职务的能力;赋予晋升、监督的能力;培养行政官员。1956年建立行政研修制,1959年人事院设置公务员研修所,作为行政研修的常设机构。1979年日本政府颁布《职业训练法》,该法第一条规定,该法的“目的在于同雇用对策法相结合,共同开发和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所需要的能力,通过充实职业训练内容,普及和加强职业训练及技能鉴定,以谋求劳动者职业的稳定和地位的提高,并有助于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4、 学习性组织的建立

传统上,人们更多地将组织视为一个工作场所、利润生产中心、或控制管理的场所。在技术、知识、环境日益变化今天,人们越来越感到传统组织观的过时,而提倡学习性组织(Learning Organization)美国《财富杂志》(Fortune Magazine )认为,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乃至以后,最成功的组织将是学习性组织或知识创造的公司

(Knowledge Creating Companies)。学者丹尼尔.托宾(Daniel?R?Tobin)认为学习性组织最大的特点在于:接受新观念的开放性;具有鼓励并提供学习与创新机会的文化;具有整体目的与目标。另一些学者认为学习性组织的基本特征在于:学习意愿强;强烈地效力与新知识传播;敏于学习组织环境外的新知识。学习性组织反映了当今世界组织与知识和技术变化的适应,换言之,学习性组织的观念强调知识、科学、技术对组织的重要性,并

倡导组织作为知识创造中心的作用。

5、 培训形式与方式的多样化

在培训方式、方法上,无论是公共组织还是私营组织,皆本着学用一致,按需施教,讲求实效的原则,呈多元化的发展趋向:

在体制上,趋向于集中化的控制(政策和法律),散性的管理。如美国改变集中化的培训体系,将培训权力分散于个州和地方政府。1983年的“就业与培训合作法”,进一步将培训权力下放给地方和企业,联邦政府只起协调、指导和资助作用。使之更趋于符合市场要求、适应多样化的培训要求。

培训方式多元化。包括国家专门培训教育机构的培训、委托培养、自修、职业指导、研究员制度、业余培训、现场培训、岗位轮换、工作扩大化等。

企业与教育界的联合。企业界与教育界共同对人力资源的开发进行合作,供需双方协调。英国斯温登大学从1985年起开办“公开学习中心”,向个人和公司开放,他们可以按小时为单位购买学习时间。学校日趋企业化,并试图成为“企业家精神的孵卵器。”越来越多的公司也建立起自己专门化的教育机构。

6、 培训的信息化与手段的现代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对 教育培训的影响越来越大。其中信息处理技术在教育培训中的应用,促使教育培训更具好的前景。差不多所有的国家,计算机在培训教学的各个环节如资源管理、政策分析、资料处理、模拟教学等发挥了作用。当然,信息技术运用于培训教育之中是否能取得成效还取决于许多因素,例如,具备用于开发必要的硬件以及更为重要的软件的开发及投资;拥有操作这些新技术的合格人员;教师、管理部门与技术人员的合作;保证存储信息的质量等等。对于新技术运用的前景,有人认为未来的培训教育将完全“非机构化”,即学校和培训机构衰落,有人认为则不可能。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视听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将日益在培训与教育中发挥作用。

7、 人力资源发展培训的职业化

如今,随着培训被作为实现各种发展目标和组织目的的强有力手段被人们的普遍接受,以及培训活动的广泛展开,培训的职能在公、私组织中日益专门化,培训工作日趋职业化。这主要表现为:培训已发展了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已发展了一批专门从事培训工作的管理人员和培训专家,并以高超的培训知识获取了权威;实施培训已得到社会的认同;职业化的组织已经建立;发展了培训的职业标准,并逐步形成了培训的职业文化。

第三篇:现代财务管理的发展趋势

摘要:任何一个企业都是在一个广泛而复杂的环境下生存和不断壮大的,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和电子商务的运用的浪潮根本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21世纪财务管理的发展趋势将呈现理论基础建立在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并重的基础上,网络管理手段以网络财务为主的特点。

关键字:财务管理,环境变化,制度创新

人类正步入一个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知识的生产、分配、使用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时代,科技创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冲力影响着人类的经济生活。财务管理作为企业价值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较强的实践性受到了诸多因素的深刻影响,回顾20世纪,财务管理的发展与创新的动力来自财务管理环境的变迁。

(一)财务管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现在呈现着信息化财务管理发展,信息化财务管理是指企业以现代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为手段。以财务管理模型为基本方法,以会计信息系统和其他企业管理系统提供的数据为主要依据,对企业财务信息进行实时处理、预测、分析和判断的活动。其实质是全面实现财务、业务流程数字化和网络化,通过各种信息系统网络生成新的财务信息资源,对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一体化的管理和集成运作,以提高企业整体企业决策能力和竞争能力。

一: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历程

1,会计电算化发展阶段。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我国的发展与应用,部分单位开始考虑将计算机应用于企业管理工作中。在这种背景下,部分学者开始了对会计电算化理论的研究,框架性地提出了会计信息系统的定点开发。这一时期会计电算化的特点是:应用单位对于计算机技术不熟悉、也不能全面描述自己的业务需求,软件开发只能在摸索中前进,开发出的软件功能比较简单,主要集中在账务处理、报表、工资核算等功能模块上。

2,核算型会计管理信息系统发展阶段。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不断推出新的会计信息系统,其功能明显增加,这不仅增强了软件的通用性及其各种业务处理模式的适应性,而且系统各模板数据关联的整体化和集成化功能大大增强。

3,集成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发展阶段。90年代末期到至今,随着我国市场化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政府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多变的经济环境建立各种分析和决策模型,这样财务管理人员才能有效地利用财务企业核算信息与外部信息,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当前一些大企业对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强财务的集中统一管理已有了进一步认识。但是,与发达国家大企业相比,我国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建设工作的总体水平还很低,处在起步阶段。我国企业信息建设是在我国工业现代化尚未实现、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尚未不到位的情况下进行的,财务信息化管理作为一项系统工作,还有大量艰巨的工作要做,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观念滞后

2,业政策法规不完善

3,我国财务管理软件发展滞后

4,管理体制的制约

5,企业财务管理基础普遍薄弱

二:财务管理的内容发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融资管理的创新。传统企业融资决策的重点是低成本、低风险筹措各种形式的金融资本。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企业推进融资管理创新,把融资重点由金融资本转向知识资本。知识经济的主体是知识型企业,而对知识型企业来说,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已不再是金融资本而是知识资本,顺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

2,投资战略的创新。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也要从事相应的生产经营活动,需要相关的投资、员工、技术、市场等。企业生产需要投资,但首要的是智力投资,资金投资必须与智力投资相匹配,并为智力投资服务;企业所需要的员工,是有技术创新能力的人才;需要的技术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工业技术,而是向信息、生命、新材料、新能源、空间、海洋、环境和管理八大高新技术发展。

3,风险管理方法的创新。

三: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趋势:财务集中化管理

中国加入WTO后,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客户需求的多样化,企业降低成本、减少开发费用的压力,经济和市场全球化,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提高的压力以及企业技术改革和技术进步的需要,都要促使企业,特别是大型的集团更注重加强企业内部的挖潜增效,统一进行资金的运作,还需要及时进行财务控制和分析决策,避免以往各自为政造成的弊端,并加强集团总部对下属企业的财务监督力度。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管理的进步,集团企业采用财务核算和管理,将是集团企业财务管理发展的趋势。

企业财务集中化管理的特点:

1,集中的财务核算管理。对基础数据设置用户自由配置,统一集团的核算标准和规则,加强和实现对下级但是的约束和财务数据的实时监控,达到集中管理的目的。

2,全面的预算管理。为实现利润最大化,对整个集团实施全面的预算管理。以目标利润为前提,编制全面的销售预算、采购预算、费用预算、成本预算、现金收支预算和损益预算,并提供全面预算的编制、控制、追踪及分析,为集团的预算管理提供流程控制,从而有效地建立起管理控制体系,建立起对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的绩效考核体系,使企业经营活动能沿着预算管理轨道科学合理进行。

3,及时准确的合并报表。对内部交易能够快速准确地实现对账,实现数据一次采集分层过滤抵消的功能,真实反映集团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

4,智能的决策支持。为用户提供决策支持工具,使用户在决策分析的过程中把注意力集中在分析的数据上,引导用户对数据从不同层次、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和分析。层次分析与角度分析交互进行,从而得到产生结果的内在原因,提示数据之间隐含的关系,使决策依据数据化,保证决策结果的科学性。

四:财务业务一体化将成为会计流程的未来发展方向。

我们知道,任何企业资金的流动都伴随着物资的流动,现行的会计模式通常是在业务发生后采集数据,将这些滞后的数据进行过账、汇总并最终形成报表。这些滞后的信息是在经济环境瞬息万变的今天,越来越显得陈旧和落后。

在这种背景下,财务业务一体化已日益成为企业改造现有会计流程的有效手段。所谓财务业务一体化,是指在IT环境下将财务会计流程与经济业务流程有机融合,党一项经济业务发生时,由相关部门的一名员工负责录入业务信息,当信息进入系统后,立即存储在指定

的数据库中,同时该事件通过动态会计平台生成实时凭证,自动或财务人员确认后显示在所有相关的账簿和报表上,不再需要第二个部门或任何其他人员再录入一遍。这样,信息为所有经授权的人员共同享用,避免了不同的决策单位或个人由于信息来源不同而做出相互矛盾的决定,造成管理决策的混乱。

(二)引起财务管理发展的原因

1,知识经济的发展。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知识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知识不断增加、更新、扩散和应用的加速,深刻影响着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使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向高层演化,将从追求企业自身利益和财富最大化的目标转向“知识最大化”不仅可以满足股东的利益,而且可以减少非企业股东当事人对企业经营目标的抵触行为,达到企业目标和社会目标的统一。

2,经济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但是对于我们发展中国家来说,面对全球性的激烈竞争,所遇到的风险、挑战将更加严峻。在这个大环境下,我们不得不努力改善我们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以迎接全球化的挑战。

3,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电子商务的推广和运用,将给时刻准备的人提供一个全新平等的创业机会,给每个人一个崭新的生活空间和创业空间。公司理财手段与方法以网络财务为主,并将网络财务融入到企业资源规划系统中。网络财务是以互联网、内部网以及电子商务为背景的在线理财活动。

(三)完善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

1,加强对企业经营者的培训。首先要加大对企业经营者观念的培训。大力推进企业财务管理创新建设,政府部门和有关行业协会应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企业经营者信息化知识和财务管理方面培训,并重视舆论宣传,推广典型经验,为推动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和集中化建设营造舆论氛围。其次要加强要加强企业经营者的信息化知识和财务知识的培训。2,极推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加大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

4,转变经营理念,实行财务信息化与企业信息化的配套建设

5,完善企业财务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

6,构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价值链

7,加大力度提高企业决策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宋献中,财务理论与机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2]李湘林、傅仕伟、梁秒,会计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系列丛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蔡正焱,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

[4]王文、徐雄、章家旺,知识经济对财务管理的影响,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卷,第2期

[5]黄俊光,浅谈21世纪财务管理的发展趋势,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0卷,第3期

第四篇: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发展的趋势

财务管理学在经历了从独立到不断完善的20世纪之后,面对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浪潮,必须进行全面创新。财务管理理论的创新包括建立企业财务理念体系,确立新的财务管理目标,拓展财务理论的研究内容等多个方面。网络经济的迅速发展,给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对企业传统的财务管理也提出了严峻挑战,迫切需要进行财务管理创新。本文就未来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发展的趋势提出自己一些新的见解。 1企业管理目标多元化趋势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客户目标、业务流程发生了巨大变化,具有共享性和可转移性的信息资本将占主导地位。信息的不断增加、更新、扩散和应用加速,深刻影响着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必须考虑更多的影响因素,不仅能协调企业各利益相关者的收益,注重企业的预期成长效益和未来增加值,还要担负一定的社会责任,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2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更新趋势

在互联网环境下,财务管理的能力必须延伸到全球任何一个结点。财务管理模式必须从过去的局部、分散管理向远程处理和集中式管理转变,实时监控财务状况以回避信息时代产生的巨大风险。企业集团利用互联网,可以对所有的分支机构实行数据的远程处理、远程报表、远程报账、远程查账、远程审计等远距离财务监控,也可以掌握和监控远程库存、销售点经营等业务情况。这种管理模式的创新,使得企业集团通过互联网即可轻松地实现集中式管理,对所有分支机构进行集中记账和资金调配,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 3企业财务风险和安全管理化趋势

财务风险是现代企业面对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因此,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建立和完善财务预警系统尤其必要。一是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编制现金流量预算;二是确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三是结合实际采取适当的风险策略;四是加强财务活动的风险管理,特别是筹资﹑投资﹑资金回收及收益分配的风险管理,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电子商务业务的拓展,特别是金融性业务的拓展,往往容易出现一种严重的脱节现象,这就是业务发展与有效监督机制不能同步进行,业务和技术有新的发展,而有效的监督跟不上,从而严重威胁企业的财务安全。我们要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确保财务安全,比如财务软件的“防火墙”技术等。

4企业财务制度灵活性趋势

财务管理危机的存在加剧了大多数企业的代理难题。为了提高企业的财务价值,企业将

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激励机制,如员工持股、利润分成、高层管理人员股票期权以及灵活的福利制度等,以降低企业的代理成本和增加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同时,建立健全多层次、多角度的约束机制,如政府法规、债券条款、债券评级、会计报表审计等等。激励与约束是相对应的,缺一不可。

5企业财务评价体系创新性趋势

现代企业在评价企业经营效绩方面,除采用传统的财务分析指标外,近年来又提出了经济增加值、自由现金流量和市场附加值等财务指标,从企业过去的经营成果、经营期间实际的资金实力及市场对企业前景的评价等方面对企业经营绩效进行综合评价。今后将进一步拓展传统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并且知识资本等无形资产的财务评价指标将有所增加。

第五篇:现代包装印刷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的不断腾飞及加入 WTO后面临的新局面,我国包装总量在不断扩大,包装档次不断提高,包装印刷行业已占国民经济第十四位,2004 年全国包装行业产值突破 3000亿元大关,中国包装市场以每年10%-15%的速度增长,增长幅度与速度均居世界首位,无疑是一个极具潜力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巨大的潜在市场。我国已形成了一个以纸、塑料、玻璃、金属、装潢印刷、包装机械为主体的现代包装印刷体系,且具有相当规模。我国是一个包装大国,但还不是包装强国。

21世纪是高科技的时 代,很多高新技术将得到长足的发展和很好的应用,特别是包装工业历来都是吸纳和应用高新技术的产业,一旦某些新技术新工艺有所突破,都将在包装领域得到应用和**,反过来又促使其进一步完善和不断创新。未来市场的竞争,更多的是技术的竞争。为此,包装设计、包装印刷、包装工艺、包装机械、纸箱包装等各方面的技术都有赖于我们进一步去钻研,加以合理的、充分的利用。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包装印刷技术不断与新兴科技和边缘学科相结合,在技术领域进行创新和突破。如出现了无需压力与印版也能使油墨或其他粘性色料转移到承印物上的新技术──静电印刷、喷墨印刷以及数字式印刷技术等。同时,各种电子媒体技术迅速发展,印前信息处理、印刷以及后加工等采用以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智能材料为代表的多种新技术,使包装印刷呈现出高科技的新局面。

预测未来是一项策略性的重要工作,依据“未来”来设计“未来”,对包装印刷业十分重要。影像来源数码化、多元化,印刷包装过程一体化,数码处理网络化、互通化、整合化,控制自动化,产品多元化、标准化已是大势所趋,包装印刷行业应以此种角度摸索、延伸,自然能为包装印刷业勾勒出一个未来的蓝图。

一、现代包装设计市场化

同 18 世纪初发明的蒸汽机带动了工业革命改变了人类历史一样,20 世纪末及 21世纪初,电脑、网络科技带来的变化更让人叹为观止。众所周知,70 年代以前是生产力时 代,产品生产出来就有市场;80年代是销售力时 代,销售手段成为市场竞争的主要环节;进入 90 年代是形象力时 代,商品形象的竞争引导消费潮流。

电脑桌面设计系统已悄悄进入包装印刷范畴,它超过了人脑的想象力和手的表现力,在包装上创造出了新视觉。产品的防伪技术、全息照相技术等在包装印刷上的应用,已成为提高产品档次、促进销售的理想手段。

现代包装设计已进入一个涉猎范围极广、制作流程比以往复杂得多的设计层面。科技、环保、市场需求与经验、顾客心理、企业形象、流程控制、文化潮流等元素,往往都结合到设计产品中,极具创意而又能发挥各方面功能。包装是商品销售时最重要的广告,是广告的载体,包装设计给人的印象,远远超过其它形式对产品宣传所起的作用。

世界变小了,市场变大了。以高科技为背景,市场 ON-DEMAND 化是包装印刷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 ON-DEMAND系统不但符合客户的利益,而且将成为全球性电子传输包装印刷网络基础,和 21世纪的资讯高速公路合成为完美的明日包装印刷。ON-DEMAND即指印刷包装一体化,其标志是以无底片、无版的数码印刷方式,连接电子印前处理系统,广域网络系统和连线装订系统,做远距、彩色、短版印制处理,运用完全连线的方式,满足市场的需求。

二、包装印刷工艺趋于简化

现代科技应用于包装印刷领域,使很多包装印刷工艺得以简化,更加科学合理。如过去塑料包装的挤压、热压、冲压等成型工艺已逐渐用到纸板包装的成型上,使过去不能用纸包装的产品也用上了纸类包装。

包装印后处理工艺更加科学与实用,包装性能和效果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例如过去的包装表面处理中的涂蜡、复膜工艺,已逐渐被表面过胶(喷胶处理)取代,还有防伪包装制作工艺,已由局部印刷或制作转向整体式大面积的印刷与制作。

三、现代包装印刷机械智能化

目前,包装机械发展总的趋势是:包装机械的特征趋于“三高”──高速、高效、高质量。发展重点趋向于能耗低、自重轻、结构紧凑、占地空间小、效率高、外观造型适应环境和操作人员的心理要求、环保需求等。印刷设备向数字化与小型化发展,成本将趋于低廉。CIP数字式印刷机也是使传统工序朝合理化、省力化方向发展。

进入 21世纪,我国包装印刷机械行业将向机电化、智能化、自动化控制方向发展。包装机械的未来是各种高新技术、新技能、新控制方法的高度结合。当前,发达国家为满足现代商品包装多样化的需求,开始不断发展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的通用包装机械与设备。同时又紧跟当代高新技术发展步伐,不断应用先进的技术。开发和发展应用高新技术的现代化专用型包装机械。包括吹膜机械、复合机械、涂布机械、分切机械、印刷机械、制袋机械、罐装充填机械等多种类型。

国外包装机械发展的趋势是:体现了现代化先进包装机械的高新技术发展和开发应用高新技术的现代化专用型包装机械。将应用到的新技术有:航天工业技术(热管类)、微电子技术、磁性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传感技术(光电及化学)、激光技术、生物技术及新的加工工艺、新的机械部件结构(如雏形同步齿形带传动等)、新的光纤材料等,使多种包装机械趋于智能化。

四、包装印刷加工一体化

很多包装新技术是建立在包装新思维之上的。包装新思维是超脱现有的包装技术与产品,将其它相关技术组合应用到包装上形成新的包装技术,这方面的技术有:(1)包装固化技术──固化与干燥能源在更新,从热转向光;(2)包装切割成型技术──新型切割与成型器械;(3)包装与加工结合技术──包装与加工相结合;(4)包装功能借用技术──包装功能超出包装,发挥增值作用;(5)包装功能保护技术──在包装材料中加入保鲜、杀菌、防潮、防静电、防异味等功能性成分。

此外,还有对活鲜物的包装技术。随着包装新材料的出现,一些包装过程中的技术也有了新的变化。如自粘拉伸缠绕膜的出现,使得裹包、收缩、捆扎等工序合为一体,操作得以简化而且快捷。

美国印刷技术协会不久前宣布,新近出现的 11 项新技术产品在未来将对包装印刷业产生真正的冲击。这 11 项新技术包括:第一个以PDF 为基础的高端印前生产系统;专用于柔版的网点技术;采用 CIP3工作流程的波拉裁切系统;胶印轮转机;第一个成功采用激光技术雕刻凹印滚筒的工艺系统;专业数字化照相技术;干燥新技术(联机一次形成);印制压敏内式标签新技术;软件包(印前系统);扫描软件系统;按需印刷市场的印刷系统。

五、包装材料绿色化

随着环保意识的高涨,全球经济与产业体系正在兴起以包装革命为先导的“零度包装”、“绿色包装”的构想,并付诸实施,绿色商品和绿色包装将成为热点。绿色包装是一种高新技术形态的包装,从原料开始,到包装的设计、制造,再到产品的使用回收,每一个环节都要节源、高效、无害。生态包装材料得到世界的广泛关注,其研究要从开发、设计、生产、使用、废弃等过程全程考虑。此外,纸制品包装重点发展低克重、高强化、轻量化的高档纸包装,达到标准化、系列化、多品种、多基材、多用途的目标。

未来的包装将是绿色包装,由于塑料包装容器的公害问题,纸包装容器的未来发展趋势是:

一次成型的模压纸容器将逐步取代现在的模切组合纸容器;深层涂塑技术逐步取代过去的涂蜡;复合技术成为纸容器研制的重要技巧;CAD 和CAM 系统将会使纸包装容器的设计与制造周期大大缩短。而且,未来的销售包装容器与运输包装容器的界线逐渐消失。

近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积极开发新型包装,如由美国研制的 QLF 瓶,其抗氧能力比普通PET 瓶高 3-10 倍,防潮能力提高 2倍,可微波加热,适用于目前的 PET回收工艺。防伪塑料包装,是将带有内存信息的塑料薄膜,填入多层聚合物包装中,当打开包装后,薄膜上会显示出内存信息,以防假冒。具有吸氧功能的啤酒瓶盖,能将啤酒保质期从3-4 个月延长到 4-6 个月。

德国还推出一种便启式瓶盖,专为年老体弱者及病人设计,以及能自动计量的特殊瓶盖。

六、包装印刷高科技数码化

以计算机处理为基础的电子系统的出现,是印刷包装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彩色电子系统主要包括图像处理技术、色彩分色和管理技术、图像扫描技术、数字视频技术、图像信息交换技术。21世纪电子数码交换共用标准,由于跨行业、跨国界的数码交换,渐渐整合为国际通用的 ISO 标准,将进一步整合成运用 16 位表达 65000个主要国际语言及符合的 Unicode 码。21 世纪由于印刷包装过程整个数码化、过程单一化而产生了整体控制数码资料CIP3。数字式印刷技术与网络技术的结合将彻底改变传统的印刷生产模式。这是一种建立在“数字流程+数字媒体/高密存储+网络传输”基础上的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也可以说,传统包装印刷是“生产后再销售”的生产模式,而数字印刷是“销售后再生产”的生产模式。整个包装印刷业的数字化管理处于起步阶段,基础差是劣势,也是优势。起点低,提升空间大,易于达到较好的投入产出比,是目前包装印刷业投资回收率最高的投资方向之一。

由此,世界印刷业的发展趋势应该引起我们业界人士极大的关注。据有关资料介绍,在印刷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传统印刷工业在当代数字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冲击下,已经发生重大变革和质的飞跃。总的发展趋势是:印刷产业正在向着具备“制造业”和“信息产业”软硬双重性的独特产业转变,并且正在不断强化“信息交流产业”的形象。伴随着这一变革,印刷产业不仅仅局限于信息加工业,而且还要扩大到信息中介业、信息发布业等领域。日本印刷界在面向

21 世纪的最新报告中,已经把印刷业重新定义为“信息价值创造产业”。

七、纳米包装印刷产业化

纳米技术的形成与纳米材料的出现是 21世纪最活跃的三大前沿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成果。纳米技术将会带来一次技术革命与产业革命。也为中国包装印刷界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

国家 973 纳米领域首席科学家张立德研究员说:“纳米塑料将是我国最有希望实现产业化的纳米技术之一。”印刷从其发明之日起,经历了 500 多年的“铅与火”岁月,渡过了近百年的“光与电”时光,现又进入了“数与网”的时 代。几乎同时,20 世纪 90年代,高保真印刷已悄然向我们走来,它的网点大约在 10μm~20μm 之间。这表明印刷的材料离纳米层次已经不远了。

最新十项纳米技术在包装印刷领域的应用及其产业化前景是:纳米塑料新材料(改性及功能保护,完全可降解塑料);绿色环保型有色纳米薄膜及功能性纳米PE 膜,纳米材料复合高分子保鲜塑料膜(保鲜包装材料);新型纳米复合变色防伪膜与重离子微孔防伪技术;改性聚脂纳米PET容器,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PN·MC)及尼龙 6/粘土纳米薄膜;纳米复合单分散二氧化钛球型颗粒(纳米抗紫外TiO2),纳米级轻质碳酸钙及纳米SiO2;纳米抗菌涂层(纳米有机、无机抗菌、无菌包装);纳米材料在温敏、气敏、湿敏方面的应用;纳米油墨与纳米颜料(透明纳米级氧化铁);纳米磁性印刷与纳米印刷术;纳米纸与二元纳米界面包装材料等。

纳米技术毕竟是高科技,在转化到产业的过程中需要成熟的技术,对这些材料合成和材料添加方面成熟的技术,要与包装印刷企业的工艺流程相吻合,必须找到纳米技术的应用与现实技术体系的结合点,结合得最好的纳米技术就会得到尽快的发展。从而提升高技术含量,抢占行业先机,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并将导致一个全新的高科技产业的诞生。很显然,谁要在

21 世纪站在世界高新技术领域的前沿,谁就应该在纳米科技领域领先一步。

上一篇:巡察整改阶段情况报告下一篇:现代汉语语法词组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