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写生考察报告

2022-06-23

报告是日常生活与学习的常见记录方式,报告有着明确的格式。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怎么样正确编写报告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北京写生考察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北京写生考察报告

写生考察报告

安徽宏村、西递是大学第一次写生的地方,我认为出外写生既是一种实践的教学方式,也是对我们学业进行考察的一种方式。对于我来说,这次安徽宏村、西递写生之行是非常有意义的,不仅使我的速写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也使我了解了宏村、西递的特色文化,见识到了它们独具的气息风格。

安徽宏村、西递是2000年11月30日在澳大利亚凯恩斯召开的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

写生之前,老师陪同我们先领略了宏村、西递的古文化建筑以及优美景观。

西递村中至今尚保存完好明清民居近二百幢。其中村头有座明万历六年建的三间四柱五楼的青石牌坊,是胡氏家族地位显赫的象征。村中有座康熙年间建造的“履福堂”,陈设典雅,充满书香气息,厅堂题为“书诗经世文章,孝悌传为报本”、“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的对联,显示了儒学向建筑的渗透。村中另一古宅为“大夫第”,建于清康熙三十年,楼额悬有“桃花源里人家”六个大字。

西递集中展现了我国古老而独特的徽派建筑风格,同时又是安徽名胜,黄山脚下一个古朴而幽雅的小山村,这样一个建筑史上独具风格的地方是我们学设计专业的人所向往的。

西递村,村子的平面布局呈船形,宗祠位于村子的中部,组成船的中心,村中石板路上矗立的十三座牌楼,一幢一幢的徽式砖瓦房构成了这庞大的船体。西递人善于“以商从文,以文入仕,以仕保商”,文人、高官、巨商层出不穷。

作为中国传统民居的典型,以西递、宏村为代表的徽州民居,不但浓缩了中国传统的聚落文明和合院文化,更以其建筑匠意与装饰心巧诠释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瑰丽与奇绝。而这两个早在1999年12月就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村落,是徽州社会的缩影,是徽州人魂魄所系,也是解读是徽州文化的窥镜。

走进西递古村,工艺精湛的石雕作品随处可见,成为一大特色,每户人家风格各异的透窗和房中的柱基础,都是用青石雕刻而成,其描形仿物,构思奇巧,惟妙惟肖,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

西递古雕的代表作当数胡文光牌楼,牌楼由四根石柱支撑,中间两柱有两对倒爬石狮,形象生动,气势威猛,牌楼四柱间的横梁、月梁和梁托上,都有精美的浮雕,有象征吉祥如意的“麒麟嬉逐图”,有象征福禄双全的“鹤鹿同春图”,有象征五子登科的“五狮戏球图”,还有象征权势的“虎豹呈威图”等,其间十二个人物图雕更是栩栩如生、神采飞扬。

西递又有大量的砖雕,砖雕工艺被广泛用于门楼、门罩、屋檐、花墙、栏杆、漏窗、屋脊等部位。其为采用特技烧制而掷地有声、色泽纯青的水磨青砖,精心细琢成坏之后镂雕而成;再是用人工按程序用严格筛选后的泥土,在规定的泥土湿度之内,模压成型,烧炼胚胎,才能制成我们今天看到的砖雕。砖雕多采取圆雕、透雕和浮雕的混合手法,层次深入,立体感强,细腻流畅匀称,取材广泛,生动逼真,寓意多耐人回味。砖雕是明清以来西递古民居建筑艺术的组成部分,在西递的古民居以及祠堂庙宇等建筑物上,无不镶嵌着形态各异的青砖雕刻,虽经岁月磨砺,风雨剥蚀,但仍然是建筑艺术的一朵奇芭。

最不可忽略的木雕,是西递古民居以及祠堂、庙宇内部必不可少的装饰。如窗槛、窗扇、花门、阳裙、雀替、梁垫、栏杆、斜撑、斗拱以及梁、枋、柱等均以木雕装潢。木雕除了精雕细琢之外还要镏金绘彩,显示富丽堂皇。通常雕刻有八仙过海,狮子滚球,合和如意,山水园林,亭台楼阁,鸟兽鱼虫,人物戏文及几何或写意图案。

西递“三雕”,终成三绝!绝就绝在其人物栩栩如生,其花卉犹在怒放。西递古村民居属典型的徽派建筑,在建筑学、建筑工艺、环境营建等方面非常突出,从房屋设计、室内装饰、环境美化和资源利用都体现了极高的水准,表现出道德观、审美观、价值观的和谐统一,有鲜明的中国地域建筑特色。西递是个幽雅的地方,幽雅的让人心颤。

徽州的文化不仅体现在人文的文化上,而且在古建筑上体现的更是淋漓尽致。徽州古建有“三绝”,以祠堂、牌坊、民宅最具特色,号称“古建三绝”。其中民宅建筑最吸引我的眼光。传统徽州宅居最基本的格局是三间式,一般为三开间、内天井,民间俗称为“一颗印”。平面布局对称,中间厅堂,两侧厢房,楼梯在厅堂前后或在左右两侧。入口处形成一内天井,作采光通风用。在此基础上建筑纵横发展、组合,可形成四合式、大厅式和穿堂式等格局。四合式大多为人口多的家庭居住,也可说是两组三间式相向组合而成,可分为大四合与小四合。大四合式前厅与后厅相向,中间是大天井。前厅是三间式,但地坪较高,为正厅堂;后厅亦为三间式,但进深可略浅,地坪面较前厅低。前后二厅以厢房相连,活动隔扇,楼梯间有设于厢房的,也有设在前厅背后的。内部木板分隔,外墙均为砖墙出山马头墙。天井则跟据地形可大可小,也有的在前厅背后再设厢房、小天井。这种大四合式住宅前后均有楼层。小四合式前厅三间与大四合式同,后厅则为平房,也更小,进深浅,一般中间明堂不能构成后厅,而作为通道,两个房间供居住,天井也较小,楼梯均在前厅背后。大厅式住宅的大厅,主要是用于迎接贵宾、办理婚丧大礼和开展祭祀活动等,也作为日常起居场所,它往往是整座住宅的主体部分。大厅多为明厅,三间敞开,两根圆柱显示着大厅的气派。也有用活动隔扇封闭的,以便于冬季使用。一般大厅设二廊,面对天井。大厅式住宅可从正中入口设屏门,平常从屏门两侧出入,遇有礼节性活动则由屏门中门出入。也有在侧面开边门出入,天井下方则设客房。还有由正门出入,门两侧设二厢房者。穿堂式又名回厅,穿堂的位置均在大厅背后,与大厅相连,为由大厅进入内室的过渡建筑。大部分为木地板,小三间与大厅背向,入口则由大厅正面隔屏的两侧门进入。穿堂部分有一明堂,两个小房间,可供客人居住,也可家中人居住。这种穿堂式建筑比正式三间式小,有天井采光。

徽州人有聚族而居的习俗。有的大户人家宅屋成片相连,一百多个天井,但也只是上面几种基本格局的拼接组合而已。

最让我流连忘返的是西递的古民居外高内敞的住宅格局。西递的住宅普遍以高大外墙封闭,采用硬山做法,山墙高出屋面,循屋顶坡度迭落呈水平阶梯形,称为封火墙或马头墙。马头墙墙头都高出于屋顶,轮廓作阶梯状,脊檐长短随着房屋的进深而变化。多檐变化的马头墙在徽州的民居中广泛地被采用,有一叠式、两叠式、三叠式、四叠式,较大的民居,因有前后厅,马头墙的叠数可多至五叠,俗称“五岳朝天”。砖墙墙面以白灰粉刷,墙头覆以青瓦两坡墙檐,白墙青瓦,明朗而雅素。 排布于街巷两侧的住宅,平面规整紧凑,基本形式多作内向矩形,堂、厢房、门屋、廊等基本单元围绕长方形天井,形成封闭式内院。一般正屋面阔三间,中间堂屋为敞厅。堂屋前两侧的廊屋亦向天井开敞,明末以后或装置木门。大门置于中轴线上,也有经山墙一侧门道进入住宅的。

天井是一个进深较浅的窄条形空间,由

二、三层房屋围合而成,具有通风、采光、排水、遮阳、交通等功能。也可以天井作为一个居住单位,沿纵、横方向延展,常以纵向为进,在“凹”形(俗称“一明两暗”或“明三间”)、回字形(俗称“上下对堂”)平面基础上组合成“H”形、“日”字形等平面。横向为列,以狭弄(亦称火巷)连接,狭弄则联系街道。

大门位于第一进照墙的正中。第一进正屋的明间称前厅,第二进正屋的明间为后厅。以前厅为尊,祭祀、议事等活动均在前厅。经前厅太师壁后,有门通后进。后进地坪高于前进,取前低后高的地势,称“步步高”,以求吉祥。厅的左右为卧室。前后两厅太师壁后均为楼梯。前廊右侧有门通别厅、厨房和杂房。住宅正立面强调左右对称,正面墙呈水平直线,或者两侧高墙向内中心递降形成井口,这样不仅有利于住宅内部采光通风,而且很自然地将人的视线集中到入口。

西递的建筑文化无尽无穷,而我们只有几天的时间来了解,仅仅几天的时间,从每天不曾间断的写生中让我明白,艺术需要一种勤奋的精神,一种刻苦的态度,要多思多想,深入生活,不断从身边提取艺术元素,让我们的艺术画面更加具有审美性和真实性。

有趣的是,近人多将此楼当作古装戏中小姐择婿“热抛绣球”所在,现已成为西递村举办此项民俗活动的场所。“大夫第”门额下还有“作退一步想”的题字,语意双关,耐人寻味。此村为国内古民居建筑群所罕见,堪为徽派古民居建筑艺术之典范。

我们在游历过程中深深的被宏村、西递的独具风韵所吸引。在对宏村、西递有了进一步的深入了解后,我们开始了写生之旅。在这写生的人特别多,一路走过去随处可见。我们看到许多大师级别的人在这写生画画,他们的独特的画画手法真是太让人赞叹了,使我们真正的开了眼界,得到了见识。我的速写水平可以说是很差的,从高中刚开始练速写,我就经常偷懒不练导致我现在的速写水平很烂。对于速写我了解的太少了,建筑速写也是在大学初次接触的,刚接触这门课的时候我真是头疼不已,因为我看着画根本就无从下手,然后只能慢慢的临摹。随着每天逐渐的临摹我的速写水平有一定的进步,可是当出去外面写生的时候才知道自己真的是什么都没学会,选景定位更是一脸迷茫,当学校说出去写生的时候,说实话当时心情是很矛盾的,想去的同时又担心自己到那画不出作业,也担心速写水平得不到提高可到宏村呆了几天以后,我彻底改变了当时的想法,在写生的过程中通过老师的指导和同学之间的交流,我的速写水平得到了很大的进步,画起来也是比较得心应手的。从最初的线条生硬到线条随意流畅,慢慢的画出了自己风格。每次看到别人画的特别棒的时候打心眼里是羡慕的,因为可以把喜欢的场景完美的表现出来,我个人觉得画画不仅仅是展现出完美的画风,更重要的是要融入自己的情感,展现出自己的风格。在外面写生的时光里,我们每天清早听着鸟叫声起来,在大自然的优美环境中画画,感觉真的是特别的惬意,身心都得到放松,感觉画出来的速写风格也变得轻松洒脱。每天日复一日的生活过的轻松而愉快,每天晚上老师点评和指导,对我们真的有很大的帮助。不过很遗憾的是时间过的太快了,转眼我们已到了该回去的时间了,真的听舍不得离开这种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我想我是会留恋这个地方的。

在我们初进入宏村之时就被它复古的建筑和浓厚的文化气息以及成片的油菜花海深深的吸引住了,再加上清新的空气和淳朴的民风,当时真感觉自己犹如进入世外桃源一样。进入宏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南湖的优美景色,南湖中间的石拱桥最为显眼。听着讲解员给我们介绍这个古老的村落以及古代官商的事迹,了解到宏村始建于北宋,距今已近千年历史,原为汪姓聚居之地。古宏村人独出机抒开"仿生学"之先河,规划并建造了堪称"中华一绝"的牛形村落和人工水系,统看全村,就象一只昂首奋蹄的大水牛,成为当今"建筑史上一大奇观"。

全村现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有140余幢。民间故宫"承志堂"富丽堂皇,可谓皖南古民居之最。从村外自然环境到村内的水系、街道、建筑,甚至室内布置都完整地保存着古村的原始状态,没有丝毫现代文明的迹象。造型独特并拥有绝妙田园风光的宏村被誉为"中国画里乡村"。

其中宏村百幢古建筑中以“承志堂”最为有名,它是清代盐商营造,占地二千多平方米,为砖木结构楼房。此房气势恢宏,工艺精细,其正厅横梁、斗拱、花门、窗棂上的木刻,次繁复、人物众多,人不同面,面不同神,堪称徽派“三雕”艺术中的木雕精品。据史料记载,“承志堂”是黟县境内保护最完美的古民居,到此参观的国内外游客,无不为之倾倒。宏村水系的独特设计也堪称一绝,是依牛的形象设计的,引清泉为“牛肠”,从一家一户门前流过,使得村民“浣汲未妨溪路远,家家门巷有清渠”。宏村的居民胡同蜿蜒曲折,是最为容易迷路的,当地居民告知要是在胡同里迷路只要跟着每家每户前面的小溪走就可以找到出口,这设计可谓是建筑艺术一绝,独具特色。

我们随着导游领略过宏村的古文化以及优美景观,又走进了西递的古文化建筑。西递是黄山市最具代表性的古民居旅游景点,村边有水西流,又因古有递送邮件的驿站,故而得名“西递”,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经导游介绍我们了解到西递始祖为唐昭宗李晔之子因遭变乱,逃匿民间,改为胡姓,繁衍生息,形成聚居村落。历经数百年社会的动荡,风雨的侵袭,虽半数以上的古民居、祠堂、书院、牌坊已毁,但仍保留下数百幢古民居,从整体上保留下明清村落的基本面貌和特征。

我认为写生不仅仅是学业上的提高,也是集体的团结。学校安排这门课程是为了锻炼我们。我们写生的目的是:

一、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二、培养对自然风景和环境的观察力和感受力;

三、锻炼自己的表现技法,加强对速写的掌握能力;

四、增加班级集体荣誉感。这些目的在我们集体努力下得以实现,但我们还是有很多的不足,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也有待提高。学校给我们这次外出写生的机会,把握这次机会我们学会了也懂得了许多。

写生使我对这门课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有些平凡的的事物尽管平凡,但它是美的,要用我们的眼睛去发现美,用我们的观察力去研究美,用我们的表现力去表现美,去对自然风景和环境进行美的提炼,不再漫无目的的去做一件事,就像老师说的那样,即使是不画也不能为了完成任务而匆忙地乱画,因为那根本就不能算是作品,只是为了作业而做的。所以说艺术也是一门哲学,从中可以体会出人生的哲理。

总之,我们学校这次社会实践教学对我们的帮助是非常重大的。因为艺术离不开生活,我们从生活中表现出艺术,才是真正平凡中的不平凡美。我非常喜欢这次写生之旅,使我受益匪浅。

姓名:谢诗瑶 学号:12427310 二〇一三年十一月十三日

第二篇:四川写生考察报告

篇一:上里写生考察报告。。 2014级3班

姓名:侯静学号:14051503011 雅安,四川省地级市,原为西康省省会,1955年随西康撤省并入四川,设雅安地区,2000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地设市。位于四川盆地西缘、邛崃山东麓,东靠成都、西连甘孜、南界凉山、北接阿坝,距成都仅115公里。素有“川西咽喉”、“西藏门户”、“民族走廊”之称。 雅安先秦时代就已纳入中央政府管辖,两汉文化历史底蕴丰厚,近代更留下了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场的壮丽诗篇。

雅安是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新兴的旅游城和四川省环境优美示范城市,有“雨城”之称。 而在雅安这个自古都被称为“西蜀漏天”的地方,孕育出了别具

特色的“雅雨”、“雅鱼”、“雅女”“三雅文化”。一.上里古镇

上里镇位于雅安市雨城区北部,距城区27公里。古镇初名“罗绳”,历史上有韩、杨、陈、许、张五大家族居住,故俗称“五家口”,是唐蕃古道上的重要边茶关隘和茶马司所在地。镇上古朴的建筑高低错落,石板铺街,木屋为舍。古镇沿河有10余座古桥,古塔有文峰塔(又称字库)、建桥塔、药王塔和舍利塔;镇内尚存有3座石牌坊,即 “双节孝”石牌坊,“九世同居”和陈氏“贞节”牌坊。境内的白马泉、喷珠泉素有“雅州山水秀,二泉天下奇”的美誉。保存完好的韩家大院始建于清代嘉庆年间,院内雕刻历经三代人方完成,雕刻内容以川戏折子戏和历史典故为题材,其独特的镶嵌式雕刻工艺堪称一绝。上世纪30年代,成为红军 长征过境之地,古镇境内尚存有红军石刻标语数十幅,形成一条“红军走廊”。上里古镇的建筑格局具有以民居为主的空间特色,建筑风格仍以明清时期的为主。古镇的街道主要呈“井”子布局,且都不宽,两边全是老式的铺面。古镇以木结构为主要建筑,寓“井中有水,水火不容”之意,以水制火孽,祈愿小镇平安。

古镇民居保存得比较完好,多为青瓦民居,街中心有宽展的戏坝子,原有的二重檐歇山顶戏楼,是川中场镇不多见的巧妙设计。

现存多座石桥,其中以“二仙桥”为代表。上里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灵,所以经济不发达。但诸多非农业成份的渗入,也使小镇的经济有所发展,在规划上出现了一些新的格局。正如《中国古镇游》一书中的记载以及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研究所川西北调研组朱晓林博士(上海同济大学)写道,“镇内石板铺街、木屋为舍、建筑群高低错落、古风宛然;大院整个建筑雕梁画栋、飞阁流丹,镂空细刻、曲尽其妙,??均为清代佳作;从现状总体风貌与居住建筑群规模而言,上里镇是保护的相当完整的乡土聚落。” 1935年红四方面军长征途经上里并驻扎半年之久,在镇内留下的数十幅石刻标语都是非常有价值的革命历史文物。

二.古镇的气候篇二:写生考察报告

写生考察报告本次园林考察主要在苏州,考察对象是留园和拙政园。这两座园林是中国目前保存最完整,设施最齐全的四大名园其中的两座。这两座园林都是中国苏州园林的始祖和范本,对中国的影响力可想而知。

在此作为我是第一次考察园林,我先介绍一下留园。留园的历史有史料记载,院内建筑布局精致,其实众多而知名,始建于明嘉靖年间,虽然占地小,但是里面的布局让人感觉在梦境一般。留园的建筑数量在苏州诸园中居冠,厅堂、走廊、粉墙、洞门等建筑与假山、水池、花木等组合成数十个大小不等的庭园小品。其在空间上的突出处理,充分体现了古代造园家的高超技艺、卓越智慧和江南园林建筑的艺术风格和特色。但是我觉得整体有点小气,充分利用每一寸土地,一般都是官场失利,隐居于此,想把自然界中的美景尽收于自己院内用仿造的形式在院内表达过来。(此为留园进门处)

留园分西区、中区、东区3部分。西区以山景为主,中区山水兼长,东区是建筑区。中区的东南地带开凿水池,西北地带堆筑假山,建筑错落于水池东南,是典型的南厅北水、隔水相望的江南宅院的模式。东区的游廊与留园西侧的爬山廊成为贯穿全园的外围廊道,曲折、迂回而富于变化。留园以水池为中心,池北为假山小亭,林木交映。池西假山上的闻木樨香轩,则为俯视全园景色最佳处,并有长廊与各处相通。建筑物将园划分为几部分,各建筑物设有多种门窗,每扇窗户各不相同,可沟通各部景色,使人在室内观看室外景物时,能将以山水花木

构成的各种画面一览无余,视野空间大为拓宽。(此为中心水景)

全园分为四个部分,在一个园林中能领略到山水、田园、山林、庭园四种不同景色:中部以水景见长,是全园的精华所在;东部以曲院回廊的建筑取胜,园的东部有著名的佳晴喜雨快雪之厅、林泉耆硕之馆、还我读书处、冠云台、冠云楼等十数处斋、轩,院内池后立有三座石峰,居中者为名石冠云峰,两旁为瑞云,岫云两峰;北部具农村风光,并有新辟盆景园;西区则是全园最高处,有野趣,以假山为奇,土石相间,堆砌自然。用的最多的太湖石,有名败家石,古代许多有钱人都是因为喜爱太湖石,而搞得倾家荡产,所以太湖石也是一种财富的象征。太湖石之所以受人们的喜爱主要原因:皱;透;漏;瘦。所以这也是留园的不寻常之处。(此为冠云峰)

在后花园的盆景也很好,里面有许多见不到的植物还有盆景,让人流连忘返。

明徐泰时创建时,林园平淡疏朗,简洁而富有山林之趣。至清代刘氏时,建筑虽增多,仍不失深邃曲折幽静之趣,布局和现在大体相似,部分地方还保留了明代园林的气息。到盛氏时,一经修建,园显得富丽堂皇,昔时园中深邃的气氛则消失殆尽。该园综合了江南造园艺术,并以建筑结构见长,善于运用大小、曲直、明暗、高低、收放等文化,吸取四周景色,形成一组组层次丰富,错落相连的,有节奏、有色彩、有对比的空间体系。全园用建筑来划分空间,可分中、东、西、北四个景区:中部以山水见长,池水明洁清幽,峰峦环抱;东部以建筑为主,重檐迭楼,曲院回廊,疏密相宜,奇峰秀石,引人入胜;西部环境僻静,富有山林野趣;北部竹篱小屋,颇有乡村田园风味。留园的建筑在苏州园林中,不但数量多,分布也较为密集,其布局之合理,空间处理之巧妙,皆为诸园所莫及。每一个建筑物在其景区都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从全局来看,没有丝毫零乱之感,给人有一个连续、整体的概念。 留园整体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是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留园以其独创一格、收放自然的精湛建筑艺术而享有盛名。层层相属的建筑群组,变化无穷的建筑空间,藏露互引,疏密有致,虚实相间,旷奥自如,令人叹为观止。

对于留园的报告已经完毕,下面到另一个重点:拙政园。

拙政园的影响力要比留园大,面积也比留园大的多。她始建于明德年间,拙政园给我的感觉要比留园好,留园显得小气,她被称为“中国园林之母”。可想她的影响有多大。明嘉靖年间御史王献臣仕途失意归隐苏州后将其买下,聘著名

画家、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文征明参与设计蓝图,历时16年建成。以“是亦拙者之为政也”而起名。

西部原为“补园”,面积约12.5亩,其水面迂回,布局紧凑,依山傍水建以亭阁。因被大加改建,所以乾隆后形成的工巧、造作的艺术的风格占了上风,但水石部分同中部景区仍较接近,而起伏、曲折、凌波而过的水廊、溪涧则是苏州园林造园艺术的佳作。西部主要建筑为靠近住宅一侧的三十六鸳鸯馆,是当时园主人宴请宾客和听曲的场所,厅内陈设考究。晴天由室内透过蓝色玻璃窗观看室外景色犹如一片雪景。三十六鸳鸯馆的水池呈曲尺形,其特点为台馆分峙,装饰华丽精美。回廊起伏,水波倒影,别有情趣。西部另一主要建筑“与谁同坐轩”乃为扇亭,扇面两侧实墙上开着两个扇形空窗。(西部园林美景)篇三:安徽写生考察报告 安徽写生考察报告

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老师:

2013年3月25号,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我们10级环艺专业的同学怀着高兴的心情踏上了去安徽的写生旅途。

我们足足坐了十多个小时的车终于眼前出现了期待已久的徽派建筑,沿途的风景也大有不同,麦田渐渐的被水田所取代,不时还能看见几头大水牛在稻田里耕作,远处出现了成片的竹林,山上的植被也越发的茂密起来,不时还有许多云雾环绕其中,风景如画美丽极了,同学们也是激动不已。慢慢欣赏着沿途的风景,我们的车也不知不觉的进入了黄山市,路边的小山也渐渐多了起来,风景也越发秀丽了,我们的车子在小山之间穿梭,不时还穿越几个长长的隧道,这是在北方少见的惬意,同学们也纷纷拍照留念。不知不觉的到了下午七点多,我们的车队也终于抵达了目的地南屏,下车后我们直奔饭店,天色也慢慢暗了下来,也许是刚下过雨的缘故,这里的空气比较凉爽,没有想象中那么热,当天晚上吃完晚饭同学们就拖着疲惫的身体早早睡了。

第二天早晨吃完早餐,老师让我们集合安排了一天的行程。几位导游带领我们各班同学进入南屏景区,开始参观景点,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群充满古代气息的建筑,绿树白水下的房子,以马头墙为建筑主题的屋顶,以灰色的墙壁,黑色小瓦片的屋顶为主题的房子,充满了诗情画意,在导游小姐的带领下,我们领略了南屏的美丽风光,如“慎思堂”“程氏宗祠”还有“抱一书屋”、,这里的居民以“叶”氏为主,建筑古朴,地方特色十分浓郁。沿途还有一些茶馆,木雕馆,酒馆,颇有一番地方味道。空气中略微带些湿气,天上下着小雨,显得格外清爽,真不失为居住养生的好地方。房屋多为高大的墙体,巷子也格外幽深,窄窄的充满古香古味。最吸引人的是建筑上的石雕、木雕,每一块石板、木板,都不是为一件精美的工艺品。使人不禁赞叹古人技艺的精湛。

对于南屏,最深的印象是村中上上下下的台阶和村边的万松林,以及村外田地边的石桥和水车.万松林因为树梢上跳跃的松鼠而得名,遗憾的是我未曾亲眼目睹松鼠的身姿;不过倒近距离观赏了采蜂蜜的小蜜蜂.大水车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见,清澈的水流随着转动的水车灌入小水渠,让人不禁赞叹劳动人民的智慧.大石桥上行人匆匆,桥下河水潺潺,勾起人无限的绘画冲动. 南屏,聚居着叶、程、李诸姓家庭的上千号人口,至今仍较好地保存着8幢代表着宗族势力的古祠堂,有着族祠、家祠和支祠之分,被誉为“中国古祠堂建筑博物馆”。不过这些建筑也越来越商业化:叙秩堂(《菊豆》中的老杨家染坊)和叶氏祠堂等。《菊豆》、《复活的罪恶》、《南京的基督》、《大转折》、《徽商》及《风月》等多部影视片曾在此拍摄。因此也被称为中国影视村。然后我们又来到了关麓,关麓并不是很大其特色是它的主要建筑为汪氏八个兄弟的“八大家”住宅群,。“八大家”它是整套布局合理、设计灵巧、建筑精美的典型徽州古民居系列建筑。

第三篇:婺源写生考察报告

考 察 报 告

专 业: 班 级

: 学 号: 姓 名: 时 间:

江西婺源县调查报告

婺源县,今属江西省上饶市下辖县,是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位于江西东北部,与皖、浙两省交界,土地面积2967平方公里,其中有林地378万亩,耕地32万亩,素有“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路和庄园”之称。全县辖16个乡(镇)、1个街道、1个工业园区、197个村(居)委会,人口36万。婺源东邻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衢州市,西毗瓷都景德镇市,北枕国家级旅游胜地黄山市和古徽州府、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歙县,南接江南第一仙山三清山和铜都德兴市。

婺源代表文化是徽文化,素有“书乡”、“茶乡”之称,是全国著名的文化与生态旅游县,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

婺源县有江岭、江湾、李坑、卧龙谷、灵岩洞、彩虹桥、严田、古章等构成了婺源独有的旅游文化。除了这些著名的景点,还有独特的种植文化,茶文化,饮食文化这些都是婺源的独有的特色。

有着“书乡”之称的婺源又是理学家朱熹的故乡且深受理学影响,是一个重习俗、讲礼仪的小城。逢年过节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女儿女婿必定会带上鸡、鸭、鱼、肉、烟、酒等来看望孝敬父母,在婺源这叫做“端节”。除了这些传统佳节还能体现其徽派饮食特色文化的则属生日寿宴、结婚喜宴了

婺源——这个“书乡”、“茶乡”如今被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深受徽州文化影响,至今保存着完整的徽派建筑,沿袭着徽商流传下的日常饮食风俗习惯,粉蒸菜、糊菜,此外还有一些特色小吃。茄子干、(茄子、糯米粉、辣椒油盐等调料蒸熟之后晒干)酒糟鱼(将鱼用烟熏干或晒干后加辣椒料酒等调料做成)成为外出之人探亲访友必备之佳品。由于婺源喜食辣,故每年春夏之交农家会种许多辣椒,待到成熟时节一篮篮红辣椒采摘回家,洗净切成小片,晒干留在日后吃。

在婺源,让我记忆深刻的还有许多古树和木板廊桥。

婺源境内多有各种各样奇形怪状的古樟树,珍贵的百年红豆杉。代表的就是严田古樟,篁岭景区水口红豆杉群。许多古树都是参天巨擘,有一1500年的古樟,更是需要近20成人才能合抱,实在令我惊叹!

木板桥是婺源的一大特色,原汁原味的杉木建造的木板桥宛如金桥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桥下是清纯无比的江水,桥上不时有村姑农夫挑着担子从经过,山光水色与木板桥有机结合为一体,妙不可言。

最后,随处可见的民居也是一大特色。婺源的古民居与皖南民居风格近似,比较著名的有理坑的官宅府第、思溪古村、篁岭古村、延村以及其它。理坑的“大夫第”和“天官上卿”府都是明朝建筑的精品,房屋里面都是用木头建造的,门窗的雕刻很精致很细腻,看了无人不赞叹前人的高超的雕刻技术。

这里的房屋大多古旧,据说有三四百年的历史了。有些房子已经破损或倒塌,但它还是我们眼中一道不可或缺的景点,它毕竟经过了风风雨雨,历尽了人间沧桑,它是历史的见证。

第四篇:云南写生考察报告

云南写生考察报告 2011年4月7日,我们设计艺术学院的第二次写生考察之旅开始了。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09级四个设计专业的学生怀着兴奋、激动的心情奔赴云南,进行为期半个月的考察,主要有四个站点:昆明——香格里拉——丽江——大理。

云南省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边陲。战国时期,这里是滇族部落的生息之地。云南,意即“彩云之南”,另一说法是因位于“云岭之南”而得名。省会是昆明市。 总面积38万多平方公里,总人口约4415万。云南是全国民族最多的省份,全省共有52个民族,其中人口5000以上并有固定分布范围的有26个。各民族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这一次的外出专业考察,依我个人来看,有三个目的。一是开拓我们的设计视野,看的东西多了,视野面广了,相应地设计思维就得到了拓展;二是以专业的视野和角度学习和总结外面的优秀设计元素,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加入自己的设计思维,把两者有效的融合在一起;三是让我们既亲近自然又与社会接轨,许多设计元素需要我们到大自然中去寻找,许多设计作品需要得到客户的认可才有价值!而我自己主要考察的就是: 少数民族的民族风情,少数民族的文化底蕴与文化内涵,古城的建筑风格及合理的布置,艺术设计风格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运用等等。

第一站——春城昆明

经过一天一夜的火车,8号晚上我们于抵达昆明,就直接去宾馆休息。9号早上我们去参观云南名族村的彝、白、傣、苗、景颇、佤、哈尼、纳西、傈僳、独龙等25个少数民族的村寨、民族歌舞厅、民族广场以及激光喷泉、水幕电影等旅游设施。民族村寨采用复原陈列的手法展示云南的民族风情。走进村里只见不同风格的民族村寨分布其间,错落有致,各展风姿,各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村舍建筑、生产、生活、宗教习俗均

如实地展示出来,是云南民族文化的缩影。游客在村寨里,除可了解云南各民族的建筑风格、民族服饰、民族风俗外,还可以观赏激光喷泉、水幕电影、民族歌舞、大象表演;品尝民族风味小吃,购买民族工艺品。身着民族服饰的导游小姐为游客提供导游服务.讲解各少数民族的习俗。我们刚好参加了傣族的泼水节,每个人都是透的,可以感受到少数名族人民的热情与狂欢,是重来都没有体会过的,沉浸在各名族洋里,流连忘返。

第二站——香格里拉 9号下午我们就赶往大理,住了一夜就奔赴香格里拉。10号晚上,我们到了香格里拉。刚下汽车,大家最明显的感受就是缺氧跟冷。香格里拉是我们所到地方海拔最高的区域,海拔越高温度也会随着下降,幸好我们还能适应。 11号我们参观游览了有小布达拉宫之称的松赞林寺。噶丹松赞林寺始建于1679年,是云南省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从中甸县需向北望去,在宽阔的草原尽头,群山之间,有一座集镇规模的建筑群,极高处的屋顶上有鎏金铜瓦熠熠放光,夺人眼目。这片近乎古堡群似的建筑,就是松赞林寺。一开始有导游带着我们,从外到内,大概介绍了寺里的供奉的几个重要的庙宇,看到那些庄严高大的佛像,会情不自禁的跪拜,虔诚而又庄重。晚上我们自己也参加了藏族的篝火晚会,接受了他们的哈达,品尝了烤全羊和青稞酒,再欣赏藏族人的热情表演,其乐融融。第二天早上,我们还去了大草原,虽然说,草原上没有草,但是站在路边望去,一望无际,感觉远处的天跟草原已经交接了,视野很开阔,整个人也彻底的放松了,抛却所有的烦恼。 就这样,我们结束了在香格里拉的行程,我想去试着用心感受这里的蓝天、白云、湖泊,和藏族人的信仰。这一切的一切,都净化着我平凡的心灵。

第三站——映像丽江

我们在丽江呆的时间是最长的,有6天7夜。丽江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连接部位,市区中心海拔高度为2418米。 第一眼见到古城,让我感觉他就是个江南小镇。小桥流水,杨柳依依。青石板铺就的凹凸小怪,飞梁木柱的古朴民屋,紧密相依,错落有序。城郭虽然不大,确实布局细密,在那回旋的阡陌间游走,一不小心就会迷路。

吃在丽江,住在丽江,游在丽江。丽江是个很有味道的古镇,只有住在里面才会全方位的感受到她的魅力。虽然不知道丽江到底有多少客栈,但是每家都很有特色。

第一眼见到古城,让我感觉他就是个江南小镇。小桥流水,杨柳依依。青石板铺就的凹凸小怪,飞梁木柱的古朴民屋,紧密相依,错落有序。城郭虽然不大,确实布局细密,在那回旋的阡陌间游走,一不小心就会迷路。电视剧《一米阳光》跟古城里的客栈是一样的,名字非常有诗意。

可能是因为我出生在江南的缘故,呆在丽江古城,有种家乡的感觉,很舒服,很心安。

第四站——大理

大理是我们的最后一站,她是白族少数名族的居住地。这里海拔1970米。大理是一座很美很有韵味的古城,他的风光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风花雪月”,即“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它们是大理著名的四景。大理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城墙沿着城墙一步步地走,用手轻轻抚摸着那些砖石,不禁要想到他昔日的辉煌和繁荣。

大理古城简称叶榆,又称紫城,其历史可追溯至唐天宝年间,南诏王阁逻凤筑的羊苴咩城(今城之西三塔附近),为其新都。现在的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据文献记载,它“规模壮阔”,方圆12里,城墙高2丈5尺,厚2丈;东西南北各有一城门,上有城楼,分别称做:通海、苍山、承恩、安远;城的四角还有角楼,也各有名称:颖川、西平、孔明、长卿。城墙的外墙为砖,上列矩谍,下环城沟。城内市井俨然,布局呈棋盘状,从南到北有5条街,从东到西有8条巷。当然,这些建筑今天多数已荡然元存,有的还依稀可见,现在,保存下来的还有南北城的部分城墙。1982年,重修南城门,门头“大理”二字是集郭沫若书法而成。

装饰是白族民居建筑的一大特点,十分注重门楼,飞檐翘角,斗拱彩画,颇具特色,门窗、照壁多用剑川木雕以及大理石,彩绘和水墨装饰画,工艺精致,清新典雅,在西南民居建筑中,堪称一流。

后来我们来到了大理洱海,感受到自然的和谐之美。篇二:云南写生考察报告

云南写生调查报告

千面女郎

丽江现有三座古镇,分别为大研古镇、束河古镇、白沙古镇。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就是大研古镇,它坐落在丽江坝中部,是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 古城海拔2400余米,始建于宋末元初,全城面积达3.8平方公里,自古就是远近闻名的集市和重镇。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没有城墙的古城,据说是因为丽江世袭统治者姓木,筑城势必如木字加框而成“困”字之故。古城内的街道依山傍水修建,铺的大多都是红色角砾岩,雨季不会泥泞、旱季也不会飞灰,石上花纹图案自然雅致,与整个古城环境相得益彰。位于古城中心的四方街是丽江古城的中心,古城与新城交界处的大水车是丽江古城的标志。 相对与小镇的柔美,我可能更喜欢高原风光的大气,但或许是不经意的将自己放置于这座古老的小镇之中,却也让我那习惯了大气磅薄的视角,悄然的混杂了几许绰约的风情。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下,从狮子山上的万古楼探出头去,看着这座寂静的小城在金色的外衣之下,开始一天惬意悠闲的生活。那一抹抹、一缕缕跳动的光线,映照在光滑石板路上,折射出醉人的光辉。孩子们银铃般的笑声,混杂着丽江粑粑阵阵的香气,糅杂进这清澈见底的玉龙雪水,飞进了我的视线。这一刻,她是那样的恬静,伸出那纤细的手,引领我穿过一巷又一巷,直至走进她的心房。古城内的那些酒吧也很有风味,大部分的招牌和菜单都是英文的,俨然一副国际化的样子。在初夏暖暖的阳光下,在城内缓缓流动的小河旁,听着自己能听懂的和不能听懂的语言在飞扬,真是很惬意。

夜幕降临,大研褪去了羞涩的面庞,换上了前卫的衣裳。到处是吵杂的音乐,时尚疯狂的男女,几乎让我忘却了那高高悬起的灯笼下面,还有流水的轻声吟唱。 温婉女子

如果说,大研好似一个千面女郎,束河则更像一个温婉女子。它位于丽江古城西北4公里处,是丽江古城周边的一个小集市,建筑群内民居房舍错落有致,布局形制与丽江古城四方街相似。青龙河自建筑群的中央穿过,建于明代(公元1368~1644年)的青龙桥横跨其上。沿束河街北走100米,便可找到溪流的源头“九鼎龙潭 ”,又称龙泉,潭水透明清澈,日夜涌泉,束河人奉为神泉,于是建有北泉寺。它其实两个大小不等的泉潭组成,中间由一凉亭隔开。潭水因潭底水草而显得碧绿,潭中游鱼成群,清晰可见。

大研古镇无论在建筑布局上,还是游人密度上,都过于紧凑,对于向来不喜欢吵杂的我,更迷恋束河那极尽可能的闲散。我在古镇中随意的走,折回,侧身。身外,商业繁荣,是一家紧挨一家的小商铺、小酒吧,以及来来往往的游客;穿越一条窄窄的长长弄堂,就像进入了时间隧道,来到另一个时空,有另一重天地,弄堂的这头,还保持着古时的格局和纯朴的民风,古风依存,长廊依然,旧式堂宅依旧。束河古镇,其最大的不同地方,或者说迷人之处,就是这种颠倒众生的存在吧,更增加了游人的这种错觉,以为自己不是在古镇、古村游玩,而是来到古时候的某个地方,从外面的繁华世界来到这里,同样会让人陶陶然、欣欣然??? 在这里,可以找到未经修葺的古宅,欣赏几百年文化的沉淀;可以随着穿梭的玎珰,找到最美的耳环;可以在门前那盛开的花朵旁,见到悠闲的小狗;可以在通透的蓝天下,捕捉到最美的笑颜。那在外人看来,沉甸甸的八十斤稻草,却是她心中幸福的源泉。一个远去的背影,回味绵长的笑声,我突然明白了,幸福,并不能用固定的标准去衡量。那一点,那一滴,都只存在于自己的心中,却能通过一个眼神,一句话,传递给你身边的每一个人。傍着流水,享受一顿晚餐,吉他歌手清澈的嗓音,摇曳的烛光,令我失神。在云南这块民族大舞台上,大家即

兴起舞,不分年龄、不分地域或民族,所有人都是最优秀的舞者。乌云笼罩下的四方听音广场上,老人、小孩、青年,里里外外排成几层,绕着一个最简单的圆圈,不少到这里的游客也会插在队伍之中,随着古老的节奏翩翩而舞,这一刻我真正体会到,时间在这里是最宝贵也是最廉价的财富。

康巴汉子

丽江古镇的美,细腻婉约,建筑上的精致,让人细细品味。而落于云南省北部城市香格里拉的独克宗古城,和丽江热闹的大研古城不一样,更有着一种康巴汉子的大气之美,恍如在早已沉淀在历史记忆被唤起的景象,这种平静的穿越让人油然而生亲切之感。我想也许它原本就是从人们记忆中那内心的纯净之地中走出来的,是我们最无暇而美好的投射,也正因为如此,它的平静才能真切的抚慰着我们被物欲尘埃遮蔽着的躁动的灵魂,轻揉着我们沧凉而冷漠的情感。独克宗古城,那里会让你洗去一身的疲惫,只剩下一颗淡然的心去聆听巷子里远去的马帮铃声,对着天上的蓝月亮倾诉心底的故事。 这座古城初建于唐朝,明朝毁于战乱,清朝重建,民国扩建,历史长达千余年。石砌的房屋外髹着一层白粉,白天看起来,处处灿亮如阳光;夜幕一垂,房屋又皎洁得好似披上了浪漫的月光,因此,古城又名“白色石头城”。凹凸不平的石板路,像八瓣莲花般伸向不同的方向;石砌的民居,在大龟山周遭错落有致地散布着,整个地方,在岁月的浸渍下,泛出了灰旧而不破败的颜色。它那古意盎然的原貌,展现着一种不事修饰的随意,正是这样一种我行我素的个性,使这个偏远的地方流现了一种令人震撼的大魅力。

古城内的大佛寺,是一座五层砖木结构,汉藏风格仿古建筑,它的傍边,是这个高21米,总重60吨的巨型转经筒,筒身为纯铜镀金,筒壁上高浮雕文殊,普贤,观音,地藏四大菩萨。下层为佛家八宝:法螺,法轮,宝伞,百盖,莲花,宝瓶,金鱼,盘长。筒内藏有经咒,无字真言124万条和多种佛宝16吨。筒顶为比筒身直径明显大的圆形“伞盖”,轮座为巨大的滚珠轴承,轴承外围为直径约十公分的不锈钢管弯成的大环。转经者可抓握大环,或推或拉顺时针转动经筒。 据说六个壮汉方可转动,每转一周,相当念佛号124万声。人们一拨又一拨虔诚地加入合力顺时针推动转经轮的祈福队伍,很是壮观。那富有节奏的转动,不只是经轮,更是长久以来存在于人世间的信仰。

离大佛寺不远,开来自四川甘孜州塔公草原的一家兄弟,在这里开了一家独具特色的藏式餐馆-康定情歌,飘香的酥油茶,美味的牦牛肉火锅,好客的胸怀,一如那粗犷豪放的音乐和舞姿,伴着朴实的言语,印刻在我的记忆深处。这里的三弟,叫做诺尔布,一个聪明帅气的藏族小伙,舞姿出众,善于交谈,我二天的晚餐都是在这里吃的,也让我们成为了好朋友。

在独克宗古城,你的脚步会不由自主地慢下来,不是因为石板路,更不是因为土墙房上的袅袅炊烟,千百年来这里的居民早已经习惯了晒晒白天的红太阳,而后在夜晚的蓝月亮下欢歌尽舞??或许坐落于“八瓣莲花”之中的独克宗神圣不可侵犯,才形成了这里的与世无争和一尘不染,才让这里至今保留得如此完整,让人到访这里的人停止了时间。独克宗那独一无二的建筑、文化、风俗,无不阐明了什么是梦幻中的香格里拉?? 游人的减少,倒方便了我们的写生,我也不喜欢嘈杂,安静的在古镇中穿梭。一切只在随意的走动之中,路上的感觉只存在瞬间的感动,影像只是一种记忆的方式,唯有心里的感应才是永恒的芳华。残存的天空不只是灰暗,花红柳绿也有竟时,古老的石板路依然在延伸,行走在上面脚步,却世代的更迭。篇三:云南写生报告

云南写生报告

实习目的:

通过外出户外写生进一步加深对中国建筑(民居、风土人情、自然风景)的感受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加深和拓展学生对美的修养,同时锻炼学生在实践中的毅志力、吃苦精神、协作与友爱精神。培养学生对自然界风景、古民居园林造型、色彩的感受和学习借鉴优秀传统文化,为装潢专业奠定坚实全方位美学修养和绘画表现技巧基础。

实习时间:

20

13、

4、21至20

13、

5、9 实习地点:

大理、丽江、瑞丽、腾冲

实习感受总结:

带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踏上了期盼已久的云南之旅,这是一次比较特殊意义的旅行,它既不是旅游,也不是观光,而是带有目的的写生。

同学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在火车上有说有笑,想象着各种情景。一路上我也无比激动,而且看到了从北方到南方植被、景色、建筑的不同。虽说坐了俩天火车,但我仍然没觉得累。在云南这些天,通过大量的接触和了解,我被这里的景色、建筑、风土人情深深的感染了,十几天已让我对这片宁静祥和的地方产生了浓厚的不舍之情。这里天人合一,青山碧水独领神韵。第一站去了大理,大理古城白色墙、灰色瓦、翘起的屋檐像展翅的雄鹰,屋檐上雕着各种图案,有一种浓厚的古典气息。除了满足建筑最基本的居住功能以外,云南少数民族建筑还突显了自己的另外一个特色:景观独特性。

我们还参观了白族民居,在那里了解到白族的风土人情,看到了他们安乐祥和宁静的生活,像世外桃源一般,白族的民居建筑为独立封闭式的住宅,不过这种古老而又造价昂贵的住宅已不被当地人所采用了,现在多是一家一户自成院落的二层楼房,但雕刻、彩绘仍很漂亮。步行街和洋人街又让人感到现代大都市的繁华,灯火辉煌与古建筑相得益彰。在当地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大理因产大理石而命名。但也有其他的说法,不过我更相信这种说法。我们还去了三塔寺和洱海,在三塔寺有很多神像,在殿堂里让人感到敬畏,也让人心灵清净,这里逐步而高就像在一步步接近神灵。苍山洱海这天成的景观让人叹为观止。结束了一天的行程,第二天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大理,奔赴丽江。 丽江古城以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少数民族古城著称,在古城有著名的四方街、大石桥、酒吧街、木府等景点,这里有最具民族特色的旅游纪念品。丽江古城以小桥流水人家著称,在古城内到处都有清澈的小溪,古城里光滑的石路,走在上面一个不小心就会滑倒,它让我想到这石路年代的久远。精致的石拱小桥,漂亮的木府,无不透露着古色古香。走在古镇中让人身心宁静,依托三山而建的古城与大自然产生了有机而完整的统一。走在丽江的小路上,熙熙攘攘的观光客,古老的石板路丰富着这个带着几分梦幻色彩的边陲古城,也许只有富于动感把握瞬间的速写手法才能描绘我们复杂的感情,走在古城的巷子里到处是淡淡的花香。坐在水边用画笔记录着眼前的美景,只恨自己技术有限,不能将这无线的美景更好的描绘出来。在古城里随处可见充满热情的小画家。

接下来我们又到了中国的最西南边境、中缅边境:瑞丽。在这里又是一种景象,在这里可以看到缅甸的一些风情。我们还去了热带雨林区,在这里有各种各样的树木,他们形态奇特,有点树还生长在岩石上,显示了它顽强的生命力。在尽头还有一个小型的瀑布,站在瀑布跟前有一种沁人心脾的凉爽,在这里感到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在这次写生过程中,最让我感动的是在腾冲去昆明的路上,在路上我们乘坐的大巴车正巧坏在隧道里,而这时经过的车辆多为易燃易爆品,在灰暗的环境下如果这些拉着易燃易爆品的车与我们的大巴车相撞,那么后果不堪设想,这时我们的陶老师果断决定让我们全部 这次写生使我对美术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写生过程中使我提高了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使我更加注重从生活中发现美,正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就是这样。我们应该时刻用我们的眼睛去发现美,用我们手中的画笔去描绘大自然的美,对自然风景进行美的提炼。

总之艺术来源于生活,离不开生活。我们应该从生活中体验艺术,发现艺术。篇四:云南写生实习报告

云南艺术考察报告

西华大学10级美术学艺术考察终于在兴奋中和欢乐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这次外出考察我们来到美丽的云南主要游览了昆明、大理、丽江、香格里拉四个城市。 神奇富饶的美丽的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疆东西横跨864.39公里,南北纵横990公里。土地面积达39.4平方公里,总人口余4500万人。东以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为邻,南北面以金沙为界,与四川隔江相望。西南和缅甸接壤,南面与老挝、越南毗邻,国境线长达4061公里,是全国陆地边界线最长的省份之一。

一、考察第一站——大理。

其实,准确的说我们是十一号到的昆明,本以为考察的第一站是昆明,可是

刚下火车导游便来接我们去大理。一路上不禁为大理的风光感慨, 大理古城东临碧波荡漾的洱海,西边倚靠

常年青翠的苍山,形成了“一水绕苍山,苍山抱古城”的城市局面。

现存的大理古城是以明朝初年重建的,城呈方形,开四门,上建城楼,下有卫城,更有南北三条溪水作为天然屏障。城墙外层是砖砌的,全城清一色的青瓦屋面,鹅卵石堆砌的墙壁,显示着大理的古朴、别致、优雅,门头“大理”二字

是集郭沫若书法而成。

店铺比肩而设,出售大理石,扎染等民族工艺品及珠宝宝石。 沿街

古城东西走向的护国路被称为洋人街,这里一家接一家的中西餐馆,咖啡馆、茶馆及工艺品商店、招牌、广告多用洋文书写。吸引着金发碧眼的老外。他们在这里流连忘返,寻找东方古韵。逐渐形成一道别致的风景。

考察第二站——神奇的香格里拉。

当我们来到神奇的香格里拉,面对着一望无际的草原,屹立在峻拔的高山下的时候,我们发现这里没有引人注目的高楼大厦,没有豪华飞驰着的汽车,听导游说,警察在这里的地位很高,这里居住的多为藏族人。到香格里拉的当天晚上,我们便去了藏民家访,在藏民家中,藏民教会了我们,他们的基本问候语和礼仪手势,十分有趣。

第二天,我们跟着导游去了有小布达拉宫之称的松赞林寺,寺院建筑可以说荟萃了藏族宗教文化的精华,建筑金碧辉煌,造型丰富多彩的镀金铜瓦,殿宇宝角兽吻飞檐,诠释着佛经的丰富内涵。响彻着佛普渡众生的布道,这里是佛光充溢的殿堂,令人印象深刻。

考察第三站——艳遇之都丽江。

告别了香格里拉,我们接着赶往丽江。丽江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连接部位。市区中心海拔高达2418米,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古城,被称为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丽江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

地方,共有十二个少数民族,以纳西族、彝族、僳僳族为主。

经过一晚上的休息,终于养足了精神,第二天我们便去了丽江的古街——四方街。

四方街是一个大约4000平方米的梯形小广场,五花石铺地。街道两旁的殿鳞次栉比,其西侧的制高点是科贡坊,为风格独特的三层门楼,西有西河,东有中河,西河上没有活动闸门,可利用西河与东河的高差中洗街面。

从四方街四角延伸出四大主街,义光街,七一街、五一街、新华街,又从四大主街岔出众多街巷。如蛛网交错,四通八达。从而形成以四方街为中心沿街逐层外沿的缜密而开放的格局。

酒吧一条街极近体现着艳遇之都的丽江的暧昧之感

,晚上我们去了名为“小巴黎”的酒吧,

它的内饰在古城当中别具一格。主人为法国人,被丽江古城的浓郁的生活气息,独特的民族文化及遍布的传统纹样。

丽江的夜晚暧昧但绝不放纵,丽江是“音乐城”,是歌手的花园,艺术家心灵的驿站,旅游者休闲娱乐的花园。

考察第四站——昆明。

告别丽江,早上六点我们乘坐了10个小时的旅游大巴,到达了昆明。作为云南省唯一的特大城市和西部地区第四大城市,年温差为全国最小,这样在全球亦少有的气候特征使昆明以“春城”而享誉中外。

由于火车票提前定好,因此在昆明待的时间只有一天。导游带我们去了昆明斗南

花市,听介绍斗南花卉市场每天有一万余人次进场交易

,日上市鲜花66个大类,300多个品种,

月400-600万枝。日成交额350-550万元,每天有280余吨鲜花通过航空、铁路、公路运往全国60多个大中城市,部分出口日本、韩国及东南亚等周边国家和地区。缤纷的鲜花比我们想象中的便宜许多,一大束才两元?? 总结:

通过这一次云南艺术考察,使我们对云南当地的民俗风情,民族特色,建筑特点,有了进一步的实际了解。

第五篇:外出写生考察报告

写生 专业考察报告

目录 前言 ..................................................................................................................................................4 第一章

商业展示空间与博物馆设计 ...........................................................................................6 模块一

诚品书店 ...................................................................................................................7 一、诚品书店内部结构 ...................................................................................................7 二、诚品书店设计 ...........................................................................................................9 三、总结 .........................................................................................................................12 模块二

上海宜家家具城 .....................................................................................................12 一、宜家的设计风格 .....................................................................................................13 二、宜家设计理念 .........................................................................................................14 四、总结 .........................................................................................................................17 模块三

K11 商业中心 ..........................................................................................................17 一、入口处主题设计 .....................................................................................................18 二、B1 楼“大树”设计 ................................................................................................18 三、总结 .........................................................................................................................19

模块四

苏州博物馆 .............................................................................................................19 一、苏州博物馆传统的传统风格与现代风格 .............................................................20 二、贝先生的“让光线来做设计” .............................................................................21 三、总结 .........................................................................................................................22 模块五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23 一、外景展区 .................................................................................................................24 二、外墙设计 .................................................................................................................25 三、“12 秒水滴”设计 ..................................................................................................25 五、“人类的浩劫” .......................................................................................................27 六、陈列展厅 .................................................................................................................28 七、总结 .........................................................................................................................28 第二章

古典园林与江南民居 .............................................................................................29 模块一

古典园林 .................................................................................................................29 一、拙政园的造园手法 .................................................................................................29 二、拙政园的空间布局 .................................................................................................32 三、苏州博物馆的室内家具与陈设 .............................................................................34 模块二

江南民居 ...............................................................................................................36 一、水乡的整体民居布局特点 .....................................................................................36 二、传统居室内部空间的布局与陈设特点 .................................................................38 第三章

废旧空间的改造与再生 ...............................................................................................40 一、石库门的改造特色 .................................................................................................41 第四章

城市地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的设计 .....................................................................43 模块一

上海城市规划馆 .....................................................................................................43 一、上海规划馆简介 .....................................................................................................43 一、地理位置及造型 .....................................................................................................43

二、展厅内部构造 .........................................................................................................43 模块二

上海外滩 .................................................................................................................47 二、外滩简介 .................................................................................................................47 三、功能区域分析 .........................................................................................................48 模块三

上海新天地 .............................................................................................................48 一、地理位置 .................................................................................................................50 二、南宋御街简介 .........................................................................................................50 三、功能区域分析 .........................................................................................................51 第五章:商业展会 .........................................................................................................................51 一、展览服务及流程 .....................................................................................................52 二、展会中的平面设计及广告 .....................................................................................53 三、展厅特色分析 .........................................................................................................54 总结 ................................................................................................................................................59

前言

会展是指会议、展览 、大型活动等集体性活动的简称。其概念内涵是指在一定地域空间,许多人聚集在一起形成的、定期或不定期、制度或非制度的传递和交流信息的群众性社会活动。会展所涉及的面比较广泛,作为一名艺术与科技专业的学生,我们于 2017 年 10 月 12 日从学校出发,进行了一次考察,在这次的实训过程中,让我对于会展业有了更深的了解与体会,对于会展业的整个体系也有了初步的了解。

会展作为新兴产业,被称为“城市的面包”和“经济的晴雨表”。会展业产生了强大的互动共赢效应,优化了配置资源,提升了企业形象;增加了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风向标”,在我国,会展业又被称为“朝阳产业”、“无烟产业”。它的数量、规模正以每年 20%的平均速度递增,成为目前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这一次的考察中,拓宽了我们的视野。通过参加展会,切身观察了如此庞大的会展运营是怎样有效地实施和进行的。在参观的同时也就是在学习,以实践的方式来扩宽同学们的视野,不再局限于上课的教室以及大学的小圈子,而是放眼到社会、到具体的会展实施工作。

通过理论结合实际,更加有益于今后的学习。我们平时的学习大部分都局限于书本与老师上课的讲授,通过亲身参与会展现场,直观的感受到了会展现场的气氛。感受到了一个有效管理、有序进行的会展现场。参观了多数的会展,看到了更多的平面广告设计,更多的会展场馆设计,多会展的设计有了初步的了解

同时,参观了很多具有特点的园林,江南民居,对传统的古代房屋空间结构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以及传统房屋与现代建设的关系,从自然景观中收到启示,学习古人的传统智慧;从都市设计的案例中,实际体会设计人员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要求,培养了自己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表现能力、设计能力,以及和专业相关的综合素养,诸如自立意识、沟通技巧、团队精神。学习了如何合理的运用空间改造,如何因地制宜用环境建设空间,如何在会展设计中将文化特色融入进去。

第一章

商业展示空间与博物馆设计 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高楼大厦越来越多,商业区的种类也在不断增加,展示空间,不再是展示陈列这么简单。人们购物在意商品质量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商业店铺内部的格局、装饰、氛围这种外在因素。其实现在优秀的商业空间设计可以提升企业自身的品牌形象,营造沟通和服务的良好气氛,让消费者享受到独特的人文环境。企业根据所从事行业的特征,而设计各种不同风格的商业空间,根据自身的风格和性质突出商业空间的主题。商场空间的设计主要目标是吸引各种类型的过往旅客、顾客停下脚步,能走进店铺里选购商品。一个商场空间设计的成功与否紧密关系着其商品销量与盈利的多少,一个好的商场空间的合理设计有助于维护商场形象,促进商品的销售,给其带来最大利益化。

以往的课本知识,只是在脑子里一闪而过,并没有留下很深的印象,但在此次考察过程中,有很好的把课本知识与现实联系,理论结合实际,使我们更加深刻的记住专业知识,同时开阔了视野。我们认识到设计是一个很人性化的过程,感情,是设计的灵魂所在,在这个经济发达的时代里,物质需求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精神需要。

(一)商业空间设计的发展趋势 1、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设计趋势 2、人为本源的设计发展趋势:满足室内使用功能的需要、注重绿色建材的选用、注重不理想物理环境的创造、注重人的心理情感需要、注重自然景观的再创造。

3、体现民族化、本土化的文化特色设计趋势 4、高科技化的设计趋势 5、强调动态的室内设计观念趋势 6、多元化设计风格流行的趋势 7、业主及大众参与的设计趋势 在考察期间,我们进入多家专卖店内部观察,发现不同品牌都有着自己的设计风格。店面装修的精美独特,经济实用,一方面要满足实用要求追求最佳的功能;另一方面要装修的精美舒适,给顾客一个安逸舒适的购物场所。其本身的商品就是一种很好的装饰,将商品进行不同的陈列摆放对其稍加设计便可营造出理想的效果。

模块一

诚品书店 诚品书店 “ 在诚品,书不等于商品,时间不等于金钱,空间不等于商铺,而读者重新回归成为人。” 一、诚品书店内部结构

第二天初到苏州,苏州新区的精致生活让我们耳目一新,我们下午到了成品大厦。苏州诚品大厦位于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东畔,它是一个集文化、表演、艺术、商业、观光以及人才培育的地方,具有跨界综合性的创意平台。整栋建筑以「净探聚」为定位,以「人文阅读、创意探索的美学生活博物馆」为概念,通过博览大厅、大型步梯、诚品书店流畅串联起全馆空间,引领人们悠游于其中。就算我们逛上一整天也不会无聊。内部包含了餐饮、娱乐等设施,我们看书无聊时,可以去逛一下商场,可以去喝杯咖啡,饿了还可以去吃个饭,只有你想不到的不到,似乎没有它没有的。

成品大厦内部设置 4 层楼层,B1 是潮流生活区,一楼是风格美学服饰鞋包区,二楼是创意设计区,包括诚品书店、儿童馆区,三楼是人文视野区,包括诚品书店及展览区。我们从北门入,一进门,在入门处直对的是 6 米宽的大型步阶,最吸引我们的侧墙上的列签,那是自诚品诞生的重要历程和择书大事记,我们在那站立一会,拍照留念的络绎不绝,俨然已是一处文化景点。

诚品书店,设五大书区,旅游区、生活风格区、艺术区、人文社科区、西方文学区;同时还设有很多特色的空间,比如实演厨房、视觉实验室、儿童馆、咖啡馆、文具馆等。一开始我们进入到大厦内,跟着大部队沿着书页步梯,首先到了二楼很具有风格的文具馆,文具回归生活,文具以实用兼美感呈现在顾客面前,浏览货架上各种特色商品,我们一行人都特别的享受,在我们的眼里货架上的不

是商品,而是艺术品。我们深深感到眼睛不够用,很多精美的东西也不知道什么用途,只是想,如果全都可以买下来,那该多好。我们在二楼停留了很久,很享受这个欣赏的过程。

每区主题下都可谓面面俱到,不用多跑,诚品都以其生活美学理念出发,将高品质的相关推荐摆在消费者面前以供择选——这一方式也在别区被确实印证:生活休闲区健康、饮食生活类书籍旁边点缀以绿色食材和特色小食,也许看著看著那些书你就馋了,继而购物车又满了许多;我们在欣赏的同时不知不觉就开始消费,但是这种消费过程让顾客很享受,对我们来说这是划算的,这是我愿意消费的。对于一个以阅读文化为核心的大型商品综合体来说,整体美学理念统一、繁而不杂是很有必要的。

二、诚品书店设计 我们从书店的设计来说,书店空间设计别具匠心,内部的地砖地板、灯饰、玻璃天花板都不是一致的,但是他们很和谐的就融合在了一起,每个分类大都有独特的图书空间,因地设置了自己的花样,有阶梯及非阶梯的木质地板,一样的木质书架,让人亲近。书友们在每个空间中放松,怡然自得地阅读。呆在诚品的短暂时间里,目之所及除了杂货精品,感受更多的是精美的阅读生活。下面从三个方面来说一下诚品书店内部空间设计的“随性”。

(一)随性的舒适空间

在以往我们所看到的传统书店内,无论是在其天花与地板的设计上,还是书柜的摆放布置上,让处在其室内的顾客总会有种压抑与沉闷的感觉,总想快速买完书之后迅速逃离的感觉;但是,我们在诚品书店内给我们的感受是一种轻松、自由、随性的舒适感。诚品书店中的地板设计并不是完全一样的,也并不是毫无特色感;书店内的地板和天花都是按照区域不同而进行不同的设计,主要体现在地板的材质以及地板的色彩上,比如在儿童区域内,大量采用实木地板,根据我们查资料了解到,这都是因为考虑到儿童是弱势群体,容易受到来自外界的伤害,而实木地板的材料都是来源于大自然,属于天然的材料,没有放射性,没有甲醛,对人没有伤害性,而且实木地板的性质属于冬暖夏凉,儿童坐在上面或趴在上面都不会有太多的伤害,因此大量铺设实木地板,儿童便可以随性的玩耍看书,不论是坐在地板上看书,趴在地板上看书,还是到这个区域的其他角落看书或玩耍,或与父母进行一些亲子间的互动。在这些区域,所有走道安排是足够宽敞的,书架旁边还专门为儿童设置一些高度都较矮的站台,便可以独自站在上面随心挑选喜欢的书籍。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个书店内部人性化的设计。

(二)随性的文化空间 在诚品书店里,我们发现其内部很随性,相关的导购人员并不是在向来往顾客推销,而是站立在一旁,如果你需要帮助你就可以询问他们。虽然说企业的出现就是为了盈利,但是诚品更注重了顾客的感受与回馈。诚品的一层是“知性风采”的展览区域;二层是一千多平方米的书店;地下两层是极具文化气息的用品大卖场,销售艺术气息厚重的各种物品;在底部的圆形空间是诚品音乐厅,有品种齐全的音像制品在内。

各种各样的美食即咖啡馆穿插其间,提供朋友们闲谈休憩,这就是诚品书店打破了传统模式而经营的复合商品模式。越往里走,图书的摆放越多起来,在墨客咖啡一边,是音乐黑胶馆,摆放着音乐、表演艺术、音像与影视方面的图书,影视音爱好者在此可以找到自己的知己。书店除了图书,还有艺术区、文学茶荟、文具馆等。在文学茶荟区,书友可以付费品茶阅读。旁边有书桌、板凳,书友走累了或者站酸了,拿一本书到书桌边与同行人一起阅读,也是一件乐事。

这种诚品的文化现象最大创新点就是打翻了传统书店的经营概念,将书店经营为一种有文化气息的休闲场所,让诚品书店不仅仅销售书籍,而是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大卖场。总体上来说,顾客是在享受的过程中就消费了,同时还放松了心气情。

(三)倾斜的面板与随性的空间

诚品书店的面积很大,但是他的整体格局并不显得空旷,格局布置的恰到好处,每一个主题领域是独立的,但也通过高低不等的通道连接着整体,给人一种神奇的感觉;放置书的书柜中,在中间部分有意的设计成镂空部分,因此,坐在这区域内看书的顾客能与这个区域外挑选书籍商品的顾客互相相望,在这种充满书籍的静态世界里,却创造出一种“看与被看”的流动的景色,从而使顾客很乐意并随性的呆在这样的空间里。

在传统书店中所有书架面板是和地面保持 90 度的角度而且也都是贴着墙体摆放书架,很死板,没有活力。但是诚品并非一般书店“靠墙垂直摆上书架”那么简单,书店里的书柜面板都和地面保持 15 度的倾斜角,这样的设计,让呆呆的立在地上的书架瞬间变成一位体贴的接待者似的随时准备恭迎顾客;这样的15 度,更方便顾客伸手去挑选自己看中的书籍,也让顾客更乐意呆在书架面前。虽然只是一个细节,但是带给我们的感受是大不相同的。

三、总结 其实诚品书店的成功,无论在其设计方面,还是在销售理念上都做得非常棒,虽然我们只来过一次,但是带给我们的感受却是难忘的,其实自从诚品书店出现后,很多地方都在模仿它的设计,但是好像都没有领略其精髓,就像有句常说的 “经常被模仿,从未被超越”。如今,在与多种书店的激烈竞争下,诚品书店还依旧能这么成功的矗立在整个书店的最前端,多半部分得力于“随性”这一特点,顾客乐意待在这个舒适的空间内,无拘无束的享受这个空间内的美与乐趣。

模块二

上海宜家家具城 宜家是来自瑞典的一个家居用品品牌,它即是传承了斯堪的纳维亚风格的一个代表。宣扬人文关怀、避免过于刻板和严酷的几何形式,既注重功能和生产工艺对产品要求又不忽视形式对人们生活和心理产生的影响,节制、有度又不失情趣,体现了北欧文化对爱与和平的追求。

一、宜家的设计风格 斯堪的纳维亚风格(Scandinavian style)其实就是我们俗称的“北欧风”,泛指北欧各国的家具风格,它兴起于北欧的丹麦、瑞典、挪威、芬兰和冰岛 5个国家。斯堪的纳维亚设计风格包含了传统斯堪的纳维亚风和现代斯堪的纳维亚风。

我们搜索相关资料发现,浅色,是斯堪的纳维亚风格的基本色调,朴实而单纯,再搭配上简单而强烈的亮色,如红色、蓝色、黄色、绿色等,为平静生活点缀上最简单的色彩,整体设计风格简单而富有人性化。我们在宜家内看到许多空间设计似乎带有更多童话色彩,导致宜家的产品造型看起来更活泼,颜色更也鲜艳缤纷,体现出更多趣味性和生活的随性。对于现一代年轻人来说,丰富的款式和颜色是非常吸引眼球的。

宜家内部家具种类的多样化,反映出了人的差异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和偏爱,避免了严重违背个性化生活方式的一致性所带来的束缚,对于这个问题,宜家从不担心,丰富的样式总有一款适合你。宜家家具表现出对形式和装饰的节制,对传统价值的尊重,对天然材料的偏爱,对形式和功能的统一,对手工品质的推崇。

二、宜家设计理念 宜家设计设计理念是人道主义的设计思想、功能主义的设计方法、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结合、宁静自然的北欧现代生活方式,这些都是宜家设计的源泉。“风格即生活”的理念无处不在。宜家家具目前受到全世界各地的欢迎与重视,最主要的原因是它满足了现代的生活方式对家具所提出的要求。家具的外观并非严格地追随时尚,而是不带任何已有的观念或偏见,完全是为了满足我们这个时代多变的需求。宜家家具实用、结构严谨、谦逊朴实,考虑周到且优雅别致,可以自然地融入周围环境当中,从历史悠久的手工木制家具到工业化生产的极其现代的金属和塑料家具,各具特色,应有尽有。

三、宜家的空间设计

一位从事商场设计的专家说,宜家内部的布局,是这个家具销售连锁企业心理武器,让消费者不再想着自己口袋里有多少钱。当消费者沿着宜家里面弯弯曲曲的过道一路走过去,看着两旁极简抽象派艺术的瑞典家具时,很快就会让消费者辨不清方向,冲动之下,买了很多别的东西。

我们跟随一家地面上的指标走,后来才发现宜家在地面上画的那些箭头指示的不是从入口到收银台的最短路线,而是最长的。在去收银台的路上,两边还有很多商品,顾客沿途能看到所有产品,一样也不会落下,让你不知不觉中有在你的购物车里加了两样商品。

宜家的展示靠的是两个主要方式:一是用大量产品布置的样板间,另外一个是叫“kompakte”的区域,里面放特定商品集合,比如沙发和椅子等等,方便顾客挑选。宜家的室内设计几乎没有做吊顶与墙面粉刷,而是大面积地直接暴露出建筑的梁、柱、板结构,突出了建筑本身的结构与工业之美,并在建筑形体和室内环境设计中加以炫耀,崇尚“机械美”,在室内暴露梁板、网架等结构构件以及风管、线缆等各种设备和管道,强调工艺技术与时代感。

(一)细节方面 作为一个大型商场,要合理地去引导顾客购物和休息。这一点宜家做的很好。作为商场,除了建筑设计上要做到流线的清晰顺畅,室内引导牌的设置也很重要。宜家的引导牌放置位置合理,引导牌的平面设计做的也很到位。充满设计感的引导牌与大幅的商品海报也无形中装饰了没有粉刷的清水混凝土墙面。

(二)色调

宜家的主色调是瑞典国旗的颜色——柠檬黄与天蓝,这个色调在宜家家居的建筑外立面上可以很好地体现,不过在室内设计上,宜家只是在广告牌,引导牌,海报,以及工作人员的制服上引入主色调的概念。点点黄蓝点缀的高技派的室内,也别有一番韵味的。在里面逛了三个小时,光看颜色配色上就很考究 (三)平面布局 作为一个有展览性质的家居卖场,平面的流线还无疑问是为重要的,建筑设计赋予了宜家商场完美的流线。地面的箭头指示更是保证了这条流线的顺畅。

看完宜家的室内设计后,我们也发现了不少东西,总结出几个点:

●宜家提倡合理的引用新材料,比如高强钢、硬铝、塑料和各种化学制品来制造体量轻、用料少,能够快速与灵活装配的建筑,对于经常搬家这种人群来说,这一点很有必要,易拆装,易搬运。

●整体格局合理,设计很人性化,公共设施很容易就可以找到,各种小细节给你带来便利。

●以功能为第一的现代主义风格,宜家的室内设计破除传统的半机械,半手工的加工特点,做到了工厂化批量生产——“工厂化”;既然成品,半成品是在工厂生产,那么就必须运到现场来组装,这就使设计要使用单元化构件——“构件化”,为使设计、加工的方便需要采用大量的标准件,因此又提出了一个“标准化”。

“三化”——工厂化、构件化、标准化可以说是宜家家居室内设计的基础。

四、总结 宜家倡导“娱乐购物”,在他们看来,这里充满惊喜与欢乐。他让客户知道了任空间分布和家具功能不是绝对的,它让客户体会到,原来客厅可以色彩缤纷、功能丰富;卧室可以如此温馨、风情万种;厨房可以如此整洁大方、尽然有序。

宜家形成了自己的家具设计风格,它适应了现代社会的发展,方便快捷自由收纳性特别强,家具新材料设计,易搬运,易拆装。外观也是简单大方。顾客在一件不但可以买到称心如意的商品,还能学习到色彩的搭配,在杂物的收纳方法等。

模块三

1 K11 商业中心 K11 是全球首个品牌率先把艺术·人文·自然三大核心元素融合,将艺术欣赏、人文体验、自然环保完美结合和互动,带出无限创意、自由及个性化的生活品牌,并为大众带来前所未有的感官体验。K11 是上海建立面向公众的免费艺术中心,配合多元化的品牌名店及创新的营运风格,上海 K11 艺术购物中心俨然已经成为淮海中路上新的地标性建筑。

一、入口处主题设计 我们在大门口,就感觉到了浓浓的艺术气息,大大的 logo 下面是 33 米全球最高的人工瀑布,看上去大气磅礴。在它的四周墙面上多采用了垂直绿化,它体现了“自然”理念,同时还有艺术家隋建国特意为 K11 制定的蝴蝶,由于蝴蝶是用平面钢板切割出的,它在灯光下幻化出不同的颜色,环绕式鸟鸣声我想他应该想塑造出一种回归大自然的感觉,有效的利用空间给人艺术感。

二、B1 楼“大树”设计

钢管、不锈钢、三角玻璃打造的大树完美的将屋顶玻璃幕墙延伸到室内圆形休息椅处,不仅增加了休憩处的美感,完美的融进了自然元素,让整个现代材质打造的大树在中间不显得突兀。这个设计首先具有采光、遮阳、遮雨功能,其次使便捷快速的到达 B1 楼,增加了 B1 层的人流量。

K11 项目的各种室外建筑空间,均会率先考虑通过各种绿色建筑设计及科技,所以把绿色植物引进来,都市农场很吸引我们的眼球,我们在那坐了一会,感受大自然的味道,这里不仅是消费者感受农场乐趣,同时也增加了绿化面积,减小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三、总结

把美术馆搬到购物中心,这似乎给一片死气沉沉的零售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在大家的眼中,K11 并不是一个普通意义上的购物中心,因为在这里除了购物之外,人们能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它将商业与艺术结合,在 K11 里最多的不是购物,是学习与欣赏。

模块四

苏州博物馆 苏州博物馆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历史保护街区范围,紧靠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平天国忠王府。位于忠王府以西,东北街以北,齐门路以东和拙政园以南地块,占地面积约 10750 平方米大厅是博物馆的核心,位于入口的前庭与博物馆花园之间。这个拥有八个角的大厅是通过对传统的苏州建筑和中国建筑要素的几何形状转变以及重新诠释设计出来的,它是所有参观者的导向并为去博物馆所有展区提供通道,是该博物馆的第一个交通核心,从位置上即可看出其重要性。

一、苏州 博物馆 传统的 传统风格与现代风格

我们去了苏州博物馆,了解到它的建筑主要分为中部、西部和东部三部分,并各自形成轴线,串联起若干四面围合的庭院,在功能上也有所对应,中心部分是入口处、大厅和博物馆花园;而西部为主要展区;东部为现代美术画廊、教育设施、茶水服务以及行政管理功能等,博物馆新馆的设计结合了传统的苏州建筑风格,把博物馆置于院落之间,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相协调。博物馆的主庭院等于是北面拙政园建筑风格的延伸和现代版的诠释。

新的博物馆庭院,较小的展区,以及行政管理区的庭院在造景设计上摆脱了传统的风景园林设计思路。而新的设计思路是为每个花园寻求新的导向和主题,把传统园林风景设计的精髓不断挖掘提炼并形成未来中国园林建筑发展的方向。

从没有一座博物馆能像苏州博物馆这样,将经典苏州风格和现代风格结合的如此自然,如此动人。古典与现代,不仅可以碰撞,而且可以天衣无缝的过度。这座“为中国而设计”的古代博物馆,正因为设计的力量,将传统中国风的美好与绚烂,表达的淋漓尽致,这样的经典案例,石中国博物馆的幸运,也是中式设计的一次大胆的探索,有着正面而且积极的借鉴意义。

我想贝先生肯定是看到了苏州历史建筑民居的瓦顶的变化多端了,肯定是受到了启发,在设计新馆的屋顶时,就玩出了多种形式的花样,但从远处看新馆整个建筑物的屋顶斜坡,和周围老民居的屋顶坡度是平行的,是一致的,一点也不突兀和夸张。同样新馆也是灰黑的顶,白的墙,友好地与老房子相处在一起。

二、贝先生 的“ 让光线来做设计 ”

在新馆建筑的构造上,大量使用玻璃,和采用开放式钢结构,现代的钢结构替代了苏州传统建筑的木质材料,由几何形态构成的坡顶,既传承了苏州城内古建筑纵横交叉的斜坡屋顶,又突破了中国传统建筑“大屋顶”在采光方面的束缚,

充分体现了“让光线来做设计”的理念。首先由几何形态构成的坡顶代替传统苏式建筑“大屋顶”,天窗开在屋顶中部,将自然光引进馆内。同时利用玻璃、开放式钢结构向天借光。考虑到展出文物的特殊要求,在玻璃屋顶之下,应用金属遮阳片和怀旧的木贴面遮光条,对光进行过滤。经过调节和处理的光线在不同角度产生明暗对比和层次变化,光影就灵动起来。

三、总结 在我们看来这就是贝氏的风格,他很喜欢这种直线的、简洁的、横的竖的几何形体的组合。不过我看出来苏州博物馆新馆的屋顶部分的三角形,是完全取自苏州老房子屋顶的比例,竖边是 1,横边是 2,这是江南水乡瓦顶木屋架的模数,他肯定是启发于此处。那个入口的中式大门框,那个主轴线的左右长廊,那个大厅顶上的亮窗,那个庭院里的亭子,都是 1 比 2 的三角形体。提取了传统的比例和尺度,将几何图形与空间进行了完美的结合。

模块五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老馆由齐康主持设计,新馆由华南理工建筑设计院建筑博士刘宇波,何镜堂设计建成。

新扩建工程于 2005 年 12 月 13日奠基,扩建之后总占地 111 亩,石原厂官的三倍多,总建筑面积约为 25000平方米,其中展馆陈列区 9000 平方米,新馆纪念性雕塑,浮雕等 1700 多平方米,新馆陈列使用照片 3500 余张,文物 3300 余件。大屠杀纪念馆各个区域部分的造型基本都是集合形状,比如说三棱锥,长方体等。各种块状交切错位,有强烈的空间感。在材质上,多采用坚硬的材质,材质表面多粗糙。管内有大量墙体,多浮雕,文字,裂痕。总的来说,大屠杀纪念馆是个非常有空间感切细节严谨的建筑。在充分阐述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增加了和平发展的相关内容。

纪念馆扩建后总面积是原馆的 3 倍多,总建筑面积 25000 平方米,其中展览陈列区 9000 平方米,新建纪念性雕塑、浮雕等 1700 平方米。扩建工程对原来遗址和场馆部分完整保留,新建展馆的功能区有:雕塑广场,集会广场,展览区域,悼念广场,遗址广场,“万人坑”、祭场及冥思厅,和平公园和馆藏交流区域。

经过查资料了解到,总设计师何镜堂院士接受纪念馆在南京城市近郊扩建用地呈狭长的船型因此赋予其弯刀的理念,用“军刀”表达杀戮的主题,象征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以深埋在土地中的弯折的军刀寓意日本法西斯侵华企图破灭,表达争议战胜邪恶的理念。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在整体空间上的形状很值得人深思,子弹形的造型,让人们在看地图的同时深刻的记住纪念馆里的同胞是怎么惨烈的死在敌人的子弹下的。死在子弹下,掩埋在子弹中,在子弹的记忆里缅怀他们。

一、外景展区

整体形状犹如一艘“和平之舟”,东部拔地而起的高大船头是陈列展厅,周边庄严肃穆的广场可容纳万人集会;中部是原馆的遗址悼念区,西部大片开阔区域是树木葱茏的和平公园,入口广场“死亡之庭”的空间意境,以无生命特质的砂石铺装广场,行走时“沙沙”声犹如大地的哭诉,令人感受到“生与死”的精神主题。一路向前我们看到了很多脚印,脚印指向的是万人坑遗址,暗示游人的行进方向,做出铺垫。

二、外墙设计

在往里面走的时候,我们发现纪念馆的开窗方式采用了类似伤痕的处理手法,既满足了建筑独特的采光需要,又凸显了该场所力图表现的杀戮主题。,它打破了单调墙体的布局设计,使原本死板的墙体变得更加灵活,同时与室内的设计统一了起来,为室内提供了自然光,同时寓意着光线透过玻璃,为深埋地底的尸骨带来重见天日的希望。整体的场馆设计中的直线肌理和小波浪曲线设计是为了突显伤痕累累和血流成河的悲惨。

三、“2 12 秒水滴”设计 在我们印象里最深的是南京纪念馆中那个 12 秒水滴的设计,每隔 12 秒,一滴水就从高空落下,掉进黑色的“水面”。

其实这个的设计寓意是, 1937 年 12月 13 日南京沦陷后,在那场持续 6 周的浩劫里,日军在南京城内对手无寸铁的平民及战俘进行屠杀,抢掠、强奸、无恶不作,30 万中国人死于日军屠刀之下 ,平均算下来每隔 12秒就有一个生命消失。

叮咚,叮咚,寂静的纪念馆里,水滴落下的声音异常清晰。在占地面积 10万平方米的纪念馆的一个角落,每隔 12 秒,一滴水就从高空落下,掉进黑色的“水面”。

“12 秒”的设计初衷是 ,“让 30 万遇难者的遭遇回到每一个个体的遭遇”。看完后的感受是沉重的,看着眼前的一幕幕,仿佛当时的场景就发生在眼前。

四、雕塑设计

未步入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就感受到了一种庄严凝重的气氛,在门口水池中有着造型各异的任务雕像,苦难的母亲,死去的孩子,衣衫褴褛的老人等等都是南京大屠杀中受苦受难者的真实写照。雕塑的栩栩如生的形象让来往的游客的心情变得沉重,仿佛他们在向我们伸手求救。看完这些雕塑,心里很难过,那些群像,就是那时我们苦难深重的同班们,我们要永远记住这段耻辱。

五、“人 类的浩劫”

往后走,我们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墙面主题设计,“人类的浩劫”,其中 “人类”二字是凸出的而“浩劫”二字是凹陷进去的,我们很是不理解,当时也没在意,回来后查询后才知道这些设计是有寓意的,“浩劫”是凹进去的,因为浩劫是过去的,掩埋在地下的,不仅给中国土地带来了深深的印记,也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遗忘的痕迹。而“人类”是突出的,因为人还活在地面上,是活生生存在的。文字无声地诉说这块土地上发生过的悲剧。

六、陈列展厅 陈列展厅陈列厅主要是沿着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向游客一一展示南京大屠杀前后的详细内幕,最后以中国的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也是在告诉人们历史发展的金科玉律是正义必将会战胜邪恶再强大的力量都无法阻挡失败的丧钟敲响。

这一块我们看的很认真,几乎全部都仔细的看了,内部主要的陈列品有当年的现场照片,历史档案资料,当时中外人士对这次历史惨案的纪实文字,至今尚在的幸存者的名册,证言,证词,证物等,到现在我的脑子里还记得我所看的内容,他们的残忍、粗暴破坏了我们的一切。

七、总结

一个优秀的民族,必定是一个尊重历史、牢记历史的民族。我们纪念历史,并不是一味地宣泄仇恨,而是希望我们的国家、民族和每一位中国人,包括海外的炎黄子孙,要有忧患意识和自强精神。我们纪念历史,并不是为了反攻倒算,是为了避免“南京大屠杀”式的悲剧不再重演。是为了正告那些已经、正在或者妄图对中华民族施加罪孽、图谋不轨的国家和民族:团结、坚强的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

第二章

古典园林与江南民居 古典园林与江南民居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素以园林美景享有盛名,这些园林可分为宅地园林,市郊园林和寺庙园林三大类。苏州园林历史之悠久,数量之多,造园艺术之高在全国首屈一指。更多时候,苏州园林的真正含义远非苏州的园林,它已成为江南私家花园的总称。而拙政园作为江南园林的代表,也是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它是自然山水风景的艺术概括,是由理水、叠山、建筑、花木组成的综合艺术作品。而造园是造景的艺术,它与文学、绘画、书法、音乐、戏曲等有着共同的艺术规律。把中国的诗画艺术运用在造园上,以亭台楼阁、池水假山、树木花卉为主体,辅之以回廊、小桥、曲径、匾对、碑刻,构成了精巧的园林景观,具有高度的艺术成就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模块一

古典园林 一、拙政园的造园手法 拙政园作为的造园艺术的巅峰,必然有其“巧于因借”的过程。

其一,因地制宜。参观时,我发现,无论当我站在拙政园的哪一处,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如一帘如画般怡人,又胜画作之灵动的绝美景色。我想,若要做到这种程度,拙政园需要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

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正是它成熟的造园手法技巧,使游客无处不能欣赏到美景,处处有发现,时时有惊喜,从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其以池水为中心,那么楼阁轩榭就必然要建在池的周围,这其间定要有漏窗、回廊,使得园内的山石、古木、绿竹、花卉,构成一幅幽远宁静的画面。植树栽花,富有情趣,建筑玲珑活泼,给人以轻松之感。并且通过人工的修饰,积成的水域就像湖泊一样。其中部现有水面近六亩,约占园林面积的三分之一,是用大面积水面造成园林。

其二,园中有园。任何东西,第一映像是绝对使人记忆深刻的。一座园林的开头,往往能让人对其产生无限的想象。而若要论入口的精致,拙政园是绝对颇费心思的。单从园林的入口的角度来欣赏它,苏州园林基本上可以说是高墙深院的“城市山林”,即,园林虽设在繁华闹市,但其中境界却深远幽静,富于山林野趣之美,故可以看出,其在空间上具有隔断尘嚣的功能,以保持其院内的幽静、惬意,使园林内外的景致迥然有别,从而使人们进园后通过与喧嚣和山林情趣形成鲜明的对比,顿生“别有天地”之感。

游园过程中,我发现,拙政园大都是散在住居中的小园子,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出丰富多变的自然风景,化整为零,以小中见大。巧妙地把全园划分成主次分明、疏朗相间的大小空间——景区,各个景区内又包含若干个小空间的组合,小空间彼此分离又相互联系,设置不同景。全园的主要空间须主景突出,其他空间则题材鲜明,景色多变,且都围绕主景变化。

这就是对生境、画境、意境的最好统一。同时,将园外甚至远方的景观组合到园内某一方向的立面景观中,使之景深增加,层次丰富,造成在有限空间看到无限景致的效果。

其三,移步换景。贝聿铭说过,“在西方,窗户就是窗户,它放进光线和新鲜的空气;但对中国人来说,它是一个画框,花园永远在它外头。”对于中国人来说,很多时候,窗户永远是融情于景的好手段,拙政园的窗户永远是独到好处,不多一厘,不少分毫。“佳则收之,俗则屏之”。在园林中对景设窗,亦对路设窗,此种设置,使路上游人均入窗中。好似一幅流动的人物画。立于窗前或人行窗外,均十分有趣。将天然景色集中、突出而成画面。观赏时距离不能太近,离窗数步,则框与景连,无分彼此,宛然一幅天然图画。

同时,在空间划分丰富了园林层次,而廊道、园路的布设决定了观景的序列感受。。像一轴逐步展开的富有诗情画意的美丽的山水画卷,又像演奏着的一支富有节奏的优美园林风景交响曲。这样的游览路线一般是沿着水池的四周或园界墙的周围,布局上曲折起伏,水畔山间,室内室外,以避免回头路。

根据园林大小的不同,游览线数不尽相同,如网师园主要沿着园池四周设置

了一条游览路线,而拙政园则较为丰富,由池畔、山间、游廊等几条路线组成,风景画面自不相同。

其四,对比与衬托。一个成功的空间组织,应该是主从分明、重点突出的,在园林中尤为如此。对于拙政园而言,封闭的廊常常作为空间组织中“抑”的元素,通过期待、探索、对比而突出了“扬”的要素。著名的留园入口的处理正是通过封闭的廊与豁然开朗的中部山池的对比而产生了极为强烈的效果。而封闭的廊本身也并非一成不变,而是灵活运用院落、天井与廊本身加以对比,丰富了空间的序列,使这段廊成为留园空间组织中相当精彩的一部分。

二、拙政园的空间布局 作为对自然风景的缩微、模拟和再造,拙政园十分注重各种空间的组织,达到了相当的复杂性,力图不仅仅从形象上、更从空间体验上再现自然山林中那种明暗、开合、转折变化多端、令人充满期待、发现和惊喜的特质。其中,留园的冠云峰设计相当精巧感人,用池与亭对比,衬托冠云峰的鹤立鸡群之感,以显出冠云峰的高大精巧,突出主题。

总的来说,苏州园林是建筑、山水、花木、雕刻、书画的综合艺术品,集自然美与艺术美于一体,构成了曲折迂回,委婉细腻的画面,使人可以从多角度来欣赏其美,感受其境,这正是苏州园林博大精深之处。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扩张的速度达到空前的程度。如何处理它们之间的矛盾,是现代社会的主要问题。而拙政园恰恰在这方面给了我们很好的借鉴,它对空间行云如水的运用,对尺度关系的处理,让人惊叹!

不少人都觉得拙政园很大,东西两园,三十六鸳鸯馆,十八曼陀罗花馆。文征明还为园中景物绘图三十一幅,你有没有想过,其实她并没有你想的那么大。在观赏途中,我有发现,很多时候明明一条直路可以到达的地方,它非要把路曲折几下,置座假山,种一排杜鹃,无形中,使游人也是乐在其中,享受这移步换景的趣味。

为了在有限的面积内展现富于变化的景色,苏州园林在布局上采用划分空间的手法。对景区的划分注重层次分明,曲折开朗配合,形成富有变化和对比的景色。既可利用自然的山、水和花木,也可使用人工的墙、廊、房屋、桥梁等。空间布局注重蜿蜒曲折,即“景贵乎深,不曲不深”。因此,在空间分割的同时还采用空间渗透的手法,这主要通过门洞、空窗、花窗、空廊来实现,使两面的景色相互可见,增加了风景的深度和层次。亭、廊、榭、楼、阁和庭院都围绕水池布置,建筑面向主景,当人环行于园内时,感到景色不断变化,有“步移景换”之趣。以水池为中心,虽然建筑围绕水池呈散点式布置,但水池纵向和横向的建筑位置大都呈对应关系,构成相对均衡。而又主次分明,具有“向心”的空间形态。如拙政园中部水池南远香堂和水池北土山上雪香云蔚亭互为对景;水池东梧竹幽居和水池西月到风来亭互为对景。四座建筑大小不同、形式各异,构成了主次分明、生动、自然的组合关系。

花园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东花园开阔雅致,以平冈远山、松林草坪为主;西花园建筑精美,楼台倒影,别具风味。中部则是拙政园最为出彩的部分,亭台楼榭点缀在湖岸池边,古朴典雅、主次分明,至今仍保持着明代园林浑厚质朴、自然天真的艺术风格。

拙政园超过一半面积都...

上一篇:不良贷款清收工作下一篇:班级先进主要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