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消费情况论文

2022-05-12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中学生消费情况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本研究把大学生追逐时尚流行而参与的瑜伽休闲健身运动置于大众消费社会的背景中进行考察,对大学生参与瑜伽休闲健身动机、参与度、消费投入等一系列因素进行分析,分析大学生在参与瑜伽健身的同时展示自我身体时所传递的意义。

第一篇:中学生消费情况论文

结合辽宁省城乡居民消费情况分析影响消费因素

【摘要】文章从针对辽宁省城乡居民消费特点的调查问卷入手,从家庭结构、家庭收入及资产配置等角度分析辽宁省居民消费的特色,找出为提高辽宁省居民消费能力需要寻找潜力市场,并提出引导居民增加消费可采取的方法为提高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差距和增强及改善居民消费观念,为刺激辽宁省消费及振兴东北经济作出贡献。

【关键词】城乡居民消费;辽宁省;刺激消费;方法

辽宁省作为“十二五”计划关于振兴东北计划中的主要大省,是我国实现共同富裕基本国策的重要战略地区,在经济、文化及消费特色等领域都承担着重大职责。现针对我省城乡居民消费状况进行调研,并根据调查报告的分析刺激及促进消费可采取的措施。

本次调研活动涉及人群为我省大部分地区城乡居民,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问卷500份,收回489份。调查问卷的问题设置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家庭收入及支出结构;2、以家庭为单位的消费能力及消费倾向;3、针对居民消费途径;4、城乡居民消费结构。针对调查问卷的结果对辽宁省城乡居民消费现状进行总结和分析。

一、 辽宁城乡居民消费情况。

(一)从收入及支出情况分析

在调研范围内,家庭成员为3人及3人以下的占69%,家庭年收入为5万元以上的为50%以上。以家庭为单位的支出如下分布情况(图1)

图1:2013年辽宁省居民家庭月均支出分配图

从图1中可看出教育类的投资目前占主要地位,这同我省城乡居民的年龄结构有很大的关系,其次是日常必须支出,而作为其他消费类所占支出的比例较小。

(二)从消费支出情况分析

在2011年-2013年辽宁居民在收入小幅稳定调整(表1)的前提下,居民消费支出的种类较为丰富。根据调研报告统计我省城乡居民拥有电脑、空调等非必需类家用电器比率达到26.17%和35.16%,这说明辽宁省城乡居民随着收入的稳步提高,对于生活用品的功能性的要求也在提高。辽宁省2013年的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5.0,位列全国第23位;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8.3,位列全国第15位。辽宁省居民收入处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居民的消费能力处于全国中游水平,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还有很大的待提高空间,为提高消费水平初步的探索结果是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广大的农村市场的消费方式。

二、 为提高辽宁省居民消费能力可采取的途径。

(一)为提高辽宁省居民消费能力,寻找潜力市场。

随着辽宁省经济发展,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及消费结构不断优化,虽然仍处于消费不足的阶段,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差距从2009年开始就逐步扩大,但农村居民的消费价格指数的增长率是高于城市居民的。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从2008年到2012年的增长率为11.17%,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3.87%(见表2)。这说明在新一轮的消费增长中,农村市场是具有较大潜力的市场。与此同时,我省农村人口的平均增长速度是高于城市的(表3),这又表明广大农村市场是有夯实的消费群体的。

(二)为提高辽宁省居民消费能力,引导居民增加消费可采取的方法。

1、提高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

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提高辽宁省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重中之重,收入的增加会带来消费的增加,是促进消费的有力保障。可支配收入是居民在获得货币收入扣除各项税后的剩余部分。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辽宁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818元,全国位列第八,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507元。2013年辽宁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排在第八位。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6697元和10161元,均位列全国第九位。辽宁省GDP在2013年中全国排名第七為27100亿元,人均61745元。就我省的人均生产总值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数值进行比较,说明我省居民的收入还有可观的上涨空间。提高城乡居民的可支配收入需从调节国民收入的二次分配入手。

2、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差距。

我省城乡居民收入从城乡居民消费指数来看存在一定的差距,为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可以从缩小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入手,可以利用税收或者补贴的形式,减轻农村中低收入者的负担;通过改善公共设施及养老、医疗体系使人们减少后顾之忧,从而促进消费。

3、增强及改善居民消费观念。

居民的消费观念主要会受到以下几方面的影响,首先是居民可支配的收入的多少,这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其次是人们对于商品价格水平的预期,如果人们对于价格水平预期有所改变,就会调整自己的消费计划来适应自己的收入;再次是金融市场上的各项利率,这决定着人们收入的使用方向,是用于消费还是用于投资;最后人们的消费情况还会受到政府支出及货币幻觉等方面的影响。

上述各种因素,对于收入转化为消费或储蓄的影响是不同的,实际消费水平将依据这些因素各自发生作用的相对力量而定。提高居民的消费意识,是要使人们在有了稳定的收入和有保障的养老的前提下提升消费意识。

我省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均处于全国中游水平,在完善居民消费潜力方面具有很大的空间,应利用好“十八五”的政策契机提升辽宁的经济实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2013辽宁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2013

[2]洪银兴.消费经济:十二五时期新的经济增长点[J].南京社会科学,2011:1-5.

[3]陈新年.论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4]周玉梅.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吉林大学政治经济学,2005.

[5]俞建国.“十二五”时期扩大消费需求的思路和对策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0:3-21.

[6]李金迎.我国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理论、现状与对策[J].阅江期刊,2009:20-23.

作者简介

魏璠(1981-),女,辽宁沈阳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金融学。

基金项目

辽宁完善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机制和提高居民消费能力研究 L13DJL031

作者:魏璠

第二篇:试论对武汉地区大学生瑜伽消费情况的研究

摘 要 本研究把大学生追逐时尚流行而参与的瑜伽休闲健身运动置于大众消费社会的背景中进行考察,对大学生参与瑜伽休闲健身动机、参与度、消费投入等一系列因素进行分析,分析大学生在参与瑜伽健身的同时展示自我身体时所传递的意义。大学生的瑜伽休闲健身行为也是把对在身体展示中的意义转化成了对社会美好生活追求的一种方式,他们在健身中追寻的生活美感、细节品质是通过对自己身体的感觉和关系来确立自我意识、身份和地位的。

关键词 瑜伽运动 消费投入 消费社会

一、前言

(一)选题依据

在当今,大众文化日益丰富,生活热点日趋多样化,社会时尚的变化和更替的速率进一步加快,以瑜伽健身为代表的新兴的、时尚的休闲运动,在其创造与发展的过程中既体现了生机勃勃的一面,又表现出光怪陆离的特性。当代大学生作为有一定判断能力和具有独立思考能力且热情奔放的特殊群体,密切关注着社会上一切的热点问题。 [1]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瑜伽健身健心的特点非常符合现代青年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而且该运动项目在高校的开展受到越来越多的学生追捧,本文主要通过对武汉地区大学生的瑜伽健身的消费水平与消费投入、消费投入态度以及消费动机与目的研究,对瑜伽消费市场提供一定的建议,如何更好的开发瑜伽消费市场与对相关瑜伽场馆经营者提出一定建议。

二、文献综述

(一)瑜伽消费研究

龙晶晶的《大学生瑜伽健身消费的符号化研究》经研究发现:在当今社会,瑜伽已被认作为一种健康的运动。而大学生的瑜伽休闲健身消费行为也是把对在身体展示中的符号意义转化成了对社会美好生活追求的一种方式,他们在健身中追寻的生活美感、细节品质是通过对自己身体的感觉和关系来确立自我意识、身份和地位的,身体在健身中呈现的意义就逐渐被商品化、时尚化和符号化。[2] 由此看来,瑜伽休闲健身运动中传递出的“健康、时尚”的概念满足了大学生作为消费者的实际需要,实现了大学生在实际生活过程与消费价值理念的联合。

(二)瑜伽运动

瑜伽是一种精神与肉体结合的运动,是通过体位、调身、呼吸 、调息和冥想。调心,来加强身心健康的休闲体育锻炼方法。而本论文将狭义的瑜伽称之为瑜伽运动,以便区别于广义的瑜伽概念。 瑜伽运动已成为一种身心同修的休闲体育活动,具有减缓压力、调节心理、矫正身姿、延年益寿以及提高免疫力等功效。

三、内容与结果分析

(一)武汉地区大学生瑜伽健身的消费水平与消费投入

瑜伽健身运动作为一种兴起于国外流行于中国的休闲健身项目,消费的需求是针对特定的消费人群和特定的消费环境,尤其是消费意识与经济基础决定着大众的消费习惯。现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经济来源,主要还是依靠来自家庭的供给,家庭支持的额度的大小间接的也影响着大学生在休闲运动健身方面的花费。大学生的生活费收入的高低与瑜伽健身的资金投入比例是呈正相关关系。

(二)大学生参与瑜伽健身运动的月消费水平比重

根据调查显示,大学生参与瑜伽健身的月消费水平,瑜伽消费投入每月在 100 元以下和 100 元至 150 元之间的大学生是最多的,投入比例分别占到了 40%和 38%。由此可见,大学生参与瑜伽健身运动的月消费水平和消费人数呈正相关关系。

(三)武汉地区大学生对参与瑜伽健身运动的消费投入态度

调查显示,武汉地区有超过半数的大学生消费者打算在未来一年以后“增加”对瑜伽健身消费的投入,占调查总数的 57%;将来对瑜伽健身消费投入“不变”的大学生消费者占 27%,即这些大学生对瑜伽健身水平与目前基本保持一致;仅有 6%的大学生将表示未来将要“减少”对瑜伽健身消费的投入,这可能与这些大学生的具体情况发生变化、以及对目前瑜伽健身后达到的健康效果满意度不高等因素有关。总体上看,大学生对瑜伽健身运动的热忱度还是比较高的,消费还将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

(四)大学生最常选择联系瑜伽的场所

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都是偏向在寝室和课堂上练习瑜伽,仅有9%和8%的学生会选择健身房和专业的瑜伽会所练习,因为学生的收入来源大部分来自父母所给的生活费,收入相对有限。选择去健身房与专业瑜伽会所需要较高的费用,对于学生群体来说,所占的比例则会相对较少。而选择将瑜伽练习地点在寝室一是不需要较高的费用,二是在寝室方便,时间安排也会相对灵活,更受学生群体的青睐。

(五)大学生参与瑜伽健身消费的目的与动机

大学生是属于简单校园与复杂社会环境之中的中间群体,他们对于消费社会的认识和了解还尚浅,当一种时尚、流行的事物成为大家竞相追逐的对象的时候,大学生群体就很容易迷失自我的方向。瑜伽健身运动“健康、时尚”的魅力,让身体变得轻盈,让体态变得完美,于是这种消费似乎能够创造个性化的自我,激发了大学生的“需要”,诱导了大学生的“消费”。

四、结论与建议

在具体的市场策略中,我们可以针对瑜伽参与者的动机,多做能改善身体外在形态的练习,可能是吸引他们继续学习瑜伽的好方式。同时,还可以为她们提供改善体型和增强性感的相关其他服务。针对市场上的商家来分析,可以抓住瑜伽练习者的动机以及针对大学生群体的时间和收入情况,针对此群体推出适合大学生消费的瑜伽练习套餐,吸引更多的年轻群体参与到这项运动中来。

参考文献:

[1] 马广卫,池斌.武汉市瑜伽消费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317-318+320.

[2] 龙晶晶.大学生瑜伽健身消费的符号化研究[D].[出版地不详]:湘潭大学.2011.

作者:李吉

第三篇:吉林省经济增长与电力消费情况分析

摘要:文章简述了吉林省经济的增长状况,从电力消费总量、分产业电力消费量、工业用电量等角度详细地介绍了吉林省电力消费情况,通过对吉林省历年电力弹性系数、产值单耗情况的描述,简要分析了吉林省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电力消费;经济增长;电力供应;电力工业;电力需求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产业,充足的电力供应保障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国民经济持续的快速发展也促进了电力的消费。由于电力消费数据具有及时性、准确性的特点,研究区域内经济增长与电力消费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更好地利用电力消费数据研判经济走势,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利用宏观经济数据预测电力需求。

1 吉林省经济增长情况分析

吉林省的经济总量较小,其GDP总量仅占全国的2%左右,在全国范围内属于经济较为落后的省份,也是国家振兴东北计划的主要地区,在新形势下,吉林省经济既面临着挑战又有良好的发展机遇,在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将地区GDP的年均增长目标定在了12%以上。2000~2011年期间,吉林省国民经济保持着持续快速的发展态势,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后的吉林省经济增速有所回落,但仍然维持了13%以上的高速增长,按可比价计算“十五”期间(2001~2005年)GDP年平均增长10.68%,“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GDP年平均增长14.9%。从各产业增长情况来看,第一产业增速存在一定的波动,“十一五”期间除2008年以外均保持在5%以下的增长幅度;而第二产业始终保持着高速的增长态势,其增速始终高于GDP的增速,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产业;第三产业自2000年以来,几乎都保持在10%以上的增长幅度,“十一五”期间增速有逐年降低的趋势,但是降低的幅度

不大。

2000年以来,吉林省经济结构调整较大,经济布局逐渐改善。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20.43∶39.40∶40.17调整为2011年的12.13∶53.19∶34.68。第一产业比重在逐渐降低,而且降低幅度较大,第二产业比重上升幅度较大,第三产业比重也有小幅度的下降。

自“十一五”以来,全省石油化工、汽车、钢材、水泥等主要工业产品年产量增速较快,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有些产品产量同比有所下降或增幅下降,2006~2011年吉林省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水泥、钢铁等建材用产品增速较快,说明吉林省经济发展受房地产业等基础建设投资拉动的比重相对较大。

2 吉林省电力消费情况分析

2.1 电力消费总量分析

从全社会用电量上来看,2000年以来保持持续增长态势,吉林省全社会用电量由2000年的291.37亿kWh增加到2005年的378.23亿kWh,年均增长为5.43%。“十一五”期间,吉林省全社会用电量由2005年的378.23亿kWh增加到2011年的630.15亿kWh,年均增长为8.88%,但从各年增速上看,却有较大波动,尤其是在2003年经济高速增长之后,于2005年用电量增速大幅降低,随后2006年又恢复了高速增长。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省用电量增幅开始下降,2009年更是大幅降低到了3.78%,2010年随着经济逐渐走出低谷,用电量又重新恢复了高速增长态势。2011年在国家执行严厉房地产调控措施的大环境下,用电量增幅有小幅回落,但仍保持着9%以上的高速增长。

2.2 分产业电力消费分析

2.2.1 第一产业用电量历年变化分析:吉林省是农业大省,2000~2011年第一产业用电量年均增长9.16%,高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增长水平,且增长有较大的波动。“十五”、“十一五”期间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4.43%、5.14%。第一产业中,农业排灌用电占较大比例,一般占第一产业用电量的25%以上,对第一产业用电量的增长具有较大影响。然而第一产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较小,其用电量的比重变化较小,但其增速有所减缓。

2.2.2 第二产业用电量历年变化分析:2000~2011年第二产业用电量年均增长6.54%,“十五”期间增长较慢,年均增长4.76%;“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8.87%。其中,重工业占第二产业用电量的85%以上,第二产业用电的快速增长带动吉林省全社会用电量的增加。2000~2011年间第二产业用电量的平均比重为70.51%,而且历年来的波动幅度都很小,可见吉林省第二产业用电量占全省用电量70%的比重关系十分稳定,第二产业用电量的增速对全省用电量的增速将有较大影响。

2.2.3 第三产业用电历年变化分析:2000~2011年间,第三产业用电量年均增长7.90%,“十五”期间增长较快,年均增长9.64%,“十一五”期间增速放缓,年均增长6.94%。在全社会用电量所占比例中由2000年的10.69%提高到2011年的11.51%。

2.2.4 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历年变化分析:2000~2011年间,居民生活用电量年均增长8.60%,“十五”期间年均增长5.42%,“十一五”期间增速较快,年均增长10.93%,所占比例由2000年的15.41%提高到2011年的17.46%,说明“十一五”期间全省居民生活水平较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2.3 工业用电情况分析

2002~2011年工业用电量年均增长7.86%,在全社会用电量中所占的比重2002年为68.58%,2011年为68.46%,变化不大。四大高耗能行业中,建材行业、黑色金属行业增长速度较快,增长速度超过10%以上,有色金属行业、化工行业波动较大。

2011年工业用电中,按行业划分,比例最高的是电力蒸汽热水生产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压延业,分别占全部工业用电的26.17%、17.45%。其次为非金属矿物、化工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分别占工业总用电量的10%、8.69%。以上的4个行业用电量占工业总用电量的62.31%。

3 吉林省经济增长与电力消费对比分析

3.1 电力弹性系数分析

吉林省电力弹性系数除2003年以外均小于1,说明电力消费增长常年低于经济增长水平。2000~2011年间经济年均增长11.43%,而全社会用电量年均增长6.87%。由此可见,吉林省重工业发展较慢,高耗能工业占工业比重较轻。吉林省历年电力弹性系数如图1所示:

3.2 产值单耗变化情况

吉林省历年GDP单位电耗曲线如图2所示:

通过对全省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单位GDP电耗的逐年变化的分析可得:第一产业的产值电耗从10年的趋势看,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说明全省农业产业化水平在近几年内有所提高。第三产业的产值电耗从10年的趋势看,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说明该产业已日渐趋于成熟,单位电量产值越来越大。第二产业的产值单耗大幅下降,说明第二产业的生产效率得到了较大提高,因第二产业用电比重较高,所以全省生产总值单位耗电量也呈下降趋势。

参考文献

[1] 周景宏,卢金明.吉林省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J].吉林电力,2012,40(1):1-4.

[2] 袁家海,丁伟,胡兆光.电力消费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协整与波动分析[J].电网技术,2006,30(9):10-15.

[3] 郭建平,何健敏,吴国富.中国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均衡关系分析[J].中国电力,2006,39(9):60-62.

[4] 吉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吉林调查总队.2011吉林省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蔡丽霞(1983-),女,山东烟台人,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电网规划。

(责任编辑:黄银芳)

作者:蔡丽霞 周景宏

上一篇:汽车检测与维修论文下一篇:施工项目安全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