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盗窃犯罪预防的环境设计研究

2022-09-10

美国犯罪学家和行为建筑学家奥斯卡·纽曼在说:“既然我们不能抑制人们的犯罪动机, 我们何不从犯罪目的和条件上去限制犯罪。因为众所周知, 没有作案的条件和目标, 犯罪是不能发生的。” (1) 犯罪预防性环境设计就是一种从客观上防范犯罪的理论, 通过对建筑物环境的规划, 从而对潜在犯罪人的心理产生抑制作用, 使其不能也不敢实施犯罪活动, 从而起到良好的预防犯罪的效果。

一、利用环境设计来预防校园盗窃犯罪的必要性

校园是一个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场所, 本应该有一个安静且良好的环境, 但是近几年来学校校园里的盗窃事件却频频发生, 影响了学生正常的生活和学习。校园的治安环境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方面, 无论是从国家惩治犯罪的打击重点出发, 还是从学校自身发展的管理体制来讲, 校园治安环境似乎都没有被真正的重视起来。校园盗窃犯罪同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以及其他暴力犯罪相比, 社会危害性以及人身危险性都较小, 但是造成的影响以及发展的潜在性却更为严重。校园盗窃犯罪针对的对象是在校的学生, 对他们而言, 不仅损失了财物, 而且容易形成对周围环境的不安全感或恐惧感, 严重影响了平日的学习和生活。所以, 如何预防校园盗窃犯罪应该是学校和全社会的当务之急。

根据犯罪学的观点, 犯罪行为的发生有四个必要环节:潜在犯罪人、犯罪对象、适宜的作案环境和适宜的作案时机。什么时候实施犯罪、在哪里实施犯罪、如何实施犯罪等这些都与周边环境息息相关, 因此, 如果对可能发生犯罪的地点实施有针对性的规划和设计, 使其不具备犯罪的条件, 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发挥抑制犯罪的作用。但是我国传统的犯罪学预防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而是把预防犯罪发生的重点放在以下两方面:第一是通过刑罚惩罚制裁犯罪的威慑力来震慑潜在的犯罪, 第二是降低甚至消除民众的犯罪动机, 这种效果往往通过长期的教育是民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比如在家庭教育上从小进行道德教育, 在学校教育上强制性地进行道德教育、纪律教育等。然而, 美国克拉克教授认为环境是很大的犯罪诱因。 (2)

以上两种方式固然能够起到一定的预防犯罪发生的作用, 但都只注意到了对潜在犯罪人的预防, 而忽视了对引发犯罪发生的环境因素的作用, 笔者认为, 对潜在犯罪进行有效预防与对犯罪环境进行设计规划应当进行有机结合, 才可以有效地预防犯罪。

传统的观点认为犯罪预防的环境方面主要依靠门、窗、墙壁等实物, 然而其实这是片面的。众所周知, 犯罪的实施分为产生犯罪动机与目的、着手实施犯罪两个阶段。依靠门、窗、墙壁等实物仅仅是犯罪环境预防的一部分, 这些实物只是通过设置物质来阻止犯罪行为, 这并不是主动的预防犯罪。犯罪预防的环境设计还包涵更深层面的防卫:也就是通过环境告诉潜在的犯罪分子———如果在这里实施犯罪存在很大的难度和很高的被发现风险, 通过这种方式来使犯罪分子放弃实施犯罪的念头从而抑制犯罪。显然, 这是一种更为积极主动及有效的方法。简言之, 从校园环境设计出发来预防校园盗窃犯罪的发生具有必要性和合理性。

二、利用环境设计来预防校园盗窃犯罪的可行性

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 犯罪问题由于城市化而日益严重, 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质疑传统的环境设计, 一些理论学家开始提出新的城市规划以及如何改造公共及私有空间, 比如简·雅各布斯提出要加强监视公共空间, 奥斯卡·纽曼提出通过建筑来减少易于犯罪的空间。直到20世纪70年代, 犯罪学家雷·杰佛瑞在一书中提出应当注重事前对犯罪的预防来降低犯罪, 而不是通过事后处罚犯罪来抑制犯罪, 首次提出“犯罪预防性环境设计”的概念。这一理论在西方国家被较广泛地运用, 然而在我国的运用却并不十分成熟。

校园环境是社会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 犯罪预防性环境设计理论的发展和成熟以及该理论在社区规划和建筑设计的成功经验表明, 合理地设计、规划校园环境可以有效地抑制校园犯罪, 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

三、校园盗窃犯罪预防的环境设计体系研究

校园盗窃犯罪采用的行为方式并不复杂, 即表现为乘人不备, 秘密窃取。多发的地点是寝室、教室、图书馆等处。这些地点大多缺少学校专门人员的监管, 学生在这些地点学习或是活动的时候又缺乏警惕性。多发的时间多出现在无人目睹犯罪行为的空白时间, 例如寝室同学外出活动但忘记锁门、课间休息离开教室却将物品放在教室内, 以上看似短暂的时间却为盗窃犯罪的实施提供了适宜的时机, 使得犯罪分子有机可乘。

校园盗窃既有盗窃行为的共性, 但因其犯罪环境的特殊性也有其本身的特地, 因此我们在进行校园盗窃预防性环境设计规划时应当基于校园盗窃的特点。笔者认为, 校园盗窃预防性环境设计的基本原则应当包括以下几点:

(一) 领域强化

领域强化指的是应当在校园环境中注重对私人领域的设计, 因为人们通常会对自己领域内的物品加以保护, 与此同时也会相应地尊重别人的领域, 这种私人领域的设置也可以起到很好的警告入侵者的效果。

例如宿舍楼应当与校园内的其他建筑物保持一定的距离, 这样就可以防止窃贼从其他利用其他建筑物直接进入宿舍;建筑物周边的树木也应当与建筑物保持合理的距离, 避免窃贼利用树木进入宿舍;在建筑物门前树立标牌或者警示牌等。这些做法都可以清楚的界定建筑物的领域, 使得潜在的侵犯者不能也不敢轻易犯罪。

(二) 通道控制

要在公共空间与死人空间设置通道, 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将两者加以区分。对此, 可以考虑将通向宿舍楼、教室楼等建筑物内庭的主通道设置在大楼管理房边;限制进入建筑物内庭的通道数量并加强通道安保, 设置通道摄像头;使用植物等来控制通道, 形成封闭、半封闭、半开放或开放空间;在夜晚时关闭一些不必要的通道等。以上的做法都可以将通道置于一个更为安全、可受监控的状态下, 即使有犯罪分子出现, 也可以及时发现。

(三) 自然监视 (Natural Surveillance)

犯罪者并不想被人发现, 所以应该最大程度地、无意或有意地都对活动进行观察。在这方面, 景观设计和照明设计都是较好的方法, 对于犯罪人来说实施犯罪的最佳环境莫过于不被别人发现的环境, 而人们认为越安全的环境犯罪却觉得越不安全。纳沙和费雪认为, 一个安全的环境应当是视野开阔, 遮挡物越多越是不安全。 (3) 而从大量的实际校园盗窃案例来看, 犯罪多发生于可以隐藏、被害人无法逃脱的地方, 如此看来没有隐藏点、视野开阔、能见度清晰、人多的地方是安全的, 因此良好的人工照明与开敞的空间是不利于校园盗窃发生的。纳沙和琼斯的校园调查报告说明, 大学生们认为什么样的环境是安全的, 体到最多的要素就是光线, 最不安全的要素就是黑暗, 这也同之前的校园调查报告结果大同小异, 也就是说越光亮的地方盗窃犯罪越少。 (4)

借助较好的光线和开敞的空间, 我们可以借用自然监视来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如果建筑物内的学生或其他行人可以看到陌生人, 例如使内庭尽可能处于大楼窗户视线能够覆盖的区域;主入口处设置座凳提供学生或行人的休息区;入口周围安置连续的玻璃门窗等, 都会形成对充足的监视, 使得犯罪分子无从下手。

(四) 管理与维护

良好的校园环形象不仅对犯罪行为有着直接的影响, 同时良好的校园形象也对犯罪分子有着一定程度的震慑作用, 因此保持良好的校园环境至关重要, 破窗理论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破窗理论说明, 如果周围环境或者建筑物遭到破坏且无人修理时, 潜在的犯罪分子会认为周边环境及建筑物是可以随意破坏的且人们并不关心它, 这便是一种犯罪前的测试, 之后便可能会实施犯罪。 (5) 而且, 杂乱无章的校园环境以及凌乱不整洁的建筑物设施都会使学生产生厌恶与不安全感, 并影响学习和生活。所以, 校园环境的保持和维护对于预防和减少犯罪的发生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 可以考虑在宿舍楼、教室等建筑的墙体上使用耐脏、抗破坏的材料以防止人为的乱图乱刻行为;在有走廊或者大门的入口设置感应或定时照明;由专人定时检验和维护学校的设施设备等, 这些措施有助于保持和维护良好的校园环境。

四、校园盗窃犯罪预防的环境设计的意义

犯罪预防性环境设计将会成为司法预防、社会预防的有力补充。从司法实践经验来看, 司法预防不可能单独预防犯罪, 而社会预防的实施则依赖大量现金。同时, 司法预防与社会预防在校园环境中较少发挥作用, 犯罪预防环境设计弥补了司法预防与社会预防的不足, 在校园环境中应该起着重要的作用。

犯罪预防性环境设计是一项简捷、经济的犯罪预防手段。环境预防既不用改变现有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 并直接作用于犯罪, 因此在具体实践中较小迅速。同时, 环境预防也不依赖大量的资金, 更易于操作。相比较于其他预防校园盗窃犯罪的手段来讲, 注重环境预防的作用显然更具现实意义。

从实践及理论的角度看, 校园盗窃犯罪预防的环境设计不失为一项科学且可行的措施。笔者认为, 在进行设计时应当基于校园本身的特点, 因地制宜设计出环境整治方案。但是, 环境与社会行为之间的联系较为复杂, 因此, 预防犯罪的环境设计应该与其他正式预防措施相配套, 才能更好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摘要:校园是一个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场所, 但是近几年来频频发生的盗窃犯罪却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理, 严重影响了学生平时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预防校园盗窃犯罪应该是学校和全社会的当务之急。本文引入犯罪预防性环境设计理论, 在分析了利用该理论预防校园盗窃犯罪的必要性、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了预防犯罪的环境设计, 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和实践的可操作性, 能够真正起到预防校园盗窃犯罪的作用。

关键词:校园,盗窃犯罪,预防,环境设计

注释

11 魏平雄, 欧阳涛, 王顺安主编.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犯罪与对策[M].北京:群众出版社, 1994:205.

22 Kevin Lynch:, NY:The MIT Press, 1960.

33 Nasar, J.L&Fisher.B:“Hot spots”of fear and crime:a multi-method investigatio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1992, 13:187-206.

44 Nasar, J.L&Jones, K.M:Landscapes of fear and stress,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1997, vol, 29No.3, 291-323.

55 James W, George K.Police and Neighborhood Safety:Broken Windows, Atlantic Monthly, 1982 (3) :29-30.

上一篇:和肾络颗粒芍药苷含量测定研究下一篇:关于完善地方人防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