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静疗培训计划

2022-07-03

在日常工作中计划是我们完成工作,实现目标的重要工具,你在拟写计划时会感到无从下手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护士静疗培训计划》,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一篇:护士静疗培训计划

静疗试题1-16

一 名词解释

1 感染---是指发现并存在病源微生物的增长.病人感染次数

2 感染率---.(病人感染次数÷静脉置管的总天数)×1000%。=感染发生率 3.有效期--是指药品或无菌物品被批准的使用期限,表示该药物或无菌物品在规定的储存条件下,能够保证质量的期限。

4.过期--是指无菌物品超过规定的影响使用期限。

5.肠外营养--是指通过静脉途径提供给人代谢所需的营养素,包括糖类、脂肪乳剂、必须和非必须氨基酸、维生素、电解质及微量元素。

6.PICC--经上肢的贵要静脉、头静脉、肘正中静脉,下肢的隐静脉(新生儿)等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下1/3处或上腔静脉和右心房连接处的中心静脉导管 7.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的感染性、毒性和其他危险废物。 二 填空题

1 配置后的液体应在(2h)内输注,特殊用药根据药物的(性质)和(作用),按(医嘱)执行。

2. 输液架、输液泵、止血带等物品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或(浸泡)。

3. 使用(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4. 手部出现(感染性伤口)或(甲沟炎)时,应尽量(避免)进行输液操作,必要时(戴手套)。 5. 无菌输液器具应(24h)更换1次。 6. 无菌器具使用时,(被污染)或(疑似污染),应立即更换。 7. 配置药液时应检查所用液体和药品的(有效期)、输液瓶/袋的瓶口有无(松动)、瓶身有无(裂缝)、(渗漏),将瓶身倒置检查药液有无(浑浊)、(沉淀)、(絮状物)及(微粒)。 8. 在配置前,应确定各类药物的(化学)、(物理)、(药理)性质和有无(相容性)及(稳定性)。

9. 所有配置药体和药品应在标签上注明患者的姓名和能正确识别患者的信息、(药名)、(用量)、(浓度),不能缩写形式,配置好的静脉注射液体要注明(配置时间)、(给药途径)、(速度)。 10.配置好的药液放置时间不超过(2h). 11. 配置肠外营养液时水溶性维生素、磷酸盐制剂加入(葡萄糖液)内。

12.氨基酸具有(缓冲)和(调节)pH的作用,故营养液中应添加(高浓度)的氨基酸。 13.磷制剂与钙制剂(配伍),需分别在不同的溶液内(稀释)之后方能混合,。以免产生磷酸钙(沉淀),发生反应。

14输液架一般只用(清水)擦拭,当被传染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后,必须用(1%的含氯消毒液)擦拭,(15min)后用(清水)擦洗后方可使用。 15止血带应(一人一用),使用后用(0.5%的含氯消毒液)浸泡(20min),用(清水)清洗 16 头皮钢针属于国家(第三)类管理器械,也被称为(高风险)医疗器械。

17头皮钢针穿刺应首选(前臂)及(手背)静脉。穿刺部位要求避开(关节)部位。 18静脉炎分为(机械)性静脉炎、(化学)性静脉炎、(血栓性)静脉炎和(细菌)性静脉炎

19药液渗出是指(非腐蚀性)的药物或溶液进入(周围组织) 20头皮钢针穿刺时进针角度为(15°~30°)斜行进针 21留置针分为(开放式)留置针和(密闭式)留置针

22密闭式防针刺伤型留置针具有(保护)医务人员(防止)发生(针刺伤)和避免(血源性暴露)的作用

23输入(发疱剂)及刺激性药物、(胃肠外营养液)、pH高于(5)低于(9)的液体或药物,

1

以及渗透压(大于)600mOsm/L的液体时禁用 24留置针液体外渗表现为局部皮肤(发白)、(发凉)、皮肤(紧绷)、(水肿) 25留置针输液期间将(远端肢体)抬高,以促进静脉回流。(穿刺侧肢体)上抬与(心脏)齐平或高于(心脏),以利(血液)回流 26穿刺部位出现(红)(肿)(热)(痛)或沿血管走向出现(条索装发红),提示有静脉炎发生。

27PICC消毒范围为:以(穿刺点)为中心,上下直径(20cm),(两侧)至臂缘 28PICC导管更换敷料时使用乙醇消毒应避开穿刺点(1cm) 29医疗废物分为(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病理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 30锐器盒装锐器达容器(3/40时,应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封口紧实严密并做标记 三 选择题

1手卫生包括(A、B、C、D )

A 洗手

B手消毒

C外科手消毒

D手部皮肤保护

E 2. 以下哪种消毒剂可用于皮肤消毒( A、B、C、D

) A络合碘

B氯已定

C碘酊

D乙醇 3. 皮肤消毒范围:外周静脉头皮钢针(B ),留置套管针(A),CVC(C),桡动脉置管( A ). A 8×8cm B 5×5cm C 10×10cm D 10~12cm 4. 配置肠外营养液时微量元素和电解质制剂分别加入(C )及(A )内。 A 葡萄糖液

B脂肪乳

C氨基酸液

D生理盐水

5患者使用输液泵前后,仪器表面应用( A )或(C )擦拭,待干燥后使用。 A 75%乙醇

B0.5%含氯消毒液

C清水

D肥皂液

6.护士在配药前,将洁净配液台、生物安柜表面用( A )擦拭,干燥后使用。 A 75%乙醇

B0.5%含氯消毒液

C清水

D氯已定

7静脉输注( B )后应彻底冲洗管道,多种药物输注时,两种药物之间一定要用生理盐水充分冲管

A维生素

B胃肠外营养液

C电解质

D葡萄糖 8外周静脉导管通常置管血管为(A B C)

A贵要静脉

B肘正中静脉

C头静脉

D臂丛静脉

9PICC穿刺首选静脉为( C)次选静脉为(B )末选静脉为( A) A头静脉

B肘正中静脉

C贵要静脉

D上腔静脉 10 PICC(D )维护1次

A12h

B24h

C72h

D7d 11PICC固定时应将体外导管放置呈( B ) A U型

B S型弯曲

C直线

D C型 12PICC禁止以下哪项操作(ABCD)

A 使用5ml注射器冲封管

B用于静脉采血

C高压注射泵推注药物

D在置管侧肢体测量血压

13损伤性废物丢弃于(防渗漏)、(防穿刺)、(不能打开)的锐器盒中。 四 判断题

1. 皮肤消毒前应询问患者有无所使用消毒剂的(用药史)。错

过敏史 2. 医疗废物的处理记录资料保留(2)年。

3年

3. 肠外营养液应现用现配,一般应在(4)小时内输完。

24小时

4. 配置肠外营养液时可用脂溶性维生素乳剂稀释水溶性维生素后,在加入脂肪乳内。

对 5. 为确保混合营养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不要在混合营养液中加入其它药物。

2

6. 为确保营养液的稳定性,应控制配方中的(微量元素)含量。

电解质 7. 每日对使用中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检测。

8. 留置针穿刺时血管应选择柔软而富有弹性且粗直、血流丰富、无静脉瓣的静脉

9. 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为(72)h

72~96h 10. 外周静脉导管长度(7.5~20)cm

11. 外周静脉导管适用于治疗时间(大于7d)的静脉输液患者

大于7d小于49天 12. PICC穿刺点选择(肘部)两横指处进针

肘下

13. PICC更换敷料时应(自上而下)去除敷料

自上而下 14. PICC置管患者(可以)在置管肢体侧提重物

避免

15. PICC导管维护时使用乙醇消毒应避开穿刺点,以免引起化学性静脉炎

对 五 问答题

1.无菌输液器存放要求

答:应放置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物架上,距地面高20~25cm,距墙壁5~10cm,距天花板50cm. 2.在同一液体中配置多种药物时应注意什么? 答:①注射器内一次只能抽吸一种药物

②药物加入输液袋或瓶内的次序为:首先加入浓度最大或最易溶解的药物,最后加入有颜色的药物,以防遮掩形成的沉淀。

③在加入每种药物之后,操作者应检查液体,出现沉淀、浑浊、变色、分层、结晶、异物时不能使用。

3.发生锐器损伤时处理流程

答:①立即由伤口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

②立即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伤口。

③用75%的乙醇或0.5%碘伏,对创面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

④进行血源性疾病的检查和随访。

⑤如被HBV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时,应在24h内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同时进行血液乙肝标志物检查,阴性者分次皮下注射乙肝疫苗10µg、5µg、5µg(按照0、1个月、6个月间隔)。

4.配置肠外营养液时为什么葡萄糖液不能直接和脂肪乳混合?

答: 当营养液的pH值下降至5.0以下时,脂肪乳的稳定性受到影响,因葡萄糖液位酸性溶液。

5.头皮钢针适用范围

答:①静脉输注刺激性小的溶液或药物。

②输液量少,输液治疗小于4h,且输液时间在3d以内的患者。

③单次抽血检查的患者。 6药液渗出的预防

答:①合理选择穿刺部位,选择粗直、弹性好、易固定的血管,避开静脉瓣。

②掌握正确的进针角度,静脉穿刺后正确判断是否穿刺成功。

③将头皮钢针固定牢固,适当限制穿刺肢体的活动,减少脱出或移位

④在使用期间加强巡视,及时了解穿刺部位情况及患者主诉。

⑤采用正确的拔针及按压穿刺部位的方法。 7药液渗出的处理

答:①一旦出现渗出应立即通知输液。将头皮钢针拔出,更换穿刺部位。

3

②根据渗出的严重程度选择治疗方案,如给予33%的硫酸镁或如意金黄散湿敷。

③对于渗出的部位进行持续的观察和评估包括肢体活动、感觉、肢端血液循环情况。

④发生渗出应按异常事件上报

8静脉炎的预防

答:

①严格按照头皮钢针穿刺输液时间限度执行

②严格按照限度规范的要求对穿刺部位皮肤进行消毒

③根据药物的说明书调节输液速度 9静脉炎的处理

答: ①一旦发生静脉炎要拔出输液管路,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遵医嘱将治疗静脉炎的外用药膏抹在静脉炎部位,也可采用电子消炎止痛膜等

②被评为2级或更高级别的静脉炎必须作为异常事件上报 10头皮钢针输液滴速减慢或不滴的原因有哪些?

答:排气管反折、头皮钢针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输液测肢体受压等 11采用头皮钢针输液时患者教育有哪些内容?

答:①向患者及家属进行静脉输液告知,包括治疗目的、优点、操作方法及并发症,使用药物治疗作用及药物不良反应等

②嘱患者或家属不可随意调节滴速

③穿刺部位的肢体应保持稳定,适当限制活动,勿用力牵动

④遇到下列情况,如穿刺部位肿胀、疼痛输液速度自行变快、变慢甚至不滴,请及时告知医务人员。

12外周静脉短导管的优点有哪些

答: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套管柔软、随血管形状弯曲,对血管刺激小,可减少液体外渗,减少静脉穿刺次数,并且是静脉输液更加方便,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既能保证静脉用药,又能套管护士的工作效率。 13留置针适用范围

答:输液时间长。输液量较多的患者

老人、儿童、烦躁不安的患者 输全血或血液制品的患者

需做汤耐量实验以及连续多次采血标本的患者 14留置针不宜选择的穿刺部位有哪些 答:关节部位

弹性差的静脉

已有渗漏、静脉炎、感染及血肿发生的部位 静脉曲张的部位

手术同侧肢体及患侧肢体

反复穿刺的部位应尽量避免在下肢进行穿刺

15为什么下肢静脉不应作为成年人选择血管的常规部位 答:有发生血栓和血栓性静脉炎的风险 16留置针型号选择原则

答:原则上再满足输液治疗需要的情况下,尽量选择型号小,减少对血管内皮的机械摩擦,降低机械性损伤和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从而延长留置时间。

应考虑患者的年龄、静脉局部条件、输液的目的和种类、治疗时间和患者的活动需要 17留置针导管堵塞的表现

答:输液不滴或滴速过慢,冲管有阻力或无法冲管,不能抽吸回血

4

18外周静脉导管禁用范围 答:输注刺激性药物

缺乏外周静脉管道 穿刺部位有感染或损伤

插管途径有放疗史、血栓形成史、外伤史、血管外科手术史 接受乳腺癌患者根治术和腋下淋巴结清扫的术后患者 19PICC的特点

答:①避免颈部和胸部穿刺引起的严重并发症,如气胸、血胸

②减少频繁静脉穿刺的痛苦

③保护外周静脉

④可在患者床旁插管

⑤保留时间长,可留置1年者

⑥感染发生率较CVC低

⑦适合医院、社区医疗、家庭病床及慢性病需长期输液者 20PICC肝素帽更换要求

答:①每周更换1或2次,最多不超过7天,如输注血液或胃肠外营养液需24h更换一次

②如果肝素帽内有血液残留,或完整性受损,或从输液装置取下会,军营更换肝素帽

第二篇:静疗小组护理操作规范

静疗小组------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从事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的医护人员。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T 213 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 WS/T 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静脉治疗 infusion therapy 将各种药物(包括血液制品)以及血液,通过静脉注入血液循环的治疗方法,包括静脉注射、静脉输液和静脉输血;常用工具包括:注射器、输液(血)器、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外周静脉留置针、中心静脉导管、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输液港以及输液附加装置等。 3.2 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 经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股静脉置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的导管。 3.3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经上肢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肱静脉,颈外静脉(新生儿还可通过下肢大隐静脉、头部颞静脉、耳后静脉等)穿刺置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的导管。

3.4 输液港implantable venous access port 完全植入人体内的闭合输液装置,包括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的导管部分及埋植于皮下的注射座。

3.5 无菌技术aseptic technique 在执行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机体,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的技术。

3.6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catheter 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 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小时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体温>38℃)、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实验室微生物学检查显示: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或者从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 3.7 药物渗出 infiltration of drug 静脉输液过程中,非腐蚀性药液进入静脉管腔以外的周围组织。 3.8 药物外渗 extravasation of drug 静脉输液过程中,腐蚀性药液进入静脉管腔以外的周围组织。 3.9 药物外溢 spill of drug 在药物配置及使用过程中,药物意外溢出暴露于环境中,如皮肤表面、台面、地面等。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CVC: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

PICC: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N: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

PORT:输液港(implantable venous access port) PVC: 外周静脉导管(peripheral venous catheter)

5、基本要求

5.1 静脉药物的配置和使用应在洁净的环境中完成。

5.2实施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的医务人员应为注册护士、医师和乡村医生,并应定期进行静脉治疗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培训。

5.3 PICC置管操作应由经过PICC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考核合格且有5年及以上临床工作经验的操作者完成。

5.4 应对患者和照顾者进行静脉治疗、导管使用及维护等相关知识的教育。

6、操作程序 6.1基本原则

6.1.1 所有操作应执行查对制度并对患者进行两种以上方式的身份识别,询问过敏史。

6.1.2 穿刺针、导管、注射器、输液(血)器及输液附加装置等应一人一用一灭菌,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具不应重复使用。

6.1.3 易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高危病区宜选用一次性安全型注射和输液装置。

6.1.4 静脉注射、静脉输液、静脉输血及静脉导管穿刺和维护应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6.1.5 操作前后应执行WS/T 313规定,不应以戴手套取代手卫生。

6.1.6 置入PVC时宜使用清洁手套,置入PICC时宜遵守最大无菌屏障原则。 6.1.7 PICC穿刺以及PICC、CVC、PORT维护时,宜使用专用护理包。 6.1.8 穿刺及维护时应选择合格的皮肤消毒剂,宜选用2%葡萄糖酸氯己定乙醇溶液(年龄<2个月的婴儿慎用)、有效碘浓度不低于0.5%的碘伏或2%碘酊溶液和75%酒精。

6.1.9消毒时应以穿刺点为中心用力擦拭,至少消毒两遍或遵循消毒剂使用说明书,待自然干燥后方可穿刺。 6.1.10置管部位不应接触丙酮、乙醚等有机溶剂,不宜在穿刺部位使用抗菌油膏。 6.2 操作前评估

6.2.1评估患者的年龄、病情、过敏史、静脉治疗方案、药物性质等,选择合适的输注途径和静脉治疗工具。

6.2.2评估穿刺部位皮肤情况和静脉条件,在满足治疗需要的情况下,尽量选择较细、较短的导管。

6.2.3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宜用于短期或单次给药,腐蚀性药物不应使用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

6.2.4 外周静脉留置针宜用于短期静脉输液治疗,不宜用于腐蚀性药物等持续性静脉输注。

6.2.5 PICC宜用于中长期静脉治疗,可用于任何性质的药物输注,不应用于高压注射泵注射造影剂和血液动力学监测(耐高压导管除外)。

6.2.6 CVC可用于任何性质的药物输注、血液动力学的监测,不应用于高压注射泵注射造影剂(耐高压导管除外)。

6.2.7 PORT可用于任何性质的药物输注,不应使用高压注射泵注射造影剂(耐高压导管除外)。 6.3穿刺

6.3.1 PVC穿刺

6.3.1.1 包括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穿刺和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 6.3.1.2 PVC穿刺应按以下步骤进行:

a)取舒适体位,解释说明穿刺目的及注意事项; b)选择穿刺静脉,皮肤消毒;

c)穿刺点上方扎止血带,绷紧皮肤穿刺进针,见回血后可再次进入少许; d)如为外周静脉留置针则固定针芯,送外套管入静脉,退出针芯,松止血带; c)选择透明或纱布类无菌敷料固定穿刺针,敷料外应注明日期、操作者签名。 6.3.1.3 PVC穿刺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a)宜选择上肢静脉作为穿刺部位,避开静脉瓣、关节部位以及有疤痕、炎症、硬结等处的静脉;

b)成年人不宜选择下肢静脉进行穿刺; c)小儿不宜首选头皮静脉;

d)接受乳房根治术和腋下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应选健侧肢体进行穿刺,有血栓史和血管手术史的静脉不应进行置管;

e)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穿刺处的皮肤消毒范围直径应≥125px,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处的皮肤消毒范围直径应≥200px,应待消毒液自然干燥后再进行穿刺; f)应告知患者穿刺部位出现肿胀、疼痛等异常不适时,及时告知医务人员。 6.3.2 PICC穿刺

6.3.2.1 PICC穿刺按以下步骤进行:

a)核对确认置管医嘱,查看相关化验报告; b)确认已签署置管知情同意书;

c)取舒适体位,测量置管侧的臂围和预置管长度,手臂外展与躯干成45°~90°,对患者需要配合的动作进行指导;

d)以穿刺点为中心消毒皮肤,直径≥20,铺巾,建立最大化无菌屏障; e)用生理盐水预冲导管,检查导管完整性;

f)在穿刺点上方扎止血带,按需要进行穿刺点局部浸润麻醉,实施静脉穿刺,见回血后降低角度进针少许,固定针芯,送入外套管,退出针芯,将导管均匀缓慢送入至预测量的刻度;

g)抽回血,确认导管位于静脉内,冲封管后应选择透明或纱布类无菌敷料固定导管,敷料外应注明日期、操作者签名; h)通过X线片确定导管尖端位置;

i)应记录穿刺静脉、穿刺日期、导管刻度、导管尖端位置等,测量双侧上臂臂围并与置管前对照。

6.3.2.2 PICC穿刺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a)接受乳房根治术或腋下淋巴结清扫的术侧肢体、锁骨下淋巴结肿大或有肿块侧、安装起搏器侧不宜进行同侧置管,患有上腔静脉压迫综合症的患者不宜进行置管;

b)宜选择肘部或上臂静脉作为穿刺部位,避开肘窝、感染及有损伤的部位;新生儿还可选择下肢静脉、头部静脉和颈部静脉;

c)有血栓史、血管手术史的静脉不应进行置管;放疗部位不宜进行置管。 6.4应用

6.4.1静脉注射

6.4.1.1应根据药物及病情选择适当推注速度。 6.4.1.2注射过程中,应注意患者的用药反应。

6.4.1.3推注刺激性、腐蚀性药物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回血情况,确保导管在静脉管腔内。

6.4.2静脉输液

6.4.2.1应根据药物及病情调节滴速。 6.4.2.2输液过程中,应定时巡视,观察患者有无输液反应,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热、痛、渗出等表现。

6.4.2.3输入刺激性、腐蚀性药物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回血情况,确保导管在静脉内。 6.4.3 PN 6.4.3.1宜由经培训的医护人员在层流室或超净台内进行配制。

6.4.3.2配好的PN标签上应注明科室、病案号、床号、姓名、药物的名称、剂量、配制日期和时间。

6.4.3.3宜现用现配,应在24小时内输注完毕。

6.4.3.4如需存放,应置于4℃冰箱内,并应复温后再输注。

6.4.3.5输注前应检查有无悬浮物或沉淀,并注明开始输注的日期及时间。 6.4.3.6应使用单独输液器匀速输注。

6.4.3.7单独输注脂肪乳剂时,输注时间应严格遵照药物说明书。 6.4.3.8在输注的PN中不应添加任何药物。

6.4.3.9应注意观察患者对PN的反应,及时处理并发症并记录。 6.4.4密闭式输血

6.4.4.1 输血前应了解患者血型、输血史及不良反应史。

6.4.4.2 输血前和床旁输血时应分别双人核对输血信息,无误后才可输注。

6.4.4.3 输血起始速度宜慢,应观察15分钟无不适后再根据患者病情、年龄及输注血液制品的成分调节滴速。

6.4.4.4 血液制品不应加热,不应随意加入其他药物。

6.4.4.5 全血、成分血和其他血液制品应从血库取出后30分钟内输注,1个单位的全血或成分血应在4小时内输完。 6.4.4.6 输血过程中应对患者进行检测。

6.4.4.7输血完毕应记录,空血袋应低温保存24小时。 6.5 静脉导管的维护 6.5.1冲管及封管

6.5.1.1经PVC输注药物前宜通过输入生理盐水确定导管在静脉内;经PICC、CVC、PORT输注药物前宜通过回抽血液来确定导管在静脉内。

6.5.1.2 PICC、CVC、PORT的冲管和封管应使用10ml及以上注射器或一次性专用冲洗装置。 6.5.1.3给药前后宜用生理盐水脉冲式冲洗导管,如果遇到阻力或者抽吸无回血,应进一步确定导管的通畅性,不应强行冲洗导管。

6.5.1.4 输液完毕应用导管容积加延长管容积2倍的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正压封管。

6.5.1.5 肝素盐水的浓度:PORT可用100U/ml,PICC及CVC可用0~10u/ml。 6.5.1.6连接PORT时应使用专用的无损伤针穿刺,持续输液时无损伤针应每7天更换一次。

6.5.1.7 PORT在治疗间歇期应至少每4周维护一次。 6.5.1.8 PICC导管在治疗间歇期间应至少每周维护一次。 6.5.2 敷料的更换

6.5.2.1 应每日观察穿刺点及周围皮肤的完整性。 6.5.2.2无菌透明敷料应至少每7天更换一次,无菌纱布敷料应至少每2天更换一次;若穿刺部位发生渗液、渗血时应及时更换敷料;穿刺部位的敷料发生松动、污染等完整性受损时应立即更换。

6.6 输液(血)器及输液附加装置的使用

6.6.1 输注药品说明书所规定的避光药物时,应使用避光输液器。

6.6.2 输注脂肪乳剂、化疗药物以及中药制剂时宜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

6.6.3 输注的两种不同药物间有配伍禁忌,在前一种药物输注结束后,应冲洗或更换输液器,并冲洗导管,再接下一种药物继续输注。

6.6.4使用输血器时,输血前后应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入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应在前一袋血输尽后,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

6.6.5输液附加装置包括三通、延长管、肝素帽、无针接头、过滤器等,应尽可能减少输液附加装置的使用。

6.6.6 输液附加装置宜选用螺旋接口,常规排气后与输液装置紧密连接。

6.6.7 经输液接头(或接口)进行输液及推注药液前,应使用消毒剂多方位擦拭各种接口(或接头)的横切面及外围。 6.7输液(血)器及输液附加装置的更换

6.7.1 输液器应每24小时更换1次,如怀疑被污染或完整性受到破坏时,应立即更换。

6.7.2 用于输注全血、成份血或生物制剂的输血器宜4小时更换一次。

6.7.3输液附加装置应和输液装置一并更换,在不使用时应保持密闭状态,其中任何一部分的完整性受损时都应及时更换。

6.7.4 外周静脉留置针附加的肝素帽或无针接头宜随外周静脉留置针一起更换;PICC、CVC、PORT附加的肝素帽或无针接头应至少每7天更换1次;肝素帽或无针接头内有血液残留、完整性受损或取下后,应立即更换。 6.8导管的拔除

6.8.1外周静脉留置针应72h~96h更换一次。

6.8.2应监测静脉导管穿刺部位,并根据患者病情、导管类型、留置时间、并发症等因素进行评估,尽早拔除。

6.8.3 PICC留置时间不宜超过1年或遵照产品使用说明书。

6.8.4 静脉导管拔除后应检查导管的完整性,PICC、CVC、PORT还应保持穿刺点24h密闭。

7、静脉治疗相关并发症处理原则 7.1 静脉炎

7.1.1 应拔除PVC,可暂时保留PICC;及时通知医师,给予对症处理。 7.1.2 将患肢抬高、制动,避免受压;必要时,应停止在患肢静脉输液。 7.1.3 应观察局部及全身情况的变化并记录。 7.2药物渗出与药物外渗

7.2.1 应立即停止在原部位输液,抬高患肢,及时通知医师,给予对症处理。 7.2.2观察渗出或外渗区域的皮肤颜色、温度、感觉等变化及关节活动和患肢远端血运情况并记录。

7.3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

7.3.1可疑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时,应抬高患肢并制动,不应热敷、按摩、压迫,立即通知医师对症处理并记录。

7.3.2应观察置管侧肢体、肩部、颈部及胸部肿胀、疼痛、皮肤温度及颜色、出血倾向及功能活动情况。 7.4导管堵塞

7.4.1 静脉导管堵塞时,应分析堵塞原因,不应强行推注生理盐水。

7.4.2 确认导管堵塞时,PVC应立即拔除,PICC、CVC、PORT应遵医嘱及时处理并记录。

7.5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可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时,应立即停止输液,拔除PVC,暂时保留PICC、CVC、PORT,遵医嘱给予抽取血培养等处理并记录。 7.6输液反应

7.6.1 发生输液反应时,应停止输液,更换药液及输液器,通知医师,给予对症处理,并保留原有药液及输液器。 7.6.2 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记录。 7.7输血反应

7.7.1 发生输血反应立即减慢或停止输血,更换输血器,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畅,通知医生给予对症处理,保留余血及输血器,并上报输血科。 7.7.2 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记录。

8、职业防护

8.1针刺伤防 针刺伤防护操作按GBZ/T 213执行。 8.2 抗肿瘤药物防护

8.2.1 配置抗肿瘤药物的区域应为相对独立的空间,宜在II级或III级垂直层流生物安全柜内配置。

8.2.2使用抗肿瘤药物的环境中可配备溢出包,内含防水隔离衣、一次性口罩、乳胶手套、面罩、护目镜、鞋套、吸水垫及垃圾袋等。

8.2.3 配药时操作者应戴双层手套(内层为PVC手套,外层为乳胶手套)、一次性口罩;宜穿防水、无絮状物材料制成、前部完全封闭的隔离衣;可佩戴护目镜;配药操作台面应垫以防渗透吸水垫,污染或操作结束时应及时更换。

8.2.4 给药时,操作者宜戴双层手套和一次性口罩;静脉给药时宜采用全密闭式输注系统。

8.2.5 所有抗肿瘤药物污染物品应丢弃在有毒性药物标识的容器中。 8.2.6 抗肿瘤药物外溢时按以下步骤进行处理: a)操作者应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b)应立即标明污染范围,粉剂药物外溢应使用湿纱布垫擦拭,水剂药物外溅应使用吸水纱布垫吸附,污染表面应使用清水清洗;

c)如药液不慎溅在皮肤或眼睛内,应立即用清水反复冲洗;

d)记录外溢药物名称、时间、溢出量、处理过程以及受污染的人员。

第三篇:护士培训计划

2014护理人员培训计划

为不断提高我院护理人员业务素质,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根据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此培训计划:

一、三基培训及考核:

总目标:护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操作合格率达100%。

1、培训和考核对象:45岁以下护理人员

2、三基理论基础知识培训及考核

由科护士长带头或有讲课能力的护理人员轮流主讲。内容以护理基础知识为主,具体安排如下:

(1)时间:每周安排一次科内业务学习

(2)主讲人:各科护士长或有讲课能力的护士。

(3)内 容 :继续教育计划

(4)地 点:各科室

(5)参加人员:全体科内护理人员

(6)考核方法:每月进行一次三基理论考试

3、三基技能培训及考核

时间:每季度进行考核,根据护理部统一安排

方法 :首先组织科内护理骨干进行培训,合格后对本科护理人员进行技术指导然后由护理部对全体护理人员进行统一考核。

二、各级护理人员培训计划:

对各级各类护理人员”三基三严”培训的目标及要求

(一)第1年新护士的培训

1、培训目标:

(1)做好岗前教育,教导爱岗敬业

(2)抓好“三基”(即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临床实践相结合。

(3)工作中要求掌握核心制度,各班职责,熟练掌握基础护理操作技术。

(4)了解专科护理理论与技能。

2、具体要求:

安排各科室轮转。护士长要经常组织召开新护士座谈会,了解其工作情况及有何困难,并对其工作进行评议,以求不断克服缺点,尽快成长。

(1)新入院护士进入工作岗位前,必须接受护理部组织的“岗前培训”和服务规范训练。各科室由护士长做好环境、规章制度与各类工作职责的培训。

(2)护士长应结合每个护士制定出具体培训计划。

(3)须加强临床护理实践,以临床护理工作为主,三个月后再参加夜班辅班工作。

(4)参加所在科室及护理组织的各项业务学习。

(5)新参加工作的护士应不断加强自身素质修养(包括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素质)。工作时,要仪表端庄、态度和蔼、工作认真、遵守劳动纪律、服从领导指挥、尊敬教学老师、勤奋好学、搞好团结。

(6)3个月必须胜任护士工作

(二)工作后1-5年护士的培训

1、培训目标:

(1)具有熟练的基础护理技能。

(2)掌握护理基础理论及护理专业知识。

(3)掌握各专科治疗仪器(如心电监护仪、除颤器、人工呼吸机、输液泵等)的操作方法。

(4)掌握各专科护理常规及护理技术

(5)能规范化书写护理文书.

2、培训方法: (1)护理部结合医院情况定出轮转计划和培训内容

(2)各科护士长根据护理部制订的轮转计划和培训内容,结合临床工作,有计划地安排自学

(3)书写护理病历,不定期由护士长检查审核。

(4)由护理部培训基础护理操作:如晨、晚间护理、口腔护理、表格书写等操作。

(5)组织考试:每季度按护理部的部署,组织基础护理操作考试、专科理论知识与技能考试、护理学基础知识等。

(6)出科前由轮转科室负责进行理论及操作技术的考核,并就其服务态度和工作表现作出鉴定

(三)工作5年以上护士的培训

1、培训目标

(1)熟练掌握护理基础理论知识及基础护理操作技能,能制定完整的护理计划。 (2)掌握专科手术护理常规、技能及疾病健康教育知识。

(3)熟练地配合大手术及危重患者的抢救工作,掌握在紧急情况下的处理原则。 (4)达到护师任职条件者能有效指导护生的临床实习。

2、培训方法: (1)科内根据个人特长,结合工作需要,分组进行护理工作

(2)科室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业务学习、小讲课及组间轮转. (3)鼓励自学或参加本科及大专的深造,也可以脱产学习等方法进修,以达到护理大专水平。

(4)每半年组织考试考核一次

(四)对护师的培训

1、培训目标:

具有综合护理能力和专科护理技能(如监护、康复等),属于定向培养。可结合工作需要与个人特长,使之发挥教学、科研或管理才干,达到主管护师的任职水平。

(1)具有较坚实的护理基础理论和专科理论知识及熟练的护理技能。

(2)熟悉对重危病人的观察方法,并掌握急救技能。

(3)掌握本专业新知识、新技术,能运用护理理论、技术和护理程序,对病人进行身心整体护理。

(4)具有一定的护理管理、预防保健及教学的能力。

2、培养方法:

多以科内培训为主。

(1)多安排危重病人抢救的配合工作,做好抢救记录,并不断总结抢

救经验。

(2)担任护生及进修护士的带教工作。

(3)每半年进行一次考试考核。

(五)对主管护师的培训

1、培养目标

(1)具有坚实的基础医学理论并精通专科护理理论及技术. (2)能解决本科护理业务上的疑难问题,指导重危、疑难病人护理计划的制订与实施,不断更新知识,能在管理、教学、科研中发挥骨干作用(如担任护士长以上行政领导工作)。

(3)具有课堂教学、临床带教能力,能组织本科各病房护理会诊、护理查房及参加全院性护理会诊。

(4)具有科研能力,能写出一定水平的论文。

(5)逐步达到副主任护师的任职条件。

2、培养方法

(1)护理部组织、聘请院内外专家讲授新业务、新技术及各科新进展。并有计划地安排讲授各科常见病预防、治疗、康复、护理等知识。

(2)有计划地选送到院外短期学习。

(3)每季度结合院内及科内的学习内容进行考试。

护理部 2014.1篇二:2015年护理人员培训计划 篇三:2015年护理人员规范化培训计划 2015年护理人员规范化培训计划

护士规范化培训是护理人员完成护校基础教育后所接受的毕业后教育的主要形式,为进一步加强全院临床规范化培训,培养合格的临床护理专业人才,在护理部主任的指导下,现制定2015年护理人员规范化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标

临床护士经过规范化培训,逐步达到以下基本条件和要求。 1.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医德医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熟悉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具有较系统的专业知识,并能用以指导实践工作。 3.熟悉掌握本专业的临床护理(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的操作技能,能独立完成本专业常见病的护理、一般危重症病人的抢救配合及护理。 4.能掌握护理核心制度、岗位职责、患者安全管理及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及意外情况的应急预案,并在临床工作中落实相关制度,对突发事件能快速反应处理。 5.护士规范化培训率、考核合格率100%。

二、培训对象

本科毕业生2年,大专毕业生3年,中专毕业生4年。

三、理论培训及考核

(一)培训内容: 1.《医学临床“三基”训练---护士分册(第四版)》、《护理临床技术规范》(基础篇)第二版、护理常规、专科理论。 2.参加科室每月组织的专科业务学习、护理教学查房或病例讨论各1次,学习内容围绕专科护理理论知识及新进展、新技术。 4. 参加护理部每月组织的业务学习。

(二)培训形式:以护理部、科室培训及个人自学相结合。

(三)考核方式: 1.科室考核

1)考试时间:每季组织1次考试,每次考试40分钟。 2)试卷:各科室根据当季培训内容出题。 3)考试方式:闭卷考试。 4)考试成绩:科室将每季度考核成绩填写“护士培训和考核记录表”上报护理部,纸质考卷在科室存档备查。个人将考核成绩记录于规范化培训手册。 2.护理部考核 1)考试时间:每季度1次。 2)试卷:中国医院考试系统护士三基题库随机抽题。 3)考试方式: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40分钟。 4)考试成绩:记录护士个人技术档案及规范化培训手册。

(四)成绩等级:合格成绩为60分,达标成绩为80分,90分以上为优秀。不合格人员补考一次,考试作假者,成绩为“0”。每年2次不合格或缺考者,延期规范化培训1年。

四、核心制度、患者安全管理及应急预案培训

(一)培训内容:

1.护理核心制度(参考书:护理管理工作规范(第四版)p59-71) 2.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参考书:护理管理故工作规范(第四版)p78-93) 3.患者安全十大目标、专科领域患者安全质量目标(2014版)、意外事件的应急预案。

(二)培训形式:

1.核心制度、患者安全目标、护理风险管理制度:科室培训+个人自学 2.意外事件的应急预案:科内培训+实地模拟演练 3.成绩等级:合格成绩为60分,达标分为80分,90分以上为优秀。 4.考试方式:采取院科二级考核

科室:

1)考试时间:每季组织1次考试 2)试卷:根据本季度培训内容出题。 3)考试方式:闭卷 4)考试成绩:考核成绩填写“护理理论培训和考核记录”表上报护理部,纸质考卷在科室存档备查。个人将考核成绩记录于规范化培训手册。

护理部: 1)考试时间:每季抽考1次,(每次每科室随机抽取1-3名规培护士,本年度内被考核人员不重复)

2)出题依据:根据本季度培训内容出题。 3)考试方式:闭卷考试

4)考试成绩:记录护士个人技术档案及规范化培训手册。

附表:2015年护理核心制度、患者安全目标机应急预案的培训安排

五、岗位技能培训及考核

(一)培训内容:依据护士规范化培训手册计划及n1级责任护士培训计划,院、科二级督导培训。

(二)培训安排:n1级责任护士岗位技能培训模块。

(三)操作考核:由护理部、科室负责考核。

护理部考核:

1.单月1项基础护理技能,双月1项基础护理技能+1项急救技能。 2.考试内容:n1级责任护士岗位技能培训安排的内容。

附表:2015年护士岗位技能培训示教安排 3.成绩等级:达标分数为85分,90分以上为优秀。全年2次不合格或缺考者,延期规范化培训期1年。

4.考试成绩:记录于规范化培训手册。

六、健康教育技能、基本临床护理实践项目

由科室负责培训及考核。

1.健康教育技能:每月考核一项。 2.每月按规范化培训手册要求完成基本临床护理实践项目。

七、每月写一篇学习笔记(约2000字),于每月5日前交科室护长审阅。护理部每半年审阅一次。

八、规范化培训手册检查 1.手册填写要求:如实、及时填写;护士长或科室规培小组负责人每月检查一次并签全名,完成培训的由护士长审核后自己保管,护理部检查时上交。 2.护理部检查:6月、12月。要求:护士培训手册扣分到个人。手册满分为100分,每漏一项扣1分,学习笔记每漏一次扣2分,未按时上交手册接手检查的扣5分,每年检查2次,平均分为90分合格。不合格者或休假超过3个月者,次年继续培训。

九、规范培训考核标准

合格标准:①理论考核合格;②操作考核合格;③手册检查合格;④无严重护理差错。

十、规范化培训小组:

组长:

成员:

规范化培训小组

2015年1月20日篇四:2015护士分层级培训计划

护理人员分层次培训计划 (转载于:护士培训计划) 为了帮助护理人员适应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满足市场人才竞争和护士自身发展的需要、使护士在知识、技能、能力和态度等方面得到提高,保证护理人员有能力按照工作岗位要求的标准完成所承担的工作和任务。

一、指导思想:

培训是医院创造护士群体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可以使护理人员具有不断学习的能力,学会在工作环境中知识共享,并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优化护理服务过程。通过培训,是护理人员在工作数量上和工作质量上得以提高。使护理服务工作得到不断改善,是服务成本消耗不断降低。

二、培训目标:

1、帮助护理人员掌握工作所需要的基本方法。

2、帮助新上岗的护理人员尽快进入所承担的工作角色,使护理工作更富有成效。

3、帮助护理人员了解组织和护理工作宗旨、价值观和发展目标。

4、改善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强化护理人员的职业素质。

5、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6、提高和增进护理人员对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护理人员在完成组织任务的同时个人素质不断提高,个人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发展。

三、培训原则:

1、按需施教,学用一致原则,从护理人员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年龄情况和岗位的实际需要出发。

2、与组织战略发展相适应原则:从医院的发展战略出发,结合医院和部门的发展目标制定培训内容,以保证培训为医院发展服务、培训促进医院战略目标实现为目的。

3、综合素质与专业素质培训相结合原则:除了要注意与护理岗位职责衔接,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素质外,还应包括医院文化建设内容,使护理人员从工作态度、文化知识、理念、信念、价值观、人生观等方面符合医院文化要求。

4、重点培训和全员培训相结合原则:对每一个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既要注意护理骨干进行培训提高,又不要忽略护理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做到全员培训。

四、具体措施:

(一)确定培训需求:根据护士的个人需求和岗位要求特点制定一个行之有效的培训计划。可以从医院发展、工作岗位和护理人员个人三方面进行,以保证组织提供的培训与护理人员工作和个人发展需要直接相关。

(二)培训计划:

1、培训领导小组: 组长:朱晓霞 副组长:赵翠枝 组员:各科护士长

2、受训对象:

助理护士、护士、护师、主管护师、副主任护师、各科护士长。

3、培训内容: (1)医院和护理系统的有关政策、规章制度、护理岗位职责。 (2)护理组织和护理工作宗旨、价值观和发展目标。 (3)护理新知识、新动向。

(4)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5)护理管理理论、管理技能、管理岗位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6)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护理问题如:护患沟通、护理质量分析。

4、培训形式:

院内培训形式有三种:(1)在职培训(2)岗前培训(3)护理管理人员的培训

5、培训时间、地点:

具体时间和地点,见护理部及各护理单元教学计划。

五、具体培训内容详见附表:

1、2015年各层级护理人员培训计划

2、2015年试用期护士学习计划安排

3、2015年护理理论及技术操作考核安排(护理部)

4、2015年业务学习安排(护理部)

5、各病区业务学习安排及考核

各层级护理人员培训计划 篇五:护理人员分级培训计划 2014年护理人员分层次培训计划

护理人员培训是优化护理人力资源结构,激发护理人力资源潜力,提高人力资源使用效率的有效措施。为提高各阶段人员的临床工作能力,保障护理安全,对照《江苏省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和优质护理工作对护士的要求围绕2014年工作重点,特制定2014年护理人员分层次培训计划,具体内容与要求如下:

一、 培训目的与目标

目的:

促使护理人员知识、技能、能力和态度各方面的行为方式得以提高,使各级护理人员有能力按照工作岗位要求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培养一支能适应医院工作和护理学科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护理队伍。

目标:

1、培训考核结合临床,具有实效性,护理人员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2、护理人员“三基”培训参与率、合格率达100%;

3、护士规范化培训率、合格率达100%;

4、继续教育学分完成率100%。

二、培训原则与要求

护理人员培训要求全员参与,人人达标。培训应结合岗位需求和岗位特点,采取多种形式,建立以岗位培训为主、集中授课和自学为辅的培训体系,体现分层次分级培训的原则,注重实效,注重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以提高专业技术队伍整体素质。

三、“三基”培训及考核安排

1、“三基”理论培训结合临床实际工作要求,按护士层级分配进行考核:n1级护士每月一次,n2-n3每2月一次,n4每半年一次,着重围绕基础知识、专科知识、安全管理、流程管理、服务规范、护理常规的内容进行考核。科室结合“三基”培训与考核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护士的年资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并具体落实,注重实效性,培训要有记录,要求人人参加,人人达标。制度、安全管理、护理常规、流程、应急预案、急救技能作为全年常规培训内容,科室制定培训计划,护理部不定期进行检查,并将检查内容纳入夜查房中。护士长每半年进行一次管理知识的培训与考核。

2、根据临床工作要求修订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按护士层级分配进行考核:对n1级护士每月进行操作考核,n2-n3每2月一次,n4每半年一次,科室制定相应的培训考核计划,参照卫生厅《三基理论与操作篇》以及卫生部50项操作技能考核要求组织培训,以临床工作中训练为主,护理部会不定期下科室进行现场随机考核。

四、规范化培训及考核安排

1、新护士的岗前培训由护理部组织,培训采用集体授课方式进行;培训结

束,对培训内容及核心制度进行理论考试,对最常用护理操作项目进行集中训练和考核,考核小组成员对考试中发现的共性问题进行逐项点评。 1. 护理部制定年轻护士培训考核计划,对年轻护士每月组织1~2次集中理论培训,并组织理论考试;技能培训由科室在实际工作中培训的基础上,按每月重点内容进行集中培训,护理部在临床进行随机考核或在示教室抽考。详见年轻护士素质提高方案。 2. 科室根据临床实际,结合专科特点,针对不同工作年限的护士制定具体的培训考核计划,将需在本科室掌握的理论及与工作相关的每一项操作技能列出细目,进行培训、指导及考核。第一年工作护士落实导师负责制,定期对护士进行工作适任情况评估及综合能力考核并记录在规范化培训手册中,综合能力考核通过方能独立上岗。 3. 规范化培训期间轮转由护理部统一安排,需按期完成。考核由工作表现、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三方面组成,工作表现由所在科室负责考核,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由科室、护理部全面考核。护理部的考核通常有 “三基”理论及技能考核,规范化培训结束有理论考核、实境案例分析及操作考核,考核成绩登记在《徐州市护士规范化培训手册》中。科室分阶段分目标进行考核,根据护士工作情况,增加专项考核内容,如基本评估技术、沟通能力等。

五、继续教育安排

1、护理部根据2014年护理人员培养计划按照相关规定选派人员参加省内外各种学术会议学习与交流。科室要结合年资、工作表现、以往各种考核情况、专业对口情况选派人员外出学习。科室安排的外出培训、学习,内容必须与护理有关,能反映专科新进展,提高专科护理水平和能力,由护士长上报,护理部审核同意后方可外出进修学习。对选送出去培训的人员必须在本科室或护理部专题报告会上进行汇报,保证1人培训多人受益的目的。

2、护理管理人员及护理管理后备人才参加省、市及医院组织的管理知识培训,护理部组织专题讲座、专家讲学或情境教学,内容完全结合岗位需要。对参与管理的骨干进行相应的培训,并根据参与的管理工作性质,建立学习型小组,通过自我学习、相互学习、讲座等多种形式进行培训,提高他们参与护理管理的能力。

3、护理部定期组织全院业务学习、护理业务查房及专题培训(如优质护理推进工作、安全管理等的培训),培训由各科护士长、护理骨干、专科护士、外出学习人员等承担。

4、、科室根据专科特点制定相应的继续教育培训计划,专项培训重点围绕优质护理工作理念、要求、流程、制度、安全等进行培训,采用情境培训模式,定期开展业务查房、疑难/死亡/危重病例讨论及专科讲座。

5、学分登记:护理部、科室组织的学习分别由护理部、护士长及时登记培训项目;外出学习者回院后凭参会证明(如会议论文交流通知)及学分证书到护理部登记培训项目及学分。

6、发表论文由个人上交论文复印件1份至护理部,由护理部进行确认审核并登记。

7、年终学分及发表论文认定一律以护理部登记为准。

第四篇:进修护士培训计划

1、培训对象:进修人员

2、培训时间:进修整个期间,不间断、不定时理论或床边讲解

3、培训目标:进修人员熟悉心骨科各种常见疾病及相关理论

4、培训方式:每位进修人员指定一位具有丰富临床及理论知识的带教老师,一对一讲解及集中理论授课

5、培训要求:积极参与科室专科讲座、业务学习、教学查房,主动学习

6.考核方式:根据每月培训内容专人一对一考核,每月一次集中理论考试 7.培训内容:第一个月 第一周

1、熟悉病房环境、各物品摆放。

2、熟悉病人转入、转出流程。

3、熟悉各班职责、工作流程。

4、熟熟悉各种规章制度、各种应急预案。

5、熟悉各种仪器的使用见报警处理。 第二周

1、了解骨科常见基本护理常规牵引护理常规、石膏固定术护理常规、手外伤护理常规等,并可以简单护理。

2、了解CPM的运用及操作。

第三周

了解围手术期患者基本护理,尤其术后护理及相关指导,术后疼痛、出血、发热的护理

第四周

1、了解VSD护理技术并熟悉相应的护理

2、参与护士长或带教老师组织每月一次教学查房,业务学习,专科讲座,参加护理查房,提出护理措施。 第二个月 第五周

1、了解骨科常用药物及其药理作用

2、了解外固定支具的使用及注意事项,如三角枕,下肢垫等 第六周

1、了解腰椎间盘脱出症护理、腰椎结核、人工髋关节相关知识及要点

2、了解腰椎间盘脱出症护理、腰椎结核、人工髋关节及膝关节置换术等护理常规

第七周

了解颈围、腰围、八字绷带、颈腕吊带等骨科保护具的功能及使用及注意事项等 第八周

1、了解骨科常见并发症,深静脉血栓,压床、泌尿系统感染。

2、参与护士长或带教老师组织每月一次教学查房、业务学习及专科讲座,参加护理查房,提出护理措施

第三个月 第九周

1、了解骨科病人的特用体征,可以简单的护理

2、了解脊柱外科病人术后体位及翻身注意事项:如轴性翻身、抬高患肢。 第十周

了解骨科康复护理及功能锻炼,如腰椎术后锻炼直腿抬高练习、飞燕法、五点式、三点式。换髋后的屈髋屈膝运动。 第十一周

了解颈椎骨折,颈髓损伤,截瘫病人相关知识及护理要点

第十二周

1、 参与护士长或带教老师组织的小讲课、教学查房、业务学习及专科讲座,参加护理查房,提出护理措施

2、 完成相关学习及考核内容。

第五篇:进修护士培训计划

创六病房进修护士培训计划

1.培训对象:来我科进修人员

2.培训时间:进修期间,不间断、不定时理论或床边讲解

3.培训目标:使进修护士熟悉创伤骨科各种常见疾病及相关理论,科室特色护理。

4.培训方式:每位进修护士指定一位具有丰富临床及理论知识的带教老师,一对一讲解及集

中理论授课

5.培训内容:在1个月的进修学习期,要严格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科室的规章制度、考勤

制度、请假制度。为使临床进修学习顺利进行并收到预期的效果,带教老师接到任务后,首先与进修护士进行进修前的沟通,充分了解进修护士的工作资历,对专科理论及技术掌握的程度。进修的目的。进行入科前的教育,共同探讨进修计划,确定进修目标。采用经常性的谈心及有计划性的带教措施,及时收集反馈信息,了解进修护士对教学形式、内容、安排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临床进修中的问题,针对问题及时协调各方面,不断完善和保障带教目标的实现。第一周:

1. 熟悉病房环境、各物品摆放

2. 熟悉病人转入、转出流程

3. 熟悉各种规章制度、各种应急预案

4. 熟悉各班职责、工作流程

5. 熟悉各种仪器的使用

第二周:

1. 了解骨科常见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处理

2. 熟悉相应的护理: 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护理,四肢骨折病人的护理,骨科新进展,VSD护理技术等。)

3. 参与护士长或带教老师组织的小讲课,病历讨论及教学查房,参加护理查房,提出护理措施。对所管床位,每天参加医师查房。

4. 应用护理程序对专科常见病进行整体护理,学习沟通技巧。

第三周:

让进修护士了解病房的特色护理。136示范工程的基础护理。疼痛的管理。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变化,护理模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整体护理,强调以病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基础,注重护理质量和护理的连续性以及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使进修护士了解正确的评估和诊断是制定和实施护理计划的关键。

上一篇:护士述职报告下一篇:红色经典诗文朗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