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工具提升范文

2022-06-05

第一篇:质量工具提升范文

相关质量工具介绍

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和控制计划(APQP)

简要介绍如下:

先期产品质量策划和控制计划是用来确定制订使产品满足顾客要求所需步骤的结构化方法。

APQP所强调的是:

1.对错误的预防,而不是缺陷的探查;

2.APQP遵循PDCA循环原则,阐明了对持续改进的永无止境的追求;

3.改进是以不断获取经验的方式实现的;

4. 产品实现的策划应基于多方论证的方法。

参考APQP手册所给出的路径开展产品质量先期策划活动,会使组织在以下几个方面受益:

1.合理的整合资源,使顾客满意;

2.促进及早识别所需的更改;

3.避免晚期更改;

4. 以最低的成本及时向顾客提供优质的产品。

APQP的基本步骤包括:

1.成立有组织的设计、制造、工程、质量、生产和其他适当的人员参加的多方论证小组;

2.确定范围,识别顾客的需求、期望、要求;

3.确定小组成员之间和小组与顾客及供方的联络渠道;

4.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

5.制定进度计划,注意与顾客的期望保持一致;

6.运用同步工程,开展“策划”、“产品设计和开发”、 “过程设计和开发”、“产品和过程确认”、“反馈、评定和纠正措施”等五个阶段的工作。 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应用的工具与技术包括

1.过程流程图

2.关键路径法

3.实验设计

4.质量功能展开

5.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

6.可制造性和装配设计

APQP各阶段的工作完成之后,一般应形成26种文件或记录,包括:

1.产品开发建议书

2.产品开发责任书

3.产品保证计划

4.DFMEA

5.DFMEA检查表

6.设计评审报告

7.新设备、工装和试验设备检查表

8.特殊特性清单

9.设计信息检查表

31

10. 产品/过程质量检查表

11. 过程流程图检查表

12. 车间平面布臵检查表

13. 潜在失效模式分级表

14. PFMEA

15. PFMEA检查表

16. 控制计划检查表

17. 测量系统分析计划

18. 初始过程研究计划

19. 过程设计和开发评审报告

20. 测量系统评价纪录

21. 初始过程研究纪录

22. 生产确认实验报告

23. 控制计划

24. 作业指导书

25. 小组可行性承诺报告

26. 产品质量策划总结认定报告

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FMEA)

简要介绍如下:

《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是美国汽车工业集团发布的顾客通用参考手册之一。

FMEA是一种有效地用于风险估计的系统化的活动,其目的是:

1.认可并评价产品/过程中的潜在失效及其可能导致的后果;

2.确定能够消除或减少潜在失效发生机会的措施;

3.使用规定的表格,把上述过程和结果记录下来。

FMEA是对确定设计或过程必须做哪些事情才能使顾客满意的这一过程的补充。 可分为系统FMEA、设计FMEA、过程FMEA和设备FMEA,即SFMEA、DFMEA、PFMEA和MFMEA。

FMEA可以描述为一组系统化的活动,其目的是:

1.发现、评价产品/过程中潜在的失效及其后果;

2.找到能够避免或减少这些潜在失效发生的措施

3.将上述过程文件化

FMEA是一个“事前行为”,而不是“事后练习”。

事先花时间很好地进行综合的FMEA分析,能够容易、低成本地对产品或过程进行修改,避免或减少事后的修改。

要完成 FMEA应依靠设计、制造、装配、质量、服务及可靠性方面有丰富经验的人员组成多方论证小组的努力。

“潜在失效模式”是指系统、子系统或零部件有可能为达到设计意图的形式。 典型的失效模式可以是以下情况:裂纹、变形、松动、泄漏、粘结、电器短路、疲劳、老化、氧化、断裂等。

“潜在失效的后果”是指失效模式对系统功能的影响,就如顾客感受到的一样。 典型的失效后果可能是:噪声、工作不正常、不良外观、不稳定、运行中断、粗糙、不起作用、异味、工作性能减弱等。

负责设计的工程师应该负责保证所有的建议措施都已被妥善的实施。

FMEA是动态文件,它不仅应体现最新的设计水平,还应该体现最新的有关纠正措施及开始生产后的发生的设计更改。

是否对每个制造过程都应该进行潜在的失效模式和后果分析?

FMEA所体现的是预防缺陷和持续改进的思想。企业应该在开始进行制造过程的设计和开发之前,对可能影响过程输出的产品质量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PFMEA应该根据过程流程图,对每一个制造过程进行分析,确定潜在的失效模式,分析现在使用的控制方法有无改进的可能,策划、实施改进措施,降低风险顺序数RPN值,并把采取的措施纳入控制计划和作业指导书中,以提高过程控制能力、降低质量风险。PFMEA是一份动态的文件,在新产品开发、工艺改进、过程更改或必要时进行。

生产件批准程序(PPAP)

简要的介绍如下:

《生产件批准程序》是美国汽车工业集团AIAG发布的顾客通用参考手册之一。 PPAP的目的:

用来确定组织是否已经正确理解了顾客工程设计记录和规范的所有要求,并且在所要求的生产节拍条件下的实际生产过程中,具有持续满足这些要求的潜在能力。

PPAP的适用性:

PPAP适用于汽车生产材料、生产件或维修件的组织的内部和外部现场。 PPAP的要求:

1.用于PPAP的产品应取自于重要的生产过程。

2.该过程应是1h到8h的生产,且规定的生产数量至少为300件连续生产的零部件,除非顾客或顾客授权的质量代表另有规定。

3.组织应能够满足顾客所有的规定要求。

4.为了满足所有设计记录的要求,组织应该尽一切努力对过程进行纠正

5.PPAP的检验和试验应该由有资格的实验室完成。对任何试验结果只笼统地描述其符合性是不可接受的。

6.在进行初始过程研究时,应该抽取最少25个子组并至少得到100个读数的情况下进行短期研究。当不能得到足够的数据时,应该与顾客负责零件批准的部门取得联系,以制定出一个适当的计划。

7.计算能力指数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使用能力指数CPK或性能指数PPK

8.CPK、PPK 大于1.67时,能满足顾客要求,批准后即可生产。

9.CPK、PPK大于1.33小于1.67时,目前可以被接受,但顾客可能会要求进行

一些改进。

10. CPK、PPK 小于1.33时,该过程目前不能满足要求,此时,组织应该向顾客

提交一份纠正措施计划和一份通常包含100%检验的控制计划。

PPAP应该提交的16种文件或记录

1.可销售产品的设计记录

2.工程更改的文件

3.顾客工程批准

5.过程流程图

6.PFMEA

7.尺寸结果

8.材料、性能试验结果

9.初始过程研究

10. 测量系统分析研究

11. 具有资格的实验室文件

12. 控制计划

13. 零件提交保证书

14. 外观批准报告

15. 散装材料要求检查清单

16. 符合顾客特殊要求的记录

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PPAP?

在下列情况下应该获得顾客产品批准部门的完全批准:

1.一种新的零件或产品

2.对以前提交零件不合格的纠正

3.对于设计记录、规范、材料方面的工程更改引起的产品改变

4.与以前批准的零件或产品相比,使用了其他不同的加工方法和材料

5.使用了新的或改进工装、模具等

6.在对现有的工装或设备进行翻新或重新布臵之后的生产

7.在工装和设备转移到不同的工厂或在一个新增的厂址进行生产

8.组织或供方对零件、材料或服务的更改而影响到顾客的装配、成型、功能、耐久性或性能要求的

9.工装在停止批量生产达到或超过12个月后,又重新开始生产

10. 制造过程或制造方法发生了一些变化后进行的生产

测量系统分析(MSA)

简要介绍如下:

“测量系统” 是指用来对被测特性定量或定性评价的仪器或量具、标准、操作、方法、夹具、软件、操作人员、环境和假设的集合。

测量系统误差可以分为五种类型,即偏倚、重复性、再现性、稳定性和线性

1.偏倚:测量的观测平均值和基准值之间的差异

2.重复性:由一位评价人多次使用一种测量仪器,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变差

3.再现性:由不同的评价人使用同一个量具,测量一个零件的一个特性时产生的测量平均值的变差。

4.稳定性:测量系统在某持续时间内测量同一零件的某一特性所获数据的总变差。

5线性:量具在预期工作范围内,偏倚的变化。

对于计数型测量系统通常使用“小样法”进行分析。对用于监视过程参数(如温度、时间、电流、电压)的测量系统的评价通常是评价其

在进行测量系统分析时,应在实际测量环境下采用“盲测”的方法进行,即测量人员不应知道被测零件的编号。

测量系统应具有足够的分辨率。分辨率是指测量系统检出并如实指示被测特性中极小变化的能力。

如果不能测定出制造过程的变差,将这种分辨率用于分析是不可接受的。如果不能测定出特殊原因的变差,将这种测量系统用于控制也是不可接受的。

用于测量系统分析的样品必须从过程中选取并代表其整个工作范围。 量具的重复性和再现性的可接受准则是:

1.低于10%的误差,测量系统可以被接受;

2.10% -30%的误差,根据应用的重要性、量具成本、维修的费用等,可能是可以接受的;

3.大于30%的误差,测量系统需要改进;

统计过程控制(SPC)

SPC源自美国汽车工业行动集团(AIAG)发布的顾客特殊要求参考手册之一《统计过程控制》,手册所述的基本统计方法包括与统计过程控制及过程能力分析有关的方法(主要是计量值和计数值控制图)。

“变差”的定义:过程的单个输出之间不可避免的差别。

产生变差的原因:

普通原因指的是:造成随着时间的推移具有稳定的且可重复的分布过程中的许多变差的原因。

特殊原因制的是:不是始终作用于过程的变差的原因。

只有变差的普通原因存在且不改变时,过程的输出才是可以预测的,也就是常说的“处于稳定状态”。

如果系统内存在变差的特殊原因,随着时间的推移,过程的输出将不稳定。 过程能力由造成变差的普通原因来确定。

通过合理使用控制图可以正确区分变差的普通原因和特殊原因。

控制图可以为人们就任何问题应采取适当的局部措施,还是应采取系统的管理措施提供依据。

解决变差的原因通常需要采取局部措施或采取系统的管理措施。

“局部措施”通常是:

1.用来消除变差的特殊原因;

2.由与该过程操作直接有关的人员实施;

3.可以纠正约15%的过程问题。

“系统的管理措施”通常是:

1.用来消除变差的普通原因;

2.几乎总是要求采取管理方面的措施;

3.大约可以纠正85%的过程问题。

实施统计过程控制(SPC)时,一定要注意不要出现只有统计过程(SP)而没有控制(C)的情况,即只知道埋头画控制图,却没有利用控制图对过程实施分析与控制。

控制图按用途可分为:分析用控制图和控制用控制图

分析用控制图,主要是在加工一种新产品,或者是过程的某些基本条件发生变化(如人员、设备、材料、操作方法变化等)时,判断过程是否稳定和确定控制限用的。

控制用控制图,则是对过程进行监视用的。

是否对每一个零件的加工过程都要有1-2个工序进行SPC控制?

组织应在产品质量先期策划时,根据本组织对产品质量控制的需要来确定并将结论体现在控制计划中。在一般情况下,对关键特性、重要特性的形成有直接影响的加工过程,或顾客制定的特殊特性的加工过程,就应实施SPC。

第二篇:质量管理工具(大全)

SPC(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即统计过程控制,是20世纪20年代由美国休哈特首创的。SPC就是利用统计技术对过程中的各个阶段进行监控,发现过程异常,及时告警,从而达到保证产品质量的目的。这里的统计技术泛指任何可以应用的数理统计方法,而以控制图理论为主。但SPC有其历史局限性,它不能告知此异常是什么因素引起的,发生于何处,即不能进行诊断,而在现场迫切需要解决诊断问题,否则即使要想纠正异常,也无从下手。

MSA:Measurement System Analysis 的简称。 msa测量系统分析,它使用数理统计和图表的方法对测量系统的误差进行分析,以评估测量系统对于被测量的参数来说是否合适,并确定测量系统误差的主要成份。

FMEA(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是一种用来确定潜在失效模式及其原因的分析方法。

具体来说,通过实行FMEA,可在产品设计或生产工艺真正实现之前发现产品的弱点,可在原形样机阶段或在大批量生产之前确定产品缺陷。

质量功能展开QFD(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是把顾客或市场的要求转化为设计要求、零部件特性、工艺要求、生产要求的多层次演绎分析方法,它体现了以市场为导向,以顾客要求为产品开发唯一依据的指导思想。在健壮设计的方法体系中,质量功能展开技术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开展健壮设计的先导步骤,可以确定产品研制的关键环节、关键的零部件和关键工艺,从而为稳定性优化设计的具体实施指出了方向,确定了对象。它使产品的全部研制活动与满足顾客的要求紧密联系,从而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保证产品开发一次成功。

第三篇:呼叫中心服务质量分析工具

2018-9-18 14:26 呼叫中心服务质量分析工具

目前,呼叫中心业内专业的数据分析人才较为缺乏,统计学和质量控制理论在行业内应用较少。制造业的质量管理控制方法可以被大量引入到呼叫中心质量管理中来,在这里简单介绍几种适合呼叫中心服务质量管理的质量分析工具。

一、 GAP模型分析质量误差

差距分析模型,简称GAP模型是美国Valarie.A.zeithamal,A Parasuramant和Leonard L.Berry等人在80年代研制的,并曾以“提供质量服务、平衡顾客感受和期望”为名发表。该模型专门用来分析服务质量问题的根源,该模型有助于管理人员理解如何改进服务质量。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1 GAP模型

差距分析是一种直接有效的工具,它可以发现服务提供者与顾客在服务观念上存在的差距。明确这些差距是进行服务设计和制定服务管理策略以及保证顾客期望质量和现实提供的服务质量一致的工作基础。这会导致顾客给予服务质量以积极评价,提高顾客满意程度。

二、 帕累托图法

帕累托图也称排列图,是按分类数据大小从多到小排列的柱形图,以表明各类因素

对最终结果影响大小的工具,在呼叫中心使用此法进行问题原因重要程度分析或是制定KPI,在此以某呼叫中心一年中每天的平均处理时长为样本空间,计算呼叫中心的平均处理时间KPI,见下图示: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2018-9-18 14:26

图2 平均处理时长帕累托图

帕累托图法在呼叫中心的用途非常广泛,还可以描述统计的方法测量呼叫中心的各项目KPI的状态及受控情况。在制作帕累托图时,要先进行数据分类和确定计量单位,然后确定数据的时间周期,选择样本空间,一般地样本空间要大于100,对所选择数据进行计算,最后制作成帕累托图。

三、 因果图法

因果图是将造成某种结果的众多原因,以系统的方式图解之,即以图来表述结果与原因之间的关系,分析某一质量问题发生原因时所用的定性图示,其形状酷似鱼骨,也称鱼骨图。

一个质量问题的产生,是由错综复杂的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原因中有关键原因,也有非关键原因,鱼骨图可以帮助质量管理从纷繁的原因中查到真正的原因。制作因果图首先要确定分析的问题,然后进行原因分类,再收集记录各项原因制成因果图。因果图是从产生问题的结果出发,先找到影响质量问题的原因,然后再找到影响大原因质量中的中原因,以此类推,直到找到能直接采取措施的原因为止。

在制作因果图时,要集思广益,由表及里、追本溯源,确定主要原因,并到现场作调查,再制定解决措施。因果图是进行呼叫中心质量管理的一个有效工具,下面以分析呼叫中心的接通率低为例说如何进行因果图分析。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2018-9-18 14:26 图3 接通率因果图分析法

四、 控制图法

控制图是利用统计方法对呼叫中心的服务过程质量特性加以测量、记录、评估和监察的一种方法。具体使用方法是在图上进行打点,观察点子的变化趋势,在产生不合格前就采取措施,找出不合格的原因,此法主要以预防为主。另外,该数据样本的取样要大于100。

举例说明使用方法:使用控制图法分析一个呼入项目自今日起前一年周期内每日10:00的接通率的受控趋势。 呼叫中心接通率的质量特性数据的分布服从正态分布, 即:x-N(u, ),其中x表示均值, 表示标准差。接通率的质量特性落在u 范围内概率约为99.73%,表示处于受控状态,落在u 以外的概率只有0.27%,表示处于失控状态。因此作中心线CL=u,上控制限UCL=u+3 ,下控制限LCL=u-3 。

首先使用描述统计法计算一年周期接通率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得到u=96.13, =3.88,则制作控制图如下: 酥魈庀喙赝计缦拢?/FONT>

图4 接通率控制图分析法

从上图可以看出,该呼叫中心的接通率基本上处于受控状态,但是曾在109-133这个时段内接通率曾一度失控。控制图是监控系统性因素造成的质量波动,预防不合格情况发生的有效工具,可以判断呼叫中心服务过程是否稳定,分析呼叫中心某些KPI的质量状态,及时处理失控现象。

五、 系统图法

系统图是表示某个质量问题与其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明确问题的点,寻求达到目的所应采取的最适当的手段和措施的一种树枝状的图示,可以作为质量保证活动的展开、另一种特性因果图恼箍箍取V谱飨低惩际币热范缓蠼康模⑾低惩迹魏痛胧┲谱鞒煽ㄆ

低惩冀

⒑笠

褂霉槟煞ǘ源幼畹筒憧

⒅柿扛纳埔

蟮恼箍

裆杓品桨傅恼傺≡窈玫氖侄

埂O

岢龃锏侥康牡氖侄魏痛胧┎⒍哉庑┦侄魏痛胧┑目尚行越康闹谱鞯南低惩肌?/SPAN>

衅兰郏

妓炒蜗蛏喜闳啡希钡阶苣康奈旅媸且钥刂坪艚兄行暮舫鱿钅砍杀疚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2018-9-18 14:26

图5 呼出项目成本控制系统图分析法

系统图法就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某种措施,而这种措施又是下一个措施的目标,就这样逐层展开,直到能够实现管理控制的要求为止。

六、 关联图法

关联图也称为关系图法,是用箭线表示各项存在问题及其要因以及要因之间、各项目及其手段及手段之间错综复杂的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的图形。在对呼叫中心服务质量进行分析时,经常使用到关联图法,我们在这里介绍一下单向汇集型关联图,也就是要将分析的几个问题放在图的一侧,因素则层层向相反的方向展开。下面以呼叫中心的工作效率过低为主要问题进行层层原因分析建立关联图如下所示: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2018-9-18 14:26

图6 呼叫中心工作效率低关联图分析法

呼叫中心使用关联图法进行质量管理分析时,最好能组一个由各方面人士参加的小组,针对所需要分析问题,广泛收集信息,充分发表意见。关联图法能够解决因果图单一原因分析的缺点,可以处理复杂因素之间的关系。另外关联图一般用于呼叫中心质量目标的分解上比较有效。

七、 其它方法

可以在呼叫中心应用的质量管理方法还有箭线图法、PDPC法,亲和图法、直方图法、关键路径法等等方法,也是呼叫中心的各种质量改进有效工具。

八、 数据分析工具

可以在呼叫中心使用的数据分析工具有许多种,SPSS和EXCEL是两种比较常用的数据分析工具,基本可以满足呼叫中心数据分析的需求。

第四篇:巧用质量管理工具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2014-04-02 10:18:36华西第二医院-护理部

护理部一直高度重视临床质量与安全管理。从2012年起,护理部对护理管理人员进行RCA、PDCA、柏拉图、控制图等质量管理工具的培训,并要求应用于护理管理中,并且要求每个科室开展至少1项以患者安全为主题的QCC活动。

每年年终,护理质控专职人员对全年质控进行分析,次年对质控检查失控的科室和项目进行重点监控,如通过对2013年质控检查结果分析,2014年护理部更加关注护理工作强度大、危重病人多以及新成立的科室如急诊、产科、PICU等,重点监控跌倒、输液渗漏、未正确执行医嘱等项目。

从2014年1月开始对全院质控方法进行彻底改革,全部采用追踪法进行检查,综合JCI检查、卫计委等级医院评审以及基于人际关系理论的接触点服务理念等,通过科学的方法制定出一套质控指标体系;每个月的质控总结除文字叙述外,还应用相关表格、控制图等直观反映检查结果;为真正帮助各科室解决问题,反馈到各科室的质控总结中重点反馈存在问题和相关图表,不包括具体得分情况。

通过改革质控方法,使用质量管理工具,用数据说话,各级护理管理更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护士长的科学管理意识不断增强。

第五篇:提高效率提升质量 提高效率 提升质量

提高效率

提升质量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

在中心学校的正确领导下,在学校的具体指导下,在我们化学组四位同志的共同努力下,2015年中招化学全县第四,2016一模化学全县第二,二模化学全县第三,超过县

一、二初中。现将我们教学中的一些做法与大家分享。

一、面对现实,商量对策

现实1:新课程实施以来,化学书比原来增加4章,课本上有的一定要考,课本上没有的但课标上有的仍然要考。

现实2:化学每个班每财的正课只有三节。三节中,上午第四节或下午第一节要有一节,时间少。

现实3:学生从八年级到九年级,由四门主课变成八门主课,学生几乎没有课余时间,化学作业必须在课堂上完成。

1、教研组内共商对策

在教研时间,我向组内提出我们要面对的3个现实,商量该怎么办。商量的结果是,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提高课堂效率。怎样提高课堂效率呢?首先,我们研究了河南省近五年的中招试题和全国近三年的中招试题,让课堂更有针对性。其次,我们研究了新课标,看哪些知识书上没有,但考试还要考。再次,我们确定了该怎样备课。化学知识点多,碎,中招考试每节重点都有可能考到,特别适宜运用中心校提出的“练——讲——练”的模式。因此,我们决定写教案时,先设计习题,引出书上的知识点,并设计对应习题阐释这个知识点,然后再设计习题运用这些知识点。(设计习题时要结合中招题),最后引导学生归纳出要点、

1 注意事项、做题方法。这样做设计的题比较多,我们以学案的形式来复习,增加了课堂的容量,也便于学生保存,有利于考前学生的复习,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

2、和学生共商对策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这句话我们耳熟能详,但要坚持做下去,需要爱心、热心、耐心、恒心。我经常在班里这样对学生说:“我的年龄和你们父母的年龄差不多,每当你们出现问题时,我都在想,如果你们是我的儿女,这件事我该怎么处理?”

有一次,我们班由于作业量少,受了学校的批评,我对学生是这样说的:“同学们下课了可以看一下报栏里对咱们的批评,为了减轻你们的负担,挨批评我也值了,可也不能一直受批评吧。大家商量一下该怎么办?”同学们深受感动,发言非常积极。“我们上课用心学习,保证提高课堂效率,用考试成绩来说话。”化学课代表陈彦飞说。他们的建议赢得了大家的认可。以后上课,我感觉学生明显积极多了。

二、发挥组内每个人的特长,形成合力。

3月份既要进行知识课的大复习,又要进行理化生实验操作,任务繁重,我们化学组每个人真有点吃不消。后来我们商量这样做:左建伟老师教学经验丰富,药品、器材都非常熟,实验操作熟练,他负责化学实验的指导。叶自显老师负责西边化学实验室的化学实验的准备,熊燕茹老师负责东边化学实验室的化学实验的准备。熊老师虽说第一年教化学,但因为她的勤奋、认真、积极好学,实验准备得准确无误。我,心细,能深入研究中招试题,大复习的学案、每次考试题由我负责设计。我们发挥各自的特长,配合默契,形成合力,从而提高效率。

三、认真教研,资源共享,提升质量。

九年级课堂时间少,要想提高组内课堂效率,必须认真教研。我以 2 上周为例说明我们怎样教研的:我们四个人在周一的上午,都做检测下册的卷

六、卷七,重点题在题号上标“△”,学生易错题标“×”,需要组内讨论解决的题,每个人发现后可以说出自己的疑问,组内讨论解决。如:检测下册91页18题,叶子显老师说出疑问:怎样判断蒸发前的原溶液是“不饱和”的?其余三人立即翻到91页18题,每个人说出自己的见解,最后组内商量出最佳的解题思路:

1、引导学生看图3,图3说明20℃10g水最多能溶解6g甲。

2、引导学生分析图

1、图2,由图1到图2蒸发掉10g水,只析出1g甲,说明原来是不饱和溶液。再如:做卷七95页第8题时,我提出这样的疑问:举一组什么样的数据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这句话?我们四个人各抒己见,最后决定这样举例:在20℃,分别在100g水中分别加入34gKCl、40gKCl,但它们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大复习时我们每天坚持老师先做题,然后疑问处共同讨论解决,上课讲题时,老师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研究中招方向,少做无用功,从而提高效率。

一个优秀的教研组长,就像一个优秀的“掌门人”,什么时间做什么,出现问题时该怎样调节,教研组长要认真研究,制订计划,并督促本组内每个人认真执行。以2015-2016这一学年为例,我们化学组的计划如下:上学期9.1-11.15左右要进行段考,段考考试内容1-5单元,我向组内建议:我们必须把第六单元讲完,再复习前5单元迎接段考,因为化学中招考试重点、难点在下册,我们必须挤出时间,重点研究下册内容。上学期期末考试1-9单元,我再次建议:我们借助《五年中考三年模拟》上的题,先复习知识清单,再选出重点题型来练习,这样,平时学生练的是中考题,中考时学生就能熟练准确的做题。下期复习时,1-9单元我们不复习,挤出时间重点突破酸碱盐。化学中招考试题主要改编近五年的中招题、说明检测题、课本上图片、习题、演示实验,所以摸底考试 3 前我们复习近平五年中招题,摸底考试考近五年中招改编题。摸底至一模利用学案复习下册10-12单元,一模至二模复习检测上的题。由于我们计划合理,每一个阶段稳扎稳打,所以一模、二模化学组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二模中九一的优秀、特优不是多好,我建议燕茹老师:

1、课堂上老师已经讲过的题型,找前20号学生讲,老师根据学生讲的,引导学生总结考点、方法、注意事项。每套试卷评讲后老师验收前20号,并具体指导学生怎样提高成绩。就这样,遇到问题时共同协商,及时解决。

五、只有老师钻进题海,学生才能走出题海。

2015年二模考试前5天,我们手上还有《领航》8套题,《新东方》6套题,《河南中考》12套题,共26套题,学生还没有处理。题不能不让学生见,而这么多题该怎样练习?我们四个人商量决定:我们四个人先把这26套题做完,然后选出:

1、学生没见过的题,

2、技巧性题,

3、学生易错的题,

4、新型题,再让学生练习,并指导做题方法,做题习惯。就这样,5节课我们处理了26套题,2015年中招的化学成绩也确实验证了:只有老师钻进题海,学生才能走出题海。

以上是我们化学教左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请大家指正。 谢谢大家!

上一篇:招聘专员工作范文下一篇:最美幼儿教师范文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