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狂欢

2024-05-22

娱乐狂欢(精选四篇)

娱乐狂欢 篇1

自2009年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应用进入中国, 立即受到了极大的关注, 其用户人数持续上涨, 在社会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在当代娱乐化的社会大背景下, 微博作为一种近年来发展迅速的网络新生力量, 其信息内容也正在日益被娱乐化, 成为网络群体狂欢的重要平台。尤其是微博构建的公共空间成为大众言论的自由之场, 给了普通民众很多自我表达和参与讨论的机会。围绕名人微博形成的公共领域是微博公共领域的一种类型, 在这个相对自由的公共话语空间, 草根群体有了表达自己声音的机会和勇气, 可以随时通过各种平台表达自己的话语权, 并且在最短的时间里以简洁的方式发布。

二、韩寒微博神回复探析

韩寒微博大量“神回复”始于2014年1月31日在其微博上发了一张女儿韩小野的照片, 迅速引来大批网友围观, 转发量达到11万, 在微博热门话题榜形成“国民岳父韩寒”这个热门话题。由于众网友纷纷评论称其为岳父, 从此韩寒被称为“国民岳父”, 其微博的回复大多涉及国民岳父韩寒这个话题, 此后每条微博的评论不仅是关于国民岳父的恶搞, 其他话题的恶搞也开始层出不穷。

(一) 韩寒微博回复统计图表分析

韩寒微博从2013年11月初到2月底4个月时间共发表微博39条 (包括转载和评论别人的微博) 。本文选取11月到2月四个月进行研究是因为2月份韩寒微博神回复在网络上迅速掀起一股热潮, 1月份是韩寒微博大量神回复的开始, 在这之前已经出现了一些神回复现象, 所以选择前后四个月进行研究, 具有一定的对比性。其中出现了四次网友回复高峰, 每条微博的评论都是上万, 而这四次微博内容全部都是涉及韩寒女儿韩小野的话题, 前文提到微博公共领域的两种类型:一是围绕名人微博形成的公共领域。二是热门话题形成的公共领域。关于韩寒女儿韩小野的话题“国民岳父韩寒”曾在微博热门话题榜占据第一位, 由此可以看出微博的两个公共领域是相互影响, 相互交错的。在韩寒微博神回复现象出现以后, 其微博的粉丝量不断持续增长, 从2010年2月4日开通微博以来, 截至2014年5月其新浪微博的粉丝已经达到3000多万, 但是在2013年11月到2014年2月之间除了其微博内容涉及韩小野时微博回复量会大量增长, 其余微博的评论、转发、点赞都处于平稳状态, 与神回复出现之前的微博热度相差无几, 这也说明了大量网友参与韩寒微博神回复某种程度上只对某一话题感兴趣, 在其他话题上虽然回复内容发生了变化, 从常态回复到恶搞回复, 但是参与回复的人数几乎没有增加。在网友的三种参与方式中, 点赞和转发的数量明显大于评论数量, 从评论中才能看出网友对韩寒微博的恶搞,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网友虽然积极参与这场大众娱乐狂欢, 但是更倾向于作为一个旁观者在微博这个公共领域传播与分享这些神回复。

(二) 韩寒微博神回复内容分析

在韩寒微博神回复中, 网友可以采取文字和图片两种形式。本文采取简单随机抽样方法, 从2014年11月到2015年2月这四个月, 每月随机抽取一条微博的100条评论和回复。研究发现每一条微博回复的纯文字比例占的百分比最多, 文字图片结合其次, 纯图片占的比例最少。在400条微博回复中, 纯文字占70.75%, 纯图片占2.75%, 文字图片结合占26.5%, 说明网友在恶搞韩寒微博的时候更倾向于选择文字表达, 而不太愿意选择单纯的图片表达。在400条微博评论中, @他人的占46.5%, 这种人际传播也是韩寒微博神回复得以扩散并在网络上掀起一股热潮的一个原因, 其中@韩寒的占11.25%, 韩寒本身善于自我调侃, 与网友常有互动, 所以一部分网友会@韩寒。11月11号这条微博的内容是关于韩小野的, 在100条微博中@他人的数量达到了91条, @韩寒的数量达到了36条, 说明网友在关于韩小野的微博中传播意图更加强烈, 更愿意与他人分享这个信息。11月11号韩寒微博大量神回复还没有出现, 但是这时关于韩小野的微博已经引起了网友的大量关注, 由此可见韩寒微博神回复这种现象并不是一触即发的, 在大量神回复之前已经处在酝酿期。1月份是韩寒微博大量神回复的开始, 而2014年1、2月份韩寒微博回复的内容构成与2013年11、12月的韩寒微博回复内容构成差别几乎没有, 在四条微博的内容构造中, 每条微博的内容构成都是纯文字占的比例最大, 纯图片占的比例最小, 而且各条微博的内容构成差异比例不大, 所以即便是网友对韩寒微博的评论在大量神回复前后的情感因素方面差别很大, 对韩寒每条微博的兴趣程度有所差异, 但是在选择评论的方式上并没有显著变化。

笔者将韩寒微博神回复定义为一种恶搞文化, 其实恶搞是一种网络上的新型幽默搞笑方式, 并不是指坏的意思, 恶搞只是一种没有深度的娱己娱人, 一种褒贬不一的娱乐方式。本文采取随机抽样方法, 抽取2014年2月至3月这两个韩寒微博神回复最热的月份的500条微博评论, 结果显示网友在韩寒微博回复中使用的与笑有关的文字比例达33.2%, 使用的与笑有关的表情比例达21.2%, 而且每一条微博与笑有关的文字和表情分布均衡, 差异不大, 说明网友在韩寒微博评论的恶搞中自身确实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娱乐, 一部分人选择将这种内心的乐趣以文字、图片的方式表现出来, 在不同内容的微博里, 网友都能在评论中找到乐趣。当然不排除在一些与笑无关的微博评论中网友也得到了娱乐, 只是选择另外的表现方式。在500条微博评论中, 带有爸爸或岳父字眼的比例占28.2%, 由此可见虽然网友对韩寒微博的调侃内容千奇百怪, 但是很多人对韩寒微博的评论依然是围绕着热门微博话题榜“国民岳父韩寒”进行恶搞。

参考文献

[1]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学林出版社, 1999.

[2]喻国明.微博一种新型传播形态的考察影响力模型和社会性应用[M].人民日报出版社, 2011.

[3]蔡文之.网络传播革命:权利与规制[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1.

[4]何威.网众传播[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

娱乐狂欢 篇2

二、著者:陈晓云

三、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四、页数:233

五、内容大意:

在21世纪,数字化生存不仅代表一种新的生活和生存方式,也主宰着人类的娱乐生活和娱乐方式,甚至还会主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电脑网络将成为新的娱乐霸主。这本书从人类娱乐活动的变迁入手,系统而全面地介绍了网络时代的游戏、爱情、影视、文学等等活动的类型与特质,并对网上娱乐活动出现的网络生态问题,如,人的异化、以假乱真的虚拟世界等,作出了思考

书中在前言部分用了邵培仁先生的一段话:“所谓数字化生存、网络化生存,说明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已不再局限于身体素质和知识水平,还表现在传播技术和传播能力上。可以预测,在21世纪,一个人传播技术的高低和传播能力的大小,肯定会与他的经济状况的好坏、社会地位的高低基本成正比。”电脑和网络传播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可以从上面的这段话中看出来。作者也正是在邵培仁先生的厚爱和敦促下,写下了这本书。作者站在了一个具有一定高度的起点上,来面对已然变得纷繁复杂的网络传播现象,从中梳理出具有借鉴价值乃至建设性价值的观点和想法,同时也给我们读者提供了一个具有前瞻性、开放性的理论视野和一个具有较强可读性、趣味性的阅读“界面”。

六、心得体会

我主要从网络发展的必要性、网络带来的社会问题、网络给人们带来欢乐以及网络发展面临的问题这四个方面来理解本书。

第一节从东西方古老的文化传统中找到娱乐的历史渊源,从古代的各种庆典、祭祀、狂欢、游戏、博彩等说明娱乐的重要性和我们为什么要娱乐,娱乐的方式从古就已存在,延续至今,形式上不断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但本质是人们都一直在进行着娱乐,娱乐的带来的欢乐根深蒂固。虽然娱乐活动在古代常受到宗教和社会束缚的威胁,可是从来没有被消灭;它非但没有消失,反而继续扩张,向新的领域发展,说明社会的某些禁忌并不能阻止人类娱乐的天性。相反,在种种对于娱乐的禁忌中,娱乐反而获得了更为充分的发展。人们习惯于过节,在过节时有着各种各样的娱乐方式,“吃”一直是节日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不同的只是吃的对象和地点不同。然而随着媒介的发展,电视节目充斥着人们的生活,让人们觉得天天像过节一样,在家看节目、足球比赛,不得不由衷感慨一句:过节真好。我们为什么要娱乐,一是因为娱乐方式的发展经久不衰,二是我们对娱乐的无限喜爱,我们的生活早已融入娱乐之中。

随之的一个话题是20世纪我们怎样娱乐,我们的娱乐方式又是什么。打扑克牌、打麻将,作者引用了《新周刊》里的一段话,说明了打麻将和打扑克一样,都是“中国特色”的“运动”,都被赫然列入“20世纪十大经典娱乐”之首。体育在作者看来,除了它的强身健体之外,也是一种游戏,但在现代,体育早已变了味道。大众传播媒介的高度发达,让人们对社会的信息更新得更快更多,通过电视知道了更多体育精神的丑闻,但是,体育给现代人带来的巨大欢乐也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奥运会和世界杯。电影是20世纪最激动人心的娱乐方式,美国的好莱坞,中国文革时的样板戏,中国70年代末80年代初,那段黄金时代的电影,总能够让人们共同面对那个已经逝去不堪回首的岁月和即将到来充满希望的新时代。也许,在许多时候,娱乐的魅力并不完全来自游戏、小说和电影本身,而是来自人自身娱乐自我的能力。电视的发展开拓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视野,使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更加深刻,回家打开电视俨然已成为人们的习惯,对电视的依赖性越来越强。

网络的发展给新一代的青少年带来了更多娱乐方式的选择,作者引用了零点调查公司所作的“中学生眼中的‘酷’标志”调查,发现各种各样的娱乐占了相当大的比重,网络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网络就是新生活,传统的娱乐方式会继续发展,但网络的介入不可避免地会对它们有所改变,新兴的娱乐方式也将随着网络的发展而不断出现并且更新。作者将网络和电视、电影等其他娱乐方式进行了对比,网络尽显优势,因此得出结论,在21世纪,“数字化生存”不仅代表一种新的生活和生存方式,也决定了我们的娱乐方式。

《新周刊》把电脑游戏称为“新世纪的王牌娱乐”,电影版《金眼睛》的票房1.06亿美元,游戏版《金眼睛》的销售量却是2.3亿美元,而电脑游戏的制作相比于电影要便宜得多,作者通过两者的对比进一步证明了《新周刊》的观点。小时候,我们都会有自己独特的生活和生存方式,也都会有我们自己独特的娱乐方式,时代发展的脚步毕竟不可遏制,我们也许会嘲笑父辈们无趣的童年的娱乐方式,但我们同样必须以坦然的心态面对未来,面对“新生代”、“新新生代”的新的生活和娱乐方式。我们也应该庆幸现代科技的发展,即使再久远的娱乐方式,比如扑克、麻将、象棋、军棋、跳棋等等,电脑都可以包容这一切,因此它无疑是21世纪新的娱乐霸主。

作者具体写了MUD这款电脑游戏,写了它的玩法、制作、给人们带来的刺激、影响,引用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建筑与规划学院院长威廉·J米切尔在他的《比特之城》一书中对走进MUD的过程和感受的描述,MUD给人们带来的娱乐是两方面的,它使人们娱乐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不好的习惯。就现在看来,一些大学生沉迷于网络,乐不思蜀,无心学业,虚拟的游戏让他们活在同样的虚拟世界里,最后难以自拔,连大学都毕不了业,成为一个无业游民,增加社会负担。游戏本身的设计初衷是为了娱乐大众,给人们增添新的娱乐方式,让人们在闲暇之余可以放松心情,减轻生活压力,结果却不如人意,家长恨铁不成钢,开始对网络游戏产生抵触情绪,致使一部分群体在不自觉之中阻挡了电脑游戏的发展。而且赌博也是一种娱乐方式,并且被很多人狂热着,这种原始的娱乐方式主要是用来满足人类“不劳而获”、快速致富的心理,人们热衷于买彩票,参加各种设置了巨额奖金的游戏节目,五花八门,让人兴味无穷。作者认为,之所以很多人痴迷于网络游戏那样的虚拟世界,是因为游戏常常能让人好梦成真,来弥补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的种种缺憾和不平。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互联网当中来,电脑游戏无疑将拥有越来越多的参与者,并在此基础上诞生越来越多越来越具有游戏天赋的超级玩家。而与此同时,网络游戏又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成为新世纪最大的娱乐产业,其他的一些娱乐方式也会或多或少地与网络发生各种各样的关联。现在网上的各类小游戏也深受人们的喜爱,很多男生喜欢网游,女生则偏好于这类的小游戏,斗地主、升级、连连看等,都是身边的人在玩的小游戏,这种小游戏不会上瘾,偶尔放松一下还是可以接受的,顺便还可以练习一下自己的反应能力。就此看来,网络游戏的设计如果可以针对开发小孩子的各种能力,而不是让人痴迷,难以自拔,网络游戏还是有很大的存在意义的,社会和家长对小孩子玩游戏简单的禁止,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网恋同样也是网络发展带来的问题。古代的《西厢记》、《梁山伯与祝英台》、《天仙配》、《红楼梦》等给人们描述了许多美好的爱情故事,让人们也想在现实生活中得到那样的爱情,网络恰恰给了这样的一个平台。《皇帝的虚衣——因特网文化实情》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就像因特网那样,爱情也是一个奇怪而不可思议的东西,而且爱情还能够在那些最奇怪的地方被找到,甚至是在电线上,在一条贴满全球的电子花边带上”我们小时候几乎没有见过电脑,每天都是埋头学习,然而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如今的小孩子从小就接触网络,几乎每个孩子和家长们都会上网。网络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方便了人们的沟通,同时也带来了社会问题。在虚拟的网络里,人们认识了很多所谓的好友,每天都会相约在网上聊天,时间久了便会产生了情愫,然后网友相约见面。但很多情况下是受骗的,毕竟网络世界是虚拟的,人们对它抱有太多的幻想,最后只会越失望。网恋带来的社会问题一直有待解决,加强网络安全的管理很重要,加强孩子安全意识的教育也同样重要。

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借助网络的发展,传播色情文化,使社会形成了许多不良的风气,阻碍了文明和谐社会的发展步伐。青少年正处于懵懂的时期,对很多敏感的话题充满着好奇,一些不健康的网站传播的色情文化,损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很容易造成青少年犯罪,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造成社会负担。无法想象,在未来的社会,来自各个阶层的数十万男女每周五坐在电脑前,随着数十万鼠标吱吱作响,开始了放荡的网络性生活,对于生活在今天的我们来说,那无疑是类似于2012世界末日的场景„„

所有事物的发展都有其两面性,网络在带来种种社会问题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诸多欢乐。许多人的梦想是做一个艺术家,每到周末,那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都迫不及待地把孩子送到种类繁多的艺术培训班,渴望着自己的家庭也能够出现音乐家、美术家、画家,尽管许多孩子并没有这方面的天赋。在网络时代,也许这个梦想将变成可能的现实,也许人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当然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我们可以拥有自己的网站,自己的版块,在那里我们可以发表自己的文章,上传自己的音乐、图片,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等。像网络流行歌曲《伤不起》《爱情买卖》等都是通过网络传播而成为一种时尚,也让歌手走红网络,成为公众人物,用一句不耐听的话就是“咸鱼翻身”。网络的出现和发展毫无疑问不仅使每个人都有成倍的机会施展和发挥自己的艺术天赋,而且打破了现实的时空关系,让传统社会里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逐渐变得淡薄、隔膜,变得越来越无法沟通,网上交流则重新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是网上交流毕竟是借助了机器这样一种媒体,它似乎丧失了面对面交流的魅力,甚至也比不上亲笔书写的信件。然而网络针对这些问题又发明了新的聊天联络方法,当两人聊天时可以看到对方,可以听到对方讲话,即视频聊天,这样就和见面聊天一样。网络还给人们发贺卡提供了方便,在特殊的节日、在朋友的生日,将情人卡、生日卡、教师卡、圣诞卡、新年卡、春节卡等通过网络送给远方的人们。可以选择静态的图片,也可以选择动态的影像,写上一些祝福的话,选上一段动听的背景音乐,朋友便可以得到一份真挚的祝福了。

“驴友”这个网络流行词汇已经家喻户晓了,现在的人们,生活条件好了,便想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于是到处游山玩水,不亦乐乎。曾被媒体与尧茂书、余纯顺并称为当代三大探险家的宋小南认为,人的一生应该多次的短期旅行探险,因为城市的发展使人异化和压抑,大自然将恢复我们的生命节奏,重新激起我们对生活的热爱,从而再次肯定生活的意义。网络上有许多旅游站点,至于你先去哪里,完全看你自己的爱好和选择了,没有人会强制你,没有人会对你发号施令。在网络上,你可以先去祖国各地,领略八达岭长城的雄伟壮观、布达拉宫的神秘莫测、黄山的美妙奇丽、西湖的婀娜多姿,欣赏南国的热带风情、北国的冰雪世界。在网络上,你可以走出国门,圆一个出国梦,去看一看法国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美国华盛顿的白宫、埃及的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日本的富士山。作为一个虚拟的旅游者,只要用鼠标点一下,就可以足不出户感受那些地方的美丽景色。而对于那些未来准备去旅行的人来说,网络则可以提供包括交通、住宿在内的各方面资讯,甚至可以预定房间。

互联网极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生存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娱乐观念和娱乐方式,也许21世纪的地球将变成一个以网络为中心的超级娱乐大市场。但一种事物的发展一定会有其曲折漫长的过程,网络在发展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遇到相应的阻碍。人们可以在网上发表文章,在网上看电视、电影,在网上阅读书籍,这就使得盗版问题日益显露出来,而且形势越加严峻。于是版权保护由以前的印制书籍上升到今天的网络书籍保护,网站也采取了各种阻止盗版行为的措施,但问题始终有待根本解决或者说是根本无法彻底解决。网络要进一步发展,这个问题就会一直存在着。“黑客”一词我们也是耳熟能详的,不法分子通过攻击他人甚至国家的电脑来获取信息,严重的则危及国家安全,盗取国家机密,构成犯罪。如果这些懂得高科技的人才为国家效力,我们的网络安全问题一定会有所改善。

“脚都”长沙 夜色下的娱乐狂欢 篇3

长沙酒吧★夜夜笙歌

当夜色笼罩整个城市,大大小小的娱乐场所就演绎得美丽非常。酒吧一条街跟长沙步行街连在一起,跟南门口小吃街也在一块,从火车站打的到这里也就十块钱,长沙Taxi的起步价不贵,6块钱。长沙酒吧最大的特点不在于火,而在于集中。长沙有三条酒吧街,分别以慢摇吧、清吧和文艺吧为主,但三条街围在步行街之间,直线距离不超过500米,所以三条街的人流量都压缩在了一起,给不少外地人造成酒吧红火不夜城的印象。

解放西路

这里是当地有名的酒吧一条街,一到夜幕降临,解放西路会马上沸腾起来,长沙人钟爱夜生活,酒吧也自然经营得热火朝天,不仅有劲爆的热舞池,还有精彩的乐队表演,点上一打啤酒,跳舞、游戏。玩累了,街边密密麻麻的路边小吃,足以在任何时候满足你的胃,大家在这里尽情地娱乐。要想体验长沙人的爽快和激情,这里是不容错过的地带。

化龙池

提到最新的长沙娱乐资讯,绝对少不了化龙池。这里其实是最古老的街区之一,但经过改造,如今变成了全部建在老房子里的酒吧区,看上去很特别。这里也是长沙继解放西路之后的“第二代”酒吧街区,不仅仅有各色设计特别的酒吧,还穿插着一些别致的服装小店和美味的西餐馆。每天晚上8点,化龙池就展开满街的激情,等待你的加入。

人民西路

人民西路和化龙池离得很近,几乎就在街对面,这里虽然不像解放西路和化龙池那样集中地拥有各色酒吧,但这里除了酒吧还有几栋十分别致的咖啡屋。其中最受欢迎的是外滩86,三层的老房子被从事建筑设计师的老板改造了内部空间,变成一个私密性很强的咖啡馆。

激情歌厅★搞笑&小清新

一般来长沙旅游的游客,都要感受一下长沙夜晚的歌厅文化,“没进歌厅,等于没到长沙”,此说法可不是空穴来风。长沙的歌舞演艺厅规模大、演艺活动丰富,历来就是长沙人夜间休闲的首选之地。这些歌厅的主要表演形式有相声、小品、地方曲艺、杂技以及各种歌舞表演,一大批从湖南走向全国的本土笑星如奇志大兵、周卫星、何晶晶等,都是成名于这些歌厅,如果幸运,还能碰上明星们的回场表演。

“琴岛”和“欧阳胖胖”是长沙最有代表性的歌厅。演出正式开始。身体肥胖、笑容可掬的主持人何晶晶一亮相,就逗得在场观众忍俊不禁。亦庄亦谐的主持风格,更是让场下观众喜在眉梢。本土笑星李清德用幽默的语言、搞笑的表演、滑稽的脱口秀,“策晕”了现场所有观众。民间顶级杂技表演更是赢得满堂喝彩。表演者在圆形的台子上,做出各种高难度动作,引得台下观众一阵惊呼。随后超男超女们的几首流行歌曲,带动了台下所有观众。歌手在台上唱,台下成百上千名观众一边跟着吼,一边挥舞荧光棒,敲着开心拍,火热的氛围到达沸点。

如果恰巧碰到奇志大兵、赵卫国的出场,更将现场气氛鼓动到了极致。他们一口长沙味的普通话,让观众们笑得前仰后合。虽说是些老段子,但大家就是爱听。听一遍,笑一遍;再听一遍,再笑一遍,可谓百听不厌。

足浴★水汽弥漫 亦真亦幻

有人将长沙调侃为“脚都”,虽然没有经过官方认证,但足见长沙足浴业的发达与普遍。劳累了一天,你随意走进一家环境优雅的大型足疗店,或坐或躺在舒适的沙发上,足疗师会为您选择中意的足疗方式,然后端上泡脚的各种汤剂。那汤剂有的浓浓地浸泡过中药,有的撒满清香的花瓣,有的混合着乳白的牛奶。你将双脚泡入其中,和着悠扬的音乐,一边喝茶嚼槟榔,一边享受畅快淋漓的足底按摩,舒服得可以忘掉尘世间一切羁绊。

足浴中心因规模大小不同,提供的服务项目以及水准均有差异,但是价位并不算贵,一般足浴收费为30—50元/钟,按摩收费因项目不同而有各种档次,但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最好还是选择大型知名连锁品牌。

美食攻略★

不论街头巷尾,长沙夜宵摊总能见缝插针,大张旗鼓摆满一地。

湘江风光带历来是夜宵的绝佳去处,步行街南门口也是摊点兴旺繁盛之地,外黑内白的油炸臭豆腐、红彤彤的口味虾、琥珀色的烤鸡翅、晶莹剔透的刮凉粉、脆软甜糯的糖油粑粑……每一样都能让人垂涎欲滴。

坡子街是一条千年老街,被誉为湘风小吃的源头,向群、洞庭春、强民、李合盛、徐长兴、和记、双燕楼、红梅、友谊……长沙人耳熟能详的老字号都集中在这里。

黄兴南路也是游客的至爱,这里的“易家姜记”专卖鸭锁骨、鸭脖子、鸭头、鸭掌、鸭膀、鸭舌头等“鸭零件”。

湘江路被称作长沙最悠闲的夜宵,这些店家或以炒菜为特色,或以岳阳庙前街的烧烤为招牌,或以广东的生蚝为镇摊之宝。

TIPS

田汉大剧院 :位于候家塘(演出时间晚21:00—00:00)

欧阳胖胖大歌厅:位于湖南省展览馆(演出时间晚21:00—00:00)

港岛演艺中心:位于车站南路(演出时间晚21:00—00:00)

琴岛歌厅:天心区劳动西路339号贺龙体育馆 (演出时间晚21:00—00:00)

TIPS

娱乐狂欢 篇4

2011年6月, 新浪微博上一个名叫“郭美美Baby”的网友颇受关注, 这个自称“住大别墅, 开玛莎拉蒂”的20岁女孩, 在微博上多次发布其豪宅、名车、名包等照片, 2011年6月20日被网友发现, 被指炫富。博主的认证身份居然是“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 其真实身份也众说纷纭, 有网友称她是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郭长江的女儿, 由此引发很多网友对中国红十字会的非议。

同年8月3日, 郭美美母女首次面对媒体, 接受郎咸平独家专访, 郭美美在节目中流泪道歉, 承认是出于虚荣心和攀比心认证了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 并强调一切与红十字会无关。但是, 网友对这样的答复似乎并不满意, 简短的声明会不会是欲盖弥彰的敷衍之词?冰冷的回应会不会是对社会公信力的又一次摧残?网友决定用自己的方式来寻找真相。于是, 人肉、曝光、辟谣, 微博又火起来了。

微博引爆后, 经过传统媒体放大, 然后再回到微博平台进一步深挖、爆料, 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微博传播路径。这也是郭美美事件能够将微博平均15分钟的生命周期延长到超过1个月的原因。自2011年6月22日晚郭美美闲极无聊在微博上晒自己的新礼物开始至今, 郭美美事件还在发酵进行中。其间历时卢美美、达芬奇家具、动车出轨而热度不减。直至今日, 只要有郭美美的名字在, 就能在网络上吸引数以千万计的点击量。

网络围观:一种网民力量的释放

纵观2011年, 微博围观成网络最热点的话题。校长撑腰体、丹丹体、蓝精灵体、TVB体、咆哮体、淘宝体, 各种各样的体肆意横行网络。无论是五道杠的少年 (黄艺博) , 还是口无遮拦的明星 (吕丽萍) ;无论是对撞伤儿童视而不见的冷漠 (小悦悦事件) , 还是对结发妻子拳脚相加的疯狂 (李阳家暴事件) , 都在微博平台上接受着公众的围观和民意的评判。

微博走红的原因在于其充分利用了读者的时间碎片和便捷的转发机制。在物质条件日益丰富和发达的今天, 公众的物质需求逐渐被更多的精神需求所代替, 心理需求发生很大的变化, 猎奇心理日益强烈。不管是什么人什么事件, 只要准确抓住了网民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就能取得无论是在网络上还是在现实中的轰动效果。炒作也好, 作秀也好, 网民们似乎不需要去理解什么, 网络似乎也不需要网民理解什么, 随波逐流, 娱乐至死才是网络生存的王道。

因此, 不管网络构建的是不是一个虚拟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中发生的事情都会对人类的认知产生影响。当然, 郭美美和卢美美事件之所以在短时间内在网络上迅速蔓延, 与专业的媒体从业者跟风炒作、网络媒体追求高点击率、网民心智发展不成熟等也有着莫大的关联。如果放任网络中的种种行为大行其道而不加约束, 我们的现实世界必将被重创, 陷入美国文化传播学家波兹曼所描述的“娱乐至死”的境地。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这样写道:“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 毫无怨言, 甚至无声无息, 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1]安德鲁·基恩将娱乐改为了网络, 他在《网民的狂欢》中写道:“伴随着网络的繁盛, 愚昧和低品位、个人主义和极权统治也大量涌现。”

网络媒体追求的是“眼球效应”, 在网络浩渺的信息中, 空间和内容都是海量的、过剩的, 甚至大部分内容都是重复的, 只有那些稀缺的资源才能吸引更多的网民围观。而当一个网络人物或者网络事件成为某一时期的焦点时, 网民的积极性就被极大地调动起来, 他们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参与进来, 他们自身也从中得到被关注的满足。在这一点上, 网络和电视具有相同的共性, 它们都拒绝和排斥思考, 所有活动的目的只有一个, 即把网民的人气想方设法聚集起来。每一个网民都渴望被别人关注, 互联网只有满足网民的这个要求, 才能把一部分人吸引到自己的页面上来。

网络时代:我秀, 故我在

“我思, 故我在”被“我秀, 故我在”所取代, 在网络时代, 一种新形态的自我暴露主义大行其道, 晒生活、晒工资、晒照片、晒装修, 点点滴滴、鸡毛蒜皮之类的小事都可以在网上拿来晒, 从电影的喜好、热爱的偶像, 到心情故事、日常的流水账不一而足, 无所不包、无所不秀, 零成本零代价地在网络上横行, 成千上万的网友自愿或是被迫分享着陌生人的生活细节, 在分享的同时, 网民的“偷窥”心理也被极大地满足着, 这也就不难理解, 为何“艳照门”、“兽兽门”等各种“门事件”, 能吸引众多网友围观的缘故了。只要网民愿意, 轻点鼠标, 就能名正言顺地窥视别人的私生活。

网络的发展让数以千万计的网民有了多种多样的表达渠道, 他们通过论坛、博客、微博等方式宣泄着自己的情感。从芙蓉姐姐、凤姐到小月月, 从郭美美、卢美美到各种各样的“美美”;从“艳照门”、“兽兽门”到各种各样的“门”, 每次网络事件的背后, 网民们都以空前的热情围观, 思考已经变得不再重要。这些事件丝毫不会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 他们在网络上的所有行为有着有意或者是无意的娱乐或清醒, 恋网成癖, 触碰到底线的隐私暴露, 防不胜防的策划事件, 网民被愚弄并快乐着, 尽管他们在事后知晓自己被愚弄, 但是他们好像对此并不介意, 一批又一批网民在网络中载歌载舞地狂欢。

网络生存:全民狂欢娱乐至死

腾讯网副总编辑王永治认为娱乐时代需要互动、参与, 需要一个全民发泄、吐口水、狂欢的平台。[2]没有任何媒体能像网络一样提供这样一个自由开放的平台。每个人在网络中随时随地都可以被来自全球各地的“大事件”, 或者是经过网络转发被放大的“小事件”绑架, 很多人在网络中迷失了自我, 个体娱乐化, 放弃了理性的反思, 跟随着网络中的舆论潮流, 不由自主地被网民或者别有用心的网络推手推动着, 没有确定方向地飘荡。

新浪网总编辑陈彤不担心媒体被娱乐化, 不担心事件过程被情绪推动, 从而无助于理性的形成。他说:“绝大多数新闻是不需要理性的, 比如说某地大火, 不需要理性思考。”[2]新闻仅仅只是网络这个庞大体系中的一个构件, 另外还有海量的难以计数的微博信息、视频、图片等等, 对于既定的新闻事实不需要太多理性的思考, 前提是网络能保证这些新闻的真实性。而对于像网络中爆炸式增长的信息, 网民们又会选择什么样的阅读方式呢?王永治在“新西安·新形象”2011全国都市报总编辑年会暨中国报业品牌年会上, 作题为《全媒体时代的微博平台》的演讲时总结了五种阅读方式, 首先是娱乐化阅读, 其次是浅阅读、快阅读、碎片式阅读、文化阅读。娱乐化阅读, 这是网友首选的阅读方式, 娱乐化阅读即是娱乐化心态下的娱乐化网络生存方式。

网络作为一个时代新的传播媒介, 本身并无对错可言, 网络出现的娱乐化倾向均在于使用网络的网民的不恰当运用。而在当下, 网络新闻的客观性和真实性都得不到保证, 网络媒介的公信力也一直不被认可。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媒体, 它们所承担的社会责任都是一样的, “自由便意味着责任”, 这是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通行的法则。目前, 网络媒体正逐步步入主流媒体的行列, 但是, 网络媒体究竟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还没有明确地确立下来。当海量的即时信息与媒介的有效把关发生冲突时, 当信息的真实性与传播的时效性相对立时, 网络媒介是选择节节攀升的点击率, 还是并不轻松的社会责任呢?

最后, 尼尔·波兹曼在《赫胥黎的警告》一章中忧心绝望之致、感人之致:“如果一个民族分心于繁杂琐事, 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义为娱乐的周而复始, 如果严肃的公众对话变成了幼稚的婴儿语言, 总之人民蜕化为被动的受众, 而一切公共事务形同杂耍, 那么这个民族就会发现自己危在旦夕, 文化灭亡的命运就在劫难逃。”[1]毁掉我们的, 不是我们憎恨的东西, 而恰恰是我们所热爱的东西。赫胥黎说流水线将毁掉我们, 波兹曼认为是娱乐, 基恩则指向了网络。以如今的现状看来, 前两者并未能毁灭我们, 那么网络会吗?

财新网记者王勇在博客中这样写道:“这一年, 郭美美这个名字真红, 贯穿始终。我非常不幸地在办公场合被人家强迫听她的所谓单曲, 捏着的嗓子背后, 我只记住两个字的歌词——叮当, 也许有些媒体觉得那是郭美美示好的风铃, 其实那是敲给这个社会的警钟。”[3]

参考文献

[1]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1) .

[2]侯继勇.新媒体“球事”:娱乐至死[N].21世纪经济报道, 2010-07-12.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娱乐狂欢】相关文章:

娱乐狂欢活动策划04-30

元旦狂欢06-14

中秋狂欢作文05-05

狂欢晚会串词04-08

回眸――圣诞“狂欢”作文05-11

元旦狂欢夜06-01

周末狂欢趴策划案07-28

一群人的狂欢04-16

乐曲动物狂欢节04-18

儿童狂欢节作文04-20

上一篇:ERP未来下一篇: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