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人的狂欢

2024-04-16

一群人的狂欢(精选7篇)

篇1:一群人的狂欢

一群人的狂欢,一个人的孤单

——对大学生宿舍关系问题的提案

不知您是否看过《小时代》这部电影?不知您是否追过《微微一笑很倾城》这部青春偶像剧?在影视作品中,大学里的生活是美好且浪漫的,大学里的室友是亲密无间的,然而,被美化了的东西总是让我们忽视现实的残酷。

据高校传媒联盟的调查显示,在大学里,77.58%的同学有寝室问题,其中3.14%的同学表示自己的寝室里经常发生矛盾,甚至有7.4%的同学想搬离寝室出去住或者换寝室。如此看来,大学生的室友关系问题是很多人的“心头之痛”。

除此之外,我们应该听过大学宿舍里的一些恐怖案件吧。比如,同时发生在2013年4月的复旦大学研究生投毒案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的大三学生杀室友案;2004年的马加爵事件;更有手段极其恶心变态的,如2012年5月,摩根州立大学一学生在残杀室友后,吃掉被害室友的脑和心脏!

种种血腥惨案令人身心战栗,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当今大学生的室友关系问题?

我们先从社会的大背景去寻找原因。首先,我国正在经历一个前所未有的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当今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正在蔓延到社会生活中,一些大学生的思想也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影响,表现在寝室生活中就是以自我为中心,不会顾及他人感受,喜欢把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强加于室友。其次,这也反映了我国的教育体制问题。中学的应试教育重视“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身心教育,在如何“育人”上出现了严重的教育缺失,很多大一新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并未提升,在与室友相处的过程中,不知如何是好。再者,这与当今我们处于网络信息时代也有关,大学生在宿舍多与手机电脑为伴,而与室友之间的实际交流互动的时间却很少。

然后,我们还可以从家庭因素上分析这一问题。在当今大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比重相当大,在短期内,这一比重还会呈现上升的趋势。一些独生子女在家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围着他(她)转,因此养成了“唯我独尊”的习惯,在寝室的集体生活中,大多以个人利益为基准,以自我为中心,以自我学习、自我生活的舒适程度为出发点。家庭条件也是一个方面,一些条件差的学生在会有一种自卑心理,而一些家庭条件好的学生会有一种自我优越感和管控欲,渐渐地就会产生室友相处间的失衡。

当然,还有许多我们常见的原因。比如寝室成员来自天南地北,受不同地域文化的长时间熏陶,使得大家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有差异,摩擦也在所难免,而每个人对待小摩擦的态度又不同,性格随意的人不会把这些放心里,而心思缜密的人会把简单的事情变复杂。在室友关系的处理中,男女学生的表现不同。男生产生寝室矛盾后,处理的方式偏“攻击性”,一般的寝室杀人事件都是发生在男寝。而女生一般采取“冷战”或“群体孤立”的方式,搞小团体主义……这些都反映了人性的狭隘和偏激。

那么,我们该如何去解决或者说处理这个问题呢? 从高校的方面。大学要从预防和治理两个方面入手。如何预防?在新生入学前不能随机分寝,应当全面的了解学生的信息,如作息习惯、兴趣爱好、性格等,再进行人性化分寝。或者可以让学生在完善个人信息后,进行网上自选室友。虽然有人认为这样治标不治本,但我认为,这种分寝方式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大学生的欢迎,毕竟这样可以减少“矛盾”寝室的发生。然后,高校又该如何治理?在换寝室方面,现在大部分的高校都有严格的规定,室友间没到那种见面就吵的程度是不会允许换寝的。所以,学校应该确定一种标准的换寝条件与程序公之于众,减少行政化多些人性化,不要总是以换寝后会给学校工作增加麻烦为借口,而应该多想想如果不换寝学生的学习和心理将会受到多大的影响。同时,辅导员应该经常关注学生的寝室动态,在适当的时候做一个“金牌调解员”,或许有老师的介入,室友间的矛盾会更容易解决。

当然,家庭教育也要改进。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不能过分溺爱,要让孩子学会包容与分享,而不是做一个娇滴滴的小公主和霸道的小王子。

下面,我要重点说的就是个人应该如何做。以上说的都是外因,而解决问题最重要的方面还是在内因。改变自己,比改变别人更容易。这种改变不是说去顺从室友让自己变成一个“附庸”,而是对自己的行为和观点做出一些积极的变化。

我们必须要承认人与人的差异性与多样性,在遇到室友的观念与自己有分歧时,不要急于否定他人,而是学会倾听,然后再换位思考,只要不涉及原则问题,我们都要尊重他人的观点,但记住,尊重并不等于认同。还有,在室友的行为没有影响到自己的情况下,不能干涉别人的生活方式,比如室友的桌面和床铺不整洁、室友中午不换衣服就躺在床上午休、室友的衣服搁那一两天不洗……试问,这些又和你有什么关系呢?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学会分享零食,有时候,大家一起分一包辣条,寝室里的不愉快就会在无意间消散。还有,大学生发现了问题要与室友积极地沟通,不能选择逃避和纵容,真诚地与室友相处,多去发现室友的优点,多去赞美对方。大学生还要扩大自己的社交圈,不能仅局限于寝室里的两三个同学,去更广阔的空间寻找与自己志同道合之人。还需提出一点的是,学习的时候尽量去图书馆,减少待在寝室的时间,从概率论来说,这样寝室矛盾发生的几率也小一些。

有时候,我们不能将室友关系理想化和美好化。个人认为,寝室就是一个睡觉和锻炼社交能力的地方。运气好,碰到与自己兴趣观念相契合的室友,那就有可能会成为一辈子的挚友;运气不好,碰到一些麻烦难缠的室友也不必沮丧。因为大学四年只是人生中的一个过程,四年后,大家就各奔东西了。或许,这样的室友关系会给你留下一段痛不欲生的经历,但在这个过程中,是他们迫使你成长,是他们让你看清了现实,也是他们让你学会了“自我陪伴”,这些都为你以后走向社会做着铺垫。

大学里,不要为室友关系而纠结。多想想自己来到大学是干什么的,认真学习,多参加一些比赛活动,抓住每一个机会提高自己,积极准备考各类证书,没事儿的时候去图书馆博览群书,让自己的心灵与书中的大师对话,小长假可以邀上自己的好朋友去学校周围旅游……这样,不知不觉,一个学期就结束了,你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到故乡,与家人团聚,何不快乐?这样一算,你又有多少时间与室友待在一起?你又有多少时光可以浪费在与室友的纠葛中?

能与志同道合的室友一起狂欢是人生之幸,但我们终究要学会一个人去享受孤单。正所谓:“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

篇2:一群人的狂欢

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

那时候,喜欢上线钟爱网聊。跟认识的人聊生活,跟不认识的人聊感情。如意的不如意的,什么都能够聊。而此刻,跟认识的人很敷衍,要么“呵呵”一笑,要么一连串句号。跟不认识的人,索性不理或假装消失。苦与乐,再不愿说与谁听。此刻的咱们似乎话越来越少,也越来越觉得自我很无聊很孤单,如今的我是深有体会,以前一大群兄弟姐妹坐在一齐,会说很多话,聊天聊很久,如今,一大群人在一齐,即使很熟,也会各自坐在一个自我钟爱的角落里拿着手机发呆,很长时刻不说一句话,是咱们成熟了,是咱们之间没什么共同的话题可聊了,还是此刻的咱们逐渐变的沉默了,内敛了?

很多时候咱们会把企鹅挂着,但是咱们却选取隐身,不去打扰别人,也不想别人来打扰咱们,就这样一个人静静的打开网页,关掉网页,一遍又一遍,或者找一个你很想联系的人,敲打出一行字,然后又删掉,然后又打上去,如此反复,最终关掉了窗口,咱们拿起手机也会经常把联系人从第一个翻到最后一个,然后又从最后一个人看到第一个,想发条信息,想打个电话,只是不知道要发给谁,要打给谁,也许你想到了某一个人,但是你却会把1条信息打很多遍,最终还是删了,一个号码你拨了很多遍也依旧没有打出去,其实咱们不知道当这句话说完,下句该说些什么。因此宁愿孤单也不去打扰这片宁静。

很多时候也会正因兄弟姐妹长时刻没联系了,怕太生疏了,突然某一天就会想起打个电话,发条信息,或者QQ留言,聊聊近况,但常常咱们会在几个恩,哦,呵呵,或者是一串……之后留下无声的空白然后结束了这场聊天,之前的自我总会找些话题,尽量和兄弟姐妹多说说话,但是渐渐地自我成为了这类人,我想有些人天生是不钟爱说话的,我兄弟姐妹之中就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话不多,够用就行,也许吧,他可能就属于那种本身就不愿意多说话的那么一个人,有些人则是不想跟自我没什么共同话题的人说太多的话,因此话少敷衍一下对方,还有些人则是觉得咱们之间没什么可聊的,咱们不是一路人,也没必要说太多的话,简单的回答几句也就够了,我一向不明白自我以前跟兄弟姐妹,跟熟悉的人在一齐总会找到很多能够聊的话题,如今却能够那么的沉默,没有很特殊的状况,我能够持续到一句话都不说的程度,相反写下的文字却多了,发呆的时刻多了,是正因我长大了吗?是正因到了这个年龄什么话都不愿意告诉别人吗?还是正因我之前话说得太多,此刻没什么要说的了吗?

我不爱看电影,却能够把五月天的追梦3DNA看一遍又一遍,看着里面的故事,悲伤地桥段我也会一齐难过,开心的情节我也会随着一齐笑起来,我钟爱听着五月天的音乐敲打着键盘,讲述着自我的故事,开心的,悲哀的,酸的,甜的,似乎写了这么多,几乎都是在五月天音乐的陪伴下完成的,其实遇见五月天是此生的幸运,给了我太多的和勇气,这一次决定了学吉他,我想,我也坚信我不会轻易的放下。我会用行动去证明我是真正的钟爱,而不是三分钟的热度。

篇3:一群人的狂欢

一、媒介消失了“亲身参与”

2008年8月8日, 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开幕。无数的中国人看到了电视直播, 电视机前的人们可能认为自己“亲眼目睹”了这一历史时刻, 他们获得了“第一手的”历史资料。同时, 一些电视节目采访对象也往往是电视观众, 而非现场观众。不管你赞成与否, 看电视就等于“第一手”的经历, 从媒介发展过程来看, 电子媒介显然已经极大地改变了“亲身参与”是获取“第一手”经历的先决条件。

鲍德里亚认为, 现代社会一个新的拟象世界。媒介以一种“真实的内爆”, 使出现于屏幕的内容等同于在场的真实。电子媒介的普及大大降低了“亲身参与”对于社会事件的重要性。我们可以不在现场就能倾听领袖的演说;不必面对面就能看到自己的偶像;坐在家里就能触摸到一个个历史时刻, 人们可以不在同一个地方就能“直接”交流。钢铁水泥森林将我们的社会分隔成许多用于交流的物理空间, 家里的墙壁将家庭同社会环境完全隔离开。而媒介改变了这一独特环境, 人们可以通过电视和互联网接触到其他地方和其他人。过去, 亲临现场是经历“现场”正在发生的事情所必须的条件, 现场地点一度决定了一种非常特殊的传播类型。但是电子媒介已经改变了直接及有中介交往的相对意义。通过电子媒介, 社会表演者现在可以“前往”他们不愿意或不能去的地方, 而观众现在“亲临”远方的事件中[2]102。曾经作为父母限制孩子交往自由的小房间, 因为有了媒介, “小黑屋”却成了孩子向往的地方。媒介改变了“亲身参与”对于交往的重要意义, 信息可以跨越围墙, 到达更远的距离。

通过看电视“亲身参与”和通过别人报纸读出来, 或者通过第三者转述的中介传播是完全不同的, 这转述的信息至多是二手资料。梅洛维茨把这一变化过程比喻为建筑物, 由于电子媒介的运用, 现实中用于分隔房间、办公室和住宅的许多墙壁忽然消失, 人们可以从原来各自独立的空间中合并在一起。人们在私下的场合和在公共场景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和自我区别发生了一些变化[2]5。从大众媒介到电子媒介的飞跃, 媒介逆转的力量把人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都得到改变。

二、电子屏幕前的“土豆人”

狄更斯在《双城记》开场白中这样说:“这是一个充满影像声光的时代, 这也是一个充满诱惑迷茫的年代。”随着电视的普及和电脑应用的迅猛发展, 这些整天盯住电子荧幕, 面对光怪陆离的画面的人变成了“鼠标土豆人”、“沙发土豆”和“电视猪”, 其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都会发生微妙的变化。梅洛维茨认为人们在电视面前失去了自我, 是因为电子媒介把“我们表演的社会舞台的重新组合, 以及所带来我们对‘恰当行为’认识的变化”[2]4。电子媒介进行的谈话取消了物理语境, 创造了新的话语场景, 新媒介为我们提供了新场景。

鲍德里亚认为媒介在传递中不仅消解意义, 制造意义, 同时媒介还能消磨了人的主体性, 加剧了大众化。鲍德里亚在《海湾战争并没有发生》一书中提到1991年的海湾战争, 是没有发生的虚拟的“媒介之战”。“美国的‘9·11事件’、‘入侵阿富汗’、‘伊拉克战争’,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 其实都是不真实的‘媒体事件’或‘电视战争’。当大众夜以继日地观看美军与伊拉克抵抗力量交火的时候, 他们对这场战争的观赏实际上与对美国越战大片的观赏并无两样。因为他们所看到的影像, 只是由持某一政治倾向的摄影师捕捉、剪接和变形的结果, 大众看到的已远非是真实的伊拉克, 而是被具有实时转播功能的媒体所‘虚拟化’的纪实叙事作品”[3]。

鲍德里亚将电视定义为这样一种媒介:“它不传达任何意义, 它令人着迷, 它只是一个屏幕, 或一个可以直接在你的头脑中找到的小型化终端———你就是屏幕, 而电视正在看你。电视使所有的神经元晶体管化, 并像一盘有魔力的录像带一样播放———一盘录像带而不是一个形象。”[4]在我们还享受着种种快乐时, 我们已经转变成电子媒介的网络终端, 从而成为真正的传播机器中的一部分。媒介通过这种方式迎合着大众, 用媒介思维代替人的思维, 批量生产出他们喜欢的口味, 他们对奇观和娱乐的兴趣以及他们的幻想和生活方式, 产生出大众意识和媒介幻觉效应的内爆, 享受着“娱乐至死”的快感。“土豆人”们只想要奇观、消遣、娱乐和逃避, 既不能也不愿生产意义。

同时, 麦克卢汉乐观地指出, 电视地球村的村民比起广播地球村时期的儿童进步了许多。此时的地球村成为窥视者的村落, 受众已经长大了, 心里有窥视的欲望, 在聆听父亲教诲的同时, 也会偷偷地看下父亲的喜怒哀乐。麦克卢汉有一句话:“倘若电视出现在电台之前, 希特勒这样的人是不会出现的。”这说明电视扩大了受众了解外部世界的视野, 新的电子媒介为人们的社会行为提供了新的场景。人们不再像广播时代那样任人摆布了, 受众不仅突破了单向的声觉空间, 通过电视也能够看到传播者的形象, 在看到电视人物正面形象的同时, 也有机会窥视到人物的另一面, 我们看到克林顿阳光帅气一面的同时, 也知道了莱温斯基。

三、电子媒介对读写性质的变化

梅洛维茨认为电子媒介一旦被广泛应用, 它可能会创造出新的社会环境, 而社会环境重新塑造行为的方式可能超越所传送的内容[2]11。使用电子网络的阅读方式, 使用者也是成为了媒介的内容, 电子媒介的书写方式把传统的读写性质改变了。

1. 传统的阅读是单向阅读, 只读不写, 而网上阅读是双向

的, 受众在浏览内容的同时, 遇到感兴趣的东西可以发表意见, 参与讨论。上网的人和其他媒介消费者不一样, 无论他们在网上做什么, 他们都是在创造内容, 而其他媒介消费者无论读书、看报、听广播还是看电视都是单向接受者, 不能将自己的信息反映给传播者, 也不能与外界交流意见。文学批评家理查兹说过:“文本的内容不是存在于作者的意图之中, 而是存在于读者合理解释之中。”对于同一篇文章,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释,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哈姆雷特, 这种合理解释就增加了文本的内容, 只是读者的解释在网络时代才自由的发表交流出来, 这时使用者就成了媒介的内容。

网络, 一个把使用者纳入进去的巨大而有效的电脑体系, 它成为了我们的地图、我们的印刷机、我们的打字机和我们的收音机和电视机。每当网络吸纳一种媒介, 这个媒介就被重新改造成网络的模样。它给内容注入了链接、浮动广告和其他电子小玩意, 还在内容周围遍布其他媒介的内容。比如, 当我们打开电脑, 会很自然地登上聊天工具, 电脑也会不时显示收到的新邮件, 这样在进行网络阅读时, 分散了我们的注意力, 打消了我们专注的能力。这种方式使人们习惯于浮光掠影式的信息选择和接受, 满足于浅层的表象思维, 形成思维惰性。

2. 印刷读物是以肘部为轴不停翻页, 循序渐进由上至下

阅读。这有利于对材料形成系统整体的把握, 在回顾复习时也会非常方便。线性的纸质水平阅读限制读者的视域, 要求读者投入极大的注意力, 使他们的目光相对集中在阅读物上。而电子媒介阅读是快餐式、跳跃式的方式。即便信息以纯文本的形式出现, 网络独特的超链接方式也使得阅读者不能就一个问题深入思考, 阅读注意力会因为大量的相关信息而导致阅读路线的改变, 屏幕阅读使阅读者随时可能受到来自周围环境的干扰。

3. 传统的印刷媒介是少量信息向多数人流动, 现在被互

联网颠覆了, 大量的讯息洪水般“推”到受众面前, 处于信息漩涡之中的受众, 已经和信息水溶交融, 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创造者。网络改变读写性质的同时也把人们的思维方式也改变了。在过去三十年中进行的抽样调查和学者测试已经显示出公众在阅读和写作技巧、以及在关于历史、地理和科学等基本知识方面的水平不断下降……读写能力正如其历史上界定的那样, 在将来也许不再重要了, 新兴的以电脑为基础的可听、可视媒介, 将很快使书面语言和印刷媒介降低到传播的精英形式[5]。

1882年的一天, 弗里德里希·尼采买了一台打字机。那时, 他的视力正在下降, 长时间盯着书稿令他眼睛疼痛。他担心不得不放弃写作了。至少在短时间内, 打字机拯救了他。当尼采可以熟练的运用打字机时, 他可以闭上眼睛, 只靠手指写作, 词语再次从他的脑海流向纸张。弗里德里希·尼采在熟练使用打字机后, 发现他的写作风格发生了微妙变化, “写作工具参与到了我们思考的过程中”。由于打字机的影响尼采的文章从论辩式变为格言体, 从观点鲜明变为语带双关, 从雄辩变为简洁[6]。麦克卢汉将这些变化归因于电子媒介的广泛使用。麦克卢汉把媒介比喻为人体功能的延伸, 并且新媒介进入某种文化后就会改变这种文化下的人们的“感官平衡”, 并改变他们的意识。

读写性质的改变引起了人们的担忧, 使用者成为了媒介的内容, 处于信息浪潮之中的受众并不都是舒适惬意的, 滚滚大浪也会拍打这个弄潮儿。《单向街》第一期的主题就是“愚蠢的一代?互联网和物化, 如何摧毁一代人的头脑”。其中有这样的描写:“我感到, 有人或者有什么东西一直在扰乱我的大脑, 改造我的记忆, 重构我的神经系统。我的意识没有消失, 但它在改变, 我的思考方式在改变。”美国心理学家玛丽安·沃尔夫说:“并非阅读的内容, 而是阅读的方式决定了我们。”他担心人们在网上阅读文本, 会形成浅阅读, 大规模消解我深入阅读传统印刷文本时的丰富联想能力, 同时在内容周围遍布其他媒介的内容会分散我们的注意力。

四、总结

信息数字化和电子媒介的发展使得传统的获知方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由此变化导致对阅读行为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媒介研究有必要将目光投注到这些传播现象中, 并且从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领域借鉴研究方法对大媒介环境下人的行为的变化进行更具体层次的研究。

摘要:新时期的城市不再是政治和工业组成的钢铁森林, 而是生产符号、传媒和代码的场所。麦克卢汉把媒介的发展过程分为三次逆转:拼音文字是口语向西方文化的逆转;机器印刷是拼音文化向近代机械文化和科学文化的逆转;电子媒介是机械文明向电子文明的逆转。每一次的逆转对社会各方面带来巨大影响。在传统纸质媒介传播逆转为电子媒介传播这一过程中, 电子媒介的蔓延对人的行为方式、思维模式甚至价值评价都产生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电子媒介,逆转,人的行为,影响

参考文献

[1]麦维德, 周园.中国数字化新世代2.0:数字媒体和电子商务步入主流[EB/OL].[2010-07-01]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 (BCG) 2010年6月发布的调查报告.http://www.docin.com/p-62711483.html.

[2]约书亚·梅洛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M].肖志军, 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3]克里斯托夫·霍洛克斯.鲍德里亚与千禧年[M].王文华, 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10-11.

[4]道格拉斯·凯尔纳·博德里亚:一个新的麦克卢汉?[EB/OL].[2007—04—09].李卫华, 译.http://www.culstudies.com.

[5]罗杰.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M].熊澄宇,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0:96.

篇4:一群人的狂欢最孤单

但是,我今天想说的这个被孤立的人,一点都不怪。她是我高中班里长得最好看的女生,她家庭很好,每天上下学都有专车接送,每次考试她总是在年级名列前茅,她性格很好对谁都是笑眯眯的……如果那个时候“女神”这个词已经流行的话,那这两个字在我看来就是对她最好的诠释。

年少的时候,我们爱慕虚荣、相互攀比,大大的自尊心却比纸还薄。所以,鹤立鸡群的女神就这样被班里的女生给孤立了。她们嫉妒她的成绩,她们评论她的穿着,她们歆羡她的家庭,但是她们结伴去上厕所去小卖部去出操以及周末约着去逛街的时候从来不会叫上她。

我每次看到她的时候,她都是一个人。她喜欢穿白色的衣服,穿着白色衣服的她独来独往,脸上一直挂着恬淡笑容的她在我现在看来,都觉得像是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白色莲花。

可是,那个时候的我却不这么想。那个时候我的身边有几个好兄弟,我喜欢形影不离的亲密,我喜欢呼朋唤友的热闹,我不能接受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出操一个人放学回家,那是多么孤单且多么丢脸的事情啊!

我对于女神所有的印象都在上述的文字里,高中同班三年,我们说过的话加起来应该也不超过10句,后来毕业多年,我们也没有再联系,我和女神的关系真的是比泛泛之交还泛泛之交。可是没想到今天在街上偶然相遇的时候,她居然准确无误地叫出了我的名字。

那一刻,在感到诧异的同时,我的心里还有那么一点的愧疚和温暖。

女神还是穿着白色的衣服,女神还是一个人。

“你怎么一个人啊?”我还没说话,她就笑着问我。

“我……是啊,我一个人来看电影呢!”那一刻,她一定看到了我急速涨红的脸上升起的尴尬和窘迫吧。

看,那么多年过去,你也一个人了吧,还不是和我一样。我不知道她会不会在心里窃喜着这样想。

但她的话很快就打破了我脑海里这样幼稚的想法:“我也准备一个人去看电影,要不我们结个伴吧。”她微笑地看着我,澄澈的眼睛里是满满的真诚和温暖。

在一起去往影城的路上,我们不由得说起高中时候的事情,我小心翼翼地问她,那时候总是一个人,不觉得孤单吗?

她想都没想就毫无芥蒂地笑了:“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和不是一个世界、拥有不同价值观的人在一起才是真正的孤单吧。”

“嘭”的一声,身体里好像有什么东西醒了过来。

我想到了来看电影之前自己发在微博上的一句话——在这个城市里我太需要有一个志同道合的、可以在彼此有需要的时候毫不犹豫抵达对方身边的人。大家一起吃饭、一起看书、一起健身、一起看电影、一起逛街、一起八卦、一起旅行、一起度过这本该轰轰烈烈潇潇洒洒的青春。我想到了在大学里在和室友好几次出去因为看什么电影吃什么东西而闹得不欢而散后选择一个人生活。我一个人吃饭一个人上课一个人去图书馆看书写稿一个人去看电影一个人搭车去西藏,一个人生活的随性、自由和快乐让我早已把高中时觉得一个人生活的尴尬和孤单抛到九霄云外。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把用于称量外面世界的天平,两个人在一起有两个观点,三个人在一起有三个观点,一群人在一起有不同的观点,所以与其把时间浪费在平衡不同的价值观上,还不如一个人安安心心地去享受独属于自己的精彩呢。随心所欲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好过和别人一起纠结、判断、思考和争吵吧。

我看着女神,蓦然发现自己已经一个人生活很久了。时光兜兜转转,原来我一不小心就变成了自己曾经讨厌现在却乐此不彼的样子。

然后,我释然地和女神说起这些年来我一个人生活的种种,在我说的时候,我看到她的眼睛里有星星的光亮在闪烁。

“嘿,我终于找到你了。”在我最后一个字落地的那刻,她迫不及待地拉住我的手,“我一直都在找志同道合的另一个我,现在我找到了。”

听到她这么说,我愣了一愣,在回过神来后我冲着她肆无忌惮地大笑起来。

当我们在苦苦促成一件对的事、寻找一个对的人的时候,通常都会途经一段黑暗、颓唐、不被人理解的路途,只要努力坚持并且时刻怀揣着希望,所有你想要的都会在某个时刻不经意地降临。我想,梦想是这样,知音是这样,爱情也是这样。

终于等到你,还好我没放弃。

看着对面的女神,我的心里情不自禁地就哼起这首被频繁用于爱情的友情之歌。

篇5:一群人的狂欢

一个人的周末,迎着空气中流转流逝的时间,开始了一个人的狂欢。所谓狂欢,在我的理解中,不是一堆人带着华丽精致的面具,穿着绚丽夺目的礼服,化着夸张无比的妆容,放着高亢激烈的音乐,不停的尖叫。我认为的`狂欢,是自由,心灵上没有任何束缚的自由。此时此刻,我的心中可以无限的自由,卸下所有的伪装和束缚,将自己所有的小小悲伤夸大其词,淋漓尽致的挥洒所有的委屈和不满。没有任何顾忌,在网上对着陌生人夸夸其谈,将自己深藏的情绪对这些不认识的人一点不剩的倾诉出去。因为即使如此,自己以后的伪装也不会被戳破。一个人时,疯狂的狂欢着。

窗外阳光明媚,为数不多的几朵云正两两缠绵在一起,时不时掠过高高在上的太阳。在世俗的眼中,云是不值得一提的,而太阳则被人们所赞颂。可是偏偏那至高无上的火球却享受着高处不胜寒的孤独。

篇6:一群人的狂欢

人的狂欢

网上一个著名的段子说:一个班的小学,一帮人的初中,几个人的高中,一个人的大学。不过在国内,一般大学室友都可以混成很熟的朋友,然而在国外,出国党们很多时候并没有室友,就真成了一个人的大学。那么室友这种东西,有好还是没有好?主页君只是来看大家撕逼的文|闫昱文From 留学心理程微信号:peccos_liuxuexinli 今天我要和大家讨论的是,在国内和国外的大学生住宿问题。记得我在国内上大学的时候,有好多朋友非常向往国外的大学住宿生活。一人一间公寓,没有断水断电,有暖气空调,不用防耗子防小强防舍管阿姨。和朋友一起做饭开party。想想都很爽!

但是到了国外,发现好多没在国内上过大学的朋友很羡慕国内校园生活,认为更有人烟气,同学时间关系更好,距离更近,更温暖有爱。每天下课后三五成群,漫步在校园绿荫下,或者一起早早去排队,去某个食堂的某个窗口解馋。这种生活,才符合青春电影和电视剧里面演的大学校园啊!那么,国内外住宿情况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到底哪个更好一点呢?还是说各有利弊,在外人眼中都是过于美化的呢? 我觉得,如果国内大学宿舍可以用“一群人的狂欢”来形容,那么国外的住宿,便可以用“一个人的狂欢”来概括。国内:一群人的狂欢在国内,绝大部分大学生都住学校宿舍。宿舍一般不需要申请,会由学校和院系直接分配。一般是四到六人间,上床下桌,衣柜和电扇是标配。但空调、阳台、独立卫浴就是可遇不可求的了,这取决于宿舍楼的新旧程度和学校对学生宿舍的投资力度。虽然客观条件略微艰苦些,但算是性价比最高的住房了。尤其是在北京、上海这些寸土寸金的大城市里,很多高校建立在繁华的市区中,周围的房价比天高,只有在校园内可以享受近城区、低租金的特别待遇。国内大学宿舍有很多特色,这体现在宿舍缤纷繁多的物种上。就像袋鼠、考拉是澳洲的特色动物,而厕所的耗子、打不死的小强、半夜造访的吸血鬼蚊子,就是国内宿舍的特色物种了。它们有非常顽强的生命力,老鼠药、粘鼠板、蚊香蚊帐这些武器早已不是它们的对手了。与人类交战后休生养息一两天,它们就又会斗志昂扬地攻城略地而来。然而,生命力正旺盛的大学生也不是吃斋念佛的出世之人,任你嚣张,我自拈花一笑,而是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入世豪杰。遥想当年,耗子小强、各路蚊虫飞马踏碎斜阳,兵临城下,而我宿舍早已弹丸之地,则能再容他敌入侵,于是乎我振臂一挥,风姿飒沓,各种生化武器弥漫青天之中,强效杀虫剂、杀虫粉,除人类外一切生灵,都可杀杀杀!这一场场人类与自然的精彩战役,如夕阳正浓时大漠的浩瀚,绝对是日后对校园的回忆里绚烂的风景。国内宿舍的特色除了物种多样性外,还有很多。比如洗澡到一半忽然停水,只能忍住尴尬大喊舍友;比如夏天的洗澡间,只有同时占据天时地利人和,才能成功占位;比如晚上熄灯后大家围一圈嗑着瓜子看电影;比如没空调、没暖气的冬天夏日寻活路的智慧;比如与舍管阿姨的恩怨纠缠……关于邻里关系,一般周边宿舍都是同一个院系的同学;大家经常互相串门,好舍友几年下来大都成了好朋友。在这里,孤独太难,一般日日夜夜都像处于繁华市井之中。但是也太狂欢,有时候会互相影响生活,难以静下来,而人与人太近的距离更需要懂得协调的艺术。例如:生活作息不同。追求不同。家庭情况不同。课外活动不同。都会影响与舍友相处时三观硬生生的碰撞,差异和现实就在那里,逃避不是办法,学会如何刚柔并济才是王道。澳洲:一个人的狂欢国外的大学宿舍一般都很难申,并且价格很贵。结构一般是一人一间独立屋,类似快捷酒店。而大部分留学生会在外租房,不会住宿舍,也就是和其他人share一栋别墅或者公寓,基本也是一人一间屋。国外宿舍的独立生活也很有特色,比如每个留学生面临的学习做饭的艰苦挑战,所以有句话说“ 留学后的孩子都被迫成了大厨”;比如偶尔半夜在家开party,中国宿舍是想不敢想啊,舍管阿姨会分分钟教会你重新做人;再比如防火防盗的现实版“演习”,半夜烟雾报警器响后梦中惊醒,飞快跑下楼在寒风中站几个小时的狗血故事,更有与房东的恩怨纠缠厮杀。然而这些经历却真真实实提高了年轻人的维权意识,让大学生能够生活在真实的社会中,而非象牙塔里。说到国外大学的邻里关系,和国内的确有些不同。一般来说,舍友,同学,同事,朋友,这四个角色是独立的。没有哪两个分类一定完全重合。很多时候舍友就是同一个屋檐下,过着各自的小生活。搬家之后,很少联系。每个人都有较大的自主和自由,相比国内大学宿舍,生活空间更不容易受到他人的侵扰。然而,独立能带来自助,也同时带来了孤独。留学生虽然有独处空间和时间,但是有时难以处理好和自我的关系,也就是独处时如何充实地生活。因此,如何使用好“独立”的优势,同时抵御住“孤独”的侵扰,是留学生需要面对并解决的重要问题,这不只关乎于学业,更关乎于生活智慧和健康成长。可靠的解决方法是,国内是一群人的狂欢,而在国外,一个人也可以狂欢。充实丰富的生活,有自己的交际圈,自己的工作,近期或长远的目标:也许是升学是移民,也许找工作。人生太精彩,要尽情狂欢,没时间伤感。不难发现,国内和国外大学生住宿情况差异还是挺大的。带来的体验也完全不同。国内住宿,就像古代的大家庭住一个院,热闹,也嘈杂;难孤独,但也难安静。国外住宿,更像现代小家庭,有自我空间,但孤独也很容易侵入,尤其在人想家,遇到学业生活困难,脆弱的时候。国内国外,宿舍各有利弊。孰好孰坏都只是别人眼中的评价。正如禅宗中常说的那样,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做价值判断,才是“不妄语”的智慧所在。好了,今天的电台到这里就要和大家说再见了,我是播音播音小刺猬,代表编辑闫昱文,下周三,我们不见不散。“狂欢里也会有无聊的时刻,寂寞中也能找到充实的存在。群居和独处,是两种不同的生活状态,各有千秋,各有人爱。” 你喜欢怎样的居住方式? 和朋友share整个房子?

还是一个人单独住?

篇7:一群人的狂欢

“他是陈寅恪的哥哥、鲁迅的好基友、齐白石的提点者,也是他自己。”.::.1923年正月里一个普通的冬天假日,北京史家胡同24号院门口来访者络绎不绝。凌家大宅画室在等待着它的客人。凌叔华几十年后回忆起当时的场景,“金色太阳殷勤地晒在画室纸窗格上,淡墨枯枝影子投在北平特有的银粉墙纸上,似乎是一幅李成的寒林图画在一张唐笺上一般幽雅。”那次来访的画家有:陈师曾、陈半丁、姚茫父、王梦白、萧泉、齐白石、金拱北、周养庵和一个美国女画家穆玛丽。这是凌叔华“小姐家的大书房”沙龙聚会中的一场,却是陈师曾、陈半丁、齐白石这些老画家普通的一场画会。今天史家胡同24号院已经成为了一个胡同博物馆,那场画会上的参与者均已作古。他们的风采余韵却存于不远处的中国美术馆。纪念陈师曾诞辰140周年的“朽者不朽”展览正在那里展出,囊括了陈师曾二百余幅画作,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展厅入口

展览位于美术馆五层和六层,四层展区分为四大板块:“人文风俗”以《北京风俗图册》为主体,营造街景穿梭的观感,并遴选陈师曾其他人物画;“山川逸兴”集中展示陈师曾的山水画创作面貌,展场中间以相互借景和层层穿透的方式呈现其多组庭院写生与诗意山水小品;“朽木生花”展示其传世最多的花卉作品;“才艺博通”以文献、实物、图片喷绘或多媒体投影展出其书法、篆刻、漫画、画铜、笺画等多方面的艺术成就。六层展厅则以“沙龙雅集”为主题钩沉陈师曾生平、交友、著述,部分还原陈师曾与民国初年文艺界往来的艺术交往圈。展览掠影

走出美术馆,我们来看看陈师曾的“非艺术”日常。· 世家子弟也会被歧视 ·

右二陈师曾,左二陈寅恪,中间为祖父陈宝箴,祖父膝前为陈师曾儿子

1876年,陈师曾(陈衡恪)出生于湖南镇筸辰沅永靖道事署(今湖南凤凰县)中。祖父陈宝箴,父亲陈三立,弟弟陈寅恪,舅舅俞明震,均是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人。以今人的说法,他也算官三代、世家子弟。

陈师曾五岁丧母,后,祖父、祖母接过养育他的责任,晚上祖母搂着他睡觉,白天祖父教他识字训诂,陈三立写“老人顾视笑语,争寄于衡恪”。七岁到十岁,陈师曾便可以作檗窠书,丹青、诗文都已不错,祖父常常拿其作品向来往的宾客自夸。很多年后,已经步入古稀之年的陈三立为自己的儿子撰写行状,说“余父忘其溺爱也”。陈师曾十五岁跟随尹和伯学画,交往请教的是著名画家胡沁园、王湘绮。相对应的,齐白石三十七岁拜王湘绮为师,四十五岁长沙拜访尹和伯,学习宋人杨补之双钩画梅之古法。而这些大家,陈师曾年少时已经开始与他们交往、深受其益。这是世家子弟的好处,近水楼台先得月,书、画、文的熏陶无处不在。世家子弟也会被歧视。江南陆师学堂时期,学堂总办是俞明震,陈师曾的舅舅,当时他寄住于此,虽然是读书人,与矿路学生一样都穿便服,但是却得了一个外号“官亲”。这并不是一个好称呼。直到矿路班毕业,选送日本留学,陈师曾也跟着自费出去,这个歧视才被消除。陈师曾留日时戏装照

陈师曾如何看待“世家子弟”这个称呼已不可考。但是陈寅恪曾在《乙酉冬卧病英伦医院》提过,他专门作序回忆当年与兄长陈师曾东游日本,上海遇到李提摩太,是李氏点评“君等世家子弟,能东游,甚善!”故诗中及之,非敢以乌衣自况也。这应亦是陈师曾的一个态度。: 古道热肠求画必应 : 陈师曾为人冲和散淡,古道热肠,不然教育部时期也无法与鲁迅做那么长时间的朋友。或许这一点还体现在他做齐白石的艺术推手、外人求画必应上。周作人开玩笑说是“大家都想慢慢再揩他的油”,但是那也得是那个被揩油的人乐意。陈师曾日本留学回来后曾在南通师范学校任教,王个砥曾经回忆过这段时期的陈师曾,“我堂兄调之曾经在师范学校里当过苦学生(就是不出钱的学生)。他告诉我说:陈师曾先生曾在该校执教,教的是博物。教课之余,作画吟诗,弄石自娱。向他求画的人很多,他总是有求必应。有一次,有人求他画一大幅,他两手从笔筒中抓起两支大笔,双手同时挥洒,片刻之间,一幅水墨淋漓的大葫芦就画好了。调之也得到过他书写的一张条幅,我看到过,那是一张写得比较工整的条幅。”

北平时期,索画人多,他倒也不吝惜。曾经为许寿裳绘墨笔芭蕉,“此清凉绿天荫,底或可为喘汗奔走之人作片时栖息地也。”

上海美专筹建新校舍,美专董事王一亭提议组织“古今名家书画展览会”,以售书画的收入作为建筑费用,得董事会采纳。以校长刘海粟的名义向海内名流张謇、郑孝胥、高剑父、陈师曾等致函征集作品。

陈师曾一口应承,“贵校事愿意极力帮助。请寄六吉棉料(四尺,即劈开寄来。)单宣纸(缶老常用此纸,价廉物美。)来,定即与梦白协力涂抹。”

展览中的《读画图》亦是涉及公益的一幅。画题中提到当年叶玉甫等人集京城收藏家所有,在中央公园展览七日,每日更换,共六七百种,收取的门票费用赈京水灾。陈师曾将现场记录了下来。此画现藏于故宫博物院,为此展览方拿出来。《读画图》纸本,设色,87.7cm × 46.6cm··· 文人风骨眼看底层 ··· 陈师曾在《中国绘画史》里肯定文人画的价值,认为文人画必须人品、学问、才情、思想四者具,或许这也是他世家子弟处。从祖父当年参与戊戌变法,这个家族对底层、对国家的关怀促他有一种责任感。看到这样的人来画《北京风俗》便一点儿也不奇怪了。《北京风俗》绘制的全是底层百姓,乞丐、掏粪工、洒水人、卖烤白薯的妇女、大街上专门收弃婴尸骸的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视角朝向普通人,这是陈师曾的可贵之处。

当然他的艺术手法也是上乘的,不仅是技法好,亦是擅观察。周作人曾专门撰文《陈师曾的风俗画》:年轻时,陈师曾和鲁迅同在北京教育部任职,经常邀集二三友人到绒线胡同西口的清真饭馆去吃牛肉面,从东铁匠胡同斜穿马路过去,路途没多远。一次,正好有结婚仪仗经过,陈师曾甩开大家,独自跟着花轿,一路跟一路看,几乎与执事相撞。鲁迅伙同他人开口便挖苦他,说师曾心不老,看新娘子入迷了,陈师曾并不辩解。事后,大家看到陈师曾画的《北京风俗图》,图中有吹鼓手、打执事。鲁迅等人这才明白他追花轿的用意。展览中《北京风俗图》之一:玩鸟

在此次展览中,《北京风俗》位于中心的位置。里面有一幅是一位丐妇,她蓬头垢面,衣服破破烂烂,裹着小脚,右手拿着布帚,左手拿着香烛,追着洋车乞钱。着笔处曲尽贫民情状。内里极热,或许才是大家都喜欢陈师曾的原因。:: 北京足迹鲁迅基友 :: 陈师曾出生在湖南,祖籍江西义宁,幼年、童年时期跟随祖父、父亲迁移。祖父担任湖北按察使时,他们曾长居于长沙,居住在唐朝刘蜕故宅中。祖父官署后有大园子园,有梅百余株。后又曾居于南京头条巷。

早年日本留学,最著名的室友是鲁迅。归国后于南通任职,寓居古刹通明宫。荒坟老木,杳无人烟。小楼三楹,陈师曾与其第二任夫人汪春绮居之。楼中,瓶花炉篆,超然绝俗。南通时期,他常往返上海,参加画会。

1913年于长沙的湖南第一师范短暂任职,认识杨昌济(毛泽东岳父)。当年又去北京,任职教育部编纂,非官职。直到1923年继母病危,他返回金陵(南京),后染病。继母去世后,他又雨中市棺,一病不起,不及两个月便也撒手人寰。匆匆四十八年,陈师曾的北平时期是他的黄金十年。初来北平,曾居住在西城的亲戚家,后来居住在朋友张棣生新华街居所里,屋前有一棵老槐树,陈师曾称其“槐堂”。鲁迅当年有一个著名的笔名“俟堂”,便也源于此,据许寿裳讲当年鲁迅请陈师曾刻印:你叫槐堂,我便叫俟堂罢。当然俟堂还有它意,不便多述。槐堂

直到1920年仲夏,陈师曾方搬离槐堂,前往西城的裤子胡同。1949年,陈寅恪一家离开清华园,去了大嫂家居住。不知那时陈师曾的遗孀是否还居于此?陈师曾与鲁迅当年均在教育部做事,工作地点便是清政府学部。鲁迅带陈师曾去吃的和记牛肉面馆位于绒线胡同西口拐角处。估计是下班后,鲁迅一班同事去吃饭,顺路又去铁匠胡同溜达,才见识了陈师曾追花轿的趣事。有意思的是,1918年春节前,鲁迅、周作人、陈师曾、齐如山也曾去和记小聚。不知是不是那次他们曾聊起过往陈师曾的趣事,被周作人听下记录下来。1918年北大画法研究会成立前,陈师曾闲暇时间与鲁迅逛琉璃厂、见面的时间比较多。之后,鲁迅的重心放到了《新青年》,写文章。而陈师曾也更多地参与画会,包括陈半丁、齐白石、刘海粟、李毅士(画有《长恨歌画意》,今年NB亦有它)等等。在之后的岁月里,陈师曾的画家朋友圈还曾扩充到梅兰芳,教他画画。但是鲁迅却对“梅郎”并不感冒,李毅士很多年后绘制《长恨歌画意》,鲁迅还写过文章点评其人物屋宇器物,实乃广东饭馆与梅郎之流耳。大概是嫌其名不副实也。

《长恨歌画意》NB内页图

陈师曾1923年农历八月初七去世。那时他当年的好友鲁迅也遭遇着人生变故。1919年8月鲁迅和家人搬到新买的八道湾胡同11号。1923年8月,鲁迅与周作人兄弟失和,鲁迅搬走,租住砖塔胡同84号。那年鲁迅日记里关于陈师曾的记录有两则:一则是陈师曾继母去世,鲁迅赙两元。一则十二月十二日,鲁迅得师曾讣,赙两元。

虽然五四前后的岁月里,两人渐行渐远,但是两人的友谊并没有彻底完结。陈师曾病逝后,故宫博物院编印《师曾遗墨》十辑,陆续出版长达两年,鲁迅逐期购买,直至购齐。鲁迅还保存有一张陈衡恪亲自撰文书写的《陈衡恪继妻王梅未墓碑》拓片。这是鲁迅的风格,外冷内热。

1933年,陈师曾去世十年。鲁迅与郑振铎编选的《北平笺谱》印行,序言中鲁迅专门提到陈师曾:及中华民国立,义宁陈君师曾入北京,初为镌铜者作墨合,镇纸画稿,俾其雕镂;既成拓墨,雅趣盎然。不久复廓其技于笺纸,才华蓬勃,笔简意饶,且又顾及刻工省其奏刀之困,而诗笺乃开一新境。盖至是而画师梓人,神志暗会,同力合作,遂越前修矣。稍后有齐白石,吴待秋,陈半丁,王梦白诸君,皆画笺高手,而刻工亦足以副之。

陈师曾北京行迹当然不止于此,法源寺会齐白石、崇效寺看牡丹、约友爬八达岭古长城、谒明成祖陵等等,还有开头提到的凌家大宅。除了与鲁迅的交游,陈师曾游走、组织各种画会。“那时的画会,大都由几个收藏家,书家,画家折柬相邀,地点多是幽雅的园林与寺院。人数常是十余人,茶余酒后往往濡毫染纸,意兴好的,画多少幅,人亦不以为狂,没有兴趣作画,只管在林下泉边,品茗清谈,也没有人议论。”他们以各种名号组织雅集,为荷花庆生可以,苏东坡寿辰也是名头。

凌叔华在《回忆一个画会和几个老画家》详细叙述了有陈师曾、齐白石等人参加的一次画会。陈师曾艺术年表里,显示1922年农历十二月十九日,陈师曾、齐白石一行人刚刚举行完庆祝苏东坡八百八十五周年的“罗园雅集”,雅集上,王梦白写一猪,陈师曾以竹补之,用东坡“宁 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事。而不到一个月后的,凌家大宅里的那次画会里,陈师曾专门为竹与猪配上了诗。凌叔华写: 几分钟后,肥猪画在竹子下走,陈师曾抢过笔来题字,大家围拢来看。只见他写道:“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若要不瘦亦不俗,莫如竹笋烧猪肉。”

王梦白擅长画猪,文章里开头,陈师曾久不见梦白,便吆喝“你这几天怎样又不到咸肉庄坐着哪!我打发人找了你几回都找不到,有几个德国人一定要我请你给他们画几只猪。”原来王梦白天天去梅宅,听戏,教梅兰芳画画,他的朋友便开玩笑:我看梅兰芳光学画画梅花、兰草也够了,何必巴巴的要学画什么牛羊,别把他自己沾染上猪肉味儿倒是不雅致。凌淑华

这是如梦的画会。不论这次画会是否与罗园雅集为一场,他们都已渐行渐远。凌叔华在《回忆一个画会和几个老画家》中说:我常想,师曾如再活二三十年,以他优越的诗书画根基加上他的好学,他是必然成为一代大师。他死时还未到五十岁,但吉光片羽已很为士林艺术界所珍惜了。

她曾经畅想有一天安安静静地重新坐在她北平的小画室内,会很愿意为这里几个老画家每人写一篇稍有风趣的小传。但是一切都已经不可能。凌叔华是在担架上被抬回来的(编注:1990年春天,弥留之际的凌淑华被担架抬回史家胡同的旧居)。那时她的胡同变成了幼儿园,孩子拍着手迎接着这个不认识的老人。胡同已非旧日模样,但名字没有变。朽者不朽,他们的画、他们想传递的东西还在。:·: 师友之间朽者不朽 :·: 陈师曾去世后,只剩下一百多幅画。他的朋友把画拿出来卖,打算凑起万把块钱的样子作为他家庭的善后。梁启超拜托徐志摩帮着询问,徐志摩给自己的大伯写信,劝其出钱购买几幅作品,“他画意与笔致,我觉得他是最有胸襟的一个画家。” 梁启超说:无论何种艺术,不是尽从模仿得来,真正不朽之价值.全在个人发挥创造之天才。此种天才。不尽属于艺术方面,乃个人人格所表现。有高尚优美的人格,斯有永久的价值。试看过去美术家,凡可以成为名家,传之久远.没有不是个人富于优美的情感。再以艺术发表其个性与感想。过去之人且不论。如今有此种天才者,或者甚多,以所知者论。陈师曾在现代美术界,可称第一人。凌叔华写:清癯有学者风度,虽在日本留学甚久,却未染日本学生寒酸气。虽是士宦人家生长,父亲又是有名诗人陈散原,但是他的举止言谈都很谦和洒脱,毫无公子哥儿习气。谈话很饶风趣,他的故事很多,大约书也是他读得最多。吴昌硕刻印:朽者不朽。这都是陈师曾。陈师曾自画像

但又不全是陈师曾。他与继母接连去世,陈散原老先生为他们撰写的墓志铭、行状都极其克制。他与陈寅恪之间也并未留下更多的文字资料。但是有一个画页是跟陈寅恪相关的。1913年他曾作花卉山水册页八开,其一为挪威海峡之景,款题:“庚戌六月弟寅恪游挪威海峡,是时盛夏,犹有积雪,因以影片寄观,临写于此亦当卧游。衡恪记。” 这应是兄弟日常?

陈师曾如何看待自己呢?或许1922年他曾经做的那一个梦最有代表性。他在《偶述》里写,某一天与李藻荪聊天,谈起他的老师吴昌硕。当时吴昌硕七十九岁,比陈师曾大三十二岁。如果陈师曾到吴昌硕的年纪,画作会怎样。当晚,陈师曾做了一个梦。梦里有人似乎给他看一个册子,上面记载着年岁,生死簿般,有他的年谱。但是翻到七十三岁上,却写着“天池物化”。天池是徐渭的别号,难道自己会也是寿止七十三岁?第二天去到另外一个朋友罗复堪那里,他的朋友翻检《画史汇传》,发现徐渭卒年七十三。这个梦是否是巧合呢?陈师曾写诗自陈:书画诗文自等差(自注:青藤尝自谓其书第一、诗

二、文

三、画四),奇情信道有天池。吾今游艺将何次,七十三年或可知。七十三年亦自喜,墨池游戏即天池。君之第四吾之一,博得头衔老画师。

徐渭书诗文画亦是俱佳,陈师曾也是,只是陈师曾的四个排名并非如此,或许到得那时会画第一,博个头衔老画师。可惜命运没有给他这样的机会。

1923年九月十七日,陈师曾去世。享年四十八岁。截至12月20日,我们都可以去中国美术馆看陈师曾的画。“朽者不朽”展览现场文字:刘杰摄影:张航 李惟祎.::.读库笔记本《北京风俗》(陈师曾册页,文人画,烟火气)开本大小:160×200毫米页数:160定价:35元

上一篇:英语写作必背20句下一篇:记忆里的老师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