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名

2024-05-07

大学校名(精选九篇)

大学校名 篇1

一、大学校名的历史渊源

古代西方“高等教育”发源于柏拉图创建的学园, 发展于“亚历山大大学”, 终结于“罗马大学”。公元前387年, 柏拉图创建的学园, 成为欧洲历史上第一所集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为一体的“学院”。公元前300年左右, 亚历山大大帝攻入埃及, 在地中海南岸修建一座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新城, 创建“亚历山大大学”, 在希腊化时期, 托勒密王热心学术研究和教育, 模仿柏拉图“学园”建立了亚历山大国家博物馆, 成为历史上亚历山大大学的雏形。罗马大学是由教皇波尼法修八世创建于1303年, 作为罗马教皇的宫廷书院。当时大学校名一般以人的名字或大学所处的城市名字来命名。

一般认为我国大学发端于殷商时期, 但有史料佐证我国大学起源于五帝时代的虞舜时期。《周礼·春官宗伯》:“大司乐掌成均之法, 以治建国之学政, 而合国之子弟焉。”据《礼记·文王世子》郑玄注:“董仲舒曰:五帝名大学曰成均。”关于成均, 郑玄解释说:“均, 调也。乐师主调其音。”“成均之法者, 其遗礼可法者。”[1]乐师主管音乐事务, 日常演奏歌唱之地, 亦为实施乐教之地, 这个场所称为成均。可见我国古代大学没有以城市地名或统治者人名来命名, 只是以普通的施教场所来对高等教育进行称谓。

古代西方和我国在对大学命名时, 采用的命名原则完全不同, 西方大学习惯以统治者的姓名或大学所在的城市进行命名, 而我国则采用施教场所进行命名。

二、西方大学校名的命名研究

中世纪以来, 伴随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 大量城市兴起和市民阶层出现, 大学随之产生。此时期, 比较著名的大学有:以医学研究闻名的萨拉尔诺大学;以教授法学著称的波洛尼亚大学;以神学负盛名的巴黎大学;还有英国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以后, 欧洲的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 人文思想获得广泛传播, 自然科学中一系列重大发明和发现, 使欧洲人的思想观念贴近现实, 注重世俗, 并引发对传统权威观念的挑战和新思想的流行。从17世纪的英国革命经过18世纪的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到19世纪资本主义经济的蓬勃发展, 欧洲教育逐渐由注重书本转向经验, 注重思辩转向科学实践。

世界著名大学多数位居欧洲和美国, 大学校名极为普通。英国的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以学校所在地命名, 加州伯克利分校以大城市旧金山旁边的一个小地方伯克利命名, 并且还是一个分校, 但并不掩饰它们成为世界顶尖的大学。美国的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 都是以人名命名的, 哈佛和耶鲁一个牧师, 一个商人, 斯坦福曾做过议员, 都不是大人物。但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的大学却成为世界一流大学。[2]

三、中国大学更名的历史背景

纵观中国大学更名的历史, 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 引进西方高等教育制度, 初步建立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大学除部分举办师范教育外, 一般都是走综合性发展道路, 在命名上以综合性大学为主。第二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后, 全面引进苏联高等教育模式, 建立新中国高等教育体系。各大学走专业化发展道路, 命名一般以专业性大学为主。第三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 历经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规模扩张发展, 高等教育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探索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 在命名上以扩大学校声誉和吸引更多生源为主。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愿望与滞后的高等教育体系形成尖锐的矛盾。为了迎接高校扩招, 抓住高等教育大发展的良机, 大批院校都想摆脱历史上形成的单一专业学院的校名。因此, 更名为综合性大学或准综合性大学, 成为突破规模发展瓶颈、加快规模发展的首要策略选择。更名一方面满足我国高等教育消费群体的消费心态, 另一方面通过申报新的专业, 扩大招生数量, 改变制约学校发展的资金短缺的窘态。

四、中国大学更名的现状审视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落后于西方, 存在市场不规范, 消费不透明, 知情权受限等问题。重名分、重面子等传统心理成为高等教育盲目消费的普遍现象。消费者迷恋名牌, 迷信校牌的心理促使学校在更名上忽视自己的专业特色, 一味迎合消费者的胃口, 多数学校几经更名与最初的校名相去甚远, 可以说改的面目全非。

校名的含金量一般取决于高校的综合实力。但是在信息不畅、迷信校牌的情况下, 校名的含金量还取决于地域、文化和就业可能等复杂因素。如发达地区, 大城市的高校往往“名贵”。更名时在校名前冠上著名城市或省级称谓则“地”贵校也贵。如果达不到综合性也可绕道而行, 取其准综合性校名。如在校名上冠上“科技”、“理工”或“人文”等, 从此综合性的含金量也会不断提高。更名可以迅速提高校名的含金量, 进而提高知名度, 提升影响力, 一些地方院校纷纷抢注校名。一些在招生中由于专业受到冷遇的专业院校, 一些办学实力不强、知名度不高的院校, 一些边远院校, 更是不惜代价将更名进行到底。[3]

五、中国大学更名潮流的反思

大学校名作为一个称谓, 承载着学校自建立以来的历史记录, 是学校的无形资产, 不要轻易地更名。学校应该将人力、物力、财力更多地投放在增加学校内涵发展的项目上, 不要搞面子工程。只有学校的实力增强, 才能吸引更多优秀的老师和学生来学校执教和就学。

1. 严格审批高校更名, 规范大学校名

纵观我国大学更名的三个阶段, 第一二阶段的大学命名基本属于政府行为, 第三阶段属于学校申报、政府审批行为, 对于校名的可行性由学校进行论证, 政府听取汇报, 校名的主动权基本属于学校掌控。因此, 在我国大学中出现了“东华”“西华”“南华”“北华”等字样的大学校名, 如果允许使用“中华”字样, 也许有学校可能会申报“中华大学”。

我国含有“华东”“华西”“华南”“华北”“华中”等字样的大学校名, 普通老百姓知道是按照我国行政区域划分的。然而“东华”“西华”“南华”“北华”等字样的大学校名, 使老百姓茫然不知所措, 不清楚这些大学属于国立还是私立、公办还是民办, 特别是有孩子参加高考的父母, 在指导孩子填报志愿时, 往往要追查该类学校的前身。这些学校的校名应该属于更名的败笔, 校名改的不伦不类, 丧失了原有校名在老百姓心中的形象, 与更名初衷相违背, 影响学校持续健康的发展。

我国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在大学更名方面, 应该吸收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 更加注重学校的办学实力和专业特色, 凸现学科优势和地方特色。对一些具有专业特色和学科优势, 但校名相对不响亮的大学可以结合专业学科特点考虑更名。对一些没有专业特色和学科优势, 一般不要轻易冠以“科技”“理工”“人文”等字样的校名, 更多以地域称谓更名。

麻省理工学院是一所全球知名的高等院校, 并没有更名为“麻省理工大学”或“麻省科技大学”。从学院名气到办学质量, 可与哈佛、耶鲁媲美, 每年都能吸引全球大批优秀学子前去求学。我国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在审批各高校申报的校名时, 要尊重学校的发展历史和地域特色, 严格审查校名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可行性和征求同类院校的意见建议, 避免不同层次的大学采用同样字样的校名, 从而弱化重点院校重点学科的发展。因此, 严格审批高校更名, 有助于规范大学校名, 提升大学的办学水平。

2. 谨慎申报高校更名, 保护大学声誉

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 学生缴费接受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生源的竞争变的十分激烈。大多数地方院校都想通过更换一个吸引学生的校名, 来扩大招生规模和提高办学效益。大学校名作为无形资产, 是学校一代代师生员工共同努力经营和积累的结果, 是高校在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中所做出贡献的综合反映, 体现了一所学校的特色和实力。因此, 在更名前期必须进行充分论证, 采用发放问卷或在公众媒体发布公告等方式获得社会的认可度。即使更名成功, 老百姓也需要一段适应时间。在新校名完全取代原有校名的时间里, 大学要成立校名管理机构对原有校名进行保护, 防止社会不法分子利用人们认识的空白进行招摇撞骗, 损坏学校的声誉。

大学校名是吸引高水平的学术大师和优秀学生的前提和基础, 是获得社会的理解与支持并发挥其影响力的重要条件。大学校名是学校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逐步积累起来的一项无形资产, 在社会中具有公信度和认知度, 凸显了教育的社会价值。但盲目地更名可能给学校带来不好的声誉。20世纪90年代, 为了建设世界高水平大学, 政府采用多校合并的方式组建一批大学, 由于匆忙地更名, 忽视了校名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导致学校声誉下降, 甚至引来一片哗然。原四川大学与另外两所大学合并后更名为“四川联合大学”, 由于前期对该校名的论证不够, 引来国内外一片质疑声。学生在报考时以为是新成立的民办高校, 影响了当年的招生。经过近两年的试行后改为“四川大学”, 才恢复了川大在人们心中的神圣地位。

3. 更名凸现专业特色, 增强大学实力

高校更名, 不能简单地全盘否定, 要根据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需要, 予以统筹协调和科学管理, 避免和防止“一哄而起”“盲目攀比”。大学校名能够体现学校的综合实力, 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轨迹, 符合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

部分高校通过更名, 扩大了招生规模, 提高了办学水平, 改善了教育质量, 迎来了学校发展的春天。但有些高校的校名与学校实力相去甚远, 学生大呼上当受骗, 影响学校的后继发展。一个响亮的校名短期内能够吸引众多学生, 如果不注重学校的内涵发展, 增强学校软硬件实力, 最终学校也会在华丽的外衣下消失。

地方院校丧失地域优势, 在更名过程中要注重学校的专业特色, 可以通过凸现专业特色来提升学校声誉, 从而改善学校的办学水平。地方院校要积极投身于本地经济社会建设, 获得当地政府和老百姓的认可。学校加大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投入, 增强学校发展实力。

4. 报考注重大学实力, 练就过硬本领

伴随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人们报考名校的愿望变的越来越强烈。但考上名校的学生毕竟是少数, 大多数学生还要就读于普通大学。名牌大学有弱势专业, 普通大学也有优势专业。报考时应该注重学校的实际水平, 不要被华丽的校名所迷惑。巴黎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的校名极为普通, 但并不能掩饰它是一所名校, 曾培养了五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九位菲尔斯数学奖获得者和五位法国总理。如果巴黎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处在我国, 恐怕早就更名为巴黎师范大学或巴黎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 前者出了14位诺贝尔奖得主, 后者出了15位诺贝尔奖得主, 也没有更名为理工大或科技大。[4]因此, 高中毕业生在填报志愿时,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而非学校。当然, 如果好学校有感兴趣的专业, 并且自己的成绩能被该校录取是最好的事情。无论就读何校, 都必须认真刻苦地学习, 练就过硬的本领, 才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综上所述, 我国不同种类不同层次的高校纷纷加入更名潮流, 既是一种寻求自身发展又是一种浪费人力物力财力的现象。针对该现象, 应该采取批判的眼光去审视, 不能一概而论。

摘要:校名作为一所大学的称谓, 在大学发展进程中, 伴随大学办学规模、办学类型及办学层次的变化而发生一些改变是可以接受的。笔者对我国近年来, 各种类型层次的大学盲目的频繁地更改校名的潮流, 进行一定的反思。

关键词:大学校名,更改,潮流,反思

参考文献

[1]孙培青.中国教育史 (修订版)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1) :9.

[2]张楚廷.论大学的校名[J].现代大学教育, 2007 (5) .

[3]万四华, 游继明.高校更名与竞争策略选择[J].企业家天地理论前沿, 2005 (1) .

校名最为相似的中国大学 篇2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中国21所最容易混淆名字的大学,你搞错了吗?

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

前者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全国重点大学,创建于1920年。哈工大的发展始终受到国家的重点支持。20世纪50年代,哈工大是我国政府确定的学习苏联先进教育制度的两所院校之一。1954年哈工大进入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6所高校行列,1984年再次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建设的15所大学之一,1996年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院校;1999年被确定为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的9所大学之一,学校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西大直街92号。

后者是首批入选国家“211工程”建设和设有研究生院的全国重点大学,是我国“三海一核”(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开发、核能应用)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学校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南通大街145号。

中国药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是我国最早独立设置的药学高等学府,其前身为国立药学专科学校,始建于1936年,学校地址江苏省南京市中央路童家巷24号。

中国医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所医科院校,现在是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北二马路92号的一所普通医科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

在中国的大学里面,有非常多大学名字只有一字之差,或者非常近似。这些大学极容易让人混淆。而这些名字近似的大学中,有很多实力差别相当悬殊。填报志愿的时候,如果一不小心报错,就会是天壤之别。下面为您盘点中国21所最容易混淆名字的高校。

前者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是一所以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为主要特色的著名百年学府,北师大的前身是1902年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学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

后者创建于1954年,是由原北京师范学院改名而来,现在是北京市重点投资建设的市属重点大学,学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105号。

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建于1952年,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的高校。学校前身是北京钢铁学院,现在还被誉为“钢铁摇篮”,学校地址北京海淀区学院路30号。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是一所为全国各级党政机关培养信息安全和办公自动化专门人才的高校,学院隶属于中共中央办公厅,学校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富丰路7号。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是2008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在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和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合并基础上设立的一所多科性北京市属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河小营东路12号。

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前者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的重点大学,是目前我国外语类院校中历史最悠久、讲授语种最多、办学层次齐全的外国语大学。学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

后者是是一所以外国语言文学为主体学科、以旅游管理为特色学科,文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哲学等多学科门类共同发展的北京市属普通大学,学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南里1号。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前者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建立的专门培养对外经济贸易人才的高等学府,国家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目前学校正在构建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学校以其鲜明的“国际化”办学特色和“外经贸、金融”综合学科教育资源优势,被海内外誉为“中国的哈佛”、“外经贸黄埔”、“CEO的摇篮”,学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10号。

后者是创建于1956年,是由原北京经济学院和原北京财贸学院于1995年6月合并、组建的北京市属重点大学,学校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花乡张家路口121号(校本部)。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前者是在中央团校基础上于1985年12月成立的,是共青团中央所属的唯一一所普通高等学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成立后,与中央团校两块牌子,一套机构,承担普通高等教育和共青团干部培训的双重职能,学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5号。

后者前身是北京市团校,创建于1956年。以培养青年思想政治工作专门人才为主的市属普通高等文科院校,隶属于北京市教委和团市委,办学层次为高职高专,学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望京中环南路4号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 前者是教育部直属的唯一一所高等美术学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国立美术教育学府,学校地址北京朝阳区花家地南街8号。

后者前身是我国第一所综合性的国立高等艺术学府——“国立艺术院”,是一所久负盛名的美术学院,是当今国内学科完备、规模齐整的综合性美术学院之一。八十多年来,学院十迁其址,五易其名:1928年,国立艺术院。1929年,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1938年,国立艺术专科学校。1950年,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1958年,浙江美术学院。1993年,中国美术学院,学校地址浙江省杭州市南山路218号。

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

前者是目前全国艺术院校中唯一的一所国家重点高校和“211工程”建设学校,学校本部地址为北京市西城区鲍家街43号。

后者是成立于1964年,是我国唯一一所以中华民族音乐教育和研究为主要特色的二本院校,学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翔路1号。

北京工业大学、北方工业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创建于1960年,“211工程”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经管、文法相结合的多科性市属重点大学,校本部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平乐园100号。

大学校名背后隐藏着什么? 篇3

校名中隐藏的特色专业

有特色才能生存,有特色才能发展。特色专业是高校在办学思想、科学研究、培养模式等方面有显著优势和较高声誉的专业。然而,遗憾的是,许多高校在更名的过程中,却把原有的特色校名给隐去了,通常的做法是钢铁、轻工、纺织、化工、机电等更名为“科技”或“工业”,石油、矿冶、煤矿、水电、地质等更名为“工程”或“理工”,铁道改为“交通”,水产改为“海洋”,银行改为“金融”,师范改为“文理”……但是,特色专业是高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绝不会由于学校的更名而很快改变。当你准备报考新近更名的大学时,不妨多关注一下这些学校原来的特色专业。

校名中隐藏的国家重点学科

国家重点学科是教育部根据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重点建设一批总体水平处于国内同类学科前列的,其中部分达到国际同类学科的先进水平的重要基地。毫无疑问,具有国家重点学科的高校,必然拥有一支学术造诣高的师资团队,有良好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保障体系。对于考生来说,能上一所有国家重点学科的高校,学一门国家重点学科下属的重点专业,当是志愿填报的最佳选择之一。

国家重点学科大多分布在“985工程”高校和“211工程”高校,这些高校更名的不多但合并的多。合并之后新的校名,通常是重点高校校名兼并一般高校校名,综合性高校校名兼并单科性高校校名,涵盖面宽的校名兼并涵盖面窄的校名,或者是两者相加。当一些高校被其他高校“吞并”之后,原有的国家重点学科就藏在了新的校名之后,需要你仔细挖掘,方能一睹真容。

校名中隐藏的录取分数

随着高等教育的社会地位不断攀升,高校迎来了发展的大好契机,各地高校升格之风越刮越猛,不少中专和职业学校升格为专科,专科学校升为本科,本科院校则由学院升为大学。而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推进,一本、二本合并的时代也将来临。

学校升格后的改名一般来说比较简单,通常情况是:中专技工学校改成职业学院;职业学院则千方百计去掉“职业”,保留“学院”二字;学院则一律改成大学。

大学校名 篇4

关键词:中医院校,校名,英译,跨文化,商榷

随着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为了积极促进与国外院校的学术交流,中国高校纷纷将校名翻译成英文。校名翻译在国内并不是一个全新的话题,但中医院校校名的英译问题几乎无人问津。早在几年前,就有英语学者和教师对我校所用英文校名“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提出过质疑,并认为“Zhejia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才是准确的翻译。

2010年,《从国际化角度论我校的英文校名》一文在《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上发表,其通过对“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和“Zhejia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两种译述的比较,提出了对浙江中医药大学现用英文校名合理性的认同。此文一出,很快引起了各方争论。通过请教数位国内外翻译专家与学者后对“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译名的合理性进行探讨,望能激发大家一起探究我校校名的合理翻译。

1“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的不妥性

《从国际化角度论我校的英文校名》认为“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这一翻译是合理的:University作为中心词,Chinese Medical说明学校性质,意为“中华医学的”,学校英文校名理解为“浙江的中华医学的大学”(蒋剑锋、张国利,2010)。而有专家则认为这一说法在英语语法上是行不通的:中心词“university”前的两个形容词“Chinese”和“Medical”只能分别修饰中心词,而“Chinese”是不能修饰“Medical”,变为“中华医学的”,因此“Medical”修饰“University”,理解为“医科大学”,前面加上一个修饰词Chinese,理解为“中国的医科大学”,Zhejiang表示学校地理位置,整个校名的意思便为“在浙江的中国的医科大学”或“浙江的中国医科大学”。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加拿大布赖尔克雷斯特学院和神学院就职的英籍教授David Catterick和在上海外国语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的美籍教授顾力行(Steve Kulich)的证实,他们均认为“Chinese Medical”并未侧重“中华医学的”,加上“Zhejiang”和“Chinese”在这里是两个地名,所以校名理解为“在浙江的中国的医科大学”或“浙江的中国医科大学”。

2合理而准确的英文译名

目前有三种翻译方法是合理可行的。其一是“Zhejia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有学者曾提到这种表述方式容易让人联想到学校是浙江大学下属的某个院系或部门(何自然、麦胜文,2005)。但这一说法引人质疑,可以用回译法来检验,如要表述浙江大学下属的某个院系或部门,应采用“院系或部门+of+地区名+University”的结构。根据英语语法规则,of前的单词与of后的单词有从属关系,前者从属于后者。还有一种表述从属关系的方法为“地区名+University School+of+专业名”,如美国罗马琳达大学医学院“Loma Linda University,School of Medicine”。而像“Zhejiang University o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用的“地区名+University+of+专业名称”的命名结构在国外是非常普遍的,并不会引起误解。如英国的伦敦政经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美国的贝勒医学院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美国的密苏里科技大学Missour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澳大利亚的昆士兰理工大学Queens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和新西兰的奥克兰科技大学Queens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其中美国有密苏里大学,澳大利亚有昆士兰大学,新西兰有奥克兰大学,这些并未产生误解。因此“Zhejia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是合理的。

第二种翻译是“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Zhejiang”,逗号后跟地名表示学校所在地。国外也有很多颇负盛名的大学采用这一结构的校名,如悉尼科技大学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ydney,布里斯托尔西英格兰大学University o the West of England,Bristol等。

第三种翻译为“Zhejia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y”或“Zhejiang TCM University”,国外院校也有相似结构,如英国坎特伯雷基督教堂大学学院Canterbury Chris Church University College,美国田纳西理工大学Tennessee Tech University。有不少学者认为既然“Zhejiang Traditiona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y”可行,那“Zhejia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也是正确的,在这个译名中,将“Medicine”转换为形容词“Medical”来修饰中心词大学,而因为有“Traditional”一词,必定是和“Chinese Medical”搭配,不会产生前面所述的误解。虽然以上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另一种看法更具合理性,即“Zhejia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y”比“Zhejia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更为地道。首先是因为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早已成为约定俗成的术语了。再者,外籍人士并不像学英语的中国人那样去仔细区分形容词与名词,将固定搭配中的某个单词的词性改变就更没有必要了。也有学者提到中医未来的发展趋势,应当是能够形成一套区别于西医,但具有现在医学标准系统的,并能够被世界广泛接受的,多学科融合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华医学体系,而Zhejia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y显然不能满足这方面的诉求(蒋剑锋、张国利,2010)。但“university”一词已暗示了多学科,如在维基百科里定义所述“A university is an institu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research,which grants academic degrees in a variety of subjects.”译为“大学是一个高等教育研究机构,能提供多学科的学位。”因此“university”一词指代综合性大学,其专业设置已经超出了中文校名的专业属性

3跨文化视角下的校名英译

校名翻译实际上是代表源语文化的译者和代表译语的外国读者之间的跨文化交际,因此将翻译技巧与跨文化意识相结合是译者的一种基本技能。上述译名“Zhejiang University of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Zhejiang”,“Zhejiang TCM University”和“Zhejia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y”充分考虑了译语文化,外国读者不难理解。但仔细品味,不难发现它们都似乎少了些源语文化信息。众所周知,中国人的等级观念是比较强的。我们在为学校命名时,就考虑学校是否是市级、省级抑或是国家级的。由于英语中存在着“词汇空缺”,上述译名里的Zhejiang只代表了学校所在地,并不能说明浙江中医药大学是一所省属高校。有人提出用“of+地名”的方式可以表明学校的级别,因此变为“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y of Zhejiang”。虽然英美国家许多地区性校名通常以“University+of+地区名”的方式来命名,如英国的牛津大学University o Oxford,美国的宾州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等,但“专业名+University+of+地区名”的结构甚是少见,而且这样的英译过于中式化,也显得较为生硬。校名不可能承载所有内涵。除了校名,学校在对外宣传时可以适当附加一些介绍信息,说明浙江中医药大学是一所省属高校即可。

4结束语

通过对“浙江中医药大学”英文校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以期对中医院校校名英译的标准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并能引发语言学界和翻译界的思考。希望此文能引起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校名英译问题的重视、尽快建立合理的校名英译秩序。

参考文献

[1]蒋剑锋,张国利.从国际化角度论我校的英文校名[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454-455.

校名征集启事 篇5

现面向社会征集新城区高中学校校名,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征名要求:

1.校名要有时代气息,并能体现我市历史文化底蕴;

2.富有文化、简洁明快、典雅得体、易于上口、便于记忆;

3.一般不与已有校名重复。

二、投稿方式:

1.电话投稿:市教育局计财科

2.信函投稿

投递地址: 邮编

3.网上投稿

E-mail:

三、截止日期

“海东”校名的来历 篇6

1944年学校创建时,浦东尚沦陷于日寇之手。与东海初中相隔不足30米宽的一条河对面,就是日本兵的驻军司令部。然而东海初中从挂牌创办的第一天起,创始人盛幼宣先生就明确坚持只开英语课而不开日语课,坚持不挂汪伪旗和日本旗,坚持不向汪伪政府登记备案。光凭这一点,就让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心存敬佩。

抗战胜利后不久,同学中风传国民政府发文规定,凡是未经省府以上登记立案的中学,毕业生的学历将不予承认,也不能报考高一级学校深造。为此大家都忧心忡忡,尤其是我们毕业班。

随后又听说因为事关学生前程,校长盛幼宣先生已经通过多方疏通打点,亲自前往江苏省府所在地镇江办理相关手续。

不久消息传来,说事情已经办妥,于是大家都松了一口气。不过又让人感到惊讶的是,学校已经不叫“东海中学”而改称“海东中学”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校长到镇江将报备材料递呈给省府教育厅后,等了几天却遭到原件退出。说江苏省苏北地区有个东海县,已经有一所学校叫东海中学了,所以不能同名。

这可怎么办呢?回来重新打理吧,耽误时间、浪费精力和经费不说,更担心的是夜长梦多、枝节横生。束手无策之际,想不到盛幼宣先生不慌不忙,当场拍板:“不就因为是重名么?那我们不叫‘东海中学’,就叫‘海东中学’吧!”一字之易,问题就这样解决了。连在场的经办人员都为这种急智拍案称绝。

后来,大家很快就习惯了“海东中学”的称呼。

(本文作者是海东中学首届毕业班班长)

湖南省本科高校校名英文翻译研究 篇7

关键词:湖南,高校校名,翻译

我们了解一所大学, 往往是从知道它的名称开始。一个好的校名不仅能迅速提高学校知名度, 体现学校的理念, 并且能形成一种品牌。因此, 正如严复说所说:“一名之立, 旬月踟蹰。”大学的命名历来都被认真看待。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发展, 中国高校跟外界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 校名英译作为一所高校的“名片”, 向世界展示着自身的形象, 其意义和作用的重要性也是毋庸置疑的。

1 校名翻译的现状

通过网络查询, 笔者发现在湖南省高校校名英译中还存在一些混乱现象, 可能会导致高校在对外交流中产生不必要的误会和尴尬, 影响学校与外界的交流与合作。目前高校校名翻译的主要结构模式有:

1.1“地名+性质类别+of+学科名”

采用这种结构模式的有长沙理工大学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湖南科技大学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and Technology) 、湖南中医药大学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湖南理工学院 (Hu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湖南文理学院 (Hun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湖南科技学院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Hunan Institute of Humaniti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湖南商学院 (Huna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湖南工程学院 (Hu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湖南工学院 (Hun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 (Hun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湖南工业大学 (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等13所学校。

1.2“地名+学科名+性质类别”

采用这种结构模式的有湖南师范大学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湖南农业大学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衡阳师范学院 (Hengyang Normal University) 、湖南城市学院 (Hunan City University) 、长沙医学院 (Changsha Medical University) 、湖南女子学院 (Hunan Women’s University) 、湖南警察学院 (Hunan Police Academy)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Hunan First Normal University)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Hunan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University) 等9所学校。

1.3“地名+性质类别”

采用这种结构模式的有中南大学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湖南大学 (Hunan University) 、湘潭大学 (Xiangtan University) 、吉首大学 (Jishou University) 、邵阳学院 (Shaoyang University) 、怀化学院 (Huaihua University) 、湘南学院 (Xiangnan University) 、长沙学院 (Changsha University) 等八所学校。

1.4 其他

校名翻译与其它高校采用不同模式的有国防科技大学和南华大学。

也许因为是军校的缘故, 国防科技大学是湖南所有本科院校中唯一校名中没有包含地名的院校, 直接翻译成了“National University ofDefense Technology”。

位于衡阳的南华大学, 如果是按照“地名+性质类别”的模式就应该翻译为“South China University”, 也许是为了避免与以“华南”命名的系列高校, 例如:华南理工大学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华南师范大学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等发生冲突, 于是就参考同类名称的东华大学、北华大学的英文校名, 采用了音译的方法, 将英文译名定为“Nanhua University”。不过, 到了2007年, 该校又将英文校名改成了“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通过查阅相关资料, 笔者发现英美国家的地区性大学通常采用的就是这种校名结构模式, 例如:英国的剑桥大学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 牛津大学 (University of Oxford) , 华威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Warwick) , 巴斯大学 (University of Bath) , 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 加利福尼亚大学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弗吉尼亚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Virginia) , 芝加哥大学 (University of Chicago) 等。亚洲的一些知名高校也采用了此种结构的英文校名, 如东京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 香港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等。不过, 从笔者手头掌握的资料来看, 国内采用这种结构模式的高校仅有南华大学和济南大学两所。而且从命名过程来看, 似乎均有避免与其它高校的英文校名冲突的因素。例如, 济南大学的英文校名如果按照“地名+性质类别”的模式来翻译就应该是“Jinan University”。可是, 国内还有一所英文校名也为“Jinan University”的暨南大学。结果使得在中文中相差甚远的济南与暨南在英语中表现成了相同的内容, 这就容易给两校在国际交流过程中造成一些冲突与尴尬。于是, 济南大学在2007年3月将其英文校名由“Jinan University”改为“University of Jinan”。而南华大学要避免的冲突似乎比济南大学更多一些。根据笔者的调查, 在我国台湾地区也有一所南华大学, 其中英文校名均与衡阳的南华大学完全相同。随着高校对外交流的机会增加, 出现误会和冲突的可能性也就更大, 所以英文校名的更改就更为迫切。根据英语中定于后置的习惯以及国外高校命名的实际情况, 将南华大学的英文校名改成“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2 高校校名翻译的主要特点

2.1 学科性质突出

新中国成立后, 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交往很少, 而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密切的关系, 所以在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都深受苏联的影响。苏联重视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的建设, 在高等教育中注重各类专门人才的培养, 而建国初期, 我国也正需要各行业建设的专门人才, 于是就通过20世纪50年代的全国院系调整, 从原来的综合性大学分离出一些院系, 重新组成了一大批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主的专科院校。例如在20世纪90年代高校合并前, 湖南就有中南工业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南财经学院、长沙铁道学院、长沙交通学院、长沙电力学院、中南工学院等多所具有专业特色的院校。这种鲜明的学科特色一直影响到现在的高校命名。从前面的统计可以看出经历了90年代的高校合并及专科学校升本后, 采用“地名+性质类别+of+学科名”和“地名+学科名+性质类别”两种模式的英文校名的学校所占比例超过全省全部高校的三分之二。因为这两种模式翻译的校名所包含的信息量非常丰富, 有关学校的基本要素, 包括学校所在地、学科专业特色、性质类别都在校名中得到了体现。可以让人们对一所高校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

2.2 程式雷同者多, 容易混淆

因为采用“地名+性质类别+of+学科名”和“地名+学科名+性质类别”两种模式的英文校名的学校所占比例超过全省全部高校的三分之二, 采用其它模式校名的只有不到三分之一, 所以格式雷同现象比较突出。虽然学校有着不同的历史渊源和专业特色, 但是由于一些学校的中、英文校名或两者都比较近似, 容易造成误会。例如:湖南科技大学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与湖南科技学院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Hunan Institute of Humaniti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湖南理工学院 (Hu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湖南工程学院 (Hu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与湖南工学院 (Hun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湖南工业大学 (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等。

3 高校校名翻译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 大学校名已经不像原来那样只具有一般的称谓功能, 仅仅是一种区别性的符号, 它已经成为了学校的一种无形资产, 和大学的整体形象塑造紧密相关。因此, 高校校名英译质量势必会影响到高校的全面发展。造成目前湖南省本科院校校名英文翻译问题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缺少专门机构的监督与管理

由于目前教育主管部门只对中文校名的命名有着较为严格的规定和监管, 还没有对英文校名进行规范, 导致在校名翻译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规范的高校英译校名, 很容易造成混乱和误解。如:同一专业学科的不同译法, 或不同专业学科使用同一种译法。因此, 国家主管部门应该设立专门的机构对高校英文校名的翻译进行监督和管理, 并制定相应的标准规范, 以确保英译校名符合译入语的语言规范和表达习惯。

3.2 取名时求大求全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一些高校合并或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学院后带来一阵高校更名热, 纷纷将带有鲜明学科特色的校名往综合性方向转变, 这种现象加剧了校名英译的混乱局面。实际上, 随着经济的发展, 我国仍然需要大量的理工科专业技术人才。因此, 对于高校而言, 最重要的是发挥优势, 办出特色, 没有必要一味求大求全。

4 结语

虽然目前在高校校名翻译中仍然存在着一些混乱现象, 但随着国家主管部门和广大高校对英译校名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 相信高校校名翻译的规范化将逐步实现。这将有助于中国高校与国际接轨, 促进中国高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参考文献

[1]韩洪江, 姚巧巧.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看中国高校校名英译[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02) .

[2]孙力平, 宋予佳.中国大学校名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3 (06) .

[3]绍斌, 黎昌抱.舍义就音为哪般:中国高校校名音译探析[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09 (06) .

[4]耿殿磊.中国大学校名英译研究[J].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05 (04) .

[5]马俊波.论中国高校校名英译的标准化[J].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03 (03) .

[6]毛发生.胡莉萍.我国普通高校名称英译情况分析[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2) .

[7]侯志红.山西省高校校名英文翻译实证研究[J].长治学院学报, 2010 (03) .

[8]丁夏林.中西文化差异与高校名称翻译[J].山东外语教学, 2009 (03) .

[9]绍斌, 黎昌抱.中国理工科高校校名英译的实证研究[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3) .

大学校名 篇8

本文“校名变动”是指在1981-2010年内,若干院校由甲校名变为乙校名、或校名因故消失均视为校名变动。“高等院校”指的是我国大陆地区专科层次以上院校,不包括港、澳、台。30年间,我国高等院校校名变动情况具体如何?原因何在?又该如何评价这一历史现象?一些学者对此有所论述(1),但缺乏对这一问题的量化分析与系统考察,笔者试图对此做一阐释。

一、我国高等院校校名变动特点

(一)30年来我国高校校名总体来看存活率低,稳定性差

1981年,全国拥有高校704所,至2010年8月30日仅剩下148所高校继续使用原校名,经计算,全国高校校名存活率(2)仅为21%(148与704之比值),也就是说30年后,近八成的老校名消失(见表1)。根据教育部统计,经过升格、合并、增设后的院校总数量至2010年则达到2035所[2]。经计算,至2010年老校名总数量,占现有高校校名总数量的比率仅为7%(148与2035之比值),这就意味着现有2000余所高校超过九成的高校校名是新的,而不是从1981年继承下来的。

当然高校老校名存活率还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性,从全国来看,北京、吉林、陕西、安徽4省,30年后能够保留下来的高校老校名数量最多,分别为18所、10所、10所、9所,这些地区的高校校名存活率分别为35%、36%、30%、39%。由于新疆1981年院校数量少,仅为12所,到2010年仍有4所院校未更换自己的校名,其老校名存活率为33%。故这5个地区高校老校名存活率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就说明这些地区高校校名稳定性最高(见表1)。

同时,一些区域校名稳定性较差,从表1可以看出,江苏1981年原有高校46所,至2010年仅剩下4所院校未变动校名,分别是南京大学、徐州医学院、南京体育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其余42所老校名不复存在;1981年浙江原有22所高校,至2010年仅剩下2所院校未更换校名,分别是浙江大学、温州医学院,这两个地区老校名存活率均为9%;湖北省1981年原有37所高校,至2010年仅有2所院校未更换校名,分别是武汉大学、武汉体育学院,其余35所老校名消失,其老校名存活率为5%;海南1981年有高校4所,但到2010年老校名全部消失;青海1981年有高校6所,到2010年老校名全部消失,以上两地老校名的存活率均为零。综上,这些区域高校校名存活率最低,均在10%以下,校名稳定性最低,这就意味着30年后这些区域超过九成高校的老校名不复存在。

注:这里的老校名指的是1981年高校校名,至2010年8月30日能够继续使用的校名。老校名存活率指的是1981年高校校名能够延续至2010年的校名总数与1981年所有高校校名总数量的比率。表头为笔者所加。此表根据:《教育部批准的高等学校名单、新批准的学校名单(截至2010年8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245/list.html以及《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年版,第1103-1110页内容编制而成。各个区域老校名存活率系笔者计算而得。

(二)不同层次高校校名变动幅度差别大

30年来我国不同办学层次的高校,其校名变动幅度差异很大,“985工程”高校校名稳定性最高,“211工程”院校也保持着较大的稳定性,一般院校校名变动最大。截止至2010年,进入“985工程”高校的院校共有39所,这些院校办学水平位于全国高校的最前列,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1981年至2010年30年间仅有9所院校校名发生变化,分别是华南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1)。而剩余的30所“985工程”高校校名则保持稳定(2)。经计算,这些“985工程”高校校名存活率达77%,也就是说这类高校近八成校名保持了高度的稳定性。

截至2010年,我国共有73所高校进入“211工程”(不含“985工程”高校),其办学水平处于全国高校的第二序列。通过查阅各“211工程”高校网站,发现30年来校名未进行任何变动的高校有26所,约占“211工程”高校总数的36%;还有18所高校校名仅是从学院升格为大学,新旧校名仅是微调,前后校名保持很大的继承性,这类校名约占“211工程”高校总数的25%;剩余29所“211工程”高校校名变化明显。这就是意味着约六成“211工程”院校校名没有发生变动,或仅是微调。

据《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3]所载,1981年我国共有704所高校。经查阅各相关高校网站,发现其中45所高校直接或通过升格、合并成为后来的39所“985工程”院校。前者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直接成为“985工程”高校,后者如中央民族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分别通过升格和合并成为“985工程”高校。同样,还有85所学校直接或经过升格、合并成为73所“211工程”院校。这就意味着1981年704所高校经过30年变迁,其中130所通过各种形式成为后来的“211工程”、“985工程”高校,剩余的574所高校既未成为“985工程”高校,也未成为“211工程”院校,这里统一界定为“一般院校”。那么这些一般院校校名稳定性又如何呢?通过查阅各相关高校官方网站,发现至2010年只有107所高校校名没有发生变动。通过计算,一般院校校名存活率(3)仅为18.6%。这就说明经过30年超过八成的一般院校校名发生了变动,与“985工程”、“211工程”高校相比,其校名的稳定性最差。

总之,国内这些进入“985工程”、“211工程”的重点大学,校名保持着较大的稳定性,这类院校因其以往的办学业绩,其校名本身已经成为良好的品牌,多数校名早已驰名海内外,进入平稳发展期。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学校的管理者还是其主管部门,自然不会轻易变更校名;而超过八成的一般院校30年来校名频繁发生变动,这是由于这类院校尚处于成长中,随着办学层次的提高、诸多院校因“专升本”、“学院”升格“大学”校名发生变化;一些院校随着办学思路的变化,校名也发生明显变化,如创建于1953年的河北地质学院,这所在业界享有较高知名度的高校,于1996年更名为石家庄经济学院,等等。

(三)校名不断变“大”、变“热”、变“宽”

取一个能够覆盖更大区域的校名,摒弃以前相对较小的“校名”,是诸多院校校名变动的显著特征。其校名变动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其一,由地市区域校名更名为省域校名,如郧阳医学院更名为湖北医药学院,焦作工学院更名为河南理工大学,四平师范学院更名为吉林师范大学。其二,由地市区域校名更名为带著名自然景观校名,如2000年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宜昌师专、宜昌医专等院校合并组建成三峡大学;2003年江汉石油学院、荆州师专等院校合并,组建成长江大学;2003年锦州师范学院、辽宁商业高专组建成渤海大学。其三,由省域校名更改成大区域校名,如辽宁财经学院1985年更名为东北财经大学,四川财经学院1985年更名为西南财经大学,甘肃师范大学1988年更名为西北师范大学。其四,区域校名更名为“国字号”的校名,如1986年南京药学院、南京中药学院合并成立中国药科大学;1987年武汉地质学院升格为中国地质大学;2002年青岛海洋大学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等等。总之,通过这四种更名方式,一些校名逐渐由“小”变“大”,所能覆盖的区域越来越广。

校名由“冷”变“热”、由“窄”变“宽”是30年来我国高校校名变动的另外一个趋势。诸如以纺织、冶金、矿业等行业见长的院校因校名太“冷”、太“窄”,逐渐被带科技、理工、工业、工程等字样的更“热门”、更具有包容性的校名取而代之。如上世纪90年代纺织行业发展不景气,这种状况也波及相关院校,为免受冲击,纺织类院校在世纪之交时纷纷更名。武汉纺织工学院、中国纺织大学于1999年分别更名为武汉科技学院、东华大学;2000年天津纺织工学院更名为天津工业大学;2001年西北纺织工学院更名为西安工程科技学院,2006年又更名为西安工程大学;2000年郑州纺织工学院更名为中原工学院;1999年浙江丝绸工学院更名为浙江工程学院,2004年又更名为浙江理工大学。但随着我国纺织行业逐渐走出低谷,为了继续能在品牌专业上扩大学校的影响力,有些院校又恢复行业性校名,如武汉纺织工学院于1999年更名为武汉科技学院,但2010年又更名为武汉纺织大学。这说明产业的兴衰对相关院校校名的变动有着较高的关联性。

二、校名变动原因探析

30年来,我国高校校名变动幅度大、涉及院校多,那么其原因是什么呢?从整体来看,为提高办学质量与效益,中央和省市、自治区政府对部分院校调整、合并,从而导致一些高校的消失,另一些高校得以重新组建;同时,一批高校随着办学实力提高,为赢得更多发展机遇,其自身也有强烈的更名愿望。

(一)行政力量的推动

建国之初,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为适应这种体制,中央教育主管部门、国务院所属行政部门及地方政府都兴办了一批院校,而这些院校多具有“专业过窄、规模过小、低水平重复设置”的特点。这在当时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原有办学体制所表现的弊端逐渐显现。

1992年江苏省政府合并了扬州当地的扬州师范学院、扬州工学院等6所院校,组建了扬州大学;1993年江西省政府合并江西大学、江西理工大学,组建了南昌大学。这是由于原来这些院校“有的缺胳膊、有的少腿”,而它们又各自企图通过弱势外延扩张、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方式发展成多学科甚至综合性大学。鉴于此,两省负责人对这些高校“下决心进行优势互补的合并”,这种做法得到了当时主管教育工作的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的支持,认为他们“言之有理,做得对,就向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推介了他们的做法”[4]86。扬州大学、南昌大学的成功组建,揭开了我国高校合并的序幕。随后在上海市政府的推动下,1994年上海工业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上海科技高专和原上海大学合并组建新的上海大学。

为总结经验、统一认识、使这项改革能够推向全国,国务院于1994年、1995年先后在上海、南昌召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座谈会,明确提出为优化教育资源,高校之间可以采取“共建”、“合作”乃至“合并”等形式。此后,我国高校调整、合并工作全面展开,1995年“北京市委、市政府为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将北京经济学院和北京财贸学院合并”[5],组建成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同年,李岚清去宁夏考察,发现银川市有宁夏大学、宁夏工学院等6所高校,这些高校“规模都很小,且相距又较近,也就是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为此,李岚清建议把这些院校组建成新的宁夏大学,这个建议得到自治区党委、政府的积极响应,随后一所经过合并、组建的新宁夏大学诞生[4]87。这一年,华北电力学院和北京动力经济学院合并组建华北电力大学;广东工学院、广东机械学院和华南建设学院合并组建广东工业大学;哈尔滨科技大学、哈尔滨电工学院和哈尔滨工业高专合并组建哈尔滨理工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和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合并组建成中国农业大学,等等。

世纪之交,中央政府推出了对我国高等教育影响深远的“211工程”、“985工程”。为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面向21世纪,1995年国务院决定集中各方力量,分期分批重点建设100所左右高等院校,这项战略规划后来被称为“211工程”。自1995年至2002年底,国家对这一工程共投入了109亿元,当时明确规定从财政上“一个省只能支持一所地方院校”[4]91进入这一工程。这从政策上,鼓励和吸引了相关省市、自治区政府对各自所管辖的高校资源的整合。在这种背景下,从1995年开始,延边大学、广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宁夏大学、郑州大学、贵州大学、西藏大学、青海大学等院校,就是与各自所在区域多所院校合并、重组的产物,它们也先后成为“211工程”院校。

1998年5月4日,江泽民在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这一呼吁直接催生了“985工程”。在多方力量推动下,国内一批著名高校为了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多所著名大学进行强强联合。首先揭开这一序幕的是新浙江大学的组建,经过国务院、浙江省及相关单位的长期酝酿和准备,1998年浙江大学与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四校合并组建新的浙江大学,这是我国合并组建的第一所巨型大学,标志着高校调整、合并进入了深水区,这也是提出“985工程”以来,涉及国内顶尖级高校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合并。随后1999年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清华大学。至2000年我国高校合并达到高潮,包括北京大学在内的几乎所有著名高校均加入院校合并之中(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仅2000年这一年合并浪潮波及的著名高校有39所,最终组建成14所“985工程”高校,中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为新校名,其余12所“985工程”高校为老校名,其中27所院校在合并的浪潮中消失。

资料来源:根据各相关高校网站以及《1990年以来高校合并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304/201005/88440.html内容编制而成。

(二)高校自身的诉求

高校自身主要出于以下原因追求校名的变动。

其一,随着办学层次、办学水平的提高,通过更改校名,彰显办学实力,以求“名至实归”。随着办学水平、办学层次的提高,一些“学院”希望通过更名为“大学”以求“名实相符”。如早在1982年天津师范学院升格为天津师范大学。在这次院校更名庆祝大会上,时任校长李继之认为“大学比学院的内涵要广泛一些,其系科设置既然较为广泛,那么培养人才的方面自然也就比较宽广一些”,而天津师范学院自从1958年建校以来,经过24年的苦心经营,已摆脱当初“底子薄、条件差”的状况,“学校的面貌已非24年前建校时的情况所能比拟,我校的内涵外延,用师范大学的标准和要求衡量”,“基本上具备了条件”,而更名为天津师范大学是“适宜的,也是名正言顺的”。他认为更名后可以为天津培养出四化建设所需要的更多专门人才和干部[6]。由此可见,由天津师范学院更名为天津师范大学,在某种意义上是对以往办学成绩的肯定,彰显办学实力,通过更名为大学,从而实现对学校办学定位的更高诉求。

其二,提升学校社会形象,开拓发展空间,获取更多办学资源,是诸多院校更名的重要动力。为提升学校社会形象,1981年至2010年,30年来我国高校校名越来越多以“大学”呈现。据《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统计,1981年国内总计有704所高校,其中校名以“大学”称谓的仅有83所,其总数仅占当年所有高校总数量的12%;而到了2010年,全国共有789所本科高校,其中以“大学”为校名的,计有351所,其数量占这一年高校总数量的44%。这就意味着至2010年近一半的学校以“大学”称之[3]。为什么高校对校名为“大学”更感兴趣呢?这是因为按照我国《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的规定,“大学和学院名称具有等级、办学实力差别”,大学较学院,往往被认为更有实力,“这无疑为学院改名为大学提供了内在的动力”[7]22。因此,从展示社会形象而言,“大学”要比“学院”略胜一筹。如近年来,广州医学院、广东商学院、广东药学院等广东省3所院校,不断地向其主管部门申请更名为“大学”。这些院校负责人认为“在国外,学院和大学水平并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但在中国,给人的感觉就好像大学从硬件到软件的条件比学院要好一点”。如更名为大学后,由于校名“比较好听”,会更快地促进学校跨越式发展,“为学校提供一个更好的平台”[8]。

为开拓更大发展空间,30年来,一些诸如带农业、钢铁、地质等字样的校名,由于其有强烈的计划经济时代烙印,随着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由单一性向综合性发展,逐渐更名为显得更有包容性、更“热门”的带有工业、科技、理工等字样的校名。如,曾经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作用的“钢铁类”院校,由于校名太“冷”、太“窄”,不利于学校自身的发展,遂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不断更名。马鞍山钢铁学院1985年校名率先发生变动,更名为华东冶金学院(2000年更名为安徽工业大学);1988年著名的北京钢铁学院更名为北京科技大学。至2010年,国内再也看不到一所以“钢铁”命名的院校。这类院校校名“更新换代”只不过是我国行业类院校校名变动的一个缩影。实际上,这些院校乐于去掉象征其身份的行业性校名,是由于校名变动后能给学校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以国家钢铁工业的最高学府———北京钢铁学院为例,自1988年更名为北京科技大学,由于校名去掉“钢铁”,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据悉,1989年至2009年20年时间,“和北京科技大学建立合作关系的国际名校超过30所,而此前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建成友好关系的学校只有十几所”,同时“在各高校最看重的招生中,北京科技大学表现抢眼,从2000年开始,北京科技大学在各省的高考招生分数线基本以超过重点30分以上的高分招到了各省的尖子生”[9]。相反,由于一些行业性院校未能及时更名,已影响其发展。在第二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时任中国农业大学校长陈章良,谈到由于该校是农业性校名,存在着“招生难、就业难和人才引进难”等问题,他公开提起,校名中“农业”二字是否有保留必要。

为获取更多办学资源,国内高校热衷于由“学院”升格为“大学”。由于“现行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还是一种计划经济体制”,“学校的资质认定、办学规模、招生指标、教育收费、学位授予资格、职衔评定标准、教育拨款”,“概由政府主管部门掌握、决定和分配”[10],“在我国高校级别越高,在招生机制、政府行政拨款等方面就会获得更多资源”[11]。2007年武汉工业学院负责人刘丰林认为,由于自己学校是“学院”,导致本校教授以本校名义“申请科研项目有时会遇到难题,而联合其他‘大学’级别的高校申报时就立马得到批准,其实项目是我们自己做,别人只是挂名”[12]。见微知著,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学院更名为大学了。另外,我国一些行业性院校因校名太“窄”,也常碰到类似问题。如,我国农业院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其专业设置早已突破单一性,但由于是农业校名,“非农学科在申报科研课题时,一些部门由于缺乏对农业院校的了解而持怀疑态度乃至投票否决,从而大大降低了农业院校公平竞争科研课题的机会”。2002年山东农业大学负责人盖国强甚至认为,学校去掉“‘农业’帽子比政府加大资金投入更为重要”[13]。由此,也就不难理解这些行业性院校,因校名太“窄”、太“冷”而纷纷“脱帽”的内在诉求了。

三、校名变动影响

如上文所述,30年来一些院校通过更名,彰显了办学实力,提升了学校社会形象、开拓了发展空间、获取了更多办学资源;同时,这期间一些院校在各级行政力量主导下,经过升格、合并、调整,校名或消失,或更名,这对推动我国高校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如,一批新建本科院校,办学成绩取得跨越式发展,常熟理工学院、合肥学院、临沂大学、安康学院是其中的佼佼者。这些院校以“专升本”为契机,大力推动专业、学科、教师队伍结构的优化,很快走出了一条科研实力、服务能力、人才培养快速提升之路[14];还有一些以往有着较强办学基础的院校,经过调整、合并,其发展势头更是强劲。1992年国内最早合并组建的扬州大学,很快“走上内涵式发展道路,办学效益大大提高”[15]。1993年南昌大学组建后,“经过7年的努力奋斗,教学上质量、科研上水平、办学上效益,已逐步形成了多学科交叉渗透、学研产紧密结合的新型综合大学,办学规模产生了‘1+1>2’的效果,并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16]。至1998年,其“纵向科研经费是并校前的3倍,横向科研经费是并校前的20倍”[17]。1998年新浙江大学诞生,经过两年的“实质性融合”,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在“学生培养、科研工作、学科建设、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开始显示出强劲的综合优势”,其中1999年仅“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获准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均名列全国高校第一”[18],等等。

毋庸置疑,30年来,高校校名变动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1.校名同质化易导致学校品牌流失。

经过30年国内高校校名变动的结果来看,目前国内高校校名同质化明显。一些以往带石油、纺织、地质、矿冶等行业性院校纷纷更名为带理工、科技、工程/工业/工等字样的大学。根据2010年8月30日教育部公布的高校名单[2],经笔者统计,以理工、科技、工程/工业/工字样的大学总数达152所,而这一年本科院校总数为789所,占当年高校总数的19%,这就意味着国内近两成的院校偏爱这样“热门”校名。其中江苏13所院校,河南、湖北、湖南、陕西四省均有10所高校以这样的校名称之,分别占所在省份高校总数的29%、29%、29%、26%。其中湖南一省带“科技”字样的校名就多达4所院校,分别是湖南科技大学、湖南科技学院、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而去掉昔日某些富有专业特长的“冷门”校名,往往会导致一些学校品牌的流失。这直接影响着社会公众对其认知,在一定时期内会给学校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如以公路、地质和建工专业见长的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学,未更名前高考“录取分数线都在重点线上70分左右。2000年与其他几所院校合并改叫长安大学,由于新校名不为公众所了解,导致改名10年后“录取分数仍然没有恢复改名前的水准”[19]。

2.校名相似化困扰公众。

一些院校更名后,校名相似化十分严重,如近年来更名后出现的南华大学、北华大学、西华大学、东华大学,颇似孪生兄弟;还有华东理工大学、东华理工大学;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等类似校名,由于公众对其无法准确辨识,往往会发生张冠李戴的现象。如著名的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于1994年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在目前国内工程、工业类校名扎堆的情况下,由于新校名“既没有标识力,也不能反映学校“三海一核’(即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开发、核能应用)的办学特色,不利于学校知名度的提高”,甚至发生过“国家有关部门出版的《2002年高考报考指南》,曾将该校列为建筑类院校”。同时由于“哈尔滨工程大学”与“哈尔滨工业大学”仅一字之差,两校校名混淆的现象经常发生”,“一些考生在填写高考志愿时分不清两所学校,以致造成报考后的一些纠纷……”[20]。

3.校名更改频繁化冲击公众心理。

校名是一所大学的符号,是其办学宗旨、理念的直接体现,承载着公众的记忆与认知,一般情况下,不应轻易更名。然而30年来一些高校在短短几年时间,频繁更名,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社会公众心理的一个巨大冲击。如1999年原浙江丝绸工学院更名为浙江工程学院,2005年再次更名为浙江理工大学。从“表面看名字是更响亮了,可事实上,浙江丝绸工学院,在专业圈老一辈心中的地位是很高的,至今在中国纺织服装界人们依旧留恋地说‘浙丝院模式’[21];1994年原四川大学与成都科技大学合并更名为四川联合大学,但由于校名“不够规范和科学,社会认同感较差,给学校工作和长远发展带来一定影响”,遂1998年再次更名为四川大学[22]。百年川大,一时因校名频繁更换,被称之高校改名“最能折腾型”[23],等等。

校名不知道的那些事儿 篇9

如今,越来越多的高校将自己的看家本领、独门绝技写进校名,意图使学子能一眼识得心头所爱。殊不知,在我国大学向着综合性、多科性发展的征途中,取此则不得不舍彼。以下选择院校一二,来看看校名背后隐藏的强势学科。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0年4月,第四届全国大学生金融投资模拟交易大赛颁奖典礼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隆重举办,哈尔滨商业大学参赛团队凭借总资产15036433元的绝对优势摘取团体股票组桂冠。

学校以“商业”冠名,商大学子凭借扎实的基本功,获得金融投资模拟交易大赛第一名的成绩或许是应有之义。相比之下,《光明日报》的报道显得更加引人注目。

2010年10月14日,《光明日报》刊发《菏泽牡丹区引智促升级》一文,其中报道了山东远东海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利用哈尔滨商业大学开发的“可膨胀膳食纤维”技术,研制的“雅姿纤维减肥饼干”成功问世,填补国内空白。“可膨胀膳食纤维”技术,是由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工程学院专家历经3年时间研发成功的用来研制膳食纤维产品的新技术。

没想到吧!哈尔滨商业大学在食品科学领域具有如此强的科研实力。没错,学校的食品科学与工程既是省级重点学科、省级重点专业,又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还拥有食品科学与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

另外,哈商大在中药学领域的实力也不容小觑。哈尔滨商业大学药学院于1976年创建了我国第一个中药制药本科专业,拥有中药学博士授予权,药物研究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而且中药学一级学科在教育部2009年公布排名全国第六,实力可见一斑。

大家不要因此而误以为哈商大“不务正业”,其实哈商大在食品领域、药学领域、轻工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正是学校“商工结合、商法结合、文理结合、商贸特色突出”办学理念的深刻注解。

石家庄经济学院

话说50多年前,石家庄经济学院的前身——地质部宣化地质学校在塞外古城宣化应运而生。1985年迁至石家庄后,更名为石家庄经济学院。虽更名为经济学院十载有余,但是地质类学科仍是学校的强势学科所在,在地矿行业内具有较高的认可度。学校的矿产普查与勘探为省级重点学科,在学校的四个国家特色专业中,三个都与地质相关: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土地资源管理、资源勘查工程。

学校的勘查技术学院和资源学院人才辈出,屡屡获得我国地球科学界最高奖——李四光地质科学奖的殊荣。现任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测绘局局长徐德明,我国首批文科博士后研究学者王光远,南极考察队队长李院生,全国工程勘察大师许再良等都是石家庄经济学院的杰出校友,而他们都是地质类专业培养出来的栋梁之才。

说到石家庄经济学院,就不得不提她的地球科学博物馆。场馆常设4个展厅,一层为宇宙与地球厅;二层为岩石与矿物厅;三层为宝石与矿产厅;四层和五层为恐龙与古生物厅。馆内收藏标本近3万件,展出8000余件,其中不乏在国内外都十分珍贵和罕见的藏品。

如果你是地质学爱好者,如果你有志投入到地质勘探研究的海洋里,那么在网上搜索时,除了关注校名中带有“地质”的大学之外,可别忘了石家庄经济学院,作为老牌的地质大学之一,酒香不怕巷子深,即便没有校名做宣传,其专业教学水平依然还是业界的翘楚。

高校Ⅱ型:遍寻不得校名相关专业

西安交通大学

“记得第一天老师就跟我们宣布:我们交大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学校,我们不是培养一般的人,我们是培养天才。一开始就是这么说的,所以学习上要求很严,要大量地淘汰……”

“唐庆诒先生……因为目盲,不能板书,先生讲到哪里就顺口将原文背诵出来。他第一次给我们上课时,讲授的是柯勒律治的《忽必烈汗》,他一口气把这首英文诗背了出来,令我们大为折服……”

这些关于往事的只言片语都是西安交通大学的老校友回忆,他们中有从事教材工作的高级编审员,有获得鲁迅文学奖的著名翻译家,从他们朴实而生动的文字中,我们可以触摸到这所百年名校星辰一般的往事。

西安交通大学前身是1896年创建于上海的南洋公学,1921年改称交通大学,1956年交通大学内迁西安,1959年定名为西安交通大学,并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2000年4月,原属卫生部已有60余年办学历史的西安医科大学、原属中国人民银行已有40余年办学历史的陕西财经学院并入西安交通大学。

谈到交通大学,很多人都会把她和所谓的“交通”联系起来,以为她的强势专业是所谓交通类(道路、桥梁等)专业。可是,西安交通大学20余重点学科都和所谓的“交通类”学科无关,甚至并未开设交通类本科专业。只有翻开西安交大的航空航天学院的专业设置表,才能看到惟一一个与建筑工程类沾边儿的专业——工程力学,但这里的工程力学专业却是倾向于航天工程的。

其实,“交通”一词源于庄子所说“交通成和而物生焉”。可见“交通大学”和“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一样,都是专有名词、特定名称,并不是类别名,这和矿业大学、地质大学、石油大学等称谓有着本质的区别,后者彰显行业属性。

大连民族学院

每当我们听到“民族”两个字的时候,脑海里首先浮现的一定是那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在民族院校里,你可以欣赏到多姿多彩的民族乐舞,你每天都可以吃到各民族的风味小吃,你甚至可以学会用十几种语言学会说“我爱你”……

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直属民族类院校中,大连民族学院是年龄最小的,也是最前卫的。且不论她紧贴市场动向的专业设置、与国外众多高校的浪漫牵手,单是校园景观已足以证明这一点。但时尚并不等同于浅薄,大连民族学院能在短短十余年内迅速崛起,实非等闲之辈。

值得注意的是,大连民族学院并未开设民族类(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等)普通本科专业,只招收少数民族预科班,所以,不能因校名中“民族”二字而有所误解。

大连民院虽然只有十几年的历史,但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特殊地位:国家唯一设在东北和沿海开放地区的民族类院校,全国唯一以工科和应用学科为主的民族类院校。

高校Ⅲ型:历史将我留在了这里

河北工业大学

十六年前。

天津市红桥区丁字沽一号路河北工业大学门口,一个行色匆匆但步履轻盈的中年汉子从校内出来,激动地喊着:“谈妥了!谈妥了!”

这个人叫靳保芳,来自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他此次来河北工业大学的目的是听说河北工业大学半导体材料研究所单晶硅研究有重大突破,他要把此技术引进宁晋县。这已是他第三次来河北工大,前两次都被拒绝了,这一次他终于说服了河北工大的有关专家、教授,把该技术落户宁晋,这可是全县第一个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科技项目,难怪他如此激动。

这就是当年发生在河北工业大学门口的一幕。

话分两头,您可能认为靳保芳走错了门,河北工业大学怎么位于天津呢?

河北工业大学从诞生那天起就一直扎根在天津,而且是

在市中心的繁华地段——红桥区。因为解放前,天津属河北治下,解放后,天津又一度是河北的省会。学校肇始前清,源于1903年创办的北洋工艺学堂。1995年,更名为河北工业大学。1996年,河北工业大学被确定为河北省属国家“211工程”建设大学。现有电机与电器、材料物理与化学等2个国家重点学科。热能工程、机械制造、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等9个省级重点学科。

十六年后。

十六载光阴已逝,以河北工大单晶硅技术为依托的河北晶龙集团有限公司仅2007年出口创汇2.04亿美元。河北省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单晶硅生产基地和中国最大的硅片加工中心。靳保芳也成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河北晶龙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河北晶龙实业集团作为河北工业大学的产学研科研基地列入了全国产学研成功案例。并被业界称为光伏产业圣地。

四川外语学院

当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开幕在即的时候,远在千里之外的四川外语学院同样感受到了喜悦:经过层层“竞选”,上海世博会重庆馆首批10名讲解员中,4名非专业讲解员全部为四川外语学院的在校学生。

故事说到这。您可能很奇怪世博会重庆馆的讲解员怎么会从四川外语学院招募呢?

其实学校自1950年创建以来,一直位于重庆,曾历经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政大学俄文训练团、西南俄文专科学校等发展时期。1997年,设置重庆市为直辖市,同年8月,学校由四川省划归重庆市。学校的英语专业和俄语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有人说,进川外的第一印象,就恍如迈进了CHIANJOY展会现场,满眼都是美女。但在法国“教导骑士勋章”获得者、校长李克勇看来,川外学生的美,不在外貌,不在打扮,而在于她们身上散发出来的知性美的气质。

为了培养具有知性美特质的学生,川外可没少费心。课堂上,打破枯燥乏味的“听力”“精读”“口语”,采用“一锅烩”的方法,每堂课设立一个讨论或表演主题,学生们只要围绕这个主题,听、说、读、写甚至演,怎么都行。课堂外,举办“莎士比亚戏剧节”“川外学坛”“国际文化节。“外语晚会”“综合技巧大赛”等各种活动,引导学生展示他们的各种才华。

1997年初毕业于川外法语系的张云,2009年开始在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按国际标准建设中央商务区,开创了中国民间资本进入非洲的新篇章;第十七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庞波,1995年毕业于四川外语学院英语系后先后两次被派往波黑和海地参加维和行动,出色的表现让他获得了联合国授予的和平勋章。

四川美术学院

你去过重庆黄桷坪吗?那里是画廊老板、藏家最频繁出现的地方,虽然四川的艺术家有不少在北京和成都的,但更多的年轻人还是习惯于黄桷坪的生活气息。正因为此,以坦克库艺术中心、501艺术仓库为代表的工作室实际上是布满了黄桷坪街道的明处暗处。

然而,最为重要的莫过于四川美术学院也是位于重庆黄桷坪,为黄桷坪的艺术繁荣撑起了一片天。学校源于70年前李有行、沈福文教授等老一辈艺术家创办的四川省立艺术专科学校。1959年,升格为四川美术学院。

而当代艺术界大概对四川美术学院的印象就是:这个地方怎么出了这么多的画家?从早期罗中立的作品《父亲》名声大噪,到后来艺术家张晓刚屡创拍卖最高记录,油画就成为了四川美术学院的主打。似乎现在要列出到底出了几个画家已经是不可能的,因为一定会漏掉这个漏掉那个的,数量太惊人了。可以说,在四川美术学院成为职业艺术家的命中率是全国院校当中数一不数二的。

西藏民族学院

千年古都陕西咸阳,有一所绿树掩映的幽雅校园。校门上,镌刻着郭沫若和阿沛·阿旺晋美分别用汉、藏文题写的校名:“西藏民族学院”。2年前,这所学校迎来她的50岁生日的时候,党和国家领导人纷纷致电以示祝福。

西藏与咸阳相距千里,西藏民族学院为何坐落在三秦大地?这要追溯到半个世纪前。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百业待兴的西藏,迫切需要一大批具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少数民族干部。但西藏的环境十分复杂,经济状况较为落后,不具备办学的条件。为培养西藏当地的民族干部,1957年,中央决定将位于咸阳市的原西北工学院的校址转交西藏,创办西藏公学,将大批藏族青年干部送往咸阳培训。

西藏公学走出的第一步极富戏剧性:1957年春,当她的第一批学员3000余人陆续离开西藏被送往内地时,他们还不知道自己将要就读的学校叫什么名字、办在哪个地方。

五十余载寒暑往来,桃李满天下。西藏民族学院培养的3万余名学子遍布祖国各地,其中大多数长期扎根在西藏高原。在雪域高原的干部队伍中有三个“三分之一”:1/3的省地级干部、1/3的县级干部、1/3的普通干部出自西藏民院,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已成为各行各业的专业技术骨干和高级人才,西藏民族学院因此获得了“西藏干部的摇篮”的美誉。

上一篇:非寿险业下一篇:加强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