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组织废气

2024-05-13

无组织废气(精选四篇)

无组织废气 篇1

1 无组织废气来源

1.1 炼油污水概况

目前炼油污水处理系统在处理污水过程中, 各处理单元中挥发出多种无组织废气, 主要无组织废气有H2S、NH3、NO2、丙酮、非甲烷总烃, 对厂区周边大气环境及工人操作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还会对周围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严重的危害。为了完善炼油污水处理站的功能、创造良好的空气环境, 续建炼油污水处理站无组织废气处理装置势在必行。

1.2 炼油污水处理站无组织废气来源

根据污水处理的过程, 这些无组织废气产生源主要在隔油单元、气浮单元和生化单元, 污水前处理部分 (污水提升泵站、格栅、沉砂池) 以及生物反应中的厌氧调节池和污泥处理部分 (浓缩池、储泥池、脱水间等) 是除臭的重点;曝气池负荷低, 一般可不考虑除臭措施。

1.3 无组织废气成分

在污水处理工艺过程中产生气味的物质主要由碳、氮和硫元素组成。大多数的气味物质是有机物, 只有少数的气味物质是无机化合物。据有关资料介绍, 从成分来看氨的浓度最高, 其次是硫化氢;而从臭气的强度来看甲硫醇最大, 其次是硫化氢 (其臭气强度达到了强臭的程度) 。硫化氢是产生恶臭气味的主要物质之一。污水收集、输送和处理处置工程中主要的致臭气体列于下表。

1.4 废气处理工艺的对比

国内外现有污染气体的主要处理技术有:热氧化法、物理化学法、低温等离子法、植物提取液法、生物氧化法等。

2 生物氧化技术

2.1 生物氧化技术的反应机理

将人工筛选的特种微生物菌群固定于生物载体上, 当污染气体经过生物载体表面初期, 可从污染气体中获得营养源的那些微生物菌群, 在适宜的温度、湿度、pH值等条件下, 将会得到快速生长、繁殖, 并在载体表面形成生物膜, 污染气体中的有害成分接触生物膜时, 被相应的微生物菌群捕获并消化掉, 从而使污染物得到去除。

2.2 生物氧化技术处理污染物的转化过程

污染物去除的实质是微生物捕捉废气中污染物质作为营养物质, 进行吸收、代谢及利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微生物之间相互协调, 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化学反应。

污染物中的硫系物、氮氧化物将被氧化分解成硫 (硝) 酸盐和亚硫 (硝) 酸盐, 沉集在系统的滤液中, 定期或定量进行排放。

2.3 无组织废气处理装置工艺原理及工艺流程说明

需要处理的气流直接进入到系统的生物滴滤装置底部。在生物滴滤装置内, 气流被抽送通过喷淋系统, 借助于水喷淋可以捕获颗粒物和水溶性化学物质, 这些物质滴入到滤液槽中, 被滤液槽中的生物降解。一部分滤液则通过管线进入公司的污水处理系统。而滤液槽中通过加入新鲜水以保持适当的水位、PH值和电导率。然后气流从生物滴滤装置顶部通过除雾器, 除去水滴, 进入生物氧化除臭装置顶部, 再向下经过滤床上含有微生物和菌类的滤球加以捕获并消耗大多数残留的有毒有害气体。处理好的气体从生物除臭装置底部排出。

3 无组织废气处理装置的运行情况

3.1 生物氧化的处理过程及工艺特点

3.1.1 生物氧化装置的处理过程

经收集和传输的污染气体首先进入系统的生物滴滤装置, 气体由装置下部进入, 与经过循环喷淋的生物滴滤介质进行充分的接触, 废气中的部分成分, 被附着在滴滤介质上的特定微生物群所捕获消化, 这一过程可以对其中较少部分的污染物质进行降解, 剩余的大部分污染物质则随着滴滤液, 沉降到滤液池中, 滤液池中含有大量丰富微生物的液体将对捕捉到的污染物质进行彻底的降解, 在此过程中, 对于水溶性的污染成分, 如简单的醇类、醛类、硫化氢及许多胺类, 将得到较高的去除, 经加湿处理后的气体则从装置顶经由排出管道进入生物氧化装置。

在生物氧化装置中, 来自生物滴滤装置的、已被加湿但未被处理的气体与定期喷淋加湿的生物介质球进行充分接触, 被特定微生物群所捕获消化, 对于有机硫及较大分子量、水溶性差的化合物在此部分进行最大化的降解, 此过程在污染气体有足够停留时间的情况下 (视气体成分和浓度的不同而不同) , 可实现对憎水性污染物质最大化的去除, 处理后的气体由装置底排出管道经风机抽出送入排气筒排至大气。

不间断的循环喷淋滴滤过程是为对污染气体饱和性加湿设计的, 同时增加滴滤液中的溶氧量, 为滴滤液中丰富的好氧菌群的生存提供了保持活性和生存的前提条件, 滤池中大量的滴滤液为微生物降解污染物质提供了足够的停留时间, 是系统提高去除效果的关键环节。当滴滤液的PH值和盐度达到一定程度, 需要对滴滤液进行一定量的排放, 缺失的滴滤液可以用新鲜水 (或工业中水) 进行补充, 滤池的液位可自动进行控制, 也可通过人工进行手动控制。

间歇式的生物介质喷淋加湿过程是为生物介质提供适度的湿度, 增加对水溶性污染物的吸收作用而设置的, 其操作方法可由控制器自动根据时间和温度实现自动喷淋, 也可以现场手动控制。

3.1.2 生物氧化装置特点

(1) 后置的抽气风机设计, 使整个系统运行时处于微负压工作状态, 大大减少了系统运行中设备和工艺管线泄漏可能造成的安全隐患。

(2) 生物滴滤、生物池滤、生物氧化过滤三位一体的设计, 使处理装置可应对现场破坏性工况的危害。

(3) 可组合的多级滴滤和多段生物氧化设计, 为系统运行提供了高抗冲击和进一步提高去除率的手段。即使出现流量和浓度的较大波动, 也能保证有较为理想的去除效果和较高的去除率。

3.1.3 非正常生产状态下载体的维护

(1) 当系统处于闲置或睡眠状态时 (即气流明显减少) , 应使介质保持一定的湿度以确保介质不会因干燥而死亡, 每星期做一次喷淋, 每次5分钟左右;每周一次或每月二次添放少量肥料为系统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这样可使系统在重新启动时能有一个较短的反应期。

(2) 或将系统全部关闭, 排放出所有污水并将介质风干。在重新启动前的两周, 按原启动程序启动系统。

生物氧化系统的运行周期主要是取决于载体的支撑塑料支架的使用寿命, 正常使用周期为8年。

3.2 无组织废气处理装置的处理效果

从2008年8月开始建设, 到2009年4月进入调试阶段。通过连续运行、调整, 系统对废气的处理效率逐步提高, 无组织废气处理装置对VOC (挥发性有机物) 的平均去除率达到88.8%, 对氨氮的平均去除率达到98.77%, 对硫化物的平均去除率达到99.57%。通过对比分析该装置对无组织废气中的污染物有较高的去除率。并于2009年10月份通过第三方检测单位大庆市环保局采样检测, 排放气体达到国家改扩建项目二级排放标准。厂区工作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通过以上图表数据, 可以看出无组织废气处理装置投用后了明显的改善了大气环境, 厂区内的异味明显减少。从所获得的监测数据来看, 臭气浓度、氨、硫化氢的监测数据未超出《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4554-93) 新改扩建标准限值 (臭气浓度为20;氨为1.5 mg/m3;硫化氢为0.06 mg/m3) 的要求。

4 无组织废气处理装置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通过半年连续运行和调试, 发现无组织废气处理装置还存在几下方面问题:

4.1 生化池上的集气管有个别地方存在漏点, 冬季结冰严重

生化池上的集气管部分阀门和管道连接处, 在安装过程中存在质量问题, 有漏点, 气温高的时候运行, 不易发现, 但在冬季运行期间由于集气管道中有大量的凝结水, 在漏点处堆积成冰。这些漏点必须及时与于处理。

4.2 循环泵没有备用泵

原设计两台循环泵是两台, 一台运行另一台备用, 但通过调试发现一台循环泵无法保住装置内的喷淋水量和湿度, 需两台泵同时运行才能保证生产需要, 造成目前没备用泵的局面。在一下的整改过程中需要对循环泵进行更换, 或者再增加一台。

4.3 观察窗质量差

构筑物上均用集气罩覆盖, 以便收集废气, 在集气罩的侧面开有观察窗, 以便检查池内情况, 但目前发现观察窗质量较差, 部分损坏严重, 一方面影响废气的收集, 另一方面也影响日常的检查和维护。

4.4 排气烟囱上积冰严重

排气烟囱顶端设有一个挡板, 在冬季运行过程中拦截大量的水蒸气冷凝后在烟囱侧面形成大量积冰, 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需要对烟囱顶端的挡板进行拆处, 使废气在高空排放过程中没有阻碍。

4.5 设备腐蚀严重

生化池采用全封闭集气罩, 安装集气罩后, 生化池内的风线阀门处于高浓度废气的环境中, 出现严重的腐蚀的情况, 而且由于集气罩的增加, 使池内各种阀门操作及为不便。

4.6 废气收集不平衡

炼油污水处理站无组织废气的收集全部依靠引风机的吸力, 在风管内形成负压将废气吸入, 由于引风机的位置相对生化池较近, 距隔油池和气浮池较远, 造成隔油池和气浮池废气吸力小, 收集不足。

5 总结

(1) 无组织废气处理装置的建设极大的改善了炼油污水处理站内及周边环境的大气质量, 将污水处理场挥发出来的异味降到了最小化, 并且对收集的废气得到了无害化处理, 达到了国家《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2) 虽然无组织废气处理装置处理后的废气达到了国家的排放标准, 但并没有达到最初的设计要求, 所以该装置还需要进一步改造和调整, 逐步提高处理标准。

(3) 无组织废气处理装置在全国投用并可参考的装置不多, 所以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预想不到的问题, 尤其是要适应东北冬季寒冷季节的运行, 提出很多要求, 因此, 下一步要逐步的对无组织废气处理装置进行完善, 保证长周期平稳运行。

摘要:我国污水处理装置的建设很少考虑到无组织废气的处理问题, 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对无组织废气摘要所带来的污染也更加敏感, 有关污水处理设施臭气影响市民生活质量和健康的投诉案例屡见报端, 呈上升的趋势。在污水处理过程, 保护和提高处理现场及周围的环境, 减少恶臭影响, 如何对恶臭进行有效控制已成为急需解决的课题。本文通过对大庆炼化公司炼油污水处理站无组织废气处理过程中采用的生物氧化技术进行研究、分析, 总结出该处理工艺的优、缺点

关键词:无组织废气,生物氧化

参考文献

[1]郭静, 等.污水处理厂恶臭污染状况分析与评价.中国给水排水, 2002.18 (2)

[2]郝吉明, 马广大.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9.5

无组织无纪律 自我检讨 篇2

今天,感谢公司领导及同事能够给我一个这样的机会,我非常珍惜,我怀着万分诚恳的态度,在这里向大家做一个自我检讨,我深刻的认识到了自身的错误,真诚的接受大家任何形式的批评,希望领导和同事听过之后能够接受,能够原谅我的过失,继续信任我。

回顾事件始末,事情虽小,但通过这几天的反省,我认识到我的问题是严重的。

一直以来,公司都在努力为我们创造一种人性化宽松的工作环境,工作之余也尽量为员工安排了丰富的娱乐生活,包括定时的体育锻炼,爬山等工会活动。目的就是为了让公司的员工能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工作,希望我们工作生活一张一弛,劳逸结合。享受着这么好的工作环境,我应该时时刻刻感到不安,不安自己能够拿什么来回报公司和领导的关爱与付出。本月初的讨论会上,我还曾表态,在公司需要的时候做出努力和牺牲,让公司为能拥有这样的员工而感到骄傲。现在回想,深感惭愧。

这虽然是一件偶然发生的事情,但同时也是长期以来对自己放松要求,工作作风涣散的必然结果。近月来,由于逐渐适应了新的岗位,随着对自身业务的逐渐熟悉和了解,也慢慢开始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因此,这次发生的事使我不仅感到是自己的严重过失,更为重要的是我感到对不起领导对

我的信任,愧对领导的关心。

回想自己的所作所为,这些天每日反省,我深刻的认识到自己的问题,组织纪律性差,工作态度自由散漫、自我要求不严格、缺乏大局观念。并在由于特殊原因不能按时上班时,通过短信告知的方式直接向公司最高领导请假,不走规定程序,不尊重领导,藐视组织纪律,没有规矩,任由自己的性子胡来,这是极其幼稚和不负责任的行为。

这种行为不仅给人力资源部的正常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也让领导陷入极大的被动当中,并且严重影响了公司的正常运转,恰逢周一集团群众教育路线督导组进驻公司开大会,面临如此重要的公司活动,我在没有按制度规定履行请假手续的前提下缺席,这是非常不负责任的做法,不仅让公司的形象蒙受了损失,也让领导和同事对我产生了看法,作为公司的一员,在公司有非常重要的工作安排时,应尽量排除个人因素的影响,准时出席,这不但是对公司长久以来对我们悉心照顾的一种回报,也是一种责任心的体现,在公司工作,就要对公司的发展负责任,这也是对自己负责任。毕竟我们与公司是一体的,一荣俱荣。然而让我感到羞愧的是,没有在公司需要的时候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反而给公司带来了极大的负面不良影响。

作为员工,应当有严格的组织观念,公司有明确的人员、部门组织架构,完整的规章制度,假该向谁请,应该走什么

程序,必须做到心知肚明。

同时,在这件事中,我还感到,自己在工作责任心上仍就有欠缺,对公司的规章制度责轻视,也没有将工作做的更好,走上新台阶的思想动力。我得承认,在自己的思想中,仍就存在得过且过,混日子的应付思想。现在,我深深感到,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倾向,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苗头,如果不是领导及时发现,并要求自己深刻反省,而放任自己继续放纵和发展,那么,后果是极其严重的,甚至都无法想象会发生怎样的工作失误。因此,通过这件事,在深感痛心的同时,我也感到了幸运,感到了自己觉醒的及时,这在我今后的人生成长道路上,无疑是一次关键的转折。所以,在此,我在向领导做出检讨的同时,也向你们表示发自内心的感谢。此外,我也看到了这件事的恶劣影响,如果在工作上,大家都像我一样自由散漫,漫不经心,那怎么能及时把工作精神贯彻好、落实好,并且把工作做好。同时,如果在我们这个集体中形成了这种目无组织纪律观念,为所欲为的不良风气,我们工作的提高将无从谈起。因此,这件事的后果是严重的,影响是恶劣的。

总而言之,这都是因为我思想上的不积极进取造成的。我希望公司能够严厉的处罚我,毕竟我是整个事件的始作俑者,一切因我而起。我也诚挚的向在座的各位领导、同事说一声对不起,希望得到你们的原谅。

为了彻底杜绝此类状况再次出现,我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自我改进。

首先,从思想深处认识到组织纪律的重要性,只有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各规章制度,才是成就事业的开始,才能顺利达到成功的彼岸。纪律对一个单位,一个组织,甚至于对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所学校如果有严格的纪律作保证,那么就产生良好的校风,为师生创造出良好的教学环境。一个企业只有纪律严明,管理严格,才能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一支军队如果没有铁的纪律就没有顽强的战斗力,作风焕散,自由散漫是不可能打胜仗的。

所以必须进一步加强自律意识,找到自己的正确位置,不应盲目自大。同时加强对公司规章制度的学习,强化自我管理,领导在不在,都是一个样。不能因为领导不在,就自由散漫,就无视组织纪律,要时刻保持思想的警觉,工作上积极进取,生活上健康阳光,定期自我反省,从而做到对自己综合素质的查漏补缺,巩固提高。

其次,进一步加强大局观念,正确的把握和处理好个人利益和全局利益,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关系,当个人利益遇到全局利益时,应做到个人利益服从于全局利益。做任何事都要从公司发展的大局考虑和处理问题,自觉为大局服务,懂得牺牲。任何一个团队,如果过分强调个人主义,失去组织纪律性,都将难以形成战斗力。

最后,要学会尊重领导,尊重同事,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只有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尊重是一种平视、平等的人生态度,是一种修养,也是实现和谐、共进的人际学问。尊重他人不仅仅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能力和美德,它需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维护他人的尊严。

无组织的组织力量 篇3

你可以从这个与众不同的视角,重新审视自己的公司和项目。

一个无组织的群体和一个像微软这样的公司,两者之间的差别在于管理。微软的员工为了获取薪酬而牺牲自由,微软则要承担人力资源的成本。除了支付工资,微软还要支付高管和员工之间的沟通成本,以及后勤等部门的各种支出。

为什么微软和其他任何一家机构都会容许这些成本?

因为它们不得不这样,否则就会面临机构的解体。为了在一定规模上生存,一个组织必须承担所有的这些管理成本。从某种程度上说,所有的机构都面临这样的矛盾:它们为了利用群体的努力,但它们的某些资源又为了引导这些努力而流失。一个机构耗费资源以管理资源,机构越庞大,产生的成本也越大。

我们可以将此称为“机构困境”。问题随之而来:这个看似无法打破的困境会长期存在下去吗?

从一场“人肉搜索”说起

2006年5月下旬的一个下午,纽约的伊凡娜把手机丢在了一辆出租车的后座上。这部手机对于她来说特别重要,里面存有她即将举行的婚礼的全部信息,而且别无备份。

伊凡娜连忙请求从事软件工作的好友埃文,向她的手机发出一封电子邮件,声称归还手机必有重谢,但几天后手机仍然石沉大海。无奈之下,伊凡娜求助于电话公司。通过查看电话公司服务器上的备份信息,她发现自己的手机目前在皇后区一个名叫莎莎的女孩手上。这个女孩用这部手机给自己和朋友拍照,并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这些照片,因此伊凡娜和埃文掌握了这个女孩的长相和电子邮件地址。

埃文立刻给莎莎写了封电子邮件,请求归还手机。但莎莎却回信说她没有那么愚蠢,还使用了辱骂性的字眼:“我才不在乎呢,我在花冠大道108号20栋37室,你有种就过来,我和男朋友会把手机还给你,但不过是用它来敲你脑袋。”

埃文拒绝前往,他决定将此事公诸于众。他制作了一个简单的网页,上面有莎莎的照片,并记录了迄今为止有关整个事情的经过。原始网页6月6日上线,在上线后几小时,埃文的朋友及朋友的朋友开始到处转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注意力。此后埃文不断更新网页,发布事情的最新进展。

这个故事显然触动了很多人的神经。埃文每分钟收到10封电子邮件,人们询问手机的下落,给他打气,表示愿意相助。每一位曾经丢过东西的人,都会对那些捡到别人物品而昧着良心留下的人怨气冲天,而这次靶子聚焦到了个人身上。

事情越闹越大,地方和全国性媒体都开始热切关注此事。有网友发现了莎莎和她男朋友在MySpace上的踪迹,更有甚者还查到了莎莎的全名和住址,并把开车经过她房子的视频传到了网上。

起初,纽约警察局认定手机是丢失而不是被盗窃,这意味着他们不会采取任何行动。但这一行为很快引发了众怒。迫于舆论压力,警察局修正了自己的立场。6月15日,他们逮捕了莎莎,将手机归还给了伊凡娜。在女儿被捕的当天,莎莎的母亲对记者说了一句令人难忘的话:“我从未想过一部手机会给我带来这么多头疼的事。”

其实,引起头疼事的并不是手机,而是那群集结起来、阅读埃文的网页、发现了莎莎的住址、共同向警察局施压的网民,他们共同实现了原定的目标——公开谴责莎莎和收回手机。

这个故事的非常之处是,凸显了过去与现在的不同。在过去,既没有伊凡娜和埃文可以依托的社会结构,也不存在他们今天使用的工具。如今,诸如手机、电子邮件和网页,这样能够灵活配合我们社交能力的工具,被赋予了许多名字:“社会性软件”、“社会性媒体”、“社会性计算”等。而它们的核心理念都是一样的:我们的能力正在大幅提高,这种能力包括分享的能力、与他人互相合作的能力、采取集体行动的能力,而所有这些能力都不是来自于传统机构和组织。

分享机构困境的解药

没有一个组织能够把自身的所有能量投入到对其使命的追求中,它必须耗费客观的努力来维持纪律和结构,这样做只是为了保障自己的生存。然而,这一金科玉律正在被新的社会工具打破。

Flickr是一个著名的分享照片的网站。2005年,它最早发布了有关伦敦市政交通爆炸案的一批照片,其中有些还是伦敦地铁隧道中被疏散的人员用手机拍摄的。Flickr之所以能够先于许多传统新闻媒体提供这些照片,是因为几乎没有摄影记者刚好处于交通网络受影响的部分(三列地铁和一辆公交车),而业余摄影者当场持有相机的拍摄效果,远胜于事发后派专业的摄影人员奔赴现场。

Flickr将“人们拍照——上传照片——网友看到照片”这一过程,链接为一个简单的事件链条。然而,事情简单得让人很容易忽视其背后所包含的巨大努力。

Flickr是一个网络平台,更是一个“大家齐分享”的沙龙。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实现“大家齐分享”,它并没有做如下事情:它并没有预见伦敦市政交通爆炸案会发生,也没有协调在场的拍摄者或鉴定有关该事件的照片。试想一下,如果Flickr要组织上百个业余摄影者来拍摄该事件,那么它需要满足多少几乎不可能的条件。在诸如此类的事件中,协调潜在摄影者可能产生的巨大成本,足以挫败任何一家机构快速组织拍摄、实现全球率先发布照片的设想。

然而,Flickr却避开了这些问题,它的成功在于:它改变了群体行为的旧法则,从“先集中再分享”转变为“先分享再集中”。 Flickr这样一个收集并发布摄影爱好者作品的网站,不是增加管理层对于摄影者的监管,而是首先完全放弃监管的企图,改为提供工具,让那些潜在的、无组织的群体自我协调。这样的协调行为完全来自用户并且投射在网站上。

这的确是怪事一桩。我们通常认为机构比无组织的群体能做更多的事情,正是因为他们能够指挥自己的雇员。但这里的情况是,松散的无组织群体能够比机构更有效地完成一些事情。由于新的社会工具大幅降低了大规模协调的成本,严肃、复杂的工作可以不受机构指导而实施,松散协调的各类群体可以取得任何组织机构都不可企及的成果。

当个性化动机遇上协同生产

合作比共享要难,因为它牵涉到改变个人行为与他人同步。而协同生产更是一种深入的合作形式,因为它增加了个体目标与群体目标之间的张力——没有人能将创造出来的成果归功于自己,并且如果没有许多人的参与,该项目也不可能发生或存在。

信息共享和协同生产之间最大的差别在于:协同生产至少涉及一些集体性决策。维基百科的成果背后就是翻来覆去的讨论和修改,最后落实为关于每个特定主题的网页。

维基百科的运营可不是招呼邻里的牌桌,其庞大的规模堪比拉斯维加斯的大型赌场。维基百科的创造者沃德•坎宁安起初有一个非常激进的假设:如果互相协作的人比较容易彼此信任,那么一小群人就可以共同从事一个写作项目而无需正式的管理或流程。

为什么没有管理分工,维基百科也不会被胡言乱语充斥?

在维基百科的每一页上,总有一个“编辑一下”的按钮,用户点击则可以添加、修改或删除这一页上的内容,用户既是读者,也还可能是作者。只要用户对某个页面做了修改,维基百科会记录修改结果并同时保存原先版本。因此,每个维基页面都是累积下来的修改的总和,而先前的全部修改都作为历史文件单独储存。

维基百科的自我纠错机制非常强大,其动力就是持续发生的公众审阅。早期的用户主要受到现有的百科全书的写作模式引导,并据此同步协调他们的工作:大家对维基百科的写作要求具有一种共识。这使得维基百科的进化成为可能。

一篇文章的读者中,有一群人自我决定成为内容贡献者。有的人添加新的文字,有的人编辑现有的文章,还有的人更正错别字和语法错误。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修改都是改进,增加的内容可能把一个句子弄乱;更正的内容无意中又带入了新的错误,如此等等。不过每次修改自身也是临时性的——任何修改或删除都可以被下一个读者进一步地修改或撤销。

当足够多的人关心一篇文章,并既有意愿又有手段迅速捍卫它的时候,绝大多数恶意破坏者都会因此泄气。当一个被恶意破坏的网页在分秒间重新出现,并仿佛从未发生变动时,恶意破坏者们只有徒唤奈何。

由于涉及流程、期限和薪资等问题,传统百科全书制作人必须做到有效地发现和改正错误。而维基百科却避免了机构困境,它的内容贡献者不是雇员,它不需要确保内容贡献者们都能胜任,或者都能稳定地创造内容。因为维基百科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产品,它以过程所支持的可能性取代了组织机构所提供的保证:如果有足够多的人足够关注一篇文章而读到它,就会有足够多的人足够关心它而来改进它,随着时间推移就能累积大量足够好的内容,从而使维基百科每天服务于全球网民。

……

当然,我们可以发现,这一切都发生在互联网平台上。互联网改变了世界。

如今,类似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通过使自发群体变得更容易形成,使个体在不经正式管理的情况下更容易为群体行动作出贡献,新的社会工具从根本上改变了组织机构在规模、复杂水平等方面所受到的限制,正是这样的限制导致了机构困境的产生。基于这些新的社会工具,具备新能力的群体正在形成,他们的工作无须遵循组织机构的管理规则,他们对这个世界所产生的影响正在到处扩散。

在我们的生活与生意中,还有多少项目和服务,具备这样的可能?

编 辑 曹一方

E-mail:cyf@caistv.com

链接:本文作者被业界誉为“互联网革命最伟大的思考者”、“新文化最敏锐的观察者”,从事有关互联网的社会和经济影响的写作、教学与咨询。目前在纽约大学任教,其咨询客户包括微软、诺基亚、宝洁、BBC、乐高和美国海军等。

无组织废气 篇4

1 废气无组织排放源

当前无组织废气排放源主要是人们生产及生活过程中未将产生的大气污染物采集至排放系统, 而是经过厂房窗户或将污染物直接排放到空气中, 引发大气污染。且无组织排放的废气中包含了多种类型的污染物, 其存在的形态也不尽相同, 排放到大气中的主要是颗粒及气态污染物。污染物的源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所需的物料存在跑冒滴漏的情况;二是物料在空气中发散和蒸发;三是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中, 物料在储存、切割、装车及运送过程中存在的挥发性无组织排放。

废气污染物中颗粒状污染物主要由粉尘、烟尘、飞灰及化学雾组成。粉尘污染物主要是固体形态的物料在操作时衍生出来的黏土及水泥粉尘等。而烟尘主要是冶金时物料中存在的可燃物质挥发产生的气态物质在冷凝过程中形成的多种氧化铅和氧化锌的烟尘。废气颗粒污染物中飞灰形成的主要因素是物料燃烧时产生较多的尘灰与黑色的烟。化学雾是物料空气蒸汽所产生的液体, 经过一系列的凝结和雾化作用生成的酸碱性雾等。

废气污染物中的气态物主要是石化工业生产时未按照规定操作产生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及碳氧化物等, 以及多种有机化合物。其中硫氧化合物是因石化燃料燃烧时形成的。而氮氧化合物主要是工业硝酸和炉窑以及炸药生产的过程中产生的NO和NO2污染物。有机化合物形成的原因是石化燃烧时衍生出较多具有较强挥发性VOC及烃类气体, 而卤素化合物是来自于化工和塑料制造流程中形成氯化氢等。

2 废气无组织排放量的核算

2.1 物料衡算法

物料衡算法是将物质守恒定律作为前提条件, 针对具体的工艺程序和特点、原辅料以及产品等物料之间存在的平衡关系计算无组织排放量, 下面为计算公式:

无组织排放量=某物质的投入总量-有组织 (排气筒排放量) -随产品、副产品和废水、固废的量

这种方法在理论方面来讲是最具科学合理性的, 但是等式两面很难平衡, 主要原因是未能对每一种物料实施较为精确的测量, 使用该方法的过程中必须熟悉生产工艺流程和管理方面的实际情况, 同时还要对基本数据有全面的掌握, 才能将废气无组织排放量精确的计算出来, 数据掌握较详细的无组织排放地区可运用该方法进行计算。

2.2 估算法

估算法可根据原料每年的使用量及产品每年的生产量, 及物料装置中循环的总量比例将目标无组织排放量大概估算出来。

2.3 类比法

类比法是使用和拟建项目类似的目前存在的项目设计资料或真实测量的数据进行核算, 该方法应用较为广泛, 适用的范围较大, 包括储罐区、生产装置区及污水处理区都可应用。使用该方法计算时, 若要提升类比数据的精准程度, 应将被计算对象和类比对象之间的相拟性及可比性进行仔细分析, 如, 污染物排放特点的相似性、工程特征的相似性、设计生产的规模、生产工艺、原料及其成分等。尤其是染物排放特点的相似性, 这相似性是指污染物排放种类、浓度、强度及去向等。而环境特征的相似性, 指地理位置、地区环境作用及气候情况等。

2.4 实验法

堆放废渣的无组织废气来源于废催化剂及釜残滤渣等化工废渣及污水处理场形成的三泥等。针对这些废气目前尚没有固定的计算方式, 通常可选择实验法进行计算, 即使用废渣分析实验的方式, 获得挥发性物质的含量, 且将少许废渣放在与真实生产过程中废渣防治的条件相同的环境, 放置指定的时间, 再次测量挥发性物质的含量, 经过两次测量的数值差可计算出全部废渣堆放处产生的无组织废气的排放总量。

3 结束语

通过对废气无组织排放源及排放量核算研究的进一步阐述, 了解到在无组织排放的废气中, 如果污染物浓度较高且密集将会对人们的呼吸系统造成危害, 尤其是拥有较高挥发性的污染物, 通过高浓度的作用, 会使人们中毒。无组织排放的废气中的所有颗粒状以及气态状的污染物将会对植物造成严重的伤害。因此, 必须要对其予以高度的重视。希望通过文章的阐述能够对废气无组织排放源和排放量计算方面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进而研究出有效地减少废气无组织排放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克勤, 王栋成, 林国栋, 等.化工项目无组织排放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研究与应用[J].山东化工, 2012, 8:25-29.

[2]张秀青.石化企业废气无组织排放源及排放量估算简介[J].装备环境工程, 2013, 5:74-77.

上一篇:执行不能下一篇:低年级估算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