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陪护管理

2024-05-04

加强陪护管理(精选六篇)

加强陪护管理 篇1

1 陪护工的宣教, 提高陪护工对医院感染的认识

1.1 宣教方式

陪护工流动性大, 对她们的宣教存在一定的难度, 故采取集中宣教和个体宣教相结合的方式, 务使每个陪护工都能获得教育。

1.1.1 集中宣教

陪护公司定期组织陪护工进行培训, 病区护长每月利用公休会的机会, 集中陪护工进行医院感染知识的讲课。

1.1.2 个体宣教

由病区感控护士和责任护士利用查房、对患者进行治疗、护理机会, 灵活地并有针对性地对陪护工进行宣教。

1.2 宣教内容

1.2.1 手卫生知识

医护人员的手曾是传播医院感染的主要媒介, 近年来通过宣传教育, 医护人员的手卫生已大有改观, 但陪护工的手卫生情况却不容乐观。多数陪护工存在对手卫生知识理解不够, 对手卫生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洗手方法不正确, 无养成良好洗手习惯等问题。向陪护工讲解手卫生在医院感染控制中重要性, 正确执行手卫生, 不仅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医院感染的发生, 亦是陪护工自我防护的重要措施。护士向陪护工示范七步洗手法正确方法, 在公共洗手池旁张贴七步洗手步骤图。而实施手卫生的指征, 包括每次接触患者前后和脱掉手套后。要遵循的原则是:当手部有血液或其它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迹时应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手部没有肉眼可见的污迹时, 可用速干手消毒液消毒双手以代替洗手;在接触患者血液、分泌物、排泄物、黏膜和不完整皮肤时, 需要戴手套, 如自己手部有皮肤破损时则要戴双层手套, 并在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陪护工不应护理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患者中。

1.2.2 标准预防措施

护士必须明确告诉陪护工, 所有患者的体液、血液、排泄物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应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1], 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包括戴口罩、手套和注意手卫生, 大面积接触特殊患者如多重耐药菌患者时尚要穿隔离衣, 另外陪护工不应护理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的患者, 目的是既要防止患者把疾病传播给陪护工, 也要防止陪护工把疾病传播给其他患者。

1.2.3 医疗垃圾分类放置

陪护工通常接触的医疗垃圾是感染性垃圾和损伤性垃圾, 如果陪护工不懂医疗垃圾分类放置的意义, 把医疗垃圾混在生活垃圾中, 极易伤害工勤人员和使致病菌扩散。护士须反复对陪护工宣教, 医疗垃圾分类放置是要达到把医疗垃圾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感染性垃圾包括使用过的棉签、纱布、敷料、手套等, 被患者的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 用黄色垃圾袋、桶装置;损伤性垃圾包括针头、玻璃安瓿等有可能割伤、扎伤人们的锐器, 此类废物须放入防渗漏、耐刺的锐器盒内。

1.2.4 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防护要点

老年慢病区患者因年老体弱, 常合并多器官病变, 使用抗菌药物比例较高, 多重耐药菌感染及定植的患者比普通患者偏多。陪护工看护这类患者时, 如果不注意自我防护和消毒隔离, 极易导致自己感染或将致病菌传播给其他人。故一旦发现有患者检查出多重耐药菌感染, 除将患者进行单间隔离外, 门口贴醒目标识, 科室感控护士要即对陪护工进行相关知识教育, 进入隔离病房必须所作做的防护措施, 包括正确戴口罩、手套、穿脱隔离衣, 接触患者前后洗手、消毒手, 不得随意到其他病房串门, 用过的医疗垃圾、隔离衣、患者被服须用双层黄色医疗垃圾袋密封放置, 外贴标签, 由后勤人员送相关部门特殊处理。

2 提高陪护工对控制医院感染措施的执行力

陪护工群体文化水平偏低, 要让她们自觉做好各项防护措施, 除建立健全制度外, 尚要对她们进行科学管理。

2.1 利用心理因素提高陪护工的执行力

陪护工多是家庭的经济支柱, 在医疗、社会保障尚未完善的我国, 陪护工也知道保持健康的身体非常重要。故利用陪护工这易心理特点, 对陪护工展开做好防护措施能够有效避免医院的宣教, 陪护工多能接受病自觉做好防护措施。

2.2 为陪护工提供充足的防护设施

医院、科室不可只着眼于成本的支出, 应为陪护工陪护工提供充足的一次性手套、口罩、隔离衣和速干手消毒液, 每病房里有洗手设施, 门外安置速干手消毒液, 方便陪护工随时使用, 让陪护工养成接触患者前后均洗手、消毒手的习惯。

2.3 制定健全制度

要求陪护公司把医院感染防控纳入管理内容, 制定奖罚制度, 管理人员定时到病房督查, 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逐步使医院感染防控措施走向自觉执行的良性循环。

3 体会

陪护工是医院特殊的群体, 她们为各类患者提高看护服务, 与患者接触密切, 在医院内流动性大, 如忽视对她们医院感染控制的管理, 则极易成为医院感染者或成为传播疾病的媒介。我们通过加强对陪护工感控知识的宣教, 为陪护工提供充足的防护设施, 并通过制度规范约束, 可有效控制老年慢病区医院交叉感染, 降低医院感染发生虑。

摘要:目的 探讨加强陪护工的管理, 预防和控制老年慢病区医院感染。方法 通过对陪护工进行宣传教育, 使陪护工掌握手卫生、标准预防、医疗垃圾分类和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防护知识, 利用陪护工的心理因素, 为陪护工提供充足的防护设施, 并通过制度规范陪护工对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执行力。结果 陪护工基本掌握医院感染相关知识, 并能自觉做好各项防护措施。结论 重视陪护工的感控知识宣教, 并加强管理, 能有效控制老年慢病区的医院交叉感染, 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关键词:陪护工,医院感染,老年慢病区

参考文献

探视陪护管理制度 篇2

尊敬的病员家属朋友:您好!

感谢您对我科的信任和选择,我科全体医护人员愿竭诚为患者提供精湛的医疗技术和优质的护理服务,为使患者早日康复,真诚希望您积极配合治疗并遵守以下制度。

1、严格控制陪伴,确需陪伴者由医生根据病情开具医嘱,到护士站办理陪护手续后方可留陪。

2、危重病员的家属可持病危通知单随时探视,如病情不宜探视者,医护人员须做好解释工作。

3、陪伴床使用时间为(22:00—次日7:00),陪伴不得随意占用空床,调换床位或两人睡一张床。

4、探视者按规定时间(14:30—22:00)探视病员,每次不得超过2人,学龄前儿童请不要带入病房。

5、陪伴和探视人员须听从医护人员指导,不得随意出入医生、护士办公室,也不可私自翻阅病历和其他医疗记录,不得私自将病员带出院外,不可自请院外医师诊治或自行用药。

6、若患者已参加了社会基本医疗保险或合作医疗,请您及时向主管医生出示并复印医保证和身份证。

7、陪伴和探视人员须遵守病房制度,保持病房整洁安静,不得在病房内吸烟、高声谈话或坐卧在病床上,不要谈论有碍病员健康和治疗的事宜。

8、陪伴和探视人员必须爱护公物,节约水电,如损坏公物,须按规定赔偿。

9、医院是社会公共场所、流动人员多,请随时保管好您的贵重物品及现金。

10、在患者住院期间我科会提供住院费用一日清单,同时为保证患者治疗的连续性,请您及时续交住院费用,如对费用有疑问欢迎您到护士站查阅。

11、我科免费为您提供了电磁炉热饭菜等亲情便民措施。

12、医生查房时间:8:10;开水开放时间:上午8:30、下午5:30;用餐时间:早餐7:00、中餐11:30、晚餐17:30,医院食堂提供免费订送餐服务(电话:65808275)。

13、住院期间,我科医务人员工作如有不当之处,请投诉科主任(黄纯聪)、护士长(程玉兰)处,我们随时欢迎您提出宝贵意见。

重庆西南铝医院外二科

病房家属陪护的管理体会 篇3

1 家属陪护的原因

1.1 病人方面

病人住院, 由于环境、角色的转换, 导致病人及家属产生焦虑、恐怖的心理反应;而在儿科患儿住院后在衣食住行各方面对家长的依赖性强, 而家长也不愿离开小孩身边。据报道, 63.4%的病人认为没有陪护生活不方便, 其中一部分人认为护工、护士提供护理时不如家属方便和具有亲情[2]。普遍认为, 病人在生病期间对亲属和医护人员的心理依赖性增大, 渴望在感情上得到更多的理解、安慰、关怀, 在生活上得到更多的照顾、帮助和优待[3]。

1.2 护理人员方面

随着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 推行先进的护理模式, 这就要求护士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 满足病人多方位、多层次的需求, 使病人得到有效的护理, 全面解决病人护理方面的问题。而由于护理工作的性质, 近几年护理人员的严重流失, 使我国目前床位数和病床护士比例不足1︰0.4, 与发达国家相差5倍~6倍[4]。

2 家属陪护对病房工作的影响

2.1 影响医疗活动

每当医疗查房时, 家属陪护也在旁听, 医生当时根据病人病情说的每句主观见解都可让家属陪护清楚地记在心里, 甚至部分家属陪护还录音保存。由于家属对医学知识的缺乏, 存在医疗纠纷隐患。

2.2 增加医院感染率

病人体质弱、抵抗力差, 加之病房面积小等, 易增加医院感染的机会。

2.3 降低了护理工作质量

所有病人均有家属陪护, 家属承担了病人的生活护理, 起到了部分安慰、照顾工作, 还起到了输液的监护作用, 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护理工作质量。护士过分依赖家属, 只重视治疗操作, 而忽略了一些基础护理[5]。

2.4 降低病人财物安全保障度

家属陪护随便进出, 使病区内人员流动量增加, 同时也为一部分不法分子偷盗住院病人的财物提供了便利。

2.5 增加病房环境污染

由于家属陪护素质的参差不齐, 造成病区环境脏乱差, 医疗秩序不协调等。部分儿科家属将尿布乱搭在病床上, 造成病房空气污浊。

3 管理措施

3.1 认真做好入院宣教, 使家属放心

入院时, 医务人员应热情接待, 对每位病人家属都应做好入院宣教, 详细讲解入院须知和医院规章制度, 强调陪护、探视制度和个人财物安全保管制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公共卫生知识和随意串房的危害性, 讲明预防医院感染及保持病室内安静对疾病的重要性。另外, 76%的留陪是因为饮食的原因, 应加大病人饮食管理的力度, 保证生活与饮食的客观需求得到满足, 才能做到使病人住着安心和家属走得放心。护士为家属发放连心卡, 封面为爱心祝语, 主任、护士长、主管医生、责任护士姓名和科室联系电话, 封底为科室服务理念[6]。尽量让家属在规定时间内探视。临床证明, 减少探视和陪护人员, 使病区内人员流动量下降、陪护率降低, 可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和提高病人财物安全保障。

3.2 医务人员统一思想, 人人参与管理

全体医务人员应有统一的思想, 共同营造一个舒适、安全、令病人满意的环境。首先护士在非探视时间内看到闲杂人员, 应及时婉言请走, 如果遇到不配合的家属, 护士应向管床医生汇报, 由医生出面解决。本病区实践证明, 管床医生亲自参与家属陪护管理的效果显著。

3.3 提高专业技术, 取得家属的信任

加强自身修养和业务素质, 运用沟通技巧耐心做好每项操作的健康宣教。在儿科尤为注意, 各项护理操作护士应亲自做, 如床上擦浴等, 不能让患儿家属做, 认真细致做好每项护理措施。穿刺技术尽可能一次成功, 所以有学者认为无痛而娴熟的穿刺技术其实是一种良好的语言交流。

3.4 加强护理措施的落实, 责任落实到人

提高护士实施基础护理的能力, 增强理念, 加强巡视病房, 多观察病情, 及时了解病人需求并积极寻求解决的方法, 使病人感到无需请陪伴而逐渐压缩陪护。每名护士分管一定床位数的病人, 每天家属陪护率与护士的工作质量挂钩, 而责任护士给予质量控制, 最后护士长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 提高护士自觉管理的主动性。

3.5 制订陪护探视制度, 定期召开工休座谈会

由于儿科小孩生活依赖性强可允许留陪护一人;而在普通病房, 医生根据病人病情酌情留陪护, 比如年龄大、生活不能自理或存在安全隐患的病人, 医生在医嘱上显示, 护士给予发放陪护卡, 在非探视时间出示陪护卡出入病房;还可建议病人请院内经过培训的陪护人员。医务人员看到可疑人物应提高警惕, 并及时上报。定期召开工休座谈会, 向病人和家属强调探视制度及过多陪护的危害性。

3.6 重视专职陪护人员的培训

对专职陪护人员采取统一领导, 统一管理制度, 统一岗前培训、职业道德教育和技能培训等, 并实行服务质量监控, 规范病区管理, 缓解人力资源不足的矛盾, 化解了医院陪护管理难题。但是, 专职陪护人员并非是专业医护人员, 也不是病人亲属, 所以在上岗前的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 了解陪护者的教育需求, 做到有的放矢的培训, 如沟通技巧、基本护理技能等;其次, 了解陪护者心理承受能力, 教给陪护者一些应对压力的技巧;最后, 关心陪护者, 培养他们爱岗敬业、尽职尽责的作风, 树立“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思想, 建立持证上岗、奖罚分明、能上能下的竞争机制[7]。

4 体会

家属陪护作为现阶段病房的产物, 是社会文明与经济发展在医院的体现之一。因此, 对家属陪护进行科学的管理, 能提高工作质量及效率, 减少陪护率, 利于病房管理[8]。护士长工作繁忙、精力有限, 陪护管理仅靠护士长一人的力量难以做好, 以上措施充分发挥了其他护理人员的积极性, 人人参与管理, 陪护的工作质量就会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陈亚沙.病区陪护管理的现状探讨与初步对策[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3, 24 (6) :675-676.

[2]冯建华.病人对探视陪护需求的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 2001, 16 (4) :245.

[3]卞维芹, 赵惠群, 单国心.对医院限制病人陪护问题的思考[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1995, 15 (4) :316-318.

[4]杨前美, 陈茂君, 周玉萍.病室陪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重庆医学, 2003, 32 (10) :1438.

[5]郭学励.儿科病房陪护管理体会[J].全科护理, 2007, 5 (10B) :121.

[6]和惠卿.浅谈完善细节提高护理质量[J].河北医药, 2007, 35 (12) :25.

[7]徐蓉, 李秀云, 曾铁英.国内医院陪护现状及其管理进展[J].护理学与医学保健, 2005, 20 (15) :656.

医院临时陪护人员管理制度 篇4

1、根据各病房收治病种确定陪护率,病房应严格控制陪护人员,以保持病房工作秩序。

2、根据病情需要,留陪护一名。

3、陪护人员必须遵守院规,听从医护人员指导,保持室内肃静整洁,不得在病区大声喧哗,不得与病人同床睡觉,不得占睡病房空床,不得串病房,有事外出需征得医护人员同意。

4、陪护人员应与医护人员密切合作,共同做好患者的有关事宜。未经医生允许的药品不得私自给病人服用,不得参与病人的治疗,如调节滴速、吸痰、吸氧等,以防发生意外。

5、陪护人员给病人的食品应征得医护人员统一后方可使用。不得在病区酗酒,以免影响病人治疗。

6、陪护人员及时向住院医师和责任护士或当班护士反应或了解病情,但不得随意进入医护办公室、治疗室,不得擅自翻阅病案及其它医疗文件,不得私自将患者带出院外,不要谈论有碍患者健康和治疗事宜。

7、陪护人员在查房及治疗时间,应主动离开病室,如需了解病情,待查房结束后,可向医护人员询问。

8、保持病区卫生,不乱扔果皮,不随地吐痰,不在室内抽烟、喝酒,打牌、讲脏话,不乱坐病人床铺,不乱动病室内物品及仪器,自觉维护公共场所的卫生,爱护公物,节约水电,请勿在病房洗涤衣物,请勿擅自使用煤气、电炉、电饭煲等一切用电厨具。

9、陪护人员损坏、丢失医院物品,应按制度负责赔偿。

10、陪护人员如违反院规、影响医院医疗,治安,消防安全,经说服教育无效者,情节较严重者可请家属另换陪护或终止陪护,并与有关部门联系处理。

仙居人民医院保卫科

普外科无陪护老年病人的安全管理 篇5

1 临床资料

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科共收治65岁及以上无陪护老年病人共242例,发生护理安全意外事件28例(11.6%),其中脱管11例,跌倒10例,服药错误3例,走失2例,烫伤、坠床各1例。通过积极实施安全管理措施,2 01 3年1月至2 01 4年1 2月我科收治6 5岁及以上无陪护老年病人359例,发生护理安全意外事件8例(2.2%),其中跌倒5例,管道拔脱3例。

2 安全管理方法

2.1 提高护士安全管理意识

为有效保证无陪护老年病人的安全,科室始终将安全教育贯穿于晨会、科会及查房中,针对不同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和交接班。同时将病人安排在离护士站近的病床,加强关注夜间病人开门、起床等声音;做好周围病人及家属的宣教,发现异常及时报告;走廊上设置2级护士站,便于及时发现病人的动态;倡导多问一句,多走一步,多提供帮助的原则。另外,无陪护老人围术期的心理问题尤为突出,亦应重视并积极应对。

2.2 改进安全管理的制度

2.2.1 完善的告知签字制度

为明确职责,避免在老年病人无陪护时出现医患纠纷,科室自行设计制作温馨告知单,告知病人家属陪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如陪护自行离开,相关责任自负等事项;同时根据病人的实际评估跌倒评分,4分以上者签订预防跌倒告知书。以上两份告知书均一式两份,一份给病人,一份病历中存档。

2.2.2 醒目的无陪护提醒牌

对于无陪护的老年病人,无论是否为高危跌倒,科室都进入特殊病人的交接班。同时,在科室护士站的备忘板上设置无陪护病人一栏,用红笔注明病人床号和姓名,使科内的护士,特别是夜班护士明确信息,加强必要的护理和关注。

2.2.3 制定专科护理分级制度

临床中护理级别往往根据病人的病情由医生开出,而医生常较少关注病人的自理能力。2013版护理分级标准明确指出,使用Barthel指数总分确定自理能力等级。因此,责任护士对无陪护的老年病人根据Barthel指数分值用不同颜色的插牌在病人一览表中体现,如总分≤40分用红色插牌,41~60分用黄色插牌,61~90分用绿色插牌,加强巡视,提供必要的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

2.3 提高护理管理措施

2.3.1 完善夜间护理分级巡视

按护理分级制度要求,对一级护理的病人,护士每小时巡视一次;二级护理的病人,每两小时巡视一次。但对于无陪护的老年病人,科室规定均以一级护理对待,并列入科室制度。加强夜间对老年病人的护理巡视,可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生活需求,保证其夜间安全。

2.3.2 加强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

责任护士要掌握病人病情,为其提供合理饮食指导。同时安排好病人的各项检查,保证出入均有人员护送,必要时护士亲自护送。严格执行自给药和自备药的管理制度,严格服药到口,避免错服药物。

2.3.3 采取合适的管道固定方法

老年病人记忆力差,容易忘记宣教内容,特别是外科术后放置引流管,夜间翻身或起床时易忘记,导致管道拔出。科室在管道的固定方法和位置方面进行一定的整改,固定使用双层保护,胶布采用3M强力外科胶布。先在病人置管口用一根胶布交叉将管道固定于皮肤,然后再使用工字形的胶布将管道固定于皮肤。取消原先将管道固定于床单的方法,将管道有效固定于床沿钩上,可有效避免病人翻身时管道脱出情况发生。

2.3.4 有效佩戴腕带

腕带是病人在医院的有效身份标志。有些老年病人记忆力差,加之陌生环境,出去散步或就餐回来找不到病房。因此,科内护士每天晨间护理时检查每位病人的腕带,告知戴腕带的重要性,注意松紧要合适。

2.4 加强评估和宣教

2.4.1 入院细致评估

老年病人入院时一般会有家属陪护,应及时了解家属信息、家庭成员及陪护情况。当家属拒绝陪护时,护士应做好三方面工作:安排老年病人在离护士站较近的病房,便于管理;核对电脑入院信息中家属电话的正确性,最好记录两个电话;了解病人的既往史,特别是病人在家里是否有跌倒、走失、精神异常等情况。护士除做好家属的沟通和解释外,应主动与病人沟通,察言观色,发现其精神状态和自知力等,取得家属的配合。

2.4.2 加强防跌措施的宣教和落实

针对老年病人易跌倒的问题,科室护士入院时做好防跌宣教,如穿合适而底有齿的鞋子、信号铃设置合适长度放在病人易取到的床头、靠床头的床栏柄上粘贴防跌标记“防止跌倒请及时拉起床栏”等。同时,严格做好环境的管理,避免地上有水,落实病人设备的定时检查和维修制度。科室有专门的病房设备质控员,每半月进行系统检查,医院的机修班也每月进行巡查,发现破损设备及时修理。

2.4.3 视频宣教

老年病人理解能力受限,有些知识的宣教需花费护士较多的时间,也不能取得理想效果。科室开展视频宣教的模式,将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及术后功能锻炼制作成视频。视频的播放以两种方式进行,对于能活动的病人,每天16:00左右集中在示教室观看;对于不能起床的病人,由责任护士使用科室平板电脑进行一对一播放宣教,可有效提高无陪护老年病人对相关知识的接受能力。

参考文献

[1]黄秋英.老龄患者住院无陪护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2):312.

加强陪护管理 篇6

1 对象与方法

在有陪护的109例患者中, 首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38例 (占35 %) , 癔症49例 (占50 %) , 分裂样精神病17例 (占16 %) , 情感性精神障碍12例 (占11 %) , 所有病例均符合CCMD-3-R中相应的诊断标准。病例年龄13~62岁, 男性42例, 女性67例, 均系家属要求陪护。在陪护人员中属亲子女者52例, 属于夫妻关系者37例, 其他关系者20例。采用临床观察及询问家属等有关情况相符合的方法获取资料。

2 结果

陪护家属对护理工作的影响因素见表1。结果显示, 陪护家属过早要求出院, 擅自解除约束带及私自调整输液速度占重要比例, 其他因素对护理工作也有一定的影响。

3 讨论

3.1 精神病人陪护家属对护理工作的负面影响

通过109例精神病人陪护家属对护理工作负面影响分析发现以下问题。

3.1.1 陪护家属缺乏精神科疾病的相关知识, 过早要求出院, 影响治疗效果

由于精神障碍是一类慢性病, 疗程长, 一个疗程大约需要3个月时间, 患者病情稍有好转, 陪护家属由于各方面的原因, 如工作的关系、经济方面的原因等, 提前要求出院, 此时患者病情并不稳定, 出院后病情容易复发, 影响了治疗效果及医患间的融洽关系。

3.1.2 陪护的袒护和过分包容对住院初期患者实施治疗护理工作的影响

由于大多数精神障碍患者, 对自身疾病缺乏正确的认识, 遵医行为与主动性差, 否认自己有病, 或在病态思维支配下, 很难对周围的事情做出正确的理解和判断[1]。入院初期往往对工作人员持有反感、敌对的态度, 抵触情绪很大, 有的甚至出现冲动、伤人、毁物、自伤、外走等过激行为, 临床上只能采取强制性治疗措施, 陪护家属大多不理解, 或难以接受, 如出现家属私自给患者解除约束带, 有的甚至拒绝治疗, 使患者的病情不能及时得到治疗与控制, 给护理工作带来困难及管理上造成混乱、被动。

3.1.3 陪护的存在更容易发生医疗差错事故

部分陪护家属缺乏医学知识, 求治心情迫切, 希望医护人员能尽快控制患者的病情, 由于精神障碍是一类复杂的多种致病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起效慢, 而且容易反复。有些陪护家属不理解, 认为医护人员没有为其尽心治疗, 水平差, 甚至出现埋怨、谩骂工作人员, 或擅自从外面购药给患者服用的情况, 使患者的治疗方案受到干扰。当然, 陪护家属的存在, 也使部分护理人员将部分工作依赖于陪护家属, 使患者体会不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 这些都会影响护患关系的建立与融洽。

3.1.4 陪护的存在给护理管理上造成一定的危险和混乱

由于陪护家属对精神疾病治疗缺乏深入的了解, 往往出现陪护家属干扰医务人员对患者行强制性治疗, 如:自行给患者减药或加药, 擅自给患者调整输液速度, 过早要求出院, 不遵守电休克治疗的禁食规定, 私自解除约束带, 私自带打火机和水果刀, 或欺骗工作人员私自带患者外出信迷信、巫医等, 给病区管理和患者治疗造成不良影响。

3.1.5 陪护家属自身心身健康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 住院精神病患者家属本身存在较为明显的焦虑情绪, 表现为紧张、失眠、脾气粗暴和躯体不适[2], 在陪护过程中, 经常出现陪护家属与患者吵架, 或殴打患者, 外出赌博, 甚至离院不归, 此外, 曾经出现陪护家属在陪护期间诱发精神障碍、心肌梗死等意外。这些情况的出现增加了精神科临床护理管理工作的难度。

3.1.6 病区男女混合, 加大了管理难度

陪护家属在病区内无形中形成了一个小团体, 由于生活习惯、文化水平、个人素质等方面的差异, 陪护时间过长会导致诸多问题的发生[3]。如不遵守病区规章制度影响他人休息、钱财被盗等, 严格规范精神科陪护家属的管理制度, 同样是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3.2 针对陪护家属对护理工作负面影响的管理对策

3.2.1 加强对病区的管理

患者入院后病房一级护士及时向患者及陪护家属做好入院宣教, 发放《陪护须知》, 让家属了解病区的规章制度, 并与主管医生签定一份《知情同意书》, 了解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 并根据患者的病情, 尽量安排同性别家属住小房间。对兴奋躁动、有外走企图及消极意念的患者, 实行封闭式管理。

3.2.2 加强陪护家属的培训和管理

入院后要定期组织家属集中培训授课, 由经验丰富的责任护士认真给陪护家属讲解精神科住院安全管理要求与疾病相关知识, 如冲动自伤行为的防范护理、危险物品的管理、电休克治疗前后的护理、服药与饮食的护理、外走行为的防范措施、康复期患者的基本要求、正规疗程的治疗周期、坚持长期服药的重要性等, 并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及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 让家属交流心得。同时根据患者病情严禁家属外出或请假, 对屡教不改或有不良行为的陪护家属, 给予转科或出院的处理。

3.2.3 加强护理质量管理

由于精神科陪护家属的存在承担了护士部分专业性和非专业性的技术工作, 减轻了临床护理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4], 使护士可以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健康教育、治疗评估、表格填写、心理护理、出院指导等方面。在专科护理方面, 端正陪护家属的认识, 定期讲解精神症状和病态行为的应对方法, 消除各种偏见, 加强家属对患者康复的信心和热情, 为病人回归家庭、社会打下基础, 并通过陪护家属的满意度来评定护士的工作质量, 促进护患关系的融洽和谐;使护理质量和护理管理工作得到综合提高和加强。

3.2.4 聘请专职陪护

由于精神科工作的特殊性, 部分家属由于工作或家庭的原因不能陪护, 但又担忧患者在饮食起居生活方面无法得到较好的照顾和护理, 主动要求请专职陪护, 专职陪护责任心强, 又有一定的基础知识, 在治疗效果和安全护理上, 效果较好。还能满足家属、子女亲情之心, 许多医院已开展了专职培训中心[4], 精神科专职陪护能否推广, 目前已在探讨。

综上所述, 精神科陪护家属的存在的确给病区的管理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但却可以帮患者尽快熟悉医院的陌生环境, 使患者心理上有安全感, 有利于病情的康复。精神科病房陪护家属能否存在, 目前仍有争议。

摘要:通过对109名精神障碍患者的陪护家属对临床护理工作影响的观察, 探讨陪护家属对精神科病房护理工作的影响及相应管理对策。我们认为陪护家属的存在及其对患者的过分包容和袒护容易导致发生医疗差错事故, 给护理管理造成一定的危险和混乱。通过对病区的综合管理及加强对家属的培训、聘请专职陪护等措施, 使精神科临床护理管理工作得到改善, 提高了护理质量。

关键词:精神科,陪护家属,影响,管理对策

参考文献

[1]王刚平, 颉瑞.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陪护亲属心理状况分析及临床干预[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03, 9 (2) :97-98.

[2]李莉, 李珊珊.精神科家属陪护病房的新模式及相应护理管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7, 1 (1) :61-62.

[3]翟式春, 王玉霞.谈精神科开放管理及陪护人员的作用[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1997, 7 (2) :125.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加强陪护管理】相关文章:

病房陪护管理制度06-22

探视陪护管理制度04-28

陪护协议04-11

陪护合同04-25

产假陪护假05-08

免陪护护理05-24

护工陪护服务协议05-25

陪护工职责范文05-20

护工陪护协议范文05-27

老年患者陪护范文05-29

上一篇:现代农村环境艺术设计下一篇:加强企业廉政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