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赛

2024-06-10

荷赛(精选六篇)

荷赛 篇1

这种差异首先体现在图像文本展现的静态与动态上, 由这种文本上的动静态直接反映的是摄影记者创作态度上的张扬与内敛、表述理念上的对冲突或和谐的偏好。此外, 这种差异还体现在照片所呈现出来的中西摄影记者对于拍摄状态的假定与偏好, 如西方摄影记者更乐于、也善于在突发情状下进行拍摄, 而中国摄影记者则更喜于在静态的环境中进行拍摄, 甚至进行事先的预设。以下本文将以差异为主轴, 结合中西方“荷赛”获奖作品进行具体分析。

一、图像文本的题材:静态与动态

1988年到2011年的24届“荷赛”中, 我国共有25组 (包括单照和组照) 作品获奖。但与西方获奖作品多表现突发事件与国际重大新闻, 多选取动态题材不同, 我国摄影记者的获奖作品多集中在“艺术类”、“自然类”此类相对静态的新闻摄影方面。获奖的25组照片中有10组属于这两类, 其他5组属于体育类 (包括体育类、体育专题类、体育动作类) , 有5组分属日常生活、肖像、新闻人物和科技, 另有2组属于一般新闻、2组属于突发新闻、1组属于当代热点类。从对以上获奖作品的归类, 可以看出中国摄影记者们获奖作品所选取的题材都是静态或者说动作幅度不大的事物。如《被镉污染的桔子》《万州濒临灭绝的植物》《北京电视中的奥运会》等拍摄的都是具体的某一个静物——桔子、植物叶子、电视机, 《西藏僧侣为灾民火化》《彝族牧羊人》《天津茶馆的传统评书》等的拍摄对象都是静态或者动作较为舒缓的人物形象。

而2009年智利摄影记者的《火山爆发》通过光影的强烈对比和翻滚的浓烟给人一种灾难将至的紧迫感;2010年匈牙利摄影记者的《正在捕食的翠鸟》将翠鸟捕食掀起的轩然大波与池水其余地方的静谧、翠鸟的扑腾与池鱼的安闲非常完美地融入一张照片中, 对比之中动律十足;而2011年德国籍摄影记者的《拯救我们的海洋基金:南非鲣鸟登陆》更是在静动、大小、单数与群体的对比中将鲣鸟掠过时双翅的力量、眼神的力度刻画地非常到位, 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动体形象的瞬间情态。

这种静动态题材的不同, 不仅仅在于题材本身的选择, 同时也在于此题材在摄影文本中的表现。在2011年第54届“荷赛”的“突发新闻类”和“一般新闻类”获奖作品中有三幅是与火有关的。一幅是匈牙利摄影记者PETER LAKATOSO的《着火人从铁塔上跳下》, 一幅是意大利籍摄影记者CONTRASTO的《海地老钢铁市场火灾》, 还有一幅是中国摄影记者牛光的《西藏僧侣为灾民火化》。同样是火, 三位摄影记者的角度, 或者说图像呈现的力度是完全不一样的。

二、图像文本的表述理念:和谐与冲突

中国摄影记者镜头下的照片多为社会和谐面、正面的呈现, 或者多是细碎温馨的生活画面, 这也就使得他们的作品相对而言没有太多的张力与冲突。如同获2009年一般新闻类单幅二等奖的作品《四川地震幸存者》的摄影记者赵青在接受采访时所说的, “我……看到一对夫妇在一片废墟中支起锅, 平静地做起了晚饭。看到废墟中升起的丝丝炊烟以及炉膛内闪动的炉火, 我非常激动……这一场景让人看到了希望……事件中那些反映人性向上的东西更容易打动人。”《走出北川》体现的是北川地震救灾过程中的军民团结一心的向上凝聚力;西方摄影记者的获奖作品多强调客观事物呈现出来的动态强度、动体形象在某个瞬间情态的强度;并通过景别深浅上的处理、画面透视度上的比较等方式将这种强度的强调展现得淋漓尽致。

以2009、2010两年突发新闻 (单幅) 一等奖的两幅作品为例, 这种中西方图像文本表述理念上的差别就体现得尤为突出。2010年突发新闻单幅一等奖的获奖作品, 澳大利亚籍摄影记者Adam Ferguson拍摄的“妇女从爆炸现场撤离”和2009年突发新闻单幅一等奖的获奖作品, 我国摄影记者陈庆港的“走出北川”同为“获救”题材的照片, 前者中的三个人物都处在急匆匆向外奔走的状态中, 这可以由救援队员打开的大跨步、前后分开的双臂、似乎在呼求更多帮助的张开的嘴巴, 由于快速奔跑而甩起的衣服的形状以及妇女由于受到惊吓而行动稍显迟缓地弯起的右腿等呈现出来;这些动作的特点就是带有很强的动势, 是迅速行动的动作的瞬间凝结。而后者中的所有人物形象都是相对静止的:躺在担架上的获救人员, 虽然脸上依然布满血色但他的眼睛锁定的是拍摄的摄像机, 虽然仍有身处灾难的惊怖但也有一种获救的释然;同时营救人员虽也动作各异, 有用手支撑着身体稳住担架的, 有跨开大步准备将担架接到手中往前移的, 但他们的动作都显得小心谨慎, 是缓慢进行的。

三、图像文本的表达过程:预设与突发

事实上, 图像文本题材上的静态与动态、表达理念上的和谐与冲突, 都体现在摄影记者拍摄的过程之中, 这种审美的趋向是完整落实在镜头的成像过程中的。纵观“荷赛”获奖作品, 可以看到西方获奖作品多集中于突发事件的拍摄或者是事件行进过程中“意料之外”的抓拍, 相对而言中国摄影记者的作品则多有预设的嫌疑。一类是摆拍。如方谦华的《被镉污染的桔子》《万州濒临灭绝的植物》、傅拥军的《西湖边上的一棵树》、李洁军的《复制战争》、赵青的《北京电视中的奥运会》等这一类对物的摆拍完全由摄影记者掌握拍摄的主动权。另一类是摄影记者与摄影对象之间的互动拍摄, 也就是说这两者协作共同完成照片的拍摄。我们清楚, 一张新闻照片要承担起它的真实性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意味着它必须是以第三方的身份出现, 必须尽量客观地来呈现被拍摄人物当时当地的动作、情态。

由于西方媒体、民众对真实性的追求, 西方摄影记者更倾向于在现实生活、在真实场景下进行抓拍, 因而在其拍摄的画面中看到的更多是突发的状况。

参考文献

[1]陈伟.“荷赛”的眼光——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获奖作品的特征[J].新闻爱好者, 1996.

[2]夏道陵.“荷赛”评委眼中的“荷赛”[J].中国记者, 2000.

[3]张晓蓉.“荷赛”情结与中国新闻摄影[J].中国记者, 2000.

[4]石劲松, 邱家和.“荷赛”是平台民族亦世界——中国新闻摄影走向世界之路初探[J].新闻记者, 2002.

[5]石劲松, 张晶.“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从“荷赛”谈中国新闻摄影走向世界的切入点[J].青年记者, 2002.

[6]刘庆云.“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如何评奖[J].中国记者, 2002.

[7]蔡爱青.从“荷赛”看中国灾难新闻的图片报道[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03.

[8]曾煌.“荷赛”的声誉、影响和局限[J].中国记者, 2003.

[9]李振岐.“荷赛”为何对中国新闻摄影说“NO”?[J].新闻知识, 2004.

荷赛公司企业文化 篇2

企业使命:让中国的消费者享受到最高品质的西班牙原装进口葡萄酒和橄榄油

企业愿景:成为中国进口食品行业里综合实力最强和最具社会责任感的成功企业。

企业作风:凡事以第一名为目标,坚信我们在一起能做好任何事情!

企业境界:健康、挑战、成功、快乐!

企业口号:让我们一起实现梦想!

发展宗旨:先成就我们的代理商、经销商和合作伙伴。只有他们成功了,我们自然而然也就成功了!经营理念:让合作伙伴轻松拥有自己的事业,让其获得成长,财富和快乐!

工作理念:比最努力的更努力,比最用心的更用心!

团队理念:不像海滩沙石相互撞击,犹如星斗一样彼此照耀!

管理理念:对下服务,对上服从。

为人理念:以心感人人心归,近心者人人近之。

营销理念:不是为利益推广产品,而是真心的帮助别人成功!

服务理念:服务品质始终如一,服务方式绝对差异!

用人理念:优秀人才最优惠,平庸之人最昂贵!

发展理念:以个人退公司进为指导原则,以局部让全局取为核心思想!

成长理念:没有不公平的待遇,只有不公平的能力;

没有不公平的能力,只有不公平的学习!

薪资理念:没有无成果的报酬,无成果的报酬是耻辱!

晋升理念:没有接班人就不能晋升,要想晋升必须有接班人!

品质理念:标准决定水准,人品决定产品!

品牌理念:无形决定有形,有形彰显无形!

节约理念:赚的是营收,省的是净利!

竞争理念:避开竞争是最快的竞争,不用竞争是最好的竞争!

行动理念:凡事都要主动出击,被动不会有任何收获!

创业理念:人生没有失败,只有提前放弃!

生存理念:顺境时乘胜追击,逆境时加倍努力!

执行理念:没有条件,没有借口,没有不可能!

黑白理念:以爱护公司为荣,以损毁公司为耻;

以敬畏制度为荣,以无视制度为耻;

以成就别人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勤奋认真为荣,以自私懒惰为耻;

以增加措施为荣,以下降指标为耻;

以团队共进为荣,以个人主义为耻;

以积极挑战为荣,以消极逃避为耻;

以拿到成果为荣,以完成任务为耻。

核心价值观:诚信:诚实守信的品行;仁爱:仁爱感恩的美德;

负责:主动负责的精神;廉正:廉正无私的心境;

创新:创新精进的思维;共赢:共赢共享的胸怀;

专注:用心专注的态度;顶立:顶天立地的格局。

共同做事的荷赛人

感恩的荷赛人:感恩所有帮过荷赛的人,大爱才能做大事,人人有颗感恩的人,回报家人,回报社会。扎根的荷赛人:人人定位,扎根荷赛,同舟共济,不离不弃,根连根,心连心,企业才能长成参天大树。相信的荷赛人:相信自己,相信老板,相信团队,相信公司,相信行业,相信国家。

企业家的荷赛人:诚信第一,全身心工作,不自谋私利,打造团队,整合社会资源,提升人身价值,回报社会。(有企业有家,把企业当家的人叫企业家)

学习的荷赛人:学习是一种责任,学习才能不断成长,让学习拥有智慧,成就人生,只有学习型企业才能持续。

勇敢的荷赛人:感想、敢说、敢做、敢于担当,执行力强,能够独当一面。

开放的荷赛人:弘扬荷赛文化,民主发展,加强合作交流,创造一流商业文化氛围;时刻发现人才,认可人才,帮助人才,为有能力的人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

干净的荷赛人:不拿回扣,淡泊名利,打造一支干干净净的队伍,荷赛家人一起做事,获得尊重,不在为钱操心。

责任的荷赛人:我们能力有限、责任无限,以产业报国为己任,倾力中国发展。

发展的荷赛人:以人文本,科技创新、专业专注(精于进口食品,专于葡萄酒和橄榄油),境界高,方向清,决策准,基业才能百年长青。

公司人才理念

公司最宝贵的资产是人才:

1、荷赛最宝贵的资产是人才。

2、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

3、荷赛把人才看做企业最宝贵的资产。

4、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当今企业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树立什么样的人才理念、用什么样的人,事关我们事业的成败。

5、荷赛把“最宝贵的资产是人才”看做企业重视人才、爱护人才、开发人才、使用人才、留住人才的指导理念。

6、从心态和能力两个维度,荷赛把人分成四类:

第一类人心态好能力也好的,他们是精品,是最好的“人财”,因为他们能为自己也为公司创造财富,公司将重用他们;

第二类人心态好但能力一般的,他们是成品,是通常意义上的“人材”,公司将着力培养他们的能力,让他们早日成为精品;

第三类人能力非常强,但心态很负面的,他们是毒品,我们称他为“人豺”,如果他们不改变心态,公司将敬而远之;

第四类人能力不强心态也不好,他们是废品,我们称他为“人裁”,公司将予以淘汰。

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是荷赛非常认同的人才竞争机制。

7、荷赛竭尽所能做到:人适其位,才尽其用,人尽其能。

为了让我们的资产增值,公司给到她们最好的培训:

1、人才是企业的资本,人才是最宝贵的财富,人才是荷赛最宝贵的资产。为了让我们的资产增值,公司给到她们最好的培训。

2、荷赛公司认为培训直接产生价值,培训是员工最大的福利。如果我们荷赛人未经专业培训就去服务我们的顾客,那无疑是在冒失去顾客的危险。荷赛将为我们所有的代理商和经销商提供专业的培训。

3、荷赛公司站在战略的高度上重视和强调培训。在当今高手如林,竞争白热化的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的企业必定是那些帮助其团队成员充分发挥潜能的企业,荷赛正是这样的一家企业。

4、荷赛人深深地认识到: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将取代其他企业资本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谁拥有了具有竞争力的人才资源,谁就将在竞争中占据优势。荷赛正致力于构建公司员工、代理商、经销商三位一体的高效学习型组织体系,这一体系不仅是荷赛经营理念和管理理念的运用,更是荷赛人才理念的具体实践。

要想得到人才,自己先成为人才:

1、成功吸引成功,民工吸引民工。只有我们自已先成为帅,将才会参与到我们的事业中。一流的人才一定是靠我们自身魅力吸引进来的。

2、荷赛公司认为:要想得到人才,先要自己成为人才。所以我们每个荷赛人更要有成长的渴望,更要有进步的需求,更要对自己有不一样的要求。

“荷赛”启示录 篇3

作为世界上最权威的新闻摄影比赛之一,此奖一出,立刻成为全球摄影师和媒体关注的焦点。由于投稿数量没有限制,全免费,据曾担任过“荷赛”评委的新华社高级编辑黄文说,在她担任评委的那届“荷赛”中,曾有摄影师一人就投稿近千张。

相比之下,如美国的POYi(年度照片)等新闻摄影比赛虽然历史较“荷赛”更为悠久,但由于要求每个摄影师只能投一定数量的作品,如美国的BOP(最佳照片)评选要求每个参赛者只能投20幅(组)作品,而POYi更要求每个摄影师只能投15幅(组)作品,并且每人需交纳50美元的参赛费。所以尽管这些摄影比赛对参评类别的设置和划分更为细腻、合理,但有了这些限制,其规模的扩张进展缓慢,受新闻摄影界、尤其是普通摄影爱好者的关注也相对较弱。但这些摄影比赛的水平与“荷赛”相比,应该是各有千秋、难分伯仲。

无论如何,按照“荷赛”组委会的官方说法,本届“荷赛”共吸引了来自124个国家的5247名摄影师参加,投稿数量达到101254幅,虽然并未刷新上届纪录,但也足以让“荷赛”在世界同类摄影比赛中保持领先地位。所以,从“荷赛”的获奖作品中我们依然能够欣赏到当今世界最优秀的新闻摄影作品,虽然不可能是全部,但这些作品依然给我们很多启示。

早或晚

作为2011年最严重的灾难,关于日本地震海啸题材的照片在本次“荷赛”中获得了包括突发新闻类组照一等奖、新闻人物类组照一等奖在内的7个奖项,成为本次“荷赛”的重头戏。这些照片都非常优秀,也非常地耐人寻味,尤其是它们在拍摄时间方面的差异更值得我们思索:7组照片的拍摄时间跨度超过半年。

获得突发新闻类组照一等奖的《暴怒的海啸》(图1为其中一幅)拍摄于2011年的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发生的当天,6张照片全部是记者乘坐直升飞机在空中俯拍的,展示了海啸发生时的可怕景象。即使时间已经过去近一年,这些照片依然像电视的现场直播一样,让观者如临其境,为当时身处灾难中的人们的命运而惊呼。获得这样的照片只有一个诀窍——在灾难发生后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现场。而日本《每日新闻》记者Koichiro Tezuka就做到了这一点。

在重大灾难发生后,很多记者都渴望自己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毫无疑问,Koichiro Tezuka完美地利用了自己地利人和的优势,然而,对于绝大多数记者来说,这种希望通常都是泡影,但无法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并不意味着无所作为。恰恰相反,在这种大灾难的报道中,无论何时抵达现场,只要你有想法、有准备并且善于发现,都能为记录灾难以及灾难中的人性做出巨大贡献。

本次在“荷赛”中获奖的其他六组相关照片都拍摄于地震发生的至少半个月后。其中最晚的一张拍摄于地震发生的8个多月后。这些照片虽然没有展示地震和海啸正在发生时的场景,却依然能够让人感受到灾难的可怕以及灾难中人性的丰富。摄影师用细腻的镜头展示了被地震摧毁的世界,以及灾难中人们的悲伤、迷茫以及他们笑对人生的坚强。

此次获奖作品中,关于日本地震的7组照片也向我们证明,在灾难发生后的每个阶段,都可能拍出佳作。

第一阶段,灾难发生后的第一时间。灾难正在发生、发展而没有结束,关于灾难的报道主要是动态跟踪。这个阶段非常短,像地震这样的灾难甚至可能只有几秒到几十秒钟,而海啸的时间稍长,洪水、火山喷发或者核泄漏等灾难,其持续时间则会更长,达到数天甚至数月。在此阶段,如《暴怒的海啸》的拍摄者那样及时赶到灾难现场进行记录,是最为重要的事。而为了这个目的,合理选择最佳交通工具以及合适的地点颇为关键,同时,此阶段的报道还具有较大的危险性,需要拍摄者有所准备。

第二阶段,灾难的发展告一段落,救援展开。对于地震来说,这个阶段大概就是地震发生之后的72小时救援黄金时间。而对于其他如洪水、火山喷发以及核泄漏等灾难,这个阶段会和第一阶段相交叉。这个阶段很容易出现令人热血澎湃或者潸然泪下的场景,比如废墟下顽强的生命、感人的亲情场面、艰难的救援,以及各种生命的奇迹。本届“荷赛”的获奖照片中没有出现这个阶段的作品,可能与这次地震的特点有关——地震同时发生的海啸淹没废墟,垮塌的房屋中的几乎所有生命都被带走,也可能与日本民族自身的特点有关——面对灾难,这个东方岛国的民众显得相对平静。

第三阶段,灾难的发展完全停止,开始安置灾民、清理废墟并重建家园。灾难可见的巨大伤害充分显现,人们开始重返家园,亲人的遗物以及家园的废墟将让他们深感物是人非而痛苦不堪。这个阶段可以持续到数月甚至数年,摄影师可以完整地捕捉到灾难中的各种人性之美:脆弱与坚强、欢乐与悲伤、回忆与渴望。本次“荷赛”获奖的大部分照片都拍摄于这个阶段。获得一般新闻类组照二等奖《海啸后果》(图2为其中一幅),由曾9次获 “荷赛”奖的马格南图片社摄影师Paolo Pellegrin拍摄,展示了地震和海啸留下的可怕景象;获得一般新闻类组照三等奖的照片《日本核难民》,由美联社记者David Guttenfelder拍摄,展示了福岛核电站发生泄漏之后的附近城市和乡村的荒芜和死寂;获得新闻人物类组照一等奖的照片《海啸》由法新社记者Yasuyoshi Chiba拍摄,展示了海啸废墟上的种种景象,折射出灾难留下的创伤以及人性的坚韧:有的灾民在家园的废墟中拿着逝去亲人的遗物失声大哭,有的回到亲人最后出现的地方深深地怀念,有的则放置鲜花点燃蜡烛为失踪的亲人祈祷。我尤其喜欢这组照片中灾民在废墟中烧水泡澡的照片,以及樱花怒放在废墟上(图3)的这两张照片。前者与当年汶川大地震后获奖的《废墟上的生活》(一家人在废墟上烧火做饭)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且戏剧性更强,突显出面对灾难的乐观平和态度。而怒放的樱花一幅,则用一种超现实的画面带给观者以希望。

第四阶段,探访和记录灾难的长期影响。灾难留下的伤害可能持续数年甚至数十年,包括它造成的伤残、家庭的破碎、身体和心理上的各种后遗症、城市的毁灭以及对亲人的追忆等等。2010年,一组名为《越南:战争的遗产》的照片被评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年度照片,照片通过记录越南岘港两个普通缺陷儿童家庭的生活,反映美军在越战中大规模使用过的用以除草的橙剂对人类健康、生育等造成的恶果。而获得本次“荷赛”人物肖像类单幅三等奖的照片《Toku Konno》(日本人名)就属于这个阶段的经典作品,如图4。这张照片拍摄于2011年日本大地震发生的8个多月后。法国摄影师Denis Rouvre以其细腻的镜头通过受灾者布满皱纹的脸、忧伤的表情,以及让人不忍卒读的深邃眼神,展现出灾难留给人们的心理阴影。这张照片也同时获得本届“荷赛”的评委特别奖。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好饭不怕晚”,对于报道摄影来讲,早或晚并不是问题的关键。早有早的成果,晚有晚的收获。而且相比之下,我更崇拜那些虽然姗姗来迟,却依然能够凭借自己独到的眼光和思想为世界留下独特影像的摄影师。所以,无论早晚,请保持着自己对于摄影的激情。

短与长

一寸短,一寸巧;一寸长,一寸强。这是武侠小说中对于兵器长短差别以及使用特点的评价。对于拍摄新闻照片,尤其是新闻故事和组照来说,拍摄周期的长短也有着同样的特质。

本次“荷赛”的文化与艺术类组照获奖作品中有两组作品非常具有“短”与“长”的典型性:获得二等奖的《伏都教徒的朝圣路》是在两天之内拍摄完成的,而获得三等奖的《还乡》的拍摄周期则接近20年。从两天到20年,两位摄影师以迥异的拍摄思路为我们呈现了不同的作品,也留给我们很多启示。

《伏都教徒的朝圣路》是意大利摄影师Emiliano Larizza在2011年7月15至16日拍摄的(图5为其中之一),向我们展示了海地伏都教徒在圣水镇净身朝圣的场面。

照片的成功之处,第一是它的题材。这是一个不太为人所知的仪式,而仪式本身又是如此的疯狂和壮观,具有引人观看的潜质。其二是摄影师娴熟的影像表达能力。这组作品的视觉语言相当前卫,但运用得又非常合理,可以说摄影师在很短的拍摄过程中,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摄影技巧将整个朝圣场面营造得更加神秘和狂热,也更引人观看。

正所谓“一寸短,一寸巧”。如果摄影师在一个较短的拍摄时间内,不能用巧妙的角度和拍摄手法来进行创作,“短”与“巧”不相配合,作品就很难在激烈的影像竞争中独占花魁。这也让我想起第51届“荷赛”评审团主席加里·奈特的话:“媒体摄影师的确处在一场危机中。当几乎人人都有相机时,成为一名(职业)摄影师意味着什么?仅仅‘在场’已经不够,而应该在照片的布局和内容描绘上多下工夫。”

《还乡》是中国摄影师旷惠民酝酿18年的作品,反映毛主席与他的故乡人之间的关系。摄影师在介绍这组作品时说:“我常在日常生活、出差旅行、重大活动、民间祭奠中发现当今社会与毛泽东相关联的画面瞬间。拍摄积累了3000多张底片和数据。这次从中挑选12张图片编辑出《还乡》,希望能再现、反思我们的现实与未来。”

这组照片的拍摄手法非常平实,没有太多花哨的技法,成功之处在于长期的关注、投入、积累,才有可能让读者通过影像品读出其中内涵。据作者介绍,1993年开始,每年12月26日毛泽东诞辰纪念日,他都会去韶山冲毛泽东铜像前,参加各种纪念活动的拍摄。连续拍摄6年后,他又拓展了拍摄区域和内容,从湖南湘潭东方红广场到北京天安门广场、从毛泽东故居到北京毛泽东纪念堂、从民间工匠制作的毛主席塑像到各种艺术博览会展览的与毛泽东有关艺术作品,多角度、全方位地记录群众对毛泽东的纪念。正所谓“一寸长,一寸强”,对一个题材长达18年的关注本来就是一项伟业。

2011年的“荷赛”中,一组名为《茱莉》的照片获得了当代热点新闻组照二等奖。摄影师从1993年起开始关注一个名叫茱莉的吸毒母亲,记录她痛苦的人生直至她2010年死去。这样用十多年的不断跟踪而创作的沉甸甸的作品,让所有观者为之动容——这就是纪实的力量。摄影活动策划者曾璜曾说:“拿一个相机对着窗外,每天拍一张,连续拍10年就是一部非常伟大的纪实作品。”这句话非常深刻,记录沧海桑田的巨变本来就是摄影师的使命——凝住瞬间,记录历史。

其实本届“荷赛”获奖照片中拍摄周期最长的还不是这组《还乡》,而是英国摄影师Norfolk和他的前辈Burke一起完成的组照《Norfolk和Burke》,如图6。这组获得人物肖像类组照三等奖的照片,拍摄周期超过130年。1878至1880年间,英国摄影师John Burke在英国发动的第二次对阿富汗战争中拍摄了很多照片。100多年后的2001年,又一个英国摄影师Simon Norfolk在阿富汗战争期间来到这里,当Norfolk看到Burke所拍摄的那些影像之后,他“立即从中看到了帝国历史的巡回”。随后的2011年,Norfolk在阿富汗寻找与Burke照片中相似的场景,以相似的地点、情境、构图甚至画面色调来表达自己对历史轮回的暗喻。虽然历经130年,但相似的场景、画面以及人物关系却在诉说着这样的事实:在阿富汗,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其实从未离去。Simon Norfolk以自己独特的思维将130年前的照片与自己刚刚拍摄的照片组合起来,让我们感受到了时间的力量,而这也正是纪实摄影的魅力所在。如饮陈酒,久而弥笃。

所以,当代的摄影师,既要拥有“短”的“巧”,又要坚持“长”的“强”。既要具有高超的拍摄技法以及独特的观察视角和思想理念,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创造卓尔不群的作品的能力,同时又要能够坚守自己作为摄影师的使命,去发现时代巨变中具有一定社会意义并值得关注的东西,长年如一日地记录其变化,最终用影像为历史造册。

近和远

对于大多数摄影师而言,本次“荷赛”获奖照片中的大部分所展示的新闻和故事都和自己距离遥远,如利比亚战争、日本大地震、埃及游行示威、挪威枪击事件、伊拉克自杀性爆炸。这些题材波澜壮阔,让摄影师想要赶到现场立刻开始创作,或者至少幻想自己在现场会如何拍摄。然而,说实话,这样的题材确实只属于极少数的摄影师,绝大多数摄影师终其一生可能也没有机会去拍摄与上面的题材类似的事件。当然,除非这些题材中所触及的灾难和巨变就发生在这个摄影师身边,但我不知道那是幸运还是不幸。

不过,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在没有机会接触到上面那些剧烈的题材的时候,机会之门同样向所有的摄影师敞开。在本次“荷赛”的获奖照片中,我最喜欢的是获得日常新闻图片故事一等奖的作品《不离不弃》(图7为其中之一)。这是阿根廷摄影师Alejandro Kirchuk从2009年开始拍摄的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拍摄对象就在拍摄者身边——他们是摄影师的祖父母。Alejandro Kirchuk通过对自己祖父母生活的记录,向人们呈现年老人群,尤其是阿兹海默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生活状态,唤起人们对这个特殊弱势群体的关注。

Alejandro Kirchuk在接受采访时说:“这是关于一对年老夫妻的故事,Marcos与Monica,他们是我的祖父母。我的祖母Monica今年87岁,4年前她被诊断出患有阿兹海默老年痴呆症。祖父Marcos今年89岁,在祖母确诊后奉献了所有的时间去照顾她。由于祖母长时间卧病在床,两人只能在卧室狭小的空间内交流。然而,离开卧室,祖父自己也承受各种变化带来的情感及肉体上的巨大苦痛。”摄影师的记录一直持续到他的祖母去世,而祖父孤独地延续着人生。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像这样身患绝症却相濡以沫的祖父母,也不是每个摄影师身边都有这样让人伤感流泪的故事,然而,正如新华社摄影部领衔编辑陈小波所说:“一个好的摄影师应该在自己生活的50米范围内发现好的题材,并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只要你静下心来观察、感受和发现,像婴儿一样用好奇的眼光重新审视你所生活的世界、街道、单位,甚至是自己的家庭,必然会找到让你感动的故事或者非常好的题材。

诚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当我们羡慕“远的美”时,也不妨环顾四周,看看自己熟视无睹的东西,去发现“近的幽”;当你在梦中看见自己像一个战地记者那样浴血奋战时,何妨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在醒来后拿起相机,就从自己的身边开始拍摄。

荷赛 篇4

随着新闻传媒产业的国际化发展,新闻摄影作为新闻稿中最吸引读者的“抢镜王”,对新闻想要表现的内容及作者情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世界新闻摄影的引领者,“荷赛”在国际新闻界中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很多优秀的新闻摄影作品都是通过“荷赛”来评选的,其也成为新闻摄影的新风尚,引领着新闻摄影未来的发展动向。因此,笔者认为应当对“荷赛”新闻摄影评选过程进行分析,并透过其剖析国际新闻摄影的最新发展动态。

二、“荷赛”评选过程简述

“荷赛”的评选并非简单的对摄影作品的评价,其同时融合了作品本身内涵的表述,对于其深刻含义的展现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正是“荷赛”的多种功能和价值,才让其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世界范围新闻摄影的比赛——“荷赛”,其评选需要经过一定的过程和程序。首先,“荷赛”的评委要通过大屏幕的图片快速播放从数万张图片中进行筛选。首轮筛选时只有图片,且不可参照文字说明,一般会有大约80%的图片无缘第二轮竞争。在第二轮筛选时,评委对于数千张的“好”图片的观察和研究较深,还会相互交流、讨论或者争论,从而挑选出优秀的新闻摄影,并且再对照新闻稿,做出综合评定,一般获奖作品率为0.01。其中也不乏一些奇怪另类的新闻图片,这会引发评委之间的争吵甚至是观念的交锋。评奖过程十分残酷,第二轮图片之间竞争也十分激烈,评委对图片褒贬不一,也使得评选的结果可能出人意料。

三、从近年“荷赛”获奖作品评析世界新闻摄影的最新发展

(一)了解经典新闻摄影理念,把握世界影像发展趋势

图片是对现实的记录与反映。近年“荷赛”获奖作品中多次出现了一些个性十足的影像图片,而这些作品在后面的一段时间内成了新闻摄影的“经典”效仿对象。但是,针对新闻摄影最根本的要求一直都是极强的现场感染力,而且获奖摄影一般都具有较强的情感感染力或故事性。精彩的瞬间捕捉或者是能够凸显新闻实际的图片已经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从2007年开始,“荷赛”已经不再以“经典”面目示人,而是风格突变,很多获奖作品都具有极强的个性和主观色彩。此外,摄影语法方面,一些作品不再延续新闻现场的经典路线,而是故意对图片的清晰、完整和画面感进行低端的“改造”,有些新闻人物是不完整、不清晰的,甚至选择的对象根本不具有代表性。例如,欧美摄影师佩里格林的《纽约时装周》,简直就是对经典摄影语法的“挑衅”,打破了人类对经典新闻摄影的认识,甚至给人虚幻缥缈之感,与现实新闻的现场感形成极大反差。

(二)新闻摄影的艺术化倾向

一方面是画面语言的艺术化。优秀的摄影图片自己能说话,因为其构图精巧,色彩运用恰当,光线适度,颇具质感,多种艺术语言手法为一体,将生动的瞬间从巧妙的视角进行图片渲染,艺术化倾向较强。比如黑白影像的制作,摄影师为了表现传统感和怀旧味道的场景或者新闻写实,会故意选用黑白照片或者暗淡的单色调作为表现形式,表面上看是放弃了色彩语言,实际上是对色彩的创新应用,而且更加凸显了照片的构图和质感效应,给人一种关注引导和微妙情感的传递。再如图像故意的模糊化,随着摄影技术的发展,图片像素越来越高,但是很多时候,摄影师为了表现朦胧或者动感,会对清晰的图片进行局部或者整体的虚化处理,让新闻图片的风格独特,更提升了其内涵表现感。另外,LOMO效果也是对画面质感的故意粗化,形成一种非主流的画面感,深受年轻人的喜欢。另一方面,世界新闻摄影作品的创作观念不断艺术化。传统的新闻作品都是先有场景再迅速抓拍,与艺术拍摄的先设定好场景再拍摄的手法和创作观念正好相反。但是近年来,也有很多新闻图片运用了艺术照片的观念和手法,摆拍十分突出。比如在记录北京奥运受到国人广泛关注的新闻影像时,摄影师并没有对各类比赛场景中观众的呐喊和欢呼进行简单罗列,而是精心策划在不同场所,所有观众的电视画面都是北京奥运。该创作过程形式单一,也没有较强的戏剧性,但是当所有的画面整合到一起时,却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三)系列照片和新闻特写摄影盛行

在“荷赛”获奖作品中,有些是系列照片,而且很多都具备新闻特写效果。现如今的系列照片从几张到几十张不等,其运用的手法之一就是连拍,给人以连续关注的吸引力,丰富地展现了想要表达的事物特征。另外就是利用图片之间的横向联系,突出同一个主题,比如欧洲杯比赛场景。还有一种是以人物为特写的新闻表现形式,构成了完整的戏剧故事,以系列图片展现出了人物的形象。例如,对英雄人物的追踪报道,就是利用其生活化的场景来展现其特征,感染观众,给观众以共鸣或者心灵的震撼。通过新闻特写,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人物所处的背景、环境、处境,并对其主要的发展有深入的了解和持续的关注。系列照片和新闻特写的感染力较强,且内容充实,内涵丰富,已经成为世界新闻摄影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

四、结语

新闻摄影在时代的推进下,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其突破了传统摄影的格局,有了新的气息。艺术性、经典性的摄影趋势,也让新闻摄影的发展越来越贴近百姓生活,让人们对新闻摄影的未来发展产生新的思考。我们要顺应新闻摄影发展的脚步,探索更好的摄影方式,让新闻摄影与人们的生活更加贴近,真正促进新闻摄影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健.新闻摄影的艺术化趋势解读——以近年荷赛获奖作品为考察对象[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2(04):91-98.

[2]杨健.新闻摄影应呈现对人类处境、状态和命运的思考——对话第56届“荷赛奖”终审评委顾铮[J].新闻记者,2013(04):53-57+2.

荷赛身后的华赛 篇5

从本届新近出炉的华赛结果来看,有七个获奖作品与荷赛“撞车”,虽然主办方一再地强调这是中国摄影师首次在世界级的摄影比赛中夺得年度摄影大奖的殊荣,但是相同的获奖题材,荷赛的评选结果从最近这几年的结果看,明显已与华赛有所不同。下面就这个问题,具体分析一下。最明显的不同就是评审标准的不同。荷赛最近几年的评选结果明显是在努力寻求突破,从第51届《美国士兵在掩体内休息》的模糊视觉到今年李洁军《战争情结》的“考验荷赛”,荷赛的突破显得非常强烈,对于这种突破,你可以理解为是处于视觉语言应运瓶颈下的一种没有方向的挣扎,也可以想象为多元化语境下的自然现象。突破,带来的结果是,人们的不理解、思索和继续关注。反观华赛,评选的结果中规中矩,似乎在几年前荷赛的评选作品中见过类似格调的作品。什么原因呢?看过华赛的评委团名单后,似乎想明白了一点。米歇尔·斯蒂芬森,本届华赛评委,1993年荷赛评委会主席;黄文,本届华赛评委,曾两任“荷赛”评委。这样带有荷赛“血统”的评委,选出具有荷赛“味道”的作品也就不难理解了。但是据有过两个比赛评委经验的米歇尔称,她更欣赏华赛的评选方式。对于本届大奖的作品,也颇为满意。她认为,一幅好的作品是具有冲击力的,有良好构图的,还有强烈个人风格的。作为一个优秀的新闻摄影师,不但需要在第一时间捕捉到画面,还要有控制选取现场画面的能力以及表达与众不同观点的能力。

一个极力的求新,一个崇尚传统,新闻摄影的发展趋势究竟如何呢?我们不敢妄加预测,但是直击现场,讲述事实的使命不会变。至于主观的记录,还是客观的表述,那是摄影师讲述故事的题材和方式的不同罢了。

第五届华赛年度最佳摄影作品母爱·地震邹森 摄(中国)

1.新闻人物单图优秀奖希拉里·克林顿失去代表民主党竞选总统资格

新华社/张岩 摄 (中国)

2.日常生活类新闻组图铜奖自由安魂曲

Joseph Rosario /马苏德?阿拉木?立顿 摄 (孟加拉国)

3.战争灾难等突发事件类新闻组图金奖肯尼亚冲突

法新社/沃尔特尔?阿斯特拉达 摄 (阿根廷)

4.非战争灾难类重大新闻组图金奖伊拉克囚犯中心

法新社/大卫?费斯特 摄 (美国)

5.日常生活类新闻单图优秀奖超载

路透社/克里世纳?穆拉里?基山 摄(印度)

6.经济及科技类新闻组图银奖飓风卡特里娜袭击后的新奥尔良

镜头里的世界:“荷赛”佳作赏析 篇6

2008年是奥运年,所以体育类的新闻摄影也就成了中国摄影师们表现舞台。其中,新华社的吴晓凌关于柔道选手巴普蒂斯塔的特写《血染赛场》,获得了体育专题类单幅金奖;中国青年报记者赵青的组照《北京电视上的奥运会》,以独到的视角,获得体育专题类组照金奖。

汶川大地震也牵动了世人之心,中国的一些摄影记者不顾个人安危深入到抗震救灾的第一线,拍下了许多珍贵的照片。杭州日报记者陈庆港关于四川大地震发生后,拍下的救援部队在北川废墟中救出一名幸存者的照片,获得突发新闻类单幅金奖。另外,杭州都市快报记者傅拥军获得自然类组照二等奖,他的作品是《西湖之畔的树》,作品中展现了西湖的美景与人们惬意的生活,可谓是天人合一。深圳经济日报记者赵青获得一般类新闻单幅二等奖,作品为《四川地震的幸存者》,反映了北川的地震幸存者在灾后的废墟上埋锅造饭的不屈一幕。此外,新快报李洁军作品获得肖像类组照三等奖。

美国《时代》摄影师安东尼的作品《陷入危机的美国经济》获得本届大赛的年度图片。

了解“荷赛”: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ORLD PRESS PHOTO,简称WPP)由总部设在荷兰的世界新闻摄影基金会主办,故通称“荷赛”。该基金会成立于1955年,自1957年举办第一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以来,迄今已举办了52届,该比赛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有威望的新闻摄影比赛。

1955年,由荷兰三位老摄影家——基斯·谢勒、本·范·米伦登克和布拉姆·威斯曼发起,将荷兰全国性的“银相机奖”摄影比赛扩展成为世界性的新闻摄影比赛,并在当年成立了世界新闻摄影荷兰基金会(WPPH)。其宗旨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和增强人们对新闻摄影的广泛兴趣,传播信息并加强国际间的相互理解。”为此,基金会自1957年始,每年在阿姆斯特丹举办一次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和展览。

世界新闻摄影基金会(自1988年有了荷兰以外的美国的柯达公司和日本的佳能公司的赞助之后,将“荷兰”二字删掉)是一个独立的、非赢利的,并且没有政治依附性的文化组织。它受到荷兰皇家政府的支持并得到世界的承认。荷兰皇家航空公司是WPP的主要赞助单位。伊斯曼·柯达公司是第一家国外赞助者,后来佳能公司和IBM公司相继加入了赞助行列。 “荷赛”的规模在40年的实践中逐年扩大,由第一次比赛时仅有 11个国家的42位摄影者参赛近200幅照片的规模,发展到1995年第38届,已有97个国家和地区的2997位摄影者参赛29885幅照片的规模。参赛照片的品种由初期的单一黑白片,发展到现在彩色片占63%以上,而且出现了彩色正片日渐增多的趋势。比赛项目由初期的几个单项,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定型为八类16项的模式。

2

《国家地理杂志》摄影师施特韦·温特拍摄的组照之一,获得自然类组照一等奖。图片说明为“雪豹:走出阴影”。

3

摄影师罗格·克雷默拍摄的组照之一,获得艺术与娱乐类组照一等奖。图片说明为“保存记忆:波兰奥斯威辛-比克瑙集中营的拍摄者(2008年4月30日-5月4日)”。

4

《纽约时报杂志》摄影师布伦达·安妮·肯尼利拍摄的组照之一,获得日常生活类组照一等奖。

5

Corbis摄影师卡洛斯·卡扎利斯拍摄的组照之一,获得当代热点类组照一等奖。图片说明为“巴西圣保罗的无家可归者”。

6

Agenzia Grazia Neri摄影师Giulio Di Sturco拍摄的照片,获得艺术与娱乐类单幅一等奖。图片说明为“德里的印度时装周后台”。

7

Aurora Photos摄影师考利·谢尔拍摄的组照之一,获得新闻人物类组照一等奖。图片说明为“奥巴马的总统竞选活动(2008年一月至十月)”。

8

《新闻周刊》摄影师文森特·拉福雷特拍摄的组照之一,获得体育动作类组照一等奖。图片说明为“2008年8月23日北京奥运会的跳水选手”。

9

Patagonia Press for Diario La Tercera摄影师卡洛斯·F.·古铁雷斯拍摄的照片,获得自然类单幅一等奖。图片说明为“2008年5月2日,智利柴滕火山喷发”。

10

Reporters摄影师Mashid Mohadjerin拍摄的照片,获得当代热点类单幅一等奖。图片说明为“2008年7月30日,海岸警卫队在意大利兰佩杜萨海岸附近发现一只偷渡船只”。

11

法新社的摄影师Chiba Yasuyoshi拍摄的照片,获得新闻人物类单幅一等奖。图片说明为“3月1日,肯尼亚西部部落间的冲突”。

12

中国青年报的摄影师赵青拍摄的组照之一,获得体育专题类组照一等奖。图片说明为“北京一处大屏幕里播放的奥运会比赛”。

13

中国杭州日报的摄影师陈庆港拍摄的照片,获得突发新闻类单幅一等奖。图片说明为“5月14日,士兵在中国四川北川县参加地震救援”。

14

巴西Jornal A Crítica/Zuma Press的摄影师路易斯·瓦斯康塞洛斯拍摄的照片,获得一般新闻类单幅一等奖。图片说明为“3月10日,巴西马瑙斯一名妇女企图阻止被驱赶”。

15

新华社记者吴晓凌拍摄的作品《柔道——血染赛场》获得体育专题类单幅一等奖。图片说明:2008年8月11日,在北京科技大学体育馆举行的北京奥运会女子柔道57公斤级淘汰赛中,额头受伤的海地选手安热·梅西耶·让·巴蒂斯特鲜血滴溅在垫子上。在比赛中,受伤的巴蒂斯特不敌古巴选手尤里斯莱迪丝·卢佩泰。

16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荷赛】相关文章:

蓝球赛04-08

环湖赛06-16

棋牌赛策划05-26

赛龙舟范文05-15

“赛诸葛”王弥04-16

课赛总结04-18

钓鱼赛致辞04-24

校歌赛策划04-27

环湖赛方案04-29

课赛方案05-04

上一篇:气体燃料发动机下一篇:固定资产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