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栽培

2024-05-10

标准栽培(精选十篇)

标准栽培 篇1

优越的铁皮石斛种质资源优势为我省发展石斛产业提供了良好的种质基础。目前,我省约有12800个石斛种植单位(农户),其中企业150多家,农户12600余户。石斛种植平均每年每亩的收入为5.2万元,紫皮石斛可达到6万元以上,高产种植户亩收入超过20万元,企业和种植户从种植石斛中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铁皮石斛是一种半阴生的兰科植物,生存温度一般为-15℃到40℃,生长适温为15℃到30℃,生长环境要求通风透气、半遮阴(光照强度不宜高于30000LX)、并要求有较高的湿度,水的p H值在6.6左右比较合适。

大棚建设:可进行温度、光照强度调节,通风透气,保持一定的空气湿度。具有防虫网、喷肥、喷药设施等。

栽培基质应具有透气和保水的特性。

种苗:灯光苗和驯化苗。

移栽:清洗,1000倍多菌灵灭菌,分级种植。

病害:主要有真菌类病害(如根腐病、炭疽病、叶枯病等)、细菌病(如软腐病等)、病毒病和线虫病等。目前的杀菌剂对大部分真菌(细菌)性病原菌都有杀灭作用。

害虫:常见的有介壳虫、红蜘蛛、蜗牛和蛞蝓等,另外还有鼠害。可用粉介灵、克螨特、梅塔及生石灰等进行防治。

日常养护:

水:“浇则浇透,要么不浇”。

肥: “薄肥勤施”。

温度:调控到10~35℃之间,冬季不低于0℃ ,夏季不高于35℃。

光照:刚移栽时,大棚内光强尽量控制在10000lx左右,成活后,大棚内光强尽量控制在20000lx以内。

金针菇标准化栽培技术 篇2

介绍了金针菇标准化栽培技术,包括栽培品种、场所与季节选择、装袋及灭菌、出菇房与出菇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搔菌等方面内容,以期为金针菇的标准化栽培提供参考.

作 者:纪晓雪 袁立付 娄春环  作者单位:纪晓雪(山东省茌平县振兴办事处农技站,山东茌平,252100)

袁立付(茌平县多种经营办公室)

绿豆标准化栽培技术 篇3

【关键词】 白城 绿豆 标准化

1.选用良种

选用优质高产的白绿6号、绿豆522、公绿2号等优良品种。

2.选地、整地与轮作

选择中等以上肥沃、中性或偏酸(pH值小于8)的砂壤土岗地且有灌溉条件的地块。避免重、迎茬或向日葵茬,实行3年以上轮作。采取秋翻春起垄整地,耕翻深度为20~25cm,或早春三犁川顶浆深松整地。

3.施足底肥

结合整地每ha施优质农肥15000~20000kg,磷酸二铵100kg,尿素45~65kg,硫酸钾100kg。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推广应用根瘤菌肥。

4.种子处理

精选种子,去掉瘪粒、病粒和石豆子粒以及杂质;播前选择晴天晒种1~2天,以提高种子活力,增强发芽势;用绿豆或大豆种衣剂或多菌灵等药剂拌种包衣,防止病虫害侵染为害。

5.适时播种

在5月15日~30日播种,有条件的地方应积极采用机播。播种量为小粒种子每ha播种15kg,大粒的播种18kg。在干旱无雨的情况下,采用播前灌或坐水种等方法播种。

6.合理密植

早熟品种,低水肥地块ha保苗16~18万株,留苗10~15株/m;中熟品种,中等水肥条件的地块ha保苗14~16万株,留苗8~10株/m;晚熟品种,高水肥条件的地块ha保苗11~14万株,保留苗7~8株/m。

7.铲趟与定苗

在初生叶展开时结合间苗进行第一遍铲趟,在第一对复叶展开时结合定苗进行第二遍铲趟,在开花结荚前进行第三次铲趟并封垄。

8.追肥

在开花结荚前结合封垄,对底肥未施氮、钾肥或脱肥地块,每ha追施尿素65kg,硫酸钾100kg。较瘠薄的地块,在结荚期可叶面喷施0.4%的磷酸二氢钾进行根外追肥。

9.及时灌溉

绿豆虽然抗旱性较强,但在开花结荚期需水量较多,若遇到干旱即土壤田间持水量达到50%以下时,要及时灌水,以防落花、落荚,降低产量。

10.病虫害防治

对为害绿豆植株的蚜虫、红蜘蛛等虫害用乐果乳油、抗蚜威、敌杀死等药剂防治。豆象害虫在开花期喷施敌杀死或敌敌畏1~2次防治。对叶斑病采用波尔多液、代森锌或多菌灵等药剂防治。

11.及时收获

“标准化苗木栽培”美化生活 篇4

围绕三个关键,推动苗木标准化示范区建设

为加快推动苗木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依托鄢陵苗木花卉种植的特色优势,确立了以建设10万亩苗木栽培标准化示范区的总体思路,按照“以花木改善生态、以生态承载旅游、以旅游激活三产”发展要求,始终把握规划先行、效益至上、特色引领三个关键,确保了苗木标准化示范区快速推进。

一是高起点规划。鄢陵苗木标准化示范区涉及6个乡镇65个行政村,总面积近10万亩。为高起点规划建设,先后聘请北京林业大学、上海复旦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大学的专家进行论证,把示范区定位于优势突出的生态园、创业园和新农村建设的先行区,打造成为“河南第一、全国一流花木园区”和国家5A级风景区,科学编制了总体发展规划和近期发展规划,立足高标准规划、高标准设计、高标准建设,避免盲目建设和无序发展,为示范区成功建设、健康快速发展打牢了基础。

二是坚持效益至上。创建苗木标准化示范区,目的是通过提高苗木产业档次,壮大花木产业集群,推动鄢陵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把花木总量、质量、结构、效益有机的结合起来,坚持开放、创新、集聚发展原则,突出标准化支撑,推进花木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公司化运作、集约化经营,打造鄢陵独有的花木品牌、绿色品牌、生态品牌、休闲品牌,实现一产与三产的融合发展,取得显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达到企业得回报、群众得实惠、财政得收益多赢局面。

三是突出特色引领。为彰显鄢陵平原林海、天然氧吧的独特魅力,牢牢把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围绕培育特色、放大特色、突出特色,立足高起点、高标准、高档次,全面提升苗木标准化水平,打造全国第一花木产业标准化示范区。现在的鄢陵苗木标准化示范区,名花异木,争奇斗艳;节水系统,播雨洒露;新特苗木,异彩绽放,走进示范区,就像一次科普之旅,标准化生产的花木让人大开眼界。

强化三个推动,着力形成创建标准化示范区合力

为切实保障苗木栽培标准化示范区创建工作顺利开展,鄢陵县委、县政府及时成立苗木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指挥部,全县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倾力打造鄢陵苗木栽培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一是政府推动。县委、县政府提出“举全县之力,集全民之智”,倾力打造苗木栽培标准化示范区。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指挥长,农业、林业、质监、财政等28个县直部门和6个乡镇为成员单位的示范区建设指挥部,下发了《关于成立鄢陵县苗木栽培标准化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对示范区建设工作进行了具体规划,明确了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工作措施和奖励机制,把示范区建设工作中的服务内容、进度安排、奖励制度、技术保障等内容逐一进行细化、量化;对用地200亩以上的花木企业,优先配套节水灌溉设施;按照手续简便、办理快捷、利率适当的原则,在资金上给予强力的信贷支持;县财政每年拿出100万元对在示范区建设中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和单位予以奖励,每年拿出150万元鼓励引导花农和花木企业发展鲜切花生产。在推广苗木标准化生产的过程中,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标准化示范区联席会议,及时对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研究解决,积极优化硬件环境、政策环境,使入驻花木示范区的企业能发展、有信心,政府的有力推动加快了苗木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

二是部门联动。在政府有力的推动下,全县各级各部门积极参与,把加快苗木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工作摆上了重要位置,陈化店、柏梁、马坊、大马、彭店、安陵、质监、交通、农业、林业、水利、工商等部门都派出专人负责工作推进,安排专项资金,形成了“政府统一规划、质监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协作、乡镇同步落实”的工作格局。截止目前,用于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的各项资金累计已达45.5亿元,示范区内已修建蓄水坝2座,新打机井1320眼,新架供电线路96公里,安装变压器84台,新建桥梁249座,新修主次干道89公里。

三是社会互动。为进一步加快苗木标准化建设,加快土地流转进度,为苗木标准化创建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我们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媒体,进行全方位立体式宣传,不断加强社会舆论宣传引导,提高全民标准化生产意识。

狠抓三个重点,确保标准化示范区创建稳步推进

一是狠抓花木生产标准体系建设。为有效指导花木生产企业和花农按标准化组织生产,由质监局牵头,从农业、林业、花卉办等有关部门,抽调高级农艺师、高级园艺师等专业技术人员15名,成立了“苗木标准制定小组”。查找参考国内外先进标准,综合国内最新农业标准,针对当前国内城镇绿化常用苗木,先后制订了苗木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标准技术规程49项,采用国家标准13项,行业标准2项,填补了国内相关花木品种质量等级标准的空白。这些标准规范,囊括了鄢陵县种植规模较大的40多个主要苗木品种,进一步建立健全了花卉苗木的生产标准体系,在提高花卉苗木产品质量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为花木产品实现集约化、规范化、标准化生产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是狠抓标准规范落实。为切实发挥苗木标准化体系在生产过程中的引领作用,鄢陵成立了由相关专家和专业农技人员组成的县农业标准化推广宣传中心,每年利用冬春农闲季节开展一系列的标准宣贯活动,对示范区种植户进行了苗木栽培标准化生产集中培训,规范示范区内花卉、苗木生产企业的引种、用药、施肥、种植、检疫等生产行为,对花木育苗、移栽、嫁接等生产关键控制点进行记录建档,极大的提高了花木产品的成活率和合格率。河南龙源世纪花木园是第一批入驻标准化示范区的企业,实施标准化种植后,已累计投资2亿多元,标准化苗木种植面积达到4000多亩,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容器栽培基地、珙桐研发基地、蝴蝶叶银杏研发基地、标准化苗木生产基地,其花木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也达到了全国领先水平。公司现有花木80万株,各种地被200万株,品种110多个,鲜切花500万支,公司年销售花木达500万元。由于示范区花木企业的示范效应和辐射作用,极大地提高了周边花木企业和广大花农按照标准生产的积极性,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三是狠抓标准化技术服务。在示范区创建过程中,组织标准化服务人员,深入花木企业和田间地头,耐心指导花木企业和广大花农按照标准组织生产,并在示范区推行“七统一”管理制度(统一用地规划,统一劳务用工制度,统一选择种苗,统一种植管理,统一技术规范,统一市场引导,统一质量把关)。在服务中坚持标准宣传与种植户现身说法相结合,课堂培训与现场示范相结合,示范区创建以来,共举办各类标准培训班30期,参加培训人员达6000余人次,先后印发2万多份宣传资料,在示范示范区、苗木种植专业村开辟专题宣传栏220余期,制作各种宣传牌550多个,定期对示范区标准化建设情况以及主要树种的标准技术规程进行宣传,实现了技术实施有班子,示范基地有牌子,农民操作有册子。如今,不管是大型花木公司,还是普通的苗圃花房,都能见到《苗木标准化栽培技术培训材料》的册子。花木种销大户姚红超说:“教材里的生产技术规程,是俺鄢陵县花木打开国际国内大市场的金钥匙”!鄢陵苗木栽培标准化的实施有力地指导了全县的花木生产活动,提高了广大花农按照标准化种植花木和防治病虫害的技术水平,逐步实现了苗木产品从育苗、种植、管理到出圃、包装、储藏、运输以及生产资料的应用等环节的标准化生产,为创建苗木栽培标准化示范区扎实有序开展奠定了基础。

标准栽培 篇5

新常态下,甘肃省农业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动力,蔬菜产业进入稳步发展阶段,逐步走出了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道路。特别是我省河西走廊戈壁设施农业的发展,有效拓展了设施蔬菜发展空间,缓解了粮菜争地、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采用有机无土栽培技术,研发了一条生产绿色精品蔬菜的新路子,推动现代农业向纵深发展,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

一、生产现状

1、蔬菜规模稳中有进,特色产品发展迅猛。

截止2016年底,全省蔬菜820.5万亩,产量1951.48万吨,产值410亿元,同比分别增加3.8%、7%和 11.1%。设施蔬菜生产净面积158.25万亩,产量560.49万吨,占全省蔬菜总面积和总产量的19.25%和27.74%。瓜类面积相对稳定在75万亩左右。食用菌生产规模逐年递增,袋栽约12000万袋;双孢蘑菇约62万平方米;地栽药用菌约为1万亩,2016年产量、产值约15.2万吨,12.85亿元,同比分别增加了3.2万吨和6.05亿元,增幅分别为27%和89%。兰州百合作为全球唯一鲜食百合适宜区,目前,种植面积20.3万亩,年产商品百合4544.92万公斤。预计2017年底全省蔬菜面积将达到868万亩、产量2200万吨。全省14个市(州)86个县(市、区)均种植蔬菜,其中,有3个县 区种植面积在30万亩以上,5个县区在20-30万亩,26个县区在10~20万亩,21个县区5~10万亩。蔬菜增收效益显著,涌现出了榆中、凉州、武山等一批进行蔬菜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商品化处理、产业化经营的典型。

2、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工作有序推进,成效显著。2010年-2016年,省上利用中央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和省级整合资金及农业部蔬菜标准园创建资金10.3811亿元扶持蔬菜产业发展。7年来,建设集中连片1000亩以上的省级高原夏菜标准园279个;集中连片生产净面积50亩以上的省级日光温室标准化小区398个;集中连片生产净面积100亩以上的省级钢架大棚标准化小区526个;年繁育蔬菜种苗300万株以上的省级集约化育苗基地172个;新品种引进筛选示范点48个;科技攻关项目15个;创建农业部蔬菜标准园103个;北方大中城市冬春淡季设施蔬菜规模化生产基地3个;农业部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县区1个。

3、高原夏菜外销量逐年增加,“西菜东调”基地地位基本确立。2016年高原夏菜外销达740万吨,占全省蔬菜总产量的38%,主要销往广州、上海、北京、四川等20多个城市的100多个市场,还出口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加拿大、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仓储冷链设施建设和精深加工体系逐步完善,果蔬产品冷链流通率和冷藏运输率分别为5%和15%,冷链物流的规模增长迅速。目前,全省精深加工企业有248家,年加工量150万吨,产值达21.8亿元。以区域专业批发市场为骨干,以蔬菜直销店、连锁超市、电子商务等窗口式终端市场为补充的蔬菜市场营销网络已经形成。

4、戈壁农业发展出亮点,带动增收成果显著。戈壁农业发展势头良好。经过5年的项目示范带动,截止2017年,河西五市利用戈壁等非耕地已建成高效节能日光温室8.1万亩,亩均效益稳定在2万元以上,农民增收效果显著,戈壁农业已成为河西走廊农民增收的新渠道。酒泉市已成为我国面积最大、设施农业转型最成功的戈壁农业示范区。戈壁农业发展模式已被推广至新疆、内蒙、西藏、山东等8个省区,建立技术示范点39个,累计推广6.9多万亩,已获经济效益4.5 亿元。今年,省政府下发了戈壁农业发展实施意见,5年内新增戈壁设施农业30万亩。

二、主要政策与措施

2009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启动六大行动促进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省委发[2008]32号),省农牧厅、省发改委等七部门根据《实施意见》,印发了《甘肃省特色优势产业增产增收计划与实施方案》(甘农牧[2008]229号)。2010年,省政府办公厅颁布了《蔬菜产业发展扶持办法》(省政发[2010]10号),2013年全省大力实施“365”现代农业发展行动计划,2013、14、15、16、17年的省委1号文件中,都把蔬菜产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点加以扶持。具体措施,对全省确定的44个蔬菜生产重点县,在规模化设施生产、标准化基地建设、洁净保鲜、冷链 储运、区域中心市场建设、集约化育苗、品牌认证等关键环节给予扶持。扶持对象为,高原夏菜集中连片规模1000亩以上的蔬菜生产标准园,每个补助20-40万元;集中连片新建50亩(生产净面积)以上日光温室或100亩(生产净面积)以上钢架塑料大棚的设施小区,每个小区补助20-40万元;对年育苗规模在300万株以上的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每建成1个补助40—50万元。对新建贮藏能力2000吨以上的蔬菜保鲜库,配套采后清选、分级、包装等净菜处理设备的,每建成一座,奖励 40万元,每增加1000吨,再增加奖励20万元;扶持交易数量大、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区域性专业批发市场,每年扶持4—5个,每个补助50—80万元,用于配备质量检测设备,完善市场交易功能等;扶持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创立品牌。每认证一个绿色食品,奖励1万元;每获得一个原产地保护证书,奖励5万元;按照“阳光工程”培训模式,重点在44个蔬菜生产重点县市区,每年培训蔬菜种植农民技术骨干1万人,每人补助400元。由省财政厅、省农牧厅联合考核验收,验收合格的给予补助。充分体现了政策的推动力和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

三、取得的成效

1、蔬菜定位更加精准,产业布局更加合理。

全省已形成了河西走廊、中部沿黄灌区、泾河流域、渭河流域和“两江一水”流域五大蔬菜生产优势区域,出现了“西部温室东部塑料拱棚”、“中部温室露地兼而有之”、“陇东冬播 蔬菜”的格局。以兰州市为代表的高原夏菜优质生产区,辐射带动天水、平凉、庆阳、张掖、定西等多地发展高原夏菜优质高效生产,形成了以榆中县为中心的“西菜东调”蔬菜生产基地,露地蔬菜面积和产量占蔬菜总面积和总产量的71%以上。以陇南为主的冬播蔬菜主产区,年均种植冬播蔬菜10万亩左右。以陇东陇南为主的春提早秋延后塑料大(小)拱棚重点产区,种植面积30.6万亩,产量70.9 万吨。以河西五市为主的设施蔬菜和加工蔬菜种植区,设施蔬菜种植面积193万亩,产量702万吨,分别占全省的25%和40%;加工蔬菜种植面积在30万亩左右。

2、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高效种植模式多样化。设施蔬菜生产区域从黄河沿岸低扬程灌区向高扬程灌区推进,从低海拔地区向高海拔地区推进,从一般耕地向沙漠边缘、戈壁荒漠推进,尤其是河西走廊非耕地有机生态无土栽培走在了全国前列。露地高原夏菜旱作栽培技术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在年降雨量500㎜以上和海拔1800~2300米之间的二阴地区发展夏季优质冷凉型蔬菜生产。麦(油菜)后复种、麦菜轮作、果菜套种、菜菜间作套种和棉菜套种等模式大幅提高了复种指数和效益。粮菜共生区向非粮种植区延伸,种植空间有了很大的拓展,高效种植模式也呈现多样化,缓解了菜粮争地的矛盾。

3、轻简化建造技术提升,绿色集成技术普及推广。

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依据各地自然资源禀赋和区域特色,因地制宜提出了日光温室轻简化建造技术,广泛开 展了土墙、砖墙、石砌墙、稻草砖墙体等不同墙体材料与“热镀锌全钢骨架材料”的组合试验,确定了全省不同区域可推广的适宜的温室结构。日光温室重点推广自动卷帘、水肥一体化系统、二氧化碳发生器、多功能数据采集器、智能化控制系统等轻简化设施设备,推广增施有机肥、使用植物源生物农药、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基质穴盘育苗、杀虫灯、黄蓝板诱杀、熊蜂授粉等轻简化技术,化肥农药减量。同时运用“智能化”、“互联网+”等高新技术,实现蔬菜生产过程的机械化、精准化、信息化,提高资源配置水平和利用效率,有效解决了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4、标准体系日趋完善,蔬菜品质显著提升。通过制定规范化生产技术标准,“三品一标”产品的比重进一步提高,蔬菜产品品质显著提升。各地突出地方特色,规划引导,重点扶持,形成了一批集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展示于一体的标准化、规模化科技示范园区和生产基地。以甘蓝、花椰菜、娃娃菜等优势露地蔬菜产品为主的“高原夏菜”和以番茄、辣椒、甜瓜、西瓜等优势设施蔬菜产品为主的反季节蔬菜出口到东南亚、中亚、港澳、日本等地。截止2016年底,全省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企业324家647个产品,监测面积502万亩,申报产量469万吨,产值136亿元。农业系统认证的有机食品企业30家,产品97个。我省在全国大中城市蔬菜质量安全例行监测中,合格率为96%。

5、园区带动效果显著,产销经营水平得到提升。

截至2016年省上建立农业部标准园152个,省级日光温室标准园398个,钢架大棚标准园526个。以标准园为契机,大力开展“一控两减”绿色发展模式,提升了蔬菜生产的水平。依托2017年田园综合体建设、设施蔬菜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和2017年中央现代农业资金项目,推进全省设施蔬菜标准化生产,对基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等关键环节进行监督管理,大力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农药,加强畜禽粪便、秸秆、农膜基本资源化利用,切实保障设施蔬菜的质量安全。蔬菜生产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为契机,以戈壁设施农业产业发展为引领,重点打造了一批向东南一线城市供应、供港销售和向西出口的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和绿色有机蔬菜示范园区。充分发挥企业带动的作用,建立“公司+农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多种产业化营销模式。发展形成以“绿涵公司”、“荣善公司”、春光市场、巨龙物流港等为龙头的产加销、仓储运为一体的产业体系格局。特别是张掖市企业与哈萨克斯坦客商签订了农产品进出口合作协议11项,总量17.26万吨,价值8.25亿元,涉及15种农产品。

四、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重点

1、存在的问题

一是新品种引进选育力度不够。新品种引进试验筛选工作滞后,良种储备和加工专用品种严重不足。同时,地方传统品种、特色品种开发滞后,提纯复壮未有效开展起来,难以满足蔬菜产业快速发展的要求。二是专业化育苗体系不完 善。目前全省蔬菜良种种苗统供率还不到30%。种苗需求量较大,而工厂化育苗工作滞后,影响了蔬菜良种的普及推广和更新换代进程。三是关键技术仍需突破。设施轻简化设计建造、集约化育苗、冷链建设、农业资源循环再利用等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小型机械、智能化控制设备和自动化控制装备等技术装备水平低。四是质量安全监管任务较重。各地虽制定了一批蔬菜生产技术规程和标准,但普及率较低,投入品监管不到位,产地环境治理和保护缺乏手段,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机制不健全。五是加工贮藏销售能力不强。冷链建设不足,保鲜贮藏企业比较分散,贮藏能力弱。精深加工企业少,产能利用率低。现代电子商务和新兴物流体系建设刚刚兴起,还需要规范。

2、下一步工作重点

红花草标准化栽培技术 篇6

1. 播种地选择 选择易排水不受渍的田块。

2. 品种选择 选择产量高的红花草品种,如余江大叶籽、安徽大叶青、清江大叶籽等,并以当地留种最好。

3. 播种时间和用量 一般在晚稻收割前半个月播种(一晚在白露节前后,二晚在秋分节前后)。每亩用种量在1.5~2千克。

4. 种子处理

①一般性处理。播前抢晴天晒种1~2天,以利于种子整齐发芽。播前还要用10%的食盐水选种,捞去上浮的秕粒、菌核和杂质,然后用清水冲净、晾干,并要进行擦种(即每10千克种子掺细砂2千克,用砂擦破种皮的蜡质,以利于种子吸水发芽)。

②肥水浸种。种子经上述处理后,再放入肥水中浸泡,肥水的配制方法是:用草木灰5千克+磷矿粉2.5千克、水5千克,或用70%人尿水(也可用沼液)。然后,把红花草种子放进上述肥水里浸4~5小时,捞出沥干。

③菌肥接种。红花草种子播前用菌肥接种对提高产量有很大作用。方法是:将1.5~2千克种子与120克根瘤菌肥加泥浆拌和均匀,使每粒种子都能沾到菌肥,最后再拌钙镁磷肥15千克即可播种。

5. 田间管理

①水分管理。红花草喜湿润,但不耐涝,不论苗期还是生长后期都忌田间渍水,因此,在播种前要开好排水沟并做到沟沟相通。如果播前没开沟必须在晚稻收割后及时用犁开沟,并经常清沟,做到雨后沟中不积水。播种后遇干旱天气,要灌跑马水,保持田间湿润。

②稻草覆盖。二晚收割后及时用稻草覆盖,以利于保湿和抗寒。

③合理施肥。为增强红花草抗寒能力,减轻冻害,一般在12月上中旬,每亩施磷镁磷肥15~20千克或农家肥500~1000千克,这样可确保红花草鲜草亩产达到1500千克以上。

④严防禽、畜为害。近年来我县红花草发展不起来,其中一条重要原因是禽、畜为害严重,因此,必须制订乡规民约,责任到人,才能确保红花草不受禽、畜之害。

6. 翻压 红花草以盛花期即早稻插秧前10~15天翻耕比较适宜,一晚可适当推迟一点。翻耕后,应尽快耙地,加快绿肥腐解速度,同时注意不要让肥水流失,以提高绿肥肥效。

圆葱标准化栽培技术 篇7

1 产地环境

选择地势高燥, 土壤肥沃、疏松、保水、保肥能力强, 2年未种植葱蒜类蔬菜的两合土田块。土壤环境质量、灌溉水质量和空气质量符合GB18407-2001的要求。

2 选择良种

选择优良品种是圆葱取得高产、高效的基础, 一般应选择高产、抗病、球型好、耐储运的品种。在多年试验、示范基础上, 适宜徐州地区种植的早熟品种有:金球二号、高田早生二号;中早熟品种有金球大玉葱、改良泉州玉葱等;中熟品种有:泉州中甲高黄;紫皮品种有:泉州赤玉葱等, 符合国际市场需求, 种子质量符合GB80791987中二级以上的规定。

3 培育壮苗

3.1 适时育苗

播种过早, 易抽薹;播种过晚, 苗龄小, 素质差, 产量低。通过近年试验, 徐州地区适宜播期为:早熟品种9月6~8日, 中早熟品种9月10~14日, 中晚熟品种9月16~18日。

3.2 苗床选择

苗床应选地势高燥、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的沙壤土地块, 1hm2大田需苗床900m2。忌选圆葱、大蒜茬及树荫下作苗床地。苗床四周挖好排水沟, 做到雨后床内无积水, 以降低床内的土壤湿度和地下水位。

3.3 肥水管理

施肥过量, 容易造成烧苗;施肥过少, 苗情长势弱, 难以形成壮苗。一般施腐熟土杂肥33.3t/hm2、苗床专用肥333~500kg/hm2为宜。圆葱苗出齐后, 幼根尚未长好, 仍需保持土壤湿润, 一定要等到幼苗生长出第1片真叶后, 再适当控制肥水。如基肥不足, 幼苗黄瘦, 可结合灌水进行追肥, 可撒尿素30~50kg/hm2。也可采取叶面补肥, 喷施兴欣牌肥力素300kg/hm2。定植前20d幼苗瘦弱发黄, 可结合灌水冲施磷酸二氢钾150kg/hm2。

3.4 病虫害防治

苗期易发生猝倒病、立枯病。可用多菌灵或敌克松一号41.7kg/hm2均匀拌细土, 1/3播前撒施, 2/3用于盖种;或用72.2%霜霉普克或普力克300mL/hm2加72%农用链霉素450g/hm2对水225kg/hm2均匀喷雾, 每3~4d喷1次, 连喷3~4次, 遇雨天或灌水后喷1次。

苗期虫害有蝼蛄、蛴螬、地老虎等。可用40.7%乐斯本300mL/hm2或50%辛硫磷1 200mL/hm2随水冲施防治蝼蛄、蛴螬等;用乐斯本拌炒香的麦麸棉籽饼丢在苗床四周, 诱杀蝼蛄及高龄地老虎。

3.5 除草

苗床土壤湿润, 有利于杂草的萌芽生长。除草可人工拔草, 除草2~3遍;也可应用化学除草剂, 不仅省工、省力, 而且对圆葱安全有效。播后芽前用33%施田补乳油1.50~2.25kg/hm2或用48%地乐胺乳油3kg/hm2对水450kg/hm2喷雾;苗后单子叶杂草多而旺的苗床可于三叶一心期用劲火75g/hm2对水450kg/hm2喷雾。

4 定植

4.1 整地施肥

前茬作物收获后, 要及时整地施肥。根据当地产量、圆葱吸肥规律, 应多施有机肥, 适施化学肥料。一般施腐熟土杂肥60~75kg/hm2、纯N 90~120kg/hm2、P2O590~105kg/hm2、K2O 90~120kg/hm2。在均匀撒施基础上, 耕深20cm, 耙细整平, 作成2m宽的平畦。

4.2 定植时间

定植过早, 冬前营养体生长过大, 翌年易发生抽薹现象, 影响产量和品质;定植过晚, 根系尚未充分恢复生长, 容易遭受冻害, 造成缺苗。徐州地区适宜定植时间为11月初至11月5日, 最迟不得晚于11月25日。应注意先定植早熟品种, 再定植中、晚熟品种。

4.3 化学除草

圆葱根系较弱, 与杂草竞争养分能力差, 且影响地膜增温效果。可用24%果尔750mL/hm2+33%施田补1 875mL/hm2+96%金都尔750mL/hm2, 对水450kg/hm2喷雾进行化学除草, 然后平铺地膜, 四周压实待栽。

4.4 严格选苗

定植前选用根系发达、生长健壮、大小均匀的幼苗。壮苗标准为:定植时苗高16~18cm, 茎粗5~7mm, 叶龄为4叶1心, 根8~10条。剔除无根、无生长点、有病虫害侵害的苗, 以及假茎粗低于4mm的弱小苗和大于7mm以上的大苗。

4.5 合理密植

定植时按不同品种选一定规格的打孔机械破膜。定植行株距为:早熟品种以15cm×15cm为宜;中早熟品种17cm×17cm为宜;中熟品种以18×18cm为宜;晚熟品种以20cm×20cm为宜。每孔1苗, 栽植深度为2.0~2.5cm。

5 田间管理

5.1 肥水管理

圆葱生长湿度为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0%~70%。为确保安全越冬, 在“夜冻日消”时灌1次越冬水;春季返青后, 要及时灌返青水, 适当控制灌水量, 追尿素90~120kg/hm2、过磷酸钙150~225kg/hm2, 促快速生长。因除草剂药效期60d, 春季仍能出草, 可结合浇返青水用33%施田补1 875mL/hm2随水冲施。随着气温升高, 叶片迅速生长, 进入旺盛生长期, 是圆葱一生需水、需肥最大的时期, 应适当增加灌水量, 追施尿素150~225kg/hm2, 满足其生长需求;鳞茎膨大前保持土壤湿润, 施硫酸钾150kg/hm2, 然后适当控苗, 促鳞茎膨大, 此后少浇、勤浇, 保持土壤湿润。当鳞茎直径达3cm左右时, 施尿素300kg/hm2、硫酸钾150~195kg/hm2。若遇雨, 要及时排除积水, 收获前10d停止灌水。

5.2 病虫害防治

采取“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的方针。坚持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与葱蒜类蔬菜轮作换茬2年以上;收获后将病残叶带出田间, 减少病虫源;苗期及时排涝, 防止积水。使用化学药剂应符合GB4285、GB8321和DB32/T343.2-1999的要求。严格控制农药用量和安全间隔期。圆葱病虫害主要有:霜霉病、灰霉病、软腐病、斑潜蝇、蓟马、蝼蛄、蛴螬等, 应分类用药。霜霉病用64%杀毒矾或53%金雷多米尔600~800倍液喷雾;灰霉病用25%立佳欣或嘧霉胺600~800倍液喷雾;软腐病用77%氢氧化铜5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喷雾;斑潜蝇、蓟马用40.7%毒死蜱800倍液喷雾;蝼蛄、蛴螬用50%辛硫磷1 500倍液灌根。

6 采收

采收标准:植株基部第1~2片叶枯黄, 第3~4片叶尚带绿色, 假茎失水松软, 地上部自然倒伏, 外层鳞片革质。早熟品种一般于4月底5月初采收结束;中早熟品种一般5月上中旬采收结束;中熟品种于5月20日视市场行情采收。晾晒时用叶子遮住葱头, 避免强光照射裂皮, 影响外观。

7 储藏

圆葱收获后即进入休眠期, 此期一般45~70d。采用低温干燥处理可迫使鳞茎继续保持休眠。

储藏的圆葱品种主要有中晚熟品种。储藏方法有多种, 一般采用袋藏法和冷库储藏法。其中袋藏法应选择地势较高、干燥通风处, 下垫枕木, 平铺其上成垄垛, 垛高5~7层网袋, 垛间距30~50cm, 露天堆垛, 应加盖遮阳物, 并注意防雨。一般可储存至8月下旬;冷库储藏法是将经过晾晒的圆葱装袋, 存放于冷库层架上, 库内保持温度-2~0℃。

参考文献

[1]程智慧.葱蒜类蔬菜良种引种指导[M].北京:金盾出版社, 2005.

茄子的标准化栽培技术 篇8

一、茄子的基本性状

茄子是茄科的一种果菜, 维生素C的含量高, 每100克鲜重含5毫克, 干物质6%~8%, 以及碳水化合物、矿物盐、蛋白质等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由于茄子适应性广、产量高、效益好、供应时间长, 适宜北方地区夏秋蔬菜品种推广种植。因此, 茄子作为绿色蔬菜在伊旗成为主栽品种之一。

二、栽培管理

1. 执行标准。

在生产绿色食品蔬菜的过程中, 要严格执行农业部的产地环境质量标准和绿色食品农场使用准则以及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等相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实行产品质量全程监控, 保证产品质量符合A级绿色食品标准。实行“从源头上抓治理, 从根本上抓落实”。

2. 基本要求。

第一, 生产基地必须是清洁的生态环境, 保证其生产过程中免于来自土地、大气中的重金属、有害气体的污染;第二, 在生产过程不使用剧毒农药, 不过度施用化肥, 保证其不受人工造成的农用化学物质的污染, 保证在农药、硝酸盐等方面的安全;第三, 运输过程中保证不受污染。

3. 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1) 加强优质抗害虫品种引入的研究, 优质的抗害虫品种是“绿色食品”的基础, 它即可以有效防治病虫害、又可避免或减少使用农药的数量, 以此来推动、促进有效控制有害生物的危害。

(2) 绿色食品应重施腐熟的农家肥, 商品肥料应首先选用商品有机肥、腐殖酸类肥料、微生物肥料、半有机肥料及含磷、钾、钙、硫的无机肥料。而不施硝态氮肥, 尤其是硝酸铵, 硝酸钾等。

(3) 做好低毒, 低残留农药的选用, 尽量购置和选择购置适宜绿色食品A级食品提供的农药品种, 在使用过程中, 注意农药混合使用和转换用药技术, 以防病虫产生抗药性, 以此来提高农药使用效果, 减少农药使用数量, 同时达到防治效果。

(4) 总结规范化的生态调控农业防治栽培技术, 根据不同作物生长发育特点和有害生物的发生规律, 采取相应的栽培措施, 促使形成一种有利于作物健康茁壮生长, 不利于有害生物生长繁育、蔓延的生态环境, 从而达到控制病虫危害的目的。例如, 调整茬口、改变播期、改革灌溉方式、配方施肥等。总结出可操作性、规范化的生产技术规程。

4. 栽培技术

(1) 品种选择。选用抗病 (品种) 、优质丰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大小均匀、皮色紫红的。

(2) 种子处理。播前晒种, 先用清水漂洗种子, 然后将种子放入80℃左右的热水浸烫并不断搅拌, 待水温降至55℃时浸种5分钟;也可以选用福尔马林100倍液浸种10分钟或0.2%的高猛酸钾药液浸种10分钟, 然后用清水清洗, 消除种子所带病菌。

(3) 适时育苗。由于北方地区初春持续低温时间长, 为防止烂种和茄苗受冻害, 一般于2月初播种, 选三年未种过马铃薯、番茄等茄果类蔬菜的地块作为苗床, 播种7~10天进入深翻晒土, 每30平方米苗床用5千克生灰进行土地消毒, 并调整其pH值, 每克种子用1.2平方米苗床, 每亩用种40克, 抢晴天整理苗床, 施足底肥, 并将覆土过筛备用。播种前浇足底水, 然后将等量种子均匀播撒。播后覆土1厘米, 并搭小拱棚, 便于保湿升温, 出苗整齐。

(4) 苗期管理。幼芽出土后就进入苗期管理, 所有的秧苗都需要低温练苗, 少浇水蹲苗, 等到第一片真叶完全展开时进行第一次浇水, 要求地面干湿交替, 严防水分过多造成茄苗徒长。在二叶一心时进行一次分苗 (容器育苗除外) , 株行距以6厘米×6厘米为宜。在分苗前用绿亨一号处理一次苗床, 以防瘁倒病、茄子黄萎病等病害传播。同时, 还要在适当时期喷洒两次微肥以培壮苗。

(5) 及时移栽。当茄苗长至6叶左右, 苗龄在80~90天左右时, 选无病叶、矮壮叶挺的茄苗进行移栽。如果是苗床育苗就需要6厘米×6厘米×10厘米的土坨, 当然土坨也可再大一点儿以利缓苗, 达到早产、高产、稳产的目的。

(6) 中耕除草追肥。在门茄瞪眼时, 对垄沟进行一次中耕除草。同时每亩施入1000~1500千克充分腐熟的人粪尿或施入500~1000千克沼液。尽量施用沼液, 它既无病虫害又是高效速效肥料, 既能提高产量, 又能提高品质。在对茄全部开花时, 结合浅耕施一次蔬菜追肥用的无公害蔬菜专用复合肥或沼液, 重点应注意四门斗茄肥, 此时是关键时刻。同时喷施两次磷酸二氢钾, 为后期茄子生殖生长提供足够的养分。

5. 病虫害防治。

茄子重要病害有瘁倒病、立枯病、灰霉病、绵疫病、青枯病、菌核病等;主要虫害有蓟马、蚜虫、茶黄螨等。我们贯彻“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综合运用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 化学防治为辅的病虫无害化治理技术。

(1) 农业防治:选用抗 (耐) 病的优良品种, 培育无病的壮苗。合理布局, 轮作换茬, 采用翻耕晒田, 宽沟高垄种植, 保持通风良好, 提高作物抗病能力。加强肥水调控, 科学配方施肥, 增施腐熟的有机肥和磷钾肥, 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及时清洁田园, 创造不利于病虫的孳生和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环境条件, 减轻病虫对作物的危害。

(2) 物理防治:采用播前晒种, 温水烫种等措施来控制病原。利用害虫的趋光性, 大田安装频振式杀虫灯和放置性诱剂诱杀菜蛾、夜蛾等成虫。悬挂黄板诱杀蚜虫、蓟马等小型昆虫, 覆盖防虫网、银灰色地膜来阻隔和驱避蚜虫。

(3) 生物防治:利用和保护瓢虫、草蛉、寄生蜂、蜘蛛、蜻蜓、青蛙等田间原有捕食性天敌和利用克菌康、农用链霉素、苦参碱等生物药剂防治病虫害。

(4) 药剂防治:根据病虫预测必要时采用化学防治措施。按照NY/T393—2000《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的要求。优先选择生物农药, 严格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 根据不同防治对象对症下药交替使用农药, 避免病虫产生抗药性, 并严格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

6. 及时采收。

玉米标准化栽培技术措施 篇9

关键词:玉米,标准化栽培,管理

我国是一个粮食生产大国, 而玉米更是我国的一种重要粮食。玉米的适应性强, 适合我国很多地区种植。而玉米本身的使用价值和一些其他的用途更是受到我们的关注。但是在其整个栽培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影响因素, 我们应该严格控制这些影响因素, 以保证玉米的正常品质。

1 播前准备

1.1 选地与整地

在种植用地的选择上首先要注意原理废弃物, 远离工业污染, 而要选择地势比较平坦、集中连片、土层深厚、土壤肥力中等或以上、土地平整, 阳光充足较好, 通风效果良好的田地, 而且也要注意茬口。在选择时也要考虑到灌溉条件方便等影响因素。在选择完土地之后, 要进行整地, 主要就是采用深耕翻的方法, 控制好耕翻的深度。已到达土地通风良好, 养分利用率提高的效果。而在春季播种前可以再进行一次浅耕, 到达土地平整的效果。

1.2 品种的选择及种子的处理

在品种的选择上要根据种植地域的特点。而确定了地域的土壤特点后, 要选用相对抗倒伏, 高产, 抗病性强的品种。选择好品种后, 要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处理, 即对种子进行筛选, 避免霉烂的种子过多出现, 然后用种衣剂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 如果有特殊需要也可以加以适当的杀虫杀菌剂进行处理。

2 科学播种

播种前通过测定土壤表层温度来决定播种时间, 一般选用土壤表层温度稳定在10℃左右为标准。而且在播种前要保证土壤的含水量, 若不符合相关标准则需采用灌溉等措施使土壤条件适宜[1]。在具体的播种时要注意控制播种的密度和播种的深度。播种的深度会影响出苗率而密度则会影响种植的密度, 进一步都会关系玉米的产量。在播种时要保证播种机器的质量, 控制播种使其不能大量播种到边缘, 无漏播等现象。

3 田间管理

3.1 除草及间定苗

播种后, 在种子出芽前需要对玉米田进行化学除草, 避免大量杂草的生长对玉米的正常生长带来影响。当然也要注意除草剂的选择和用量, 其用量要根据土壤该田地每年生长杂草的量来确定。而在除草剂的选择上要根据玉米品种等来确定。早除草剂的喷洒时要注意均匀, 不漏, 不重。尽量使用大型作业机器, 以保证喷洒的精确性。而玉米的间定苗则要在其3~5叶期进行, 这是通过确定一定株距来保证玉米正常生长的一种措施, 具体的株距要根据玉米的品种和土壤条件等来确定。

3.2 灌溉

在玉米田的选择时就应该注意, 要选择灌溉条件便利的田地。在玉米种植的三个重要时期, 即孕穗期, 抽雄期及灌浆期。对土壤水分要求是十分严格的。所以, 尤其在这三个时期, 我们要更注重玉米田水分的控制, 这些时期玉米对水分也更加的敏感, 所以遇到干旱气候则不能等雨, 需及时进行灌溉。在玉米生长的各个时期, 如果遇到持续高温, 使叶片发黄的现象, 都应该及时灌溉。灌溉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 比如沟灌、喷灌、滴灌和畦灌等, 可以根据田地的实际情况和玉米的生长情况来进行选择。

3.3 施肥

玉米是高需肥的作物, 在施足底肥的前提下, 要注意后期的追肥。要严格控制所施底肥的量, 而在所有的施肥中, 最好要进行测土配方施肥, 这样可以根据田地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施肥, 这种因地制宜的方法更能利于玉米的正常生长。在追肥时应该严格控制几个重要的时期。大喇叭口期是决定穗长、穗粗的关键时期, 结合灌水追施尿素150 kg/hm2。散粉期是防止秃尖、空秆的关键时期, 结合灌水追施尿素150kg/hm2。控制施肥是保证玉米高产量的重要措施, 但施肥要科学合理的进行。

3.4 病虫害防治

玉米病虫害的防治也是玉米田间管理的重点。只有防治了病虫害才能保证玉米的健康生长, 以至于不影响玉米的产量。具体要以预防位置, 综合防治的方法。要通过物理、化学、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当然, 其中的化学方法只是用来作为辅助, 因为化学的一些农药会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所以生物和物理的防治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生物、物理防治中可以采用杀虫灯和气味诱导法进行杀虫[2]。虽然这种防治的效果良好, 但是操作相对较为复杂。而化学方法主要就是采用化学农药制剂进行杀虫, 玉米田的害虫主要有玉米螟, 红蜘蛛, 蚜虫等, 不同类型的农药有不同的杀虫效果, 可以根据玉米田的具体情况进行农药的选择。

4 结语

综上所述, 玉米栽培的各个时期都有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再具体的栽培过程中, 我们应该严格控制各个阶段的主要注意问题, 采取科学合理的种植技术, 保证玉米的健康生长的技术上达到无公害, 高产的效果, 进而促进我国粮食产业快速发展, 带动国家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双立, 吴兵, 胡铁欣, 等.特用玉米栽培技术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 2012, (24) :31-33.

滇东北蚕豆标准化栽培技术 篇10

1、品种选择

选择抗倒、抗病、抗逆性强、品质好、商品性好、高产、适应栽培季节的品种。如:凤豆4号、凤豆6号等。种子选用无病斑, 无虫眼, 无霉变, 粒型显示本品种自然特征, 无机械损伤裂痕, 粒大饱满, 均匀干净的蚕豆。种子纯度≥97%, 净度≥98%, 发芽率≥90%, 水分≤12%。播种前, 先将种子在太阳下曝晒2~3d, 后用55℃水浸种10~15min, 再在室温下清水浸种24h。

2、开沟整地

秋季水稻田种植蚕豆, 水稻收获后及时开好围沟, 做到围沟深入垄沟, 沟沟相通不渍水, 趁土壤潮湿挖穴免耕种植其它季节种植时, 前作收获后及时翻犁, 把土块耙碎, 地面耙平.开好围沟, 按畦宽1~1.5m、垄高24cm、沟宽35cm规格做成高垄。

3、规格播种

一般为行距3 3 c m, 株距12~18cm, 单粒穴播, 覆土或腐熟厩肥5~6cm。可以根据需要以穴距来调整密度, 每667m2播种8000~15 000株。土壤肥力高、水肥条件好的地区种植宜稀, 反之宜密。

4、科学管水

秋蚕豆若遇冬季久旱, 可在立春前后灌水一次, 以速灌为宜, 灌水量以使土壤水分保持在30%左右为宜, 花荚期一般灌水2~3次, 雨季种植的蚕豆无需灌水, 雨后注意排水除涝。

5、合理施肥

土壤肥力较高的田块栽培蚕豆一般不施肥, 贫瘠田块每667m2施腐熟厩肥1 000~1 500kg作盖塘肥, 苗期可结合抗旱每667m2施尿素3~4kg和草木灰150~200kg。盛花初荚期, 每667m2喷施0.5%~1%磷酸二氢钾水溶液50kg。

6、中耕除草

一般中耕2次, 拔草1次。第一次中耕在苗高13~16cm时进行;第二次中耕在始花封垄期进行, 结合培土保墒, 防止倒伏;再过30d~35d草籽未成熟前拔草一次。

7、整枝摘心

根据播种季节和生长情况, 在主茎长到6~7叶, 基部有1~2个分枝芽时摘心、打去主茎;初花期整枝疏苗, 去掉无头枝、弱技、病枝和迟发枝;盛花期当分枝中部结荚时摘心打顶。选择晴天无风的上午, 用手摘去6cm左右顶芽, 摘下的顶芽可作为时, 鲜蔬菜和青饲料。

8、植物保护

生产中不进行药剂防治, 选用抗病新品种, 与非豆科作物实行2a以上轮作, 采用隔离带保护种植, 及时拔除病株、摘除病叶和病荚, 人工清洁田园。

9、适时采收

豆荚膨大饱满、有光泽时, 即可根据市场需求陆续分期采摘鲜豆荚上市销售。采收干籽粒的, 待蚕豆叶片凋落, 中下部豆荚充分成熟时一次性采收

10、密封贮藏

1) 夹砂储藏

先将仓房消毒, 仓底用洁净无虫的干稻壳或草席铺垫, 取除去石粒的干砂和蚕豆, 分别在阳光下曝晒, 使温度达到50℃以上, 蚕豆水分降到12%以下, 稍凉后即可入仓。入仓时蚕豆每层装入20cm深度后, 即压盖砂子10cm。最后用砂子20cm压顶密闭储藏, 以防虫、防霉、防变色。

2) 豆糠夹层储藏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标准栽培】相关文章:

无土栽培温室大棚标准03-17

东台蔬菜标准化栽培及介绍生物农药好处06-02

人工栽培04-09

高效栽培05-15

科学栽培05-21

直播栽培06-01

温室栽培05-05

扦插栽培05-07

地膜栽培05-12

大棚栽培05-22

上一篇: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下一篇:四六级写作存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