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迁移性

2024-05-12

可迁移性(精选七篇)

可迁移性 篇1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背景下, 本科教育职业化将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高等教育的社会性职业服务功能将越来越受到应有的重视和探究。值得肯定的是很多高校已经开设了职业辅导课程和评估, 直接帮助学生规划职业发展。但很多毕业生依旧对自己在大学中的所学持消极态度, 觉得没有用处, 无法用于工作。其评论虽带功利主义色彩并有夸大事实之嫌, 但无不说明中国高等教育由来已久的问题。职业方向的系统性构建固然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从学生个人的角度出发, 培养其职业能力, 使其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职业环境。职业能力培养并非只是高职院校的目标和任务, 在本科教育中渗透学生可迁移技能的培养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的规律, 以人为本的要求, 更是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以及职业环境的诉求。

2 何为可迁移技能

辛迪·梵和理查德·鲍尔斯将技能分为三种类型:知识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可迁移技能 (transferable skills) 。其中可迁移技能是指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 适用于各种职业, 并可以从工作之外获得并发展, 又可以迁移应用于不同工作环境中。通俗的说, 可迁移技能是一个人会做的事, 比如组织、说服、分析、观察、决策等。与知识技能相比, 可迁移技能无所谓更新换代, 无论个人需求和工作环境有什么变化, 它们都可以得到应用。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可迁移技能的培养,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进入职场后的竞争力, 更符合“为迁移而教”大环境下教育学习迁移的重要目的, 即学生将获得的知识、技能和行为方式有效用于解决新的问题。目前, 被公认的四种主要的可迁移性技能为: (1) 交流和表达技能 (口头、书面和图解) ; (2) 团队工作和人际能力; (3) 组织管理和计划能力; (4) 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在通用课程中, 如大学英语这样的基础课程中, 如何有意识地渗透并培养学生的可迁移技能, 值得教师深入探究。

3 如何应用

(1) 交流和表达技能 (口头、书面和图解)

《新视野大学英语》明确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特别是听说能力, 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其交流表达的目标也深受用人单位的重视。在对1000份针对毕业生的各类招聘广告进行分析后, Bennett等人发现有420份 (42%) 对毕业生的交流能力 (口头、书面和人际) 做了相应要求, 排在所有可迁移技能的首位。这就意味着教师在教授语言技能的同时, 应把重点放在交流和表达的技能培养上。在课堂中, 教师可充分利用交际 (communicative-based language teaching) 进行教学, 设置社交活动 (social interaction activities) , 如对话、讨论、角色扮演等。第四单元《如何给人留下好印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上台做演讲, 将所学知识迁移为公共演讲的技能。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和职业生涯专家赫伍德·斐格勒 (Howard Figler) 将公共演讲作为人类10大可迁移技能之一。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来缓解大多大一学生因没有演讲经历而引起的恐慌。全程录像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后续辅导。对学生的演讲教学录像在美国各大高校应用较广, 效果显著。

不过, 交流和表达的能力不是只有交际教学法才能培养。大学英语作为基础课程, 在各大高校, 一般都是大课形式授课。教师可以就某个知识点向技能方向引申扩充来达到预期效果。比如说, 第三单元的文章结构是用例子来说明主题。教师可以用目前通用的行为面试法 (behavioral-basedinterview) 来举例:“面试常问的问题你是如何实现你想达到的目标的?与其抽象解释, 不如举发生过的例子来说明。”然后, 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回答的机会。学生在面试情景下, 该交流技能会得到有效迁移。又比如:第九单元《学业成功, 举手之劳》中用具体细节来说明观点的技能是全球化大环境下必备的沟通技能。在沟通交流中增加必要的细节有助于达到更有效的交流, 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和障碍。

(2) 团队合作

团队合作同样是职场所需的可迁移技能, 尤其是中小型企业。Stewart&Knowles (2001) 的调查显示团队合作能力有助于员工处理更多问题, 从事更多活动, 为更多的功能部门服务。“团队”的概念产生于1994年, 由美国San Diego大学的管理学教授、组织行为学权威专家Stephen P.Robbins首次提出:团体是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合作式学习 (team-based learning) 正是培养学生共同学习意识及团队合作技能的有效教学方法。合作学习, 按照美国明尼明达大学合作学习中心的约翰逊兄弟的话, 就是在教学上运用小组, 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程度地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笔者要求学生每周以小组为单位阅读或精听一篇文章, 并按照预测内容、阅读或精听、讨论分享、写作练习、组内互改的流程进行, 并将其纳入考核分数中。从语言角度上, 达到听说读写的全方位训练和增强。从小组角度上, 充分利用学习者的相互依赖性和互补性, 使他们有意识、定期并持续地积累、分享和利用知识资源, 提高他们和小组的持续学习优势, 为工作环境下建设学习型组织奠定基础。

除了定期的课外小组学习, 笔者也适当使用课内小组合作, 比如说圆桌法 (roundtable) , 第七单元《与抢遭遇》的行文是按照动作的时间顺序, 这也是大纲要求掌握的写作手法。笔者要求学生以6-7人为一组, 按顺序每人写一句后传给下一个人。要求是按照时间顺序, 每句必须有一个动词, 编成完整的故事。各个小组完成后, 共同分享, 并找到故事大意。原创的未知故事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增强语言学习的自信心。而积极性和自信心都是达到可迁移目标的前提条件。需要指出的是, 以“项目为导向”的团队合作技能, 其中包括管理、组织、调整能力, 应对最后期限的压力等, 因其强专业性更适合在专业学习层面上培养, 故不放在本文中。

(3) 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人类的思维活动是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的, 同时, 语言对于思维有一定依赖性, 换句话说, 思维对语言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在教授英语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不仅符合语言技能的目标, 更为学生将来的工作打下基础。根据美国Richard Paul和Linda Elder提出的思维能力理论模型, 思维的基础核心由8个要素组成, 分别是目的、论题、视角、观点、论据、推论、预设和结论。充分利用网络等渠道资源, 在教学中开展辩论活动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各思维要素的训练和加强。比如说第一单元《学外语》, 讲的是作者学习英语的过程和心得, 其中包括对在线学习的切身体会。笔者将“在线教育是否会取代传统课堂教育”这个炙手可热的社会焦点问题作为拓展训练的辩题,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辩论。从思维角度具体而言, 在辩论前, 学生需要查询相关资料, 包括支持正反方观点的材料, 并作出自己的评价和观点。在辩论中, 学生必须明白如何推理, 识别谬论, 并理解不同的推理方法。最后, 学生必须有意识地综合评价自己的论点、论据和论证, 包括观点的明确性、举例的恰当性以及逻辑的严密性等。辩论同时促进了之前讨论的交流表达技能和小组合作技能。有人提出辩论对于刚入大学校门的学生难度过大。诚然, 大一学生在资源查找和思维能力上需要教师的更多引导, 但是思维能力的养成和提升是周而复始的长期过程, 需在基础课程中做好相应铺垫, 最终达到思维技能的迁移。

除辩论外, 教师应在课堂中渗透可迁移的思维能力和技巧。比如说第五单元《与艾滋病抗争》, 文章按照经典的问题解决模型 (问题-解决-评估-总结) 开展。笔者引入通用的问题解决流程图 (确定问题-寻求多种方案-选择最佳方案-实施方案-评估方案-总结) 来帮助学生梳理行文逻辑并以“如何消除宿舍内的矛盾冲突”为例带领学生使用逻辑图, 解决大一新生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将思维能力从课堂迁移到生活情境, 并导向工作场景, 最终达到学以致用。至于创造力的培养, 我国的高等教育是以继承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这种教育只重视对知识的记忆、模仿和重复性的练习, 而忽视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4 总结

本科教育职业化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使大学毕业生更具竞争优势, 助其适应瞬息万变的职场是教育工作者不可忽略的责任。可迁移技能的培养和发展符合学生综合发展的目标, 尤其是在通用教育阶段, 能为学生的专业课学习及技能培养打下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Richards, J.C., &Rodgers, T.S.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2nd ed.) [M].Bingjie, China: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2:198.

[2]Robbins, S.管理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3]Warn, J.and P.Tranter.Measuring 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A Competency Approach[J].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 2001 (3) :191-198.

[4]谢红岭.英国高等教育职业服务的经验与启示[J].人民论坛, 2012 (36) :70.

可迁移性 篇2

通过对风电相关企业的调研和走访,一个风电运行与维护人员必须具备以下技能(能力):

(1)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技能的能力

风电是一门涉及机械、流体、材料、电气和控制等多门学科的新兴行业,需要具备很强的多学科知识体系。

(2)交际能力

风电产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世界各国都在对其进行研究,而各国之间和各风电企业之间的经验交流和技术引进能促进该产业迅速发展,故需要具備较强的交际能力,同时掌握一门专业外语。

(3)创新能力

风电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和创新空间,比如风力发电效率的提高和装机成本的降低,以及发电的质量都需要不断地完善和创新。

(4)适应能力

所有风电场一般都地处郊区偏远地带,其环境较恶劣,工作劳动强度大,需要具备坚韧不拔的品质和强健的体魄,并具有较强的适应恶劣天气的能力。

(5)安全意识

进入现场的每次操作几乎都需要爬上几十米高的塔架,风轮旋转时也有可能飞出个螺钉、螺母,因此处处都存在危险源,所以务必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随时保持高度警惕。

(6)团队协作能力

由于风电场工程相对复杂而庞大,其每次的运行维护工作都需要不同学科知识的人员相互配合才能完成。

结合以上六大技能的要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采取以下教学形式、方法和手段:

一、分组教学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善于与人沟通和交际的能力,充分调动每个同学的积极性。

对一个教学班进行分组,常见的分组方法有很多种,针对风电运行与维护专业而言,可根据每个学生自身的特点,结合其在组内的分工情况进行。一般小组成员为3~5人为宜,最多不超过6人,小组人数过多易造成资源浪费,有些同学会无所事事,分组的原则是让小组的每个成员都能发挥作用。

小组分工结构配比参考:领导者1人,由组织、管理、协调能力强的同学担任;执行者2~3人,由动手能力强的同学担任;另外根据实际工作场景和班级人数情况,可增设1名联络员,由观察能力稍强,反应灵敏的同学担任。

二、情景式教学

让学生亲身体会到现场的情况,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安全意识。风电场的风力

发电设备,风电实验实训装置价格不菲,不可能全部搬到学校,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情景式教学方法,设置模拟一个风电场的情景,使学生身临其境地置身于这个场景中,然后按照先前的分组各尽其责,完成每次的运行、维护和检修工作。

每次在设置现场情景时,都必须强调进入现场的安全注意事项,“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三、角色扮演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适应能力和自我突破的创新意识。通常角色扮演与分

组教学和情境式教学相结合。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表演者,学生是欣赏者,因为欣赏能力不同,领略程度也不同。而在角色扮演中,学生的一个重要角色是演员,而不再是观众,学生要参与整个教学活动,听从老师(导演)的总体安排。

当小组成员分工不同时,每个学生在组内扮演的角色也不同,有些扮演的是领导,有些是操作工人,但不论角色如何,整个课堂都是学生的表演舞台。而老师则退居幕后,成为导演,当然也可以分饰一个角色。

角色扮演活动体现了教与学的开放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体验,兴趣,掌握信息的程度选择角色,在小组讨论中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同时广泛接受他人的建议,在交流中不断获取新知识,新信息,完善和丰富各角色对应的教学内容。

四、专业教师团队组建

风电运行与维护专业是一门涉及机械、流体、材料、电气和控制等多门学科的新兴专业,对专业教师要求也很高,为了让学生掌握多学科知识体系并具备综合运用这些知识技能的能力,需要组建一支专业教师团队。

课程具体实施的过程中由2~3个老师一起上课,互相补充,互相配合。因为教师团队的专业性,学生能从中学到多样化的知识技能,同时2~3个老师以一个专业教学团队的形式出现在课堂上,也会给课堂营造一种团队协作的氛围,给学生树立榜样,更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考核方式改革

新型考核方式是建立在对学生参与教学课堂、与小组成员共同完成相应项目任务、工作态度(是否按时上下课、遵守课堂纪律)、执行力情况(是否积极主动完成老师和小组长分配的任务)、创新情况(执行小组任务时是否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的基础上,整个考核评价体系必须兼顾教师评价、小组长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做到考核公平、公正、公开,真正将“可迁移技能”的过程考核与期末的专业理论知识考核有机地结合起来,两者之间的比例以1:1为宜。

六、辅导员参与专业人才培养

高校辅导员有很多独特的优势,学历高,普遍较年轻,容易和学生接触,能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思想情况,在培养学生可迁移技能方面占据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可迁移技能”也可以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课堂之外获得,所以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学生会或社团、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来培养和加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人际交往、沟通、团队协作等一些重要的“可迁移技能”也可得到锻炼。

通过以上教学形式和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技能的能力、交际能力、创新能力、适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安全意识。

在谈论风电运行与维护专业“可迁移技能”的培养,是以风电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要求为载体和基础,采取上述教学形式、方法和手段培养出的学生必定能胜任以后的风电运行和维护工作。当然,在整个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培养学生所具备的这种“可迁移技能”,也可应用到其他一些领域,它是一种可以终身受用的技能。

王琴(1982.3-)助教,重庆能源职业学院

可迁移性 篇3

建筑膜材是一种强度高、柔韧性好的复合材料[1],以高强聚酯纤维或玻璃纤维织物为基材,采用涂层或层压方法制成。常用的建筑膜材主要有PTFE膜材、聚氯乙烯(PVC)膜材、加面层的PVC膜材等[2],其中加面层的PVC膜材具有良好的性价比,在体育运动、文化娱乐、交通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3]。但是PVC建筑膜材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增塑剂等小分子物质的迁移,使膜材表面容易沾污,影响美观,而且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增塑剂的迁移使膜材的脆性增大,导致膜材使用寿命缩短,因此,降低建筑膜材中增塑剂分子的迁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不增加增塑剂总添加量的情况下,利用大分子聚酯增塑剂替代部分小分子增塑剂,并对PVC膜材进行热老化、力学性能、红外光谱、DSC等测试,筛选聚酯增塑剂的种类及与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的最佳质量复配比例。

1 试验

1.1 试验材料

涤纶织物:巴拿马组织,经密60根/10 cm、纬密60根/10cm;PVC:P-440,天津渤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增塑剂DINP、聚酯增塑剂(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000、2000、3000)、交联剂:浙江锦达公司;硬脂酸钙、紫外线吸收剂UV-327、抗氧剂CA、Al(OH)3:天津裕发助剂厂;N,N-二甲基甲酰胺:天津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1.2 涂层工艺

调制PVC浆料→在涤纶织物上涂层(厚度0.3 mm)→烘干(100℃,3 min)→涂层(厚度0.6 mm)→烘干(100℃,3 min)→焙烘(170℃,2.5 min)。

1.3 性能测试方法

按FZ/T 01010—91《涂层织物涂层粘附强度测试方法》测试膜材的剥离强度;按FZ/T 01005—91《涂层织物定幅拉伸强力试验方法》测试膜材的拉伸强度;按FZ/T 75001—93《涂层织物撕破强力试验方法》测试膜材的撕破强力。按FZ/T 01008—2008《涂层织物热空气加速老化实验方法》测试膜材的热老化性能(100℃,10 h)。按GB/T 3830—2008《软聚氯乙烯压延薄膜和片材》测试小分子物质的迁移率。按FZ/T01054.4—1999《织物风格试验方法弯曲性试验方法》测试膜材的硬挺度。按GB 8424.2—2001《纺织品白度的仪器评定方法》测试膜材的白度。

2 结果与讨论

2.1 不同分子质量聚酯增塑剂与DINP的复配效果

2.1.1 不同增塑剂对膜材硬挺度的影响(见表1)

从表1膜材热老化前后的硬挺度比较可以看出,在增塑剂用量相同的条件下,随着聚酯增塑剂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膜材的硬挺度逐渐降低。这是由于聚酯增塑剂是一类大分子增塑剂,随着分子质量的增大,分子链变长,对PVC的增塑作用降低,制得PVC浆料的流动性变差,涂层时在织物缝隙中的渗透量减少,所以膜材的柔性增大,硬挺度降低。PVC膜材进行热老化实试后,膜材的硬挺度增大,柔性变差,这是由于膜材在高温处理时,一些小分子增塑剂发生迁移和挥发,对膜材的增塑作用降低,使膜材的硬挺度增大,柔性变差。

2.1.2 不同增塑剂对膜材白度的影响(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1)膜材热老化前的白度比热老化后的高,原因是膜材进行高温处理后,PVC会发生分解,使PVC膜产生“黄变”现象,导致膜材经热老化处理后白度下降。随着聚酯增塑剂分子质量的增大,膜材老化前、后的白度都出现递增趋势,原因是大分子增塑剂限制了PVC的分解。(2)添加不同分子质量的聚酯增塑剂对膜材的黄变影响不大。

2.1.3 不同增塑剂复配所制膜材的DSC分析(见图1)

从图1可以看出,增塑剂为DINP时制得的膜材在105.7℃时发生吸热现象,即玻璃化温度为105.7℃,其终止温度为117.0℃;而用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酯和DINP复配制得的膜材均在109.7℃时发生吸热现象,即玻璃化温度为109.7℃,且终止温度均为118.7℃。这说明聚酯增塑剂可以替代小分子增塑剂DINP,对PVC膜材的性能影响较小。但相对分子质量为3000的聚酯增塑剂制得的浆料流动性较差,调浆困难,且对降低成本不利。

综合以上分析,选择聚酯增塑剂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膜材的柔性和白度越好,但从生产和成本考虑,选择相对分子质量为2000的增塑剂与DINP复配效果较好。

2.1.4 不同增塑剂所制膜材老化前后的红外光谱分析

增塑剂分别选用DINP及其与聚酯2000复配时制得的膜材老化前后的红外光谱分析见图2。

从图2可以看出,增塑剂采用DINP时制得的膜材,老化后聚合物的峰值都有所增加,说明在100℃的条件下,小分子物质有一定程度的分解,尤其以峰值在1247.74 cm-1、1094.64cm-1处PVC的分解和1015.75 cm-1、721.38 cm-1处DINP增塑剂的迁移较为严重,PVC分解产生的HCl小分子,在生产的高温条件下挥发,产生大量烟雾,并且由于HCl的挥发,使PVC膜材变黄,导致膜材的透明度下降;同时,增塑剂DINP的迁移导致膜材的脆性增加,膜材的柔性下降,并且迁移的增塑剂在膜材使用过程中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迁移到膜材表面使膜材容易沾污,清洗困难,影响膜材的美观。而增塑剂采用聚酯2000与DINP复配制得的膜材,老化前后聚合物的峰值增加不明显,尤其是增塑剂的迁移率大大降低,但PVC还是有一定程度的分解。曲线4与曲线2比较,PVC的分解有较大程度的降低,说明添加相对分子质量为2000的聚酯增塑剂能抑制小分子增塑剂的迁移,对膜材的生产和使用有利。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得知,PVC膜材的生产以添加相对分子质量为2000的聚酯增塑剂与DINP复配较为合适。

2.2 聚酯2000与DINP复配比例对膜材性能的影响

2.2.1 聚酯2000与DINP复配比例对膜材

力学性能的影响(见图3~图5)

从图3可以看出,随着聚酯2000添加量的增加,PVC膜材的剥离强度逐渐降低,原因是聚酯增塑剂相对分子质量较大,制得的浆料流动性较差,涂层时在织物中的渗透量较小,涂层膜对织物的机械锚固作用较小,导致膜材的剥离强度降低。

从图4、图5可以看出,添加相对分子质量为2000的聚酯增塑剂能一定程度地提高膜材的拉伸强度和撕破强力。

2.2.2 聚酯2000与DINP复配比例对膜材

小分子物质迁移性的影响(见图6)

从图6可以看出,随着聚酯2000添加量的增加,PVC膜材中小分子物质的迁移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综合以上分析,选择相对分子质量为2000的聚酯增塑剂与DINP的质量复配比例为1∶1时效果较好。

3 结语

(1) 通过将不同分子质量的聚酯增塑剂与小分子增塑剂DINP复配,制得的膜材具有较好的柔性和白度。

(2) 对膜材进行热老化试验发现,经热老化试验后膜材的柔性和白度会下降,这主要是由于PVC分子的分解以及小分子增塑剂的迁移所致。

(3) 通过对膜材进行DSC及红外光谱测试发现,相对分子质量为2000的聚酯增塑剂与DINP的复配效果最好。当聚酯2000与DINP的质量复配比例为1∶1时膜材的综合性能较好。

参考文献

[1]张开聪,夏开全.膜结构工程的一些关键技术[J].工业建筑,2002,32(11):58-60.

[2]赵晓娣,顾振亚.国内外防污自洁建筑膜材的进展[J].纺织导报,2006(5):40-42.

可迁移性 篇4

关键词:英语教学,二语习得,语调,普通话,语言迁移

一语言学习的迁移性

二语习得领域已经有大量研究从不同角度展示了第一语言 (L1) 相关知识对第二语言 (L2) 习得的影响。语言迁移 (Language Transfer) 指语言学习者将其对母语的了解自觉或不自觉地应用到对其他语言的学习上。语言之间的相似之处能带来积极迁移, 使学习者感到容易理解和掌握;相应地, 语言之间的差异容易形成消极迁移, 引起学习困难和错误。根据现行英语教学界的研究和调查, 迁移现象在中国学习者学习语音、词汇、句法及话语等各个层面时均有体现, 因此出现中英语调上的迁移也不足为奇。

从语言学角度来说, 语调 (Intonation) 主要指音调上的差异, 即说话时声音的升降。几乎所有的发声语言都将语调作为一种传递信息的方式, 展现说话者的情绪及其他重要口语元素。语调区别于声调 (Tone) , 后者是用来区分词汇元素的。用声调的不同来区分字词含义的语言被称为声调语言 (Tonal L a n g u a g e) 。比如在普通话中, [m a]读作阴平声调[mā]妈和读作去声[mà]骂时的含义就不同。换句话说, 音调元素在普通话中不仅作用于词汇层面, 还作用于单字层面, 而在英语中却只在词汇以上的层级 (短语和句子等) 上起作用。这种语言本身在运用方式上的巨大差异很容易引起学习者的消极迁移。

二语调的功能及重要性

作为语调语言 (intonation language) , 英语中语调的作用不容小觑。语言界普遍比较认同的说法是语调共有6种功能: (1) 态度指向 (a t t i t u d i n a l f u n c t i o n) , 展现说话者的情绪及态度; (2) 语法指向 (grammatical function) , 标识语法结构, 比如疑问句用升调, 陈述句用降调 (1) ; (3) 重点指向 (focusing function) , 强调新信息的传递; (4) 话语指向 (discourse function) , 标志话轮转换 (turnt a k i n g) ; (5) 心理指向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f u n c t i o n) , 方便以更容易理解或记忆的方式组织信息; (6) 索引指向 (indexical function) , 表明说话人的个人或社会身份。

鉴于语调对说话时的情绪、态度、话语结构等有着重要的指向作用, 使用更地道的语调能够帮助英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流中更准确、更清晰地表达意图。从这个角度来说, 厘清影响语调所造成交流不畅的因素是刻不容缓的。

三中国学生的语调习惯及问题

目前, 语言学界已有一些从不同角度探索中国学生用调习惯的研究。例如, Shack (2000) 以案例研究的方法探寻了普通话习得者在说英语时可能遇到的语调问题。她记录了一个学习者说普通话和说英语时的语调模式, 发现其音调变换的分布比英语为母语者更为密集。她推断这是由于被研究者不自觉地将普通话用语习惯沿袭到了英语上, 即在大篇幅的用语环境中依然给予词汇层面元素以声调特征。

Liu (2009) 则采用功能研究法做了5个实验, 以对比普通话和英语的语调系统。她最终总结出了两个主要发现:第一, 普通话跟英语都使用字词声调/重音及重读来呈现陈述句和疑问句的语调差别。第二, 正是字词声调/重音及重读与句子类型之间的关系才最终导致了中英两种语言的异同。

从比较式研究的角度而言, Rui (2007) 的调查就更加具体可信了。她将6名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语调习惯和英国本地人进行了对比, 发现差异主要存在于声调单元 (tone units) 、重音分布 (prominence s e l e c t i o n) 和声调选择 (t o n e c h o i c e) 上。举例来说, 在英国人会使用指述语调 (referring tone) 的语境下, 中国学生会倾向于使用宣示语调 (proclaiming t o n e) 。宣示语调指的是先升再降或是直接降的语调模式, 表明说话人正在给出新信息。而指述语调指的是先降再升或是直接升的语调模式, 表明说话人给出的是已知信息。根据Rui的发现, 中国学生会忽视句子承载的信息类型, 频繁地使用宣示语调, 而英国人则只会在传递新信息时采用宣示语调。她认为这种无意识的用调习惯既是由于学习者英语语言水平有限, 也是其缺乏“语调具有交流及话语功能”的相关认知的结果。此外, Pickering (2001) 的研究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她录下6名中国助教和6名北美助教所做的口头演讲, 比较他们的声调选择, 发现中国助教明显使用了更多的平调和降调, 很少使用升调, 这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他们与本地学生的交流困难。

事实上, 早在20年前, 外语教学界就已经有研究指出日本、泰国及中国学习者会倾向于在相连观点的断句处使用降调, 而以英语为母语者会使用升调。除了辨别新旧信息之外, 在对之前发言者的观点提出异议时, 以英语为母语者也会统一使用升调, 以避免被误解为说话人在表达公然蓄意的反对。换句话说, 在这种语境下如果使用降调会给听众留下傲慢无礼甚至带有敌意的印象。

其他相关研究还包括Chen在2006年对中国英语学习者朗读语篇时的调群模式进行的探究。调群是指说话人在语篇中形成完整的语调模式所采用的语调选择系统。Chen记录、分析并比较了45名中国学生和8名英国人的朗读, 发现他们的语调区别主要在于界线标记 (boundary marker) 的使用频率以及一些调群限制的实现程度上。Zhu (2014) 也对12名中国大学生、4名标准汉语发音者及4名标准英式发音者进行了调群切分模式的比较分析, 最终发现中国大学生在朗读英语时会产生大量不必要的停顿和破句。他指出, 中国英语学习者主要使用停顿来划分调群, 而普遍缺乏像标准英语发音者一样使用音高重置来划分调群的意识和能力。

四现行研究的局限性及原因

如前文所列, 已经有不少研究关注并调查了中国学习者在说英语时可能产生的语调问题。然而, 从语言迁移的角度来探寻已习得普通话和这些问题之间关系的研究却并不多。在笔者所览文献中, 只有Shack (2000) 及Liu (2009) 分析了普通话是如何影响中国学生的用调习惯的。然而, Shack的研究已经是将近20年了, 而且她也只是调查了一名具有“浓重口音”的中国学生。

造成相关研究匮乏的原因之一很可能是总结普通话的语调模式本身就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目前, 语言学家和学者们还并没有得出统一或相对普遍的结论。一种说法是普通话用调有13种基本特征, 其中大多数都是从情绪角度出发的, 也有研究者从态度角度归纳出了5种特征。此外, 有学者提出普通话有4种语调模式, 分别用来表达陈述语气、非标记性问题 (unmarked questions) 、以“吗”等词结尾的标记性问题以及A not A结构问题 (比如“去不去”) 。

除此之外, 声调语言和语调语言之间的巨大差异也增加了研究的难度。根据To BI (Tones and Break Indices) 韵律标注体系, 记录英语语调主要采用3种音调:音高重音 (pitch accent) 、短语重音 (phrase tone) 和边界调 (boundary tone) 。而普通话的语调从记录方式上就已经千差万别, 因此需要研究者进行详细的记录和大量的对比工作。

在英语学习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 对语调功能及其特征的忽视、在已习得普通话的影响下对英语语调的正确使用比较迷茫甚至产生误解等问题仍然普遍存在于中国学生中。因此尽管困难重重, 进行两种语言语调的比较及更彻底详尽的分析仍然是相当必要的。

五结语

总的来说, 探究普通话对英语语调的迁移性影响, 能带给广大的英语教师及学生的启示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 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极有可能存在一些共同的用调问题。他们可能会将普通话的音调模式加在英语的词汇层面而不是句子层面上, 而且他们倾向于在该使用升调时使用降调。第二, 他们会比以英语为母语者更频繁地使用界线标记, 也就是说在词与词之间停顿的位置和时长方面有问题。弄清这些潜在的陷阱不仅对中国的英语教学大有裨益, 而且还能进一步完善口语考试的评分标准。也许在今后的听说教学中, 教师们是时候考虑划分单独的板块来讲解语调知识以及布置相关训练来提高学生正确用调的能力了。值得注意的是, 目前学界仍然缺乏普通话对英语迁移性影响的系统性调查和归纳, 关于普通话在产生这些语调问题的过程中究竟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有待进一步的探究。

参考文献

[1]Chen H.Tonality in Chinese EFL learners'read speech[J].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Research, 2006 (5)

[2]Pickering L.The Role of Tone Choice in Improving ITA Communication in the Classroom[J].Tesol Quarterly, 2001 (2)

[3]Rui Tao.The English Intonation of Chinese EFL learners:A comparative study[J].CELEA Journal, 2007 (6)

[4]Schack K.Comparison of intonation patterns in Mandarin and English for a particular speaker.Working Papers in the Language Sciences at the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2000 (1)

可迁移性 篇5

课堂教学是目前教师教学的主阵地, 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如何在这45分钟的课堂教学中, 让学生学得更多, 掌握得更好是值得每一位教师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特别是在中职学校的课堂教学中, 面对那些有着诸多不良学习习惯的学生, 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是一个值得教师高度关注的课题。

目前, 迁移性学习策略受到大、中、小学等不同层次教师的共同青睐。迁移是观察、记忆、思维、想象、推理等诸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是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在新情景中的应用或已有经验对新知识的影响。笔者试图将迁移性学习策略应用于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的教学中, 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 获得相关经验, 从而有效指导教学实践。

笔者以计算机专业的30831班学生学习的《二维动画基础》中“编程语言学习”课程为例, 对迁移性学习策略进行初步的尝试。

一、知“难”而进

FLASH动画制作类课程强调动手能力, 尤其是关于“简单函数应用”和“程序编写”部分的内容。如果把程序编写比作玩游戏, 那么只有在掌握了“游戏规则”的基础上, 我们才能够“玩游戏”。但是, 由于中职学生学习能力不强, 不能做到持之以恒, 往往在没有理解“游戏规则”的时候, 就已经失去了耐性, 学不会, 自然是意料之中的事。

本次实践的班级30831班超过一半的学生存在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标不明确、自由散漫等问题;还有部分学生学习基础非常薄弱, 始终没有掌握学习方法和要领, 学得死板, 学得累, 即使竭尽全力, 仍然很难符合教学要求。

本次实践要求学员掌握的“编程语言学习”一章中, 涉及大量函数、语法, 难度较大, 而很多学生对英文一贯是持“退避三舍”的态度, 所以在以往的教学中费时长, 收效微。因此本章内容一直是教学中难以突破的瓶颈。

那么, 对于FLASH简单编程的学习, 能不能通过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来让学生轻松学会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呢, 答案是肯定的。通过迁移性学习策略帮助学生冲破重重阻力, 实现教师的有效教学。

二、FLASH课堂中的知识迁移

心理学认为, 学习的迁移是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形成的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习得知识、获得技能或形成态度的影响。简而言之, 迁移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在学习FLASH的程序设计中, 笔者进行了如下尝试:

上课的导入阶段, 教师将样张发给了所有学生:如果能够在操作界面正确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就会提示“输入正确”;反之, 提示“输入错误”。这种效果学生们在平时上网时都碰到过, 比较熟悉, 但是对做法一无所知。一个“已知”和一个“未知”引起了大家的学习兴趣, 给接下来的授课开了个好头。

看到时机成熟, 教师引入了今天这节课的主题,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FLASH中基本的动画设计, 这节课, 我和大家将一起来学习如何做出样张的效果。”“好!”学生们的声音很振奋, 殊不知前面还有难题等着他们来解决。教师还不能告诉他们这个就是在他们眼中“高深莫测”的编程, 中职学生的学习抗压能力相当脆弱, 一点小小的压力就会浇灭他们刚刚燃起的热情火焰。教师要保护这可贵的“星星之火”。“同学们, 谁能给大家讲讲这个‘登陆’的过程?”一个很喜欢玩电脑游戏的学生抢着回答, “如果用户名是**, 同时, 密码是**, 会提示‘输入正确’, 就继续操作;否则, 就提示‘输入错误’。”教师将学生的描述写在黑板上:“如果用户名等于**且密码等于**, 就继续操作;否则, 就提示出错信息”。学生们纷纷点头, 表示赞同。

看到大家没有异议, 教师趁热打铁, “英语科代表, 如果把这个过程用英语来描述应该是怎么样的呢?”经过简单的提示, 英语科代表把这句话写在了黑板上:“If usename=**and password=**, goto And play;else break。”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并没有因“英语”这个“不速之客”的到来而减少, 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教师随即将上节课学过的语法写在了黑板上:

“这段语法同学们还记得吗?”有一半左右的学生恍然大悟, 其他不知其中奥妙的学生马上到处询问, 看得出, 他们对这节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同学们, 这就是我们的一个‘公式’, 下面我们一起把今天的内容套到公式里去吧!”

这段小程序顺理成章的出现在了黑板上, 重要的是学生们在“不明真相” (授课至此, 教师对“编程”只字未提) 的情况下, 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顺利地攻破了难关, 通过迁移, 让学生掌握了新的知识点, 为接下来的学习扫清了障碍。

“同学们, 这段程序编好了!大家可以上机调试一下了!”

“这就是编程呀, 编程也不难嘛!”学生们说。

一谈到程序编写, 很多学生都觉得高深莫测, 认为这只是专家的专利, 大部分人也只能望之兴叹。其实不然, 编程和说话一样, 只要你事先用自己的话把想要表现的东西写出来, 再按照语法进行翻译和调试, 就可以很轻松的把程序编好。只要我们掌握好的学习方法, 应用恰当的思维方式、化繁为简, 分而写之, 就会变的容易很多。

这节课大部分的学生都成功制作了登录界面的程序, 大家都很有成就感, 课堂效果很好。这种迁移性学习策略, 较好地解决了中职学生学习程序语言的困难, 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三、对迁移性学习策略教学实践的几点反思

(一) 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迁移性学习策略的实施过程中, 良好的课堂气氛至关重要。而良好的课堂气氛是建立在师生关系和谐的基础上的。除了和蔼的口头语言和体态语言交流,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眼神语言的交流, 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心灵沟通。教师要及时的肯定学生的进步和成绩, 鼓励学生改正不良的学习习惯, 要允许学生犯错, 宽容的对待学生所犯的错误, 师生沟通的渠道才能畅通。

(二) 精心设计引导性教学内容

当教师向学生呈现新的学习任务时, 学生有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学生的认知结构中缺乏适当的基础知识可以用来吸收新知识;第二种是虽然学生认知结构中有相关基础知识, 但是不清楚或不巩固, 无法将新旧知识有效的练习起来。这样, 学生就很难学习新的知识。为此, 教师可以考虑在学生学习新的内容之前, 先用学生能理解的语言来介绍新的学习内容, 让学习任务变的清楚明了。这些引入的较为一般的内容, 促进了新知识的学习和认知。如在“登录框的制作”课中, 让学生先用自己熟知的知识组织和概括新的学习任务和内容, 再对学生的原有知识进行迁移, 从而使要学习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 起到为同化新知识提供认知框架的作用。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 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三) 注重学习策略的练习

学习策略是为实现一定的学习目标, 依据元认知及对学习情境中各因素及其关系的综合把握, 对学习过程特别是学习方法与技能进行监督与调控的内部活动。这个定义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 学习策略的实质是对学习过程进行内部监督和调控, 也就是说,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只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干预, 由学生自主地学习新的知识。强调“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其次, 学习目标是学习策略的出发点和最后归宿。因此, 学习策略要由教师自己来制定与执行, 特别是这门课的专任教师。让学生达到一个什么样的学习目标, 学生学到怎样的专业知识, 这些都要由教师在学期初制定的学习策略来决定。第三, 要把握不同学科的特点, 有针对性的制定学习策略, 如平面设计的布局和构图策略、组装与维修的检测和排除策略等, 都需要教师在学期初制定相应的和合理的学习策略, 引导学生向预定的学习目标发展。

当然, 在FLASH课程中, 并非所用的编程学习都适用迁移性学习策略, 我们应该随机应变, 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法。在制定学习策略的过程中, 深入研究教材, 多做调查研究, 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 以便顺利达到预期的教学和学习目标。

总而言之, 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策略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策略的制定要新颖、科学、灵活多样。这就要求教师善于观察, 加强学习;准确把握好教学的尺度与信度;当然, 在整个策略的制定中, 我们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尽量多让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寻求问题的答案, 特别是在中职学校, 教师更要处处引导学生,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摘要:教师教学和学习策略的制定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和学习目标是否得以实现。通过对迁移性学习策略在中职计算机专业课中实践的分析, 阐述科学合理的学习策略在提高学习效果, 调动和发展学生主体积极性, 发展学生个性等各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对实际操作中强化素质教育, 有效达到教学目的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迁移性学习策略,程序设计,FLASH课程

参考文献

[1]刘济良比较布鲁纳发现学习与奥苏伯尔接受学习的异同[J].心理学分析, 1988 (3) .

[2]邵瑞珍, 陈竟芬.教与学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3]叶晓玲.协作学习策略在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研究, 2008 (26) .

浅议知识迁移及促进知识迁移的方法 篇6

目前, 知识迁移成了中国教育界十分重视的课题, 提出了“为迁移而教”的口号。所谓迁移, 学习心理学对迁移的定义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在英语教学中, 使学生所学的新知与旧知发生联系, 培养学生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触类旁通的学习能力, 有助于提高记忆和学习效率, 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能力。

二、迁移理论研究简介

1.迁移理论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早期的迁移理论主要有:形式训练说, 共同因素说, 概括化理论以及关系理论。

形式训练说是一种古老的迁移理论, 来自于官能心理学。它认为人类的心理是由不同的官能形成的, 通过对人的心理官能进行训练, 可以使该官能的能力得到提高, 从而促进迁移。共同因素说是由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和吴伟士指出, 强调各种学习之间具有共同成分或共同因素, 才会产生迁移。

概括化理论由心理学家贾德 (C.H. Judd) 提出, 认为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是迁移的关键, 两种学习之间的共同因素是迁移的必要条件之一。

关系理论由格式塔心理学家苟勒提出, 认为迁移是由于学习者突然领悟两种学习之间所存在的关系的结果。这一理论实际上是对概括理论的一种补充。

现代认知心理学家都十分重视认知结构的重要性, 认为认知结构的形成是产生广泛迁移的根本。布鲁纳认为学科基本结构的学习有助于迁移。

建构主义的理论学派, 认为迁移实际上就是认知结构在新条件下的重新建构。为了促使学生在新条件下应用知识的能力, 建构主义者们提出了一些教学理论, 如抛锚式教学、认知学徒式教学以及认知灵活性理论等。教学时要让学生在各种实际情境中从多种角度反复应用知识。

2.迁移的种类

迁移的种类按其效果来分, 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如果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 即为正迁移。两种学习间干扰作用则是负迁移;按迁移的顺序划分, 可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学习英语句法结构, 有时也会受到汉语句法结构的影响而产生顺向负迁移。例如, 在翻译“我们明天去上学。”的句子时, 有的学生错误地译成: We tomorrow go to school.“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则是说明了大量的阅读, 能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也就是说阅读学习对写作能力提高产生顺向正迁移, 此种说法同样适用于英语学习。

三、促进知识迁移的方法

迁移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但迁移的发生却不是自动的, 它需要我们创设条件, 采取有效的方法, 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所学知识的迁移, 从而提高记忆与学习效率, 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能力。

1.创设多种促进知识的迁移条件

(1) 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应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提供给学生引导性知识, 其目的是为新的学习内容提供联系点或者促进对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辨别。例如, 在讲解过去进行时的时候, 教师要引导学生先复习现在进行时, 通过比较, 分析两种时态的异同后, 学生对过去进行时掌握就比较容易。

(2) 理解程度直接影响到有关知识的运用与迁移。如果教师在讲解知识内容时, 能充分利用奥苏伯尔的“不断分化”和“综合贯通”两个原则, 可以帮助我们引导学生深化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提高对所学内容的认识水平, 使学生在学到丰富知识的同时, 形成合理而牢固的认知结构, 促进知识迁移。

(3) 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也是影响知识迁移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 在英语教学中, 要注重基本概念的学习和掌握。例如, 英语语法知识讲解, 这些概念抽象程度高。因为知识越抽象, 其潜在的应用范围 (逻辑处延) 就越大, 适用范围就越广泛, 迁移效果就越明显。

(4) 定势也称心向, 也是影响知识迁移的条件。定势的作用有双重性。对知识迁移的影响可能是积极的, 也可能是消极的。例如, 学生在翻译“他们在教室”句子时, 受汉语的负迁移的影响, 容易译成“They in the classroom.”而英语则必须要有表示存在的be动词are。正确译文是:“They are in the classroom.”在英语教学中, 我们要充分利用积极的定势作用, 克服消极的定势, 提高迁移的效果。

(5) 认知结构的清晰性和稳定性对新知识学习产生影响。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所学材料细节, 对新材料从多维度, 多方面, 多层次进行感知, 对其进行深加工。例如, 学生对英语时态方面的知识理解的透彻, 学得扎实, 在学被动语态时就比较容易。

2.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在英语教学中, 应采取多元视角, 多方面有益吸收, 多种方法结合。人是发展变化的, 方法也必须变化, 原来有效的方法。如果永不变化, 也会引起学生的厌烦, 成为无效的方法。知识迁移离不开主体——人的参与, 知识学习离不开主体的主动建构。如果学生的学习动机没有激发起来, 那么, 所学的知识迁移就无从谈起。况且各种教学方法都有其可利用的一面。因此, 在外语教学中, 要多种方法结合、培养学生多种知识迁移能力, 提高学习效率。

3.课内、课外结合培养迁移能力

Prenzel与Mandl认为, 知识的建构总是伴随着对知识应用范围的建构, 知识的抽象水平与心理上的应用范围共同决定了知识应用的灵活性。也就是说“知识的意义与其应用范围是二位一体的, 理解知识的意义必须离不开对知识的应用。知识被应用的越多, 越多样化, 知识的逻辑外延就越多变为心理外延, 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就变得越深刻, 也就越能灵活地应用知识。”对知识达到融会贯通。因此, 在外语课堂教学中, 积极创设多维度、多途径、多情境、开放式的教学氛围, 倡导体验、参与、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 如课堂提问、讨论、练习、作业等。要让学生在各种接近生活的实际情境中从多种角度反复运用知识。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增强保持效果, 促进知识的迁移。知识的应用还与社会情境相联系, 使学生与社会生活直接接触, 理论和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树立科学的批判精神, 敢于质疑,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既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以及反思的意识和习惯。通过知识的实际应用赋予知识以生命力, 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并增长见识, 增强了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从而有效地促进知识迁移。

4.利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教学手段, 促进知识迁移

英语语言学习环境匮乏, 成为知识迁移的最大障碍, 而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综合地应用于英语教学之中, 为知识迁移提供了突破时空限制的广阔空间, 任何人只要掌握该方面的操作规程可通过网络自由地学习。它为学生提供了教室所不能提供的学习情境, 为学生提供了图文音像并茂、丰富多彩的交互式人机界面。可以模拟现实情境, 易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真正达到了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 实现自己获取知识自我更新甚至创新知识的理想境界, 使知识能更有效获得广泛迁移。

四、结束语

知识掌握是知识运用的前提, 知识应用是知识掌握的归宿。知识掌握是学习者单向的内化建构, 而知识运用是逆向外化于物。在日常英语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 运用不同的教学设计, 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以便有效地促进知识的迁移。

摘要:所谓迁移, 学习心理学对迁移的定义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本文对知识迁移理论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作一简单介绍并阐述了在英语教学中促进知识迁移的方法。

密胺餐具总迁移量和甲醛迁移量研究 篇7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材料与试剂

甲醛标准溶液, 变色酸, 冰乙酸, 无水乙醇, 异辛烷, 水为蒸馏水。

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UV-2550紫外分光光度计, 恒温水浴锅, 梅特勒电子天平。

1.3 实验条件

1.3.1 样品处理

首先将待检样品用自来水反复清洗, 再用蒸馏水冲洗2-3次, 晾干, 备用。采用填充式浸泡法, 分别将蒸馏水、3%乙酸、15%乙醇、95%乙醇、异辛烷倒入样品中, 置于70℃恒温环境中接触2h后测定。

1.3.2 实验操作

(1) 总迁移量实验操作。

取200ml浸泡液到恒重后的玻璃蒸发皿中, 将蒸发皿置于水浴锅中蒸干后放到105-110度的恒温环境干燥2h, 在干燥器中冷却0.5h后称量, 再于温度 (100±5) ℃干燥1h, 取出, 在干燥器中冷却0.5h, 称量, 同时进行空白实验。

(2) 甲醛迁移量实验操作。

从浸泡液中取出1ml于具塞比色管中, 加入1ml变色酸溶液和8ml 75%的硫酸溶液, 置于60℃度水浴锅中20分钟后上机测定, 并进行空白实验。同时制作0、5、10、20、30mg/kg等五个浓度的标准工作曲线。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浸泡溶液的检测结果

由表1、表2可知, 用蒸馏水、15%乙醇、95%乙醇、异辛烷做为模拟浸泡液, 无论是总迁移量的数值还是甲醛迁移量的数值都比较小, 且相互差异不大, 而采用3%乙酸浸泡的结果数据明显偏高。说明在酸性条件下, 餐具表面的光粉层更容易被破坏, 这样在高温条件下, 没有聚合好的树脂就会溶出, 形成了无论是总迁移量还是甲醛迁移量都出现较高的数值, 因此以3%乙酸作为浸泡溶液的选择, 可以认为是比较严格的条件。

2.2 不同浸泡温度对结果的影响

选取3%乙酸作为浸泡溶液, 在40、60、70、100四个温度条件下, 浸泡2小时, 分析不同浸泡温度对总迁移量和甲醛迁移量的影响。

由表3表4可以知, 浸泡温度对密胺餐具中总迁移量和甲醛迁移量的影响非常大, 在冷藏条件或者相对较低的温度下数值都比较小, 但是随着温度的增加, 两项数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且在100℃高温的作用下, 甲醛迁移量呈现了飞跃性的增加。这是因为三聚氰胺和甲醛树脂很不稳定, 特别是在高温下, 它的结构很可能发生变化, 释放三聚氰胺分子和甲醛单体。因此如果经常把盛放食品的劣质密胺塑料放进微波炉加热, 危险性很高。另外, 密胺塑料还可能释放甲醛, 甲醛对儿童的危害更大。

2.3 不同浸泡时间对结果的影响

根据欧盟指令, 对输欧餐具的甲醛迁移量需要进行三次迁移实验, 取最后一次浸泡液作为测定液, 来测定该样品的甲醛迁移量数值。因此本次实验也对同一样品分别进行了三次迁移试验。条件是70℃2h, 进行三次迁移实验。

由表5表6可知, 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 总迁移量和甲醛迁移量的数值都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分析原因, 密胺成品是热固性塑料, 在70℃浸泡时间较长时, 其内部结构中的某些交联键分离, 从而甲醛单体迁移至浸泡液中。

3 结论

由上述三个实验证明了, 密胺餐具在酸性条件下, 相对比较不稳定, 无论是总迁移量还是甲醛迁移量都出现较高的数值。在冷藏条件或者相对较低的温度下数值都比较小, 但是随着温度的增加, 总迁移量和甲醛迁移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且在100℃度高温的作用下, 甲醛迁移量呈现了飞跃性的增加。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 总迁移量和甲醛迁移量的数值都呈现出增加的趋势, 这个说明我们在使用密胺餐具时, 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 其表面的光粉层逐渐被破坏, 进而内部的交联键断裂, 从而一些有害物质释放至餐具的填充物中。

因此消费者在选购和使用产品和使用的时候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只有获得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才能生产仿瓷餐具, 其生产加工的所有合格仿瓷餐具, 在销售前都必须标注由国家统一制定的质量安全生产许可证编号, 同时加印或者加贴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标志QS;②密胺餐具不能放在微波炉中使用, 若使用会发生开裂现象, 影响餐具寿命;③密胺塑料餐具的清洗, 要用较柔软的抹布, 千万不要用百洁布、钢丝球之类的抹布来清洁餐具的表面, 因为百洁布、钢丝球会擦毛餐具的表面, 使之更容易受污染。

而作为质量监督部门应该加大密胺餐具制造和使用安全的宣传, 提高安全意识, 规范标识, 不断完善我国的密胺餐具安全评价体系;此外提升检测能力, 加大监督力度, 严厉杜绝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侵害消费者的人身安全。

摘要:通过模拟消费者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可能用来盛装在密胺餐具中的填充液, 来探讨了总迁移量和甲醛迁移量在不同浸泡液, 不同浸泡温度, 不同浸泡时间下, 他们的数值变化。结果表明, 密胺餐具在酸性条件下, 相对比较不稳定, 无论是总迁移量还是甲醛迁移量都出现较高的数值。在冷藏条件或者相对较低的温度下数值都比较小, 但是随着温度的增加, 总迁移量和甲醛迁移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且在100℃高温的作用下, 甲醛迁移量呈现了飞跃性的增加。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 总迁移量和甲醛迁移量的数值都呈现出增加的趋势。

关键词:密胺餐具,总迁移量,甲醛迁移量

参考文献

[1]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中国仿瓷餐具业的发展与前景[J].国外塑料, 2011, 18 (1) :36-42.

[2]魏宇曦等.出口密胺餐具的行业现状及风险管理初探[J].中国检验检疫, 2011 (3) :21-22.

[3]张智力, 王微山, 刘丞等.微波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中有害物质总迁移量测定方法探讨[J].轻工机械, 2011, 29 (2) :91-94.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可迁移性】相关文章:

政治文献英译中的迁移性冗余09-12

迁移启事05-13

迁移证范文05-15

树木迁移范文05-17

杆线迁移方案04-19

大迁移散文04-22

户口迁移通知05-21

电缆迁移合同05-21

知识迁移理论05-03

系统云迁移05-25

上一篇:森林病虫害的防治策略下一篇:阿格沃尔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