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复习

2024-05-21

话题复习(精选八篇)

话题复习 篇1

各单元话题大多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 同时向学生周围的世界逐步扩展, 既引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又引导学生探索身边的世界。每册书都由两个模块构成, 每个模块包含三个单元, 每个单元的内容尽力营造真实背景, 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兴趣、情感。各单元的话题分别从不同方面展示模块主题。每个单元分别由:Welcome to the unit/Reading/Vocabulary/Grammar/Integrated skills/Study skills (Pronunciation) /Main Task/Checkout组成, 每个部分既有独特功能, 又服务于整个单元, 风格各异, 图文并茂。

初三下学期, 学生学完所有新课, 到了第一轮课本知识点的复习。没有新授内容, 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来达到复习效果, 是我们初三英语教师普遍关注和探讨的问题。如果用传统方法的话, 就是按课本内容印发词组句型提纲给学生, 然后在课上进行语言点和语法知识的点拨和强调, 再辅以听写或默写来巩固重要语言点、句型, 课后再做一些笔头的同步复习、练习。这样的复习课高耗低效, 老师缺乏创新, 偷工减料;学生被动学习, 疲于应付, 头脑里无法形成知识块。

笔者尝试将复习课上成新授课, 整合教材, 以求吸引学生兴趣, 更以求得复习效果的最大化。一堂复习课的容量也要具备一堂新授课的容量, 它应该包含语言教学的四个训练:听、说、读、写。一堂复习课的跨度比较大, 它不是新授课的一课时的内容, 它甚至是一个单元或是几个单元的内容的提炼。我们可以尝试将有共同话题的一个模块设为一个话题学习, 也可以将多个单元里涉及的同一话题用来作为一堂复习课题。比如家庭、学校、朋友、旅游、动物、环保、青少年问题、爱好等等。这种课需要备课组教师分工合作精心备课, 将所设话题的语言点用多种操练形式对学生听说读写的训练。以下是笔者尝试以动物为话题, 组织的一堂复习课的构思和流程。

初中教材中谈到动物话题的出现在多个单元。比如7B unit 6 Pets, 8A Unit5 Wild animals, 8A Unit 6 Birdwatchers以及9A Unit 4 Reading里的第四个电视节目Tiger watch, 我们必须在一课里, 复习所涉及的话题, 同时重点是复习巩固语言点和语法点。我们的思路是先通过图片展示完成对一些动物的表达的文章, 这其中就要尽可能包含所有中考考查词汇, 然后利用考试题型来检查语法运用, 我们把这几个单元语法巧妙地全放进去。有must和should的区别 (7B unit 6) , 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 (8A Unit 5) , 以及because和because of的用法等。最后我们给学生一个任务, 即保护动物, 保护地球。我们不能孤立的、走马观花似的用幻灯片放各个任务给学生看和做, 而是要有序的, 将所有任务串联起来, 一环套一环, 环环相扣。

初三话题作文复习教案 篇2

教学思想:本设计适用于九年级第一学期,即学生刚上初三时,属于毕业班作文复习的起始课。写作的复习,首先要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关于写作的目标,回顾、反思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写作实践,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训练。经过九年义务教育,尤其是初中以来的写作教学,学生对写作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认识和不同程度的提高,具备了一定写作能力。因此,复习时可围绕写作的基本理念,适当作一些理论方面的指导,把考生原有的以比较散漫形式存在的写作行为、写作的程序转化为适应考试作文的综合写作能力。教学目标:

1、了解考场作文的基本形式,进一步规范写作行为。

2、了解话题作文的基本特点,有效地提高考场作文的档次。教学重点:掌握话题作文的写作步骤。教学难点:立意与选材 教学方法:点拨指导,探究归纳 教学过程:

一、激发导入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表现。一篇考场作文可以说是集考生思想认识、品德情操、审美情趣、生活经验、知识积累以及专项技能之大成,但考场作文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写作,文艺创作,不同于征文比赛的作文,也不同于平时的作文训练。为什么有些平时写作基础较好的同学在作文考试中也有“失手”的情况呢?原因就在于不熟悉、不了解考场作文的特殊性,复习的目的就是要熟知考试作文的特点,能够有意识地自觉地按照考试的要求写作。

二、考点归纳

作文题型方式示例中考考点

命题作文以“我的视线”为题作文

1、保证审题没有偏离;

2、体现各项写作要求;

3、选材围绕题目所限制的中心,来自生活并富有新意;

4、构思要完整,文中最好有点题之句。

半命题作文“我终于战胜了 ”

1、补充完整后的题目通顺简洁;

2、围绕补充后的题目中心构思选材立意;

3、语言顺畅生动,富有生活气息与丰富的情感。

材料作文下面一段文字,选自余秋雨的《文明的碎片》,请读后按要求作文。

1、读懂材料;

2、在文章中恰当引用所给材料并根据题目要求围绕材料构思立意;

3、自拟的题目恰当妥帖;

4、语言符合所写的文体特点。

话题作文以“珍惜”为话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1、围绕指定话题构思立意;

2、题目贴切恰当通顺简洁;

3、语言符合所写的文体特点。

三、“话题”剖析

话题作文是近年来出现的作文考试的一种题型,它的本质是鼓励创新,张扬个性;往往是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就是要鼓励考生发挥个性特长,选用自己最熟悉的、积累最多的材料,运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和方法,自如自在地展示自己的写作才华,考出最佳水平。

1、话题作文的特点。

(1)活——写什么由考生自己来定,怎么写也由考生自己决定。(2)宽——对考生的要求非常宽,限制性要求很少。(3)广——只要是在话题范围之内,围绕它怎么说都行。

2、话题作文命题的几种方式。

(1)一段材料引发话题:这有些类似于材料作文,但“话题”源于材料而不拘泥于材料,由材料引发又可以不切入材料。

(2)一段导语带到话题:导语是由出题者铺叙的一段话;这一段话不是材料,它能把考生引导到话题上。

(3)开门见山显示话题:考题直接指定一个话题,比如,“请就„音乐‟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3、话题作文的构思步骤。

(1)审明题意——审材料、审话题、审要求、审提示。(就是要准确全面地理解题意,即对作文题各个部分的内容逐项揣摩,重要部分要逐字逐句地审读,确切地理解它的含义。)(2)确定文体——围绕话题,明确目的,根据实际选用自己擅长的文体。例如,要“告人以事,使人同感”,选用记叙文;要“晓之以理,使人信服”,选用议论文;要“授人以知,使人懂得”,得写说明文。必须有一个体式明确的样子,有意规范自己的写作行为。

(3)拟定题目——角度要小,切入要准,表述要精当。(题好一半文,不应简单地以所供话题为题目,而应通过自己的快速思维,或比较,或分析,或综合,或联想,或想象,从生活或学习的积累中,筛选出符合这次考试要求的写作素材,在这个基础上,提炼出文章的题目来。)

(4)确定中心——准确、新颖(也叫立意,经过快速敏捷的思维所搜索到的写作素材,需要有一个中心来统帅,又需要围绕这个中心再次筛选、恰当处理素材。这时所确定的中心才可能是准确的,一个有创作个性的学生,其立意也往往是新颖的。)

(5)谋篇布局——放得开,收得拢(常说考试作文“有分无分,靠审题;高分低分,靠构思”,指的就是谋篇布局,实质上是一个“放”与“收”的过程,这一步是写好考场作文的关键。既要能迅速围绕题目展开广泛而大胆的想象与联想,又要能果断地从大量的想象联想之中,选取最佳材料和角度,酝酿成文章的雏形。)

四、例文赏析。

《“知足常乐”辩》[印发材料一]

(1)要求学生从审题、定体、拟题、立意到构思等各方面对作文《知足常乐辩》进行点评。(2)教师参与交流(如从立意上:本文立意 新颖,突破了常规思维模式,以全新的视角对“知足常乐”这一人们至今崇尚的古训进行辩证分析,指出了现代化的今天如果知足就会产生不利影响乃至危害,阐明了只有不知足才能不断进取,其乐无穷的道理。)

五、强化演练

话题作文写作训练[印发材料二]

1、要求学生任选一题,拟好题目,确定思路,拟定提纲,选好材料,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2、教师协助分析:

[题一] 你可以拟题“希望——无形的瑰宝”,在与有形财富的比较中演绎希望的珍贵,你可以拟题“盛满希望上路”,用个性化的经历凸现题目所示的坚强的生活姿态的魅力;你可以拟题“每一个明天都是希望”,阐述“无论身陷怎样的逆境,都不应该绝望,因为前面还有许多个明天”的道理,你还可以拟题“莫把幻想当希望”,从哲理层面作辨析,希望是很有可能实现的幻想,幻想是不大可能实现的希望,生活中破灭的是幻想而不是希望,我们常常为实现不了的希望而痛苦,那是因为把幻想当成了希望。

[题二] 可根据自身特点选择文体和题材,你如果对“2010年十大科技发现”有兴趣,不妨写篇说明文——《火星之水探秘》,介绍人类探求火星上是否存在水的经过;你如果有一个波澜迭起的故事,你可以以“秘密”为线索写篇记叙文;你如果是个体育迷,则可以选择议论文,拟题“实力超群,心理成熟——奥运冠军圆梦探秘”,以令人信服的事实证明夺冠的规律;你如果富于哲理思考,你不妨拟题“不是秘密”写篇散文,从“秘密”的两重性切入抒写独特感悟。

六、小结:

“放飞心灵,放飞个性,放飞文采!”应该是中考作文命题遵循的一个原则。相应的,写好考试作文必备的心理素质应该就是:满怀信心,充满激情。但是,话题作文和命题作文、材料作文一样,都有审题、立意、选材、构思、语言运用、规范体式、书写行文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因此,要熟悉掌握话题作文的步骤,规范话题作文的行为,才能写出感人肺腑,动人心弦的话题佳作。附件材料:

【材料一】 孔子说:“知足不辱,知止不移,可以长久。”意思主要是说一个人如果知道满足就永远快乐。孔子又说:“学而不厌。”意思是说学习永远不能感到满足,你读后有什么启发,请以“满足”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知足常乐”辩

“知足者常乐”它源于孔子的“知足不辱,知止不移,可以长久”,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知道满足就永远快乐。它是用来教育那种得寸进尺、贪得无厌的人的,但如果用这句话来作为我们今天生活的指南,那就值得推敲了。坦率地说,我主张永远进取。(通过分析古训的出处、意义、作用,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雷锋曾经说过:“在工作上要向高标准看齐。”这就是说人们应该在工作上永不知足。(一论工作上要永不知足。)

我们在学习上应该不知足。每一个青少年都应该多学些知识。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成为有用之才。如果满足于所学的东西,满足于一知半解,就会半途而废,一无所得。(二论学习上要不断进取。)

科学家在研究工作中更不应该知足。众所周知,英国大科学家牛顿青年时代可谓才华横溢,前半生发现了牛顿定律,为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其他科学技术的发展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到了晚年,他自我满足了,不再深入研究,信了神学,徘徊不前。因此,他的后半生,显得黯然失色。(三论研究中要开拓创新。)

那么在生活上是不是就可以“知足常乐”呢?我认为是,也不是。就个人而言,不应该贪得无厌,损人利己,一味去追求金钱,这就是雷锋所说的“在生活中要向低标准看齐”的意思吧!但如果是对全体人民生活水平而言,则应该“不知足”。建国已50余年了,我们的生活水平虽在不断提高,但我们应该看到有些贫困山区人民的温饱问题还未解决,或刚刚解决。我们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段距离。如果我们“知足”了,那么我们就很难发展了。我们生活在这个改革的年代,就不能“知足”,而要不断进取。(分析生活,从两方面切入,一“个人”,二“集体”,有理有节。)

知足,会目光短浅;知足,会固步自封;知足,会知识浅薄;知足,使人愚昧,消磨斗志,它给人带来常忧,而不是“常乐”。只有不知足,才能使人具有开拓、追求、探索的 时代精神;给人以坚强的意志,奋斗的激情,使人不屈不挠,勤学好问,只有奋勇登攀,勇往直前,才能“其乐无穷”。(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再次强调论点。)

【材料二】

[题一] 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大帝在出发远征波斯之前,把自己所有的财产全部分给了臣下。一名随从非常惊讶的问:“陛下,那你带什么启程呢?”亚历山大自信而果断地回答“希望!”请以“希望”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

[题二] “探密”“解密”“大揭密”一类的词语经常见诸报刊,请以“秘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

【材料三】中考中华励志网实用范文欣赏 与罗丹的对话 河南 王雪

眼前是伟大的雕刻家罗丹的作品,那座轰动整个世界的作品——《思想者》。

在第一眼看到它时,我的心似乎被什么撞击了一下,掀起一阵波浪。凝视着它那低倾的充满智慧的大脑,我仿佛看到了在一旁正用雕刻刀削减的罗丹……[由作品联想到了作者,之后展开想象,进行了对话。] “伟大的艺术家啊!”我失声惊叹。

“是说我吗?”罗丹边反复地削减某个地方,边回头问我。[入题很简练,直接指向主题。] “当然!”我坚定地回答,“您作品给了世人无与伦比的美的享受。瞧!它似有生命力般,把每个人都震撼了!”

“噢,不!”罗丹并没有停下手中的工作,口中喃喃道,“不,是这个世界给了我太多,是这个世界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可贵与思想的重要。”[面对“我”的赞美,罗丹是什么反应?] “可是你所做的远远超乎这个世界的馈赠。人们都渴望站在荣誉的顶端俯视这个世界,而你,只希望把这个世界放在头顶去膜拜。为什么呢?”我的惊奇,我的语速仍未能让他忘记手中的工作。只不过,他似乎在微笑,带着一丝无奈。

“小姑娘,我伟大吗?”他仍在修改那座未完成的的雕像,“不!我只不过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罢了。上帝派我们每个人来到世上,不是为了金钱、荣誉,而是让我们每个人都经历一场磨难,而后懂得人生。“

“可是你的确称得上伟大,人们的赞美是发自内心的。”

“那只是一种称号而已,又何必那么在意呢?他们吹捧别人,也吹捧自己,浪费的也只能是自己的时间。”

我沉默了,我盯着他反反复复地做同一种修改,心理似乎有点明了:他不说自己伟大,却称赞这个世界的神气。[在对话中,“我”得到启发,一个面对荣誉保持谦逊风格的伟大艺术家罗丹的形象突出出来了。想想看,都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他似乎修改完了,拍拍自己身上的石屑儿,想我问道:“知道它为什么叫„思想者‟吗?” 我迷惑地摇了摇头。

“因为他在低着头看这个世界!”罗丹在微笑中消失[罗丹的话再一次突出了主题——只有谦逊才有伟大。这句话是亮点,富含哲理。] 我突然醒来,望着那尊仍矗立在原位的思想者,心中又是一阵翻腾。

后记:有人问罗丹么能有那么好的作品,罗丹笑语:“不是我雕刻得好,是那些石头自己形成的而已!”

话题式区域地理复习方式探索 篇3

一、话题式区域复习方式涵义

话题即课堂师生交流谈话的中心、谈论的主题。话题式区域地理课堂复习方式,即课堂将来自区域的热点事件或自然、人文事象作为话题,围绕话题建构2~3个学习任务;驱动学生在任务探究过程中,达成区域复习的知能目标、培养地理思维意识和提升独立思维能力(图1)。

二、话题式区域复习方式教学效益

1. 提升区域分析思维能力

首先,话题式区域地理复习方式,将复习的知识目标定为“区域本质内容”,即重要事物的空间分布以及区域特征。这大大减轻课堂复习的知识容量,为保证学生接受区域分析思维能力的锻炼提供较为充足的时间与空间。

其次,话题式区域复习课堂,学生是在调用知识解决任务的过程中,发现认知结构的不足,并予以优化和完善。知识复习的过程,不再是教师无视学生已有知识储备的差异,按部就班予以梳理,而是学生以任务的解决为推手,在内部迫切需求的驱动下,主动探寻并建构完善。这样复习的区域知识,经久难忘且能灵活运用,为提升学生区域分析的思维能力提供富有张力的知识基础。

再次,话题式区域地理复习课堂,学生需围绕话题,在学习任务的探究过程中,经历观察、分析、比较、综合等思维过程。因此,是学生习得思维方法一般步骤和要领的过程,不再是教师单方面归纳答题模板、解题策略,而更多的是由学生自我摸索、体悟学会并予以内化,可大大提高学生面对陌生而变化的区域场景时思维的自主及自由度。

2. 强化地理思维意识

地理思维意识即运用地理视角看待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如空间视角、综合视角、动态视角、生态视角等,解释研究事物的思维倾向。它作为一种隐性的思维习惯,能引导人们带着探索与发现的地理慧眼,去感知和体悟大自然这本读不完的“天书”中那些无形的文字并享用终生。

话题式区域地理复习课堂,广泛涉猎区域中不同领域、不同时期丰富多彩的话题,如人文现象、自然奇观、历史事件、当前热点等,可拓展学生面向真实区域问题学习的视野,同时也促使学生在话题及其任务的探究过程中,习得和积累“运用地理眼光看待问题”的思维经验,并在经验的积累中,逐渐将地理思维意识内化为个人习惯。

3. 推进参与课堂思维卷入度

话题式区域地理复习课堂中,令人神往的话题、需学生付出努力的探究任务、交流沟通与相互启发的过程、思想碰撞灵感涌动的魅力、成功解决任务获得的快乐体验……深深地吸引着学生,强有力地推进他们参与课堂的思维卷入度,使其陶醉在话题及其任务的咀嚼之中,享受着思维深层次卷入课堂所带来的愉悦。

三、话题式区域复习方式建构

1.选择复习话题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话题式区域复习课堂的开局很重要,它要求教师提供给学生一个“真实、内涵丰富且魅力十足”的话题启动教学。

(1)话题真实。话题取材应来源于区域中真实事物或现象。因为引导学生融入真实话题进行探索和发现,可帮助他们积累“面对真实的区域场景,运用地理眼光看待问题”的思维经验。这有助于学生在一次次思维经验的积累中,将地理思维意识内化为个人习惯,从而养成“运用地理学看待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并解释研究事物”的思维倾向。

(2)内涵丰富。话题最终目的应服务于复习目标的达成。因此,它需有丰富的内涵——成为区域本质内容汇集、交融的稠密区。一方面话题隐含区域多个特征性主干地理要素的影响;另一方面教师能凭借自身的知识底蕴,成功挖掘主干要素对话题的影响。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在借助话题的多层次、多角度探讨中,达成对区域本质内容的意义建构。

示例:南美洲区域复习的备课环节,笔者想到诸多备选话题——热情的桑巴舞蹈、足球运动、中国科考队通往南极的“桥头堡”、折翼的雨林天堂、穿越安第斯山脉的大铁路、神秘的印加帝国。

但是,由于受话题以及自身知识底蕴的限制,笔者很难将“桑巴舞、足球运动、中国科考队通往南极的‘桥头堡”这几个备选话题,同“湿热的气候、F形的地形骨架、丰富的物产、比重较高的混血人种”等南美洲区域多个特征性主干要素予以对接(图2)。如“中国科考队通往南极的‘桥头堡”这一话题,受“南美洲地理位置”、“南美洲南端气候条件”的制约,与其它地理要素则难以扯上关系。又如,“热情的桑巴舞”,其舞蹈的动作、舞蹈的服饰中是否蕴含着上述区域要素的影响,笔者对其缺乏了解。因此,在资料缺乏、备课时间紧张的情况下,尽管上述话题对学生颇具吸引力,但最终只能放弃。

(3)新颖多样。学生围绕话题展开区域复习过程,是话题及相关信息在大脑各个功能区协调运作、不断被加工的过程,其中“感受区”的作用首当其冲。如果它的大门不开启,再真实有内涵的话题也不可能进入学生大脑推动思维的展开。因此,话题应对学生充满诱惑力——新颖多样且蕴含思维价值。只有这样,才能深深吸引学生,使他们产生积极主动、心甘情愿地走进话题的学习心向。从而使大脑感受区处于开放的、与外界主动交流的态势,以带动其它功能区的协调运作。

事物往往因为稀奇而具有吸引力。教师需选择对学生而言具有新意的事象作为话题。区域中发生的“新热点”;学生普遍感觉陌生的“新奇事象”;虽然熟悉或有所耳闻、但未分析过的“新视角”……不同区域选取话题应力求多样,避免同类型话题重复使用。

例如,上述南美洲区域复习备选话题中,笔者排除“折翼的雨林天堂”。主要因为亚马逊热带雨林的破坏,小学生科普读物中有其身影,初中区域地理教材南美洲一节,又以它作为案例。因此,对于高二学生再用亚马逊热带雨林作为话题,难免有些老生常谈的味道,不足以唤起学生“主动走进话题”的渴望。endprint

高中阶段学生心理的发展,呈现出喜欢思辨性、理智性地理内容的特点。面对区域中诸多真实、新颖的备选话题,教师应当选择能将学生思路引向逼人期待的疑路,给予更多思考想象余地的话题。如话题本身就富有戏剧性、令人身处两难境地的疑问;或话题虽不是一个问题,但其内部可挖掘出耐人寻味的疑问,让学生感受到智慧的挑战;再如,话题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生成,产生“新思考”,从而体验自由思维的魅力……

又如,上述南美洲区域所剩两个备选话题“穿越安第斯山脉的大铁路”、“神秘的印加帝国”,笔者以为从思维价值而言,探讨“印加帝国”与探讨“修铁路”相比,前者更胜一筹。因为从地理视角对前者一个历史事物进行探寻,学生思维视角受先前学过的知识、观点束缚会更小,更有利于将学生引向富有想象余地、进行自主思维的空间并激发出新思考。

2.确定学习任务

确定话题后,教学需要围绕话题,依据一定线索,发掘2~3个学习任务,在维持学生对话题思维热情的同时,帮助他们确定话题研究方向,使课堂整体结构呈现出层次感、韵律美。

(1)以事物发展过程为线索。若学生痴迷于话题中事物的来龙去脉,教师可以事物发展的时间顺序为线索,将事物发生、发展、结局作为学习任务,使整堂课如“风行水上、一气呵成”——在娓娓道来地叙述事物演绎过程中展开区域复习。例如,图3所示南美洲区域复习中的学习任务。

(2)以话题自身疑点为线索。若话题自身是一对矛盾体、一个逼人期待的问题情境,教师应牢牢抓住学生面对话题瞬间“掠过心头”的困惑点、疑虑处,将它们作为学习任务,使整堂课如“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在紧扣话题的疑虑处进行深入探究释疑的过程中展开复习。例如,图4所示西亚、日本区域复习中的学习任务。

(3)以话题多面剖析为线索。若话题虽不是一个问题,但其内部可挖掘出耐人寻味的疑问,让学生感受到智慧的挑战。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剖析话题,将它们作为学习任务,使整堂课如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曲折生动”——在多角度、多层次挖掘话题蕴含的耐人寻味的问题过程中展开复习。例如,图5所示巴西区域复习中的学习任务。

3.构建任务情境

学习任务相关问题应明确具体。情境信息半掩半露具有潜隐性,在支撑学生思维活动得以推进同时,又不能和盘托出解决问题需要的所有信息。从而使学生在经历信息分析、判断、推理、取舍等审慎思考的过程中,接受理智的挑战,锻炼和提升信息获取解读的思维能力。信息与问题之间,留有一段具有开阔性、挑战性的思维空间,即需要学生调用已有知识经验,在经历知识经验和信息材料交融重组、冥思苦想反复推敲过程中,促成学生建构个性化认知来解决学习任务。而不是囿于原有水平,复现学过的内容或复制他人的答题模板。

示例:南美洲区域复习中学习任务“寻找印加发祥地”的任务情境。

资料一:印加人信奉太阳神,认为自己是太阳神后裔。他们大力筑梯田,修灌溉水渠,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智慧的印加人培育了玉米、马铃薯、可可、菠萝等农作物。在冶金技术上,印加人可以进行黄金、青铜、银、白金等的加工。印加帝国因与黄金有着不解之缘,又被人们称为“黄金之国”。

资料二:南美洲地形图、南美洲气候类型图、南美洲政区图、全球板块分布示意图。

问题:运用地理眼光寻找印加帝国的发祥地——在政区图中确定印加发祥地所在国家。

由于学习任务“寻找印加发祥地”指向比较模糊——是在南美洲什么方向寻找,还是在哪个国家或在哪一地形区寻找,没有明确界定。因此,在创设任务情境时,笔者将问题予以具体化,明确为“在政区图中确定印加发祥地所在国家”。任务的情境信息如“大力修筑梯田”、“培育……可可、菠萝”、“修建灌溉水渠”、“信奉太阳神”、“印加人可以进行黄金、青铜……等的加工”……这些信息对推测印加帝国所处位置有何价值,需要学生调用区域的气候、地形、位置等知识,经历猜测、推理、验证等一系列思维过程,建构个性化的理解予以解决。

4.展开复习与总结评价

设计任务情境之后,教学步入围绕任务解决展开复习,并对学生探究结果予以总结评价的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引导学生采用一定的组织形式,如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组间交流等,借助任务的解决,复习区域本质内容、提升区域分析的思维能力。同时,教师也需凭借自身的教学机智,给予学生渐入佳境的引导,使他们的思维由肤浅走向深入。endprint

高中阶段学生心理的发展,呈现出喜欢思辨性、理智性地理内容的特点。面对区域中诸多真实、新颖的备选话题,教师应当选择能将学生思路引向逼人期待的疑路,给予更多思考想象余地的话题。如话题本身就富有戏剧性、令人身处两难境地的疑问;或话题虽不是一个问题,但其内部可挖掘出耐人寻味的疑问,让学生感受到智慧的挑战;再如,话题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生成,产生“新思考”,从而体验自由思维的魅力……

又如,上述南美洲区域所剩两个备选话题“穿越安第斯山脉的大铁路”、“神秘的印加帝国”,笔者以为从思维价值而言,探讨“印加帝国”与探讨“修铁路”相比,前者更胜一筹。因为从地理视角对前者一个历史事物进行探寻,学生思维视角受先前学过的知识、观点束缚会更小,更有利于将学生引向富有想象余地、进行自主思维的空间并激发出新思考。

2.确定学习任务

确定话题后,教学需要围绕话题,依据一定线索,发掘2~3个学习任务,在维持学生对话题思维热情的同时,帮助他们确定话题研究方向,使课堂整体结构呈现出层次感、韵律美。

(1)以事物发展过程为线索。若学生痴迷于话题中事物的来龙去脉,教师可以事物发展的时间顺序为线索,将事物发生、发展、结局作为学习任务,使整堂课如“风行水上、一气呵成”——在娓娓道来地叙述事物演绎过程中展开区域复习。例如,图3所示南美洲区域复习中的学习任务。

(2)以话题自身疑点为线索。若话题自身是一对矛盾体、一个逼人期待的问题情境,教师应牢牢抓住学生面对话题瞬间“掠过心头”的困惑点、疑虑处,将它们作为学习任务,使整堂课如“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在紧扣话题的疑虑处进行深入探究释疑的过程中展开复习。例如,图4所示西亚、日本区域复习中的学习任务。

(3)以话题多面剖析为线索。若话题虽不是一个问题,但其内部可挖掘出耐人寻味的疑问,让学生感受到智慧的挑战。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剖析话题,将它们作为学习任务,使整堂课如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曲折生动”——在多角度、多层次挖掘话题蕴含的耐人寻味的问题过程中展开复习。例如,图5所示巴西区域复习中的学习任务。

3.构建任务情境

学习任务相关问题应明确具体。情境信息半掩半露具有潜隐性,在支撑学生思维活动得以推进同时,又不能和盘托出解决问题需要的所有信息。从而使学生在经历信息分析、判断、推理、取舍等审慎思考的过程中,接受理智的挑战,锻炼和提升信息获取解读的思维能力。信息与问题之间,留有一段具有开阔性、挑战性的思维空间,即需要学生调用已有知识经验,在经历知识经验和信息材料交融重组、冥思苦想反复推敲过程中,促成学生建构个性化认知来解决学习任务。而不是囿于原有水平,复现学过的内容或复制他人的答题模板。

示例:南美洲区域复习中学习任务“寻找印加发祥地”的任务情境。

资料一:印加人信奉太阳神,认为自己是太阳神后裔。他们大力筑梯田,修灌溉水渠,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智慧的印加人培育了玉米、马铃薯、可可、菠萝等农作物。在冶金技术上,印加人可以进行黄金、青铜、银、白金等的加工。印加帝国因与黄金有着不解之缘,又被人们称为“黄金之国”。

资料二:南美洲地形图、南美洲气候类型图、南美洲政区图、全球板块分布示意图。

问题:运用地理眼光寻找印加帝国的发祥地——在政区图中确定印加发祥地所在国家。

由于学习任务“寻找印加发祥地”指向比较模糊——是在南美洲什么方向寻找,还是在哪个国家或在哪一地形区寻找,没有明确界定。因此,在创设任务情境时,笔者将问题予以具体化,明确为“在政区图中确定印加发祥地所在国家”。任务的情境信息如“大力修筑梯田”、“培育……可可、菠萝”、“修建灌溉水渠”、“信奉太阳神”、“印加人可以进行黄金、青铜……等的加工”……这些信息对推测印加帝国所处位置有何价值,需要学生调用区域的气候、地形、位置等知识,经历猜测、推理、验证等一系列思维过程,建构个性化的理解予以解决。

4.展开复习与总结评价

设计任务情境之后,教学步入围绕任务解决展开复习,并对学生探究结果予以总结评价的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引导学生采用一定的组织形式,如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组间交流等,借助任务的解决,复习区域本质内容、提升区域分析的思维能力。同时,教师也需凭借自身的教学机智,给予学生渐入佳境的引导,使他们的思维由肤浅走向深入。endprint

高中阶段学生心理的发展,呈现出喜欢思辨性、理智性地理内容的特点。面对区域中诸多真实、新颖的备选话题,教师应当选择能将学生思路引向逼人期待的疑路,给予更多思考想象余地的话题。如话题本身就富有戏剧性、令人身处两难境地的疑问;或话题虽不是一个问题,但其内部可挖掘出耐人寻味的疑问,让学生感受到智慧的挑战;再如,话题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生成,产生“新思考”,从而体验自由思维的魅力……

又如,上述南美洲区域所剩两个备选话题“穿越安第斯山脉的大铁路”、“神秘的印加帝国”,笔者以为从思维价值而言,探讨“印加帝国”与探讨“修铁路”相比,前者更胜一筹。因为从地理视角对前者一个历史事物进行探寻,学生思维视角受先前学过的知识、观点束缚会更小,更有利于将学生引向富有想象余地、进行自主思维的空间并激发出新思考。

2.确定学习任务

确定话题后,教学需要围绕话题,依据一定线索,发掘2~3个学习任务,在维持学生对话题思维热情的同时,帮助他们确定话题研究方向,使课堂整体结构呈现出层次感、韵律美。

(1)以事物发展过程为线索。若学生痴迷于话题中事物的来龙去脉,教师可以事物发展的时间顺序为线索,将事物发生、发展、结局作为学习任务,使整堂课如“风行水上、一气呵成”——在娓娓道来地叙述事物演绎过程中展开区域复习。例如,图3所示南美洲区域复习中的学习任务。

(2)以话题自身疑点为线索。若话题自身是一对矛盾体、一个逼人期待的问题情境,教师应牢牢抓住学生面对话题瞬间“掠过心头”的困惑点、疑虑处,将它们作为学习任务,使整堂课如“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在紧扣话题的疑虑处进行深入探究释疑的过程中展开复习。例如,图4所示西亚、日本区域复习中的学习任务。

(3)以话题多面剖析为线索。若话题虽不是一个问题,但其内部可挖掘出耐人寻味的疑问,让学生感受到智慧的挑战。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剖析话题,将它们作为学习任务,使整堂课如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曲折生动”——在多角度、多层次挖掘话题蕴含的耐人寻味的问题过程中展开复习。例如,图5所示巴西区域复习中的学习任务。

3.构建任务情境

学习任务相关问题应明确具体。情境信息半掩半露具有潜隐性,在支撑学生思维活动得以推进同时,又不能和盘托出解决问题需要的所有信息。从而使学生在经历信息分析、判断、推理、取舍等审慎思考的过程中,接受理智的挑战,锻炼和提升信息获取解读的思维能力。信息与问题之间,留有一段具有开阔性、挑战性的思维空间,即需要学生调用已有知识经验,在经历知识经验和信息材料交融重组、冥思苦想反复推敲过程中,促成学生建构个性化认知来解决学习任务。而不是囿于原有水平,复现学过的内容或复制他人的答题模板。

示例:南美洲区域复习中学习任务“寻找印加发祥地”的任务情境。

资料一:印加人信奉太阳神,认为自己是太阳神后裔。他们大力筑梯田,修灌溉水渠,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智慧的印加人培育了玉米、马铃薯、可可、菠萝等农作物。在冶金技术上,印加人可以进行黄金、青铜、银、白金等的加工。印加帝国因与黄金有着不解之缘,又被人们称为“黄金之国”。

资料二:南美洲地形图、南美洲气候类型图、南美洲政区图、全球板块分布示意图。

问题:运用地理眼光寻找印加帝国的发祥地——在政区图中确定印加发祥地所在国家。

由于学习任务“寻找印加发祥地”指向比较模糊——是在南美洲什么方向寻找,还是在哪个国家或在哪一地形区寻找,没有明确界定。因此,在创设任务情境时,笔者将问题予以具体化,明确为“在政区图中确定印加发祥地所在国家”。任务的情境信息如“大力修筑梯田”、“培育……可可、菠萝”、“修建灌溉水渠”、“信奉太阳神”、“印加人可以进行黄金、青铜……等的加工”……这些信息对推测印加帝国所处位置有何价值,需要学生调用区域的气候、地形、位置等知识,经历猜测、推理、验证等一系列思维过程,建构个性化的理解予以解决。

4.展开复习与总结评价

话题复习 篇4

一、高三英语复习模式现存的若干问题

1.教师的教。目前, 高三英语复习教学按模块单元顺序进行, 缺乏由浅入深的层次性;同时, 教学过程循规蹈矩, 单一枯燥, 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与热情, 分层次教学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此外, 教师依然没有完全做到教师角色由“主讲者”到“主导者”的转变, 导致教学的枯燥乏味与学生的机械学习, 教学效果没有达到预期。

2.学生的学。阅读和写作是制约学生英语成绩提高的关键因素。大多数学生英语阅读量达不到高考的要求, 阅读理解能力没有得到提高, 同时缺乏系统而针对性的写作训练, 学生面对“碎片化”的英语语言知识, 不知如何可以系统化地学习。

二、话题复习模式教学策略的探究

1.话题复习教学模式没有了单元和模块的概念, 复习内容以话题为中心, 教师将与话题相关的词汇、句型、语法等方面的英语知识进行重新整合, 帮助学生搭建话题复习框架, 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网。

2.话题复习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按照话题对词汇进行分类整理归纳, 让学生掌握话题词汇的运用和转换, 学生阅读相关话题的文本, 教师围绕高考题目的类别设置问题和各式练习。在完成阅读任务以后, 教师可设计一些与话题相关的拓展问题, 引领学生共同探讨, 帮助学生生成语言, 培养话题思维方式, 并学会使用话题语言进行写作。

三、话题复习模式实施策略的构建与实施

1.策略构建。

(1) 解析课标话题。依据《课程标准》, 将课标规定的24个话题进行分解, 搜集相关话题的阅读材料, 努力做到与话题内容相关或者是话题的延伸, 要有同类话题词汇的复现, 并且复现率要高。阅读材料的形式不局限于阅读理解、完形填空, 还包括没有阅读问题的材料。对于没有阅读问题的材料, 可以教师自己设计相关的题目, 并且尽量做到所选材料新颖, 学生阅读兴趣高。

(2) 分级阅读材料。教师根据所承担的话题选出的话题相关材料, 总结出同类话题下的话题词汇、按照难易程度递进的方式分层推进的话题阅读材料。通过分层阅读, 可以提升不同层面学生的信心、激发学生的兴趣, 进而利用积极肯定的评价语言助力学生的英语学习, 教学效果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2.策略实施。

(1) 话题重现:教师通过整合教材, 把教材内容列在相关的话题下, 让教材紧紧围绕在话题周围。

(2) 语言知识:理解、巩固与话题相关的重点词汇、短语以及句子结构和语法功能。通过多样化的练习让学生内化与话题相关连的语言知识, 为下一步的话题阅读与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 语篇讲授:精选精析与话题相关的语篇材料, 进一步夯实话题词汇, 加强高频词汇的巩固, 此外, 要注重对语篇中的长难句解析, 将语法讲解融入话题阅读。整体感知阅读语篇材料, 目的让学生感悟、分析和归纳与话题相关的段落表达中的内在逻辑关系。

(4) 拓展练习:采用各类练习, 如选词填空、佳句仿写、句子翻译、连词成篇、完形填空、阅读理解、阅读表述、书面表达等合理有效的不同训练方式, 训练学生对相关话题文本的理解和语篇分析能力, 同时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

(5) 佳句整理:对相关话题涉及的文本内容, 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和英语知识的掌握情况, 记录和整理与话题相关的语句, 并熟记于心, 在反思与总结中锻炼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品质。

四、话题复习模式的应用前景

1.形成“话题引领, 语篇巩固, 加强阅读, 注重写作, 整体提升”的新授课的话题教学模式。话题复习模式的不仅可以应用在高三复习中, 在高中起步学年同样也可以实施, 同样按照《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话题项目表所列的话题进行整合教材, 分类话题词汇, 配备练习以及科学合理地做出教学的整体规划, 这样既可以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讲授, 还可以在讲授的同时将其进行细化分类, 这也将有利于高三话题复习的开展。

2.解决分层次教学困难的有效途径。学生的英语水平不一, 同样的教学方法在不同个体学生身上的教学效果也不尽相同, 话题教学对所授内容进行分类, 并收集相关话题的训练材料, 这种分类与收集的原则之一就是分级分层。根据话题内容, 对话题词汇进行分级, 按照学生英语水平所处的不同层次对学生要求掌握的词汇进行分级, 语篇文本的呈现也是有梯度的, 并且对学生进行分层指导、分层要求。

话题复习 篇5

【作文题目】当自己是某件事情的主角时,人们往往会很主动、很投入;而当自己不是主角时,人们的心态和做法就各不相同了。这时,你是积极参与还是袖手旁观呢?不同的态度,不同的选择,事情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对自己对别人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请以“参与”或“旁观”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构思导引】这是一道开放式作文题。写作时要在“参与”或“旁观”两个话题中任选一个。材料中的“积极参与”、“袖手旁观”是关键词,“你”是思考的注意点,无论是参与还是旁观,都要表现自己独特的人生感悟。

该作文题意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自我,学会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或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人积极参与,不在乎是否当主角,也不很在乎结果,注重的是参与其中,融入其中,虽然只是当一个配角;而有的人则持旁观的态度,认为旁观者清,很多时候,凑热闹容易,而做一个有头脑、有主见的旁观者难。这里实际上涉及到一个问题的两个不同侧面:一种是以积极投入的心对待生活中的人与事,以乐观的人生态度看待生活中的挫折、坎坷与磨难,总结人生经验,得出生命感悟,以利于更好地前行;另一种是愿意做旁观者,不是盲目跟风,而是默默地观察,冷静地思考,沉着地应对。总而言之,只要能够认真思考,自圆其说均可。【技法介绍】

一、审清题意:准确全面,立意新颖。

审题即明确题目的所有要求,全面把握命题者的意图,特别要弄清是一材两题还是独立的两个题,以便立意为文。因此在动笔之前,必须对作文的要求、注意点和提供的材料作全方位的审视,逐字逐句的分析,捕捉引发灵感的信息,力求立意新颖。我们可以沿着话题的顺向、逆向或侧向作发散思考。比如以“参与”或“旁观”为话题的作文,由于话题前的一段材料有一定的倾向性,许多人会朝着“重在参与,贵在参与”这样的角度构思作文;假如你能从“旁观”的角度立意,选择一些鲜活的事例加以阐释,文章立意就会比较新颖。

二、列出提纲:梳理思路,条理清晰。

不少学生作文不打草稿是普遍现象,常常是“写写停停,停停写写”,有时甚至在中途“搁浅”或发现偏离话题,想要另起炉灶已经来不及,只得勉强卒卷。究其原因,主要是写作思路不清所致。因此在动笔前,必须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精心“剪裁”准备的素材,梳理写作思路,对先写什么,后写什么,选择哪些素材,怎样过渡照应等作通盘考虑。比如以“参与”为话题,如果写成议论文或议论性散文,可以按照什么是参与,为什么要参与,如何参与的思路来行文。我们不强求打草稿,但必须打腹稿,做到胸有成竹。而训练列提纲就是帮助自己强化打腹稿意识,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拟好题目:简明具体,醒目传神。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内容和读者情感、心理之间的第一个接触点,也是传递作品主题、展示作者才情的艺术形式。拟题原则是“小”“准”“新”,有文化底蕴。可以灵活运用 1 比喻、夸张、对比、呼告、设问、反问、对仗等常用修辞手法,也可以巧妙引用名言警句,还可以借助标点或公式。例如《过客,也是一种美丽》,标题具体且形象生动,足以令阅卷教师“一见钟情”。只要平时多读书,多积累,拟题时多推敲,多润色,定会让作文题目首先成为一个亮点。

四、斟酌开头:快速切题,清新别致。

不少同学常常喜欢以议论开篇,讲空洞的道理,拖沓冗长,自然不会引起读者的兴趣。好的开头被称为“风头”,一般应当紧紧扣住题目(或话题),以别致的方式切入:或以故事开篇,或以名言警句引入,或以具体可感的清新画面导入,或从自然和社会现象谈起„„总之,尽量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以生动形象的语言“露面”,力求在内容上或在形式上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如2002年高考佳作《选择牢笼》的开头:“如果你选择的是翅膀,你将拥抱整个蓝天/如果你选择的是鳍,你将亲吻茫茫碧海/如果你选择的是四足,你将体味莽莽绿林/而我的选择却是——牢笼。”

五、写好结尾:呼应开头,耐人寻味。

好的结尾谓之“豹尾”。文章结尾既要突出重点,又要点出主题。一忌收束过早,二忌点题不透,三忌大呼口号。而应做到:或水到渠成,自然收束;或巧妙点题,升华主题;或含蓄蕴藉,留足空白;或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写一个精彩的结尾一定会给整篇文章增添无穷的魅力。【优秀习作点评】 贵在参与 高二学生

看似弱小无能的蚂蚁在被熊熊烈火包围时,它们将自己抱成了一个飞速滚动的铁黑色大球,因为每只蚂蚁的积极参与,蚁球终于在毕毕剥剥的燃烧声中滚出了火海,蚂蚁家族得以繁衍生息。

面对困难,你是否积极参与?面对挑战,你是否积极应对?即使你是一只微不足道的蚂蚁,朋友,你也可以点燃一星璀璨之火,在参与中将自己的闪光点放大,将自己的价值诠释得淋漓尽致。

屈原携两袖清风,唱着楚歌,积极参与了“哀民生之多艰”的“上下而求索”之中;苏轼将“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愁绪隐于心底,吟唱出“西北望,射天狼”的壮烈情怀;岳飞牢记“精忠报国”,“怒发冲冠”、“仰天长啸”参与“还我河山”的壮志之中„„

他们用自己伟大的壮志,不泯的雄心,参与到为祖国为事业为理想的拼搏中去。

二战,是我们永远的痛。硝烟弥漫,尸横遍野,鲜血流淌成一条蜿蜒的大河,直抵我们心中最脆弱的一点。但是,伴随着伤痛而来的,并不仅仅是伤痛;带给我们心灵震撼的,不仅仅只有无边无际的血腥。看,千万个苏联军民用身体筑成了一道坚不可摧之墙,用他们柔弱的躯体挡住了德军的坚兵利炮。斯大林格勒战役——一场战争中的神话,因为每个苏联军民的誓死抵抗,因为每个苏联军民的奋不顾身的参与而最终呈现于历史舞台之上,闪耀于漫漫历史长河之中,成为千古美谈。

参与吧,朋友!要竭尽全力,奋不顾身,要把你的心交给正义的力量,把你鲜亮的魂魄融于集体大家庭之中。

米兰·昆德拉的一生是跌宕起伏的一生。从一开始,他就不断尝试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艺术实验,他练过琴,画过画,写过诗,谱过曲,最后成为闻名于世的小说家,这是他筛选一生的结果。“我一直在艺术领域里摸索、积极参与,希望找到适合我的那一点。”不错,如果他一开始就袖手旁观,看自己的容颜在岁月的侵蚀下渐渐衰老成碎片,他又怎么能像现在这样拥有一片湛蓝而广阔无垠的天空?他就是一个因为积极参与而终于从小角色走向大人物的传奇人物。

参与吧,朋友!也许一开始你默默无闻,但持之以恒、日积月累之后,谁能担保你不会成为下一场“人生表演”的主角?

雷锋从一开始就认为自己只是一枚小小的螺丝钉,奥黛丽·赫本、成龙这些国际明星也是从“跑龙套”开始他们的演艺生涯„„

参与,积极地参与,无疑是人的一种可贵品质。

朋友,你是否正跃跃欲试呢?如果没有,请学学你身边那些踊跃地参与生活、参与工作和学习的人们吧。简评:参与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明智的处世行为,达观的人生理念。文章从一种自然现象——蚁球滚火海的现象谈起,巧妙地引出本文的中心观点——贵在参与,并加以简要阐释。接着,列举了中华民族历史上勇于参与的名人事例,如屈原的“上下求索”,苏轼的“西北望,射天狼”,岳飞的“精忠报国”,充分肯定了其积极参与的人生态度。而后,又浓墨重彩地阐述了昆德拉的事例,简要列举了雷锋、奥黛莉·赫本、成龙等人的事迹,进一步印证了只要积极参与,小角色也可以成长为大人物的道理。就写作技法而言,文章能够快速入题,观点明确,条理清楚,所举事例涉及古今中外,涵盖面广,有详有略,有点有面,边叙边议,紧扣中心。结尾运用设问、呼告手法,再次号召读者积极参与到生活和工作和学习中去,富有感召力。过客,也是一种美丽 高二学生

“我达达的马蹄是个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郑愁予书写了如此美丽的《错误》,令我们不禁唏嘘感慨:我们是自己的主角,却也往往是别人的过客。

过客,是别人一生中最渺小的配角;有时我们参与了别人的人生,却毫不知情。更多的时候,身为过客的我们,旁观他人的人生:看平静安逸,看跌宕起伏,看恬淡闲适,看峰回路转。看着看着,我们发现,过客,也是一种美丽。

作为过客,我们旁观,我们日渐成熟。《莫生气》中说:“人生就像一场戏,因为有缘才相聚。”别人的人生就是一场戏,我们是观众。名垂青史,我们看到文天祥的傲骨;遗臭万年,我们耳熟和珅的贪婪;浩气长存,我们见证任长霞的克己奉公;锒铛入狱,我们目睹陈水扁的穷途末路。别人那或悲壮或可憎、或可歌或可悲的人生,令我们或鼓掌欢呼或唏嘘感慨。我们旁观,我们在旁观中思索,在思考中日渐成熟。刚强正直的品性应成为我们每个人的风骨,而贪婪自私的陋习也应成为我们的警示。

作为过客,我们旁观,我们虚怀若谷。柏拉图曾经说过:“没有什么非你不可。”这世界缺了你,地球照样转,太阳照样东升西落。旁观他人的人生,我们将变得谦虚,学会用心灵去感叹他人的生命,去汲取他人的智慧,我们虚怀若谷。我们获益颇多。

作为过客,我们旁观,我们超然于世。陶渊明深陷污浊官场,却能以旁观者身份审视周遭环境,“不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官,坚守一方心灵净土,怀抱千百年来文人的梦想,保留了最纯净的心灵家园。如今,做一个旁观者,需要我们从混浊的社会风气中跳出来,以纯净的心灵拒绝不良风气的污染。

作为过客,我们旁观,我们在旁观中汲取力量。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是一个电脑天才,20岁时研制出BASIC语言,为个人微型电脑的诞生做出了巨大贡献。21岁时他从哈佛大学退学。哈佛大学,全球大学排行榜上长期雄踞首位,可比尔·盖茨却毅然中止了他的学业。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啊。我们旁观,我们从旁观中获取勇气。追求梦想,有时需要大胆放弃的勇气。

或许我们永远不能成为他人生命中的“归人”,永远都只是匆匆的“过客”。我们不能好好地参与,但我们可以静静地旁观。

旁观,让我们日渐成熟;旁观,让我们虚怀若谷;旁观,让我们超然于世;旁观,让我们勇往直前。过客,也是一种美丽。

简评:旁观是一种智慧,需要一种审时度势的战略,俯看全局的眼光。这篇说理散文由郑愁予的《错误》中的“我达达的马蹄是个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自然引出“过客,也是一种美丽”的论题,按照我们在旁观中日渐成熟、虚怀若谷、超世独立和汲取力量四个方面阐明了旁观的作用和意义。文章无论是打比方,还是举例子,都十分准确熨帖,尤其是“作为过客,我们旁观,我们日渐成熟”一段中概述的文天祥、和珅、任长霞、陈水扁四个事例纵跨古今,对比鲜明,富有概括力。

话题复习 篇6

[关键词]:初中 英语 话题 复习课 思路

所谓的“话题式”复习课活动,实际上就是以某一个话题为主线和中心,让学生将所有与其相关的内容进行一个整合,并且串联起来进行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有机的将单词,句型以及语法进行串联,在知识的合并上更加容易,学生学习起来也比较具有针对性。尤其是在初中英语复习课的安排上,这样的复习方式让很多学生感觉到记忆起来比较容易,都是一些相关联的内容,比较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复习起来也会更加具有明显的效果。

一、“话题式”复习课的开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和具体的开展思路研究

由于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这就不可避免的造成了对于“话题式”复习课的新要求。这种复习方式更加具有人性化,更加系统的将知识进行整合,相同类型的内容在一条主线上进行串联,可以很好的将相关的内容进行整理,相关的单词和词组也可以在一条中心上面进行科学的整理。但是在这种复习模式开展的过程当中,还有一些问题是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

二、教师在进行知识的梳理的时候,要格外的注意知识纵横联系,在备课的时候也要专心和认真

复习课对于初中英语教学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俗话说得好“温故而知新”,我们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的教学如果不能够第一时间得到反馈,那么教学的成果就可想而知,学生不能够很好的吸收知识,必然不会有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要格外的重视备课结果,拟定一个比较科学合理的复习方案,这样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会更加有所针对性。教师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梳理,就必须要注意到对于知识的纵横性联系。复习课在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要重视起它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制定合理有效的复习计划,这样才能保证复习课能够真正的发挥作用。在复习时,一定要做出系统的归类,例如做出单词类复习,短语类复习,句型类复习以及语法类复习等专题性的复习,虽然复习方式较为传统,但是有利于学生的记忆和总结。分类复习不能一概而论,要有侧重点,分清主次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这就需要教师把所需的复习内容进行归类总结,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效率,对复习计划进行深入的研究,明确哪些是需要背诵的、哪些是需要记忆理解的、哪些是有可能在考试中出现的等等,这样才有利于复习课更好的开展,同时还能避免学生盲目复习带来的弊端。

复习课的安排还要计算好复习时间,教师要根据制定的复习计划做出时间安排上的调整,避免前松后紧的时间安排。如果在一次教学时候时间拖得太久,就会压缩复习时间,这样不仅无法得到复习的效果,还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影响教学质量。这将是我们在初中英语课堂上开展“话题式”复习课的重要环节和基础工作。

三、充分的重视起学生在复习课当中的主体地位,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完全的激发出来

学生成绩的好坏,一方面是教师指导的好坏对其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如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强,就会直接影响到初中英语课程复习教学任务的进展。学生的积极性来源于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复习课程相对于新授课程来说,相对的枯燥和乏味一些,但是初中英语所学习的内容相对较简单,学生理解起来较为轻松。如果在复习时没有创新,仍是按照传统的方式教学,就会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复习课的安排也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在进行英语课程的复习时,首先要进行温故,也就是从新温习所学过的知识点,加强学生的记忆,巩固所学的知识。温故过后就要进行知新,将知识点进行拓展,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又有利于学生掌握新的知识。并且这种方式在“话题式”复习课开展的过程当中,也是有着明显的体现的。我们不仅仅需要对从前讲过的一个话题的内容进行整合,还应该对该话题的新知识进行整合和传授。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假如我们今天复习的内容是家庭成员,我们学过的单词包括最基本的父母,祖母和祖父以及兄弟姐妹,这时候我们在进行复习时,不仅仅要将这些单词包含其中,还应该适当的加入一些与家庭成员相关的单词,例如表亲,阿姨,叔叔等等,这就是最简单的将新内容引入到复习课程当中。这样的学习可以充分的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出自身的主体地位,并且更加激发出学习英语的兴趣。

四、对于一些学习相对困难的学生要予以高度的重视,适当的给予帮助

很多学生在面对英语这门课程的时候还是会感到略有困难,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時候充分的重视到这一点。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智力都是不相同的,因此教师必须兼顾到每一个学生,对于学习好的学生可以多安排一些复习内容,这样有利于加快教学进度,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而对于学习较差,理解能力较慢的学生而言,老师要多关注这些学生,加强关注,发现问题要及时为学生进行讲解,查漏补缺,这样才有利于整个班集体的成绩提高,同时也促进了整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在进行“话题式”复习课程的时候,我们还应该对于那些学习相对较为吃力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为他们布置的复习内容相对简单,这样量身定做的方式更加适合学生的发展,也更能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的体现出来。初中英语话题复习课的初衷就是希望学生们在进行复习的时候更加具有针对性,对于学过的知识吸收的更加容易,一方面提升了教学质量,一方面也提升了学生学习的能力,是新课改背景之下不断推行的一种新的复习模式,这种方式适合我们当前的教育和发展,是非常有利于教育事业开展的教学新模式。

参考文献:

[1]龙海鸥. 初中英语教师学科教学知识转化的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3.

[2]王玉云. 初中英语教材知识体系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08.

话题复习 篇7

关键词:“话题式”教学模式,初中英语,单元复习课

目前大多数教师在上单元复习课时,都喜欢采用做习题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查漏补缺,对待已经学完的教材,可能会带着学生快速地过一遍,从我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反馈看,这样的复习方法往往是低效的,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

单元复习课的内容学生都学过,倘若复习方法单一的话,就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复习课上,教师往往觉得复习效果不尽如人意。学生则处于一种“被复习”的状态,上课按教师要求,背记词语,背诵对话和课文,强记语法规则,由于内容无新意,学生对重复机械记忆感到索然无趣,参与意识不强,下课后又不得不埋在一套接一套的题海中,导致学业负担沉重。

“话题式”教学模式在单元复习课中的应用,就是选择一个合适的话题,将本节课所要复习的单元中词汇、句型、语法结构知识有机地融入其中,在活动设计中实现听、说、读、写整合,并在活动中加以运用,进行各项语言技能训练。在课堂教学中,以技能训练为主,再配合相应的少而精的训练题,适量进行有关的语法知识归纳与点拨,纠正和指导贯穿复习的过程,履行查漏补缺的职责,体现以生为本的指导思想。

“话题式”英语教学模式是英语教学中学习理论知识的有效实践,符合英语教材的编写思路,在学生运用语言的过程中促进语言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好奇心,使学生对英语学习时刻产生新鲜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提高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虽然“话题式”英语教学模式效果较好,但是毕竟它对于大部分老师来说是一种比较新的尝试,尤其在上单元复习课时难免会碰见一些问题。首先是学生词汇量缺乏,在话题中我们常常需要很多相应的词汇,词汇的贫乏会阻碍学生交谈的顺利进行,使得任务的完成受到挫折;其次是班级学生人数众多,教师很难兼顾到每个人,使得有的学生在话题讨论时不能积极参加,无法得到教师的及时纠正。

“话题式”教学模式应用到单元复习课中,就是选择一个合适的话题,将本节课需要复习的内容有机地融入其中,进行听说读写各项基本技能训练。复习模式课归纳如下:

第一步:话题设计。(1)教师要注意宏观备课,根据话题寻找有用的相关单词、词组和表达。对于基础较弱的班级,可将这些表达整理出来,让学生课前背诵;对于能力较强的班级,教师可给学生一个范围,让学生自行总结,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教师在选择话题时应选择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话题,立足于生活设计话题,同时着眼于激发学生表达的愿望,着眼于真实的交际沟通,这样学生才会有话可说,也会勇敢地参与其中。(3)教师在划分话题讨论小组时,要搭配好优秀生和后进生的数量,让优秀生带动后进生,使得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收获和进步。

第二步:话题引入。(1)教师可以通过演唱英文歌曲、英文诗朗诵、游戏等环节引入与本课有关的话题,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入本节单元复习课。(2)教师可以与学生对话,如谈论某个时下流行的话题,或者自己的情况等,引出本课的话题。

第三步:话题讨论。这一阶段设计的话题讨论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做事情”,活动一般带有明确的目的性。例如在中考中阅读占较大比例,所以教师应以学生需求特点为基础,以所复习的话题为基点,为学生选择适当的阅读材料,将话题与阅读相结合,从而促进学生听、说、读、写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如复习到名胜古迹这一话题时,教师可提供诸多关于旅游的短文,以话题为线索,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让他们走出去,进入更宽阔的天地。教师可多利用多媒体教学,开发网络资源,让学生从主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因此,教师在复习课教学中要恰当运用相关的教学策略,以提高复习课教学的有效性。

第四步:话题拓展。预留一定的时间,等话题讨论结束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话题讨论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补充性的教学。

话题复习 篇8

【关键词】初三英语 话题作文 复习

众所周知,写作作为一项基本的语言技能,不但是传播知识、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而且是检验和巩固已学知识的有效途径,是提高阅读能力和欣赏水平的催化剂。我们通常所指的书面表达—写作,就是一个锤炼、再创造的过程,是综合能力的体现,相对于听、说是一个更高的层次。

一、初三英语写作现状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要求九年级学生必须达到五级标准,当前,初中学生的写作能力令人担忧,历年中考英语写作是大多数学生在英语考试中最薄弱的一环。许多同学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很难在这一项上有所突破,这让学生感到学习英语写作情绪低落,教师面对英语写作教学,感觉到如同 “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既不能放弃写作教学,又不能有效提高英语写作教学效率。

二、写作障碍分析

对于学生写作中存在的各种障碍,笔者进行了深入分析。

第一种障碍是词汇障碍。词汇是英语作文中的一道难关,由于学生单词、词组掌握得不好,在写作过程中不能正确应用,因此,误用、错用词组阻碍了信息的传递,影响了思想的表达。

第二种障碍是思维障碍。确切地讲是中式思维障碍,中式英语称之为 Chinglish。这种中式英语现象在英语初学者中屡见不鲜,它是受汉语影响产生的,与地道的英语大相径庭,给英语初学者造成种种错觉,往往按照汉语作文的方式去构思、选词造句,是英语作文应试者中又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

第三种障碍称之为综合障碍。在作文中所犯的错误大多是学生知识范围之内的和在听、读过程中完全能领悟的,可以归纳为“低级错误”,如单词拼写错误、第三人称单数形式错误、时态错误、搭配错误等。

三、突破写作障碍的策略

英语写作就是要用英语的表达习惯来描写人物、叙述事件和阐明观点。因此,应牢牢把握“活学活用句型”这一理念。为了突破存在的各种写作障碍,在日常教学中,笔者常常引导学生精读课文、博览勤思、背诵佳作、多写勤讲,效果颇佳。

1.精读课文 变换句式。有研究表明,句型学习能有效促进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在写作教学中,将句型训练与语法教学巧妙结合,互为渗透,用所用过的句型来掌握新的单词,用“旧瓶装新酒”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比如同一句子含义,在课堂上常常让学生做句型转换,要求学生使用不同方法表达,即变换句子结构,长期的操练,潜移默化,学生的语法复习得到了巩固,而写作教学也与其相得益彰。

例如:

Example 1:He was too tired to go on walking.Because of his tiredness,he couldnt go onwalking.Because he was tired,he couldnt go on walk-ing.

Example 2:He cant afford to buy a car.He is too poor to buy a car.He doesnt have enough money to buy a car.

以这种英文解释英文的方式来更好地活用常用句型熟练掌握各种句型,并引导学生在写作中灵活套用各种句型如主动句、被动句、it 形式主语从句、原因状语从句等。

2.博览勤思 融会贯通。除了“精读”,笔者还要求学生“博览”,并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事实上,写与听、说、读等语言技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它们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在平时教学中,笔者经常选取范文让学生阅读,然后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文章“好”在哪里,让学生读有所获,勤于思考。

3.背诵佳作 取长补短。在教学中,笔者把背诵列为一项重要的课后作业,不仅背诵课文、背诵重点段落,抽查抽考,默写,还要求积累佳句,背诵其他同学的锦句、范文,“取他山之石”,“博采”众长,不断地熏陶,同步培养英语语感,形成英语思维。经过长期坚持背诵,学生扩大了“库存量”,学会了模仿,学会了恰到好处地运用“良言锦句”,不仅作文水平提高了,而且口语水平也上了一个台阶。例如写“环保”主题的作文,很多学生都能将所背句子巧妙地运用其中。

4.科学讲评 实效训练。熟能生巧,除了多读多背,还要求学生多写勤练,每周定期训练一篇限时作文,引导学生归纳、记忆作文模块,有计划地尝试各种文体,如请假条、电子邮件、日记、通知、信件等,并及时批改。比如,在学习写感谢信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分组讨论感谢信的格式、词汇、句型并共同写出一篇感谢信。教师只需从每个组收一篇感谢信并加以讲评,然后学生再在各自的组中讨论教师的讲评,并共同修改他们的文章。

四、结语

作为英语教师,不是尽量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而是搭建平台让学生主动去学, 让他们的潜力得到充分的挖掘。写作教学应融入到英语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要“下笔如有神”,就少不了“读书、背诵破万卷”,写作应与听、读、记、思各方面相结合。当然,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有针对性地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注重科学指导、实效训练,提高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上一篇:政府技术采购下一篇:浅表淋巴结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