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

2024-05-12

宪法(精选十篇)

宪法 篇1

在国家法律体系中, 宪法是根本大法, 马克思称之为“法律的法律”, 有人也称之为“母法”。宪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居于至高无上的核心地位, 它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在宪法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保障了公民的自由和权利, 健全了国家机构和制度, 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通过了我国现在实行的宪法, 它由1949年“共同纲领”和“五四宪法”发展而来, 经过了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的四次重要修正, 根据经济社会的新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新经验进行不断完善。现行宪法凸现了“改革开放”这个鲜明的时代特征, 它能够很好地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基本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 逐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在总体上人民生活达到了小康水平,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健康发展。现行宪法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取得的重要成果, 同时又极大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有这些成就都和现行宪法的作用密不可分, 在今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 这部宪法将持续发挥出它的巨大作用, 同时改革开放的实践也会不断丰富和完善宪法, 其将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总章程。

“我国宪法同党和人民进行的艰苦奋斗和创造的辉煌成就紧密相连, 同党和人民开辟的前进道路和积累的宝贵经验紧密相连。”在我国宪法制度发展的历程中一个鲜明的特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说明”中强调的那样:“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法治权威能不能树立起来, 首先要看宪法有没有权威。必须把宣传和树立宪法权威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事项抓紧抓好, 切实在宪法实施和监督上下功夫。”回顾现行宪法三十多年来的发展历程, 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六十多年的历史经验, 可以得出一个有力结论:“维护宪法权威, 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 捍卫宪法尊严, 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 保证宪法实施, 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

宪法与国家前途、人民命运息息相关。宪法只有在现实生活中得到贯彻执行, 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拥护, 才能发挥其根本大法的作用。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根本利益与宪法的实施息息相关, 这是一项涉及全社会的系统工程, 树立宪法意识, 维护宪法权威, 保障宪法的实施具有重大的意义。当前,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就是树立宪法意识以及维护宪法权威, 这项任务必须常抓不懈, 要把工作落到实处, 发挥真正的效果, 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宪法宣传教育, 给“依法治国”打下扎实的思想基础

人民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是关系到宪法和法律实施的大事, 甚至关系到依法治国的进程, 必须在人民群众中进一步树立宪法意识, 使宪法在全社会得到广泛认识和遵行。全民普法和守法应该成为党和政府实现“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 让宪法基本精神普及广大人民群众, 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提高全民法律素质, 增强全民法制观念, 真正弘扬宪法观念。此外, 不断创新手段和丰富途径, 着力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在中小学设立法律知识课程, 宪法教育要从青少年抓起。各级领导干部和国家公职人员必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宪政理念, 起好带头作用, 树立忠于宪法的意识, 、自觉遵守宪法和维护宪法, 带动广大群众学法守法, 在全社会形成遵宪守法的良好风气, 以实际行动为推进依法治国打下深厚的思想基础。

二、维护公民基本权利, 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 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要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理念, 人民群众是维护宪法权威的重要基础。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定要加以重视, 在建设民主政治的过程中, 要全面落实和维护宪法赋予公民的民主权利, 不断健全民主制度, 不断丰富民主形式, 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都调动起来, 让人民享有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只要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 必须做到以人民为主, 帮助人民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要充分并广泛地听取群众建议和意见, 还要虚心接受群众监督和批评, 保证人民依法管理自己事务的权利。党和政府要运用法律手段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协调好各种社会组织、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 还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不断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

三、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不断推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虽然宪法和法律是由党领导人民制定出来的, 但是, 党也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贯彻实施宪法必须不断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做到始终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维护好宪法法律的权威, 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好宪法法律的尊严, 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好宪法法律的实施, 就是保证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实现。党和政府要以法治的理念、体制、程序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善于把执行宪法和法律与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机统一起来, 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进一步提高政府依宪执政、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水平, 真正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的榜样作用。此外, 还要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 提高党内法规执行力, 要提高广大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 运用党内法规把从严治党落到实处, 促进党员、干部带头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党员领导干部尤其要自觉做“遵守宪法”的模范, 恪守宪法原则, 履行宪法使命, 依照宪法办事, 从而带动全社会严格贯彻宪法。

树立宪法意识, 维护宪法权威, 基础是全体公民, 关键是国家公职人员, 重点是各级领导。宪法确定的一条基本原则就是必须维护以宪法为核心和基础的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讲的那样, 所有政府工作人员都要清楚地认识到, 是人民赋予了政府权力, 政府必须对人民负责, 要严格按照宪法办事, 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 确保政令畅通, 切实做到为人民服务, 接受人民的批评和监督。树立宪法权威, 维护宪法尊严, 这是一项重大的历史使命。党员要带头学习宪法、遵守宪法, 维护宪法的权威和尊严, 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研究宪法实施过程中带有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 加强宪法实施中监督机制和保障机制的研究。真正做到宪法至上, 任何人、任何组织都要处于宪法的监督之下, 随着社会的进步, 人民需要一部与时俱进的宪法, 他们更需要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各方面全面体现宪法精神, 树立宪法意识, 维护宪法权威。

摘要: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在宪法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保障了公民的自由和权利, 健全了国家机构和制度, 极大地促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宪法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新时期的治国总章程, 想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树立宪法意识, 维护宪法权威”是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 才能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关键词:十八届四中全会,宪法,权威

参考文献

[1]王峰.我国宪法权威的缺失及其构建研究[D].安徽大学, 2003.

学宪法讲宪法 篇2

微课大赛获奖名单

小学组

一等奖(1名)

王丽萍

《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

二等奖(3名)

杨丽霞

《未成年人保护法》

王素贞

《宪法和我们》

柴慧玲

《<国旗>微课视频》

三等奖(5名)

李洋洋

《交通安全记心间,快乐生活每一天》

马晓旭

《受教育的权力和义务》

《宪法与生活》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刘红赛

《学习宪法》

优秀奖(10名)

郝燕丽

《守住绿水青山》

李剑娜

《守宪法的基本知识》

校 运城市盐湖区西街小学

大同市广灵县壶泉镇王洼小学 晋中市榆次区羊毫街小学 运城市盐湖区南街小学

太原市万柏林区实验小学

大同市广灵县第二小学

长治市八一路小学

运城市临猗县角杯乡角杯小学

运城市新绛县开发区联校狄庄学校

太原市迎泽区桃园南路小学

太原市万柏林区众纺路小学

《学宪法,讲宪法》

大同市城区四十三小学

《宪法之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忻州市宁武县东寨完全小学

《学习宪法知识,弘扬法治精神》 忻州市河曲县黄河路小学

卫海珍

《法,与我们同行》

晋中市榆次区寿安里小学

《与法为伴 快乐成长》

临汾市第三小学

南志霞

王肖燕

一等奖(1名)

政治组

二等奖(3名)

武福丽

李华博

三等奖(5名)

魏海龙

仝晓丽

智全利

张艳伟

秦凌霞

优秀奖(6名)

知宪法 树立宪法意识》 法先行》

初中组

维护宪法权威》

《学宪法讲宪法》

运城市新绛县龙兴镇联校娄庄学校 运城市盐湖区西街小学 运城市盐湖区舜帝复旦示范小学

校 运城市新绛县希望学校

校 大同市第八中学

忻州市河曲县唐家会学校 运城市永济市韩阳初中

校 大同市广灵县作疃初中 大同市广灵县留疃九年制学校 忻州市河曲二中 晋中市榆次区第五中学 长治市第十九中学

校 忻州市河曲二中 《学宪法

《中国梦

《宪法知识》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学宪法,讲宪法》

《宪法的构成和内容》

《学习宪法知识

《中国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宪法具有最高法律地位》

《走进宪法》

晋中市太谷县阳邑中学

《学宪法 讲宪法》

晋中市太谷县利民学校

李向阳

《学宪法知识 懂今日中国》

运城市临猗县北景初中

张建平

《学宪法,讲宪法 维护宪法权威》 运城市新绛县新纺学校

王梓烁

《宪法知识我先学》

运城市新绛县希望学校

高中组 一等奖(1名)

赵翠荣

《宪法在我身边》

晋中市榆次区第三中学 二等奖(3名)

《我国宪法的发展历程》

山西省贸易学校

韩慧芳

《依法解释基本法,维护宪法权威》忻州市河曲中学

陈丽丽

《宪法连着你我他》

运城市海仓学校 三等奖(5名)

《学宪法讲宪法主题班会》

太原聋人学校

《如何理解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

大同市大同八中

《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运城市新绛县第二中学

崔晓旭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运城市新绛县第二中学

《宪法的基本内容》

运城市新绛县职业教育中心 优秀奖(6名)

王莉华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太原市聋人学校

余艳霞

《学习宪法:全国人大的职权》

大同市第八中学

武丽楠

《认识宪法》

阳泉市职业中专学校

《履行义务 承担责任》

长治市华北机电学校

《学宪法历史

扬法治精神》

临汾市第二中学

杨国红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从宪法侵权看我国的宪法救济 篇3

摘 要:宪法司法化是宪政的基石,中国宪法的私法化无成例可考,通过个案分析的方式,对我国宪法司法化的实践进行了理论剖析。

关键词:宪法;司法化

1 案件

1990年山东某市中学生齐玉苓考上中专,但齐的同学陈某在其所在中学和她父亲的共谋下攫取了招生学校给齐的录取通知书,并冒齐之名上学和工作直到1999年。这一年,事情真相大白,齐以陈某和她父亲以及原所在学校等为被起诉到法院,请求责令被告停止侵害、赔礼道歉并赔偿经济损失。

就此案来看,在齐与陈等之间,齐的合法的权利确实受到了陈等的不正当侵犯,,然而在审判中却发现一个问题:齐玉苓到底是什么权利遭受了侵犯,该应用什么法律来保护她的权利,在司法实践上出现了盲点。为解决本案,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经请示最高人民法院,并最终以最高人民法院于2001年7月24日就该案发布的法释[2001]25号批复、宪法第46条、教育法第9条、第81条、民法通则第120条、第134条对该案作出判决:陈晓琪等以侵犯姓名权的手段,侵犯了齐玉苓依据宪法规定所享有的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并造成了具体的损害后果,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这一判决突破了我国法院不得直接引用宪法条文作为民刑裁判的判决依据的司法惯例。笔者之所以援用这个案件就是为了抛砖引玉,来介绍一下中国宪法理论中的 “宪法司法化”并对此作分析。

2 宪法的司法化

司法是指国家司法机关依照职权和程序,具体适用法律处理各种案件的过程。

宪法司法化的正当理由:

(1)宪法的法律性是宪法司法化的前提和基础。宪法也是法,具有法的一切特征,宪法作为一切社会主体最高的行为规则,具有直接适用性,即宪法既是公民或社会组织为维护或增进自己权益的辩护理由,也是法院进行裁决的直接依据。宪法及宪政的价值在于宪法的法律性,宪法的法律性表明宪法可以而且必须被司法机关适用。

(2)从实践来上看,当代世界上宪法的调整领域已由传统的公法领域逐步扩展到“私法领域”。

(3)从中国的法律现状来看,强调宪法规范在司法领域中的直接适用也是十分必要的。我国目前虽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有许多新型的法律不断产生,在具体法律没有规定但宪法确有规定时,可以适用宪法原则予以指导具体案件的裁判。

(4)最高人民法院作为由全国人大产生,并对其负责、受其监督的国家审判机关,只能执行由享有立法权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而无权拒绝适用。通过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来规定法院系统判案不直接依据宪法,显然是超越了最高人民法院的权力范围。

3 我国宪法司法化的障碍

3.1 法理上的困惑——对公法性、政治性的挑战

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具有较强的政治性和公法性质。实现其司法化,特别是实现“宪法引用”,使其具有同民法等其他法律同等的裁判效力,即具有普适性。这可以说是宪法理论上的一个突破。一般认为宪法的公民基本权利,首先不是对抗一般的公民个人,而是对抗国家的公共权力,也就是说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效力指向对象不是弱小的公民,而是指向强大的国家公共权力。可见,真正实现中国宪法的司法化必须跨越理论上的障碍。

3.2 制度上的障碍——制度上的缺失

(1)宪法实施保障制度的缺失。我国宪法、人民法院组织法、三大诉讼法对于宪法司法适用均无相关的程序规定。(2)违宪审查主体、标准模糊不清。《宪法》第6条第2项及第67条第1项分别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监督宪法的实施。但对于规范性文件的合宪性审查主体,《立法法》第88条规定的极为宽泛,全国人大、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甚至于“授权机关”这样的不确定主体。(3)违宪审查程序不完善。法律规范是否违反宪法规范的判断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而不属于法院。我国《立法法》第90条第1款规定,法院在审理具体案件时,如果认为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同宪法相抵触时,应裁定中止诉讼,逐级上报最高人民法院,再由最高人民法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审查请求,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最终决定这些法律规范是否违反宪法规范。

3.3 观念上的偏差

宪法 篇4

笔者之见, 此问题不仅贯穿书本身, 也是法律的根本意义之所在, 现仅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笔者的看法。

1 宪法定义

作者开篇便用精辟的语言定义了宪法, 所谓的宪法“是使政府服从规则控制的事业。它存在与政府的组织结构之中, 存在与政府的行动之中, 存在与人的生活世界。”认真解读可以发现, 此句将宪法的目的与存在解释得非常清楚, 并阐明了宪法是指导人们行为的事业。这个论断从本质上定义了宪法有着人文关怀。其来源于人的生活并以其为宗旨, 从现实生活中总结并作为经验的存在, 可以说它是“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的。从基本原则上讲, 宪法应该是要为了人的美好生活而存在的。法与人的结合是法律恒久不变的追求。宪法中“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表明人权原则被宪法承认和保护, 正因为它注意到了宪法的人文关怀和人文基础, 所以说中国的宪法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正如伯尔曼所说:“法律不仅是世俗政策的工具, 而且还是生活终极目的和意义的一部分。”因此, 宪法是人、政府、国家在互动中产生的, 是政府服从规则的一种事业。由此看来, 我们便能够发现人性关怀是存在于宪法之中的, 是宪法不能够摒弃的一种精神, 是宪法的内核, 是宪法之所以成为宪法和需要宪法的最重要的因素。如同建房, 我们需要动机, 也需要图纸, 而宪法的人性关怀就是在法律大厦里的那个动机, 那张图纸从整体上勾画了宪法。所以, 它是我们必须坚持, 必须了解的重要的东西。

2 宪法历史

宪法先于政府而产生, 是公民的决议。法律发展的中心应该是社会本身, 不是国家, 所以要寻找法律, 需从社会中寻找。因此, 研究宪法历史实际上就是研究社会发展的历史, 我们也必须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研究人性关怀在宪法中的地位和作用。

氏族社会, 群居生活, 血液纽带, 使得当发生冲突时, “在大多数情况下, 历来的习俗把一切都调整好了”。而这种习俗在当时就相当于是调整人的行为的准则, 即相当于是现代意义上的宪法, 可将其看做是宪法的萌芽。

随着社会发展, 城邦出现, 宪法有了更进一步的完善。宪法开始有明确的条文, 也作为保全政府权威最为重要的一项。就在那时, 宪法这个名词开始真正的出现。城邦时期, 宪法开始有了系统的发展。亚里士多德说宪法主要用于“培养公民的言行, 使他们在其中生活”而这类言行最为重要的是“公民必须遵守一邦所规定的生活规则, 让各人的行为有所约束, 法律不应该被看做 (和自由相对的) 奴役, 法律毋宁是拯救”。哲学家已经开始重视宪法中的人性关怀, 认识到宪法是为维护, 而不是制约和限制。

随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资本主义社会的确立, 近代意义上的宪法有了较为完善的发展。启蒙运动中启蒙思想家们所倡导的自由、平等、博爱的人本思想, 在近代意义的宪法中得到了很好的贯彻。可以说, 宪法的人性关怀是近代意义上的宪法诞生的思想源泉, 是宪法和国家存在的正当性伦理基础。

综上, 从远古时期到现在, 宪法的发展过程始终伴随着人性关怀的发展, 人性关怀在历史上是存在于宪法发展的始终的, 我们不能否认, 只能加以重视。

3 宪法价值

宪法的价值, 就是宪法的作用, 即在宪法调整对象中去研究宪法的意义。从宪法的价值中寻找宪法的人性关怀势必要从宪法的调整对象开始研究。

引言部分提到“在哲学层面上, 宪法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人、宪法、政府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关系论说“由人、社会、政府、权、法之间的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网络及其共同赖以生存的地域空间和时间便构成了我们通常所谓的国家。所谓国家关系, 即上述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其中人—政府—国家之间的关系居于核心地位。”宪法从其调整对象上将三者的权利做出了一定量的划分, 使得人民有其自由去追求幸福。将人放于首位说明, 宪法是关注人的需要、注重人的价值。

现在的民主制度, 事实上也是为保障人权。宪法对社会权利、政府权利做出明确划分, 使其达到“制衡”的状态。由公民权利、社会权利向国家权力 (State Power) 的转化是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 条件便是公民集合为人民, 权利集合为主权。因为, 以人为基础是公民权利和社会权利所含有的, 因此国家权力也需以其为基础。至于社会权利, 人的交往需要和归属需要, 必然导致社会共同体的产生。可以说, 社会共同体的产生实质上就是人性——人的社会性的体现。因此, 从宪法的价值而言, 宪法也是有着深深的人性关怀的。

4 宪法元点

众所周知,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世界上没有一种事物是独立存在的, 每个人都与周围的环境发生着关系, 所以研究宪法中的人性关怀, 也势必要从人与周围的事物的关系中进行研究。作者正是从人、环境、宪法三者的关系来分析的。“这里的环境不是我们普通意义上的环境, 而是对人的存在发生作用的各种因素的总和, 甚至包括人本身。”其中, 自然是环境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从人们敬畏自然、改造自然最后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历程中可以看到, “人对于自然并非仅仅是一个消极的创造物, 毋宁它是一个积极的营造者”。在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中, 人是在不断的发挥着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不断的将环境改造成适合自己生存的环境。而宪法的制定和发展也正是基于这样的事实, 因此为了规范社会秩序, 它重视了人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之中, 也就是改造自己身边的环境时的重要作用, 因此宪法的所有条文, 不论是直接规定人们的权利的条文, 或者是关于社会权利和政府权利划分的条文, 事实上都是在规定着人的权利和自由, 都是从人的本性和权利出发, 来制定, 来修改, 来补充, 来完善, 可以说宪法哲学是以人为起点和归宿的。

宪法的人性关怀就如同在宪法发展过程中的灯塔, 让我们的宪政不断向前发展。

摘要:一直以来法律给人们的都是一副冰冷的面孔, 可法律真的只有冰冷吗?本文通过阅读《宪法哲学导论》, 从宪法定义、宪法历史、宪法价值、宪法元点四个方面探究宪法中的人性关怀, 体会如何才能通过法律让人民获得最终的幸福。

关键词:宪法,人性关怀,价值,元点

参考文献

[1]江国华.宪法哲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7.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四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关于国家宪法日学宪法讲宪法发言稿 篇5

新时期的法治建设,迫切要求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增强依法审计意识,积极发挥审计职能,在坚持依法审计的同时,推动部门和单位自觉依法履职尽责,全面提升政府的依法行政水平、加快推进法治__建设。要加大对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审计力度,督促有关部门单位及其领导干部提高依法履职尽责的自觉性。通过审计,揭示和查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假作为以及以权谋私、失职渎职、贪污受贿、内幕交易等问题,督促有关部门单位及其领导干部增强依法履职尽责的自觉性,真正做到敬畏法律、信仰法律,严格依法办事。要深入研究和分析总结审计发现的问题,推动完善国家法律规范体系。特别要关注体制机制性问题,积极反映法律法规政策不适应、不衔接、不配套甚至阻碍科学发展等问题,推动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为有关部门单位依法履职尽责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要加强审计整改,加大追责问责力度,督促有关部门单位严格依法履职尽责。在纠正违规违纪问题的同时,有关部门和单位应重视审计提出的建议,及时修订和完善制度,切实强化内部控制和管理,不断提高依法理财和依法行政水平。

浅析宪法基本原则之于中国宪法 篇6

关键词:人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法治原则;权力制约原则;中国宪法

中图分类号:DF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4)-08-0058-02

一个现代国家的成立,就会产生一国之宪法,其宪法中就会遵循一定的原则。以我国《宪法》之总纲为例,可以说几乎每一条都包含着几个原则。例如,第3条能够概括出民主集中制原则,第4条能够概括出民族平等原则等等。但这些原则,只能称为宪法的具体原则,并不能上升为基本原则。“宪法的基本原则是在制定宪法时制宪者所遵循的原则,这些基本原则指导着宪法的制定、解释和修改,它们构成一部宪法的主线、核心和灵魂。同时,宪法的基本原则也是在宪法的内容中所体现出的最基本的规则或准则,是宪法所规定的调整社会关系和指导国家生活的最高准则。”[1]可见,不同于宪法的具体原则,宪法的基本原则,就是“宪法规范在调整社会关系、确认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维护公民权利时所应当遵循的最基本的指导思想、理论依据和准则。”[2]关于宪法的基本原则之具体内容,人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法治原则、权力制约原则,是学界通说的宪法基本原则,尽管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的说法或表述。[3]下面,笔者分别就宪法的这四个基本原则本身的涵义、在我国现行宪法中的体现、以及实践或理论中的一些问题,依此进行浅析。

一、人民主权原则(popular sovereignty, peoples sovereignty)

人民主权原则或称主权在民原则,其核心是指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或属于人民。相比于封建专制主义的“君权神授”,人民主权无疑是一大进步学说。早期,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额君主主权的思想时,就用人民主权作为武器,他指出“人民的主权不是从国王的主权中派生出来的,相反地国王的主权倒是以人民的主权为基础的。”[4]列宁在《三种宪法或三种国家制度》的提纲中,清楚地指出了民主共和制的本质就是“全体人民享有全部权力”。[5]可见,我们可以看出人民主权的核心是:主权属于人民,政府的权力来自人民,因此,政府的建立应该经人民的同意,政府的权力应该受人民的监督。在政府和人民的关系中,人民是主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只是受托者。这就是人民主权学说的核心,人民把个人的权利让渡出来给社会,组成政府让其更好地管理社会,赋予其权力。而这个赋予的过程,也就是这个契约的过程,就是我们所称之谓的宪法。宪法的一个实质特征就是,保障公民权利,规范国家(政府)权力的运作。这正如列宁所说:“什么是宪法?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6]人民主权原则的学说之其进步性,无疑可见一般。

在中国现行宪法中,人民主权原则有其具体的体现。我国现行宪法第2条第1、2、3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这反映了我国宪法确立的人民主权原则和实现人民主权原则具体体制的安排。

这其中,根据第1款规定,我国宪法规定了人民主权原则,即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它以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人民主权原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根据第2款规定,我国实现人民主权原则的主要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它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行使权力的具体组织形式,是通过直接或间接选举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并由代表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具体说,人民在普选的基础上选派代表,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组成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并集中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其他国家机关由人大产生,受人大监督,对人大负责;人大常委会向本级人大负责,人大向人民负责,并最终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这明确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以保证人民主权原则的实现。它是我国实现人民主权原则的主要形式。根据第3款规定,明确肯定人民可以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从而将人民主权原则贯彻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可惜的是,人民主权原则在我国宪法实践或理论中,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

我国人民主权原则缺乏有效的体制和机制来落实。实践中人民主权变成了“人大至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实现人民主权原则的主要形式。作为行使主权的所在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享有广泛且无边界的权力。根据现行宪法第62条规定,在列举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14项权力后,又加上第15项兜底规定“应当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其他职权”。这一规定表明全国人大的权力是无限的,如果实践中一旦全国人大的具体选举制度有瑕疵,人民主权就很难行使,变成“人大至上”,这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二、基本人权原则(protection of fundamental human rights)

人权是每个人享有的或应该享有的权利。与公民权是一个实然性的概念相比,人权是一个应然性的概念,是一个自然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是一个更为广泛的概念,不仅仅是宪法和法律所确认和保护的权利。

在我国现行宪法中,基本人权原则有其具体的体现。具体地讲,有两种表现形式:第一,2004年宪法修正案在第33条增加的一款:“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是以抽象的原则性的形式表达了基本人权原则,使我国宪法有了明确的基本人权原则。这也是2012年刑诉法修改并增加“保障人权”的根本法依据。2004宪法修正案这一规定,也为具体法律的人权保障规定,做了根本法上的铺垫性规定。第二,现行《宪法》第二章第33~50条具体列举了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有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人格尊严权及保护等。

但不可否认的是,基本人权原则在我国宪法实践或理论中,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

关于基本人权原则、关于人权内容的宪法层面上的规定,我国还有很多不足之处。第一,列举有限,无“剩余权利”条款。我国《宪法》第二章,虽然列举了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但与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矛盾相比,其列举有限,而不像第62条全国人大的职权的列举那样,有一项(第15项)兜底条款。第二,宪法权利中体现约束国家权力的自由类权利不足。我们知道,传统公法学理论,把公民权利分为自由权和社会权。自由权是一种消极的权利,以保障公民不受国家公权的侵害为内容。这样的权利在宪法中不多,即使有,像公民的言论自由、出版自由等,也由于缺乏具体法律的落实保障,使之不能很好地实现。第三,法律保留多而不是宪法保留,法律保障而非宪法保障。宪法中多处规定“依照法律规定”“国家保障”“国家依照法律”等体现法律保留原则的条文,而不是宪法保留来规制公民权利,而不是直接在宪法条文中直接落实公民权利的保障。不得不说,这是今后宪法运行实践中应该完善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法治原则(the rule of law)

法治的定义,十分丰富,因为其太丰富,全世界至今仍然没有一个都公认的完整的定义。“法治,是一个无比重要的、但未被定义、也不是随便就能定义的概念”。[7]关于法治,亚里士多德所提到的法治两层含义和戴雪所提到的法治三原则,是经典表述。“法治包含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8]“①法律至高无上,非依普通法院的审判,人民不得无故受法律处分;②无论贵贱,任何人都不得超越于法律之上;③宪法的通常原理形成于法院的判决。”[9]

在中国现行宪法中,法治原则有其具体的体现。我国《宪法》的总纲第5条,是法治原则在我国宪法中的直接体现。第5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款是1999年宪法修正案增加的内容。这是以明确的条文形式、抽象的原则形式确立了法治原则是我国宪法所坚持的基本原则。第5条第2、3款规定,“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这是确立了社会主义法制统一的原则,也是法治原则一个重要表现方面。

但同时,基本人权原则在我国宪法实践或理论中,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

法治原则在我国宪法实践中,反映出的一个比较突出问题就是,从法律文本上讲,我国宪法监督制度(或称违宪审查)的不完整,法院没有完全被纳入到整个违宪审查的体制中来;违宪审查的实践,从理论上讲,至今没正式启动过。这应该是我国违宪审查制度今后有待完善之处。

根据我国现行《宪法》第62条第2项和第67条第1项,可见我国实行的是立法机关(或权力机关)监督宪法实施的违宪审查模式,我国宪法监督的主体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宪法》第62条“(十一)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不适当的决定;”第67条“(七)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八)撤销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第89条“(十三)改变或者撤销各部、各委员会发布的不适当的命令、指示和规章;(十四)改变或者撤销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第99条第2款“有权改变或者撤销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不适当的决定。”第104条“撤销本级人民政府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撤销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不适当的决议;”第108条“有权改变或者撤销所属各工作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的不适当的决定。”,我们能得出我国宪法监督、法律监督制度的基本准则:在整个国家机关体系中,横向层面(同一级别的人大和政府),相同性质的国家机关之间,是改变或撤销不适当的法律规范性文件或决定或命令,因为相同性质同一横向的国家机关的内部是工作上的直接领导;纵向层面(不同级别的人大和政府),权力机关之间,仅是撤销不适当的法律规范性文件或决定或命令,行政机关之间,是改变或撤销不适当的法律规范性文件或决定或命令,因为纵向上,权力机关之间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行政机关之间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从整个体制中,我们可见,法院并无它的独立地位在于违宪审查中,实践中更是有2003年末的河南省洛阳市“种子法”案件的尴尬事例。[10]这不得不是我国在今后宪法运行实践中应该改善的重要方面之一。

四、权力制约原则(separation of powers,checks and balances)

权力制约原则是指执掌国家权力的各部门之间互相监督、彼此牵制,以保障公民权利不受侵害的原则。分权制衡,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建制所采用的普遍准则,是西方国家普遍的权力制约方式,在西方国家的宪法中也常见到权力制约原则。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到英国的洛克,到法国的孟德斯鸠,到美国的汉密尔顿等,他们的著作中就充分反映了权力制约原则的丰富理论渊源和理论思想。

而在我国政权体系中,虽然并不排斥权力制约的要求,但更主要的是在国家权力的统一和代表人民意志的立法权作为主导地位的前提下的制约和平衡,这种制约不像三权分立制那样是相互制约达到平衡,而是从人民到人民代表机关,再到其他国家机关的一种“单向制约”,不是“互相制约以达到制衡”,所以笔者认为,真正的权力制约原则(互相制约),在我国宪法中,从整体上而言,是不存在的,我国是“单向制约”。但是,从宪法层面讲,在我国司法权的内部,是存在权力制约原则的,正如《宪法》第135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这其中,从“互相制约”的字样就可见,在我国司法权内部,是存在权力制约原则的。

注释:

[1]殷啸虎.宪法学教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74.

[2]殷啸虎.宪法学教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75.

[3]“我们所说的宪法基本原则,必须尽可能反映当今各国宪法(至少是各主要国家的宪法)的实际。在这么一个广阔的范围内权衡,我们以为宪法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三条:保障基本人权原则,人民(国民)主权与有限政府原则,法治原则。这三条原则大体适用于当代并存的两种类型的宪法。”——童之伟、殷啸虎.宪法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23.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279.

[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524.

[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448.

[7][英]戴维·M.沃克.牛津法律大词典[M].北京社会与科技发展研究所组,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790.

[8][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199.

[9][英]戴雪.英宪精义[M].雷宾南,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231—245.

宪法 篇7

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共有四部宪法。目前,中国宪法是1982年制定的,通过与美国宪法比较,可以得出中国政治的如下特点。

一、宪法缺乏稳定,宪法随着国家政治变动而频繁变动

新中国建立以来五十多年的时间里,中国存在四部宪法,分别是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1982年宪法,这四部宪法均是随着中国政治变迁而变动。1954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它分序言、总纲、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旗和首都共四章,106条。它本来是一部科学的宪法,但是随着中国政治的变化,此宪法完全被推翻。取而代之的是以体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国家宗旨1975年的宪法。此宪法完全充当了政治斗争的工具,其结构虽然和1954年宪法一致,但是它明显强调阶级斗争:序言中的第12条谈到要把无产阶级的全面专政扩大到各个领域;第13条把四大自由作为革命的新形式,直接将领导人语录写入宪法;公民的权利和自由保障从1954年的15项减为3项。1978年宪法是在结束了文革的背景下出台的,其结构与前两部类似,它纠正了1975年宪法“左”的错误,公民的权利由原先的3条变为13条,但是前言中仍然强调以“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1982年宪法是中国在实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背景下出台的,除序言外共有四章,分别为总纲、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首都国旗国徽。它规定了国家的指导思想即坚持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增加到23条。

相比之下,美国宪法较稳定,美国宪法是1787年7月制定。虽然在二百多年的时间里,美国政治也经历了多次政权更迭和政治生活的变迁,但是美国宪法并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只是其间经历了17次修改,并一直沿用到现在。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中国宪法有自己特殊的作用即适应国家政策的调整,与美国宪法相比,它缺少核心价值观,纵观中国四部宪法,其结构是类似的,内容随着政策方针的变化而改动,总纲的指导思想也是反映当时政局。尽管把公民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制度单独作为一章,但是缺少核心价值观的指导;国家政治制度(如1975年宪法撤消国家主席)也是变动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也是随政局变动而变化。而美国宪法是在三权分立的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重视的是权力的制衡。在短短的七章内容中,美国宪法处处体现出对权力制衡的重视:宪法对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利做了详细的规定并被分别单独作为一章,放在宪法前面;第四章是有关于各州权力的规定,对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做了说明;第五章规定了宪法的修改。由此可见,中国政治侧重具体细节和内容,美国政治则是关注政治精神。

二、党政关系密切

中国政治的第二个特点是:中国党政关系密切,执政党政策影响宪法。

首先,中国宪法明确表示坚持党的指导思想。在新中国的4部宪法中,序言均表示坚持工人阶级和执政党的领导地位,并把执政党的指导思想作为国家的指导思想。1954年宪法在涉及国家性质方面突出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工人阶级的历史作用,其政党色彩较强。如序言写道:“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奋斗,终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1949年取得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因而结束了长时期被压迫、被奴役的历史,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总纲的第1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1975年宪法增加了将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国家的指导思想。如序言比1954年宪法增加了:“我们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和政策,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使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沿着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引的道路前进。”总纲的第2条:“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工人阶级经过自己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实现对国家的领导。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我国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1978年宪法同样是突出中共的领导地位和坚持党的指导思想。如序言写道:“建国以后,在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各条战线贯彻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经过反对国内外敌人的反复斗争,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总纲第2条:“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工人阶级经过自己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实现对国家的领导。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1982年宪法也是强调执政党的领导,在坚持党的指导思想作为国家指导思想中,增加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如其序言写道:“1949年,以毛泽东主席为领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经历了长期的艰难曲折的武装斗争和其他形式的斗争以后,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各族人民将继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从中国宪法的序言中,可以看出执政党在国家生活中重要影响:中国的国家性质是与执政党的领导密切相关;执政党的指导思想同样是国家的指导思想。

相比之下,美国宪法在7条内容中未涉及政党的指导思想,即使在后来的26条增补案中也未涉及,它的前言在二百多年的时间里一直未变。“我们美利坚合众国的人民,为了组织一个更完善的联邦,树立正义,保障国内的安宁,建立共同的国防,增进全民福利和确保我们自己及我们后代能安享自由带来的幸福,乃为美利坚合众国制定和确立这一部宪法。”它强调的是国家稳定、安全和人民权利。同时,它也谈到了国家制度问题即建立一个联邦制的国家。

其次,中国宪法的制定和修改也紧跟党的方针政策。如1954年宪法的序言中提到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是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与1953年6月15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对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讲话是一致的“,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十年到十五年或者更多一些时间内,基本上完成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不要脱离这条总路线,脱离了就要发生‘,左’倾或‘右’倾的错误。”仅仅相隔一年,此内容就写在宪法中。1997年,江泽民总书记在第十五大党代会上发表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报告,并明确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报告第一次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纲领;在报告的第五部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中,谈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以及“长期稳定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要继续鼓励、引导,使之健康发展。这对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增加就业,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在1999年的宪法修改案中,新增加的6条有5条与以上5条是重合的,另一条是将“反革命罪”改为“危害国家安全罪”。2002年的党的十六大报告所提出的“三个代表”,政治文明等内容也在2004年的宪法修改案中写出来。由此可见,执政党的方针政策对宪法的修改产生重大影响。

相比之下,美国宪法的修改是围绕国家三权分立的制度、公民的司法权、选举权等具体国家机关的权力和人权问题而展开。它并不涉及国家的具体经济和社会领域的方针政策,而是关注国家政治权力的分配和归属的宏观问题。

三、经济至上,力求社会稳定

1978年以来,中国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家政策,以此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同时,力求维护社会的稳定。中国对1982年宪法作了四次修改,分别是1988年、1993年、1999年和2004年。以上四次修改均显示,中国政治经济至上。1988年的宪法修改案有两条,全部是关于经济的。在对11条的补充为:“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在第10条中增加:“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发露的规定转让。”1993年的修改案共有9条,其中有7条是有关于经济,涉及了所有权、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市场经济、家庭承包责任制等内容;1999年的修改案有6条,其中3条是有关基本经济制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以及非公有制的经济地位等内容。2004年14条修改案中有一条是关于经济的。以上这些修改案涉及到经济制度、分配方式、非国有经济地位、资源配置方式等内容。

相比之下,经济制度并没有在美国宪法中体现,在涉及经济问题上,美国宪法重视的是个人私有财产保护。在修改案中,这样写道:“人民有保护其身体、住所、文件与财产之权,不受无理拘捕、搜索与扣押、并不得非法侵犯,除有正当理由经宣誓或代誓宣言,并详载搜索之地点、拘捕或收押之物外,不得办法搜索票、拘票或扣押状。”此外,从美国宪法的修改案中,可以看到最近几年,总统与国会的权力斗争。总共26条的修改案中第12条、第13条、第15条、第20条、第22条、第23条、第24条、第25条共8条涉及到了总统选举、总统候选人的要求、总统的任期、国会的权力、总统和国会的权力分配等问题。由此可见,美国政治对三权分立制度的重视。

经济问题写入宪法表明中国对经济建设的重视,体现出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策。新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经济制度、分配方式、资源配置的方式等基本经济问题认识不清,导致中国经济发展的延误。正是因为中国对以上问题的理清和对发展市场经济的重视,加之稳定的社会环境,中国成为目前GDP增长最快的国家。而美国,市场经济发展完善,经济立法完备,其经济的发展政策写在专门的经济法中而不是在宪法中,这也同时说明中美两国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前者是自上而下的靠国家的政策来推动经济发展,后者是自下而上的自由经济体制。在第一种经济模式中,国家的方针政策无疑会发挥重大作用。

中国除了在宪法上保证经济发展的指导政策外,还通过权力机关代表任期的延长来保持政策的连贯性和稳定性。如1993年的修改案,将县级人大代表的任期由三年改为五年,2004年的宪法修改案将乡级人大代表的任期由三年改为五年。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农业国。中国大部分的人口集中在村、乡、县地区,乡、县级的人大代表无疑是中国政治参与人群的最庞大队伍,延长这部分人的任期无疑会保证政策连贯性和社会稳定。

四、中国日益重视人权保护,力求政治发展

尽管四部宪法结构类似,并都有公民权利和义务这一项。但在涉及公民的具体权利和义务上有重大差距。1954年宪法的第三章有19条关于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其中有13条是关于保护公民权利和自由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此外,宪法涉及到了公民的平等权、选举权、宗教信仰自由、言论自由、劳动权、休息权、受教育权、监督权等各方面。1975年宪法对公民权利的规定的数目有所下降。公民的权利只剩下3条,它取消了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和公民文学自由创作的自由,在第26条写道:“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服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在以往的言论,游行示威自由后加上了罢工自由,但是取出了迁徙自由。1978年的宪法有16条关于公民权利和义务的(28条)。其中,13条是关于公民权利和自由。它与1975年宪法相比,增加了文艺创作的权利。同时,宪法规定公民有四大自由“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的权利。“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依然没有写进宪法。1982年宪法把第三章的公民权利提到第二章,对公民权利的规定达到了24条,在此宪法中,公民的平等权得到保护,“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写入第33条。第38条、第39条、第40条、第41条对公民的人格尊严、住宅通信秘密、取得国家赔偿等权利的规定是首次写入宪法。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第38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第39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第40条);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第41条)。中国在进一步完善人权保护和发展经济的同时,也积极推动政治改革。在1982年宪法修改中,前三次的修改主要是围绕经济问题展开,体现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策,文章前面也已经阐述过。2004年的修改则偏重于人权保护和力求推动政治民主发展,2004年的修正案共有14条,其中,4条是关于保护人权,将“国家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改为“公民的私有财产权不受侵害”;增加了对私有财产侵占进行国家补偿的权利;增加了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规定;增加了国家保障人权的规定。八条是有关于政治的,政治思想三个包括“三个代表”、政治文明、社会主义建设者,国家制度4个包括主席权力、国家戒严、全国人大代表组成、乡级人大任期;国歌1条;只有1条是有关于经济的。这说明中国在实施一定的经济政策并取得成果后(中国是目前经济增长率最高的国家),开始重视人权和政治发展,力求推动社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发展。

相比之下,美国宪法并没有把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单独作为一章,在宪法原文中,对公民权利也提及甚少。正因为此,在后来的26条宪法修正案中,有13条是有关人权的。它涉及了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言论自由、财产权、安全权、政治选举权,司法审查方面的权利等。在政治选举权方面,美国宪法逐步废除了肤色、性别等方面的限制,最后变为只要年届18岁以上就可以拥有选举权。

结语

综上所述,便可以从新中国四部宪法中看到新中 国的政治 发展脉络 :从重视经济 发展到力 求推动政 治建设再 到完善人 权的各种 保护。新中国的四部宪法成了中国五十多年政治历程的晴雨表。

摘要: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了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政治结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最能体现一个国家政治状况的法律。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宪法经过多次变迁,最终形成了以1982年宪法为基础的宪法。从新中国的四部宪法形式和内容变迁出发,在比较美国宪法下,得出中国政治有如下特点:宪法缺乏稳定,时刻随着国家方针政策调整;党政关系密切,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重大作用;经济至上,力求社会的稳定;中国日益关注人权,力求推动政治民主建设。

宪法 篇8

一、文本分析

首先, 笔者还是想从各国宪法的文本分析入手, 实质是想观察某种看似天然、不证自明的权力与权利, 在宪法中到底是否有可靠的条文依据。

(一) 法国

法国现行宪法是1958年由公民投票通过的第五共和国宪法, 在这份文件中我们发现法国的宪法正文中并没有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而只是规定了各国家机关的职能权限以及宪法的修改程序。宪法的第八章规定了司法机关, 但是从条文表述来看并不是在规制普通法院而更多可被看成是规制一个近似于行政机构的最高司法会议——它的人员组成以及权限。因此, 法国宪法中没有关于法院行事何种权力的规定。

在法国, 作为公民基本权利体现在其承认为宪法一部分的1789年的人权宣言之中。但是, 在总共17个条文组成的人权宣言中, 笔者仍然没有找到有关公民诉权的规定 (2) 。

(二) 美国

美国宪法颁布于1787年, 至今总共通过了27条修正案。作为美国宪法正文很好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 宪法的主体部分实际上就是在规定立法、司法和行政三种权力的产生以及界限。由此, 在美国宪法第三条第一款中明确规定:“合众国的司法权, 属于最高法院和国会随时规定与设立的下级法院。”虽然司法权是一个有“丰富”内涵的词汇, 但是这样的条文表述实质是在宪法上给了法院行使司法权以依据。

我们再将视野放到作为美国“权利法案”的宪法前十条修正案中, 很遗憾, 笔者没有找到有关公民诉权的规定。

(三) 德国

德国现行宪法是1949年施行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德国宪法条文众多, 而且不同于法国与美国的是其宪法将公民的基本权利放在第一章加以表述, 似乎在极力宣示着主权在民的思想。但是, 笔者仍然没有找到有关公民诉权的规定。倒是第17条引起了笔者的注意, 该条规定:“人民有个别或联合他人之书面向有关负责当局及民意代表机关提出请愿或诉愿之权利。”笔者情愿将其理解为人民有权向行政以及立法机关提出诉求 (3) , 而这种诉求显然不是也不可能是以诉讼的形式, 似乎表达了那么一种信息:公民的诉权可以不由宪法规定, 但是公民向法院以外的机关之诉请则是要由宪法明确规定的。

德国宪法第92条规定:“司法权赋予法官;它由联邦宪法法院、联邦最高法院、本基本法所规定的各联邦法院和各州法院行使之。”这个条款十分之独特, 我们要分清“赋予”与“行使”到底差异何在?可接受的理解是此条文前段在宣示一种法官独立之精神———即使在法院内部法官也是独立的;后段则是在真正从宪法上说明司法权是属于法院的, 而后段与前段的关系在于现把总括的司法权力给法院, 而后具体的执行个案则交给法官裁断。当然, 不论如何理解至少有一点是确定的:法院 (或者法官) 进行审判活动是有宪法明文规定的。

(四) 日本

日本现行宪法是其1947年开始施行的“和平宪法”。效仿德制, 该宪法也将公民之权利放在国家机构之前的第三章, 差异在于在第一章和第二章中分别规定了天皇和放弃战争条款。

在日本宪法第六章第1条 (总第76条) 中, 明确规定:“一切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及由法律规定设置的下级法院。”此规定又与上文论述到的美国宪法相关条文如出一辙, 想来当年日本制宪时实际在美国控制之下, 故也不难理解其中缘由。可见日本宪法中也对于法院具备司法权力有明文的规定。

至于公民是否有诉权的规定, 日本宪法第16条表述为:“任何人均有关于救济损害、罢免公务员, 制定、废除或修改法律命令及规则以及其他事项和平请愿之权利。任何人均不因曾作此项请愿而受差别待遇。”这其中的“救济损害”如果按照一般的字面理解到似乎可以包含向法院起诉, 但是此条文从上下文表述看乃是强调公民对国家机关的监督, 仍然不是直接的关于公民有诉权的规定。

(五) 各国之总结

对于其它国家的分析也都基于其宪法文本, 但不再像上文那样逐一列出, 而只是进行一般概括。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一般均会讨论的英国由于其是实际上并不存在宪法典所以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另一个要说明的是在统计中只有当宪法中明确出现“诉权”、“司法权”或者“审判权”等近似的词汇或者相近表达才认定为是宪法中有规定, 故此间采用的是较为严格的标准, 当然也不排除因为翻译问题所产生的误差。经总结可以在如下图表中显示 (4) :

从以上图表一、二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大多数国家对法院有司法权均有明确的宪法依据;而对于公民有诉权则恰恰相反———以没有规定为多数, 而像意大利宪法第24条规定:“所有人都可以起诉, 以保护自己的权利和合法利益。”这样明确的条文就更少了。即使一些宪法上有规定的国家, 在表述上也带有很大的模糊之处, 例如瑞士宪法第58条规定:“任何人不得被剥夺由正常法官审理的权利。”结合上下文这很容易被狭义理解为刑事诉讼中的保护性条款而且是一种反意表述;又如朝鲜宪法第55条规定:“公民可以提出控告和请愿。”则控告一词的指向性并不明确;还可参见韩国宪法第27条规定:“任何国民均有依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受法官审判的权利。”这里则回避了起诉这一用于而改用受审判, 似乎与直接规定诉权有微妙的差别。

二、问题分析

结合上述事实, 我们首先来分析为什么法院具有司法权这一内容会被大多数国家的宪法所明文规定。我们认为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国家机构的设置及其权力配比, 这一政治问题法律化的内容是自美国1787年宪法以来宪法 (constitution) 这个法律术语的主要内涵。显然, 制宪者们循着这层意思在规定司法机关这一部分内容时当然会将诸如“司法权属于法院”这类的表述写入宪法, 例外的情况只可能发生在当这个国家司法权尚未分离成为独立的一权抑或还没有法院这种机构, 至少现在看来这样的国家在当下的世界上并不多见。

接下来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就是法院在被赋予“司法权”之后, 这种司法权的界限到底在哪里?很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法院审理各类诉讼, 诸如民事、行政、刑事以及宪法案件是否需要独立再另行规定具体的审判权条文, 现在已有的宪法理论一般认为宪法案件是需要在宪法上专门另行规定的, 即所谓的“宪法的司法化”。但是, 我们同样可以怀疑的是宪法案件的审查是否还属于司法权的范畴?美国或许是可以这么说的, 因为马歇尔以降, 联邦最高法院的大法官们就是这么做的;德国勉强还可以这么认为, 因为宪政法院似乎也算是一个“法院”;而法国则完全偏离了这一切, 宪法委员会从人员的组成以及“事前审查”的机制就决定着这不太可能是在行使司法权, 至于这属于什么权笔者认为算是一种新的未名权力吧。

同样, 让我们再分析民事、行政、刑事这三大诉讼, 至少在宪法中如果认为司法权授予法院的一般性条款已经蕴涵了法院分别审判这三大诉讼的权力, 那么再进行单独的逐一规定似乎就是赘述了, 至少笔者现在支持这样的一种观点, 并且认为将司法权授予法院的一般性条款就是法院审判三大诉讼的宪政基础和依据。在此思路之下, 某一部门法对于法院审理三大诉讼的相关规范就仍在宪法的框架之内并不涉及违宪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结合上述表格是讨论宪法文本中关于诉权的规定。在法律学习中, 我们一般关注于请求权基础, 但是对于作为启动这一请求的权利基础的诉权似乎并没有从宪法的高度上予以关注, 具体就表格统计的数据显示似乎大多数国家均未有明确的赋予公民诉权的条文 (具体条文表述也可参见上文论述) 。笔者认为出现这一现象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种认识:

(1) 认为公民的诉权乃是不证自明的权利, 无需在宪法中特别规定。

(2) 认为诉权已包含于基本人权之中 (5) , 没有必要在单独列出。

(3) 认为诉权可以由法律设定, 无需由宪法赋予。

笔者认为上述可能的理由均存在一定的问题, 第一种理解无法给出哪些是不证自明的权利的标准;第二种理解则很难在实践中操作, 因为毕竟总括性条款的不确定性可能加剧宪法的“非法律化”倾向;第三种理解则是试图把诉权“降格化”, 但是显然也无法给出一个正当化的理由, 因为如果诉权不属于宪法保护的基本权利, 那么相当于全部或部分切断了宪法上所有基本权利的保障途径, 正如法国人权宣言第16条之明示:“凡权利无保障和分权未确立的社会, 就没有宪法。”

非常遗憾, 诉权这样一种重要的权利在实证法上并没有得到更多国家的认可———作为公民基本权利明确规定于宪法之内。笔者认为这样的现状是令人费解与无奈的, 很难想象如果议会通过某一部法律是限制公民诉权的, 在已经建立违宪审查的国家的宪法文本中没有相关的诉权规定, 宪法审查机关是依据什么来挑战这样的法律 (6) 。

分析了外国宪法之后, 我们现在开始来审视中国宪法。现行的82宪法在关于法院具有审判权方面是明确的, 为什么用了审判权而不是司法权呢?因为中国继受苏联的影响, 认为司法权包括了审判权和检察权, 而后者归属于检察院的, 这其中的争论并不在本文探讨的范围之内 (7) 。根据现行宪法第123条、第126条之规定, 法院的审判权是宪法所授予的这一点没有任何异议。结合上文论述, 可以说中国的法院依据《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进行民事、刑事和行政审判具有宪法依据。

关于中国公民的诉权是否受宪法保护问题上, 我国宪法和上文分析到的大多数国家宪法一样并没有直接明确的诉权规定, 但是从宪法的某些条文中却都以公民具有诉权为前提, 例如《宪法》第134条规定:“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这一条文从逻辑上讲显然是要先以承认公民具有诉权为前提。

下面来逐一具体分析三大诉讼的诉权规定:

《宪法》第41条关于公民监督权的规定中可以在某种意义上作为公民进行行政诉讼的依据, 即“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 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这一条文规定过于狭窄, 而且其前提并不是从公民保护自身的权利不受侵害出发, 所以《行政诉讼法》第2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 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规定似乎是超越现行宪法的。

考查我国《民事诉讼法》通篇都没有找到明确规定公民具有诉权的条文, 这似乎是一个很奇怪的情况。

《刑事诉讼法》的情况又更加特殊一些, 首先应当分离自诉与公诉两种情况, 作为公诉显然是要寻找检察院提起公诉的依据, 在现行宪法中没有找到相关规定, 因为《宪法》只是在第129条中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刑事诉讼法》第3条则确认了检察机关的公诉权。这一条文的规定如果被可以被认为是对宪法规定的“法律监督”进行细化之规定, 则仍可以保证其合宪性, 反之则违宪。而关于公民有权提起刑事自诉并没有在《刑事诉讼法》中找到明确的权利宣示性条文表述。

三、余论

最后, 我们回过来看宪法是什么的问题, 结合本文, 笔者只想讲一点, 那就是宪法与宪法典的关系。两者当然是不可能等同的, 一个国家没有宪法典当然不能就一定说他没有宪法。但是, 我们要把宪法当作法, 那么如果没有文本意义上的宪法, 留下的要么是习惯, 要么是法院的判例, 甚至可能是某个政策或者某些领导人的讲话, 则在现实中必然会面临许许多多的问题:

1.作为习惯意义上的宪法, 其权威性先天不足, 你无法保证某一天某一位官僚或者法官藐视这种习惯。

2.作为一种判例意义上的宪法, 它或许更多地被视为法院里作为社会精英分子的法官们的“玩物”, 缺乏可控的机制以及作为民主的正当化基础。

3.作为一种政策意义上的宪法, 那么它的不确定性与恣意更是与法律之治所追求的基本精神相悖, 更不用说比法律之治要求更高的宪法之治了。

所以, 当今世界上不存在宪法典的国家只留下了英国等极少数国家, 而且在英国同样也具有若干宪法性质的法律, 只不过没有集中于一, 只不过被视为与其它普通法律无异———最典型的体现是制定和修改程序未有更严格的要求。

宪法要成为一门真正的法, 宪法学要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 我们就不应该自我陶醉于从理念到理念的政治哲学思辩不能自拔, 首先应当考虑的是回到宪法的文本之中, 回到具体的情境之中。

摘要:法院的司法权与公民的起诉权在世界各国的宪法文本上表述与否以及如何表述不径相同, 我们发现诉权这样一种重要的权利在宪法文本上并没有得到更多国家的认可, 这种现象是值得进一步思考的。本文的研究试图使得对宪法学的研究回归到宪法文本与具体的宪法生态中去。

关键词:宪法,诉权,司法权

注释

1 凡是文中涉及各国宪法条文的内容均参见肖蔚云等编:《宪法学参考资料》,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 最近似的条文是第16条:“凡权利无保障和分权未确立的社会, 就没有宪法。”但是这同样不能被视为是对诉权的直接规定。

3 以中国之思维可理解为:请愿类似于信访而诉愿类似于复议。

4 由于资料有限, 笔者只统计了现有资料中的12个国家。

5 如德国现行宪法第1条 (1) :“人的尊严不可侵犯, 尊重和保护它是国家的义务。”等类似的总括性条款。

6 在宪法中规定了正当法律程序条款的国家可能是依据于此。

论宪法的定义 篇9

本文首先介绍了宪法学界已经存在的, 并且对我们认知宪法这一概念有促进作用的几种关于宪法是什么的观点, 即宪法是国家根本法;宪法是组织共同体的规则, 是不断变化的;宪法是分配社会权利并规范其运行的根本法。然后又阐述学者们从各个不同角度对宪法的定义, 它们分别从宪法的内容、宪法的表现形式、宪法的功能和作用、宪法在整个国家的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宪法的政治性和阶级性等角度来给宪法下定义的。单纯的从某一个角度切入, 得出的宪法的概念必然是片面的。更何况宪法在内容、形式及功能等方面又是不固定的, 因此意图以概括的方式来达到对宪法的全面且正确的认知是不可能的。因此, 要给宪法概念下一个确切的定义, 关键就在于找到并揭示宪法的本质属性。最后得出这样的结论:宪法是全民意志的体现。

一、宪法概念

(一) 宪法是国家根本法

在定义宪法是什么时, 中国的宪法学教科书上通行的做法是, 在省略了中国式的定语后, 直接将宪法界定为“国家根本法”的共识。由于这种定义在指导宪法建设实践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且由于该定义的笼统性避免了关于宪法内容和价值等方面的争议, 而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成为经典定义。但是随着宪法实践的发展和宪法学研究的深入, 一些经典定义已经越发显示出其局限性, 这些定义在对宪法根本性质进行推理时候, 标准不够客观, 逻辑比较混乱。根本法并不是宪法, 他们是原生的, 不能随意改变的。通说没有改变宪法效力来源的本质属性。宪法的根本法性质是宪法的特有属性, 并不是宪法的本质属性, 而是本质属性派生出来的属性, 因而被不少学者所批判。然而经典定义的价值是不容否定的。主要表现为:第一, 将宪法界定为“国家根本法”, 表明了宪法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的根本问题, 而不是一般问题;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高于普通法律, 是对宪法效力和地位的最科学, 最完美的界定, 且对宪法的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第二, 我们必须强调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法, 以使宪法与其他具有一定基本性质的法律文件区别开来。

(二) 宪法是组织共同体的规则, 是不断变化的

我国学者认为:宪法是人类建立的一种所谓的共同的规则是为了让自己更好的生存和有目标的发展起来。而现在意义的宪法所谓的主权国家是宪法所构建的一种共同体制下的具体的形态。他们不是最终形态也不是只有这一种形态。在不同的国家之前, 有着很多不同的共同体, 这些不同的共同体都是人类生存所必须的, 不论是否民主。专制有恰当性, 在那个生活条件很恶劣的情况下, 人类要应付恶劣自然环境, 要应付其他人的挑战, 他们要团结起来。还有的学者则认为:宪法是一个从整体来说, 是动态的。它是一个整体章程。章程里面具体的规章制度都是各个国家自己来定, 自己来写, 谁享有主权谁就有资格来定。有些宪法章程根本没有涉及保护人权的问题, 难道就不是一个宪法了吗可以说只是不是一个好的宪法。笔者认为这些学者对于我们对宪法的理解所提供的帮助有两个方面:第一, 在这方面两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即都认为宪法是不断变化的, 都否认宪法是资本主义革命的产物, 是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后才出现的观点;第二, 宪法所借以存在的载体是人们为了应付各种挑战, 而共同组建起来的共同体, 对于这样的共同体的组建凝聚着全体人的共同意志。

(三) 宪法是分配社会权利并规范其运行的根本法

这是童之伟教授在《论宪法概念的重新界定》一文中提出的观点。童教授在界定宪法概念过程中引入了一个关键词—社会权利, 即一定社会内一切权利和权力的总和, 它由社会成员的权利和国家权力两个基本方面构成。引入社会权利这一语词, 认为用它和根本法一词相结合界定宪法概念, 既可克服迄今为止的各种宪法定义的缺陷, 揭示宪法的实质, 又能包容和扩充现有的宪法定义的可取之处。其具体做法是仍延用根本法来说明宪法的外在特征, 但却用社会权利取代阶级作为关键词来说明宪法的实质。他认为, 社会权利关系是政治社会最普遍、最基本的社会关系。任何宪法的产生和存在, 实质上都是为了分配社会权利并规范其运用行为。宪法学只有以社会权利关系为基本研究对象, 才能摆脱目前这种各个范畴之间缺乏内在联系的散乱状态, 获得整体性。

二、宪法概念的界定方法

学者们大都是根据自己对宪法的理解, 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定义宪法的。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 从强调宪法规定的内容的角度去定义宪法。

不同的学者形成不同观点。有的认为宪法是规定国家机关的职权, 个人对国家的各种原则地位。有的学者认为是关于国家的领土范围, 国民参与条件的要件, 国家统治的纲领, 就是国家最高的权力机构是怎么形成的, 他们有什么样的权力, 怎么来行使他们。他们之间有着什么样的法律关系, 以及关于国家与国民之关系的法则。

第二, 从强调宪法表现形式的角度去定义宪法。

英国学者认为, 宪法体现在相关的不同文件之中, 一个文件或者几个有些相似关系的文件之中的不同规则的总和。并且这些不止仅仅是一种法律规则的总和。鲍格德认为:宪法是最根本的法律, 用它来构建国家的权力, 政府, 用来协调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它可以是成文的。它可以是历史总结, 源自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的国会法、判例、以及政治习俗所构成。

第三, 从强调宪法的功能与作用的角度定义宪法。

如学者布朗戴尔认为宪法是“强调对政府活动进行限制, 给予公民以最大限度自由的强制性规范”。美国革命家托马斯·潘恩说:“宪法是一样先于政府的东西, 而政府只是宪法的产物。一国的宪法不是其政府的决议, 而是建立其政府的人民的决议”, “政府如果没有宪法, 就成了一种无权的权力。”我国学者将宪法定义为“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也是从强调宪法的功能与作用的意义上说的。

第四, 从强调宪法在整个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的角度去定义宪法。

如毛泽东说:“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 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 宪法是一个总章程, 是根本大法。”美国学者库利法官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 它包括建立政府的原则, 规定主权权利的划分, 并指定哪一种权力属于哪一种机关及行使的方法”。日本《新法律学词典》认为, 宪法“指规定国家统治体制基础的法的整体。”

第五, 从强调宪法的政治性、阶级性的角度去定义宪法。

如赫马·芬纳认为:“宪法就是基本政治制度的体系。”英国学者詹宁斯说:宪法的“性质依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性质而转移。”我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学者主张的“宪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集中表现”或者“宪法是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 都是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宪法的。

只是从宪法规定了什么和宪法看来是什么的角度来界定宪法概念, 是从某个角度、某种意义上去给宪法下定义, 是揭示宪法某一方面含义的重要方式, 它具有简明、生动的优点, 是人们认识、了解宪法不可缺少的途径。但这种定义方式存在着明显的缺陷, 就是概念的不周延性和不完整性。要给宪法概念下一个确切的定义, 关键就在于找到并揭示宪法的本质属性。

三、宪法所体现的意志

宪法正是通过对公民权利、国家权力及修宪权的分配, 将社会上不同的人群划分为不同的阶级:统治阶级、统治阶级的同盟者、被统治阶级, 同时使得统治阶级取得统治的合法性, 从另一个角度看, 这也是国家取得合法性的前提条件。通过对公民权利、国家权力及修宪权的分配, 明确了统治阶级的权利, 和被统治阶级的权利;明确了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的各自范围。宪法对于国家的制度性构建功能和对国家公权力的制约作用以及对公民权利的保护价值正是建立在这种对社会权利的分配之上的。宪法对这三种权利的分配并没有固定的比例模式, 是社会成员权利多一些, 还是国家权力多一些, 这都是不一定的。也正是这中分配模式的不固定, 才产生了不同类型的宪法, 使得宪法发挥出不同的功能。

四、小结

宪法的概念是宪法学研究的首要问题, 关系到人们对宪法实质和功能的认定, 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宪法学范畴体系的结构和研究方法的选择, 是建立宪法学基本理论的基础和出发点。传统的宪法概念虽然在某些方面存在这其自身的合理性, 但是并没有达到对宪法的最准确、最本质的认识, 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但目前又没有形成新的主流学说。学者们众说纷纭, 从不同角度对宪法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探究, 在一些主要问题上形成了争论。最终认为宪法概念应该反映宪法的本质属性, 应当形成一个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具有普适性的宪法概念。而宪法又是人们为了建立一个国家而制定的。从制定主体上看是全体国民, 而不是某一个阶级;从事实上看, 无论宪法中对各阶级的人们的权利有着如何的分配, 人们对于这样的宪法所构建出来的相应的国家根本制度都是表示赞同的。因此, 笔者认为宪法是全民意志的体现。但是, 单纯的谈论宪法是全民意志的体现。

综上所述, 宪法应该界定为体现全体国民关于国家权力、公民权利和修宪权如何分配的意志的国家根本法。

摘要:宪法的概念是宪法学研究的首要问题, 本文就宪法的概念在综述前人观点的基础上进行了阐述, 并得出结论。

论宪法的信仰 篇10

关键词:宪法,信仰,信仰缺陷,信仰途径,意义

今天, 当我们仍然还在讨论着“齐玉苓受教育权案”、“彭水诗案”的时候, 还在讨论着孙志刚事件引发行政法规违宪审查案的时候, 当我们不断听到和看到诸多行政行为违宪讨论的时候, 我们有理由相信, 宪法信仰的坚冰正中国正在开始开裂, 宪法作为“万法之母”的权威正逐渐给广大人民以希望。“宪法乃诸法之首, 于百法之上, 法律中惟此为大,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最高的法律权威, 最高的法律地位, 此一论断, 举世公认, 概莫能外”。中国共产党人携各民主党派、仁人志士经过九十年艰苦卓绝的奋斗、摸索, 前赴后继、死而后已, 终于在中国确立了四项基本原则的主流意识地位, 终于在全民中确立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坚定信仰。昨天, 当共和国国家主席怀抱宪法愤然而逝的时候, 宪法的力量是何其脆弱;今天, 当这样一部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利益之遑遑宪法被不断充实、完善和发展的时候, 当人们正在不断地把权利救济的目光投向宪法的时候, 宪法信仰也正在如萌芽破土, 渐行渐盛, 渐生渐壮。

一、关于信仰与宪法信仰

(一) 信仰与宪法信仰之内涵。

信者, 信条、信服之义;仰者, 古人有“高山仰止”之谓以极言尊敬, 信仰是指“对某种主义主张、宗教或某人极度相信和尊敬, 并拿来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和榜样”。中华和世界文明有史数千载, 信仰作为一种信念力量, 支撑着一代代的有识之士演绎着人类发展的历史, 而作为信仰范畴内的宪法信仰, 则只是人类文明发展到近现代才出现的, 它通过近代西方一大批思想家和政治家的努力奋斗, 迄今已成为西方法治社会大厦

之基础和世界宪政建设的明灯。在宪法信仰下, 人们以宪法作为自己的最高信仰, 它是宪法在长期的宪政实践过程中, 人们对宪法的极度认同和尊重并以之作为自己行动指南的一种心理状态和主张, 是人类法治的必然结果, 这种信仰并不是一种简单的言词表白和决心, 而是信仰者一种全身心的投入, 并把宪法事业作为一种全社会的全民的事业, 因此, 这种宪法信仰甚至也不是某一个或某一些个体的简单心灵活动, 而是整个社会的实践显示出的对宪法的倚重。

今天, 当不断迈向现代化门槛的中国吹响了法治号角的时候, 建立这种宪法信仰, 并使之成为建设当今和未来中国和谐社会的主流意识, 已成为我们社会乃至每一个中国公民责无旁贷之使命和目标。

(二) 宪法信仰的基本特征。

宪法信仰作为近现代人类文明的思想成果, 首先它具有信仰的一般特征, 同时, 它又具有自身的许多特征。

1、宪法信仰是人类宪政实践的产物, 是人类法治建设的必然结果。

信仰自古皆有, 特别是在中国千余年的封建社会中, 礼、义、悌、孝的传统道德, 儒释道家文化思想体系, 维持着封建统治秩序, 调整着人们的行动方向, 而当这种思想信仰体系不再发展时, 它就逐渐成为了人行的思想桎梏, 阻碍了人类文明进一步发展。十四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之后的罗马法复兴运动, 为资产阶级宪法的诞生与宪政的启步准备了丰沃的理论土壤。于是英国有了《权利法案》, 美国有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法国有了闪耀着类文明智慧之光的《人权宣言》……, 这一切都拉开了近代欧洲宪政历程的大幕。在宪政实践的不断深入过程中, 宪法也逐渐深入到人们内心的深处, 宪法信仰伴随着法律的触角在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中的不断深入, 在人们心目中也日渐弥散和巩固。

2、宪法信仰是人们对宪法的一种极度认同与尊重的心理状态。

首先, 宪法信仰是一种心理状态, 而以宪法为统帅的整个法律体系是这种心理状态的坚实载体, 这种信仰是宪法规范及其对公民权利的有力维护在人们内心深处长期积淀的结果。其次, 这种心理状态是人们对宪法的极度认同和尊重的心理状态。

二、当代中国宪法信仰思想渊源

(一)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及科学发展观重要理论就当代我国社会主义类型宪法而言, 其主要思想渊源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重要理论中有关政治体制和法律的思想、学说和观点。当我国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后, 邓小平同志创造性地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有关法治和宪法的理论运用于中国的经济建设事业, 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体系中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的理论。在此基础上, 胡锦涛同志在科学发展观理论中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观点, 解决了新时期下中国共产党建设宪政体制的理论定位问题。我国自《共同纲领》后的四部宪法及其后的四次三十五条宪法修正案, 无不明确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我国宪法中的指导地位。

(二) 宪法信仰是我国当今社会主流意识的重要构成。

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 坚持对宪法的信仰就是坚持对社会主义的信仰。我国宪法《总纲》第一条开宗明义地指出:“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正是这样一部宪法, 记载着中国人民自己的选择和中国人民浴血奋斗取得的胜利成果, 也记载着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法律事实。建立起对宪法的信仰也就是建立起了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仰。

(三) 宪法信仰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理论的一致性。

现行宪法修正案第十二条规定:“中国各族人民将继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指引下……”该修正案为宪法信仰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理论的一致性提供了法理依据。众所周知, 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理论是中国几代领导集体创造性地运用马列主义于中国实践, 建立和建设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 它们是为实践所检验和证明了的, 为广大人民所选择确认了的指导思想, 它们直接构成了我国宪法信仰的思想渊源。从本质上而言, 它们之间是一致的, 基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理论在宪法中的指导地位, 对宪法的信仰也就是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理论的信仰, 中国也只有在这个科学理论的指导下, 宪法才能不断发展、完善, 才能得到更有效地实施, 广大人民浴血催生的胜利成果才能弥加坚固。

三、宪法信仰在我国的缺陷与不足

古往今来, 宪法信仰的缺陷与不足可从我国的历史传统和现实情况两方面来看:

(一) 从我国历史传统来看。

自古以来, 我国法律从其功能上而言始终被视作治民工具, 并未作为一种公平、正义、民主之象征。“法者, 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 所以定分止争也;令者, 所以令人知事也”。而正是由于法律的这种功能局限, 决定了法只能是为封建王朝的统治服务。几千年来, 宪法与法律从来不是作为公平、正义、民主的象征, 因而也就更加无从形成对法律的信仰, 形成深厚的法律文化底蕴。

(二) 从我国的现实情况而言。

首先, 宪法得不到可诉性适用, 其最高司法权威难以确立。因而老百姓亦难于得到来自宪法的实惠, 使宪法保障作用充其量只能是“空中楼阁”式的说教, 宪法信仰自是奢谈;其次, 宪法信仰的教育弱化。无论在教研中还是在国家的普法宣传中, 宪法信仰的培植途径狭窄, 资源匮乏, 缺乏实践指导意义。第三, 法律实施体制的不健全阻碍了国民对法律的信心的建立.这不仅包括司法实践中“执行难”、生效生效司法文书“白条化”等现象, 而且包括行政法律体系中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不作为”甚至渎职等现象的大量存在。

四、我国当前建立全民宪法信仰的主要途径

基于我国的历史传统和现实状况, 基于对个人崇拜的传统甚于对法律信仰的传统, 所以, 建立全民宪法信仰尚任重而道远。

(一) 在思想观念上重新认识, 力求在宪法意识上取得突破。

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过去发生过多种错误, 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 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 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横行, 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 甚至走向反面。这段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而实际上这种制度在我们的宪法中规定得又是何其完善。因此, 在提倡建立社会主义法治的今天, 更应当彻底突破“权力至上”的思想根源在于“为政在人”的贤人政治观念, 在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中率先树立起宪法至上的观念, 在广大民众中逐步培植法律权威的思想意识, 首先在思想观念上取得突破。

(二) 继续加强普法教育, 特别是要加大宪法的普及和宪法信仰的培植力度。

宪法是一个国家总章程, 是写满了人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宣言书, 特别是我国这样一部代表着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宪法, 有必要也有土壤成为13亿人民心目中的圣典。因此, 在普法教育中加大对宪法观念的宣传力度和宪法信仰的培植力度。

(三) 加强宪法实施及制度建设, 逐步增大宪法的可诉性适用

性, 在司法实践中将宪法至上的心理认同感和对宪法信仰的理念通过有形宪法权利的赋予注入广大人民的心灵深处, 同时及时地将这种宪法信仰转化为广大人民的权利果实。

五、树立宪法信仰对建设我国法治国家的作用和意义

(一) 树立宪法信仰有利于真正建立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权威地位, 并有利于整个国家法律体系的完整统一。

(二) 树立宪法信仰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宪法保障广大人民合法权益的作用。

(三) 建立宪法信仰有利于维护和巩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国家安定团结、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

最后, 我愿用卢梭的那句名言作为本文的结尾:“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并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 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 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深处, 它形成了国家真正的宪法”!

参考文献

【1】《毛泽东著作选读》人民出版社1996年8月第一版.

【2】周叶中《在中共中央领导人法制讲座上的演讲》.

【3】肖扬2004年12月4日《在纪念宪法颁布二十周年上的讲话》.

【4】《现代汉语大辞典》汉语大辞典出版社1992年6月第一版第一卷第1184页.

上一篇:社会历史批评下一篇:激光相干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