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续成效

2024-05-23

后续成效(精选三篇)

后续成效 篇1

关键词:山西,退耕还林,成效,政策

退耕还林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改善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做出的重大决策, 也是国家充实和完善强农惠农政策的一项重要举措。该工程的实施, 不仅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生态意识, 加快了造林绿化进程, 改善了生态脆弱地区人居环境, 而且对改变农村不合理的生产方式、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拓宽农户增收渠道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 工程实施情况

山西退耕还林工程自2000年在黄河流域16个县开展试点, 经过两年的积极探索, 于2002年在全省11个市全面启动。截至2015年底, 全省累计完成国家下达的第一轮退耕还林计划任务156.70万hm2, 其中退耕地还林42.27万hm2、宜林荒山荒地造林98.90万hm2、封山育林11.53万hm2。中央预算内投资14.29亿元, 粮款补助资金118.79亿元。

2 工程建设成效

2.1 加快了造林绿化步伐, 促进了全省生态环境改善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 使全省林草植被大幅增加, 为生态防护体系建立和完善发挥了重要的带动和支撑作用, 同时退耕还林工程在全省总结推广了20余种造林种草模式, 为创新全省造林绿化模式开辟了先河。从2000年到2010年的11年间, 全省退耕还林工程共完成营造林任务150.97万hm2, 平均每年13.34万hm2以上, 占全省同期营造林面积50%左右, 与其他国家、省级工程相衔接, 构建出数百处集中连片精品工程, 为建立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奠定了基础。“十一五”期间, 全省森林覆盖率净增长3.9个百分点, 仅退耕地成林面积就贡献了1.51个百分点。

2.2 为退耕农民增收发挥了主体作用, 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广大退耕农户一是通过退耕还林获得国家直接粮款补助, 截至2015年底, 全省退耕农户户均享受国家补助资金1.18万元;二是通过退耕还林工程以及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建设项目的实施, 使以前单一的种植粮食变为了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等多元化发展的模式。如吕梁市和晋中市的核桃、大同市和忻州市的仁用杏、临汾市的翅果油、运城市的双季槐等经济林的发展, 进一步拓宽了退耕农户的致富门路;三是由于土地减少, 农民改变了以前广种薄收的粗放经营模式, 对剩余耕地进行精耕细作, 集约经营, 一方面提高了粮食单产, 另一方面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开展种植、养殖业或外出务工、经商, 获得更多收入。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监测表明, 2014年全省退耕还林农户人均纯收入6 746.87元, 高于全省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 并且比2000年的退耕农户人均纯收入提高了2.50倍。

2.3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提高了干部群众生态文明意识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 改善了农村生态和人居环境。一些移民项目村在生态移民项目的支持下, 对偏远山区生存基础差的农户实行生态移民, 建起了新农村, 改善了生产和生活方式, 不仅能够增加农民收入, 而且也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部分乡村依托退耕还林工程打造生态旅游景点, 开发生态庄园和农家乐等服务项目, 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 提高了农民参与造林绿化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存在的问题

3.1 退耕农户长远生计令人堪忧

山西省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区域多为生态脆弱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 退耕农户普遍生计渠道有限, 对土地收益和国家补助的依赖性很强。由于受自然条件限制, 林木生长缓慢, 成林难, 成效低, 多数退耕林地到补助期满时都很难获得经济效益, 尤其是还生态林的广大退耕农户。在国家第二轮补助结束后, 将失去近乎所有的经济收益, 而巩固成果项目又难以覆盖到所有退耕农户, 这将导致部分退耕农户后期生活与生计难以保障。

3.2 第二轮补助标准过低, 成果巩固压力巨大

国家在启动退耕还林工程初期, 每亩退耕地每年给予退耕农户补助160元, 当时农民种地不仅没有任何补助, 而且还要纳税, 广大退耕农户退出了自家的坡耕地、沙化耕地等低产田造林, 比较经济效益相对较高, 退耕农户对所领到的补助比较满意。从2006年开始, 国家政策发生调整, 农民种地不需要缴纳各种费税, 2008年以后还可以获得国家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一系列补助。山西南部一些土地一年种两茬, 也相应获得双重补助, 每亩每年最高达150元以上, 而退耕还林第二轮补助每亩仅90元。因国家政策的导向, 退耕农户比较效益大幅降低, 对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热情也随之降低, 加之补助到期结束, 如果没有后续政策的支持与引导, 生态保护意识淡薄的农户很可能在生计和利益的驱动下, 进行毁林复耕, 成果巩固压力巨大, 形势严峻。

3.3 存在重造轻管现象

由于国家及地方投资相对较少, 退耕户在所栽植的树种没有产生经济价值之前, 不愿意过多投入资金进行管护, 加之牛羊危害严重及自然灾害因素, 一些地方幼林生长状况不甚理想, 成林率不高, 部分经济林因疏于管理效益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

4 对策与建议

4.1 继续延长对退耕地还生态林农户的补助年限

全省第一轮退耕还林完成面积46.27万hm2, 其中生态林达42.63万hm2, 占退耕地还林总面积的92.10%。从2015年开始, 退耕地还生态林农户的第二轮补助陆续到期。大面积生态林基本没有任何直接经济收益, 补助期满后, 这部分退耕农户收入减少, 生活质量下降, 而这些生态林仍将继续发挥生态功能, 为社会提供生态产品, 生态效益全社会共享。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 退耕农户理应得到经济补偿。但目前, 生态补偿机制不完善, 只能依靠国家继续延长对退耕地还生态林农户的补助政策, 确保政策和资金投入的长期性和稳定性, 以保证新旧退耕还林成果得到巩固, 使广大退耕农户经济收入和基本生存、生活得到保障, 实现国家得绿群众得利。

4.2 适度提高农户补助标准

农民享受的退耕还林政策第二轮补助较低, 影响退耕还林成果的巩固。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在第二轮补助期满后, 在不低于种粮直补的前提下延续并适度提高农户补助标准, 使其得到的经济补偿与其退耕还林的生态贡献相适应, 让退耕农户感到退耕还林像种粮务农一样有效益、不吃亏、得实惠。

4.3 设立成果巩固低效林改造项目

各工程县的自然条件普遍较差, 常年干旱, 随着工程的逐年实施, 条件好的地块已不多, 造林地块土少石头多, 整地难度大, 再加上投资标准低, 苗木质量难以保证, 造成造林成活率低、成效差。建议在项目到期后针对已实施的干果经济林和生态林项目中产生的低质低效林, 设立成果巩固低效林改造项目, 以解决干旱等自然灾害带来的部分面积保存率较低、成效差等问题, 使退耕农户真正能够增收致富。

4.4 增加工程建设投入, 规范工程项目管理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后续成效研究 篇2

一、影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后续成效的因素

1. 教师拘于自身问题

从教师自身来说, 每位教师都希望为人师表、自己的学生学有所成, 但往往拘于自身条件的限制, 无法将培训中所获恰当地运用到工作中。一方面, 受训教师来自不同的地区、学校和年级, 其培训课程内容不可能面面俱到。要想真正发挥教师继续教育的效果, 老师们必须自我钻研, 但局限于自身能力或者工作态度, 往往有些教师不愿刻苦钻研或者心有余而力不足, 以致部分教师培训最终就是受训教师学习时热情澎湃, 一个月后还有印象、三个月后不知所云、半年后一切照旧。另一方面, 受训教师满腔热情地将所学知识投入到自身的教育教学中, 但在实际中遇到的问题有别, 没有相应的导师给予后续地针对性支持, 往往也很难坚持下来。

2. 学校固有的评价机制

现如今, 不论国家地方的大政方针还是教师培训的理念目标, 无一不在质疑传统的单一分数评价机制, 但现实依旧是:教育局评定学校看成绩、教师评定职称看学生成绩、学生升学看成绩、家长关注学生成绩。这种理论上美好的素质教育与现实中真实的应试教育的冲突让很多教师们无所适从。笔者在教师访谈中也发现, 很多受训教师都认为教师培训好、理念好、值得学习, 可在实际中很难实施, 即使是勇于实践的教师也在担心中惶惶不可终日, 唯恐影响自身的教育成效, 有时候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必须采用一些课外活动, 但是因领导权力的阻止, 最终还是无法逃脱重视学生成绩的固有思维模式。

3. 培训单位后续跟踪不到位

培训单位可以很好地进行培训需求调研和培训过程中的监控, 但往往缺失培训后跟踪服务, 以致很多受训老师培训中激情万千、热血澎湃, 但间隔时间一长又一切照旧。这种“集中学习结束、考核结束、任务完成”的一次性的教师继续教育往往很大地制约教师继续教育成效的持久性。深究其原因, 一方面培训单位培训任务重、工作量大, 无法兼顾培训后的跟踪服务。另一方面, 培训的后续跟踪机制不健全。以省级培训机构为例, 省级培训单位的师资多是高校教师, 往往对受训地区的一线教学实际不甚了解, 很难在理论联系实际上做得很好。而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 很多培训单位也认为, 为了保证培训效果, 后续跟踪很重要, 但谁为后续跟踪服务买单, 本单位又没有足够的师资力量。

二、提高中小学教师继续后续效果持久性的对策

教师继续教育的本质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师继续教育适应性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教师能够理论联系实际, 将所学理论和知识消化、理解、融会贯通, 内化为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需求、困惑等实际问题的能力。[1]因此, 如何提高教师继续教育的实效性是每个学员、学校和培训者必须思考并解决的问题。对此, 笔者从以下方面提出建议:

1. 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

前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曾说:“最强有力推进教育科学的学者不是脱离实践的人, 是本人就是一名卓越的教师的人。”受训教师是教师继续教育的直接参与者, 更是直接关系教师继续教育成效的主要因素。“教育有法可依, 但无定法可抄。”每一位受训教师做个性的教师, 做人性的教育, 为了更好地学以致用取得成效, 不应只是在培训过程中心潮澎湃, 更应该将这种激情贯穿在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中, 保持始终不渝的探索和追求, 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用心钻研、勇于实践, 积极探索适合学生情况的教育方法。此外, 一个真正的当代教师应是一个从未来跨越过来的人, 理应在更远、更高的层面激励学生、带领学生, 为此教师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主动更新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扩充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 主动将培训中所学的先进理论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在实践中不断反思, 在反思中不断进步, 加快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2. 设置多元化的教师评价机制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不要让上课、评分成为人的精神生活的唯一的、吞没一切的活动领域。如果一个人只是在分数上表现自己, 那么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他等于没有表现自己, 而我们的教育者, 在人的这种片面表现的情况下, 就根本算不得是教育者——我们只看到一片花瓣, 而没有看到整个花朵。”正与新课程所推崇的多元化的评价机制有异曲同工之处。毕竟, 学校和教师的工作是教书育人, 对象是学生, 目的是每一个学生都得到适合自己的发展。因此, 每个地区、每所学校都不能仅仅依靠成绩来评判教学质量, 不能全权依据考试及升学率等评价教师水平, 而应切实思索适合于自身情况的多元化评价机制并贯彻始终, 全面衡量教师的教育教学和管理能力、工作态度、科学研究、学生及其家长以及社会的满意等, 尊重教师的个体差异, 少做教师间的横向比较, 多做教师个人的纵向发展比较, 多鼓励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和实验, 以多元化的评价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 切实将教师继续教育的成效落到实处。

3. 完善教师后续跟踪服务

教师继续教育要想取得持久的成效就必须提供持续的教师继续教育支持, 不仅包括教师继续教育过程中的适应性, 更包括教师继续教育后的跟踪服务体系。一方面, 可以建立参训教师业务档案, 包括培训前的教师基本情况调研、培训过程中的审核评定情况, 以便真实、全面地反映参训教师的学习情况、学习水平和整体素养, 并为后续的跟踪服务和效果考核提供服务。另一方面, 通过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相关的政策和办法, 提供必备的资金支持, 成立完善的教师继续教育专家库, 系统对参训教师提供后续支持, 并根据受训教师所在地方的教育发展情况和教学现状进行本土化的调整, 其方式可为导师制、集中学习与后期校本研修相结合等等, 用以解决过去集中学习没有后续跟踪督促与指导的不足, 以期能为当地学校教师的实践提供必要的帮助, 既能创建参训教师持续发展新机制, 也能强化教师专业发展的持续性及其在本校和当地的引领示范作用, 为参训教师的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提到:“一般来说, 在职继续教育在决定教学质量方面的作用如果不是更大, 至少也是和启蒙教育同样大。”[2]教师继续教育的初衷是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只有保证教师继续教育成效的持久性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继续教育的价值。

摘要:教师继续教育后续成效是检验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重要指标。本文在分析影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后续成效因素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 以期更好地保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成效, 真正裨益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教师继续教育,后续成效

参考文献

[1]夏春秋.关于提高中小学教师培训实效性的探析[J].成人教育, 2010 (5) .

后续成效 篇3

1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取得的成效

1.1 为浉河区生态建设做出突出贡献

20世纪50—60年代, 由于历史的原因, 浉河区大部分地区也曾出现过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该区北部的坡耕地面积很大, 淮河两岸的沙化耕地、荒滩地范围很广, 信南山区的深山也由于过度砍伐造成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经过退耕还林, 浉河区大面积的坡耕地、土壤沙化严重的耕地、水土流失区等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域基本上都已经植树造林;大部分宜林荒山、荒滩、荒地也基本被绿化。生态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 森林覆盖率也提高了2个百分点。

1.2 对浉河区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作用

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后, 大多数青壮劳力从繁重的农村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 他们或在家经营林地, 或出外就业务工。农民的经济收入增长, 家境富裕, 社会不安定因素减少。退耕还林工程为农村带来了新面貌、新气象,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社会效益显著[1]。

1.3 为浉河区的经济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浉河区是个林业大区, 林业在全区的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 为当地林业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10年来, 营造了大面积的以杨树、杉木为主的速生丰产林, 以茶树、板栗和小杂果为主的经济林。目前, 部分杨树、杉木林分已进入抚育间伐期, 茶树、果木林分大部分进入盛采和盛果期, 为广大退耕还林农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随着林分的健康成长, 经济产值将不断增长, 退耕还林工程不仅改善了浉河区的生态环境, 而且成为该区林业创收的一项重要途径, 极大地鼓舞着全区林业经营户放手投资, 积极开展营造林活动, 促进了林业向建设大美浉河的目标飞速跨越。

2 主要做法

2.1 加强领导, 责任到人

退耕还林工程是生态建设工程, 也是经济建设工程, 是利在当今、功在千秋的公益工程, 它的实施对于推动浉河区生态林业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2,3]。为彻底贯彻退耕还林政策, 搞好退耕还林工程, 2002年至今, 浉河区专门成立退耕还林办公室, 加强对全区退耕还林工作的统一领导。工程实施的各年度, 区里与各乡镇政府乡 (镇) 长签订退耕还林目标责任书, 把工程目标责任落实到人, 并把工程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年终目标考核。退耕还林工程各项责任的层层落实, 使工程实施的各个环节能够顺利衔接, 工程的数量、质量能够落实到位。

2.2 科学规划, 周密设计

全区的退耕还林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 为保证工程的科学、有序进行, 在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之前, 区林业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全区的工程进行了科学规划。针对各乡镇实际, 在详细调查的基础上, 设计了不同的整地方式、造林树种、造林方式等, 编制了退耕还林工程作业设计说明书。科学的规划、周密的设计为全区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提供了科学的指导, 使施工有据可依, 质量监督有据可查, 为整个退耕还林工程的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2.3 制定有效措施, 全程监控退耕还林工程质量

退耕还林工程完成质量的高低, 决定着退耕还林政策最后能否按时兑现。为了使政策能够落实, 区林业局制定了有效措施, 对工程施工的每个环节进行监控, 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设计标准和方法施工,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确保工程的每道工序的质量达标[4]。合理的监控使工程质量得到了有效保障, 有力促进了退耕还林政策的全面落实。

2.4 加强工程造林的管护

为督促造林单位加强对工程造林的管护, 浉河区对退耕还林工程造林每年都进行全面复查, 对管护不力、保存率低的造林地块, 及时督促造林单位采取补救措施, 加强管护, 对苗木保存率低的地块尽快补植补造。对于个别复耕地块, 进行了合理调整。为巩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果, 浉河区还采取了一系列监督和激励措施, 多方加强对工程造林的保护和抚育, 使工程造林能够得到有效管理。对于工程造林的管护, 浉河区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在各工程乡镇建立了工程造林管护队伍, 落实了管护责任, 把工程造林全部纳入了林业部门的保护和管理范围;二是每年组织2次幼林抚育, 对退耕还林工程造林进行了全面抚育, 保证了幼林的健康生长;三是不定时进行抽查, 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逐步巩固退耕还林建设成果。

2.5 强化工程质量验收责任

退耕还林工程的验收工作是对退耕还林工程质量完成情况的检验, 同时也是退耕还林政策兑现的依据, 因此浉河区十分重视每个年度的工程自查验收工作。要求每位参加自查验收工作的技术人员在自查验收工作中对工程的每个小班全部验收到位, 保障退耕还林工程全部落到实处。

2.6 广泛宣传, 全面发动群众

为使退耕还林这一利国利民的政策为群众所接受和拥护, 并积极参与到退耕还林工程中来, 林业局多次组织宣传小组, 深入到乡村进行宣传, 使广大群众了解和认识退耕还林政策。在此基础上, 各乡镇政府在群众中进行广泛动员, 提高农民群众的信心和积极性。在有力的宣传和发动下, 农民群众参与退耕还林工程的积极性不断高涨, 从最初的“要我退”变为“我要退”, 从而推动了退耕还林工程的顺利进行[5,6]。

参考文献

[1]季猛, 刘华存, 李伟, 等.成都市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四川林业科技, 2013 (2) :91-94.

[2]朱俊桢.宣威市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发展探讨[J].林业调查规划, 2004 (S1) :127-129.

[3]杨晓玲, 胡继平, 刘年元.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J].林业资源管理, 2007 (3) :42-46.

[4]陈绪敖, 查芳, 何家理.秦巴山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调查与思考[J].江西农业学报, 2013 (11) :135-137, 142.

[5]沈吉芬.宣威市龙场镇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状况及后续产业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13 (21) :206-208.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后续成效】相关文章:

后续教育04-24

《项链》后续05-10

后续英语05-20

后续产业建设05-13

后续再利用06-15

的后续故事作文04-08

后续工作方案范文05-27

【后续培训】反洗钱05-01

审计后续服务方案06-09

后续管理服务05-11

上一篇:孩子培养下一篇:中职学生的情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