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害与保护

2024-05-13

损害与保护(精选十篇)

损害与保护 篇1

1简述地层损害原因

具体而言, 勘探开发井层根本不可能处于无限大均质下的, 且其水平亦不是同等厚度的, 垂直钻穿和完全打开及无污染损伤是不存在的。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其井壁区长时间处于压降状态下, 从而严重阻止了气液的有效流动, 其压降产生大都是内外因形成的, 内因强调的是油层和所含流体中存在的固有性质, 比如储层矿物含量和成分, 再者是储层孔隙结构及地层流体性质等方面所诱发;外因则是指油田由钻井至油田开发生产方面所导致的, 再是其各种作业过程中极有可能会出现油层微观结构出现相应变化, 抑或是其油层出现了各类物理化学反应, 使得油层渗透率降低。本文从下述几方面对此进行了分析:

1.1储层形状拟表皮

其间不稳定试井数学模型强调的是圆形地层核心为生产井, 且具体地层油藏形状十分复杂, 井位很多时候亦是不对称的, 这时其产生的形状拟表皮系数亦是不同的。

1.2斜井拟表皮

因地质构造取决于有效层位, 且其均是对应不同深度层位, 井深也都有着相应的斜度。斜井的井筒和储层接触方式均是特殊的, 这也是造成气液流转向井筒流动面积比直井要大, 且其流动阻力也随之减小。这强调的是各向异性地层均处于相应的时间, 且流动时间亦会大于不稳定试井分析时, 应全面分析井斜拟表皮因子, 这也是地层损害分析中最关键的内容。

1.3局部打开拟表皮

地质结构及储层特征方面, 储层和井筒连通部分仅是生产层段的内容, 抑或是由于射孔弹未能全部引爆, 这主要强调的是层段部门被合理打开。流体均处于渗滤储层之中, 其径向流流向会产生较大的变化, 且流线收缩会导致流动阻力提高, 这时流量亦随之降低。

1.4气液非达西流拟表皮

往往低渗储层的流体渗流速度和压力梯度间是非线性关系, 其间渗流速度高低会导致井底周围出现相应的附加压力降, 应严格阻止流体的正常流动, 文中从下述几方面进行了分析。

1.5基于非达西渗流的高速渗流

气井高产量生产时, 其井筒周围流动速度会增大, 这时的达西定律并不适用, 也就是说其惯性及湍流效应非常明显, 而增加了总压降。此压降均是以相关衡量渗流阻力大小, 这时的非达西流动条件下井中存在的各类物理因素, 这极易导致井壁总附加阻力发生变化。

1.6基于非达西渗流的低速渗流

低产且低渗性非达西渗流储层会因流体及储层岩石的作用, 从而生成吸附层及水化膜, 这使得孔隙喉道降低, 且其渗透率亦随之降低, 非线性流动作用极强。比如地层中出现束缚水, 于细小孔隙喉道位置形成水化膜, 油气渗流则应尽可能的打破水化膜阻力, 这时会出现相应的附加压力降。再是气井产水及粘土膨胀和井底周边不流动的水形成了气体流动阻力, 其渗透率会有效降低, 这时的表皮因子也随之增加。 加上井底流动压力及温度的不断降低, 这使得井壁区产生形变, 而析出凝析油, 这主要是因为液堵产生了气流, 使得附加阻力提高。

2油气层损害降低方式

2.1射孔工艺优化

应选择相应的射孔枪型和弹型, 往往油田钻井污染会大于300mm, 且其渗透率小, 射孔大都是以SQ-127枪实现的, 要装102弹且控制孔密为32孔/m, 此类方式效果良好, 射后间歇性自喷。

2.2以水力压裂工艺降低地层损害

可采用水力压裂方式来改造油气层, 以降低油气层损害度, 从而解放油气层。该方式效果良好, 油气层损害可被合理缓解, 这时的渗透率可得到有效的改善, 从而快速提高产量。

2.3快速排液

许多低压且低孔、低渗的油藏, 其试油排液工作量很大, 具体而言, 排液施工所需时间很长, 工作量可谓是最重要的工序, 从而可有效提升试油效率, 尤其是其间压裂关井扩散压力之后, 从而加快返排压裂残液, 这也是压裂施工之后最为关键的一项工作。试油排液质量会影响试油结论, 从而全面分析储层。这时更好地处理了排液方面的问题, 从而尽可能地缩短试油时间, 提升试油速度, 这样也能尽早获得真正的地层地质资料, 且提升油田勘探经济效益。通常强调以井口压力来确定油嘴大小, 从而以油嘴合理控制放喷返排, 且其井口压力会降低至0, 之后会起出压裂管柱, 下抽汲管柱中的排液, 抽汲应合理加快速度, 从而快速定深和定抽, 这样才能有效防止出现新污染。

3试油中地层损害保护方式应用分析

3.1射孔工艺优化

紊流或者是非达西流动会严重影响流动效率, 应于其预计产生紊流和非达西流井中射孔, 这时应尽可能提升流动面积, 从而有效减少紊流影响, 往往是选择更大的射孔孔密及相应的相位。渗透率的各向异性对相位及孔密非常敏感, 再是钻井液及固井时产生的污染, 通常均是于井筒周边产生的渗透率减少位置, 如果预计污染很深时, 则要选择高穿深射孔器。

3.2改善地层打开程度

地质结构与储层特征等方面原因, 储层和井筒连通仅是生产层段的内容, 抑或是由于射孔弹并没有全部引爆, 这里强调的是层段部分都被有效打开。流体则会处于局部渗滤储层中, 且径向流流向亦会随之出现变化, 从而使得流线收缩, 流动阻力也持续增加, 流量随之有效降低。这时应重新施以补孔, 从而有效改变试油层段渗流问题。

3.3以压裂试油加强渗透率

为了有效改善井地层渗透性和导流能力, 采用水力压裂施工。根据地质特征采取压裂试油来加强渗透性, 从而有效降低油气层损害, 以便快速恢复近井筒周围地层的导流能力, 改善井地层的渗透性。

4结束语

地层损害会造成更多油气资源浪费, 从而使得勘探开发成本增加。具体而言, 试油中地层损害保护应选择适宜的射孔压井液, 以此有效避免压井液对油气层带来严重的损害; 再者是应尽可能避免油气层的损害程度, 应基于油气层损害形成不同原因, 分析油气层损害降低方式, 这对油气田开发有着极大重要意义;且以相应的地质特征进行射孔工艺, 以压裂技术来降低油气层的损害程度, 从而尽快恢复近井筒周围的地层导流能力, 以确保试油工作有序进行;应采用多种方式来保护和完善油气层良好程度, 油气田开发中的各个环节均应进行相应的油气层保护, 从而有效降低其对油气层带来的损害, 这样也能快速降低开发时因油气层损害而做出的大量投资。本文对地层损害原因进行了分析, 全面探讨了油气层损害降低方式, 并对试油中地层损害保护方式应用进行了探讨, 提出了相应的处理策略, 为我国试油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依据。

摘要:地层损害机理及地层损害评价标准和防止地层损害的钻井完井技术等都是试油中地层损害原因及保护方法分析的关键内容, 分析了油田低渗油气层中降低油气层损害的方式, 为我国试油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试油,油气层,损害,保护方式

参考文献

[1]龚建萍.深井试油测试工艺技术[J].内江科技, 2010, (1) .

[2]常树发, 曹欣, 段建婷, 等.压裂分求复合试油工艺[J].石油钻采工艺, 2010, (1) .

[3]李小勇.试油过程中保护油层技术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0, (3) .

损害与保护 篇2

吉政发〔2006〕39号

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吉林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造成人身财产损害补偿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六年十月八日

吉林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造成人身财产损害补偿办法

第一条 为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因保护陆生野生动物造成损害时依法取得补偿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和《吉林省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止猎捕陆生野生动物的决定》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国家和省重点保护的陆生野生动物(以下简称野生动物)造成人畜伤害或财产损失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依照本办法取得政府补偿的权利:

(一)对从事正常生产和生活的公民身体造成伤害或者死亡的;

(二)对在依法划定的生产经营范围内种植的农作物造成较大损毁的;

(三)对在依法划定的可以放牧或圈养区域内放牧或圈养的牲畜造成伤害或者死亡的;

(四)依法认定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其他情形。

第三条 野生动物造成人身和财产损害,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政府不承担补偿责任:

(一)对主动攻击和故意伤害野生动物的人员造成伤害或者死亡的;

(二)对进行非法狩猎活动或者擅自进入自然保护区的人员造成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

(三)对在依法划定的生产经营范围以外种植的农作物造成损毁的;

(四)对擅自进入自然保护区及依法确定的其他禁牧区域放牧的牲畜造成伤害或者死亡的;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条 补偿核准认定工作由省、市县两级补偿管理机构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负责。

省、市县补偿管理机构的成员由同级财政、林业、农业、民政、价格等管理部门的相关人员组成,办公地点设在同级财政部门。

第五条 野生动物造成人身、财产损害,属本办法第二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受害人要求取得损害补偿的,应自受损害之日起5日内向市县级补偿管理机构提交补偿申请书。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受害人姓名、性别、年龄、职务(职业)、身份证号码和住址;受害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还应载明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地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二)具体的损害事实、要求和理由;

(三)申请书要求的其他事项。补偿申请书递交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接受申请的机构记入笔录。

第六条 省、市县两级补偿管理机构负责受理辖区内所发生的补偿个案。其程序是由受害人向受害所在市县级补偿管理机构提出补偿申请,并填写《吉林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造成人身财产损害补偿申请表》;市县级补偿管理机构在接到《吉林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造成人身财产损害补偿申请表》之后,应及时立案并派出不少于2人的专业技术调查人员对事件进行调查核实,确认补偿金额在4000元(含4000元)以下的,如实填写《吉林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造成人身财产损害补偿认定表》,经省级补偿管理机构核准后由所在地补偿管理机构实施补偿;初步拟定补偿金额在4000元以上的,由县级补偿管理机构将调查结果及《吉林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造成人身财产损害补偿认定表》同时上报省级补偿管理机构,省级补偿管理机构委派调查评估组赴现场核查认证后,根据调查评估组的意见核定补偿金额,由所在地补偿管理机构实施补偿。

第七条 《吉林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造成人身财产损害补偿申请表》和《吉林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造成人身财产损害补偿认定表》由省级补偿管理机构统一印制。

第八条 省级补偿管理机构在受理补偿申请过程中,经调查核实,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属于本办法第二条规定范围内的,省补偿管理机构核准确认;对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应当进行复查或者发回重新调查;对不属于本办法第二条规定范围内的,不予确认。

第九条 经省补偿管理机构依法确认在本办法第二条规定范围内造成人身或者财产损害情形之一的,经省补偿管理机构核准确认后给予补偿,补偿金按照下列规定计算:

(一)造成身体伤害的,可支付医疗救治费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医疗救治费由政府补偿管理机构承担80%,个人承担20%。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每日的补偿金按照所在县(市、区)上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最高额为所在县(市、区)上职工年平均工资的2倍。

(二)造成部分或者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支付医疗救治费及一次性残疾补助金,残疾补助金根据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确定,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最高额为所在县(市、区)上职工年平均工资的5倍,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最高额为所在县(市、区)上职工年平均工资的10倍。

(三)造成死亡的,可支付死亡补偿金、丧葬费,总额为所在县(市、区)上职工年平均工资的10倍。

(四)损毁农作物的,比照受损作物前3年当地单位面积的平均产量和当时当地市场价格的60%实施补偿。

(五)伤害家畜的,对受伤家畜医疗费的补偿金额最高按此家畜价值的30%实施补偿;对死亡家畜的补偿金额按此家畜的实际损失价值实施补偿。

(六)其他情形的由市县补偿管理机构报省补偿管理机构核准确认后实施补偿。

第十条 人身伤害医疗救治费和人身、财产损害补偿费列入省、市县两级财政预算,按照财政管理体制由省、市县两级负担。野生动物造成人身伤害的医疗救治费、损害补偿费和造成农作物、家畜损害的损害补偿费由省、市县两级财政各负担50%。

第十一条 因遭受野生动物伤害造成财产损失的,由价格管理部门所属的价格鉴定机构依法鉴定;造成人身伤害的,由医疗卫生鉴定机构依法鉴定。鉴定费用在补偿费中列支。

第十二条 负责办理补偿事项的相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或者故意刁难、拖延、不按规定时限调查事故、不按规定支付补偿金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其所在单位、上级主管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三条 在申请补偿金的过程中,对违反规定虚报、冒领、骗取补偿金的,由补偿管理机构责令其退回补偿金;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野生动物造成的危害,保障人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

损害与保护 篇3

一、对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的重新认识

安装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原称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简称保护器)是防止发生人身触电伤亡事故的有效措施之一,也是防止由漏电引起的电器火灾、机电器设备损坏事故的技术措施。在规定的条件下,被保护电路中剩余电流超过给定值,能自动断开电路或发出报警信号的机械开关电器或组合电器,以起到保护作用。正如其他机械设备一样,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在设计和功能上亦有一定的缺陷,满足不了人们对其所有的期望值。因此,要重新认识保护器以及相关法律关系,确定相应责任,以减少不必要的诉讼。

(一) 保护器分级保护出现的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发布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安装运行规程》规定,保护器分别安装在低压电网的电源端、支(干)线路、负载端,实现对所属线路的保护。也就是说,高压变低压的输出,到用电客户之间有三级保护,即变压器安装总保护、用户安装分保护、移动电器安装临时性保护。分级保护的保护器所引起的作用不尽相同,总保护实现对所属网络的整体保护,用户保护实现对用户所有电器设备的保护。鉴于保护器的功能不同,总保护器对被保护范围内两线所引起的触电危险,保护器不起保护作用。

(二)保护器设计自身的问题

结合漏电保护器系列使用说明书上提供的技术参数及相关书籍提供的数据,保护器的设定根本不能保护触电人身安全。

(三)保护器管理中的问题

鉴于电力不具备储存的特性,决定了发、供、用必须同步进行,要求用电客户下户线路与供电企业的供电线路相连接。《电力法》和有关电力规章对电力保护作了明确的规定,但安装保护器非《电力法》的强制性规范,因此,除输出的变压器配有保护器之外,客户和移动客户多数没有安装保护器。同时,农村低压供电线路点多面广与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的矛盾、临时用电私拉乱接与找电工申请之间的矛盾,以及客户法律观念淡薄与安全用电之间的矛盾都相对突出,给推广安装保护器带来一定的难度,无形之中也增加了事故发生的概率。

二、走出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的误区

(一)要走出保护器万能的误区

电力损害赔偿案件一旦发生,当事人便以保护器不能自动断电、保护器属电力部门的安全设施、保护器不跳闸是设备不合格等为由要求电力管理部门承担责任。保护器能否起到保护作用,应当分清人身与设备之间的相互关系。既然保护器是间接预防装置,那么就不是万无一失。同时,保护器不像计算机那样精密,而是靠感应,因此在没有科学数据作保障的前提下,要降低对保护器的依赖,强化电力使用操作规程,以减少事故的发生。

(二)要走出产权所有管理的责任误区

随着国家陆续投资对电网的改造,国务院就電网产权作了明确界定,电路主干线所有权归电力主管部门,入户线路所有权归用户,各自对其所有的线路负有管理的责任。一般情况下,发生电力损害的事故在入户线路以下居多,尚有一部分用电直接接在400V干线上。在主干线上的主要是脱粒、抽水、建房现浇混凝土等,这部分临时用电包括机械设备在内的产权多数归用户自己,这与常规的入户线路有着差别。笔者认为,直接在干线上取电,经过电工接线安装的,应由电力管理部门负责监管,出现事故应由电力部门负责。未经电工而私拉乱接的,应以盗电论处,出现事故应由设备所有者或受益人负责。但对从干线中间挂引下来的下户线却没有规定,是否把下户线也按入户对待,电力行业管理部门对此应当再作明确规定,防止在审理该类案件时,避免当事人以产权不清而推卸管理之责。

(三)要走出扶贫救济之误区

电力损害赔偿的处理原则首先是按供电设施产权归属确定,产权归属谁,谁就承担其拥有的供电设施上发生事故引起的法律责任。其次是归责原则,即事故发生有过错者承担责任。具体来说,电力管理部门确有监管不力的责任,或伤亡者与电力管理部门怠于行使其职责有因果关系,电力管理部门才能依照其责任大小承担赔偿责任。电力损害赔偿案件情况复杂,在审理具体案件中要走出扶贫救济误区,因为保护器安装不是法定的,不能把所有的责任归结到保护器上,更不能提起无理诉讼,要防止那种认为电力部门有钱,赔偿一点算是救济的倾向,因为电力经济不是唐僧肉,无论任何方式的救济都是没有法律依据的。

损害与保护 篇4

1 试油与修井作业中油气层的损害分析

1.1 在试油和修井作业过程中砾石对于油气层造成了损害

在试油和修井作业的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砾石, 如果砾石的规格没有被得以良好的掌控, 会造成生产过程中储备砂渗入到砾石层中, 产生砾石层填充现象。聚集物的残渣以及剩下的涂料和金属生成的铁锈也会使得试油与修井作业过程中油气层收到损害。在砾石的注入过程中。如果砾石的注入位置选取不当, 也会造成砾石流失, 并且砾石与储层砂相融合, 而如果此时没有专业的人员清理管柱工具, 会使砾石储层砂在工人试油和修井作业时被带入到了油气层中, 从而对于油气层的安全性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1.2 在试油和修井作业过程中酸性溶液对于油气层造成了损害

试油和修井作业过程中的酸处理工作也会损坏油气层的完整性。由于酸溶液具有较强的溶解性, 因此油气层的胶质物质容易被试油和修井作业中注入的酸性溶液所分解, 从而破坏了油气层的完整性[1]。并且酸性溶液的渗入还会引起沥青沉淀的现象发生, 此时油气层便存在被沥青沉淀堵塞的风险。

1.3 在试油和修井作业过程中压裂对于油气层造成了损害

试油和修井作业过程中所出现的压裂会对于油气层的安全性存在着极大的威胁。由于在试油和修井作业进行压裂的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压裂残渣。这种残渣的大小不一, 有些残渣及时经过了过滤饼的过滤, 仍然会渗透到油气层中, 从而引发油气层的出孔和裂隙被压裂残渣堵塞的现象发生。缝隙壁上的压裂残渣会融入到压裂液中, 沿着缝隙向油气层的内部流动。当压裂工作结束之后这些压裂残渣便会在回流的过程中堵塞压裂缝隙, 从而损害油气层。

1.4 在试油和修井作业过程中射孔对于油气层造成了损害

试油和修井作业过程中射孔工作会对于油气层的安全性存在着极大的威胁。在试油和修井作业过程中, 射孔液体所包含的管套, 以及射孔所产生的水泥残渣, 子弹碎片等都有可能造成射孔的孔隙堵塞[2]。并且油气层的安全性也容易受到射孔时所产生的液体的威胁。射孔液渗入油气层的量越大, 对于油气层的破坏程度也就越高。

1.5 在试油和修井作业过程中不合理的修井液的选择对于油气层造成了损害

不合理的修井液的选择也会对于油气层的安全性造成极大的威胁。修井液的不恰当的应用会使得悬浮固体物质和聚集物的残留流入到油气层深处, 减弱油气层的渗透能力甚至堵塞油气层, 从而威胁了油气层的安全性。

2 试油与修井作业中油气层的保护措施分析

试油与修井作业中油气层的损害与保护措施十分的多样化:在工程中利用功能较为完善的管柱工具;探究并且利用适当的参数进行射孔工作, 保证射孔孔眼的附加压力的在规定的限度范围内, 这种方法既能够有效的避免压井液对于油气层的危害, 也便于射孔孔眼的清洗工作的开展:

在开展射孔孔眼的清洗工作时, 尽量利用稀盐酸或者醋酸, 这种液体的应用在预防水敏现象发生的同时能够缩短射孔孔眼的清洗时间, 从而提高射孔控烟的清洗效率。射孔孔眼的清洗效率的提升可以有效减轻射孔清洗液体对于射孔孔眼的安全性的威胁程度。因此在实施试油与修井作业中油气层的损害与保护措施时, 应当选取优良的射孔清洗液, 优良的射孔清洗液不仅能够避免试油与修井作业中对于油气层的损害, 还能够增强修井工作的工作效率。经过反复的实践探究可知, 将适量的稳定剂与修井液相容也可以有效的保护油气层。

试油与修井作业中油气层的损害与保护措施也当注意以下几点:在检测和压井的过程中需要彻底的清洗, 确保射孔液或者压井液不会在试油和修井作业的过程中被其他残渣或者是砾石所污染。选择适当的、合格的处理剂, 保证处理剂中的杂质含量不会对于油气层的安全性造成威胁[3]。在测试工艺的质量时坚持选择不会危害油气层的方法, 保证油气层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 结语

开展试油与修井作业中油气层的损害与保护措施分析, 首先应当开展试油与修井作业中油气层的损害分析:在试油和修井作业过程中砾石对于油气层造成了损害、在试油和修井作业过程中酸性溶液对于油气层造成了损害、在试油和修井作业过程中压裂对于油气层造成了损害和在试油和修井作业过程中射孔对于油气层造成了损害以及在试油和修井作业过程中不合理的修井液的选择对于油气层造成了损害。根据分析结论探究试油与修井作业中油气层的保护措施分析, 从而有效的在油田开发的过程中保证油气层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胥宏图.试油与修井作业中油气层的损害与保护措施分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3, 24:40.

[2]张小红.塔里木油田试油与修井作业中油气层的损害与保护措施[J].化工管理, 2015, 08:98.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青年” 篇5

但我必须抑制住第一印象中的些许不快:这些展览活动对年轻艺术家的态度都是“发现”、“选拔”、“推介”、“扶持”、“催化”、“推广”,即一种俯视的姿态。而在这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的背后,则经常是对年轻艺术家真实而多元状态的无视,把无数个体的艺术实践状态简单化为一个概念。

实际上,当“青年艺术家”这个词被当作一种标记来使用时,就已经包含了某种不公正的视角(或许还够不上歧视的程度)。为什么叫“青年艺术家”,而不直接叫“艺术家”?因为“青年艺术家”是一种他者的身份,就像有的艺术家不叫艺术家,而只叫“女性艺术家”,当一种身份需要被特别标记以区分于正常的身份,这正好说明了不平等的事实。在这个标记下,年轻的艺术家们实际上是被制度性的矮化了,一位90后评论者王基宇在分析“亚现象”这个主题的时候,表达了对这种制度性蔑视的担忧,“一个‘亚文化’的标签就把数百号年轻人给关进猎奇小屋了”,他写道:“现在对于中国的年轻文艺工作者来说,已经有一个坚不可摧的棉花铁笼悄然竣工了。”

打“青年牌”抢商机先手,这并没有问题。但靠年轻人挣了钱,或者想靠他们挣钱,还叫“扶持”、叫“推介”,商业活动这么高调地秀着政治很不正确的优越感,真让人百思不得其解。要知道连中国移动这些国企都知道采取“我的地盘我做主”这种讨好年轻人主体性的营销策略。

说到营销,我终于明白了其中微妙的身份营销。实际上,这些打着为了“青年”旗号的营销行为的真正对象是艺术收藏家与投资客们,那一系列的词汇——发现、选拔、推介、扶持、催化、推广——都是让买家们受用的,其潜在效果是:你们看,这位先生买了青年艺术家的画,就等于是支持了青年艺术家,他既是一位成功的投资者,也是一位令人尊敬的慈善家。这么说虽然有点刻薄,但起码能够提醒的是,这种俯视的眼光所能看到的青年艺术家也大部分都是矮子,何况这类大规模的活动为了达到量,必然会牺牲了质。在这个层面上,收藏家余德耀的态度反而显得非常清醒,毫无捡漏兼施舍的心态:“我宁愿等到五年或者是十年他们成熟以后,用高价来购买他们的艺术品,而不是在现阶段去收藏他们的作品。”

实际上,“青年艺术家”热的深层背景是人们对越来越固化的社会现实的不满,以及对变化与突破的渴求。然而,艺术场域的更新换代,绝不只是更换一些新的名字,而是观念与趣味上的更新,乃至彻底调整,如用布尔迪厄的话说,就是用新的游戏规则取代旧的游戏规则,也就是说,新一代艺术家出现的过程亦是新规则逐步确立的过程。现实中也正是如此,那些真正有追求的年轻艺术家所表现出来的恰恰是对于现行艺术体制的反思意识与策略针对,近年来纷纷出现的艺术小组、自主机构与独立项目都是在主流的画廊一美术馆系统之外实践着年轻人自己的艺术及社会文化理念——他们才不会需要什么发现、推介与扶持呢,他们需要的只是平等的目光而已。

体育运动损害赔偿保护机制研究 篇6

1 运动员损害赔偿类型化析分

在进行运动损害赔偿及保护机制等问题研究之前,笔者认为有必要就运动员人身损害问题进行一番类型化研究。从人身损害内容的整体性来区分,涉及体育运动员的人身损害可分为运动员自己人身伤害、运动员之间产生人身伤害、他人对运动员造成人身伤害和运动员对他人造成人身伤害4种类型。前三种是直接对运动员造成的伤害,第四种类型中,“他人”主要指运动员之外的第三人。

1.1 运动员自己人身伤害

所谓运动员自己人身伤害,是指运动员在接受训练或参加竞赛时是否存在着自身的诱因(如生理因素)和外界副作用而导致不慎、大意或预防不足造成的人身伤害。这种伤害分为无条件自伤事故和有条件的自伤事故。前者指运动员在训练和参赛时在无外界副作用、干扰和没有自身诱因的情况下所发生的自身伤害事故,如在正常的气候、场地和身体、生理因素健康状况下,由于运动员自己不慎或出于意外遭受人身创伤。后者指运动员在训练和参赛时在外界副作用、干扰和自身存在不利诱因的状态下,不可避免或自我故意地发生的人身创伤,如不正常的气候变化,或在不符合标准、安全性较差的场地内进行比赛,或是生理因素欠佳(如睡眠不好),或是出于某种需要而故意作为,从而导致自我伤害事故的产生。

1.2 运动员之间产生的人身伤害

所谓运动员之间产生的人身伤害,是指运动员在训练或参赛时,在规则或规程指引下,有意或无意地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由于存在着竞赛规则和训练规程的界限,可分为能够免责的人身伤害行为和不能免责的人身伤害行为。前者指在规则或规程允许的范围内,运动员之间实施了合理的冲撞等行为致人身体创伤,称之为能够免责的人身伤害。比如,在篮球比赛中的正确“卡位”动作行为使对方受到伤害,这种伤害行为就是可以免责的。后者指在规则或规程不允许的条件下,运动员之间实施了不合理冲撞等行为致人身体创伤,称之为不能免责的人身伤害行为。比如,在足球比赛中,从背后铲球等行为的实施而使对方球员受到严重伤害的,应当认定为不能免责的人身伤害行为。

1.3 他人(第三人)对运动员造成人身伤害

所谓他人(第三人)对运动员造成人身伤害,是指运动员之外的第三人在体育运动中或其他场合(包括非运动场合)对运动员实施的人身伤害行为。根据第三人致人损害的是否积极程度,可分为积极作为的人身伤害和不积极作为的人身伤害。前者指第三人在体育运动中或其他场合对运动员故意实施人身侵害行为,如足球场上发生的球迷骚乱事件。如果球迷对运动员投掷石块等硬物足以致人伤害,应认定为积极作为的人身伤害行为;若比赛结束时球迷因过分兴奋或激动,向运动场抛掷塑料面具等硬物无意地造成不特定运动员的人身伤害,可认定为不积极作为的人身伤害行为。

1.4 运动员对他人造成人身或其他伤害

所谓运动员对他人造成人身或其他伤害,是指运动员在训练、参赛中,或在运动之外的场合,有意或无意对他人(包括教练员)造成的人身或其他伤害行为。根据运动员是否存在着主观上预测性可分为可预见性的伤害事故和非预见性的伤害事故。前者指体育运动的组织者和运动员在训练或参赛中和非运动之外场合能够预见自己的行为后果应有所意识而不加防范致人伤害的行为。如在比赛中殴打裁判,便属于故意的可预见性的人身伤害行为。后者指体育运动的组织者和运动员在训练或参赛时和非运动之外场合,对周围环境有清晰的认识并有所防备,不能预见自己行为可能导致他人人身伤害的行为,称之为非预见性伤害事故 。比如在足球比赛中,运动员踢球不到位,却一下子飞到观众席,导致某观众鼻子砸伤了,便属于非预见性人身伤害行为。值得一提的是,运动员致他人伤害或其他伤害,如果发生在比赛或参训之外的场合,则须区别对待。

对于运动员的人身伤害行为,还可能有其他的分类法,不再一一陈述。上述分类化的意义在于,通过运动员人身伤害的类型化处理,有助于我们结合体育运动和运动员的特殊性,寻找不同人身伤害的归责原则、赔偿规则和方法等,以便建立起合理合法的运动员人身伤害赔偿制度,为中国疏漏的运动员人身立法提供借鉴。

2 体育运动损害赔偿相关立法现状及不足

目前,在我国尚没有一部专门调整竞技体育运动员运动伤害法律关系的单行法规,仅有的少量规范,这也散见于国家体育总局和地方体育行政部门的条例和办法中。1978年原国家体委发布的《关于体育事业单位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和其他人员因工负伤致残、评定残废等级的通知》,2002年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优秀运动员伤残等级标准》和2003年9月制定的《优秀运动员伤残互助保险试行办法》以及《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等,在实际操作中,我国对运动员的伤残保障主要有两部分组成:一是按民政部颁布的革命军人伤残人员保障金付给,最严重的特等伤残金也只有每年570元;二是适用《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给予保障,同样不能起到完全保障作用。优秀运动员伤残互助保险才刚刚推开,到2004年底为止,全国参加优秀运动员伤残互助保险的运动员有16500 多人,2003~2004年度,受理的申请有613 起,赔付金额268.4万元。其它为运动员提供伤残保障的方式也在尝试中,如1998年9月2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为所有奥运会项目的1400名国家现役运动员投保了运动员意外伤残险,对部分优秀运动员的意外伤残给予了保障。上述情况表明,我国现有的竞技体育法律法规内容简陋、陈旧,竞技体育中存在的大量新老问题没有相应的法律规范进行调整,已有的法律法规之间不能彼此呼应,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竞技体育运动员运动伤害保护的法律规范体系,这样的法律保护现状与我国当今体育发展的需要,与运动员实际的竞技状况是极不相称的。

或许有人会说,我国已制定了诸如《民法通则》、《产品责任法》及大量司法解释,都有涉及人身损害赔偿的规定,不也可以适用于运动员的人身保障吗?此话未必正确。须知体育运动是一种不同于政治运动、法律活动和社会活动的特殊的运动,运动员是一个特殊群体,对这个特殊群体涉及到包括人身利益等各种权利的保护,本应由特别法予以关照(如现行的《体育法》),不应由其他法律诸如《民法通则》及有关司法解释给予兼顾。

运动员的人身伤害纠纷属于体育纠纷之一。可惜我国《体育法》只规定建立“体育仲裁机构负责调解、仲裁” 以处理“竞技体育活动中发生纠纷”(第三十三条),相关法规和其他文件对此没有明确的规定和有效的操作规程,致使对运动员人身伤害纠纷的救济机制,基本上处于混乱无序乃至无法可依的状态。由此观之,中国体育立法确实存在重大疏漏。因此,有必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立法和有效机制,探讨建立中国运动员人身损害纠纷的有效、科学、合理的救济和保护机制。

3 体育运动损害赔偿保护机制的完善建议

3.1 制定《运动员人身保护法》

由于《体育法》等相关体育法规立法存在的重大疏漏,这样,在发生各种运动员的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中,无法适用现行的有关体育法或内部规定,只好适用一般公民的《民法通则》及其有关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简称“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其局限性在于没有考虑到体育运动和运动员的特殊性,这种权宜之计不利于保护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为此,笔者认为克服此类现象的有效途径是尽快制定《运动员人身保护法》,充分考虑运动员这类特殊群体,有针对性地制定运动员的人身保护措施,包括运动员的运动生涯期间,也包括运动员退役后的人身保护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给运动员的人身以较为全面、有效的保护。

3.2 完善和加强体育仲裁制度

许多体育运动发展较好的国家都有比较完备的体育仲裁制度和相应的体育仲裁机构和专业人士。通过体育仲裁可以解决大量的体育运动纠纷,包括从竞技成绩到体育运动伤害。体育仲裁机制可以起到一个减压阀的作用,同时由于体育仲裁机构由相关各专业、背景的人士构成,能够相对宏观、专业、公平的解决相关的争议和纠纷。有的国家在处理类似事情时,法院与体育争端解决机制有个默契,纠纷未经争端解决机构调解或仲裁,法院不受理,如当事人对仲裁不服,法院还可以受理。我国《体育法》第三十三条也规定:“在竞技体育活动中发生纠纷,由体育仲裁机构负责调解、仲裁。”但在实际工作中,体育仲裁制度始终没有得到有效地建立和发挥作用,这也是我们应当努力去完善的一个重要制度。

3.3 建立和完善与运动有关的保险制度

单纯依靠法律的作用也是有限的,在确保体育运动损害纠纷的有效解决方面,还应当考虑以下解决途径:与体育运动伤害有关的保险制度包括责任保险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责任保险是保险人与被保险人对第三人依法应负赔偿责任,受赔偿请求时,负赔偿责任的一种财产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是指被保险人为防止出现人身意外伤害而投保的一种人身保险。

责任保险自19世纪后半叶建立之始即受到严厉的指责。认为其转嫁了不法侵害行为的法律责任,会导致道德规范的沦落和行为人注意义务的疏漏而致反助长反社会行为的泛滥,但确实给侵权行为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促进了无过错责任的发展、抑制了个人责任。更为重要的是促使了侵权行为法功能的转移,即由威慑功能向更加积极的填补损害功能转移。而这一点,对于日趋发展完善的中国体育事业来说,却是十分重要的。在体育运动伤害领域,责任保险的设立为体育运动伤害赔偿风险寻找到了一个最佳的分散方式,同时由于对体育运动伤害侵权行为的规制更加注重于体育事业的发展和对受伤害人的补偿,因此责任保险制度恰好弥合了体育运动伤害补偿的缺陷以及满足了体育运动发展的需要。

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对运动参与人在遇到意外的运动伤害时能够获得一定程度的补偿也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对于运动参与人会产生一定经济上的负担。尽管如此,笔者还是呼吁在我国体育界尽快形成了一个健全完善,实用性、可操作性强的体育保险体系,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了体育保险的顺利实施,使体育保险有法可依,使各类运动员和体育爱好者排除了从事体育导致运动伤害的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中国体育法制十年(1995~2005)[M].北京: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

[2]立刚,戴仲川.华侨大学法学论丛(第一卷)[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

[3]张厚福,罗嘉司.体育法学概要[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4]关今华,关山虹.运动员人身损害类型和救济机制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5,(1).

高楼抛掷物致人损害的法律保护 篇7

2012年, 吉林某县的一位六岁小女孩在放学回家的路上, 被高楼的抛掷物砸中了头部, 被路人发现送进了医院。造成了颅骨骨折, 家人报了警。期间孩子已住院7天, 住院费花了5000多元。小女孩的家人确认了当时案发的现场。通过物业找到了2栋2单元6楼正在装修的户主。装修的碎块和砸伤女儿的碎块是一样的。遇到此事不要慌张, 第一时间报警, 然后寻找目击证人并留存证据。如果确实能够证明小萌所受的伤是6楼住户装修扔垃圾造成的, 可以直接起诉6楼户主。如果没有保存证据, 但能确定是该楼装修住户所为, 可以将单元纵向的装修住户一同起诉。

应城男子张某赶到武汉某村喝喜酒, 结果被一块从天而降的红砖砸中;由于找不到侵害人, 张某将该村4栋2单元29户街坊告上法庭, 索赔近36万元。此案在武昌区人民法院开庭, 这是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实施以来, 该院审理的首例高空抛物侵害案。他表示, 除非楼内居民能举证证明自己不在现场, 或根本没有抛物伤人, 否则很可能分摊责任, 这是为了让受害人得到救济。如果把真正的侵害人找出来了, 分摊了责任的住户到时可以向侵害人追偿。

这两个案例说明虽然事先不知道被害人的情况下, 抛掷物对他人造成了人身的损害, 财产上的损失。侵权责任法保护弱者的利益。有人实施了侵权行为, 而且在事实上造成了一定的损失。所以要赔偿相应的损失。过错在很大的程度是出于不可抗力或者其他不可避免的原因。但是因为有过错存在, 所以要承担赔偿的责任。高空抛物事件近年来成为物业管理的通病。高空抛物致人损伤是特殊的侵权案件, 权利主体是受害人本人, 具有特定性。赔偿承担过错赔偿, 但是受害人通常很难拿出证据, 找出特定的事故责任人。有时很难拿出证据证明加害人有过错的证据。如果住户不想承担责任, 那么需要拿出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证据。根据过错推定原则, 实行举证责任倒置。法律应当在最大限度上保护弱者的利益不受到侵害。社会的有序进行依赖于法律。社会总成本是有限的。在将侵权责任法写入民法典时, 要考虑社会总成本。我们应该考虑节省社会总成本的方案, 并能使社会资源得到有效的配置。

一、损害赔偿权的法律保护不够健全

还没有全面系统的法律保护高楼抛掷物的损害造成的人身和财产损失。仅有几个法规中关于损害赔偿的一些规定。在劳动法中规定在八小时工作日之内, 在八个小时工作日之内可以依照劳动法的有关规定领取赔偿。按照保险法的规定受害人可以在保险公司投保然后领取保险金。通常保险分为意外伤害险和财产损失险。如果上面的条件都不符合那么可以领取救助金。相关事宜可以参照劳动保障法。全体可能发生侵权行为的人都要按照比例承担赔偿责任。如果能够证明自己没有发生侵权行为的个体, 可以免除赔偿责任。《民法通则》第126条规定:有关建筑物、其他设施上面的悬挂物、搁置物脱落致人伤害的, 所有人或管理人应承担责任。但抛掷物显然不属于建筑物上的悬挂物或搁置物。

二、高楼抛掷物损害赔偿立法建议

(一) 被害侵权人可以通过商业保险获得保险

被害侵权人要先和保险公司签订合同, 缴纳一定的保险金。如果刑事调查不能确定被害侵权人, 那么可以通过保险公司获得一定赔偿。保险公司通过向全社会募集资金来保障被害侵权人的合法利益。侵权法保护弱者的利益。保险法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法律。对于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 被害人侵权损害是追究刑事责任的法律

被害人所受到的损害通常是重大的。我国刑事诉讼法通常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应该强化司法监督, 维护司法公正。如果依赖于保险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不能获得相应的赔偿。但是如果通过司法渠道通常会获得有效的赔偿。

(三) 未来应当建立国家救济制度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我们坚持广覆盖, 保基本, 多层次, 可持续的方针。加快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 坚持社会公平正义, 规范和优化社会保障管理服务流程。

三、结语

现代社会城市化加快, 城市的居民应加强公民的道德意识, 自觉遵守法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是良法体系, 广大公民全面自觉的遵守。仅仅依靠法律的手段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楼抛掷物所造成的侵权问题的, 所以认为很有必要在未来的民法典中对高楼抛掷物作全面系统的规定。

参考文献

[1]周永坤.高楼坠物案的法理分析——兼及主流法律论证方法批判[J].法学, 2007 (05) .

[2]杨遂全.中国之路与中国民法典——不能忽视的100个现实问题[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5.387.

损害与保护 篇8

关键词:采油,油气层,保护技术

从油气田勘探之后, 经历钻井、完井、修井、注水和增产等生产过程会改变之前的地质环境条件, 破坏油气层原有的物理--化学平衡状态, 从而油气层就会被损害。根据前人研究可知油气田的勘探和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 如果其中的某个环节造成了严重的油气层损害, 就可能其他的工作无效, 影响油田开发效果。因此了解油气开发过程中造成油气层损害的激励, 不但有助于采取保护油气层的错输, 并且也是判断油气层损害程度的机理。当前, 国内外研究表明, 油气层的保护方法还不够完善, 需要进一步研究。

1 采油过程中的油气层损害机理

在采油生产中没有外来入井流体和入井固相微粒诱发地层潜在损害而产生的损害, 但是损害仍然是存在, 并且也威胁到油气的正常生产。通过研究发现, 采油生产过程的油气层损害主要是由于不合理的工作制度导致生产压差过大, 采出速率过高造成的。为了方便研究, 将采油过程中的油气层损害分为内因制和外因制, 现在介绍不同成因下的油气层损害机理。

1.1 外因作用下的油气层损害

在不同生产过程中因为外因作用产生的油气层损害有以下两种:

1.1.1 外界流体与储层岩石矿物、流体不配伍引起的损害

根据不同成因又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1.1.1. 1 流体中固相颗粒堵塞油气层造成的损害

入井通常有两种固相的颗粒:一种是加入的有用颗粒, 比如我们常见的加重剂;;另外一种则是有害固体, 包含有岩屑等固相的污染物。损害油气的原理就是, 当井眼中流体的液注压力大于油气层的空隙度的时候固相颗粒进入油气层会引起油气层空隙或者吼道的缩小, 甚至于堵塞。

1.1.1. 2 压漏油气造成的油气层损害

地层的性质及作业压差是导致这种损害的主要原因, 当作业的液注压力过于大时会造成作业液漏入油气层, 从而产生油气层的损害。

1.1.1. 3 出砂和地层坍塌造成的油气层损害

在采油过程中, 随着采油的深入油气层会变的疏松, 出现过大的压差, 随即引起油气层大量出砂, 油气层坍塌, 造成损害。

1.1.1. 4 加深油气层损害的深度

当作业压差较大时, 在高压差的作用下, 进入油气层的固相量和滤液量必然较大, 相应地固相损害和液相损害的深度加深, 从而加大油气层损害的程度。

1.2 温度变化引起的油气层损害

温度变化可能引起如下两方面的油气层损害。

1.2.1 增加损害程度

1.2.2 引起结垢损害

1.3 生产或作业时间对油气层损害的影响

生产或作业时间对油气层的损害可产生如下两方面的影响:

1.3.1 生产或作业时间与油气层的损害的程度成正比。例如:细菌损害的程度随时间的增长而增加。

1.3.2 油气层的损害程度与滤液侵入量成正比。随着作业时间的加成, 滤液侵入量的加大, 油气损害的程度会加深。

2 采油过程中油气层损害及保护

对于采油过程, 虽然没有外来流体进入油气层, 但是, 任然存在着油气层损害的可能性。造成损害的最直接的原因是工作制度不合理。

采油工作制度不合理是指开采速率过高、油层压力温度改变、洗腊方式不得当以及化学处理剂不当等。这种不合理的制度对油气层的损害有这以下四个方面: (1) 应力敏感效应; (2) 生产压差; (3) 结垢; (4) 脱气。

2.1 生产压差及采油速率的确定

采用优化设计的方法初步确定生产压差和采油速率, 并用室内和现场实验对优化方案进行评价, 然后在进行推广应用。

首先根据储层的储量大小、集中程度、地层能量、压力高低、渗透性、孔隙度、疏松程度、流体粘度、含气区与含水区的范围, 其次是生产中的垂向、水平向距离, 通过试采及数据方案的互相比较, 进一步改进采油的工作制度。最后结合室内和室外矿场的评价, 最终确定应采用的工作制度。

2.2 保持油气层压力开采

如果能保持油气层在饱和压力以上开发, 可以达到油井维持较高的井底压力, 延长自喷期, 从而降低其生成成本。保持地层压力还可以延缓原油中溶解在采油生产中的逸出时间, 达到提高采油率的目的。

2.3 采油过程中注水造成的油气层损害

采油过程中注入不合格的注入水会引起地层的损害。注入水与地层岩石不配伍以及注入水与地层的流体不配伍都视为注入水质不合格。

注入水与地层岩石不配伍表现为: (1) 注入水造成地层粘土矿物水化、膨胀、分散和运移; (2) 因为注水速度过快, 造成地层松散微粒分散、运移; (3) 注入水机杂粒径、浓度超标, 导致孔道堵塞。

注入水与地层流体不配伍表现为: (1) 注入水与地层水不配伍, 形成沉淀和结垢; (2) 注入水造成地层温度下降, 同时产生有机垢。

通常, 注水或者油层温度的改变会改变地层水离子而结垢, 沥青质或者蜡纸原油也会生成结垢。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注入水会引起温度下降, 油变稠, 油流动阻力增加, 同时引起有机垢、无机垢一起产生, 堵塞油气层, 对油气层造成损害。

由于上述可知:在油气开采的整个过程中, 任何一个环节的制度不合理或者不完善都会导致油气层受到损害, 尤其注水的水质所引起的地层损害, 是可以通过控制注水水质、采取合理的注水强度、平稳注水等技术的提升来改善整个地层被损害的程度。

2.4 对不同的油气层采用不同的预防损害措施

每种不同的油气层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岩性和流体特征, 所采用的预防损害措施也是各不相同的, 所以, 对于油气层的防护措施不能一概而论。应该按照不同类型的油气层分类处理。

油气层为低渗透或者超低渗透的时候, 预防好于之后的治理, 即预防是最好的保护油气层的办法。所以, 在油气层开采的时候要尽可能的保持油气层压力开采, 避免出现气锁和乳化油滴的封堵油气层损害。而当油气层是中、高渗透的砂岩时, 应该在最初就选择合理的完井的方法、防砂措施、合理的生产压差, 从而降低油气层的损害。另外一种储层就是碳酸盐岩储层, 根据这种储层的特征, 在开采的过程中应该避免其产生碳酸钙沉淀, 从而堵塞孔道。比如处理剂乙胺四蜡酸与产层接触会破坏产生碳酸钙沉淀的平衡作用, 产生碳酸钙沉淀降低渗透率。对于中、低渗透的稠油层, 应该在针对其储层特点预防有机垢, 保持油层压力开采, 条件允许采用热油开采也是很好的措施。

对于采油过程中注水对于油气层的损害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改进, 从而提高采油效率。第一, 控制注水的水质, 使注入的水质中的机杂含量不会引起吼道堵塞, 注水中的细菌和溶解气不造成油气层的损害;第二就是选择正确的化学处理剂。这个时候应该严格遵守地层岩石、流体的相容性原则, 选择很少产生沉淀和结垢的处理剂, 以免造成油气层的损害。同时应该重点注意的是, 同时使用好几种处理剂, 应该把握处理剂之间的化学反应, 避免产生新的化学沉淀, 进一步造成油气层损害。

3 结语

本文从采油过程中的损害为出发点介绍了损害的机理以及外因条件下油气层损害的机理, 然后在此基础之上说了采油过程中预防的措施, 由于各个油田的地质条件和环境差别较大, 所以不同的油田因采用不同的措施, 这里只是概括性的说了几点建议, 希望各大油田在具体操作中能够根据自己所处油田区域的区域环境制定出自己特有的预防措施, 对以后油气层损害预防有更为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琪.采油工程原理与设计[M].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 2000.03.

[2]蔡进功, 吴锦莲等.油气层保护技术研究发展[J].钻井液与完井液, 2003.

损害与保护 篇9

1 作为“油污损害”一部分的“环境损害”

1969年《民事责任公约》所承认的油污损害是指由于“装运散装油类货物的任何类型的远洋船舶和海上船艇”逸出或排放“任何持久性油类, 如原油、燃料油、重柴油、润滑油以及鲸油 (不论是作为货物装运于船上, 或作为这类船舶的燃料) ” (不论这种逸出或排放发生在何处) 后, 在运油船舶本身以外因污染而产生的灭失损害, 并包括“事件发生后为防止或减轻污染损害由任何人所采取的任何合理措施”的费用以及由于采取此种措施而造成的进一步灭失或损害。 (1969年《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第一条。)

此一油污损害的内涵与外延都比较模糊, 没有明确油污损害的类型是否包括环境损害。在国际环保之声日益高涨的情况下, 《民事责任公约》在1984年议定书中明确肯定了对环境损害的赔偿, “除这种损害所造成的盈利损失外, 应限于已经实际采取或行将采取的合理复原措施的费用”。但由于美国的不参加, 导致《民事责任公约》1984年议定书没有生效。《民事责任公约》1992年议定书采纳了1984年议定书对环境损害赔偿的规定。但由于“已经实际采取或行将采取的合理复原措施的费用”本身具有不易确定性, 不利于实践操作。为了增加其确定性和可操作性, 国际海事委员会于1994年通过的《油污损害指南》中进一步明确环境本身所受损害的赔偿范围, 以供实践参考。环境损害赔偿 (利润损失除外) 应限于实际采取的或将要采取的合理复原措施的费用, 根据理论模型计算损害在抽象定量的基础上提出的索赔, 不予赔偿;可接受的合理复原措施的费用的请求无需限于溢油的清除, 可以包括促使受损环境恢复原状或有助于环境自然恢复的适当措施;为了确定或核实油污损害, 决定复原措施是否实际可行和加速环境的自然恢复, 进行专门研究是必要的, 如果此种研究与实际损害成合理比例, 且提供或可能提供所需要的数据, 此种研究的合理费用可予以赔偿;请求人在采取实际措施之前就复原措施的估计费用, 可请求一合理的数额, 但必须是由于财力不足, 无法实施复原措施, 且提供承诺或其他满意证明, 表明既定的复原措施一定会得到实施;在确定复原措施是否合理时, 应考虑所有相关的技术因素, 包括 (但不限于) 下述各项:① 观察到的环境状况及其变化情况被看做是由于本次油污事故实际造成损害的程度, 以区别其他人为的或自然的因素;② 措施是否在技术上可行, 是否有益于在该区域重建一个健康的生物群体, 在该群体中, 生物特征存在并正常发挥功能; ③ 受损环境通过自然进程可望恢复的速度以及复原措施可以加速 (或非故意的妨碍) 自然恢复进程的程度;④ 措施的费用是否与损害或可合理预期的结果相称。 (1994年国际海事委员会《油污损害指南》第11条、第12条。)

环境损害作为油污损害的一部分被纳入到《民事责任公约》和《基金公约》的赔偿体系中得以保障。由船东作为第一义务人首先对其进行赔偿, 由于船东承担的是严格责任, 大大减少了受害人索赔难度, 但因船东的财力有限, 《民事责任公约》实行船东责任限额制度。对超出责任限额以外的损害、由于财务上的原因导致船舶所有人不能满足受害人依据《民事责任公约》而提出的赔偿要求及船东按照《民事责任公约》对损害不承担责任的情况下, 由油污基金给予第一层次的补充赔偿, 扩大了油污损害的赔偿范围, 增强了损害赔偿的财力保障。但油污基金本身也有最高赔偿限额的规定, 即2.03亿特别提款权。若遇上巨大油污损害, 也不能满足索赔要求。于是1992年《基金公约》在2003年议定书中设立了“补充基金”, 进行第二层次的补充赔偿, 将国际油污损害的最高赔偿额特别提款权从2.03亿提高到7.5亿 (表1) 。

*资料来源:国际油污基金总裁Willem Osterveen于2007年11月6日在青岛所做的报告《The International Regime on liability and compensation for oil pollution damage》.

3个层次的赔偿责任可以使油污损害赔偿获得充分的财力保证, 环境损害作为油污损害的一部分, 当然也在被保障之列。根据公约的规定, 为控制油污的扩大而采取措施的费用以及为恢复环境而采取合理措施的费用可以得到赔偿, 而这一赔偿又可以得到有力的保障。这一规定实际上是鼓励人们积极行动, 采取措施, 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加快受损环境的恢复。但这种事后补救对生态保护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

2 生态损害的特点决定生态保护不能靠补救

生态损害是指人们生产、生活实践中未遵循生态规律, 开发、利用环境资源时超出了环境容载力, 导致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或功能发生严重不利变化的法律事实。其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第一, 生态损害的至害主体具有广泛性与多样性, 包括所有的人。

环境法学所关心的生态损害都是由人的行为引起的, 而不关心由于自然变化本身所引起的生态损害, 因为调整人的行为的法律对此种生态损害望尘莫及。生态损害的至害人不仅有自然人、公司及企业等私法人还有政府、国家等公法人及广泛的非法人组织, 即包括社会上所有的人, 正是这些人的环境行为最终导致生态损害的发生。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 生态损害都表现为由广大的公司、企业及政府的环境行为直接造成, 但这些环境行为的背后都隐藏着更广泛的个人动因。个人的消费需求是企业生产的直接动因, 政府组织开发利用资源的行动也是为了社会财富的增加, 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的各种需求。只要生活在地球上, 人们对自然就有永无止境的各种需求, 人的衣食住行哪一样都少不了大自然的供给, 人的生活就是一个不停地向大自然索取的过程, 与此同时也不停地影响自然的生态环境, 影响的程度随着人口的增多和科技的发展而日益加剧, 最终超出生态系统自身的承载能力, 造成生态损害。所以, 正是由于所有人的需求及活动而造成了生态损害的发生, 所有人都是生态损害的致害人, 所有人都“对环境负有原罪”[1]。

第二, 生态损害的受害主体也是所有的人。

生态损害虽然表现为生态环境本身遭受损害, 我们承认生态损害这一事实,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承认生态环境的法律主体地位, 生态损害对人类整体的生存构成了确确实实的威胁, 生态损害的受害主体就是人类整体, 其所损害的是全体人类的生态利益。生态损害受害主体的人类整体性是生态环境本身的整体性与不可分性。“整个地球是一个大的封闭系统, 他由许许多多细小的生产环节相互关联所组成;每一个小环节的产物或废物的输出也是另一个小环节的原料输入”。“环境的整体性不会因行政区划的改变而改变, 不会因国界的变更而变更, 不会服从关于地理变更的行政命令或司法判决。在整体的环境区域内的所有的人、集团甚至国家, 都是‘一损俱损, 一荣俱荣’”“环境组装了一个庞大的、极其复杂的活的机器, 它在地球表面上形成一个薄薄的具有生命力的层面, 人的每一个活动都依存于这部机器的完整和与其相适应的功能。……如果我们毁灭了它, 我们的最先进的技术就会变得无用, 任何依赖于它的经济和政治体系也将崩溃”[2]。局部的生态损害也许没有让我们紧迫地感觉到整个人类都是受害者, 但是全球性环境危机的到来让我们确确实实感受到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生态损害的受害人。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与不可分性把人类整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无论我们能否感受到生态损害的发生, 每一个生态损害都确确实实侵害了人类整体的生态利益。

第三, 生态损害的客体即人类的生态利益具有价值上的不可量化性。

生态利益是人类一切利益存在的基础和源泉, 是人类生存、发展并走向文明的必不可少的根基, 如果人类失去了生态利益, 人类也就失去了立命之本, 更不用提发展与文明了, 其他所有的利益对人类也将失去任何意义, 皮之不存, 毛之鄢附?人类也会处在崩溃与灭亡的边缘。生态损害的内容, 无论是自然的资源价值损害、生态价值损害、精神价值损害, 还是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和丧失以及残忍对待动物, 哪一项都无法用金钱来衡量, 再多数量的金钱也无法表示人类生态利益的损害。很典型的例子就是全球臭氧层空洞的出现可以折算为多少数量的金钱?一个生物物种的灭失又能用多少金钱来表示?这些都是无稽之谈, 用金钱的数量去衡量人类生态利益的损失, 只是自欺欺人的一厢情愿罢了。

第四, 生态损害本身具有难以恢复性, 甚至是不可逆转性。

在正常的生态系统中, 虽然能量的流动和物质的循环连续不断, 但是在一定时期内, 生物与环境以及各种生物之间会保持着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也正是由于生态系统内部不断的循环与流动, 才能使生态系统本身具有一定的张力去应对和容纳来自系统外部的各种影响, 只要各种影响的合力不超过生态系统自身的张力, 生态系统就能够继续经过不断的循环与流动而保持相对的稳定状态。否则, 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状态就会被打破, 生态系统的结构遭受破坏性改变, 生态系统的各种功能急剧衰退, 造成生态损害的发生。也正是由于生态系统自身具有应对一定程度的外界影响的张力, 才导致大多数生态损害都不是及时显现的, 而是经由相当长时间的不断积累和相当广范围的物质循环与流动的积聚, 才最终导致生态损害。再加上人类科学技术以及人类认识本身的局限性, 有些生态损害已经在某个局部发生但人们还不能及时发现, 导致这种长时性和广泛性更加明显, 使生态损害后果的显现具有缓发性。但是生态损害后果一旦显现, 往往就难以消除和恢复, 甚至是不可逆转性的。如物种的灭失、臭氧层空洞的出现等都是不可逆转的生态损害, 重金属造成的污染以及地下水的污染等也都是难以消除和恢复的[3]。

这些都说明生态损害是不能够采取事后补偿的途径加以救济的, 事后补偿的救济不能够保护生态系统结构的完整性和功能的健康稳定性。事后补偿的救济是以损害结果的存在为前提, 要求被救济的损害可以量化, 并且最重要的是被救济的损害可以通过补偿救济得以恢复到无害的程度。这些都与生态损害的无法量化性和难以恢复性、甚至不可逆转性相矛盾。通过事后的补偿救济去保护生态环境, 由于缘木求鱼, 无果而终, 最后只能导致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作为我国几十年环境保护结果总结的“局部好转、整体不断恶化”也充分说明了这个道理。并且, 生态损害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损害, 实际上也就是人们对自己的损害, 是自己对自己的损害。自己对自己的损害是无法通过自己加以补救的, 就像自己破坏自己的财产、摧残自己的身体一样无法通过自己补偿自己由此而遭受的损失, 只能是自己承受损失、独享苦果。只要我们每一个人能够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 相信任何人都不会去制造生态损害, 不希望看到生态损害的发生, 都会尽力去预防和防止生态损害的发生。生态损害之所以发生, 主要是因为人们没有认识到自己的有些行为是自残的行为, 被眼前的一己私利所迷惑, 阻挡了自己长远的视线。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我们每一个人的长远利益, 也是最为根本的利益。要想保护好生态环境, 决不能依靠事后的补偿救济, 不能走事后救济的道路, 只能在生态损害发生前进行预防, 预防的道路才是生态保护的唯一正确的基本路径[4]。

对于生态保护的预防道路, 并不是我们最近才认识到的, 国内外环境法学者对此早已有所认识, 环境法的有些原则和制度就是这种认识的具体体现。如:风险防范原则 (precautionary principle) 及有关国际国内立法, [《里约宣言》原则15;《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第1条;《气候变化框架议定书》第3 (3) 条;《跨界鱼类种群和高度洄游鱼类种群的养护和管理协定》第6条;《巴马可公约》第4 (f) 条;欧盟委员会《关于风险防范原则的公报》;德国、比利时、英国、澳大利亚和美国等国内立法也都明确规定了风险防范原则。]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环境许可证制度, 清洁生产制度以及我国的“三同时”制度等, 无一不是体现生态保护的预防道路的。但是这些制度和措施都和眼前的经济私利相冲突, 都不利于眼前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不可能得到各经济主体心甘情愿的自觉遵守, 必须要有一定的法律责任作为后盾, 促使这些经济主体去遵守这些预防的法律制度, 否则这些法律规定就是“无牙”的软法。并且, 相关法律责任的规定并不意味着各经济主体就能遵守各项预防的法律规定, 还需要这种法律责任足够的严厉, “牙齿”足够的硬, 才能阻止经济主体去违反法律规定。就经济主体的可期待利益而言, 如果经济主体觉得自己遵守相关预防的法律规定所失去的利益明显大于违反这种规定所失去的利益 (即获得的法律责任) , 那么经济主体也许就会去主动违法;反之, 经济主体就会注意自己的行为, 以免违法[5]。这就需要违反保护生态环境的各项预防措施的法律责任足够的严厉, 这种足够严厉的法律责任很显然不是补偿性的, 而是非补偿性的。因为补偿性法律责任是站在弥补受害者所受损害的立场加以规定的, 有损害就有补偿, 没有损害就无需补偿, 行为者也就不用承担法律责任, 容易给行为者造成可乘之机, 使其违法成本小于守法成本。而非补偿性法律责任是从行为者的角度加以规定的, 只要行为人实施了违法行为, 就要承担法律责任, 即使该违法行为没有造成任何损害后果, 违法行为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也是不可免除的。其目的就是预防行为人违法行为的出现, 力求使违法行为最少化。所以, 要想保护生态环境, 避免生态损害的发生, 使每一个人都严格遵守各项生态保护的预防措施, 不敢跨越雷池半步, 完善的生态非补偿性法律责任的规定是必要的。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也是同样的道理。

3 检视《民事责任公约》和《基金公约》对海洋生态保护的局限性

《民事责任公约》和《基金公约》虽然对油污造成的海洋生态损害进行一定范围的赔偿, 在某种程度上激励了人们采取积极措施防止生态损害进一步扩大和加剧, 但其本身并不能够起到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目的, 突现了《民事责任公约》和《基金公约》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上的局限性。

首先, 赔偿范围因应性扩张并没有改变《民事责任公约》和《基金公约》的初衷。TORREY CANYON号油污事故的发生, 直接催生了《民事责任公约》的诞生, 其目的就是为了对“由于船舶逸出或排放油类造成污染而遭受损害的人员给予适当的赔偿”。 (1969年《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引言部分。) 这一目的虽然没有明确只赔偿由于船舶溢油造成的人身与财产的损失, 但公约生效后一定时间内的油污损害赔偿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1970年的Irving Whale油污事故、1979年的Antonio Gramsci油污事故、1979年的Tarpenbek油污事故、1980年的Showa Maru油污事故, 1985年的Patmos油污事故及1991年的Haven油污事故等, 责任基金明确否定了对环境本身损害的索赔。]

世界各国对海洋环境重视程度的深化, 加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明确规定的各国有保护和保全海洋环境的一般义务的影响越来越大, 为了因应海洋环境保护的需要, 《民事责任公约》对海洋油污损害做了扩张性的规定, 只把“合理恢复措施的费用”作为环境损害纳入油污损害的赔偿范围进行一定程度的赔偿。这一扩张并没有根本改变《民事责任公约》和《基金公约》的初始目的, “民事责任国际公约的目的并不是建立对环境损害的赔偿责任, 而是对通过环境损害 (这个媒介) 导致的人类、他们的财产和他们的经济状况的损害的赔偿责任。在那些被搁置于图书馆的公约中, 对环境本身的损害通常仅通过‘清除危险物质费用’和‘环境恢复费用’的赔偿等术语予以反映, 这固然可以成为可能;但当无法清除和恢复时, 对环境本身损害的赔偿却成为不可能”[6]。并且, 对恢复措施的“合理性”做了严格的限制, 又在一定程度上阻挠了人们为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所做的努力。

其次, 船东的最高赔偿限额加上强制责任保险制度, 实际上纵容了海洋生态环境损害的发生。要想最大限度地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防止溢油造成的海洋生态损害, 必须对船东科以严厉的责任和技术要求, 最大限度地避免溢油事故的发生。对于悬挂“方便旗”而降低技术要求、增加事故隐患的船舶, 应加大责任的力度, 从而避免这种船舶从事海洋石油运输而造成海洋生态损害。作为规定民事赔偿责任的公约体系, 不可能存在严厉的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的规定, 而只能规定民事责任。但就是这仅有的民事制裁措施, 民事责任公约体系也没有把它用到最佳状态。《民事责任公约》对所有符合公约的国籍、吨位要求的船舶统一实行最高赔偿责任限额和强制责任保险制度。最高限额规定了船东的最大损失, 给船东设立了第一道保护, 避免了由于船舶溢油事故而导致船东的破产, 使船东还可以继续从事海洋石油运输。而强制责任保险制度又把船东所承担的有限的责任进一步分散化, 更减少了船东实际承担的责任数额, 为船东提供了第二道保护。当船舶溢油事故发生后, 双重的保护措施使船东不会感受到要承担巨大的赔偿责任, 为大量不符合技术要求的“方便旗”船舶提供可乘之机, 使海洋生态环境处于大量的溢油风险的时刻威胁之下。当溢油事故发生后, 只是对海洋生态环境损害给予象征性的补偿, 并没有从源头真正减少船舶溢油所造成的海洋生态损害。这样就好比一个人在不停地制造损害, 而有一群人为其分担损害的后果, 只能够纵容至害者加倍努力制造损害而获得收益。

再次, 《民事责任公约》和《基金公约》的适用范围的有限性也阻碍了其仅有作用的发挥。1992年《民事责任公约》的第3条和《基金公约》的第4条明确规定只有在“缔约国的领土, 包括领海和缔约国按照国际法设立的专属经济区 (如果缔约国没有设立此种区域, 则为该国按照国际法确立的, 在其领海之外并与其领海毗连的, 从测量其领海宽度的基线向外延伸不超过200海里的区域) ”内发生的船舶溢油而造成的损害才能获得赔偿, 也就是说, 船舶溢油事故只有发生在缔约国领土 (包括领海) 和专属经济区内, 船东才对此而造成的油污损害 (包括海洋环境损害) 承担赔偿责任, 油污基金才对此承担补充责任, 如果油污事故在公海发生, 则船东和油污基金就不会因油污损害而承担责任, 即使造成了非常恶劣和严重的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这很显然不利于海洋整体生态环境的保护, 再一次印证了民事责任公约体系的非环境保护目的。

4 结束语

现代环境问题之所以引起全世界的普遍重视, 是因为人类造成的环境影响已经突破环境承受能力的极限, 构成了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威胁。这种威胁的可怕之处在于, 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全球性特点。在空间上, 人类已无世外桃源, 地球上已找不到可以逃避环境灾难的港湾;在时间上, 解决环境问题已经刻不容缓[7]。在环境问题上, 只有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 才能从根本上保护环境不进一步恶化, 海洋生态环境也是如此。《国际油污民事责任公约》和《国际油污基金公约》作为2部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国际公约, 在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中, 也应做到以预防为措施, 以环保为目的。

参考文献

[1]徐祥民, 吕霞.环境责任“原罪”说.法学论坛, 2004 (6) .

[2]巴里.康芒纳.封闭的循环:自然、人和技术.侯文惠, 译.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7.

[3]V.F.韦斯科夫.人类认识的自然界[G]//吕忠梅.环境法新视野.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0.

[4]徐祥民, 巩固.环境损害中的损害及其防治探析.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网, www.7265.cn/showarticle.asp?id=2045&sort, 2008-11-13日访问.

[5]唐双娥.环境法风险防范原则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6]LOUISE D L F.The concept of environmental dam-age in international liability regi mes[G]//竺效.论在“国际油污民事责任公约”和“国际油污基金公约”框架下的生态损害赔偿.政治与法律, 2006 (2) .

损害与保护 篇10

关键词: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早期损害

1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管理控制的原则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管理控制的原则主要体现的原则有以下内容:

首先是积极控制原则,只有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得到有效的控制,我国高速公路才能为出行的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但是沥青路面施工往往工程量大、工程任务多,在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不利的因素对公路建设的质量造成不良的影响,所以对于质量的控制工作有着很大难度系数。所以积极控制原则就是不断加强对于沥青路面控制的重视程度,要从设计、施工准备、施工过程等多面考虑,要对其进行认真的审核。

其次就是注重沥青路面施工工程整体与施工细节相结合的原则。沥青路面施工是十分复杂的,不仅要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完善工程整体控制体系的建设,同时对于每一个施工的细节也要给予相应的重视程度,保证每一施工环节都能够按照技术规范,保证施工质量达到相应的标准。

2 沥青路面早期损坏与施工质量分析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十分的复杂,公路投入使用过程中沥青路面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前期对病害的处理有着直接的联系。前期病害主要的体现有车辙、坑槽等。为了保證我国沥青施工路面整体的质量,相应的工程施工队伍需要对质量控制的重点、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以及施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明确沥青路面早期损害与施工质量之间存在的关系。

2.1 高温稳定性病害与施工质量控制

这种病害在沥青路面中属于一种常见的病害,所以对其进行病害与施工质量分析非常重要。我国交通行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而且社会对于交通基础设施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汽车运行的承载量有所增加,其中也因为气候变暖的影响,导致我国沥青路面高温稳定性车辙病害不良情况越来越为严重,甚至严重影响了我国沥青路面的建设和发展。导致该病害发生的原因有很多,里面也存在着很多的偶然因素和不确定因素,其中包括沥青路面建设应用材料的基础性能、沥青路面工程建设的施工方案、同时还包括行驶车辆的承载量等因素。

这种病害的产生并不是全面型覆盖的,而且分布的十分广泛,但是追求其根本原因导致病害产生就是因为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

2.2水损害与施工质量控制

水损害现象就是沥青路面的防水性能不强,路面上的水分会深入道路内部,深入到沥青与相应的其它材料中,最终导致沥青材质脱落,破坏了道路建设材料之间的粘合性,也就导致沥青路面受到了严重的损害。水损害这种沥青路面病害可以说是最为主要的一种病害形式,在很早的时期就已经存在了这种不良现象。水损害病害会使得沥青路面建设应用的沥青混合材料变得十分的松散,导致道路的承载量受到很大的影响,当路面受到很大荷载力的时候,会使得路面承受不住产生路面的变形,会导致原本平整的路面会出现一定的凹槽,使得路面的平整度不够良好。如果不能够对水损害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处理,那么沥青路面的使用年限将很难达到预期的标准,不仅不利交通运行安全,同时我国耗费巨大资金建设的路面也不能满足人们的出行要求,会导致我国资金的应用程度受到严重的影响。

沥青路面的水损害也与工程的施工质量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如果工程建设过程中应用的大量材料没有进行合理的储存,而是粗放式的放在露天的环境中,必定会导致材料含有的水分有所增加。想要使其能够保持一个干燥的状态,对于材料的搅拌必须要在高温的环境中进行。有效的避免施工材料脆化或者是施工材料焦化的不良情况产生,使得沥青材料的粘性得到良好的保障。在沥青材料运输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对其的管理工作,不然材料就会出现严重的渗水情况,导致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很难对材料进行压实工作。

2.3 沥青路面开裂与施工质量控制

沥青路面的开裂就是路面发生了严重的破坏情况,这也是一种早期损害的现象,当路面产生的裂痕越来越大时,对于车辆行驶的安全的威胁也越多。沥青路面产生裂痕的主要原因就是施工质量没有得到良好的保障。

路面开裂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首先是龟裂,造成该病害产生的就是因为施工方案设计不合理,应用施工材料的性能没有达到相应的标准。这种病害会持续的恶化,最终会产生巨大的坑槽。

其次就是不规则的裂缝,这种病害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所应用的沥青原料不合格导致的,道路的半刚性基层受到严重的破坏,从而使得路面的裂缝越来越大,最终形成龟裂。还有横向和竖向的裂缝,这种裂缝主要是施工工艺不合格导致,裂缝的宽度会不断的增加,面积也会扩大。只有施工质量得到良好的保证,这些裂缝才会有效的避免。

3结语

上一篇:心理综合干预下一篇:理念与技术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