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视融合服务

2024-05-24

智能电视融合服务(精选六篇)

智能电视融合服务 篇1

关键词:智能电视融合服务,智能家居服务,智能家庭网络,服务交付平台

1 家庭服务的趋势与示例

1.1 家庭网络技术发展趋势

(1) 家庭网络宽带化、无线化加快

随着多屏互动 / 多设备互联业务和物联网服务的应用推广, 家庭无线网络覆盖率扩大, 家庭接入网光纤到楼 (FTTB) 与光纤到户 (FTTH) 趋势越来越明显, 家庭宽带接入速率越来越高, 50Mbps以上渐成主流。家庭无线网络应用普遍, Wi-Fi成为家庭基础网络, DLNA和Zeg Bee等无线网络技术应用增加。

(2) 家庭网络设备智能化速度加快

智能家庭网关、智能机顶盒和智能电视一体机正在加速得到部署, 家庭个人设备智能化迅速普及, 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和智能便携终端使用普遍。

(3) 家庭网络支撑平台性能提高

处理器速度提高, 缓存和存储容量加大, 芯片集成度提高。

(4) 家庭网络设备的软件平台功能提高

操作系统 智能化能 力大大提 高, 应用服务软件功能与性能增强, 软件

平台接口开放性、标准性提高。

1.2 家庭信息服务新趋势

家庭电视娱乐和家庭应用信息两大类服务是家庭服务的重点方向, 多方服务商 (包括有线电视网络商、通信网络运营商、互联网服务商、新媒体服务商和信息家电设备商) 都在运用“互联网 +”计划加快推进。

1.2.1 家庭入口争夺多极化趋势

在三网融合时代背景下, 家庭信息服务发展呈现新趋势。提供家庭信息服务的, 不但包括有线电视网络和通信网络等网络运营商, 还包括互联网应用服务、新媒体服务和信息家电设备等应用服务供应商, 家庭信息服务入口和家庭用户的争夺进入多极化, 如表1所示。

1.2.2 家庭服务“互联网 +”模式示例

(1) 阿里云家庭互联网模式

阿里以家庭数字娱乐中心为出发点, 启动了家庭娱乐计划, 制定了争夺客厅战略。着眼的重点放在整个家庭互联网, 目标是成为中国最大的家庭互联网娱乐平台, 打造一个软硬件一体化的内容生态。依赖魔盒、云OS电视机平台、云OS盒子联盟等硬件来分发内容与应用服务, 主要包括影视、音乐、在线教育、购物、游戏等方面。

家庭娱乐应用服务生态链的构建与战略合作方式为 :智能网关硬件 +软件 + 应用与服务、智能网关平台 (硬件 + 软件) 生态链 + 内容 / 应用 / 服务生态链。

(2) 东方明珠新媒体模式

东方明珠新媒体以IPTV为基础, 重点发力互联网电视, 构建以互联网电视为核心的业务生态系统, 目标是3年后 (从2015年起) 实现3000万户有效活跃用户。东方明珠新媒体所凭借的是互联网电视牌照、互联网电视内容生产商和集成商、几十年电视内容积累和版权采购优势。

(3) 信息家电设备商

信息家电设备商不但在智能家居平台方面发力 (如联想、小米、海尔) , 而且在家庭电视娱乐和家庭应用服务方面发力 (如TCL、永新视博) , 如TCL智能娱乐服务模式。

TCL集团的企业定位从“全球性规模经营的消费类电子企业集团”转变为“全球化智能产品制造及互联网服务企业集团”, 加大了技术创新, 开发了基于“互联网 +”的彩电产品和智能终端。按照互联网赢利模型 :“流量 + 用户数量”, 采用“消费互联网化、产品互联网化”思路, 开发智能家庭娱乐服务。按照纵向垂直一体化和横向生态圈, 构建客厅娱乐、健康医疗、互动视频、电视游戏、电视教育, 打造智能娱乐平台和新应用。

从上面3个例子可以看出, 有线电视网络只有创新业务品质、提高服务质量、降低运营成本和构建共赢生态, 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科学发展。

2 推进“互联网 +”的行动策略

2.1 准确把握家庭用户需求

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需要准确把握家庭用户对美好生活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变化。主要把握以下方面 :家庭服务类型多样化、个性化、融合化, 家庭服务特点网络化、移动化、智能化, 家庭服务品质高质量、高价值、最贴心, 家庭服务价格日益降低。

2.2 大力做好业务创新发展的关键工作

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需要大力做好业务创新发展的关键工作, 概括起来就是“两端一网”。

(1) 做好网络服务商的“云端”集成平台工作

包括融合电视服务集成播出控制云平台、融合通信服务云平台、互联网应用服务云平台、智能家居服务云平台、服务交付平台 (Network SDP) 。

(2) 做好用户家庭终端平台工作

包括融合 智能机顶 盒软硬件 平台、融合智能家庭网关 / 路由器软硬件平台、融合家庭应用服务交付平台 (Home SDP) 。

(3) 做好有线电视智能传输网工作

包括大容量、智能化的骨干网 (含OTN光传网、SDN数据网、CDN内容网等) , 宽带化、双向化、多功能化的HFC接入网。

2.3 打造合作共赢生态产业链

有线电视 网络运营 商需要努 力做好合作共赢的生态产业链建设工作, 主要表现在 :构建影视内容生产、提供、分发、回报的生态价值链, 构建应用服务开发、提供、交付、回报的生态价值链, 构建电视设备、网络装备、IT设备、家电产品等行业生态价值链。

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只有和内容提供商、应用服务商、设备厂商、家电厂商一起共同合作, 共同打造合作共赢的生态价值链, 才能融合产业链力量形成产业竞争力, 才能科学可持续发展。

2.4 切实解决增效降本命题

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需要切实解决好增加效益和降低成本的两大命题

(1) 增加效益

稳定和扩大用户数规模, 提高用户ARPU值, 提升主体效益和长尾收益。

(2) 降低成本

终端设备 由用户在 市场上购 买, 如电视机、手机等 ;终端设备可有远程运行维护, 包括业务升级、远程服务、故障诊断、维护管理;终端设备智能化、一机多用。

3 创新发展融合智能电视业务和智能家居服务

3.1 创新发展融合智能电视服务

以电视屏 幕为中心, 围绕电视服务进行融合创新。包括直播电视内容融合特技操作服务、直播电视融合应用或信息服务、视频点播融合服务 (VOD) 、目标广告融合服务、影视内容推荐融合搜索服务、应用商店融合服务、互动电视融合服务、电视通讯融合服务、视频监控服务、跨屏观看融合服务、家庭信息服务。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其中几个服务。

(1) 直播电视内容融合特技操作服务

操控方式为遥控器、手机、PAD等方式, 用户可以对直播的电视内容进行暂停、 回放、前看、 时移观看、多角度切换等特技模式操作。

(2) 直播电视融合应用和信息服务

用户在观看直播电视的同时, 可以激活植入的应用, 并在电视机 (或同时在手机和PAD上) 使用应用和观看应用内容。信息服务包括显示链接的信息、图片、视频、SNS评价。

(3) 目标广告融合服务

通过对用 户位置、年 龄、爱好、观看内容、观看时长、观看时段等大数据分析的支持下, 在电视门户、直播频道切换、直播频道、视频点播和内容观看的时候, 在广告时段和广告位域, 显示和播放针对特定用户的广告。

(4) 应用商店融合服务

基于智能操作系统和应用集成开发环境 (SDK) 支持, 在电视机应用商店门户的应用商店上, 集成推荐的应用服务。这些应用服务可以方便地激活、使用和停用。

(5) 互动电视融合服务

以电视大屏为界面, 以遥控器、手机、PAD为操控手段, 用户使用电视机进行商超购物、健身娱乐、医疗保健、文化教育、交通旅游等互动电视服务。

3.2 智能家居服务

以融合智能机顶盒或融合智能家庭网关 / 路由器为中心, 连接家中存储器、服务器、家用电器、家用设备和家居传感器等家居设施, 采用有线无线结合的覆盖方式, 组成智能家居网络平台, 并通过接入网与网络服务商的云端进行信息交换。

用户可以家中本地和家外远程方式控制家中的设备、电器和设施。网络服务商通过网络云端和智能家居网络结合的方式, 为用户提供智能家居服务。这些服务主要包括 :门窗等家居设施的远程控制 (包括开锁打开和上锁关闭) ;天然气、烟雾、地面等家中水电气火消防安全情况的远程监控 ;灯光、空调、电冰箱、电烤箱、电饭煲、消毒柜等家用电器的远程控制 ;机顶盒、路由器、家庭网关、电视机等家用设备的远程控制。

3.3 用户大数据服务

用户家庭大数据服务, 由家庭用户自己产生, 主要包括以下种类数据的采集和分析 :用户直播电视、VOD等影视内容的观看记录大数据 ;用户健身娱乐、商超购物、医疗保健、教育培训等应用服务记录大数据 ;用户应用商店中应用服务程序使用记录大数据 ;用户智能家居使用情况记录大数据。

通过用户大数据的分析, 可以为目标广告、影视内容推荐、商品推荐等服务提供依据。

4 探索智能家庭网络发展

创新融合智能电视业务和智能家居服务, 需要探索智能家庭网络的构建。

智能家庭网络主要特征表现在 :使用多种屏幕终端, 有线与无线融合覆盖与互联互通, 移动收看、使用与控制, 用户主动使用与参与, 计算资源池化、网络功能可定义化、服务云化, 业务快速升级与应用, 远程服务与维护, 开放、标准、合作、共赢。

在智能家庭网络发展的初级阶段, 应发挥自身优势, 独立发展, 从行业自身特点和优势, 独立发展 ;在探索阶段, 应走向合作共赢、打造生态产业链。

做好智能 家庭网络 产业化的 重要基础工作是先做好标准化引导工作, 总结国内外产业发展经验和教训, 做好标准规范的先行制订、科学引导和集中突破等工作尤为重要。

推进智能家庭网络的发展策略是集中力量、分工协作 ;先易后难、分步实施, 先设备网络、后系统平台。

推进智能家庭网络的标准方向主要有 :家庭智能机顶盒的标准化、家庭智能网关的标准化、家庭有线无线融合覆盖网络的标准化、家庭服务交付平台的标准化、家庭互联云平台的标准化。

推进智能家庭网络的重要研究方向主要有 :研究云计算、雾计算和网络功能虚拟化 (NFV) 等新兴技术在家庭网络中的应用, 研究面向服务架构 (SOA) 的服务交 付平台 (SDP) 在家庭服务交付中的应用, 研究高质量、高安全、低干扰的家庭有线无线融合覆盖, 研究家庭互联网和家庭云。

推进智能 家庭网络 的关键要 素主要有 :构建开放、标准、融合的智能家庭网络系统平台, 构建广播电视、通讯、ICT、消费电子等行业合作共赢的产业生态系统, 整合“产学研用”力量, 集中突破关键技术与产品的产业化。

参考文献

智能电视融合服务 篇2

人们在创造产品功能的同时,也会赋予它一定的形态,当形态表现出有机的性格和表情特征时,就有了生命力,形态变化既代表着产品外观品质的呈现,同时也包括设计师要表达的情感,更反映了消费者对于审美的心理需求和偏好。设计美学把形态的创造和感性活动的规律作为其研究的主要方向,为了使产品更加“美观”与“和谐”。随着产品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由于大多数产品在制造工艺水平上不相上下,因此,设计师单凭掌握的各种现代最新技术是不够的,还必须将自己的感情融人到设计中去,必须确定何时何地将风格因素结合到具体的设计中,使其格调与色彩的运用能适合现代的趋势,并完美地将它们与功能性因素结合在一起,产品形态会其有较长的生命力。工业设计的研究方向更加侧重于人与产品密切“沟通”的部分,结合目前互联网的繁荣发展背景,电视机的创新主要在于“人性化”设计,即“用户体验”设计。

基于信息时代的服务应用构建

随着新功能和新技术在智能电视中的集成,未来电视设计将走向信息平台构建,以大数据为导向,整合移动感应、物联网和虚拟现实。所谓移动感应指移动过程中能自动与其它电子设备连接,随时随地交换信息;物联网指物品与网络连接,物与物、物与人之间可以自由交换信息;虚拟现实指数字化模拟出来的三维空间。移动互联网对设计的影响,产品设计关注重心有走向非物质性的趋势,即从注重物品形态转向更注重使用体验、交互方式、产品服务内容等设计。

1.由结构设计转向逻辑设计

过去,设计与材料、结构密不可分,电视的功能建立在复杂可靠的产品结构上,这是设计的中心问题。数字技术改变了人和产品之间的交互方式,信息时代交互产品的设计不再是一个以造型为主的活动,不再只是设计出精美或实用的物体,设计应更关注人们使用产品的行为。

所以,在微电子为特征的信息技术支持下,电视机外形更像一个“黑箱”,但内容复杂化、功能多样化、界面层次化,增加了很大重叠性功能操作,有些操作键甚至是隐形,这必然使产品对人的逻辑思维有越来越高的要求。

2.由遥控按键操作转向触摸虚拟设计

信息技术在社会领域的广泛渗入,人机交互从过去的复杂操作转变为简单点击和触摸,逐渐取代物理按键输入方式,精心设计的触摸方式给用户带来简单易用、新颖时尚和富有吸引力的享受过程。

相比传统遥控按键操作方式,触摸设计是一种虚拟操作和交互方式,具有更多优点:一是简单直观,只需一个指头轻轻点击即可,更适合人的自然习惯,互动感真实;二是干扰性小,触摸方式对周围环境几乎没有噪音干扰,增加了舒适性;三是是可靠性、耐久性更好,符合可持续设计原则,传统机械式操作因使用频率过高,很容易磨损,而且当功能更新时,就需要重新安装界面,触摸设计只需更新系统即可,按键可以用于多项功能,从长期看,能减少总成本。

3.由功能设计转向服务方式设计

信息时代的设计不仅与技术和质量有关,还包括产品形成的生活方式与服务,电视机设计从传统的媒介应用走向网络、交友、视频等日常休闲与生活服务。设计师运用设计方法和手段帮助用户找到更合理的未来生活方式,扩展电视的社会功能与伦理价值,而用户以电视为信息平台获取各种生活便利。

电视机作为服务平台设计

服务指为客户提供信息、材料、产品、体验等内容的过程,服务的形式包括提供有形产品、无形产品、创造氛围和体验、满足心理情感的活动。

当前,电视设计从传统产品走向普适计算、互联网、多功能和智能化,人对电视的认识和使用从过去单向接触变为情景互动,构成了人机认知的新情境。

未来智能电视的定位应该是家庭影音娱乐设备。

1.家庭:智能电视作为拥有高清画面和高品质音效的信息被动消费设备,面向的是家庭单元,而不是个体单元,这和平板、智能手机是有区别。电视的定位应该是一个以家庭共享同乐为目的设备终端。

2.影音:在资讯发达的当下,智能手机、平板取代电视成为用户获得最新讯息的首选途径,但用户永远都需要高品质的影音设备,以满足视听享受。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体育直播等高品质流媒体内容依然需要电视这一载体。

3.娱乐:电脑、平板、手机等智能设备的普及让用户的工作生活更方便,却让家庭成员的关系变得疏远。家里人人抱一个智能设备,各玩各的,不应该是家庭的未来。客厅应该重新成为家庭的中心,成为家庭成员的共同游戏娱乐中心。智能电视应该成为家庭娱乐的关键设备,如家庭游戏终端、卡拉OK等。

智能电视应以家庭为目标客户群体,以高品质影音娱乐设备为目标定位,以满足用户家庭成员间共同娱乐需求为终极目标,在交互方式和内容获取两方面进行创新。设计重点由外在物质形态转向信息层面、交互使用和服务内容。好的设计不仅与技术和质量有关,还包括产品形成具有号召力的生活方式与服务。

智能电视融合服务 篇3

根据广电总局发布的《2013年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报告》, 互联网用户的快速增长使视听类新媒体业务持续发展, 形成一个融合与激变的市场新格局, 因此我们期待突破, 要用全新思路适应视听新媒体的新要求。

新媒体是一个以技术为先导、以内容为主导、以运营为手段的新型产业形式, 新技术是驱动力。在新媒体如火如荼发展的今天, 受到互联网的冲击, 北京地区的电视开机率仅30%, PC、智能手机、i Pa d等个人媒体终端的使用频率迅速增加, 这些都说明着多屏战国时代已经到来, 对于新华社而言, 这是一次“机会”。

2 OTT服务:建立自主掌控新渠道

播发渠道是我们最为缺乏的资源, 在新媒体时代可以利用技术手段得以扩展, 创建可自主掌控的新渠道, 来支撑新华社内容发布, 不再受制于人。最近大家谈的最多的微信, 利用OTT (Over The Top) 服务理念, 直接面向用户提供服务和计费, 使运营商沦为单纯的“传输管道”, 无法分享巨大商业价值。“OTT TV”则是“OTT”业务的一种, 是指利用统一的内容管理和分发平台, 集成互动功能的互联网电视。终端可以是电视机、PC、智能手机, 等等, 强调服务与物理网络无关, 采用“云电视”技术架构, 市场上的Apple TV及Google TV即是此种模式。

新华社各类以屏幕为载体的视听新媒体业务依托“OTT TV”概念, 可以实现由不同终端界面各自分开的传统发布渠道, 向系统的、网络的、能够进入移动互联网终端的整合终端转变。将现有屏媒、I P T V、手机电视、手机客户端等产品实现终端集群化融合发展, 推动我社屏幕终端连片连网、互联互通, 形成自主掌控的渠道和终端, 并借助移动互联网打通与终端受众的联系, 不断完善交互手段, 不断形成新的商业盈利模式。同时, 可以借助国内外各分社的地方优势联合发力, 内容精准营销、平台全面覆盖, 创造独有的以分社协同工作为主的商业推广和营销模式。这也是一次大胆尝试并希望是一次成功的实践。

3 新的商业机会:新媒体改变受众行为

新闻信息集成服务的核心任务之一是寻找新的盈利模式, 在谈论技术之前, 我们研究了新媒体市场营销目标, 即将适当的信息在适当的时候, 传递给适当的受众。信息传播逐渐从广而告之转为寻求建立直接面向消费者的能力, 能否出色地吸引消费者参与并与其互动, 被视为能否盈利的关键。

在这样的营销目标下, 必须了解新媒体时代受众的行为变化。在看电视的同时使用手机这种多屏行为已经变得非常普遍, 这样的行为带来了巨大的商业机遇。85%的受众在观看电视时使用第二屏:浏览网页、即时通信聊天、收发电邮或者在线购买, 年轻用户中这种多屏行为更为普遍。这些分屏行为不是分心那么简单, 可以通过交易类和非交易类的手段来实现商业转化。

中国互联网监测研究机构DCCI曾发布过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消费行为模型SICAS, DCCI认为, 网络时代用户消费模式随着互联网与用户行为轨迹的变化不断改变。Web2.0、移动互联网创造了基于用户关系网络的营销生态, 用户与好友、用户与企业相互连通自由对话, 用户不仅可以通过互联网主动获取信息, 还可以作为信息发布的主体, 与更多的好友共同体验分享。消费信息的获取甚至不再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而是关系匹配-兴趣耦合-应需而来的过程, 社会化媒体与传统媒体单向传播相比有着极大的优势。

广告市场份额也在随受众习惯改变而改变。在未来两到三年内, 全球广告市场的30%将体现为互动广告、移动广告和社交媒体广告。面对着终端受众在屏幕前的“三心二意”, 我们能做什么?在了解了市场营销方面的数据以及受众行为习惯变化情况之后, 对新华社而言, 从内容创新、资源整合, 甚至是广告开发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 新华社OTT服务:整合资源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意识到, 户外屏幕、电视、P C、智能手机等不同屏幕争夺着受众, 但是, 这不是单选题, 不能仅抓住一个而忽视其他, 应当根据用户需求对象化、个性化推送内容, 根据不同尺寸屏幕来设计互动功能, 融合发展才是共赢之路。

新华社屏幕新媒体依靠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 通过OTT服务模式向“终端+平台+内容+应用”转型, 是围绕提高“内容”对象化、个性化以及交互性来设计的, 这里的内容定义, 较以往有了较大扩展。除了以新华社新闻信息为核心, 还融合互联网信息及“用户”自有信息, 还可将APP应用作为内容发布管理, 实现数字化全媒体内容推送。

(1) 终端。除了内容之外, 终端是最贴近受众的设备, 通过智能操作系统, 可以将户外屏幕、电视、手机等不同尺寸的屏幕互联互通, 是实现屏幕媒体OTT服务的物理基础, 也是所谓智能信息交互终端。特点是终端价格低廉, 对用户屏幕无需改造。除了可以实现传统屏幕媒体所必备的视频、图片、文字组合显示以外, 还可以实现智能应用部署和运行, 针对不同类型的内容, 设计不同互动方式, 所有的多屏交互操作有了共同的基础。

(2) 平台。既然是平台, 就应该是可随内容不断扩展的, 云架构是不错的选择。构建位于PAAS服务层的公共基础技术平台, 可以应对未来不同的信息产品应用。

在这一平台中, 区别于传统屏媒播控系统的特点:首先是大数据分析技术的使用。通过数字化手段建立和受众的直接联系, 获得受众行为数据、兴趣、喜好、谈论的话题、社会关系及互动情况, 结合受众所在地区、时间等因素, 实现基于情境和兴趣的推送。

其次是社会化媒体的使用。在目前受众时间和注意力碎片化的时代需要利用社交关系来进行口碑营销, 基于关系的信息传播符合互联网时代网络化社会化的传播方式。通过微信、微博等社会化媒体, 对受众进行细分, 使新华社具备创造热点话题, 追踪舆论领袖的能力。

第三是不断创新的互动技术。互动形式可以随着技术发展而不断推陈出新, 标新立异, 但互动的本质是产品与用户的黏性足够强, 并且提供给用户良好的互动反馈和互动引导。

我们将互动分为浅层次互动和深层次互动。浅层次互动即单纯通过技术实现的互动操作, 一般常用于新闻信息产品与受众的初次互动, APP, Ht m l 5, 二维码, L BS, A R已经开始成为众多常规交互技术和功能之一。浅层次互动之后是深层次互动, 即内容互动, 通过移动互联网, 受众与新闻信息产品的互动扩展为人与空间、外部信息、产品内容的多维互动, 最终提高受众黏度, 大大提升营销覆盖范围和想象空间。

第四是必须实现多屏互通。智能手机等个人终端越来越体现它的社会化属性, 而同时又有绝对的私人属性。原本分属不同行业的户外大屏、手机、IPTV等业务在多屏并存的生态系统中仅关注一屏是很难取得成功的, 不同屏幕的作用是不同的, 避免内容同质化倾向十分重要, 多屏不应当仅仅是互通, 而更多的应该是互动、用户分享以及精准的个性化信息投放。

(3) 应用。新华社屏幕媒体OTT服务特别之处正是在于可以通过智能交互终端实现APP应用部署和运行, 针对不同类型的内容, 设计不同互动方式, 多屏交互操作有了共同的基础。通过A PP应用部署, 传统单向传播方式的户外屏幕可以通过专业应用聚合新华社各类信息资源, 进行用户行为分析, 为用户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不断通过技术进步扩充交互方式。

5 智能信息发布生态系统:屏幕新媒体发展新思路

OT T服务通过一系列先进技术的融合创新, 以及技术营销理念的引入, 可以建立起依托移动互联网的, 可自主掌控的虚拟服务渠道, 搭建可以不断扩展的智能信息发布平台, 通过智能信息交互终端发挥内容优势, 形成独具特色的“智能信息发布生态系统”。“用户”和“受众”被授予更多的权限, 并分别获得新华社不同类型服务, 例如, 用户可以和新华社一起成为信息产品的制造者, 受众则可以获得个性化和对象化服务, 并可以通过不断增加的互动功能获得移动互联带来的新鲜感受。

在这样一个生态系统中, 以“智能信息交互终端”设备为中心, 受众不论是采取何种移动终端设备, 他的信息均会通过“智能信息交互终端”设备收集、处理或交互。各分社只需要配合“用户”需要完成低成本的APP开发。整个OTT服务平台很类似一个“应用商店”, 某个屏幕上需要面对什么样的受众, 有什么主题报道策划, 具备什么样的交互方式, 就运行什么样的APP。最终实现各类新闻信息产品聚合、配合, 搭建标准统一、互相兼容、网内用户相互信任、终端个性呈现的采集生产体系, 提高智能化、协同性、兼容性水平, 提升信息产品载体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OT T服务以达到创新用户体验, 创新营销模式为目标, 通过对新华社屏幕媒体OTT服务模式的分析后, 除了传统屏幕媒体“广 (而) 告 (之) ”的盈利方式, OTT服务可以带来一些新的盈利方式, 例如:支持富媒体的互动广告, 可以在传统广告上增加一层互动功能来实现, 此时以手机、i Pad为主的第二屏幕可以很好用来扩展互动体验。包括用户可以实现长视频播放、提交反馈、索取样品、参与用户调研等。通过有趣的互动让用户“得到一些而不是失去”, 并通过合作厂商获得利润。同样, 由于实现了多屏互通, 那么移动广告同样也可以根据内容有针对性地发布给受众的移动终端APP应用。

O2O盈利模式 (即Online To Offline) , 也即将线下商务的机会与互联网结合在一起, 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这样线下服务就可以用线上来揽客, 消费者可以用线上来筛选服务, 还可以在线结算。由于在OTT服务中借助大数据分析和APP应用, 实现了多屏互通交互, 原本枯燥的新闻信息背后隐藏的商业信息和消费信息可以浮出水面, 通过交互技术推荐给受众直接购买。一是移动互联网增值服务, 包括手机报、手机游戏服务和无线增值服 (WVAS) , 主要通过向手机用户提供内容和移动运营商收取内容服务的收入分成。二是互联网增值服务, 由于新华社屏幕终端连片连网, 可以借助新华社的报道策划能力为用户提供一系列线上线下结合的推广解决方案, 从而获得盈利。三是其他营利方式。由于OTT服务实际上创造了可自主掌控的“新华”智能信息发布生态系统, 非媒体客户可以和新华社一起来设计符合互联网规律的信息产品, 在“新华”智能信息发布生态系统中运营, 创造新的营利模式。

6 结束语

面向三网融合的智能电视系统设计 篇4

国外也一直在进行三网融合业务的开展和推进, 其中美国、英国、法国和日本比较突出。美国很早就成立了联邦电信委员会来促进三网融合的发展[4], 并于1996年颁布电信法来促进广播、电话、有线电视、网络影视服务等业务互相渗透融合。英国电信不仅提供互联网、电话等通信服务, 也提供网络电视频道;英国广播公司 (BBC) 也提供网络服务;在2003年英国成立的通信业管理机构Ofcom融合了原有电信、电视、广播、无线通信等多个管理机构的职能, 极大地促进了网络融合的发展。三网融合在法国发展最快, 预计2014年将有50%以上的家庭选择三网融合的服务[5]。日本正在着手开发下一代网络NGN、以及日本总务省在2010年向国会例会提交了《信息通信法》草案, 以便消除电信、广电和互联网之间的界限, 提供自由参与竞争的环境, 来实现三网的融合和发展。

因此, 网络融合是发展的趋势和必然, 三网融合将是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与服务化融合发展的战略性产业, 将得到快速推进和实现。在三网融合的大环境下, 电视将是一个支持多种媒体的信息平台, 成为三网融合的重要载体。该文提出面向三网融合的智能电视系统设计, 建立了广播电视网、电信网和互联网之间的互联互通技术, 实现了高清数字电视、IPTV、网络视频等各种服务和应用, 能够进行快速推广应用。

1 实施方案

首先基于TV So C单芯片来搭建面向三网融合的智能电视的硬件系统, 基于硬件系统、以Android4.X操作系统为基础完成软件系统构架设计以及数字电视、IPTV、互联网应用等模块的接口定义。

采用模块化设计的方式分别单独完成数字电视模块、IPTV模块、互联网应用等模块的软件设计, 以及完成智能电视的交互界面设计。

最后基于智能电视的硬件系统和软件构架, 通过软件来集成数字电视模块、IPTV模块、互联网应用等模块, 完成模块与接口的链接, 完成整个软件系统的设计。

2 硬件系统实现

智能电视系统的硬件框图如图1所示。硬件系统基于高集成度的TV So C单芯片, 接口电路包括模拟AV音视频接口、HDMI接口、USB接口、SD卡接口、有线网络和无线Wi Fi接口、CA小卡接口、Tuner接口, 存储器包括DDR, NAND Flash, SPI Flash, 以及电源管理模块、喇叭功放、IR和LED等。

TV So C的CPU为双核为ARM cortex-A9, 最高为1.5 GHz时钟频率;GPU为四核ARM Mali-400 3D GPU, 图像处理能力达1 600 Mpixel/s和40 Mtri/s (每秒输出百万个三角形) ;帧存贮及数据缓存采用1 Gbytes DDR3-1600, 程序存储采用4 Gbyte Nand Flash和16 Mbit SPI Flash;Wi Fi采用2.4 GHz和5 GHz载频, 支持IEEE802.11.b/g/n无线协议、Wi Fi Display等;有线网络的网络MAC和PHY由TV So C系统集成, 简化了有线网络设计和提升了网络的稳定性。

采用数模一体Tuner实现了模拟电视、DVB-C和DT-MB数字电视, 模拟电视信号经过Tuner调谐处理后直接以IF中频信号给到TV So C;DVB-C和DTMB则在调谐处理并经过Demod后输出TS流信号给到TV So C, TV So C从CA卡中获得密匙对TS流进行解密、进一步进行解码和播放节目。

Nand Flash用于存储操作系统及应用程序, SPI Flash用于存储Uboot程序。系统上电时, 首先运行Uboot程序, 实现CPU寄存器、DDR等硬件初始化, 建立好内存空间映射等操作系统运行的软硬件环境, 然后开始加载Nand Flash中的操作系统Kernel、文件系统以及应用程序等, 系统上电完毕开始正常运行。

3 软件系统实现

智能电视系统的软件构架如图2所示。软件系统基于Android4.X操作系统, 并根据智能电视的特性和需求来进行扩展后形成。整个构架分为4层:最底层为Linux内核层, 然后是Android运行库和lib层, 接着是应用程序框架层, 最上层是智能TV应用程序层。

1) Linux内核层。位于整个系统的最底层, 为整个系统提供最基本服务。不仅将底层硬件的驱动包含在其中, 而且提供进程控制和进程调度。智能电视的硬件驱动包括显示芯片驱动、Wi Fi驱动、声音驱动等都放在这一层。

2) Android运行库和lib层。Android运行库层与Android lib层, 是操作系统与应用程序的沟通桥梁, 应用分为函数层 (Library) 和虚拟机 (Virtual Machine) ;函数层为Android原生库, 包括Open GL/ES, Webkit等, 实现图像处理、浏览器引擎等;Dalvik虚拟机可以有多个实例 (instance) , 每个Android应用程序都用一个自属的Dalvik虚拟机来运行, 让系统在运行程序时可达到优化。TV lib是根据智能电视需要添加的C和JAVA函数库, 包括DTV硬件数据接口、DTV CORE、DTV CA等。

3) 应用程序框架层。应用程序框架层包括Android应用程序框架和智能TV框架层。Android应用程序框架是编写Google发布的核心应用时所使用的API框架, 采用这些框架来开发应用使得程序开发的架构设计得到简化。智能TV框架是根据智能电视的需要添加的额外管理服务, 包括DTV SDK, TV services等。

4) 应用程序层。应用层的所有应用都是针对智能电视来进行专门的开发和定制, 在保证与Android系统API兼容的基础上对Android系统进行了扩展和修订, 增加了IPTV框架和应用程序、数字电视管理框架和应用程序、Web框架和应用程序等;以及修改网络接口及协议栈, 支持UPNP, IGRS等。

4 关键技术实现

1) 智能电视平台技术

面向三网融合的智能电视系统采用软件共平台设计, DVB-C、IPTV、互联网应用及本地应用等都是智能电视系统的一个应用, 易于集成和管理。

2) 数字电视接收技术

智能电视系统整合了DTMB和DVB-C数字电视解调解码技术;CA通过软件模块集成, 采用小卡可接收和播放DVB-C数字电视, 并具有电子节目指南功能 (EPG) 。由于CA采用了软件模块化设计, 根据不同CA可进行客制化升级, 能够很好地满足各地广电运营商的定制化需求。

3) IPTV技术

智能电视系统基于中国电信IPTV2.2标准研发。中国电信为IPTV内容服务提供网络平台支撑, 网络内容服务平台为IPTV提供正版节目内容, 智能电视系统实现对IPTV节目的接收、音视频解码与显示、节目搜索与节目管理、电子节目导航EPG、软件与数据在线升级等功能与应用。

智能电视系统的IPTV是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的Web View组件, 使用Web Kit的渲染引擎来加载和显示网页内容, 使得显示的内容可通过后台服务器来控制和自动更新, 避免了电视终端由于频繁更新内容而消耗的资源, 而使用者能够实时享受服务器端更新的内容。

4) 超级浏览器技术

智能电视系统在保证兼容Android4.X所具有的浏览器基础上, 对Web Kit、Web框架及一些互联网访问应用程序进行了修改、优化和补充, 实现了全网超级浏览器。全网浏览器支持Flash 10.1和HTML5, 有效提升了CPU的使用效率, 能够直接快速进行网页浏览、网络视频在线播放、搜索、网络微博等功能。

5 应用情况

面向三网融合的智能电视系统的应用主页如图3所示。主页具有数字电视、IPTV、互联网、本地媒体等用户交互接口, 通过电视遥控器进行操作可调用数字电视、IPTV等应用。

目前采用该系统的多个智能电视产品已经大批量进入市场, 例如E680系列销售已经近百万台。这些产品只需要一张小卡而无需机顶盒就能观看数字电视, 通过IP-TV可以随时获取网络直播或点播节目, 采用浏览器可进行快速上网冲浪等, 给用户带来了良好的视听体验, 颇受市场好评。

6 结束语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高集成度TV So C和Android4.X操作系统的面向三网融合的智能电视系统, 详细阐述了智能电视的实施方案、硬件和软件的实现以及系统关键技术的实现。智能电视系统的数字电视、IPTV、互联网应用及本地应用等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和通过软件集成, 易于移植和推广应用。采用该系统的智能电视产品目前已经大规模产业化应用, 带来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胡瑜熙, 郑毅.三网融合发展现状探讨[J].电讯技术, 2008, 48 (5) :12-16.

[2]温建伟, 王厚芹.国际三网融合进程评价与启示[J].电视技术, 2010, 34 (6) :113-115.

[3]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意见的通知[EB/OL].[2014-04-25].http://www.gov.cn/zwgk/2009-05/25/content_1323641.htm.

[4]GREENSTEIN S.Legislating entrepreneurship:an oxymo-ron?[J].Micro., 2006, 26 (4) :4.

智能电视融合服务 篇5

美国:移动终端看电视即将实现

由于智能手机和数字电视机等设备在美国迅速普及, 为移动网与电视网融合奠定了物质基础。如at&t公司推出的对U-verse (IPTV) 用户的附加服务, 即在外出时, 仍能使用i Phone等终端享受U-verse服务。使用时无附加费, 但只限于U-verse的用户。这就是所谓的TV Everywhere (电视无处不在) 的服务。

愿意使用该服务的用户, 使用U-verse的ID码, 在i Phone、i Pad上面下载专用应用程序, 通过手机触摸屏进行操作即可。通过无线局域网可检索电视节目频道, 可在任意时间收看自己最喜爱的任意节目 (电视无处不在) 。此外, 如使用该服务的话, 通过i Phone可一边浏览U-verse节目指南, 一边实现对自己家里的DVR (数字视频录像机) 远程操作。at&t公司的黑莓手机用户现在也具有了这种功能。

美国Silicon Image公司开发出转换适配器, 它可让智能手机等设备, 具备高速视频传输接口“MHL (Mobile High-definition Link) ”标准。转换适配器只需连接到数字电视机的HDMI接口与相应的智能手机上, 就可以把智能手机的视频和音频, 传送到大屏幕的电视机或监视器上, 进行观赏。

美国有线电视公司正在积极推动移动视频服务。如Comcast、Time WarnerCable等公司, 已在两年前就允许其用户在家中通过移动设备观看电视节目, 但还不允许其用户在户外使用移动设备观看电视节目。

大多数有线电视公司也不能允许其用户, 将内容下载到移动设备中, 在户外观看。但在2013年将会有变化, 一些有线电视公司将实现向用户的移动设备传输视频。在2012年12月份, Comcast公司宣布, 在其针对移动设备的APP应用Xfinity TV Player之中, 加入了边下载边播放的功能。Comcast公司表示用户将能够从Showtime、Starz、Encore和Movieplex网络上, 下载节目内容至移动设备中, 以便在不能接入因特网的地方进行离线观看。

Time Warner Cable公司, 作为美国第二大的有线运营商, 将会很快在TWC TV (针对iPhone和iPad以及安卓设备开发的APP应用) 之中加入“户外观看” (“out of home”) 。在2013年1月, Comcast公司和News Corp达成协议, 其中就包括允许其用户下载Fox的节目至移动设备之中。

日本:移动网与电视网融合状况

根据日本趋势研究所的一项调查显示, 有83%的智能手机用户观看网络视频。目前, 日本各移动服务运营商提供的包月制“手机视频”的用户数量, 在不断增长, 这也促进了移动网与电视网融合的融合进程。

近日, 日本各移动服务运营商纷纷宣布, 将推出可同电视机HDMI接口连接的小型STB终端, 把移动网与电视网融合推向高潮。

NTT docomo

NTT docomo公司宣布“D视频”服务从2011年11月18日开始向社会提供服务以来, 截至2013年3月19日其用户数已超过400万户。D视频服务是把日本的国内外电影、电视剧、动画、音乐等约7000部作品配送到智能手机等终端上, 每月收525日元, 就可无限制的观看。

“D视频”的服务, 可让多设备共享。docomo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终端中, 如果任何一个注册成为会员了, 数字电视就可以最多有5台使用“D视频”服务。

NTT docomo公司在2013年1月22日又宣布, 将推出移动网与电视网融合新服务。用户只需在电视机上的HDMI (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 接口中插入dstick卡 (电视机的小型STB终端) , 就可以在电视机上享受面向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提供的视频服务。

它作为“docomo的智能家居”一个组成部分推向社会。服务内容有在线视频服务“D视频” (d Video) 、“D动漫商店”、在线音乐服务“D Hits”以及YouTube (全球著名的视频网站) 的视频在内的总计约有7300部电影、电视剧以及有人气的动画片等节目。从2月1日开始已经向7万台电视机免费派发此类服务。

KDDI和软银移动

KDDI于2013年2月19日宣布, 将推出可同电视机的HDMI接口连接的小型STB终端, 称作“Smart TV Stick”, 经由因特网传送到智能手机等上面的视频, 能在电视上欣赏。只要有一台带HDMI接口的数字电视机和Wi-Fi无线网络连接环境, 即使没有电脑, 可以在电视上浏览互联网。由2013年2月23日开始, KDDI公司在日本各地开始销售该产品。把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作为遥控器使用, 通过输入字符 (用手机的触摸屏和声音输入) , 就会把检索的信息通过Smart TV Stick输入到智能电视机上, 操作很容易。

Smart TV Stick配备了陀螺仪传感器, 用智能手机专用的遥控器应用程序, 对电视进行操作。因电视画面要用陀螺仪传感器软件进行操作, 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应用程序, au智能路径约有100个应用程序, 对于Google Play应用程序约500个。手机的遥控应用程序使用Android操作系统。相应iOS的操作系统, 正在研讨中。

对个人电脑, 除了Android的应用程序外, 也提供Windows OS (XP SP2以下) 和MAC OS X (10.5以下) 应用程序。同时也还提供i Phone等的i OS应用程序。提供视频质量为854×480像素, 根据终端的网络环境, 可以自动选择四个传输速率。

智能电视融合服务 篇6

研讨会开始, 与会者一起观看了晋城双向互动电视平台视频展示, 从中可以了解到晋城互动电视的运营效果, 在过去的半年内, 互动电视用户使用率已超过65%, 现在晋城市民对互动电视已经逐渐产生了依赖, 新的用户习惯正在养成。我们相信在全双向接入的基础上, 晋城互动电视将很快进入发展的通道, 产生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过去的一年是天柏转型的第一年, 也是广电业界对三网融合新业态进行深入思考的一年, 什么样的NGB技术平台才真正适合中国广电三网融合的大环境, 什么样的应用模式才真正满足人民对三网融合盈利空间的预期?研讨会上天柏宽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吕品题为“面向三网融合业务的NGB发展策略”的演讲、天柏集团副总裁张纯刚博士作的“面向三网融合的NGB发展方案”演讲, 以及其他嘉宾的演讲都给出了很好的回答。

这一年, 三网融合的号角响彻全国, 天柏紧紧抓住历史机遇, 励精图治, 精彩转身, 在转型第一年, 即推出整合了多项技术创新的互动电视应用服务平台, 取得良好的市场业绩, 上交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天柏互动电视应用服务平台是集团多年技术积累的心血之作, 包含网络、平台以及应用三个层次, 融合了集团多项专利技术。该平台采用模块化设计, 既可全套使用, 也可局部与其他技术对接, 具有很好的灵活性和开放性, 其创新、贴近广电需求的设计思路使之越来越受到客户的欢迎。

扬长避短技术创新天柏网改方案拔得EoC市场头筹

今年7月, 天柏EoC高频网改产品在湖南取得了100%中标的优异成绩, 显示了EoC技术的强大潜力, 也让天柏成为双向市场上的一匹亮眼黑马。

广电网与电讯网有着截然不同的技术特点和商业模式, 因此广电网的双向发展模式必须独树一帜, 扬长避短, 发挥自己的优势。

天柏双向网改方案不仅能提供足够的带宽, 更强调“全面接入”, 在接入率上超越电讯, 在快速实现全网宽带覆盖和低成本的全面互动接入的基础上, 根据业务的发展需求, 灵活地提供相应的带宽。天柏双向网改方案不只关注增量市场, 更注重“激活”现有数字电视平台, 在积极推进高清互动新平台的同时, 也能通过外加双向模块和软件升级的方法在已有的平移机顶盒实现各种双向业务。在进行线路改造时, 高度注重网络管理和运营支撑系统建设, 与BOSS系统的对接, 打造一个全业务的双向平台, 为运营维护和业务运营提供保障。

主流的技术解决方案加上独特而贴近用户的理念, 使得天柏EoC技术获得越来越多客户的认可, 确立天柏集团双向网改领军企业的市场地位。

DASS:应用业务取得突破

2010年8月, 天柏正式与苏州广电签署了中间件合作协议。加上富庶的无锡、常州地区, 天柏DASS (数字电视应用支撑系统) 几乎赢取了1/3江苏市场。截止到目前, DASS的商用覆盖版图已经扩大到超过1000万用户, 这是真正符合国家中间件标准的中间件产品所取得的最好市场成绩。

而天柏所倡导的“用播分离”的创新体制, 将打造一个开放的应用服务平台, 把各种不同终端上已有的应用软件平滑地融合到电视上, 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增值业务的开发和应用, 为数字电视行业解放生产力。这就是DASS的模式创新, 其开发模式是开源软件、自由下载、自主开发, 应用模式是用户主导, 均与传统中间件有很大区别, 其好处也是不言而喻。

2009年底, 天柏与上海交通大学联手, 面向在校大学生举办了以DASS为基础的应用创意征集比赛, 充分体现了这样的模式创新, 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学生们通过简单的培训, 利用仿真器设计出了数十款令人耳目一新的应用软件, 让人看到蕴涵在广大用户之中丰富的创意。一个稍有编程基础的学生, 利用开源软件就能够迅速成为电视应用的SP。通过这次比赛, 交大学子中产生了两家创业公司, 显示出天柏互动电视应用服务平台模式创新的强大生命力。

拓展杀手级增值业务-电视体彩

除了打造开放的应用服务平台, 天柏转型之后的另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引入了一些杀手级的增值业务,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电视体彩。

天柏已经与知名博彩技术提供商亚博科技及知名信息技术提供商瑞高信息达成意向, 将合作开发电视彩票业务。由香港上市公司亚博科技进行系统开发的体育彩票幸运赛车游戏, 已经获得国家财政部的批文 (财办综[2010]82号) , 先期在湖南省试点, 逐步铺至全国。

在国家有关部门的直接领导下, 天柏将着手与亚博科技及瑞高信息合作进行幸运赛车电视版的开发工作, 并与部分省市广电网络公司合作进行落地尝试。

上一篇:紫外光电探测下一篇:官场现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