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英语

2024-05-21

三年级英语(精选十篇)

三年级英语 篇1

一充分利用英语歌曲,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儿童心理学的特征告诉我们, 唱歌能使学生感到松弛、愉快、满足, 产生兴奋情绪。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有意注意的时间不会太久, 很难在课堂40分钟里全神贯注地听课, 而悦耳动听的歌曲调节和调动了儿童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创设了一个充满关爱和轻松的学习环境, 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者变成始终保持高度学习兴趣的主动参与者。因此, 教唱英语歌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手段。课前一首歌, 是组织进行教学的好方法, 它能使学生以饱满的精神、激昂的情绪, 为上好一堂课打下基础;课中一首歌可以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 使他们减少疲劳, 保持充沛的精力, 为课堂的结尾画上句号。

二利用情境教学,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英语作为一门外语, 在学习中, 必然会遇到一个环境问题, 缺少一种语言环境, 是英语学习的一大障碍, 英语要在情境中学、在情境中教。没有情境的英语教学, 既难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难以提高学生理解知识的能力, 不利于使学生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因此, 在英语教学中, 营造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是非常必要的, 教师应创设一切能创设的情境。丰富多彩的活动固然能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但居于首要地位的则是成功的英语教学。不论是学习哪一种语言, 都离不开特定的语言环境, 学生流利的语言输出源于自然交际情境中无意识的习得。所以, 把情景融入英语课堂教学中, 将更有助于学生学好英语。

三创设语言环境, 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 小学生易对具体、直观、动态的事物产生注意, 而且还受其身心发展的影响, 对听故事、猜谜语、做游戏、表演等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地根据教材内容, 编一些故事、谜语给学生听或指导学生做游戏、表演课本剧, 并尽量利用实物、直观教具和电教手段, 创造情境和语境, 进行丰富多彩的练习活动。在教学“Look at me”这一单元时, 我在教室里“设”了一个小小的服装店, 摆设了许多学生的服饰, 让部分学生扮演售货员, 其余的学生到“柜台”前“买”回自己喜欢的服装。这样不但优化了课堂气氛, 还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使他们自觉、主动地学习。在教学中要尽量使用浅显易懂的语言配合手势动作, 使学生直接理解语言, 激发学生掌握一门外语的迫切需要, 运用英语组织教学使学生不仅掌握教材中的学习内容而且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

四精心组织活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根据学生好动、好玩、好胜的特点和思维发展规律, 采用多种活动形式, 如做游戏、讲故事、绕口令等,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游戏, 因为游戏是小学生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90%以上的小学生喜欢课堂教学游戏。采用游戏教学活动, 能极大地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游戏形式, 能够调节课堂气氛, 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语言实践活动, 强化学生的听、说能力。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可以使枯燥、机械的句型操练变得生动、活泼、趣味无穷, 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英语学习兴趣, 并使这种浓厚的兴趣长久地保持下去, 使他们的身心达到完全的投入。

五加强课外实践, 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有所用驱使学生乐于参与语言实践, 在运用中获得心理满足和成功感, 而成功的体验和满足感能激起学生更强烈的求知欲, 使之产生巨大的内动力。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地互叫英文名字, 同学校的学生、老师用英文问好、会话。指导学生在课外看英语节目、英文小故事;指导学生讲英文故事;进行配音等各项活动。另外, 利用新年的到来和各种节日等, 就学生感兴趣的某些话题, 定期进行交流, 让学生尽情表演, 运用所学的英语进行语言交际。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三年级英语下册教学反思三 篇2

三年级英语下册教学反思三

扮演角色,进行会话,发挥学生的表演才能,在真实的情景中灵活的运用英语。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应体现它的交际功能;我一贯认为学生会应用英语是关键,所以充分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通过小组合作、师生合作,让他们充分的发挥想象,运用所学的内容自编自演谈话内容。这样学生活学活用了英语,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表演才能。我在领读时声音、语调都带有感情色彩,把各个角色的性格、特点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同时也让学生在表演时拿出自制头饰之类的`简单道具,并模仿原声带中的语音、语调,带有逼真表情和贴切的动作,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加深他们对知识的记忆。另外我经常在课堂上把句型、对话、课文编成短剧,让学生表演,把讲台变成舞台,学生是演员,教师是导演,或师生共同表演。尽量让学生把所学内容,按设定的情景结构演出来,做到声情结合,使学生得到大量的听说机会。这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兴趣特浓,走在校园里,走在马路上碰到我就主动用英语和我对话。

三年级英语拓展教学初探 篇3

关键词:湘少版;三年级;拓展教学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拓展教学能够充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课堂教学得到适当的延伸,为英语课堂带来生机。那么,如何用湘少版三年级教材拓展教学呢?笔者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的。

一、立足教材,巧妙拓展

1.词汇

本教材每单元都有B部分单词,教师可拓展同一主题或结构的词汇,让学生通过横向比较扩大词汇量。有些单词是有关联的:monkey 和key(三上),short和shorts(三下),postman(三下)分解成post和man等。教授一个新词时,有意进行渗透性拓展,学生无意中就学会了另一个词。

此外,教师还可采用联想法进行词汇拓展。在教三下Unit 3的颜色时,可拓展常用颜色:purple、orange、gold、brown等,而在学习Unit 4的衣服类单词时,又可让学生联系Unit 3说衣服的颜色、大小特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发散性思维。

2.句型

三上有许多交际对话,但在欧美日常生活中并不只有教材上的这种表达方式。如三下Unit 1中的“How are you?”句型,若回答“Fine,thanks,and you?”就太课本化了。其实回答方式很多:“Well”,“Not so bad.”“Pretty good.”“Good!”等。

此外,教师可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和组合。如三上Unit 6中的“Whos he/she?”句型,教師可把教学内容拓展到其他方面,如询问年龄、班级、同学等,这样学生之间就有话可说,对话也更有意义。

二、立足文化,发散拓展

新课标要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下面简单举例。

例一:三上Unit 4中学“How old are you?”时,可提示学生与外国人见面问年龄是不礼貌的,在他们眼中年龄、收入都是个人隐私。

例二:三下Unit 6中学thirteen时,可告诉学生13被西方一些国家视为不吉利的数字,如一些高楼没有13层,房牌号没有13号等。

例三:三上Unit 5 中学family时,让学生了解“f-father,m-mother,i-I,l-love,y-you”,合起来是“Father and mother,I love you!”这样不仅完成了教学目标,而且学习了动词love和连词and的表达,同时让学生明白感恩与关爱。

三、立足作业,深入拓展

固定的家庭作业以外,教师可通过有层次区分的作业来拓展学生的能力,挖掘学生的潜力。如将每单元A部分对话进行改编:在学完打招呼、询问人物、年龄等交际用语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能改编出属于自己的场景对话,这样既避免了后进生的尴尬,又启发了优秀的学生。另外,教师可在班内开展一些活动:如英语歌曲show,英语小报、制作单词卡片等,让学生的英语学习真正从课内走向课外。

有效的拓展会给人柳暗花明的惊喜,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但在拓展教学时,若没充分的把握反而会适得其反,因此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把握难易度

笔者刚调入本校时要上一堂公开课(三上 Unit 7),我设计了拓展内容,句型上结合“Whats it?”编排了一个自认为简单

的chant:

Whats,Whats,Whats it?

Its,Its,Its a dog...

出乎我意料的是,学生学完单词后句型完全没掌握,chant的改编以失败告终。

反思:

学校大部分都是进城务工家庭的孩子,家里无法播放教学光盘,预习和复习达不到要求。上新课时,新词没有学好就贸然进行拓展反而影响学生的有效输入,无法达到目标。所以,教师要在学生所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拓展,给学生一种跳起来摘桃子的学习兴趣,从而通过自身的努力取得成功。

2.注重实用性

学生在三下Unit 8中学习“I like...”和“I dont like...”表达对天气的喜好。此句型在上学期已学过,因此笔者用此句型开展讨论,将范围扩展到文具、动物、衣服、颜色、水果等。学生进行一轮brain storm之后,一些很好的句子便呈现在课堂上:

I like white T-shirt, I dont like black T-shirt.

I like red apples,I dont like green apples.

总之,好的拓展能体现教师精心的设计,吸引学生多多参与,更能使英语课堂锦上添花。 尽管这几年拓展教学的研究从未中断,但如何在课堂上做好拓展,依旧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褚琴伟.浅谈三年级英语的拓展教学[J].学周刊,2014(8).

[2]陈翠,故事引导,激发学习之乐,新课程·小学,2014(6).

小学三、四年级英语阅读模式探讨 篇4

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有效获取书面信息的能力。阅读课是小学重要课型之一,新课程标准目标中的一级学习目标明确指出,学生应具备能在图片的帮助下读懂简单小故事的能力。

二、目前小学英语阅读课存在的问题

当前小学英语阅读课总体比较低效,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教师未能把阅读语篇看作口语或听力的素材,逐字逐句地进行讲解和分析。有的教师甚至把一些较长的对话或语篇当成句型课来上,对文本的处理却是蜻蜓点水,这样的课与其说是阅读课,倒不如说更像词汇与会话课。

三、“三段式”英语阅读环节下的模式分类

阅读课一般可以分为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三个环节。阅读前,教师可以利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生阅读文章、了解大意做准备;阅读中,教师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文章内容并为寻找特定信息而进行有效阅读;阅读后,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内化新知识,运用所学语言,提升阅读能力。

模式一:总→分→总

【教学流程】

Pre-reading→While reading(整体听、看文本→分段研读文本细节→朗读,复述文本)→Post reading(表演文本→改编拓展文本)

以苏教版译林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 2 In the library(story time)为例。

Step 1 Pre-reading

(1)Show a picture of a library.Talk about it.(教学library,导入课题:In the library.)

(2)Discuss the things we shouldn’t do in the library.

Step 2 While reading

(1)Watch the video and choose the right picture.(通过看视频,学生整体了解文本,并根据故事大意选出能表达故事中心意思的图片。)

(2)Detail reading.(分解故事情节,将各个图片中所呈现的在图书馆中不能做的事例进行讲解。)

(3)Read after the tape,and retell the story according to the pictures.(将各图片内容糅合在一起进行整体的概括和提炼。在学生已经对图书馆中所不能做的事掌握扎实的情况下,进行整体朗读和复述。)

Step 3 Post reading

(1)Act out the story.(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故事进行演绎。)

(2)Discussion:In the classroom,what can’t the students do?(设计一个话题,让学生讨论在教室上课时哪些事是不能做的,并进行个人或小组汇报。)

模式二:分→总

【教学流程】

Pre-reading→While reading(分图、分段细授文本→组合各段,整体呈现文本→朗读,复述文本)→Post reading(表演文本→改编、拓展文本)以苏教版译林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5Seasons(story time)为例。

Step 1 Pre-reading

(1)Free talk.Ask the questions about the day,the date,the weather today.

(2)Ask the season now.Talk about the information about seasons they know.(通过讨论,渗透故事文本中与季节相关的词语,从而扫除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部分阅读障碍。)

Step 2 While reading

(1)Show the picture of spring,summer,autumn and winter.Talk about the weather and the things we can do in spring.(通过分图、分段对各个季节进行逐一介绍和教学,环环相扣,使学生对文本细节熟练掌握。)

(2)Show all the pictures together on the PPT,and ask the students to say out all the four seasons’information they learn today.

(3)Read after the tape.(在了解了各个季节相关知识的情况下,对文本进行整合,然后在此基础上朗读巩固。)

Step 3 Post reading

(1)Ask the students to retell the story.

(2)Show different city’s seasons,let the students say something about it.

(3)Write a small passage about the season in their hometown.(通过复述、研讨和写作,将已学的文本知识内化为语言输出,巩固知识和提高阅读能力。)

四、结语

三年级英语 篇5

从卷面看,学生整体水平良好,对知识的掌握基本达到课标本次要求。小学英语三年级试卷紧扣教材,难易适中,重点考查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注重保护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下面就考试试卷做以下分析。

一、试题的特点

1、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

2、突出语言的交际功能

3、渗透了能力考查的要求

在考试过程中,我们也发现本次试卷也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第六题的图画不是很清楚,所以有的同学其实会做的题目,因为看不清楚图上画的是什么,所以做错了

二、学生卷面分析。

1、第一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字母的书写,同学们做的还不错。第二,第三,第四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单词的认知情况,只是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不同的方式进行,比如,选择,连线等。这几道题,学生完成得较好,丢分不多。丢分最多的是第五,第六题。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同学是不明题目要求,比如第五题,有的同学全打勾。第六题是因为看不清图画,所以做错了。这两道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单词、语法及图片的理解,通过考试发现少部分学生还不能活学活用。失误较多。

三、改进措施。

1、更新语言教堂观念。要进一步学习英语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理念,突出语言的实践性,在教学中应少一些机械记忆,多一些灵活运用。

2、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语言实践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分析、讨论和归纳总结等。

谈小学三年级英语作业的有效设计 篇6

关键词:英语作业;三年级;有效设计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对于学生而言,适时、适量、适度的作业有利于巩固所学知识、训练技能、发展思维、培养能力。于教师而言,作业能反映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便于教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及时查漏补缺。作为起始年级的三年级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一般都比较浓厚,可常常是课堂上学得热热闹闹,而课后由于得不到适当的巩固而忘得干干净净。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乐趣。”作为课堂教学延伸和补充的英语作业,如果仅限于枯燥的抄写、背诵,学生毫无兴趣,英语也就失去了交际的功能。那么,该如何设计作业才能既有利于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又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自主化的发展呢?

一、作业形式多样化

新课标在听、说、读、写技能上对初学英语的三年级学生的要求是听说领先、读写跟上。听方面主要是要求学生听懂教师的课堂用语和简单的对话材料,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大胆地开口说是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因此,除了朗读活动以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说一说的活动,引导学生将课本上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真正做到综合运用语言。例如,在学习了自我介绍这个功能话题后,教师可安排平行的两个班的学生“交朋友”。每位学生课间去隔壁班找几个新朋友互相自我介绍。这个活动不仅练习了口语,还让他们锻炼了与人交往的勇气,交到了新的朋友,真正实现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很受学生欢迎。

另外,唱歌是小学生非常乐意做的事情。教师可以把教材中的儿歌、歌谣让学生学会后改编、说唱,对于教学中的一些重难点内容,教师也可以把它们改编成朗朗上口的儿歌或童谣,让学生以说唱的方式完成。如,在颜色单词教学时,在学生认识了red、yellow、black、orange、green和blue等表示颜色的单词后,教师可以把这些单词改编成各种与生活相关的有趣的儿歌:

(1)Traffic song:Red, red,stop.

Yellow, yellow, wait.

Green, green, go, go, go.

(2)Fruit song: Apple,red,apple,round.

Apple,apple,I love you.

Banana,yellow,banana,sweet.

Banana,banana,I like to eat.

这样的说唱型作业对初学英语的学生很有吸引力,他们往住不用教师督促就能自觉完成。

二、作业力求生活化

“生活即教育”,作为课堂教学的外延,作业也应该是生活的外延。在对外交流越来越频繁的今天,只要稍加注意,便可发现越来越多的英语出现在我们周围。在布置作业时,教师应注重挖掘生活中的资源,拓展学生作业的空间,让作业成为沟通英语教学与社会生活的桥梁,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英语、学习英语、运用英语,从而培养语感和兴趣,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在教学完26个字母后,教师在向学生介绍一些大写字母组合的特殊意义(如CD光盘、BNA等)后,可布置学生课后观察、收集一些常见常用的字母缩写或英文商标,在课堂上边展示商标上的精美图案,边读出商标上的英文字母。学生兴趣盎然,反馈回来的作业十分丰富。例如“ICBC(中国工商银行),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KFC(肯德基),Nike(耐克)”等等。这样的作业不但可以提高和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拓展知识,还能培养他们善于观察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意识。

教材里安排的话题和单词都是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在教学完学习用品、家庭生活用品等这些单词后,教师可布置学生在家将这些物品归类,贴标签。又如,在学习了人物介绍后,可以布置学生动手做一做家庭成员或好朋友的相册,或者根据所学的形容词自己画一画,画出家庭成员或好朋友的特征,然后全班介绍、交流。这种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作业既覆盖了教学内容,又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无形中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帮助他们复习和巩固了所学内容。

另外,教师还可以推荐学生收看一些与课本教学内容相关联的英语动画节目,如“爱探险的朵拉”“芝麻英语”等。通过这项作业,学生既欣赏了节目,又学到了英语知识,可谓一举两得。这样,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不再觉得完成作业只是无意义的机械重复,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

三、作业评价多元化

苏霍姆林斯基说:“千万不要把打个分数作为检查知识的唯一目的。”“每一个评分都要有分量,有意义。”为了鼓励和督促学生更好地完成作业,教师可以采用多元、有趣的作业评价方式。在布置听读作业时,为培养孩子认真倾听、模仿的好习惯,教师应取得家长的支持,让家长为孩子完成听读的作业创造条件,并督促孩子完成。对于听读的作业,教师也可结合新教材给出的学生自评栏目“Checkout time”的内容,利用如下表格对三年级学生听读的课外作业进行评价:

学生每完成一次听读的作业,学生自己、家长和教师分别对其进行评价。对作业完成情况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鼓励,每周统计哪位学生获得的奖励最多,及时在班上给予表扬。通过家长与教师的通力合作,让他们一开始学英语就养成听录音并模仿的习惯。为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认读能力,在听读的过程中,教师可要求学生边听边用手指指着相应的句子或短语,同时跟读,让语音和书写同时在脑子里留下记忆,有助于培养良好的认读能力。

日常的书写作业批改时,教师除去一般的等级外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作业特点准备一些可爱的小印章,书写流畅、美观的印上一个“Good writing!”或是一个高高竖起的大拇指。同时,每月举行作业展,将好的作业专门展出,同学间互相观摩,互相评价,互相学习。这样的评价,形象、生动,学生非常在意,并会为了得到好评而认真努力,无形中,学生的书写质量也得到了很大提升。

再如,每学完一个单元,要求学生尽量模仿录音机里的语音语调,把自己的口头练习录制下来。学完几个单元,全班可组织个课本剧表演或给图片配音的活动,请同学评议,哪个是最佳演员或最佳配音员,活动结束后给予相应的奖励。这样能促使学生认真完成每次口头作业,努力习得纯正的语音语调。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作业是英语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教师应该像对待课堂教学一样着眼于小学英语作业的设计,努力开发其应有的价值,多设计一些需学生主动去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开放性作业,让学生根据所学的内容和课程要求,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对新学的知识进行创造性地消化、吸收和运用,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在作业中得以升华,使其技能在作业中得以掌握,使其能力在作业中得以形成,使其思维在作业中得以发展,让他们从中找到乐趣,找到自信,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张志远.儿童英语教学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8.

构建小学三年级英语高效课堂之我见 篇7

一、小学三年级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老师缺乏课堂掌控能力。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心智尚未成熟, 因此对待学习的认真度还不够成熟, 大多是在老师的逼迫下被动接受知识, 造成英语课堂效率难以提高。造成这一问题现象的因素不仅局限于学生性格, 也与老师自己的课堂掌控能力有关, 使得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老师教学内容安排失当。如今老师的教学, 总是朝着应试教育的目的而去, 因此, 老师在小学三年级英语课堂的教学上过于偏重笔试能力, 忽略了学生的英语口语、英语听力等内容的培养, 造成学生英语模块学习畸形, 不利于以后高年级的学习。

3.课堂评价注重终结式评价。目前小学英语课堂存在较为明显的一个问题, 即为英语课堂评价问题, 单一的评价方式、终结式的评价语言, 根本无法明显告知学生的英语学习问题, 反而造成了部分学生学习的盲目, 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特长的发挥。

二、构建小学三年级高效课堂的具体步骤

1.合理调控英语课堂。老师在课堂教学中, 应该对教学内容、教学流程和教学效果做计划, 从而在实际教学中努力扩大学生的参与面, 切实关照到听、说、读、写每个方面的教学内容,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最好还能适当延展课堂教学的内涵, 从多角度进发从而达到合理调控课堂的目的。

2.适当转换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比较老套, 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和学习效率的提高均有阻碍作用, 所以老师应该引进新的教学方式, 以学生为课堂主体,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为学生特长的发挥创设一定的环境, 力求开展的一切学习活动和运用的教学方式均服务于英语课堂。

3.有效结合“教”和“学”。老师的教、学生的学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点, 因此教师可以采取分层导学的教学方法, 寓教于乐, 在“教”的不断推进中提高学生“学”的能力, 解决学生“学”的问题, 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老师体会到教学的顺利, 真正有效地结合“教”和“学”的问题, 从而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4.创新课堂评价方式。现今老师的课堂评价方式不仅单调, 而且过于笼统, 完全丧失了课堂评价的目的, 因此小学三年级的英语老师应该从学生渴望被肯定的心理需求出发, 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公平、公正的评价, 夸赞学生学习中的优异之处, 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 注重评价过程而非评价目的, 进而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出一份力。

以上即为笔者对如今小学三年级的英语课堂教学的部分见解, 所提出的构建高效课堂的具体步骤是笔者对教学的尝试, 但在教学过程中展现出了较好的教学成果。笔者所带班级的英语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热情异常高涨, 而且对于学生合作能力、交流能力、分享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多种方面均有所提高, 高效课堂构建得十分成功。但这只是一部分研究贡献, 笔者还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 为小学英语教学效率的提高竭尽自己心血, 从而研究出构建高效课堂的方法。

参考文献

[1]田甜.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点滴谈[J].新课程:下, 2013 (07) .

三年级英语 篇8

关键词:英语启蒙,习惯培养

一、背景与缘起

英语课程开设的年级因不同地域而有所差异,笔者所从事的是一所农村的小学。较之城里的学生,农村学生中,有一部分是留守儿童,家中疏于学习上的辅导;有一部分学生的家长在身边,但是自己不懂英语,全权委托给老师;还有少数一部分学生,家长可以从旁相助。在这样的情况下,培养学生们的英语学习习惯显得尤为重要。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可以让英语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语言学习习惯的内容

笔者通过实践,发现以下几种学习习惯的培养,对提高学生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加快学生们的英语启蒙入门有一定的实效。

1.培养学生听的习惯。

(1)培养学生喜欢听、认真听录音的习惯。课文录音赋予了文本以生命力,它充满童趣,语音地道,语调自然,是学生模仿的第一范本。随着科技的进步,听读的方式有很多,可以通过录音机、复读机、点读机、电脑光盘、手机软件“纳米盒”等。为了让同学们逐渐养成听读的习惯,笔者一般会在开学初设计并下发一张听读表格,分成日期、听读效果、家长签名三栏。如图所示:

请同学们每天听读录音15分钟,听读的内容有时是当天课程的复习,有时是第二天新课的预习,请孩子的监护人员提醒孩子听读并签名。坚持一段时间后,会发现每天听读英语录音的同学在说英语时,语音面貌更好些。

(2)培养学生认真听课的习惯。小学英语课堂是同学们用英语交际的主要场合。其间,他们有很多听和说英语的机会。但由于三年级的小学生有意注意较弱,维持时间较短,特别是在听同学发言时易走神。因此除了采取在课堂上进行大组对抗赛、课后提醒个别同学上课认真听讲以外,笔者也会用“个别提问”的办法,以提醒个别开小差的同学。

(3)培养学生倾听他人回答的习惯。三年级的课堂是充满趣味的,也是热闹的。我们经常会发现在某个环节中,同学们会争先恐后地抢着回答问题,虽然高举着小手,但是偶尔也会场面失控。这时,给纪律特别好的大组加上一分,或者给纪律特别糟糕的大组扣上一分,聪明的同学即能明白在别的同学回答问题时,需要认真聆听。

此外,如果问答涉及学生自身的相关话题,则可向同学们提问上一个同学的相关信息,也可让同学们明白上课时应认真倾听他人回答。

2.培养学生乐于模仿、努力模仿的习惯。三年级的小学生模仿能力非常强。笔者一般会在课前先请同学们听音感知模仿单词句子的语音语调。课堂上,在学新词时,一边听录音,一边看老师嘴型模仿发音。比如,需要咬舌的发音/θ//ð/,所涉及的单词mouth,three,brother等。再比如发音时,只有气流没有声音的/h//p//k//t/,所涉及的单词有milk,cake,cat,hand等,教学时是非常重要的。在学习对话时,请同学们模仿不同角色的不同语调来说一说,例如Zoom熊的声音厚重些,松鼠zip的声音轻快些。此外,给每一首歌曲歌谣加一些简单的动作,同学们会唱得更有感情;给课文对话加几个合适的动作,同学们会有更高涨的表现欲,比如用餐前的I’m hungry.过生日时的Surprise!进面包店时,服务员说的welcome等等。这些简单而形象的动作,不仅有助于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文本,也让他们更喜欢用这些语言和动作去创造演绎更多的story。

3.培养学生努力学、大声唱的习惯。三年级上册教材中共有9首let’s sing,2首let’s chant,8首let’s do,5首letters and sounds中的chant和2个歌谣版的let’s play,大量的歌曲歌谣不仅给同学们带来了无尽的快乐,也增强了他们学英语的兴趣。大声地唱,不仅让同学们更清楚单词的发音,也增加了他们学习英语的信心。有不少家长反映孩子在家也经常哼唱这些歌曲歌谣,还伴几个动作,开心得很!

4.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习惯。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们知道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只起到主导作用。因此,在课堂上,笔者会设计一些环节,请同学们积极参与,比如free-talk,pair work,group work,action time,games等,并以大组之间比赛的方式使同学们在亲身参与活动的同时学到知识,学会学习的方法,提高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5.培养学生大胆说,积极说,不放弃的习惯。学生因个人的气质、性格不同,参与开口讲英语的程度也不同。在教学中笔者特别关注那些存在怕说、缺乏自信心的学生。多给予鼓励,回答简单的问题,使他们感受到成功,以增强其说英语的自信心,激起其说英语的内心欲望。笔者认为,只有同学们敢大胆开口说了,才可以从关注他们说得正确与否转而进一步地去关注他们说得有没有新意。

6.培养学生规范书写的习惯。对于书写,笔者认为若要写好段落,先要会写句子;若要写好句子,先要会写单词;若要会写单词,先要通过字母一关。因此从开始书写字母时就非常重视字母的规范书写。从观看视频中的笔顺,到一笔一划的板书示范,再到同学们一笔一划的课堂临摹,每一个环节都力求同学们做到认真、规范。

三、结语

英语学习习惯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养成,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培养、付出艰苦的努力才能形成。作为英语教育工作者的我们,若能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注意言传身教,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必能帮助他们在英语学习的路上走得更好、更远。

参考文献

三年级英语 篇9

一、仔细备课, 面向全体授课

在教学过程中, 仔细备课, 进行各种教科参考书的浏览, 综合一些经验及学生的学习状态, 仔细完成教案的制定与学期内的教学规划, 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完善, 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的时候, 对学生还要进行心灵沟通式的关怀, 尤其是学困生, 在上课期间要随时注意他们, 将学习的技巧渗透于他们, 在心灵沟通的同时, 要耐心传授其没有学会的知识。

对所有学生的教育理念是, 以学生未来的发展为核心目标, 推动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 注重分层教学模式, 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模式。学生通过一学期的英语课后对这门课程产生了兴趣, 口语及听力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为此我做了以下工作:

1. 逐渐完善教学质量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强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要注意锻炼学生口语、书面及思维等全方位的能力。

2. 注重分层教学

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实施对应的教学, 以达到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需要, 同时强化对学困生的教学指标。对学困生的教学, 不要限制学生知识性的教育, 要注重学困生的思想教育, 要提升学困生的学习成绩, 那么就要打开其心结, 让学困生真正理解学习的重要性, 让其对学习产生兴趣。这样学困生才能够从被迫进行学习转变到主动积极的求学层面上。

二、课堂教学环节

在课堂上, 要细致地进行授课。利用生动的实物教具、情形教学模式等措施对学生进行启发, 让其对知识的学习有更为深刻的印象。让学生提出疑问, 要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有问题的时候, 要细致耐心地予以解答, 并引导其正确的思维方式, 要让学生达到学过的知识就要懂, 而且还可以很好地进行运用。在审批作业时, 对学生交上来的作业要认真地进行批改, 做一些备注, 对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 在全班重点进行讲解。对特殊学生的作业还要实施面批的措施, 更要深入细致地对其面对面地讲授, 让学生的水平有较为全面的提高。

在英语听力方面。为提升学生听力程度, 就要引导学生多听与英语有关的东西, 例如, 歌曲及英文原声电影等, 还可以让学生之间用英语进行对话。

课堂有效性教学环节是由师生双方构成的活动。在此环节里, 教师要全面发挥其作用, 且要保证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核心位置。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以学生为核心, 这对学习环节的成败有很大的影响。那么, 我们在分析教法时一定以分析学生的学法为根本, 就是按照学生学习英语的学习过程、学习模式、学习习惯拟定系统的教学模式, 让课堂有效性教学环节中每一个教学程序的进行、教学模式的选取及教学措施的运用等都吻合学生英语学习的概念, 这样便于全面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因此, 要让教师的教法及学生的学习达到全面和谐的有机效果, 从而提升课堂有效教学效率。

三、运用教材的优势

我们教师在课堂上要有一定的表演成分在里面, 创造和显示与生活相关的情景, 按照实际生活中的模式进行交际, 就像演员在演戏, 运用情景、动作及表情去进行说、读、听等活动。教材的优势在于有文字也有图片, 生动形象且和日常生活有很大的关联。这样进行课堂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实际交际紧密相连, 全面发挥英语交际的价值, 提升教学品质。全面利用与之有关的教具、表演、挂图、字母卡片及实物等, 可以就地取材或者按照课文内容构建一系列的相关环境, 且尽量多地运用英语, 慢慢过渡到在课堂教学中完全利用英语上课, 让学生处在充满着英语的良好氛围当中。例如, 学生之间互相借用一些物品等, 都能够在学生完全掌握的状态下, 通过表演体现出来, 还能够按照原有的对话通过重新编排, 变为学生身边出现的感兴趣的话题, 还要激励学生在同学面前敢于表现自己。有针对性地构建英语环境, 这样可以让学生深入理解所学英语的深层内容, 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还可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让学生记得更加深刻。

四、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通过很多分析证明,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导师。所以, 小学英语课堂实践教学一定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及爱好。因为小学生的心理因素, 尽可能运用形象、生动及直观的教学模式, 进行趣味性强的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灵活现, 促进学生的求知意识。那么, 学生不但喜欢上英语课, 还更希望有机会融入趣味性浓的课堂活动之中, 主动积极地回答教师的问题。学生都喜欢做游戏, 可以将游戏带到课堂上, 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氛围, 还可以训练学生的听力与表达力, 娱乐的同时还学到了很多英语知识。在进行句型训练课的时候, 让一名学生到讲台上来, 将其眼睛蒙住背对着其他同学, 然后在台下找一名学生, 且将台下这名学生带到远离其位置的地方, 之后两人用英语进行对话, 再让讲台上的学生猜出这个同学是谁。

英语课是交际性比较强的一门课程, 教师的教学模式不仅仅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及学习状态, 且对学生的交往状态、心理情况也有深远的意义。在学习环节中, 学生可以持续的积累, 慢慢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处在小学年龄的学生好动、好奇。心理专家认为此年龄的孩子可以集中注意力的最长时间为十分钟左右。通常讲解了一些课文的新知识后, 实施一些游戏性的课程及听听英文歌曲, 可以调节学生的学习状态, 提升学生的集体合作概念, 聚集学生的注意力, 和谐师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自在, 将学英语变成感兴趣、快乐的事情。

英语不同于我们的语文教学, 要将英语教学课上好, 我们还要不断地努力, 深化理解教材内容, 有针对性地对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这样才能够取得相应的教学成绩。只有从学生的年龄特性出发, 经过一系列措施激发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 才能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起来, 思维活跃起来, 最终将课堂教学全面完善。

总的来说, 在英语的教学工作中, 只有兢兢业业地做好每一环节的教学工作, 认真地传授给学生相应的英语会话知识, 全面开展轻松愉悦的课堂, 这样才会取得一定的成果, 从而学生的学习成绩也会有非常大的飞跃。

摘要:顺应当代教学工作的需求, 从多层次严格律己, 综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及学生的学习状态, 踏实地进行苏教版小学三、四年级英语教学实践方面的探究, 让课堂教学变得有秩序、合理、科学。做好现在, 着眼于未来, 只为让今后的课堂教学获得更大程度的提高, 现对课堂有效性教学作出总结, 保持优势, 补足欠缺, 用以教学工作的全面进步。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实践,总结

参考文献

[1]郑黎丽.浅谈小学英语教学活动中的合作学习[J].新课程学习, 2011, 12 (07) :16-17.

[2]王晓池.听说读写我能行:冀教版小学英语第二册期末综合训练[J].河北教育, 2011 (05) :2-5.

[3]朱仕宏.尝试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 2011, 3 (06) :16-18.

三年级英语 篇10

关键词:单词拼写,错误现象,错误原因,改进策略

在一、二年级的基础上, 培养三年级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基本的语言技能, 同样也是了解语法, 渗透语音的关键时期。如果没有一定数量的单词积累, 就谈不上语言技能, 语法或者语音。

一、错误现象

1. 相似字母容易混淆。英语26个字母中, b和d, p和q, W和M学生经常弄错, 例如, door经常会写成boor, puppet经常会写成puqqet, 还有Wake经常会写成Make。

2. 相似单词容易混淆。有许多单词, 它们的形状差不多, 由于粗心, 学生也经常会写错。例如milk大部分学生会写成mike, bed会写成bad, nine和nice也经常混淆。

3. 思维定势受影响。许多学生背单词都是死记硬背, 这样很容易受思 维定势的影响, 如许多学生会把 two 拼写成 tow, doctor 拼写成 docter。

4. 完全拼写不出。

二、错误原因

1. 没有掌握发音规律。三年级的学生背单词都是死记硬背, 这样的记忆很容易就会遗忘。拼写单词时由于他们没掌握发音规律, 而使得拼写单词屡屡犯错。像milk的发音是[milk], 知道m发[m], i发[i], l发[l], k发[k], 那样的话就不会再把milk写成mike了。

2. 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学生麻痹大意, 拼写单词态度不端正, 随意的书写习惯都会导致学生犯下大大小小的错误。三年级的学生刚刚从低年级转入中年级, 许多时候还是坐立不安, 拼写好的单词也不去检查, 默完单词后就等着老师去批, 有时间也不会仔仔细细去检查。

3. 没有家长严格的监督。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 而且面对的大部分是外来务工的家庭, 家长文化水平不高, 学英语的意识不强, 再加上平时工作不稳定, 对学生听读背这类口头作业不加以监督, 学生回家没有拼背单词的习惯, 使得默写越来越差。

三、改进策略

1. 先认读单词, 再聚焦拼写

三年级和一、二年级一样, 我们应该让学生多接触单词, 熟悉单词, 使学生对单词有一定敏感, 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字母本身的发音, 还要让学生了解并逐步掌握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律。

单词认读要分类。这个是指按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来分类认读。比如说“i”这个字母, 我把学过的单词分成pig, big, sister, milk和Bike, kite, like, rice等。前面的单词都是发[i], 后面的发[ai]。这样, 学生在认读的过程中, 了解相同的字母在不同的单词中的发音是不同的。通过这样不断的训练和刺激, 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这种字母发音的认读方法。

2. 重视语音教学, 构成单词拼写

单词的构成, 和单词发音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 发音的正确与否对单词的拼写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所以在教单词的同时, 应该适当加入语音的练习, 让学生对一些字母的发音有一定的了解, 多听多读多总结, 尽量模仿录音里的内容, 做到发音准确。学生发音准确了, 教师更应该做到发音准确, 以便学生听清楚。

3. 巧用教学手段, 提高拼写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去拼背单词, 我们要巧用教学手段, 通过游戏、活动、表演等形式去激励学生, 帮助学生记忆单词。

C dck游戏在课堂教学中总是受到学生的青睐, 充分利用游戏活动具有的趣味性、竞争性和激励性, 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 加深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印象, 刺激记忆,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游戏的形式有很多, 应该注意在设计时, 是为了辅助教学, 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服务, 在游戏开始时要把游戏规则向学生讲清楚, 游戏结束时要对此次游戏活动作总结。游戏的参与面要广, 要让整班学生都参与进来, 培养学生养成互帮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例如, 单词拼写时可以设计缺字母填空的游戏, 看哪个组完成得快, 并给予奖励。

设计这类游戏还要注意缺掉的字母也是遵循一定的发音规律, 不是随便拿走一个字母或者几个字母。

组织课堂有效的活动, 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去感受英语单词并且初步掌握单词的拼读规律。比如说, 可以给学生一些单词, 然后要求学生将这些单词按一个字母的读音分类; 也可以给学生一个字母的读音, 让学生说出相应的单词; 还可以用诗歌, 让学生大声朗读这类诗歌, 在朗读中感受字母在单词的发音。如“i”的发音, 可以使用下面的诗:

小学生表演欲很强, 热情很高。表演可以吸引学生, 同时也可以让教师在学生表演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和不足, 纠正学生的错误, 同时纠正教师自己的教学方法。例如, 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朗读小诗、唱歌、表演对话等形式, 鼓励学生使用正确的语音, 让学生掌握英语单词拼读规律, 培养学生拼写英语单词的能力。在表演的时候, 可以以男女生打擂台赛的方式, 只要语音正确就可以得一颗星, 最后比一比, 谁表演得更好。这种竞赛的方式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认读并读准单词的兴趣。

如果把整个英语学习比喻成建造高楼大厦, 那么单词拼写肯定是建造中使用的一块块砖。单词拼写是英语学习的基础, 是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单词拼写对农村小学三年级来说是学习英语过程中较困难的事情, 也比较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在三年级的英语教学中就要巧妙地引导学生对英语单词的认识, 逐步掌握英语单词的拼写规律。只要我们坚持培养拼写能力, 加上灵活的方法, 帮助学生突破这道难关, 相信三年级这层楼会建造得非常牢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12.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2011年版)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陈琳, 王蔷, 程晓堂.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2011年版) 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上一篇:最后一声叹息下一篇:艺术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