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浇梁施工方案

2024-05-13

悬浇梁施工方案(精选三篇)

悬浇梁施工方案 篇1

广州内环放射线增槎路A1标主梁跨径为:42 m+51.54 m+42 m。梁部为双室变截面箱梁。由于跨径大,下为深水河无法设支撑,又要保持正常通航,为此需要采用吊篮悬臂浇筑施工。

2 保持平衡措施

吊篮悬臂浇筑时,桥墩两侧必须保持绝对平衡,为在不平衡中保持稳定,须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一些加固或临时平衡措施,具体措施为:1)在支座左右两侧临时加设(预埋)钢筋,将梁体与墩用硫磺砂浆临时加固在一起,梁段合拢后,热熔硫磺将梁落下,实现连续结构。2)利用墩下承台基础,在桥墩两侧用贝雷片或万能杆件搭设拖架。

3 施工程序

3.1 悬臂浇筑分段

浇筑时,由墩顶梁段开始,分段向两侧对称进行。

1)先在托架上浇筑墩顶0号块。2)0号块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在其上组装两套悬臂吊篮,分头向两侧逐段浇筑,浇筑时保持一定的平衡。3)现浇段于适当时间在支架上浇筑,支架搭设在原有施工平台上,预压观测沉降后,设置预留拱度。4)调整现浇段与悬臂段标高,在6号段合拢。

3.2 每个梁段的施工步骤

箱梁采用两次浇筑法,先浇筑底板及腹板,后浇筑顶板,施工缝设在腹板顶下10 cm处。具体步骤如下:

0号块施工。0号块长度是10 m,每侧5 m,共有混凝土117 m3,其中,墩顶段有42.83 m3,伸出墩外段各有37.085 m3。

1)0号块托架。

托架的基础是承台,因一侧承台面为2.6 m×4.6 m,而0号块托架顶面需要12.6 m×4 m,所以只能靠型钢及贝雷片或万能杆件向外挑出来实现。

2)立模。

0号块模板尽量用挂篮模板,仅有墩上底模及端头堵头模需要木模。但此时底模与侧模不是正好配套需采用临时连接。

3)施工顺序。

a.搭支架。b.立墩上底模。挂篮底模是在老桥上拼装好,吊上就位。然后外侧模就位。c.绑底板、腹板钢筋,安底板波纹管。d.立内模及对拉钢筋。e.绑顶板钢筋,预埋波纹管。f.检查钢筋及模板。g.合格后灌注混凝土。h.清孔,穿钢绞线。i.强度达到设计的70%时,张拉压浆。

挂篮组装。1)在0号块上进行中线、水平测量,确定主梁位置。2)铺枕木,吊装主梁。拼装好后横梁调整位置后,锚固主梁。3)安装立柱及联系、斜拉带,调整位置使结构受力均匀。4)在旧桥上组装底模,检查合格后吊装到箱梁底下,将6根后吊杆锚上,前端用钢丝绳、倒链临时吊在梁上,然后拼装前横梁并安装前吊杆。5)吊装外模系、外滑梁及吊杆。6)测量中线、标高,调整底模标高,调整吊杆、吊带,使其受力均匀。7)安装内滑梁。

1号梁段施工。1)静载实验完成后,调整底模标高,调整后锚、吊杆使之受力均匀。2)做中线及水平测量,对外模板进行中线调整。3)绑扎底板,腹板钢筋,埋设预应力及预留孔管道。4)安装内模及内外模对拉钢筋。5)绑扎顶板钢筋及埋设预留孔管道。6)再次调整标高,检查各受力部件、预埋孔及预应力管道位置是否正确。7)检查合格后,对称浇筑混凝土。8)洒水养生,清孔。9)拆除端模板,凿毛端面。10)穿预应力钢束,待混凝土强度达80%后张拉。11)预应力管道压浆。

2号段施工。1)用两个倒链将前托梁吊在已成梁段上,拆除前吊杆。2)拆除内外滑梁后吊杆。3)在主梁前端安置走行轮架。4)主梁用倒链拉移到位。5)撤走轮架,调整枕木,锚固主梁。6)安装内外滑架后吊杆。7)将底模和牛腿用销子连接,并配保险钢绳,用两个10 t倒链将底模前后托梁与外滑梁拉在一起,同时设保险钢丝绳。8)拆除内外模对拉筋(注意不要遗漏)。9)松动侧模,然后将锚杆千斤顶下松3 cm~5 cm。10)用钢丝绳将底模系在端部挂在主梁上。11)以上工作完成后脱模,模板脱离后,用倒链吊住托梁慢慢下落,完成脱模工作(脱模时不允许有冲击和振动)。12)走模之前,检查内外滑梁吊杆是否完好,而后拆除后锚及前拉倒链,利用倒链走行模板(为防止滑梁和侧模向前的摆动,可以在后设倒链拉住)。13)到位后,利用四部倒链将底模提升到位。而后安装前吊杆及后锚杆,上好锚具。14)调整标高、方向。15)用外滑梁上的倒链将侧模板提升到位。16)其下程序与1号段施工相同。

3号段至以后各段施工同2号段。

合拢段施工。1)合拢段施工利用一侧挂篮进行。2)将挂篮移至合拢段,利用预留孔道将底模前拖梁固定。3)将主梁固定于箱梁顶。4)设置钢支撑施工合拢段。

施工周期安排。0号块需15 d,其余每段时间分配见表1。

3.3 挂篮组装

1)每套挂篮组装前,须对各部件进行单件测试,全部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组装。2)在0号及1号段梁顶面进行水平、中线测量,确保主梁系位置。3)将主梁吊装到0号段上,铺垫枕木。拼装中后横梁,调整主梁位置后锚固。4)安装横梁、立柱、立柱横联、斜拉带(斜拉带用螺套紧固,受力均衡)。5)在桥墩下搭设临时平台,或在驳船上拼装底模系,按图纸用螺柱将纵梁及工作梁定位于前后托梁上。调整对角线使底模不出现平行四边形状态,而后拧紧螺柱,铺面板(面板与纵梁要煅焊在一起)安装活动吊耳板。6)将底模吊装到箱梁下,安装前吊杆(6根)后边锚(6根)(精轧螺纹要伸出锚具50 mm)。7)吊装外模系及外滑梁和滑梁吊杆(牛腿螺栓为高强度螺栓)。8)测量挂篮中线、标高,调整底模标高(底模标高要考虑静载试验时测得的下沉量)。9)调整后锚、吊带使之受力均匀。10)安装内模、内滑梁及内外对拉筋。

3.4 施工注意事项

1)在主梁前移后,外滑梁后吊杆及保险丝绳没有连接前,绝不允许拆除内外模板和底模各部位对拉钢筋,以免发生模板坠落事故。2)在拆除吊杆连接前,一定要用倒链滑车将底模吊在已成梁上。3)主梁前移到位后,先锚定主梁。底模拆模时,将底模系用10 t导链车挂在外滑梁上,安装底模时,用导链将底模提升到位,先连接吊带,再安设后锚。4)箱梁上的预留孔位置一定要准确,挂篮方能顺利前移、安装,且受力状态良好。5)上、下锚固系也是挂篮的主要受力部件,上锚固系锚定的精轧螺纹钢组的数量不得少于设计数量,上、下锚一定要上紧,锚实。6)在绑扎钢筋前要对模型的中心、水平、标高进行认真复核量测,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绑扎钢筋。7)各部模板在绑扎钢筋前,要清洗干净、涂脱模剂,各接缝处要塞严,防止漏浆。8)在灌注混凝土前及灌注过程中,要随时注意检查各预留孔的位置及尺寸,确保位置准确。9)为了防止梁段接茬处错位,在侧模及内模板前后两侧均设有钢筋对拉孔,模板就位后,一定要将模板锚定在已成梁上,避免出现梁段错茬。10)灌注混凝土时要随时测量挂篮的挠度,并及时调整。11)混凝土灌注时要设专人仔细观察吊带、锚固系、侧模牛腿等主要受力部件的变形,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完善处理。12)已成梁段上的预留孔位要及时补孔。

4 悬浇梁的标高控制

悬浇梁是个悬臂结构,随着悬臂增长,根部应力越来越大,整个梁体将产生下垂变形。因此多设预留拱度,预留拱要考虑到钢筋混凝土自重下垂、预应力向上挠、挂篮弹性变形、混凝土徐变及温度变化等五个因素,但这样计算比较复杂。根据设计图A.S.QL-4-011所给预留拱方程加上设计标高作为控制。实际操作过程是立模完,混凝土浇筑完,张拉压浆结束,都要测量,现测各施工缝标高变化,控制梁体的标高。

1)根据桥梁结构施工总图,计算各施工缝处设计标高加以上高度作为控制标高。

2)据梁高变化方程H=1.65+1.649 3×10-3X2计算出各施工缝梁高加上挂篮弹性变形值作为底模控制标高。

摘要:通过广州内环放射线增槎路A1标桥梁悬灌施工,介绍了悬灌施工的常规方案,提出了施工注意事项,得出了使用挂篮就地浇筑方法可以在不设支架和不使用大型吊机的情况下浇筑较大跨径的连续梁桥的结论。

关键词:挂篮,悬浇梁,施工,合拢段

参考文献

[1]高梦.悬浇梁挂篮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06,32(17):148-149.

悬浇梁施工方案 篇2

我叫XXX,毕业于XXXX大学,我于XXXX年XX月XX日来到XXXXXXXX项目部实习,所在项目部承建XXXX大桥工程。从开始进场,然后桩基础施工一直到现在箱梁的施工,每个环节的工序和工艺,我都亲身经历过。在桩基础施工阶段,河面温度常在零下30℃左右,但是不论是白班还是夜班,从成孔到灌注混凝土,我都能够做到全程跟踪,保证每根桩基混凝土灌注的顺利完成。在老同事的指导下,我学会了计算孔的钻进深度和钢筋笼吊环长度并编写技术交底。从基坑开挖到承台施工、箱梁的施工,我利用CAD软件画出了整个新运大桥的平面坐标图,并整理出了基坑开挖、承台、墩身、垫石和箱梁的坐标数据。目前我已能熟练使用全站仪和水准仪,能够独立完成测量工作,包括高程的计算。新运大桥的主墩是曲面薄壁空心墩,需要分段浇注,由于形状的不规则,所以混凝土体积非常难算,我利用MIDAS软件建立了墩身的空间立体模型,并根据现场需要计算出每次需要浇注混凝土的体积。主桥采用的是挂篮悬臂施工法,零号块是整座桥的重中之重,我曾参与了主桥零号块及1#段施工方案的编写。进入见习期后,从9月份开始主桥零号块及引桥的施工。零号块和引桥箱梁混凝土浇注时已经进入冬季,我协助技术负责人编写了箱梁的冬季施工方案。

思想上,我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拥护党的方针政策,积极参加党内的各项活动。作为一名党员,我能够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发扬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遇到问题不退缩,往前上。

工作上,我积极主动地完成领导和部门负责人交给的各项工作,并配合其它部门工作。进入中铁九局七公司后,虽然工作时间不长, 从实习期到现在见习期,我先后经历了两次冬季施工,但在领导的关怀和同事的帮助下,我学到了很多学校里书本上学不到的宝贵知识,也积累了许多现场实践经验和工作方法,同时把专业知识从理论到实践融会贯通,为今后的工作做了铺垫。通过经常去现场,我知道只有在工作当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积极探索、勇于接触新事物,才能弥补自身的不足,所以在施工一线,我虚心向技术和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请教,不放过任何一个工程中的细节,积极参加项目部组织的培训,学习新的施工技术和规范,并用到工作中去。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工作中不断总结,不断成长,争取更大的收获,早日成为一名全面的工程管理人员。

XXX

浅谈大跨悬浇梁挂篮行走系 篇3

1 挂篮的结构形式

无论是三角挂篮、菱形挂篮、桁架式挂篮、弓形挂篮、斜拉式挂篮, 还是下承式挂篮, 按整体结构可将其大体分为桥面结构 (主桁架) 、悬吊系、锚固系、外模系、内模系、行走系和底模系等7大系统。对于形式多样的挂篮, 除了桥面结构与行走系有较大的区别外, 其他5大系统基本相同。图1为常见挂篮的结构形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挂篮也逐渐向轻型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挂篮的轻型化和标准化不仅能节省材料, 方便运输和装拆, 可重复使用, 还能降低施工成本。更主要的是, 挂篮的轻型化有利于优化梁体结构, 减小梁根部的弯矩, 节约纵向预应力束。在挂篮行走方面, 轻型化的挂篮行走更加便捷、安全。

2 挂篮行走原理

不同结构形式的挂篮行走方式也不同。无论哪种挂篮行走, 都必须借助倒链、液压千斤顶、顶座、钢绞线和精轧钢等工具来完成。借助工具给予挂篮一定的外力, 利用滚动磨擦和滑动磨擦组合件对称、同时、同步移动, 以达到行走的目的。

3 挂篮行走系统结构形式

在悬浇梁施工过程中, 挂篮行走是施工中的重要环节, 也是挂篮结构中无法保证施工安全的环节。因此, 采用任何形式的挂篮都必须以结构安全为前提。

3.1 三角挂篮的行走系统

无滑轨的三角挂篮是将手提式穿心千斤顶作为动力来源, 滚轮放置在立杆和纵梁的下部, 如图2所示。滚动作为摩擦组件, 钢绞线作为传力部件, 通过张拉千斤顶顶纵梁后端达到行走的目的。具体做法是:利用千斤顶顶起挂篮上部结构, 将滚轮所处的桥面清理干净, 整平, 将滑轨置于立杆下方, 落下千斤顶, 使纵梁整体落在滚轮上, 将钢绞线的前端锚固在挂篮立杆下面的锚固点上 (常见的是梁体竖向预应力精轧钢筋) , 并穿过挂篮纵梁和纵梁后端的顶座。手提式穿心千斤顶紧靠顶座, 并给予顶力, 挂篮行走到位后时再将挂篮顶起, 取出滚轮, 并在前支点放置型钢垫板, 落千斤顶, 然后再完成其他工作。整个行走过程如图3所示。

将该行走系统的滚轮作为前端滚动摩擦部件, 后锚扁担梁作为后端滑动摩擦部件。这样做的优点是结构简单, 行走方便, 省去了滑轨, 减轻了挂篮的质量, 节约了挂篮成本, 缺点是在行走时很难控制方向, 需借助倒链调整行走方向, 来回顶起挂篮, 从而减小挂篮施工的安全系数。

3.2 菱形挂篮的行走系统

在国内各个施工现场, 经常看到利用菱形挂篮施工的悬浇梁。但是, 菱形挂篮的行走系统也有很多种, 所有的菱形挂篮都设置了滑轨, 并在前支点设置活动滑座, 后部设置反扣轮, 在活动滑座后部锚固顶座, 或在下平杆中部设置拉力环, 以提供顶推力, 达到滑动的目的。

3.2.1 利用千斤顶行走

菱形挂篮利用千斤顶行走是大多数挂篮采用的方式。在挂篮行走前, 要先将放置滑轨的桥面清理干净并整平, 然后锚固滑轨, 将千斤顶置于活动铰座与顶座中部。同时, 要松掉后锚, 将反扣轮扣在滑轨顶板上, 打开油泵给予千斤顶顶推, 使挂篮前移, 如图4所示。如图5所示, 将千斤顶前端附着在活动支座上, 后端附着在滑轨上, 直接顶推, 回油继续顶推, 使挂篮前移。

3.2.2 利用倒链行走

倒链在菱形挂篮行走系统中并不常见, 但是, 这也能达到行走的目的。在挂篮行走前, 要将放置滑轨的桥面清理干净并整平, 然后锚固滑轨锚固, 在挂篮下的平杆上焊接拉力环, 倒链一端固定在已浇筑混凝土的前端, 另一端钩在拉力环上, 拽动倒链使挂篮前移, 具体过程如图6所示。

将精轧钢筋和穿心式千斤顶用于菱形挂篮行走系统中也是很常见的, 具体如图7所示。具体操作步骤是:在滑轨前端制作固定锚点, 将精轧钢前端锚固在固定锚点上, 精轧钢穿过活动铰座, 并锚固在千斤顶的后端, 千斤顶的前端顶在活动铰座上, 给予千斤顶压力, 以推动活动铰座, 从而达到行走的目的。

所有菱形挂篮行走系统的前部结构基本形同, 但是, 后部的反扣轮落有差异, 主要表现在反扣轮与下平杆的连接方式上。图8所示的反扣轮在行走过程中可以前后转动。在滑轨前后不平整的情况下, 后部所有的反扣轮都能与滑轨密贴。但是, 当后部反扣轮与下平杆连接时, 增加了左右转动的部件。在挂篮行走的过程中, 即使滑轨稍有不平整, 后部反扣轮都能与滑轨紧密接触, 以确保挂篮的行走安全。

菱形行走系统的前支点为活动铰座, 可以将它作为滑动摩擦部件, 将反扣轮作为后端滚动摩擦部件。这种结构的优点是结构简单, 行走方便, 容易控制行走方向。因此, 菱形挂篮的使用率非常高。

3.3 下承式挂篮的行走系统

通常情况下, 下承式挂篮行走系统是将穿心千斤顶、倒链等工具作为动力来源, 在C形梁下部的活动铰座与滑轨后端设置锚固系统, 将精轧钢、钢绞线作为传力杆件, 活动铰座与滑轨作为滑动摩擦组件, 外滑梁桁架后端的滚轮与翼缘板滚动作为滚动摩擦。这时, 张拉千斤顶就能使挂篮行走。这种行走系统的着力点都在挂篮后端。由于翼缘板设有坡度, 与后端滚轮不能有效密贴, 导致外滑梁桁架后端滚轮集中应力较大, 行走速度慢。因此, 下承式挂篮施工在工程中并不常见。

3.4 其他式挂篮的行走系统

桁架式挂篮的桥面结构是由贝雷片组装而成的, 弓形挂篮的上部结构是用型钢组件组装而成的, 斜拉式挂篮的桥面结构使用的是大型型钢组件。这几种挂篮在我国早期的悬浇梁施工中都被使用过, 但是, 随着科技的发展, 在现在的工程中, 这三种挂篮并不常用。桁架式挂篮和弓形挂篮的行走系统往往采用的是轮式行走, 前后采用钢制轮组件, 将倒链和千斤顶作为动力来源;斜拉式挂篮与菱形挂篮采用的是相同的行走系统。

4 挂篮行走施工要点

挂篮行走系统是挂篮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采用哪种形式的挂篮, 在行走中都要以结构安全、施工方便为前提。在行走过程中, 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在挂篮行走过程中, 桥面结构的大型桁架一定要缓慢同步前进。如果桁架前后的前进速度不一致, 就会导致主桁横联扭曲、断裂。②悬浇段两侧的挂篮在行走时应同步前移, 避免一端挂篮就位而另一端还在前行的情况发生。③挂篮行走系统的部件必须经过结构验算, 以达到安全使用标准。④挂篮行走时, 滑轨的前支点处于压力状态下滑动, 而后支点处于拉力状态下滑动。由此可知, 滑轨要能承受压力和拉力。滑轨锚固常常借助梁体的竖向预应力, 而且在锚固滑轨时, 精轧钢应垂直锚固。⑤倒链、千斤顶、钢绞线、精轧钢、顶座等行走附属部件的质量要达到行走标准。⑥挂篮行走系统最好采用滚动摩擦与滑动摩擦相结合的方式。

5 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挂篮也在不断改进, 并逐渐向轻型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同样, 挂篮的行走系统也在不断改进、完善, 使它用起来更加安全, 更加方便。但是, 无论采用哪种形式的挂篮行走系统, 都离不开动力源, 离不开各种辅助行走机具。只有合理地利用这些机具, 并将它们有机组合, 才能使挂篮行走得更好、更快、更安全。

摘要:挂篮是一种由多种钢构件组合而成的承重结构, 它适用于悬浇梁体。作为承重结构的挂篮常常出现在各个施工现场。依照挂篮结构, 可将其分为三角挂篮、菱形挂篮、桁架式挂篮、弓式挂篮、斜拉式挂篮和下承式挂篮。不同结构形式的挂篮能呈现出不同形式的行走系统, 而倒链、液压千斤顶、顶座、钢绞线等工具常常作为辅助器具被用于挂篮行走系统中。但是, 无论采用哪种行走系统, 都要以保证结构安全、达到行走为目的。

关键词:挂篮,辅助工具,行走系统,结构安全

参考文献

上一篇:水生植物的应用与养护下一篇:义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