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别方法

2024-05-14

辨别方法(精选十篇)

辨别方法 篇1

缺氮肥:蔬菜缺氮肥最初叶片表现淡绿色或黄色 (少量缺乏) , 不久茎秆也重复同样的变化。叶色变化通常是从老叶片开始, 而后逐渐扩展到整个叶簇。

缺磷肥:蔬菜缺磷肥最初表现为生长缓慢, 随后叶片呈褪绿病斑, 茎细长, 富含木质, 叶片较小, 叶色较深, 背面呈红紫色, 延迟结实和果实的成熟。

缺钾肥:蔬菜缺钾肥最初植株基部具有灰绿色叶片, 继之叶片呈青铜色和黄褐色, 叶缘变为褐色, 沿叶脉出现斑点, 组织腐烂和死亡。茎细长、变硬、富含木质。

缺钙肥:蔬菜缺钙肥表现为生长缓慢, 形成粗大的富含木质的茎。植株顶端及幼嫩部位表现症状明显。番茄缺钙, 则容易得脐腐病, 其具体表现为果实顶部 (脐部) 开始出现圆形褐腐, 严重时整个果实腐烂, 有时伴随出现黑色霉状物。黄瓜缺钙, 表现为上部叶片皱缩, 不舒展, 植株龙头生长缓慢, 干枯, 易与黄瓜的黑星病相混淆, 其主要区别为黑星病病斑易破碎。

辨别方法 篇2

染色黑豆的辨别方法

1、可以看黑豆的表面,正宗的黑豆,颗粒大小并不均匀,有大有小,而且颜色也并不是全黑的,而是有的呈墨黑,有的却是黑中泛红;而经过染色的假冒黑豆,它的大小是基本均匀的,它的色泽基本全是墨黑的。

2、大家可以取适量的黑豆放在一个容器里,在里面倒入适量的白醋,然后进行搅拌,搅拌后,白醋变成红色的是真黑豆,白醋基本无反应,不变色的是假冒黑豆。有的时候有的消费者回家煮黑豆也会遇到这种情况,这其中的原因其实很简单,这是因为黑豆皮之所谓为黑色,是因为黑豆皮中含有花青素,而花青素遇到白醋是会发生化学反应的,所以我们就会看到白醋变成红色了,而染色的黑豆,它的黑豆皮中是不可能含有花青素的,所以自然也就不会变色。另外可以告诉大家,黑豆皮中的花青素是很好的抗氧化剂来源,能清除体内自由基,尤其是在胃的酸性环境下,抗氧化效果好,养颜美容,增加肠胃蠕动。但是要提示大家的是:黑豆对健康虽有如此多的功效,但不适宜生吃,尤其是肠胃不好的人会出现胀气现象。

真黑豆也会掉色

一家粮油店老板告诉记者,他经销黑豆多年,确实见到过染色的黑豆,但有的真黑豆也会掉色。所以染色的黑豆一定掉色,掉色的却不一定是假黑豆。

网上搜索发现,确实有商家将一般豆子染成黑色,充当价格较高的黑豆,但给豆子染色成本较高,因为不能染得均匀,所以染色黑豆并不多见。而黑豆掉色也时有发生,如果从市场上买来的黑豆只是掉色,但没有异味,黑豆很可能就是真的。

5种方法辨别面粉优劣 篇3

倘若一个人长期大量食用添加增白剂的面粉,则会损害其免疫系统,削弱人体的抵抗力。有的增白剂毒性很大,会对人的肝脏造成巨大损害,还有可能导致多种疾病的产生,即便你只是食用几次这样的面粉,也会出现头晕、神经衰弱以及恶心等中毒症状。那么,生活中,我们如何辨别面粉的优劣呢?可用以下5种方法:

1.握一握。优质面粉在手中紧握后放开不成团,會自然散开。劣质面粉用手紧握后,面粉易成团,不易散开。

2.看一看。好的面粉无杂质,呈细末状,乳白色略带微黄色。差的面粉色泽暗淡,灰白或者深黄色,有结块。

3.尝一尝。抓点面粉放入口中含大约一分钟后,用牙齿咬几下,不粘牙、不碜牙的是好面粉,粘牙、碜牙并在口内成团的是差面粉。

4.闻一闻。闻起来有股淡淡的麦香,无其他异味的通常是好面粉,有酸味、煤油味、陈腐味、霉臭味或者其他异味的为劣质面粉。

辨别钾肥真伪及质量优劣的方法 篇4

关键词:钾肥,辨别,真伪,方法

钾肥对我国农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更是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我国生产钾肥品种主要有氯化钾、硫酸钾、硝酸钾、磷酸二氢钾、硫酸钾镁肥、生物钾肥等,其中氯化钾是基础肥料,占我国肥料总产量的80%[2]。随着农业的发展和对钾肥认知度的不断提高,钾肥的需求量不断增大,钾肥生产企业数量也陆续增加,与此同时,某些地区则形成假冒钾肥专业生产区,市场上出现了许多钾肥质量参差不齐和假冒伪劣伪现象。

根据对某地农资市场41家零售钾肥企业的调查[3],从种类上看,共销售26个品牌的钾肥,有20个属于用氯化钾冒充硫酸钾和硝酸钾,约占80%;从销售数量上看,这20个假冒钾肥的销售量占总销售量的55%。这种用低含量的氯化钾以次充好,改头换面的造假行为造成了农作物的减产,破坏了土壤环境,影响了人民的利益受损,破坏了农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本文从钾肥的包装、颜色、形态、灼烧试验、水溶性试验等方面简要概述了多种辩别钾肥真伪的技术途径,并提出了几种高效鉴别方法。

1 常见钾肥的辩别方法

1.1 包装辨别

正规厂家的肥料外包装规范,结实[4]。符合国家标准的包装规定,包装袋上必须有产品名称、商标、养分含量,等级、执行标准、净重、生产许可证号、厂名、厂址,包装袋里面还应有产品检验合格证,对于一些有特殊存放要求的也应注明。伪劣钾肥的包装一般印制的比较粗糙、质量比较差、易破漏、标志不清晰、信息不全面、有放大肥效的夸张用语、对于包装口有拆痕的要特别引起注意,有可能经过掺假。

1.2 形态和颜色辨别

颜色和形态辨别是检验化肥质量的一个有效手段[5]。一般颗粒或条状的钾肥不应该有结块和太多的粉末,色泽一致,表面光滑,粒度和比重相对均匀,手摸起来比较干爽[6]。而假冒产品往往颗粒粗糙,大小不一,对于带有颜色的颗粒钾肥,要砸开颗粒观察内外颜色是否一致,或浸泡入水后,捞出察看颗粒颜色是否脱落[7]。氯化钾外观呈白色或浅黄色结晶,含有铁盐时呈红色,易溶于水,是一种高浓度的速效钾肥,硫酸钾外观呈白色晶体[8]或是带有颜色的结晶颗粒,特点是吸湿性小[9],储藏时不容易结块,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较慢,磷酸二氢钾是一种白色结晶体,复合肥多为红色颗粒状,也有少数以白色氯化钾作为原料,呈白色颗粒状。

1.3 灼烧试验辨别

取少量钾肥产品放在烧红的木炭或烟头上,应不燃、不熔,没有较大变化,有“劈啪”爆裂声[10]。无此现象则为假冒伪劣产品。也可用焰色反应来鉴别,用干净的铜丝蘸取少量的钾肥产品,放在白酒火焰上灼烧,通过蓝色玻璃片,可以看到紫红色火焰[11]。无此现象,则为伪劣钾肥。

1.4 水溶性辨别

取氯化钾或硫酸钾、硫酸二氢钾1 g,放入洁净的玻璃杯中,加入蒸馏水10 m L,充分搅拌均匀,能完全溶解无杂质的是钾肥,不能迅速溶解,呈现粥状或有沉淀则是劣质钾肥或假冒钾肥。

1.5 气味辨别

氯化钾、硫酸钾、磷酸二氢钾等钾肥一般无特殊气味,伪劣钾肥游离酸含量较高,能闻到刺鼻的酸味,对于含氮的钾肥产品,则能闻到氨气味[12]。

1.6 吸湿性辨别

一般高质量的钾肥产品吸湿性较小,不易结块[13],易吸湿结块多数为伪劣钾肥,存放时间较长或存储不当出现结块现象,时间越长,结块就越硬,对刚结块的用手一捏会碎开。

以上几种鉴别方法只能定性的辨别钾肥的真伪,不能定量的判定钾肥质量的优劣。虽然含有钾素,但是如果主含量达不到要求,也不属于合格钾肥产品。要更深层次的辨别钾肥真伪还是要通过实验的手段[14],检测其各项含量的指标是否满足其执行标准的要求。

2 辨别钾肥真伪的方法

2.1 主含量判别

化肥中的养分是衡量化肥质量优劣重要指标[15]。单一钾肥中主含量为氧化钾,复合肥料除含氧化钾还有其他的主含量,主含量的大小则通过执行标准中主含量的指标及检测方法来判别,如果主含量不达标,则说明钾肥产品质量不合格。

2.2 次含量判别

一般市场上伪劣钾肥基础原料都是氯化钾。用低含量氯化钾冒充硫酸钾,由于其氧化钾含量的检测方法基本一致,单从主含量不能判别真伪,需从其他的次含量入手,硫酸钾是一种氯含量很低的钾肥产品,国家标准规定的不同等级的氯含量分别为:优等品≤1.0%,一等品≤1.5%,合格品≤2.0%。可以从氯含量辩别是劣质氯化钾还是硫酸钾。

用低含量氯化钾和硝酸铵混合物冒充硝酸钾,硝酸钾中不含铵态氮,若含有铵态氮则表明是假冒硝酸钾[16],可通过纳氏试剂定性检验铵态氮,若含有铵态氮,则含氮量的测定应先还原测定总氮的含量,再减去不还原测得的铵态氮含量,最终两者的差值为硝酸钾的含氮量即硝态氮的含量。

用氯化钾冒充磷酸二氢钾的现象也普遍存在,主要分两种情况,一是用氯化钾直接冒充磷酸二氢钾,如果进货单位以主养分氧化钾的含量来验收,只要产品中氯化钾的含量符合即可通过。这种情况产品中含有大量的氯不含磷,只有通过实验手段测定氯和磷含量加以辨别;二是用氯化钾和磷酸铵混合物冒充磷酸二氢钾,这种将两种物质掺和的产品虽然含有磷,但其含有大量铵态氮和氯。真正的磷酸二氢钾不含铵态氮,只含微量氯。

硫酸钾镁肥也存在严重的假冒现象,不法生产商用低含量的氯化钾或将高含量的氯化钾稀释后和硫酸镁混在一起,检测氧化钾或镁、硫的含量符合标准而氯含量很高,则是掺假硫酸钾镁肥[17]。

3 建议措施

(1)适当增加称样量以减少系统误差。

(2)对非氯化钾样品一律检验氯离子含量。

(3)完善钾肥中氮的检测方法

(4)建立健全钾肥标准体系,根据工艺特点制定氯离子的限量要求。

(5)整顿钾肥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结合小钾肥厂的生产工艺及产品特点对钾肥地方标准、企业标准进行清理整顿。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清理整顿:产品名称是否与工艺一致;技术指标是否合理,是否规定了氯含量;对只用氯化钾与其它低价值的原料进行混合,而给产品起一个奇特名称的小钾肥厂及其标准一律取缔。

4 结语

以上几种方法能够直观、简便、快速的鉴别出钾肥的真伪[18],为购买高品质钾肥提供有效途径。

辨别电子机票真伪的方法 篇5

据了解,不少乘客在购买电子机票时有顾虑,认为花了数百甚至上千元买机票却看不到纸质凭证心里不踏实,因此不少售票处主动打印好行程单交到乘客手中。即使这样,还是有相当多的乘客不放心,担心个别非法机票代理点开出的行程单是伪造的,其实并没有预订机票。

其实,现在购买电子机票时,旅客会得到一个电子票号。把这个票号和本人的身份证号码,通过电话报给航空公司客服部的工作人员,由他们来辨别机票的真伪。另外也可以直接登录相关航空公司网站,输入电子票号、旅客姓名,也能查询到自己的航班预订是否成功。

同时,建议旅客最好在正规的旅游网站或者航空公司的网站上预订机票。

辨别真假网站ICP证辨别篇 篇6

什么是ICP证

ICP证全称“《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一互联网信息服务”,是指通过互联网,向上网用户有偿提供信息或者网页制作等服务活动。经营性ICP经营的内容主要是网上广告、代制作网页、有偿提供特定信息内容、电子商务及其它网上应用服务。国家对经营性ICP实行许可证制度,根据国家《互联网管理办法》规定,经营性网站必须办理ICP证,否则就属于非法经营。

如果网站办有ICP证,那么网页下端往往会有一行ICP证提示,比如“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40144京ICP证030367号”。如果你要访问的网站没有这样的ICP证,那么建议网友不要在这类网站上消费、不要随便下载网站的资源,也不要留下个人信息。

但是很多网站虽然具备ICP标识,但ICP号是虚构或者盗用的。所以对于不熟悉的网站,我们需要查验ICP的真伪。

查验ICP证真伪

查验ICP备案是否属实:通过点击备案号,登陆到http://WWW.miibeian gov.cn/网站,点“公共查询”,进人httP://WWW miibeian gov cn/CX/main.isp,点右边列表中的“公共信息查询”,可使用“网站名称”、“网站域名”、“网站首页地址”、“备案/许可证号”、“网站IP地址”、 “主办单位名称”中的任何一项,即可查询ICP备案是否属实。

确定网站cert/目录下的备案证书文件bazs.cert是否存在:我们可以http://网站域名/cert/bazs.cert的方式访问到网站的备案证书,电信部门会定期检查这些文件,确定网站是否和备案的一致。

浅谈照片真伪性的辨别方法 篇7

一、观察照片中各元素的拍摄角度是否同一进行辨别

照片的拍摄角度包括拍摄高度、拍摄方向和拍摄距离。照片的拍摄角度反映的是摄影者的心理和思绪, 因为不同的拍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造型效果, 具有不同的表现功能。因此摄影者往往通过角度的选择来塑造主体形象和表达主题思想的需要。而同一照片中各元素反映出的拍摄角度必须是一致的, 拍摄高度必须同是平拍、俯拍或者仰拍, 拍摄方向必须同是正面角度、侧面角度、斜侧角度或者背面角度, 同时拍摄距离也必须是具有同一性。因此, 在辨别照片真伪性时, 可首先观察照片中各元素的拍摄角度是否具有同一性。许多经过图像处理技术伪造的照片, 伪造者基本都是为了使画面更加精彩、完美或者补充一些原照片缺少的元素, 而越是趋完美就越容易处理得不合常理, 越容易露出破绽。

二、观察照片中各元素的光线形成机理是否合理进行辨别

摄影的本质是用光线来作画, 即用光成像, 光在摄影创作中的作用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是照明作用, 即照明被拍摄对象; 二是造型作用, 即表现被拍摄对象的外部形态, 包括立体质感彩影调表现以及外部轮框; 三是表意作用, 即光线是摄影者表现意境的方式。光线的三个作用是依次递进的关系, 是任何照片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在辨别照片真伪时, 利用照片各元素中光线性质、角度、亮度、色调及照片影调的一致性判断辨别照片是否在同一光线条件下拍摄, 从而来判断照片的真伪。例如, 利用照片中各元素光滑面的反射光来判断光源的方向是否合理。拍摄时光源对物品的照射, 在物品有光滑的表面上会形成局部的光亮区, 即是光源在物品表面上形成的反射光, 根据光亮区反射光与相机镜头所在位置形成的角度便可基本准确推断光源的位置, 从而来判断出照片中各元素光滑面上反射光亮区所反映光源方向是否是一致的,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 较光滑物品表面形成的反射光相对稳定可靠, 物品粗糙表面则会形成漫反射影响光源的判断, 所以在照片辨别中应该尽可能的利用画面中物体光滑面反射光来判断光源方向, 检查照片中各元素的光源是否统一, 其光线形成是否在同一环境进而排除矛盾。摄影用光时产生的光照效果的一致性, 让操作者技术再高明手法再细致也很难不留一丝痕迹地“伪造光线”, 所以利用光线的变化规律将是检验鉴定伪造照片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如下图1 所示, 照片中①②③号水杯和④号水杯反映出来的亮斑是不一致的, ①②③号水杯的光亮区根据反射光的特点可推断其光源基本在相机镜头方向, 即面对水杯时的正方向, 而④号水杯的光亮区在侧边, 根据这个反射光与镜头所在位置基本推断④号水杯拍摄光源应在面对水杯时的左手边侧方向, 这两组亮斑所反映出来光源的属性不具有一致性。因此, 根据水杯上反映出的两组亮斑所反映出的光源属性的不一致性可以判断出照片中的④号水杯可能是其它相片合成, 即伪造照片。

三、观察照片中各元素的景深关系是否合理进行辨别

景深是相机镜头或其它成像器前沿能够取得清晰图像的成像所测定的被摄物体前后距离范围。景深可以让平面的画面表现出空间感, 从而增强照片的欣赏性和表现力, 因此控制景深和利用景深是拍摄者常用的表现手法和高深学问。从景深产生的原理可知, 景深受光圈、镜头和拍摄对象距离的影响。具体来说, 大光圈则景深短, 小光圈则景深长, 照片上景深范围内的物体的清晰程度是不一致的, 呈现渐变趋势, 越靠近相机对焦点位置, 成像的清晰度就越高。同时, 镜头焦距对景深的影响也很大, 焦距越长则景深越浅, 焦距越短则景深越深, 不同相机的焦距及镜头光圈、解像力的不同在照片上都有一定的固定特征。其次, 不同相机镜头表现出来的景深也具有一定的规律: 如广角镜头的成像景深大, 望远镜头的成像景深小, 景深范围内物体的清晰度从对焦点向前后逐渐减弱, 而由于前景深小, 后景深大, 前景深中的景物越接近拍摄者其逐渐模糊的程度就会加重, 反之则反。在实际辨别中, 可从照片中仔细辨别人物影像或者个别物体的边缘清晰度是否过分清晰或模糊不清, 影像有无重复。如果相片太小, 可局部放大画面观察, 圈定清晰和模糊的边界, 仔细分析、察看照片画面影像显示的不同细节, 通过对影像细部特征的分析, 发现伪造照片的蛛丝马迹。因此, 通过研究照片中各元素的景深关系对辨别照片的真伪性提供了理论根据和操作指引。

四、观察照片中各元素的大小比例是否协调进行辨别

人们肉眼看到的现实物品均是三维立体空间, 而拍摄照片上表现的只能是二维平面效果图, 即只有长和宽。因此照片中各元素的立体关系只能通过大小比例、远近关系、虚实情形来体现。由于所有拍摄的照片均会符合镜头近大远小的成像关系, 即看近的物体占据我们眼睛视场面积大, 看远的物体占据我们眼睛的视场面积小, 形成一种大小对比、远近虚实的关系。因此在照片中分析同一平面、同一清晰度下比较各元素的大小比例是否协调、是否符合常理为辨别照片的真伪性提供了依据。2007 年陕西省轰动一时乃至引发全国关注的“华南虎事件”照片最终辨别为伪造照片, 原因是中科院研究员傅德志就是利用照片中老虎脑袋上的叶子、周围环境和各种景观之间的大小比例不协调不合常理, 进而推断出老虎必为假的结论。

五、结语

综上所述, 对每一张照片我们都可以从拍摄角度、光线合理性、景深关系、画面比例大小等方面对照片真伪性进行辨别。当然, 天下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每一张被伪装的照片真伪性特点相差不一样, 因此对每一张照片的实际辨别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因素, 但只要我们掌握了根本的方法, 无论如何伪造, 我们总能找到蛛丝马迹, 其辨别方法其实都“万变不离其宗”。

参考文献

[1]毕华.图像真实性鉴别方法研究[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8 (3) .

[2]王凤刚.试探归档照片真伪鉴定方法[J].山西档案, 2006 (1) .

5组易混淆天气现象的辨别方法 篇8

关键词:天气现象,辨别方法,定义,特征,天气条件

天气现象是指发生在大气中、地面上的一些物理现象, 在气象学上分为降水现象、地面凝结现象、视程障碍现象、雷电现象和其他现象等共34种, 是目前每个气象台站必须观测的项目之一。由于技术水平所限, 其观测方式以观测员目测辨断为主, 在日常观测中, 对于有些现象, 可采用常规辨别法 (即参照其定义) 便可直观地进行判断记录, 但像有些天气现象特征极其相似时, 需要综合参照某些气象要素进行综合判别, 才能达到正确判断和记录的目的[1]。笔者将日常观测中几组易混淆的天气现象的辨别方法进行了概括总结, 希望对一线观测员在日常观测中判断和记录天气现象时有所帮助。

1 轻雾、扬沙、浮尘和霾

(1) 定义及成因。轻雾是由空气中微小水滴或已湿的吸湿性质粒组成的稀薄雾幕;扬沙是由于风大将地面尘沙吹起, 使空气变得相当混浊;浮尘多为远处尘沙经上层气流传播而来或为沙尘暴、扬沙出现后尚未下沉的细粒浮游空中而成;霾为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 使空气普遍混浊的天气现象[2]。

(2) 对能见度的影响程度。上述4种现象均为视程障碍现象, 出现时台站四周有效水平能见度 (以下简称能见度) 普遍较差, 但影响程度不尽相同, 轻雾和扬沙出现时能见度一般在1~10 km, 当出现轻雾若能见度进一步变差, 低于1km, 则轻雾就可能转化为雾了, 同理出现扬沙时能见度低于1 km时, 则扬沙就有可能转化为沙尘暴了;浮尘和霾出现时水平能见度均在10 km以内, 随着强度的逐渐增强, 能见度会变得越来越差, 甚至几米之内的物体都看不清, 而浮尘出现时, 如若仰望天空, 垂直能见度同样较差[3]。

(3) 颜色辨别。台站出现轻雾时, 四周物体似笼罩了1层灰白色稀薄雾幕, 有一种朦胧感;出现扬沙时, 天空混浊, 一片黄色;浮尘出现时远处物体呈土黄色, 太阳光线较差甚至辨不清其位置, 太阳光常呈苍白或淡黄色;霾出现时远处光亮物体微带黄色、红色, 黑暗物体微带蓝色。

(4) 天气条件。轻雾出现时空气相对湿度较大, 一般在70%以上;扬沙与风力的大小有直接关系, 出现时平均风速一般在7 m/s以上;浮尘出现时一般无风或风力较小;霾出现时一般空气较干燥。

(5) 出现时间。轻雾以早晚出现居多, 扬沙、浮尘一般在冷空气过境前后出现, 霾在一天中任何时候均可出现。

2 雨、毛毛雨

(1) 定义及特征。雨是滴状的液态降水, 下降时清楚可见, 强度变化较缓慢, 落在水面上会激起波纹和水花, 落在干地上可留下湿斑;毛毛雨, 稠密、细小而十分均匀的液态降水, 下降情况不易分辨, 看上去似乎随空气微弱的运动飘浮在空中, 徐徐落下。迎面有潮湿感, 落在水面无波纹, 落在干地上只是均匀地润湿, 地面无湿斑。

(2) 雨滴大小。雨下降时雨滴较大 (目测直径在0.5 mm以上) 可辨, 下降如线, 强度变化不大;而毛毛雨下降时稠密飘浮, 雨滴小而 (直径在0.5 mm以下) 难辨。

(3) 天气条件及降水云层。雨和毛毛雨时气层一般比较稳定, 但两者的降水云层却不同:雨一般降自雨层云、高层云、层积云、高积云中, 而毛毛雨一般降自雾和层云。

3 雪、米雪

(1) 定义及特征。雪是固态降水, 大多是白色不透明的六出分枝的星状、六角形片状结晶, 常缓缓飘落, 强度变化较缓慢。温度较高时多成团降落;米雪是白色不透明的比较扁、长的小颗粒固态降水, 直径常小于1 mm, 着硬地不反跳。

(2) 降水云层。下雪和米雪时气层一般比较稳定, 但雪一般降自雨层云、高层云、层积云、高积云、卷云中, 米雪一般降自雾和层云。

4 霰、冰粒和冰雹

(1) 定义及特征。霰是白色不透明的圆锥形或球形的颗粒固态降水, 直径2~5 mm, 下降时常呈阵性, 着硬地常反跳, 松脆易碎;冰粒是透明的丸状或不规则的固态降水, 较硬, 着硬地一般反跳。直径小于5 mm。有时内部还有未冻结的水, 如被碰碎, 则仅剩下破碎的冰壳;冰雹是坚硬的球状、锥状或形状不规则的固态降水, 雹核一般不透明, 外面包有透明的冰层, 或由透明的冰层与不透明的冰层相间组成。大小差异大, 大的直径可达数十毫米[4]。

(2) 下降强度情况。霰和冰雹下降时常呈阵性, 但冰雹阵性明显, 强度时大时小, 冰粒下降时常呈间歇性, 多时有雨伴降。

(3) 天气条件及降水云层。霰下降时气层较不稳定, 一般降自层积云、积雨云, 冰粒下降时气层较稳定一般降自雨层云、高层云、层积云, 冰雹下降时气层极不稳定, 常出现在夏、春、秋季节, 多降自积雨云中, 常伴有雷暴。

5 霜、雾淞和雨淞

(1) 定义及特征。三者均为水汽凝结现象。霜是由水汽直接凝华而成, 或由露冻结而成的白色松脆冰晶或冰珠, 雾淞是由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 或过冷却雾滴直接冻结在物体上的乳白色冰晶物, 常呈毛茸茸的针状或表面起伏不平的粒状, 多附在细长的物体或物体的迎风面上, 有时结构较松脆, 受震易塌落;雨淞是由过冷却液态降水碰到地面物体后直接冻结而成的坚硬冰层, 呈透明或毛玻璃状, 外表光滑或略有隆突。

(2) 天气条件。霜常出现在晴朗微风湿度大的夜间, 地面温度常降至0℃以下, 雾淞出现时空气温度一般在-3℃以下, 相对湿度一般较大, 常伴有雾。出现雨淞气温稍低, 有雨或毛毛雨下降时。

(3) 附着部位。霜一般附着在地面及近地面物体上, 雾淞一般附着在物体的突出部分和迎风面上, 雨淞在水平面、垂直面上均可形成, 但水平面和迎风面上增长快。

参考文献

[1]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M].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3.

[2]孙红斌, 李杨, 刘克利, 等.轻雾、烟、霾、浮尘的判别及对空气质量的影响[J].内蒙古气象, 2007 (6) :56.

[3]王淑香.轻雾、霾、浮尘、露、霜及远电的识别[J].河南气象, 1996 (2) :32.

辨别方法 篇9

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 在真菌物种鉴定中被广泛应用[6,7,8,9,10,11], 常见分析方法有PCR产物测序[10,11]和ITS-RFLP[12]两种, 但操作步骤多, 耗时长, 成本高。作者根据糙皮侧耳 (P. ostreatus) 和肺形侧耳 (P. pulmonarius) 的ITS序列, 设计特异引物, 经PCR扩增和电泳检测, 无需测序或酶切, 以期能对糙皮侧耳 (P. ostreatus) 和肺形侧耳 (P. pulmonarius) 快速辨别, 降低平菇菌种清理的成本, 提高工作效率。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1.1 实验材料

供试菌株通过栽培试验、拮抗试验和DNA分子标记等方法证明具有明显特异性, 并经分类学家鉴定分别为糙皮侧耳 (P. ostreatus) 和肺形侧耳 (P. pulmonarius) (表1) , 保藏于国家食用菌标准菌株库。

*ACCC, Agricultural Culture Collection of China;CBS, Centraalbureau voor Schimmelcutures, Baarn, The Netherlands.

1.1.2 试剂

Plant Genomic植物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 (DP305-02) 购自天根生化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Ex Taq DNA聚合酶购自宝生物工程 (大连) 有限公司;其它试剂为国产或进口分析纯。引物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合成。

1.1.3 仪器

iCycler PCR仪、Gel Doc XR凝胶成像系统 (美国Biorad) ;DYY-6C型电泳仪DYCP-31DN型电泳槽 (北京六一仪器厂) 。

1.2 方法

1.2.1 DNA提取

采用Plant Genomic植物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 按说明书操作。

1.2.2 引物设计

在GenBank下载糙皮侧耳 (P. ostreatus) ITS序列 (EU424309.1和AY265839.1) 和肺形侧耳 (P. pulmonarius) ITS序列 (AB115038.1、AB115039.1和EU424314.1) 。采用ClustalX[13]进行序列比对。选择A、B、C三个不同区域 (图1) , 采用Primer 3[14]进行引物设计。在B区设计引物时出现7个连续的A, 鉴于在非3′端可以适当替换碱基, 所以将中间的A改成G。设计引物如下:1F (5′-GATAGATCTGTGAAGTCGTC-3′) 、1R (5′-TCACAATTGGAAAGAAACC-3′) 和2R (5′-TGCGTGCTATTGATGAGTGA-3′) 。

1.2.3 PCR扩增和电泳检测

PCR反应体系:反应体积20μL。其中, Ex Taq聚合酶 (5U·μL-1) 0.1μL, dNTPs (各0.25mmol) 0.5μL, 10×buffer (Mg2+plus) 2μL, 引物1F (10μmol) 1.5μL, 引物1R (10μmol) 1.0μL, 引物2R (10μmol) 0.5μL, 模板 (5~20ng·μL-1) DNA 2μL, ddH2O 12.4μL。PCR扩增程序:94℃预变性5min, 94℃变性50s, 55℃退火50s, 72℃延伸1min, 共34个循环, 72℃延伸7min, 4℃保存。PCR扩增后经1.5%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2 结果和分析

2.1 引物适用性验证

根据引物设计的方案, 利用引物组1F、1R和2R, 预期糙皮侧耳扩增出2个片段, 分别为342bp、459bp;肺形侧耳扩增到一个446bp片段。PCR扩增结果表明:采用该引物组合对5个糙皮侧耳扩增出2个片段, 分别为342bp、459bp;采用该引物组合对4个肺形侧耳扩增到1条446bp的片段 (图2) , 能够将糙皮侧耳和肺形侧耳辨别开。

1-9: strains numbers; M: DNA Marker.

2.2 成本比较

在时间成本上, 采用本方法提取DNA需0.5h, PCR扩增2h, 电泳检测1h, 共计3.5h。若采用形态学, 栽培试验至少需要40d;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 提取DNA需0.5h, PCR扩增2h, 电泳检测1h, 测序3d;采用PCR产物克隆测序, 与PCR产物直接测序比耗时更长;若采用ITS-RFLP法, 因另需酶切反应, 时间会增加。在经济成本上, 与PCR产物直接测序和ITS-RFLP法相比, 本方法能够节省测序和酶切费用。

3 讨论

ITS是真菌物种鉴定常用区域, 分析方法有PCR产物测序[10,11]和ITS-RFLP[12]两种。PCR产物直接测序工作量大, 成本高, 并且直接测序并非100%的成功;在克隆测序时, 因PCR扩增中可能会有错配, 需要选择多个克隆测序, 与PCR产物直接测序相比, 耗时更长, 成本更高;另一方面, GenBank中收录序列的信息由于缺乏对样品生物学物种的准确性审核, 存在误用种名的现象, 其信息可靠性受到质疑[8,15,16,17], 对测序结果的分析造成困扰。应用ITS-RFLP可以将侧耳属28个种进行鉴定鉴别[12], 但是需要多个限制性内切酶, 成本高, 工作量大。本方法可避免PCR产物直接测序或克隆测序和ITS-RFLP法的成本高、时间长的缺点, 将为大型真菌育种材料的选择、野生种质资源的快速鉴定提供一个新途径。

ITS序列在属内种间的差异较小, 在非保守区域设计引物的选择余地少。为了提高鉴定的准确性, 可以辅助选择延长因子1α (elongation factor 1-α, EF1α) 、RNA聚合酶Ⅱ第一亚基 (RNA polymerase Ⅱ subunits 1, RPB1) 、RNA聚合酶Ⅱ第二亚基 (RNA polymerase Ⅱ subunits 2, RPB2) 、β-微管蛋白 (β-tubulin) 、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 (cytochrome c oxidase 1, CO1) 等区域5[18,19,20], 设计特异引物进行种属鉴定。

摘要: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经济的方法辨别糙皮侧耳 (P.ostreatus) 和肺形侧耳 (P.pulmonarius) 。方法:在GenBank下载糙皮侧耳和肺形侧耳的ITS序列, 经ClustalX序列比对, 利用Primer 3设计特异引物组合1F (5′-GATAGATCTGTGAAGTCGTC-3‘) 、1R (5′-TCACAATTGGAAAGAAACC-3′) 和2R (5′-TGCGTGCTATTGATGAGTGA-3′) , 最后经PCR扩增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5个糙皮侧耳菌株均能得到2条带, 分别为342bp和459bp。4个肺形侧耳菌株均能扩增到一条446bp的片段。结论:该组引物适合辨别糙皮侧耳和肺形侧耳。

如何辨别翻新轮胎 篇10

一看。

就是通过观察轮胎的色彩和光泽辨别是否是翻新轮胎。翻新后的轮胎颜色和光泽都比较黯淡, 新轮胎胎面呈现蓝光, 色泽较为自然。

二摸。

就是用手指按压轮胎表面。新轮胎用手指按压胎面后, 胎面上不会留下指纹, 而翻新轮胎胎面摸上去会留有指纹。这是因为翻新轮胎胎面则有一层蜡的缘故。

三扯。

就是用手扯轮胎胎面上的橡胶钉和磨损标记。如果不容易被扯下来, 一般是新轮胎;如果很容易被扯下来, 很可能就是翻新轮胎。这是因为翻新轮胎的磨损标记是翻新后重新贴上去的, 容易撕开, 而新轮胎的则是和轮胎一体的, 不易撕开。

四划。

上一篇: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下一篇:霸权 挡不住的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