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体免疫

2024-05-06

机体免疫(精选九篇)

机体免疫 篇1

1 免疫检测方法和技术

免疫检测技术是指利用免疫反应特异性的原理, 建立各种检测与分析的技术。常规免疫检测技术主要是用于检测抗原或抗体的体外免疫血清学反应或免疫血清学技术。免疫血清学技术是建立在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基础上的检测技术。现代免疫检测技术的发展非常快, 已有许多新的方法和技术出现。

1.1 酶免疫分析方法

酶标记抗体技术是将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反应与酶的催化作用有机地结合的一种新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各种抗原和抗体的定性、定量测定。最初的免疫酶测定法, 是使酶与抗原或体结合, 用以检查组织中相应的抗原或抗体的存在。后来发展为将抗原或抗体吸附于固相载体, 在载体上进行免疫酶染色, 底物显色用肉眼或分光光度仪判定。这后一种技术就是目前应用最广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即ELISA。

1.1.1 标记抗原

全酶标记抗原用于测定小分子化合物的酶的溶菌酶、苹果酸脱氢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等, 通过双功能交联剂N-羟基丁二酰亚胺脂与抗原共价结合。辅基标记抗原预先将葡萄糖氧化酶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成葡萄糖氧化酶蛋白和黄素腺嘌呤双核甘酸 (FAD) 两种成分, 它们单独存在时无酶活性, 但可组成具有酶活性的葡萄糖氧化酶。试验中, 先将FAD标记到抗原分子上, 当此标记试剂与抗体结合后, FAD即失去重组能力。

1.1.2 标记抗体

标记抗体酶抑制免疫测定法常用磷脂酶c与IgG抗体分子经水溶性碳化而亚胺共价交联成酶标抗体, 底物SRBC壁中的磷脂物质。将待测样品, 酶标抗体和SRBC加在一起, 当抗原抗体结合后可抑制标记抗体中的酶对SRBC壁中磷脂的水解能力, SRBC则不发生溶解。酶增强免疫测定法此法需两种抗体试剂, 首先在待测样品中加入少量半乳糖甘酶标记的抗体, 经抗体、抗原结合后, 加入琥珀酰化的带过量负电荷的抗体, 与抗原发生第二次结合, 使其表面的负电荷大大增强。

1.2 荧光抗体技术

某些荧光物质在一定条件下, 既能与抗原或抗体结合, 又不影响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用荧光抗原或荧光抗体对待检标本染色后, 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 可看到发出荧光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作为蛋白质标记用的荧光物质需具备如下条件:①有与蛋白质分子形成稳定共价键的化学基团, 但不形成有害产物;②荧光效率高, 与蛋白质结合的需要量少;③结合物在一般条件下稳定, 结合后又不影响免疫活性;④作为组织学标记, 结合物的荧光必须与组织的自发荧光有良好的反衬;⑤结合程序简单, 能制成直接应用的商品。满足这些要求的荧光物质有硫氰酸荧光素 (FITC) 、四乙基罗丹明 (RB200) 和四异甲基罗丹明 (TMRITC) 等, 其中实际上应用最广的是异硫氰酸荧光素。

1.3 放射免疫技术

放射免疫技术又称放射免疫分析、同位素免疫技术或放射免疫测定法。该法为一种将放射性同位素测量的高度灵敏性、精确性和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相结合的体外测定超微量 (10-9~10-15g) 物质的新技术。广义来说, 凡是应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抗原或抗体, 通过免疫反应测定的技术, 都可称为放射免疫技术。目前常用的放射免疫技术有放射免疫饱和分析法和放射免疫沉淀自显影法。

1.4 酶联免疫检测技术

酶联免疫检测技术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一项定性定量检测抗原或抗体的免疫酶技术。1971年,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的Engvall和Perlmann首次发表了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定量测定IgG的文章, 建立并发展了ELISA, 后来这种检测书开始广泛使用。之后, VALLER等人改用聚苯乙烯微量反应板作为固相载体, 使ELISA操作更方便, 灵敏度也显著提高。ELISA技术操作方便, 其特异性强, 灵敏性高。

1.5 免疫印迹技术

免疫印迹就是蛋白质印迹。鉴定和分析抗原或抗体经常会将各种分离技术和检测方法结合起来。免疫印迹技术就是将十二烷基黄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ELISA相结合, 具有SDS-PAGE的高分辨力和固相免疫检测的高特异性和敏感性。免疫印迹常用于鉴定某种蛋白质, 并能对蛋白质进行定向和半定量分析。免疫印迹法具有分析容量大, 灵敏度高, 特异性强等优点, 是检测蛋白质特性, 表达与分布的一种最常用的方法。

2 免疫检测技术的应用

免疫检测技术以广泛应用于生物科学的各个领域。

2.1 免疫疾病诊断

用免疫血清学方法对人和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肿瘤、自身免疫病和变态反应疾病进行诊断, 是免疫技术最突出的应用。尤其是酶标抗体技术, 已成为多种传染病的常规诊断方法, 如已有的人各型肝炎、猪瘟等ELISA试剂盒, 它们简便、快速, 又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可重复性。

2.2 动物植物生理活动研究

动植物中存在一些如激素、维生素等活性物质, 它们在体内含量极微少, 但在调节机体的生理活动中起重要作用, 因此通过分析测定这些生物活性物质的含量及变化来研究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 (如生长生殖等) 。由于这些物质含量极低, 用常规化验方法难以准确测出。目前放射免疫测定和酶免技术已能精确测出ng (10-9 g) 及pg (10-12 g) 水平的物质, 它们已成为测定动物、植物、昆虫中微量激素及其它活性物质, 研究动物、植物生理和生物防治的重要手段。

2.3 物种及微生物鉴定

各种生物之间的差异都可表现在抗原性不同, 物种种源越远, 抗原性差异越大, 因此可用区分抗原性的血清学反应进行物种鉴定、物种的分类等工作。血清学反应在细菌、病原菌等微生物鉴定和血清型及亚型的分析方面已得到广泛应用。

2.4 动物、植物性状的免疫标记

通过分析动物、植物的一些优良性状 (如高产、优质、抗逆性等) 的特异性抗原, 然后用血清学方法进行标记选择育种, 这是一个很有前途的方向, 它比分子遗传学标记选择育种简便。

2.5 免疫增强药物和疫苗的研究

疫苗研究中需用血清学反应和细胞免疫技术测定免疫的效果。在研究一些免疫增强药物, 尤其研究肿瘤药物时, 需用细胞免疫技术分析测定它们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增强作用。因为细胞免疫是机体抗肿瘤、抗病毒的一个重要机制。

免疫技术已是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本文对机体免疫检测技术进行初步的总结, 对各种方法的原理以及所需要仪器设备进行了简单叙述, 希望今后搜集更多更好的方法能与大家共同分享。

摘要: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出现的免疫检测技术的新方法, 简要介绍了它们的原理、特点及其应用, 并做出相应的比较。此外, 展望了免疫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以期为有关的科研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检测技术,机体免疫,免疫

参考文献

[1]蔡文琴, 王伯沄, 主编.实用免疫细胞化学[M].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 1990:968-977.

[2]李成文.现代免疫化学技术[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1992:97-100.

机体免疫 篇2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选择?02/?08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肺癌根治性手术患者74(男61,女13)例,年龄28~72(57±9)岁. 按围手术期输血与否分为输血组(19例)和非输血组(55例);以同期开胸探查并被证实为肺部良性病变行手术的患者16例作为对照组.

两组间在年龄,性别,病理分型,临床分期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输血组术前1 d至术后5 d期间,给予红细胞悬液或全血. 所有患者均于术前和术后14 d,抽取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和自然杀伤细胞,并计算CD4+/CD8+比值.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以x±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结果显示,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自然杀伤细胞含量和CD4+/CD8+比值术前:输血组分别为:58.34±9.25,34.87±8.47,28.86±6.72,26.12±7.92和1.21±0.24;非输血组分别为:

59.14±9.44,33.75±6.27,27.04±5.23,28.25±8.21和1.25±0.17,两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14 d,输血组分别为:52.28±8.54,29.64±7.10,29.34±7.15,25.01±5.82和1.01±0.28;非输血组分别为:58.40±7.43,32.85±5.20,26.69±7.62,28.34±6.25和1.23±0.30.

术后14 d输血组CD3+,CD4+与术前相比较有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输血组CD3+,CD4+,CD8+,自然杀伤细胞和CD4+/CD8+比值与术前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14 d输血组与非输血组相比较CD3+,CD4+,CD4+/CD8+比值和自然杀伤细胞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围手术期异体血输注可能与肿瘤复发有关[1]. 已有研究[2]显示,输血可影响肺癌、结肠直肠癌、肾癌、前列腺癌、食道癌、胃癌以及软组织肉瘤等恶性肿瘤的预后.近年来,对围手术期细胞免疫功能的动态研究[1-2]也表明,术后2 wk内细胞免疫功能较术前降低,术后2 wk后开始渐渐增高,4 wk时细胞免疫功能可恢复至正常水平.

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14 d,在输血组患者机体免疫状况下降的情况下输血,使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受到抑制,这提示有潜在增加术后肿瘤复发的风险. 有研究[3]认为,供者血中的白细胞及白细胞分解产物也是引起免疫机能障碍的主要成分.

因此,我们主张围手术期除最小限度的输血外,对确实需要输血的肿瘤患者,可采取红细胞成分输血或自体输血,以减少术后患者肿瘤复发的机会.

【参考文献】

[1] Jagoditsch M, Pozgainer P, Klingler A, et al. Impact of blood transfusions on recurrence and survival after rectal cancer surgery[J]. Dis Colon Rectum, ,49(8):1116-1130.

[2] 陈立武,杜建,黄铭涵,等. Ⅲ期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细胞免疫功能的动态观察[J]. 现代肿瘤医学,2007,15(6):813-815.

[3] Tiltlestad IL, Ebbesen LS, Ainsworth AP, et al. Leukocyte?deple?tion of blood components dies not significantly reduce risk of infections complications. Results of a double?blinded, randomized study[J]. Int J Colorectal Dis, 2001,16(3):147-153.

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输血对其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2】

摘 要 目的:通过测定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输血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为临床脑肿瘤患者谨慎输血提供依据。

方法:脑肿瘤患者6例行根治性切除术随机分为输血组6例、未输血组15例、健康对照组例分别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IgG、IgM、IgA、C、C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淋巴细胞亚群CDT细胞、CDT细胞、CD8T细胞、CD/CD8T细胞比值、N细胞。

结果:输血组输血前体液免疫指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术后天与术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5)术后第1天、天与第天相比无显著变化但明显低于术前水平(P<.5)。

未输血组输血前与健康对照组亦无显著性差异;术后第天、1天与术前比较差异显著(P<.5或.1);术后第天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

组间相比:术后第天未输血组IgG、IgM、IgA、C、C明显高于输血组(P<.5)。

代表细胞免疫的指标输血组输血前与健康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术后天与术前相比有著性差异(P<.5)术后第1g天、天与第天相比无显著变化但明显低于术前水平(P<.5)。

未输血组输血前与健康对照组亦无显著性差异:术后第天该值明显减少(P<.5或.1)但CD8变化不显著;术后第1天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

组间相比:术前及输血前该值无差异。

术后第天未输血组CDT细胞、CDT细胞、CD8T细胞、CDT/CD8T细胞比值与输血组比较(P<.5)CD8T无差异。

术后第1天、天未输血组CDT细胞、CDT细胞、CD8T细胞、CDT/CD8T细胞比值、N细胞明显高于输血组(P<.5)。

结论:围手术期输血对脑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因此临床上对该类患者输血应慎重。

关键词 输血 脑肿瘤 免疫功能

对象与方法

年月~年6月收治脑肿瘤患者78例6例行根治性切除术失访例。

纳入本研究61例。

年龄1~79岁平均6岁。

其中男9例女1例。

根据术前天到术后天内有无输血史分为三组:输血组6例包括胶质瘤8例垂体瘤18例;未输血组15例包括胶质瘤1例垂体瘤例。

手术前个月内均无输血史术前及术后天内均未予放、化疗和免疫治疗。

输血组围手术期输血量±ml均为库存红细胞悬液。

各组手术时间196±分钟术中出血量及输液量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健康对照组例。

三组均在术前、术后天、1天、天分别抽静脉血备检。

手术均采用静脉复合麻醉。

组间性别、年龄、术式及病理类型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5)健康对照组血液来源于体检者性别及年龄与上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5)。

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检测方法:于术前、术后天、1天、天分别采取患者空腹外周静脉血立即分离血清-℃保存输血组均在术中输血。

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检测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试剂盒具体步骤参照说明书。

T细胞亚群检测方法:血液标本应用.5%的胰酶消化成单细胞悬液离心室温PBS洗涤次75%冷乙醇固定小时以上离心弃去乙醇PBS洗涤次加5μg/ml PI染液1ml反应至少分钟用目尼龙网过滤立即上流式细胞仪检测。

统计学于处理:各组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

组间比较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P<.5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围手术期免疫球蛋白的变化:健康对照组IgG、IgM、IgA、C、C其值分别为:8.17±1.6、6.97±.65、.66±.5、.5±665.、597.56±.19。

输血组输血前IgG、IgM、IgA、C、C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术后天与术前相比, IgG、IgM、IgA、C、C显著性减少(P<.5)术后第1天、天与第天相比IgG、IgM、IgA、C、C无显著变化但明显低于术前水平(P<.5)。

未输血组输血前IgG、IgM、IgA、C、C与健康对照组差异亦无显著性;术后第天、1天IgG、IgM、IgA、C、C与术前比较(P<.5或.1);术后第天IgG、IgM、IgA、C、C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

组间相比:术前及输血前的IgG、IgM、IgA、C、C无差异:术后第天、1天未输血组IgC、IgM、IgA、C与输血组比较(P<.5):术后第天未输血组IgG、IgM、IgA、C、C明显高于输血组(P<.5)。

见表1。

围手术期CDT细胞、CDT细胞、CD8T细胞、CDT/CD8T细胞比值、N细胞的变化:健康对照组CDT细胞、CDT细胞、CD8T细胞、CDT/CD8T细胞比值、N细胞的量分别为78.9±1.1、.±6.、5.5±.8、1.87±.86、15.1±1.98。

输血组输血前CDT细胞、CDT细胞、CD8T知胞、CDT/CD8T细胞比值、N细胞与健康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术后天与术前相比CDT细胞、CDT细胞、CD8T细胞、CDT/CD8T细胞比值、N细胞显著性减少(P<.5)CD8T变化不显著:术后第1天、天与第天相比CDT细胞、CD1T细胞、CD8T细胞、CDT/CD8T细胞比值、N细胞无显著变化但明显低于术前水平(P<.5)。

未输血组输血前CDT细胞、CDT细胞、CD8T细胞、CDT/CD8T细胞比值、N细胞与健康对照组亦无显著性差异;术后第天CDT细胞、CDT细胞、CD8T细胞、CD/CD8T细胞比值、N细胞减少(P<.5或.1)CD8T细胞变化不显著:术后第1天CDT细胞、CDT细胞、CD8T细胞、CDT/CD8T细胞比值、N细胞基木恢复至术前水平。

组间相比:术前及输血前的CDT细胞、CDT细胞、CD8T细胞、CDT/CD8T细胞比值、N细胞无差异;术后第天未输血组CDT细胞、CDT细胞、CD8T细胞、CDT/CD8T细胞比值与输而组比较(P<.5)CD8T细胞无差异:术后第1、天未输血组CDT细胞、CDT细胞、CD8T细胞、CDT/CD8T细胞比值、N细胞明显高于输血组(P<.5)。

讨 论

临床观察发现带瘤情况下血中抗体的效价很低切除肿瘤后抗体的效价上升的病人预后较好在复发转移后抗体的效价又重新下降这说明肿瘤患者抗肿瘤抗休的水平与病情和预后有一定的关系定期对患者免疫功能进行检测对了解病情和判断预后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动物实验、大量临床研究表明输血对多种肿瘤细胞生长有促进作用并证明了含白细胞成分的血液及血浆对肿瘤生长的促进作用比红细胞明显。

本试验选用能够代表机体体液免疫状态的IgG、IgM、IgA、C、C作为检测指标在输血后1天下降的原因有:手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在术后、天已经减弱输血强化了手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抑制。

通过本试验表明脑肿瘤患者在围手术期输血可引起机体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的下降同时由于手术对患者也是一种创伤所以两组在术后均出现免疫功能的下降。

但手术的影响是暂时的.在术后1天该组患者免疫力可得到恢复并预测了患者良好的生存率;由于输血的长期抑制输血组免疫力在术后天仍无法恢复从而对病情产生影响。

输血对肿瘤病人免疫功能抑制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研究发现同种输血具有抑制肿瘤病人体内NO产生的作用。

NO可作为介质或细胞功能调节因子来介导或参与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特别是巨噬细胞毒作用及免疫调节作用对于机体抗肿瘤具有重要意义:同种输血导致NO生成减少从而使辅助性T细胞(CD)减少抑制性T细胞(CD8)增加CDT/CD8T 的比值下降N细胞和巨噬细胞杀伤肿瘤的功能降低最终导致机体抗肿瘤能力减弱。

还有一种理论认为当病人免疫系统受到严重抑制时缺乏识别和清除异体淋巴细胞的能力发生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目前已经公认输血引起的免疫抑制主要是由输入血液中的白细胞造成。

因而采用滤器祛除白细胞输血即可以减少对受血者的免疫抑制作用。

同时血浆和全血中含有免疫抑制因子。

本实验研究证实血液中存在的免疫抑制作用在短期内不宜消除可能促进肿瘤复发及降低术后远期生存率。

本组病例术后时间较短围手术期输血对其远期生存率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鉴于输血对病人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我们认为:脑肿瘤病人在围手术期内应尽可能避免输血。

运动与机体免疫能力关系研究综述 篇3

关键词:运动;免疫;免疫细胞;免疫机制

中图分类号:G8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8-0281-01

近年来,随着现代免疫学、体育学以及分子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一门新型的学科——运动免疫学诞生,运动与免疫机能之间的关系逐渐受到重视,其相互作用机制也日渐清晰,本文在大量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对运动与免疫能力的关系做如下综述。

一、运动与免疫细胞

(一)运动与T细胞。

T细胞是机体免疫功能最重要的承担着,在众多研究中,T细胞与运动的关系主要集中在T细胞的数量和功能两方面。

1.运动与T细胞数量。

最早的研究认为,运动负荷不会引起T细胞的变化。后来,国外研究表明负荷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会改变机体的免疫功能,15min中等强度功率自行车运动后T细胞水平显著升高,而且长时间大强度运动至衰竭时,T细胞水平也会有所升高。林文[1]等人观察受试者分别以25%、50%、75%最大摄氧量的强度运动3min后,发现T细胞数量上升。

2.运动与T细胞功能。

运动对T细胞功能的影响,目前多数研究集中在运动后淋巴细胞对丝裂原反应的变化上,丝裂原反应的变化可以表明T细胞的活化和增值情况,研究发现,当CD4+和CD8+的比值小于1.5时,T细胞对丝裂原植物血凝素和刀豆素A反应明显受抑,造成T细胞的DNA合成速率下降[2]。

(二)运动与B细胞。

运动对B细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免疫球蛋白(Ig)分子上,之前的研究认为,运动负荷不会伴有Ig、补体的变化,而且有报告显示,运动负荷后分泌型IgA减少。目前已有研究报道证实,中等运动负荷和适当的耐力运动可不同程度地促进机体IgA、IgM、IgG等的提高,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而长时间大强度运动后会使Ig水平下降,从而降低机体免疫功能。

(三)运动与自然杀伤细胞。

资料表明,运动强度是影响自然杀伤(NK)细胞变化的关键因素,陈佩杰的研究表明,运动强度愈大,NK细胞的变化就愈明显,其数量和功能也会下降[3]。国外研究报道,有氧运动训练者的NK细胞数显著高于无训练者,耐力运动员安静状态下NK细胞活性高于非运动员。

(四)运动与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与细胞的吞噬和消化功能有关,它负责吞噬许多微生物如细菌及病毒等,还参与了对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一些研究表明氧化和溶菌能力在运动即刻受到抑制,还有一些研究显示中等强度运动后则增强,目前其变化的机制尚无定论。

二、运动影响免疫机能的可能机制

(一)神经内分泌调节机制。

一般认为,交感神经兴奋引起抑制免疫效应,而副交感神经兴奋则引起免疫增强效应。同时许多研究证实,免疫细胞表面和细胞内都存在神经递质和激素受体,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正是通过这些受体作用于免疫细胞,从而对免疫应答进行正向调节或负向调节。

(二)免疫白细胞影响机制。

机体中的免疫白细胞除受神经内分泌激素调节外,还要受到其它免疫白细胞的调节。如 T细胞功能活性可以通过巨噬细胞发生激活,并促进单核—巨噬细胞产生其它细胞因子,再通过分泌白细胞介素1来促进TH活化,TH分泌的白细胞介素2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作用加强T细胞的转化[4]。

(三)红细胞免疫机制。

研究表明,红细胞(RBC)不仅具有识别、贮存、杀伤抗原、清除循环免疫复合物的功能,而且还参与机体的免疫调控,其本身还存在完整的自我调节系统。陈渝宁[5]等研究发现,短时间中等强度运动引起RBC—C3BR和RBC—IC暂时性增强,RBC免疫能力增强,寿命适量运动可增强机体免疫能力,而过长时间或力竭运动后即刻,小鼠RBC—C3BR花环率显著性降低,引起继发性RBC免疫机能下降,使机体处于免疫抑制状态。

(四)免疫抑制因子机制。

在以往的研究中发现,持续大强度的运动可使人体产生一种抑制蛋白,它能够抑制免疫细胞的功能。邵黎[6]等发现通过持续7天大强度运动可使人体的血清具有抑制淋巴细胞转化的作用,该抑制作用在24小时后消失,说明免疫抑制蛋白在运动与免疫的调节中,存在着另一种途径即免疫抑制因子途径。它可能是机体在应激情况下出现的免疫抑制蛋白,它在运动应激时出现途径即免疫抑制因子途径。它可能是机体在应激情况下出现的免疫抑制蛋白,它在运动应激时出现的意义有必要作进一步的深入探讨,很可能它的产生可作为一个窗口反映运动机体抵抗力的变化。

(五)营养补剂机制。

大量营养免疫学的研究表明,营养素摄入不足会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的下降。如蛋白质摄入不足,加之训练又加剧对蛋白质的需求,最终会导致免疫系统能量不足,这是运动时蛋白质营养不良影响免疫机能的主要原因[7]。

三、小结

到目前为止,对运动与免疫之间关系的研究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果。一般认为,适度的运动可以改善或提高机体免疫细胞的功能,而过度训练会引起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目前我们对运动与免疫这一复杂生理过程了解的还不够清楚,以及运动训练能否通过改变基因表达而影响免疫功能,是否存在更为有效的方法来抵抗大强度运动导致的免疫抑制,都有待深入研究,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全民健身提供科学依据,制订科学的训练计划与运动处方。

参考文献:

[1]林文.浅不同强度运动对机体免疫水平的影响[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4,4:12-16.

[2]何伟.运动对人体免疫稳态影响的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6,04

[3]陈佩杰.运动免疫学研究进展[J].体育科学,2000,(6):41-46.

[4]郭建军.不同训练强度对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免疫细胞因子影响的研究[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9,18(2).

[5]陈渝宁.健康人跑步前后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J].湖北体育科技,2002,21(3):282—283。

[6]邵黎,戴卫.大强度运动影响免疫功能的机制初探[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9,18(3):228—230.

[7]桂华丽,付克翠.运动对免疫机能的影响极其调节机制[J].安徽体育科技,2003,(24)1:87-89.

机体免疫 篇4

材料与方法

1.实验动物及运动方案。实验大鼠选用健康成年雄性Wistar SPF级 (Specific pathogen Free, SPF) 大鼠40只 (山东大学医学院提供) , 鼠龄10周, 体重220~250g。大鼠购入后适应性喂养一周, 自由进食饮水, 动物饲养室内温度 (15~17) ℃, 游泳水温同样设定为15~17℃, 照明随同自然变化。训练时间为六周, 运动组进行无负重游泳, 每周5次, 每次60 min, 持续6周。

2.血清制备。于实验结束游泳训练结束24 h后, 将两组大鼠依次用戊巴比妥腹腔注射 (50mg/kg) 麻醉, 腹主动脉取血。离心10min (3000r/min) 后-80℃保存待测。

3.指标测试。CRP测定:应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试剂盒购于上海佳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hs CRP检测:采用双抗体两步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 。试剂购自江华生物公司。β-内啡肽采用固相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ELISA) , 试剂盒购于天津杰瑞生物公司, 具体操作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

4.统计方法。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以平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各组组间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实验结果

1.低温有氧游泳运动对大鼠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 (见表1)

注:*:P<0.05, 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 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

由表1结果可知, 寒冷应激组血清CRP、hs CRP细胞参数均低于对照组, 且hs CRP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CRP有极显著性差异 (P<0.01) 。

2.低温有氧游泳运动对大鼠血清β-内啡肽的影响 (见表2)

注:*:P<0.05, 与室温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由表2数据显示, 寒冷应激组β-EP高于室温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结果与分析

1.长期低温有氧游泳运动对机体CRP及hs-CRP的影响及其机制

应激反应是生物体对趋于打乱其自稳状态的各种不良刺激的生物反应的总和。不同气候温度下的锻炼会对机体产生不同的刺激, 尤其是在寒冷与运动的双重作用下, 机体的应激程度也往往会加强。机体应激及对应激原的适应具有分子基础, 可以认为是一种基因行为[4,5]。C反应蛋白 (C-reactive protein, CRP) 是人类在炎症和组织损伤时血浆浓度急剧升高的一种急性期蛋白, 是重要的炎症因子, 可以激活补体和加强吞噬细胞的吞噬而起调理作用, 从而清除入侵机体的病原微生物和损伤、坏死、凋亡的组织细胞, 在机体的天然免疫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保护作用, 与动脉粥样硬化 (AS) 关系密切, CRP还可通过诱导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和凋亡直接参与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是当前预示心血管疾病危险性的最热门标志物之一[6]。C超敏C反应蛋白 (hs CRP) 是应用新的技术检测C反应蛋白 (CRP) , 此方法更为灵敏, 可反映低浓度的CRP及其微小变化, 是表现心脏功能的标志物[7]。血清hs-CRP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及急性脑梗死 (ACI) 的发生、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

本实验研究发现, 寒冷应激组血清CRP、hs CRP细胞参数均低于对照组, 有显著性差异, 表明寒冷刺激下长期有氧训练可以很好改善大鼠的心血管系统, 具体机制为: (1) 长期低温有氧游泳运动可以减弱局部和全身炎症反应, 使血管对内皮依赖性舒血管物质的反应性增强减弱[8]; (2) 长期低温有氧游泳运动可以舒张血管、抗血栓, 改变在高血压的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3) 由于低强度运动可明显增强抗氧化酶活性[9], 抑制NADPH氧化酶组成因子p47phox和p67phox蛋白水平[10], 从而减少氧化应激的作用, 这些都有助于降低机体CRP水平。

2.长期低温有氧游泳运动对机体β-内啡肽的影响及其机制

机体在应激情况下会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 (HPAC) 轴和交感神经系统 (SNS) 的作用而影响免疫功能[11]。而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 (NET) 是整体性地维护机体稳态的重要物质体系, 机体受到应激时, 促使垂体分泌大量阿片肽。β-内啡肽作为阿片肽的一种, 是机体内具有多种免疫调节功能的神经肽之一。机体在冷应激反应中, 体内会出现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变化,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激活, 促使垂体分泌大量阿片肽。当运动成为应激源时, 可以导致内啡肽的释放, 其释放与运动强度呈正相关[12], 同时还与运动时间有一定的依赖性[13,14]。

本实验研究发现, 运动后和运动前相比, 两实验组血清β-内啡肽的含量均有升高, 且游泳前, 寒冷应激组与室温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运动后寒冷应激组和室温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 这说明: (1) 游泳运动可以促进机体内源性β-内啡肽的生物合成; (2) 寒冷刺激可以导致血清中含有β-内啡肽的免疫细胞释放β-内啡肽, 从而使血清中β-内啡肽含量升高。结合本实验中部分血液免疫指标的变化, 可以证明β-EP与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密切的联系。其可能机制机体为了应对运动和寒冷的双重应激, 降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HPA) 和交感神经系统 (SNS) 的活性, 减少糖皮质激素和儿茶酚胺的释放, 从而有效地增加某些细胞因子的含量, 提高机体免疫功能[15]。同时Shavit等指出, 白细胞代谢产物能直接刺激垂体ACTH和β-内啡肽的释放, 阿片制剂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会影响机体免疫功能, 从而提出了免疫——阿片类物质相互作用的理论[16]。

结论

冬泳历来被认为是增强心血管系统机能的最有效的健身活动项目, 作为很多人钟爱的体育运动之一, 由于水的导热性强, 冬泳时能量消耗很快, 热耗主要靠内脏器官和全身肌肉的活动产生, 故对各器官的功能产生良好锻炼的效果。本实验通过动物模型实验发现长期低温有氧游泳运动可以降低血清CRP、hs-CRP水平, 并且使β-EP升高, 而这些指标的变化恰是机体心血管功能改善, 增强机体免疫, 提高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调控的表现。

摘要:目的:探讨冷刺激条件下游泳对大鼠血清C反应蛋白及超敏C反应蛋白及β-内啡肽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20只 (SPF级) , 体质量220~240g, 由山东大学医学院提供,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温游泳组, 采用中小强度游泳训练6周, 训练结束后采用腹主动脉取血, 分离血清后测C反应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及β-内啡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 寒冷刺激组血液中C反应蛋白及超敏C反应蛋白降低而β-内啡肽升高。结论:寒冷刺激会在一定程度上使血管的收缩和舒张加快, 增强血管壁的弹性和微循环的适应能力, 激活补体系统, 降低炎症反应, 调动正常机体的免疫系统活性, 从而增强机体对外界环境变化的抵抗能力。

机体免疫 篇5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

30%枸杞多糖,购自宁夏百瑞元枸杞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蛋氨酸锌螯合物(Zn含量为17.2%),购自南京市泽威尔饲料有限责任公司;亚硒酸钠(Se含量为45.7%),购自郑州鸿翔化工厂。

1.2 试验动物

雄性ICR小鼠,SPF级,4~6周龄,购自宁夏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所有小鼠饲养于SPF级屏障环境中,并用进口独立通风笼具(IVC)饲养,符合国家实验动物饲养及管理条例。

1.3 主要试剂

小鼠免疫球蛋白G(Ig G)和小鼠免疫球蛋白M(Ig G)定量检测卡(批号为2014-5cx-2014-11AZ),购自R&D公司。

1.4 主要仪器

酶标仪、自动洗板机,上海科华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电热恒温器,天津泰斯特有限公司生产;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生产。

1.5 动物分组及给药

将小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30只。试验组每只小鼠按体重灌胃多糖140 mg/kg,Zn含量以30 mg/kg为基准,Se含量以0.1 mg/kg为基准[6],自由采食,连续30 d。各组小鼠给予的药物分别为:A组为枸杞多糖+Zn+Se,B组为枸杞多糖+1/2 Zn+1/2 Se,C组为枸杞多糖+Zn,D组为枸杞多糖+Se,E组为枸杞多糖+2Zn+Se,F组为枸杞多糖+4Zn+Se,G组为枸杞多糖。

1.6 检测指标

1.6.1 小鼠生长状况观察

一般状况观察包括毛色、精神状况、饮食及活动情况。

1.6.2 外周血液Ig G、Ig M含量的检测

各组小鼠剖检前拔眼球采血0.5 m L,室温放置1 h;将凝固血与管壁剥离,使血清充分析出,然后以2 000 r/min离心10 min;收集血清,采用小鼠Ig G/Ig M酶联免疫分析(ELISA)试剂盒检测。

1.6.3 小鼠免疫器官指数的测定

试验开始后每隔10 d称重并脱颈椎处死小鼠,解剖取出胸腺和脾脏分别称湿重,然后计算胸腺和脾脏指数。计算公式:胸腺或脾脏指数=胸腺重或脾脏重(mg)/体重(g)。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鼠生长状况观察

小鼠毛色光亮、精神状况良好、饮食及活动情况正常,没有发现任何不良反应。

2.2 不同枸杞组方对小鼠外周血液Ig G和Ig M含量的影响

结果见表1~2。

由表1可知:在灌服5,10,15 d后,与G组比较,D组(枸杞多糖+Se)的效果最好,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效果较好;其次为E组,在5,10,20天效果较好;枸杞多糖添加锌的组方(C组)效果不好,低于其他组;其他组方效果介于两者之间。

由表2可知:在灌服5,10,15 d后,枸杞多糖添加硒(D组)的效果就体现出来了,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由于Ig M是免疫后最早产生的免疫球蛋白,在灌服20,25 d后又开始下降,所以Ig M最早产生,最早减弱。

注:同列数据肩标小写字母完全不同表示差异显著(P<0.05),未标字母或含相同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

注:同列数据肩标小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P<0.05),未标字母或字母相同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

2.3 不同枸杞组方对提高小鼠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结果见表3~4。

注:同列数据肩标未标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

注:同列数据肩标未标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

由表3~4可知:胸腺和脾脏指数各组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但枸杞多糖添加硒(D组)的胸腺指数在第5,20天效果较好;D组脾脏指数在灌服过程中一直高于其他组。

3 讨论

3.1 枸杞多糖添加单一锌或硒在动物上的试验效果

枸杞多糖中添加硒之前已有人研究,硒化后的枸杞多糖可以抑制人宫颈癌细胞,且对剂量有一定依赖性[5]。枸杞多糖添加锌的研究较少,而本试验旨在研究枸杞多糖中添加锌和硒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发现:锌能显著提高小鼠免疫器官指数[7];同时高锌日粮可提高动物机体T淋巴细胞转化率,增强机体细胞免疫能力;硒水平低下影响动物的体液免疫水平,动物易发病,低硒日粮使动物血清抗体浓度、免疫应答下降和抗病力显著降低。本试验结果表明,枸杞多糖单一添加硒对小鼠免疫效果较好。

3.2 枸杞多糖添加锌和硒的相互作用

有学者研究过硒和锌的协同作用[3,8],也有学者研究过锌和硒的颉颃作用[4]。但本试验的主要目的是验证枸杞多糖添加锌和硒的效果,结果表明:单一添加硒的效果优于其他组,说明枸杞多糖添加硒优于枸杞多糖添加锌;其次从免疫球蛋白Ig G来看,枸杞多糖添加2倍锌和1倍硒在5,10,20天效果较好,枸杞多糖添加锌的效果低于其他组,其原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HEGAZY S M,ADACHI Y.Comparison of the effects of diet arys elenium,zinc,and selenium and zinc supplemen tation on growth and immune response between chick groups that were inoculated with Salmonella and afl atoxin or Salmon ella[J].Poult Sci,2000,79(3):331-335.

[2]徐迪雄,吴嘉惠,魏文,等.锌对大鼠胸腺、脾脏淋巴细胞增殖功能影响的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95,17(4):322-325.

[3]李芳,于中麟.硒和锌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J].中华医学杂志,1996,76(10):756-758.

[4]邓桦,冯泽光.雏鹅实验性缺硒病及高锌对缺硒影响的病理学研究[J].畜牧兽医学报,1994,25(5):442-448.

[5]孙汉文,许城燕,赵燕燕,等.枸杞多糖硫酸酯化修饰及其对HeLa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9(6):591-595.

[6]王子旭,佘锐萍,袁莉.锌和硒对动物免疫功能的影响[J].动物医学进展,2003,24(4):33-35.

[7]荔霞,刘永明,齐志明,等.锌对小鼠机体抗氧化酶活性及NO、MDA含量的影响[J].家畜生态学报,2008,29(5):65-68.

机体免疫 篇6

1 中药对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促进作用

1.1 中药添加剂对免疫器官的调节作用

动物机体的免疫器官按照在免疫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可分为中枢性免疫器官 (骨髓、胸腺、禽类、腔上囊) 和外周免疫器官 (脾脏、淋巴结和全身各处的弥散淋巴组织) 。研究表明许多中药及其有效成分通过对机体免疫器官的保护和增重, 实现非特异性免疫的增强作用, 对动物机体的免疫器官具有保护和增强作用。

丁轲等 (2004) 报道[2], 用黄芪、刺五加、麦芽、甘草组成的添加剂饲喂AA肉鸡。在2周龄时其胸腺指数、法氏囊指数、脾脏指数分别提高了27.42%、77.50%、35.06%。唐岭田等[3] (2009) 在饲料中添加黄芪、党参、苍术、白芍、金银花等组成复方中药添加剂饲喂35日龄肉用幼兔, 胸腺指数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2.9%;黄银姬等[4] (2007) 研究中草药添加剂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发现中草药能够使28日龄肉仔鸡脾脏质量提高37.21%, 差异显著。石莉莎等[5] (2009) 研究女贞子对蛋雏鸡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认为饲料中添加0.5%女贞子能显著提高雏鸡生长前期的法氏囊指数, 添加1%的女贞子能提高雏鸡生长中、后期的胸腺与脾脏指数, 证明女贞子对蛋鸡育成期的生长发育和免疫功能有积极作用。

1.2 中药添加剂对单核吞噬系统的促进作用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具有强大的吞噬能力, 是参与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重要部分, 并参与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包括骨髓内的前单核细胞、外周血中的单核细胞和组织内的巨噬细胞。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特别是巨噬细胞系统具有抗感染、抗肿瘤、参与特异性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 许多中药多糖及其有效成分对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功能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F G Yin;X F Kong;Y L Yin等[6] (2006) 利用超微粉中药添加剂能增加断奶仔猪的免症功能, 显著增加外周血淋巴细胞百分比和活性、降低嗜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数量 (P<0.05) 。刘合军等报导[7] (2006年) 断奶仔猪饲喂刺五加提取物第7和28d后显著减少了外周血嗜中性粒细胞数量 (P

2 中药添加剂对体液免疫功能的促进作用

体液免疫是B细胞介导的一种机体免疫反应。许多中药及复方能促进机体的体液免疫功能, 促进抗体的生成, 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力。现代药理学研究也表明, 许多中药能使动物机体的B细胞和其产生的抗体作用增强。

吕殿红等[9] (2000) 研究表明, 红参、黄芪等中药制剂均能不同程度提高血清抗体水平和体重;用黄芪、绞股蓝等中草药组方, 结果中草药组鸡血清ND-HI抗体效价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 自然感染ND强毒后, 中药组鸡成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0]。王军等[11] (2002) 报道, 地黄苷能通过增强B淋巴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的能力促进溶血, 从而使血清溶血素含量增加, 促进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体液免疫功能

3 中药对细胞免疫功能的促进作用

3.1 中药对T细胞免疫功能的促进作用

T细胞是机体重要的免疫细胞, 不仅介导细胞免疫, 而且参与免疫调节等功能。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主要表现为:能抵抗细胞内寄生的细菌、病毒、真菌以及原虫等的感染;抗肿瘤;移植排斥反应;移植物抗宿主反应以及参与迟发型超敏反应等。黄银姬, 黄保, 戴小瑜等[4] (2007) 研究认为中草药提取物能促进T淋巴细胞的增殖, 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金光明等[12] (2011) 报导中药四黄提取物作为饲料添加剂对肉仔鸡十二指肠黏膜内淋巴细胞分布比对照组明显增多, 空肠黏膜内淋巴细胞分布比对照组更加密集, 回肠黏膜和黏膜下层中淋巴细胞有明显聚集现象, 且淋巴细胞数量比对照组显著增多。唐岭田等[3] (2009) 在饲料中添加黄芪、党参、苍术、白芍、金银花等组成复方中药添加剂饲喂35日龄肉用幼兔, 试验组T淋巴细胞ANAE细胞阳性百分率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6.2%、13.9%和15.1%。

4 中药提取物对肉仔鸡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过去一直认为, 红细胞仅作为运输02和C02的工具, 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证实, 红细胞不仅具有呼吸功能, 还具有多种免疫功能, 能识别、浓缩、黏附及杀伤抗原, 清除免疫复合物, 加速体内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清除, 黏附肿瘤细胞, 增强NK细胞和LAK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活性, 并参与机体免疫调控, 其本身还存在有完整的自我调控系统, 是完整机体免疫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红细胞对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清除是通过免疫黏附作用实现的。红细胞表面CR1的多少及C3b免疫黏附功能的状况, 都直接体现着红细胞免疫功能的高低。ICR花环率显示了结合状态的CR1数目。黄银姬, 黄保, 戴小瑜等[4] (2007) 认为日粮中添加1%中草药提取物, 可提高红细胞C3b RR花环率及ICR花环率, 从而提高肉仔鸡的红细胞免疫功能。

虽然中药饲料添加剂具有毒副作用小, 在动物性食品无残留或残留很少, 对病原菌一般不产生耐药性等优点, 已经成为预防动物疾病、促进动物健康养殖中热门方向。但目前中药添加剂的配伍和作用机理还处于摸索阶段, 复方中药某种成分还存在与其它饲料添加剂发生拮抗作用的可能性, 中药饲料添加剂制备工艺还有待提高。中药饲料添加剂的质量控制的研究水平仍然较低, 在动物疾病免疫预防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规模生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郝红贤, 赵明军, 盛敏等.中药饲料添加剂在断奶仔猪上的应用研究[J].河南畜牧兽医 (综合版) , 2008 (9) :12-13.

[2]丁轲, 倪学勤, 潘康成等.中药增免康对AA肉鸡生产性能、免疫功能及肠道酶活影响的研究[J].兽药与饲料添加剂, 2004 (3) :7-9)

[3]唐岭田, 李振.中草药添加剂对肉用幼兔生产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粮食与饲料工业, 2009 (7) :39-40.

[4]黄银姬, 黄保, 戴小瑜等.中草药添加剂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J], 饲料研究, 2007 (8) .58-60.

[5]石莉莎, 单安山, 张玮等.女贞子对蛋鸡育成期生长发育和免疫功能的影响[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9 (10) :79-84.

[6]F G Yin;X F Kong;Y L Yin.Dietary supplementation with the Chineseherb improves growth performance and tissue integrity in weanlingpiglets[J].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s.2007.108:94-98.

[7]刘合军, 孔祥峰, 尹富贵.刺五加提取物对早期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参数的影响[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6 (18) :993-998.

[8]乔木, 何顺东, 杨跃辉等.中草药对雏鸡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J].现代畜牧兽医, 2009 (4) :56-57.

[9]吕殿红, 王刚, 廖丽春等.中药对鸡传染性腔上囊病和鸡新城疫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效果试验[J].中国兽医科技, 2000 (4) :23-24.

[10]张海燕, 郭强, 温伟业.中草药在免疫调节中的应用[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6 (1) :76-77.

[11]王军, 于震, 李更生等.地黄苷A对&quot;阴虚&quot;及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药理作用[J].中国药学杂志, 2002 (1) .

机体免疫 篇7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征得我院医学伦理学委员会批准,选择我院2011年8月~2015年2月收治的老年胆囊息肉患者112例,纳入标准:临床表现为为腹胀、中上腹部或右上腹肩背部酸痛或隐痛不适;影像学诊断为胆囊息肉,并得到术中病理确诊;年龄≥60岁,适应手术治疗;ASAⅠ~Ⅱ级;预计生存期大于6个月;知情同意本研究。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肝、肾及内分泌疾病或免疫性疾病;术前1个月内合并感染发热;合并精神疾病;妊娠期与哺乳器妇女。根据随机对照双盲原则把上述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6例,两组的性别、息肉直径、息肉数目、年龄、体重指数、息肉性质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治疗方法

1.2.1治疗组给予腹腔镜辅助下胆道镜保胆息肉取出术患者取仰卧位,全身麻醉成功后,常规建立气腹,置入腹腔镜探查,在于近胆囊底体表投影处戳孔置入10mm Trocar,经此孔用腹腔镜抓钳将胆囊底部提拉出腹外,用无创血管夹夹住胆囊颈部,用电钩切开胆囊底1.0cm左右大小切口,抽出胆汁。插入胆道镜,在胆道镜下用活检钳直接取出,用4~0可吸收线连续双重缝合胆囊底切口,术毕。

1.2.2对照组给予常规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前期处理同治疗组,在胆囊处理中,用抓钳夹住牵拉胆囊颈,暴露胆囊三角。用分离钳分离胆囊管及胆囊动脉,双重结扎胆囊动脉及胆囊管,然后切断胆囊动脉和胆囊管,以电凝钩将胆囊从胆囊床上剥离下来,术后处理也同治疗组。

1.3观察指标

1.3.1围手术指标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便时间与术后住院时间。

1.3.2并发症情况观察与记录两组的术后14d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主要包括术后腹胀、黄疸、恶心呕吐、肺部感染等情况。

1.3.3免疫功能测定所有患者在术前、术毕与术后7d采集空腹静脉学3~5ml,分离单个核细胞后进行T细胞亚群(CD3+淋巴细胞、CD3+CD8+淋巴细胞绝对值)的测定,试剂单克隆抗体购于美国BD公司,仪器购自美国库尔特公司。

1.3.4生活质量调查所有患者在术后3个月选择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LQ-C30)进行调查,分为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和社会功能等五个维度,具有很好的信效度,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数据选择(±s)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或者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组间对比采用卡方分析;等级数据也用百分比表示,对比采用轶和检验,P<0.05代表差异显著。

2结果

2.1围手术指标对比

经过观察,治疗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便时间与术后住院时间都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2免疫功能指标变化对比

经过检测,两组术毕和术后7 d的外周血C D 3+和C D 3+C D 8+淋巴细胞绝对值都明显低于术前(P<0.05),不过治疗组术毕和术后7d的外周血CD3+和C D 3+C D 8+淋巴细胞绝对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3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经过观察,治疗组术后腹胀、黄疸、恶心呕吐、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2.4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术后3个月经过调查,治疗组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3讨论

腹腔镜辅助下胆道镜保胆息肉取出术是是将传统的腹腔镜手术结合胆道镜技术进行联合应用,能减少对于患者的创伤,促进患者的康复[9],本研究显示,治疗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便时间与术后住院时间都明显少于对照组(P<0.0 5)。同时腹腔镜辅助下胆道镜保胆息肉取出术最主要目的是保留有功能的胆囊,而胆囊切除后可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胆囊切除还有可能发生术中胆管损伤[10]。本研究显示,治疗组术后腹胀、黄疸、恶心呕吐、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 5),表明保胆手术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有学者进行了腹腔镜手术对机体体液免疫影响的研究,结果提示,腹腔镜手术对机体免疫球蛋白无明显影响,但是对T淋巴细胞亚群有明显影响[11,12]。本研究显示,两组术毕和术后7 d的外周血C D 3+和C D 3+C D 8+淋巴细胞绝对值都明显低于术前(P<0.0 5),不过治疗组术毕和术后7 d的外周血CD3+和CD3+CD8+淋巴细胞绝对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保胆手术能有效促进机体免疫功能的恢复。

由于患者对于医学知识的不断了解,越来越多的胆囊息肉患者提出了保留胆囊的要求[13]。特别是同时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容易产生自卑感,形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对生活悲观绝望。本研究显示术后3个月经过调查,治疗组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保胆手术能有效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摘要:目的:对比老年胆囊息肉患者的不同手术治疗对于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8月2015年2月收治的老年胆囊息肉患者112例,根据随机对照双盲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6例,治疗组给予腹腔镜辅助下胆道镜保胆息肉取出术,对照组给予常规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结果:治疗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便时间与术后住院时间都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毕和术后7d的外周血CD3~+和CD3~+CD8~+淋巴细胞绝对值都明显低于术前(P<0.05),不过治疗组术毕和术后7d的外周血CD3~+和CD3~+CD8~+淋巴细胞绝对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腹胀、黄疸、恶心呕吐、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经过调查,治疗组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于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辅助下胆道镜保胆息肉取出术治疗老年胆囊息肉患者具有更好的微创性与安全性,能促进患者免疫功能的恢复,从而有利于总体生活质量的改善。

机体免疫 篇8

1 材料与方法

1. 1 原料

枸杞多糖( 含量为30% ) ,宁夏百瑞元枸杞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 黄芪多糖( 含量为70% ) ,北京生态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1. 2 试验动物

ICR小鼠,SPF级,雄性,4 ~ 6 周龄,购自宁夏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所有小鼠饲养于SPF级屏障环境中,并用进口独立通风笼具饲养,符合国家实验动物饲养及管理条例。

1. 3 主要试剂

小鼠免疫球蛋白G( Ig G) 和免疫球蛋白M( Ig G)定量检测卡( 批号为2014 - 5cx - 2014 - 11AZ) ,购自R&D公司。

1. 4 主要仪器

酶标仪、自动洗板机,上海科华仪器有限公司生产; 电热恒温器,天津泰斯特有限公司生产; 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生产; 血常规分析仪,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1. 5 试验动物分组及给药

将小鼠随机分为3 组,每组30 只。试验组每只小鼠按体重140 mg /kg灌胃多糖,A组灌胃枸杞多糖,B组灌胃黄芪多糖,C组灌胃枸杞多糖和黄芪多糖的等量复配,自由采食,连续灌胃30 d。

1. 6 检测指标

1.6.1生长状况及增重率的检测

观察小鼠毛色、精神状况、饮食及活动情况。试验开始前及试验开始后每隔10 d测量小鼠体重1 次。

1.6.2血常规检测

在试验开始后每隔10 d各组取10 只小鼠称重,屠宰前于尾静脉采血20 μL,置稀释液中,用血常规分析仪进行分析,测定白细胞、淋巴细胞和红细胞数量。

1.6.3外周血Ig G、Ig M含量的检测

各组小鼠屠宰前摘眼球采血0. 5 m L,室温条件下放置1 h,将凝固血与管壁剥离,使血清充分析出,2 000 r/min离心10 min,收集血清,用小鼠Ig G / Ig M酶联免疫分析( ELISA) 试剂盒检测。

1.6.4免疫器官指数的测定

脱颈椎处死小鼠,解剖取出胸腺和脾脏分别称湿重,然后计算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计算公式: 胸腺或脾脏指数= 胸腺重或脾脏重( mg) /体重( g) 。

2 结果与分析

2. 1 枸杞多糖、黄芪多糖及其组合对血液Ig G、Ig M含量的影响

结果见表1。

由表1 可知: 在灌服10 天时,A组Ig G含量与C组比较差异显著( P < 0. 05) ; 在灌服20 天时,A组Ig G含量与C组比较差异极显著( P < 0. 01) ; 在灌服30 天时,A组Ig G含量与B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5) 。在灌服10 天时,A组、B组、C组间Ig M含量差异不显著( P > 0. 05) ; 在灌服20 天时,A组、B组Ig M含量与C组比较差异显著( P < 0. 05) ; 在灌服30天时,A组Ig M含量与B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5) 。说明在灌服枸杞多糖的10,20,30 天Ig G始终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而Ig M含量逐渐增加,最终也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枸杞多糖效果优于其他多糖。

μg·m L- 1

注: 同列数据肩标大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极显著( P < 0. 01) ,小写字母完全不同表示差异显著( P < 0. 05) ,无肩标或字母相同表示差异不显著( P > 0. 05) 。

2.2枸杞多糖、黄芪多糖及其组合对血细胞的影响

结果见表2~4。

109·L-1

由表2 可知: 白细胞数量在灌服10 天时,A组白细胞数量略高于B组、C组; 在灌服20 天时,B组、C组白细胞数量高于A组; 在灌服30 天时,各组白细胞数量均比前期降低。

由表3 可知: 在灌服10,20 天时,各组淋巴细胞数量差异不显著( P > 0. 05) ,但A组略高于其他组;在灌服30 天时,A组、B组淋巴细胞数量与C组比较差异显著( P < 0. 05) ,且C组数量高于其他组。

109·L- 1

注: 同列数据肩标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 P < 0. 05) ,无肩标或字母相同表示差异不显著( P > 0. 05) 。

由表4 可知: 在灌服10 天时,B组红细胞数量与A组、C组比较差异显著( P < 0. 05) ; 在灌服20,30 天时,各组间红细胞数量差异不显著( P > 0. 05) 。

1012·L-1

注:同列数据肩标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P<0.05),无肩标或字母相同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

2. 3 枸杞多糖、黄芪多糖及其组合对小鼠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结果见表5。

mg·L- 1

注: 同列数据肩标字母相同表示差异不显著( P > 0. 05) 。

由表5 可知,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在灌服10,20,30 天时各组间差异不显著( P > 0. 05) 。

3 讨论

3. 1 多糖对小鼠血清中Ig G、Ig M含量的影响

Ig G是初级免疫应答中最持久、最重要的抗体,能促进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调理作用) 。统计结果显示,枸杞多糖对提高小鼠血清中Ig G水平的作用明显高于其他两种多糖。肖正中等[2]研究发现,饲喂低剂量灰树花多糖后,小鼠血清中Ig G水平显著升高,说明灰树花多糖可以增强小鼠体液免疫能力。

Ig M是抗原刺激诱导体液免疫应答中最先产生的免疫球蛋白,是高效能的抗生物抗体,其杀菌、溶菌、促吞噬和凝集作用比Ig G高500 ~ 1 000 倍。张志军等[3]研究证实,茯苓多糖处理组Ig M水平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

本试验中,A组Ig G水平在灌服10,20,30 天时始终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而Ig M水平逐渐升高,最终也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说明枸杞多糖的效果优于其他多糖。

3. 2 多糖对小鼠血细胞数量的影响

白细胞通过吞噬和产生抗体等方式来抵御和消灭入侵的病原微生物。本试验结果表明: 在灌服第10 天时,枸杞多糖的效果较好; 在灌服第20 天和30 天时,混合多糖的效果好。殷海成[4]研究证实,在饲料中添加免疫多糖能增加中华倒刺鲃血液白细胞的数量,广泛动员血液白细胞参与吞噬作用,吞噬能力大大增强,从而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淋巴细胞属于白细胞的一种,由淋巴器官产生,是机体免疫应答功能的重要细胞成分。本试验中,在灌服10,20 天时,A组淋巴细胞数量最多,说明枸杞多糖对淋巴细胞的增殖有很好的效果。

3. 3 多糖对小鼠生长状况、体重及其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一定程度上免疫器官指数可反应动物机体的免疫能力[5]。本试验结果表明,三种多糖都可以提高体重,枸杞多糖提高小鼠体重的效果较其他两种多糖明显; 对于提高免疫器官指数,枸杞多糖的效果明显,但与其他多糖比较差异不显著( P > 0. 05) ,主要是因为本次试验采用灌服方式,从药物代谢动力学角度考虑,采用多糖进行灌胃或注射的方式会影响多糖的吸收[6]。

参考文献

[1]LEUNG M Y,LIU C,KOON J C,et al.Polysaccharide biological response modifiers[J].Immunol Lett,2006,105(2):101-114.

[2]肖正中,邬苏晓.灰树花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310-19311,19313.

[3]张志军,冯霞,蒋娟,等.茯苓多糖对小鼠血清IgA、IgG和IgM生物合成水平的影响[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3(11):1213-1215.

[4]殷海成.饲料中添加酵母免疫多糖对黄河鲤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J].中国饲料,2009(14):33-35.

[5]王俊丽,章世元,徐春燕,等.黄芪多糖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和部分免疫指标的影响[J].中国饲料,2010(7):18-21.

机体免疫 篇9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吉林工商学院2007级学生中, 随机选取30名女生, 平均年龄20.1±0.9岁, 平均身高165.1±3.1cm, 平均体重54.3±3.2kg, 平均胸围83.5±6.8 cm。

1.2 方法

1.2.1 受试方法

将30位女生随机分成3组, 每组10人, 分别为对照组 (Control) 、实验组1组 (Groupl) 、实验2组 (Group2) 。对照组除上体育课外, 课外由学生自由锻炼或不锻炼。第1、2组每组采用集体练习方式, 进行健美操训练, 分别为每周1次与每周3次, 共12周。每次运动量为中等, 持续时间为35min, 不包括准备活动时间。

1.2.2 血清来源

于0、2、4、6、8、10、12周采血, 每位女生均无菌抽取外周静脉血2mL, 分离血清, -80oC保存备检。

1.2.3 lgG、lgM、lgA测定

采用免疫球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中lgG、lgM、lgA含量。试剂为吉林生物制品所公司产品, 分别检测标本中lgG、lgM、lgA含量。操作按说明。

1.2.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利用SPSSI2.0软件, 采用方差分析法, 以P>0.05为差异无显著性, 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mg/mL)

与Control组相比, *表示P<0.05;与Groupl组相比, ★表示P<0.05。

(mg/mL)

与Control组相比, Groupl与Group2每周差异均无显著性 (P>0.05) , 下表同。

(mg/mL)

表1、图1表明, group2每周锻炼3次者lgG到第8周有升高趋势, 但与group1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在10周与12周则差异出现显著性 (P<0.05) , 不过, lgG仍然维持在正常水平范围内。

每周锻炼1次与3次者, lgM含量比对照组稍高, 但与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表2) 。此外, 每周锻炼1次与3次者lgA含量没有什么变化, 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 (P>0.05 (表3) 。

3 分析与讨论

高等学校的学生体质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学校、家庭及学生本人的重视, 大学阶段的女生处于发育成长后期, 由于受青春期激素分泌变化的影响加上女生多喜静, 锻炼不足, 身体素质处于缓慢增长阶段, 这些不利于女生在心里与生理方面的健康发展[4]。针对这些让人忧心的情况, 我们在2007级女生中开展了健身操有氧运动, 探讨其对女性机体lg的影响以及女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

lgG是血清中含量最高的lg, 为机体再次免疫应答产生的主要机体, 也是机体抗感染的“主力军”;lgM为初次体液免疫应答中最早出现的抗体, 为机体抗感染免疫的“先头部队”;lgA具有中和毒素等作用。因此, 通过检测血清中lgG、gM、lgA水平, 可了解合成lg组织器官的功能及机体抗感染免疫能力, 从而可用来评估机体体液免疫状态[5,6]。本文结果显示lgG在机体适应健身操有氧运动后, 其含量比刚开始运动前逐渐升高, 到第10周与12周时, 每周锻炼3次组其血清lgG含量与每周锻炼1次组及对照组升高, 差异有显著性, 但IgG含量依然维持在正常水平范围内。说明坚持适量的有氧运动能促进IgG的合成, 有助于提高免疫力。IgG作为血清中含量最高的Ig, 除了具有中和毒素、中和病毒及免疫调理、ADCC等功能外, 尤其是可穿透谈判屏障, 在新生儿抗感染免疫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lgG是一种五聚体的免疫球蛋白, 是早期特异性抗感染免疫的抗体, 具有很强的抗原结合能力, 其凝聚左右与免疫调理较强, 还是初次体液免疫应答中最早出现的抗体, 即lgM为集体排除病原体的“先头军”[7]。我们在检测中发现, 每周锻炼3次者血清lgM有3人在第2周呈-过性升高, 到第4周灰度正常后维持稳定水平, 但每周锻炼1次者lgM含量没变化。这可能是刚进行系统化运动, 机体处于短暂的应激状态, 其抵抗力稍降低, 导致病原体感染。不过, 表2结果表明, lgM含量实验组间及与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 。血清型IgA具有抗菌、抗毒素、抗病毒作用, 对支原体和某些真菌可能也有作用, 故在抗感染中起较重要的作用。表3结果表明, IgA含量实验组间及于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 。因此, 维持lgM和IgA血清含量, 对肌体抗感染免疫尤为重要。通过检测血清中IgG、IgM、IgA含量, 可用来分析机体合成免疫球蛋白的能力以及探讨机体体液免疫应答反应。

此外, 我们研究发现, 有氧运动能提高机体合成补体的能力, 并增强补体的活性, 这将在有关文章中讨论。因此, 坚持健身操运动, 有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

4 小结

在参加健身操运动的实验组20名女大学生中, 每周参加3次锻炼者, 血清IgG含量比对照组及每周锻炼1次者高, 且在第10周与第12周差异有显著性;但是, 实验组间及与对照组血清IgM、IgA含量差异无显著性。坚持有氧运动且运动量适中, 能提高机体合成IgG的能力, 从而促进机体的免疫力。

摘要:目的:有氧运动对女大学生机体lgG、lgM、lgA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30名女大学生分成3组, Control组、Groupl和Group2组。Groupl和Group2每周1次或每周3次健身操训练。结果:lgG在机体适应健身操有氧运动后, 其含量比刚开始运动前逐渐升高, 到第10周与12周时, 每周锻炼3次组其血清lgG含量与每周锻炼1次组及对照组升高, 差异有显著性, 但IgG含量依然维持在正常水平范围内。lgM含量实验组间及与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 。IgA含量实验组间及于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 。结论:坚持有氧运动且运动量适中, 能提高机体合成IgG的能力, 从而促进机体的免疫力。

关键词:女大学生,免疫球蛋白,有氧运动

参考文献

[1]谭红春.有氧运动与健康促进[J].中国临床康复, 2004, 8 (18) :3650.

[2]郝选明, 万文君, 黄海, 等.补充系统对有氧运动的免疫应答与适应特征[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1999, 18 (3) :242-244.

[3]谢红, 郝选明, 黄海, 等.T淋巴细胞活性对有氧运动的免疫应答与适应特征[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02, 21 (2) :206-207.

[4]孙延林, 张晓, 吉成茹, 等.体育活动对大学生身体自我描述的影响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4, 1 (10) :20-22.

[5]Manz RA, Hauser AE, Hiepe F, et al.Maintenance of serumantibody levels[J].Annu Rev Immunol, 2005;23:367-386.

[6]Drela N, K E, Szczypiorski P.Moderate exerise may attenu-ate some aspects of immunosenescence[J].BMC Geriatr, 2004sep 29;4 (2) :8.

[7]陈近利, 陈吉槺.有氧运动和膳食脂肪对ApoE基因缺陷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01, 20 (1) :5-8.

[8]王世香, 李德伦.运动与免疫球蛋白[J].辽宁体育科技, 2007 (01) 76-79.

[9]王纯, 王杰, 李磊, 等.不同海拔地区世居人口登山前后机体指标变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0 (03) 8-11.

[10]薛慧, 饶丹, 王卫东.不同强度有氧运动对Ⅰ型糖尿病大鼠的保护作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9年24期.

上一篇:投资效率评价下一篇:任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