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阅读的规划

2024-05-03

教师专业阅读的规划(精选十篇)

教师专业阅读的规划 篇1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意义

随着教育国际化的不断深入,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成为当前教师实践创新研究的主流阵地,随之,对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的研究也就日益增多。就其概念而言,国内大多比较认同“教师的专业发展规划,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阶段进行的设想和规划。具体包括:教师对职业目标与预期成就的设想,对工作单位和岗位的选择,对各专业素养的具体目标的设计,对成长阶段的设计,以及所采取的措施等”这一概念。在国外明确指出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概念,本文认为: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是以教师内在需求为驱动,以学生健康发展和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为核心,以教师获得职业尊重为支撑,在个人、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的共同协作下,确保所有的教师进行教师专业设想与规划,并引导、支持和监控规划的有效实施与调整。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因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直指国家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水平,直指教育政策法规的实施力度,直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高低,直指教师个人的职业宽度与深度。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对于国家教育事业、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教师个人职业发展都有重大意义。

一、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是教师获得职业尊重的源泉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需求的不断提高,追求在工作当中的幸福与尊重,越来越成为各职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就教师而言,其专业成长依赖于其专业发展规划,其专业化程度更依托于其专业发展规划。没有专业发展规划,教师只能茫无头绪,无的放矢,无法获得专业尊重。获得专业尊重的教师当然不会参与第二职业,不会上课没有激情,不会敷衍了事,更不会师德败坏。因此,良好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是教师获得职业认同和尊重的源泉。

二、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是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水平高低,关键取决于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取决于教师队伍素质高低。因此,让教师尽快站稳讲台,促进一批优秀教师的产生,是学校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加速教师专业化,成就一批教育理念先进,文化知识深厚,教学能力突出,教育信仰坚定,又无私奉献的教学名师,是学校保持高水平教育教学质量的保障。教师引领学生成长,学生成就教师职业化,培养一批具有良好学生和生活习惯的学生,是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力支撑。

三、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是学校发展规划的核心要素

教师的来源与专业发展规划,决定教师的素质,教师的素质决定教师队伍的质量,教师队伍的质量决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决定学校的办学水平,学校的办学水平决定我国教育水平。就学校而言,教师队伍的教育教学质量限制着学校的办学水平。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水平,决定着学校的发展水平。教师专业发展与学校发展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因此,学校发展规划的重要任务就是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促进教师进行良性专业发展规划,而教师自我专业发展规划则紧紧围绕学校发展规划,努力实现两者的和谐发展,使学校与教师发展规划成为一体。学校以教师队伍建设为出发点,以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切入点,以教师获得职业尊重为落脚点,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建立机制,促进教师进行良性规划。教师以学校发展规划为蓝本,以有效地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为内涵,共同创造团体教育信仰,赢得社会信誉,增加职业成就。所以,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是学校发展规划必不可少的核心要素。

四、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是新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新课程改革的最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本”,如何实现“以学生为本”关键在于教师。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创新和改革教育教学方法,调整角色需求和定位,研究身边的教育教学实际,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要解决如此种种问题,就必须有一个整体的设想和规划,必须有认同的职业情感和坚定的教育信仰。因此,教师良性的专业发展规划是新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前提。

参考文献

[1]李飞.对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的再认识[J].现代教育论丛,2010.07.

[2]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讨[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基于自身的教师专业发展规划 篇2

首先必须要了解何为教师专业发展规划,这样才能制订出基于自身具体情况的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查阅一些文献资料和网站,其中对“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的解释很少,所以我把它拆成“教师专业发展”和“规划”两部分去查找,再根据我自己的想法把它们合并到一起。对教师专业发展通常有两种基本理解:一种将其理解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另一种将其理解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规划”一词在词典中的解释为个人或组织制定的比较全面长远的发展计划。所以“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的具体解释就是教师本人为自己的专业发展设计的一个蓝图,为未来的专业发展提供引导和监控,同时也为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的反思提供一个参照。但是我现在还并不是正式的老师,只是一名在校的师范生,所以“基于我自身的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就是指引我如何往教师这个岗位上的方案,为未来我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而做的准备工作。在我的这篇教师专业发展规划中,包括以下几个部分:自我分析、环境分析、专业发展目标、行动方案,其中行动方案主要围绕自身专业知识的提高和教师个人修养的提升这两方面展开。一:自我分析

不管从事什么职业,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够全面的认识自己,包括自身的优缺点,兴趣爱好,自己的梦想等等。

我觉得我自己的性格是比较乐观的,不管遇到什么难过的事只要给我几个小时我就能从悲伤中走出来,从不会暴饮暴食,也不会拉着好朋友一直哭,我想这点对于以后我当老师是很有帮助的。不可否认的是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好管教,他们经常会做一些让你很生气的事,在我读书的时候就已经有同学能够在课堂上公然顶撞老师,把老师气哭,更何况现在。教师这个职业不同于别的职业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你每天都面对的是一群比你小很多心智还未完全成熟的孩子。身为教师必须要去耐心的教导他们,这就需要自己能有一个很好的心态,不跟他们置气。第二点就是我这个人很有耐心,就在前不久,我家教的时候,那个同学在做一道题目,我跟她讲了3遍,她还是没有做出来,俗话说事不过第三,要是换做别人搞不好早就烦了,在心里暗暗地骂这个学生怎么这么笨,可是我没有这样。说心里话,当时我只是想着再跟她说一遍,3遍不行就4遍,我依旧很耐心地再跟她讲解了一遍,坐在她旁边的妈妈都夸我说你真有耐心。在大学里学校教我们的是要和学生做朋友,现在的教师再也不是以前那种高高在上的样子。可是我觉得这对我很有挑战。暑假的时候我在一个培训班里兼职,刚开始进教室的时候我就始终保持着微笑,希望课堂能愉快点。可是这样的结果就是那些学生完全就不不受控制,上课一点都不专心,讲话的也有,睡觉的也有,我制止多次也没有效果,反而笑着跟我说“老师,你那么认真干嘛”。我不知道是不是由于是暑假班的原因所以学生才那么的不用功。后来我询问了一下自己的初中班主任,她跟我说新教师刚开始上课的时候不能太亲和,这样就会管不住班级。所以我觉得如何把握朋友和老师这两个身份对我来说是一个难点。如果可能的话我想成为一个让学生又爱又怕的老师,这只是我的一个愿望而已。当然我的优缺点还有很多,在这里我只是根据我自己的个人经验写了一些跟教师密切相关的一些内容。

至于兴趣爱好,我觉得跟当一位科学老师搭边的就是我很爱做实验。不知道为什么,从小到大我总是很喜欢玩一些很奇怪的东西。小学课本里有一个实验名字叫做“变大的鸡蛋”,老师说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回家做一下这个实验,我放学回家立刻就倒了半瓶的醋在碗里,然后把生鸡蛋方进去,第二天一早起床就去看我的蛋。还有我印象和深刻的就是就是初中科学课老师让我们捉一条蚯蚓观察,当时我记得班上很多女生都吓得尖叫起来,可是我丝毫没有反应。结果就是后来我去田里挖了很多的蚯蚓,不仅好好观察了一番,我还用泥土把它们养了起来,一有空的时候就倒出来看看。在大学里上实验课我也是最激动的,解剖牛蛙,小白鼠什么的,其她小伙伴们不敢下手,我总是说“放着我来”。我觉得我的这个特性很适合当科学老师,因为我觉得科学这门课实验是非常重要的。

其三就是梦想,生活是自己的,所以未来的发展必须是合乎自己想法的,不然做什么发展规划都是无用的。我很清楚自己的梦想就是当一名科学老师,所以我对这份职业将会是充满激情的。这点对我以后能成为一名好的老师也是很有帮助的。

二:环境分析

我的家乡在台州市玉环县,我以后也肯定会回到自己的家乡去任教。所以玉环县的总体教育水平以及招聘信息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了解了一下,今年玉环教育局编制内的科学教师就只招小学一人,初中科学教师不招。这对我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打击。虽然我不知道在2016年我毕业的时候会是什么局面,但是总体上说也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人数不会增加很多,这就导致了非常激烈的竞争,自己很有可能是进不了编制的。但是我依旧想从事教师这一份职业,所以我就必须思考别的出路。玉环县最近几年的经济发展状况还不错,家长们也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培训班如雨后春笋般掘起,虽然进不了编制内,但是到培训机构里当老师也是不错的选择。所以从最近这一段时间我都在有意无意的收集有关培训机构招聘的信息,希望能对我将来的发展有所帮助。三:专业发展目标

因为这一届教育政策的改革,教师资格证需要自己考取,所以我的最基本的专业发展的目标就是能够顺利地考取教师资格证,如果连这个目标都没有达到其它一切就都成为了空话。第二个目标就是考进教育编制内。第三个目标就是能当一个好老师,这里可以细化为两个方面的目标,因为我觉得教师的专业发展包括学科知识的发展和自身素养的发展,所以我的目标是根据这两个内容而定的,其一为提高自身的学科知识储备,其二为提升个人修养;用广博的知识和自身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

四:行动方案

我的行动方案是根据我的专业发展目标来定制的,希望能引导我自己未来发展的方向,同时也起到一个约束自己的作用。

首先我要做的就是备战教师资格证的考试,因为我们是第一届需要考取教师资格证的师范生,所以具体操作的流程也不是特别清楚。但是早点准备起来总是没有错的,省的临时抱佛脚。考试科目的书看上去是比较厚的,所以得有计划每天看一点记一点,这样不会使自己太累,但是又不会使自己处于完全放松的状态。还有我觉得可以去买一两本参考书,我觉得在大三的时候没必要做的太密集,自己有空的时候拿来做一下体验一下做题的感觉就可以了,在大三的暑假就可以开始密集的复习了。还有一点就是说课,我觉得这也是我需要多多练习的,因为毕竟没有真正站上讲台面对几十个学生的经验,所以我要抓住每一次能够上台发言的机会,练习自己的胆量。付出了总是会有回报的,如果没有回报,那只能说明付出的还不够多,这一直是我对自己做事的态度。希望自己能有个好运气。

第二步就是准备考教师编制,根据学姐们的描述,这是非常难的。不过自己稍微想一下也知道在现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想要获得一份稳定的工作有多难。在我们上几届有一个学姐她从200多人中脱颖而出成功靠近了编制。后来她回来给我们讲述她的经验。她讲的一段话让我印象很深,她说在这报名的200多人中,真正去考试的人可能只有100多人,在这100人中可能有有1半的人是没有准备过的,所以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能放弃希望,要对自己有信心。我认为对自己有信心的前提肯定是来源于自己充分的准备。因为考教师资格证的内容和考编的内容基本上是差不多的,所以在考完教师资格证后不能放松,要立马开始准备编制的考试。我想这个过程应该是非常痛苦的,现在我能对自己说的话就是坚持再坚持。可能这只是一句空话,但是现在的我确实不知道那是段怎样的日子,也无法做很详细的规划。

教育学家曾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在上课的时候曾经有讨论过这句话的正确性,有人赞同,有人反对,但是不管怎么说,教师提升自己的学科知识储备总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像我这个科学教育专业,以后面向的是初中科学老师,而初中科学是浙江的一门特色学科,其内容涵盖范围之广,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天文,所以这就要求科学老师必须要很广泛的知识。值得庆幸的是,我这个专业是专为初中科学老师而设的,所以在大学里这5门功课的内容都有学过,我想这是其它专业学生所不具备的,是我最大的学科优势。但是同时也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我们虽然学的内容多,但是其内容的难度都不是特别大,即每一门功课我们都学的不是很深入,只能说是略懂,所以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除了课堂上学的内容外,我们在课外还需要阅读大量的书籍来丰富自己的学科知识,做好读书笔记,使知识不断积累,思想与时俱进。,还有一点就是虚心向老师请教,在学校里老师的教学方法已经成为了一套理论,更加方便我们的学习,要是以后到了工作岗位上,一些教学方法就只能靠我们自己慢慢摸索积累,所以趁现在还有机会多看多学。我记得有位老师曾说过在大学里学到的知识是会一生受用的。

除了学科知识,教学技能也需要提升,一位好的老师不仅自己有渊博的知识还必须要会教这样才算得上是优秀的教师。这就需要我们必须抓住任何发言的机会,首先提升自己的胆量,然后不断地模拟上课,观看大量的优秀教学视频,从中汲取经验。另外在培训班上课的机会也是很好的锻炼,虽然培训班的课堂不像正式上课时那么严谨,学生也没有那么多,但他们却都是最真实的学生,他们的反应很有可能就是将来在真实课堂上学生的反应。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也使课堂教学模式发生改变,一块黑板,一根粉笔,一节课的传统模式早已不能适应今天的教育,所以身为准教师的我们必须要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将网络多媒体资源应用于教学之中,调动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在大学期间我们要学习如何做一个精美的课件,制作一些小动画来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使自己的课堂更加精彩。只有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学科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才有可能在未来实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战略,做一位自己心中,学生眼中的好老师。

至于如何提升作为一名教师的个人修养,我觉得这是一件需要长时间积累的事,不可能一促而就,但是身为准教师的我们也可以从现在开始就树立起这种意识。我认为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我记得在我读小学的时候有一件事让我印象很深刻。我读的小学就是政府规定的学校,并不是特别的好,所以我感觉有个别老师的个人素质其实不是那么高。在一次期末考试中,学生们在里面紧张的考试,老师却在教室外面抽起烟来,吞云吐雾,还时不时表现出很享受的样子。我想这样的画面多多少少都会给学生带来不好的影响吧。很多年后,在我重新回到小学拜访自己小学的老师时,我从班主任口中知道这位老师已经退休了,但是我没有去他家看他,因为我觉得他不值得我尊敬。或许是我有点偏激,但是我始终觉得那位老师的行为有点问题,那又如何要求学生尊敬他那。为人师表,必须要做到严以律己,言行一致。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明确指出:“我们深信教师应当以身作则”。作为未来的教师,我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因为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会影响到学生。

教师面对的主体人群就是学生,所以身为教师很重要的一点是热爱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最重要的职业情感。现在有很多人说教师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我认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和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不一样的。但是具体是怎样的情感我也说不出来,因为我没当过母亲,也没当过老师。其二就是要尊重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我觉得这点事非常重要的。升为学生的我最讨厌的就是老师区别对待学生,如果自己将来成为了老师,绝对不会犯这样的错误。要学会赞美学生,每一名学生都希望能得到老师的赞美,我想给予学生积极的肯定一定会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最后一点是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假设将来我真的成为了老师,作为一位新老师,肯定会有很多很多的不足,这时候学生对我的批评和建议都能使我改正自己的不足。

教师专业阅读的规划 篇3

关键词:专业成长规划;考核评价制度;职业幸福感

学校是教师成长的摇篮,教师是学校成长的动力。学校在依靠老教师“看家”、中年教师“当家”的同时,还要依靠青年教师“发家”,这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常德经开区苏家渡小学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超过教师总人数的70%,从整体状况看,这部分青年教师综合素质较高,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工作热情较高,个性鲜明,事业心较强,很受学生欢迎,这种优势决定了青年教师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生力军。但是,也有一些青年教师工作态度欠佳,发展目标不明确,教科研能力不太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如何帮助青年教师树立专业化发展的观念,指导他们设计和实施自己的专业化发展规划并内化为自我发展的需求?作为对此问题的尝试,我指导苏家渡小学申报了《专业成长规划引导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研究课题,开展了如下工作:

一、多管齐下,了解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需求和存在的问题

要想指导青年教师制订适宜的专业成长规划,必须了解老师的个性特点、工作状态、个人素养、家庭生活和对未来教师职业生涯的设想。为此,学校多次组织青年教师开设座谈会,开展业务方面的问题探讨和经验交流,了解青年教师成长过程中在工作和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同时我们还与青年教师多次个别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状态和未来打算。为全面了解他们在专业成长方面的意向,学校制订了一份调查问卷,在了解老师的专业成长方向的同时,征求他们对学校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策略和校本培训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对学校各项工作提出改进意见。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教师普遍比较关心课堂教学技能的提高,认为平时教学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进行教学研究,对于学校组织的业务培训,认为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联系不是很紧密。本次调查反映出了阻碍学校教师专业成长的几个主要问题:

1.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和课堂组织能力有待提高

小学教师除了应具备较好的专业理论知识外,还必须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课堂教学组织能力。但目前师范毕业生在校学习期间多以相关理论知识和教育法规为主,与教学活动直接相关的知识比重较小,教学实践环节设置较少。而入职后学校的培训制度不健全,学校和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针对课堂教学实践的较少,理论方面较多;侧重于转变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的较多,而班级管理细节和课堂细节研讨的较少,因此,对于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帮助不是很大。此外,尽管学校为青年教师指定了传帮带的导师,但由于师徒责任还不够明确,学校对于师徒结对的考核评价不是很合理,目前尚未能促进师徒的共同成长。所有这些问题都制约了学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步伐。

2.现有的考核评价制度致使青年教师难以崭露头角

学校有些青年教师刚到教学岗位,虽然工作热情较高,但是由于工作经验不足,在教学、管理、学习等多重压力下,往往顾此失彼,很少能在短期内取得较大成绩;有些青年教师在工作中对于晋级、评优等过于看重,致使在专业学习上存在急功近利的倾向,不能沉下心来系统地、全面地查漏补缺,从而影响了长远的专业成长。

二、理想教育,点燃青年追求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热情

理想是指路的明灯。“教师”是很多教师在成为教师之前的职业理想,在成为教师之后,有些教师就迷失了方向,虽然在调查问卷中我校几乎全部青年教师都明确表示了将会终身从事教育事业。然而,要使我们的青年教师把教书的“工作”变成“事业”,需要首先帮助他们明确树立成为教师后的新的理想,即专业成长目标,这样才能激发他们对教育工作的热情,因此,要帮助他们认识到只有建立在对事业的追求上,才能体会到教书生涯是真正有意义的、有生命价值的快乐和职业的幸福感。因此,去年“七一”建党节前夕,学校组织青年教师进行了一场“我的教育理想”演讲赛,选拔了史敏老师代表学校参加区里的演讲赛,获得了一等奖;通过这次演讲活动,我校很多青年教师都树立了要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的新的理想。

目前,我们所做的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许多问题还需要深入推进。例如,如何使专业成长规划更好地落实到教师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如何及时有效地对教师专业成长规划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如何减轻青年教师的心理压力与工作压力,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教师的精神家园;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热情持续性的保护、青年教师成长进入高原期后的调整研究等。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坚持以师为本,立足校本研究,构筑发展之路,必将带给学校科学、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浅谈口腔技术专业教师的建设规划 篇4

1. 团队建设任务

(1) 增加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专职教师。

(2) 增加骨干兼职教师, 建立行业企业兼职教师人才库, 人才储备20左右。

(3) 引进专业学科带头人。针对现阶段口腔技术专业教学团队高级职称结构偏低的情况及个别薄弱学科的状况, 建议引进高学历高职称教师。

(4) 培养骨干教师。分批次输送青年教师到义齿加工厂或高校进修, 并且结合各种知名企业的短期培训班, 比如日企日进公司举办的各种雕牙和排牙培训, 培养青年教师骨干。

(5) 对兼职教师 (企业技工) 进行理论和教学技能培训, 企业的技工操作技能一流, 但在教学基本技能及理论知识方面略逊一筹, 应对他们进行培训, 以适应教学的需要。

(6) 培养“双师型”教师。要求教师参加执业医师考试和技工证的考取, 使他们具备临床和技工双项技能。

2. 提高教师综合职业素养与实践教学能力的政策措施

2.1 增强职业操作技能

a.到企业业务进修:建议分批次输送多名年轻教师到企业接受培训和参与企业工作, 时间为半年到一年, 让青年教师积累在企业工作的经验, 增强职业操作技能, 同时和企业进行交流, 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谋求校企的共同发展, 这种做法会很受企业的欢迎。教学水平大为提高, 上课时不仅能纸上谈兵, 更重要的是有扎实的操作经验做后盾, 训练学生技能更得心应手。

b.短期培训:每年假期都选派专业教师参加口腔工艺技术行业组织的培训, 在提升自身操作技能的同时, 把新工艺、新技术带回课堂, 使教学内容不断更新, 技术永不落伍, 走在时代的前端。

2.2 从教学常规上狠抓教学能力培养

a.每周进行固定时间的业务学习, 集体备课, 说课, 听评课, 交流教学技术, 互相促进, 共同提高。

b.集体听课和不定时推门听课相结合, 听课同时检查教案、教学大纲、课件、教师日志与教材的五统一, 课后交流意见, 及时指出优势和不足。促进了教师认真备课, 认真讲课, 提高了教学效果。

c.为了保证实验教学的质量, 在主要实验、新的实验开课前, 进行集体备课, 加强了教师与实验员的沟通, 统一了实验项目标准, 及时发现问题消除隐患, 保证了实验教学的实施。

2.3 注重新进教师的培养

为了让新进教师尽快的适应教学工作, 更好的提升教学素质, 特制订新进教师培养提高计划。

a.每周四下午, 进行业务辅导。范围包括: (1) 熟悉任课科目的教材、课程标准、教学大纲; (2) 掌握教案的书写要求, 要求手写教案, 每周检查; (3) 板书的主要内容, 结构, 在授课中所起到的作用; (4) PPT制作的方法, 技巧, PPT课件内容要求; (5) 教学技术、教学方法的应用技巧; (6) 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应对, 意外情况处理等等。

b.老带新, 多带一, 结对子。相关专业的老教师都有带教的责任。确定新教师的专业带教老师, 由带教老师对他们进行具体的指导。

c.新教师要制定学习提高计划, 包括授课准备, 听课安排表, 工作方面的打算等等。

口腔系教学管理机构需要健全合理、职责明确, 并与学校相关机构相衔接, 由系教学主任、教研室主任、教学干事分工负责教学任务和教学计划的实施以及日常教学管理工作。建立了学生评教, 教师评学, 教师评教, 信息监控等多方位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校、系两级教学管理制度健全, 且执行良好, 档案齐备, 并积极采用现代管理技术进行教学管理。学校要经常组织针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和督导, 能够保证制度的贯彻和落实。

2.4 鼓励教科研

建立有利于提高学术水平和增强学术氛围的管理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研室及教师参与教科研的积极性, 各学科形成明确的科研方向, 加强对教师科研申报的指导, 鼓励我系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进行科研协作。积极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和学术交流;开展学术交流或培训活动, 教师每年参加至少一次各级各类学术交流活动, 系部每月开展至少一次学术活动, 鼓励教师参加学术交流活动。

2.5 关于口腔修复工的培训

口腔修复工是针对从事口腔技术工艺工作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 是职业准入制度实行后, 从事本专业必备的资格证。我们从学生的需要出发, 争取到卫生行业职业资格鉴定的试点工作, 进行口腔修复工的培训和鉴定, 使学生能在离校前取得口腔修复工的职业资格, 取得“双证书”。口腔修复工鉴定考试分两个部分, 笔试和实操, 考试内容紧紧围绕职业工作所必需, 我们针对考试大纲对学生进行辅导, 为学生通过考试取得证书助力。

摘要:随着口腔医学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口腔健康需要的日益扩大, 口腔技师的需求量近几年迅速增长。目前世界各国的口腔医学教育趋势是加强口腔医学技术人员的教育项目, 增加技术人员的供给量, 改善结构, 建立合理的口腔医学人力资源结构。在这样的专业背景下, 笔者认为教育的主导是教师, 只有先建立起一支强有力的教师团队, 才会开展最为有效的教学活动, 才能促进口腔技术专业的长足发展。

关键词:口腔技术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1]顾坚.浅谈五年制高职口腔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中的几个问题和探索.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 1000-1999 (2001) 01-0084-03.

[2]徐国华.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培养模式的探讨.卫生职业教育, 1671-1246 (2008) 20-0008-02.

[3]姬海莲.略论高素质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浙江医学教育, 1672-0024- (2006) 02-0009-03.

[4]马莉.高职教育口腔技术工艺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2月第3卷第2期.

教师的专业发展与职业规划浅析 篇5

一、框架思路与学习指导

本文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上,即专业的纵向方面进行阐述。重点分析专业发展的阶段,以及如何根据发展阶段的理论来进行生涯设计,并最终通过自己的主动学习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学习目标

1、理解教师专业发展、职业生涯周期的概念和成长阶段及其特点。可以访问一两个优秀教师,看看他们是怎样成长的、怎样设计的、怎样学习的。或者从报刊上阅读某个优秀教师的成长的报道,运用所学的理论进行分析,获得启示。

2、掌握教师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判断自己所处的成长阶段,并进行自己的生涯设计。

3、理解教师终身学习的意义,掌握学习与发展的方法。

二、教师成长的阶段与目标

(一)教师的专业发展与职业生涯周期的概念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专业素质方面不断成长和追求成熟的过程。它既指专业素质各个方面(专业态度、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一起成长,也指一个有步骤和阶段性的成长过程。

生涯,简单地说,就是人一生走过的路。美国生涯发展专家舒帕(Super)认为, 它包含三个层面:

第一,时间,指一个人的年龄和生命周期,可以分为成长、探索、建立、维持、衰退等五个阶段。

第二,广度和范围,指一个人一生所扮演的各种角色,比如儿童、学生、公民、职业者、消费者、家长等。

第三,深度,指一个人扮演每一个角色所投入的程度。

(二)教师职业生涯周期的主要阶段及特点

关于教师职业生涯周期的研究

1、弗勒的生涯关注理论

美国学者弗勒(F.Fuller)根据教师关注的内容把教师职业生涯分成四个阶段:

(1)教学前关注的阶段,这个阶段是师资培养的时期,由于他们还没有经历教学,没有教学经验,因而他们对于教师角色往往只是处于想象之中,他们关注的主要是自己。

(2)早期生存关注阶段,是指刚刚开始教学工作的时期,由于对教学实践是生疏的,因而关注的主要是教师自己的生存问题,比如班级管理、熟悉教学内容、学校领导的评价等。

(3)教学情景关注阶段,是初步熟悉了工作以后的时期,这个时期教师关注的是各种教学情景或者环境的变化,以及对于教师在知识、技能、能力上的要求,因此教师非常重视教学情景所要求的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提高,关心自己的教学表现。

(4)关注学生的阶段,这是在基本解决了自己的教学能力后的时期,由于有了实际的工作经验、能够担负比较繁重的工作、能够克服困难,因而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学生身上,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需要,能够和学生建立真正的沟通和交往,这时,教师也就达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

2.费斯勒的生涯发展理论

美国学者费斯勒(R.Fessler,1985,1992)把教师生涯发展分成8个阶段:

(1)职前教育阶段,是职业角色的准备时期,是教师的培养形成时期,内容是在大学或者学院进行专业的知识学习和训练,也包括教师从事新角色和新任务的再训练。

(2)实习导入阶段,是教师最初任教的头几年,他们要学习教师的角色,完成职业的社会化,适应学校的运作,努力表现自己,争取得到学生、同事、上级的认可。

(3)能力建立阶段,是教师尽量改善教学技巧,提高教学效率,发现和运用教学的新方法新策略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教师很好学,容易接受新观念,参加各种会议,参加进修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

(4)热心成长阶段,是教师在能力建立以后,继续的不断的成长,努力追求自我实现的时期。这个时期,教师热爱工作,积极主动,不断充实自己的教学,有较高的工作满意度和成就感。

(5)生涯挫折阶段,这个时期,教师可能受到某种因素的影响,产生了教学上的挫折,出现工作不满意,情绪沮丧,开始怀疑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所从事的职业的正确性。这个阶段有人称为职业倦怠期。这种挫折感是生涯发展的中间阶段经常出现的问题。

(6)稳定停滞阶段,这个阶段是职业生涯发展中的高原期或平原期,教师的工作水平和能力没有提高,停滞不前,教师往往维持现状,缺乏挑战性和进取心。

(7)生涯低落阶段,这个时期是教师准备离开教师职业的低潮时期。

教师专业阅读的规划 篇6

一、发挥集体研究优势

教学的有效性关键在于教师。新课程改革给每一位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因此设计自我专业发展,明确专业内涵,不但是教师教育品质的重要内容,也是取得教育教学效果的基础。教师之间要加强合作与交流,有着很好的合作条件和传统,几乎每所学校都有年级组、教研组,有共同备课、相互听课的传统,这些是教师之间加强合作参与教研的良好基础。我们应该把这些好形式的作用发挥出来,建立学习共同体,加强集体研究,使其成为教师合作、共同提高的学习型组织。

为了保证教师的备课特色,教师备课时先由个人深入细致地研究教材和课程标准,针对学生的实际提出使用教材和处理教材的方案。在此基础上,大家共同磋商、交流,提出备课的具体见解,形成共同的学习目标。通过个人和集体的有机结合,取长补短,弥补了自己备课的不足,充实完善了备课的内容和方案,提高了授课人的备课质量和效果。

加强集体备课,需要学校的积极支持,给教师提供更广阔的空间。首先,要营造民主、宽松的氛围。教师参与教学研究需要教师与管理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管理者要通过多种集体活动有意识地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沟通,形成融洽的人际关系。其次,要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对于主动参与教学研究的教师应给予一定的鼓励,在完成基本任务的前提下,教师参与教学研究会加重他们的负担,需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应该对教师有所补偿,以保护教师的积极性。最后,要给予教师资源保障。教师在参与教研的过程中,需要各种设备、经费、器材、场地、书刊资料等物质支持,学校应尽力提供这些课程资源,满足教师参与研究的需要。

当然,集体备课、群体研究只是教师个人备课、个体研究的有效补充和检查督促,它不应该是备课、教研的主要方式,更不应该代替教师的这些个体活动,要把集体教学活动的精髓灵活机智地运用到自身的教学中去。

二、多让学生“说”教师

“说课”是介于备课和上课之间的一种教研方式,它既是集体备课的重要形式,也是个人备课的有益补充,将教师的说课和学生的说课有机结合起来,是提高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

说课题与教法。可以说这一课题在教材中的地位,可以说自己对这一课题相关知识的认识,可以说教师在讲授这一课题时存在的问题;可以说教师教学方法的选用是否适合学生的特点,学习手段的运用是否注重了整体优化;可以说教学方法是否体现了高效低耗减轻学生负担的思想;可以说教师的板书设计是否合理;可以说教师的课堂讲解是否深入浅出;可以说教师“导学”的主导作用是否体现;可以说学生“勤思”的主体功能是否得到保证。

说问题与收获。可以说自己已经弄懂的问题,也可以说教师认为讲懂自己还未弄明白的地方;可以说教师把握教材的问题,也可以说教师处理教材存在的问题;还可以说自己思想上的困惑;可以说知识方面是否有收获,也可以说思想方面是否有启迪,可以说巩固性练习是否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也可以说课堂教学效果检查是否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说教学过程。说教师的教学思路是否清晰,教学层次是否分明;可以说重点是否突出,也可以说难点是否突破;可以说教师的教态,板书等基本功是否过硬,也可以说语言表达是否具有艺术性和感召力;可以说教师的教学是否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也可以说教学反馈、调节机制是否及时有效。

学生通过“说课”把领会与掌握的信息反馈给教师,融洽了师生关系,缩短了教与学的距离。教师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从而达到教学互动,教学相长的目的。

三、学后记与教后记相结合

教然后知不足,学然后知困。教学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一堂课下来,总会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如何将这种遗憾变成宝贵的财富,把说课活动落在实处,教师写“教后记”,学生写“学后记”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研形式。通过“教后记”,教师把教后的不足及时记录下来,为自己今后的课堂教学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教训,也为教师搞好教研课题积累了素材。同时,主动征求学生意见,了解学生对教师教学的反映,把教学效果、作业布置、课外辅导等情况,通过召开学生座谈会、个别咨询,以提意见的形式“说”出来,或以“学后记”的形式写出来,最后归类、反馈给教导处、教研组及相关教师,有待以后进一步改进。

通过这种“记”的方式,将所学的理念、方法、策略融入自身工作实践中,不断拓宽工作思路,优化教育教学方法,提高自身工作能力,促使教师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四、创新教学方式方法

好的教学方法、恰当的学习方式方法,会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选择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组织教学,进而管理教学、评价学生更显得必要和必然。多元评价可以促进学生学有所悟、学有所用、学有所成。教师的教不可能代替学生的学,不能越俎代庖,教学中不武断、不强制、不灌输。在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善于为学生创设适当的条件,营造恰当的氛围,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愿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现代教学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学生自主提问、自主讨论、自主选择、自主创造、自主领悟、自主体验的过程,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开发学生潜能。选择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是教学成败的关键。“自主、合作、探究”既要整体考虑又要分开考虑,既可以贯穿全篇,也可以体现在某个环节上,该用则用,不该用则不用。例如合作学习,不是什么内容都需要合作,有的是简单的问题,自己能解决的就没有必要合作。自主学习是在教师主导的前提下的自主。教师要启发情境、创造条件、指明方向,有针对性地安排某个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安排学生自主学习。

选择的方式方法要得法,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启发式教学,有利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有利于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五、挖掘鲜活教育资源

教师应充分挖掘丰富的课程资源。不仅要注重书本这些传统的“文本性”材料,还要利用网络上的有关教学资源,即“超文本”材料;不仅要重视书本知识,还要关注教师的经验性知识、学生的体验性知识和生活性知识;不仅要突出教材上预设的结论性、事实性知识,更要重视课堂上师生积极探究而生成的新知识,使课堂教学既具有效度,也富有宽度和深度。利用网络进行研修,建立学校学科资源网站,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途径。通过相关理论的网络研修,扩充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凭借学科网站,进行备课、教学、教研等方面的相互交流和展示,倡导、鼓励教师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撰写教学反思,总结教学经验,有利于提高教师教育科研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对培养真正意义上的学科骨干教师具有积极作用。

教师专业阅读的规划 篇7

关键词:“专业化标准”,英语师范专业学习,困惑,个人专业发展规划

现代学校教育对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我国, 新课程实施以来, 这一趋势也表现得非常明显。一个英语教师, 仅就学科教学来说, 不仅需要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 还要掌握必要的学科教学知识并具有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估、教学反思等一系列重要的教学思维能力和操作技能。那么, 对于一个新教师来说, 不难想象, 教师职业所带来的挑战是相当大的, 其间也一定存在许多的困惑。笔者在与入职三年之内的新教师接触、研讨、合作的过程中, 发现这些困惑主要表现在能力和信念两个方面, 而且有一定的规律性。在应对、解决这些困惑的众多方法中, 提早、合理地进行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应当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本文首先从静态、动态两个角度探讨英语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标准”, 并据此反思英语师范专业学习的特点, 指出其优势与缺失;之后, 讨论新教师在能力方面和信念方面的困惑, 并提出相应的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建议。

一、英语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标准”

对于英语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标准”, 目前似乎没有什么定论, 这里只谈笔者的一些个人观点和看法。如果从个人能力和社会能力两个角度来考查英语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标准”, 似乎可以更加全面一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是, 此处, “能力”是一个比较广泛、宏观的概念。个人能力即个人特质所带来的思维、行为可及性;而社会能力则主要指个人处理与外界关系的能力。当然, 这里所讲的“关系”主要指社会关系。个人能力在一定的时间限度内是相对稳定的, 而社会能力则时刻处在变化与发展中。因此, 我们不妨从静态的角度来探讨个人能力, 而从动态的角度来分析社会能力。

(一) 静态角度

从静态角度看, 英语教师的“专业化标准”应当包含如下四个方面的内容:知识、能力 (狭义的) 、品德和特质。

在知识方面, 英语教师应当具有教育学、英语学科教学和英语语言等三方面的知识。首先, 丰富、准确的英语语音、词汇、语法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在此基础上扎实的听、说、读、写、译等基本功也是一项基本要求;除此之外, 也应当具有一定的跨文化及跨文化交际知识。总之, 完整的英语语言知识是合格英语教师的首要标准, 尽管它并不是充分条件。第二, 英语学科教学知识是最核心的知识子系统。它与英语教学直接相关, 不仅涉及观念性内容, 如课程观、教材观、教法观等;还包括具体的教学操作知识, 如教学设计的基本步骤、课堂活动的组织方法、学习评估的相关技术等。总之, 英语学科教学知识是英语教师在知识结构上与其他学科教师的本质区别。第三, 教育学知识是任何教师都应具备的“通识性”知识。不论是英语教师, 还是物理教师, 首先是一名教师, 不仅承担着“教书”的责任, 更肩负着“育人”的使命。因此, 对教育学知识的深入理解也是英语教师知识结构的必要组成部分。

在能力方面, 教师至少应当具备如下五种能力:角色能力、行动能力、调控能力、元认知能力和研究能力。第一, 角色能力是教师塑造自我认同及职业角色的能力。用通俗一点的话讲, 就是教师的外在行为表现和在学生眼中应当有的“教师样子”。一般认为, 教师是具有相当人格和专业权威, 但能与学生相互信任、坦诚相待的长辈。在这一点上, 不少新教师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他们大多刚刚从学校毕业, 在从学生角色向教师角色的转变过程中, 难免缺乏角色能力, 以致和学生过于随便, 损害了自身的教师权威, 最终不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第二, 行动能力即执行力, 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计划的能力。新教师通常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 容易受到教育教学情境中无关因素的干扰和偏离, 导致“执行不力”。例如, 教师制订了某节课的教学计划, 但课堂教学中, 出现了一些原本并不是很重要的事件。由于缺乏经验, 行动能力不足, 教师容易产生焦虑, 并着重处理这些次要事件, 结果导致原定教学计划不能圆满完成。第三, 调控能力是教师调节自身动机和情绪的能力。对于多数新教师来说, 入职后不久就会产生这样一种感受:入职后的现实情况与入职前对教师职业的构想有很大的差异。此时, 教师需要积极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 在不断的动机重构和情绪调整中, 尽快适应新环境和教师职业现实。第四, 元认知能力是教师监控自己认知、思维过程的能力。教师需要对自身的发展进行规划, 需要充分了解并分析自己的认知、思维过程以便发现其中的问题并加以改进, 需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并摸索规律, 这些都需要教师有较强的元认知能力。第五, 研究能力主要指设计、实施行动研究 (即为解决实际问题而进行的研究) 的能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在教育领域, 也会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 而这些问题有时并没有现成的解决方案, 因此需要教师通过科学研究来寻求解决途径, 并以此为基础逐渐形成一定的教育教学实践理论, 即关于教育教学实践的理论。[1]元认知能力和研究能力属于较为高级的、复杂的能力结构。

在品德方面, 教师的思想和行为应当符合基本的伦理道德准则。这一点毋庸置疑。除此以外, 更重要的是教师应当恪守师德。在笔者看来, 师德的基本内涵就是“行为世范”, 也就是说, 教师的行为应当对学生具有楷模的作用。这也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对教师品德的高层次要求。因此, 笔者一向认为, 在中国的教育环境中, 源自西方的“教师专业化” (teacher professionalization) 概念并不能完整地概括中国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全部内涵, 因为前者似乎缺乏对“师德”方面的考量。

在特质方面, 教师应当是观察者、领导者和示范者。首先, 虽然我们期待每一位教师都具有很强的行动能力, 但教师同时也应具备观察者的良好特质。教育教学现象具有很强的复杂性, 透过现象看本质实属不易, 对新教师来说更是如此。因此, 需要教师在采取教育行动和措施之前, 能冷静地、不带偏见地进行观察, 以便对教育事件的来龙去脉有一个清醒的、全面的认识。例如, 在处理学生之间矛盾的时候, 有些新教师观察不够细致, 就无法真正做到公平、公正, 起到教育学生的作用。第二, 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 教师应当具有领导者的特质。教师应当具有较高的威信, 同时也是学生强有力的心理支持来源。第三, 教师也应当是一位示范者。我们不是要求教师事必躬亲, 而是说, 要求学生做到的, 教师自己首先应当做到、做好。例如, 英语写作教学中, 如果教师能首先亲自写出一段例文, 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会更高, 教学效果会更好。

(二) 动态角度

从动态角度看, 英语教师的“专业化标准”涉及与学生、教师和环境相关的七种关系。需要说明的是, “环境”包括政策环境 (国家的法律法规、学校的规定等) 、物理环境 (教学硬件设备等) 和人际环境 (家长带来的影响等) 。学生、教师、环境三者之间始终处于全方位的互动中。

1. 学生与自身的关系。

这种关系主要涉及学生对自己的基本认知, 如对自己性格的了解、对自己能力的判断、对自己成绩的预测等。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既客观又积极的认知, 帮助学生脚踏实地并且充满希望地提高自己、发展自己。

2. 教师与自身的关系。

这种关系则与教师对自己的基本认知有关。如果一个教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优势与不足, 那么就能很有针对性地规划自己的专业发展, 也就容易在专业上获得有效的提升。尤其是对于新教师来说, 很多的困惑其实都是由对自己的了解不足造成的。

3. 学生与学生的关系。

教师应当有意识地促进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 倡导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帮助的心态, 着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与学生一起, 共同创造和谐的班级环境。在英语课堂中, 教师同样可以通过各种活动设计来达成上述目标。

4. 教师与教师的关系。

如何处理与教研组其他教师以及学校领导的关系, 也是新教师自始至终都面临的一项课题。而这种关系直接影响到新教师的成长和专业发展。良好的教师群体关系是新教师无形的发展资源。

5. 学生与教师的关系。

这种关系是所有关系中最重要的。教师应当能够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话语与学生进行有效互动, 帮助学生学会知识、学会方法, 并掌握与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沟通, 通过沟通引导、教育学生的技巧。总之,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一切有效教育发生的基本前提。

6. 学生与环境的关系。

教师应当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意识”, 培养他们适应并改善环境的能力。例如, 有时学生会对学校的一些规定产生抵触情绪, 会对家长的批评教育产生逆反心理。此时, 教师应当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这些环境因素, 并积极调整自己, 以适应环境的要求, 并通过努力, 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这些环境因素, 使整体环境更有利于自身的人格塑造和学业发展。

7. 教师与环境的关系。

教师也应当能够处理好自己与学校、家长等环境因素的关系, 应善于利用有利因素, 转化不利因素, 将自身的发展与学校、学生的发展联系、统一在一起。

二、英语师范专业学习的特点

上面从静态、动态两个角度探讨了英语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标准。可见, 现代教育对教师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下面, 我们反思一下英语师范专业学习的基本特点, 并分析它的优势与缺失, 以便更好地解释、应对新教师的具体困惑。

总体来说, 英语师范专业的学习呈现出模块化的特点。以知识教学为例, 英语教师所必需的教育学、英语学科教学和英语语言等三方面的知识, 基本上是独立进行传授的, 即三方面知识大致分属三个模块——“教师教育必修”“教师教育选修”与“专业核心”模块。尽管这些模块涉及了绝大多数教师所需的知识, 但由于三方面知识的教学是分割开来的, 因此很难形成“合力”。而英语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 往往同时包含着这三方面的内容。例如, 每一节英语课, 教师既要传授英语语言知识, 又要将对学生其他方面的教育, 如学习策略、情感态度、文化意识等, [2]融入到语言教学中去, 而这节课本身的设计和实施又需要教师具有充足的英语学科教学知识。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同时有效地运用三方面的知识。但英语师范专业的学习似乎并没有涉及到三方面知识的整合问题, 即模块化特征明显, 但缺乏属性化特征。“属性化”则是将各方面知识有机融合在一起的课程理念。

从静态角度看, 英语师范专业的学习为新教师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基础, 但知识的运用能力有待提高。同时, 品德教育也通过师德课及相关的讲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实现。但是, 对五项能力及三种特质的培养并不是非常理想。当然, 教师能力、品德和特质这三个方面的全面发展往往是从入职之后才真正开始的, 即真正意义上的教师专业化起始于新教师入职。从动态角度看, 有许多内容在英语师范专业的学习过程中有所涉及, 有所渗透, 但处理好七种关系的关系思维并没有得到强化, 动态关系意识可能仍比较模糊。

三、新教师的具体困惑

新教师的许多具体困惑都集中在能力和发展这两个方面。在能力方面, 新教师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无法在短时间内了解“全局”。这个“全局”指的是某一特定学校的具体教育教学环境的总和, 即学生、教师和环境三者之间构成的七种动态关系的总和。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 如果不能把握这些复杂环境因素的关键, 不能在自己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不断变化的主要矛盾有一个清楚的判断和认识, 那么这一问题很可能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始终困挠着新教师。第二, 新教师往往发现自己的关系管理问题尤其突出。有不少新教师入职后很快就感到, 自己同学生、同事、领导、家长的关系都处理得不理想, 但又不知道如何改善。这可能与新教师的角色能力、行动能力和调控能力亟待提高有关。另外, 很多新入职的英语教师都感到个人知识结构出现明显的退化。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英语语言基本功退步很快。

在信念方面, 首要的困惑就是对教育教学的热情迅速减退。在入职初期, 遇到的问题往往应接不暇, 导致焦虑程度很高, 因此热情减退是非常正常的一种反应。新教师应当明白, 热情不是万能药, 而且真正的对教育教学的热情往往是内化的、由内而外的, 是理智的、冷静的。第二, “教育无用论”的认识倾向开始滋生。新教师在一开始通常都有较强的使命感, 而这种宝贵的使命感也有可能带来一种错觉:教育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但慢慢发现, 作为教师, 自己能“掌控”和“改变”的东西非常少。对此, 我们希望新教师能真正意识到, 教育的有用性是细水长流的, 不是轰轰烈烈的, 是长期、深远的, 而不是立竿见影的。第三, 有不少新教师在遇到一系列困难之后, 逐渐对教师职业失去信心。其实, 教师职业本身就是精神上、体力上都异常艰苦的, 失去信心大多与心理准备不足有关。建议新教师把困难考虑得充分一些, 并尽可能淡薄名利。要知道, 大多数的优秀教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实际上并不是为了什么显性的“成绩”, 他们对教师职业的信心更多地来自一种充满尊严的自我认同, 而这种自我认同的根本动力是对教育事业无私的热爱。

四、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建议

一般来说, 教师的专业发展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是适应期, 通常是入职后的一到三年。这段时间内, 新教师将面临全方位的挑战, 并在应对挑战的过程中, 适应教师职业的环境和要求, 初步发展自身的教师专业能力。第二个阶段是调整期, 一般是适应期后的两到三年。这个阶段的最大特点是, 教师在英语学科教学能力上往往会有实质性的提高。第三个阶段是高原期, 即专业发展相对缓慢的阶段。对于有些教师来说, 这个阶段可能会一直持续下去。但如果坚持不懈地完善自己, 追求卓越, 一部分教师会突破这个瓶颈, 成长为专家型教师。

因此, 针对不同的阶段应当有不同的个人专业发展规划。本文只讨论适应期的个人专业发展规划问题。首先, 从静态角度看, 适应期阶段应当作为重中之中来落实的是涉及学科教学知识、角色能力、调控能力以及观察者特质的专业发展规划;从动态角度看, 处理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以及教师与教师关系的能力应当优先发展。上述这些方面是新教师有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所急需但在师范教育中可能有所缺失的, 而且也是后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其次, 专业发展规划应当既目标明确, 又细化可操作, 以免流于形式。另外, 新教师制订个人专业发展规划的同时, 也要充分考虑所在学校和地区关于新教师培训的安排和要求, 尽可能将二者统一起来, 提高效率, 以获取更优的效果。

参考文献

[1]Kumaravadivelu, B. (2001) .Toward a postmethod peda-gogy[J].TESOL Quarterly, 35 (4) :537-560.

如何正确制定体育教师专业成长规划 篇8

研讨话题一: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 您是怀着什么样的梦想踏上征程的?您曾经制定过自己的专业成长规划吗?

最初的梦想是做个名师, 但我也知道, 做名师并不是说说那么简单, 需要知识、智慧和坚持, 很多时候, 还需要抗挫折的勇气。

——山东商文杰

29年前我怀着一腔热血走上体育教师之路, 一方面向老教师请教教学中一些困惑的解决办法, 另一方面在体育教育教学中探求, 上好每一节课。当时虽然工资不高, 不能完全维持一家三口的日常生活, 但仍乐此不疲, 家人与朋友让我改行, 但我没有放弃, 就是那份坚守让我始终战斗在体育教育教学一线, 那份坚守就是一个信念, 热爱自己的选择、热爱自己的事业。

——内蒙古常德玉

自然是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才走上自己的工作岗位。刚走上工作岗位时, 很少规划自己的专业成长方向, 工作一段时间之后, 根据工作环境、岗位使命感和个人的责任感等, 促使自己的专业成长路线逐渐清晰起来。这期间, 相信大多数教师都会和我有同样的感觉, 理想破灭, 在现实中迷茫, 自我救赎, 专业成长, 一路的艰辛。

——北京张振峰

笔者毕业后, 一心回到家乡, 不敢说报效家乡, 为家乡建设略尽绵薄之力。但作为教师, 辛勤地付出的确助推了学生们的成长, 为学生们将来的职业打下牢固的基础。教师虽然有一份固定的收入, 但却与普通工人的收入有些距离。放弃?改行?弃笔从商的念头不断闪现, 当面对孩子们的笑脸和迷茫的眼神时, 转业的信念就消失了。我们面对的是人, 他们与冰冷的产品是绝然不同的。当看到学生们获得知识、掌握技能时, 作为教师, 是多么地幸福, 同时又被一股无形的力量鼓动着。

当时在乡村小学教学, 身边的环境是封闭的, 信息是闭塞的, 思维是禁锢的。专业成长计划更是不曾想过的。但心中只有一个信念, 就是:为了学生, 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山东徐晓东

80年代末期, 刚参加工作时可谓踌躇满志, 浑身本事予以全部施展, 对于名师、教学能手的概念很淡漠, 心里想的就是, 工作了, 端上铁饭碗了, 就要好好工作, 珍惜机会, 认真教学。

说起专业成长规划, 还是对笔者很器重的老校长曾经给我的提示, 那时, 就只有一个目的, 争取成为全市教课最好的教师。

——山东杨正伟

刚工作时是有抱负的, 但没有人引路, 也没有具体的规划, 真正走向专业成长的路上, 是靠着自己慢慢地摸索。

——安徽刘军

工作之初规划:做一个出色的教师, 能让学生信服, 在家长中有影响力, 在同事中成为一名佼佼者。和同事搞好人际关系, 工作中, 多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学习, 加强自身业务学习, 提高综合素质。

——山东张敬友

工作之初, 不懂规划, 但是心中有一个信念:不甘人后, 只要领导布置的任务绝对认真对待, 踏实工作。

----山东孙爱霞

刚刚进入工作岗位时, 没有制定成长规划。但笔者并没有降低对自己的要求。如:向老教师请教, 并通过思考、实践内化为自身的思想;同时, 积极通过专业书籍的阅读、研究生学习、以及网络研讨等, 来解决教学中存在的疑惑, 在提升自己的同时, 努力将其上升为文字总结, 形成论文。

——江苏刘锋

话题小结:参与研讨的教师从自身经历谈了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心路历程, 绝大多数教师对于刚开始工作时的职业发展规划是模糊的、不清晰的、不具体的, 但都带着满腔的热情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由于缺乏明确的目标, 所以热情持续的时间不长。少部分教师出现了短时间的工作懈怠情绪, 但依然选择了坚守, 没有放弃自己的选择。

——江苏张怡梅

研讨话题二:在工作初期您遇到过困惑吗?如果有是如何解决的?

在工作初期或许没有困惑这个概念, 但因没有教学经验, 对一些教学组织等问题需要自己去尝试着解决。如:为了让五百多名一年级新生做操时迅速找到自己的位置, 站好队, 笔者利用课余时间用两把椅子将皮尺拉开, 一步步地移动, 先用粉笔打好点, 然后调整、修改, 最后上漆, 将操场用漆划了五百多个点, 这样学生就能迅速找到自己的位置了;再如:在广播体操教学中, 由于人数多、空间大, 教师的口令难以满足所有学生, 所以就采用了儿歌和口诀相结合的教学法, 让学生可以自喊自练, 甚至可以在课余的时间进行练习。

——江苏陈萍

开始工作的困惑主要是学校的现实条件带来的, 如:场地小, 同时上课的班级太多。笔者解决的方法就是研究教材, 然后根据学生的喜爱开展一些易于开展, 并场地要求小的活动项目。

——四川陈少军

工作初期自己就琢磨着如何将大学里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全部教给学生, 可是工作起来才发现, 面对纪律散漫、身体素质一般的普通学生, 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并没有自己想象地那样简单。要想解决这个问题, 不仅需要自身的技能和理论知识, 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从常规抓起。最终, 师父的引导, 以及将经常观看组内教师上课时管理学生的好方法运用于自己的教学中, 果真起到很好的效果。当然了, 闲暇时也从《中国学校体育》等杂志上学到很多好的教学方法等, 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等进行运用, 使笔者的理论和教学迅速提高。

——北京张振峰

在工作初期, 遇到的困惑很多。当遇到困惑时, 笔者解决主要心得有:1.向有经验的教师取经;2.搜集相关理论, 加强学习, 充实实践知识;3.提高自身专业水平。

——山东张敬友

在遇到问题时, 首先调整自己的心态, 摆正自己的位置, 鼓励自己。无论做什么事情, 切记态度决定“高度”。不断激励自己拥有一个坚强的信念, 适应工作环境, 走出各种困扰, 乐观面对平凡的体育工作, 才能走出不平凡的人生。

——山东周信香

在教学中滚打摔爬, 一度在专业成长的过程中出现困惑和迷茫。这时, 既需要有人拉一把, 更需要靠自我不断地摸索和历练。作为一名体育教师, 与学生一起锻炼、一起游戏、一起欢笑、一起成长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当学生取得哪怕是点滴的进步, 内心都有巨大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当不断总结和反思自己的教学不足, 丰富和积累自己的教学经验, 就能感觉到个人专业发展的进步, 也才能享受唯有自己能感受到的喜悦和满足。写论文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 要多看、多想、多听、多磨, 课余认真阅读《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的每一篇文章, 将作者的经验提炼并与自己的教学进行对比、反思, 从中获取优秀的教学方法或教学小窍门为自己所用。

——安徽刘军

笔者工作初期的困惑主要是缺乏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在教学中, 主要是凭借原有的学习经验和知识, 很多工作都是以体验和模仿为主, 没有自己的思考, 自己感觉很迷茫、矛盾和无所适从。后来自己虚心向身边的教师请教, 在结对导师的引领下, 很快融入到教师群体中, 通过自觉积极地自我锤炼, 逐渐完成了由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 在教学技能、课堂管理和业余训练等方面得到快速发展。

——浙江王志强

在工作中, 应理性地看待自己的工作和工作对象, 从已完成的工作中获得乐趣;多一些反思, 尝试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学会爱工作、爱生活, 以旺盛的精力、鲜活的生命力去面对学生。

——山东罗兆杰

每位教师在教学生涯中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一些困惑, 工作之初的困惑是课堂上的困惑, 主要集中在教学内容的理解、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经验的不足、课堂调控的把握等, 这些困惑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和自己不断研究与努力都会得到解决;一位用心工作善于思考的教师, 工作几年后还会遇到一些困惑, 这时的困惑较以前的困惑层次提高了许多, 主要困惑是如何让自己的学生在自己的课堂上发展地更好, 如何使自己学校的体育工作开展地更好、更有特色, 自己在评优、评职称等方面还需要加强等。这些困惑靠自己力量是很难解决的, 这时就需要靠团队的共同努力, 要靠领导的大力支持, 要靠名师的引领、指导才能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

——浙江王兴发

话题小结:参与教师从自己步入工作初期遇到的困难谈起, 能正确地面对困难, 并想方设法克服。如:对于体育场地与器材不足的问题, 一些教师并没有消极懈怠, 听之任之, 而是采取废物利用、自制器械的方式, 最大程度地确保了体育教育教学的顺利开展。但对于体育在学校受重视程度不够这一困难, 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有着不同的想法, 体现了不同发展水平的心理调适能力和面对现实的态度, 也体现了不同的价值取向。在研讨过程中, 也能感受到参与教师对于职业的那份热爱、那份可贵的坚守, 令人钦佩。值得一提的是, 参与教师都能从自身发展经历中悟到“有为才有位”的道理。

——江苏张怡梅

研讨话题三:在制定专业成长规划与发展中您觉得最需要的是什么 (最好能结合自己所制定的专业成长规划中经验与收获为切入点讨论) 。

笔者认为专业成长规划中离不开以下两点:一是环境的影响:有一个良好的教研氛围, 有一群热爱教育、热爱体育的教师, 有一个在背后给予鼓励和肯定的领导;二是自己的坚持:坚持阅读与专业有关的书籍, 坚持参加各类教育教研活动, 坚持上好每一堂体育课。

——安徽张丽梅

制定专业成长规划与发展过程中, 最需要有一名优秀的引路者, 即亦师亦友, 也有教学经验和高深理论的教师。此外, 应多参加培训, 多参加教学研讨活动, 对专业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安徽柳运涛

制定专业成长规划最需要注意的是:认清自己的过去, 理性评价自己的现在和根据自己的实际等制定一个可行的目标。过去的自己做过什么, 有哪些是可借鉴的, 有哪些是需要避免的;现在的自己正在做什么, 有哪些是需要改进的, 有哪些是需要弥补的;将来的自己要去做什么, 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新的规划对自己提升的价值是什么等。重要的是规划要结合自身条件, 尽量少一些功利指标, 更有利于执行, 还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山东徐志刚、山东徐晓东

一颗虚心求教的好学之心, 一个良性竞争互帮互助的体育组, 一位亦师亦友的老前辈。一个“学体部落”的网络 (如:《中国学校体育》杂志读者QQ群、官方博客、BBS论坛等) 学习环境, 这些一定对体育教师们科学制定成长规划有很大的帮助。

——北京张振峰

笔者认为专业成长规划与发展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不断地进行理论学习, 不断地通过教学进行反思;

2.制定适合自己发展规划;

3.精于思考, 勤于笔耕, 每学年撰写最少一篇论文、一篇案例分析, 参与一堂公开课、积极参加市县各项评比活动;

4.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教研活动, 不断给自己充电;

5.学习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熟练掌握用于教学的各种信息技术;

6.通过《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等刊物认真学习, 从中领悟出比较先进的教学方法等, 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山东李景华

在制定专业成长规划过程中, 需要外因和内因共同起作用。外因有展示的“舞台”、交流的“平台”、支持的“后台”;内因有热爱专业的底气、互帮互学的人气、敢立壮志的勇气、舍我其谁的霸气。

——山东杨正伟

笔者认为专业发展规划方面, 首先是自己要有一个坚定的奋斗目标, 有了目标才有动力;其次要有一个好的导师常督促自己、指导自己。再次要积极争取展示自己的“舞台”。

——浙江俞景芬

首先是对工作的态度:对自己职业的热爱, 对教育的热爱, 对学生的热爱;其次是专业的理论学习:如“学体部落”群的交流平台;最后, 有体育教研员的帮助和教研组的支持与鼓励。

——浙江刘芳

在个人成长过程中, 合理规划专业发展十分重要, 要实现目标, 就离不开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 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 更要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 上好每一节课, 不断反思, 不断改进, 不断积累。刻意追求, 投机取巧, 为名为利, 会适得其反。保持一颗平常心, 相信水到渠成, 那么鲜花和掌声会属于你, 这是笔者个人自我发展中的感悟。

——江苏朱绮

制定专业成长规划与发展中最需要的就是自己给自己定的目标切实可行:在制定目标前一定要了解自己、学校、区域内的具体情况, 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目标, 目标由近期 (一个学期) 、短期 (一年) 、中期 (三个学期或四个学期) 、长期 (三年或五年) 目标组成, 制定的目标最好可以量化, 可以达成、可以检测, 不要好高骛远, 一步一个脚印的实现自己制定的小目标。如:近期目标中制定一个学期上一节校级公开课、撰写一篇教学论文或案例, 阅读一本教育专著, 阅读本年度《中国学校体育》杂志6本等。长期目标如三年或五年评上高级教师或一级教师等。切记一旦目标制定后就不要轻易修改目标了, 要想办法达成目标。

——浙江王兴发

制定短期 (1年) 、中期 (3~5年) 、长期 (10年) 的发展规划, 要根据个人的计划有条不紊进步成长, 一般青年教师适应期3年左右, 发展期5~8年, 成熟期8~10年, 15~20年左右成为体育名师。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要经历求学问路, 自我摸索, 教研引领, 不断研修, 与时俱进, 不怕吃苦, 耐得住寂寞, 把别人闲聊和咖啡的时间都用在你的体育事业上, 就可能会成为一名名师。

——辽宁姜军

在专业发展中, 最需要养成一种持续自主学习的习惯。只有始终保持一颗奋发图强、永不停息的学习心, 才能屹立于学科前沿, 才能源源不断地为本学科输送源头活水。从自身的专业发展视角来表述, 体育教师最需要提升的是课堂教学技能、课余训练技能、教科研技能。

——江苏李安成

教师的专业发展最需要的是给教师搭建发展的平台, 要让教师看得到、做得到, 有自己的目标。

——江苏张震伟

目标重要, 但过程更重要。作为年轻教师, 笔者认为应勤动脑、勤动手、勤于探索。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有坚守的信念很重要。

——内蒙古常德玉

话题小结:参与研讨教师都能从自己的专业发展经历中谈到在制定专业成长规划需要的几个方面:名师的引领, 环境的赋予, 同事的支持, 大家的认可, 老教师的传、帮、带, 自己的价值引领等。大多数观点都是具有实践借鉴意义的。不同的观点代表了不同的角度, 也为参与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思维视角。

——江苏张怡梅

研讨话题四:在您的职业生涯中出现过“高原期”吗?您是如何解决的?对年轻的教师制定专业成长规划您有那些建议?

越过“高原期”最好的方式就是对教学研究重新开始, 这是突破“高原期”, 也是从事教学最幸福的事。把实践转变成实践性的理论知识, 往往就会感觉有新的路在等着我们, 又开始新的征程。而我们在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时, 一是要结合学校实际;二是要根据体育组团队的实际;三是要针对自己的实际。这样, 我们可能在制定发展规划时, 更切合实际, 才不会遇到太多的挫折。

——安徽申克才

笔者职业生涯中出现的第一次“高原期”是2000年, 主要是因为外部环境的变化导致了内部环境的紊乱, 对体育教育有些失望, 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是错误的, 直到2001年第一期《中国学校体育》杂志封面上蔡老师的事迹给了我新的动力, 让我重新走上了训练发展的“轨道”。2011年, 我的第二次“高原期”出现, 无意间, 在《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的读者Q Q群里遇到了吴爱军老师和申克才老师, 才开始重新认识自己的职业发展, 才开始反思自己存在的问题, 渐渐地克服了职业懈怠的现状, 也开始利用网络去开拓新的学习领域, 开始思考自己的身份定位, 思考自己的价值, 于是又有了前进的动力并渐渐地走出了“高原期”。

——山东梁西军

从教二十多年, 似乎在专业方面没有出现过“高原期”, 但专业规划似乎规划过多次, 并做过多次修改, 可谓“有志人, 立志长;无志人, 常立志”的后者。我的理解, 真正的规划服从于基点——就是从教好学、上好课开始, 立足本职, 扎实搞好专业发展, 这是源头。对年轻教师“制定专业成长规划”的建议, 八宜八忌:

1.宜专业第一, 忌功利当头;

2.宜谦虚好学, 忌自以为是;

3.宜凝神聚气, 忌心浮气躁;

4.宜准确定位, 忌漫无目标;

5.宜稳扎稳打, 忌贪功冒进;

6.宜踏实做事, 忌眼高手低;

7.宜集中优势, 忌广种薄收;

8.宜细微做起, 忌假大空全。

——山东杨正伟

突破“高原期”, 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做个永葆激情的教师;二是做个赢在课堂上的教师;三是做个终生学习的教师;四是做个懂得育人的教师;五是做个富有情趣的教师。

——山东周信香

对年轻教师制定专业成长规划的建议:1.放平心态;2.找准位置;3.虚心学习;4.适时展示;5.目标明确;6.多多反思。

——浙江曾有才、山东穆乃国

年轻教师在制定专业发展规划的时候, 一定要记住, 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相结合, 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反思, 不断积累经验, 善于发现问题, 并能通过积极的方式解决问题。不能站在原地等待机会, 更要时刻准备着创造机会。各项教学教研以及培训活动要积极参与, 本着学习的态度听组内教师的课或者是跨学科教师的课。在前进的道路上, 要始终坚持自己的梦想, 不被外界因素所动摇。咬定目标, 不轻易放弃, 这样就可以避免发展中的“高原期”, 能够坚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不断靠近目标, 最终实现目标。只要一如既往地坚持, 就一定能够实现目标。

——山东梁西军

青年教师在成长初期, 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方向, 其次要有做事的决心, 不要被外界环境所动摇, 坚定自己的信念;再次, 不要过多地计较得失, 只要努力用心去做, 成功了能获取经验, 失败了能得到教训, 做好自己的事情, 机会总是给有备而来者;最后, 别忘记学习, 学好自己的业务注意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不断反思自己的工作, 善于总结, 勤于反思。

——江苏张怡梅

对年轻的教师制定专业成长规划的三个建议:1.具有爱岗敬业、积极进取、勤恳工作、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精神;2.努力提高自身体育课堂教学的能力和水平, 上好体育课;3.组织好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和带好学校课余运动队训练。

——上海何祥国

话题小结:由于每个人对“高原期”都有自己的理解, 大部分教师都认为专业水平发展到一定的高度, 由于失去了个人的奋斗目标, 或者是出现了专业发展中的“瓶颈”效应而的停滞不前、工作懈怠的状态。参与教师对于年轻教师的专业发展规划制定方面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这些建议给青年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规划的制定提出了明确的方向, 具有较大的借鉴价值。

——江苏张怡梅

研讨综述:三个“结合”,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现在越来越受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体育教师作为学校教育中的特殊职业群体, 他们的专业成长更是有其职业的特殊性。体育教师在成长的不同阶段, 更需要有一个明确的定位, 这就要求我们体育教师必须制定专业发展规划。必须结合自身的发展潜能, 根据所处的工作环境和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精心规划自己不同发展阶段的具体目标和发展任务, 用明确的目标引领自己的专业稳步循序发展。体育教师制定自己的专业发展规划, 需要做好以下几个结合:

一、专业发展与目标制定相结合

体育教师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 精心地为自己的不同阶段制定明确的目标。在专业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 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 分阶段制定出不同的发展目标。每个发展的阶段, 都必须及时总结经验, 进行反思, 并适当修改下一阶段的规划, 确保每一个发展阶段的目标顺利达成。在此以五个阶段规划为例进行叙述, 这五个阶段分别对应着从教教龄的1年期、2~3年期、4~5年期、6~8年期以及9~10年期。每个时期的阶段性目标要在前一个目标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从最初的熟悉教学流程, 具备处理教材的能力以及驾驭课堂的能力, 到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相应的专业理论提升能力。从理论指导实践, 再通过实践不断完善丰富理论。例如:教学一年内的汇报课, 新教师的考察课、通过2~3年的教学基本功竞赛、3~5年的公开课展示、优质课评选等, 积累教学经验, 并进行反思, 上升到理论, 形成论文。也可以结合实践形成研究课题, 开始自己的科研之路, 初步形成科研型和学习型教师, 为下一阶段的理论提升和名师成长奠定基础。这是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经之路。15年以上教龄的教师, 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 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 要努力成为体育学科领域的带头人, 为更多的年轻教师的成长保驾护航, 指引方向, 帮助青年教师更快更好地成长。

二、专业发展与个人价值相结合

在当今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之下, 学校体育教师的“地位”可能不被学校领导层高度重视或者不被平等重视, 这是社会的大环境造成的, 也是片面追求升学率带来的。怨天尤人无济于事, 发牢骚的工夫不如埋头做好自己的分内工作, 更多地去关注自己的学科专业成长。“有为才能有位”这是对体育教师最好的鞭策。做好自己, 才会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也才会被学校领导刮目相看, 赢得应有的尊重。大凡成为“名师”的那些体育教师, 甚至是文化学科的教师, 都是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劳动和汗水, 都是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做出了突出业绩的人, 机会总是青睐有所准备的人和持之以恒的人。我们始终要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岗位职责, 牢记自己的选择, 坚守自己的选择, 并彰显自己的选择。首先做到自我尊重, 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

三、专业发展与学校发展相结合

教师专业阅读的规划 篇9

为此, 我们要加强师德建设, 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 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 要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 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此外, 教师还要提高业务水平。我们要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 做好培养培训规划, 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 培养教育教学骨干、“双师型”教师、学科带头人, 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要创造有利条件, 鼓励教师在实践中大胆探索, 创新教育思想、模式和方法, 形成教育教学特色和风格, 造就一批教育家。

教师专业成长是教师专业知识增进、专业技能提升、专业思想成熟的过程。教师专业成长要通过专业学习、专业实践、专业研究等几个基本的途径才能完成。要创造条件并鼓励教师做经师、人师, 更要做明师、名师, 向专家型教师乃至教育家目标努力。

一要做经师。教师“传道、授业、解惑”靠什么?靠的是心中有经典。这个经典是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理论基础。教师应该掌握好本学科知识, 做到持之有故;还应掌握好条件性知识, 比如掌握了教育学知识才能言之有据, 掌握了心理学知识才能言之有神, 掌握了教学论知识才能言之有义, 掌握了教育史知识才能言之有物, 掌握了教育哲学知识才能言之有理, 掌握了相关学科知识才能言之有趣。凡是在课堂上能够引经据典、纵横捭阖的教师无不是心中有经典的教师。做个经师需要多年的积累和沉淀。

二要做人师。教师以教书育人为己任, 不仅要教好书, 还要育好人, 要做学生的人生导师。要做人师, 要求教师在育人上下工夫, 不能满足于心中有经典, 还要在言行上以身作则当表率、为人师表做模范。教师要帮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使学生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目标明确、动力强劲、自信乐观、内心幸福。

三要做明师。心中有经典、言行做模范, 这还不是教师的特质。教师专业成长特别要求教师要在理论和实践上有自己的创见。创见来自学习和实践, 更来自思考和研究。有些教师学习上尽心、实践上努力, 但就是缺乏对理论和实践的系统思考、研究, 工作中缺了一道应有的工序。就是这一道工序, 就是这看似不起眼的一小步, 使不少教师与“明师”擦肩而过, 这是多么可惜的一件事情。教师要想成为明师, 就必须有思考、有研究、有悟道、有创见。

四要做名师。心中有经典、言行做模范、研究有创见, 要成为名师还要向前走一步, 那就是专业影响应该更深远。世上有这么四种人:有的只喊不干, 有的只干不喊, 有的又喊又干, 有的既不喊也不干。显然, 又喊又干的人更有发展,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凝聚精神、鼓动人心。不仅如此, 又喊又干还能扩大影响、引人注意、启发他人、引领他人。为此, 学校要善于利用各种渠道和方式做好名师的个人推介和宣传, 为教师成长竖梯子、搭架子、建台子。

教师专业阅读的规划 篇10

一、发挥集体研究优势

教学的有效性关键在于教师。新课程改革给每一位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因此设计自我专业发展,明确专业内涵,不但是教师教育品质的重要内容,也是取得教育教学效果的基础。教师之间要加强合作与交流,有着很好的合作条件和传统,几乎每所学校都有年级组、教研组,有共同备课、相互听课的传统,这些是教师之间加强合作参与教研的良好基础。我们应该把这些好形式的作用发挥出来,建立学习共同体,加强集体研究,使其成为教师合作、共同提高的学习型组织。

为了保证教师的备课特色,教师备课时先由个人深入细致地研究教材和课程标准,针对学生的实际提出使用教材和处理教材的方案。在此基础上, 大家共同磋商、交流,提出备课的具体见解,形成共同的学习目标。通过个人和集体的有机结合,取长补短,弥补了自己备课的不足,充实完善了备课的内容和方案,提高了授课人的备课质量和效果。

加强集体备课,需要学校的积极支持,给教师提供更广阔的空间。首先,要营造民主、宽松的氛围。教师参与教学研究需要教师与管理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管理者要通过多种集体活动有意识地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沟通,形成融洽的人际关系。其次,要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对于主动参与教学研究的教师应给予一定的鼓励,在完成基本任务的前提下,教师参与教学研究会加重他们的负担,需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应该对教师有所补偿,以保护教师的积极性。最后,要给予教师资源保障。教师在参与教研的过程中,需要各种设备、经费、器材、场地、书刊资料等物质支持, 学校应尽力提供这些课程资源,满足教师参与研究的需要。

当然,集体备课、群体研究只是教师个人备课、个体研究的有效补充和检查督促,它不应该是备课、教研的主要方式,更不应该代替教师的这些个体活动,要把集体教学活动的精髓灵活机智地运用到自身的教学中去。

二、多让学生“说”教师

“说课”是介于备课和上课之间的一种教研方式,它既是集体备课的重要形式,也是个人备课的有益补充,将教师的说课和学生的说课有机结合起来, 是提高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

说课题与教法。可以说这一课题在教材中的地位,可以说自己对这一课题相关知识的认识,可以说教师在讲授这一课题时存在的问题;可以说教师教学方法的选用是否适合学生的特点,学习手段的运用是否注重了整体优化;可以说教学方法是否体现了高效低耗减轻学生负担的思想;可以说教师的板书设计是否合理;可以说教师的课堂讲解是否深入浅出;可以说教师“导学”的主导作用是否体现;可以说学生“勤思”的主体功能是否得到保证。

说问题与收获。可以说自己已经弄懂的问题,也可以说教师认为讲懂自己还未弄明白的地方;可以说教师把握教材的问题,也可以说教师处理教材存在的问题;还可以说自己思想上的困惑; 可以说知识方面是否有收获,也可以说思想方面是否有启迪,可以说巩固性练习是否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也可以说课堂教学效果检查是否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说教学过程。说教师的教学思路是否清晰,教学层次是否分明;可以说重点是否突出,也可以说难点是否突破; 可以说教师的教态,板书等基本功是否过硬,也可以说语言表达是否具有艺术性和感召力;可以说教师的教学是否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也可以说教学反馈、调节机制是否及时有效。

学生通过“说课”把领会与掌握的信息反馈给教师,融洽了师生关系,缩短了教与学的距离。教师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从而达到教学互动,教学相长的目的。

三、学后记与教后记相结合

教然后知不足,学然后知困。教学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一堂课下来,总会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如何将这种遗憾变成宝贵的财富, 把说课活动落在实处,教师写“教后记”,学生写“学后记”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研形式。通过“教后记”,教师把教后的不足及时记录下来,为自己今后的课堂教学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教训,也为教师搞好教研课题积累了素材。同时,主动征求学生意见,了解学生对教师教学的反映,把教学效果、作业布置、 课外辅导等情况,通过召开学生座谈会、个别咨询,以提意见的形式“说”出来,或以“学后记”的形式写出来,最后归类、反馈给教导处、教研组及相关教师,有待以后进一步改进。

通过这种“记”的方式,将所学的理念、方法、策略融入自身工作实践中,不断拓宽工作思路,优化教育教学方法, 提高自身工作能力,促使教师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四、创新教学方式方法

好的教学方法、恰当的学习方式方法,会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选择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组织教学,进而管理教学、评价学生更显得必要和必然。多元评价可以促进学生学有所悟、学有所用、学有所成。教师的教不可能代替学生的学,不能越俎代庖,教学中不武断、不强制、不灌输。在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善于为学生创设适当的条件,营造恰当的氛围,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愿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现代教学提倡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学生自主提问、自主讨论、自主选择、自主创造、自主领悟、自主体验的过程,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开发学生潜能。选择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是教学成败的关键。“自主、合作、探究”既要整体考虑又要分开考虑,既可以贯穿全篇,也可以体现在某个环节上,该用则用,不该用则不用。例如合作学习,不是什么内容都需要合作,有的是简单的问题, 自己能解决的就没有必要合作。自主学习是在教师主导的前提下的自主。教师要启发情境、创造条件、指明方向,有针对性地安排某个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安排学生自主学习。

选择的方式方法要得法,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启发式教学,有利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有利于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五、挖掘鲜活教育资源

上一篇:房产测绘档案数字化下一篇:保险理赔中的诚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