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语言

2024-05-05

活用语言(精选九篇)

活用语言 篇1

针对目前许多英语课堂上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传授者、解惑者,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被教师占为己有,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语言信息的现象,在过去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了“SMT”教学模式,重点研究英语课的语境重构、文化铺垫和关注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培养,以适应新课程标准对传统课堂教学提出的变革要求。

所谓“SMT”是指语境重构(Situationreconstruction)、多元联系(Multiple-touch)和合作学习(Teamwork-system)的教学模式。“SMT”教学模式是我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对传统课堂教学变革的尝试。

一、语境重构与情境创设

词语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是受语境制约的,没有语境的帮助,词语的真正内涵就难以确定。英语教学在很多情况下忽视了词的一定语言环境,教师往往是孤立地去教单词,进行烦琐的讲解,造成学生花大量的时间去死记硬背,这样做不但起不到效果,还很有可能成为“学习的障碍”。

语境重构就是把语言知识的教学通过语言知识以外的背景创造,在特定的情境下进行交际的活动过程。语境重构要求教师遵循语境理论和言语行为的原则,根据不同范畴的词汇和词汇的使用频率,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包括自然语境呈现、词义与现在情境的联想、词汇背后的故事、手势、表情、简笔画、讲故事等。这些方法的运用有助于使单词的意义直观形象地活起来、动起来,有助于学生把看到的情境和生词的意思有机地联系起来,达到学有兴趣、记忆牢固、降低难度的目的。

以牛津教材高一第一学期第4课Surprises at the studio为例,课文内容精彩,引人入胜,但课文中人物、情节、生词较多,给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面对高一新生,我的教学设计如下。

第一步,为了避免课文的内容在教学中支离破碎、生词教学单调乏味的问题,我采用了把课文与现实情境自然联系的策略,让学生先观看一场英语智力竞赛录像。接着,我把画面定格,要求学生说出画面中看到了什么。根据观察,学生说出了下列名词:studio,stage,quiz,lighting,contestant,cameraman,director,seat等。这些名词正是本课的主要生词,情境顺理成章地引导学生学会这些重点词汇,而且学生获得的不是零碎、分割的单词,而是在一个有意义的语言情境中获得生动的、有联系的语言材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记忆,而且还为课文内容的进一步学习打下了埋伏。

第二步,进入课文,首先要求学生听录音,然后借助智力竞赛的情境,要求学生以课文中的三个人物Director、Angela、Mandy为主线,从动词开始,寻找与他们有关的信息,并列表。

第三步,要求学生根据寻找到的信息,用形容词归纳出三个人物的心理状态,把具体的情境抽象化。学生们积极思考,归纳的词汇与课文的内容融合一致,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多元联系与文化铺垫

新课程标准对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有明确的规定:“在英语学习的较高阶段,要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帮助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了解说话人所在的语言社会及他们的风俗人情,能够理解其语言在这个社会环境中所表现的含义的现象被称为“文化语境”。

不同的颜色在不同文化中表达的内涵和思想并不一样,中华民族在传统上崇黄尚红,轻黑忌白。在牛津教材高二第二学期Unit 3 Colors教学时,我通过让学生比较不同颜色对于不同民族的不同含义,了解中西文化差异。我要求学生开展讨论,填写表格(见下表),找出中西方文化在颜色含义上的不同价值观。

这个教学片段告诉我们,语言中储存了一个民族的社会生活经验,反映了该民族文化的全部特征。英语教学虽然是语言教学,却离不开文化铺垫和文化影响。

三、合作学习与研究性学习

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约束,学生对于英语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的掌握是清晰的,但是,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和合作研究能力很薄弱,他们往往习惯于对知识的盲目接受和记忆。或者说,他们只有对人类已有知识的接受和消费的行为,却没有对这些知识进行补充和发展的能力。

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激发他们大胆地去探索、思考和主动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发现是我们教育的真谛。合作学习的模式是我在这方面的尝试。在组织“GM Food”一课的教学时,我的教学活动设计如下。

1.分组。我把班级分成了5个小组,每个小组拥有7~8个成员,把英语基础好的和比较困难的学生作适当的调整,任命好小组长,由小组长负责任务分工,以确保人人参与。

2.问题引入。学生先学习原文“GM Food”。转基因食物的作者认为转基因大豆不仅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量,还能为解决粮食短缺等问题发挥积极的作用。但是,文章的结论科学吗?有事实根据吗?带着这些问题,我觉得不能简单地让学生盲目照搬照抄书本上的东西,而要引导学生对文章的结论进行质疑,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团队学习。带着疑问,各个小组确立了本组的研究任务。有的小组对转基因概念和食物的安全性进行研究;有的小组对作者所谓的转基因大豆的生产成本低、产量高的真实性和合理性进行鉴定。在研究过程中,每个组员分工协作。有的成员在网上搜索材料,寻找科学家对转基因定义的不同结论;有的成员对搜索材料的来源进行鉴定,以确保材料来源的权威性和可靠性;有的成员对材料进行筛选,留下与研究话题相关的部分。整个过程是开放的、民主的过程。

4.研究与发现。经过研究,学生对转基因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有些学生认为:“在把一种非本物种的基因植入另外一种植物以提高它的产量的同时,也会带来许多潜在的危险,比如,部分人可能会对新基因有过敏反应,这将对他们的健康造成风险。”有些学生研究发现:“转基因大豆结出的种子不可用于种植,如果厂商垄断种子和种植过程,就会使农民不得不花更多的钱购买转基因种子,这样不仅不会降低成本,反而还有升高的可能。”还有学生认为:“按照目前的科技水平,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还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5.成果展示。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向全班展示研究成果。成果展示的形式包括:制作PPT,通过图片和文字突出文章的主题,并且还要体现本课的语言重点;分发材料,然后全组成员分角色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通过论点的提出,与其他小组进行小组辩论。整个展示过程就像各组学生给大家上了一节“微型”展示课。在进行展示的时候,其他小组的成员不仅仅是坐在位置上聆听、学习和讨论,还要为展示的小组进行评分。

6.总结评议。在这个小组活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是不可或缺的。首先,教师要根据课文设计讨论话题。其次,教师通过建立活动日志,观察和记录各小组的活动过程和每个组员的参与程度,对个别不积极、不投入的学生进行帮助和指导。再者,每个小组在进行展示时,教师要针对学生在展示中的语言错误进行纠正。

用语言建造童年 篇2

关键词:诗歌;语言;创作;建构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7-4244(2010)06-0101-03

草川人的写作以组诗《西藏》为分水岭呈现出两种完全不同的风格:《西藏》及其以前的作品常是暴力、是呐喊、是斩钉截铁的寸铁杀人、是强奸、是毫不犹豫的燃烧、是喷射、是陡坡,而自《西藏》之后,他的怀旧主题的诗作频频出现,表现出的明显特征则是和平、是细语、是柔情似水的呼吸、是抚摸、是光芒柔和的铺展、是流淌、是平缓。像艺术家(如毕加索、达利)、论者(如W.H.奥登)所言,风格的变化是艺术家和诗人的创作成熟的标志,而非相反。草川人的这类诗歌,正是他的诗艺从一种即将凋落的成熟走向另一种充满活力的成熟的耀眼标志。

像那句有名的话说的——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同样的道理: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童年。在同一个年代出生的孩子,有两类在地理意义上不一样的童年:城市孩子的童年和农村孩子的童年。草川人生于乡村,长于乡村,大学之前学于乡村(他求学的县城不过是乡村的延续,是一群穿得体面一点的农民管理的大些的乡村而已)。城市无疑是美的。她的摩天大楼(那布罗茨基所谓的人工阴茎)、艺术、交通、物品、娱乐……都常令久居乡村的人心向往之。如果说黑夜的城市像上帝扔在大地的一个灿烂的微笑,而夜晚的乡村则常常被死神巨大的翅膀所笼罩,尤其在那些群魔乱舞的年代。布罗茨基说一个读诗的人比一个不读诗的人更难战胜。童年,无疑就是生命里最真最美的诗歌。在凌乱巨大得教人恐怖、在繁华得教人自惭形秽深感渺小、在人易绝望和常常受打击的城市,一个心里灿烂、芬芳着童年的人,比那些心里只有金钱与物而没有童年的人更加美好,更加纯洁,更加受人喜欢,当然,比心里没有童年的人更难战胜。

当然了,童年的美好不一定是它真正的美好,最重要的是它的不可“归来”,不可回复。时间按许多哲学家(比如尼采)和诗人(比如奥克塔维奥·帕斯)的说法是迂回曲折不断回归的,而童年,是不受时间管辖的,也就是说,时间的回归不能带回已经失去的童年。爱情失去我们可以重新在另一个人的肉体与心灵中找到,八十岁时候我们一样可以从爱情的甜蜜中享受到青春重归的滋味,但是童年不可以。于是,我们只能再“创造”一个童年了。

创造,上帝用言语(“上帝说要有光,就有了光……”),诗人用语言。

草川人献给我们的,是一个个用语言建造的童年。

阅读即进入。在其中,我们不无悲伤但也不无快乐,情景有若我们多年后重归故地,相晤故人。

在草川人的作品里,只要愿意,乘着一朵飞翔的蒲公英,我们就会回到童年。当然那已经不再是诗人个人的童年了:谁阅读它,谁就有了一个童年,谁就成为“他者”(参阅美国学者宇文所安《迷楼:诗与欲望的迷宫》一书),谁就活在了往昔,谁的生命因此得以丰富、他的生存疆域因之扩大。阅读,就是从语言的富矿中开采幸福的黄金。阅读,不是征服,是占有,美丽的占有。

两位邻居

从前(不远)我有两位邻居

一位是猎人眼睛里盛满黄昏

一位是从天山以北来的熟皮客

只要等到春天爬上柳树

他们会不约而同赶往可可西里

去完成彼此共同的事业

那时天空晴朗得能飞过十万只鸽子

门前巷道里很少有流行歌曲拐弯

后来乡村生活发生了变化——

玉米杆子能高过大个子邻居

花公鸡经常站在院墙上颤翅打鸣

岁月再往前迈了几小步以后

就再没有听到两位邻居和杯盏碰撞声

他们去了天堂还是十八层地狱?

阅读这首诗的关键词有七个:邻居、熟皮客、猎人、可可西里、鸽子、天堂、地狱。“邻居”是爱的代名词。在外国和中国都如此。《圣经》中耶稣门徒的教条中第一条就是:“爱你的邻居。”中国古人说:“远亲不如近邻。”熟皮客和猎人——这两个人构成一个死神(或者魔鬼)形象。他们不是分裂的,而是死神(魔鬼)的两个方面。死神(魔鬼)既是毁灭者,同时又是灵魂贩卖者(我们可以参阅钱锺书先生的名文《魔鬼夜访钱锺书先生》)。现在的问题是:与我为邻的人,既是死神(魔鬼),又是爱的体现者。这是一个悖论。叙述者因此就处在一个两难境地中。看看,诗歌中一个自己拿起了矛,另一个自己拿起了盾。戏剧性何止是戏剧中有,一首短诗依然可以把生活中惯见习常的现象表达得淋漓尽致。这是第一个问题。如果我们认为叙述到此已经到了诗歌的“高潮”,那就错了。“可可西里”一词的突然出现犹如一枚炸弹在上空毫无征兆的爆炸,刹那间照亮了全诗。诗歌场景也一下子由乡村院落放大到半个地球。个人命运与其他生灵的命运也被这个词猛然间焊接在了一起。这个转变给我们带来一种沧海桑田的感觉。那时是什么年代?是“门前巷道里很少有流行歌曲拐弯”的年代。这一个句子不可忽略:我们想想看,那样一个年代,爱与死神已经结为一体,魔鬼已经在做它的灵魂生意!看看今天的现实,我们又有什么好惊讶的呢。“鸽子”呢,鸽子从晴朗的天空飞过,可以是十万只!这就是现实:在看似美好的年头,残暴都在盛行!“天堂”还是“地狱”,“我”的邻居的归宿在哪儿?无论在哪儿,他们都不再是人间的人了吗?这只是“我”的推测而已。无论他们在哪里,都存在一个问题:假使他们在天堂,那么可可西里那么多死去的生命有谁为他们承担哪怕一点点的良心的不安?假使他们在“第十八层地狱”,可他们又都是我的邻居啊!一个问号结束了全诗,剩下的是一片空白。空白里是一片沉重。故园尽管是美的,是我们向往的,但是我们今天的一切“恶”,不正是从那时就开始了吗?可是只有我们那个时代和今天才有恶吗?不对,时间的链条两端,一端是善,另一端是恶。一场场永无止息的拔河比赛将伴随人类以及有生物存活的大地生命的始终。发现不能代表拯救,但是发现可能是一种洗涤,是拯救的开端。

想起前些年

穿开裆裤,整天爱戴着鸟窝

在小河里寻找正在恋爱的鱼

黄昏抵达葵花林时

常与父亲在夜边上做游戏不肯回家

前些年,夏日时光绝对明亮

像院子里苹果树上的一盏盏红苹果

开满快乐和幸福的颜色

前些年一只白狗追着花猫

穿过家门口的青石板巷道

我激动得只是一个劲摇门环

那时候没有巨大的风

更没有庞大无边的雨生长在年轮里

知道生活中长满大风大雨大浪

那都是一些后来的事情

“穿开裆裤”一句点题:诗歌的叙述自童年开始。“爱戴”是一个词,“热爱”意(草川人自己如是解释)。“在小河里寻找正在恋爱的鱼”,我们阅读时极易忽略“小河”一词。按照文学史的说法,《李尔王》等伟大的剧本是那位叫莎士比亚的人随便写出来的。很有意思吧。“小河”一词的运用符合乡村实际,看似信手拈来,实则“随便”得匠心独具——你想想,小河里——记住,不是大河里——都有“正在恋爱的鱼”!到过小小乡村的人,很多时候会有“偏僻”、“愚昧”、“闭塞”等词从他们的口里不屑地吐出。其实他们常常是错误的。马克?吐温给他死去的爱人写道:你在哪儿,哪儿就是伊甸园。我要说的是:无论在哪儿,只要爱存在,哪儿就是伊甸园!现在我们看:小河不正是伊甸园吗?那些在春暖花开时节满怀热爱奔跑嬉戏于故园大地的男孩子和女孩子不正是小小的亚当和夏娃吗?在空间化的童年里,懵懂无知的我们,不正是小小的神祇吗?这个伊甸园之所以能轻而易举建造成功,别忘记是“恋爱的鱼”这个词组充当了上帝的角色!既然有“恋爱的鱼”,“黄昏”的到来是“抵达”、夜有“边”,我们就感到很好理解:在一个天真的孩子眼里,世间万物只有一种色彩:除了美,还是美。伏尔泰说一个民族愈是文明,就愈没有诗意。也许他是对的。孩子正因为是无知,他才拥有了更广大的诗意。有时我们不得不说:无知常常是美的根源。钱锺书讨论但丁和荷马作品时亦有此说。“常与父亲在夜边上做游戏”等这几句是对童年乡村具体生活场景的追述。对几个“疑点”我略作说明。“夏日时光绝对明亮”、“一盏盏红苹果”、“幸福的颜色”等这几句用了修辞中的“移用”手法。

有人问纳博科夫世界上有没有洛丽塔,作家回答:原本没有,由于我写出来了,就有了。由于草川人的写作,我们有了“恋爱的鱼”,我们看到了时光的“明亮”和苹果的光辉。紧接下来的几句里,“长”一词用得很妙,它使“风”、“雨”、“浪”立即有了动感,有了生命,不再是依附于“我”的可以随时摆脱的附属物。它们已经如同波德莱尔《巴黎的忧郁》中那个人身上的怪物,要伴随人生命始终!这不正是每一个渺小个体自从走出他童年的伊甸园后的必然命运吗?“前些年 一只白狗追着花猫/穿过家门口的青石板巷道/我激动得只是一个劲摇门环”这是对童年具体生活或者说是写作者个体经验的叙述。“白狗”、“花猫”给我们的视觉和想象划定了框架。“追”与“我”激动的样子(“直摇门环”)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呢?这需要我们用个人的阅历来解释。

一个成熟写作者的写作常常是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智利诗人维多夫罗有名言:诗人的职责第一是创造,第二是创造,第三还是创造。诗人是写作事业中最不守常规的。他们不惜“以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战”。他们变动不居。他们有水做的灵魂(他们的肉体当然是贾宝玉说的泥做的)。他们创造诗歌,诗歌同时也在创造他们(老生常谈)。他们为了表现世界“消耗”着世界,世界同时也在“消耗”着他们。好的诗人任何时候都值得我们期待。惠特曼说伟大的读者造就伟大的诗人。我想我们完全可以反过来说:伟大的诗人造就伟大的读者。这个问题颇肖那个老掉牙的鸡与蛋谁先谁后的问题。我想我宁愿先让我们国家有伟大的诗人出现。不要有一天伯乐出现了,眼前却是一匹匹劣马。当汗血马出现在地平线,整个草原会明亮得燃烧。阅读诗歌需要技艺,需要想象力。德国人认为不懂哲学就是猪猡。在我看来,没有想象力,就形同禽兽。

诗歌写作被认为是“坚持不懈的赠送礼物”。这么说固然有一点给自己脸上贴金的嫌疑。我的理解是:写作首先是对自己的矫正,是对自己生命深度的探测。仅此两点,就已经够迷人的了。不是吗?我以美国诗人罗伯特·布莱在其《寻找美国诗神》一文中关于他因何开始写诗的精彩而准确的论述来结束该文,我想草川人一定会同意,并和我一样赞成这位杰出诗人的观点,因为他的短短两首诗歌,就是如诗人说的容纳了好多内容的,并且有曙光般的美。布莱是这么说的:

“一天,当学一首叶芝的诗时,我决定此生从事写诗。我认识到一首短短的简单的诗能容下历史、音乐、心理学、宗教思想和情绪、神秘的臆测及一个人所遇到的人物和事情。一首诗事实上可以是一种营养液,那种我们用来养活阿米巴微生物的液体。如果配制得当,一首诗可以使一个意象,一个思想或一个历史观点,一种心灵状态和我们的欲望及缥缈的冲动存活好几年。”

【注释】

活用语言 篇3

一、在课堂内外精心设置情境和交流活动

就英语这一学科特点而言,要想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就必须促使学生多锻炼,提高对英语的熟悉程度, 在课堂对话练习中,能够更好的掌握英语的使用要点,告别生硬、不熟练的情况。为此,在英语教学中,需在课堂教学中,设置较多的情境和交流活动。首先,情境的设定必须多元化,不要总是集中在问路、见面寒暄等方面,这些内容过于简单。在设定情境方面,教师可以以教材为载体,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话题为话题,尽量创设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交流,势必能够让学生更加清楚如何用英语进行打招呼、聊天、讨论等等。其次,在交流活动中,应创设一些类似于英语角的课外交流平台,不仅可以让同班同学进行课外交流,还可以安排班与班同学间的交流。打破由于交流对象之间陌生,交流效果不好的局面。在类似英语角的活动中,学生间有意识地使用英语交流, 交流中相互帮助、模仿,会更好触动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在英语运用中的薄弱环节,效果显著。

二、运用多种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从英语教学来讲,活泛的运用语言素材,意味着必须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这门语言的使用规则,这样才能在运用英语的能力上,获得阶段性的提升。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和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必须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寻找英语学习过程中不了解、不明确的地方,以此来突破重难点学习。也可以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课上加强练习,课后加强应用。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要经常地、灵活地运用,将课本知识转化为实践运用。例如:在一次词汇学习时,学生遇到latest这个词,通过给出这个词的含义,学生达到初步理解,然后我让学生试用这个词造句,他们给出了如下答案:“We get the latest news on the radio.”“He is the latest boy to come to school”通过对英语知识的实际运用,学生对这个单词的记忆深刻,这种学习方法不仅能使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程度,还能使他们把英语知识同生活相结合,进而提高了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借助媒体提供给学生听说英语的机会

锻炼学生的听力水平,能够为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提供保障,学生只有能听懂英语语言的表达,才能进行英语交流。为此,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进一步的借助多媒体来完成英语的教学工作。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语言素材不仅仅是集中在课本当中,课本的较大作用是指导,而不是硬性的规定。利用多媒体可获得更多的语言素材,包括日常交流的差错案例、争论的焦点话题、倡导的交流方式等等,这些都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展现出来,一方面让学生对英语交流和应用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另一方面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听说英语的机会。值得注意的是,多媒体的运用需要与日常的课程教学相结合,也可以作为单独的教学手段,但需把握好尺度,不能一下子给学生灌输太多的知识,若超过了学生的理解和记忆限度,将会造成英语应用能力的下降。

四、开辟多种课堂来拓宽运用英语的空间

就英语本身来讲,并没有汉语使用上那么复杂,只是学生难以在短期内实现熟练应用和理解。所以,在活泛的运用语言素材的时候,还要开辟出多种课堂来完成。就以往的课堂教学来看,多数课堂教学尤其是准备中高考的毕业年段, 仍集中在“老师讲、学生听”的课堂类型中,这种传统的课堂教学对学生提高综合运用能力的积极意义并不大。在开辟新课堂的时候,应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通过在课堂上制定不同的学习任务,让学生提高自身的英语能力,加强英语的创意应用。同时,还可以在课堂上,划分不同的学习小组,包括理论小组、口语小组、写作小组等等, 不同的小组需完成针对性的学习和研究,将最后的成果拿出来分享,再加上教师的指导,从而完成英语能力的综合运用,学生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累了较多的语言素材,不会因为素材的缺少而造成学习的阻碍。

巧用语言,让论证出彩 篇4

技巧一:引经注典,挖掘素材的底蕴美。在议论文中,用精美诗句或历史典故作为论据,会大大提高素材的说服力。如写到李白时,不仅可以引入贵妃研墨、力士脱靴等典故,也可引用“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等诗句。有些素材,若一时无法找到相应人物的诗词,则不妨用其他人物的诗词或评价性的语言进行巧妙佐证。如讲到司马迁在困境中创作《史记》这一素材时,便可以借鲁迅先生的“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来佐证。考场佳作《寂寞天鹅美》里的片段,正是运用这种技巧来美化素材的:

滚滚乌江,四面楚歌。难耐寂寞的楚霸王,以一剑横劈万仞。然而英雄只是英雄,一江水,可以翻转生死轮回,却无法抹去戈戟血创之耻。风停了,天黑了,人散了。寂寞啊,何以又耐不得呢?杜牧就曾感叹说:“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片段的前半部分解读项羽“乌江自刎”这一典故,语言简洁精美,底蕴丰厚动人;后半部分借用杜牧的诗句来对人物进行评价,论述凝练巧妙。

技巧二:锤炼词句,展示论述的理性美。要展示议论文的理性之美,重点得在语言上做文章。同样的论点,用名言带出则如撞钟鸣鼓,可达到严密透彻、振聋发聩的效果。同样的论述,巧妙采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行文,论述亦会言简意赅,收到言近旨远、美不胜收的效果。在字词的选用上也得如记叙文一般讲究,细节出彩,文章才会光彩四射。获奖作文《缓慢而优雅地成长》里的这段论述便是典范:

青春何尝不是如此!绽放之时,或许没有茶花的惊艳,却像玉兰一般缓慢而优雅。我们没有那么动人的色彩,却有着自己独有的幽香;没有特立独行的张扬和叛逆的出走,却有着沉稳从容的步伐。我们的青春,不如蝴蝶蜕变那般壮烈,不如凤凰涅槃那般凄美,可我们在朝阳之下,在清风之中,捧着书本细读,静静地为梦想前行。正如史铁生所言:“做最美的自己,你的青春也会如兰花一般优雅绽放!”

这段论述,从遣词上看,有“惊艳”“凄美”“特立独行”“凤凰涅槃”等精美而丰富的词语;从句式上看,长短交错,交相辉映;从修辞上看,有比喻与名言的引用,尤其是借用史铁生的话对青春进行解读,更使字里行间洋溢出理性的光彩。

下面就请大家欣赏学生佳作《人生若只如初见》。

花朵从上一个春天苦苦地赶来。经过夏日的繁盛与绚烂、猎猎秋风的摧残、冬日土地下寒冷与死寂交织中的等待,终于,在一个新的春天,每一阵清风的悸动,都成为一朵小花的生日。生当如花,以“人生若只如初见”的心境,淡然面对生命的潮起潮落。

人生若只如初见,用“初”的心境消融过往,以新的姿态面对此刻。

“我的一生都在关掉我身后的门。”英国前首相劳合·乔治这样说。把昨天的一切都关在身后,不管是欢愉还是悲伤。只有这样,你才能发现此刻的美好,才能像初生之花一样,满载生命的阳光。林清玄的文字总让人感到无尽的温暖与美好,而少有人知道他那充满伤痕的过往。妻子的死给他带来了巨大的伤痛,但他从未放弃对世界的希望。抛开过往,以“人生若只如初见”的心态去面对这个新的世界,更加纯粹地充满希望地活着。

人生若只如初见,用“初”的心境遗忘仇恨,以宽容之心对待他人。

“度尽劫难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鲁迅的这句诗便道出了“人生若只如初见”的美好。过往的仇与恨都抛向远方,轻松一笑,便再次拥有初见时的真诚、善与爱。纪伯伦也曾说:“一个伟大的人有兩颗心,一颗心流淌的是血,一颗心流淌的是爱。”流血之心便是伤痕累累的过往,而充满爱的心,便如“初见”那般青涩与美好。人生苦短,何必沉湎于过往的仇与恨呢?做一朵初绽的小花,在阳光中望见世界的美好,把叹息化成流淌着宽容与爱的小诗。

人生若只如初见,用“初”的心境面对世间的尘污,用赤子情怀坚守心中的纯真。

梵高对艺术的爱便源于他对自然与生命的爱。被世人视为疯子的他像个孩子,用婴孩之心感受着每一抹色彩中新鲜的生命。“我以为我在婴儿的眼中看到了某种神圣而不朽的东西。”他曾这样说。而那种神圣和不朽的东西便是对待艺术和生命的“初”的纯粹心态。不在乎现实的狰狞面孔,不在乎孤独与困苦,他以他的赤子情怀为理想而燃烧着生命,为生命而消耗着生命!他用“人生若只如初见”的心态,拭去身上的血、泪与尘土,尽情地笑着。

人生若只如初见,生命亦会如花般美好。

巧用语言包装作文 篇5

考纲“有文采”的具体要求: (1) 词语生动, (2) 句式灵活, (3) 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4) 文句有意蕴。

今天我想选取几个角度与大家交流一下如何巧用语言“包装”作文。

一.善用修辞, 让语言充满情趣

修辞是语言艺术之花, 修辞的作用在于修饰和调整语言, 赋予文章美感。如“丹顶鹤像一个国际时装模特, 优雅地站在‘T型舞台’上, 向人们展示它那修长的腿。”

(一) 善用比喻, 形象生动

使用比喻, 可以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在写作中经常把比喻和排比结合起来使用, 能起到更好的作用。如:《贝壳·划痕·记忆》 (2007年高考山东卷满分作文) 中的比喻:“时间如海, 记忆如沙滩, 海水将一枚贝壳送到沙滩上, 又收回她那浩渺的胸怀;时间如风, 记忆如巨岩, 风将巨岩刻划得千疮百孔, 又用多情的手把那些痕迹抚平。”

(二) 采用拟人, 赋予情趣美

拟人就是赋予物以人的某些方面的特征, 即当成人来写, 它追求一种强烈的印象感情的冲击力、动人的情趣美。如《永远令人陶醉的王朝》 (2007年高考山东卷满分作文) , 拟人如此:“古老的风铃开始变奏, 浑厚如黄钟大吕的音符直贯苍穹。是你吗, 唐朝?我用想象触摸你诗的轮廓, 我手心的雪花含苞欲放, 我梦想的枝头缀满星光。没有比枫桥更波澜的心情, 摇荡清秋的月亮;没有比李白更易醉的豪肠, 张口一吐, 就是半个盛唐。李商隐的秋池浇开紫丁香的惆怅, 渭城的朝雨沾湿王维的衣裳。在一个民族精神疆域里呈现人生的壮美, 艺术情怀的宏广。唐朝啊, 你的美丽竟是这么多生命的拓荒, 怎能不令人陶醉, 怎能使人遗忘?”

(三) 妙用排比, 增强感染力

排比本是一种修辞手法, 在写作中却常常表现为极具修辞效果的表达句式, 其特点是结构整齐、语言协调。用于说理, 周密严谨;用于论证, 气势磅礴;用于列举, 言简意赅;用于描写, 形象生动;用于抒情, 情深意浓。作文中运用排比, 能使句式整散结合, 灵活多变。如《诗般母语》 (2007年高考湖北卷满分作文) 一文的开头“是什么, 如稚拙的图画, 刻在出土物那沧桑的剖面?是什么, 如风渲染过的枫叶, 夹在唐诗宋词发黄的纸页间?是什么, 如行云流水, 如老人的唇齿间娓娓道来, 映在纳凉顽童神往的双眸?又是什么, 千百年来在中华大地遍地流淌、生生不息?……”

(四) 名家大作示例

写作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种模仿与创新, 要善于学会模仿名家大师的佳作名篇中的修辞艺术。一些文采飞扬的名家大作特别善用修辞, 朱自清就是一个典范。

1.《荷塘月色》第3段描写“月下荷塘”一段文字: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 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比喻) , 层层的叶子中间, 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 有袅娜地开着的, 有羞涩地打着朵儿 (拟人) 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排比, 比喻) 。微风过处, 送来缕缕清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通感) ……

2. 课文《春》如下文字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 欣欣然张开了眼 (拟人) 。山朗润起来了, 水涨起来了, 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排比)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拟人) , 嫩嫩的, 绿绿的。园子里, 田野里, 瞧去, 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 躺着, 打两个滚, 踢几脚球, 赛几趟跑, 捉几回迷藏 (排比) 。风轻悄悄的, 草绵软软的。

桃树、杏树、梨树, 你不让我, 我不让你, 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拟人) 。红的像火, 粉的像霞, 白的像雪 (比喻、排比) 。花里带着甜味儿, 闭了眼, 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 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 有名字的, 没名字的, 散在草丛里, 像眼睛, 像星星, 还眨呀眨的 (比喻、拟人) 。

二.引诗入文, 使语言意蕴丰富

(一) 学生习作示例

星晨使夜空美丽, 诗句使文章精彩, 文章如夜空, 诗句如星辰;夜空需要星辰的点缀, 文章需要诗词的滋润——“文”有诗书气自华。既然是诗创造并成就了丰富多彩的文学, 那么我们不妨引诗入文, 以此增添文采。如《诗意地生活》 (2007年高考湖南卷满分作文) 中引用诗文:“人生需要激情, 生活需要诗意。‘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我们可以面对明月吟诗作赋, 我们可以背靠青山引吭高歌, 哪怕是在雨后的黄昏, 我们也会感到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 点点滴滴’的凄美。而我们遇到或遭受失败的时候也要有‘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豪迈。面对着学习和生活的压力, 面对着时光的流逝, 我们不能只长叹‘流水落花春去也’、也不能像孔夫子当年‘逝者如斯夫’的感叹!我们只能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 认认真真地过好每一天。”

(二) 课文中也有不少引诗入文 (代诗入文) 的范例

1.天上风筝渐渐多了, 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 家家户户, 老老小小, 也赶趟儿似的, 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 抖擞抖擞精神, 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 刚起头儿, 有的是工夫, 有的是希望。 (朱自清《春》)

2.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

(1) 山是眉黛小屋, 恰似眉梢的痣一点“水是眼波横, 山是眉峰聚”《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 (2) 山上有了小屋, 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 (“孤帆远影碧空尽”《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 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鹰 (“雁飞残月天”《菩萨蛮》) (温庭筠) 。 (3) 小屋迷于雾失楼台的情景中。 (“雾失楼台, 月迷津渡”《踏莎行》) (秦观) 。

3. 现代歌曲不少引诗入歌, 丰富诗歌意蕴的例子。如《明月几时有》 (王菲) ;《涛声依旧》 (毛宁) :“月落乌啼, 总是千年的风霜”化用了《桥枫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风渔火对愁眠, 孤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

歌曲引诗入词, 善用修辞, 化通俗为经典,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周杰伦)

三.幽默诙谐, 让语言生动机智

老舍先生曾说:“文字要生动, 必须利用幽默。”写作中, 如能增添幽默, 那么语言不仅轻松活泼, 趣味横生, 还能显示出作者的睿智、聪明和成熟。所以, 恰当运用一些技巧使语言显得幽默俏皮, 就能增加言语的灵动美, 如“初三, 忙。早晨慌慌忙忙, 中午匆匆忙忙, 晚上急急忙忙”, “门外三个家伙, 一个虎头虎脑, 一个呆头呆脑, 一个贼头贼脑”, 这些句子活泼灵动, 极富创意, 个个鲜明, 充满审美张力, 让人久久回味。

四.活用句式, 让语言灵活多样

用语言训练成就课堂精彩 篇6

一、依文本,创情境,学语言

萧红的《祖父的园子》是一篇很有特色的文章,其语言如诗,其意境如画,大量拟人、比喻、排比、夸张写法让文章更灵动,借景抒情的写法让自由快乐的心情充满整个园子,要在这样的文章里寻找语言文字训练点并不难, 难的是如何让语言文字训练与学生情感相互交融,让语言形式与情感相互融合,让学生有感而发,循法而行。

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寻找读与写的结合点,创设一个个生动有趣的语言训练点, 借语言训练激发孩子潜在的记忆与印象,转化成语言表达欲望,潜移默化地教给孩子言语智能,不知不觉中转化成孩子的言语能力。

教学“种菜”片段时,教师带领孩子一呼一应地进行朗读,“祖父栽花 ,我就栽花 ;祖父拔草 ,我就拔草”。在这个基础上 ,又在不知不觉中引导孩子们利用“祖父干什么,我也干什么”的句式进行练习,实现学习与创造之间的衔接。孩子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然而这样的语言文字训练对五年级孩子来说太过于简单,除了运用这样的句式表达外,更要让孩子感受到园子里祖父的宽容与慈爱, 感受到萧红的天真与可爱, 感受到萧红的文章如诗一般的语言正是通过这样反复形式写成的,我虽没有点破,但在孩子记忆中已然生成。学生们在你来我往的交流中与作者情感相通、言语相融。教师以线型教学为流程,以得意为目标,以学言为方向,引导孩子们披文入情、入情入境,更重视孩子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形成,当孩子再次读到有特点的文章时, 也许会情不自禁地仿上两句,当孩子想要表达自己心情的时候,脑子里会不断闪现出这样的语言、这样的句式,语感在交流中悄然生成,更重要的是孩子利用句式创造语句时形成言语智能。

二、找交点,引思路,写心情

从读过渡到写是一个艰涩的过程,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个蜕变的过程,如何让阅读自然过渡到写作,情感铺垫、方法掌握、知识积累尤为重要。一切水到渠成之后,教师的引导便成了关键。

学完课文之后,教师总结了文章的写作特点:文章通过描写园子里的物、事、景抒发“我”在园子里自由、快乐的心情。此时,学生的认知已不仅仅是学习了课文内容,情感熏陶更让学生体验到了这样美好的情感如何用语言表达出来。教师再创设情境顺势引导: 如果我们在作文中用上这种借景抒情写法就能把文章写得充满情趣。比如, 当我拿到一百分的好成绩时,一出门我就看见一棵树,它的颜色是……它的形状……用个比喻句说……用个拟人句说……连起来说一说。引导中,把作者借景抒情的方法更细化,找出读与写的交集点,厘清作者表达思路,通过描写事物颜色、形状,通过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让表达更精彩。因此,教师在这样一来一往交流中学会表达方式,再通过情境创设语言积累,铺垫语言表达的基础,丰富语言表达仓库。类似于闲话家常的聊天让孩子与语言表达零距离,渲染表达氛围,孩子们的写作兴趣立刻得到激发。显然,在这样引导下,孩子的思路明晰了,方法掌握更娴熟了,再加上情境渲染、情感激发,表达出来的文字充满了孩子们快乐的心情,显得生动活泼又不失个性。

三、巧引导,集思路,写生活

读与写的有机结合让语文课堂真正充满语文味,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然而机械语言训练形式让孩子们苦不堪言,问题出在哪儿呢? 首先,学习语言应该让孩子在情感上得到认同,需要教师精妙地引导,特别对语言感受能力弱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如本课教学“铲地”这一部分时,通过学生的表演读,让孩子们说说感受,体会萧红之所以这么快乐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位和蔼慈爱的祖父,通过孩子们童年时做过的趣事,体会童年快乐。

在这个环节中,由读到写自然形成,孩子们心中潜藏的记忆因老师的引导渐渐复苏, 让孩子们写童年趣事时不像往常那样矫揉造作,因为那是孩子情感的自然流露。更可贵的是不仅围绕书本上的内容,而且利用文本上的例子和表达方式,打开学生表达思路,进行语言再加工、再创造。

语言文字训练方式可以说是精彩而丰富的, 但在组织语言训练、创设语言情境时,切记不能盲目创设,应顺应学生学情,依据文本特点,寻找读写结合的交点,创设学生情感意境,让学生在语言文字训练中得到知识收获、能力形成和情感的熏陶,真正成就语文课堂的精彩。

用心灵揣摩语言, 用语言雕琢课堂 篇7

一、风趣幽默性的语言

如果说教师的教育风格是一座高山, 那么教师的幽默就是这座高山上的一泓清泉。幽默是师生关系的“润滑油”, 是激活学生思维的“催化剂”。恰当地运用幽默, 则可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 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可以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收到神奇的效果, 如在思想上起到教育作用, 面对有着错误思想和不良言行的学生, 教师若能以充满真诚的幽默话语对之进行教育, 学生就会心有所动, 从而“弃恶从善”。如妙趣横生的比喻、诙谐逗人的故事, 往往比抽象的讲解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更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更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怎样利用幽默的教学语言创造出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轻松愉快的氛围?我们可以随机应变, 仿拟打趣;可以因势利导, 谐趣调侃;可以顺手牵羊, 引申揶揄;可以错会其意, 寓庄于谐。这样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 通过师生互动方式, 学生便轻松愉快地、不知不觉地完成了新知识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学生年轻好奇的心灵里, 新的知识永远具有魅力, 幽默的语言就像“催化剂”, 就像“磁石”, 能自然唤起学生的求知热情, 在教学中播撒幽默的种子, 让学生明确的认识到, 在语文的殿堂里永远有学不完的有趣的知识。幽默风趣的语言, 目的就是把学生领进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 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学生的内心获得了喜悦, 才能有所得, 才能巩固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 才能把学生的学习热情层层深入地引入“山重水复”的境地, 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环环相扣, 层层深入, 学生的学习情绪才能一直保持着亢奋的状态。

二、适度激励性的语言

马克·吐温曾经说过:“靠一句优美的赞扬, 我能活上一个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激励的事实, 选择程度适当、繁简适宜、数量适中的激励性语言。激励性的语言要适应学生年龄的特征, 要适应学生心理的能力, 要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我们可以把激励性语言细心定位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台阶上, 形成激励性语言的梯度, 从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增进学生的信心, 取得教学效果的优化。激励性语言恰到好处, 才能妙语生花。

如课堂上动员学生认真思考或讨论时, 我们可以说:“老师再给你一个机会, 下次你一定能回答好, 你能行!”教师鼓足了学生的干劲, 达到了学生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效果, 这样教师肯定了学生的长处, 委婉真切。

一年一度的高三语文复习进入了“正在进行时”, 因语文复习知识点多, 覆盖面广, 能力要求高, 致使一部分学生经常处在一种疲惫状态下, 要想提高复习效率, 就要想方设法优化自己的教学语言, 调动学习的内驱力。如巧用导语, 动机激励。如巧用幽默, 情绪激励。如果能在课堂上巧妙地穿插一些幽默激励性语言, 会让学生轻松愉快, 情绪激昂, 回味无穷。如精讲精练, 评价激励, 在对练习或试卷检测效果评价时, 也应考虑到学生间的个体差异, 有针对性地使用以鼓励为主的评价语, 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公正而又富有鼓动性的评价才能提高复习效果, 大面积提高语文能力。

三、形象生动的语言

生动形象的授课语言, 易于学生的理解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具有情感的语言, 能感染学生, 陶冶学生的情操;生动的语言, 能吸引学生, 振奋学生的精神, 让学生听了便“如临其境, 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使教材化难为易, 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课堂上, 教师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 要注重对教材进行再创造, 将抽象的化为具体的, 深奥的讲得浅显, 枯燥的变为风趣。这样经过教师锤炼加工的语言就会让学生产生联想和想象, 使其有所思, 有所想, 有所悟, 学生必定热情高涨, 入耳、入脑、入心灵。教材中的一些结论性的知识表述一般都比较抽象枯燥, 显得的深奥难懂, 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感到通俗易懂, 如以比喻化深为浅, 以联想化死为活, 以拟人化难为易, 以类比变生为熟。我们汉语博大精深又充满诗情画意, 语文课上形象生动的语言会更能激发学生智慧之花的绽放。

四、妙用批评性语言

教师在批评学生时, 不能总是使用那种直言责备的常规批评法, 而应该注意变化并讲究一定的批评艺术。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可以采用比喻调侃式、朋友谈心式、欲扬先抑式、借题发挥式等多种方式。

如朋友谈心式的方式, 就是教师以和蔼的态度和亲切的话语来营造出一种平等交流、互相信任的气氛, 以此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增强学生对自己的信任感, 进而收到理想的批评效果。我们知道表扬如蜂蜜, 但天天吃糖的学生在吃到蜂蜜时, 体会不到那一份沁人心脾的甜蜜;批评虽然是整枝理叶的, 但为使花开得更美, 适时修剪劣枝坏叶却必不可少。教师要巧用批评, 以便让批评与表扬在教育学生时相辅相成, 同放异彩。

五、亲和的语言

富有亲和力的话语, 能搭建起一座师生思想和情感顺畅交流的平台, 从而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有的教师为了体现自己的威严, 常用命令的话语跟学生说话, 这样的话语会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 师生就难以和谐地交流, 我们可以用商量代替命令, 让学生产生一种参与的喜悦和成就感。面对自尊心极强、敏感而脆弱的学生, 教师难免产生抱怨, 但不管这种抱怨是有意还是无意, 都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就不可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我们可以用激励代替抱怨, 这种激励的话语, 能产生较强的亲和力, 课堂的气氛也会变得活跃。

语言艺术表现在教师在课堂上除了“起调”引人入胜、“主旋律”扣人心弦、“终曲”余音绕梁外, 教师还要设计课堂的过渡语, 才能使课堂结构严谨有序、课堂教学生动活泼。要使每一节课行云流水, 天衣无缝, 就必须精心设计课堂的“架桥搭梯”艺术。教师可以设置悬念过渡, 达到亲切自然、引人入胜的目的, 用较短的时间让学生接纳教师, 让教师走进学生的心里。教师可以随文入境、自然过渡, 利用课文提供的材料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既能激发学生的想象与联想, 又能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教师可以拢好缰绳、结语过渡, 既要有放得开的本领, 又有收得拢的能力, 要善于巧设结语使课内与课外相互勾连。这样就能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学得明白, 学得轻松, 学有收获。

活用语言 篇8

一、注意使用严谨的语言

地理是一门严谨的科学, 在地理科学中, 包含着大量的专业地理术语。在课堂教学中, 这些专业术语的介绍是地理学习的主要内容。专业化的地理语言与其他一切专业语言一样, 都十分讲求语言的严谨性。很多时候, 一字之差都可能造成“差之毫厘, 失之千里”的情况。因此, 在地理课堂上, 注意语言的严谨性是教师需要遵循的首当其冲的原则。例如, 在说到“降水”的时候不能随便用“降雨”来替代, 因为“降雨”只是“降水”其中的表现形式而已, 如果用“降雨”来替代“降水”就缩小了降水的外延, 从而影响表达的准确性;又如, 在讲到“气温”的时候, 不能笼统地用“温度”来加以替代, 否则就无法科学地表达出“大气的温度”的涵义。总之,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 语言的准确严谨性是所有语言艺术运用的基础, 只要建立在严谨科学基础上的教学语言才能实现教学目标, 实现教学活动的科学有效性。

二、适当运用启发性的语言

在课堂教学中, 直接的传授知识并不是教师采取的唯一的教学手段, 在课堂上, 启发学生思维也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和目标。在地理课堂上, 教师可以适当运用一些具有启发性的语言, 启发学生的思维, 使得学生能够在思考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 提升综合素质。例如, 在讲到“大陆漂移学说”时, 教师就可以在上课的一开始就提出问题:为什么在冰天雪地的南极大陆会发现煤层呢?为什么在非洲靠近赤道的地区会发现古代冰川呢?这样, 在上课的一开始, 就通过这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来引起学生的思考, 使得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 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来, 这样, 最后所取得的教学效果自然会非常理想。

三、善于运用幽默的语言

心理学研究表明, 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下开展学习活动, 学习者无论是反应能力还是理解能力等都会获得显著的提升, 因此, 对于教师而言, 如何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 对于教学效果往往具有直接的影响。在众多的语言艺术中, 幽默的语言可以说是教学语言中一种非常具有魅力的语言艺术形式, 在课堂上适当地穿插进一些有趣的笑话、幽默的典故、奇闻轶事等, 可以让整个课堂气氛变得异常轻松幽默, 而这样的课堂往往也最受学生欢迎。例如, 在讲到地球仪的时候, 为了说明黄赤交角的存在, 我就在上课的时候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小笑话:某天, 校长走进了初一的某个班级进行日常学校检查工作, 刚好该班在上地理课, 讲桌上摆着一个地球仪, 校长走上讲台指着地球仪问班级中的一个学生道:“这个地球仪为什么是歪的呢?”这时候, 只见这个学生战战兢兢地站起来答到:“报告校长, 不是我弄歪的!”听到这个笑话以后, 全部学生哄然大笑起来。这样, 整个课堂气氛立刻变得活跃异常。这时候, 教师再继续追问道:“那么, 你们知道地球仪为什么是歪的吗?”从而顺利地引入教学内容。就这样, 通过一个笑话, 充分地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学会利用谐音的技巧

在地理学科中, 有很多枯燥复杂, 难以记忆的地理专业名词和知识点, 这些内容不但使得地理课堂显得枯燥乏味, 同时, 这些知识的记忆也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如果我们学会利用谐音来记忆这些知识, 这样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地记忆一些知识点, 同时也大大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例如, 我在讲到欧洲的“爱琴海”时, 就在上课的时候特意强调了一下:“请同学们注意啊, 此‘爱琴海’非彼‘爱情海’, 这里的‘琴’是弹钢琴的‘琴’, 可不是爱情的‘情’啊!”听到我这么一说, 学生都笑了, 这样, 以后再遇到这个知识点的时候, 学生就不再容易犯错了;又如, 在讲到我国在世界上排名居首位的有色金属矿产时, 我们就可以按照谐音把拗口的矿产名称记忆成“吾弟吸毒 (钨、锑、稀土) , 心太烦 (锌、钛、钒) ”。类似这种可以运用谐音的地理知识有很多, 只要教师在上课的时候恰当运用, 不但可以让严肃的课堂变得更加轻松有趣, 同时也可以大大提升学习记忆的效率, 可谓是一箭双雕。

五、巧妙引用诗词歌赋

我国被称为诗歌的国度, 从古至今, 诞生了很多优美的诗词名篇, 而在众多的诗词作品中, 有相当一部分的诗词的内容描绘的是大好河山、自然景观和一些自然现象, 诗人在赞叹大自然, 赞叹各种自然现象的同时, 也给我们传达了很多的地理科学知识, 因此, 在很多的诗歌中, 都包含大量可以为我们教学活动所用的地理教学资源在其中。与平铺直叙的地理知识不同, 在诗人的笔触下, 这些存在于大自然的风光、一些自然现象变得美不胜收, 颇具艺术气息。如果我们在进行地理课堂教学的时候, 能够恰当地运用这些诗词歌赋, 可以有效提升地理课堂的艺术性, 进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 在讲到影响气候的因素时, 我们就可以引用“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来说明地形对于气候的影响, 在讲到我国的地形特点时, 就可以引用诗句“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归西”来说明我国西高东低的总体地形特征, 在讲到地球的自转时, 就可以引用“坐地日行八万里, 巡天遥看一千河”等。通过一些诗词的引用, 不但可以为一些自然现象赋予文学的美感, 同时也有利于加深学生的印象。

古语道:“一言可以定国, 一言可以丧邦。”说的就是语言的强大力量。在教学活动中, 语言是教师的第一教具, 是教师顺利开展教学活动, 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地理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其自身具有着自己独特的学科特征和语言魅力。作为教师, 要想上好地理课, 就一定要掌握精妙的语言艺术, 通过语言的艺术来彰显地理学科的特征和魅力, 这样,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 通过巧妙的语言艺术的运用, 可以为学生构建一个生动有趣的地理课堂, 这样, 可以有效实现整个课堂教学的艺术化、高效化, 为地理学科素质教育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助推力。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 教学语言的恰当运用不但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还可以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因此, 能否恰当把握课堂语言的艺术也就成为了衡量一个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地理课堂,语言艺术,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沈健.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语言艺术[J].中国科技纵横, 2010, (1) .

[2]肖振华.浅谈初中地理教学艺术[J].新课程 (中学) , 2010, (4) .

用语言艺术引领高效的课堂 篇9

关键词:高效;课堂;教师;语言;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3-0051-2

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高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是每一个老师不断追求的目标,它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师生完美配合的结晶。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有的教师年龄相当,学历相同,专业知识水平十分相近,对待教学工作都很尽职尽责,做到认真把握教材,钻研备课,课前做好精心的准备,同时教学的对象也没有太大的差异。可是的课堂上,有的教师讲课成功,课堂气氛生动活跃,十分轻松就实现了教学任务,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成为一节高效的课。而有的教师讲课效果却一般,课堂气氛沉闷。为何会有这样的情况呢?其实区别就在于两位教师对教学语言的掌握不同。

那么什么是教学语言的技巧呢?教学语言的技巧应表现在教学方面的巧妙的语言技能,对教学语言能力的掌握和运用。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有驾驭教学语言的高超技能:他的教学语言极富表现力,不仅能清晰准确地传授知识,而且饱含真情,亲和幽默具有感染力。教学语言是一门独特的艺术,教师要会运用语言艺术,才可以捕捉最佳的教学时机,达到完美的教育学生的目的和高效的教学质量,教学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

一、启发式的课前谈话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设置悬念,激发兴趣,这确实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秘方。

下面以《九寨沟》这篇文章的两种不同导语来作比较:“今天,我们来学习《九寨沟》,现在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开,把课文读一读。”②“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景色秀丽,拥有众多迷人的景色,其中有一个地方被人们称为“人间仙境”、“童话世界”令全世界的游人无限向往,那就是九寨沟!你们想不想欣赏一下?那就让我们一起打开课本,走进课文。”很明显,第二种导语一锤就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起他们思想的浪花,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着。

于永正老师在教学《新型玻璃》一课时,课堂开始,于老师绘声绘色描述道:“同学们,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一个人影蹿进了陈列着珍贵字画的展览馆,准备划破玻璃,偷里面的字画。当他的玻璃刀刚刚触及玻璃的时候,院子里便响起了急促的报警声。警察立即赶来,把这个小偷给抓住了。同学们一定会奇怪地问:这是什么玻璃呀?怎么一接触它就发出报警声呢?同学们,这是一种新型玻璃。”一段精彩的描述一下子把同学们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也让他们对课文内容充满了好奇与期待。

启发性就是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多种分析器官协调活动。这样的导入语既有启发性又富有情趣。所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以生动的语言去动之以情,使学生聚精会神地进入学习境界。

二、幽默风趣、极富生活气息的课堂语言

一位语言学家这样说过:“生动、形象、活泼的语言可以给人一种快感,干瘪的语言只能对人的心理产生压抑。于永正老师有这样一句教育格言:“幽默是教学的得力助手。幽默可以使语文学习化难为易,幽默可以使课堂气氛和谐融洽,幽默可以使师生心灵对接沟通。”老师在指导学生读童话《小稻秧脱险记》中,杂草被化学除草剂喷洒过后有气无力地说“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了”这句话时,一学生没有理解课文的意思,读的声音很大。于老师笑着说:“要么你的抗药性强,要么这化学除草剂是假冒产品。”说完,朝学生做了个喷洒动作,全班学生哈哈大笑。在笑声中,学生的紧张感消除了,精神放松了,对课文也有了更深的认识,很快就把课文读得非常到位。

在教学《我爱故乡的杨梅》时,小荣同学声情并茂地朗读着“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端午节过后,杨梅树上挂满了果实。杨梅的形状、颜色和滋味,都非常惹人喜爱……没熟透的杨梅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叫人越吃越爱吃……”同学们听得神情专注,仿佛被带进了静谧的果园,沉浸在诗情画意之中。小建读完了,于老师扫视了一下全班同学,一字一顿,一本正经地说,“他在边看边听的过程中,使劲地咽过两次口水。”学生们先是一怔,但很快就回过神来发出一阵笑声。“课文描写的事情,肯定在他的脑海里变成了一幅幅鲜明生动的画面。我断定,他仿佛看到了那红得几乎发黑的杨梅,仿佛看到了作者大吃又酸又甜的杨梅果的情景,仿佛看到了那诱人的杨梅果正摇摇摆摆地朝他走来,于是才不由得流出了‘哈喇子’……”一阵更响的笑声过后,于老师郑重其事地接着说:“如果读文章能像小建那样,在脑子里‘过电影’,把文字还原成画面,那就不仅证明你读进去了,而且证明你读懂了。老实说,刚才我都淌口水了,只不过没让大家发现罢了。

在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深、朗读基调把握不准时,于老师没有生硬地指导,机械地说教,而是以游戏般的动作、幽默风趣、儿童化的语言,给学生以生动而深刻的心理暗示,使学生心领神会,在妙趣横生中产生理解和顿悟,进而领悟了朗读的要领。学生在轻松愉悅中不知不觉就被领进朗读的乐园和学习的佳境,平时上课,不实幽默一下,比如同学把答案回答正确时,便模仿主持人王小丫的语气说:“恭喜你,答对了!”,有时则引用宋丹丹小品里的“回答得相当的好!”“你太有才了!”等。由此可见,有幽默风趣、生活化的语言相伴,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高潮迭起,气氛热烈,学生如坐春风,不仅在自主探究中进入了豁然开朗的境界,而且在精神上产生了愉悦、振奋甚至心旷神怡的感受,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达到课堂的高效。

三、宽容的语言传递爱

在课堂教学中,常常有这样的现象,老师提出问题后,有的学生踊跃发言,有的学生却默不作声。这些学生或因为性格内向,羞与发言,或因为基础不扎实,对老师的问题没有把握。对缺乏自信的教师要给予给多的鼓励与关爱,你可以轻轻地走到他身边,侧耳倾听他的悄悄话,当倾听到学生的答案正确时,再把答案公布于众,并给予赞赏,并适时引导:“××说得多好呀!”下次你自己大声地把答案告诉大家,那样会更好的!”对于答案不完整的学生,可以帮他把答案稍加修正,并充分肯定学生思维劳动的成果:“你的答案非常接近正确答案了,如果你再认真想一想,老师相信你一定可以说的更完美。”对于错误的答案,我会说“有了你的提醒,大家一定不会犯同样的错误,相信你也会吸取经验的,对吗?”

教师要乐于和学生站在同一思维层面上,弯下腰来倾听儿童的心声,乐于发现儿童思维过程中的闪光点,用激励性的教学语言和自己的爱心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可以给学生以勇气和信心。

有些时候,学生难免犯错,此时教学批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但许多学生会因为批评感到自尊心受挫而情绪低落,面对这样的问题,应该如何处理呢?一次在批改作业时,我发现有两位同学的答案竟然完全相同,怎么处理呢?在课上我讲了这样一段话:通过《神奇的克隆》这篇课文,我们了解到克隆技术神奇和高妙,现在这项技术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了生活中了,你们知道吗,我们班级里也有同学掌握了这项高科技,你们知道他们克隆的是什么吗?开始学生都煞有兴趣地猜测着,听着听着那几个抄袭作业的学生表情就显得紧张起来了,当大多数学生笑着说“抄作业”时,他们的表情就更不自然了。至此,一个“抄”字正是我批评的主题,借学生之口点了出来,基本目的已达到了,我自始至终没有点名批评,也没有厉声指责,而是用含蓄的语言开导学生,让他们在和谐、愉悦的气氛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达到批评教育的目的。

还有一次检查学生的朗读时,一位女生读得错误百出,其他同学实在听不下去了,不断发出唏嘘声,我当时也是攒了一肚子的火,可看着那位女生又紧张又羞愧,一副手足无措的样子,我按捺住自己的冲动,安慰她说:“没关系,慢慢来,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女孩终于坚持读完了,看她那张羞愧得通红的脸,我很真诚地说:“今天我很感谢你,因为你把这一节里容易出错的地方都给大家做了提醒,让我们用掌声感谢她。”同学们先是一楞,然后鼓起了掌声,那掌声里有理解也有安慰。其实,“人非圣贤,孰能无错。”学生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发生差错是难免的,此时,教师若厉声厉语地指责和批评,结果要么就打击了学生的自信,要么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这样师生关系就会越来越疏远,无益教学。反之,教师采用温和含蓄、宽容的语言能使想学生传递爱的信息,是他们消除窘态与恐惧,缓和气氛,帮他们跳出困境,也使课堂教学保持在最佳状态,这才真正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四、无声语言作辅助

无声语言包括教师的表情语言和肢体语言等,这些无声情语可辅助有声语言共同实现教学目的。我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老师一个温和的眼神,对学生都是激励,即使对学困生特别是对某些缺乏自信心的后进生也一样。我们要调整课堂上的视线投向,尽量用和蔼可亲的目光去捕捉学生的视线,让目光洒遍教室的每一个角落,使每个学生特别是 “学困生”时刻感到老师在注意自己,这样无形中就达到了控制课堂的效果。老师可以用严肃的目光去批评课堂中的违纪的同学,这同大声训斥相比,更使学生容易接受,且不影响其他同学的注意力。

教学中若只有语言的交流而缺少身体的活动,课堂教学就显得有些生硬死板,缺乏活力。课堂教学中教师也要动起来,走到学生的身边去,聆听学生的交流,對后进生进行手把手的帮助,和学生形成亦师亦友的关系,这样的课堂是融洽的,温馨的,也必然是高效的。于永正老师曾说:“教育艺术的本质道德不是处理教材的艺术,而是善待学生的艺术。”在教学中,教师是引导者,是点拨者,是鼓舞者,是激励者,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艺术,运用生动、活泼、幽默风趣,且有启发和激励作用的语言让学生感兴趣,才能像磁石一样吸引住他们,这样才能在短短的45分钟的课堂实现高质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郭启明.教师语言艺术.[M]语文出版社1992.

上一篇:品牌价值网络下一篇:选官制度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