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的货币供应量

2024-05-08

美元的货币供应量(精选十篇)

美元的货币供应量 篇1

美国的国际货币地位使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能够以本国货币大量向外举债的国家。美国在目前57万亿美元的庞大债务总量之下, 债务压力以平均每年6%的速度递增, 仅仅10年以后的2020年, 预计债务总规模将达到骇人听闻的102万亿美元, 而其GDP的总额以3%的潜在可持续增长速度计, 届时将仅为18.8万亿, 仅债务的支付利息就将吃掉美国全部GDP的三分之一, 而且这一利息支付压力将令人绝望地持续快速增加。另一方面, 美国市场对于很多国家来说是一个极其具有吸引力的市场。相对于美国来说, 他们利用自身的特殊资源, 可以生产出成本低廉而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的产品而输向美国。这种出口导向型的模式具有自我强化效应, 一旦形成就会使贸易逆差一直存在。

维持这一切的关键在于美国实体经济的运行情况, 从而稳定外国投资者对美元的信心。然而57万亿的债务堰塞湖, 在每一天每一小时都在利滚利地增长, 加上未来10年医疗及养老金隐性的庞大负担, 早已成为美国经济继续发展的沉重枷锁。美国事实上永远不可能还清这些债务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只会在债务的沼泽中越陷越深。除了大规模印钞以减轻债务支付压力之外, 将别无选择!

2007年夏天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 经过了一年多的酝酿, 终于形成了一股强烈的飓风, 于2008年席卷了华尔街。美元的未来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质疑, 美元指数至今仍在低位徘徊。不可否认, 美元在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但不得不接受现状:自从1944年布雷顿森林协议使美元成为世界主要货币以来, 美元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 面临世界如此的不信任。

早在美元之前, 坚挺与疲软货币的交替不论在西方和中国历史上都曾反复出现。北宋年间, 四川地区由于普遍缺少铜, 铁钱在商业交易中大量使用。由于铁钱比较贱, 普通的交易都要用到大量铁钱, 使得交易成本很高, 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成都地区的一些地方商贾创建了世界上第一家纸币发行机构, 他们以铁钱为抵押发行了世界第一种纸币“交子”, 后来政府于1024年开始发行“官方交子”。在交子发行的最初100年间, 交子发行量还比较有节制, 社会经济也的确获得了长足发展, 但到1160年左右, 钞本德比例已经降到了纸币发行量的1/60, 后来就干脆舍弃钞本, 政府任意发行交子。到南宋末年, 150年间的通货膨胀率高达20万亿倍!

虽然早在宋代, “交子”实质上就开始扮演信用货币的角色, 尽管还没赋予它这个名称。类似的例子很多, 但是结果都大同小异, 以货币体系的崩溃告终, 以朝代的更迭建立新的货币体系。美元的衰弱,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 是历史在世界范围的重演。时过境迁, 情况更复杂, 解决的方法当然也不能效仿历史。历史得出的经验似乎在告诉我们, 纸币这种不受约束的货币制度不可能长期稳定。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呢?我们从货币的职能来看。信用货币所能实现的货币功能, 相比实实在在的金属货币, 少了价值储藏功能。价值储藏的核心就是现在的价值索取权必须能在未来不受损失和公平地取得别人的劳动成果。这种公平并非我们通常理解的等价原则, 事实上在实际的交换过程中, 人们难以进行有效的价值评估。所谓公平的获得, 是参与交换的双方根据自身对需求的不同优先顺序来评估交易是否公平, 正式由于不同的人对于什么是自己最需要的东西的定义不同, 交易才能在互补的情况下得以实现。

价值储藏由于存在着以现期劳动成果与未来劳动成果进行交换的时间差, 预期成为货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历史上看, 原始的通货代表着一种没有预期的索取权, 一切交易必须以已经完成的劳动成果来进行, 社会中美有过多的产品用于未来的交换, 价值储藏的功能并不明显。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存在着剩余的可用于未来享用的劳动成果, 随之而来的是货币和利息的出现。利息作为一种对未来更多剩余劳动成果的预测, 从而构成了“现实+预期”的货币供应。

如果说价值储藏的核心要素包括“现实劳动成果+预期劳动成果”, 那么现实劳动成果体现了商品的商品属性, 而预期劳动成果则反映了货币的信用属性。彻底废除货币的商品属性将导致价值储藏功能的紊乱和失调, 任何历史上的货币, 一旦脱离货币的商品属性这一铁律, 最终都难逃不断贬值的下场。货币的价值储藏, 交易媒介, 支付手段和价值尺度四大功能必须同时发挥作用, 货币的运作机制才能稳定和持续。纯粹的信用货币制度在缺乏价值储藏这一核心功能后, 最终也将失去价值尺度功能。

信用货币制度的存在证明了它的合理性, 至少在一定时期内。次贷危机造成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 美元汇率在世界经济衰退的背景下出现了大幅波动, 使得美元的地位开始动摇, 很多人开始追捧金本位。黄金本身的价值构成对金本位制度的支撑, 相对于信用货币制度来说, 金本位具有独特的优势, 在一定的规则下, 金本位可以避免通货膨胀等由信用货币制度带来的弊病。在次贷危机爆发以后, 黄金价格一路走高, 从2007年下半年的600美元每盎司涨到了目前的1600美元每盎司。如果把次贷危机归结为信用本位的失败, 黄金能扮演救赎者吗?

投资者对黄金的吹捧只是对于黄金作为价值储藏手段职能的认可, 但是要作为世界货币, 黄金要担当起世界货币所具备的所有职能, 除了价值储藏之外, 还包括价值尺度、国际支付以及流通手段等作用。过度夸大某一个职能, 并不能支持黄金取代某种信用货币体系而成为世界货币。

我们有以下理由相信国际货币体系不会走复辟金本位的道路:

首先, 黄金有限的供给量与对于世界货币的无限需求之间的矛盾。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 经济生活中对货币的需求量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可以预计, 未来这一数字还将继续增加。然而从客观上来说, 黄金在地球上的储备是相对固定的, 最终会趋向于某一个极限值, 而这个极限值相对于对全球的货币需求量这一天文数字来说是远远不足的。因此, 当黄金本位存在问题时, 就容易发生挤兑现象。另外, 黄金总供给的瓶颈是可能被打破的。黄金对比信用货币作为货币的优良特性是, 在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同时具有真实价值。金银天然不是货币, 但是货币天然是金银。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 如果出现人造黄金, 金本位体系将逐渐地演化为信用货币体系。

次贷危机是金融发展模式和金融监管上出了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也让我们看到了信用货币体系的不足, 但不能就因此全盘否认信用货币制度。历史上信用货币制度的失败, 或许是权力过于集中, 缺乏约束力的结果。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化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 其发展方向不可能是金本位, 而更可能是相互制约的多层次多元的国际货币体系。

摘要:本文以美元的衰退为切入点, 分析危机的成因, 信用货币制度的缺陷。进而探讨新的货币体系将是一个多元多层次的货币体系, 不会复制金本位。

关键词:美元危机,信用货币,金本位,次贷危机

参考文献

[1]张云, 刘骏民.金融危机美元危机与世界货币体系.财经问题研究, 2009 (2)

[2]张纯威.美元本位、美元环流与美元陷阱.国际金融研究, 2008.6

[3]克雷格.卡明 (Craig Karmin) .美元还能挺多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宋鸿兵.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5]程实.次贷危机后的国际货币体系未来发展方向:本位选择、方向和路径.经济学家2009

美元的货币供应量 篇2

和对货币供应的影响

摘要: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对影子银行的研究方兴未艾。这些研究多数集中于对国外影子银行的产生发展乃至风险积聚引发危机的分析上,对国内情况的研究较少。本文从内涵和外延两个角度探讨了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边界,并在比较分析国内外影子银行不同运营特点的基础上,研究阐述了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对传统货币供应机制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关键词:影子银行 货币供应 影响机制

一、影子银行体系的界定:内涵与外延

影子银行的定义有着角度不同但内涵相近的表述。首次提出“影子银行”概念的保罗〃麦卡利(Paul McCulley,2007)认为,影子银行是有银行之实但无银行之名的各类银行以外的机构;伯南克(Ben Bernanke,2009)将其定义为除受监管的存款类机构外,充当储蓄转换为投资的金融中介机构;盖特纳(Timothy Geithner,2010)提出,影子银行是指提供基础银行类服务但又不受传统银行监管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网络的总称;金融稳定 理事会(FSB,2011)的研究报告指出,影子银行是游离于银行监管体系之外的信用中介机构和业务;保罗〃塔克(Paul Tucker)将影子银行的概念扩展为:向企业、居民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期限配合和提高杠杆率等服务,从而在不同程度上替代商业银行核心功能的那些工具、结构、企业或市场。国内学者也对影子银行的概念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易宪容(2009)认为影子银行是一种行使传统银行功能,但运作模式、交易方式、监管制度等都与传统银行完全不同的金融运作模式;周小川(2010)提出,影子银行是行使商业银行功能但却基本不受监管或仅受较少监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吴晓灵(2012)认为,所谓“影子银行”,是指在不同程度上替代商业银行核心功能的各类金融中介工具、机构和市场。

尽管准确的定义尚存争议,但综合各方意见,我们仍可以较清晰地勾勒出影子银行概念的内涵:一是能够行使商业银行的部分功能,如信用融通、金融中介、提供流动性便利等;二是游离于商业银行的监管体系之外,也难以从中央银行获得流动性支持;三是尽管不能吸收公众存款,但与银行体系的资产负债表紧密关联,因此可能引发系统性的金融风险;四是影子银行不单指金融机构,还包括相关的市场、业务部门、结构性产品或金融工具,是一个综合的、整体性的概念。这些内涵在本质上构成了影子银行与传统商业银行体系之间的边界。

以此为篱,结合我国实际,便可大致厘清影子银行概念的外 延,即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包括的范围:一是商业银行体系内部具有“影子银行”特征的业务部门,如信贷资产证券化、银行理财、委托贷款、承兑汇票等具有相似信用创造功能,但不在资产负债表内核算且面临较少监管的表外业务;二是有较强证券化特征,能够融通资金、提供流动性便利,但游离于银行监管体系之外的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及其相关业务,如信托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财务公司、证券公司的集合理财计划、私墓股权投资基金(PE)等;三是较少受到金融监管,处于传统金融体系“边缘”,往往为特定目的而创设的准金融机构,如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信用担保机构、信用评级机构、民间借贷、地下钱庄等。

二、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运营特点

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影子银行还是国内起步较晚的影子银行,其本质与传统商业银行一样,都是联系闲臵资金和资金需求的金融中介,或说是将储蓄转换为投资的桥梁。不同的是,商业银行依托信贷市场,运用“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的机制来实现资金的融通;而影子银行是借助各种创新型金融工具,在现代金融市场上,以“发起—销售—投资”的模式来实现储蓄到投资之间的转换。这是对影子银行运行机制的高度抽象,当然,不同国家、不同历史阶段,乃至不同类型的影子银行都有其差异化的运营特点。

与发达国家相比,由于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的金 11 这里所说的“边缘”,是指其无论在市场规模上,还是在重要性和作用上,在当前整个金融体系中的地位都较不显著。融市场结构、不同的政策监管导向等因素,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运行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主要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规避管制,满足市场需求是刺激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发展的主要原因。美国的影子银行体系产生于金融管制放松和金融IT技术革新的大背景下,与之不同,我国的影子银行在规避管制并满足客观需求的过程中形成并逐步发展壮大。如,利率管制产生的存款负利率催生了众多较高收益的银行理财、集合理财、投资基金,满足了储户追求更高收益的需求;规避贷款规模管制而带来的银信合作、银行票据融资(承兑和贴现)、委托贷款等影子银行业务规模猛增,满足了银行规模扩张和部分客户的融资需求;规避行业信贷限制而带来的房地产信托、私募基金乃至地下钱庄;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而产生的小额贷款公司、民间借贷等。

二是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参与主体多,普遍规模较小,集中度较低。欧美发达国家的影子银行体系以投资银行为主体,高盛、美林、摩根斯坦利等几大投行无论在业务规模、市场份额等方面都占据重要地位,行业集中度高;而当前我国金融体系仍以商业银行为主体,影子银行的起步较晚,发展比较滞后。无论是银行表外理财、委托贷款等影子银行业务,还是信托公司、金融租赁公司、财务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影子银行机构,其规模、份额、影响力均不可与传统商业银行相提并论。以2012年5月的社会融资总量统计为例,当月人民币贷款新增7932亿元,占社会融 资总量的69.5%,而新增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承兑汇票之和仅占总量的10%。

三是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证券化程度低,产品链条短,品种较为单一,整体的杠杆率不高。在西方发达国家,成熟的金融市场为影子银行充分证券化提供了沃土,使它们得以将各种金融资产通过证券化技术“包装”为一个个“富丽堂皇”的金融工具(产品),如资产支持证券(ABS)、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担保债务凭证(CDO)、信用违约互换(CDS)乃至各种证券衍生产品等,以此完成投融资活动;同时,混业经营、金融创新等因素使西方影子银行产品链条长、品种多、分工细,杠杆率普遍较高。与之相比,我国非银行金融市场发展相对滞后,直接融资规模小,分业经营管制严格,利率尚未市场化,证券化和衍生品的市场尚未成熟,这些因素使得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多围绕收益率做文章,产品单

一、证券化水平不高。如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信贷资产转让的规模很小,银行尚不能为私募基金提供并购贷款等。

四是我国影子银行对传统商业银行的依赖性强,处于相对附属地位。受产品开发、金融创新、证券化程度不足以及居民存款意识强等因素影响,我国影子银行的依附性较强,更具有“银行的影子”的特质,难以如西方影子银行那般——自成体系,相互交易,信用和流动性可以在自身体系内循环流转。具体来说,从资金来源看,我国影子银行自有资金有限,仍需依赖商业银行体系的流动性支持,如源于银行资金的委托贷款、承兑汇票、银信 合作、杠杆租赁,以及银行给予信托公司、保险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的股权投资和资金拆借等。从交易对手看,西方影子银行大多在非银行金融市场上以其他影子银行作为交易对手,而我国影子银行有很大一部分交易是在银行间市场进行的,以商业银行为主要交易对手。从资金投向看,西方影子银行一般投资于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较少直接涉猎信贷市场;而我国影子银行的资金使用与传统商业银行业务有较强的同质性和替代效应,资金多投向信贷市场。

三、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对货币供应的影响

根据上文的概念界定和对运营特点的分析,可以看到,当前我国的影子银行体系还处于相对初级的发展阶段,规模较小,依附性较强,其业务领域与传统商业银行存在较大交集,更多地是扮演货币市场与信贷市场之间中介人的角色,尚且难以像西方影子银行体系那样——通过各种证券化产品的创新,能够自成体系地创造信用和流动性。因此,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对货币供应的影响有着不同于发达国家的特点,即通过对商业银行业务的补充、替代、协同、抑制、干扰等效应,影响货币供应的形成,但根本上还难以动摇“人民银行—商业银行”这一模式的统治地位。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一是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产生了一些有较强货币属性的金融工具,模糊了传统货币供应量的概念。尽管我国推出了社会融资规模这一概念,但当前货币供应量的统计仍以银行存款为 核心,除陆续纳入统计的证券保证金存款、住房公积金中心存款和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外,储蓄存款、单位存款等一般性存款是货币供应量的主体,而不涉及非存款类金融工具。事实上,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已经带来了一些具有相当流动性且能够在较大范围内履行货币职能的金融工具,如银行承兑汇票、回购协议、委托存款、担保保函等。这些金融工具的货币性强,容易变现,得到广泛运用,成为传统货币以外新的支付、结算或融资的工具,是比货币更广义流动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金融工具的出现,以及它们与传统货币的频繁转换,模糊了传统的货币供应量统计的范围,也对货币与金融统计的科学性、准确性、敏锐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是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加剧了“金融脱媒”,通过贷款投放派生存款的货币创造机制被削弱。金融脱媒指的是资金的供需不通过银行的存贷款业务而在银行体系外实现调剂。影子银行通过理财产品、委托贷款、信托计划、资产管理、典当贷款等方式取得资金并定向供给资金需求方,绕开银行这一金融中介而直接实现了资金融通,也就不具备银行体系“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派生存款”的这一链式货币派生机制。运用传统货币供给模型M=mB来说明,这一影响可以表述为,影子银行的发展加剧了金融脱媒,银行体系外流转的资金增加,广义上的现金漏损率加大,货币扩张乘数缩小,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功能被削弱。

广义上现金漏损率指银行体系之外流通的资金的占比,而不单指现钞。三是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加大了存款波动,削弱了存款稳定性这一银行货币创造的重要基础。影子银行的发展往往给居民提供了比单一银行存款更为广阔的投资空间,如更多元化的产品类型、更灵活的期限组合和更高的预期收益率,较好地满足了当前我国居民理财意识觉醒而带来的更高的金融服务需求,因而受到社会大众的普遍欢迎。如同一级市场申购股票,资金大进大出而导致的银行存款剧烈波动,公众对影子银行投资产品的追捧也一样加剧银行存款在不同银行之间、在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流动,“存款搬家”现象更加频繁和显著,最终使得全社会银行体系的存款稳定性下降。而存款的稳定性越低,制约银行贷款投放货币派生的约束因素——如存贷比考核的约束、资金备付的约束、期限错配的流动性约束等——就更为显性,货币创造和派生的能力就越弱,传统货币供应的形成将受到制约。

四是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倒逼了利率市场化进程,削弱了商业银行“法定”利差保护下的放贷冲动。当前,存贷款利率管制有所松动但尚未根本放开,仍基本保持“存款管上限、贷款管下限”的“法定”利差水平。“法定”存贷利差的存在使我国商业银行依赖贷款获取收益的经营模式有了可靠的保障,激励了银行的放贷冲动。但另一方面,影子银行发起销售的金融产品大多不受利率管制的制约,往往因具有较高收益率而更受欢迎,对商业银行传统存贷款业务产生了较强的替代效应,并进而对银行

尽管2012年6-7月份,央行允许存款利率适当上浮并两次扩大贷款利率上浮空间,但利率管制的大格局没有彻底改变。恪守的“法定”利差形成冲击,使得商业银行不得不采取各种方式变相调整利率、缩小利差以迎合市场需求,这就倒逼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削弱了商业银行“法定”利差保护下的放贷冲动,传统货币创造功能受到制约。

五是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加大了金融同业往来的空间,将给传统的货币创造机制带来更多干扰。同业往来有多种类型,如根据对象不同可分为银行与银行之间、银行与非银行之间、非银行与非银行之间的同业往来;根据交易类型不同可以分为拆借、存款、代付、投资等多种类型。传统的货币创造理论假定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后,除保留一定的准备金外全部贷款给非金融企业,而各类影子银行的发展给商业银行带来了除上述方式之外的另一条资金运用渠道——同业往来,进而对传统货币供应机制形成干扰。这种干扰的性质视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比如,(1)对于同业存款,当影子银行将资金存放于商业银行时,银行各项存款,尤其是不受准备金政策和存贷比考核约束的同业存款增加,将增强银行发放贷款派生存款的能力。(2)对于同业拆借,当商业银行向影子银行净拆出资金时,商业银行可贷资金减少,货币创造能力受到抑制。(3)对于同业投资,当影子银行购买商业银行的资产包(如信贷资产证券化)时,商业银行的资本占用减少,流动性增强,贷款投放能力得到提升;当商业银行投资影子银行的金融工具时(如二级市场上购买金融债券、签署回购协

最早准备金只是法定存款准备金,后来还包括了超出法定准备金之外的超额准备金。议等),银行可贷资金减少,贷款投放能力减弱。如此种种,不甚列举,概括来说,即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打破了早期商业银行“存款—贷款”的单一业务路径,增加了银行资金来源和资产运用的渠道,从而对传统货币创造机制产生了性质不一的干扰。

四、结论和相关建议

有别于西方发达国家,目前我国影子银行体系有着不尽相同的概念边界、运营特点和影响效应。其范围从传统商业银行中的“影子银行部门”、部分有较强证券化特征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延伸到特定目的的准金融机构;其规模小、证券化程度低、对商业银行依附性强等特点决定它们也有着与西方发达国家影子银行不同的影响效应,如产生了一些有较强货币性的金融工具,模糊了传统货币供应量统计范围;加剧了金融脱媒与存款波动,抑制了商业银行存款派生;扩大了商业银行同业往来的空间,对传统货币供应机制形成干扰等。

美元贬值:多方博弈的货币剧 篇3

美元步入下降通道

始于2002年初的美元贬值在过去5年半的时间里大约贬值了约36%。目前,衡量美元与-篮子货币比价的美元指数跌至了78.3~78.5的区间,为15年来的最低位置。

与主要工业化国家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不同,包括亚洲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至今依然实行的是盯住美元政策,换言之,只要这些国家的货币当局针对美元的汇率管制不变,美元贬值对应其本币就没有广泛的意义。正是如此,目前的美元贬值主要是相对于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货币而言的。

美元之于欧洲货币,可以用糊不上墙的乱泥来形容。目前,欧元兑美元已经冲至1.4以上的高位,占据着1999年欧元面世以来的最高点位。英镑兑美元升至2.02以上的高点,美元跌至26年来谷底。无独有偶,在过去5年多的时间内已经贬值约13.9%的基础上,美元兑日元目前跌至117.2,处于近5年来的高位。另外,澳元和加元目前分别位置在0.89和0.98以上的强势位置与美元分庭抗礼。

应当说,美元在先前5年多的时间中并不完全是低头朝下,特别是在2005~2006年受美联储连续加息的驱动,美元指数曾一度上升了5%,也就是收回了三分之一的跌幅。而如今美元再显颓势,直接原因在于美国次级贷款危机的恶化伤及到国内经济肌体,进而迫使美联储最终终止了收缩性货币政策,并一下将基准利率从5.25%下调到4.75%,而且美联储可能未来再次降息。

理论上而言,当美联储降息时,如果其他国家进行货币政策作出同步和同向操作,无疑将会阻止本币升值的脚步。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欧洲中央银行、英国央行和日本央行等世界三大官方货币管理机构均在日前作出了维持本国利率不变的决定。一边是美联储独力减息,另一边其他央行则无所作为,各大货币对美元的利差随之扩大,从而驱动美元发生了新一轮的贬值。不仅如此,市场普遍认为,伴随着欧元区和英国通货膨胀的回升以及日本经济的持续回暖,三大央行很有可能在未来数月中选择加息(如英国货币政策委员会报告暗示,为了给经济降温,利率将在2008年年初前升至6.0%。日本央行政策委员会委员须田美矢子日前暗示日本央行在不久后将寻求一次加息),美元在同主要货币利差的扩大之中将会进一步走弱。

一个硬币的两面

虽然布雷顿森林会议之后美元不再一手遮天,但美元依然是目前国际经济活动中商品与服务贸易的最主要计价货币,因此,美元贬值必然对各种经济体产生不同的影响。

作为货币输出国的美国进行美元“倾销”无疑能够成为最大的赢家,即美元贬值可以增强美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美国产品的出口,从而减少其贸易逆差。据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统计,美元如果贬值20%~25%,将足以使美国贸易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削减到2%。同时,美元的贬值还将减轻美国的大量对外债务。据英国<经济学家>报道,美元目前的贬值已经使得美国消除了几百亿美元的对外债务。也正是如此,布什政府对弱势美元采取了听之任之的态度。但是,美元贬值又是以冲抵其国内投资环境为代价的。过去几年,每年有3000亿美元从国外向美国投资,但在美元持续走弱的背景下,这笔钱很有可能不再进入或者说甚至抽回,这对于国内储蓄和投资缺口非常大的美国经济而言当然不是好事情。与此同时,由于美国是一个消费和进口大国,美元贬值还可能加大其通货膨胀压力。2007年美国进口额可达2.4万亿美元,随着美元贬值,进口产品的价格必然上升,进而有可能推高美国的整体价格水平。

欧洲国家对于美元贬值可谓爱恨交加。一方面,欧元相对于美元升值可以提升欧元区国家的投资者和其它中央银行对欧元的信心,从而增强欧元在国际金融界的地位;同时,欧元升值还可以帮助欧元区国家抑制物价的上涨,降低通货膨胀,使欧洲央行得以放松银根来刺激经济进一步复苏。但是,欧元的持续升值,必然导致欧洲公司出口成本增加,加重其出口的压力,进而削弱欧元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并最终伤及欧洲经济。据欧洲央行测算,如果欧元升值5%并持续一年左右,欧元区全年经济增长率将下降0.9个百分点。基于此,欧洲央行理事会日前明确表示,欧元汇率现已达到“痛苦临界点”,欧洲国家领导人将在新的七大工业国会议上发布强力宣言,明确指出欧元不能充当美国减少贸易逆差的变量调整工具。

在美元贬值的环境下,亚洲尤其是东亚国家成为了与美国贸易联系中的最主要贸易顺差的发生地。截止目前,美国的贸易顺差中中国约为1500亿美元,韩国为130亿美元左右,日本为64亿美元。顺差的产生带来了这些国家外汇储备的激增。为了平衡贸易关系,东亚国家开始大量买进美国国债,正是如此,美国5300多亿美元的经常性项目赤字中有4400多亿美元是由外国资本提供的,其中的2/3来自亚洲。然而,有多大的外汇储备就必须释放多大的本币进行对冲,美元储备资产的增加已经并会进一步削弱亚洲国家中央银行的货币调控能力和政策的独立性:更要命的是,伴随着美元的贬值,美元储备价值将会严重缩水。以中国为例,1.4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中有70%由美元资产组成,若按2005年7月汇率改革以来美元对人民币贬值7%计算,中国已经发生了6千多亿美元的损失,相当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2%。

左右全球经济均衡的力量

经济与贸易失衡是全球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今面临的最大威胁。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官方解释,所谓“全球经济失衡”主要指,的是美国经常项目逆差庞大,而其他一些经济体其中主要是亚洲新兴经济体则相对应地拥有较大的经常项目顺差。正因如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07年第一次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着重指出,如果希望全球经济失衡得到有序解决,中期内美元就必须大幅贬值以稳定其贸易赤字和外债余额。但与此同时,联合国经济事务部发布的《2007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却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该报告指出,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居高不下,美元贬值将导致包括中国、日本在内的持有大量美元储备的国家转而投资其他货币,这将使美元承受更大压力,有可能进一步导致全球经济失衡的无序调整。

如前所述,美元贬值的确能够缓解美国的“双赤字”状况,从而一定程度上纠正全球经济失衡格局。资料表明,借助于美元贬值,美国2007财政

年度前10个月的财政赤字下降为1573亿美元,远低于上财年同期的2396亿美元,不仅如此,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由于出口较进口以更快的速度增长,美国贸易赤字已经由2007年年初的每月600多亿美元减少到如今每月的590亿元左右,而且出现了逐月递减的趋势。但是,如果企图通过美元贬值达到全球经济实现均衡的目标不仅不现实,而且会将结果引向反面。

数据显示,目前美国经常账赤字大约占其国内生产总值8%,要完全抹平这一窟窿,以实际汇率计,美元需要贬值20%~30%,但客观分析,这种美元大幅下跌可能并不符合逻辑。据计算,美元贬值20%意味着、欧元兑换1.50美元,1美元兑换94日元和6.4元人民币,而美元贬值30%对应的数字则分别为1.70、83和5.6。如果美元果真跌至如此水平,有关国家必然强烈反对,并大举干预汇市。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对解决美国赤字乃至全球失衡问题当然无济于事。

更何况,全球化已经改变了汇率、贸易以及宏观经济影响之间的传导机制。国际清算银行和美联储近期所作的研究都清楚地说明了这一转变。随着全球化的加深,国际贸易在世界GDP中的份额不断上升,目前已接近30%,市场份额的争夺日趋激烈。在这种情况下,汇率调整的影响更多地表现为企业利润的起落,而非各国市场份额的消长。

进一步分析,美元贬值的速度与幅度如果过大和过快,其对全球经济的威胁也必然发生。一方面,美元长期疲软势必加剧全球流动性过剩,即在其他国家对冲货币增加的情况下,流动性“过剩”极有可能发展成为流动性“泛滥”。另一方面,美元贬值速率过猛将增加风险溢价并使全球的泡沫性金融市场失常,即美元贬值将使得以美元计价的资产相对于外国投资者变得廉价,从而吸引外国投资者大量买入,进而拉高这些资产的价格。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相比于美元对欧元大幅贬值而言,由于中国实行盯住美元政策,美元对人民币贬值受到了抑制,结果造成了人民币对欧元实施了“间接性贬值”。资料显示,在过去一年左右的时间里,人民币对欧系(欧元、英镑)货币贬值了3%,这种结果非常容易燃起欧洲对中国的怒火。欧元区一直都是贸易惩罚的急先锋,无论是在鞋子,纺织品还是家电产品上,都对中国大打出手,如果美元贬值让欧洲企业在中国遭遇折损,欧洲将会采用更加严厉的手段来限制中国的货物进口。试想,即便美元贬值让美国赤字遁形消弭,但作为最大的新兴市场国家中国与另一经济巨人的欧盟发生频繁龃龉,世界经济的均衡从何谈起?

因此,我们的结论是,美元贬值过快将影响全球经济的稳定,但渐近贬值有助于修弥全球经济失衡。不过,实现全球经济的基本均衡有赖于主要经济体的共同调节。对于美国而言,主要是提高国内的储蓄率,欧洲国家则应该维持低利率以刺激消费需求,日本应该继续并加强财政政策对投资的激励作用,大多数亚洲顺差国家应该逐渐放松汇率管制,加大其货币对美元升值的灵活性。

“美元危机”是个伪命题

未来美元继续走软已经是不容怀疑的事实了。标准普尔公司预计,美元汇率直到2011年才有望稳定下来,由此,许多人认为“强势美元”目前已经死亡,美元的持续贬值可能导致美元的“崩溃”。但笔者并不认同这种推断。

按照更为广义的理论,经济增长在长期决定了一国货币的软硬程度,其内在背景是,国家经济增长快,则产出能力提高,货币所对应的物质准备增加,因而币值走强。虽然今年以来美国经济受到了次贷危机的冲击,但其基本面却是非常健康。据美国商务部日前公布的最终修订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美国经济按年率计算增长3.8%,为去年第一季度以来的最大单季增幅。尽管这一增速略低于原来估计的4.0%,也低于经济学家们普遍预计的3.9%,但远高于今年第一季度的0.6%。布什称,数据证明美国经济正欣欣向荣。无独有偶,包括美联储在内的多家权威机构认为,2008年美国经济仍将维持在3%以上,从而成为阻止美元沦落的重要前提。

“美元危机论”实质上是说美元有可能会被欧元、英镑甚至日元所替代,直至退出目前的核心位置。不过,无论,是欧盟还是日本,在经济增长上目前显然无法取代美国,亚洲(不含日本)的崛起也暂时在经济总量上无法与美国匹敌。因此,至少在短期,美元崩溃是不大可能的事实。进一步而言,由于美元贬值,不少国家特别是亚洲国家中央银行的确存在着“去美元化”现象,但必须看到,对于新兴市场或转型经济体而言,中央银行的声誉依然存在有限的市场认可度,钉住某个强势世界货币有利于维系其货币信心,有利于赢得汇率改革的时间。那么,除了美元,这些国家还能认同什么货币呢?

实际上,目前美元贬值并没有超出美国和美元持有国的承受范围,而一旦美元贬值出现恶化,各方力量都会投入干预的武器,毕竟美元的基本稳定牵及着全球所有国家的经济利益。对于亚洲国家而言,如果美元贬值导致本国货币升值过猛,将会义无返顾地抛出大量本币买进美元,进而从外围阻止美元下滑的速度;对于欧洲国家而言,统一的利率杠杆即借助于减息的力量就可以遏制美元贬值的节奏;而在美元生产国美国政府眼中,只要美元贬值助涨并恶化了国内的通货膨胀,其大规模干预将不可避免。1977年9月到1978年10月1年多的时间里,受油价不断上涨的影响,加之经济的增长乏力,美国对外贸易由顺差滑入逆差境地,美元对主要货币汇率出现了高达16%的大幅下跌。美元疲软导致进,价格大幅攀升,通货膨胀率一下子从原来的6%跃升到了8%以上,到1979年底,通胀率更是进一步上升到了10%的水平。当年的10月6日,美联储开始实行非传统的新货币政策来消除通胀,即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哪怕导致利率水平大幅上升也在所不惜。那一年,美国货币当局入市干预了几次。而作为上次汇市干预的参与者,美联储前高官、国际经济研究所学者泰德,杜鲁门预言,5年之内美国政府必定会再度入市干预,不管是因为汇市秩序遭到破坏,还是因为美国再也无法承受伙伴国对其政策的批评。

美元的货币供应量 篇4

资本是逐利的,而随着世界性的货币可自由兑换的发展,资本的可自由流动程度也越来越高。这种资本为了追求暴利而产生的流动也就是所谓的热钱的流动,再加上热钱所在国政府的配合,经常会给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秩序造成很大的混乱甚至是金融危机。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本币升值过程也正是热钱投机逐利最热的时候。20世纪的日元升值过程就是一个很好的可借鉴的经验。20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日本对美国的出口额迅速增长,美日贸易逆差迅速扩大。美国贸易逆差的急剧扩张,美国参、众两院多次召开会议讨论贸易逆差问题,受到贸易逆差“损害”的利益集团反应尤其激烈。美国国内对贸易逆差问题的争论直接导致了美国政府对美日双边贸易失衡问题态度的巨大转变,于是日本成为当时“治理”贸易逆差最主要的对象。为改变贸易失衡,1985年9月G5(美、日、德、法、英五国集团)的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达成“广场协议”(Plaza Accord),规定日元和马克等货币应大幅升值以挽回被高估的美元价格。随后各国对外汇市场进行联合干预,售出美元,买进本国货币,使美元汇率持续大幅下降以解决美国的巨额贸易赤字问题。“广场协议”中同时规定要求各国调整利率。此后,日元从1985年2月的1美元兑换236日元升值到1987年的最低1美元兑换120日元。日元大幅度升值首先直接打击了日本的出口。1985年日本的出口总额为419 557亿日元,1987年下降为333153亿日元。从1993年2月至1995年4月,当时克林顿政府的财政部长贝茨明确表示,为了纠正日美贸易的不均衡,需要有20%左右的日元升值,当时的日元汇率大致在1美元兑120日元左右,所以,根据美国政府的诱导目标,日元行情很快上升到1美元兑100日元。以后,克林顿政府对以汽车摩擦为核心的日美经济关系采取比较严厉的态度。到了1995年4月,日元的汇率急升至1美元兑79日元,创下历史最高记录。而此时日本政府采取了错误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使房地产价格和股票价格暴涨(董睿琳,2007)[1]。日元升值的结果是把日本20多年的发展财富转移到了美国。

20年后,由于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的快速扩张,中国便成为美国要“治理”贸易逆差问题的主要对象,而且美国人克莱因已经提出主要针对中国和人民币汇率问题的“广场协议II”,试图通过逼迫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来削减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就像20年前美国对待日本一样,美国政府现在也再一次拿汇率开刀,对人民币汇率不断施加压力。

二、日元、人民币升值对经济影响的比较

(一)对美贸易

1985年以后20年来,美日双边贸易的发展很让美国人失望。首先,1985-1995年,美元对日元持续大幅贬值。但是,与美元贬值相伴随的,不仅有美国对日本出口的增长,还有美国从日本进口的增长,而且美国从日本进口的增幅还稍快于美国对日本出口的增幅,“广场协议”后这20多年间美元/日元汇率变动与美日双边贸易的变动完全不符合美国人的预期。其次,在1995年美元对日元升值之后,美国对日本的出口确实出现了一些收缩,似乎符合汇率升值影响出口的理论,但理论无法解释1995年以后美国从日本的进口不仅没有大幅增长,实际上还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收缩。从美国对日本的出口和美国从日本的进口的时间序列进行综合比较分析,似乎它们的变动与时间变量的相关度更大而与汇率的波动没有太多相关关系。[2][3]

与此相似的是,自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美元/人民币汇率从2005年6月的8.2765升值为2008年6月的6.8591(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在两年的时间里,人民币升值超过了17%。但是,在2005年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的美中双边贸易中,美国逆差、中国顺差的格局从来都没有被打破(见图1)。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

从图1中可以看出,中美贸易顺差显著地运行在一条上升通道之中,而且具有规则的周期波动性。尽管美国一直寄希望于通过美元对人民币的贬值收缩美国对中国的双边贸易逆差,但是美国人的这种希望却未能实现。尽管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在某个特殊的时间段内也确实有收缩,但是,这种收缩常常只是一种短期调整,美中双边贸易差额严格地运行在一个上有阻力线、下有支撑线的上升通道之内,而且,这个通道的波动区间相当狭窄。上升通道说明,汇率的变动没有影响到美中双边贸易中美国对中国逆差的增长。

(二)房地产市场

1985-1989年,日本土地评估额达到GDP的2.5倍,从1986年起日本的资产价格经历了5年的持续上涨时期,这是因为1985年“广场协议”签订之后,日本银行下调了贴现率,货币供应量增长率超过10%,已超过了实际经济需求,从而有一部分货币供应量游离于实体经济之外,成为房地产和股票投资的资金来源,间接导致了资产价格上涨。1985年东京的商业用地价格指数为120.1,但到了1988年就暴涨至334.2,涨幅为178%,大于此期间日元升值的幅度43%(数据来源:日本银行网站)。房地产价格暴涨导致企业和个人都纷纷投资和投机房地产。人们从银行贷款购买房地产,然后再用房地产做抵押再去购买房地产,造成了大量的重复抵押和贷款,并加剧了房地产价格的暴涨,以当时的价格计算,东京的土地价格就相当于整个美国的土地价格。然而,1991年日本泡沫经济破灭,股价和房地产价格同时开始暴跌,并一直持续到现在。日本国土交通省在2005年3月23日发表的当年1月1日的“公示地价”表明,尽管东京、名古屋、大阪等大城市部分区域的地价出现了上涨的势头,但全国的平均地价依然在继续下跌。其中,住宅用地价格同比下跌了4.5%,商业用地价格同比下跌了5.6%,连续14年下跌。与1991年相比,住宅地价已经下跌了46%,基本回到了地产泡沫产生前的1985年的水平。商业用地下跌了约70%,为1974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稳步升值,虽然房地产业受到国家宏观政策、房地产供给和需求关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是房地产业景气指数从2005年6月的126.63上升至2008年3月的132.2,上升了4.4%;房地产业景气指数的最高点为141.1,对应的最高涨幅为11.5%(如图2)。房屋价格销售指数从2005年6月的105.4上升至2008年4月的110.1,涨幅为4.5%;房屋价格销售指数在2008年1月达到最高点111.3,对应的最高涨幅为5.6%(见图3)。

数据来源:Wind资讯。

数据来源:精讯资讯。

(三)股票市场

“广场协议”后,五国联合同意美元贬值,从此日元兑美元大幅升值拉开帷幕。截止1986年9月,日元兑美元汇率为153∶1,月均升值2.41%。快速升值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日经225指数相应滞后13个月,第一阶段出现在1986年3月至1987年10月,这是受汇率对经济基本面影响传导的滞后性所致。这一阶段,因预期日元升值而出现的短期投机性资本规模变化较小,对日本资本市场资金供给没有产生短期大幅度影响。汇率对日经225指数的传导需要通过影响经济基本面实现,因而具有较长的滞后期。在这一阶段,日经225指数上涨43.5%,平均每月涨幅为2.3%,与日元兑美元汇率上涨幅度基本相当。股市平稳上涨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

在第一阶段日元兑美元汇率大幅上升的基础上,日元升值的步伐有所放缓。截止1988年11月日元兑美元汇率升值趋势出现拐点,日元累计升值20.7%,月均升值0.8%,升值速度明显放缓。在这一过程中,日元汇率达到并超过均衡水平。

日经225指数相应的第二阶段出现在1987年10月至1989年12月。在此期间由于前一阶段财富效应的释放,市场资金开始大规模向资本市场转移,证券需求不断放大。在此期间日经225指数上涨70.9%,月均涨幅2.7%,明显高于第一阶段2.3%的上涨幅度,并且涨幅大大高于同期日元的升值幅度。股市快速上涨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

日元兑美元汇率以及日经225指数分别在1988年11月和1989年12月出现拐点。截止1990年5月,日元兑美元汇率小幅贬值13.4%,日经225指数大幅下挫33.7%。其后,日元贬值阶段结束,日经225指数暂时企稳。[4]

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升值了17%,平均每月升值不到0.5%。从图4中可以看出,从2005年6月到2006年8月人民币升值了3.8%,月均升值0.27%。在这期间,上证指数从1 080.93点上涨到1 658.63点,上涨了53.4%,平均每月涨幅为3.8%,远高于人民币升值幅度。此后,随着人民币的加速升值,截止2008年6月累计升值大约13.6%,月均升值约0.6%。在2006年9月至2008年6月期间,上证指数最高上涨至6 124.04,最高涨幅为269%。随后由于央行采取持续的从紧货币政策,不断提高存款利率和准备金率,上证指数下调为2008年6月的2736.1点(图5)。尽管如此,上证指数还是上涨了65%

数据来源:Wind资讯。

数据来源:Wind资讯。

中日股票市场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区别主要是因为两国的经济存在很大差异,当时日本的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2位,是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1985年的对外净资产达1298亿美元,平均GDP增长速度不到5%,最高为6.8%,股票市场的市值在全球股市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而现在的中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增长的初期,经济总量和对外贸易额占世界总量的比重与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平均GDP增长速度在10%以上,年平均对外贸易增长率在20%以上,在中国的投资收益率也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这样就存在很多投机因素,也是所谓热钱容易牟利的地区,所以中国股票市场指数的增长速度远高于日本,同时波动幅度也很大。

三、日本经济泡沫破灭的原因及中国的经济形势分析

从以上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尽管国情不同,但是在整个本币的升值过程,我们却与日本经历着相似的处境。这样,日本经济泡沫破裂的教训我们也就更应该引以为戒了。

(一)日本泡沫破裂的原因分析

日本经济泡沫的破灭,是和美国逼迫日元升值的政策、国际热钱的搅动和当时日本政府采取了错误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密切相关的。投机基金即热钱或游资进入日本市场后,购买日本股票和房地产,大量涌入的热钱刺激了日本经济蓬勃发展,1985年“广场协议”签订之后,日本银行又下调了贴现率,货币供应量增长率超过10%,已超过了实际经济需求,从而有一部分货币供应量游离于实体经济之外,也成为房地产和股票投资的资金来源,间接导致了资产价格上涨,股市和房地产也“发疯风”一样的上涨,到了通货膨胀的边缘。我们看下面的例子,假设美国的投机基金即热钱或游资在1983日元升值前已经预知了美国的对日经济政策,以1∶240即用100亿美元兑换成24 000亿日元,到1988年初,股市和房地产的价格疯狂上涨,按当时的房地产价格指数算比1985年上涨178%,那就是66 720亿日元,这时,日元升值到1∶120。这些热钱把日本的房地产和股票在1年中抛售完,然后兑换回美元,那么,就是556亿美元!在这5年时间中,仅仅是100亿美元热钱就净赚456亿美元。突然离开的巨额外资就导致了日本经济的崩溃,即“泡沫经济破灭”,这就是日本常说的:“失去的10年”。日本经济由通货膨胀到通货紧缩,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二)中国目前经济形势分析

中国综合实力的增长和国力的增强威胁到了美国的根本利益和“世界第一”的权威。他们的目的很明确,控制中国的核心技术,进行世界性的技术垄断,同时趁汇率没有变化之前以美元套取人民币,迫使中国央行大量发行人民币以应付大量的货币兑换需求,为拖垮中国经济打下伏笔。

大量的恶意牟利的国外财团的资金涌入中国,需要兑换大量的人民币,使得国内人民币的流通数量大大超过中国人民所积累的财富数量。而这些人民币全部投入少数领域,表面上是拉动了中国的经济,使国内的消费量变大,实际上也使得资产价格大幅上升,使得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社会购买力急剧下降。据Wind咨询统计,自2006年8月份开始,全国各地市场食用油价格震荡上扬,米价、面价、菜价及副食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攀升,使得CPI和PPI连续两年以来持续走高。宏观调控并没有稳定房价,相反,导致了房价的节节攀升,通货膨胀正在步步逼近我们。这一轮的通货膨胀是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发出的,可能还不被某些人承认,但它实实在在已经来临了。柴米油盐、水电油汽的轮番涨价和全面涨价,千千万万的普通市民将要付出更多的财富以维持和原来一样的生活水准,中国的高房价也间接地是由普通城市居民来买单。

人民币在国际市场受到美元的攻击,已经升值17%,而且,还有继续升值的空间。中国的贸易顺差将在人民币的升值中逐渐缩小,国际市场的风险已在加剧。而国内市场生活必需品的全面涨价,将直接影响消费。最后,逼迫央行加大人民币的发行量,中国的通货膨胀就此爆发,这种危机也可能近在眼前。

我们国家的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甚至经历了比当年日本更加疯狂的上涨,这也为热钱的出逃打开了更大的空间。而随着中国房地产市场价格与股票价格指数的疯狂被推高,那些热钱撤离的时机也越来越近。据Wind咨询统计,目前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投资有136万亿美元,其中只要有1%即1.36万亿美元涌入中国进行投机经营,按当时的汇率1∶8.28计算,中国就要发行11.26万亿元人民币。现在人民币升值了17%,他们再以1∶6.86的汇率用手头的人民币套取美元,他们将换回1.64万亿美元,中国的外汇储备0.28万亿美元就成了这些热钱的投机所得,而中国这么多年充当血汗工厂所挣来存在国库中的2800亿美元1分不剩。当初为应付这1.36万亿美元而发行的11.26万亿的人民币的突然撤离将给中国经济以沉重的打击,经济泡沫的破灭而引起的恐慌情绪将在社会上蔓延。

四、政策建议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货币的升值过程中,应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条件下的逐步升值,减小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使得那些短期流动的热钱没有套利机会,减少热钱流动给国内经济带来的冲击。

1.成立专门的国家汇率监管机构,来监管与调控人民币的汇率变化趋势,加强对外资的监管,控制境外热钱的流入与流出速度,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由于人民币升值,境外巨额资本通过各种方式非正常流入中国,增加了国际收支不平衡与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境外热钱的流入还加大了潜在金融风险,将对中国股市、楼市以及国民经济产生重大影响。有关部门可以通过与其他国家合作(如与离岸金融中心当局签署包括反洗钱、反避税、信息交换等内容的协议)和国内有关部委的相互协作,加强对外资企业的外汇监管和对外汇流向的监管,消除“热钱”流入与流出对经济的冲击。

2.采取适当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既要保证经济的稳定增长,又要防止全面通胀的发生。扩大内需的同时,继续保持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同时积极探讨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道路,避免疯狂炒作之后热钱出逃带来的对经济的冲击。日本的教训告诉我们,当局在面临货币升值的时候应该谨慎地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宏观经济政策的失误对经济造成的损失要比日元升值本身对经济的影响大得多。

美元偏弱 资源货币“逞强” 篇5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数据显示,1月11日1美元对人民币6.6216元;1月12日,1美元对人民币6.6128元;1月13日,1美元对人民币6.5997元,突破6.60重要关口,三度创下汇改以来新高。市场不由猜测,在对外缓和贸易压力,对内缓和通涨压力的双重推动下,人民币汇率在2011年是否会复制日元汇率在1970年代的走势呢?

高傅财富俱乐部研究部认为: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国内外宏观和微观因素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但是,这绝不是预示着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将易于把握;相反,正如我们在去年6月汇改后提出的,人民币对不同货币的汇率将出现明显的分化,投资者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理的外汇投资策略。

首先,因为美元走势变动是人民币升值的最大背景,我们先分析人民币对美元的历史走势。去年美元整体偏弱,为了保持有效汇率的稳定,人民币必须升值。自去年6月19日开始至8月9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汇改新政的推动下升势明显(从6.83升至6.76)。8月中旬至9月初,人民币汇率进行了一次调整,兑美元汇率曾一度降至6.8,同时在这期间发生了日本政府出手打压日元汇率等事件。

日元的异动降低了外汇市场对人民币的关注度,人民币的升值压力暂时缓解。9月初开始,随着中国贸易顺差的进一步扩大,外汇储备在持续上升,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已经不再是一个单一的汇率事件,欧洲、美国及一些比较权威的货币机构均开始发表不满人民币升值幅度的言论,尤其是在美国中期选举前期,以奥巴马为首的民主党为了争取民意,在人民币汇率等很多方面表示出了强硬态度。人民币汇率在当时还是顺应了国外的压力而重拾升值步伐,但在升值幅度方面受到了严格控制。

进入2011年,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中国对外贸易预计会继续扩大,在外汇储备及贸易顺差等多重压力下,人民币国际化步伐会走得更快一些。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的一个主要表现就在于外汇市场对人民币需求量将上升。在很多方面这种需求已经得以体现,比如在香港发行的人民币债券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热捧;在香港发行人民币股票和小QFII也已经提上议事日程。同时,中国央行的货币紧缩调整政策至少持续到今年第三季度,紧缩的人民币对宽松的美元的优势进一步凸现,汇率进一步上升的趋势性条件已经具备。

从外围看,在今年奥巴马总统的新年致辞中已经发誓振兴美国经济。我们有理由相信,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美元的持续宽松和贸易政策的收紧将继续迫使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然而后市的发展将不会象美国的政客们的期望如此简单,我们认为今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在5%左右,而其升值路径将走“进三退二”的方式。货币当局也会考虑货币工具中利率,汇率和货币供应的组合运用。这些因素都决定了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将出现一个一波三折的向上走势。

总体而言,在利率优势的对比下,我们认为人民币对欧元,英镑,日元等零利率货币仍将保持整体强势。 但是,欧元由于欧元区危机需要更长时间消化而可能更现弱势;日元在短期内的投机性波动更大,这些都是需要我们额外关注的。

另外,以澳大利亚元,加拿大元为代表的资源货币,整体而言,由于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对资源商品的旺盛需求,我们认为资源货币在今年将依然保持强势,但由于中国开始货币收缩,其对人民币的弹性将有所降低。

美元的货币供应量 篇6

从2006 年起,中国外汇储备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全球外汇储备的最大持有国。继2009年4月突破2万亿美元之后,2011年3月,中国外汇储备总额突破3万亿美元,约占全球外汇储备的1/3。然而当前中国这一巨额的外汇储备并没有为中国政府、央行及各界带来喜悦,相反却给我国带来诸多困扰。从国内来看,外汇储备的巨额扩张大大增加了对其持有的成本,并易引发通货膨胀以及货币政策失灵。从国际角度来看,当前我国外汇储备资产主要是以金融资产为主,而在金融资产中又以美国国债为主。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日益显露,美元霸权仍为其主要特征。为摆脱危机,美国实施非常规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债务规模急剧膨胀,这在帮助其经济走出衰退的同时,亦导致美元不断贬值,使得我国外汇储备面临很大的缩水风险。本文在此背景之下,从国际货币体系失衡的角度剖析了中国外汇储备过度增长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国际货币体系的非均衡性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最根本原因是国际货币体系的失衡,由于现行的牙买加体系并没有摆脱“特里芬两难”,单一美元本位这一主要特征决定了其固有的非均衡性缺陷,且直接导致本位货币国家——美国与非本位货币国家之间的经济失衡,以及由此引起的世界经济失衡。

(一)单一美元本位的不均衡

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仍以美国为中心,美元是本位货币,在国际金融和贸易领域处于主导地位,外围国家对美元形成高度依赖,致使美国经济状况对世界经济的影响非常大。但是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美元仍面临着“特里芬难题”:一方面,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国对外经济规模扩大导致持有的美元增加,这就要求美国通过国际收支逆差来实现,其结果是美国大量输出美元,美元贬值;另一方面,作为国际货币又要维持币值稳定,因而美国并不能持续逆差,这使美元陷入了两难境地。但是在现行的牙买加体系下,美联储拥有国际货币的发行权,并且发行不受约束,仅需服务于美国国内的经济需求,这造成本位货币国家与非本位货币国家之间的经济失衡。尤其在决定美元供给和货币政策时,并没有充分考虑美元与世界经济发展的平衡关系,导致了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对其他国家,尤其是金融市场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的金融稳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二)汇率制度的不均衡

国际汇率制度失衡亦是国际货币体系内在不稳定性的表现。随着牙买加体系取代布雷顿森林体系,浮动汇率制代替了固定汇率制,少数主要发达国家开始实行独立浮动汇率。发达国家在此过程中凭借其经济发展优势,使汇率制度与本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保持一致,并进一步通过汇率调整掌握着全球资源配置和国际竞争力调整的主动权,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的滞后性与依赖性,不得不实行带有固定性质的钉住汇率制度,钉住美元及其他主要发达国家的货币。这显然会加剧其国内外经济的失衡,给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使得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陷入被动,也加大了受国际游资冲击的可能性。在多元化储备货币体系下,美、日、欧等主要货币国家的汇率波动,极易导致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对发展中国家尤其不利。

(三)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的不均衡

当前,各国政府仍然面临着国际收支调节问题。按照国际金融理论,一国国际收支均衡应该是维持与该国宏观经济相适应的合理的经常账户余额。为此,政府有必要使用支出增减等宏观经济政策来使国际收支保持合理的结构。而在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之下,国际收支出现逆差后,各国因其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实施的逆差调节机制亦有所不同。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储备不足,在其经常项目出现长期逆差时,只能通过暂时性的引进短期资本来平衡逆差,而很难通过汇率调整或紧缩国内经济来进行调节。与此同时,美国作为储备货币发行国,则可以长期吸引短期资金的流入来弥补经常项目逆差,同时大量输出美元。当其外债积累到一定程度时,过大的偿债压力会引发货币贬值。国际收支逆差调节的不对称性使资金在全球的流动出现扭曲,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缺乏对大量短期资本流动进行监控和管理的有效机制,资本大规模频繁无序流动必然会增加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导致发展中国家政府失去对本国金融的控制力,造成这些国家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

(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职能的不均衡

IMF自成立以来,在加强国际货币合作,稳定汇率以及促进国际收支调整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随着世界经济与国际货币和金融形势的发展,IMF的某些职能已越发显示出其不均衡性,这主要表现在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在IMF领导权中占主导地位,而IMF作为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重要载体之一,并未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IMF中发达国家占主导地位的格局,不利于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因而不易维护公正合理的国际金融秩序,同时也暴露出IMF应对金融危机的缺陷,其金融援救属于事后调节,先前缺乏一种有效的预警监控机制,无法有效地监督成员国的经济政策,进而维持国际金融秩序。IMF往往以美国等大出资国的利益为衡量标准去考虑和制定政策,以它们的金融制度去度量其他国家,而发展中国家又没有发言权,所以IMF形同虚设,也缺乏足够的财力来为国际范围内流动不足的国家提供贷款,无法有效地履行充当国际最终贷款者的职能。

二、中国外汇储备的“美元困境”

国际货币体系的非均衡性无论是对发达国家还是对发展中国家都有很大影响。当前中国高度融入世界经济,作为一个新兴发展中大国,在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主导下,近几年连年实现双顺差、高储蓄,进而导致巨额外汇储备。尽管一定规模的外汇储备在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防范国际金融风险等方面会起到积极作用,但是高额的外汇储备一直是被视为“双刃剑”,大幅增加的同时会给国内外经济造成很多负面影响。

(一)中国外汇储备的发展概况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外汇储备的发展经历了几个不同阶段。上世纪80年代末以前,我国外汇储备总量很少,大部分年份外汇储备余额不超过50亿美元。90年代初期,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外汇储备有了一定积累,1990年年底外汇储备规模首次突破100亿美元,随后我国经济进入快速增长时期,这带来了外汇储备的持续增加。1996年外汇储备规模首次突破1 000亿美元。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贸易顺差及外商直接投资也相应增长,国际收支连年实现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我国外汇储备开始进入大幅度增长阶段。从2006 年起,中国外汇储备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全球外汇储备的最大持有国。继2009年4月突破2万亿美元之后,2011年3月,中国外汇储备总额突破3万亿美元(如图1所示),约占全球外汇储备的1/3。

(二)中国外汇储备的“美元困境”

与中国的“双顺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连续出现“双赤字”。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政府相继出台了包括7 000亿美元金融援助计划在内的经济刺激方案;同时,美联储于2009年3月大举收购美国国债,实行非常规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在帮助本国经济走出衰退的同时,亦导致政府债务规模急剧膨胀,美元不断贬值。作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和国际储备货币发行国,美国此举必然通过利率和汇率的波动,影响国际资本流动和进出口贸易,从而影响到其他国家经济,中国未能幸免。中国巨额外汇储备在一定程度上起因于失衡的国际货币体系,而增加的外汇储备又反过来受制于美元,面临缩水的风险,同时对国内经济也产生一系列的负面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资料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

资料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美国财政部/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TIC 注:2009.6、2010.12为修正前数据,2009.6*、2010.12*为修正后数据。

1.资产缩水。

此轮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比重虽然有所下降,但是其绝对比重仍然较高。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公布的数据,2011年第2季度,美元占全球官方外汇储备资产比例依然高达60%。目前,我国拥有约3.2万亿美元的巨额外汇储备资产,其中主要以金融资产为主,而在金融资产中又以美国国债为主,占了1/3左右。我国从2008年9月开始首度超过日本成为美国国债第一大海外持有国。据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报告(TIC)显示,截止2011年9月份,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规模总计11 483亿美元,从近几年变化趋势来看,总体上有减持趋势,但变化并不明显,如图2所示。2011年8月6日标普将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由“AAA”降至“AA+”,评级展望负面,中国将因此面临外汇储备缩水风险。

2.金融安全。

一国外汇储备增加意味着在外汇市场上,对外汇的供给大于需求,而对本币需求大于供给,因而本国货币相应升值,外国货币相应贬值。因此,在持续的贸易顺差及外汇储备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人民币面临很大的升值压力。自1994年1月到2011年10月人民币兑美元累计升值幅度达到34%,与此同时美元指数则基本一路走低,如图3所示。

资料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汇通网:http://www.fx678.com/rates/usdChart.html

人民币与美元的这种相对变化趋势吸引了国际热钱的大量涌入,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的《2010 年中国跨境资金流动监测报告》,2003-2010年,我国经济总体呈现高速发展势头,人民币升值预期进一步强化,“热钱”合计净流入我国近3 000亿美元。热钱的大量流入会直接冲击我国的金融体系,从而威胁国家的金融安全。由于我国金融市场还存在一些漏洞,如金融制度尚不健全、金融政策尚不完善以及金融市场尚不完整等,热钱的进入一方面造成国内流动性过剩,进而引发资产价格泡沫的膨胀,增加了国内金融市场风险;另一方面,热钱的大进大出对我国的经济稳定与安全亦造成严重威胁。

3.通胀压力。

外汇储备的较快增长意味着外汇占款在较快增加,央行为了进行外汇冲销而投放大量基础货币,相当于向市场投放了与之相等的人民币。截止2011年10月,我国3.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按现行汇率换算就有20.75万亿元的基础货币被投放到市场,这意味着货币供给量大幅度增加,国内物价不断上涨,自2009年以来消费价格指数一路攀升,如图4所示;同时,基础货币增加导致国内流动性过剩,推高了我国股票、房地产等资产价格,吸引了大量国际游资的进入,从而继续推高我国外汇储备总量,形成恶性通胀。为避免通货膨胀,央行采取提高利率的紧缩政策,这又会吸引更多的国外资金流入,结汇后又会形成更多的基础货币投放,通货膨胀压力会进一步加大。

4.宏观调控难度加大。

为有效控制货币供应量,防止因大量购买外汇而引发资产泡沫,中央银行要采取经常性的对冲操作措施,来对冲增发的货币量。随着外汇储备的增长,央行被动投放的基础货币在高速增加,加大了通货膨胀压力,使央行货币政策有效性与独立性削弱,并进一步加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使央行调控货币政策的空间越来越小。主要对冲工具包括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再贷款与再贴现等,2006年以来央行多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但是这一政策工具反应比较灵敏,对经济的影响较大,不易经常和轻易采用。另外,央行在对冲操作中也可能采取公开市场操作,发行央行票据,这虽然冲销了部分过剩的流动性、紧缩了银根,但同时又导致人民币利率水平上升,进一步刺激了投机性外汇的流入。因此,随着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扩大,以及资本管制的逐步放松,央行的冲销成本越来越高,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也越来越弱。

资料来源:东方财富网:http://data.eastmoney.com/cjsj/cpi.html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积极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前已述及中国外汇储备的大幅度增长与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失衡不无关系,因此为减轻外汇储备过度增长所产生的负面效应,中国首先应当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当前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是一个极其漫长、复杂的过程,“特里芬两难”使得任何一国的货币在充当唯一的国际货币时处于两难境地。因此,中国应该倡导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从而避免主权信用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缺陷。为此,中国应从参与区域货币合作做起,积极参与东亚金融合作,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人民币国际化,以改革当前美元一家独大的不合理货币体系。在此过程中,中国应进一步加强与主要贸易国,尤其是东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货币互换,完善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从而削弱美元在进出口贸易中的影响力;与此同时进一步深化国内金融市场改革,开放国内资本市场,阶段性地实现人民币迈向区域性货币的目标。

(二)完善对外经贸战略,改善国际收支平衡

我国巨额的外汇储备来自于国际收支的双顺差,其中经常项目顺差的产生是粗放型的,主要出口产品价格低廉,但是能耗较高。因此,应当促进加工贸易尽快转型升级,对高耗能、低层次的加工贸易规模加以控制,抑制其顺差的增长;同时适时扩大进口,以改善国际收支平衡。这在降低外汇储备增速的同时,还可以缓和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也是适应我国经济拉动内需、促进经济转型的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在资本项目顺差方面,应当提高实施“引进来、走出去”对外发展战略的水平,更好的实现从数量到质量的转变,鼓励更多的企业“走出去”;同时逐步放松资本项目的管制,鼓励居民对外投资,提供用汇便利。

(三)优化外汇储备币种结构

我国外汇储备结构单一,美元资产占相当大的比重。前已述及持有的美国国债占我国外汇储备总量的1/3左右,其中的中长期债易受美国通货膨胀、美元贬值等的影响,存在较大风险。为了防范汇率风险,我国应该根据国际收支的具体情况以及全球经济与金融市场的变化,逐步削减外储中的美元占比,适当增加欧元、日元等币种在我国外汇储备中的比重,并根据储备货币发行国的经济、金融状况以及本国对外贸易和金融支付需要,及时调整和重新安排储备币种结构,实施外汇储备币种的多元化。与此同时,适当增加黄金储备、石油、有色金属等战略性能源储备和粮棉油等重要商品储备。高速发展的经济对各种基础资源需求巨大,随着世界范围内能源的逐渐紧缺,保障能源供应已是一国经济发展所必须面临的问题。在大宗商品价格较低的时期,可以适当利用外汇储备分批次购买能源和其他大宗商品;同时,结合国内扩大内需的需要,亦可将储备资产投资于基础设施、先进设备制造和技术等领域,以进一步缓解外汇储备过多的问题。

(四)积极推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

继续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灵活性,发挥汇率对调节国际收支的积极作用。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有序推进,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本次国际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候,许多国家货币对美元大幅贬值,而人民币汇率保持了基本稳定,为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全球经济逐步复苏,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进一步巩固,经济运行已趋于平稳,有必要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放宽人民币的浮动空间,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这不仅可以降低公众对汇率失调的心理预期,而且可以增强汇率对外部经济失衡的调节能力,汇率的双向自由波动也有利于提高市场参与者防范风险的能力,并且能够抑制套汇型短期投机资本的流入。中央银行有选择性的干预,在不同阶段可以设定一定的目标区间,只有当汇率超出这个目标波动区间时才进行干预,进而减少贸易顺差到外汇储备的直接转变。

摘要:在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主导下,中国近几年连年实现双顺差、高储蓄,进而导致巨额外汇储备,其中美元资产占据很大比例。美国作为国际货币发行国,近几年实行各种经济刺激政策且毫无约束,在帮助其经济走出衰退的同时,亦导致美元不断贬值,这使得我国外汇储备面临很大的缩水风险。本文从国际货币体系失衡的角度剖析了中国外汇储备过度增长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国际货币体系,外汇储备,美元困境

参考文献

[1]余永定.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和中国外汇储备资产保值[J].国际经济评论,2009(5-6):12-18.

[2]张明,何帆.美元贬值背景下外汇储备的结构调整[J].中国金融,2006(10):63-64.

[3]张明.次贷危机对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冲击[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6):74-80.

[4]王三兴,杜厚文.东亚地区超额外汇储备的深层次原因探讨[J].经济研究参考,2009(2):48-56.

[5]徐克恩,鄂志寰.美国金融动荡的新发展:从次贷危机到世纪性金融危机[J].国际金融研究,2008(10):4-10.

[6]张博.中国外汇储备管理优化研究[D].辽宁大学博士论文,2009.

[7]严玉华,我国外汇储备高增长的深层次原因探析——基于国际货币体系失衡视角[J].时代金融,2008(6):14-15.

[8]王群琳,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实证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8(9):73-79.

建立超主权国家货币替代美元探讨 篇7

1.1 国际储备货币的定义

储备货币 (Reserve Currency) 是指一国货币当局所长期持有的一种具有国际清偿力的资产, 广义的国际储备包括自有储备和借入储备, 一般所说的狭义国际储备货币是指自有储备, 主要包括一国的货币性黄金储备、可自由兑换的外汇储备、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普通提款权 (GDRs) 以及特别提款权 (SDRs) 。

1.2 国际储备货币的作用

首先, 当一国出现暂时性的国际收支困难时, 国际储备无疑是比痛苦的国内经济政策调整更好的一个选择。其次, 国际储备是各国干预外汇市场、维持汇率稳定的重要工具。当本币汇率出现上浮趋势时, 可以采取购入储备, 抛出本币;反之则采取相反策略。再次, 国际储备货币是一国对外借款和偿债的信用保证, 拥有被各国普遍接受的、可自由兑换的储备资产可以增强其他国家对本国货币价值稳定的信心。

2. 现行国际储备货币格局不合理

2.1 现行国际储备货币格局被以美国为首的少数发达国家所垄断

尽管自1999年欧元诞生以来, 就形成了以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并存的多元化国际储备货币格局, 但美元仍是国际储备货币的主体, 没有任何一种货币能与之相抗衡, 美元是国际计价标准、国际结算手段、国际支付工具, 当前的国际储备货币体系对美元过分依赖:2007年, 美元占世界外汇储备的64%, 欧元占26%;美元在国际外汇市场交易量中所占份额为43.2%, 欧元占19.5%, 日元占8.3%, 英镑占7.5%;美元在IMF特别提款权中所占的比重为44%, 欧元、日元、英镑的比重分别为34%、11%、11%。此外, SDR数量的分配也是极为不合理的。

2.2 国际储备货币格局一直未能摆脱特里芬难题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 美元凭借先天优势依旧承担国际关键货币职能, 美国则依然是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 不断地在维持美元信心和国际收支逆顺差之间进行权衡博弈。20世纪60年代后期著名的经济学家特里芬就提出了通过世界货币的逆差输出来满足国际清偿力的需求不具有可持续性, 它直接导致了以美元为国际储备中心货币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最终瓦解。这也是以主权国家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矛盾, 当前的国际储备货币格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正在重复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某些特征, 而全球经济失衡与次贷危机就是国际储备货币格局内在矛盾的外在体现。

3. 关于国际储备货币改革建议———以SDR作为超主权国家货币

3.1 追溯特别提款权

特别提款权 (Special Drawing Right, 简称SDR) , 是IMF各成员国在普通提款权之外可以使用资金的一种特殊权利。1970年发行之初由其含金量来定值, 当时规定35特别提款权单位等于1盎司黄金;到1980年演变成“一篮子”5种货币 (美元、德国马克、日元、法国法郎和英镑) 作为定值标准, 这5种货币按其国家在国际贸易和金融体系中地位的变动而每5年对其权重做出相应调整。目前的SDR由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四种货币组成一个货币篮子 (Currency Basket) 。

3.2 做大做强特别提款权

第一, 扩大SDR的发行规模。目前SDR的规模约为500亿美元, 这一数字和国际贸易与投资的规模相比甚微。G20伦敦峰会指出, 增加SDR的发行量是为IMF增资的基础。当然在增资规模上要将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阶段及人均GDP水平等指标纳入考虑范围, 区别对待, 不能采用简单地以外汇储备的多少来确定出资规模的方法, 这既不现实也不公正。

第二, 拓宽SDR的使用范围。这首先需要将SDR的分配与会员国的份额脱钩。受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伯格斯坦的替代账户的启发, 可以在IMF内部设置一个替代账户, 让不愿继续持有美元的国家将手中的美元转换成SDR后存入这个账户。其次, 逐步建立起SDR与其他货币之间的清算关系, 积极尝试发行以SDR计值的金融资产, 努力推动SDR在国际贸易、国际投资中采用SDR计价等都是拓宽SDR使用范围的具体方法。

第三, 完善SDR的定值方式。当前SDR的定值仍是根据SDR产生之初几大经济体在全球经济中的所占的比重来加权计算的, 但现在这种货币篮子已不再符合目前的世界经济发展格局了。可以将GDP作为SDR定值权重的考虑因素之一, 将更多的大国货币纳入SDR定值的货币篮子中, 如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货币, 这样才能提高SDR的代表性, 使其得到更广泛的使用。

摘要: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其发表的题为《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的文章中, 提倡在特别提款权的基础上建立一种超主权储备货币, 以打破现行的美元霸权。这一提议一经提出就立刻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应, 其中尤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热烈拥护。本文就是在此基础上, 从国际储备货币的内涵出发, 通过分析当前不合理的以美元为主的储备货币格局, 进一步提出以SDR为过渡建立超主权国家货币替代美元的一点建议。

关键词:国际储备货币,改革,超主权国家货币,美元

参考文献

[1]周小川, 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Z].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2009-03-24.

[2]赵振国,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之路[J].金融经济, 2009 (5) .

[3]闰小娜, 国际货币体系的变革之路:众里寻他千百度[J].当代世界, 2009 (5) .

[4]马克思, 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144.

美元的货币供应量 篇8

长期以来, 传统的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供应量与物价存在着稳定的正相关关系, 即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引起物价的上涨。然而,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却出现了高货币供给增长率与低通货膨胀率并存现象。1985—2005年, 中国货币量M2平均增速达24.98%, 而同期GDP增长速度平均为9.96%, 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平均上升6.07%。1998年、1999年和2002年货币增长速度与物价上涨率呈现负相关关系, 1996—2000年即使货币增长速度下降, 但仍超过了物价上涨率与经济增长率之和, 难以验证原来的结论。美国经济学家麦金农教授曾对中国的市场化过程做过详细研究, 并把在中国出现的高货币供给增长率与低通货膨胀率并存现象称为“中国之谜”。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 我国实行了宽松的货币政策, 大量增加货币供给, 而物价并没有相应大幅上涨, 反而呈现下降趋势, 消费价格指数 (CPI) 从2009年2月开始出现负增长, 直至11月才有所增长, 这充分说明货币供应量与物价间并非存在稳定的正相关关系。因此, 对货币供应量与物价非常规关系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

二、我国货币供应量与物价非常规关系的文献综述

近年来一些学者关于“中国之谜”提出了不同的解释:赵留彦、王一鸣 (2005) 等对费雪交易方程式进行变化推导, 据此得出在GDP增长率相对稳定的情况下, 造成高货币供应增长率与低通货膨胀率并存的原因只能是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谢平 (1994) 、易纲 (1995) 等分析了中国高货币供应量与低通货膨胀并存的现象, 易纲指出中国超额货币的存在使货币增长率大于通货膨胀率与GDP增长率之和, 而大量超额货币没有引起我国通货膨胀率的大幅上升, 其原因在于我国存在的货币化进程;刘伟、李绍荣和李笋雨 (2002) 、石建民 (2001) 、伍志文 (2003) 等人通过引入资本市场来分析高货币增长与低通货膨胀并存问题, 他们认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制度创新弱化了从货币供应到通货膨胀间的传导机制, 从而造成我国出现高货币增长率与低水平通货膨胀并存现象。

分析以上观点, 不难发现, 由于更多地从某个解释变量的修改或某个新的解释变量的引入出发, 因而缺乏系统性, 同时也忽视了对新增货币供应的流向分析。因此, 本文首先分析新增货币的流向问题, 之后分别从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视角分析货币供应量与物价非常规关系。

三、我国货币供应量与物价非常规关系分析

(一) 新增货币供应量的流向分析

一般而言, 央行在总体上控制着一国的货币供应规模。新增货币供应主要有以下几种流向:一是被实体经济扩张所吸收, 这部分货币供应通过对消费和投资而影响到物价。这部分货币供应量的规模对物价的影响程度最为重要;二是未能进入实体经济的货币量, 这部分的货币供应相应进入以资本市场为代表的虚拟经济, 通过对资产价格的影响而对物价水平产生间接的影响;三是因储蓄、对外投资等而产生的货币漏出, 这部分货币供应对物价没有太大影响。

在分析货币供应与价格水平时, 往往以费雪交易方程式MV=PY为依据, 前提假设充分就业并且新增货币全部流入实体经济。只有在充分就业情况下, 且货币流通速度保持不变, 新增货币全部进入实体经济时, 货币供应量的增减才能带来物价的同方向变动。在分析货币供应量与物价关系时, 考虑新增货币供应的流向问题。

(二) 货币供应量与物价非常规关系成因分析

1.基于货币供给角度的成因分析

(1) 新增货币供应进入实体经济, 主要带来两方面影响:一是对当前实体经济的影响, 也就是即期效应。新增货币供应通过银行的短期贷款进入到企业, 增加了企业的流动资金规模。企业则将这部分资金主要是用于简单扩大再生产, 在短期内增加了商品的供给, 而当商品需求并没有得到相应增加时, 会引起商品供求的变化, 商品的供给大于需求, 从而会使价格水平上涨。二是对今后实体经济的影响, 即滞后效应。这部分新增货币供应主要是以中长期贷款的形式进入企业, 并没有对企业当前的流动资金产生影响, 而企业将这部分资金用于长期投资活动, 主要是一些生产周期长或投资回报期长的行业。这类商品由于本身生产技术或环节的特性会使某段时期的需求量产生积聚, 引起对商品的需求在某一时点大量增加的现象, 而价格水平变动方向则取决于那时相应商品的供应能否满足大量的消费需求。因而, 进入实体经济的货币供应对于物价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即期和滞后效应的大小, 同时也增加了价格水平变动的不确定性。

此外, 进入实体经济的货币供应也并非一定会对价格水平产生影响, 这主要是与货币供应以哪种角度进入经济系统有关。如果是从需求的角度进入经济系统, 那么其对价格水平的作用性质就取决于就业程度与竞争程度, 如竞争激烈且潜在生产能力大, 那么价格水平会下降, 因为这时的供给弹性要大于需求弹性;如竞争程度弱且就业较充分, 那么价格水平会上升。如果是从供给的角度进入经济系统, 且就业不完全充分, 那么一定会导致价格水平的下降。这是因为, 虽然从供给角度进入经济系统, 也会因此产生相应的新增需求, 但因此产生的新增供给却是要远远大于新增需求的。假设毛利润率是30% (包括货币资本利息、利润和原有资本的折旧等) , 那么每新增一单位的货币供给, 市场上就会新增1.3单位的产品供给, 假设其他方面的货币供给关系和流通速度不变, 结果一定是价格水平下降。

(2) 新增货币进入以股市为代表的虚拟经济, 主要是对物价水平产生间接影响。虚拟经济与资产价格联系密切, 虚拟经济繁荣则资产价格高涨, 反之价格低落。由于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资本回报率存在差异, 所以两者的不同收益率会造成货币流向变动。当虚拟经济资本回报率高于实体经济时, 虚拟经济会挤占新增的货币供应或吸收已有的并处于实体经济的货币量, 从而引起资本产品需求的增加, 并导致资产价格上涨。而资产价格高涨一方面使流通在实体经济中的部分货币量流向虚拟经济, 造成实体经济领域的投资不足, 影响到最终产出, 从而造成物价上涨;另一方面使居民的投资需求增加, 相对减少了居民的消费需求, 从而改变商品的供求状况, 最终引起物价上涨。在一个成熟的经济体系中, 虚拟经济占有的货币比例是不断提高的, 如今用于虚拟经济交易的货币量数十倍甚至数百倍于实体经济的交易量。因此, 以资本市场为核心的虚拟经济对货币供应量的分流效应是在分析货币供应与物价关系时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2.基于货币需求角度的成因分析

货币需求主体是指微观领域中发生货币需求的那些最基本的主体元素, 我国货币需求主体主要分为企业和个人。由于货币需求主体的行为模式各不相同, 因此, 持币动机也多样化。借鉴西方货币需求理论把中国货币需求主体的持币动机分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安全动机和投资动机。除安全动机外, 其他动机的划分与凯恩斯关于货币需求动机的描述基本一致, 而安全动机是我国货币需求主体所特有的经济行为, 指为了回避风险、保证安全而持有货币的动机。在币值稳定时, 货币成为保存其剩余资产的首选形式, 这部分货币一般以准货币的形式存在, 执行着货币储藏手段的职能。我国除了满足交易动机等基本的货币需求以外, 还有相当一部分货币纯粹是为了安全、保值而持有, 并不会进入投资领域。

交易动机等货币需求会影响消费, 从而对物价产生影响。由于传统生活习惯影响, 多数居民倾向通过储蓄累积而不是信用贷款进行消费结构的升级。尤其在金融危机背景下, 居民收入不稳定性加剧, 未来预期悲观, 将会使居民交易动机货币需求减少, 预防动机货币需求增加, 从而造成储蓄过度消费不足, 最终引起物价变动。我国所特有的安全动机货币需求也会相应增加, 从而造成消费和投资的减少。受资本市场深幅调整和经济下滑等因素影响, 企业和个人投资意愿明显减弱, 因而投资动机货币需求也会减少。总的来说, 经济萧条时期我国货币需求的变化, 一是使居民储蓄增加和消费减少, 进而造成总需求减少, 引起物价变动;二是使企业和居民投资减少, 进而造成总供给减少, 引起物价变动;三是使新增货币供应剩余, 影响货币均衡状况, 从而引起物价的变动。

四、结论

新增货币供应主要流向实体和虚拟经济两大领域, 进入实体经济的货币能够使物价同方向变动, 也就是货币供应的正效应。而进入虚拟经济的货币量则会相应挤占经济体系中已有和新增的货币, 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物价同方向变动, 即货币供应的负效应。可以说, 货币供应量的增减能否带来物价同方向变动取决于不同货币流向对物价的影响程度。从货币需求角度来说, 我国的货币需求主要有交易动机和投资动机货币需求等, 这些货币需求通过作用于消费和投资而最终影响到价格水平。

货币供给的变化, 既可能引起价格水平同方向的变化, 也可能引起反方向的变化, 即二者之间存在非常规关系。价格水平的具体运动方向, 取决于货币供给增加时的实际经济情况, 只有具体分析, 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总之, 货币供应与物价非常规关系的存在对我国推进金融改革和制定正确的金融宏观调控政策,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而以资本市场为核心的虚拟经济对新增货币供应的分流效应也是在分析我国货币供应与物价非常规关系时值得深刻思考的问题。

摘要:伴随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大量增加, 我国物价并没有同步上升, 甚至还呈现下降趋势, 这有悖于传统货币数量论所认为货币供应量与物价之间存在着稳定正相关的观点。通过对新增货币流向的分析, 发现以资本市场为核心的虚拟经济对货币供应量的分流效应, 并从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视角分析我国货币供应量与物价非常规关系, 得出进入虚拟经济的货币会产生货币供应的负效应, 我国特有的安全动机货币需求也是引起物价非常规变动的因素的结论。

关键词:货币供应量,物价,货币供求

参考文献

[1]柳欣.资本理论——有效需求与货币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2]夏丹阳.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4.

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分析 篇9

一、基础货币

基础货币又称高能货币或强力货币, 它是由银行体系的存款准备金和银行体系外各部门持有的现金两部分构成。流通中的通货及银行准备金与公众及银行的意愿有关, 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 不易于控制。但它们之和是基础货币, 却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不论存款转化为通货还是通货转化为存款, 基础货币都保持不变。正是由于这种稳定性, 中央银行在控制货币供应量方面通常把重点放在对基础货币的调控上。事实上, 货币当局只要能够有效地控制其资产负债表中影响基础货币变动的诸多因素中的一项, 就能够达到控制基础货币的目的。也就是说, 尽管中央银行不能完全控制影响基础货币供应的所有因素, 但基础货币仍然具有较强的可控性。我国的基础货币具有以下的作用一是基础货币中的存款准备金x与金融机构的库存现金CIV之和是金融机构流动性L。二是匀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共同决定货币供应量。

我国基础货币投放的三个主要渠道是外汇占款变动、公开市场操作和再贷款。1994年以后, 中国执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实际上是执行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政策。近年来, 由于人民币大幅度的升值, 国际资本纷纷以各种形式流人中国, 给人民币造成越来越大的升值压力。为保持外贸出口竞争优势, 保证经济的平稳增长, 外汇管理当局不得不通过在外汇市场上收购多余的外汇来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由此增加了等额的基础货币投放。

正是由于外汇收购的刚性, 使央行无法实现对基础货币的控制。实际上, 这一问题在现阶段并没有对货币当局调控货币供应量构成太大的压力。原因有三:第一, 我国中央银行已基本上完成了货币政策的调控工具由以直接调控工具 (贷款限额等) 为主向以间接调控工具为主的转变。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 中国人民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主要渠道是对金融机构货款, 现在人民币公开市场和外汇公开市场已经成为中央银行吞吐基础货币的主要渠道, 中央银行完全可以通过两个公开市场进行灵活对冲操作, 来实现对货币供应量的调控。第二, 我国目前的外汇储备己经超过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而过高的外汇储备会引发许多副作用。因此, 从长期的角度看, 无论是中央银行还是政府决策部门, 都不会允许外汇储备的增长率长时间高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实际上中央银行出台的越来越多的放松外汇管制的措施, 都已经表明了这种意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 汇率的适度调整将是下一步的选择。第三, 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还是一个扩张型的货币政策。通过收购外汇的方式投放基础货币, 至少与当前货币政策的基本方向是相同的, 因此, 对中央银行实现货币供应量目标还不会构成太大压力。

二、货币乘数

由于任何一点上的货币供应量都可视为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的乘积, 基础货币既定时, 货币乘数是至关重要的变量。货币乘数又称货币扩张倍数或货币扩张系数。是指中央银行投放或回笼一单位的基础货币, 能使货币供应量增加或减少的倍数。货币乘数K= (1+c) / (rd+rtt"+e+c) , 其中, c为通货比率, t为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比率, e为超额准备金与活期存款的比率, t"是t的二阶导数, rd, rt分别是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的准备金比率。法定准备率rd和rt是由中央银行直接控制的。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比率t及通货比率c是由公众行为决定的。而超额准备率e则是由商业银行的行为决定的, 它们都不受中央银行的直接控制。但中央银行可以对它们实施间接调控。例如:央银行可以通过改变贴现率或基础货币存量来影响利率水平, 从而间接影响商业银行和公众的行为, 进而引导这几个变量朝着它希望的方向变动。同时, 更为直接的, 中央银行也可以通过主动调整它可以直接控制的rd和rt来促使货币乘数朝着它希望的方向变动, 以便调整货币供给量。

我国货币乘数呈现出波动的状态。狭义货币乘数M1先降后升, 1996年为最低, 广义货币乘数M2则基本上一路上升。造成这种波动的原因, 我们认为除了金融体制改革因素外, 主要是改革法定存款准备制度和大幅下调法定准备金率的影响。我国的中央银行从1984年~1998年3月中旬, 实行的法定存款准备制度是两个账户的管理方式, 即法定存款准备金账户和备付金账户。法定存款准备金是央行的资金来源, 金融机构一般不能动用, 如要进行支付清算, 只能从备用金账户中进行。从1998年3月21日起, 我国对法定存款准备制度进行了改革, 把准备金和备付金两个账户合并为法定存款准备金账户, 实行一个账户管理, 与国际接轨。

三、货币流通速度

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理论基础是货币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 其认为, 货币需求函数可表示为MD=PQ/V, 而在市场均衡条件下MD=MS, 故而可得:MS=PQ/V。因此在货币流通速度V稳定的情况下, 货币当局可通过控制MS来控制名义收入PQ从而通过对MS的调节来调控国民经济。也就是说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前提是货币流通速度稳定。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导致同等规模的货币存量只能引致更低规模的货币流量, 而货币流量的降低则表现为较低的名义需求, 名义需求不足自然导致物价下跌、失业增加, 使得货币供应量与宏观经济目标的关系变得不稳定。

四、相关性

相关性是指中央银行选择的中介目标必须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有稳定、密切的关系, 中央银行通过对中介目标的控制和调节, 就能够促使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具有相关性是选择中介目标的首要标准, 只有对最终目标的实现具有直接、稳定的, 并且可以预期影响的中介目标才具有有效性。

把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与作为最终目标的通货膨胀及实际经济增长相联系的是货币流通速度, 其理论基础就是货币数量论。根据货币数量理论, 一定的货币供给量M对商品所产生的名义需求的大小与货币流通速度V的高低有关。流通速度越高, 意味着单位货币在购买商品时所产生的名义需求越大, 从而一定的货币供给量M对商品所产生的名义总需求MV也就越大。人们把MV称为流通速度指数化的货币供给量。而从商品市场供求角度看, 当名义总需求MV大于名义总供给PY时, 商品市场供不应求, 名义产出PY随之增加:反之, 名义产出随之减少。当商品市场均衡时, 有MV=PY (1) , 这就是货币数量理论方程的绝对值式。对这个公式求全微分, 可得:dM/M+dV/V=dP P+dY/Y (2) , (2) 式左边的货币供应增长率d M/M与流通速度变动率dV/V之和称为流通速度指数化的货币供应增长率, 右边的通货膨胀率dP/P与实际产出增长率dY/Y之和就是名义产出增长率。因此方程 (2) 的含义是, 流通速度指数化的货币供应增长率决定并等于名义产出增长率。这就从理论上说明了货币供应量、特别是流通速度指数化的货币供应量增长与物价及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高度的相关性和严格的数量关系。

五、可控性

可控性指的是中央银行通过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 能对该金融变量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节, 能较准确地控制金融变量的变动状况及其变动趋势。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取决于基础货币B和货币乘数的可调节性。基础货币由流通中的通货和银行准备金构成, 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 不易于控制。但是它们之和, 却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因为不论存款转化为通货还是通货转化为存款, 基础货币都保持不变。再从货币乘数角度来看, 货币乘数又称货币扩张倍数或货币扩张系数, 是指中央银行投放或回笼一单位的基础货币, 能使货币供应量增加或减少的倍数。主要取决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通货比率、定期存款比率和银行超额准备金率等四个指标并与这四个指标都呈反向变动关系。这四个变量都不受中央银行的直接控制。但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对它们实施间接的调控。例如,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改变贴现率或基础货币存量来影响利率水平, 从而间接影响商业银行和公众的行为, 进而引导这几个变量朝着它所希望的方向变动。

六、可测性

可测性指的是中央银行能够准确获得该指标准确的资料数据, 定期对它进行核算。从统计技术角度看, 我国货币供应量具备完全的可测性。自1994年10月开始, 中央银行按季向社会公布货币供应量统计数据。1997年, 我们实现了全科目上报统计制度。1999年初以来, 中央银行每月中旬以新闻的形式对外公布上个月的货币供应量统计数据。

但由于我们国家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转轨时期, 经济的货币化程度、金融资产的发育程度可以说处于急剧的变动当中, 从而影响了货币供应量指标的可测性。

1. 货币在境内外的流动加大。

从人民币流出来看, 近几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度的提高, 人民币流出境外已形成一定规模。对我国来说, 这一部份流出境外的货币应从流通中的货币中扣除。从外币的流入来看, 外汇存款也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其属于具有一定流动性的金融资产, 因为外汇存款能影响投资和消费, 反映总需求的变化, 尽管它在我国市场上不能直接进行支付, 但很大一部分经过结汇和兑换, 可以转化为人民币现钞和存款。并且外汇还具有价值储藏的功能。从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趋势看, 外汇存款的流动性会上升, 对总需求的影响会逐步加大。所以这部分外汇存款应计入我国货币供应量。

2. 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 金融市场出现了一些新的金融资产。

与货币供应量统计相关的有:短期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债券回购等。从发行者角度看, 短期金融债券构成了特定存款机构的负债, 可划入货币供应量的范围。我国的商业承兑票据市场特别是银行承兑汇票市场规模发展很快。2002年累计鉴发的银行承兑汇票和融资额分别为1.5万亿元和2.1万亿元。银行承兑汇票的发行者实际上是金融机构, 持有者是企业和单位, 其流动性也较强, 类似短期金融债券, 应划入货币供应量的范围。

3.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 出现了证券

公司、投资基金公司、住房资金管理中心、担保公司、养老基金公司、期货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 它们的一些资产构成了货币供应量。它们对部分存款性机构进行清理整顿, 所以吸收的存款不应包括在货币供应量之内。例如保险公司业务的发展使保险存款增长较快, 对货币供应量影响较大。

美元贬值人民币成储备货币? 篇10

例如,布什政府迅速推出总额为168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通过增加退税刺激消费和投资:美联储除不断向金融市场注资以增加流动性外,还大幅降低利率以挽时局。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突然因流动性不足濒临破产,伯南克和美联储官员深夜拍板,决定紧急向该公司提供300亿美元贷款,并同意摩根大通公司低价并购贝尔斯登。

这些对策为美国经济避免“深度衰退”提供了可能。布什政府和美联储目前的乐观估计是,随着这些措施效果逐渐显现,美国经济可望在今年下半年恢复活力。但也有经济学家认为,美国住房、金融市场的危机将继续扩大并相互影响,最终将使整个美国经济基本面受到冲击,从而演变为经济的“深度衰退”。

美国长达十年的经济增长周期是否已经走到尽头,未来是继续繁荣还是陷入衰退?现在下断语可能还为时尚早。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表示,从目前的状况看,美国经济正处于一个十字路口,既具有恢复上行的可能,也有继续恶化的风险,关键是看美国政府一系列刺激经济增长的措施能否发挥作用。

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经济陷入衰退,不可避免会对世界经济产生冲击。受美国经济增长乏力的影响,世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纷纷调低了对欧洲、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预期。新兴经济体受影响程度相对较轻,但问题的严重性也不容低估。此外,美国政府的现有经济对策加速了美元贬值步伐,从而推动国际粮食、能源等价格上涨,使许多国家面临通胀加剧的严峻考验。

据《香港信报》报道,投资专家罗杰斯认为美国目前的信贷泡沫危机,是有史以来最差,估计最少五至八年才能将问题解决,他还批评联储局大幅减息是杞人忧天,除了拖累美元外,还造成高通胀恶果,预期美元将失去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反之长远来说,将可能被升值潜力甚高的人民币取代。

罗杰斯认为,近期商品价格稍为回落,只属暂时性质,由于全球商品正出现求过于供的情况,长远来说价格会不断上涨:他表示,计人通胀因素后,金价应升至二千美元一盎司的合理水平。

罗杰斯批评联储局的减息行动,造成美元弱势及推高通胀,他相信美国通胀情况较公布数字还要差,甚至会出现二次大战后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他又抨击联储局出手拯救贝尔斯登,是妨碍市场自由运作的造法。罗杰斯相信,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势将消失,短期可能会被欧罗取代,而港元亦应与美元脱钩,即时自由浮动。长远来说,当人民币能够自由兑换时,人民币则有望成为国际间的储备货币,罗杰斯不讳言已经开始沽售手头上持有的美元。

罗杰斯认为,人民币是现阶段最安全的投资,预期人民币未来十年的汇价将大幅升值。投资大师罗杰斯还在香港表示,美国的次信贷危机已蔓延至汽车和信用卡等其他领域,泡沫情况相当严峻,预计完全解决相关危机要耗时五到八年。

罗杰斯对美国经济及股市前景非常悲观,并称美国的通胀问题可能比公布的数据更为严重,未来美联储可能被迫掉头加息以遏制通胀。他再次重申美联储出手拯救贝尔斯登的做法并不恰当。

罗杰斯还认为,港元不应该与任何货币挂钩,长远来说应该被可自由兑换的人民币取代。罗杰斯表示,他相信美元弱势至少会持续至明年,因为其作为国际货币及外汇储备货币的角色逐步转弱。如果世界各国急于在短时间内寻找美元的替代货币,欧元将会是各国的首选,但长远而言,最终能取代美元的只能是人民币。由于中国经济体系相当庞大,并且拥有充足的外汇储备及贸易盈余。他同时指出,由于商品市场供不应求,近期商品价格回落只是暂时的,长远来看商品牛市会持续。他认为油价会持续上升15年之久。未来油价必定可达到每桶150美元。

当务之急盯住美元?

中国经济融入世界也进入了对外依存度走势开始调头转向的阶段。美国作为中国第一出口大国,随着世界经济多元化趋势的发展,其在中国出口中的比重已连续2年下降。在美国受次信贷危机影响下,中国独立发展能力增强,同时出口市场多元化发展取得较大进步的情况下,人民币为何仍要盯住美元,对这一问题的理解,有助于我们理解当前的人民币升值态势和对未来的发展预测。中国继续保持盯住美元的策略,本人认为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首先,美元不断贬值是美国有意为之。这种现象说明美国仍具备超强的左右汇率能力,在美国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中,它国无出其右。美国为化解次信贷危机对国内金融体系的冲击,大力扩张了国内货币体系的流动性,希望通美元贬值增强其国内经济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其他国家虽然普遍面临通胀压力,面对扩张的美元流动性,只能被动吸收。IMF报告指出,截至2007年第四季度,美元储备的绝对值升至历史新高。

其次,美元仍是国际贸易主要结算货币和国际储备货币。在国际贸易结算方面,美元在国际贸易结算中所占比重虽然不断降低,但仍占主要地位。美国的国际贸易只占到全球的16%左右,但美元的国际结算仍占全球的50%以上,远超欧元的比重。在国际能源上,美元作为石油标价与结算的制度已延续40余年,非一朝一夕所能改变。从长期看来,欧元有望在国际贸易结算范围和比重上取得和美元相当的地位,但要取代美元在国际结算中的地位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在国际储备体系中,除了欧元可以挑战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外,其他国际储备货币比重很小,且通常保持较高的稳定程度,根本无法撼动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由于大幅度降低美元比重的会导致各国外汇储备更大幅度的缩水,影响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不利于各国经济健康发展。因此,虽然欧元的比重不断上升,但各国央行大量抛售美元增持欧元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各国央行储备个币种所占比重的调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美元在各国央行储备中所占的绝对地位不会轻易改变的。

上一篇:微波数字化改造方案下一篇:大数据与数字品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