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景观

2024-05-10

创作景观(精选八篇)

创作景观 篇1

1 “概念”与“概念”设计及设计“概念”

1.1 “概念”

从哲学观念上讲,“概念”是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是逻辑思维的最基本单元和形式。它是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在人们头脑中的概括和反映,人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从事物的许多属性中,抽出本质的区别性特征,加以抽象和概括就形成概念。

1.2 “概念”设计和设计“概念”

“概念”设计没有具体统一的定义,它最初于20世纪60年代始发于意大利,又称为“观念设计”。《设计词典》将其归纳为一种以形象进行设计描述,设计构思不拘泥于具体的形式,是一种具有抽象化、理想化、抛开物质因素和技术因素的设计描述过程和方法,是一种满足精神范畴的设计活动。

设计“概念”是“概念”设计的核心内容。如果说“概念”设计是一篇文章,那么设计“概念”则是这篇文章的主题思想。在景观设计过程中,“概念”设计是一种重要的设计方法,它的核心——设计“概念”是联系目标与结果的桥梁,是解决问题的手段,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升设计品质的有效方法之一。

2 “概念”设计的创作程序——以重庆市大渡口区百花公园“概念”设计为例

“概念”设计的创作程序可以分为“从分析到概念,从概念到形式”两大阶段(见图1)。

重庆市大渡口区位于重庆市主城区西南部,东邻巴南区,南与江津区隔江相望,西、北与九龙坡区相接,是重庆市都市发达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2.1 从分析到概念

2.1.1 现状分析阶段

调查研究过程是设计方案的孕育过程,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必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所获得的基础资料是设计分析的主要依据。在这个阶段,设计师既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也要讲求合理的工作方法,才能有效的完成设计任务。现状分析阶段包括基础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现场踏勘、分析等工作内容。

基础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尤为重要,在进行实地调研之前,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寻找并阅读与基地相关的各种资料,在调研之前做到心中有数。

在进行实地调研前,需准备有比例的地形图,在现场踏勘时,设计师应根据自己对基地的理解对相关因子进行调研,并进行简单的记录,同时可以借用照片、影像对基地的现状进行记录,以备分析之用,除了详细的观察,客观记录外,设计师还需要与周边潜在的使用人群进行交流,从中得到一些有用的信息。

设计师通过现场踏勘以后,还需要整理资料,并采用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分析各影响因子的优势和劣势,并以图示的方式表达,最后对项目用地给出综合评价,提出影响基地的主要问题。

百花公园的调研工作是严格按照以上顺序进行的。设计团队通过对百花公园基础资料,包括基地历史发展沿革、周边相关规划(大渡口绿地系统规划、崖线公园规划、控规)等资料进行详细的了解后,确定现场踏勘的主要内容,包括综合现状、地形地貌、生态敏感区域、道路交通、周边用地性质、周边用地发展态势、人流来向、自然人文要素、视线、活动类型等影响因子。通过详细的现场踏勘,并进行客观分析,综合考虑各种相关因素的优劣势,在此基础上提出影响设计项目的六大问题,分别是眺望点的单一、场地活动的缺失、植物层级单一、缺乏文化、构景要素和手段的单一、与城市的分离的问题(见图2)。

2.1.2 设计“概念”创作阶段

1)设计目标的提出。

百花公园经过详细的综合分析后,设计师针对目前影响基地的六大主要问题,结合对未来基地空间形态的初步构想提出设计目标。设计目标是指导“概念”设计的依据,表达应尽可能的简洁明确,使人容易理解并接受。百花公园设计目标采用言简意赅的表达方式,以雅俗共赏的诗句表达其目标,使各种阶层的人都能够理解。其目标如下:“外览胜景、内聚活力,崖山森林、红色记忆,翠壁彩台、绿色共享。”短短几句话,将项目所涵盖的六大问题与对策表达的清楚完整。

2)设计“概念”的创作。

设计目标提出后,设计师需要在目标的指引下,依据现状分析的主要问题提出寻求解决问题和实现目标的设计“概念”,并转化为设计结构。设计“概念”的创作需要设计师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头脑风暴”,激发创作思维,由此获取大量的设想,为项目寻找多种解题思路,最终形成一个初步的设计“概念”。初步的设计“概念”经过设计团队的多次讨论、修正后最终形成一个相对合理的设计“概念”。在百花公园的“概念”设计中,设计者根据对现状综合问题的解读,认为公园在自然的河流与充满活力的城市之间,是一个“融合”城市与自然的公共空间,提出生态性与参与性并重的设计“概念”,形成“一轴三区三环四线”的设计结构。这一设计结构在设计目标的指导下,针对现状六大问题提出的六大对策,并根据基地的特点在空间上进行功能分区,使六大系统在空间上有所对应。

2.2 从概念到形式创作阶段

如果说设计“概念”的创作是核心骨架的搭建,那概念的转化过程则是将抽象的“骨架”转化为生动具体的“形象”。设计师根据设计“概念”,在各种设计思想和原则的指导下,合理地进行功能分区,组织驾驭各种设计要素,在三维空间体系中巧妙地化解矛盾,并对各种可能的构图形式进行选择,从而形成满足设计“概念”的设计方案,然而设计方案的优劣需要在生态、功能、美学、文化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评估,通过综合讨论,仔细推敲,才能使设计方案不断地得到完善和深化,最终得出合理的设计方案。

百花公园是通过“多次推敲、综合比较”得出最终的平面构图形式,其对生态、功能、美学、文化等原则均做出了良好的回应。最终的方案平面构图根据功能分区,选择沿用基地原有的建筑布局的肌理,采用几何与曲线形相结合的构图方式,并经过艺术化处理,使之具有优美的功能形态;同时基于生态学原理,充分利用现状保留的乡土植物,适当增加部分观赏性植物,丰富植物层级;最后以雕塑的形式融入地域文化要素,引发人的联想,是对设计“概念”最佳的诠释,因此被确认为最终的构图形式,至此,抽象的设计概念转化为生动具体的形式。

3结语

“概念”设计创作过程是一种螺旋上升的思维过程,它的设计特点在于能全面激发设计团队的创作能力,提升景观设计的质量。针对我国目前景观设计行业的设计现状,提高各类设计团队的市场竞争力,提倡“概念”设计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然而,“概念”设计不过是一种程式化的设计方法,真正要提升我国景观设计的质量,最根本的在于充分调动设计团队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和把握创作程序的规律性,合理地运用各种先进的设计理念进行实践创作,通过不断地总结以获得自身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晓俊.风景园林设计[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2]金广君,林姚宇.论城市设计创作的主体、过程和方法——以大庆市商务核心区城市设计概念研究为例[J].城市建筑,2004(3):73-78.

[3]叶强.景观工程设计的“概念”释义方法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7,27(4):37-39.

创作景观 篇2

关键词:类型学;景观摄影;风光摄影;无表情外观;真实性;纪实摄影;观念艺术

在摄影术诞生不久,景观摄影的称谓是叫风景摄影,它延续并发展了绘画的特性和画意的视觉效果,来表达对美丽的自然环境的赞叹,以及对异国情调风光的怀念。同时随着19世紀人们对旅行的兴起,刺激了西方风景摄影的发展。但随着城市社会空间的转变,出现了像法国欧仁·阿杰(Eugene Atget)这样出色的城市“风景摄影家”,1898年开始,阿杰就有计划地拍摄因工业革命逝去的巴黎,包括纪念碑、老教堂、小巷里的旧建筑、街角、橱窗等城市景象。随后又诞生了像安塞尔·亚当斯(Ansel Adams)创立的区域曝光法对影调、细节追求的浪漫主义风光摄影师。工业革命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所产生的环境导致出现了后来的“社会风景”、“批判的风景”、“新客观主义风景”、“类型学”风景和当代景观。如今,景观摄影已是当代社会环境转变衍生出来的一种新型摄影类型。

作为类型学摄影在现当代摄影范畴的一种延续,景观摄影继承了类型学摄影最重要且最本质的特征,具体表现在它对题材的选择、无表情外观、场景的宏观性上。在德国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教学的贝歇夫妇是类型学景观摄影的代表,他们强调选择一个内涵丰富的主题一直拍下去,而且这个主题是跟艺术家所处的时代环境紧紧联系在一起,然后再统一光线、角度、样式,并用大画幅相机对拍摄对象进行无表情拍摄。

表面上看,两者好像区别不大,都是拍外景,把光圈调到最小,出来的效果相差不大,其实景观摄影拍摄类型样式的统一性与开始说的风光摄影的单调性有本质上的区别,首先风光摄影的单调性是因为拍摄者是站在大众的审美角度,一味地追求画面的美感,丧失自己的创作立场,而景观摄影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不是为了画面的形式美感,而是因题材表现需要而选择类型样式的统一性;再一个就是风光摄影的单调性是因为拍摄者只是在强调一种技术上的展现,而景观摄影则是在强调观念的表达。

从客观的真实性角度来看,景观摄影是对风光摄影去表面化。所谓真实性,与我们受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哲学概念不太一样,也不是我们语文课本里讲的客观存在的解释那样理解。这里要分析的真实性,是在客观存在的条件下,如实地反映事物本来的真实情况,它不是简单地对事物表面的呈现,而是通过表面来揭示事物的本质。

真实性是相对的,我们所看到的现实社会本身就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它是客观真实的;但从另一方面,我们所处的环境变得越来越人工化和不自然化,人们生存在客观但不真实的世界中,大家并不会感觉到不自在,而是对虚幻的客观现实景观充满了幻想。例如,马格南摄影师帕特里克·扎克曼(Patrick Zachmann)2010年在连州国际摄影节上展出的作品《城市的伪装》,则表达了他对当今景观社会的不真实性的看法。他将镜头对准了中国发展庞大的楼盘广告,房地产商通过满大街超大画幅楼盘广告的竖立,来唤起大众消费者对虚幻空间的向往。

从景观摄影的创作方式来看,它与当代艺术更接近,摄影艺术家在进行创作时带有一种明确的立场和态度,而且他结合了当代艺术里的行为、装置、数字技术等媒介进行创作,而不是像传统的风光摄影师那样只看构图、光影和色调,它在类型学摄影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发展。虽然呈现出来的画面不像经验中的类型学景观摄影那样纯粹,但它还是抓住了景观摄影的本质,保持样式的统一,只是在形式上有所发展,加入了更多的当代创作手法。例如,德国摄影艺术家安德烈·古斯基进行的创作,他继承了贝歇夫妇的类型学摄影,但在这个基础上做了很大的改变,他通过数字技术的结合来表达自己对当代景观社会的观点。例如,在作品《巴黎,蒙帕纳斯》里,由于无法用一张照片将蒙帕纳斯公寓完整地拍摄下来,他用数字技术将两张照片拼接在一起。而另一张非常出名的照片《莱茵河》是数字技术的大胆运用,为了表达出他心中最具当代的景观,他将莱茵河对岸原有的工厂,以及不搭调的东西通通处理掉,留下一幅陌生的图像,通过那张照片,会感受到莱茵河不真实的平静,以及和现实相矛盾的状态。

从景观摄影的展出方式和尺寸来看,景观摄影不像风景摄影那样通过官方摄影比赛获得社会的认可,它更多的是在美术馆、画廊等艺术机构进行展出,或者与绘画、装置、录像等艺术媒介综合起来进行展览,最后通过艺术机构收藏并流入拍卖市场进行拍卖,这种操作方式更像是当代艺术的表现。

从创作者的角度来看,他们在进行景观摄影的创作时,更多的是一种先入为主的创作方式,从观念的角度出发,由记录见证客观现实转移到传达创作者对于特定问题领域的个人观念。但是景观摄影又不像当今泛滥的观念摄影那样,依靠做作的表演和摆拍来充斥,脱离真实存在的社会现实而沉浸在个人缺乏现实意义的狭隘视野和有限的想象力之中。景观摄影不仅吸取了纪实摄影中对客观对象的记录,更加重要的是它结合了当代艺术对观念意识的融合。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扩展,世界各国争相对地球的生态环境进行不断的掠夺和破坏,留下了人类的种种痕迹,反而为艺术家提供了各种创作的条件,通过对景观摄影的创作特点研究为摄影创作者提供借鉴之处,让更多的人认识到真实的社会现实问题。尤其是中国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不断推进,许多农村慢慢被城市所吞噬,也许再过几十年,很难再看到过去农村的景象,取而代之的可能是各种“宏伟壮观”的人造景观,这为摄影师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城市景观雕塑的隐喻主义创作思维 篇3

1 隐喻主义与雕塑语言

隐喻主义是景观雕塑的重要设计理念, 所谓“隐”, 就是将景观雕塑所要表达的内涵和主旨, 深藏在景观雕塑的色彩、造型、材质等雕塑语言中, 使人们一下子猜不透景观雕塑的设计意图。所谓“喻”, 即是景观雕塑内涵的表达途径具有象征韵味, 如红色喻热烈、奔放、激情;蓝色喻忧郁、伤感、冷漠等, 景观雕塑的色彩、材质、造型具有隐含的意义。这就是隐喻主义设计的核心与关键。

雕塑的语言是雕塑内涵的表达渠道, 包括造型、色彩、材质三个方面。景观雕塑的意向就是通过上述三个要素的变化和更替, 呈现在我们眼前的。造型、色彩、材质往往是相互联系的, 形成整体效应。如要表现积极活泼的雕塑主题, 则常采用红色、流线造型、光滑材质等, 将雕塑的语言协同到某个意向主题中。

隐喻主义和雕塑语言是创作思路和创作手法的关系, 隐喻的创作思路决定了雕塑作品造型、色彩、材质的特征, 而雕塑语言的丰富性, 又烘托出隐喻的主题。

2 场地概况

某商业广场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 周边设有商场、餐饮、办公楼、公交枢纽等配套设施, 是市民休闲游憩的重要开放空间。为了营造广场的商业氛围, 在广场上设置了若干景观雕塑, 以增强场地的趣味性和体验性。景观雕塑应具有较好的造型、色彩、材质, 并以隐喻的方式表达情感内涵和空间内涵, 所谓情感内涵, 是指景观雕塑本体要表达的思想;所谓空间内涵, 是景观雕塑与空间的融合模式。

3 雕塑的本体创作

3.1 形体再现

形体是雕塑造型的基础, 人们对雕塑的第一印象, 即是形体。形体的塑造如何表达隐喻, 主要的方法有:夸张、概括、省略。

夸张是对雕塑信息的提炼, 即将重要的、能表达雕塑内涵的部位, 进行重点描述。甚至采用非常规的尺度和比例, 凸显出雕塑的特征。如图4-1, 表现了字形成竞技者的潇洒和愉悦, 雕塑简人的身体做夸张的缩小, 象征自行车竞技者苗条的身材;将竞技者的双臂拉长, 象征竞技者拥抱自然的迫切感, 以及投身自然环保之后的满足感。通过夸张的形体塑造, 隐喻的展现出竞技者的风貌。

概括是对雕塑拟表达对象的提炼, 将要对象最主要、最关键的特征, 用最浓重的笔墨渲染出来。如图4-2, 以简单的造型和材质, 渲染了广场的商业氛围。雕塑直接设置在广场上, 没有设置基座, 很具有亲和力。雕塑以拎包的造型, 渲染出浓厚的商业氛围, 这是一个女式拎包, 女性是商场购物的主流军, 喻示广场周边完善的商业配套。此外, 雕塑采用若干个大小不一的造型, 营造出相对热闹的氛围, 隐喻人们结伴来逛街。

省略, 即是将雕塑中非必要的造型予以删除, 仅保留雕塑中重要的结构性元素和线条, 甚至可以将雕塑形体中的线或面合并。如图, 《风行者》好似以为舞者朝我们走来, 雕塑省略了面部的细节表情, 合并了四肢之间的分差线条, 甚至没有刻画衣物的褶皱和形状。简单和抽象的形体, 给人们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

3.2 材质肌理

材质是雕塑的表情。不同的材质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 从而实现隐喻的表达。木材、竹材、树枝等材料, 表达出旺盛的生命力和适宜的亲和力;玻璃、水景等材料, 晶莹剔透, 绚烂夺目, 表现出轻巧和玲珑;黄石、花岗岩等材料, 棱角分明, 质地坚硬, 表现出勇敢、果断、冷峻的性格。材料表面或光滑、或粗糙、或细腻、或褶皱等肌理, 传达给人多变的视觉和触觉感受, 成为景观雕塑隐喻的表达渠道。如图, 雕塑以废弃的金属机械外壳为轮廓, 在金属外壳内填充了碎石, 表现工业文明与自然文明的碰撞。废弃的金属外壳, 已锈迹斑斑, 表面极为粗糙, 甚至金属材料已开始脱落, 表达了工业文明的远去;天然石块也是坚硬的, 但坚硬中略带生机 (石块与石块间的缝隙, 会生长出青苔或小草) 。两种材质隐喻了两种文明, 即工业文明和自然文明, 显然自然文明将成为工业文明的驱动内核。我们还应该注意到, 景观雕塑的“硬质” (锈蚀的钢铁、石块等) 和环境空间的“软质” (周边的草地、樱花等植物) 形成材质的对比, 更加凸显出景观雕塑的冷峻。

3.3 色彩隐喻

色彩是雕塑情感表达的重要语言。色彩能够激发人们的视觉享受, 不同的色彩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在隐喻主义的雕塑设计中, 即是要通过色彩的心理感受, 增强雕塑主题表达的有效性。如图4-5, 雕塑最大的特点是在“牛”上运用了88种色彩, 形成色彩斑斓的视觉效果。“彩牛”以各种各样的色彩喻示人们缤纷绚烂的生活, 烘托商业广场热闹的氛围。

3.4 文化传承

雕塑所以表达的隐喻内涵, 还可以通过文化的价值途径予以表达。中国传统文化讲求“君子比德”, 即将自然的山水植物与君子的人格品性相媲美。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即是将“山”的敦实喻人的淳朴、善良;“水”的灵动喻人的聪慧、敏捷。除了山水外, 多数植物具有隐喻内涵, 如松柏喻长青, 垂柳喻“留”客, 牡丹喻女性的容颜。这种君子比德的设计手法, 也运用在景观雕塑中。如图, 《爱莲说》中莲蓬自然放置在广场上, 莲子饱满, 莲叶细腻,

莲蓬的自然褶皱表达了玲离尽致。虽然, 从雕塑设计上, 采用了写实的手法, 但是雕塑所表达的精神内涵, 并非仅是平躺在广场上的莲蓬, 而是以莲蓬寓意人的高洁和清雅。如图, 将整台机床设置在大理石基座上, 将机床的重点部位饰以红色。这个雕塑象征着场地的历史文脉, 隐喻这里曾有过轰轰烈烈的工业生产。

4 融合环境

景观雕塑必须和环境融合, 才能展现出雕塑的魅力。景观雕塑与环境的融合体现出内敛和开放两种隐喻空间。

内敛的环境融合模式有:依附和嵌入。依附是景观雕塑与地形、铺装、水面的深度契合, 隐喻景观雕塑从土壤中生长出来, 这类情景雕塑本身具有宜人的尺度, 与建筑环境文化具有较好的切合点。嵌入, 是指景观雕塑镶嵌在侧面中, 景观雕塑与空间立面的色彩、材质、肌理、造型、分割相融合, 形成内敛的空间, 隐含表达了景观雕塑的稳定和秩序, 如图4-8, 商业步行街中, 以为“老者”伸出手来, 向游客挥手。景观雕塑以放大的尺度, 展现老者挥手致意的场景, 突出刻画了老者的容貌和手势, 但有“欲盖弥彰”, 仅表现了头部和手部的一部分, 其他都隐藏在墙内。

突破是景观雕塑打破顶面空间, 形成凸起的天际线, 预示着直上云霄的动势, 使场地空间形成兴奋感。如图4-9, 为广场周边商业步行街中的景观雕塑, 该雕塑为红、白相间的色彩, 形体上突破了街道构成的天际线, 隐喻出空间内热烈、喧闹的氛围。

悬挂则隐喻出空间的灵动感, 将景观雕塑悬挂在顶面空间上, 可形成空间的趣味性。如图4-10, 通过顶平面悬挂高度的变化, 使情景雕塑以亲和的尺度与人们接触, 人们可以触摸情景雕塑, 观赏情景雕塑, 并增强商业街的活跃氛围。

5 结语

“犹抱琵琶半遮面”体现出中国传统审美习惯, 隐喻具有叫深的文化底蕴和思想内涵, 能够提升雕塑的思想性, 使人们在观赏雕塑的时候, 更多的去思考雕塑所要表达的内涵, 从而在思想上形成雕塑与人的互动。隐喻主义的雕塑表达仍需要处理好雕塑的造型、色彩、材质、象征文化等基本要素;处理好雕塑与环境的融合关系。本文以某城市广场雕塑为例, 进行隐喻主义的设计剖析, 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摘要:雕塑是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景观要素, 本文研究了隐喻主义雕塑创作思路, 分析某城市广场雕塑设计。景观雕塑的本体创作, 以造型再现、材质肌理、色彩隐喻、文化传承实现雕塑的隐喻表达。景观雕塑与环境的融合, 构建内敛和开放两种隐喻空间。

关键词:隐喻主义,景观雕塑,设计手法

参考文献

[1]袁越.中国传统动物雕塑的隐喻研究[D].福建:厦门大学, 2014..

[2]王维.雕塑与景观的对话在雕塑公园设计中的应用[J].装饰, 2014, (11) .

创作景观 篇4

关键词:居住区;景观雕塑;本土化策略;人文关怀

现代人对于居住区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其中包含现代景观雕塑的质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居住区整体环境对于人的一种心理作用。因此,现代景观雕塑被认为是最具有人文主义特质的事物,并被赋予强大的调和功能。黑格尔在《美学》中提出:艺术家不应该先把雕塑作品完全雕好,然后再考虑把它摆在什么地方,而是在构思就要联系到一定的外在世界和它的空间形式和地方。因此,现代居住区规划中那里有景观,那里就应该有景观雕塑,且应与整体空间的建筑体系形成整体。现代景观雕塑在创作過程中,应该充分考虑整体空间的特征以及居住区整体气质特征,并且要善于利用各种手段进行调和,最终实现景观雕塑的人文关怀作用。

1 现代景观雕塑创作的重要性

现代景观雕塑创作对于现代居住区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最主要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第一,现代景观雕塑可以和居住区整体相互协调,最终达到有机统一。景观雕塑是具有现代意义的词汇,其产生是伴随现代居住形式和居住空间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正是因为如此,现代景观雕塑和现代居住区才是共生共荣、相辅相成的两个部分。

第二,现代景观雕塑可以最大化的展现居住区的特质。居住区是一个公共空间,其主体是多样化的人。然而,居住区是一个具有固定特质的空间,它的气质和氛围直接影响到居住于这个空间的个体。因此,现代景观雕塑是可以展现居住区特质的,是每个个体精神的体现。

第三,现代景观雕塑兼具审美和功能性。传统雕塑在很大层面上是以审美为主要生命力,而现代景观雕塑不仅具有审美特性,还具有功能性。这种功能性主要是以延续道路、水体、绿地、景墙、照明功能的融合功能。

2 现代景观雕塑创作的考虑因素

现代景观雕塑创作考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也是极为复杂的。考虑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在形式上要和整个居住区气场相吻合。简单来说,不同类型的居住区,其景观雕塑在创作上也是要进行区别对待的。如某些带有古典特色的居住区,景观雕塑在创作时就需要考虑古典元素;而一些具有青年特质的居住区,其景观雕塑在创作上就需要考虑几何抽象元素。如果景观雕塑和居住区气场相冲突,就会大大削弱景观雕塑的影响力,甚至会影响到整个居住区的居住质量。

第二,景观雕塑要考虑人文关怀。景观雕塑最大的功能在于它的审美功能,而这种审美很大程度上应该体现为人文关怀。居住区是每个个体常年活动的地方,并且这种空间是温馨的和亲切的。如果在这种空间中出现缺乏人文关怀的雕塑作品,就会降低居住区的质量。

第三,景观雕塑创作应该融入本土化文化元素。建筑是每个建筑师的艺术作品,这个作品所面对的人群是多元化的,因此,每个建筑其实是具有同质化倾向的,这也是现代主义之后国际主义产生的原因。宏观来讲,建筑是趋同的,但是作为建筑空间的补充的景观雕塑却应该是统一的,都应该融入本土文化元素。只有如此,建筑空间才能够具有文脉的传承性和地域特征的一致性。试想,在一个全是本土居民居住的公共空间,全部摆上具有欧洲古典主义气息的传统雕塑。那将是一副多么悲哀的场景。当然这种悲哀是文化上的悲哀,更是审美上的悲哀。

3 现代景观雕塑创作的本土化策略

现代景观雕塑在创作过程中,应该以本土文化精神内核或者文化符号作为创作切入点。而这两个层面的内容都具有创作上的难度。以本土文化精神内核为例,要创作这类雕塑,需要创作者切身感受本土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实质,如果缺乏深刻的认识,在创作过程中就会流于形式。这对景观雕塑创作者来说是致命的。以文化符号作为切入点进行现代景观雕塑创作,相对来说简单一些。但是,创作者应该明白,任何直接的照搬或不加创造的使用,都是枯燥和烦闷的,是没有生机与活力的。以湖南为例,在进行现代景观雕塑创作时,可以运用湖南的一些固有文化符号,但是这种运用一定要建立在创建性的基础之上。如湘西苗寨的固有文化符号,在创作时,应当进行提炼,避免照搬。现代景观雕塑创作本土化策略可以参照以下步骤:

第一,将民族性融入景观雕塑创作中。民族性是一个民族的特质,这种特质是通过一些传统文化元素进行表现,因此,景观雕塑创作应该通过一些传统文化元素进行表达。在创作过程中,应该注意传统文化元素的合理运用,避免浅显的照搬元素。

第二,将传统和现代相融合。传统固然代表着本土化,但是传统不是僵化和一成不变的。传统是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发扬和拓展。因此,传统应该和现代进行结合。景观雕塑创作中,在形式上的运用和内容上的取舍上,可以采用传统和现代结合的方式。

第三,将中西文化精华进行综合。景观雕塑创作中应当避免全盘西化,也应该避免不经调和的中西结合。在实际创作中,应该进行有机的融合,将西方文化的精华和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协调运用。

总之,现代景观雕塑创作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现代居住区质量,因此在景观雕塑创作中,应该立足本土,运用本土化策略,做出能够符合居住区气质和氛围的景观雕塑作品。

参考文献:

[1]王向荣.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93.

[2]杨晓阳.居住小区环境美学与水体景观设计[J].贵州环保科技,2004(3):33.

谈张相文故居建筑及景观规划创作 篇5

本文以江苏省泗阳县张相文故居的建筑及景观规划设计 (项目已建成) 为例, 对名人故居纪念性建筑的重建, 以及环境和建筑形态精神意义创建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 旨在赋予纪念性建筑更多的精神内涵, 对当今名人故居的保护和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1 项目简介

1.1 张相文及时代意义

张相文字蔚西, 号沌谷, 江苏泗阳县众兴镇城乡社区要武居委会人。他自清光绪26年 (1900年) 起, 即从事地理学的教学、研究和著述工作, 推动我国地理学发展达二三十年之久, 为我国第一位著名的地理学家、革新中国地理学的先驱、教育家, 曾在上海南洋公学、北京大学等长期任教。

1) 教学与研究。

张相文编著的《初等地理教科书》和《中等本国地理教科书》, 使中国的地理知识得到第一次大普及。其代表作《地文学》, 将生物地理列入自然地理学中, 使得无机自然与有机自然联系起来, 在世界地学史上是一种可贵的创举。同时他还著有《最新地质学教科书》, 后期并办了《地学杂志》, 将我国旧地学逐步推向新地学方向发展。张先生注重实地考察, 曾多次到淮河中下游考察。他提出的要防止水土流失, 最好采取植树造林的生物措施与建造大小闸坝和水库的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式, 直至今日仍被视为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途径。

2) 爱国主义精神。

张相文对我国地理学的发展作了上述一些重大贡献, 其动力主要在于他受高尚品德的激励。他在南洋公学任教时, 与思想进步的章太炎、蔡元培、邹容等结为挚友。后在北大任教时, 编篡了秋瑾、徐锡麟等烈士详尽、真实可靠的传记, 是研究我国民主革命运动史的宝贵资料。同时他对青年学生的爱国运动, 抱着同情、关怀和支持的态度。

1.2 故居所处地理及人文环境

江苏省泗阳县, 古称“桃源”, 始建于周而定于秦, 在漫漫数千年的文明史, 留下了众多的遗物和遗迹, 如桃源故城、黄河故道、新石器时代遗址、商周遗址、大型汉遗址等, 不仅彰显着泗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而且铭记着泗阳饱经沧桑的社会文明历程, 使当地具有不可多得的历史人文环境。

张相文故居地处泗阳县西南的众兴镇, 原址环境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 绿化氛围良好, 小桥流水, 绿荫环抱, 乡村田园气息浓郁。

2 纪念主题的定位

根据泗阳县有关部门确定的规划目标, 在张相文原故居所在地进行统一的整体规划设计, 力求将其建成一处集参观、瞻仰、研究、购物、游憩为一体的综合职能的旅游景点。

经过现场考察和历史资料的论证, 故居景区规划设计的出发点最终定位采用一种建筑与景观互补的设计方法, 对“历史记忆”进行陈述, 通过历史环境和建筑形态的重建与恢复, 用实证的方式全面展示一个著名地理学家的成长过程和非凡的经历, 以弘扬张相文先生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操和为科学奋斗一生的精神, 塑造展现张相文一生学术思想精髓的文化型景, 构建具有浓郁泗阳地方风情的本土化人文景观, 形成传播地理学科普知识的实景式园林景观。

明确项目建设意义的基础上, 拟从两个方面突出纪念的特色:

1) 历史感:以现代地理学发展的历史为主线, 贯穿于规划、建筑设计之中, 使得“历史记忆”的陈述能够清晰地被参观者所“听到”和领悟;

2) 地方特色:从当地传统民居中汲取设计主题和设计元素, 用一种“类似性”的拼贴手法, 利用当地所共知的元素进行再构成, 赋予设计作品新的意义。

3 建筑及景观规划设计

整个景区以风貌展示、人文纪念及游览接待为主体功能, 结合接待中心、张相文故居、地文学陈列馆三处重要节点, 梳理功能及空间, 形成“三核两轴”的基本空间结构。

3.1 功能分区及交通组织

功能分区:根据上述设计定位, 故居规划集游览接待、风貌展示、地文陈列等多元功能于一体, 其中接待中心以接待服务、会议、办公及适量商业为主要功能;地文学陈列馆以人文展示及陈列为主体功能;张相文故居及风貌区则以人物生活场景演绎及地方特色民俗风貌展示为主体功能。

交通组织:为了顺应园区游览序列, 交通组织规划强调对游览路线的合理引导, 总体上形成各功能节点紧密结合的环形游览线路, 使现行游览空间与各节点停留空间有机结合。同时, 采用人车分流、集中停车的交通组织模式, 优化游览区管理。

3.2 单体建筑设计

单体建筑设计的创作汲取地方建筑文脉和地域风格, 采用江南民居常用的院落方式, 同时结合现代建筑的功能需求, 赋予纪念性建筑象征意义。

1) 接待中心。

接待中心建筑分为四个功能体块, 满足会议、商业两个主要功能需求。入口设票务和管理用房, 会议入口结合北侧停车场, 将主要办公和会议厅结合为一体放置。商业布置在沿街两侧, 实现最大的商业界面。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基本观念是“聚气”, 因而建筑空间布局借鉴古民居中“四水归堂”的布局形式, 同时为了避免简单的空间组织, 并且符合现代建筑的功能需求, 建筑设计通过空间轴线的转折和平移获得层层深入的院落空间。

建筑平面设计采取将三个形式、功能各异的四合院落的串接作为组织平面的设计依据, 通过形体减法而生成的三个形态空间迥异的院落, 分别对应着整个基地的三个形象中心:广场、水苑、古桥, 形成空间上的对位, 使整个规划在视线上蕴含某种联系, 三个建筑实体和院落空间相互渗透, 在人们穿行过程中, 这些空间被串联为整体, 随着视线的不断变幻带给人感官上的愉悦 (见图1) 。

设计将传统建筑中的街巷比例、尺度、转折、对位等关系运用其中, 通过这些创作手段在新建建筑和传统建筑之间, 确定了一种相似或相同的关系, 表现出两者之间的同构关系, 同时使参观者对现代和传统之间的同构关系产生共鸣, 达到纪念的目的。

建筑外观立面设计形式简洁, 取自当地传统建筑之意, 延续了传统民居建筑丰富而有韵味的屋顶肌理。建筑深灰色屋面与白色夯土墙相配, 大气沉稳。坡屋顶形式纵横交错, 在继承传统建筑屋顶的基础上, 突破了中国传统大屋顶在采光方面的束缚。

2) 故居和历史风貌区。

张相文故居和历史风貌区是全景点的纪念高潮, 设计力求还原江南传统民居建筑的外观形式, 灰色屋面和白色夯土墙成为本区的色彩主基调 (见图2) 。

张相文故居作为主体建筑, 建筑平面参考原故居的平面功能分区, 四面围合成的院落成为建筑的空间核心, 尺度、比例因循传统民居“四水归堂”建筑, 大气、开放的形态同样吻合了固有建筑的功能形态。建筑外观尊重传统民居式样, 将一些能够体现传统记忆的炮楼、特色门窗和雕饰等细部设计作为建筑符号也运用其中, 形成古朴的民居形象, 创造出名人故居的场所精神。

风貌区的其他三栋合院建筑紧邻主体建筑布置, 成为“群星捧月”之态。材质和装饰等细部与张相文故居一脉相承, 使得风貌区形成一种完整的建筑形象。三栋合院在外观形象统一的前提下, 采用不同的院落围合形态, 在游览路线的串接下, 形成统一整体, 实现不同的感官享受, 层层深入的庭院设计也表达了对传统院落式故居的回忆。

3) 地文学陈列馆。

地文学陈列馆是展现张相文先生在近代地理学方面贡献的重要展示空间, 大量连续的交流、交通、休闲、展示空间成为建筑内部循环的主体成分。设计采用传统合院的意向和展览类建筑的文化意蕴, 结合现代建筑的处理手法, 获得具有传统意味的建筑形式和空间序列, 白色的墙面和深灰色的瓦顶回应了传统建筑外观形式, 与景区中其他建筑遥相呼应 (见图3) 。

地文学陈列馆所处基地较为开阔, 总平面设计中“院落”特征很明显, 建筑的功能布置较为自由, 采用直角空间、线形序列设计。建筑入口的序厅是展示空间的起点, 两侧的展览厅环绕贯穿两层的宽敞光厅。建筑的后侧设置办公、管理等辅助部分。在功能和形式的限制下尽量增加非功能性空间的层次, 增加视线贯穿和交换的密度, 通高空间、大面积景观窗, 以及屋顶采光顶等建筑元素成为空间功能主体, 创造出尽可能多的感官兴奋区域。

其次, 建筑主体一、二层为完整矩形体块, 为避免单调, 设计施以减法处理, 以创造出室内流线的节奏和二级“院落” (小尺度的内部院子) 。建筑整体具有两个明显的院落, 一个室内, 一个室外;一个是功能空间的主体, 一个是视线和休憩的场所, 两个不同属性、不同尺度的院落并置, 为建筑空间增添了韵味。

3.3 景观设计

围绕主体建筑, 景观分区形成入口展示区、地形地貌微缩模型室外展示区和故居风貌区, 三大分区间用景观视线加以贯穿。

景观设计采用隐喻的手法, 将张相文先生提出近代物理中“五界”理论融入环境景观之中———星界、陆界、气界、水界、生物界, 以此来进一步点名纪念的主题, 激发人们的情感, 通过知识展示、文化渗透、感官体验等使参观者感知、了解张相文地理学知识思想的深邃与博大, 强化纪念效果。

星界———时空广场, 入口广场以交错的椭圆形铺地纹样隐喻浩瀚宇宙的流转运行, 中心绿地设置古铜色“星球”雕塑, 入口建筑浮雕墙以“星空”为主题, 展示星界无穷魅力, 同时烘托出纪念张相文地学思想的环境氛围。

陆界———地质田园, 结合当地现有田园景观, 塑造地质田园概念, 以典型地质形态的户外微观模型为特色, 表达陆界概念;展示内容有秦岭淮河地貌, 微型喀斯特地貌, 风化岩地貌模型, 生物岩地貌和地质切片, 在营造独特景观的同时又融入自然物理知识。

气界———雾林漫步, 借助雾喷泉形成“雾森林”, 通过水雾弥漫的树林, 使人感到气体的存在及流动, 如同置身仙境, 放松身心。

水界———涟漪微波, 通过代表泗阳地理特色的水体形态形成水景主题区, 利用泗阳陆域和成子湖湖域形状为水面和湿地浅水区, 形成微波涟漪、梳野天成的意境。

生物界———活力森林, 以多样性高的森林景观来体现无机世界中有机生物界的勃勃生气, 形成动静相济、刚柔互补的有机世界, 将张相文近代物理学思想内涵充分展现。

4 结语

名人故居的修建与保护是一项具有特殊意义的工程, 代表了当地的人文特色和历史文脉, 是我们的文化根源。在本项工程的创作中, 我们力求建筑与景观互补, 形成地理学科普实景式园林和本土化人文景观。

摘要:通过对张相文故居的建筑及景观规划创作实践的论述, 在名人故居的整体环境和建筑形态精神意义创建方面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 旨在赋予纪念性建筑更多的精神内涵, 形成具有独特地域人文特色的红色旅游景区。

关键词:名人故居,历史,地理学,保护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宏.形式的意义与意义的形式[J].新建筑, 1997 (2) :37-39.

创作景观 篇6

现代壁画是艺术与材料相结合的艺术品。材料是现代壁画的艺术表现基础, 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特性, 这就出现了许多独特的壁画, 如陶瓷壁画、绘制壁画、镶嵌壁画、金属材料壁画、织物壁画、浮雕壁画等等。不同的材质又决定了各种壁画采用工艺的不同。尤其是较大型的建筑壁画, 其在材质选择、固定工艺和耐久性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在这一方面, 大型壁画《和畅》作出了大胆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为今后大型建筑外观壁画的创作提供了新方法、新思路。

一、壁画主题与形式

文化艺术的最终目的在于呵护生命, 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 构成和谐、共生、高质与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结构关系。大体量新型轻质壁画《和畅》正是将文艺作品服务于当代、反映社会实践, 为共建和谐畅通的交通精神进行创作的。壁画坐落于山东省章丘市高新开发区交通学院广场内, 作品横长15m, 高11m, 厚0.7m, 以粉煤灰砌块为主要材料, 历时5个多月创作成稿, 2个月时间制作安装, 于2004年10月落成。作品以“创建和谐社会”的时代精神和可持续发展的交通文化为核心, 用现代的造型语言和简约的手法表现内涵, 以“和谐社会的新型交通文化”作为主题, 统领校园规划、园林景观及中心广场建筑群, 同时兼顾泉城泉水的地域文化特色, 创作了一体化的主题壁画“和畅”。壁画名称意为:和谐、畅通, 含有系统协调和交通顺畅的之意。

壁画的平面图形以圆形和方形为基本形, 概括了现代人交通生活的方方面面。壁画的两个幅面右上角各自有一个象征性的巨大图形, 分别寓示着日月;左幅图形又可理解为天圆地方的传统文化含义, 其中的圆分解成多层圆环, 取自现代化都市交通常用的环形道路设施。壁画中部图形寓意双关地将隧道与玉琮、旋涡圆与历史车轮、水纹与水运、圆周率π与数控、交通指挥与盲道、传动杆与望远镜、纵横分割与道路交通网等结合在一起, 内容丰富、意义深远。画面底部布置了象征生命之源的水纹, 采取打散的方式以流畅的弧线联贯两幅图面。整个壁画图形象征着人类智慧创造了并正在继续创造着道路交通发展的悠久历史和文化。

壁画在形式创新上注重立体语言, 这在壁画的立体纵深体量上做了大胆的尝试, 通过“挤压”法分级突出, 形成内凹的气场和左右呼应的向心空间——完整的文化广场精神空间。巧妙地创造出左右流动的视觉效果, 其内向分级也表达出合理的秩序性、律动性、协调性。

二、壁画的材质选择与工艺创新

自改革开放以来, 轰轰烈烈的城市建设中产生了大量的雕塑壁画, 而材料始终是大理石材和金属材料等几种较为传统的材料, 构成壁画的实体材料未见新品种出现, 特别是大体量的轻质壁画新材料的使用更加少见, 技术的多样性受到极大的扼制。通过多年对建筑装饰材料与工艺的研究, 经过长时间的反复实验, 《和畅》壁画最终选择粉煤灰砌块为实体材料。其最大特点是质量轻、强度高、易雕琢, 更重要的是这种材料的加工时间短、施工安全性高, 造价极低且不浪费矿物资源, 属环保型材料。壁画安装采用了化学铆固新技术固定粉煤灰砌块。这种技术应用在外墙面上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墙体的破坏, 加强外墙保温性, 还起到了加固外墙钢筋骨架的作用。壁画终饰采用涂刷外墙防水质感乳胶漆, 外观效果柔和大气。

壁画采用的材料和工艺为高浮雕装置型, 为壁画创作提供了非常大的发挥空间, 壁画的最大出墙厚度达到700mm, 充分展示了三维体量感。本作品的材料选择、工艺技术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为探索创作壁画新题材、新材料、新工艺迈出了有益的一步, 开创了粉煤灰砌块作为壁画雕刻塑性材料的新方法。

三、壁画的文化内涵

交通, 是现代城市的命脉。随着城市地域的不断扩大、人口不断增长, 交通问题成为城市社会学家经常讲到的“城市危机”的一个重要表征。它与都市社会的其他方面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并对当代人的生活方式、生理、心理、精神状态等产生直接的影响。在面对日益严重的交通问题时, 不同国家、城市大都偏重于技术层面的角度去探求解决之道。我国技术进步远未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 因此在未来很长时间内, 求解交通难题仍是一项重要工作。现阶段应尽可能地发挥已有交通空间的潜力, 并通过不断增加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来扩充现代都市交通的容量。由此也带给城市管理者更大的压力, 更多的计划设计工作和编制管理工作, 其智能化和精密化程度必须提高, 技术上的进步也在不断“提速”, 每次升级换代的研发费用也成倍投入。新世纪的城市交通建设与管理一直被动地应对现代交通“爆炸式”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城市交通需要引入文化理念。虽然技术应用所发挥的作用还不足, 但仅仅依靠技术显然是不够的, 高智能的交通运输模式必须融入深厚的文化。同时更重要的则是如何倡导新文明新交通的市民文化, 使城市自身步入更加通畅与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科学技术不是万能的, 它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起作用, 交通问题也是人的问题与文化的问题, 高度发达的城市交通系统同时在剥夺着当代人的生存力和活动权, 甚至扭曲了许多人的行为和内心, 为避免使人类在发展进程中深陷于自我创造的网结之中, 文化艺术要与技术科学、工程科学共同参与城市交通建设。倡导新文明新交通的市民文化, 使城市自身步入更加通畅与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以人为本”的交通服务理念下, 文化研究也应对“人性化内涵”给予重视。如完善交通法规和健全管理制度, 提高执法人的素质, 研究适应时代的管理文化……, 文化观念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和畅》壁画景观创作于“创建和谐社会”理念提出之时, 中国城市化建设飞跃发展, 道路交通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在这样的政治文化背景下首次尝试引入新视角, 在技术、文化、艺术、社会和意识形态的框架之中, 找寻一种平衡, 一种全新的艺术语汇和技术平台, 最终以壁画《和畅》加以体现。

摘要:建筑壁画作为公共景观艺术不但在创作主题和艺术形式方面有较高的标准, 对于材质的选择、工艺和耐久性等方面也都有严格的要求。大型壁画《和畅》在两者结合上进行了大胆尝试, 为今后大型建筑外观壁画的创作提供了新方法、新思路。

创作景观 篇7

1景观创作流程和虚拟现实技术

景观创作流程一般包括:前期分析、设计、制造、获得、使用、 反馈。自古至今, 站在设计的角度上, 工程类设计一般会经历工艺自然演化阶段和专业分工阶段。工艺自然演化阶段, 设计者会全程参与设计制造, 将前期分析、设计、制造、获得、使用和反馈形成一个整体, 景观设计也遵循这个演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行业分工的细化, 景观设计师在工作过程中重点参与方案设计、 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设计阶段, 少有参与施工、使用、反馈等工作。

虚拟现实技术是利用电脑建立的3D模型以电脑或现实空间为载体进行三维影像形成的技术[1]。虚拟景观是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在景观设计中, 在方案还未实施前,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可以真实的对设计进行全方位的展示, 完善复杂的细节设计及网状结构, 帮助设计师真实立体的展示表达自己的设计。

2应用虚拟现实技术下景观创作模式的方法创新

当代景观设计在虚拟技术的支撑下对创作资料输出、内部操作和成果输出等主要阶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对现有的景观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综合比较下得出以下三种景观创作的创新方法。

2.1导向为形态的创新创作模式

近年来, 随着虚拟技术在景观设计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造型能力也不断增强, 虚拟技术的介入影响了传统景观设计中方案输出的方式, 形成了新的以形态为导向的创作模式。在传统的景观创作中, 设计师在形成总体方案构思和创作概念主要依据的是自身的知识背景和特有创作观念, 方案输出的方式为概念草图、平面剖面图、透视图、鸟瞰图等[2]。虚拟现实技术介入景观设计后, 形成了以虚拟数字形态为核心的新型技术, 新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为设计师创作新形态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撑。同时, 虚拟现实技术为创作者提供了创造自由形态的可行性与关于形态创作的新概念, 改变了创作者的创作理念和创作的输入内容, 形成了一种以概念和形态为导向的创新创作模式。

2.2导向为操作规则改变的创新创作模式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形成的技术观念的发展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不仅通过改变传统创作流程中的资料输出阶段而形成了一种以概念和形态为导向的创作模式, 而且在创作过程中的内部操作阶段也得到应用, 让创作时的操作过程和思维过程具体化、 透明化。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在创作的内部操作阶段让原本的人类“黑箱”思维过程被计算机程序生成替代, 成为了设计者生成方案的创作主体。当设计者通过一定的操作手段与规则, 利用一些媒介工具如计算机, 生成新的形式, 在这个过程中, 方案的生成不再是通过设计师“黑箱”思维过程形成设计的形态和概念, 而是由计算机的具体操作过程形成, 通过改变程序算法和操作规则来形成创作方式的创新[3]。

2.3导向为输出结果的创新创作模式

创作过程中的形态、概念及输出规则的改变最后都会体现在设计的输出结果上。虚拟现实技术介入景观设计创作后形成的创作方式有三种:纯虚拟输出, 虚拟与现实结合, 实际建造[4]。当今景观设计创作的主要模式之一是通过虚拟数字设备和网络空间将景观创作的结果以虚拟形式进行展示, 这种模式在主题公园和城市公园的创作时被广泛应用, 采取一种类似虚拟游戏中导游图的概念, 为体验着提供景观的具体位置, 体验者可以依据地图在虚拟空间中进行游玩体验。以输出结果为导向进行景观创作形式的另一模式为通过视频、音频或组合的方式创作虚拟景观, 通过一定技术与装置和设备结合来形成结果输出。设计师将虚拟现实技术作为表达创作成果输出的媒介, 将输出成果投射到现实空间, 让体验者可以在体验和参与过程中完成与景观的互动[5]。

在虚拟技术影响下形成的多元化的创作方法改变了传统的景观创作流程, 新技术的应用为创作过程带来了良性循环:资料输入不一定是开始, 结果输出也不一定是结束, 创作过程中的数据可以保存以供修改调用, 设计者可以进入任意环节对设计进行完善修改, 实现了创作过程中的循环往复, 使之具有不断完善的可能性。

结束语

本文以景观创作流程为基础, 分析了虚拟现实技术对景观创作产生的影响及衍生而出的三种新的创作模式。虚拟现实技术及概念在景观创作中的广泛应用改变了创作流程中资料输入, 操作规则和结果输出等重要的创作流程, 同时也改变了创作群之间的组织联系, 让景观创作产生了新的模式, 为景观设计创作提供了新动力和技术支持, 打开了新的创作局面。

摘要:虚拟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使景观创作模式随之日新月异, 本文通过虚拟技术在景观创作流程中的应用, 总结出虚拟视角下三种具有代表性的景观创作模式:以形态为导向, 以操作规则为导向, 以输出成果为导向。通过分析景观创作在虚拟技术基础上的反馈循环过程, 探讨虚拟视角下景观创作模式发生的改变, 深化景观创作理论, 为实践创新提供参考。

关键词:虚拟现实,景观创作,创作模式,创新

参考文献

[1]刘艺.虚拟现实技术对于建筑景观设计应用[J].艺术科技, 2015, (3) :178-178.

[2]韩旭, 张竞.虚拟现实技术于康复性景观领域的应用前景[J].园林, 2015, (10) :20-23.

创作景观 篇8

近年来,随着“经营城市”、“营销城市”理念在城市管理者中的确立,城市文化及城市形象要素作为城市巨大无形资产在全球化竞争中的重要性为大家所认识[1]。许多城市纷纷出台相关法规和政策,试图改变“水泥森林”的城市印象,保护和提升城市整体风貌。例如上海市2003年将中心城区的“双增双减”措施纳入立法程序,重庆市2010年出台《重庆市城市风貌特色规划设计暂行规定》等。城市风貌被学者们理解为城市的风采容貌,即城市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及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内涵的总和[2]。城市整体风貌优化的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既为城市公共性景观建设提供了良好契机,也提出了新要求。

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城市公共性景观不再是城市发展的附属物,一个躲在角落里的孤独个体;而是与城市发展紧密关联的系统整体。研究表明,城市公共性景观发展得益于城市发展,需要政府、开发商和普通大众的共同推动,得益于城市生态环境意识、景观形象意识和健康休闲意识的增强和变化;它虽然往往牺牲了城市发展短时期的、暂时性的局部经济效益,却能够换来城市的长期持续性发展,获得包括社会、经济、生态诸方面的综合效益[3]。事实证明,城市公共性景观不仅具有视觉美感、大众游憩和生态环境等价值;更以优美的社区环境带动周边房地产市场的开发和提升地块的价值,吸引高科技等新兴产业的投资;能够通过吸引大量人流聚集从而推动地区商业、服务业的形成和大发展,形成游憩商业区;并在城市复兴、社区振兴过程中为竞争日益激烈的地区发展注入强有力的“景观资本”,起着关键作用[4]。同时,受到林奇(K.Lynch)、罗西(A.Rossi)等西方学者的影响,从人的认知心理出发,研究人在城市空间与城市环境中的经历和意义成为现代城市设计的根本出发点[5]。城市公共性景观的文脉性、社会性和公众性得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景观创作从物质空间为主的形态至上、功能主义的思想路线逐步转向注重社会文化内涵的人本主义思想路线。

2“巧于因借”思想的现代传承与拓展

“巧于因借”是《园冶》一书中最为精辟的论断,也是我国传统的造园原则与手段。“因”是讲园内,强调造园前应该分析基地现状,根据不同的地域条件和现状情况而采取与之相适合的设计方案,所谓“随基势之高下,体形之端正,碍木删桠,泉流石注,互相借资;宜亭斯亭,宜榭斯榭,不妨偏径,顿置婉转,斯谓‘精而合宜’者也”[6]。借,就是借景,强调园内外的联系,是造园中重要的设计手法。“借者,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其原则是“极目所至,俗则屏之,嘉则收之”[6]。

我国传统造园的“因借”思想与现代城市公共性景观创作的理法相贯[7]。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因”表现出对自然的尊重,对自然的理性思考,其内涵包含着自然对人的限制以及人对自然顺从的事物两面性;而“借”从人对自然的体验出发,以主动控制自然、调动自然的手法,强调人对自然要素的有序组织[8]。虽然现代城市公共性景观在内容与形式上已不仅仅满足于自然景观的塑造和引入,但传统“因借”理论所强调的理性呼应发展规律以及系统联系的思想,对于新形势下实现现代景观在社会文化、生态安全、艺术审美、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价值具有指导意义。

首先,因其地而造园。因,在现代景观中不仅是对自然“地脉”的珍重,还要强调对人文“史脉”的传承再现以及社会需求的满足。正如凯文·林奇认为,设计中的每个基地无论是人工的,还是天然的,从某种程度上说都是独一无二的,是事物和活动联结而成的网络。因此现代城市公共性景观在分析决策和立意构思时,总要同先前存在的场所、事件、意识保持某种连续性,这有助于人们能够获得某种“方向感”和“认同感”。“方向感”使人产生心理的安全需求,不至于产生失落的恐惧;“认同感”意味着与特殊环境的友好与熟悉,并发展成为归属感,使得景观环境与人产生亲密的关系。因此,现代景观决策应与基地原有自然生态系统、地域文化系统和谐共生,呼应城市发展的现实需求,做到“因势利导”。其次,传统园林追求的个体与周围空间的亲和关系继续以“借”的方式得到延续与强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现代城市公共性景观与周边环境甚至整个区域之间的联结点,不仅体现在把各种在形、声、香上能增添艺术情趣、丰富画面构图的外界因素引入本景空间,还强调基于大众游憩、人文内涵所产生的强烈的情感纽带,实现“借景生情”。当然,值得一提的是,现代城市公共性景观的公共性与开放性,模糊了基地的内外界线,景观分析中的“因”和景观体验中的“借”在考虑因素的时空范畴上极大延展,直至与城市整体风貌塑造相衔接,与城市发展形成有机互动。

3 因势利导:融入城市发展的景观决策机制

由上文可知,城市公共性景观的影响因素已经不再拘泥于基地内,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起点也不再是某种美丽的或者风景如画的先验模式,而是强调功能的满足和对社会生活的回应[9]。与传统文人园林相比,现代城市公共性景观不再是一个隐逸的场所,其开放性、公众性和社会性都决定了景观决策过程需要呼应景观所在区域乃至城市的发展趋势,满足社会需求,在空间肌理、视觉形象、历史传统、文化价值取向、人文形态、经济增长、社会和谐、生态安全等方面做到“因势利导”。为此,需要确定三种相互关系:(1)城市发展的现实需要及其对城市公共性景观的发展要求,这是景观所面临的态势;(2)基于基地条件的城市公共性景观目标价值确认与评价指标选择;(3)制定相应策略调整城市公共性景观状态(社会、经济、生态状态),引导和控制其顺“势”而为,与周围环境和城市发展形成良性互动。换言之,融入城市发展的城市公共性景观决策机制的基本程序为:态势分析→趋向确认→发展导控。详见图1。

作为现代城市不可或缺的组成,城市公共性景观的规划建设和经营管理均受到城市发展现实需要的影响。在尊重城市公共性景观客观存在、基本属性和运动规律的前提下,城市发展给予景观的外在压力是城市公共性景观明确发展方向、建设目标乃至自身价值的导引,是其发展的“因”之所在。根据城市发展的现状和各阶段性目标,城市公共性景观感受到的压力有大小之分、主次之分和长短期之分。对于每个阶段、特定政策环境下的城市公共性景观而言,要首先化解大的、主要的压力,并兼顾小的、次要的社会需求;以灵活、富有弹性的景观规划设计对策满足城市发展过程中阶段性的、短期的需要,以发展的、动态的、全局性的眼光看待和呼应城市发展的长期需要。

决策过程的参加者包括政府、专家、决策支持人员、公众代表、开发商等。通过座谈、访谈、征求意见、公示等形式对专家报告中的项目目标价值进行讨论、审查和修改,并确认指标的选择标准以及若干核心指标。其中,项目的目标价值可根据专家的意见并参考广泛的社会需要(包括政府、开发商、公众)而定,评价指标的选择与权重确定要根据目标价值的主次关系、时间序列等,并确定相关评价因子。评价标准是对目标价值的反映,因此指标权重的调整和确定过程实际上反映了具体城市公共性景观价值趋向的动态变化,直接影响发展对策的制定、反馈和调整。

4 借景生情:城市公共性景观创作的新要求

4.1 内引外联,拓展景观“物境”的视觉体验

视觉体验是“借景”最为主要的考虑因素,也是“借景生情”的重要基础。传统的手法通常是点(观景点)到点(景物)之间开辟赏景透视线,对于赏景的障碍物进行整理或去除,从而起到收无限于有限之中的妙用。例如苏州留园西部舒啸亭土山一带,近借西园,远借虎丘山景色;沧浪亭的看山楼,远借上方山的岚光塔影;拙政园吾竹幽居亭中向西望去,可见远处的北寺塔等。这一手法在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中通常称之为视线通廊,并得到普遍运用。在此基础上,城市公共性景观的开放性进一步打破了景观(园林)内外的边界,加上城市整体风貌的优化,使得景观创作可以考虑将“物境”融入城市风貌的整体氛围中,真正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例如上海船厂遗址公园夜景设计就力图将自身完美的融入小陆家嘴商务中心璀璨的夜色中;建筑师弗兰克·盖里设计的芝加哥千禧年公园敞开式的、富有张力的露天音乐厅(Jay Pritzker Pavilion)就形成了以城市摩天大楼为背景的舞台布置(图2)。值得一提的是,现代技术和材料的发展为景观创作与城市特色风貌的有机结合提供了新的方式,除了借物,还可以借声、借影等。例如芝加哥千禧年公园露天音乐厅西侧,同样由弗兰克·盖里设计的一座镜面不锈钢的巨型雕塑“云门(Cloud Gate)”,光洁的表面、弯曲的弧度如哈哈镜般的映射出周围的城市影像(图3),给予游客新奇的视觉体验,是一个极妙的构思。

4.2 取景于民,营造景观“情境”的亲和氛围

城市公共性景观是公共生活与社会活动主要展开场所和物质载体,是城市中最富于活力与魅力的地方。从古希腊城邦的集会市场到中世纪的广场,到21世纪的街道和公园,城市公共性景观在历史嬗变中,其空间形态往往是社会公共和私人价值观的直接映像,反应人们内心的某种渴望[10]。现代社会中,反映人性需求的城市公共性景观不仅可以弥补高科技发展带给现代城市生活的冷漠感觉,还使人、自然与社会之间达成一种默契与和谐,满足人们回归公共生活的渴望。因此,城市公共性景观营造的“情境”不应是冷漠的面孔,仿佛博物馆里阳春白雪的艺术;而应是亲切、幽默的,是情景互动的,是取自于民、服务于民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贴近大众生活,唤起并激发使用者内心深处的回忆,产生难以忘怀的体验经历和感受,从而通过使用者心目中的移情联想营造出强烈的共同感和认同感。例如芝加哥千禧年公园两座近50m高的喷泉塔上变化的数码人像是10000个生活在芝加哥的男女老少、不分种族和国界的笑脸,人像的嘴角位置上的小孔不时喷出小瀑布,惹得近旁游玩的人群一阵惊喜(图4)。

4.3 景境交融,提升景观“意境”的文化意味

作为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城市公共性景观通过对历史文明的保存和延续、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再现、人类精神的表达和超越,使其存在不仅仅具有现实的、具象的意义,更可以沿着时间发展轴追溯历史、展望未来,可以由表及里透出对于生活、生命甚至地球、宇宙的一种思索。因此,城市公共性景观创作需要挖掘景观及其所在地区的文化内涵,赋予景观一种“意味”,使景观成为场所精神、城市精神的代言,从而实现景境交融。例如位于哈佛大学的泰纳喷泉是一个极简主义的作品,由159块石头排成一个直径18m的圆形的石阵,雾状的喷泉设在石阵的中央(图5)。喷泉本身形式的简单纯洁并不妨碍其功能的多样以及景观体验的丰富性,这是一个休息和聚会的场所,也是探索、停留和欣赏的景点。更重要的,该景观作品还象征校园中的大学生们对于知识的存疑和哈佛大学对于智慧的探索,为此,设计师将宇宙大爆炸(the Big Band)的场景引入其中,喷泉喷出的细水珠形成漂浮在石间的雾霭,透出史前的神秘感,从而赋予作品独特的场所精神和悠远的意味。

参考文献

[1]张鸿雁.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论——中外城市形象比较的社会学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2]俞孔坚,奚雪松,王思思.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城市风貌规划——以山东省威海市为例[J].城市规划,2008(3):87-92.

[3]王敏.城市公共性景观价值体系与规划控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4]王敏.品牌策略下的城市公共性景观效能优化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39-45.

[5]张京祥.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6](明)计成原著.陈植注释.园冶注释[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7]薛晓飞.论中国风景园林设计“借景”理法[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7.

[8]孔令培.“因借”理论与现代公园的营造——以湛江市南桥公园为例[J].中国园林,2006,22(8):17-21.

[9]唐军.追问百年——西方景观建筑学的价值批判[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创作景观】相关文章:

从“虚静说”谈创作心境在文艺创作中的作用09-12

个人创作04-18

创作特性04-21

创作感想05-15

剧目创作05-04

声乐创作05-05

创作生产05-06

细节创作05-14

创作类型05-20

曹禺创作05-25

上一篇:学业困境下一篇:GPU处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