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约会

2024-05-20

幸福的约会(精选三篇)

幸福的约会 篇1

勃兰福特中尉尤其记得战斗最激烈的那一天, 他的飞机被一群敌机团团围住了。

他在信里向她坦白承认他时常感到害怕。就在这次战斗的头几天, 他收到了她的复信:“你当然会害怕……勇敢的人都害怕的。下一次你怀疑自己的时候, 我要你听着我向你朗诵的声音:‘对, 纵使我走过死亡笼罩的幽谷, 我也一点不害怕灾难, 因为你同我在一起。’”他记住了, 这些话给了他新的力量。

现在他可要听到她本人的说话声了。再过四分钟就六点了。

一个年轻姑娘擦身而过, 勃兰福特中尉心头一跳。她戴着一朵花儿, 不过那不是他们约定的红玫瑰。而且, 她说过, 她已经不年轻了。

他想起他在训练营里念过的那本书:《人类的束缚》, 整本书写满了女人的笔迹。他一直不相信, 女人能这样温柔体贴地看透男人的心。她的名字就刻在藏书印记上, 贺丽丝·梅妮尔。他弄到一册纽约市电话号码本, 找到了她的住址。他写信给她, 她复了信, 第二天他就上船出国了, 但是他们继续书信来往。

13个月里她都忠实地给他回信, 没有接到他来信的时候, 她还是写了来。现在呢, 他相信了:他是爱她的, 她也爱他。

但是她拒绝了他请她寄赠照片的要求, 她说明, “要是你对我的感情是真实的, 我的相貌就无关紧要。要是你想象我长得漂亮, 我就会总是摆脱不了你不过心存侥幸的感觉。我憎恶这种爱情;要是你想象我长得不好看 (你得承认这是更有可能的) , 那么我会老是害怕, 害怕你之所以不断给我写信, 不过是因为你孤零零的, 没有别的选择罢了。不, 别要求我给你照片。你到纽约来的时候, 就会看到我, 那时你再作决定吧”。

再过一分钟就是六点了……猛吸一口香烟, 勃兰福特中尉的心情更紧张了。

一个年轻女子正朝他走来。她高高的个儿, 亭亭玉立, 淡黄色头发一卷卷地披在她纤柔的耳朵后边, 眼睛像天空一样蓝, 她的嘴唇和脸颊显得温文沉静。她身穿淡绿色衣服, 像春天活泼轻盈地来到人间。

他迎上前去, 没注意到她并没戴什么玫瑰。看到他走来的时候, 她唇上露出一丝微笑。

“大兵, 跟我争路走吗?”她喃喃地说。

他朝她再走近一步, 就看到贺丽丝·梅妮尔。

她几乎正是站在这位姑娘后边, 是一个早已年过40的妇女。她就快变白的头发卷在一顶残旧的帽子下面。她身体过于丰满, 一双肥厚的脚塞在低跟鞋里。但是, 她戴着一朵红玫瑰。

绿衣姑娘快步走开了。

勃兰福特中尉觉得自己像是被劈成了两半, 他追随那位姑娘的欲望有多么强烈啊, 然而, 对这个在精神上曾经真挚地陪伴过和激励过他的妇女, 他的向往又是何等地深沉, 她就站在那儿。他看得出来, 她苍白、丰腴的脸是温柔贤惠的, 她灰色的眼睛里闪烁着温暖的光芒。

勃兰福特中尉当机立断, 他抓紧那册用来让她辨认的《人类的束缚》。这不会是爱情, 然而是可贵的东西, 是他曾经感激过, 而且必定永远感激的友谊……

他挺直肩膀, 行了个礼, 把书本伸到这个妇女面前, 然而就在他说话的时候, 他感到了失望的苦涩。

“我是约翰·勃兰福特中尉, 你呢——你是贺丽丝·梅妮尔小姐吧。见到你, 我很高兴。我——可以请你吃顿饭吗?”

她咧开嘴宽厚地微笑了。“我不明白这都是搞的什么, 孩子。”她回答说, “穿绿衣裳的那位年轻小姐, 她要求我把这朵玫瑰别在衣服上。她还说, 要是你请我同你到什么地方去, 我该告诉你, 她在街那边的饭店里等你。她说这多少是个考验。”

(选自《文苑》2011年第2期)

[赏析]

一篇有“戏”的优秀小小说

美国作家S·L·基履的《约会的红玫瑰》, 是一篇构思机巧的优秀之作。小说讲述的是勃兰福特中尉经受了年轻姑娘贺丽丝·梅妮尔的“考验”的故事。故事之所以波折丛生, 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与作品艺术处理上的以下特点是密不可分的。

首先, 采用倒叙手法, 将时间、场景集中化。如果按通常的顺叙法, 小说应该先写勃兰福特中尉因《人类的束缚》而写信给贺丽丝·梅妮尔, 对方复了信, 但第二天他就上船出国了;再叙“13个月里她都忠实地给他回信”, 她的信给了他“无穷无尽的力量”, 然而她却拒绝了寄赠照片的要求;最后才是两人在纽约中央火车站约会时的场面。聪明的作者, 自然不会笨笨地按部就班地循时间顺序写下来, 因此, 本文开篇就是“高个儿的青年中尉仰起他被太阳晒得黝黑的脸, 眯着眼睛注视着这个确切时间”;接着, 先追述“就在这次战斗的头几天, 他收到了她的复信”, 后继续往前追溯, 交代两个人是如何联系上的。如此处理, 一起笔就激发起读者强烈的兴趣, 更为下文的叙写支撑起一片神秘的空间, 引领着故事情节的发展。

其次, 反复渲染勃兰福特中尉“心跳得浑身震动”“心头一跳”“心情更紧张了”;并将相见时间作倒计时处理, 精确到“再过六分钟”“再过四分钟就六点了”以及“再过一分钟就是六点了……”这样一来, 就把“他”焦急地等待、迫切地希望早点与对方见面的心情及当时的场景逼真而传神地描画出来, 令读者身临其境, 如同听到了人物“怦怦怦”的心跳声。

最重要的一点, 也是最有力地凸显文章戏剧性的设计, 则是巧用误会法——“他朝她再走近一步, 就看到贺丽丝·梅妮尔”, 因眼前人与“心中人”反差极其强烈, 故而“勃兰福特中尉觉得自己像是被劈成了两半”, 甚至当他鼓起勇气“把书本伸到这个妇女面前”“就在他说话的时候, 他感到了失望的苦涩”。前文愈是强化急于见到本人之心切, 此处的反跌自然也就愈加强烈, 而“早已年过40的妇女”“她戴着一朵红玫瑰”的特写镜头也愈加触目惊心。其实, 在巧设误会的同时, 作家也是暗设了伏笔的——“她几乎正是站在这位姑娘后边, 是一个早已年过40的妇女”, “几乎正是站在这位姑娘后边”不正是绝妙的一“伏”吗?如此, 下文的“穿绿衣裳的那位年轻小姐, 她要求我把这朵玫瑰别在衣服上”才显得顺理成章。细细想来, 小说之所以富于戏剧效果, 与“绿衣姑娘”和中年妇女几乎同时出场, 无疑是紧密相关的, 由此, “他追随那位姑娘的欲望有多么强烈啊, 然而, 对这个在精神上曾经真挚地陪伴过和激励过他的妇女, 他的向往又是何等地深沉”这一矛盾、这番煎熬、这种纠结, 也才真正得以突出、强调, 引人感同身受。再细一点作品评, 作者详写“绿衣姑娘”的相貌, 不也是暗下伏笔吗?写得如此具体而动人, 若非主要人物 (或称主人公) , 岂不是白费笔墨了?文中说“她身穿淡绿色衣服, 像春天活泼轻盈地来到人间”, “活泼轻盈”四字, 不正是贺丽丝·梅妮尔性格的绝佳写照吗?正是她, 精心导演了这一出令中尉大喜复大悲、大悲又大喜的悲喜交集的“约会”剧。

所幸, 我们的中尉经受住了特殊的“考验”, 尽管内心无比沮丧、失落, 但毕竟“他看得出来, 她苍白、丰腴的脸是温柔贤惠的, 她灰色的眼睛里闪烁着温暖的光芒” (这主要是一种心理作用) , 经过瞬间的挣扎, 他终于说出了“我——可以请你吃顿饭吗”, 由此, 才有“她还说, 要是你请我同你到什么地方去……她说这多少是个考验”的回应。小说至此戛然而止, 故事接下来将如何发展, 也就无须赘言了。

我们与幸福有个约会 篇2

每个行业的人都有自己的职业幸福感,教师也有属于自己的幸福,而我们的幸福是与别的行业不同的,也是别的行业人群是不可能体会到的,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对象不同,这是最根本的区别。孟子说: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教师职业也正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羡慕与尊敬。因此,教师职业被认为是一种幸福的职业。我认为教师的幸福并不仅仅来自一些高尚的 评价,而是来源于教师的真情感受、切身体会,教师的幸福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幸福感来自学生的成长与进步

鲁迅先生曾热情地称赞过奉献者的泥土精神:“譬如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泥土;没有土,便没有花木;所以土实在较花木还重要。”他的这句话,不知慰藉过多少奉献者的心灵!而我们的教师事业就如同一块散发着春天气息的土壤,经过我们四季的辛勤耕耘,描绘出五彩的梦幻;一块黑板书写无限的深情;一个讲台,演绎出理想的前程。看着学生一天天成长,我们老师时刻都能感受到工作的价值和意义,这种成就感和幸福感,总是那么踏实、崇高。

记得每学年,我都要接手新的班级,刚开始时,学生的自我管理及学习习惯往往不尽人意,所以每次开学,班级管理会特别吃力。首先在班内开展班干部竞选活动,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竞选不同的工作岗位,大到中队长,小到图书管理员。为了使班级的每一项活动落到实处,我还要每天配备值日班长。他就相当于小老师,可以监督各个班干部的工作到位与否,还可以及时处理一些班级小问题,如遇到难题可以直接向班主任汇报。有些班干部,由于第一次的工作,不懂工作方法,这时,就要经常和他们交流,给予他们指导、鼓励。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那些班干部很快就能成长起来!作为班主任也就不用经常跑教室了。看着这群管理能力强的学生,想想后阶段再也不用这么辛苦地管理班级了,那前一阶段的辛苦教育又算得了什么呢,这时心中全是满满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又如每学期,都会遇到一些后进生,我往往会对他们倾注更多的爱和精力。三年(1)班小何是全年级有名的后进生。我第一次进去上课时,其实觉得这孩子蛮聪明的,虎头虎脑,个子不高,坐在班级的最前面。他不愿学,什么都不想拿出来,在他的桌子里满是没用的垃圾,让他清理却什么都懒得做。一节课对他来说,是那么漫长而无所事事,当他感觉无聊时就会转过去和后面的同学聊天,有时故意弄出声音来引起老师的注意。当要教育他时,他就低着头,没说他几句就眼泪哗啦哗啦流下来。心理年龄远远小于实际年龄,对于这一孩子,到底应该怎样去教育他呢?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我发现他还有很多地方是可取的,比如他非常热情,每次见到你,老远就会跟你打招呼,而不像有些孩子一样看到老师就退避三舍,还有就是他非常喜欢帮助老师做事,而且还有一定的工作能力,收作业本时,他会把全部本子收齐了再交给我,如果有同学没交的,他就会把名字记录下来给我。通过观察,他是一个吃软不吃硬的人,所以上课时我总是把一些简单的问题留给他,鼓励他,夸夸他,满足一下孩子的虚荣心。并且不时地提醒他要多看书,学会从书中找答案,从书中吸取知识。一学期下来,我教的学科他竟然得了优秀,其他的学科也进步不小。看着他脸上开心的笑容,我的心里便荡漾起无边的幸福。

二、幸福感来自爱心的付出与收获

爱是阳光,能融化冰雪;爱是春雨,能滋润万物;爱是桥梁,能沟通心灵;爱是在你累起来仍然让你笑的东西;爱是每个老师都拥有而又愿意和孩子们分享的心情,就是因为爱,于是有了责任,有了幸福的源泉。

3月7日下午,我布置了一项“爱心作业”——给妈妈写一封信,让学生在三八妇女节时给妈妈一个惊喜。

3月8日,我早早地来到学校,发现我班锦云同学在办公室门前徘徊。看到我,她腼腆地将一封信交给我,转身跑了。信中最让我感动的一句话是:老师,我很爱你,我把你当成了我的妈妈,祝你节日快乐!我一想到自己在她的心中占据了如此重要的位置,不禁十分高兴。上课了,我拿着这封信,来到讲台上欣喜地说:“同学们,今天早上,我收到一份很珍贵的礼物。我要向锦云同学说一声——谢谢你!今后我会像妈妈一样去爱你„„” 话没说完,我发现她的眼睛已经红了。调皮的敏辉大声说:“老师,读给我们听听吧!”

当我深情地读完信,叫大家今后要多关心锦云时,锦云已经哭出声了。班长突然站起来说:“老师,我也像锦云一样爱你。” “老师,我也是。”“老师,我也爱您„„”刹那间,班中“老师,我也爱您”的声音响成一片。我没想到会出现这种局面,望着一张张热切地盯着我的小脸,我的眼泪止不住流了下来,我连忙说着:“老师也爱你们,会像妈妈一样爱你们„„”许多学生也都激动地掉下了眼泪。

望着还在抽泣的学生,我想,现在来教学预设的课文,他们肯定难以投入。这是一个多好的语文综合学习的契机,何不趁势引导,把今天发生的事写下来呢?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习作水平,又能对他们进行情感教育,让这份珍贵的爱的情感得以延续。于是,我便对学生说:“同学们,老师和你们一样激动,有许多话想说。现在就把刚才发生的事和你心中的感受写下来,好吗?”

一位学生写的是《幸福的眼泪》,她写道:“老师边流泪边说话,我的眼泪也掉下来了,许多同学都哭了,这真是幸福的眼泪。我们爱老师,老师是幸福的;老师爱我们,我们也是幸福的。”

另一位学生写的是《爱的眼泪》,结尾写得更为精彩:“如果有人问我,世界上什么最珍贵,我会不假思索地说:是爱。爱是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无论是母爱,还是师生之间的爱,都是无私的,都是伟大的。”

„„

学生根据刚刚发生的事和内心真实的感受,一会儿就写了几百字,篇篇感人至深,与以前习作时苦思冥想的状况大不相同。我再次沉浸在感动与成功的幸福中。

三、幸福感来自自身的专业成长

学习是教师成长永恒的主题。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曾说:“一个人因学习而拥有,因学习而丰富,因学习而发展。”一个教师的专业知识、理论素养由哪里来?从根本上说还是学习。教师具备了学习的本领,就意味着掌握了自我发展的诀窍,把握住了成长的主脉。纵观现实生活中为数不少的教师,读书少得可怜,甚至是厌恶读书,自己仅有的一点点知识也是在学校读书时,老师靠着应试那一套逼出来的。在给学生讲课时,除了课本和教参上的东西之外,一点辅助性的内容都说不上来,课讲得干瘪瘪,没有一点新鲜气息,试想这样的教学能有好的效果吗?我们知道,许许多多教育家的成长都是和他们终生勤奋学习分不开的,叶圣陶、于漪、魏书生无一例外的是博览群书的典范,他们在广泛吸收前人的教育教学宝贵经验的同时,又将其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无愧于名副其实的教育家称号。由此看来,我们必须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层次,进行“自我充电”。变原来的“一桶水”为“长流水”,继而升华为适合学生需要的“甘甜水”。将学生的“知识杯”与教师的“专业桶”都汇集到知识的大江大河上。变由师到生的知识单频振动为师生共振,变“教学”为“学教”,确信教学不仅相长,而且互补,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从而使授者和受者同步欢悦,同时长进,展现幸福的课堂。

四、幸福感来自自身平和的心态

或许在一些的教师心中,“三尺讲台”是灰暗的,它意味着不谈回报的辛酸。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琐碎 和唠叨中,自己的青春与激情不知不觉如粉笔灰般灰飞烟灭。或许,脸上刀刻的皱纹,是万千本作业本的重压而留下的痕迹,那乌黑松弛的眼袋,是万千个冥顽不化、调皮捣蛋的学生为你涂抹的盛妆,爬上头顶的缕缕银丝,是万千个枯燥的日子为你留下的装点,或许„„太多的“或许”在我们的生活中流淌,流尽了我们当初的激情,流尽了我们曾经的豪言壮志。所有这一切表象在平庸者的眼中或许变成了事实,他们认为站上了讲台,就是走入了永不消逝的枯燥生活的河流中。其实,是他们抵挡不了这激流的冲击,只能任凭激流把他们冲向渺无边际的海洋,冲向单调乏味的荒岛„„相反,对于那些真正辛勤劳作的园丁,支撑他们生命过程的正是那一天天平淡的日子。他们的价值胜似一颗璀璨的钻石,它的光芒是在一个个平淡日子中洗练、打磨出来的。.毕淑敏说:“ 幸福常常是朦胧的,很有节制地向我们喷洒甘霖。你不要总希冀轰轰烈烈的幸福,它多半只是悄悄地扑面而来。你也不要企图把水龙头拧得更大,使幸福很快地流失。而需静静地以平和之心,体验幸福的真谛。”心态失衡,看什么都不顺眼,做什么都不开心,始终也不会觉得幸福。首先,教师要以平和的心态,面对教学的压力。教师的工作千头万绪,繁重琐碎,时而还要应付上级部门的各项检查,教学的压力就更别说了,备课、写教案、批改作业、家访、辅导后进生„„如果一个教师没有平和的心态,那将会苦不堪言,每天生活在痛苦与烦躁之中。因此,只有拥有了平和的心态,把压力转化成一种动力,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工作,成功了不要趾高气扬,失败了也能坦然面对。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自己每天活得精精彩彩的。其次,教师要以平和的心态,面对外界的诱惑。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今的社会已经成为经济型的社会,人们的生活处处离不开钱。虽然,教师们每天在从事着繁重琐碎的工作,不但要付出的体力和脑力,还要更多的付出自己的情感。付出了很多,但得到的却不是很多。如果教师没有一个平和的心态,那将会心理不平衡,而无心于教育教学工作。如果一个教师拥有了平和的心态,将会看到社会、政府也在不断地为改善教师的生活所做的努力,教师的经济收入在逐步提高,教师在物质方面善于满足,才能每天获得快快乐乐。平平淡淡也是一种幸福,拥有了平和的心态,幸福就会长驻你心田。

与幸福女人约会 篇3

见了面,她说要带我去品尝小吃。我们在一家米线店坐下来,米线端上来,她右手执筷,左手捏着小勺。慢慢吃一口米线,轻轻地喝一口汤。然后轻笑着说:我最喜欢喝这里的米线汤,味道很鲜。两个人边吃边聊。从小吃聊到衣服,再到家具城的一块桌布,再聊到商场的一只精美的花瓶。我笑着评价她,不像是一个孩子的母亲,更像是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的确,我第一次看见云儿就这么认为,在云儿的眉宇间有着已婚女人少见的气定神闲,我经常会说不了解的人没人相信她是个4岁孩子的母亲,因为在她身上,没有人间烟火的痕迹。在我的朋友中,她是惟一没发过牢骚的女人。最多只是叹息说:“我们老王,对我太好了,只是事业不发达。”那叹息也似乎带着幸福的影子。

云儿自己做旅游生意,虽然生意做得不大,但也是个小老板。她老公大她6岁,把所有的积蓄投资拿出来给她做生意,而他却去别处打工。云儿一边做自己生意,一边读夜大,生活十分丰富。前些日子她被一位有钱人追求,想想老公对她不错,也就算了。云儿的老公,细心而体贴,会早一个信息晚一个信息地对她说宝贝我爱你。情人节,更会送鲜花给她,做足浪漫,更难得的是,结婚这么多年,他仍对她呵护有加。据说她老公第一次见到她,就决定要呵护她一生。

上一篇:数字接入技术下一篇:初中政治的探究性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