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期模式

2024-05-11

小学期模式(精选九篇)

小学期模式 篇1

关键词:小学期,软件工程,培养模式,项目实训,案例

2009年7月23日到26日, 第二届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实验与实践教学研讨会在山东省威海市召开。会议以推进计算机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加强实验课程建设为主题, 围绕高等学校计算机实验教学内容、方法及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开展了讨论。讲座之后, 主办方山东大学威海分校邀请所有参会代表考察参观了山东大学威海分校。该校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贺红向参会代表介绍了该校软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暑假“小学期”制度。

一、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的“实训”培养模式

山大威海分校软件工程专业以实训为导向, 厚基础、重实践, 走出了一条以专业实训为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该模式在山东省全省得到大力推广, 山大威海分校软件工程系也成了山东省软件外包人才培训基地。通过详细调查了解发现,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之所以能够走出这样的一条特色之路, 很重要的一点, 就是该校没有盲目的把学生抛向社会, 没有盲目的把学生交给社会上的计算机培训机构。现如今, 外界计算机培训机构多如牛毛, 各个层次的培训公司纷纷看中了高校计算机信息类专业这个庞大的蛋糕。很多高校重理论, 轻实践, 或即使意识到实践的重要性, 却没有办法引进具有一线实践开发技能和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又要为学生就业找个好归属, 迫于无奈, 只有将学生送到社会上的培训机构学习。这种做法固然有其积极的一面, 培训公司教会了学生开发技术, 同时也帮学生推荐找到了工作。而山大威海分校则是把外面的培训机构和实训教师引进来, 在校内进行培训, 学校为其提供实训平台和场地。该校的做法, 对学生比较方便适用, 而且安全也有保障。同时, 也帮学生省去了很多培训费用。除此之外, 威海分校实训培养模式的成功, 我们觉得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 威海市是夏季避暑胜地, 好请人才。

威海地处海边, 夏季平均气温只有26度, 气候宜人, 很多专业人才愿意去该校做短期教学和培训。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根据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实行三学期制, 从7月1日到7月30日是第三学期时间, 被称为小学期。在该学期, 学校会邀请外界各个领域的知名人士到学校做学术报告, 整个教学也是进行选修课、辅修课和实习实践类课程, 生产实习也是在这段时间进行。在暑假前, 学校会到处“物色”各个方向的专业人才, 邀请其到该校讲学或做培训, 时间一般分为一周、两周或三周。在培训讲学期间, 学校为其提供住宿和三餐补助, 并给其60元/学时的讲课补贴。虽然补贴不多, 但各个培训教师能够在愉快度假的过程中顺便对学生进行一些培训而且还有收入, 应该是一个一举两得的事情。软件工程系从外界的一些知名IT公司或知名IT培训机构请来教师对学生进行实训, 一般都是按4周进行。现在的威海分校, 实训模式已经全面铺开, 整个工科领域的专业, 几乎全都在搞实训模式, 从结果来看, 效果很好。

2. 有资金支持。

威海分校软件工程系进行实训教学, 是从2006年开始。刚开始没有资金支持, 系里就先拿出一部分资金先垫付, 在把一期做好后, 效果出来了, 学校也开始重视了, 就开始资金投入了。再到后期, 实训的影响更大了, 威海市政府和山东省教育厅都开始重视, 大量政府资金开始注入。另外, 有些大型的实训, 也会要求学生交纳部分培训费, 100元左右。让学生交纳部分培训费, 按照道理来说, 是不符合教育部的文件精神的。但威海分校的负责人告诉我们, 从实际效果来看, 让学生交纳部分培训费, 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否则, 很多学生会对这样的实训不够重视。再者, 即使是收费的培训, 学生在学过后如果的确觉得物有所值, 也就不会介意这部分培训费。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 软件工程系这样做, 其实是替学生节省了大部分钱。因为现在外界的IT培训机构, 培训一个项目一般都是几千元。

二、其他高校的借鉴意义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的成功, 很值得其他学校借鉴。经过观察, 我们发现, 国内很多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特别是IT信息类专业, 新技术发展快, 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对大学的课堂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1]。如果教学上还是过去那种陈旧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教师没有掌握先进的开发技术和开发工具, 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一出去就成了社会的“弃儿”。针对以上分析, 笔者认为, 软件工程教学应以项目开发为核心, 紧盯业界技术前沿, 组织项目开发团队, 分配项目开发任务, 进行项目开发指导, 让学生提前适应企业。

1. 积极建设软件工程大类实训实验室, 为学生创建丰富的实训环境。

(1)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实验室。主要是为计算机系大一学生做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实训。建立这个实验室投入很小, 可以使用学校历年来淘汰的旧机器。计算机系的学生如果只学习大学计算机基础是不够的, 还需要学习计算机导论课程, 导论课程主要讲解计算机学科专业完整的知识理论体系和学科主干课程, 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方向提前把握。根据计算机系新的教学计划, 在大一上学期结束期间开设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 引导学生对计算机进行组装和维护, 可以让大一新生提早对计算机专业奠定学习兴趣。有了这些专业知识后, 本专业学生可以为其他同学提供技术咨询, 同时也可以在后期重点选拔计算机系的学生充实到学校的网络中心帮助维护整个学校的其他师生的计算机。 (2) 具有实训场景的计算机网络和网络工程实验室。网络实验室的建设, 除了要具备基本的网络验证实验外, 还要具备网络科研功能。同时, 作为学生网络实训使用, 一定要模拟实际的工作场景, 建设具有实训背景的网络工程场景。可以在结合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网络拓扑图的基础上, 再建立一个动态的组网场景。其组网设备可以完全照搬学校的网络中心机房模式来购置, 真实再现网络接入环境。引导学生架设网络, 从铺线开始, 包括设备选型、采购, 一直到具体实施, 从运营商的接入段一直到客户终端, 教会学生如何做网络工程。同时, 学生报考软考的网络工程师和网络管理员考试, 而这两个考试对学生的网络实践要求非常多。另外, 信息类专业毕业的学生, 出去找研发类和技术支持类工作时, 遇到的面试题目50%以上都是计算机网络的知识。所以, 提高网络实践教学, 加强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建设, 对学生进行计算机网络的实训就显得尤为重要。 (3) 软件开发实训实验室。软件工程实训实验室开设的越早, 对学生越有利, 宜早不宜迟。软件工程实训实验室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来进行建设, 分别是数据库 (Oracle, SQL Server) 、程序开发 (C, C++, Java, C#) 和软件工程 (VSS, UML) 。软件工程实训实验室是学生进行实训的重中之重, 建议重点投入重点支持。同时, 还可以在软件工程实验室进行软考培训, 对报考程序员、软件设计师和系统分析师的学生进行强化。

2. 大力引进和培养计算机类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

工科学校要有工科学校的“拳头”, 要保证有稳定的教师队伍, 防止人才流失。很多青年教师特别是男青年教师因为经济压力而从学校辞职, 不少双师型教师因待遇问题而投奔企业。要想留住和吸引大量的优秀计算机类人才, 必须要舍得投入, 要事业留人、待遇留人, 要下大力气提高计算机类专业教师的福利待遇。要想让优秀的青年教师在学校“安身立命”并积极投身于教育事业。同时, 要给青年教师压担子, 给青年教师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使其具有主人翁精神。 (1) 请进来和送出去。请进来, 积极引进合适的双师型教师, 四面出击邀请技术“牛人”投入计算机教学。很多高校的计算机教师教学经验丰富, 但项目实践经验少, 大部分老教师主要承担专业基础课教学, 项目实训类青年教师较少, 还有很多实训实践类课程无法开展, 还需要从社会上引进一些短期兼职教师, 建议大力度引进具有项目实践经验的教师。特别是教学型和工程应用型高校, 需要更多软件开发实践经验的教师。学校可以通过教师以一定的社会途径在外界收集和打听技术精英, 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 引入学校作为兼职教师对学生进行短期培训。从社会引进的实训教师, 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兼职教师的培训时间应以1-4周为宜, 根据其实训项目的安排来决定其实训时间的长短。送出去。由于自身专业和技术的限制, 一个人不可能掌握所有的计算机实训技能。所以, 还应该积极的对已有教师进行培训。可以委派青年教师参加外界技术类培训, 比如, 参加全国的一些大型公司举办的项目培训。像微软、IBM、Sun、Oracle、Cisco、中兴、华为等这些公司每年都会定期举行一些大型培训。

3. 以计算机科学和软件工程专业为试点, 大力推行“实训”模式。

(1) 以市场为导向, 开展实训模式。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的过程中, 感到很茫然, 不知道专业课的先后联系和前后逻辑, 无法架起一个完整的专业课程体系链。因此, 需要对学生进行专业导论教育。一部分学校现在在推行3+1的教学模式, 即前3年进行课程理论的学习, 第4年把学生送到外面的企业进行实习或培训。3+1的教学模式, 它的弊端就是学生在前三年期间, 过多的强调理论而忽略实践实训课程, 学生因为没有动手实践能力而过早的丧失了对专业的学习兴趣。把实践实训课程放在校内进行, 从大一到大四分散实施, 结合培养方案, 按照各个课程的先后顺序开展对应的实训, 在每学期末进行实训[2]。以“实训+项目”的方式来带动。依次进行计算机基础实训、C语言和C++实训、Java实训、Oracle实训和C#实训。通过这样的方式, 可以让学生过早的领悟到“项目”的魅力, 增加学习兴趣。实训时间建议定在每学期期末, 以方便安排课程教学。 (2) 以项目开发带动课程教学。结合专业实验室积极开展对应的教学科研和项目开发工作。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做一些常规项目, 比如精品课程网站、学校部门门户网站和部门信息管理系统等。在项目完成交付使用后, 学校可以给师生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以提高开发人员的积极性。做软件项目, 要抛弃必须在外面找项目的观念, 要抛弃做出的软件项目一定要有市场的观念。很多信息管理系统, 完全可以让学校安排本校学生做, 做完后学校自己使用, 这样做, 一方面有利于学校的信息化建设, 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这种实训模式做成功之后, 项目开发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和层次, 可以考虑成立软件工程工作室, 承接外面的项目, 做一些大型的软件系统。

参考文献

[1]唐浩坤.以工程实践为导向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N].大学计算机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中医内科学小学期见习带教模式探索 篇2

韩建宏 孙珏 刘龙民 石晓兰 韩吉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临床医学院 中医学教研室 200062

【摘要】上海中医药大学实行三学期制,第三学期为期2月,称为“小学期”,主要安排各种实践课程;我们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结合学生基础,探索了中医内科学小学期见习带教新模式;本文从5个方面总结了我们带教工作的体会。【关键词】 中医内科学;见习带教

Innovation on clinical probation teach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internal medicine HAN Jian-hong, SUN Jue, SHI Xiao-lan, HAN Ji.TCM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Putuo Hospital of Shanghai Universtiy of TCM, Shanghai 200062,China

【Abstract】 A school year is divided into three terms in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CM, 2-month-the tired term is also called micro term, in which practice courses are scheduled.Basing on our actual conditions and students’ prior knowledge, we innovated a new clinical probation teaching and report our practice.【Key words】Traditional Chinese internal medicine;Clinical probation teaching

上海中医药大学是培养临床中医师的摇篮,“早临床、多临床”是培养中医临床医师的重要传统指导思想之一,中医课程多与临床密切结合,小学期集中见习即针对中医学的教学特点而设立。上海中医药大学实行三学期制,小学期为5月16日—7月16日,为期2月,主要安排各种实践课程;为落实上海中医药大学“做实”小学期见习工作的精神,我们在往年工作的基础,根据我院为综合性医院的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实中医学专业二年级和三年级学生的小学期见习教学工作。1.多层次教师带教

普陀区中心医院是一家综合性医院,中医教学资源相对紧张,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尝试了多层次带教。1.1专家门诊带教

我们利用专家门诊资源,安排见习学生每天上午轮流去主任或副

主任医师门诊侍诊,每位同学均有1-2次机会随专家学习,每位专家每次带教2-3名同学,专家诊务繁忙,不可能每个病例均详细讲解,但病例丰富,为学生提供了丰富临床学习资源。学生如是说:“与普通门诊的病人相比,这里的病人更多,疾病种类也各不相同,有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甚至是一些西医无法解决的病等等。老师对疾病的掌握、汤药的配伍加减让我非常敬佩。” 1.2主治医师带教

普通门诊见习由高年主治医师带教,每位老师带教2名学生,普通门诊时间略充裕一些,带教老师结合具体病例详细讲解中医的四诊、辨证、立法、选方、用药知识;督促学生复习已学知识并把先前所学的知识串联起来,并教学生如何临床实践应用。学生体会也如此:“老师在帮病人治病,我在一边迅速地翻书,翻来翻去,最后腿上、桌子上、手里全都是摊开的书……”,“以前舌象都仅在舌诊图集上见到,此次门诊我们看到了花剥舌、裂纹舌、气虚淡白胖大的舌、阴虚色红瘦小的舌,甚至阴虚夹湿的舌等等。对舌诊的方法有了实际了解运用的机会。” 1.3 住院医师带教

病房见习由住院医师带教,主要的是将所学中医基础、诊断、方剂、中药、中医内科等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相结合,并加以提高。在病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接触患者,能全面了解一个疾病发生发展,学生了解真实的医院和真实的医生。学生也是这样认为:“我们现在的见习不一定要像实习生那样很多理论知识都已经掌握,它的主要目的

是意识到理论联系临床的重要性和难以逾越性,如何让自己的理论知识提高到更高的程度。这次见习我们能够学会诊断治疗的步骤过程、一些技巧、一些注意事项,能把我们大一和大二所学的中医基础知识运用到诊断治疗的过程中。” 2.多途径带教

为了弥补临床医生带教的局限性,我们安排了学生观看国医大师讲座录像、在读博士生讲课、优秀实习生交流,全方位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

2.1 观看名医讲座录像

我们先为同学播放了录像《京都名医》介绍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大师王绵之教授的简历,并重点介绍了他以其精湛的医术为我国“神州六号”宇航员保驾护航的事迹,学生了解了这位名医之后,更激发了对中医浓厚的兴趣,然后播放王绵之教授的讲座《中医辨证论治与遣药组方》,本讲座王绵之教授结合自己的学医、临证、教学、读书、中西医结合等多方面深入浅出谈及自己对中医的体会。这是一份珍贵的中医文献,观看后带教老师根据讲座内容,向同学提问,引发深一步的思考、讨论。同学都受益匪浅:“由于我们刚学习过方剂,所以不论是看他的书还是视频,在听其讲解的时候我们都已经有了思考的基础了,所以结合中药单味药的功效主治,去思考他方子中的加减和运用,不仅学到的是方剂和中药在疾病中的治疗功用,更学到了老先生辩证施药的思考方式和判断疾病的思路。” 2.2 博士生讲课

博士研究生培养中有助教任务,我们安排在读博士研究生为同学们小讲课,内容以基础结临床为主,既注重理论知识的复习,有强调了在临床中应用。同对此感觉收获很大:“由于四诊的内容在中医诊断学基础课上详细地学习过,所以小讲课时再学起印象更为深刻,结合想起临床遇到过的一些实例,更有助于理解。例如涩脉常见于动脉硬化病人,而弦脉则常见于肝胆病、诸痛、痰饮、疟疾等,这些与临床疾病结合的知识点,对我来说是一大收获。”

2.3 与实习生交流

老师和同学交流或多或少会有点说教的味道,为了更平等的交流,我们安排了在我院优秀中医专业实习学生和学生们交流,内容涉及见习注意事项、见习阶段学习技巧,见习纪律等,内容多样,形式活泼,交流热烈。同学感触最深的就是“要自己积极主动学习,要多学多问,永远不要等待别人来告诉你要做什么,要懂得自己多观察,多思考,多提问,多实践。” 3.依学生基础带教

我们带教的见习同学有二年级和三年级两类学生,他们的基础并不相同,因此我们设计教学查房和病例讨论也有所区别。3.1 教学查房

针对大学二年级学生,我们了解到学生并没有学习过中医内科学,已经学习过中医基础、中医诊断、中药学、方剂学。我们教学查房重点在中医四诊的实践和辨证、选方用药。对三年级学生已经学习过中医内科学的同学,带教从疾病的角度出发,强调病因、病机变化

过程、诊断、治疗、预后调护等内容。学生感到“通过老师的示范操作,了解了查房的大致过程和内容,四诊临床应用的重要性也进一步体现出来,而中西医结合鉴别、诊断、治疗更是让我们大开眼界。” 3.2 病例讨论

二年级学生病例讨论按照传统的诊断、鉴别诊断等内容有一定难度,我们开展了以方剂应用为中心的病例讨论,学生后来体会也很有趣:“给我印象深刻的是病例讨论。三个迥异的病案。在经过一段热烈的讨论以后,我们得出了五花八门的答案。老师给予总结,三个病案都用桂枝汤。”三年级学生病例讨论重点在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辨证、立法、处方、用药。同学也确有收获:“看来四大经典还是缺一不可,更不能死抱一本中内书往病证上套”,在病例讨论教学结束后还有同学会继续发电子邮件和老师交流她对该病例的个人看法。4.共享收获

临床见习中每位学生的所见所学都不相同,我们组织学生座谈一起分享各自的心得体会,这样同学的见习收获就会倍增。“大家在一起学习和分享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我们要虚心的去接受别人的观点,在别人的经验中,能用的我们就尽量放在脑子里并加深理解。在这些过程中是有点累,但还是很高兴的。”-——这是我们学生的感受。5.个人体会反馈

见习带教的中心是学生,学生到底有哪些收获,我们要求每位学生撰写一份个人见习体会,以电子邮件的形式上交,不拘泥与格式,唯一的要求是“真实”。本文的全部引文均来源学生的真实的个人体会,学生的感悟让我们也很感动。除了知识技能的学习,其他方面他们也有很多收获。5.1 医德熏习

医学生的医德培养靠课堂教学决定不能解决问题,需要教师长时间的熏习,润物于无声。学生如是说:“其实这两周的见习,也让我的心中有了一些感动,这感动源自于我的带教老师对病人的悉心关怀。他们标榜了我心目中医生的形象,就是那种好多病人都在说‘你真是个好医生’的形象。这句话不仅仅是因为你治好了他们的病,还有一部分是源于医生的那份真诚的医人之心。因此,他们的医术和医德都是我在未来道路上学习的榜样。” 5.2 职业理想

虽然学生见习时间不长,但见习所见所闻确定格了学生对自己未来职业的印象,影响他们对未来从业道路的选择。学生感悟出的医生崇高、医学神圣、坚定信念让教师也动容——“这两周的时间中,更多的我觉得是为我们迷茫的心找到一条坚定的道路,它更坚定了我们为祖国医学发展与传承的信念;看着身着白大褂的一位位医生兢兢业业为病人解除痛苦,它也成为我今后学习的动力。学医的道路是漫长的,但我想这一定会让我坚定的走下去。” 6.小结

虽然学生对我们带教的评价都很正面,但我们毕竟没能力带给他们精英式教育,我们需要继续努力。学生的体会结语是我们前进的动

中班上学期科学小实验材料的投放 篇3

一、材料的投放应有助于凸显科学现象

中班上学期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水平还相对较低,往往只关注事物的表面特征和非常明显的现象,难以对多种材料进行细致观察和比较探究,不善于整体或多角度地去发现事物内在的联系。因此,为中班上学期幼儿提供的实验材料应简单、直观、有趣,通过引发幼儿与材料的充分互动,让幼儿有兴趣地探索事物间的简单关系。

例如,在小实验“吹气袋”中,我将吸管插入小号的保鲜袋中,再用橡皮筋扎紧袋口,使袋子与吸管的衔接处密封。幼儿通过吸管往袋子里吹气,袋子因充气而膨胀、因漏气而干瘪的现象十分明显,幼儿很感兴趣。他们一会儿吹气、放气,一会儿比一比谁的袋子鼓鼓的、瘪瘪的,一会儿往空中抛接,一会儿用小手摸摸袋子有没有气……凸显的科学现象引发了幼儿反复操作与观察的兴趣,幼儿不仅感知到了空气的存在,还体验到了空气的多少与袋子的鼓、瘪之间的关系。

二、材料的投放应注重生活性

幼儿新经验的获得是建立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的,已有经验的状况影响着幼儿当前探究的兴趣、注意力和持续性。因此中班上学期科学小实验的材料应源于幼儿的生活,让幼儿的探究建立在一定的生活经验基础之上。

例如,在小实验“玩玩变变”中,我以醋、碘酒等为主要实验材料。醋遇到苏打粉变成“会冒泡的水”,用醋浸泡鹌鹑蛋变出了没有壳的蛋”,碘酒遇到糨糊变出了“蓝色的画”,用碘酒涂抹在山芋雕刻成的小人上变出了“蓝色的小人”等实验让幼儿倍感兴趣。因为这些实验材料都是幼儿熟悉的生活中的材料,所以他们倍感亲切,不仅敢于大胆操作,而且还惊异于这些日常用品所产生的那么多有趣的变化。显然,来自生活中的科学小实验有助于中班上学期幼儿与实验材料积极互动,促使幼儿建构新的知识和经验。

三、材料的投放应突出操作性

中班上学期的幼儿直觉行动思维还占优势,一旦离开操作,他们的注意力和思维就会发生转移。因此,中班上学期开展科学小实验活动应更多地选择操作性强的材料,支持幼儿持续地感知操作与现象变化之间的关系,以实现活动目标。

例如,在小实验“变大变小”中,我先让幼儿通过观察镜子的凹面、凸面来感知物体成像的变化,后引导幼儿通过观察万花筒来感受图案变化的多样性,但幼儿并不感兴趣。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个活动主要通过观察来感知,操作动作单一,对幼儿来说缺乏趣味性。而在小实验“搅泡泡”中,幼儿可以不断地重复舀、倒、搅、看等动作,他们不时地用勺子往水中加洗洁精,用搅拌棍搅拌,同时观察着泡泡的变化。看到物体随着操作而发生的明显变化,幼儿的兴趣越来越浓,他们主动要求增添材料,并兴奋地说着他们的新发现。

四、材料的投放应人手一份

中班上学期的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他们很容易因为物品的归属问题引发争执。这提示我们应为幼儿提供人手一份的实验材料,使幼儿将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操作和观察之上。

例如,在小实验“会变的胸卡”中由于共用“溶液”,因而幼儿在操作中出现了争抢现象,并导致三种不同的“溶液”混用,影响了实验效果。为此我做了调整,将三只小瓶子用透明胶带捆成一组,分别装入这三种“溶液”,并贴上了不同颜色的标志加以区分,棉签也贴上了与瓶子颜色对应的标志。由于每个幼儿都有了属于自己的“神奇的溶液”和棉签,因此这不仅解决了“争抢”问题,也避免了因混用棉签而影响实验效果的现象。

五、材料的投放应做细致处理

中班上学期的幼儿自我保护能力还比较弱,安全意识相对淡薄,教师需要预见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对材料做更细致的安全处理或选择替代品,以确保幼儿的安全,支持幼儿的自主探索。

冬季小学期心得 篇4

很高兴我们班能有参加冬季小学期的机会,享受到这些学习资源。通过这次上课,我们接触到了平常只能在网上才看得到的老总们。他们无疑已经是这个时代的成功人士,但始终谦虚有礼,虚怀若谷。他们已经不再年轻,却思维敏捷,精力充沛。他们代表着政府和企业,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学习到一些在学校和书本上学习不到的实践知识。

一、景区规划开发

各位老师考虑到我们的专业,十分细心的涉及到他们在景区规划开发中的做法,让我受益良多。以下两个是我印象最深的:

(一)文化内涵的挖掘

文化是景区的灵魂。在景区全面的开发建设之前,首先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在冬季小学期的课堂上,我们可以看到各个企业家都很重视景区的规划设计这一环节。在规划设计中,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要充分挖掘景区文化内涵。大小洞天的董事长孙东先生提到,在对大小洞天开发的过程中,文化梳理对旅游项目、产品风格、企业文化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县志等文献资料的梳理整理,剖析景区文化脉络,最终进行文化定位,确定文化主题。依据文化主题设计旅游产品,将文化最终渗入到建筑、指示牌等具体细节中。

(二)“三Z”原则的执行贯彻

所谓“三Z”原则是区别于传统的“一Z”即资金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包括资源、知识、资金三个核心要素,强调知识和资源在景区开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这本是生态旅游课程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在这次的冬季小学期中我更加清晰的理解了这一原则。

在我国现阶段,旅游景区如果没有过硬的旅游资源,或秀丽或磅礴的自然风景,或古老或庄严的古代建筑,就很难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丰富的旅游资源中脱颖而出。那么对于更多的先天不足的旅游景区来说,重视知识的投入和资源的保护的“三Z”原理就是在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中的制胜关键。大小洞天的旅游资源相比很多的景区并不是最好的,但因为完善细致的景区设计和规范的管理,使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小面积”景区跻身全国第一批5A级旅游风景区。

二、旅游企业的管理

1、树立团队的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凝聚力

团队建设的好坏 ,象征着一个企业后继发展是否有实力 ,也是这个企业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充分体现。团队需做到五个统一:统一的目标、统一的思想、统一的规则、统一的行动、统一的声音。将团队建设融入企业文化,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约束力。孙东先生十分自豪的对我们说起大小洞天的团队连续四年获得三亚拔河的第一名,他说,胜利不在每个个体的强大而在于团体的配合,团体的配合不仅需要技术上的技巧,更在于精神目标上的一致。一叶知秋,在企业建设中,正是这些细节中凸显的企业文化,让大小洞天在众多的旅游企业中脱颖而出。

2、敢于创新和尝试

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对于一个旅游企业而言,创新可以包括很多方面:产品项目创新,体制创新,思想创新等。孙东先生在讲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列举了大小洞天“五星厕所”的故事。我们既要按制度规则办事,又要敢于打破规则,结合自身的特点进行创新和尝试。在企业管理方面,大小洞天独创的“儿女孝心金”更是创新的典范。贴心的管理既是企业文化的传播载体,更赢得员工家庭的支持。

3、建立合适的人才战略

人才是一种战略资源,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战略是对未来的思考,着重研究人才对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长远发展的作用。大小洞天在人才保障体系建设方面,采用独特的支教模式,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才培养结合在了一起。

三、见仁见智的观点

毛剑锋先生提出的海南乡村旅游是现阶段分散大景区客流量,扩大海南旅游承载力的必经途径,由于广大农民缺乏现代企业意识和固有陋习,企业不能选择和农民合作。这个观点我并不十分赞同。

我认为,第一,目前我省绝大多数特别是知名旅游景区游客承载量并未达到饱和,暂时不需要乡村旅游分散游客。我省旅游景区“拥挤”的原因不是因为游客超出了资源承载量而是因为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第二,乡村旅游在海南发展条件还不成熟。乡村旅游是近距离旅游,客源市场主要来自附近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整个海南省经济发展仍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尚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大城市”,所以,乡村旅游缺乏支撑,必定在短时间内无法迅速发展起来。第三、我省教育水平和广大农村居民素质有待提高是现实,但是得出“企业不能和农民合作”的结论是我不能接受的。乡村旅游本就是体验乡村原生态的生活状态和质朴亲近的邻里情感。如果农村居民变成穿名牌戴名表喝咖啡讲顶端时尚,或者乡村旅游变成一群人在表演,那就失去了乡村旅游最大的意义。我相信,在我省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培育出一定的客源市场之后,乡村旅游业必定顺利成章,蓬勃发展。

四、对个人的启发

(一)有些事,蹲在家里是永远实现不了的

一直都知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一直期待能出去到大江南北走走的,但是总觉得钱不够,担心走丢了怎么办,抑或习惯了现在的安逸,总之,旅行的那一步,到现在念叨了几年却迟迟没有行动。

然而听了冬季小学期的课后,我的心里暗流涌动,旅行的梦想愈发浓烈了。我对世界上那么多美丽神奇的地方充满了好奇,搜索引擎已无法满足我的需求了。我想亲自去探索,去挖掘。我想知道巴厘岛,我奇怪在那里度假酒店如何和环境协调一致甚至已构成旅游资源的一部分,那个小小的岛上如何有那样丰富的艺术文化,温和善良的巴厘岛人民如何在激烈的世界风云中自处。我也想看看,巴厘岛美丽的海滩和落日和海口三亚有什么不一样。

第一次知道拉斯维加斯的会展如此发达,黄石公园的生态保护让我们望尘莫及,迈阿密的邮轮业对起步的海南邮轮来说更是天方夜谭。然而,老师说,我们三亚为什么要成为东方夏威夷?没错,世界上已经有了一个夏威夷,我们有何苦成为一个仿制品,而且还是并不高明语言不甚通达的拥有很多缺陷的劣质仿制品?要做,就做独一无二的三亚。经验可以借鉴,原则不容置疑。

要勇敢迈出旅行的第一步,放眼看看这个包罗万象的世界。

(二)请像商人一样去思考

代国夫先生对猴岛、对海南的热爱溢于言表。相比之下,毛剑锋先生则更偏向于把很多投资看作是一个项目。也许我的总结并不正确,但是当我思考出这个结论后,我被这个结论吓到了。是的,到目前为止,我还不能像一个社会人一样去思考,而是只把自己看做学生,看做一个冷眼旁观坐在审判席上的评审员。然而,我已经是个大三的学生了,不久的将来我要正式进入社会。思考的角度是时候转变了。带着热爱的心情做一件事情和以商人谋利的出发点去做,没有谁对谁错。

该让自己逐渐适应这种转变,像一个商人一样去思考。

(三)坚持的意义

在五位老师的讲课中,在问到他们成功之道时,都一定会听到两个字,那就是“坚持”。其中,孙东先生的漫谈旅游人生最让我印象深刻。大学毕业后历经九年的辗转漂泊,他最终选择在海南,在大小洞天开创自己的事业。他说“剩者为王”,只有坚持到最后的人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孙东先生从自己的人生经历,让我们看到他一步一个脚印的扎实,敢打敢拼的干劲,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坚持。

当今社会,选择很多,诱惑也很多,坚持就显得更加不容易。

沉下心来,坚持做一件值得做的事情。

(四)事业,让我们老亦青春

课前查了百度百科,知道这些老师都是海南旅游界举足轻重的人,等到看到他们的人,上了他们的课之后,我发现,他们活力四射,在谈论到自己所熟悉的旅游行业,妙语连珠。代国夫先生猴王本色,质朴诚恳,他的授课框架是所有老师中最清晰的一位。而周安伟先生,一个我猜测年纪五十左右的人,侃侃而谈,魅力四射。

他们都有自己一生要投入的事业,他们将自己的工作不只是当成工作在做。为自己的事业思考、高兴、奋斗,这不就是青春的样子么?留住青春的不是化妆品,而是事业。

我要找到属于自己的事业。

(五)那些让我印象深刻的那些话

1、国际旅游岛,首先是国际居住岛。

2、决定我们一生的,有时候不是我们的能力,而是选择。

3、不能就旅游谈旅游,应该跳出旅游谈旅游。

4、旅游是个“一把手工程”。

5、营销自己是一种态度。

6、资源是最好的财富,如果现在做不好,那就留给后人去开发。

小学期模式 篇5

为贯彻落实国发[2014]19号文件精神, 全面推进应用型本科大学建设的精神, 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加强内涵建设, 快速推进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 不断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信息管理系开设了为期两周的“网站规划与开发实践”小学期课程。

2、“网站规划与开发实践”课程小学期方案

本课程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网站规划与开发技术”课程的延伸和补充, 开设目的是提供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培养学生实际应用的能力, 并在实践中学会灵活运用课堂上学习的基本理论知识, 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从而进一步提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课程。通过实践使学生能够掌握规划和建立动态网站的方法, 利用布局技术CSS+DIV等, HTML、Javascript语言与ASP技术及数据库的连接技术制作动态网站。并能充分发挥广大同学主观能动性, 使他们通过小学期得到全面的锻炼, 初步具备实际制作网站的工作能力。

一、设计题目

xxxx网站规划与开发实践

二、设计目标

培养学生动手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在实践中学会灵活运用课堂上学习的基本理论知识, 做到理论与实践相接合, 从而提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规划和建立动态网站的方法, 利用布局技术CSS+Div等, Html、Javascript语言与ASP技术及数据库的连接技术制作动态网站。充分发挥广大同学主观能动性, 使他们通过本次设计得到全面的锻炼, 初步具备实际工作能力。

三、设计题目

学生自主选择题目类别, 一人一组独立完成网站开发全过程。

可选题目类别:个人主页类、新闻网站类、企业门户网站类、电子商务网站类、中介信息类、学校网站类、各种管理系统类。

四、项目开发计划与学时分配

五、具体任务要求

网站规划与开发技术小学期是计算机各个专业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实践内容, 主要包括网站主页面的设计、后台数据库的设计与链接、规划站点浏览机制, 功能页面实现。学生可以在以下任务所要求功能的基础上, 根据各自设计的网站添加内容和功能。

(一) 页面

页面的布局美观, 清晰, 包括题头的设计、广告、尾版等, 链接清晰明确。采取表格CSS+Div、Flash、多媒体、行为和模板等技术及Javascript脚本与ASP、数据库技术制作网站。

(二) 站点浏览机制

在主页或任何一个页面上提供站点的简明目录结构, 引导用户从一个页面快速进入其它的页面。并在站点每个页面创建返回主页的链接。

(三)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功能 (spry验证) 、用户登录、修改密码和账户的功能。

(四) 浏览功能 (显示数据库中所有记录)

数据库设计、浏览结果分页显示、设置导航条。

(五) 搜索功能 (显示数据库中符合条件的记录)

条件搜索、搜索结果分页显示、设置导航条。

六、设计用的设备

每人一台计算机, 该计算机既可以作为本地站点模型开发, 又可以作为测试服务器和远程服务器站点模型的开发。

软件环境:IE7.0以上、IIS5.1以上、DREAMWEAVER CS5、MICROSOFT OFFICE2010

七、应提交的材料

电子档:

网页文件 (页面30个以上) 及数据库文件、ste文件。

一个readme.txt文件, 在此文档中说明, 站点配置和数据库连接设置、数据库及表的功能。

将以上两项压缩成rar文件上交, 文件名班级姓名学号。

设计报告文档内容要求:

概述、系统分析 (系统发展现状、项目需求、可行性分析) 、系统设计 (系统功能设计、页面设计、链接设计) 、数据库设计、详细设计、系统实现、

实际操作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设计总结及心得体会。

八、考核

考核方式:提交作品答辩

成绩构成:学生总成绩=20%平时成绩+40%作品+20%答辩成绩+20%设计报告

3、“网站规划与开发实践”小学期特色

一、引入实际网页开发项目及开发过程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为了实现小学期的课程目标, 体现信息人才的素质要求, 培养学生了自主性、研究性。课程采用学生自主选择题目, 每人一题独立完成网站开发全过程。可选题目完全来自于社会需求与实际项目, 分为7大类:个人主页类、新闻网站类、企业门户网站类、电子商务网站类、中介信息类、学校网站类、各种管理系统类。开发过程也采用项目实际开发过程, 由网站规划阶段、网站设计与开发阶段、后期测试与维护三个阶段组成, 充分体现了小学期锻炼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主旨。

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独立解决问题、恰当指导

实训前充分论证确定学生自主选题, 过程不过多参与, 指导重方向, 轻细节, 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来选择题目, 这种方法一开始就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学生们积极行动去确定题目, 调查分析、收集资料。在接下来的规划网站设计制作网站的过程中老师也没有过多的参与、相信学生。重点指导学生在CSS+DIV、Javascript、插件、模板等方面可以查找资料研究提高, 尽量靠自己的力想办法解决问题。当学生发现自己真的能独立解决问题时, 那种成就感油然而生。同时更加自信的去学习解决更多更难的问题。就像学生自己量去说的:“老师, 最后的作品完成时, 心中会无比激动就像看到新生儿出生时一样。对于自己的作品运行时, 看到显示的网页, 有一种既骄傲又自豪的心情。”

三、设计好课程内容与过程让学生享受学习并爱上学习

精心设计内容和过程, 每一阶段都有任务, 都有目标。

小学期开始时还担心两周的时间会不会太长, 学生们会因为累而不努力完成。可是事实证明不是那样的, 我的两个班是分上下午轮换, 和学生们一起忙碌了几天后忽然发现原来有十多个空位的机房满满的了。竟然是学生们默默的主动放弃了半天的休息来继续他们的作品。答辩时有个学生很让人吃惊做了80多个质量很高的页面, 问其哪来的时间去做?学生说, 就是喜欢做, 2周时间几乎天天12点以后睡, 就是想做的完美, 可是还是有缺憾。作为老师真的很高兴也很感动, 能够让学生发至内心去热爱学习, 会学习, 这可能远比教会他们知识更重要, 也是教师毕生的目标。适时的告诉他, 当以后学期的后续课程JSP、C#等学好了他的网站就完美了, 学生也会爱上其他课程的。我们教师也努力设计好课程内容与过程, 让学生接受喜爱。

4、结论

小学期模式 篇6

程序设计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应掌握的一项基本功。C语言程序设计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其学习效果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兴趣和整个大学四年的专业学习。学生往往因为学习习惯等原因过多地关注C语言的语法而忽略了程序逻辑能力的训练,理论和实践不能得到很好的结合。部分学生在实践能力的提高上不理想,普遍表现在“语法错误和逻辑错误混淆”、“调试程序能力较差”、“程序逻辑能力不强”等方面。常规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在教学时间安排等客观原因很容易脱钩,学生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不能得到很及时的解决。这是教学工作者面临的一个很难解决的难题。适逢我校实施“2+1”学期制,每个学年的第三学期(约1个月时间)开设为小学期,是我校为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而实施的一项改革措施。这一举措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契机。笔者在我院10级本科软件工程班以增强学生程序设计逻辑为目标开设了项目训练,并通过项目实施方案的设计和教学实践,探索程序设计类实践性课程教学的新模式。

1. 结合学生实情,明确训练目标

10级本科软件工程班通过第二学期的学习,基本掌握了C语言的语法和编程方法,但程序逻辑能力仍存在较大问题。很大程度上,“无法很好的将个人的数学解题思维转换成可以实现的计算机程序”。结合学生程序设计学习和能力的实情,以加强程序逻辑训练并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制定以下项目训练目标:

1)学习阅读代码,掌握正确的程序设计学习方法;

2)学会并习惯使用各种算法描述语言,如伪代码和流程图;

3)深入学习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方法和技巧,掌握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设计方法;

4)以C语言为有力的编程工具,进一步提高程序设计的能力,掌握比较熟练的调试方法和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

5)比较熟练地掌握各种常见算法的设计,体会算法设计的奥妙。

2. 制定项目计划,实施案例教学

结合小学期的时间安排和项目训练目标,确定了以程序逻辑训练为题的训练项目,总学时32学时,子项目6个,分6天完成。项目计划制定如下:1)阅读代码的技巧和方法;(4学时)2)流程图的绘制和算法描述方法;(4学时)3)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方法和技巧;(6学时)4)程序的调试方法和技巧;(4学时)5)常见算法(查找和排序)的设计;(6学时)6)实现穷举法、迭代法、分治递归算法,总结算法模型。(6学时)7)项目总结和答辩(2小时)。

针对每个子项目,进行理论知识点的提炼并精心设计案例。我们从《C程序开发经典实例》等参考资料上挑选了近30个程序,其中一部分作为精讲案例与学生一起进行案例分析,另一部分作为学生课余时间训练使用。

3. 机房集中授课,丰富教学手段

对于程序设计训练这种实践性很强的项目来讲,类似于培训的集中授课方式往往比分散教学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传统方式中,《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的理论讲授和实践往往都是分开进行的。由于时间之间存在一定的跨度,理论和实践不能较好的得到统一,同学们在课余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教学效果尤其是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效果不太令人满意。我校“2+1”学期制的实施为此类实践性课程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机房集中授课和更为集中的教学时间为教师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提供和便利。

1)坚持认真备课,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运用启发式手段,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设计探究性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科学的态度,科学运用评价和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多进行案例分析并加强实践要求,着重在学生程序设计思维的训练;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多比较、总结,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地更扎实、更深入。

3)采用课堂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更积极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参与到课程的学习中来;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让学生更多地从上机调试中获取经验并使之对程序设计萌发更浓厚的兴趣。

4)多介绍一些网站和书籍等资料,引导学生进行扩展性的学习。

4. 做好训练日志,重视项目总结

整个训练过程是项目为单位实施的,而且在教学时间安排上为每天一个项目。笔者要求学生针对每个训练项目做好训练日志,在日志中给出自己的学习内容、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个人心得体会。同学们可以结合自己的体会在班上发言,与其他同学共享自己遇到的问题和学习体验。整个训练完成后,学生进行项目总结和项目答辩。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更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同时也能发现训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学生可以通过日志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更准确的把握,通过相互交流能切身感受到与其他同学之间的差距。

5. 分项目实施考核

项目训练评价方法采用分子项目的方式。每个子项目(即每个教学内容)单独评分,按比例计算后的成绩作为整个项目训练总成绩。这种评价方式完全区别于做一套理论题或程序设计题目,对学生的训练效果评价更为客观,项目评价分配如表一。

6. 结束语

实践证明,以程序设计逻辑为目标的集中实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中所提及的项目实施方案是有效的。多数同学都反映自己的C语言更加熟悉,程序设计的能力有一定的提高。但是程序设计能力的提高不是一天两天时间就能得到大幅度提升的,就像同学的日志中写的那样“是靠我们用键盘敲出来的,需要用时间和实践积累而来的”。

通过教学实践和探索,我们发现“2+1”学期制的实施对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是非常有益的,我们对如何提高学生程序设计逻辑能力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从而为实施程序设计等实践性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摘要:程序设计逻辑训练强调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程序逻辑思维和算法设计的能力。本文结合笔者在小学期程序设计逻辑训练中的教学设计和实践,从项目实施方案和具体训练方法等方面进行探索。

关键词:程序设计逻辑,案例教学,C语言教学

参考文献

[1]陈莲君,朱晴婷.培养能力为主线的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1(14)

[2]韩丰,杨雷,张雷鸣.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6)

小学期模式 篇7

1“三学期制”的含义及教学时间安排

(1)“三学期制”的含义。所谓“三学期制”,就是在保持总教学周数和假期周数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在原有两学期中分别抽出相对较短的几周时间构成一个小学期,将一学年分为“两长一短”三个学期。

(2)教学时间安排。“三学期制”教学模式为“两长一短”三个学期,即秋季学期(19周)+寒假(约5周)+春季学期(18周)+夏季学期(3周)+暑假(约7周),总教学周数维持40周不变,寒、暑假放假时间有所调整,春、秋季学期实行17周授课,1周-2周期末考试的教学安排,短学期实行3周授课与结课考核。春季和夏季学期不间断,连续进行。

2“三学期制”条件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这就要求高校通过改革构建开放型、合作型教育,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性、既懂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又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2.1 培养目标

对于三本招生的独立学院,由于其生源构成、师资力量、办学机制、办学模式的特殊性,其人才培养目标侧重于既有一定理论基础,又有一定动手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科学、合理的“三学期制”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有着重要意义。

2.2 专业设置

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符合地方经济规划。专业设置要求有一定的预见性,避免开设专业的盲目性和无计划性。以我院为例,目前共开设40余个本科专业,涵盖了经济、管理、人文、信息、国际交流等5大领域。同时在学生选择专业上,我院实施了转专业制度和按大类招生、专业分流的人才培养制度,使学生在专业选择上更加科学化、合理化、人性化,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2.3“三学期制”条件下的课程设置

根据三本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各专业的实际情况,对原有的一些课程及内容进行相应地精简、合并与更新,以体现课程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在不增加课时负担的情况下,拓宽学生知识面,给予学生多元的选择机会。在课程设置中,优化组织各类课程,使之互相补充,不能片面追求学科体系的严密性,而要充分考虑课程的整体功能。

(1)优化必修课程,夯实专业基础。专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核心。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知识严重脱节现象,即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专业知识与企业中现有的技术、设备、水平严重脱节,学生进入企业后,企业仍需对其进行重新培训,增加了企业运行成本,这也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三学期制”条件下,对必修课程进行优(下转第35页)(上接第31页)化整合、提炼更新,及时删除那些陈旧过时的事例和理论,汲取现代科技的最新成果。同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要推陈出新,增加所授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坚持与时俱进,选择紧跟时代的教科书,使学生接受最前沿的知识和技能。

(2)增加选修课程,扩大学生视野。在课程改革中,高校要充实课程资源,增加选修课的比例,提高学生选课的自由度,突破专业选修课的范围,开设跨学科、跨年级、跨系列的选修课程,既有扩大知识面的普通课程,又有向纵深发展的提高课。根据课程的不同性质和内容,灵活安排其教学周数,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适应性和竞争力,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扩大学生的视野。

(3)拓展实践课程,培养创新能力。针对实践课程的改革,充分利用夏季的短学期,进一步强化实验、实践、操作性强的课程,大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三本院校,其目标侧重于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通过参观、实习,结合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2.4 课程编排的指导原则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编排要坚持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指令性与指导性相补充,校内与校外相联系,多样性与灵活性相协调的基本原则。秋季和春季是两个长学期,主要安排全校公共必修课、学科专业类必修课、专业限制性选修课的理论教学。夏季短学期原则上以专家讲座、学术报告、实验、实践教学为主。

2.5 人才培养途径

(1)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教学方法要以学生为中心,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知识的人文性和实用性的结合。在课堂上,教师注重引导、启发,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加强教与学的互动,把学生的“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让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在课堂外,要使高校与企业建立紧密联系,高校为企业服务,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企业为高校提供实习场所,学生通过参观工厂、企业,增加实习机会,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实现高校与企业的双赢。

(2)聘请知名专家,扩大学术交流。在“三学期制”条件下,充分利用夏季的短学期,聘请本校的名师、教授或企事业单位的业务骨干,开设公共选修课,把自己在教学、科研上积累的丰富知识以及最新的科研成果融入到教学之中。扩大学术交流,加强与国内、外大学的联系,实现学历、学分的相互认可,促使更多学生有机会到国外高校进修学习。

坚持教育创新,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关键在于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三学期制”背景下三本院校如何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适应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是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

摘要:本文根据三学期制的特点,分别从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编排、培养途径等方面对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适合独立学院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

关键词:独立学院,三学期制,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王明华.我国高校三学期制变革的特征及其思考[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38.

[2]靳国庆,周景春,孙立海,宋辉.关于高等学校实行三学期制的几点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06(2).

创新小微企业融资模式 篇8

小微企业看似微不足道, 实则对中国经济发展意义攸关。它解决了中国大量就业, 且具有独特的发展优势管理成本低、经营灵活、群体爆发力强等优势, 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力量。

大环境不好, 小微企业的日子也不好过。由于规模小、资金链相对薄弱、缺乏抵押品、财务报表不完善等先天不足, 小微企业显然不是大银行、大金融机构的优质客户。而本意针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机构, 如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其发展也并无太大突破, 出现数量少、资金额较小等发展问题, 难以为小微企业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金融改革是中国经济改革的重要领域, 而发展小微金融则是金融改革的重要方向。

小微企业融资难, 相当部分原因在于很多小微企业自身财务现金流的脆弱性。所以, 提高小微企业自身的融资能力是首要问题。

我们要看到, 并不是所有的小微企业融资能力都差, 他们有着良好的成长潜力, 客户稳定, 虽然小, 也应该算是银行的“小型优质客户”。包商银行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2005年11月, 包商银行与国家开发银行、德国IPC公司签订了微小贷款项目三方合作协议, 截止到2011年9月末, 包商银行已累计向小微型企业发放贷款1200亿元, 而小微企业的不良贷款率仅为0.46%。

很多银行不愿意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 在于他们笼统地为小微企业戴上了“还款能力差”的帽子, 并没有将优质客户与其他客户区分开来, 这是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我们需不断完善微型企业的信息, 建立可靠诚信的信息展示平台, 以保证银行较为全面地了解企业的融资能力。

还要学会借力政府, 提高小微型企业的信用。政府可考虑为发展潜力大的小微企业提供信用担保, 或者组建专门的担保机构, 以降低银行的顾虑, 提高中小企业的贷款成功率。

同时, 针对目前小微型企业融资渠道狭窄等问题, 还要在融资渠道拓展上不断创新。

首先, 各大商业银行应放下身价, 尝试进入微贷领域。微贷市场的市场巨大, 到2010年, 工商登记的全国小微企业已有1030万户, 各大商业银行可考虑向该市场扩张。不过, 小微企业融资能力差, 银行之前的战略定位、机制建设与资源配置并不与小微型企业本身的特点相匹配, 应在贷款技术、工具与产品上进行创新, 以提供符合小微型企业融资需求的特色化信贷需求, 推出仓储质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动产质押贷款、收费权质押贷款等多样化的贷款产品。

浦发银行的做法值得借鉴, 他们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信用增级服务, 允许企业通过积累结算量来提升抵押物价值的放大比例。杭州银行的动静也不小, 他们针对小微企业推出了多种金融创新品。例如“快速贷”业务, 主要针对有优质房产抵押的自然人。一次抵押, 三年有效, 一个工作日内就可完成审批, 如果已经办妥抵押登记, 再经过一个工作日内就能完成放款。

此外, 将更多的资本尤其民间资本纳入金融体系中, 如加快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具有“小, 快, 活”的优势, 只要贷款对象符合贷款条件, 一般只需两三个工作日, 就能从小额贷款公司贷到款, 可为企业解燃眉之急。同时, 证券公司、保险公司、投资公司、基金组织以及大公司集团所属财务公司等各种非银行金融机构, 也是重要的融资来源。

小微企业数量多、资金需求量大、市场广阔, 扩展小微贷市场已是共识, 要真正拓展小微贷市场还需持续不断的金融创新, 以建立符合小微企业特点的金融体系, 这才是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重中之重。

周德文简介

阿里金融小微贷款模式探析 篇9

阿里金融亦称阿里小贷,其主要作用是为小微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及需要资金的其他个人提供小额的信贷服务。与传统的银行贷款相比,阿里金融的主要特点是可以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数据化的、依托互联网平台的金融服务。阿里金融可以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为旗下的阿里巴巴、淘宝网和天猫上的小微企业与个体卖家等提供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从而实现中小企业群体的金额小、期限短、随借随还的资金需求。在阿里金融小额贷款平台中,为其提供资金支持的是阿里巴巴旗下的两家小额贷款公司,分别为重庆阿里小贷和浙江阿里小贷。

对阿里金融来讲,其涉及的业务范围比较广泛,如包括面向规模较小的小微企业提供数量较少的贷款、为支付宝的用户提供一定额度的信用贷款,并可以在阿里金融平台上出售金融产品,不仅满足了资金需求方对资金的要求,还使自身的周转性资金得以不断充盈,运营资金不断增加。其中,在阿里金融平台中,大约有55.3%的企业实现了50 万元以下的融资,87% 的企业筹集到100 万元以下的资金。对于传统融资渠道而言,100 万元的融资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并不好操作,很多企业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并不能从银行筹集到所需资金,但阿里金融很好地帮助企业实现了其融资需求,因此比传统金融更有优势,也更加灵活。

目前,传统的金融体系越来越无法满足当下互联网经济所带来的巨大需求,因此,互联网企业就成为互联网金融业务生长的土壤。阿里金融是全国首家完全面向电子商务领域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的小额贷款公司。阿里小额信贷应用程序的申请和使用都非常方便、并且无担保、无抵押,为小微企业和个体企业家提供了更好的平台、使企业规模快速增长。阿里金融是以业务平台和数据业务为基础发展的一个新的金融业务模式。阿里巴巴B2B平台和支付宝平台上的注册用户是其强大的客户群,支持交易数据资源提供的数据服务是客户信用评级的核心。因此,贷款审核、发行过程省时省力,更好地解决了效率和风险控制的问题。

2 阿里金融小微贷款的类型

根据客户分类的平台,阿里金融的主要产品包括:淘宝小贷,针对B2C平台,面向淘宝、天猫平台上的小微企业、个人创业者的淘宝贷款业务群体;阿里小贷,针对B2B平台,面向阿里巴巴B2B平台小微企业的阿里贷款业务群体。

根据贷款类型,当前阿里金融平台的小额贷款可以分为信用贷款和订单贷款两大类。

信用贷款针对的主要对象为阿里巴巴、淘宝及天猫的卖家,其可以依据自身积累的信用向阿里金融申请小额的信用贷款,这一贷款期限不能超过一年,卖家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提前进行还本付息。信用贷款在阿里集团的平台上涉及范围较广,如已经在淘宝网天猫和阿里巴巴集团的B2B电子商务网站的用户中发放,其最大的特点是用户不需要提供任何担保就能申请该贷款,系统会自动以信用贷款的申请者在各自平台上的信用记录与累积的交易记录作为评价基础,对信用贷款申请人的资信状况、还款能力、违约风险等因素进行确定,从而给予其一定的信用额度。当前阿里金融平台上的信用贷款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循环贷款,也即该平台向用户收取一定额度的资金作为备用金,此后不再收取任何利息,用户可以一边借款一边还款;第二类是固定类的贷款,用户获得贷款额度后,平台会将该贷款金额一次性发放给用户。截至2012 年10 月底,阿里金融平台的信用贷款余额共计25 亿元。

订单贷款主要是为淘宝网或是天猫上有资金需求的个体商家或是企业服务的,卖家可以用订单进行贷款,具体的订单状态为卖家已经发货,但买家尚未确认收货,也即卖家可以利用该订单在平台中进行质押从而获得贷款。即在订单贷款中,在淘宝网或是天猫中的卖家可以将已经收到的暂时保存在支付宝中的订单款项作为具体的凭证向阿里金融平台申请信用贷款,该信用贷款后期主要用买家确认收货后的在支付宝中保留的款项作为还款金额,订单贷款的最长时间不超过32 天,并且按天计算利息,截至2014 年10 月份,阿里小贷办理的订单贷款的数额大约为7 亿元。

3 阿里金融小微贷款案例模式介绍

3.1 微贷技术创新

阿里小贷公司开发的小额信贷技术是解决小微企业融资的关键,数据和网络是这一套微贷技术的核心。阿里小贷之所以能够成立,有着区别于其他平台的天然优势,阿里巴巴拥有着淘宝网、天猫商城以及支付宝这样的目前普及的电子商务平台,阿里巴巴近年来通过这些积累了大量客户资源,能够为阿里小微贷款提供第一手资源,通过这些信用数据以及行为数据再引入网络数据模型和在线资信调查模式,通过交叉检验技术辅以第三方验证确认客户信息的真实性,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得知客户的信用评价等,阿里小微贷款能够通过自身平台向那些实力薄弱、信用等级高的企业或者个人批量发放“金额小、期限短、随借随还”的小额贷款。而他们通常是无法在传统的金融体系中获得贷款的。

同时,阿里小微贷款很好地运用了互联网技术,通过互联网云计算,以及各种数据之间的比对判断出卖家与买家是否有关联,风险有多大,正是利用这些数据使得阿里能够掌握贷款人的信用评级,然后根据网络数据分析判断要不要给该用户贷款,这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小微贷款的风险。对于网络的利用,也简化了小微企业融资的手续、环节,更能向小微企业提供全天候金融服务,同时也能满足许多小微企业需要融资的需求。借助互联网,阿里小贷在产品设置中支持以日计息,随借随还,便于小微企业有效掌控融资成本,更提升了自身的资金运作效率,可以在有限资源内为更多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3.2 风险控制体系

阿里小贷微贷的技术中包含了完整的风险控制体系。首先,为防范信贷风险,阿里小贷建立了完善的体系来保证风险安全,具体来看,贷前、贷中以及贷后三个环节相互联系,环环相扣,通过采集数据及建立模型进行进一步分析,根据小微企业在阿里巴巴平台上积累的信用及行为数据,评估该企业的还款能力以及信用等级,对此进行准确定位,同时还要参考贷后监控和网络店铺/ 帐号关停机制,提高了客户的违约成本,有效控制了贷款风险。

4 结语

与传统银行业为代表的金融业相比,阿里金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弊端和风险。首先,阿里金融持有小额贷款公司牌照,而不是一家银行的牌照,阿里金融没有吸收低利率的功能,融资渠道和成本无法与银行进行比较。其次,作为小额贷款公司,阿里金融是指允许该公司注册的地方开展小额贷款业务,虽然阿里一直在使用的特殊形式的网络金融贷款的贷款行为,对跨区域小微企业发放贷款,但随着互联网金融的日益发展,政府必定会加强对电子商务平台小额贷款公司相关监管。同时,与银行相比,阿里金融的贷款利率比较高,年利率相当于3 ~ 4 倍的银行贷款基准利率,许多优质的中小企业在缺乏大量资金的情况下,会选择低利率有保证的商业银行。最后,阿里金融商业模式也具有一定风险,这并没有通过在虚拟账户中的时间的管理来管理贷款,资金流向等方面都缺乏有效的监管。尽管面临着一些风险以及劣势,阿里金融还是凭借着自身的创新取得了发展。

互联网金融是根据互联网金融思维的培养,核心是运用创新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真正的互联网金融是客户的需求,而产品的需求可以和产品之间能够进行无缝对接。事实上,阿里巴巴已经积累了两年的最重要的东西:第一,数据,这些数据可以充分的对每个客户的认知;二是用户习惯,了解真正客户是什么,有什么,要什么。这恰恰是互联网金融的价值,只有这样,才能根据客户的需求来做产品,并把最合适的产品给他。

总的来看,以阿里金融为代表的网络金融服务正在悄然地改变的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同时对传统的金融体系造成了很大冲击,阿里小微贷款以自身创新的微贷技术以及风险控制技术取得了一定成绩,传统金融行业也正在做出改变,开辟网上业务,然而,阿里小微贷款只有不断发展,改变自身的缺陷,才能取得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云青,赵瑞莹.农村小额贷款持续发展对策选择[J].农业科技管理,2013(4).

[2]张建平.小额贷款公司盈利模式创新研究[J].金融会计,2013(11).

上一篇:有效转化下一篇:海岛休闲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