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子宫内膜炎

2024-05-14

奶牛子宫内膜炎(精选十篇)

奶牛子宫内膜炎 篇1

这是传统而行之有效的方法, 目前大多数奶牛场兽医和个体兽医经常使用。常用的子宫冲洗液有1%的生理盐水, 0.5%的来苏儿, 0.1%~0.2%的雷夫奴尔, 0.05%的呋喃西林, 0.02%的新洁尔灭等。

2子宫灌注抗生素

在不考虑药残的前提下这一方法还是行之有效的。现在兽医临床应用最多的是土霉素。研究表明, 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治疗早期使用土霉素 (5.5毫克/千克) 在子宫内部维持高水平的有效药物浓度大于24小时。另据报道, 250毫克庆大霉素在子宫内部维持高水平的药物浓度长达6小时。

3全身抗生素疗法

丁翠华等1997年报道,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诺氟沙星、甲氟哌酸高敏的菌株为90%~100%, 而对强力霉素、杆菌肽、头孢噻唑的抗药菌株在80%左右。而蒽诺沙星对病原菌的体外抑菌效果较好。实际当中往往是多种抗生素配合使用, 如土霉素与红霉素配合, 土霉素与新霉素配合, 青霉素、氯霉素、多粘菌素等多种药物配合。

4激素疗法

在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激素当中, 以前列腺素 (PG) 和它的类似物效果较为理想。张彦明报道, 患子宫内膜炎的病牛如果黄体存在, 一次肌肉注射0.5毫克氯前列烯醇或0.75毫克前列腺素类似物, 子宫内不给抗菌素的治愈率高达75%~90%。刘荣军等1999年报道, 缩宫素对症状较轻的急性子宫内膜炎疗效好;氯前列烯醇对慢性子宫内膜炎, 尤其对子宫积脓并伴有持久黄体和黄体囊肿的病例疗效好, 这与氯前列烯醇具有促进子宫收缩、溶解黄体的作用有关。

5中药治疗

5.1复方沙棘子油栓 主要成分有沙棘子油、蛇床子、苦参、炉甘石、没药、乳香等。其中沙棘子油、蛇床子、苦参清热燥湿, 有消除宫颈糜烂面炎症、减少炎性渗出的功效;炉甘石收敛生肌;乳香、没药活血消肿生肌, 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促进糜烂面组织的再生、愈合。

5.2清宫液 是由益母草、红花、桃仁、蒲黄等组成的中药制剂, 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治愈率为87.84%, 有效率为94.55%, 大多1~3次治愈。治疗后3个情期受胎率为84.94%, 治愈后3个情期受胎率为96.91%。说明清宫液不仅能有效地治疗子宫内膜炎, 而且在提高受胎率方面也有很好的效果。

5.3清宫消炎混悬剂由黄柏、黄芩、冰片、青黛、玄明粉、硼砂等组成, 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有效率为95.04%, 治愈后受胎率为90.8%, 分别比用西药提高8.54%和10.4%。该产品预防产后奶牛效果也较好。

5.4自制归芪益母汤加减 黄芪120克, 益母草90克, 当归、红花、菟丝子、淫羊藿各60克, 甘草30克, 桃仁、川芎、黄芩、二花各60克, 陈皮30克, 黄酒200毫升为引 (中等体型牛用量) , 一般1~2剂可愈, 治疗牛子宫内膜炎57例, 受胎率为75.4%。

5.5露得净 以桃叶等中药提取物组成的“露得净” (含生药1克/毫升, 杏仁甙不低于0.4毫克/毫升) , 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 有效率为80.7%。

5.6宫炎宁 , 由黄连、黄柏、蒲公英、淫羊藿、益母草等九味中药制成的子宫灌注剂, 具有抑菌、活血祛瘀, 促进子官收缩和能增强子宫抗病力的中药有效率为91.94%, 受胎率为82.22%。

5.7苦黄液 由苦参120克, 川黄连50克, 黄芩80克, 黄柏80克, 捣碎加水煎半小时过滤, 药渣再煎20分钟, 二液合并浓缩至5000毫升备用, 苦黄液中药物都具清热解毒的功能, 且都是纯天然中草药, 临床实践证实, 对动物机体无副作用, 对奶牛的发情及受孕无影响, 是防治奶牛子宫内膜炎较理想的替代药品。

5.8方一:香附子600克、鸡冠花180克、醋750毫升。上药研末, 分3次灌服, 每次加醋250毫升, 每日1次, 连续使用。

方二:蒲黄60克、益母草60克、黄柏60克、当归45克、黄芩45克、黄芪90克、香附子60克、郁金45克、升麻10克。煎水, 分3~4次内服, 1日2~3次连用2~3剂。结合用0.1%高锰酸钾液洗阴道, 每日1次则效果更佳。

方三:益母草350克、红糖200克。将益母草煎汤入红糖溶化, 候温灌服。每日1次, 连用3~4天。

方四:野菊花200克、忍冬藤200克、桃仁200克、车前草200克。煎水1次喂服。

方五:鸡冠花180克、益母草500克。混合研末分3包, 日取1包, 煎水或开水冲调, 候温灌服, 3天用完, 白带严重者可再投1剂。

奶牛子宫内膜炎 篇2

通过药敏试验结果诊治奶牛子宫内膜炎

1 具体情况 我县某奶牛养殖户来我处就诊,称其奶牛患子宫内膜炎已经有15天左右,一直采用向子宫腔内灌注青霉素链霉素合剂和其他抗生素、口服中药子宫消炎散(主要成分:益母草、桃仁等)、肌注头孢类抗生素等方法进行治疗,效果不明显.经笔者观察病牛的`临床症状,患牛表现体温正常,拱腰、举尾,有时努责,从阴道流出污浊或棕黄色黏液脓性分泌物,有腥臭味,内含絮状物,附着于尾根,形成干痂.直肠检查,子宫角变粗,子宫壁增厚.鉴于畜主已用过多种抗生素药且无效,建议对病牛作子宫分泌物的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作 者:金秀英 崔晨光  作者单位:河北省行唐县兽医防疫站化验室,河北行唐,050600 刊 名:今日畜牧兽医 英文刊名:TODAY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年,卷(期):2009 “”(10) 分类号:S8 关键词: 

奶牛子宫内膜炎及腹膜炎的防治 篇3

关键词:奶牛;宫内膜炎;腹膜炎

中图分类号: S858.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5-56-1

1子宫内膜炎的防治措施

奶牛子宫内膜炎能直接导致奶牛的不孕。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的奶牛不孕症中,因子宫内膜炎而导致的疾病占近1/5左右,可见其比例之高。所以对于奶牛子宫内膜炎要采取有效办法进行预防。重点在于预防,以防为主,以治为辅,从改善环境条件、加强饲养管理,保证充足营养等几方面入手,努力保证奶牛的自身代谢平稳,提高自身的抵抗力,减少子宫内膜炎的发病机率。

1.1加强饲养管理

在畜禽养殖中,加强饲养管理是提高动物自身抗病力的重要手段,动物的抗病力与其自身的生长状态有直接的关系,饲养管理到位,动物生长营养充足,自然身强体壮,抗病力就强。采取科学合理的饲草、饲料供应,提高营养水平,是保证奶牛正常的生长代谢所需,是强身壮体的有效措施,对于预防奶牛子宫内膜炎效果明显。另外也要密切观察奶牛的生长情况,早发现、早诊断,对于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生在最佳的时机进行治疗。

1.2搞好牛场环境卫生

奶牛的生存环境对于奶牛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要特别注意场地的卫生情况。牛床、牛舍、运动场应保持干燥,做好定期消毒工作,最低要一个月进行一次,如果环境保持不是很理想,就要一个月进行两次消毒。对于牛舍及运动场中的粪便、积水、污水及其他垃圾物,要及时清理,时刻保持牛体的清洁、干燥,让奶牛在良好的环境中生长。

1.3控制产前、产后感染

1.3.1分娩管理 对于待产的奶牛,要设立独立的产房,让奶牛在安静、清洁、温度适合的环境中分娩,对独立产房要定期进行消毒,避免分娩时感染。在即将分娩时,要对奶牛外阴及分娩环境再次进行消毒,对于助产者手臂及器械也要做好严格的消毒。一般以自然分娩为主,让母牛独立生产,尽量不要对母牛分娩产生干扰,不要过早进行助产,只有在难产时才进行适当助产,助产操作要规范,防止产道损伤及感染。在母牛分娩时,要注意观察胎衣的下落情况以及产道的损伤情况,如有胎衣不下、产道损伤及产后恶露异常等情况,一定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

1.3.2加强营养 奶牛的产前产后都要保证营养的充足供应,要注意营养的均衡,特别是一些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比例搭配要科学合理,满足奶牛的营养需要。一般在临产前2周应转入产房实行单独饲养,并进行健康检查。奶牛产后,身体比较虚弱,要尽快帮助奶牛恢复体力,增强奶牛的抗病力,可以进行静脉注射葡萄糖或葡萄糖酸钙。可肌肉注射催产素防止胎衣不下,在产后24~48小时,应向子宫内灌注抗菌素1次,以防产后子宫感染。如果奶牛产后12小时胎衣仍然不下,此时应采取药物注射等措施防止子宫感染。

1.3.3保持环境卫生 环境卫生对于产后的奶牛来说十分重要,卫生条件不好,细菌容易滋生,增大感染的机会,产后七天内,要特别注意产床、母牛外阴及后续卫生。产后一个月内,除了注意卫生之外,营养也是十分重要的方面,保证充足营养,预防产后瘫痪、乳房炎、酮病发生,牛舍、产房要常保持干燥,夏季加强通风,冬季注意保暖,器具定期进行消毒。

1.4避免配种污染

在配种时,要对器材、人员、母牛都做好严格的消毒工作,避免感染奶牛的生殖器官,精液的稀释液、稀释器具、输精枪应严格消毒,操作在无菌条件下进行,输精器要保持清洁,输精动作要缓慢,避免损伤子宫或粘膜而引起感染。

2牛腹膜炎的防治措施

2.1症状

此病是腹膜壁层和脏层各种炎症的统称,以腹壁疼痛和腹腔有炎性渗出物为特征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奶牛出现腹痛、腹部膨大、产生腹液。急性表现为精神沉郁,体温升高,眼窝凹陷,四肢集于腹下,拱背而立,强迫行走,步态小心,有时表现疼痛,呻吟。有的奶牛染病后食欲会产生减退现象,瘤胃蠕动没有声间,伴有轻度气臌,同时有便秘产生。腹部出现明显膨大,穿刺后取液明显浑浊,混有纤维蛋白絮片、红细胞或脏器内容物。直肠检查发现在直肠中宿粪较多,腹壁紧张。慢性型表现症状稍轻,但会出现慢慢变瘦的情况。

2.2发病原因

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情况。原发性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奶牛运动过量或其他因素,造成奶牛的自身防卫机能降低,抵抗力减弱,一些病菌如大肠杆菌、链球菌和葡萄球菌感染了机体;继发性的主要原因是发于胃肠及其他肝脏破裂、穿孔或腹壁创伤、腹腔穿刺或手术感染,腹腔脏器炎症的蔓延、出血性败血症、肠结核等过程中。

2.3治疗和预防

治疗原则为抗菌消炎,制止渗出,增强病畜抵抗力。腹壁穿孔或腹腔内脏器破裂时,应立即实施手术。一方面进行消炎止痛。用青霉素钠、普魯卡因注射液、氯化钠等进行腹腔注射。另一方面是增强机体低抗力,通过注射氯化钙、乌洛托品、葡萄糖、生理盐水等注射液来进行。本病的预防,主要在于平时应避免各种不良因素的刺激和影响,特别注意防止腹腔及骨盆腔脏器的破裂和穿孔。直肠检查、清洗子宫等都要小心进行,以免引起穿孔。腹腔穿刺以及腹壁手术均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防止腹腔感染。母畜分娩子宫整复、难产手术以及子宫内膜炎的治疗都要谨慎地进行操作。

奶牛子宫内膜炎诊治 篇4

1 病因

诱发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主要因素是病原性细菌, 如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棒状杆菌、假单胞菌、坏死杆菌、绿脓杆菌、生殖器杆菌、嗜血杆菌等。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代谢紊乱、内分泌失调、内毒素、激素等也均能导致奶牛子宫内膜炎。

2 临床症状

子宫内膜炎病畜的分泌物量多, 稀薄不能拉成丝状, 或量少且黏稠、浑浊, 呈灰白色或灰黄色。阴道检查可见子宫颈口有不同程度的肿胀和充血。直肠检查母牛患慢性卡他型子宫内膜炎时, 子宫角变粗、子宫壁增厚和收缩反应减弱, 有的没有明显变化。

3 防治

3.1 抗菌素疗法

常用的抗菌药物有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氯霉素、卡那霉素、磺胺类及喹诺酮类药等。常规的方法是全身疗法和乳房灌注。

3.2 中药疗法

取乳房消肿散 (主要成分为金银花、蒲公英、川苇、当归、连召等) 250g用温水调服结合特效米先, 每天早晚各一次, 3d为一个疗程。

3.3 综合调理法

在应用大剂量的抗菌素的同时, 可经脉注射5%~10%葡萄糖来补充体液, 肌肉注射复方维生素B及钙制剂, 纠正酸碱平衡, 防治酸中毒和脓毒败血症。

4 结语

女性子宫内膜炎该如何治疗呢 篇5

1、药物治疗:轻、中度患者首选药物治疗,对身体副作用小,不会产生后遗症,目前治疗子宫内膜炎的药物中,希.美彦对子宫内膜炎的治疗效果非常好,复发率很低。

2、物理治疗:中、重度患者在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物理治疗,但物理治疗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有很大的副作用,容易导致yin.道壁神经不敏感,xing.生活无快感,而且容易导致不孕,因此未育女性不可采用此疗法。

3、手术治疗:重度患者在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均无效的情况下,可选择是否采用行宫颈锥切术或全子宫切除术,不到万不得已,不推荐使用手术治疗。 由于人流引起的子宫内膜炎不宜采取物理治疗手术治疗,容易引起术后感染,以及引发其它的妇科炎症,目前由于国内的医疗技术还未完全成熟。所以选择药物治疗子宫内膜炎是最好的治疗方法。

女性子宫内膜炎是子宫内膜的炎症。按照病程的长短,可以分为急性子宫内膜炎和慢性子宫内膜炎两种。急性子宫内膜炎的主要表现为发热,下腹痛,白带增多、有时为血性或有恶臭,有时子宫略大,子宫有触痛

犬子宫内膜炎继发腹膜炎的诊治 篇6

某病犬体重 15公斤,9 岁龄。病犬不久前产仔后患有子宫内膜炎,一直拖拖拉拉诊治,未完全痊愈。近日,病犬精神沉郁,呕吐,食欲减退、少饮甚至废绝,体温为 39℃,呼吸浅、快,脉搏急速,其腹部肿大,病犬拒绝触摸其腹部,行动拘谨。

2.诊断

犬患有子宫内膜炎。另抽取腹腔穿刺液进行李凡他试验:试管内加满蒸馏水,加 1滴冰醋酸混合,向酸化蒸馏水液面上滴1~2滴穿刺液,有白色云雾状物自上而下沉至试管底,呈阳性。说明穿刺液中含大量蛋白质,为炎性渗出液,再结合病史和临床症状,初步确诊为犬子宫内膜炎继发腹膜炎。

3.治疗

首先控制原发病,而后控制继发感染和制止渗出为治疗原则。

(1)控制原发病。用药前,将病犬的外阴部和器械、工具进行常规消毒。因天气较凉,为了避免应激,用 30℃左右的0.1%高锰酸钾溶液进行灌注,反复冲洗,直到排出物清亮后,注入清宫消炎混悬剂 0.2克,间隔15天重复一次,共冲洗用药3次。同时静脉注射甲硝唑注射液0.5克,每天1次,连用3天。

(2)控制继发感染。使用抗生素消除全身炎症,控制感染。复方氯化钠200毫升,加入25%维生素C注射液2毫升,头孢拉定1克,静脉滴注,每天 1次,连用3天。

(3)制止渗出。进行腹腔穿刺,排出炎性渗出液后,腹腔内注入用0.2%普鲁卡因注射液20毫升稀释的青霉素,消除腹腔炎症要从根本上制止渗出。

(4)治疗期间适量饮用含多种维生素的糖水,少吃含盐分的食物。

采用以上综合疗法,病犬精神状态和饮食会逐步好转,子宫排出液清亮,腹膜肿胀消除,恢复健康。

4.总结

(1)建议在平时注意营养平衡,多饲喂富含营养的犬粮,以提高机体免疫力。

(2)子宫内膜炎如不及时治疗,炎症易感染扩散。当体温超过39.5℃时,为了避免引起感染扩散而致病情加重,应避免使用冲洗疗法,可静脉注射 5~10国际单位促产素,促进子宫收缩,排出子宫内容物。

(3)引起腹膜炎的原因很多,其中腹腔及骨盆器官炎症的蔓延,如肠胃炎、肠梗阻、胰腺炎、子宫炎等,均可继发腹膜炎,应注意犬的日常护理,一旦发现异常必须及时治疗。

奶牛乳房炎及子宫内膜炎诊治 篇7

1 奶牛乳房炎

1.1 临床症状

奶牛乳房炎按其临床症状不同可分为5种类型。

1.1.1 轻度临床型

患病乳区病理变化较轻, 触摸乳房时感觉不到异常或只有轻度疼痛、肿胀和发热, 产奶量下降, 奶变稀, 奶中有絮片或凝乳块。

1.1.2 重度临床型

患病乳区急性肿胀, 皮肤发红, 乳房发热、有硬块、疼痛、常拒绝检查。产奶量下降, 乳呈淡灰色或灰白色, 乳中有凝乳块, 体温略高或正常, 全身症状不明显。

1.1.3 急性全身性

患病乳区肿胀严重, 乳头也随之肿胀, 皮肤发红或发紫。触摸时感觉乳房发热、疼痛、整个患病乳区质地特别坚硬, 挤不出奶, 或仅能挤出一二把黄水或清汤。患病牛持续发烧40.5~41.5℃, 心率及呼吸增加, 精神不振, 食欲减少或不食。

1.1.4 慢性乳房炎

一般患病乳区临床症状不明显, 也不表现全身症状, 但产奶量下降, 反复发作, 可导致乳腺萎缩。

1.1.5 隐性乳房炎

肉眼看不出乳房和乳汁的异常变化, 但患病奶牛产奶量减少, 奶的品质下降, 乳中细菌数、体细胞数增加50万个/ml以上, 酸碱度及电导率均较正常乳高。

1.2 预防与治疗

1.2.1 治疗

对于急性乳房炎要采取乳房灌注与全身系统治疗同时进行, 达到最好治疗效果。影响疗效的主要原因是炎性细胞的蓄积和泡状上皮的增生阻止了药物达到感染深部。解决办法就是增加抗生素与病原体的接触时间。所以一定要连续3d给药, 而且及时治疗, 越早越好。中医以清热解毒、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为原则。方一:当归30g、川芎20g、红花20g、赤芍30g、连翘30g、大贝25g、天花粉30g、青皮25g、白芷20g、甘草20g。煎水灌服, 1剂/d, 一般2剂即可。

1.2.2 预防

(1) 牛舍卫生和牛体要保持清洁。 (2) 牛床应常年有垫草, 这对保护乳房和提高产奶量都很重要。 (3) 加强饲养管理。牛舍、运动场要规范化, 防止挤、压、碰、撞等对乳房的伤害。 (4) 加强挤奶时的卫生管理, 一定要注意挤奶的顺序, 就是先挤健康牛, 后挤乳房有问题牛, 以免造成人为感染。认真做好乳房和用具消毒。 (5) 挤奶机要认真清洗消毒, 保持挤奶机的真空稳定性和正常的脉动频率。 (6) 挤奶后乳头要认真药浴, 从而有效控制奶牛乳房炎的发生。 (7) 干奶期对乳房进行预防治疗, 能减少下一个泌乳周期乳房炎的发生。

2 子宫内膜炎

2.1 症状

奶牛子宫内膜炎在临床上分为急性和慢性2型

2.1.1 急性子宫内膜炎

母畜精神沉郁, 体温升高, 食欲减少, 有时出现拱腰、努责及排尿姿势, 从阴门骨排出少量粘性或脓性分泌物, 特别是在卧下时排出较多。阴道检查时, 子宫颈外口肿胀、充血和稍张开, 有时见到其中有分泌物排出。直肠检查时, 可触摸到子宫角增大, 疼痛, 壁厚呈面团样硬度, 有时有波动。

2.1.2 慢性子宫内膜炎

患慢性卡他性子宫内膜炎时, 母畜发情不正常中者发情虽正常但屡配不孕, 即使妊娠也容易流产;发情期频繁或延长并有出血现象, 有时从阴门流出较多的混浊带有絮状物的粘液。阴道检查时子宫颈外口肿胀、充血, 并有粘液。直肠检查时子宫壁变厚, 一个或两个子宫角粗大、弹性减弱, 收缩反应微弱;化脓性炎症母畜表现不发情或发情微弱或持续发情, 卧下时, 从阴门内排出较多的污白色混有脓汁的分泌物。阴道检查时, 子宫颈外口充血、肿胀、有时有溃疡、开张约8~15cm, 有脓性分泌物排出;直肠检查时, 一侧或两侧子宫解增大, 子宫壁厚而软, 收缩反应减弱或消失。有时由于子宫颈粘膜肿胀和组织增生而变狭窄, 致使脓性分泌物积留于子宫内不能排出, 导致子宫角明显增品, 子宫壁紧张而有波动、触诊疼痛。有时子

卫生检疫

猪的疫病监测与养猪场疫病防控对策

李亚林段晓琴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新疆昌吉831100)

中图分类号:S851.33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7-1733 (2012) 05-0065-04

目前养猪场猪群疫病感染复杂, 发生规律变化很大, 采用常规的疫病防控措施, 往往造成养猪场成本增加, 而疫病防控效果不佳。通过建立第三方疫病检测实验室, 科学指导免疫计划, 不仅提高免疫效果, 还可以减少成本, 笔者就此问题, 展开研讨, 找出第三方疫病监测与养猪场疫病防控的规律和解决方法, 为养猪生产企业提供参考。

1目前养猪场疫病发生的规律1.1养猪场最易感疫病病种

养猪场能够被疫病感染的病种很多, 在全国各地受感染的程度和流行情况也不尽相同。但危害严重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病毒感染的疫病主要有:口蹄疫、猪瘟、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高致病性蓝耳病等, 其中繁殖障碍性疫病就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圆环病毒病、伪狂犬病、日本乙型脑炎、细小病毒感染等。细菌感染的疫病主要有:猪丹毒、猪肺疫、猪大肠杆菌病、葡萄球菌病、链球菌病、布鲁氏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猪萎缩性鼻炎、猪衣原体病等。寄生虫感染的疫病主要有:弓形虫病、猪隐孢子虫病、猪疥癣等。

1.2养猪场疫病发生的规律

1.2.1猪病流行过程的季节性猪某些传染病的发生具有季节性。由于疫病病原受到季节的影响, 或受到吸血昆虫的影响, 不同季节某些传染病的发生就会呈现一定的规律。例如口蹄疫在秋冬季节会流行, 但在夏季就会

宫内和有棕黄色、红褐色或灰白色稀薄或稍稠的液体, 直肠检查时子宫角增大如怀孕1.5~2个月的子宫或者更大, 触诊感觉子宫壁很薄, 有明显的波动感。

2.2 治疗

子宫内膜炎的治疗原则是增强机体抵抗力, 消除炎症及恢复子宫机能、增强子宫的血液供给、促进子宫内积液的排出和消除子宫的感染。

2.2.1 冲洗子宫

在母畜发情时或应用雌激素制剂 (如乙减缓或平息。夏、秋季节是 (蝇、蚊、虻、蜱等) 大量繁殖和频繁活动的季节, 凡是能由吸血昆虫传播的疾病, 如猪丹毒、炭疽、附红细胞体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等都较容易发生。其次, 不同季节影响猪的抵抗力, 导致抗病能力下降而使某些传染病的发病率升高。第三, 流行过程中的周期性决定, 有一些传染病 (如口蹄疫) 经过一定的间隔时间 (常以数年计) , 还可能出现再次流行, 这种现象成为周期性。在传染病流行期间, 易感猪除发病死亡或淘汰外, 其余的猪由于患病康复或隐性感染而获得免疫力, 因而使流行逐渐停息。但是, 经过一定的时间后, 由于免疫力逐渐下降, 或新一代出生, 或引进外来的易感猪, 使猪群的易感性再度升高, 结果可能重新爆发流行。1.2.2猪病感染具有交叉性现在的养猪场的疫病感染, 很难找到单纯的、只被一种病原感染, 而是多种病原交叉感染同时存在。据报道, 在湖南305场次在内的97 8个猪场 (次) 病例的血清样品634 6份及田间血清样品52698份进行猪瘟 (HC)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PRRS) 、伪狂犬病 (PR) 、日本乙型脑炎 (JE) 、细小病毒感染 (PPV) 、猪衣原体病 (Chla) 、布鲁氏菌病 (Bruc) 等七种传染病的抗体检测。结果表明, 在有繁殖障碍症状的猪场, HC抗原检出率高达61.97%, 并且在不使用疫苗的情况下, P R R S、P R、J E、C h l a和P P V的抗体阳性场分别为49.42%、34.29%、12.72%、31.71%、和48.08%。HC和P R交叉感染率达2 3.8 1%;H C和P R R S交叉感染率为

烯雌酚) 促使子宫颈松弛开张之后, 用淡消毒液 (如0.05%~0.1%高锰酸钾, 0.05%新洁尔灭液) 冲洗子宫, 冲洗之后, 可根据情况往子宫内注入抗菌药 (如青霉素、链霉素等) 或者直接放入抗生素胶囊。

2.2.2 激素疗法

奶牛子宫内膜炎研究进展 篇8

1 病因

日粮中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或矿物质的添加比例失调时, 奶牛的抵抗力降低, 容易发生子宫内膜炎, 特别是硒和维生素E缺乏的牛群本病的发病率较高。

饲养管理水平和个体差异也和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有关。饲料中蛋白质缺乏或缺乏优质牧草的牛群发病率较高, 患难产、酮病、胎衣不下等疾病的奶牛发病率较高。过肥或过瘦、缺乏运动的奶牛产后容易发生子宫内膜炎。

2 临床症状

2.1 轻症者

奶牛阴道排出物为透明液体, 量较多或只是在发情期分泌浑浊液体或含有絮状物。阴道检查无明显变化, 发情较正常, 偶有体温升高或食欲减退的表现;随着病情发展奶牛从阴道排出稀薄、白色分泌物, 有时混有脓絮, 阴门下常有灰白色脓痂粘连。直检有时可知子宫壁增厚, 质地较硬, 卵巢上往往有持久黄体, 有时有囊肿。有时有脓性渗出物。

2.2 重症者

奶牛从子宫经阴道排出恶臭而浓稠的脓性分泌物, 奶牛卧下时排出量较大, 阴道检查时发现子宫颈口充血、肿胀, 略开张, 有脓性渗出物。直检发现子宫壁较硬, 两子宫角成圆筒状。发情周期紊乱, 全身症状明显, 体温升高、精神沉郁、产奶量下降等。

3 诊断

发情分泌物形状的检查正常发情时分泌物的量较多, 清亮透明, 可拉成丝状。子宫内膜炎的病畜的分泌物量多, 但较稀薄, 不能拉成丝状, 或量少且粘稠, 浑浊, 呈灰白色或灰黄色。

3.1 阴道检查

阴道内可见子宫颈口不同程度的肿胀和充血。在子宫颈闭锁不全时, 有不同形状的炎性分泌物经子宫颈排出。

3.2 直肠检查

母牛患慢性卡他性子宫内膜炎时直肠检查子宫角变粗子宫壁增厚弹性减弱收缩反应减弱, 有的查不出明显的变化。

3.3 子宫分泌物的镜检

将分泌物涂片, 可见脱落的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白细胞或脓球。

3.4 发情时的分泌物的化学检查

4%氢氧化钠2mL加等量分泌物煮沸冷却后无色为正常, 呈微黄或柠檬黄为阳性。

3.5 细菌学检查

无菌采取子宫分泌物分离培养鉴定病原。

4 治疗

4.1 冲洗子宫疗法

冲洗子宫疗法是治疗急性和慢性子宫内膜炎的有效方法。治疗原则是清洗子宫, 消除炎症, 通过抗生素等药剂的处理, 达到子宫净化的目的, 每天或隔天1次, 每次反复冲洗直到回流液清亮为止。

4.2 子宫内药物灌注疗法

子宫内药物灌注是在进行子宫冲洗后的治疗, 在清除了子宫炎性分泌物基础上, 利用抗菌素、防腐剂等对子宫进行保护性治疗, 起到抗炎、消毒、抗感染的作用, 常用药物有: (1) 抗生素:土霉素与红霉素配合, 土霉素与新霉素配合, 青霉素, 四环素等抗生素; (2) 碘制剂:对于慢性子宫内膜炎, 可用鲁格尔氏液 (5%复方碘溶液20mL加蒸馏水至500mL) , 5%碘酊注入子宫内20~50mL, 对脓性和卡他性子宫内膜炎有较好疗效; (3) 磺胺类:常用磺胺油混悬液 (磺胺10~20g, 石蜡油20~40mL) 灌注子宫内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 (4) 鱼石脂:10%鱼石脂液10~20mL, 对坏死性、坏疽性子宫内膜炎疗效显著。

4.3 激素配合治疗

治疗子宫内膜炎, 一方面要通过子宫清除炎症, 另一方面还要通过内外环境的改善提高子宫抗感染能力, 因此在炎症得到缓解之后, 在发情周期的第16~17d, 给患牛注射己烯雌酚20mg, 其目的是使子宫上皮细胞增生, 粘膜充血, 宫肌蠕动加强, 有利于发情行为的充分体现和子宫炎症的充分清除, 然后再分别进行一次清洗和子宫灌注青霉素。

4.4 全身治疗

在子宫内膜炎和其它产后感染时, 常需进行全身性的治疗, 尤其是恶露明显化脓和子宫内脓性分泌物较多时, 应大剂量应用抗菌素, 并配合强心、补液, 纠正酸碱平衡, 防止酸中毒和脓毒败血症, 静脉注射5%~10%葡萄糖并补液, 补充维生素C, 肌注复合维生素B及钙制剂。

5 预防

奶牛子宫内膜炎的诊治 篇9

一、病因

胎衣不下 (胎衣滞留) 、难产是引起子宫感染的主要原因。阴道炎、宫颈炎、助产以及输精时的消毒不严使病原菌进入子宫而引起感染。也可继发于布氏杆菌病、副伤寒等疾病。在奶牛分娩时, 由于产后抵抗力降低, 条件性病菌迅速生长繁殖通过血液或淋巴进入子宫也可致病。饲养管理不当, 日粮的营养不均衡, 使牛体营养失衡, 奶牛的抗病能力下降, 内分泌失调可诱发该病。

二、症状

㈠急性子宫内膜炎体温升高、食欲不振、泌乳量下降、反刍下降。病牛常呈弓背、努责、排尿姿势。阴道检查:子宫颈略开张, 有脓性渗出物流出。直肠检查:子宫角变大、子宫壁增厚、有痛感, 继续发展可引起败血症。

㈡慢性子宫内膜炎大多由急性转变而来, 无明显的全身症状, 体温微升高, 食欲减少, 泌乳量减少。阴道检查:子宫颈略开张, 流出浑浊或絮状渗出物。直肠检查:子宫松弛, 子宫壁增厚收缩变弱。个别病牛阴道检查、直肠检查无异常, 但屡配不孕, 发情时排出不洁物。

三、诊断

㈠临床诊断如患牛体温升高、食欲下降、弓背、举尾努责。从阴道排出黏液体或带血液, 味腥臭。直肠检查子宫角增大, 阴道检查子宫颈呈充血、略开张等临床症状可初诊为子宫内膜炎。

㈡实验室诊断在发情期采集子宫颈口外的黏液涂片, 95%酒精固定、镜检。如全视野无白细胞判为阴性, 白细胞呈散点状判为阳性。

四、治疗

㈠治疗原则促进子宫内渗出物的排出, 抗菌消炎, 增强子宫自体净化。

1.子宫冲洗。冲洗目的为消除炎症, 一般1次/d, 冲洗至回流液清亮。用0.3%高锰酸钾冲洗, 或用10%的氯化钠500m L冲洗, 随渗出物的减少, 氯化钠的浓度下降至1%。隐性子宫内膜炎用葡萄糖90 g、碳酸氢钠3 g、氯化钠1 g和生理盐水1 000 m L冲洗。

2.子宫内药物灌注。青霉素钠400万单位、链霉素100万单位或5%的复方碘液20 m L、生理盐水500 m L子宫灌注。慢性子宫内膜炎用磺胺类20 g和石蜡油40 m L子宫灌注。

3.激素疗法。通过注射激素来改善牛体内环境, 提高子宫抗感染能力。

4.全身疗法。抗菌消炎, 配合强心补液, 纠正酸中毒, 防止败血症发生。常用头孢噻吩钠、盐酸林可霉素和注射用氨苄西林钠治疗。

㈡中药疗法

1.方一。益母生化散, 益母草120 g, 当归80 g, 川芎35 g, 桃仁30 g, 干姜15 g, 甘草15 g。

2.方二。黄柏70 g, 车前籽40 g, 党参35 g, 茯苓50 g, 白术50 g, 益母草50 g, 海螵蛸40 g, 红花40 g, 赤芍30 g, 甘草30 g。

五、病例

临夏县北塬乡松树村一荷斯坦奶牛, 4岁, 体重约490kg, 第二胎, 产后16 d发病, 胎衣3 d后才排出, 恶露不尽, 食欲低, 反刍减少, 泌乳量下降, 弯腰弓背, 努责, 常做排尿姿势, 排恶臭黏性渗出物。经检查, 体温 (T) 39.8℃、呼吸 (R) 54次/min、脉搏 (P) 91次/min。阴道检查, 子宫颈微开张, 有脓性渗出物, 恶臭。直肠检查, 子宫角增大, 子宫壁增厚, 触之有痛感, 经上述临床检查, 初步诊断为奶牛子宫内膜炎。治疗方法如下。

㈠第一天

1.冲洗子宫。用0.1%高锰酸钾200 m L注入子宫, 按摩, 冲洗3次后使用青霉素钠320万单位、链霉素100万单位和生理盐水100 m L加温至38℃后注入子宫。上午用青霉素钠400万单位和生理盐水200 m L子宫灌注。下午用净宫宝100 m L和生理盐水200 m L注入子宫。

2.全身疗法。上午用注射用头孢噻吩钠4.0 g×2支, 0.9%氯化钠50 m L肌肉注射。清热解毒注射液10 m L×5支肌肉注射。催产素2 m L×5支肌肉注射。青霉素钠320万单位和普鲁卡因20 m L后海穴注入。下午用氧氟沙星注射液10 m L×5支肌肉注射。

碳酸氢钠注射液500 m L;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 L加入注射用酒石酸泰乐菌素5.0 g×4支;5%葡萄糖500 m L加入胆王咖食因10 m L×5支;10%氯化钠注射液500 m L加入强心安10 m L×4支;0.9%氯化钠500 m L加入盐酸林可霉素10 m L×5支;10%葡萄糖注射液500 m L加入维生素C 2 m L×10支、ATP 2 m L×10支、维生素B6 1 m L×10支、肌苷2 m L×10支、辅酶A 500万单位;氯化钙500 m L;甲硝唑注射液250 m L×3瓶;以上8组一次性静脉注射。益母生化散350 g×2袋用开水冲开, 加入黄酒500 m L, 凉温后灌服。重者另灌服阿莫西林可溶性粉10 g×2袋。

㈡第二天

1.冲洗子宫。用0.1%高锰酸钾冲洗子宫后注入青霉素钠320万单位、链霉素120万单位和生理盐水100 m L。净宫宝100 m L加入0.9%氯化钠200 m L注入子宫。

2.全身疗法。注射用酒石酸泰乐菌素4.0 g×4支加入0.9%生理盐水500 m L肌肉注射。清热解毒注射液10 m L×5支肌肉注射。青霉素钠80万单位×4支、普鲁卡因20 m L后海穴注入。盐酸环丙沙星10 m L×5支、地塞米松5 m L×2支肌肉注射。碳酸氢钠500 m L;0.9%氯化钠500 m L加入注射用头孢噻吩钠4 g×4支;5%葡萄糖注射液500 m L加入胆王咖食因10 m L×5支;10%氯化钠注射液500 m L加入强心安10 m L×4支;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 L加入盐酸林可霉素10 m L×5支;甲硝唑250 m L×3瓶;以上6组一次性静脉注射。内服益母生化散350 g×2袋, 重者另服氨苄西林钠可溶性粉10 g×2袋。

㈢第三天

1.冲洗子宫。用0.1%高锰酸钾200 m L冲洗子宫后用青霉素钠320万单位、链霉素100万单位、生理盐水100 m L注入子宫。净宫宝100 m L加入生理盐水200 m L注入子宫。

2.全身疗法。抗菌威 (磺胺间甲氧嘧啶注射液) 10 m L×5支肌肉注射。地塞米松5 m L×2支、盐酸环丙沙星10 m L×5支肌肉注射。青霉素钠320万单位、普鲁卡因20 m L后海穴注入。用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 L加入注射用头孢噻吩钠4g×4支;5%葡萄糖注射液500 m L加入复合B 10 m L×5支;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 L加入盐酸林可霉素10 m L×5支;10%葡萄糖注射液500 m L加入能量合剂10 m L×3支;5%葡萄糖注射液500 m L加入双黄连10 m L×5支;甲硝唑250m L×3瓶;复方氨基酸250 m L×3瓶;以上7组一次性静脉注射。益母生化散350 g×2袋灌服。

通过3 d的观察和治疗, 该牛炎性症状消失, 体温食欲基本正常,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六、小结

奶牛子宫内膜炎的诊治 篇10

1 病因

(1) 牛在怀孕后期劳役过度或运动不足, 特别是冬季漫长饲料缺乏、单一, 饲料中缺乏矿物质、维生素。年老体弱, 过于瘦弱, 从而导致子宫收缩无力, 引起胎衣不下。 (2) 在怀孕期中, 由于子宫内膜或胎膜发生炎症, 使母体胎盘与胎儿胎盘之间发炎, 使正常的联系被破坏而发生粘连。因此, 既使子宫收缩有力, 胎衣也不容易脱落。 (3) 分免过程中或产后期由于病原微生物的侵入感染而引起子宫黏膜的损伤及母畜抵抗力降低或因难产胎衣不下, 子宫脱出等继发子宫内膜炎。

2 临床症状

(1) 慢性卡他性子宫内膜炎时, 发情周期、发情、排卵正常, 但屡配不孕, 或配种受孕后, 可能发生流产。阴道内有少量混浊黏液, 或发情时从子宫内流出混有脓性的黏液, 子宫角增粗, 子宫壁变厚、变硬且弹性变弱。 (2) 性化脓性子宫内膜炎时, 发情周期不规律, 甚至不发情。食欲明显减退, 精神沉郁, 弓背举尾, 阴道有淡黄色或黄褐色脓液, 直肠检查子宫体积明显增大, 波动, 压迫可流出大量恶臭脓液, 可根据子宫大小判断子宫积液的多少。

3 治疗

3.1 慢性卡他性子宫内膜炎的治疗

(1) 发情期治疗。青霉素1600~2000万IU, 鱼腥草注射液50~100ml, 肌肉注射, 同时灌服药促孕一剂灵、250g或子宫灌注促排卵2号20~50ug;青霉素1600~2000万IU, 鱼腥草注射液50~100ml, 肌肉注射, 同时用1g/L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子宫和阴道, 并用碳酸氢钠溶液清洗。 (2) 产后治疗。青霉素1600~2000万IU, 安乃近6~9g、复合维生素B注射液10~20ml, 鱼腥草注射液50~100ml, 肌肉注射, 2次/d;或复合维生素B注射液10~20ml, 鱼腥草注射液50~100ml, 肌肉注射。根据病牛子宫分泌物多少加注10万IU的缩宫素疗效更好。一般情况下不主张做冲洗子宫或宫内投注。对于慢性化脓性子宫内膜炎产后和发情期的治疗与卡他性子宫内膜炎治疗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首先要排除子宫积脓。

3.2 慢性化脓性子宫内膜炎的治疗

(1) 清洗子宫。选用1g/L高锰酸钾, 1g/L的复方碘生理盐水, 1g/L的普鲁卡因, 20~50g/L碳酸氢钠, 先用一种或几种灌入子宫内, 然后虹吸法排出子宫内的冲洗液, 1次/d, 直至排出的液体透明为止。 (2) 子宫注入药物。青霉素400万IU, 链霉素150万IU, 溶于40~50ml注射用水中, 以直肠把握法注入子宫, 1次/d, 连用3~5次;0.1~0.3g环丙沙星或恩诺沙星溶于50ml注射用水, 配合催产素100万IU注入子宫, 1次/d, 连用3次;土霉素原粉或四环素原粉3~5g加注射用水50ml, 也可用红霉素1g加注射用水50ml注入子宫, 1次/d, 连用3~5次。

4 预防措施.

上一篇:地块管理下一篇:村庄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