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蔬菜配方施肥技术

2024-05-17

主要蔬菜配方施肥技术(精选六篇)

主要蔬菜配方施肥技术 篇1

1 蔬菜测土配方施肥基本原则

蔬菜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应遵循有机肥与化肥相结合, 大、中、微量元素养分相结合, 用地养地相结合及投入产出相平衡的基本原则。

1.1 增施有机肥料

有机肥经过土壤微生物分解后, 形成腐殖质, 营养丰富, 利于吸收, 可供蔬菜整个生长发育周期使用。同时还能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 缓解土壤盐渍化。腐熟的人粪尿, 也可做追肥。

1.2 合理施用化肥

化肥做基肥最好与农家肥混合使用, 因为农家肥有吸附化肥营养元素的能力, 可以提高肥效。化肥做追肥尽量采取“少量多次”的施肥方法。化肥的养分含量高, 用量不宜过多, 否则易出现烧种、烧根、烧苗、烧叶等现象, 同时造成浪费。根据不同蔬菜类型和品种, 确定施用不同化肥。如叶菜类需氮较多, 可多施氮肥, 果菜类和根茎类需磷钾较多, 可多施磷钾肥。

1.3 配合多种微量元素推广叶面追肥

叶面追肥的优点是可避免土壤对养分的固定和土壤微生物对养分的吸收, 提高植株对养分的利用率;微量元素可以调节酶的活性, 提高光合作用, 增加产量, 改善品质;用肥量少、成本低、效益高。有些肥料可以与中性农药混合使用, 起到防虫、治病同时施肥的多种效应。

1.4 结合深翻施基肥

结合深翻施基肥, 使土肥充分混合, 上下土层混合, 把板结的表土粉碎并翻到下层, 可以大大减轻表土板结和盐害。

2 菜园土分布和养分含量状况

浉河区菜园土主要分布在五星、湖东、双井、游河和吴家店等乡镇, 耕层深厚, 有良好的团粒结构。据土壤测试结果, 菜园土p H变幅为4.5~6.8, 平均6.3, 有机质变幅为16.6~28.9g/kg, 平均19.2g/kg;有效磷变幅为39.8~70.2mg/kg, 平均52.5mg/kg, 速效钾变幅为82.6~190.9mg/kg, 平均135.6mg/kg。

3 主要蔬菜配方施肥技术

在测定土壤养分状况的基础上, 根据蔬菜产量和养分吸收量及蔬菜的营养生理特点确定施肥量和施肥期。蔬菜苗期需要养分不多, 在旺盛生长和产品形成期需要养分较多。有机肥和磷肥一般在蔬菜播种和定植前做基肥, 速效氮钾肥可在生育中期做追肥。生育期短的蔬菜可在生长中期追1~2次肥, 生育期长的蔬菜可在养分需求较多的时间追3~4次肥。磷肥易被土壤固定, 应集中施用, 条施或穴施。氮、钾肥一般是开沟条施或穴施, 生育后期也可随水追施。

3.1 甘蓝

每667m2产甘蓝4500~5500kg, 需纯氮13~15kg, P2O54~6kg, K2O8~10kg。定植前, 每667m2施有机肥2000kg, Ca (H2PO4) 225~35kg和K2SO48kg。甘蓝进入莲座期进行第1次追肥, 每667m2施尿素8~10kg, K2SO44~6kg。进入甘蓝结球期, 进行第2次追肥, 每667m2施尿素8~10kg, K2SO44~6kg。

3.2 西红柿

每667m2产西红柿4000~5000kg, 需纯氮16~18kg, P2O58~9kg, K2O9~10kg。定植前, 每667m2施有机肥2000kg, Ca (H2PO4) 230~40kg和K2SO47~8kg。一般在第1穗果开始膨大到乒乓球大小时, 可进行第1次追肥, 每667m2施尿素8~9kg, K2SO46~8kg。第2次追肥是在第1次穗果即将采收, 第2穗果膨大至乒乓球大小时, 每667m2施尿素11~13kg, K2SO46~8kg。第3次追肥在第2穗果即将采收, 第3穗果膨大到乒乓球大小时, 每667m2施尿素8~9kg, 硫酸钾5~6kg。

3.3 黄瓜

每667m2产黄瓜3000~4000kg, 需纯氮25~30kg, P2O58~12kg, K2O10~12kg。定植前, 每667m2施有机肥2000kg, Ca (H2PO4) 240~50kg。结瓜初期进行第1次追肥, 每667m2施尿素7~8kg, K2SO42~2.5kg。以后每隔7~10d结合浇水追施1次, 整个生育期追肥8~10次。

3.4 辣椒

每667m2产辣椒2000~4000kg, 纯氮15~18kg, P2O54~5kg, K2O10~12kg。定植前, 每667m2施优质农家肥2000kg, Ca (H2PO4) 225~35kg和K2SO412~14kg。当蹲苗结束, 第1穗果长到核桃大小时, 进行第1次追肥, 每667m2施尿素6~8kg, 硫酸钾2~2.5kg。当进入第1穗果 (门椒) 即将采收, 第2层果实和第3层果实继续膨大及第3层果实正在落花座果时, 进行第2次追肥, 每667m2施尿素8~10kg, 硫酸钾2~2.5kg。此后半个月左右进行第3次追肥, 施肥量同第2次。15~20d后, 进行第4次追肥, 施肥量同第2次。

3.5 豇豆

主要蔬菜配方施肥技术 篇2

关键词:测土配方;施肥参数;主要蔬菜;试验

中图分类号:S1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5)03-0017-02

近年来,蔬菜的播种面积和产值在辽宁省农业生产中的比重逐年上升。据统计,2014年全省蔬菜播种面积83.4万hm2,总产量近4 268万t,其中设施蔬菜播种面积约58.8万hm2。随着蔬菜种植规模的逐年增加,以下问题随之凸显:一是肥料品种结构不合理,区域与作物之间的肥料投入差异大。农民施肥技术水平低下,为追求经济利益盲目过量地投入肥料,造成生产成本高、肥料资源严重浪费、土壤理化性质恶化、农产品品质下降,直接影响生态环境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二是施肥参数和指标体系亟需重新建立。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品种的更新及整个土壤生产条件的变化,设施蔬菜施肥管理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有的施肥参数和指标体系已无法指导当前的设施蔬菜农业生产。

为此,在大宗作物施肥指标体系初步建立的基础上,自2009年起,开展以蔬菜为主的经济园艺作物测土配方施肥相关技术研究。根据辽宁省的具体情况,研究符合全省实际的设施蔬菜施肥参数和指标体系,确定蔬菜高效施肥方式,为进一步修正和完善蔬菜施肥技术提供参考,为设施蔬菜优化施肥技术的田间推广与应用提供指导。

1 辽宁省主要蔬菜测土配方施肥试验

1.1 试验概况

辽宁省主要蔬菜测土配方施肥试验见表1。

在全省进行农户蔬菜施肥情况调查的同时,进行不同区域主要蔬菜施肥“3414”、“2+X”田间试验,共完成番茄、黄瓜、大白菜、茄子等主要作物联合攻关试验点656个,田间校正试验示范点1 572个,获得试验点土壤检测数据2 228个、植株样品检测数据

11 140个、大量的田间测产和作物生育性状调查数据。目前,在辽宁省14个市62个县(市、区)蔬菜种植区累计推广34万hm2,使主要蔬菜施肥技术出现重大突破和创新,掌握全省不同区域主要蔬菜土壤养分情况,建立不同区域主要蔬菜土壤养分丰缺指标体系和施肥指标体系。

1.2 试验取得的成效

1.2.1 建立主要蔬菜土壤养分丰缺指标体系 明确番茄、黄瓜、大白菜等主要作物的施肥量与产量关系,以及

1 000 kg设施蔬菜产量需肥量、土壤供养分量等施肥技术参数,建立全省不同区域主要蔬菜土壤养分丰缺指标体系,丰富土壤肥料学基础理论,为蔬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1.2.2 形成主要蔬菜施肥总量控制技术与氮肥高效运筹模式 首次摸清了不同施肥量对蔬菜产量的影响,确定番茄、黄瓜、大白菜等主要作物不同产量水平、不同土壤肥力的最佳施肥量,建立全省主要蔬菜施肥指标体系,并提出大白菜氮肥高效运筹模式,为优化蔬菜施肥方案、提高肥料利用率提供了技术保障。

1.2.3 制定简单高效的蔬菜样本采集规范与检测标准 验证辽宁省蔬菜土壤的有效磷、速效钾和植株全量氮、磷、钾检测方法,制定简单高效的蔬菜样本采集规范与检测标准,为采用先进快捷的检测方法、提高检测速率提供技术支撑。

1.2.4 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 据试验示范统计,每667 m2番茄增产154.8 kg,节肥6.9 kg,单位规模新增纯收益427.9元;每667 m2黄瓜增产232.8 kg,节肥7.6 kg,单位规模新增纯收益588.3元;每667 m2大白菜增产216.8 kg,节肥2.7 kg,单位规模新增纯收益229.2元。累计推广面积33.94万hm2,共增产番茄2.71亿kg、黄瓜4.10亿kg、大白菜3.43亿kg,节肥2.95万t,总经济效益13.5亿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2 辽宁省主要蔬菜测土配方施肥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1 存在的问题

2.1.1 技术方面 肥料品种繁杂、品质参差不齐,且施肥量差异较大、变化随意。目前的研究多重底肥设计,后期追肥量比重偏大,但因难于测定和控制而涉猎较少;植株样品的检测尤其是品质指标的检测能力有限。

2.1.2 操作方面 蔬菜试验田间管理复杂,尤其是测产次数频繁,对试验示范农户技术和责任要求较高;各地作物、种植方式差异大,使试验方案的处理设计和时间安排难以统一;经济园艺作物的收益较高,试验风险较大,农户的配合热情有限。

2.2 改进建议

加强技术培训,针对经济园艺作物试验操作、相关样品检测的技术难点开展专项培训,组建更专业的技术队伍。继续与蔬菜部门和科研院所、专业院校进行联合技术攻关,建立庞大的技术支持网络。建立蔬菜的长期定位监测点,开展蔬菜施肥方式和施肥量的调查研究,建立数据库,夯实蔬菜试验基础。探索科学、利于实施和操作的试验方式、检测技术和管理模式。有条件的地区指派专职人员建立专门试验示范区,培育专门的试验示范户,做到专人专管、专区专做。

参考文献

[1] 杨宇.温室各种蔬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J].吉林蔬菜,2011(2):65-66.

[2] 何绍东.配方施肥技术在设施蔬菜生产中的应用[J].新农业,2013(3):21-23.

[3] 尹希笋,施建勇.主要蔬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J].农家致富,2010(3):34-35.

[4] 王蓓.大棚蔬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初探[J].农业科技通讯,2010(8):199-200.

Abstract: To carry out the research of soil survey formula fertilizer for main vegetables and relative techniques is based on specific situation of Liaoning. The article expounds the establishment of facility vegetable fertilization parameters and index system and high efficient fertilization method for vegetable based on large experiment results of all regions in Liaoning. It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further correcting and improving the technique of vegetable fertilization.

无公害蔬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篇3

一、蔬菜测土配方施肥的内容

1. 菜地土壤测定的主要内容

土壤性质、酸碱度、有机质含量、含水量, 氮、磷、钾、钙、铁、硼、锰、锌、铜等元素的含量。

2. 测定的时间

应在蔬菜播种栽培之前或农闲时进行测定, 也可在蔬菜生长期进行田间测土, 为及时追肥提供数字依据。

3. 测定的方法

一是用土壤速测仪在田间测土, 该法简单方便、快速, 当时就可出结果;二是把土壤取回实验室, 进行分析测定, 这种方法较麻烦, 但数据较精确。

二、蔬菜测土配方施肥的原则

根据不同蔬菜类型和品种、生长发育情况、产量和测定土壤养分含量情况, 确定施肥种类和数量。要根据农家肥和化肥的特点, 合理搭配施肥。农家肥肥效长, 所含养分全面, 有微生物活动, 可疏松和改善土壤品质, 具有明显提高蔬菜产量和改善蔬菜品质的作用, 宜做基肥;化肥速效, 有效期短, 含养分单一, 宜做追肥。为了提高有机肥和化肥的利用率, 充分发挥各自的肥效, 一般将2种肥料搭配混合使用。根据蔬菜的生长发育情况, 需要的养分量, 确定追肥数量、次数和间隔时间。如生长发育很好、生育周期短的蔬菜, 应少追肥或不追肥;生长发育差、生育期长的蔬菜, 应增加追肥次数, 多追肥。一般每隔7~15天追1次, 共追3~5次。根据不同蔬菜品种和肥料种类, 确定不同的施肥方法。

三、蔬菜测土配方施肥的方法

1. 多施有机肥有机肥通过充分发酵, 营养丰富, 肥效持久, 利于吸收, 可供蔬菜整个生长发育周期使用。

2. 科学合理施用化肥

根据测土情况, 了解土壤养分含量, 再根据各种化肥的性能, 确定使用化肥的品种、数量和配比。化肥做基肥时最好与农家肥混合使用, 因为农家肥有吸附化肥营养元素的能力, 可提高肥效。化肥做追肥时尽量采取“少量多次”的施肥方法。化肥的养分含量高, 用量不宜过多, 否则易出现烧种、烧根、烧苗、烧叶等现象, 同时造成浪费和污染, 不利于生产无公害蔬菜。根据不同蔬菜类型和品种, 确定施用不同化肥品种。如叶菜类需氮较多, 可适量施用尿素等;果菜类需磷较多, 可多施磷酸二铵、磷酸二氢钾、过磷酸钙等;根茎类需磷、钾肥较多, 可多施硫酸钾、磷酸二氢钾、多元复合肥等。

3. 配合多种微量元素, 推广叶面追肥

此法方便简单, 省工、省时、省事, 养分全面, 吸收养分快, 见效快。有些肥料可以与中性农药混合使用, 起到防虫、治病和施肥的多种效应。

4. 提倡结合深翻施基肥

由于棚室土壤盐分多积聚在土壤表层, 使表土板结或形成硬盖, 结合深翻施基肥, 使土肥充分混合, 上下土层混合, 把板结土表粉碎并翻到下层, 可以大大减轻表土板结和盐害。

5. 在蔬菜生长中期, 选择适宜的专用复合肥, 是做到平衡施肥的关键

复合肥生产和使用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科学施肥和经济施肥的要求, 做到平衡施肥。使用复合肥可以节省贮、运、施等环节的费用, 做到肥料合理配方, 保证增产效果, 特别是针对当地土壤养分和农作物品种生产的专用复合肥, 效果更好。

四、降低蔬菜硝酸盐积累的配方施肥方法

1. 分期施用氮肥

把氮肥分期使用, 可降低土壤中硝态氮的含量, 从而减少蔬菜中硝酸盐的积累。蔬菜特别是叶类蔬菜施用氮肥时要重施基肥轻施追肥, 以减少硝酸盐的积累。

2. 正确搭配使用氮、磷、钾肥

磷既影响作物对硝态氮的吸收, 也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施用钾素也有利于硝酸盐的还原, 从而降低蔬菜尤其是叶类蔬菜因大量施用氮肥而造成的硝酸盐积累。因此, 氮磷钾三要素适宜配比, 不但能提高蔬菜的产量, 还能使蔬菜中硝酸盐含量达到最低, 真正实现无公害生产。

3. 增施有机肥

有机肥养分释放缓慢, 适合蔬菜对养分的吸收, 土壤中有机质能促进土壤的硝化速度, 从而有效地降低土壤中硝态氮的浓度, 减少了蔬菜对硝态氮的吸收。此外, 有机肥料中含有多种酶类物质, 可促进蔬菜生长, 从而产生稀释效应, 降低硝酸盐含量。

4. 采取适当的施肥方法

主要蔬菜配方施肥技术 篇4

【关键词】无公害蔬菜;测土配方施肥;施肥技术

测土配方施肥是发展无公害蔬菜的有效手段,蔬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不仅能做到因地制宜、节约用肥,还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蔬菜生长发育的需要,从而提高肥料利用率,进而提升蔬菜品质和蔬菜生产的经济效益。

1 无公害蔬菜测土配方施肥原则

根据不同蔬菜类型、品种、生长发育阶段、产量和土壤养分状况确定施肥种类和数量。根据有机肥和化肥的特点合理搭配施肥,有机肥肥效长、含养分全面、有微生物活动,可疏松和改良土壤品质,具有明显提高蔬菜产量和改良蔬菜品质的作用,宜做基肥;化肥速效、有效期短,宜做追肥。根据蔬菜的生长发育情况确定追肥的数量、次数和间隔时间。

2 无公害蔬菜测土配方施肥方法

2.1 增施有机肥

有机肥通过充分发酵后,营养丰富、肥效持久、利于吸收,可供蔬菜的整个生长发育周期使用,宜做基肥。此外,腐熟的人粪尿也可作追肥。

2.2 科学合理施用化肥

根据测土了解土壤养分含量和各种化肥的性能,确定使用化肥的品种、数量和配比。化肥做基肥时最好与农家肥混合使用,化肥做追肥尽量采取“少量多次”的施肥方法;化肥的养分含量高,用量不宜过多,否则易出现烧种、烧根、烧苗、烧叶等现象,同时还会造成浪费。根据不同蔬菜类型和品种确定施用不同化肥,如叶菜类需氮较多,可多施尿素、硝酸铵、硫酸铵、碳酸铵、氨水等;果菜类需磷钾较多,可多施磷酸二铵、磷酸二氢钾、过磷酸钙、氯化钾等;根茎类需钾磷肥较多,可多施氯化钾、硫酸钾、磷酸二氢钾、多元复合肥等。

2.3 施用多种微量元素,推广叶面追肥

配合多种微量元素叶面追肥,不仅省工、省时、省事,而且养分全面、吸收养分快、见效快。多种营养元素配合使用,缺什么施什么,有些肥料还可以与中性农药混合使用,能同时起到防虫治病和施肥的效应。

2.4 选择适宜的专用复合肥

在蔬菜生长中期,选择适宜的专用复合肥是做到平衡施肥的关键措施,使用复合肥可以节省贮、运、施等环节的费用,做到肥料合理配方可保证增产效果,特别是针对当地土壤养分和农作物品种生产的专用复合肥效果更好。

3 测土配方施肥的测定内容、时间和方法

测定的主要内容为酸碱度、有机质含量、含水量以及氮、磷、钾、钙、铁、硼、锰、锌、铜等元素的含量。

测定时间:应在蔬菜播种栽培之前或农闲时进行,也可在蔬菜生长期进行田间测土,为追肥及时提供依据。

测定方法:(1)用土壤速测箱在田间测土,该法简单方便、快速,当时就可以出结果。(2)试验室常规分析测定,这种方法较麻烦,但数据较精确。

4 降低硝酸盐积累的配方施肥方法

4.1 分期施用氮肥

分期使用氮肥可降低土壤中硝态氮的含量,从而减少蔬菜中硝酸盐的积累。在对蔬菜(特别是叶菜类)施用氮肥时要重施基肥、轻施追肥,这样可减少硝酸盐的积累。

4.2 正确搭配施用氮磷钾肥

磷既影响作物对硝态氮的吸收,也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施用钾肥有利于硝酸盐的还原,从而降低蔬菜,尤其是叶菜类蔬菜因大量施用氮肥而造成的硝酸盐积累,因此,氮、磷、钾适宜搭配,不但能提高蔬菜的产量,还能使蔬菜中硝酸盐含量达到最低,从而真正实现无公害生产。

4.3 增施有机肥

有机肥养分释放缓慢,适合蔬菜对养分的吸收,土壤中的有机质能促进土壤的硝化速度,从而有效降低土壤中硝态氨的浓度,减少蔬菜对硝态氮的吸收。此外,有机肥料中含有多种酶类物质,可促进蔬菜生长,从而产生稀释效应,降低其硝酸盐含量。

4.4 采取适当的施肥方法

在施用化肥、蔬菜专用肥时要深施、早施,深施可以减少养分挥发,一般铵态氮施于6cm以下土层,尿素施于10 cm以下土层,磷钾肥施于15cm以下土层,蔬菜专用肥施于15cm以下土层。不同类型蔬菜的硝酸盐积累的程度有很大的差异,一般是叶菜类高于瓜类、瓜类高于果菜类。同一种蔬菜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硝酸盐含量也有差异,在高温强光下,硝酸盐积累少。在实际生产中,要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防御措施来减少硝酸盐的积累,从而使蔬菜达到无公害标准。

蔬菜配方施肥肥效研究初报 篇5

关键词:蔬菜配方肥,肥效,江苏江都

蔬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一项节本增收、提高品质、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体系[1,2], 主要是在对蔬菜基地进行测土化验分析的基础上, 根据蔬菜需肥规律、土壤养分含量、土壤供肥性能以及肥料效应, 在合理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 确定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 进行科学合理地施肥。该技术既能做到因地制宜, 节约用肥, 提高肥料利用率, 又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蔬菜生长发育的需要, 增产增收, 提高蔬菜生产的经济效益[3,4,5,6]。为了探索配方施肥对蔬菜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在2008—2009年对黄瓜、番茄、青椒、茄子4种蔬菜进行配方施肥肥效试验对比研究, 现将试验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2008年3月, 组织专业队伍对蔬菜配方施肥试验基地———江都市绿园蔬菜产销有限公司蔬菜生产基地 (小纪镇纪西村) 取土壤样品30个, 通过分析可知试验基地土壤基本养分状况 (表1) 。根据有关土壤肥力判定标准, 各项目土壤缺素临界参考值分别为:有机质20 g/kg, 氮0.5g/kg, 磷14 mg/kg, 钾78 mg/kg, 钙400 mg/kg, 镁120 mg/kg, 硫12mg/kg, 硼0.2 mg/kg, 铜1 mg/kg, 铁10 mg/kg, 锰5 mg/kg、锌2mg/kg。对江都市绿园蔬菜产销有限公司试验基地土壤肥力进行测定 (含水量20.5%) , 认为该土壤肥力属中等, 缺少有机质和磷素, 应补足磷、钾和有机质等营养元素。

1.2 试验材料

供试蔬菜品种:黄瓜为津优2号, 番茄为寿光1856, 青椒为洛椒98A, 茄子为长野狼 (日本茄子) 。供试肥料:蔬菜专用肥。专用肥养分含量:有机质20%, 氮磷钾配比12∶7∶6;该试验选用由江苏里下河农业科学研究所复合肥厂生产的“壮禾”牌瓜果类蔬菜专用肥, 其生产原料主要是有机质、红霉素菌渣及氮磷钾等适量的化学元素, 具有防虫、杀菌、抗病、抗逆及提高品质等作用;俄罗斯生产的48%阿康复合肥;当地收集的鸡粪肥。

1.3 试验方法

试验设2个处理, 配方施肥:基施蔬菜专用肥3.0 t/hm2、鸡粪肥30.0 t/hm2;常规施肥:基施48%阿康复合肥22.5 t/hm2、鸡粪肥30.0 t/hm2。小区面积33 m2, 3次重复, 随机区组排列。4种蔬菜均采用穴盘基质育苗, 8月中下旬移栽, 追肥、温湿度调控、病虫害防治等按照设施栽培常规管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配方施肥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经过连续2年对定位监测点的土壤样品进行化验分析, 配方施肥处理土壤养分得到一定的改善, 与常规施肥相比, 其土壤有机质增加0.4 g/kg, 碱解氮增加0.45 g/kg, 有效磷增加2.1 mg/kg, 速效钾增加30.8 mg/kg, 含水量增加0.8个百分点 (表2) ;而与配方施肥实施前相比 (表1) , 有机质增加6.7 g/kg, 碱解氮增加0.50 g/kg, 有效磷增加4.1 mg/kg, 速效钾增加46.0 mg/kg。可见, 经配方施肥处理的土壤养分得到均衡增加, 各种养分比例趋于合理。同时, 土壤容重降低, 孔隙度改善, 含水量由20.5%提高到22.4%, 土壤环境得到一定的改善。

2.2 配方施肥对蔬菜产量的影响

试验测产结果表明 (表3) , 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后, 4种蔬菜的产量均明显增加, 其中番茄增产7 547.85 kg/hm2, 增幅8.87%;黄瓜增产21 519.75 kg/hm2, 增幅27.38%;青椒增产4 046.85 kg/hm2, 增幅6.78%;茄子增产18 385.5 kg/hm2, 增幅31.33%。此外, 各蔬菜外观明显改善, 质量也有所提高。

注:表中数据为2年所有试验区的平均值。下表同。

(kg/hm2)

3 结论

设施蔬菜栽培由于其环境的特殊性, 复种次数高, 肥料投入量大, 容易发生连作障碍。通过应用测土配方施肥的技术, 可以缓解土壤的连作障碍, 减轻病虫危害, 达到增产、增收、节约肥料、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减少环境污染等目的。通过蔬菜配方肥的肥效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该配方肥可提高土壤肥力, 并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 可在实际生产中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赵学强, 沈仁芳.我国菜地土壤氮磷钾养分状况与均衡调空[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 2008.

[2]葛晓光.菜田土壤与施肥[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2:312.

[3]金雪霞, 范晓辉, 蔡贵信, 等.菜地土壤氮素矿化硝化作用的特征[J].土壤, 2004, 36 (4) :382-386.

[4]张福锁.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要览[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6:19-54.

[5]谢建昌, 陈际型.菜园土壤肥力与蔬菜合理施肥[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 1997:25-33.

主要蔬菜配方施肥技术 篇6

七、果树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一)苹果

1.施肥问题及施肥原则

苹果主产区的主要施肥问题包括:(1)部分地区果农对基肥秋施的认识不足,习惯春季施用基肥;非集约化果园、山地果园或经济不发达地区果园有机肥料投入数量不足,果园土壤贫瘠,保水保肥能力不足;(2)集约化果园普遍施用畜禽类有机肥, 氮磷化肥用量普遍偏高,春夏季果实膨大期追施氮肥数量和比例偏大,土壤磷素累积现象普遍,肥料增产效率下降;(3)非石灰性土壤(如渤海湾地区)老果园土壤酸化现象普遍,中微量元素钙、镁和硼缺乏时有发生;石灰性土壤地区果园铁、锌和硼缺乏问题普遍。为此,提出以下施肥原则:

(1)增施有机肥,长期施用畜禽类有机肥的果园注意秸秆覆盖或者改用优质堆肥,提倡有机无机配合施用;依据土壤肥力条件和产量水平,适当调减氮磷化肥用量;注意钙、镁、硼和锌的配合施用。

(2)与合理修剪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相结合,参考适宜留果量和土壤肥力指标控制周年氮磷肥施用总量,根据树势和树龄分期调控氮磷钾肥料。

(3)重视施用秋季基肥,苹果的秋季基肥施用时期最好在9月中旬~10月中旬,晚熟品种可在采收后迅速施用,施用方法采取条沟法或穴施。

(4)出现土壤酸化的果园可通过施用土壤调理剂、硅肥或熟石灰改良土壤。

(5)在肥料品种选择上可施用硫基复混肥或硫酸钾等。

2.施肥建议

(1)早熟品种、或土壤肥沃、或树龄小、或树势强的果园施优质农家有机肥2~3立方米/667平方米;晚熟品种、土壤瘠薄、树龄大、树势弱的果园施有机肥3~4立方米/667平方米。

(2)每667平方米产4500千克以上:氮肥(N)25~35千克/667平方米,磷肥(P2O5)10~15千克/667平方米,钾肥(K2O)20~30千克/667平方米;每667平方米产3500~4500千克:氮肥(N)20~25千克/667平方米,磷肥(P2O5)8~12千克/667平方米,钾肥(K2O)15~20千克/667平方米;每667平方米产3500千克以下:氮肥(N)15~20千克/667平方米,磷肥(P2O5)6~10千克/667平方米,钾肥(K2O)15~20千克/667平方米。

(3)土壤缺锌、硼和钙而未秋季施肥的果园,每667平方米施用硫酸锌1~1.5千克、硼砂0.5~1.0千克、硝酸钙30~50千克,与有机肥混匀后秋季或早春配合基肥施用;或者在果实膨大其间喷施3~5次叶面钙肥或者硼肥。

(4)对于旺树,秋季基肥中施用50%的氮肥,其余在花芽分化期和果实膨大期施用;对于弱树,秋季基肥中施用30%的氮肥,50%在3月份开花时施用,其余在6月中旬施用。70%的磷肥秋季基施,其余磷肥可在春季施用;40%的钾肥作秋季基肥,20%在开花期,40%在果实膨大期分次施用。

(二)桃

1.施肥问题与施肥原则

针对桃园用肥量差异较大,肥料用量、氮磷钾配比、施肥时期和方法不合理,忽视施肥和灌溉协调等问题,提出以下施肥原则:

(1)合理增加有机肥施用量,依据土壤肥力和早中晚熟品种及产量水平,合理调控氮磷钾肥施用水平,早熟品种的需肥量比晚熟品种少20%~30%;注意钙、镁、硼和锌的配合施用。

(2)肥料分配以桃果采摘后一个月后进行秋季基肥为宜,桃果膨大期前后是追肥的关键时期。

(3)与优质栽培技术相结合,采摘前3周不宜追施氮肥和大量灌水,以免影响品质;夏季排水不畅的平原地区桃园需做好起垄、覆膜/生草等土壤管理工作;干旱地区提倡采用地膜覆盖,穴贮肥水技术。

2.施肥建议

(1)产量水平3000千克/667平方米以上:有机肥2~3立方米/667平方米,氮肥(N)15~18千克/667平方米,磷肥(P2O5)8~10千克/667平方米,钾肥(K2O)18~22千克/667平方米;产量水平2000千克/667平方米:有机肥1~2立方米/667平方米,氮肥(N)12~16千克/667平方米,磷肥(P2O5)7~9千克/667平方米,钾肥(K2O)17~20 千克/667平方米;产量水平1500千克/667平方米:有机肥1~2立方米/667平方米,氮肥(N)10~12千克/667平方米,磷肥(P2O5)5~8千克/667平方米,钾肥(K2O)12~15千克/667平方米。

(2)全部有机肥、30%~40%的氮肥、100%的磷肥及50%的钾肥作基肥于桃果采摘后的秋季采用开沟立方米法施用;其余60%~70%氮肥和50%的钾肥分别在春季桃树萌芽期、硬核期和果实膨大期分次追肥(早熟品种1~2次、晚熟品种2~3次)。

(3)对前一年落叶早或负载量高的果园,应加强根外追肥,萌芽前可喷施2~3次1%~3%的尿素,萌芽后至7月中旬之前,定期按2次尿素与1次磷酸二氢钾的方式喷施,浓度为0.3%~0.5%。

(4)如前一年施用有机肥数量较多,则当年秋季基施的氮、钾肥可酌情减少1~2千克/667平方米,当年果实膨大期的化肥氮、钾追施数量可酌减2~3千克/667平方米。

(三)柑橘

1.施肥问题和施肥原则

目前柑橘施肥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忽视有机肥的施用和土壤改良培肥,土壤酸化严重,瘠薄果园面积大;(2)柑橘的种类很多,产量变化大,需肥数量不同,农户用肥量差异较大,肥料用量、氮磷钾配比、施肥时期和方法不合理;(3)钙、镁、硼、锌等中微量元素缺乏问题普遍;(4)水土流失严重,肥料利用率低。因此,提出以下施肥原则:

(1)重视有机肥料的施用,大力发展果园绿肥,实施果园覆盖。

(2)酸化严重的果园,适量施用石灰。

(3)根据柑橘品种、果园土壤肥力状况,优化氮磷钾肥用量、施肥时期和分配比例,适量补充钙、镁、硼、锌等中微量元素。

(4)施肥方式改全园撒施为集中穴施或沟施。

(5)施肥与水分管理和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结合,干旱季节尤其是春旱期间应遇雨或结合灌溉施肥。

2.施肥建议

(1)每667平方米产3000千克以上:有机肥2~4立方米/667平方米,氮肥(N)25~33千克/667平方米,磷肥(P2O5)8~12千克/667平方米,钾肥(K2O)20~30千克/667平方米;每667平方米产1500~3000千克:有机肥2~4立方米/667平方米,氮肥(N)20~25千克/667平方米,磷肥(P2O5)8~10千克/667平方米,钾肥(K2O)18~25千克/667平方米;每667平方米产1500千克以下:有机肥2~3立方米/667平方米,氮肥(N)15~20千克/667平方米,磷肥(P2O5)6~8千克/667平方米,钾肥(K2O)12~20千克/667平方米。

(2)春季施肥(萌芽肥或花前肥):30%~40%的氮肥、30%~40%的磷肥、20%~30%钾肥在2~3月萌芽前开沟土壤施用;对于树势较弱的果树,在花蕾期和幼果期,用0.3%的尿素+0.2%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施肥。夏季施肥(壮果肥):30%~40%的氮肥、20%~30%的磷肥、40%~50%钾肥在6~7月施用。秋冬季施肥(采果肥):20%~30%的氮肥、40%~50%的磷肥、20%~30%钾肥、全部有机肥和B、Zn在11~12月采果前后施用。

(3)缺硼、锌的果园,每667平方米施用硼砂0.5~0.75千克、硫酸锌1~1.5千克,与有机肥混匀后于秋季使用,春夏季缺硼果园在幼果期用0.1%~0.2%的硼砂溶液,每隔10~15天喷1次,连续喷施2~3次;缺锌的果园用0.1%~0.2%硫酸锌溶液,在幼果期喷施;pH<5.5的果园,每667平方米施用石灰或白云石粉60~80千克,50%秋季施用,50%夏季施用,连年施用情况下需要逐步减量。

(四)香蕉

1.施肥问题及施肥原则

目前香蕉施肥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忽视有机肥的施用和土壤培肥,瘠薄果园面积大

(2)土壤酸化严重,钙、镁、硼、锌等中微量元素缺乏现象普遍;(3)一次施肥量过大可能导致养分淋洗损失现象严重,或者在没有有效降雨或灌溉配合时出现肥害症状;(4)高产香蕉园过量施肥问题突出,养分损失问题严重。为此,提出以下施肥原则:

(1)针对春植蕉和夏秋植蕉的季节性特点不同,在营养生长中后期与花芽分化期(18~40叶期)作为施肥的关键期,施肥调控必须贯彻“勤施薄施、重点时期重点施用的原则。

(2)在定植前挖沟深施土杂肥等有机肥作为基肥,追肥推荐采用管道灌溉施肥技术,实现少量多次,配合灌溉施用,采用灌溉施肥技术可酌情减少肥料的投入数量30%。

(3)氮、磷、钾配合施用,香蕉生长的后半期应重施钾肥并控制氮素供应。

(4)在施肥时期上应把握新老蕉园有别的原则,对新植蕉园以施促苗肥、攻蕾肥、促蕾肥和壮果肥为主;对宿根蕉园施肥,重点施攻芽肥、攻蕾肥、促蕾肥和壮果肥。

(5)增加叶面肥的施用数量和频率,以满足香蕉对中微量营养元素的需求;增施石灰调节土壤酸碱度,同时补充土壤钙营养及杀灭有害菌的作用。

上一篇:电气工程新技术下一篇:蓝光照射舒适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