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磷钾配比

2024-05-04

氮磷钾配比(精选三篇)

氮磷钾配比 篇1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设在岔河镇桥北村二组玉米地上进行 (北纬34°33′19.25″, 东经117°55′19.29″) , 土壤类型为老黄土, 具备有代表性和典型性, 前茬作物为小麦, 土地平整, 地力均匀, 肥力中等, 尽量减少小区间土壤肥力差异和试验误差。供试玉米品种为滑丰986。试验地的氮肥为尿素 (含纯N 46%) , 磷肥为过磷酸钙 (含P2O512%) , 钾肥为氯化钾 (含K2O 60%) 。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氮、磷、钾3个因素, 每个因素4个水平, 共计14个处理 (表1) , 小区面积为30 m2。各小区试验随机排列。小区间设置走道和保护行。

1.3 试验方法

试验前精细整地, 使每个小区内的整地质量一致, 并做好排沟设置[1,2]。地整好后按试验地面积大小和形状进行试验小区划定。在实施过程中做到称肥下田, 及时筑埂, 设置走道和保护行, 保护行离田边为2 m。小区设置后, 插上标牌, 拍照留存, 直到收获。在田头称肥下田, 试验过程中, 不施有机肥, 以免造成新的肥力差异[3]。在肥料运筹上:玉米氮肥运筹, 苗肥和穗肥比例为7∶3, 穗肥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施用[4]。玉米播期为6月18日, 实行板茬播种, 密度55 500株/hm2。其他管理与大田一致[5,6]。玉米成熟后及时进行测产, 收获时各小区实行人工收掰, 单收单打, 分区脱粒、晒干、称重, 得出每个小区实际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试验通过调查结果表明, 在同一田块、同一茬口、同一栽培条件及同一栽培管理措施一致的情况下, 因氮、磷、钾3个因素在不同投入水平的运筹方法不同, 使玉米的生长发育动态及产量结构和产投比均存在明显的差异 (表2) 。

2.1 不同处理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通过试验结果 (单收单打) , 晒干称重分析, 以N2P3K2处理的产量最高, 产量达到7 283.33 kg/hm2, 而以N0P0K0的处理产量最低, 为2 783.33 kg/hm2, 两者相差4 500.00 kg/hm2, 最高产量比最低产量高161.7%。在主因素氮肥不同施用水平间, 磷、钾相对固定时, 其产量结果比较, 以N2>N3>N1>N0, 即:在4个施肥水平中, 以施纯N 270 kg/hm2的产量为最高, 其次为施纯N 405 kg/hm2的产量, 再次为施纯N 135 kg/hm2的产量, 当小区不施氮肥时, 产量明显降低, 达到极显著水平。在磷肥不同施用水平间, 氮、钾相对固定时, 其产量结果比较为P3>P2>P1>P0, 即:在4个施磷水平中, 以施P2O5135kg/hm2的产量为最高, 其次为施P2O590 kg/hm2的产量, 再次为施P2O545 kg/hm2的产量, 以不施用磷肥的小区产量为最低。在钾肥不同施用水平间, 氮钾相对固定时, 其产量结果比较为K3>K2>K1>K0, 即:在4个施磷水平中, 以施K2O 135kg/hm2的产量为最高, 其次为施K2O 90 kg/hm2的产量, 再次为施K2O 45 kg/hm2的产量, 以不施用钾肥的小区产量为最低。

2.2 不同处理对玉米穗粒结构的影响

以N2P3K2的穗粒数和千粒重为最高, 分别是525粒、284 g, 其次是N3P2K2的穗粒数和千粒重为高, 分别是520粒、280 g, 而以N0P0K0的穗粒数和千粒重为最低, 分别是235粒、252 g。由此可知, 氮素对穗粒数的影响很大, 当丰产架子搭起后, 即氮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时候, 磷钾施用量越高, 穗粒数相应的增加, 但以磷施用量增加为明显。

2.3 不同处理对玉米生长发育动态的影响

随着氮素的施用量增加, 其植株的株高呈不断增加趋势, 在磷钾相对固定时, 每增加1个水平氮素, 明显看到同一生育期玉米的植株高度为最高;以不施氮肥的N0P0K0株高最矮, 田间表现玉米植株叶片最黄, 叶片偏窄, 明显营养供肥不足。在同氮水平上, 磷钾的增施, 使得植株紧凑、叶片上挺, 光合作用好, 干物质积累多, 抗逆能力提高。

在生育期上, 当磷钾相对固定时, 随着氮素施用量的增加, 玉米的拔节期提前, 抽穗期、蜡熟期、收获期越晚。N3、N2水平较N0水平平均晚熟3~5 d。

3 结论与讨论

在不同肥力水平下纯N、P2O5、K2O对玉米的产量增产效果不同;但总趋势是氮增产效果最明显, 其次是钾, 再者是磷。在“3414”试验的14个小区中, 以氮运筹而论, 氮素越高, 株高呈正相关, 产量是随着氮素的逐渐增加而增加。N2较N1水平及N1较N0水平增产明显, 但N3较N2水平产量不明显。磷钾合成可使穗粒数提高, 千粒重增加。从产量分析上, N2P3K2较N2P2K3产量高是否与土壤中含钾基数高有关, 有待于进一步试验。

摘要:通过“3414”试验, 确定在邳州市岔河镇土壤类型为老黄土区的玉米品种在不同肥力水平状况下最佳的施肥量和氮、磷、钾施肥配比方案, 结果表明, N2P3K2的玉米产量最高, 为玉米配方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玉米,配方施肥,产量,氮磷钾肥

参考文献

[1]李劲松, 丁祖政.玉米综合增产技术的大面积推广[J].湖北农业科学, 2000 (5) :16-18.

[2]张智猛.氮水互作对不同类型玉米产量品质形成生理特性的影响[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 2002.

[3]孙年喜.玉米氮素效率及其生理特性研究[D].重庆:西南农业大学, 2005.

[4]景立权, 赵福成, 王德成, 等.不同施氮水平对超高产夏玉米氮磷钾积累与分配的影响[J].作物学报, 2013 (8) :1478-1490.

[5]黄丽达.兴仁县玉米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初探[J].耕作与栽培, 2013 (6) :29-31.

氮磷钾配比 篇2

甜菜在整个生育其内, 需要吸收利用多种营养物质, 主要是C、H、O、N、P、K、S、Ca、Mg、Fe、B、Zn、Mn、Cl等养分。这些养分中C、H、O可以从空气和水中取得, 其他养分的吸收靠土壤中的元素来保证。在甜菜生长过程中对N、P、K的需要量较大, 且土壤中通常容易缺乏这三种元素, 因此在甜菜生产中经常需要补充这三种元素, 而这三种元素也被称为“肥料三要素”。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甜菜不管是利用甜菜制糖, 还是转化为能源物质以及作为饲料来饲喂牲畜, 都与甜菜的产质量有密切的关系, 甜菜产质量的提高有多种措施和途径, 其中合理施肥是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 特别是常规肥料的合理施用, 更能体现肥料对甜菜生长的重要性。我区是甜菜种植大区, 也是畜牧业发展大区, 甜菜品质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制糖企业的效益、农民的收入、畜牧业的发展和种植业结构的合理化。而包头甜菜原料区作为我区最大的种植区之一, 对我区的甜菜生产起到引导和带动的作用, 提高包头原料区甜菜的产质量, 对全区乃至全国的甜菜生产有重要的意义。为此, 本研究以提高自治区西部地区甜菜产量和含糖量为目的, 拟从对包头原料区甜菜生产存在的问题分析入手, 探讨氮、磷、钾及微肥对甜菜产量、含糖量的影响, 并结合生产实际为该区甜菜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技术指标。

三、材料与方法

1. 供试材料

供试品种为甜研304, 试验肥料氮肥用尿素 (含氮46%) , 磷肥用普钙 (含P2O518%) , 钾肥用氧化钾 (含K2O 60%) 。

2. 试验设计

(1) 甜菜原料区土壤基础养分测定

土壤肥力是决定甜菜产质量高低的基础。摸清原料区土壤类型及分布, 掌握原料区最新的土壤养分形态及含量, 为确定甜菜专用肥养分组成、含量、比例提供依据。

(2) 甜菜施肥效应试验

在对原料区土壤基础养分测定的基础上, 根据测定的具体结果, 将包头原料产区划分为两大块, 临河、五原、前旗土壤基础养分相似, 定名为河套区, 郊区、达旗、土右、土左土壤基础养分相似, 定名为土默川区。在上述两区分别选取有代表性的乌拉特前旗新安镇和达拉特旗王爱召乡南洪村作为施肥效应试验点, 按照两区域不同的土壤特性, 确定适宜的肥料施入量具体标准。

分别测定上述不同肥料施入量情况下, 筛选产质量最优的组合作为河套区和土默川区适宜于甜菜生长的氮、磷、钾最佳施量, 分别确定出适宜于包头原料区河套区和土默川区的氮、磷、钾最佳施量。

试验地点分别在属于包头原料区范围内的乌拉特前旗新安镇和达拉特旗王召爱乡南洪村的甜菜地上进行。

(3) 氮、磷、钾试验设计

根据土壤测定结果, 与土默川相比, 河套区磷、钾稍多而氮稍低的特点, 设置一定梯度的肥料配比, 于在2004年4月下旬分别在河套区的乌拉特前旗新安镇和土默特区的达拉特旗王召爱乡南洪村的甜菜地上进行氮、磷、钾施用与甜菜产质量关系的试验。试验共设九个处理, 四次重复, 各处理用氮、磷、钾肥以基肥形式在播种前施入土中。材料于2004年4月25日播种, 2004年10月4日收获, 进行测产、检糖。

四、结果与分析

1. 原料区土壤养分测定分析

(1) 原料区土壤有机质含量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的重要主成部分, 是土壤肥力的基础, 它不仅含有各种营养元素, 而且还是微生物生命活动的能源。土壤有机质对土壤中水、肥、气热等各种肥力因素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对土壤结构、耕性、通气性、渗透性、吸附性和缓冲性有重要的影响。我国土壤有机质一般为0.6%~4.0%。根据此表可以确定, 原料区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较低。为4级, 处于稍缺水平。

河套地区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37%, 土默川地区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44%;全原料区有机质含量平均1.42%。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与前些年比农家肥投入明显减少。

(2) 原料区土壤N、P、K含量。迄今为止, 在我国仍以土壤全氮作为评价土壤有效氮的指标。通过对包头原料区土壤的测定表明, 河套地区全氮含量平均为50.00毫克/千克, 土默川地区全氮平均含量为54.76毫克/千克。

原料区土壤有效磷含量河套地区平均为6.15毫克/千克, 土默川地区平均含量为5.87毫克/千克;全原料区平均为6.01毫克/千克。按照对土壤有效磷、钾丰缺指标可知原料区土壤中磷素极缺。

土壤速效钾含量高, 河套地区速效钾含量平均为165.5毫克/千克, 土默川地区速效钾含量平均为159.3毫克/千克;全原料区速效钾含量平均为162.4毫克/千克, 但仍高于最高的指标。原料区农民没有施用钾肥的习惯, 随着单位面积产量的不断增加, 作物从土壤中带走的钾也在增加, 导致土壤速效钾降低.甜菜是需钾量大的作物, 甜菜生长需钾量也远远高于对氮、磷的需求量, 为了平衡土壤养分, 达到甜菜高产高糖, 仍需在肥料配方中添加适量的钾肥。

2. 氮、磷、钾施用与甜菜产质量的关系

试验结果表明, 9种不同养分含量配比在两个地区其产量明显高于对照 (处理10-13) , 尽管对照的部分含糖率有所提高, 但最终的产糖量对照仍然明显低于各处理, 因此, 绝对不施任何一种肥料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现用极差法就氮、磷、钾三因素对甜菜块根产量、含糖率、产糖量的作用进行分析, 结果如下:

表4的分析结果表明, 氮、磷、钾对甜菜块根产量作用在两个地区均为P2O5的作用最大, 其次是N, 作用最小的是K2O。三种肥料搭配各因素的最优组合为:河套区N水平3、P2O5水平2、K2O水平1, 土默川区N水平3、P2O5水平3、K2O水平2, 即河套区每亩施氮肥19.5千克, P2O512.5千克, K2O4.5千克;土默川区每亩施氮肥18.4千克, P2O518.4千克, K2O8.5千克。

表5的分析结果表明, 氮、磷、钾对甜菜块根含糖率作用在两个地区均为N的作用最大, 其次是P2O5, 作用最小的仍然是K2O。三种肥料搭配各因素的最优组合为:河套区N水平3、P2O5水平1、K2O水平3, 土默川区N水平3、P2O5水平1、K2O水平3, 即河套区每亩施氮肥19.5千克, P2O54.0千克, K2O4.5千克;土默川区每亩施氮肥18.4千克, P2O54.6千克, K2O10千克。但从两地区N和P2O5的极差值差异来看, 河套区分别为0.88、0.81, 而土默川区分别为0.99、0.84, 差异并不显著, 也就是说尽管对含糖率而言, N的作用排第一位, 但与排在第二位的P2O5相比, 二者的作用几乎相近。

表6的分析结果表明, 氮、磷、钾对甜菜块根产糖量的影响在两个地区规律比较一致, 均为P2O5的作用最大, 其次是N, 作用最小的仍然是K2O。与对产量的影响完全一致。三种肥料搭配各因素的最优组合为:河套区N水平3、P2O5水平2、K2O水平1, 土默川区N水平3、P2O5水平3、K2O水平3, 即河套区每亩施氮肥19.5千克, P2O512.5千克, K2O4.5千克;土默川区每亩施氮肥18.4千克, P2O518.4千克, K2O10千克。

综上所述, 用正交试验极差法, 对试验结果做直观分析后得出原料区不同地域氮、磷、钾三因素搭配施肥最优组合。对甜菜块根产量最优组合为河套区N水平3、P2O5水平2、K2O水平1, 土默川区N水平3、P2O5水平3、K2O水平2;含糖率最优组合为河套区N水平3、P2O5水平1、K2O水平3, 土默川区N水平3、P2O5水平1、K2O水平3;产糖量最优组合为河套区N水平3、P2O5水平2、K2O水平1, 土默川区N水平3、P2O5水平3、K2O水平3。

从三项指标的最优组合及其因素排列水平看, 是比较一致的, 尽管两地区对含糖率最优组合的P2O5水平比产量及产糖量略低, 但从提高产量及产糖量综合考虑, P2O5水平的这一变化, 无大的影响;最优组合的K2O水平在土默川区有一定偏差, 但考虑到当地几乎没有施钾肥的习惯, 土壤钾多年没有得以补充, 因此建议施用含量比较高的3水平处理。综合本试验实际结果, 认为对产量、产糖量、含糖率影响来说河套区最优组合是N水平3、P2O5水平2、K2O水平1, 土默川区最优组合N水平3、P2O5水平3、K2O水平3。

五、结论与讨论

1. 原料区土壤肥力评述

从对包头原料区的调查结果来看, 全原料区甜菜生产基地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与农民施肥不合理, 无机肥施入量大, 农家肥施入量小, 使土壤养水平不平衡, 土壤理化性质发生了改变, 对作物的生长产生了影响。因此, 在生产中我们除了积级宣传、引导农民把有限的农家肥施入甜菜地外, 还应尝试研制、开发生产、推广甜菜专用基肥, 该肥主要成分为腐殖质。

全氮含量相对较低, 土壤中有效磷含量缺乏, 速效钾含量比较丰富;微量元素硼含量中、低等, 特别是土默川地区缺硼严重, 锌含量属中等水平。为了获得甜菜高产、高糖和优良品质, 专用肥配方应以磷、硼、锌为主, 氮肥用量不宜过高, 氮、磷配比以1~1.5∶1为宜。

2. 氮、磷、钾不同配比对甜菜产质量的影响

氮磷钾配比 篇3

1 氮磷钾的合理配比对莲藕生长的影响

目前, 藕田病虫害和不合理的施肥结构是造成莲藕产量下降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为解决这两大问题, 相关研究人员开展了大型的调查和分析活动, 把莲藕的肥料投入和莲藕的生产作为研究对象, 详细地分析了不同配比的氮磷钾肥和有机肥的使用对莲藕的生长的影响。氮肥、磷肥过多施用;硼、锌等微量元素极少施用;钾肥施用严重不足等成为影响莲藕产量的主要因素。施用有机肥和氮磷钾肥的有效配比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通过对氮磷钾肥不同配比量的作用效果及有机肥对莲藕生长影响的调查和研究, 增加荷叶总面积, 从而提高莲藕的产量。主要途径是适当提高氮磷钾的施用量和较低量氮磷钾肥和有机肥的同时施用[1,2]。在莲藕的生长过程中, 普遍的对氮磷钾的吸收比约为1.00∶0.25∶2.00。作为喜钾植物, 莲藕对钾素的吸收量相对较多。为了起到增产作用, 必须保证钾素的合理大量施用。从大量的研究结果及数字报告中可以得出氮磷钾的最佳配比约为1.0∶0.3∶1.0。当然, 这只是一个推荐值, 具体用量还要根据不同的地区作不同的分析。

2 有机肥对莲藕生长的作用效果

莲藕以肥嫩的根茎为人们普遍的食用。作为人们日常饮食的蔬菜品种之一, 提高其年产量等问题受到特别的关注。在莲藕生产过程中, 人们为了快速、方便地提高产量, 大量使用化学氮肥, 而忽略了有机肥的施用。这一现象致使莲藕的品质降低, 产量也得不到有效的提高。有机肥具有改变土壤理化性、创造有利于莲藕生长环境、利用效果较明显等特征。有机肥的施用能够满足莲藕整个生长期对土壤肥力的需求, 且肥力作用范围广、肥效较稳较长。这些特点使有机肥的施用明显优于无机肥料。

对有机肥施用效果的分析表明:有机肥的合理施用不但有利于莲藕的生长和质量的提高, 而且还能有效提高莲藕的年产量。有机肥对莲藕生长的影响试验表明, 施用过有机肥之后, 莲藕的叶茎增大、株高明显提高、径粗也显著提高 (表1) 。这说明合理地施用有机肥有利于莲藕的生长。另外, 作为水生植物的莲藕, 在无机肥料施用过后, 容易出现保肥能力差、保肥范围有限等问题。而有机肥的有效利用率较高, 不仅肥力不易流失, 使水面经常保持较高水平的养分含量, 还能为莲藕下部根茎的膨胀打下良好的基础, 促进作物的繁殖, 使土壤的生物活性得到一定的提高。

3 结语

由于莲藕是多年生宿根水生植物, 生长周期较长, 整个生长过程中对肥料的需求量很大, 为了满足莲藕生长期对养分的需求, 应该制定一套符合莲藕生长规律的施肥方案。在施用合理配比的氮、磷、钾肥之外, 还需要注重对有机肥的使用。因为有机肥的有效利用率较高, 不仅肥力不易流失, 使水面经常保持较高水平的养分含量, 还能为莲藕下部根茎的膨胀打下良好的基础, 促进作物的繁殖[3,4], 使土壤的生物活性得到一定的提高。在用有机肥的作用效果处理莲藕的生长, 打好地下根茎膨胀的基础的前提下, 使用合理配比的氮、磷、钾肥, 从而提高莲藕的质量和产量。

摘要:由于藕田病虫害和不合理的施肥结构使莲藕的产量不高。相关研究表明, 增加荷叶总面积, 从而提高莲藕的产量的主要途径是适当提高氮磷钾的施用量和较低量氮磷钾肥和有机肥的同时施用。在莲藕的生长过程中, 普遍的对氮磷钾的吸收比约为1.00∶0.25∶2.00。作为喜钾植物, 莲藕对钾素的吸收量相对较多。为了起到增产作用, 必须保证钾素的合理大量施用。从大量的研究结果及数字报告中可以得出, 氮磷钾的最佳配比约为1.0∶0.3∶1.0。此为推荐值, 具体用量应根据不同的地区具体分析。

关键词:莲藕,氮磷钾肥,有机肥,生长,影响

参考文献

[1]张文, 谢良商, 符传良, 等.冬瓜氮、磷、钾、镁、锌肥效应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 2010 (20) :212-216.

[2]张俊峰, 王晓巍, 王志伟, 等.氮磷钾平衡施肥对高海拔冷凉区洋葱产量的影响[J].北方园艺, 2011 (16) :58-59.

[3]刘冬碧, 陈防, 熊桂云, 等.钾营养对莲藕产量形成和氮磷钾养分累积分配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 2010 (5) :978-985.

上一篇:铁素体不锈钢下一篇:细菌纤维素的应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