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中的景观环境

2024-05-07

城市更新中的景观环境(精选七篇)

城市更新中的景观环境 篇1

1 城市景观更新理论

1.1 城市景观更新的形式

1.1.1 物质形式的更新。

城市景观更新中的物质形式变迁, 本身并不意味着巨大的破坏。更新的重点是以一种新的逻辑来组织原有景观要素, 而不是改变要素本身。每一个景观要素作为整体结构中的组成, 相互之间的关系是维系整体结构的基础, 关系一旦改变, 城市景观也就不再是原来的景观。

1.1.2 观念形态的更新。

城市景观的更新不仅是物质形态的转变, 更需要在文化理念和思维定势上的转变。城市景观结构的不稳定性来于景观要素之间的差异, 而城市结构与景观结构不同, 后者有着语境的要求, 有着艺术的愉悦。城市景观来源于生活, 真实的生活复杂而多样, 城市景观背后的社会意义, 使得城市景观成为文化的象征。

1.2 场所的主题性更新

通过对特定地域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生活需求的研究, 探索与城市休闲文化生活相结合的场所更新方式。主要的场所更新方式为3种, 主题延续、主题叠加和主题构建。主题延续是指基于原场所的社会共有意义积淀的基础上, 适当整合场所的空间界面, 让空间介质及相关功能适合现在的活动模式要求。主题叠加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题倾向进行叠加, 在原有特色的基础上融入新的特色主题。多元化的主题形式是符合时代发展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在原有主题特征不鲜明的情况下, 借助更新契机, 将原有的主题进行适当的调整和重塑, 使得场所主题更具有时代意义, 更满足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2 相关案例分析

2.1 曹妃甸工业园区综合服务区主题展示滨海公园

通过曹妃甸工业园区综合区的核心主题展示滨海公园规划设计为例, 介绍生态技术在现代城市公园的具体应用, 考虑现状场地的情况以及周边建设用地的功能, 提出多功能复合型城市公园的建设新模式。曹妃甸主题展示公园位于国家第一批发展循环经济试点的曹妃甸产业园区领海区域, 它的建设需要满足城市建设的要求, 符合城市生态低碳建设的原则, 展示曹妃甸产业园区的城市形象。主题公园建设的目的是为曹妃甸地区为企业职工提供有特色的休闲、文化、娱乐户外公共场所, 并为企业提供主题展示平台。

2.1.1 变废为宝的景观生态模式。

公园设计的最大特点是通过景观设计手法展现曹妃甸作为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区的生态低碳效益。以废物循环利用的设计理念作为公园的设计原则贯穿始终。废旧的钢板、轮胎、运煤小火车、易拉罐等材料作为景观元素, 通过改造利用成为公园内的景观特色小品, 充分体现生态低碳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更好地宣扬了生活中变费为宝的生态低碳理念。

2.1.2 复合功能的公园模式。

通常作为城市的公园, 需要满足城市居民的休闲需要, 提供休息、游览、锻炼、交往, 以及举办各种集体文化活动的场所。然而曹妃甸的滨海公园不仅仅需要满足公园的这些基本要求, 更重要的功能是对外展示曹妃甸的地域文化, 宣传曹妃甸的城市形象。因此在公园前期设计我们提出总体的构想和布局结构, 以展示曹妃甸工业园区内目前入住的重要企业的形象展示空间与休闲空间共同构建整个公园体系。

主题展示公园的功能分区主要是依据企业类型划分为钢铁文化展示区、石油化工展示区、装备制造展示区、港口物流展示区、煤炭化工展示区、建材展示区、建设单位展示区、电力展示区、高新科技展示区、外资企业展示区等11个展示区, 所有的功能区通过园路有机地连接在一起, 交相辉映, 形成和谐统一的、流动的景观空间。设计师以景墙、植物、构筑物等为手段, 营造出不同企业的形象特点及LOGO, 体现了鲜明的主题和丰富的内涵。

2.2 衡水人民公园改造

衡水人民公园是20世纪80年代全市人民捐款建设的, 作为当时市区唯一的一个室外公共活动空间很受老百姓的喜爱。近些年来城市的快速发展对老城区的城市更新提出了新的要求。衡水人民公园当今面临设施破旧、植被凌乱、功能单一等诸多问题。公园主要的使用人群是晨练的老人。因此政府提出对衡水人民公园进行改造, 通过公园的改造来改善市中心区域的整体环境, 提升周边用地的品质, 打造一个符合当代老百姓需求的市级公园。

2.2.1 与时俱进的景观功能化。

通过对实地的调研, 以及与政府相关部门和市民的座谈, 明确公园改造的核心内容是要整治公园环境的同时完善公园的功能, 与时俱进地提出新的功能来满足当今老百姓的需求。分析衡水市周边公园的类型和规模, 提出人民公园作为城市的核心市级公园, 需要良好的景观环境, 丰富的设施广场。利用好现状水系、观景平台等设施, 取消现有临时游乐实施, 新增加婚庆这个全新时代主题性公共场地, 为年青人提供服务, 同时考虑儿童的简单的游乐设施。

2.2.2 历史文化的具体展示。

衡水人民公园更新的目的是提升衡水城市形象, 展现城市历史文化特点。当代的人民公园不仅仅需要满足公园本身的功能, 更多要求是要能够展现城市更新的新面貌。项目提取了三大衡水文化要素, 包括内壁画、金鱼和毛笔, 景观设计以广场构筑物、景墙等不同形式的手法来展现了这3类元素的主题文化。

老城区的公园更新与改造强调更多的是城市历史文化的景观符号融合新的功能载体。公园在更新过程中重点强调公众的参与, 合理的植入全新的功能, 完善配套是唤起公园活力的钥匙。目前, 公园一期的改造已完成, 2011年十一开园迎来40对新人的集体婚礼, 为衡水人民公园带来新的契机和活力。

3 南京万山庭院居住社区

项目定位为高端住宅项目, 纯英伦风情, 本项目为营造出静谧、安全和富庶的悠闲、健康的生活氛围, 采用英式景观的自然、趣味的设计手法, 打造高端别墅中的高尔夫景观效果和花园部落。

3.1 高精度的景观环境

目前, 市场上高端居住社区大多都在项目的前期规划阶段, 就考虑建筑的立面效果, 景观的风格定位, 以及室内的风格与布局, 尽可能地在前期协调好各专业之间的关系, 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工作。室内环境与室外环境的融合与协调都是一个项目实施过程中关键所在。景观专业在这里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景观是最后一道关卡, 把建筑及室内高精度地整合成为一个完整的高品质产品。

3.2 纯粹的英伦风格

项目提出景观设计以英伦风格为主, 为了保证风格的落地性, 提出基本的设计原则为: (1) 公共区景观以高尔夫草坪为主的简洁形式, 搭配高大乔木构成整体的植被环境。 (2) 庭院景观以小巧玲珑, 提供高品质的庭院生活和情调为目的, 结合室内空间的布置设计庭院小空间。 (3) 重点区域应运英国元素的景观小品打造英伦风格特点的标志性节点空间。

4 总结

城市更新中的景观环境 篇2

我们生活在自然环境当中,环境与我们的各个方面都息息相关。城市化的进程自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大大加快,但是在城市盲目发展的背后也陆续凸显出很多环境问题,好多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城市环境已经不再适合人类的居住,所以从1950年开始,许多国家都开始重新规划城市,改善城市环境。而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环境美学的作用非常重要。

城市环境的美是依靠自然美与人工美来显现的。城市的规划设计内容主要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而在进行环境规划设计时要利用环境美学的原理,使得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和谐共融,共同创造处环境美好的城市。

二、城市的自然化

人类是自然之子,自然是人类之母。按照环境美学原理保护、利用和改造自然,使人、建筑、自然甚至整个城市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这是城市环境规划最基本的要求之一。

20世纪五十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在重新规划设计城市的时候都考虑到了城市自然化的問题。城市的自然美指自然环境当中的山、水、花草树木之美,自然景观是环境美学的基础。以自然风光为基础,把山水、花草树木等有一定审美价值的自然景观巧妙地组织到我们的城市规划中来。比如依山而建的城市,在进行规划设计的时候可以运用地形的走势将城市建设成层次感很强的山水城市。

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城市的自然美,保护好城市原有的风景名胜,充分利用城市所在地区的自然风景优势,在对其进行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创造性的设计,使城市的自然景观与城市的整体规划和谐共融。

三、城市的人文美

人文美指建筑、景观小品、马路、园林布局等的美。环境美学研究人们对生活环境的审美要求和审美规律,研究什么样的环境能够迎合人们的审美要求,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工作效率和心理情况等,这些都是环境美学在城市规划设计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城市的建筑

城市的建筑有居住建筑、生产建筑和商业建筑。在居住建筑上,可以建设具有同样风格的居住建筑以突显出城市建筑应该有的整体性,而承担商业功能的建筑主要分布在城市的各个方向,外观一般都比较有个性,并配套有一个较大范围的商业区。生产建筑一般具有特殊用途,则可以将这些生产建筑设立在下风位上,使城市环境保护有保障。城市建筑应该具有自己的独自风格,既能够体现一个城市的定位,又能形成一个城市各自的特色。具有这种美的城市空间,没有高楼一憧紧挨一憧的压抑感,也没有色彩上和风格上的不适感,使人与建筑、人与整个城市、人与自然相得益彰。整个城市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城市里的高层建筑,然而城市街道两旁的高楼,假如总是一幢紧挨着一幢,密密麻麻地排列,人们就会感到沉闷和压迫。在一个建筑群当中,应该有落差高低和参差不齐的建筑,这种参差不齐不是乱七八糟,而是疏密相间,高低统一,充满和谐与自然。

(二)城市的道路设计

堵车现象已经困扰了许多城市,在设计城市的道路时,要充分保证市民出行条件,比如在城市内修筑像地铁、轻轨等便捷的立体交通网,使城市交通错落有致,增添城市的美感。

(三)城市的园林绿化建设

绿化是城市规划设计必须考虑的因素。一些城市在过去花大力气搞一些大规模的公园建设,这种用围墙围起来的大公园对城市美化作用并不大,同时也非常不便于人们游玩。近年来政府开始关注建设散点式的小园林,把公园景观放在街头。在道路小园林景观的设计上,既考虑了内部景观,又考虑园林外围的视觉效果,构成具有美感的的市容街景。这样,人们既使不去公园,也能欣赏到优美的园林风景。更有一些发达国家则开始在“立体绿化”上做文章,创造额外的绿色空间,创造不同的大自然色彩,满足城市居民对于大自然的青睐和向往。

四、结语

一个文明的城市,应该具有整齐、干净、舒适、优美的环境。作为一种状态,美的环境应当随着城市建设加以合理保护并进行创造,但是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我国还处于环境保护和改善的初期阶段,环境美学还没能较好的应用于城市的规划建设中,但是规划设计人员必须了解城市规划建设的环境美学原理,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努力实现城市自然和人文的和谐统一,让城市生活更美好,人人得以安居乐业。

参考文献:

浅析城市街道景观的有机更新 篇3

关键词:城市街道;南京路;景观改造;有机更新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4)01-0050-03

收稿日期:2012-11-08

修回日期:2013-06-03

Abstract:City street space growth has spontaneity. Taking Nanjing road environmental renovation in Tianjin for example. In inheriting culture premise,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organic renewal of city street landscape from the traffic function, commercial atmosphere, humanized space construction and other aspects,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contemporary people.It has certain reference to similar city street space renovation.

Key words :City street;Nanjin road;Landscape transformation;Organic renewal

1 街道空间有机更新的概念及特点

“有机”指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它既包括事物在空间、时间上的联系,也包括人行为、心理反应与事物的联系。首先,街道与周围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次,街道空间在过去、现在、将来的发展中呈现出动态变化;另外,人对街道的印象、记忆和感情都成为人们与街道之间的联系。“更新”指事物的发展、变化,是对事物不断调整改造以适应新时代、新环境、新需要。街道空间“有机更新”即依据当代人的需要确定改造的内容与计划,采用适当的规模和尺度,妥善处理过去、现在与将来的关系,保持街道空间格局、肌理,传承城市历史文脉,改造街道空间中不适部分,恢复街道活力,不断提高街道空间景观品质,为街道空间的未来发展预留空间。

英国建筑学家G·迪克斯说过,“一个充满活力的街区总是既有新建筑,又有旧建筑,而如果全是某一时期的建筑,只能说明这个街区已经停止了生命”[1] 。街道空间的成长与发展具有一定的自发性,它是不同时代、不同阶层、不同文化背景的建造者不断参与建设改造的结果。可能在一段时间内,它的大致轮廓没有改变,但是细节改变从未间断。一条有活力的街道是不仅继承了传统历史文化,而且符合当代社会生活的普遍价值的。城市街区人文环境和自然景观的最佳发展状态是渐变的,而非突变。因此街道空间更新的最佳状态也应该是一种渐变,是“有机更新”。

2 南京路现状分析

近代史上,南京路两侧用地被多国租界分割,租借地的建设各自为政,造成道路狭窄,相互连通性差。从南中环到福安大街3.5 km宽的地带中,南京路是唯一一条贯通东西的交通主干道。现在的南京路是天津市中心的一条重要主干道,横跨和平、河西、南开三区,紧邻四个历史文化保护区(鞍山道历史文化保护区、赤峰道历史文化保护区、泰安道历史文化保护区、五大道历史文化保护区),沿线集中了大量商业、商务办公和历史风貌建筑。

南京路既要承担红桥、南开、河西、河东几个城市区域之间的过境交通,又要为两侧建筑服务,而且是非机动车主通道,地铁、公交也很密集。快速、常速、低速的各种交通需求混合在同一通道运行,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交通矛盾突出,导致街道空间对行人、车辆的服务水平低下。具体表现为:

第一,路两侧现代商业商务区对环境的需求与南京路作为主干道的交通功能存在冲突,沿街建筑裙楼部分外檐破旧,铺装破损,沿街购物空间中机非混合,缺少驻留空间,设施残破,绿化不连续……造成沿街近人尺度档次低,与南京路商业地位不相称。

第二,部分地段人行道狭窄,行人与自行车道间没有绿化分隔带,行人缺乏安全感。

第三,部分地段原有绿化带范围狭小,仅有绿篱和草坪,绿化缺乏层次,步行街道与绿化设施结合生硬,不能满足行人各种使用需求。

第四,行道树树冠形状不完整,树龄参差不齐,维护管理也不到位。

第五,道路铺装杂乱无章,铺装形式与建筑类型没有呼应,材料档次差别明显。

第六,街道家具设施不健全,风格不统一,布置位置不当,残破设施很多。

第七,街道铺装与绿化、家具没有综合考虑,缺少驻留空间,整体效果不佳。

第八,路面施工粗糙,细部处理不到位。

此次整治范围为:西起南开三马路,东至曲阜道,道路全长3.4 km,其中重点打造范围为锦州道至河北路路段,长1.2 km。

3 南京路街道景观的有机更新

3.1 “有机”传承文脉,彰显地方特色

街道空间文化是人们生活方式、习俗、城市历史及地域文化在街道空间的投射和积淀。有机更新要求不割断街道空间发展历史,延续传统街道格局和空间形态,能唤起人们对城市文脉和历史的记忆。因此,保护历史古迹、延续街道肌理不仅是对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也是对城市人情感的关怀。天津在近代史上是各国的租界,南京路两侧用地被多国租界分割,现有租界时期的很多历史遗迹,尤其是欧式历史风貌建筑紧邻天津最密集的风貌保护群。因此在整治南京路时应使历史风貌建筑及历史文化保护区相邻建筑与之相谐调,并对历史风貌建筑严格保护。

nlc202309042030

3.1.1西开教堂——“保旧改新” 西开教堂位于南京路天津国际商场和立达国际商场之间,是滨江道和南京路的景观节点,建于1916年,是特殊保护等级的历史风貌建筑。教堂建成后,法租界当局以保护教堂为借口,向老西开扩展租界,引发了“老西开事件”。建筑平面呈拉丁十字构图,高42 m,两侧巨型穹顶内为木结构支撑,外包铜片;外墙面采用红、黄色砖相间的清水砖墙,檐口下采用扶壁连列柱券作装饰带;立面以圆形窗和列柱券形窗组成的半圆形叠砌拱窗为要素,是华北地区最大的罗马风教堂建筑。

在此次整治中,着重对“旧”的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在西开教堂与国际商场区域环境改造中,控制周边建筑高度,拆除和整治破坏历史风貌的“新建”建筑,使周围环境建筑与教堂风格相协调,保护教堂的视线通廊,将西开教堂建筑艺术、历史底蕴充分展现出来,凸显西开教堂景观节点地位。

3.1.2河北路口(农业银行)——“修旧如旧” 南京路河北路口紧邻五大道历史文化保护区,路口有中国银行和农业银行分列于两侧,处于五大道历史文化保护区的门户位置。五大道始建于20世纪20年代,属于英租界的高档住宅区,区内面积达125.5 hm2,共有建筑1534幢,是天津市占地面积最大、汇集历史风貌建筑最多、最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的历史风貌建筑区。恢复河北路口的农业银行建筑的欧式风格原貌,与马路对面的中国银行、五大道历史风貌区建筑风格相协调。并在保持原有建筑结构不动的前提下,对建筑内部加以改造,改善农行办公环境。

3.2打造具有商业、交通等功能的高品质环境空间

3.2.1梳理城市交通,使之有序通畅 沿南京路两侧分布的海光寺商务商贸区、滨江道商业区、小白楼商务区聚集了天津最早、最高、最好、最密的商务办公楼,是最时尚、最具规模、最具潜力的商业群体,因此人流量和车流量都很大,交通矛盾突出。而且南京路上道路交叉口过密,平均间距不足150 m,有多处异形路口,交通环岛标准低,沿线几个道路交叉口均为著名交通阻塞点,包括海光寺口、营口道口、新华路成都道口、湖北路口、小白楼口及解放南路口。

在南京路整治改造中,通过设置公交站停车港湾、规范出租车停靠点,并与过街人行天桥结合,可以有效保障行人上下车安全,有序组织行人乘车。取消人行道和慢车道之间15 cm高差。有秩序、有节奏地沿人行道和慢车道排列具车挡和灯具照明功能的园林小品,形成不同交通功能空间的不完全分隔,引导车辆和行人向前移动。利用现有交通空间,在交通高峰期实现人行道和慢车道错时共享,提高通行效率。使道路转角人行斑马线靠近道路交叉中心点,减少车辆转弯距离,并在车辆道路转角绿化隔离带内设软性行人等候岛,让行人可以在安全岛等待,进行二次穿越,从而减少车辆和行人穿越马路的时间。

3.2.2提升购物舒适度,增强商业氛围 南京路是市内主干道,车流量较大,虽建有人行天桥,但仍不便于游客过马路。整治中,将人行天桥接入沿街商业二楼,将道路两侧商业连成一体,并在两侧增加自动扶梯,形成非常便捷舒适的购物通道(图1)。通过增设沿街商店铺面,改变好乐里底商的零星、无序状态(图2),将好乐里底层改为连续底商。连通滨江道与国际商场人行铺装,将滨江道繁华步行商业街与南京路两侧商场连成一体,增强商业的整体氛围。

通过步行空间将西开教堂、抗震纪念碑广场、地铁站广场、营口道口绿地、锦州道和长春道间街角绿地五个景观节点串联起来。统一设计街道家具和标识牌,保持南京路街道家具在材质、颜色、样式方面的一致性,增强了街道景观的有序性与整体性。

3.2.3提升街道空间品质,打造人性化环境 锦州道至营口道地段,分布有伊势丹、津汇、国际商场、乐宾百货等商场,是购物人群集中地段。通过对这些地段铺装、车档小品、树池坐凳、绿化等进行综合整改,提高购物环境品质。

根据南京路各路段的宽窄情况,分别对不同路段的道路断面进行改造,形成人行道与自行车道、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的绿化分隔带,为行人和骑车者提供遮荫庇护之所,增强他们的安全感。通过绿化隔离带、高大的行道树列打造贯穿市区的绿色通道。

注重铺装细部处理,增强行道树遮荫效果,增加安全分隔带、休憩设施、通讯设施等,营造符合人们安全、舒适、交往等需要的人性化步行空间。

4总结

南京路景观环境整治是成功的,得到了城市居民的普遍认可。通过对南京路景观环境进行整治,保护并传承了天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改造后的街道成了孕育各种人文景观的乐土,街道空间不仅整洁、有序,而且充满勃勃生机。

街道空间的“有机更新”一定是在尊重场所精神与城市文脉的基础上,依据景观设想与功能需要,改造街道空间中不合适的部分,有限度地提高街道空间景观品质,恢复街道活力,达到更新的目的,并为街道空间将来的发展留出余地。

根据本次改造,主要有以下三点收获:

1)南京路环境整治尊重了城市历史,保护原有街道建筑,传承城市文脉。

2)南京路的整治是满足现实需要的有序更新,是人性化的更新。它不是推倒一切、盲目追求超前的发展规模,而是循序渐进的、可持续的、不断满足当代人需要的渐变式发展和更新。

3)南京路环境整治为将来发展留有空间和可能。城市街道的环境整治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综合的过程,它是数代人参与建设、多方协调的结果,也必将继续处于不断更新发展中。因此现在街道整治应为将来的更新留有余地。

参考文献:

[1]肖国云.浅谈凤凰县古城传统民居的保护[J].城市规划汇刊,2001(3):60.

审稿编辑:杨学成 赵晓铭

城市环境中的声景观设计 篇4

一、声景观的概念

20世纪70年代初, 由加拿大作曲家Murray Schafer首次提出, 产生的“声景观 (soundscape) ”字面意思是由“声音”和“景观”两个层面组成的复合词, 是相对于“视觉的景观”而言, 用耳朵捕捉的“听觉景观”。它与传统意义上的“声” (sound) 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从物理性到社会性的转变

历来对声音现象的研究, 主要侧重于对其物理特性的把握, 通过定量方法来分析;从声景观的角度对声音现象的把握, 则要求对声音的多重特征进行综合考虑, 并根据人的个体差异, 附加有不同的价值和文化内涵。因此, 声音不仅是声学测定和频谱分析导出的单纯物理量, 而且是带有鲜明个人感情色彩的社会文化存在, 人们往往是有选择性地去感知环境中同时存在的众多的声音。此外, 声景观理念的引入, 将声环境的研究带入了一个从未涉足的领域, 即主观声音领域, 它不仅包含了客观存在的声音实体, 也包括听不见的心声, 这是声环境社会性特征的一个重要表现。

2. 从个体到整体的转换

在传统观念中, 对于声音的认知和把握, 往往是与环境割裂开来的声音, 或是同类的声音。而从声景观设计的角度出发, 研究的则是由这些个别的声音组合而形成的整体声环境。

此外, 声景观作为景观要素之一, 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一方面, 声音会因环境不同, 而改变其传播、吸收、反射、穿透等物理特性, 从而使最终听觉效果受到影响;另一方面, 人们对于声景观的主观感受, 会因环境氛围差异而大不相同。

二、声景观要素解析

1. 基调音:

又称为背景音, 作为其他声音的背景而存在, 描绘生活空间中的基本声音特色。在某一自然和社会环境中, 可以频繁地听到的声音, 如风声、水声、旷野之声、鸟声和交通噪声等。

2. 信号音:

也称作情报音, 带有信号的功能, 利用其本身所具有的听觉上的提示作用来引起人们注意, 如钟声、汽笛声、号角声、警报声等。

3. 标志音:

在声景观设计中也叫做演出音, 是具有独特的场所特征的声音, 包括自然声和人工声, 如间歇喷泉和瀑布, 以及钟声和传统的活动声等。这种标志音是象征着某一地域或时代特征的最有代表性的声音, 也是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必须加以保全和复兴的重要对象。

三.声景观的规划与设计

1. 声景观设计的理念

声景观的设计, 就是运用声音的要素, 对空间的声音环境进行全面设计与规划, 并加强同总体景观的调和。“声景观设计”与传统意义上的声学设计有着本质的区别, 它超越了“设计/制造声音”中“物的设计”局限, 是一种理念和思想的革新。1历来是以视觉为中心的“物”的设计理念, 在引入了声景观的要素后, 把风景中本来就存在的听觉要素加以明确认识, 同时考虑视觉与听觉的平衡和协调, 通过五官的协同作用来实现景观和空间的诸多表现。

传统声学设计一般都是以人工声为主。声景观的设计理念首先扩大了设计要素的范围, 包含了自然声、城市声、生活声, 甚至是通过场景的设置, 唤醒记忆声或联想声等内容。设计手法有正、负、零等三种考虑方法。2正设计:在原有的声景观中添加新的声要素;负设计:去除声景观中与环境不协调的, 不必要的, 不被希望听到的声音要素;零设计:对于声景观按原状保护和保存, 不做任何更改, 如某地域和时代具有代表性的声景观名胜等。

2. 声景观设计的阶段

2.1调查阶段

对现存声音风景的把握:对现存背景声、情报声、演出声等要素的把握;或者从声源的种类来看, 对自然声、人工声、生活声, 特别是蓄积了地域固有资产与价值的历史/文化声、人们的联想声、记忆声等, 进行全面彻底的调查和把握。对环境及地域全体的深层把握:对该环境的固有资产/价值, 及其形成和阻碍其发展的主要成因的探究和把握。调查手法有:包含定点观测在内的观察调查;对居民或利用者、管理者的访问调查 (特别是对长时间居住者/利用者/管理者) ;小说、诗歌绘画等艺术作品中对于声景观的描绘为对象的文献资料调查等。如果能综合以上的手法进行多角度的调查, 那么对声景观的把握将会更加全面和深入, 能更有效地体味声景观所蕴藏的魅力。

2.2规划设计、施工阶段

从对声景观要素的解析可以看出, 声景观不仅包含了作为物理现象的声, 还包含了传播声音的环境空间, 以及作为受众的人的感受.即声景观是研究声、环境和人的相互关系的方法和理念, 因此, 这三个方面的设计和调和是形成良好声景观必不可少的条件。

从“声”本身而言, 其丰富性和协调性是很重要的。为了创造丰富的自然声, 如小鸟呜叫声, 树叶沙沙作响、潺潺流水声等, 可以在水环境设计和绿地规划等方面下很多功夫;为创造丰富的历史文化声, 可以结合文化历史景观的调查和设计, 为声景观的设计提供更多的契机。

从环境的角度而言, 即使是同样的声音, 由于传播空间的性状、材质等的不同, 其反射、吸收和透过等物理现象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环境中的其他环境因子, 诸如视觉环境、热环境、嗅觉环境等的差别, 对声音的感受也会有较大的影响;声源的空间分布等要素也会很大程度地影响听觉感受以及声景观的质量。因此, 在规划和设计中必须对这些方面引起重视和进行考虑, 例如热闹空间、安静空间和缓冲空间的区分;根据声源特性进行建筑物、道路、绿地和设施等的布置和规划;建筑壁面材料的合理选择和布置设计等。

从受众的角度而言, 主要应加强人们的声音环境意识, 以及听取方法的再认识, 把握声景观的理念, 特别是, 从“被动地听”到“主动地去倾听”, “积极地去感受联想”, , 在规划和设计中, 要能积极地引导人们主动去倾听、感受环境中固有的声音资源和价值的“场”。

2.3多层面的声景观设计

2.3.1城市设计

从声景观的角度来挖掘城市的总体印象.一些国家曾经开展过“声景观的评选”, “声景观名所的评定”等活动, 例如, 1996年日本环境厅在全国范围内, 评选了“日本声音风景100选”, 从应募的738件声景观中, 评选了包括生物、自然现象、生活文化、记忆联想等类型的100处全国各地的声景观;在一些城市, 也开展过类似的评选, 如“长崎的声音风景名胜20选”, “名古屋的声音名胜16选”, “山形的声景观12选”等, 都是极具当地地域特征和文化历史生活内涵的声景观。这种城市设计层次的声景观, 有利于保护地域特有的声文化和把握城市与地域声景观的总体印象。

2.3.2城市区域规划

地方政府或规划部门把声景观的要素在城市或区域的整体规划中加以充分考虑:例如, 1997年, 日本福冈市制定了“福冈市环境基本规划”, 有一章专门论述了舒适优美的声景观内容。3具体包括:福冈市声音风景100选的制定, 声景观地图的制作, 地域特色的声景观的保护, 声音探险等有关声景观教育活动的开展, 具有地方特色的声景观设计和制作等。1998年, 日本大阪市政府制定了“提高都市的魅力, 声音环境的设计”的方针, 具体规划设计了道路的声音空间, 盲人用信号灯的提示音, 铁路广播声, 铁路警笛声, 广场声环境, 公共厕所的提示音等声环境。

2.3.3环境设计

这主要是指基于声景观理念的具体环境设计。例如, 对佐贺森林公园声景观调查和设计中, 4对公园的背景声、情报声、演出声等要素进行了分析和设计规划, 具体包括, 公园声景观的分区;水环境与声景观的调和;利用树林、植物、草丛和水系等导入自然声;利用树林带作为公园内外的声屏障;园内扬声器的布置、播送时间和内容、背景音乐的安排等。

2.3.4建筑音响设计

从建筑物的构造、材料、几何特性等音响特性的角度进行建筑声环境的设计和处理。这是传统意义上的建筑声学的设计内容和手法。例如歌剧院、音乐厅、会堂等的音质设计即为该层次的声景观设计。

2.3.5装置设计

某些发声装置的设计, 是日本江户时代流传至今的传统的发声装置——水琴窟的外观和发声示意图。在典型的和式庭院中, 设置类似的发声装置, 对幽静精致的庭院会更添一层深沉的美感。在都市空间一角, 如果结合水系空间的设计安置类似的发声装置, 则会使人们暂时忘却都市的喧嚣和压力, 带来一种宁静祥和的感受。

四、声景观图的绘制

目前, 声景观的评价可以通过描绘区域声图 (sonography) 或者声景观图 (soundgraphy) 来实现。5声图是由R.Murray Schafer提出的, 而声景观图一词最早是由林芙美子 (Hayashi Fumiko) 在1999年对小镇的声景观进行整体的描述时提出的。声景观图与声图有根本的不同。从本质上来说, 声图是通过对一特定区域的声音文件的描述、分析, 以及和其他区域进行类比而得出的;而声景观图则是对声景观的主客观描述的综合体、统一体。它包括客观存在的声环境和对应的心理学描述。它包含了声图的所有内容, 是声图基础上的充实。同时, 也结合了历史学和社会学方面的因素。由此, 声景观图的描述在时间历程方面与声图描述完全不同, 需要5年、10年, 甚至20年的时间。近年来, 已有学者开始初步的声景观图绘制工作, 目前这一工作尚处萌芽阶段, 具体内容还亟待学者进一步探索。

结语

声景观是一门年轻的学科, 从其诞生到现在只有30多年的历史.。时至今日, 它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依然在探讨和发展之中;环境学、景观学、生态学等各个学科的学者也尚未在相关的定义、标准、评价方法等方面取得共识和定论。尽管如此, 它还是给环境声学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声景观不仅仅是理学或者工学之间的渗透, 它的研究还涉及了历史学、民族文化等一些文学领域, 多学科领域的交叉也赋予声景观以包容性和生命力。截止目前, 声景观的研究虽然还是初步、艰难的, 但其未来也是充满希望的。

参考文献

[1].葛坚.卜菁华关于城市公园声景观及其设计的探讨[期刊论文]-建筑学报2003 (9)

城市居住区户外环境景观探讨 篇5

探讨

摘要 :该文针对当前城市居住区户外环境景观设计存在的 问题 作为 研究 对象,分析 了居住区户外环境景观价值的两个方面,提出“ 自然 生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和 方法,改善和提高居民户外生活质量。关键词 :户外环境景观价值 “自然生态” “以人为本”

城市居住区户外环境景观问题越来越受到居住者和舆论的关注,居住的环境景观目标已不仅是树木花草,更需要文化,要突出包括民族地域文化在内的文化内涵,及在此 影响 下形成的居住区空间格局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一、居住区户外环境景观现状 随着 经济 的 发展,农村 人口大量拥入城市,我国人口城市化进程不断上升,随之居住区大量涌现,居住区规模无节制扩大,人们在经历了住宅“量”和“质”的苦恼后,依然要面对与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有着密切联系的各种困扰,人们越来越关注居住区外环境的质量。开发商为牟取最大的商业利润,建设的仅满足日照间距的千楼一面的住宅区,单一的面孔、呆板的空间,使得居住区空间形态走向一个极端。外部环境通过大面积的绿化,部分空间放臵少许设施、小品,往往缺乏整体考虑景观的审美情趣和“人”的参

与。户外空间过于分散、缺失和不连惯,接点空间过小;自然被单纯认为绿化率,以草皮代替树木,对居住区汽车尾气、噪音不控制,也没有隔音措施;缺乏户外活动场地;热岛现象频生;水资源匮乏等;并在不同程度上诱发了人们的精神压抑。居住区环境的脆弱促使人们重新认识居住区环境的审美性、可适应性、可持续性。优秀的城市住宅外部环境,不仅可以提高 社会 效益、环境及经济效益,也是住宅内部空间的延伸。通过居住区外景观环境的形象塑造,住户拥有了与大自然的沟通空间,人与人交往的场所,赏心悦目的景观环境,恬静平和的居住氛围。

二、居住区户外环境景观价值的两个方面 居住区户外环境景观,由人、建筑、绿化、水体、道路、庭院、设施、小品等实体要素,和环境的 历史、文脉、特色等精神文化要素两方面构成。“人”的要素是至关重要的,离开了“人”的要素,其他要素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景观作为被观赏的对象,它的价值体现在景观是否满足“人”的审美情趣;景观作为“人”参与其中活动的对象,它的价值体现在场所精神。从人和环境的关系出发来分析,赏心悦目的环境景观可以调节情绪,缓解工作压力,陶冶情操。在视觉效果上能满足审美需求,体现文化内涵。住户不仅满足于视觉的享受,还需要一个适宜的场所休憩、交流、活动。场所是居民交流和参与的载体,而社区是由时间、空间、设施及其活动 内容 等要素构成的特定行为场所,并被

赋予一定的意义。场所的意义是比单纯的物质空间特征更为重要的因素,是空间的灵魂。在社区户外空间中,每一个空间都应当具有适合于公共活动产生的可能性和多义性。居住区规划设计应该注重场所的营造,使居民对自己的居住环境产生认同感,对自己的居住社区产生归属感。场所是认识自我的地方,是熟悉的和安全的,当大量的人有着同样的感觉并受它的驱使有了被联系在一起的感觉时,它就是一个集合的场所。不同年龄的住户在各自适合的场所休闲,丰富了小区的生活情趣,提高了小区的生命活力。这样户外环境景观的价值才充分体现出来。

三、居住区户外环境景观设计探讨 居住区外部环境基本上是由住户小庭院、组团级公共用地和小区级公共活动场地构成,这些空间往往相互融会贯通,构成了居住区外部环境的物质基础。居住区规划设计是形成这些外部环境的基础,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创造合理的建筑群体组合不仅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空间尺度,同时也是取得优质景观价值的前提。户外环境景观包括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两大类。软质景观以植物配臵与植物布局为主要内容,硬质景观包括地坪、地面铺装和环境小品设施。芦原义信认为(外部空间)首先是从自然当中由框框所划定的空间,与无限伸展的自然是不同的。外部空间是由人创造的有目的的外部环境,是比自然更有意义的空间。由于设计考虑的主体是环境的使用者,而非设计者或决策者的喜好,因此,设计时

要注重使用者的特性和需求,达到人性化的设计目标。创造具有“积极的”意义的居住区户外环境景观,既要有 “以人为本”的思想,又要有尊重自然、利用自然、设计结合自然的观点。居住区户外环境景观设计的主要目标是营造生态化、景观化、宜人化、舒适化的物质环境以及和睦、亲近、具有活力的社会文化环境。1.在营造景观的物质功能方面时,一定要尊重自然,而不是征服自然。自然生态设计的核心思想就是人与自然生态的共生共存、和谐发展。荀子提出“取物有节”的思想,张载认为,宇宙间的一切实物均由气所构成,气之本性即人之本性,天地人物具有共同本性,彼此应当是共同发展。首先,自然生态与居住区户外环境都必须保持自身的整体性。通过道路、结点空间的合理布局,遵循美的法则来构思,多样统一,考虑主从与重点、均衡与稳定、对比与微差、韵律与节奏、比例与尺度等创作要素,创造出一个丰富、有机、完整的户外环境景观,而不是设计住宅单体之外的剩余空间。这样住户就能清晰地认知户外空间,同时户外环境景观对于住户也构成了识别性与归属感。创造出宜人的景观环境,给人舒缓、放松的抚慰,达到以景养心、以境养人的境界。自然生态包括生态制约要素,即地域气候、地理条件和生态支持要素,应充分利用各种地形环境,创造出丰富的外部空间形态,构筑一个别致、特色的景观和一个小的生态环境。应注意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剔除负面的要素,引

进正面的景观要素,提高和加强某个区域的景观特征。在 中国 清代,这项 艺术 以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在私家花园中人们就能欣赏到高山、湖滨、竹林、瀑布等美景。而且设计者利用技巧使各视点的过渡也显的相得益彰。其次,居住区户外环境与生态环境各要素应达到整体协调。局部相加并不简单等于局部之和,而是成为两个整体的融合和相互渗透。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彼此 影响,联合共生。在过去居住区结构清晰的树形结构模式之内,人工环境彼此没有联系,与 自然 环境也没有关系。在居住区户外环境景观设计中应进行修正,采用以传统户外环境体系与自然生态系统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交叉的 网络 模式,形成多样的交往空间,加强邻里间交往(图1)。2.在强调景观物质功能的同时应注重户外环境景观的场所精神,营造一个具有生活情趣的居住氛围,“以人为本”。空间需要人感知其的存在,它和发生在其中的生活 内容 在空间的形式、尺度、比例、质感、等物理性要素具有某种程度上的相关性。一个空间对某些特定的人群来说是有意义的,它是这些人群的个人生活和 社会 生活的一部分,意味着某种归属。首先,“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户外环境景观中应体现:景观不是单纯的观赏和生态价值,应形成有序的空间层次、多样的交往空间,人与自然的高接触性,处处有“人”—住户的参与,充满活力、生机。居住区居民的生活活动一般分为个人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或

必要性活动和自发性活动两类。社会性活动和自发性活动是居住区外部环境景观设计所期望达到的社区文明目标的重要内容。自发性活动只有在适宜的空间环境中才会发生,而社会性活动则需要有一个相应的人群能够适宜地进行活动的空间环境,这样的适宜的空间环境,即场所,除了形式、比例、尺度等设计因素外,首先要考虑与这种活动相关的适宜的空间层次的构筑。如在半私密空间中幼儿和儿童游戏活动,邻居间的交往活动;在半公共空间中老年人健身、休闲活动,邻里交往、散步,青少年的 体育 活动;在公共空间中人们交往、购物、散步、休闲活动等。各类户外活动场地应与居住区的步行和绿地系统紧密联系,其位臵和通路应具有良好的通达性,不应成为停车场地或无人问津之地。幼儿和儿童活动场地应接近住宅并易于监护;青少年活动场地应避免对居民正常生活的影响,但也不能偏僻,以至于只服务少数居民;老年人活动场地宜相对集中,远离车行道。其次,“以人为本”应考虑到居住区外部空间的空气环境、湿热环境、声环境、光环境、水环境等五大环境健康性 问题。应通过景观的高低、穿插、围合、引进、剔除,以及生态技术等的运用,尽量消除或减轻五大环境的污染。如对小区汽车噪声和尾气的隔绝,以及汽车对小区住户日常出入的干扰的避免,可以通过人车分行,在车行道两旁种植绿化带;也可以将小区汽车直接停放在小区周边,使其不进入小区内部,实行小

区内部步行化,辅助以自行车 交通 等措施解决。

城市更新中的景观环境 篇6

1后工业化时代下的更新背景

随着后工业时代的来临, 以生产值最大化为单一目的的交通空间越来越无法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产业革命的不断进行使得工业技术向高效集约化快速转变, 大量工业化背景下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废弃或不适宜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这使得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及其关联空间的更新成为必然。

后工业时代人们的生态意识逐渐觉醒。一方面, 工业模式下因单向思维产生的交通基础设施以牺牲周边环境和生活品质为代价, 空气、水体、声音等污染充斥于工程建设之中, 生态环境承受巨大压力;另一方面, 经济利益的驱使使得建设活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空间资源的浪费和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因此, 发展模式的可持续化转变使得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更新更加关注生产、生活与生态需求的和谐共生。

2景观途径作为更新策略

从上个世纪后半叶开始, 发达国家开始对不同类型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进行更新, 对更新模式也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与研究。无论是法国巴黎奥赛火车站改造、美国巴尔地摩内港更新, 还是德国柏林滕佩尔霍夫铁路调度场改造, 一系列的探索都将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从单一功能逐渐转变为集协调和激活社区、传承和发展文化以及维护生态环境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实践。

以景观途径为主导的更新策略以满足现代生活多元需求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要特征而备受肯定, 此外, 景观都市主义提出在当代城市化进程中需要对现有秩序重新整合, 即“景观取代建筑成为城市建设的最基本组成部分, 重新找寻空间组织的原则、动态互动的规律, 从而推动一种更为生态的都市化进程[2]”, 因此, 作为城镇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更新与建设应符合当代社会的发展规律。景观策略是对当前城市发展中交通功能与社区秩序的重新整合, 有效推动了城市交通基础设施除生产性之外的生态化与生活化进程。

3美国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更新的景观实践

以景观策略为主导的美国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更新, 在很大程度上继承和发展了原有场地的历史特征与空间结构, 并有效促进了周边社区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以下将通过研究美国的公路、铁路和水运三种不同类型的交通基础设施的更新实践, 来探索持续性的景观策略与启示。

3.1公路绿色空间——波士顿“大挖掘”

波士顿的“大挖掘” (“The Big Dig”) 是目前为止美国历史上最大、最复杂、最有挑战性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更新项目。该项目缓解了交通拥堵情况并提高了市内各区域的交通流动性, 为经济的持续增长奠定了基础;同时, 改善了周边生态环境, 构筑了调节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廊道。

1) 项目背景及更新措施

为解决交通问题并刺激城市发展, 波士顿推出了“大挖掘”项目, 即“中央干道 / 隧道工程 (Boston's Central Artery/Tunnel Project) ”。一方面, 项目将原有的高架公路转为地下隧道, 将六车道增加到八至十车道, 通过架桥的方式沟通查尔斯河两岸, 打通了市中心和波士顿港通往洛根机场的通道;另一方面, 项目在拆除地上高架和结合原有空间的基础上, 打造了玫瑰肯尼迪绿道 (Rose Kennedy Greenway) 。绿道分为五个部分, 从北到南依次为北端公园 (North End Park) 、码头区公园 (Wharf District Park) 、要塞岬海峡公园 (Fort Point Channel Park) 、杜威广场公园 (Dewey Square Park) 和中国城公园 (Chinatown Park) [3] (图1) 。

2) 项目成果及综合效应

项目极大改善了城市交通并有效协调了区域发展。由于交通的改善和延误的减少, 每年为通行者减少了1.68亿美元成本, 市民从南部和西部经由90/93号线路到达洛根机场的时间减少了42%-74%[4], 交通畅通使得全市的一氧化碳排放量明显减少。此外, 波士顿各区域间联系的紧密性得到增强, 整个城市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提高。

项目重塑了城市景观并显现出持续的生态效应。高架公路旧址被建成以水景为特色的公园, 多个绿地和广场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丰富的休闲空间与连续的景观廊道 (图2-4) 。项目创建了超过300英亩的绿色景观, 其中包括27英亩的高架公路旧址、105英亩的景观岛、40英亩的查尔斯河沿岸区域和7英亩的东波士顿纪念体育公园的扩建区域[4], 景观岛与市区种植的大量乔灌木在增加城市绿量的同时提升了区域生态环境。

3.2铁路生态廊道——拉斐特绿道

拉斐特绿道 (Lafitte Greenway) 是美国新奥尔良的灾后重建项目, 其将铁路和航运通道改建成了充满生机的多模式交通要道, 并与拉斐特走廊复兴计划结合在一起进行了城市交通系统的更新, 将破旧的老工业铁轨改造成著名的城市生态廊道。

1) 项目背景及更新措施

拉斐特走廊 (Lafitte Corridor) 共1375英亩, 包括拉斐特绿道、住宅、零售业和工业[5]。场地原铁路和卡隆迪莱特运河建于19世纪, 在进入后工业化时期之后, 周边社区逐渐衰落, 生态环境也遭到破坏。2005年, 卡特里娜飓风对该地区造成了严重破坏, 政府决定建立拉斐特绿道与振兴走廊, 从根本上解决区域发展与城市不协调的问题。

项目优先使用本土植被, 不但恢复了当地的水松林, 还建立了雨水花园;规划尊重场地历史文化, 不仅保留铁轨痕迹, 还依据18世纪的地图, 还原了一条宽阔的步行街;此外, 项目在绿道中建立了若干个运动休闲场所和露天剧场, 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休闲娱乐空间。值得关注的是, 绿道还配有辅助振兴计划, 包括设计学校周边的安全路线, 组织高标准的社区园艺活动等。

2) 项目成果及综合效应

项目通过激活社区的方式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增加的绿化面积不但能够辅助雨水自然回收, 减轻了新奥尔良已经超负荷运作的雨水收集系统的压力, 而且减缓了地面沉降[6]。项目有效利用了未被开发的公共空间, 为该区域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 将工业棕地变成了景观绿廊, 同时, 项目将过去与现在的发展融为一体, 保留了原场地的历史记忆, 增加了城市景观的多样性 (图5) 。

项目共建设绿廊54英亩, 并通过增大绿量、合理利用现有建筑以及减少不透水面积等方式, 形成了绿色防暴雨体系, 缓解了城市热岛效应。此外, 圣约翰岛海湾的恢复以及乡土植物的种植, 为当地生物保留了良好的栖息环境, 使得野生动物和鸟类的数量大幅增加, 有利于物种多样性的发展和区域水质及空气质量的改善。

3.3 水运有机体——格瓦纳斯运河海绵公园

格瓦纳斯 运河海绵 公园 (Gowanus Canal Sponge ParkTM) 是一个能够吸收、过滤地表污水, 补给地下水, 激活振兴私人码头的多功能绿地[7]。项目通过景观策略, 将运河发展和环境管理转化为居民、组织机构、城市政府、联邦机构共同合作的项目。

1) 项目背景及更新措施

纽约布鲁克林格瓦纳斯运河曾经是海运和航运商业枢纽, 然而多年来的工业废料排放和径流使得运河污染严重。暴雨期间, 随雨水径流和排污管道流入运河的污水含有大量的细菌和有毒化学品, 严重危害了人和动物的健康, 影响商业投资及区域发展。因此, 美国环境保护署开始对运河进行调查, 并将其列入超级基金优先改建名单。

该项目通过收集和研究城市水利基础设施、排水系统、植物群落、水污染、透水材料和土壤渗透率等资料, 在被污染的水体和被腐蚀的运河边建立了具有海绵效应的城市滨河公园 (图6) 。流经运河生态缓冲区的污水在经植物处理后被净化, 成为公共景观的一部分 (图7) ;其次, 本着尊重历史的原则, 重要遗迹、娱乐空间和社区设施等也被重新融入到全新的场地中;此外, 大量的绿色空间使公园更加符合现代生活习惯, 促进了码头与周边社区的衔接, 并战略性的连接了公共空间和私人领地, 沿运河创建出一个连续的散步绿廊。

2) 项目成果及综合效应

项目在治理运河污染和重振私人码头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项目在运河周边创建了11.4英亩的绿地, 该绿地通过浮动湿地结合水生生物协同吸收和分解有机毒素和重金属, 逐步缓解水质污染, 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区域[8]。同时, 其集合雨洪管理、历史遗迹、娱乐空间和社区设施等技术与元素, 创建了全新的城市空间, 促进了周边社区的交流, 对于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具有示范意义。海绵公园通过水管理和雨污处理系统, 节省了基础设施的维护成本, 同时, 公园的建成将在该区域吸引新的投资, 重新激活私人码头, 促进区域繁荣。

4对我国同类项目的借鉴与启示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晚于西方且呈现出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特征, 从全国范围来讲, 城镇化与工业化仍然“是现代化的两大引擎[9], 因此, 我国目前处于工业化和后工业化交叉存在的背景之下。2013年7月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同时指出了基础设施发展过程中应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由此可见, 特殊的发展阶段决定了景观策略对于我国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更新和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可以从美国的实践中寻找科学的理念与策略, 为我国同类项目的更新与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1) 科学准确地把握建设与更新的契机

无论是波士顿的“大挖掘”、新奥尔良的拉斐特绿道还是纽约的格瓦纳斯运河海绵公园, 它们的更新或面对严峻的交通拥堵、或面对飓风过后的灾后重建与不可忽视的环境污染, 均是抓住契机并以景观策略为主导而进行的。我国当前的城镇化进程为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因此, 项目决策者与技术从业者一方面应牢牢把握这种宏观契机与具体需求, 另一方面还要避免盲目规划与重复建设, 应使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与城镇化建设同步进行, 以科学的视角为城市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 实现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景观化

新型城镇化建设以人为本、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等理念为核心思想, 在这种背景下, 以生产需求为单一导向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不再适应现代的生活方式, 注重生产与生态功能的融合成为新的发展方向。景观是一个媒介, 是唯一有能力对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转型过程中的问题从逐渐适应和交替演变等方面提出有效解决方法的模型[10]。优质的景观策略不仅可以改善交通基础设施的基础功能, 而且将环境、经济、社会、社区等多种元素与基础设施进行有机融合, 扩大基础设施对城镇建设和城市环境的持续影响。因此, 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更新不能只关注产业需求, 应从长期发展的角度综合考虑, 将生态诉求与生活需求逐步融入到交通体系中, 实现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景观化。

3) 更新与建设融入城市绿色基础设施

以景观途径为主导的交通基础设施的更新与建设可以在城市中形成生态保育、休闲游憩等不同类型的绿色开放空间, 不仅能实现基础设施的景观化, 更能整合区域的发展。从更为宏观的角度来说, 更新与建设中形成的绿色开放空间应作为重要的廊道与节点融入整个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体系, 保护城市自然系统的连通性, 构筑连贯的生态网络, 使得城市的交通生命线与绿色生命线融为统一的整体。

4) 留存场所特质与“乡愁”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在提高城镇建设水平的任务中强调, 城镇建设要“让城市融入大自然,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 延续城市历史文脉[9]”。首次出现在中央文件中的诗意表述引发了无数人的情感共鸣, “乡愁”一词也体现出最高决策层对于地域文化和地方特色的重视, 更体现出对之前建设思路和方式的反思。因此, 无论是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还是美国的项目实践, 我们都可从中看出, 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更新与建设不能把场地现有的自然资源和人工设施粗暴丢弃而导致区域肌理泯灭和文化记忆不存, 而应科学评价场地资源, 充分尊重和留存场所特质与环境情感, 在保护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景观资源的基础上, 实现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与场所精神的有机融合。

参考文献

[1]World Bank.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1994:Infrastructure for Development[R].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125-141

[2]Waldheim C.The Landscape Urbanism Reader[M].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 2006:11.

[3]Rose Kennedy Greenway[EB/OL].[2014-6-8]http://www.rosekennedygreenway.org.

[4]The Big Dig[EB/OL].[2014-6-14]http://www.massdot.state.ma.us/highway/The Big Dig.aspx

[5]Lafitte Greenway+Revitalization Corridor|Linking New Orleans Neighborhoods[EB/OL].[2014-6-20]http://www.asla.org/2013awards/328.html

[6]Friends Of Lafitte Corridor[EB/OL].[2014-6-24]http://folc-nola.org

[7]2011 Recipient|AIA Institute Honor Awards for Regional&Urban Design[EB/OL].[2014-6-30]http://www.aia.org/practicing/awards/2011/regional-urbandesign/gowanus-canal/index.htm

[8]Dlandstudio Architecture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 Pllc[EB/OL].[2014-7-2]http://www.dlandstudio.com/projects_gowanus.html

[9]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EB/OL].[2013-12-15]http://npc.people.com.cn/n/2013/1215/c14576-23842750.html

城市更新中的景观环境 篇7

一、更新改造的背景

与其他案例不同的是,这是一项由政府主导的工业遗产改造项目,主要用于公共文化教育事业。由于这些项目位于城市较黄金的地段(紧靠徐家汇),故在建筑环境的改建和工业遗产保护方面的示范意义就显得更为突出。

2005年初,位于淮海西路570号原上钢十厂内废弃的冷轧带钢厂房,通过保护性改造和功能重塑,被改造为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中心毗邻长宁区新华路历史风貌保护区,位于淮海西路、凯旋路交叉口附近,由此又衍生发展出了文化艺术展览展示区、创意办公区(如创邑·桥)、配套服务区等(如图1)。

二、厂区外部空间的环境艺术设计

(一)入口空间与交通组织

与M50等创意产业园区不同,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城市雕塑艺术中心具有很强的开放性。作为入口标志,矗立于淮海西路的厂区1号楼既沉稳又充满张力,明确而大方。设计师用钢龙骨和木栅栏对这幢三层高保留建筑的立面进行了重新“包装”,锈红的色彩既暗示了材料的特性,又提示人们即将进入钢铁厂这个曾洋溢着火样激情的空间场所(如图2)。入口东北侧的展示墙清晰标识了区内公司的名称,与另侧同质材料的表达加上异质的logo标牌显得既统一又不失活泼。

图3

建筑师在厂区更新中运用人车分流的策略,进入厂前区即为集中式停车空间,外来机动车一般不再进入厂区,使得工作人员和游客少受车辆的干扰。

(二)场地

厂区基地原为平地,更新中,建筑师借助覆土建筑将既有的空地布置成为高低起伏的坡地广场,不仅增强了水平向的流动感,还丰富了竖向上人与环境互动的视觉层次,为场地中人的活动提供了各种可能(如图3)。而作为城市中的一部分,这也为高密度的周边环境增添了宝贵而宜人的公共活动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延中央绿地的边缘,建筑师通过变换地面铺装的手法定义出了广场的界限(如图4),其手法较为内敛,即三种左右的材料(碎石子、灰砖、混凝土)交替使用达到了较好的环境体验效果。

(三)外部空间界面(建筑立面)

厂区东北一线为冷轧带钢厂一层厂房,长度约180米,红砖外墙,混凝土缓坡屋顶,高度约12—15米,它与对侧15--20米左右高度的改建建筑和扩建建筑组成了较为封闭、连续的界面,形成了一条宽阔的视线通廊带,直指城市层叠起伏的天际线。且改、扩建建筑主要以清水混凝土、红砖、钢、玻璃作为立面材料,使外部空间限定面更为纯粹。

(四)绿化景观

厂区内绿化景观以大面积草坪(坡地广场)、丛植的竹子、小型的乔木和灌木以及紫薇等垂直绿化组成,由于栽植时间不长,还难以形成大片树荫,在炎炎夏日使人难以在草坪广场上长时间停留,故而略显不足。

(五)标识物

厂区中标识物造型简洁,与建筑环境相得益彰、融为一体。如:锈蚀钢板镂刻的标识牌(如图5)、LED与金属板组成的公司铭牌、成块钢板拼接作为底板的地图导引牌等无不呼应了钢厂的主题与钢铁的特点。

(六)街具小品

在这里,建筑师巧妙地把车间中的T形梁转换为环境中的休息座椅,把铸造厂房中的钢水池作为次入口的标志等,低成本但于环境高度契合,达到了即使重金新建也难以企及的效果。而让人颇为遗憾的是厂区内的灯饰,单一的杆灯平淡、缺乏与环境的关联。

(七)艺术品

作为展示主体的雕塑无疑是外部环境中的焦点,它既是对室内展示的延伸、补充,又是对将置入城市环境中的雕塑进行预判和检验。室外雕塑的尺度较大,可以分为抽象和具象两种,而按塑造对象不同又可以分为人物元素类、工业产品类、建构展示类等,且均可以根据不同的主题而更换。在展雕塑时代感鲜明,如爱因斯坦的雕像、算盘与计算机的拼贴体,反映了厂区内创意产业聚集的智力优势。以不同国家国旗为表皮的“腿群”(如图6)暗喻了全球一体化下不同地域间竞争的速度感。混凝土覆以红砖贴面的后现代汽车、机器零件组装成的劲牛、耀眼的黄色喷涂的奔马……通过动静对比体现了工业建筑更新后所显现的巨大活力与潜力;而名人雕塑群也为环境平添了一丝传统文化的色彩。整个广场集中雕塑区通过以小见大的方式,展现了城市发展的动力和魅力,使人观后为之一振。

三、厂区外部空间界面(建筑立面)的环境艺术设计

城雕中心的建筑立面设计可分为三种策略:

(一)整旧如旧

设计中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原建筑的桁架结构,大跨空间以及地面下沉空间,外墙原则上只作清洁和修补,突出了原有外墙的肌理,体现了原真性。在入口空间,设计师通过加、减的手法,营造出自然的过渡空间,沉积下了历史的回忆(如图7)。

(二)新旧对比

由于D、E、G区原有建筑相对较差,规模也较小,故设计师通过设立连接体、运用镶嵌、穿插的方式,将新旧建筑并置排列,形式上新旧各一,功能上融为一体。D区立面处理简洁、干净,通过梁柱断面和钢窗、玻璃的强烈对比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于E区高度较高,设计师为了消减体量将体块板片化,并折叠、悬挑出一部分,表达了现代建筑中的美学语言。在G区的立面上,建筑师选用红砖和清水混凝土两种材料,通过线(成榀框架)、板(窗间墙)、块(悬挑出的大体块)组织出精彩的视觉效果。

(三)适度创新

为保留中央场地的开敞效果,营造轻松休闲的总体氛围,H区采用覆土建筑的形式,将体量消隐于草坡之下。而3号楼(见右图8)则提取周边建筑的立面元素,通过重组、夸张、扭曲、拼贴等艺术处理手法,跳出环境,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站在中央绿地广场环顾一周可以发现,广场的西面边界,在连续之中形成了“实-虚-实”的韵律;广场的北面边界丰富而混杂;广场的东面边界则较为单纯。在保证整体效果的前提下,建筑师通过深化设计,在近人的尺度,为人们留下了不少可以回味的细部——砖的叠砌处理,形成细腻的光影;汩汩细流不停地沿玻璃而下,映射出朦胧的光晕;看似外形相同的钢窗开启方式却不同;干挂的机平瓦将屋顶材料立面化……这些无不反映出设计师灵活的思路和对细节的控制能力。

四、厂区扩展部分的环境艺术设计

在城雕中心的南侧,沿十钢一号路向西为新扩建的创意街。创意街的南侧为新建一层高的商铺,其立面设计提取了厂房山面及侧高窗的元素(如图9),很好地呼应了周边环境。创意街北侧为原有厂房改建,现为对外出租商铺,业态以销售装饰装修材料为主,兼有花鸟鱼虫、名人字画等。创意街西连凯旋路入口部分为一集中式停车广场,广场周边为花卉市场及设计单位的办公楼,建筑品质相对较差,改造幅度较小。广场南侧为新开发的创邑·桥创意产业园区,园区内以匀质方体建筑空间为主,通过架空连廊、玻璃门厅等将其串联起来,形成了诸多尺度的过渡空间,而方体建筑内部则易于业主自行设计、分隔(如图10)。

五、结语

综上所述,上海城雕中心的环境艺术设计是成功、特色鲜明的。原因如下:

(一)开放性

这得益于该项目缘起政府主导的城市公共事业用途的定位。通过空间的营造,使之成为了一个以雕塑为主题的内向广场,吸引了大量的周边人流和慕名而来的游客。对比M50项目,则较为自闭,好似苏州河畔的艺术家“孤岛”,民众的参与度较低。毕竟通过独特工业氛围的场所,使市民能够通过自身的感官来体会旧工业建筑的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改善和提高旧工业建筑在市民心目中的印象,是有助于提高市民环境保护意识的。

(二)归属感

所谓归属感,其成因有二:一是空间环境特点鲜明,有异于他者;二是环境宜人,便于使用。城雕中心采用人工坡地结合覆土建筑所形成的草坪广场特色鲜明,一改“平铺直叙”式的广场空间,人们可坐可躺,徜徉在与工业及城市发展紧密相连的主题雕塑之中,在流动中可以以不同的视角去欣赏整个厂区及周围的城市环境。

(三)混杂而统一

其功能的混合,促成了建筑形式的混杂,但却都统一于工业环境这个主题之下。创意办公、展览展示、休闲娱乐、商业销售等多样的功能,使得整个中心在大多数情况下充满活力。新建筑丰富的拼贴造型也与旧厂房简洁的形体相得益彰,带给人视觉上的愉悦。而在一条清晰、明确的主线下渐进式的发展策略(类似于新天地的成功经验),既保证了形式上的完整、延续,也提高了后期开发区块运营的成功率。

总之,旧工业建筑作为再利用的一种载体,在环境、资源、经济和社会文化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和价值,但从观念到法律法规再到实践都还存在诸多问题和矛盾。我们应当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立足现状,深入研究、挖掘“当时当地”的特色,为城市创造出更多别具一格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

摘要:旧工业建筑作为再利用的一种载体,在环境、资源、经济和社会文化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和价值。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是由上海钢铁十厂改造而来的国际文化艺术社区,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归属感,显得混杂而统一。从这些方面来看,其改造无疑是成功的,虽然其从观念到法律法规再到实践都还存在诸多问题和矛盾。我们应当在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的同时,立足现状,深入研究、挖掘“当时当地”的特色,为城市创造出更多别具一格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

关键词:旧厂区,外部空间更新,环境艺术设计,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

参考文献

[1]陈易,陈申源.环境空间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李岚.设计创造旧建筑“再生”价值: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成长[J].时代建筑,2008(2):102-107.

[3]王林.城市记忆与复兴: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的实践[J].时代建筑,2006(2):100-105.

上一篇:教师提问技巧小议下一篇:黑名单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