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爆炸

2024-05-15

电气爆炸(精选六篇)

电气爆炸 篇1

1 化工企业爆炸危险环境的划分

一般情况下, 爆炸危险环境划分采用常规划分法, 以环境释放源为基础, 对爆炸危险环境作常规性等级划分。基于该方法下的爆炸危险环境等级有以下几种:

1.1 0区。

指具有连续性释放源特征的危险环境。在该爆炸危险环境中, 释放源具有短期释放性, 或者定期释放。

1.2 1区。

1区主要指按照一定规律, 周期性释放的区域。

1.3 2区。

指在一般情况下并不释放, 只在特殊情况下释放, 并且释放时间相对较短的环境区域。2区所释放出的源一般称为二级释放源。

1.4 多级释放源。

除了0、1、2三区之外, 爆炸危险环境按照释放源来分类, 还可划分出一个多级释放源区, 该区的主要特点是具备多重释放源, 且这些多重释放源还能进行自由组合。

2 爆炸危险环境的等级降低措施

对化工企业生产来说, 生产所在地区的爆炸为危险等级越低, 生产就越安全, 反正, 化工生产越危险。为此, 化工企业生产一定要做好爆炸危险环境的等级降低工作, 要采取合适方法, 适当降低化工企业爆炸危险环境等级, 以此保证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爆炸危险环境等级降低可采取以下措施:

2.1 控制爆炸条件。

爆炸条件是引发爆炸的关键, 所以化工生产前期, 一定要尽可能的做好爆炸条件控制, 将多种爆炸条件同时出现的概率降到最低。只要破坏了爆炸产生的条件, 爆炸就有可能避免。

2.2 操作时做好第一级释放源的控制。

何谓第一级释放源?举例分析, 化工生产中某些水泵可以直接向外释放可燃、可爆性物质, 但只要做好水泵密封, 释放源就会消失。因而我们称水泵密封处为第一级释放源。降低爆炸危险等级时, 需要选择一些密封性能好的, 甚至全封闭的磁力泵做化工生产泵, 这样便可控制出第一级释放源, 避免爆炸。

2.3 加强通风。

通风是避免还爆炸的重要途径。化工生产中, 生成可能会用到的工艺设备要尽量安装、放置于露天场所, 或者将场地布置成敞开形式, 这样能促进通风, 加快空气流通, 降低爆炸危险等级。

3 爆炸危险环境下的化工企业电气设计

3.1 电气设备合理选择。

化工企业电气设计中, 电气设备选择必须坚持合理、正确原则, 尽可能的优选防爆设备, 以此确保电气运行安全。目前, 化工企业电气设计中选择频率最多的电气设备是无火花型防爆设备, 该设备在运行工作时能全面杜绝电弧、电火花的产生, 减少爆炸危险释放源的产生概率。无火花型防爆电气设备的绝缘材料与以往传统绝缘材料有所不同, 使绝缘水平大大提升, 有效避免热量堆积造成的温度过高, 也起到了提高设备安全性, 此外, 这种新型的无火花型防爆电气设备还有相对结构比较简单, 整体重量轻, 这样在维修方面就相对比较方便, 也正是由于无火花型防爆电气设备的这些优点, 所以这类新型设备能够被广泛的使用。但值得注意的是, 设备选型时应该采用完整性的原则, 比如选择了隔爆型灯, 相应配套的而开关就应该是隔爆型, 而不能选择非防爆型的。

3.2 电气设计要点

3.2.1 配线的敷设。

设备所使用的线路应该选择敷设在非防爆区域内, 尽量选择危险性较小的环境并远离释放源;电缆或钢管在通过不同区域时产生的孔洞应该用非燃材料作为封堵材料;如果敷设线路要沿着输送易燃液体或易燃气体的管道敷设, 应尽可能沿着具有危险程度低的一侧;敷设线路的原则就是尽量避免可能的机械损伤, 振动, 腐蚀以及高温地方。若不可避免时就应该在其周围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如在爆炸危险场所应严格禁止架空线路的跨越, 并且在爆炸危险场所附近架空线路时应高保证线路与爆炸危险场所边界距离大于1.5倍杆塔的高度。

3.2.2 配线的电气、机械性能要求。

于爆炸危险的环境中对配线的电气、机械性能要求比较严格, 比如要求绝缘电线和电缆所能承受的额定电压必须高于500V, 且不低于正常工作时的电压。正常工作时, 中性导线的绝缘层的额定电压应与相线绝缘层的额定电压相等, 要有相同的的保护套。在1区范围内, 宜用铜芯电缆。在2区的范围内, 宜用铜芯电缆。铝芯电缆应用在具有一个可靠的措施如铜铝过渡接头的情况下。铝绝缘芯线或电缆在连接时应该用焊接, 在与电气设备 (照明灯具除外) 连接时也应该采取适当的过渡接头。线路敷设, 一般非特殊情况时, 不应该有中间接头。

3.2.3 静电接地。

尽可能在化工防爆厂房中不要使用便携或移动设备, 因为钢套管之间的碰撞和摩擦, 可能会产生火花, 使得它成为释放源。为了满足防爆的需要, 电力线大多设定为明设。这么多的管道的长度是不同的, 容易形成不同的感应电压与电势。化工企业防爆厂为了防止不同电位的金属件之间由于释放电荷产生的电火花以及防止操作人员因为操作电气设备而收到危害, 必须采取防静电接地措施。

3.2.4 注意事项。

化工企业基于爆炸危险环境下的电气设计必须注意以下两方面问题:一, 做好点燃源的控制。所谓点燃源, 主要指爆炸危险环境下的易爆易燃品, 如烟头、易燃气体、火花与火星等;二, 做好释放源的控制。电气设计中一旦控制好了爆炸危险释放源, 爆炸条件也会受到约束, 从而降低爆炸产生的可能性, 保证了化工企业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以及电气工程的运转安全。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化工企业生产本就是一项危险性较高的工作, 尤其是在企业电气设计中, 电气设备的安装、导线的连接都有可能遇到爆炸危险环境, 一旦设计不当, 设备、管线安装不好, 就会加剧化工企业生产危险, 引发爆炸, 损害化工企业经济利益和人员生命安全。所以在化工企业生产以及电气设计中, 一定要提前采取措施, 做好全方位的爆炸危险等级降低、电气设备优化选择以及电气合理设计, 切实保证化工企业生产安全, 促进化工企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燕峰, 李银, 侯胜群.浅析爆炸危险环境中电气设备的安装[J].电气防爆, 2009 (1) .

[2]唐涛.实施《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的一点体会[J].石油化工自动化, 2009 (1) .

电气火灾和爆炸应急预案 篇2

1电气火灾和爆炸的原因

1.1配电线路、照明器具、电动机、电热器具和高、低压开关电器等电气装置引起火灾爆炸。

1.2电力电容器、电力变压器、电力电缆等引起火灾爆炸。

1.3雷电、寄生静电、电磁感应也可能引起火灾和爆炸。

1.4归纳起来,电气装置异常状态下的危险温度和各种电火花及电孤是电气火灾和爆炸的直接原因。

2电气火灾和爆炸的现象

2.1电气短路。发生短路时,线路中电流增大为正常的数倍乃至数十倍,而产生的热量又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使温度急剧上升;如果温度达到燃物的引燃温度,即可能引起火灾爆炸;由于击穿、老化及其它各种原因造成的绝缘破坏都可能构成短路,引起火灾爆炸。

2.2接触不良。接触部位是电路的薄弱环节,是产生危险温度的主要部位之一,不可拆卸的接头连接不牢、焊接不良或接头处夹有杂物,可拆卸的接头连接不紧密或松动,可开闭的触头和滑动接触处没有足够的接触压力或表面粗糙不平等,均可能增大接触电阻,产生危险温度,特别是铜导体与铝导体的连接处,很容易构成引燃源,造成打火放电,引起火灾爆炸。

2.3过载。过载势必造成电流过大,导致过热,设计线路或选用电气设备时没有考虑足够的裕量,或使用中接用过多的负荷或某些负荷连续运行时间太长或起动过于频繁,或三相线路缺相运行,均可能导致线路或设备过载。

2.4铁芯过热。电动机、变压器、接触器等带有铁芯的电气设备,由于铁芯短路(片间绝缘破坏),或线圈电压过高,或通电后铁芯不能吸合都将造成铁芯过热并产生危险温度。

2.5漏电。漏电电流一般不大,不能促使线路熔丝动作,如漏电电流沿线路比较均匀地分布,则发热量分散,火灾危险性不大;但当漏电电流集中在某一点时,可能引起比较严重的局部发热,引燃成灾。

2.6散热不良。各种电气设备在设计和安装时都考虑有一定的散热、通风措施,如果这些措施遭到破坏,如散热油管堵塞、通风道堵塞、安装位置不当、环境温度过高或距离外界热源太近,均可能导致电气设备过热。

2.7机械故障。对于带有电动机的设备,如果被卡死或轴承损坏,造成堵转或负载转矩过大,都将造成电动机过热。

2.8电热器具和照明灯具。电炉、电热器和照明灯具的工作温度较高,如电炉丝的温度高达800℃;白炽灯丝温度高达2000~3000℃,40W灯泡表面温度约50~60℃、100W者约170~220℃、200W者约170~300℃;高压水银灯泡表面温度与白炽灯相近,400W者约150~250℃;1000W碘钨灯表面温度高达500~800℃,如果这些发热元件紧贴在可燃物上或离可燃物太近,极易引燃成灾。

2.9电火花是电极间的击穿放电,大量电火花将汇集成电弧。电火花的温度很高,特别是电弧,温度高达6000℃,因此,电火花和电弧不仅能引起可燃物燃烧,还能使金属熔化、飞溅,构成危险的火源。

2.10一些电气设备正常工作或正常操作过程中会产生电火花;如刀开关、断路器、接触器、控制器接通和断开线路时会产生电火花;直流电机的电刷与换向器的滑动接触处、绕线式异步电动机的电刷与滑环的滑动接触处也会产生电火花;切断感性电路时,断口处将产生比较强烈的电火花或电弧;其火花能量较大,危险性也较大。

2.11雷电放电可产生强烈的电弧。直接雷电可产生20000℃的电弧,引燃危险性极大,随着雷击发生的二次放电的引燃危险性也很大,雷电冲击过电压击穿电气设备的绝缘构成短路也有很大的引燃危险。

2.12工艺过程中或人员行动过程中所产生静电的能量虽然不大,但固体静电电压可高达20多万伏,液体和粉体静电可达数万伏,气体和蒸汽静电可达1万多伏,人体静电也可达1万多伏,静电电压很高,容易发生放电,在爆炸危险环境是一个十分危险的因素。

2.13多油断路器、电力变压器、电力电容器、充油套管、油浸纸绝缘电力电缆等电气设备可能发生爆炸;当电气设备周围有爆炸性混合物时,在危险温度或电火花的激发下可能发生空间爆炸;充油设备的绝缘油在高温电弧作用下气化和分解,喷出大量油雾和可燃气体,也可能发生空间爆炸;发电机的氢冷装置漏气,或酸性蓄电池排出氢气等,形成了爆炸性的混合物,也能发生空间爆炸。

3电气火灾和爆炸的危害性

3.1电气线路或电气设备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后,人员伤亡,设备损坏,建筑物倒塌,生产中断。

3.2电气设备发生燃烧爆炸,还会引发连环性的物理、化学爆炸。

3.3在不同的工艺生产区域,发生的爆炸性质也不同,如高炉炉顶设备、煤气系统除尘设备、喷煤制粉设备等,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后果将不堪设想。

4电气火灾和爆炸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4.1对控制室、开关室通往夹层、隧道,穿越楼板、墙壁的电缆孔洞和盘面之间缝隙,必须采用阻燃材料严密封堵。

4.2电缆竖井应分段作防火隔离,对敷设在隧道和厂房内构架上的电缆要采取分段阻燃措施。

4.3电缆隧道、夹层等处要定期检查清理,保持清洁,不积粉尘,不积水,安全电压的照明充足,禁止堆放杂物。

4.4厂房内敷设的电缆要组织分区负责,并定期清扫积灰、积粉;经过高温管道、阀门等热体和燃油、透平油管道、阀门附近的电缆要尽可能布置远一些,并采取隔热、防火措施。

4.5新扩建工程设计应有完善的电缆防火措施,施工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完成各项电缆防火措施,并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生产。

4.6对于新建、扩建的300MW及以上机组,应使用阻燃电缆,否则重要回路应采用耐火电缆。

4.7在配电装置中合理配置熔断器、漏电保护器等保护电器,对线路和用电设备的过载、短路和漏电进行可靠的保护。

4.8在电气设备(包括线路)周围,尤其在使用电焊机的场所不准堆放易燃物和腐蚀介质。

4.9在电气设备(包括线路)的绝缘检查,保证相与相间和相与地间有符合要求的良好绝缘,防止可能出现的电火闪烁。

4.10在电气装置相对集中的场所,如变压器、配电室等处禁止烟火,并配置绝缘灭火器材。

4.11按规定设置防雷装置,其保护范围应能覆盖整个施工现场。

4.12火灾发生后,由于受潮或烟熏,开关设备绝缘性能降低,因此,拉闸时最好用绝缘工具操作。

4.13高压应先操作断路器而不应先操作隔离开关切断电源;低压应先操作磁力启动器,而不应先操作闸刀开关切断电源,以免引起弧光短路。

4.14切断电源地点要选择适当,防止切断电源后影响灭火工作。

4.15剪断电源时,不同相电位应在不同部位剪断,以免造成短路;剪断空中电线时,剪断位置应选择在电源方向的支持物附近,以防止电线切断后断落下来造成接地短路和触电事故。

4.16凡进入生产区域的电器设备必须具备三证:生产许可证、合格证、出厂日期。无产地、无品牌的产品一律禁止使用,不合格产品禁止使用。

4.17所有开关的保险丝必须按规定使用,不得以大代小,不得以铁丝、铜丝、铝丝等代替保险丝使用。

4.18停电。发生事故停电,立即报告生产调度,确定停电范围,若故障在车间范围内,应立即组织抢修:

4.18.1停电范围在全厂,厂调度应立即报告公司总调度,厂应立即组织抢修,若故障在厂范围内,各岗位按相应应急程序处理;

4.18.2停电范围在全公司,应与总调和相关部门保持联系,各岗位按相应应急程序处理;

4.18.3停电后应迅速弄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必要时要撤离人员,严防冒险作业,使事故扩大;

4.18.4事故处理后送电,要严格执行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4.19突然停电自动化控制系统应急预案:

4.19.1停电后立即保存系统程序;

4.19.2按程序将所有模板电源关闭;

4.19.3将监控画面退出,随后按安全程序关闭。

4.20电气设备、设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应立即切断事故点电源,并按火灾应急程序处理,灭火时应严格遵守电气火灾灭火规程。

4.21电气火灾、爆炸事故的火源扑灭后必须查明原因,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不得用送电的方式查找故障点,确认故障彻底排除后,方可联系送电。

4.22厂各区域设备或照明设施一旦发生着火事故,着火较大不好立即控制时,应采取以下应急措施:

4.22.1最早发现者应立即向厂调度室报告,高炉车间和除尘喷煤车间可先向车间值班室报告,并采取一切办法迅速切断电源;

4.22.2厂调度室接到报警后,立即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上级部门报告,迅速通知各专业救援队伍赶往事故现场,并视情况及时通知医院、消防、事故地点区域内各相关方等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求查明事故点及事故原因,并发出相应休风停机指令,下达应急救援预处置指令;

4.22.3发生事故的区域应立即通知相关单位及事故区域内各相关方采取应急措施,区域负责人立即组织查找事故点及事故原因,组织对现场受伤人员抢救,清点现场人数,设立临时警戒线,组织本单位人员进行抢险,相关单位也要配合事故发生单位组织抢险、救援,并清点本单位在事故现场可能受伤的人数;

4.22.4指挥部各成员接到通知后,按对口专业迅速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及时到达事故现场,根据事故状态及危害程度做出相应的应急决定,并命令各应急救援队开展救援,如事故扩大,应请求上级支援;

4.22.5通讯联络中心设在厂调度室,负责信息传递、指挥、联络及对外信息发布;

4.22.6安全生产技术科到达现场后,会同事故发生单位,查明事故点及事故原因,视事故控制情况,做出停产决定,并对事故状态进行跟踪监测;

4.22.7治安队到达现场后,设置警戒区,加强警戒和巡逻检查,配合事故单位对现场人员进行疏散、撤离和人数清点;

4.22.8医疗救护队到现场后,配合事故发生单位,立即救护伤员,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并及时送往医院抢救;

4.22.9抢险抢修队到达事故现场后,根据指挥部下达的抢修指令,迅速进行设备抢修,控制事故以防事故扩大化;

4.22.10当事故得到控制,立即成立两个专门工作小组:

4.22.10.1在生产副厂长指挥下,组成由安全生产技术科、设备环保科、事故发生车间参加的事故调查组,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和研究制定防范措施及事故处理意见;

4.22.10.2在设备副厂长的指挥下,组成由安全生产技术科、设备环保科、事故发生车间、设备维修单位(二建公司)参加的抢修组,研究制定抢修方案,并立即组织抢修,尽早恢复生产;

浅谈企业粉尘爆炸场所电气安全现状 篇3

关键词:企业;粉尘爆炸;电气安全

2014年8月,江苏昆山发生特大粉尘爆炸事故,造成重大人身伤亡。事故发生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于2014年8月11日公布并实施《严防企业粉尘爆炸五条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68号)]。

2015年大连保税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委托大连天籁安全评价咨询有限公司,全面排查了区内涉及粉尘爆炸危险的企业。本次排查除涉及金属铝粉尘外,还涵盖了木粉、纺织纤维粉、塑料粉、饲料粉等相关企业。

本人做为大连天籁安全评价咨询有限公司的一名评价师,参加了此次的粉尘爆炸企业的专项检查,主要负责电气方面的隐患排查。就此次排查及以往多年电气安全检查的体会,浅谈企业粉尘爆炸场所的电气安全现状,即电气安全检查中所反映出来的主要或共性问题。

企业粉尘爆炸场所电气安全检查所依据的主要标准

●《严防企业粉尘爆炸五条规定》中的第三条:必须按规范使用防爆电气设备,落实防雷、防静电等措施,保证设备设施接地……

● 通用粉尘防爆标准,主要为现行国家及行业标准《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201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7-2014)、《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范》(AQ3009-2007)、《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15577-2007)、《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1部分:通用要求》(GB12476.1-2013)、《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2部分:选型与安装》(GB12476.2-2010)、《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3部分:存在或可能存在可燃性粉尘的场所分类》(GB12476.3-2007)、《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用收尘器防爆导则》(GB/T 17919-2008)等。

● 与行业相关的现行标准规范,如《铝镁粉加工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17269-2003)、《木材加工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范》(AQ4228-2012)、《塑料生产系统粉尘防爆规范》(AQ4232-2013)、《粮食加工、储运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17440-2008)等。

● 其他相关现行电气标准及规程,如《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GB 14050-2008)、《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2006)等。

粉尘爆炸场所电气安全检查中所反映出来的主要或共性问题

● 粉尘爆炸场所电气设备设施未按标准进行选型

这项检查内容是针对《严防企业粉尘爆炸五条规定》第三条中的“必须按规范使用防爆电气设备”进行的。

生产现场存在或可能存在可燃性粉尘的场所未按标准《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3部分:存在或可能存在可燃性粉尘的场所分类》进行分类,粉尘爆炸作业场所电气设备设施(包括配电设备、生产专用用电设备、生产配套除尘设备等)在设计阶段未按标准《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2部分:选型与安装》进行选型;生产现场的生产专用用电设备不符合粉尘防爆标准,用电专用设备在制造阶段未考虑其所处作业场所的分类,导致生产现场所采用的电气设备不适应所在场所及其环境条件。

在《木工(材)车间安全生产通则》(GB15606-2008)中,要求“木工(材)车间中使用的电气设备(包括动力配电箱(柜)、电气开关盒等)的防护等级应达到IP54的要求”,而在生产现场检查中发现木工机械电气设备的防护等级多为IP44,达不到基本的防尘要求。

●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电气线路敷设不规范

在生产现场存在或可能存在可燃性粉尘的场所内,电气线路的敷设不符合规范要求。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内若采用防爆电气设备,但所配套的电气线路敷设不符合防爆要求,则达不到整体防爆要求。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内配电线路及电气设备线路,普遍存在电缆引入装置不符合相关防爆型式特定的防尘保护等级要求。

● 粉尘爆炸场所用电设备设施非带电裸露金属外壳未接地

这项检查内容是针对《严防企业粉尘爆炸五条规定》第三条中的“保证设备设施接地”进行的。

用电设备设施非带电裸露金属外壳接地是爆炸危险场所防爆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防触电的基本要求。现场检查中发现,有些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未采取接地措施;有些爆炸危险场所中的TN系统未采取五线制,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未与专用接地线相连接;电网接地系统的接地装置(包括重复接地)未定期检测,均可导致电气设备接地措施得不到根本落实。

● 粉尘爆炸场所未采取有效的防雷、防静电措施

这项检查内容是围绕《严防企业粉尘爆炸五条规定》第三条中的“落实防雷、防静电等措施”的规定进行的。

现场检查中发现,可燃粉尘除尘管道末端与加工机械设备连接的软管材质不是防静电材料,集尘设备未安装防静电接地等;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建(构)筑物的防雷装置多年未检,或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建(构)筑物未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设置防雷系统,雷电放电过程中产生的巨大放电电流可诱发粉尘爆炸事故。

● 自控控制与监测装置落后

在《木材加工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范》中要求:除尘系统与板材砂光机相连接时,板材砂光机应安装火花探测和自动报警装置,但在检查时未见板材砂光机安装有火花探测和自动报警装置,这可能与规范发布实施晚、国内未有可靠成型装置、国外装置昂贵维修成本高有很大关系。

另外,在《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用收尘器防爆导则》(推荐性标准)中,要求对除尘器的相关参数进行监测、对相关故障予以报警,现场检查的结果:有些除尘系统只能实现部分参数监测和故障报警,而多数老旧除尘系统未采取参数的监测及故障的报警。

通过这次专项检查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可以看出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电气安全技术措施存在很多的缺陷,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电气安全管理任重而道远。存在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企业切实落实现行标准规范要求的电气安全技术措施,需要企业(包括专用电气设备制造企业)、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共同努力,提高电气安全防护技术水平,达到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减少事故损失的目的。

参考文献:

论爆炸危险场所防爆电气设备的选择 篇4

1 防爆电气设备的通用要求

爆炸危险场所用防爆电气设备, 是指这种设备按国家规定的标准设计制造而不能引起周围爆炸性混合物爆炸的电器设备。凡是在爆炸危险场所用防爆电气设备, 都按标准规定的要求制造, 以确保防爆电气设备具有良好的防爆特性, 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

1.1 主要技术

目前, 国内规定的爆炸危险场所用防爆电气设备的适用环境是允许在-20℃~+60℃;气压在0.8×105~1.1×105Pa的爆炸危险场所的工厂和煤矿井下场所中安全的使用。

1.2 电气设备的防爆标志

1.2.1 防爆型式的标志:

隔爆型“d”;增安型“e”;本质安全型“ia、ib”;正压型“p”;充油型“o”;充砂型“q”;无火花型“n”;特殊型“s”。1.2.2标志要求。电气设备外壳的明显处, 必须设置清晰的永久性凸纹标志“EX”字样;小型电气设备及仪器仪表可用标志牌, 或焊在外壳上, 也可采用凹纹标志。防爆标志, 并顺次标明防爆型式、类别、级别、温度组别等标志;标志举例:如电气设备为Ⅰ类隔爆型:标志dⅠ。如电气设备为Ⅱ类隔爆型, B级T3组;标志位dⅡBT3。如电气设备为Ⅱ类本质安全型ia等级T5组:标志为iaⅡAT5。如电气设备采用一种以上的复合型式, 则必须先标志主体防爆型式, 后标志其它防爆型式。例:Ⅱ类主体增安型并是正压型部件T4组:epⅡT4。对只允许使用一种可燃性气体或蒸汽环境中的电气设备, 其标志可用该气体或蒸汽的化学分子式或名称表示, 这时可不必注明级别与温度组别。例:Ⅱ类用于氨气环境的隔爆型:dⅡ (NH3) 或dⅡ氨;对于Ⅱ类电气设备的标志, 可以标温度组别, 也可以标最高表面温度, 或二者都标志。例:最高表面温度为125℃的工厂用增安型:eⅡT4;eⅡ (125℃) 或eⅡ (125℃) T4。

2 防爆电气设备的选用

爆炸危险场所防爆电气设备的类型繁多, 选择防爆电气设备, 要根据爆炸危险场所的环境条件和其中存在的爆炸性混合物的特性做到合理匹配, 从而才能达到使用安全可靠、维护方便、经济合理的目的。

2.1 选用原则

防爆电气设备选用的基本原则是使用安全可靠、维护方便、经济合理。选择防爆电气设备应根据爆炸危险场所的类别和区域等级以及在该场所中存在做爆炸性混合物的级别、组别来选择。2.1.1 O区选用范围。在O区中, 应选择本质安全型 (ia级) 电气设备。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指的是电气设备在正常或电气设备的电路内发生一个或同时发生两个故障时, 却不能引起爆炸混合物的爆炸。所以这种电气设备的安全性较高。2.1.2 1区选用范围。在1区中, 应选用隔爆炸、增安型、正压型、充油型、充砂型及本质安全型的电气设备。还有为1区设计的特殊型防爆电气设备。2.1.3 2区选用范围。在2区中, 除了在O区和1区选用的防爆型电气设备可以使用之外, 还有无火花型电气设备可在2区中安全使用。上述各种类型的防爆电气设备, 只允许在上述的各类爆炸危险区域中使用。但是, 根据一些安全上的需要, 对各种防爆类型的电气设备选用还要有一定的限制条件。如对电气设备的外壳内经常产生火花 (有电刷电机) 形成引爆流的电气设备, 即使是隔爆型电气设备, 也应尽量避免在1区中使用。对于充油型电气设备只是允许部分设备在1区中使用。对于正压型电气设备, 经常在外壳内能形成引爆流的部分, 应根据使用场所的危险程度采取安全可靠的措施。对于增安型电气设备, 根据其结构特点也应尽量避免在1区中选用。对于那些温度不稳定的防爆电气设备用于1区时, 应选择隔爆型或正压型电压设备, 要尽量避免选择增安型电气设备。

2.2 选用事项

2.2.1 注意使用环境与设备的匹配。

a.对于隔爆型结构和本质安全型防爆结构的电气设备, 必须根据最大试验安全间隙和最小点燃电流比等因素决定的爆炸性混合物的分级, 选择相应的防爆电气设备。b.必须根据爆炸性混合物允许最高表面温度的组别, 选择适应于温度组别的防爆电气设备。c.当爆炸危险场所中存在两种以上爆炸性混合物时必须按上述 (a) 或 (b) 中的注意事项选择能适应于爆炸性混合物特性的防爆电气设备。另外, 当爆炸性混合物分解成两种以上混合物时, 则必须选择适合于最危险混合物特性的防爆电气设备。2.2.2注意电气设备的工作方式。注意电气设备的温升限度, 如果防爆电气设备影响额定温升的各种工作方式不恰当时, 便有可能造成引爆流。因此, 选择电气设备时必须慎重地研究这些条件。a.负载条件, 工作方式是指电气设备在负载时间的使用状态。其额定值必须适合设备工作方式下的负载值。工作方式与额定值的关系如下: (1) 连续工作方式, 是指电气设备在一定的负载下, 温度达到规定值后仍然继续运行称为连续定额值。 (2) 短时工作方式, 是指在一定的负载下的电气设备在温升尚未达到最高规定值的范围内, 运行到规定时间应停止运行。等到设备温度已下降到与环境温度相符时再起动, 称为短时定额值。 (3) 断续工作方式;是指在一定的负载下电气设备在温升尚未达到最高规定范围内, 运行到某一段时间后停止。在未降到与环境温度相等时, 可再次在同一负载下运行, 以后可以按标准的间隔时间反复工作, 这种工作方式称为断续定额值。b.工作特性, 电气设备必须根据使用条件选择合适的工作特性。 (1) 电气设备在频繁起动、停止或逆转的情况下, 要研究规定负载的惯性矩、制动种类和制动时间以及负载持续率和频度等。 (2) 需要控制速度时, 要规定速度控制范围和负载特征。2.2.3注意冷却方式及其保护装置。电气设备通过冷却达到降低温度的目的, 故应确定冷却方式和条件。防爆电器设备冷却方式一般为自冷式和它冷式。a.自冷式是靠电气设备本身的条件把自身产生热量散发出去, 有的设备在外壳表面设置散热片, 通过风扇把热量带走。b.他冷式不是靠电气设备的自身条件, 而是另外添增一个风机来冷却。如电机、变压器、高压开关等都要用这种它冷形式。此外也有在外壳或电气设备内部通入冷却介质冷却一般为了防止通风装置发生故障或冷却介质中断和减少, 在设备上装设能立即发出信号和报警的装置, 当出现危险状态时立即切断电流使设备停止运行。2.2.4注意设备选用的其它事项。在选择防爆电气设备时, 应注意结构不宜太复杂, 要考虑维修保养方便, 使用可靠。选用设备要充分注意设备本身在产生中的经济效益问题, 因此要求选择功率适宜、过载能力大、消耗能源少、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最经济实用的防爆电气设备。为了保证爆炸危险场所防爆电气的准确选用, 参照:1977年国家标准总局颁发的GB1336———77《防爆电气设备制造检验规程》;1983年颁发的GB3836-83《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等规程;1988年劳动人事部、公安部, 国家机械委员会、煤炭部、化学工业部、石油工业部、纺织工业部、轻工业部等八个部委联合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爆炸危险场所电气安全规程》等为依据。

摘要:针对爆炸危险场所防爆电气设备的选用进行思索和探讨。

电气爆炸 篇5

一、根据爆炸危险区域的分区、电气设备的种类和防爆结构的要求,应选择相应的电气设备,

二、选用的防爆电气设备的级别和组别,不应低于该爆炸性气体环境内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级别和组别,

当存在有两种以上易燃性物质形成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时,应按危险程度较高的级别和组别选用防爆电气设备。

三、爆炸危险区域内的电气设备,应符合周围环境内化学的、机械的、热的、霉菌以及风沙等不同环境条件对电气设备的要求。

电气爆炸 篇6

关键词:电气设备,漏电,危险,爆炸

一、煤矿井下设备漏电的危险

(一) 漏电的主要特征

1) 电网或电气设备对地绝缘阻抗下降。在电力系统中, 一般情况下, 电网或电气设备绝缘阻抗数值较高, 通常在1MΩ以上, 应使用绝缘电阻表测量, 在阻抗降低到一定程度, 表明带电导体出现了漏电故障。

2) 泄漏电流增加。因带电导体对大地的绝缘阻抗下降, 使经此阻抗流入大地的电流增大。此电流即泄漏电流。

3) 绝缘介质损耗增加。出现漏电, 因泄漏电流增加, 使设备发热, 温度上升, 在温升超过允许温升时, 介质绝缘性由于受到老化而被破坏。

4) 电网中性点位移。出现漏电后, 使电网中性点产生零序电压。

根据工矿企业供电网的具体情况, 漏电故障一般分为集中性漏电和分散性漏电。

按漏电的均衡性也可分为对称性和非对称性漏电。

(二) 漏电的危害

1) 在电气设备由于绝缘损坏而使外壳带电, 工作人员接触此外壳时, 可能造成人身触电事故。

2) 造成瓦斯及煤尘爆炸。其漏电点出现电弧或电火花, 在井下空气中瓦斯或煤尘达到一定浓度可能引发爆炸。

3) 若采掘工作面机电设备出现漏电, 漏电电流在其通过的路径上产生电位差, 这时若电雷管不慎与漏电电路接通, 就会出现电雷管无准备爆炸事故。

4) 若电网或电气设备出现漏电, 长期存在的漏电电流必然使漏电点绝缘性能损坏, 危及相间绝缘而导致短路。

二、触电及漏电的预防措施

因生产条件不同, 尤其是矿山企业, 出现触电及漏电的概率很高。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 预防电气事故的出现。按煤矿生产的实际情况, 预防触电、漏电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矿井下变压器及向井下供电的变压器或发电机, 中性点不得接地。电气设备采用保护接地或接零。

2) 供电网, 尤其是下井电网要装设漏电保护装置, 经常检查保护装置动作可靠与否, 在漏电保护装置动作后, 不可连续送电, 不得甩掉不用, 必须有专人对其进行维护和检修。

3) 对煤矿井下带电裸导线安装必须符合相关规定。例如, 对井下巷道中电机车架空导线, 按我国《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在大巷中, 自轨道平面至架空导线的高度要大于2m;在井底车场其高度要大于2.2m。

4) 把各种带电导体、电气元件和电缆接头等密封在固定外壳内。操作高压电气设备, 要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正确使用安全用具和执行安全组织技术措施。

5) 对手持式电气设备的把手, 要有安全绝缘。电源电压要小于127V, 电气设备控制, 回路电压要在36V以下。

三、瓦斯、煤尘的爆炸条件及防爆措施

(一) 瓦斯、煤尘的爆炸条件

实验表明, 在电火花或灼热导体的温度达到650~750℃及以上时, 就可能造成瓦斯爆炸。电火花可能造成瓦斯爆炸的浓度是8.5%, 而爆炸力最大的瓦斯浓度是9.5%。爆炸时需要的最小能量为0.28m J。挥发指数超过10%, 并且, 飞扬在空气中的含量达30~2000g/m3时, 遇700~800℃点燃温度时煤尘便会爆炸, 爆炸后还会生成大量一氧化碳, 它比瓦斯爆炸具有更大的危险。爆炸最猛烈的煤尘含量是112g/m3。

造成瓦斯、煤尘爆炸的点火源不只是电弧和电火花, 还有金属撞击和摩擦火花、炮焰、煤自然发火及明火等, 在作业中要尤其注意瓦斯、煤尘爆炸时出现巨大的冲击力, 具有极强的破坏性, 这是井下最大的恶性事故。

为避免瓦斯、煤尘爆炸, 一是要限制它们在空气中的含量, 如加强通风, 减少瓦斯浓度;对煤尘洒水和撒岩粉的方法, 迫使其降落;二是要控制井下不同引爆的火源和热源, 使它不外露或低于点燃温度。

(二) 电气设备的防爆措施

1. 采用隔爆外壳

为保证隔爆性能, 要求外壳各部件之间的隔爆结合面必须满足一定的要求。在壳内出现爆炸时, 火焰通过结合面间隙向外传播的过程中, 能够受到足够的冷却, 使其温度降至瓦斯点燃温度以下。所以, 对结合面的间隙、最小有效长度和粗糙度都有特定要求。粗糙度的要求:对静止的隔爆结合面和插销套要小于6.3, 对操纵杆要小于3.2。

2. 采用本质安全电路和设备

本质安全电路和设备, 是在电路系统或电气设备上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 使之在正常和故障状态下产生的电火花能量, 不足以点燃瓦斯和煤尘电火花分为电阻性、电容性和电感性三种。电火花能量是决定点燃瓦斯的主要参数, 在设计本质安全电路时, 一定要限制电火花能量。其方法主要有:1) 合理选择电气元件, 降低电源电压;2) 增大电路中的电阻或利用导线电阻来限制线路中的故障电流;3) 采取消能措施, 消耗或衰减电感元件中的能量。

3. 采用超前切断电源和快速断电系统

运用瓦斯、煤尘具有点火迟延的特性, 使电气设备在正常和故障状态下出现的热源或电火花还未造成瓦斯爆炸前, 自动切断电源达到防爆目的, 其作用即超前切断电源。此防爆原理在防爆白炽灯、起爆器及屏蔽电缆保护系统中可以应用。快速断电系统的工作原理是, 电火花点燃瓦斯和煤尘有一定的时间, 其时间长短由于电路参数和故障原因不同而不同, 而要大于5ms。若故障切除时间不大于5ms, 不管电缆受何损伤, 其火花都不能点燃瓦斯和煤尘。快速断电系统的断电时间为2.5~3ms。

参考文献

[1]宋厚国.煤矿井下常见漏电故障判断与处理.山东煤炭科技, 2009.

[2]谢国柱.矿山井下机电监控的特殊要求.科技资讯, 2011.

[3]雷沂生, 陈刚, 雷水生.矿用电气设备的选择.山东煤炭科技, 2009.

[4]赵志勇.试论井下电气设备的安全与保护.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08.

上一篇:高中班主任工作方略下一篇:乙酸乙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