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描写的魅力

2024-05-14

细节描写的魅力(精选六篇)

细节描写的魅力 篇1

(一) 人物外貌描写

对于文章中的人物外貌描写, 要抓住人物的特征。有学生这样描写自己的同学:“齐耳短发, 黝黑的脸庞, 一双虽不大但很精神的眸子里, 透着一股晶莹的光。透过这双小小的眸子, 我仿佛看到了她那美丽的心灵:像泉水一样清澈, 像镜子一样明亮……”。这位学生紧扣文章中心, 抓住了人物的特点, 并加以联想, 刻画了一个外表并不美, 但心灵如金子般闪光的同学形象。

(二) 人物动作描写

文章中如果能够抓住富有感染力的细微的动作描写, 就可以更好地反映人物真实的内心世界。有学生写自己的奶奶给祖奶奶洗脚:“凉风吹拂着她们, 祖奶奶伸出手, 缓慢地为奶奶理好被风吹乱的发丝。奶奶抬起头, 像个孩子一般对着祖奶奶憨憨地笑, 然后她起身, 蹒跚地走到了窗边, 关上了窗户, 重新坐回凳上, 继续给祖奶奶洗脚。只见她轻轻地撩起水, 撩在那双布满皱纹, 有些萎缩的脚上。”这里作者就细致地描写了人物的动作, 表现出了奶奶为祖奶奶洗脚时的细心, 透漏出淡淡的温馨, 浓浓的爱意, 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三) 人物语言描写

文章中生动细腻的语言描写最能表现人物的真实性格。所以, 我们要想真实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 就要抓住符合人物身份的语言, 进行细致描写。如学生作文中的一段语言描写:自习课上, 有的同学催英语课代表去交作业, 课代表头也不抬地甩过来一句:“我不干了!”大家都莫名其妙。性格开朗、向来说话没个遮掩的张淼对着课代表大喊一声:“喂, 课代表!行行好, 把本子送去吧!”“要送你送, 我没空!”“张淼气得把手里的书往桌上一摔:“送就送, 有什么了不起!”然后她边整理本子边说:“哎, 我可有言在先, 大家要按时交作业, 过时不候, 自己送去!以后大家对本子爱惜点, 再有脏的、皱的、破的, 我不要, 重买新的去!”教室里响起一片掌声。

这位学生通过个性鲜明的语言描写展现两位课代表不同的思想品质和风格, 一个自私冷淡, 一个热心豪爽。两相对比, 这位同学的感情倾向和褒贬不言自明。如果没有这些语言描写, 那么这篇文章就会逊色不少。

(四) 人物神态描写

人物的神态变化甚微, 但最能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有同学在呼吁全社会更多地关注残疾人的作文中, 有这样一段描写:“她接过去, 并没有说什么, 那双大眼睛隐隐掠过一丝无奈与痛苦。我无法体会那个眼神的含义, 只感到她很高傲, 渴望得到却并不乞求, 十分清高却脆弱。”生动细腻的眼神描写震撼着我们的内心, 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饱受嘲弄、伤害而表面清高实际自卑的心灵。这让我们不由地想用一颗真诚的爱心去接近那颗少有关爱的心, 让她重新燃起生命之火。

(五) 人物心理描写

让人物倾吐内心的真情, 能够引发读者深深的思索, 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也更能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感染力。“我抬起头向四周张望, 像是在教室的四壁和顶棚上寻找什么, 又像是躲避着什么。总之, 我觉得这个世界太狭小了, 自己感到一种难容的挤压, 以至于呼吸的艰难;又像被一种无形的绳索牢牢地捆绑着, 无法挣脱。这时, 我觉得唯一可以松动的就是眼睛, 泪水就在眼眶里打转, 像要跑出来, 我努力地眨巴眨巴眼皮, 使它不至于流出来。”这段感人肺腑的细腻的心理描写, 透露出作者不能被人理解的苦闷和压抑。特别是运用了生动形象的比喻, 使抒情色彩更强烈, 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感染力。可见, 出色的心理活动描写能将读者带入人物的内心世界, 使人物真实可信, 有说服力。

(六) 环境细节描写

古人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记叙文中除了人物细节描写以外, 也应该注重环境的细节描写。它不但能够增强文章的真实性, 而且能够烘托气氛, 让读者有一种如临其境的感觉。比如, 一位同学想表达自己因考试失利而痛苦万分的心情, 曾这样描述景物:“一阵寒风吹过, 几片枯黄的树叶, 无精打采地从树上飘落下来, 我打了一个寒颤。天虽然冷, 可我却感到有些闷热似的。怎么办?父亲会不会打我?母亲一定很伤心。”这里作者抓住了寒风、枯叶, 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 烘托了作者胆怯、痛苦、不安的心情。这是发自肺腑的真情的自然流露, 情真而意切。

从以上我们对细节的感悟中可以看出, 一篇文章如果没有细节, 就没有了欣赏的价值, 如同一棵树失去了生命。那么, 我们应该怎样做好细致的描写呢?

1. 细致观察, 用心感悟

我们写作的素材就来源于自己所熟悉的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脱离了真实生活的作文无异于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我们只有发现生活中的美, 拥有真切的生活体验, 才能以情传情, 感染读者。因此, 我们应对自己生活环境中的人和事物的变化细致观察, 深入思考, 感悟精彩、典型的细节, 勤于生活的积累。

2. 锤炼字句, 增添光彩

由于写作的需要, 我们从真实的生活中选取了典型的细节后, 还要通过简洁、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 才能使真实具体的细节大放光彩。古人云:“百炼成字, 千炼成句。”因而, 锤炼字句是写好细节的重要环节, 更能凸显文章的魅力。比如, 巧妙运用动词, 利于准确具体地表情达意;恰当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格, 利于生动形象地描述。

3. 围绕中心, 精彩回放

为了更好地揭示主题思想, 增强感染力, 有必要使文章中的人和物的某一典型细节多次反复出现。

人物细节描写之魅力教学反思 篇2

一、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作用?

我深深地记着王春红老师在听完我的课后说了这样一句话:“这节课大都是你要给学生什么,为何不带着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让他们自主发现该学的知识?”也正是在这一句话的指引下,我把学生自学能学会的定义及例子都放到了学案上,而且让学生理解定义后自己搜索人物细节描写的句子并自主找出方法。这样学生对人物细节描写的方法就会有深入的理解,课上再进行写作练笔学生就如鱼得水,教学反思《人物细节描写之魅力教学反思》。回想自己最初的上课思路就显得极其传统,而自己的角色也是一个传授者而非一个引领者。所以人们说教课是一门艺术,当教师更是一门艺术,看来三尺讲台上的学问也是博大精深啊!

二、如何有效灵活地把握生成,驾驭课堂?

本节课讲完我有这样几个问题困惑不已,至今还未找到有效地解决方法。

1、预设与生成不符时,我怎样才能灵活机智的解决?

本节课中出现了两个让我出乎意料的情景。我出示的两个句子中(1)身穿黑衣服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

(2)身穿黑衣服、戴着墨镜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贼眉鼠眼地向四周张望,目光始终瞄着行人的口袋和背包。第一个句子我本是想让学生说没有人物细节描写可学生偏偏坚持认为有。这也许是我的疏忽,不该找这样一个句子。但因在试讲中未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也没注意,而比赛时这个突发事件着实让我着急了一下,幸好我用第二句和一句对比才稍微明确了方向。由此可见教师的临场发挥能力还是极其重要的,可怎样才能快速地具备这种能力呢?另一个意外的生成是学生总结出的方法五花八门,而我竟然只口头做了取舍,却忘记了擦掉黑板上不属于方法的词语所以在后面写作时可能给学生带来了一些麻烦。所以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灵活机智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应是一个优秀教师的必备素质,而我还在学习中。

2、如何才能调动陌生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本次讲课我超时不少,其中原因之一可能是我没有很好地研究“如何调动陌生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这个问题,所以学生不举手时,我还得寻寻觅觅不知叫哪个好,无形中耽误了一些时间。但愿我能在以后的教学中找到合适的方法。

细节描写的魅力 篇3

著名作家沙汀说过:“故事好编,零件难找。所谓零件者,细节之谓也。”所谓细节描写,就是对具有典型意义的细枝末节,包括人物的具有深刻含义的细小的动作、服饰及细微的情节或细小的景物所作的具体细致的描写。

小时候,爸爸曾给我讲了一个有关细节描写的故事。30年前爸爸读师范的时候,他的一个同学在作文中写了自己去买皮鞋的情景:来到百货商店门前,墙上的大红标语非常醒目:“为人民服务”,“顾客是上帝”。走进商店,顾客稀少,只有两个女服务员像上帝一样悠闲地坐在柜台里面,一边打着毛线一边兴高采烈地说笑着。喊了老半天“买鞋”,好歹有了点反应,其中一个一边说着话,一边磨磨蹭蹭地走过来。她也不问买什么样的,随便拿了一双扔在了柜台上。让她换了几次,她显得很不耐烦。找钱时,她没好气地把零钱甩在柜台上,一个硬币在柜台上打了几个旋,落到了地上,在地上滚呀滚呀,滚得老远老远……这个细节描写对年幼的我特别有魅力,使我至今记忆犹新,10几年过去了,那场面那情景还历历在目,仿佛那个硬币还一直在那里滚动着、滚动着。

细节描写何以有如此大的魅力呢?细细品味,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真实可感

真实是艺术的生命。艺术的真实来源于现实生活,它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通过概括、集中、提炼创造出来的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现实生活和客观事物都是由细节组成的,没有细节不成其为生活,没有细节不成其为事物,没有细节也就构不成文艺作品。细节是生活中的真实存在,细节也就成为了文艺作品的生命的“细胞”。

鲁迅在《故乡》中对主人公闰土是这样描写的:“……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的通红,……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园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这段描写十分逼真,把一个受尽苦难的农民形象全然“拍摄”下来,让我们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给人以呼之欲出的感觉。

高尔基说过:“作家刻画的形象巧妙到这样的程度,你会感觉到仿佛他的主人公的肉体的存在;他仿佛站在你的面前,你想用手指去碰他。”这里所说的是细节描写的功效,它能使人、景、物栩栩如生,历历在目,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高度的真实性、可感性。应该说,细节描写的魅力,首先在于它的真实可感。

生动有趣

高尔基说过:“艺术的作品不是叙述,而是用形象、图画来描写现实。”

鲁迅这样描写他的百草园:“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写了蝉鸣、蜂舞、鸟飞,通过对百草园各种自然景物的具体、细致描写,展现了一幅情趣盎然的画面,我们读后,这美丽动人的形象历历如在眼前,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再如高风的《金黄的大斗笠》,文中这样描写到:“金黄的伟大斗笠下:这边,露出一条小辫;那边,露出一条揽着小山羊的滚网的胳膊。在用斗笠临时搭成的小房子里,姐弟俩坐着,任凭雨水洗刷四只并排的光脚,脚趾头还在得意的动呢。”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多么温馨、多么优美、多么生动、多么有趣的画面!

细节描写是以艺术的笔触勾画出生动有趣的画面,而且在描写中抒发作者美好的情感,使作品具有较大的美学意义,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审美愉悦的一种描写手法。假如作者不是这样具体细致地描写,而是只写出一些抽象的概念,那将不会引发读者丰富的想象,更不能给读者以审美的享受。由此可见,具体生动、有情有趣是细节描写的外部引力。

蕴藉含蓄

一个好的细节描写往往蕴涵着深刻的思想意义。例如《孔乙己》,作者在刻画孔乙己这个形象时朋了好多处细节描写:“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清白脸色,皱纹问时常夹些伤痕;一步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他买酒时,“排出九文大钱”;他被人打断腿却说是“跌断”,最后买酒时,“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了。”这些细节描写看似平淡,实则意蕴极其丰富而深刻,作者以他犀利的手术刀把一个深受科举制度毒害的知识分子形象和整个社会的麻木冷漠的世态解剖出来,鲜明地呈现在人们面前,叫人同情,令人悲哀,使人愤怒,进而激发人们向封建主义文化猛烈进击的斗争精神。

可以说,这蕴藉含蓄、耐人寻味的特点是细节描写的内部磁力。

一笔传神

著名作家李准曾经说过:“一个准确生动的细节描写,不亚于一场戏对人物刻画所起的作用。”

魏巍在《我的老师》一文中,写蔡老师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这个“轻轻地敲”的动作虽然很细小,但极富情趣,它对表现蔡老师对学生的温柔的慈爱,起到了一笔传神、以一当十的作用。再如鲁迅的《故乡》,写杨二嫂在“愤愤的回转身”、“絮絮地说”之后,“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作者对这一细节的描写虽然着墨不多,一个尖酸而贪小便宜的小市民形象却活灵活现、跃然纸上,给人留下了鲜明生动的印象。假如这些地方不是运用细节描写,而是用上许多抽象的形容词,那是一定达不到这样的表现效果的。

因此,细节描写的魅力还特别在于它的一笔传神、以一当十的功效。

总之,一个好的细节描写笔法细腻、耐人寻味,它对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主题思想和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具有真实可感、生动有趣、蕴藉含蓄、一笔传神的作用,也正是因为有这几方面作用才造成了细节描写的魅力。

细节描写的艺术表现力是巨大的,它能奏“以小见大”之效,它能以“一瞬”之笔触给读者带来长久的记忆,我们在阅读和写作时要细心体味和注意使用。

运用细节描写要注意以下几点:

所写的细节必须真实

如果说文学艺术的生命是真实,那么文学艺术真实的生命是细节的真实。恩格斯在他的关于现实主义著名论断里,就曾经把“细节的真实”作为现实主义文学的两个基本条件之一。所谓真实,就是所写的细节,必须符合生活现实,不能与生活相左。如果细节描写稍有疏漏,就势必破坏艺术作品的真实性,以致造成虚假。

所写的细节必须有明确的典型意义

有人认为细节描写就是描绘细腻之处,或者认为写得详细就是细节描写,我认为这是不准确的。如果所写的细节不能烘托环境,不能表现人物性格,不能反映主题思想,也不能给人带来审美享受,那将是没有意义的。细节描写虽然有时也不惜笔墨,而更多的是侧重于抓住具有典型意义的一瞬,“借一斑以观全豹,以一目尽传精神”,这才是细节描写的真谛。

所写的细节必须符合文章的需要

细节描写的魅力 篇4

我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20xx年1月16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升空80秒后发生爆炸,飞机上的七名宇航员全部遇难,全世界一片震惊。事后的调查结果表明,造成这一灾难的凶手竟是一块脱落的泡沫。可见有时候一个小小的细节甚至可以将全局毁于一旦。

吕元膺任东都留守时,有位处士常陪他下棋,有一次,两人正对局,突然来了公文,吕元膺只好离开棋盘到公案前去批阅公文,在这个时候,这位棋友悄悄地挪动了一颗棋子,最终战胜了吕元膺。吕元膺看出了他挪动了棋子,在第二天时,便辞退了那位棋友。原因在于,那位棋友挪动了一颗棋子。仅仅是一个小动作,却反映出了一个人的品德。从这个细节中,就可以看出这位棋友的不诚信。

细节是平凡的、具体的、零散的,像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细节很小,所以很容易被人们所忽视,但有时细节起着不可估量的作业,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种种事情表明,一个人想取得成功,就要学会关注细节,从简单之处做起,从细微之处入手。忽视细节,却可能导致失败。成功与失败之间的距离,往往就在这些生活习惯及不经意流露的细节之中。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也对此深有感触,一道数学题目,忽视了一个字眼,就会阻碍一道题的解答,或者导致一道题的错误。这也慢慢地培养了我对于解题时的细心,不忽视每一个字眼。我们在学习中,缺乏的不是聪明智慧,也不是勤奋好学,而是最好每一个细节的精神。人与人间的距离,就在于能否将小事做细,细事最精。

细节的魅力 篇5

一、经典细节描写

1.场面细节描写。比如岑参的诗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着力描写了景物的一个“特写镜头”:雪地上曲曲折折的马蹄印,使读者想到客人分别时一步三停,左右徘徊,久久不愿离去的凄凉场面;同时,还可以想象到作者因思念朋友而呆呆地伫立于风雪之中,凝望着雪地上留下的串串马蹄印的情形。又如《琵琶行》一诗中的“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远比描写一声声地唉声叹气、断肠哭诉更具感染力。再如《药》中的一段描写:

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静了一会,似乎有点声音,使人动摇起来,轰的一声,都向后退,一直散到老栓立着的地方,几乎将他挤倒了。

评点:这段文字描写的是革命者夏瑜被杀的情景。那些无聊的人们都伸长了颈项欣赏着,就像一群“鸭”——一个形象的比喻,就充分展现出国民的麻木、不觉悟。

2.行动细节描写。比如鲁迅的小说《药》中有笔描写:

……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走了。

评点:作者对康大叔取钱的动作描写,用了“抓”“捏”等动词,准确地写出了他接钱、数钱的熟练程度,生动地刻画了其凶狠、贪婪、惯于敲诈的丑恶嘴脸。

3.语言细节描写。比如《项脊轩志》中,作者通过老妪回忆先母事: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4.肖像细节描写。如《孔乙己》中一段肖像描写:

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评点:本段描写抓住了“长衫”这一典型细节——穿长衫是科举时代读书人的象征,而孔乙己的长衫“又脏又破”,一个穷困潦倒的迂腐的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形象凸现在我们眼前,由此可见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愚弄和迫害。

二、考场细节描写

1.老爷子戴着老花镜,小鸡啄米似的学得还真上心。怎么着算是出徒了。(2014年江苏卷高考满分作文《我家的“老顽童”》)

作者通过简略的叙述、勾勒,精彩的细节刻画,“爷爷”这个人物就跃然纸上了。“爷爷”都七十多岁了,还像个孩子,真是个老顽童。可别看他年龄大,心却是不老的、年轻的,心永远不老。文章构思巧妙,取舍得当,描写生动,细节逼真,中心明确,语言活泼而幽默,扣题紧密,文采飞扬。

2.冲突还是不可避免地爆发了。那天同学邀我聚餐,叫我把妈带上。我既兴奋又担心,妈妈要是又给我夹菜,岂不被人笑话?我不放心地提醒妈妈。她看着我,笑道:“放心!”菜上齐了,大家还没有行动,妈妈却不假思索地站起来,夹起砂锅里的一条鸡腿,朝我送来。就在鸡腿放进碗里的瞬间,她第一次瞟到了我愤怒的眼神。她停顿了片刻,把鸡腿转送到了身旁同学的碗里,嘴里说着学习进步之类的客气话。我长舒了一口气,心里暗暗夸妈妈机灵。可我有些不安,她虽然一直有说有笑,可我分明看出了她眼里黯然的神色。(2014年湖南长沙中考满分作文《那份不一样的真情》)

小作者集中“火力”,集中笔墨,详写,可以说是精雕细刻地写了一个生活细节——夹菜。妈妈为“我”夹菜的前前后后,夹菜的过程,波澜起伏,跌宕生姿。特别是刻画妈妈的那一“站”一“夹”一“送”,以及那一“伸”一“缩”……活灵活现,精彩异常。将母爱女,女爱母,母女情深的主旨表现得异常鲜明。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是最有可能出彩的作文法之一,这将会比生硬的虚构来得百倍的亲切生动。

三、佳作细节描写

1.学生写家乡的湖水

忽而,湖水醒了,向你跑来,笑吟吟的。细腻的小手轻抚我的脚,拍打着小腿。等我想拉住她,她竟滑走了,只留下满手的清凉。

评点:这一段中描写湖水的几个细节,读后你会觉得真实、生动,感到那调皮可爱的水就在你眼前。它会“跑”,会“笑”,会“轻抚”,会“拍打”;滑走时,你又能体会到“满手的清凉”。

2.学生写妈妈送她到一所新学校报到

我把自行车推出门外,妈妈跟了出来,用手在后座上擦了几遍,确信没灰尘了,才把我的书包放上去,仔细绑好。然后站在后面,双手稳住车子,示意我上车。我踩动自行车,妈妈扶住车跟着跑了好几步才放手。

细节的魅力 篇6

准确记住学生的名字

“你上课怎么不举手呢?你不是一个挺积极的学生吗?”小D是个思维很活跃的孩子,但是,在刚刚结束的公开课上,他一次也没有举手,课下我纳闷地问他。

“我不喜欢老师用手指着我们说‘这个同学回答’‘那个同学说说看’。”孩子坦诚地回答。

我心里一惊,他的话竟然和我班一个叫徐敏婕的学生在日记中表达的声音惊人的一致,她说:“老师,刚到这个班的时候,我看到大家那么积极地举手,我也想举手回答问题,但是连续过去了三个星期,您还不能叫出我的名字,于是我就不想再举手了……”

孩子的话唤醒了我曾经深刻在心中但被琐碎事务麻木了的记忆。不久以前,我反复叮嘱过自己,一定要准确记住学生的名字。不仅是在课堂上要快速准确地叫出他们的名字,在课间相见也要能喊出他们的名字。在书写的时候,还要能准确无误地写出来,不出一点差错。

因为,每个人、每个学生,都在乎自己的名字。因为,每个人的名字都藏着尊严和梦想。因为,每个人都渴望更多的人知道自己的名字。因为,老师记住学生的名字就是对他们的尊重、关爱和激励。

当你在课堂上第一次响亮而又亲切地叫出学生的名字时,当你在路上与学生相见听到“老师好”能回叫他一声时,甚至当很多年过去你还能叫出他们的名字时……那么,在他们的心中,将会点燃什么?梦想,激情,勤奋……或许,什么都有可能。

所以,我想我们一定要准确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在课堂、在课间、在路上偶然相见……大声地叫出,准确地写下。

所以,我想推荐我校费老师的做法,他常常拿出几个班的学生的名单复习,以免遗忘和混淆。

所以,我想推荐我校祝老师的诀窍,他每接受一个新班的时候,第一件事情就是熟记班里每一位学生的名字。

口袋里装着创可贴

“不好,手指流血了!”费老师一脸痛苦地说。“我有创可贴。”徐老师随即站了起来,从口袋里掏出创可贴递了过去,一脸善意的微笑。看到这里,我打趣道:“徐老师神机妙算,知道你要挂花了!”

“我的口袋里每天都装着创可贴!”徐老师接过话茬儿解释道。

“每天都带着创可贴,有必要吗?”我心里嘀咕着,可是转念一想,不对,这里面一定有文章,于是问道:“这是为什么呀?”

还没等徐老师开口,年轻的李老师说出了玄机:“我是徐老师的学生,我知道为什么。在我读书的时候,一次实验课,有位小女孩划伤了手指,哇哇大哭,当时徐老师就拿出了创可贴。后来我们才知道,徐老师身上总是预备着创可贴,防止我们做实验的时候出现划伤事故。真没想到,徐老师到现在还这么做。”

为学生准备的!一个物理教师为学生准备的创可贴!

这是怎样的一份爱心呢!有着长年累月的坚持,有着发自内心的真诚,有着“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温馨……我们常说,教育要以学生为本,教师要有一颗爱心,要关爱学生。我想,如果我们都能在心中为学生带上“创可贴”,那么我们的师爱是不是就多了“生本”的味道?

那么,请大家走进校园的时候都别忘了带上“创可贴”!

点评每一份试卷

“稳中有进,你的努力让我感动。”

“勤奋让你收获了果实。”

“这学期你上课时关注的眼神让我很欣喜。”

“虽然你再次与前八强失之交臂,但你的努力我已经记在心里,别松懈,继续坚持。”

……

改完试卷的第二天中午,我在办公室发现了两本独特的试卷。在这两本试卷上,每一张都写有老师的一两句点评,或指出存在的问题,或指出努力的方向,但更多的还是一些满怀激情的鼓励……看着看着,我的面前不禁浮现出一张张学生的笑脸,一双双满怀信心的眼睛。

从头至尾,从尾至头,我翻阅了两遍,整整125份试卷,125段点评。而昨晚我们批阅完试卷时已是深夜11点,从那时开始计算到我发现这两本试卷,时间只有13个小时,这么多文字该是从深夜一直流淌到凌晨吧?!

上一篇:成本费用利润率下一篇:孝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