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污水处理应用技术

2024-05-03

医院污水处理应用技术(精选十篇)

医院污水处理应用技术 篇1

1 生物学方法

医院污水采用生物处理, 一方面, 降低水中的污染物浓度, 达到排放标准;另一方面, 可保障消毒效果。生物处理根据处理强度的不同可分为强处理效果的一级处理 (物理处理) 、二级处理 (生物处理) 和简易生化处理。采用的工艺主要有简易生化处理、活性污泥法、生物接触氧化法、膜生物反应器、曝气生物滤池等, 是环境微生物技术在处理医院污水方面的具体应用[6]。微生物处理的实质是利用微生物降解医院污水中的有机物, 消除病原体赖以生存的基础, 它在医院污水的处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1 简易生化化处理

沼气净化池利用厌氧消化原理进行固体有机物降解。沼气净化池的处理效率优于腐化池和沼气池, 造价低, 动力消耗低, 管理简单, 但该工艺仅适用于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小型综合医院作为过渡处理措施。

1.2 活性污泥法

此法是二级处理工艺中常用传统处理方法, 它利用鼓风曝气、机械曝气等, 使污水中大量丝状菌和真菌等微生物繁殖, 这些微生物具有吸附和氧化污水中有害物质的能力, 从而降低污水的化学需氧量 (COD) 和生物需氧量 (BOD) , 使污水达到净化的效果。其缺点是会产生大量活性污泥, 需要进行污泥处理, 加长了处理流程, 增加了运行费用, 并在曝气过程中易造成对空气的二次污染。现在已有多种方法 (如循环式活性污泥法) 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污泥膨胀。

1.3 生物接触氧化法

此法工艺采用固定式生物填料作为微生物的载体, 生长有微生物的载体淹没在水中, 曝气系统为反应器中的微生物供氧。由于生物接触氧化法的微生物固定生长于生物填料上, 克服了县浮活性污泥易于流失的缺点, 在反应器中能保持很高的生物量。生物接触氧化法具有以下优点:对冲击负荷和水质变化的耐受性强, 运行稳定;容积负荷高, 占地面积小, 建设费用较低;污泥产量较低, 无需污泥回流, 运行管理简单。其缺点是有时脱落一些细碎生物膜, 沉淀性能较差的造成水中的悬浮固体浓度稍高[7]。

1.4 曝气生物滤池 (Biological Aeratel Filter, BAF) 法

此法是在生物接触氧化法的基础上, 融合饮用水处理过滤工艺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好氧生物膜污水处理工艺。BAF采用一种新型粗糙多孔的粒状滤料, 其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 滤料表面生长有生物膜, 池底提供曝气, 污水流过滤床时, 污染物首先被过滤和吸附, 进而被滤料表面的微生物氧化分解。目前, 曝气生物滤池已从单一工艺逐渐发展成系列综合工艺, 有去除悬浮物、COD、BOD、硝化、脱氮等作用。该工艺具有以下特点:出水水质好;微生物生长在粗糙多孔的滤料表面, 不易流失, 对有毒有害物质有一定适应性, 运行可靠性高, 抗冲击负荷能力强;无污泥膨胀问题。不足之处是需进行反冲洗, 反冲水量较大, 且运行方式复杂[8]。

1.5 膜生物反应器 (Membrance Bioreactor, MBR) 法

此法是近年来开发的污水处理回用新技术, 该技术是将膜分离与传统污水生物处理技术有机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污水处理系统[7]。MBR 由膜过滤取代传统生化处理技术中的二次沉淀池和沙滤池, 利用组件进行固液分离, 截留的污泥回流至生物反应器中, 收集渗透液并回用。MBR 与其他二次生物处理技术相比, 具有出水水质优异、运行效果稳定、致病菌去除彻底、消毒剂投放量低、消毒过程密闭、杜绝二次污染、自动化程度高、占地面积小等优点, 因此非常适用于医院污水的处理及回用。但是MBR 运行费用较高, 且存在膜污染等技术问题, 限制了膜生物反应器的大范围推广[9,10]。

2 物理方法

用于医院污水消毒处理的物理方法主要有紫外线消毒[11], 是目前新兴的医院污水消毒方法之一。紫外线消毒技术是利用特殊设计的高功率、高强度和长寿命的C波段紫外光发生装置产生的强紫外光照射流水, 水中的各种细菌、病毒、寄生虫以及其他病原体受到一定剂量的紫外光辐射后, 发生能量的传递和积累, 使其细胞组织中的DNA中的各种结构键断裂或发生光化学聚合反应, 使之失去复制繁殖能力, 达到消毒杀菌和净化的目的。紫外线消毒法具有杀菌速度快、效果好, 操作简单、费用低等优点。但紫外线消毒对水质要求相对较高, 因此在消毒前需对污水进行一定的深度处理, 使水中悬浮物浓度降低, 以保证良好的透光性。

3 化学方法

3.1 氯消毒法

采用的消毒剂有漂白粉、液氯、次氯酸钠、二氧化氯等。氯消毒法消毒效果可靠, 操作简便, 能有效杀灭细菌等病原体, 具有良好的卫生学效果。

液氯消毒是医院污水消毒中最常用的方式之一。氯 (Cl2) 是一种强氧化剂和广谱杀菌剂, 能有效杀死污水中的细菌和病毒, 并具有持续消毒作用。液氯消毒具有药剂易得、成本较低、工艺简单、技术成熟、操作简单、投量准确、不需要庞大的设备等优点。但氯气有毒, 腐蚀性强, 运行、管理有一定的危险性。

次氯酸钠消毒是利用次氯酸钠溶液或现场制备的次氯酸钠溶液作为消毒剂, 其溶解后产生的次氯酸对水中的病原菌具有良好的杀灭效果, 可对污水进行消毒。

二氧化氯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高效消毒剂, 具有高效、广谱、安全、快速、多功能, 持续时间长等特点, WHO列为A1级消毒剂, 许多发达国家已把二氧化氯用作饮用水消毒剂, 我国近年来也开始用于饮用水和医院污水消毒[12]。二氧化氯作为医院污水消毒剂的特点是:二氧化氯不仅可以杀灭一般细菌, 而且对于细菌芽孢、病毒、藻类、异氧菌、硫酸盐还原菌、真菌等, 均有很好的杀灭作用, 且杀菌性能几乎不受pH值影响, 杀菌效果明显好于液氯。二氧化氯与腐殖质及有机物反应几乎不产生发散性有机卤化物, 不生成并抑制生成有致癌作用的三卤甲烷, 也不与氨及氨基化合物反应, 因此可用于控制藻类、腐败植物和酚类化合物产生的嗅和味问题。但二氧化氯必须现场制备, 且设备应放置于通风处, 以防止操作不当使少量二氧化氯逃逸到空气中对人的呼吸系统造成损害。

在氯化消毒技术中, 由于二氧化氯具有强烈的氧化作用, 不产生有机氯化物, 投放简单方便, 不受pH值影响, 具有广谱、高效的消毒效果, 因此二氧化氯消毒技术已成为一种最具有竞争力的技术, 也是当前医院治理中集环境、生态效益于一体的优选方法。

3.2 臭氧消毒法

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和高效杀菌消毒剂, 它可以与细菌、病毒直接作用, 杀菌效果好, 并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色、臭味和酚氰等有机污染物, 分解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 且受污水pH值和水温的影响较小, 但其设备投资及运行费用较一般消毒方法高, 臭氧发生设备结构复杂, 管理和维护需较高技术水准, 水质的要求也较高, 并且常由于尾气处理不当易造成二次污染。

3.3 电化学法:

电化学法是采用表面涂有钌、铱、铂等贵金属氧化物的网状钛板作阳极, 不锈钢板作阴极, 控制电压30V、电流密度6mA/cm2、水力停留时间为15min、空气流量为40L/h、极水比为1.0的试验条件, 对经过二级处理、生物活性碳过滤的医院污水进行电化学消毒[13]。用电化学消毒方法处理医院污水时无需添加化学药剂, 不影响水质, 研制的网状型电极容易吸附污水中的病菌和病毒, 便于用后清洗。由于该消毒方法简单有效、切实可行、投资运行费用低, 没有二次污染、设备体积小、自动化程度高、易与其他治理技术联用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

3.4 光触媒技术

光触媒技术在消毒杀菌、防污除臭、净化空气以及分解水中有机物等方面都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光触媒是光+触媒 (催化剂) 的合成词;是一种以纳米级二氧化钛为代表的具有催化功能的光半导体材料的总称。二氧化钛光催化作为二氧化氯、臭氧和紫外线水消毒的代用品潜力巨大。据报道, Bischoff研制的二氧化钛光催化装置可以除去水中有机物, 净化污染的地下水, 去除水中污染的挥发性物质、放射性物质, 去除或回收重金属。Mitsunage利用二氧化钛光催化装置在紫外线照射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灭活细菌、破坏毒素与消除水中的气味。如果将光触媒技术应用于医院污水处理中, 不仅可以有效去除医院污水中的化学污染物和放射性物质, 还能达到消毒的目的, 真可谓一举数得, 这是其他污水处理方法不能达到的效果, 其开发及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但光触媒技术对水内容物的消毒机制、消毒净化效果以及影响光触媒因素还需要做进一步研究[14,15,16,17]。

4 我国医院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

为达到WHO关于医院污水排放导则要求, 我国对医院污水处理的管理应严格按照《全国医院污水建设规划》和《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8466-2005) 执行[18]。根据医院性质、污水排放去向, 对医院污水的处理进行分类指导。传染病医疗机构 (包括有传染病房的综合医院) 和结核病医疗机构污水处理必须采用二级处理+消毒工艺或深度处理+消毒工艺;处理出水排入自然水体的县及县以上医院必须采用二级生化处理;处理出水排入城市下水道的综合医院推荐采用二级处理, 对采用一级处理工艺的必须加强处理效果;对于50张床以下综合医院和乡镇卫生院推荐采用简易生化处理, 有条件的可采用二级处理或加强处理效果的一级处理工艺[19,20]。

4.1 提倡生化处理工艺

二级生化处理可以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溶解性有机物和氨氮, 不仅可以使医院污水达标排放, 而且可大幅度降低消毒剂的用量, 减少消毒副产物的产生和对环境的影响。因此, 生化处理工艺对于医院污水处理具有普遍的适用性。但考虑到生化处理的基建投资较高, 对于经济条件较差的医院或污水可排入下游建有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市政下水道的医院, 可选用加强的一级处理工艺。

4.2 加强一级处理的处理效果

对于医院地处下游建有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市政排水管网下水道的区域时推荐使用加强处理效果的一级处理技术。加强一级处理可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 使出水悬浮物达到50~60mg/L, 满足改善医院污水处理的要求, 使消毒剂投加量较为稳定。与生化处理技术相比, 强化的一级处理基建投资相对较低, 一次性投入较少, 容易被采用和推广。

5 结语

医院污水处理技术 篇2

一、医院污水处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医院污水来源及成分复杂,危害性大。来源主要是医院的诊疗室、化验室、病房、洗衣房、X片照相室和手术室等排放的污水。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病原细菌、病毒和化学药剂,具有空间污染、急性传染和潜伏性传染的特征。如果含有病原微生物的医院污水,不经过消毒处理排放进入城市下水管道或环境水体,往往会造成水体的污染,引发各种疾病及传染病,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医院污水的特点决定对其无害化处理是非常严峻的问题:一些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疾病在社会上蔓延,对现有医院污水处理的工艺技术水平及其设施,将是一种严重的考验。近期世界范围内,正在流行的呼吸系统传染疾病--非典型肺炎,对医院污水的无害化处理技术及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非典型肺炎,世界上称之为“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或英文简称SARS。是现今在世界范围内蔓延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我国是受SARS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世界卫生组织通告,从现有材料分析“非典”传染不受地域和人群限制,有可能跨国、跨人群快速蔓延。我国卫生部新近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医院卫生消毒管理的政策和措施,严格控制“SARS”的扩散。但是,从当前医院污水处理的现状来看,我国医院污水大面积的无害化处理势在必行,针对医院污水安全、高效的处理工艺技术研发更是刻不容缓!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清华大学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为主体的--“医院污水安全化新型成套处理工艺”项目的开发,力争在最短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对医院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彻底地把住医院污水这一关,防止和控制“SARS”病原体的蔓延和扩散。

二、现有医院污水处理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当前,众多医院正在全面展开对SARS的防治工作。但是,现有大部分医院污水处理工程实际中,存在相当大的问题,这对控制病原体随污水扩散,防止SARS的疫情蔓延,都是极为不利的:

1.污染物处理效率普遍不高

医院污水的主要水质特征之一为来源及成分复杂,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和化学药剂,具有空间污染、急性传染和潜伏性传染的特征。常规医院污水处理设施在处理过程中,受到技术工艺的制约,主要是活性污泥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少,系统内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反应过程不完全,并且,一些病原微生物易随出水排放、扩散等,使得常规污水处理工艺对医院污水中,对于主要有机、无机污染物,以及病原微生物的处理效率不高。

2.对空气的污染严重

由于医院污水水质特殊,常规好氧生物处理系统无封闭措施,曝气供氧过程产生的气泡扩散形成了大量的气溶胶分子。这些气溶胶大分子表面附着了一些病原微生物,向空气中扩

山东思源水业工程有限公司

散传播,这就为传染性疫病的传播打开了另一条通道。特别是对于类似“SARS”这种高度呼吸道急性传染病蔓延的有效控制,是绝不可取的。

3.对出水消毒效率不高

在医院污水处理过程中,严格控制病原微生物随出水排放,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医院污水处理厂实际运行中存一些问题:现在常用的氯消毒方法毒副作用很大,臭氧、二氧化氯毒副作用较小的消毒剂又由于其高昂的费用,往往由于运行不正常而限制了有效的使用。

三、项目关键技术创新点

1.新型高效膜-生物反应器技术应用

结合相关医院污水处理实际,我们提出以清华大学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为主体的--“新型高效膜-生物反应器”技术的应用,是从理论和技术角度利用该工艺系统内生物保有量大,一体化、高效、占地与投资省、出水水质稳定突出优点。在处理过程中物理、化学及生物化学反应过程完全,大大提高了医院污水中污染物的降解和去除效率。

2.系统基本无污泥排放

“新型高效膜-生物反应器”技术对微生物及大分子物质的的截留效率高,有效控制了出水中微生物的含量。在处理过程中,污泥产生量小,基本无污泥排放。这大大降低了系统外排病原体的数量,极大地减低了其扩散蔓延几率。

3.系统出水的高效UV消毒工艺应用

由于膜生物反应器的出水中不含悬浮物,我们运用清华大学与俄罗斯合作研发的“高效紫外(UV)消毒工艺”技术,对工艺出水及排放气体进行消毒。该工艺与传统的消毒方法相比具有突出优点:高效广谱杀菌,能够在数秒钟内杀死病毒和细菌。无二次污染,不产生副产物。运行安全可靠,操作简单、安全。经济性能优越。运行过程可实现全自动控制。

4.系统全封闭性

系统采用全封闭结构,对排放的气体也进行消毒,消除了气溶胶大分子携带病原微生物对空气的污染,避免了病原微生物的扩散。

5.整体系统实现完全自动化控制

工艺在实现安全、高效处理同时,在系统配套和运行操作上实现了完全自动化控制。

山东思源水业工程提供最新水处理工艺技术及方案。

医院污水处理应用技术 篇3

关键词 肝包虫 残腔处理 并发症

肝包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疾病,术后并发症预防是治疗此病的关键环节[1]。肝包虫内囊摘除术后,大多在肝内遗留外囊残腔,最高可达数千毫升。外囊囊壁为肝纤维结缔组织,特点为壁厚、质韧、无收缩力、不易塌陷。此过程历时数月至10余年不等,容易合并残腔感染、胆瘘,甚至导致肝脓肿、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预防肝包虫术后残腔并发症最为理想的办法是肝包虫囊肿完整切除和肝叶切除术,但是在基层医院手术难度大、风险高,开展较困难。笔者收集整理林西县医院肝包虫病手术治疗病例106例,就术后残腔处理3种常用方法(外囊部分切除残腔引流术、外囊内翻缝合术和大网膜填充空腔术)的应用效果作如下探讨。

资料与方法

本组106例,男69例,女37例;年龄16~54岁,平均35岁,青壮年居多。单房或单纯型78例,母子或多子囊型囊肿28例;合并感染者44例,合并肺包虫者19例;所有病例均经过手术及病理组织学确诊。

方法:常规行肝包虫内囊摘除。残腔处理:68例行部分外囊切除残腔引流术;32例行外囊内翻缝合+外引流术;6例大网膜填塞空腔术。

结 果

肝包虫术后残腔感染13例,源于外囊部分切除残腔引流术后8例、大网膜填塞空腔术后3例、外囊内翻缝合缩小残腔加外引流术后2例。经加强抗炎、充分引流,3~6个月后拔管痊愈;4例发生胆瘘,源于外囊部分切除残腔引流术。经行残腔敞开术,6~9个月后拔管痊愈。所有病例随访1~2年,复发7例,复发率6.6%。其中3例为肝包虫破裂后手术,经二次手术痊愈。

讨 论

肝包虫手术内囊摘除后,如单腔或残腔较小,术中一般可以直视全壁,彻底清除囊内容物,缝扎明显胆瘘的小胆管。若残腔较大,或呈哑铃型,残腔暴露不满意,需仔细擦拭,以防有外囊囊壁皱褶处残留子囊或有胆瘘。观察冲洗液颜色,尽量缝扎可见的胆瘘处小胆管。

我们对3种常用残腔处理方法在基层医院的应用效果进行讨论:①外囊部分切除残腔引流术:切除部分外囊壁,在残腔最低、肝组织最薄之处放置引流管,缝闭外囊。确保引流管引流通畅、固定可靠。术后如果2周内达到引流目的,复查B超排除引流管堵塞后,可以拔管Ⅰ期愈合。若继续引流,合并感染或胆瘘者加强抗炎,保留引流。未合并感染者或少量胆瘘者可带管出院,以上2种均需保留引流数月之久,待造影显示空腔消失,方可拔管。此种传统手术术后残留的外囊并发症可达10.8%~65.8%[2]。本院106例肝包虫术后,68例行此法残腔处理,并发症发生率达17.64%;②外囊内翻缝合术:我院应用此法更为广泛,内囊摘除后,切除部分突出肝表面的外囊囊壁,对较软的囊壁逐层由深而浅壁对壁内翻缝合,以防空腔。需注意:不可强行拉拢缝合,以防撕脱外囊、肝组织,引起出血、胆瘘,尤其对于肝门部要防止损伤血管和肝管;缝合前彻底清洗外囊。在本院106例肝包虫手术后,32例行此法残腔处理,并发症发生6.25%,远远低于外囊部分切除残腔引流术并发症概率。笔者认为对于病程短、外囊囊壁较薄软、无合并症的肝包虫病行外囊内翻缝合术效果较好。大网膜填充空腔术:选择血供良好的大网膜,剪一带蒂网膜瓣填入空腔,网膜起到填充空腔、吸收渗液、粘连囊壁闭塞胆瘘的作用。此法多用于残腔较大、合并感染、渗出较多或囊壁钙化、塌陷困难者。

参考文献

1 梁东,傅振超,张永恒,等.肝细粒棘球蚴病外科治疗术式选择[J].中華肝胆外科杂志,2005,11:494-495.

MBR膜法在医院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篇4

调查显示, 在医疗污水中通常会含有大肠菌群和传染性细菌、病毒等致病性微生物, 化学需氧量为150~350mg/L, 生物需氧量为80~150mg/L, 固体悬浮物在40~120mg/L, 酸碱度为7~8。

学术界按照水质的不同将医疗废水分为三大类:普通生活污水、含有致病菌的临床污水以及放射性污水。三种污水的水量变化并不大, 同时不存在排放规律。其中致病微生物种类杂、数量多是医疗污水最显著的特点。

一、传统加氯消毒工艺的局限

传统的医院污水处理工艺中, 消毒法为主要的方法, 它主要包括物理法消毒和化学法消毒, 这里我们讨论化学法中的氯消毒。氯消毒法的特点是操作方便, 效果可靠, 具有良好的卫生学效果, 但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 例如:对病毒的杀灭效果不够理想;余氯等副产物给水体带来危害性;污水负荷波动对杀菌效果影响较大。

二、运用MBR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医院污水

(一) MBR膜生物反应器概况

MBR膜生物反应器近年来被认为是污水处理和回用工艺中最具有发展前途的工艺之一, 由于膜的高效分离作用, 分离效果远好于传统沉淀池, 处理出水极其清澈, 悬浮物和浊度接近于零, 细菌和病毒被大幅去除, 出水水质优于建设部颁发的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 (CJ25.1-89) , 可以直接作为非饮用市政杂用水。

(二) 与传统消毒法相比的优势

试验研究表明, MBR膜生物反应器能够有效地利用微生物降解和去除水中的COD、BOD5, 杀灭大量细菌和病毒, 再利用泵浦提供的动力和膜的选择通过性过滤悬浮物和水溶性大分子物质, 出水水质清澈, 水质指标如浊度能够降到0.1NTU左右。MBR膜技术能够减少出水中的悬浮物, 降低后续消毒单元消毒剂的投加量 (见表1) , 减少污泥的产生及气溶胶的排放等, 在医院污水处理领域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利用MBR膜对医院污水进行处理, 消毒效果好, 对水中的氨氮具有较高的去除率, 试验研究表明氨氮去除率达到90%以上, 并且MBR膜生物反应器具有较强的抗水负荷冲击的能力。在运行条件复杂的情况下, MBR膜生物反应器去除有机物的能力比活性污泥法更强, 出水水质更为稳定和良好, 能实现水力停留时间和泥龄完全分离。

三、MBR膜在某医院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以西部某三甲中医院为例, 该院于2014年建成, 设计床位1000张, 采用污、废分流制, 产生污水量为500m3/d。

(一) 污水水质及回用标准

该院污水主要为日常工作中产生的一定量的生活污水和一部分医疗冲洗产生的污水。污水水质及回用标准见表2。

(二) 工艺的选择

该院的污水由生活污水和医疗污水组成, 前者有机物含量较高, 后者含有大量的病原体如病毒及寄生虫等。为了将污水回收再利用, 在处理方法上采用接触氧化+消毒+MBR膜分离法。

(三) 主要构筑物

1.预调节曝气池

预调节曝气池可以使污水水质更加均匀, 降低污水水流对排污设备的冲击;对污水进行预曝气处理, 以除去污水中某些气体, 增加污水中的溶解氧, 促进污水中油脂的浮升, 并对污水起助凝作用。

在该院污水处理站的建设中, 采用地埋式池体;曝气池的有效容积设计为245m3, 有效水深3.4m, 水力停留时间为9.8h, 水力负荷为0.06kg BOD5/ (m3·d) 。

2.接触氧化池

接触氧化池是一种以生物挂膜法为主, 兼有活性污泥的生物处理装置, 通过提供氧源, 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吸附降解, 使水质得到净化。其主要优点是接触氧化池的填料骨架替代了活性污泥法中的悬浮性作用, 因此不需要污泥回流, 大大降低了运行管理程序。主体同样采用地埋式建筑, 有效容积设计为152m3, 有效水深4.2m, 水力停留时间为7h, 水力负荷为0.40kg BOD5/ (m3·d) 。

3.混凝沉淀池

混凝沉淀池的核心作用是通过投加混凝剂使污水水体中的悬浮物和颗粒物沉淀。该院采用聚合氯化铝为混凝剂, 聚丙烯酰胺为絮凝剂, 并在混凝沉淀池池底的中央位置安装水体导流管, 按水质控制情况分配水量。池体同样采用地埋式建筑, 有效容积设计为45m3, 有效水深4m, 水力停留时间为2h, 水力负荷为0.74m3/ (m2·h) 。

4.接触消毒池

接触消毒池的主要作用是将消毒剂与污水混合, 进行消毒杀菌。该池有效容积设计为35m3, 水力停留时间为1.5h。

5.MBR膜池

MBR膜池的作用是通过高效的膜分离技术, 将水中微生物截留在MBR膜反应器中, 同时可进行硝化、反硝化, 脱氮效果好。处理后的出水水质可以超过国家一级A类标准, 生物安全性高, 完全可以循环再利用, 而且出水稳定。其设计有效容积为100 m3, 水力停留时间为8h。

(四) 污水处理效果

该院污水站调试成功后, 出水水质稳定, 而且远高于回用水质。

目前该院污水回收利用率达78%, 主要用于夏季中央空调冷却塔补水、冲洗地面、浇花、洗车及其他用水, 大大节省了水资源。

四、结束语

在选择医疗污水处理工艺时, 建议从各医院的实际情况出发, 适当具有前瞻性。MBR膜法虽然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会给医院的管理增加一定难度、提升了成本, 但与传统处理工艺相比, 仍有其独特的优势, 且对污水的回收再利用符合绿色节能的建设趋势。

参考文献

[1]魏钰澎.医疗污水处理工艺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 (15) :2043.

[2]郑祥, 刘巧玲.MBR在医院污水处理领域中的应用分析[J].给水排水, 2008, 34 (10) :78-82.

医院污水处理应用技术 篇5

医院污水是一种低浓度污水,其中含有大量细菌病,病毒和寄生虫卵,必须处理达标才能排入水体,否则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导致传染病流行,危害人民健康.所以排污处理极为重要.对医院污水处理系统安全性和设施的建设与管理受到建设局环保局的高度重视.

作 者:马宝奇  作者单位: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后勤管理处,宁夏,银川,750004 刊 名: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35) 分类号:X7 关键词:医院污水   污水处理  

医院医疗保险的账务处理研究 篇6

【摘 要】 在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双重作用下,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社会大众对医疗保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提高医疗水平,满足社会大众的健康需求,我国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医疗保险制度。随着参保人数的不断增加,医院医保账务处理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如何规避风险、完善医保账务管理体系,成为各定点医院面临的新课题。本文从以上情况出发,分析了目前医院医疗保险账务处理工作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并提出了改善措施,希望能够医保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医院;医疗保险;账务处理;完善对策

社会医疗保险主要由基本医疗保险、企业补充保险、个人补充保险三方面组成,由于层次复杂,医疗保险的管理难度较大。从发展现状来看,目前很多医院的账务处理工作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不仅损害了医院的长期利益,还对我国医保体系的运转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采用更加有效地账务处理手段,推动医保体系的可持续运行。

一、医疗保险账务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财务管理方法不完善

为保证医院财务系统的有效运行,国家专门制定了一些较为完善的医保财务管理制度,但是一些医院并没有严格的执行,导致制度落实不到位。按照规定,医院应该按照自身特点和医保患者的要求,建立相关的财务管理方法,实现医保资金的有效运用,并加强审核和检查的力度,从而促进医院医保财务体系的正常运行。目前,很多医院还缺乏相应的管理意识,没有建立完善的处理、处罚制度,导致违法行为无法真正被杜绝。

2.财务管理结构不完善

随着医保患者人数的逐渐增多,医院医保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越来越大,按照规定,医院应该增设一定的岗位,并提高对相关人员的素质要求,以保证各项工作的高效完成。但是在实际上,很多医院并没有完善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结构,一人身兼数值的现象普遍存在,同时,由于缺乏专门的培训教育,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并没有真正掌握医保财务工作的性质、意义和要求,只是简单的将医保财务与普通财务工作混为一谈,没有发挥自身的管理作用,导致理论与现实脱节,影响医院医保财务体系的正常运行。

3.财务管理体系不健全

很多定点医院的领导人并没有充分重视到医保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没有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导致医保管理体系不健全。在领导层的影响下,基层财务管理员工也没有及时掌握国家关于医院医保财务管理的相关政策和规定,缺乏较深层次的思考,导致工作水平止步不前,无法从根本上实现综合发展。长此以往,一些管理制度难以充分落实,导致各工作环节中的隐患较多,不仅影响了医保患者的正当权益,还对医院的稳定发展、医疗保险制度的推行造成了不良影响。

二、提高医院医疗保险财务处理水平的措施分析

1.加强对财务处理工作的监督

如今医疗保险制度已经在城市和农村被广泛推行,但是从执行力度和效果来看,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根据以上问题,首先,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医疗保险制度,根据医院医保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更加合理的解决方法,贴近实际,促进医院医保财务体系的标准化、程序化,保证参保患者的权益。其次,医保财务管理人员应该明确自身的责任,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理念,通过实践操作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贯彻法律法规,廉洁务实,提高工作水平,促进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运行。最后,加强监督管理,认真核对医院财务收支的明细和相关账目,推动财务工作的透明化,健全相关的监督制度。

2.引进现代化财务管理理念

医院领导层应该改变自身的固有观念,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引进现代化的财务管理理念,加强对医保财务处理方法的重视,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财务管理人员应根据时代的发展要求,客观的评价自身工作水平,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创新,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目前,医疗市场的竞争不断加剧,财务管理人员应该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及时规避可能出现的隐患,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提高市场竞争力。只有转变了管理理念,才能从根本上避免可能出现的财务问题,规范财务管理人员的行为,提高财务处理的整体水平。财务管理人员应该定期更新会计报告,对各项指标和财务信息进行深入分析,以指导医院的其他活动,并为其提供周转资金的支持。

3.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

首先,医院领导层应该提高对医院医保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强对医保管理人员的培训,通过灵活性的宣传和教育,使管理人员认识到医保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从而掌握基本的财务管理知识,提高自身技能水平,促进专业素质的培养。其次,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在完善理论知识结构的同时,注重培养实践能力,提高对相关政策和制度的执行力度,实现理论与实际的有效结合。在聘用财务管理人员时,应该提高标准和要求,选择具有财务会计证等专业证书的人才,注重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在工作中加强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从而从日常工作中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三、结束语

医疗保险制度的推行为普通百姓解决了看病难的问题,医保收入在医院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医保的财务处理工作涉及到医院的资金、人力、设备等资源的分配问题,应该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因此,医院应该充分重视医保财务处理工作,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强监督和审查,不断的提高工作效率,推动医院医保财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昕昱,王晓京,王涤非.公立医院医疗保险费用监管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医院,2013,12(06):57-59.

[2] 王涤非,王晓京,赵博雅等.公立医院医保统筹金回款对账规范化研究[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1,08(11):718-719.

[3] 陈柳燕.做好现行医院结算工作完善医保财务管理[J].低碳世界,2016,07(13):126-127.

[4] 谭帮财,许杰.谈医疗机构与医保结算的账务处理[J].中国卫生經济,2001,11(07):48-49.

作者简介:

医院污水处理应用技术 篇7

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新建门诊综合楼采用了A/O生物接触氧化进行污水处理, 现介绍此工艺在医院的应用情况。

一、A/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特点

A/O生物处理工艺是利用系统中培养的硝化菌及脱氧菌去除污水中含碳有机物、氨氮的污水处理工艺。与经过普通活性污泥法处理后再增加脱氮三级处理系统相比, 基建投资省、运行费用低、电耗低、占地面积小、剩余污泥量较少、污泥沉降性能好、易于脱水及运行稳定。A/O生物处理系统将NO2—N转化成N2, 不会出现NO2-N的积累 (1mg/NO2-N会引起1.14mgCOD值) , 使氨氮的出水指标小于15mg/L。

二、医院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

医疗污水由排污管道经化粪池出来后, 汇总经过一道隔栅, 去除水中较大的悬浮物、漂浮物和带状物, 上清液通过重力自流入调节池调节污水的水量和水质。调节池污水提升进入A级生化池 (缺氧池) 和O级生化池 (好氧池) 进行生化处理, 再经过沉淀池处理与二氧化氯 (ClO2) 消毒而达标排放。

具体流程为:医院用水——细隔栅——调节池——A级生物池——O级生物池——二沉淀——消毒粪池——出水。

三、主要设备及构成

1. 隔栅

隔栅井设置于调节池内污水源进水一端, 设计考虑节约用地和投资。采用在医院排放管路汇集中心和市政主排水管较近的边缘处。隔栅井内设置机隔栅, 拦截去除医院污水中较大的悬浮物固体, 保护水泵后管路系统不被堵塞。

2. 调节池

通过调节池设置, 充分平衡水质、水量, 使污水能比较均匀进入后续处理单元, 提高整个系统的抗冲击性能, 减少处理单元的设计规模。有利于降低运行成本和水质波动带来的影响。在调节池内设置潜水搅拌泵, 起到均衡水质防止沉淀的作用。并设置液位自动控制装置, 水泵将根据液位自动开启。调节池设计水力停留时间8小时, 有效容积240m3, 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池内设2台潜水排污泵, 一用一备。

3. 缺氧池 (A级生物池)

缺氧池可利用回流的混合液中带入的硝酸盐和进水中的有机物碳源进行反硝化, 使进水中NO2、NO3还原成N2达到脱氧作用, 有效去除有机物和降解氨氮值。

4. 生物接触氧化池 (O级生物池)

污水经缺氧池处理后, 自流进入接触氧化池。接触氧化是一种生物膜法为主, 兼有活性泥的生物处理装置。通过提供氧源, 污水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吸附、降解, 使水质得到净化。

接触氧化时间5小时, 用高比表面积的弹性填料, 比表面积近600m2/m3, 填充率70%, 在设计面积负荷时, 应考虑冬天气温很低的情况下有较好的处理效率。填料使用寿命8年, 池内氧气由罗茨鼓风机提供。气水比为15∶1, 胶膜爆气头, 微气孔爆气。该装置不会出现堵塞现象, 具有爆气孔小、氧利用率高等优点。极少量悬浮性的活性污泥不会产生膨胀, 关键做好初期填料层的生物培养与落床。

5. 沉淀池

进行固液分离去除生化池中剥落下来的生物膜和悬浮污泥, 使污水真正净化。设计为竖流式沉淀池, 其污泥降解效果好。采用三角堰出水, 运行稳定。污泥采用污泥泵定时排至污泥池, 并设污泥回流装置。部分污泥回流采用A级生物处理池进行硝化和反硝化, 减少了污泥的生成, 利于污水中氨氮的去除。

6. 消毒池

有效消毒停留时间为90分钟以上, 消毒剂为ClO2, 配二氧化氯发生器HB-1000, 消毒剂发生量为1000g/H, 消毒剂投加量20-30g/T。二氧化氯 (ClO2) 是一种强化剂, 在常温下带有辛辣气味的黄绿色气体, 易溶于水形成黄绿色溶液, 溶解度为107.9g/L, 不但具有高效广谱的杀菌性能, 还能有效去除水中的藻类、浮游生物、Ft、MN、CN、无机物、酚类、病殖质等。

消毒池设备主要组成为二氧化氯消毒发生器、溶药箱、储药箱等。药剂溶药箱、储药箱的溶积按一天制备两次设计, 且备用一个储药箱。本套设备具有独立的控制柜, 有效氯产生量为1000g/H, 药液通过重力投加方式投加进入消毒池中, 采用U型PVC管连接。设备进水由自来水管道系统提供。

7. 污泥池

由二沉淀池下来的污泥进入污泥池, 污泥池内设有污泥消化系统, 绝大部分有机污泥可得到消化, 污泥池上清液回流至调节池。

8. 风机房

风机房单独设置, 内装2台罗茨鼓风机一用一备, 均用消音器降低噪声, 用塑胶避震垫防震, 使用寿命20年以上, 运行时噪声低于60分贝, 减少噪声污染。

四、结论

本工程为了考虑遵照环保、节能、降耗、减排的原则, 采取了埋地式、上部种植绿化, 处理过程溢出臭气通过设置排气管引至工程高层屋顶高空排放。污水处理装置投入运行后, 最大可削减污物估算量为:CODCR=68T/年;BOD5=58T/年;减少污泥的清掏和人员的配备。同时, 处理后的污水。我院采取了部分回收水箱进行浇灌花草二次利用。全年节约用水600T。经过多年使用, 整体工艺质量可靠, 排放达标, 安全耐用, 投入较小。

摘要:运用A/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医院污水, 经实践证明, 整体工艺具备质量可靠、排放达标、安全耐用、投入较少等特点。

医院洁净区域防渗水处理技术探讨 篇8

一、渗水原因

医院的洁净区域包括ICU、供应室、药物配置中心、手术室等重要部位。在净化工程施工阶段, 洁净区域防渗水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竣工时设计要求的洁净度等级和投入运行后医院后勤基建保障维修工作。

(一) 淋浴间使用频率高、时间长

大量的手术决定了术前、术后都要求医护人员做好淋浴更衣, 因此淋浴间使用频率高、时间长、人次多, 期以来一直是基建报修、维修的重点部位。

(二) 忽略了轻质隔墙底部的防渗水处理

洁净区域多由净化工程公司设计和施工, 属于二次装修。为保证施工质量、工期, 轻质隔墙往往采用轻钢龙骨加铝塑板饰面及密封胶嵌缝的施工工艺, 忽略了轻质隔墙底部的防渗水处理。我们曾凿开轻质隔墙底部墙砖, 发现由于未将粉刷与地梁阴角密实, 造成卫生间淋浴水穿透墙地砖阴角缝, 渗透过墙身弥散至更衣室柱角位置下渗, 造成楼下中心药房长期漏水。

(三) 特有的建筑布局和结构

从结构受力考虑, 结构工程师在设计中采用大量大断面的框架梁受力, 即把梁高的一部分做到楼板的上方, 从而在楼板上下部都出现梁断面, 通俗讲就是出现反挑梁 (又称反梁) 。净化工程公司在施工阶段, 为保证楼地坪标高的一致, 就要对反梁造成的落深区进行回填, 由于一般施工单位都以建筑垃圾作为回填材料, 例如碎砖、杂块等, 在回填后看似填实, 实则空间结构松散。另一方面, 施工人员未有效做好回填层的防渗处理, 造成卫生间位置下的回填层含水率高, 通过穿越楼板的地漏排水套管或直接由因土建时预留套管位置不对而废弃的预留洞, 下渗至吊顶内, 造成吊顶龙骨锈蚀、石膏板受潮霉烂, 甚至出现吊顶饰面板脱落损坏的情况。

(四) 施工中的问题

施工单位在对卫生间部位的隔墙进行施工中未考虑墙体底部的防渗水处理。正常工艺下应有刚性或柔性止水带施工工艺。其次, 地砖铺贴有干贴和湿贴两种工艺。干贴平整度好、空鼓率低、施工效率高, 因此非卫生间区域平时地砖表面无长时间积水, 可采用干贴工艺。而卫生间地砖长期处于潮湿、不通风环境, 且与回填层界面的处理不慎会导致污水积存, 久而久之使得混凝土疏松剥离, 出现地砖空鼓现象, 表面看似平整, 实则抗渗效果差。另一方面, 防水层与回填层表面没有良好的结合界面, 装饰工人在进行地砖铺贴的施工中, 材料的堆放、人员的走动, 都可能破坏已完工的防水层。

二、防渗水处理技术探讨

针对上述原因, 医院基建科专业工程师要具备一定的专业判断力, 做到施工前期提要求, 日常维修靠判断。对洁净区域的防水施工监管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把关。

(一) 在设计交底阶段, 组织施工单位参加设计交底, 对容易忽略的且在建筑物维护运行中经常发生渗水的部位、区域提出质量要求

要求施工单位制订切实可行的施工预案、质量控制措施。v在涉及防水施工的验收中, 要求施工人员出具工序交接记录、监理单位出具完整的旁站监督记录。一般情况下施工单位在防水施工过程中往往强调24小时存水试验, 以证明防水施工的质量, 而忽略了后续施工作业对防水层可能造成的破坏。在真实环境中, 水源往往是通过地砖表面突破防水层下渗, 所以医院基建项目技术负责人有必要通过前期提要求和施工中间验收两步骤进行质量预控, 在确保上下道工序质量合格的前提下, 对重点部位地砖面进行存水试验, 以验证施工的最终质量。

(二) 在施工阶段, 要求施工单位落实工序的自检自验, 强调工序互检交接

尤其对轻质隔墙铺贴墙砖后, 更应在其背面封板前, 通过强光手电筒或蛇管内窥镜检查底部阴角线是否存在缝隙。对于框架梁高出楼板面形成的落深区, 在楼板顶应检查预留套管孔洞防水处理质量, 杜绝现浇楼板这最后一道防线的渗水。其次在回填层上部浇筑8cm~10cm细石混凝土找平, 铁板紧光抹面, 这样可确保水源即使突破地砖下的防水层也不能下渗, 日常检查维修时则可通过“看、摸、敲、照”的方法发现空鼓地砖, 以确认此处因长期泡水而出现水泥与地砖的结合酥松剥离的情况。第三, 在细石混凝土找平层上部以水不漏打底, 配以JS防水涂料做防水层, 此防水层要求加强成品保护避免损坏。最后以湿贴法铺贴地砖、嵌缝。湿贴法的最大优点是可以长期保证地砖和防水层结合面的质量, 不易出现地砖空鼓。另外, 公共淋浴位可将地漏位置的地砖铺贴成集水状的漏斗形, 浴位之间设置挡水条做分隔, 地砖与底部墙砖结合部抬高0.5cm, 做成类似散水坡形状, 既保证了结合部地砖与原地坪地砖不存在接缝, 也保证了淋浴飞溅的水流至结合部阴角后随地砖坡度集水至地漏, 确保了地坪表面水源无法聚集, 也确保了地漏排水的顺畅。

(三) 日常报修维修大多是受渗水影响的末端, 这造成了大多数渗水维修都是治标不治本

推敲猜测估计往往与实际情况大相径庭, 这就要求医院基建管理在维修前要探明渗水源头, 做到有的放矢。

首先, 要对建筑物框架结构图上下两层同一位置进行比对, 找出平面位置对应的柱、梁、板, 确定其断面尺寸和尺寸关系。核对二次装修竣工图功能布局和水电隐蔽管线走向, 确定渗水源头范围。

其次, 渗水源头范围检查。检查模式是水木机维修班组通过上人孔攀爬至吊顶内, 需要注意上人吊顶一次上人不宜超过两个, 强光手电筒目测检查, 有些情况下会造成有经验的维修人员得不到正确的检测数据, 存在检查盲区, 所以有条件的单位可使维修班组配备3m~5m内的蛇管内窥镜, 检查过程中只需两人配合工作, 一人用蛇管引导检测范围, 一人操作显示屏检测筛查、拍照, 无需拆除装饰面板, 就可完成渗水源头范围的检查。如果是墙体饰面板易拆装复原, 则可选择代表性部位拆解检查, 例如瓷砖墙面可凿除表面瓷砖, 铝塑板墙面可拆解铝塑板贴面, 拆解时要注意墙体内的水电管线, 有电源插座的拆解位置要对电源火线做绝缘包裹。渗水维修实施中, 涉及工种、材料、工序较多, 要合理调度通力协作, 保证每道工序的质量。对于地坪的渗水处理可参照施工阶段的施工工艺流程, 而轻质隔墙底部与地砖结合部的渗水处理可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处理。一般工序为水不漏阴角线嵌缝密实, 裁剪土工布折成90°直角粘贴墙地坪结合部之间, 上下翻边各20cm~30cm, 基底晾干至80%左右刷涂JS防水涂料, 最后在上部铺贴墙砖。这里还有两处小细节需要注意, 地坪有挡水条的一头与墙结合部要用水不漏堵死, 墙砖在挡水条位置做相应切割形状;结合部地砖需做散水坡状抬高, 保证结合部阴角线的上移, 起到很好的止水、挡水、疏水效果。

最后, 对维修部位要有反馈管理措施。定期检查巡视受渗水影响末端, 总结防渗维修经验、资料, 做好相应记录。

三、结束语

时至今日, 医院发展规划趋向立体空间布局, 新建高层建筑物往往兼顾会议报告、净化层流、标准病区、地下供配电等一系列功能。系统管线集成多、楼层面积大、用房布局结构流程复杂, 给医院基建职能管理提出了新要求。如何在不增加人手的情况下肩负起保障医院正常运行的重任, 就要求基建管理者在专业技术方面有新思维、新探索。防渗水处理作为基建日常维修的一个较普及、较突出问题, 对其进行妥善处理有利于医技临床科室有个良好的诊疗环境, 同时也是医院节约后勤保障运行开支的一个途径。

摘要:医院洁净区域作为有净化等级要求的密闭区域, 一直以来都是医院基建维修的难点。尤其是墙体、吊顶、地坪内渗水漏水的检查、维修存在很多盲区。文章通过对渗水原因的4项分析, 找出医院洁净区域渗水的原因, 并论述了相应的技术处理方案, 旨在为医院基建管理提出新思路, 共同为医院高效率、低成本运行提供新举措。

医院污水处理应用技术 篇9

1物联网概念

1.1 物联网技术概念

所谓物联网 (Internet of Things, IOT) , 简而言之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即按照约定的协议, 通过射频识别 (RFID) 、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 将物体与互联网连接起来, 进行信息交换与通讯, 以实现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概念。其由全球产品电子代码 (EPC) 、射频识别系统以及信息网络系统三大部分组成[1]。

1.2 物联网技术引入医疗污水处置监管中的可行性

物联网作为新兴高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已广泛应用于对水体的环境监测中, 比如无锡太湖流域水环境信息共享平台, 通过21个湖体监测点位和太湖蓝藻遥感预警监测, 实现流域水环境全方位、一体化监控。又如, 宝钢总厂将物联网新技术引入污水处理监测后, 克服了原有系统传输距离短, 中心与站点只能逐个联系的弱点, 使监控中心同时与所有站点联系, 并自动提示报警信息成为可能。在上海, 随着物联网中心的建立, 沪上多家公司可提供多样化的产品方案供选择, 如聚美公司的水质量监测系统, 能够对排污口污水的余氯、pH值、DO、温度、电导和排污流量等13项指标进行实时监控。

2医院污水处置监管现状

2.1 医院污水处置不当的危害

医院污水来源及成分复杂, 特别是传染病区产生的污水, 含有大量的细菌、病毒、虫卵等致病病原体, 若排入城市水体危害性很大。因此, 国家相关部门要求医疗机构的所有废水必须处理后才能排放。目前, 一般的处理方式是在废水中投入含氯消毒剂将病原体杀灭, 显然, 消毒剂的供应量必须恰当, 供应量不足, 污水消毒不彻底, 各类病原体进入城市水体, 将引发疾病, 如1988年受水体中甲肝病毒污染的毛蚶, 引发了上海甲型黄疸性肝炎爆发流行。反之, 供应量过大, 氯消毒剂会与污水中的有机物发生反应生成具有致癌性的有机氯化物, 和水中过高的余氯一起严重危害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故对医院污水排放的余氯应当严格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水质的污染是被动的, 污染的过程是不可逆的, 当污染达到一定程度时, 治理起来就会非常困难, 治理的效果往往是事倍功半。因此, 迫切需要加强医疗机构污水处置监管。

2.2 医院污水处置监管面对的难题

目前, 各医疗机构为检验含氯消毒剂的投放量是否恰当, 通过雇佣工人以余氯比色计或者试纸检测水中剩余氯的含量来判断, 余氯检测通常是通过手工进行, 每天进行2次, 难以实时监控全天水中余氯的连续变化情况。另一方面, 卫生监督部门在医疗机构污水处理的监管中执法手段不先进, 对医疗机构的日常余氯监测工作开展情况只能通过查看工人手写记录的余氯值, 资料真实性有赖于工人的自觉性与仪器的准确性;同时, 监督员还要承担污水余氯量的抽查工作, 爬上污水池入口进行人工取水、人工检测, 不仅耗时费力, 而且监测数据极不稳定, 很难做到准确判断。所以对医疗机构污水排放情况的监控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 也一直是卫生监督工作的难点。

2.3 医院污水处置监管中引入物联网技术的必要性

鉴于当今社会经济成分的多样性, 人工监察已跟不上时代的要求, 卫生执法期待着有更多智能化手段投入运用, 物联网的引入将可有效地解决上述难题, 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物联网, 可对污水中需监控指标进行智能化识别和连续监测。凭借强大稳定的移动网络支撑, 各监测点医疗污水排放时间、排放量以及排放时水中余氯值等数据能及时传送到卫生监督部门, 可以实现远距离全天候有效监控, 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 还可提高监管效率和执法的科学性、公正性。

3医院污水自动监测报警与智能识别系统初探

3.1 系统介绍

本研究设想, 应用最先进的物联网技术, 建立一套软硬件结合的污水自动监测报警与智能识别系统, 该系统对全区医疗机构污水池出水口的污水进行自动监测, 将数据汇总到中心控制室, 对污水中余氯等组分进行智能识别, 并设置异常报警功能, 同时, 该系统还能通过绘制污水排放量曲线图、余氯含量变化曲线图等24h掌握各医疗机构污水处置情况, 对各医疗机构提出污水处置的合理化建议。届时, 对全区中大规模医疗机构的污水池“巡视”一遍, 可能只需要几秒钟, 而且, 以当前的物联网技术发展水平, 设计这套系统简单可行, 运行稳定, 应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3.2 详细设计

3.2.1 网络基本结构:

在需要实时监控的医疗机构的污水池出水口设置监测点, 安装RFID (射频识别) 传感器, 对污水中的余氯含量、排水量等指标进行数据采集, 并通过无线传输将现场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 由监控中心实现对排水量、余氯含量等指标的自动监测, 网络构成详见图1。

3.2.2 软件系统组成:

整个系统将由传感器自动识别并收集排水时间、排水量以及水中余氯信息, 由RFID天线以电磁波形式把前端射频信号功率接收或辐射出去, 集中传送到汇聚节点, 汇聚节点又把数据通过主控网络传回信号转换器, 最后通过接口程序传回上位机。每个传感器有个地址编码, 进行比较后, 如果监测实际余氯数据高于设定范围值就发出报警, 系统组成详见图2。

3.2.3 功能模块:

数据处理主要是想通过把传感器测得的污水排放时间、排放量, 以及余氯含量数据传送到监控中心的数据库里, 然后软件系统把实时数据进行处理和显示。该系统包括以下三个功能模块: (1) 信息设置模块:能根据每个监测点的污水处理池级别、是否收治传染病人等情况区别设定各监测指标的限定范围、数据采集时间等; (2) 实时数据模块:该模块显示当前各监测点的实时数据, 该模块还执行超限报警, 将测得的信息和已经建立好的限值进行对比, 如果其值偏离或者与正常的不符合, 马上向监督员发出报警信息; (3) 历史数据统计模块:这个模块里可以选择查看每个监测点1d、1个月或者1年的统计数据, 绘制污水时间、排放量, 水中余氯值变化的曲线图, 可以监督并帮助指导医疗机构调整投药量、投药时间等, 使得污水中的余氯始终维持在限定范围内, 详见图3。

4结语

由于废水中成分较为复杂, 造成检测余氯成分的传感器易损坏, 例如现有的 CDE CLO2型传感器认可的使用寿命只有一年, 需要每年更换, 而不能一劳永逸。另外, 物联网技术作为一种新生的智能化管理网络, 相对于一般的信息化管理网络, 存在造价贵, 维护成本高的问题, 以致一些医疗机构不乐于接受, 特别是在一些效益差的民办盈利性医疗机构内进行推广存在难度。但目前随着电子自动化产业的迅速发展与进步, 促使传感器技术, 特别是智能传感器技术日趋活跃, 而物联网体系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也正越来越广泛[3]。

随着相关产品产业化水平提高, 成本下降, 产品稳定性增强, 相信未来物联网技术在卫生监督各个领域将大有可为。

关键词:物联网,医疗污水监管,信息技术

参考文献

[1]陈春妍、曹剑锋.物联网:概念、发展路线及关键技术[J].卫生政策研究进展, 2010, 3 (8) :1.

[2]李子华, 王沄, 汪健翔, 等.以绒猴为模型验证上海市1988年污染毛蚶中甲肝病毒的传染性[J].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1992, 19 (2) :129-134.

医院手术教学片制作要求与技术处理 篇10

随着流媒体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医院制作手术教学片已不是什么难题。不少医院在手术间安装了医疗示教系统,使疑难手术、常规教学手术、创新手术实现同步直播,用于教学、观摩和交流。手术教学片的制作不同于新闻、专题或娱乐视频,具有科学、严谨、教学、学术等特点。因此,制作手术教学片不但在脚本结构上要求高,而且在设计制作上运用视频图像、文字、色彩、音乐等多种元素,用三维的表现方法,通过编辑、后期软件,将这些材料和元素进行合成,最终形成一部完整的教学片。

1 教学片的总体要求

1.1 科学严谨,结构合理

手术教学片是帮助学生、实习及进修医生在不到手术现场的情况下仍能观看手术的实况,避免了众人围观手术现象。同时,可作为学术交流让更多的同行借鉴和指导。因此,要以高标准、高占位、高质量对待教学片的每一个制作环节,即科学精炼、结构严谨、重点突出、表述准确,并注重动画模拟、模型演示等后期技术处理,达到真实、形象的效果。

1.2 突出特色,不断创新

每个医院都有自己的特色技术,抓住与相同手术不同的特点,比如术式的改良、路径的突破,这样所筛选手术教学片的特色就凸显出来。此外,要选择具有前沿性质的手术作为示范教学片,如介入诊疗技术、微创技术等。操作者要选择有一定影响的临床一线资深专家,使教学片具有权威性。

1.3 医生参与,层次清晰

以往,手术教学片的制作依附于音像出版社、医学院校、电视台,制作技术上尚可,但脱离了临床,忽略了手术医生与教学片制作的互动。医生参与录制,由于其深知实习学生、进修医生以及继续医学教育的知识所需,明白手术如何达到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最终有助于支持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2 教学片的技术要求

2.1 脚本结构

教学片的总体内容部署,必须提前撰写,这样为拍摄提供顺序,为后期制作提供标准。具体内容应包括:(1)术者基本情况简介,包括学术职务、职称、在国内外专业学术的地位等;(2)手术适应与禁忌症,常规手术要参照《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创新手术要简明扼要列出;(3)解剖要点提示,重点显示手术设计的主要脏器、神经、血管等位置的相互关系;(4)麻醉、体位与切口;(5)手术步骤与方法,这是整个教学片的关键技术,按照手术展开的步骤为顺序,不得遗漏,尤其是关键部位要重点显示;(6)手术技巧与创新,要从问题入手,说明与传统手术方式的区别;(7)手术失误防范,突出防范要领和方法;(8)术后处理要点,提出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后遗症以及防范对策。

2.2 录制技巧

手术医疗示教系统可根据医院自身条件进行安装,中等医院安装一套即可,需要录制的手术提前通知麻醉科给予安排。我们在手术间顶端安装一台带广角镜头的彩色半球摄像机,作为手术室全景摄像;无影灯上安装一台摇臂带云台广角镜头的彩色摄像机,作为手术特写摄像,摇臂根据手术部位随机调整;同时,还需准备一台移动高清数字摄像机,由专业摄像人员操作,专门录制摇臂无法切入到的手术深部位置。录制时,为了不影响正常手术,又保证手术画面干净,必须设导演一名,根据手术脚本,随时提醒操作者暴露重点部位、神经、脏器、血管等,创新手术要突出技巧和方法,并保持手术视野干净,避免血腥纱布、器械、操作者上肢遮挡画面。

2.3 数据传输

手术教学片对影像细节要求很高,所以,对网络宽带的要求也很高。安装网络示教系统时,要选择高码流、大数据量的应用信息传输。教学片的数据传输采用实时视频服务器,它是由视频采集卡、PC机、SkyVio视频示教系统软件共同完成,主要功能是完成流媒体的采集、编码、存放、控制和发布,并以单播和组播发布方式。手术全过程通过手术视频信号和控制信号接入矩阵主机。教学片是后期配音,语音信息不重要。只需将全程录制的视频信息准确传输到视频服务器,由服务器完成数据处理和管理工作。录制开始时,一定要提前设定数据保存。

2.4 制作技术

教学片不能采用讲授直录型,也就是课堂讲授的方式。视频要求图像清晰稳定、色彩还原良好;解说语言准确、流畅、简练;为保证图像质量,视频资料原则上要求是广播级母带,全片要做到视频、音频同步播放,声画到位。

2.4.1 视频信号与画面质量。

画面要主体突出、构图合理、图像中心位置正确、组接流畅;可根据内容运用动画和特技,但不易过多,恰到好处,能充分体现被摄影对象的主体感和质感。注意视频和画像的同步稳定性,全片控制磁迹要连续同步;视频图像确保无抖动、扭曲、跳跃、虚幻等现象。此外,图像色彩要清晰,达到500线以上,图像的信噪比不低于46dB,无明显杂波。

2.4.2 音频信号与音效质量。

音频信号不能失真,无重音、抹音不净和过冲,达到音量和音调协调统一。对于解说声,要求播音员声线浑厚、清亮,解说不易太快,以满足后期分解剪辑。同时,解说声、同期声、效果声、音乐声有机结合,音量电平比例合适,声画同步相辅。录音轨迹分声道,分布为解说声道和背景音乐声道。背景音乐以轻音乐为好,音量设置不易过高,否则会影响解说。

2.4.3 字幕要求。

教学片出现的字幕,要求大气饱满,字体、字型上统一,尽量少用效果,尤其忌讳字体在屏幕上飞来飞去,花里胡梢;计量单位、名词、术语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注意整体画面的结构,最好画面汉字不超过5行,每行不超过20个汉字;西文不超过8行,每行不超过40个字符。字间距以标准为主,行间距不易太窄,避免拥挤。此外,字体颜色和背景有区别,但反差不易过大,字幕停留时间要恰当。

2.5 剪辑结构

手术教学片一般分为四部分,片头、片名、手术操作视频和结尾。其中手术操作视频是教学片的主要内容,包括操作者简介、适应症与禁忌症、解剖要点、麻醉体位和切口、手术步骤与方法、手术技巧、创新点、手术防范、术后处理。编辑时,要根据上述结构进行剪辑,教学片时长可根据内容而定,但总体不能超过45min,并注意轻重缓急,如手术步骤是整个教学片的关键,时长要有一定的保证。而操作者简介不易过长,挑选术者在专业学术上的闪光点,一般不要超过1min。

2.6 存储形式

教学片后期完成后,可存储特定服务器,在局域网实施视频点播,这种形式帧和信号衰减小,视频画面清晰效果好。再就是制作DVD光盘,其优点是不受地域限制,便于广泛交流。

3 结语

制作手术教学片是一种新型的临床教学方法,由于不受时间、任务、地点的限制,可实施网络视频点播或以光盘为媒介,可起到广泛学术交流、创新学习的目的。弥补医学生无法现场观摩,却不影响了解手术全过程的目的,从根本上解决了医务人员的临床教学与日常工作之间的矛盾。

参考文献

[1]卢敬泰,晏春.医院网络示教信息系统应用模式与前景[J].医疗卫生装备,2007,28(12):42-44.

[2]冯天亮,陈力,等.基于流媒体技术的多路手术直播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数字医学,2009,4(1):66-69.

[3]关娟,王守卫.论教师自制电视教学片的现实意义和可行性[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5,19(6):422-424.

[4]刘蔚民.分镜头脚本的编写及在编制教学片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3,17(5):279-280.

[5]黄幼田,李辰成.运用非线性编辑系统制作医学示范教学片[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2,16(6):380-382.

[6]郭学谦,许莉莉,张智河.多媒体课件中图像素材的制作与处理[J].中国医疗设备,2008(5):39-40.

[7]潘新华,郭天泉,谭珂.大规模多路并发的数字化手术示教系统设计[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0,24(2):179-182.

[8]戴黎阳,曾凡,康运生.流媒体网络现场直播系统的开发与实际应用[J].重庆医学,2007(23):35-36.

[9]尚俊兰.基于Windows Media的流媒体课件系统研究与开发[D].天津:天津大学,2006.

[10]项国雄,等.多媒体课件设计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上一篇:民营企业发展模式比较下一篇:成本控制新理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