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寒潮气候特征分析

2023-01-01

山西地处东经110°14′~114°33′, 北纬34°34′~40°44′, 境内总面积156 700km2。山西是典型的为黄土广泛覆盖的山地高原, 山地丘陵就占到全省总面积的4/5, 地势东北高西南低, 东西窄南北长。四季鲜明, 其中冬季时间比较长, 且常常伴随着大风、降雨降雪、寒潮等强对流天气。

寒潮是一种大型天气过程, 往往会造成沿途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大风和风雪天气, 由寒潮引发的大风、霜冻、雪灾、雨凇等灾害对农业、交通、电力、航海、以及人们健康都有很大的影响。山西北部常常受到寒潮大风的影响, 寒潮大风主要是偏北大风, 风力通常为5~6级, 当冷空气强盛或地面低压强烈发展时, 风力可达7~8级, 瞬时风力会更大;山西中部和东南部主要受到霜冻、雨夹雪、大雪的影响。

1 寒潮实录

2016年11月21日至24日, 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受寒潮影响, 将自北向南先后出现大范围大风降温天气, 平均气温将普遍下降6℃~10℃, 其中, 山西北部伴有4~6级偏北风, 山西东南部和中部偏南地区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雪, 新增积雪深度2~5cm, 局地可达8cm以上。中央气象台将寒潮蓝色预警升级到橙色预警。

依据国标GB/T20484-2006《冷空气等级》, 针对寒潮预警划分了四个等级, 分别为寒潮蓝色预警、寒潮黄色预警信号、寒潮橙色预警信号以及寒潮红色预警信号, 这四个等级中蓝色等级最低, 红色等级最高。我们通常见到的蓝色预警信号表明48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8℃以上, 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 陆地平均风力可达5级以上;或者已经下降8℃以上, 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 平均风力达5级以上, 并可能持续。

2 山西寒潮特征

2.1 季节特征

对山西全省十几个气象站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 近四十年来, 经过山西的寒潮季节特征分明, 冬季和春季经常发生, 且冬季出现的平均次数在四个季节里最多, 主要诱因来自于北方大陆强冷空气活跃度提升, 且气压较高, 而且春、冬季日照辐射渐短, 所以很容易形成寒潮或者强寒潮。有资料记载至今, 24小时寒潮最早侵入山西境内是在九月中旬, 最晚结束的时间是在五月中旬, 最大降温幅度达到18℃左右。

2.2 地域特征

总览整个山西地区, 24h寒潮的空间分布从图2中可以清楚看到, 平原地区要多于山区, 晋西北发生寒潮的次数明显多于晋东南地区。晋中部的襄垣县发生的寒潮最多, 其次是晋西北部的沁源县, 而晋东南地区的城市较少遭受寒潮侵袭。这种现象主要受到地形影响, 襄垣县位于晋中, 太行山脉西边的一个狭长山谷之中, 冷空气多来自西北方向, 所以贯穿整个峡谷地带, 地形起到一个聚风作用, 反而叠加了寒潮威力。反观寒潮的出现较少的晋东南地区, 地质情况是一个石灰岩山区, 地处太行山南部, 西北地区地势高, 形成一道屏障, 保护晋西南城市较少遭受寒潮侵袭, 即使遭遇寒潮, 其预警等级相较于其他地方也不会太高。

2.3 周期特征

入境山西的寒潮的周期特征较为明显, 可以大致分为:活跃期-平稳波动期-活跃期-平稳波动期, 一个周期大约是7~9年。从更为宏观的角度来看, 大约20年是一个寒潮结束期, 也可以说是一个开始期。上一个寒潮沉寂期在1995年到2007年左右, 按照寒潮运行规律, 今后10年左右应处于一个沉寂期间。

2.4 气候转暖情况下寒潮特征

全球平均气温在近十几年中不断升高, 寒潮总次数也是逐渐减少, 与平均温度呈现负相关性。根据历年数据, 可知侵袭山西省的寒潮次数正以每10年减少3次在逐年递减, 预计随着气温不断升高, 寒潮次数和强度也会加速降低, 然而这不是说寒潮威胁可以消除, 寒潮到来会给农作物、交通、电力造成危害, 还会引发气管炎、心脑血管疾病等。

结束语

山西省遭受寒潮侵袭一般发生在冬季和春季, 冬季寒潮出现的次数更多, 夏秋季较少。由于地理地势的原因, 晋西北地区寒潮次数和强度都要多于晋东南地区, 寒潮发生也存在周期性, 活跃期和平稳期交替发生, 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 寒潮次数和强度也在缓慢变化着, 但这并不能说其危害会降低, 我们要时刻预防寒潮所带来的灾害和次生灾害。

摘要:通过对2016年11月21日至24日山西省出现的一次强寒潮天气的分析, 寻找到此次寒潮出现的原因以及寒潮出现的特征, 以及随着全球气候转暖, 对寒潮到来的时间和力度进行分析。

关键词:山西省,寒潮,特征

参考文献

[1] 王正旺, 赵桂香, 张瑞庭, 等.山西东南部地区近40年寒潮气候特征分析[D].自然灾害学报, 2010, (06) :55-60.

[2] 褚红瑞, 王咏梅, 范艳琴, 等.1961-2010年山西省寒潮的气候特征与可能成因[J].科技与创新, 2014, (08) :136-139.

上一篇:探讨适宜体位在分娩时的临床意义下一篇:基于网络营销理念提升电子政务影响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