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报告会程序范文

2022-06-08

报告具有汇报性、陈述性的特点,只有按照报告的格式,正确编写报告,报告才能发挥出它的作用。那么在写报告的时候,应该如何写才能突出的重要性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书报告会程序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读书报告会程序范文

读书月启动仪式程序

新源县第二中学首届“读书月”活动启动仪式

策划方案

一、主题:品味书香、传承文明、从我做起

二、时间:2014年5月19日周一升旗仪式后进行。

三、地点:新源二中中心广场升旗台前。

四、邀请嘉宾:陈启平、唐卓夫、李福龙、谢玲玲、周晓霞、何平。

五、活动流程:

(一)主持人开场白及介绍嘉宾。

(二)李福龙副校长致辞。

(三)介绍“读书月”系列活动具体内容:

新源县文化体育广播影视局于今年4月至6月底开展全民读书月活动。为了使这项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下去,根据县教育局的工作安排,我校结合教育教学实际,确定以下具体事项。

1、完成读书问卷调查并作出总结和建议。

2、依据师生实际阅读情况推荐阅读书目。

3、高一高二各班开展“献一本看百本”活动,建立班级小书库。

4、图书馆阅览室完成相关准备工作,面向全体学生开设阅读课。

5、团委安排各班设计以“最是书香能致远”为主题的黑板报。

6、高一高二各班召开以“我的读书故事”为主题的班会交流活动。

7、倡议全体师生长期坚持写读书笔记,每学期评选优秀笔记。

8、每位同学至少完成一篇有真情实感的读书心得并评选优秀作品。

9、演讲社组织读书主题的演讲比赛。

10、学期末召开读书表彰会暨总结会。

(四)援疆教师何平宣读“每天阅读一小时”倡议书。

(五)学生代表高二(1)班单祯宇讲话。

(六)唐书记宣布“读书月”系列活动正式开启。

(七)主持人结束语。

六、活动准备

1.启动仪式标语:新源二中首届“读书月”活动启动仪式;品味书香、传承文明、从我做起;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2.启动仪式现场秩序的维持。

第二篇:Java程序员必读书

对程序员来说,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可以选择的范围太广,可以读的书太多,往往容易无所适从。我想就我自己读过的技术书籍中挑选出来一些,按照学习的先后顺序,推荐给大家,特别是那些想不断提高自己技术水平的Java程序员们。

一、Java编程入门类

1、《Java编程思想》

2、《Agile Java》中文版

二、Java编程进阶类

1、《重构 改善既有代码的设计》

这本书名气很大,不用多介绍,可以在闲暇的时候多翻翻,多和自己的实践相互印证。这本书对产生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2、《测试驱动开发 by Example》

本书最大特点是很薄,看起来没有什么负担。可以找一个周末的下午,一边看,一边照做,一个下午就把书看完,这本书的所有例子跑完了。这本书的作用是通过实战让你培养TDD的思路。

三、Java架构师之路

到这个阶段,应该已经非常娴熟的运用Java编程,而且有了一个良好的编程思路和习惯了,但是可能还缺乏对应用软件整体架构的把握,现在就是迈向架构师的第一步。

1、《Expert One-on-One J2E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这本书是Rod Johnson的成名著作,非常经典,从这本书中的代

码诞生了springframework。但是好像这本书没有中译本。

2、《Expert One-on-One J2EE Development without EJB》

这本书由gigix组织翻译,多位业界专家参与,虽然署名译者是JavaEye,其实JavaEye出力不多,实在是忝居译者之名。

3、《企业应用架构模式》

4、《敏捷软件开发原则、模式与实践》

Uncle Bob的名著,敏捷的经典名著,这本书比较特别,与其说是讲软件开发过程的书,不如说讲软件架构的书,本书用了很大篇幅讲各种面向对象软件开发的各种模式,个人以为看了这本书,就不必看GoF的《设计模式》了。

四、软件开发过程

了解软件开发过程不单纯是提高程序员个人的良好编程习惯,也是增强团队协作的基础。

1、《UML精粹》

2、《解析极限编程 拥抱变化》XP

这是Kent Beck名著的第二版,中英文对照。没什么好说的,必读书籍。

3、《统一软件开发过程》UP

4、《敏捷建模》AM

五、软件项目管理

如果突然被领导提拔为项目经理,而完全没有项目管理经验,肯定会心里没底;如果觉得自己管理项目不善,很想改善项目管理能力,

那么去考PMP肯定是远水不解近渴的。

1、《快速软件开发》

第三篇:顺庆实验小学读书节开幕式程序

天雨流芳 润泽生命

南充市顺庆实验小学第五届读书节开幕式

暨新经典诵读考级启动仪式程序

一、活动目标

通过举办读书节系列活动,进一步激发孩子们阅读兴趣,体验分享读书乐趣,感受浓浓读书氛围,构建诗意校园。

二、活动准备

1、主持词(负责人:聂美)学生发言稿(负责人:李秋菊、杨晓梅)

2、宣传横幅和海报的制作,邀请记者(负责人:袁川)

3、节目排练、学生训练(负责人:刘静 张颖维)

4、学生角色装扮:

①装扮故事中人物、动物、植物等角色,可体现在帽子、头饰或身体装扮等;注意头型和脸部化淡妆;(负责人:各班班主任,美术教师协助讲解。)

②校长随意给装扮有特色有创意的同学颁发特别奖励(特色红包)。 (负责人:冯琼 罗立兰)

三、活动时间、地点

时间:2015年3月31日早读课 地点:操场

四、活动内容

1、五一班读书节目,宣读读书倡议书(负责人:李秋菊);

2、蒋校长致辞;

3、唐校长宣布正式开幕;

4、转盘赠送礼物,各班代表上台接受赠送礼仪训练; (负责人:刘静 张颖维)

5、五年级三班学生代表发言;(负责人:杨晓梅)

6、互动节目:

①经典诵读接龙:接龙内容为《三字经》前面24句,“人之初”为一句。各班所分内容提前背好。每班一名代表上台参与接龙,按1-6年级、各年级按1-4班有序诵读。诵完后集体快速齐诵一次;(负责人:各班班主任)

②五四班、五一班学生武术表演,背景音乐为配乐诵读古诗词; (负责人:李亚敏 李秋菊)

7、熊雄宣读新经典诵读考级方案;

8、宣布开幕式结束。

第四篇:Java从入门到精通读书笔记—c++程序员学java

第一章:

2分钟看完,老生常谈,即使没怎么用过java也知道这些。

第二章:

1.instanceof应该是c++中没有的,c++使用RTTI解决这个问题的,很难用。

2.super这种引用父类的方法也是比较简单的,C++中是用父类名::父类方法()解决的,有点难看。

3.自动类型转换和C++一样,精度变高的随便转,精度变低的会丢失。

4.强制类型转换只有(type)这一种,不像c++有static_cast、dynamic_cast、reinterpret_cast、和const_cast。

5.运算符什么的和c++几乎一模一样。

半小时看完。

第三章:

1.break可以跳出语句块,c++中没有语句块。语句块的定义就是在一段语句前加上花括号和冒号;

其他基本上和c++一样,5分钟看完。

第四章:

1.java数组越界会在运行时抛异常,c++不会,声明数组的方法也有些不一致。

java 声明数组的所有办法

int[] a = new int[4];

int a[] = new int[4];

int[] a = {1, 15, 26};

int a[] = {1, 15, 26};

2.java的数组是一个对象,自带length属性,使用简单。c++的数组不自带方法和属性,要知道数组长度只能sizeof(arrayObject)/sizeof(int)。当然如果使用STL中的vector之类的也和java一样简单。

3.java的所谓数组赋值(或者叫数组拷贝)其实就是c++中的两个数组指针的赋值,java没有指针,所以作者费了一大堆口水。好在java有垃圾回收,要不然一个指针的内存就算泄露了。至于真正的数组内容赋值,是使用System.arraycopy(ir, srcPos, ir, destPos, length);而C++一般使用memcpy等函数。若使用STL中的vector,那么就看vector的拷贝构造函数怎么写的,应该是vector的对象赋值过去而不是指针指过去。

4.重温了冒泡排序(时间复杂度O(n2)),和快速排序(最坏情况的时间复杂度为O(n2),最好情况时间复杂度为O(nlog2n))。

5.For-Each语法被引入java了,在很多地方用起来真是简单。Python和c#早就支持了,c++中虽然STL的algorithm包中引入了for_each,但是由于需要使用函数指针还是略显繁琐。

这章挺多,看了一个多小时啊!

第五章:类和对象

1.Java中方法的重载和c++的一样,都是通过参数的不同来区别。但是c++中可以设置默认参数,而java不可以。

2.java中的对象大部分只能new出来,或者clone出来,或者反射出来,而不能直接在栈上定义出来。而c++的对象在栈上和堆上创建的都很多。

3.基本类型的参数传递,java和c++都是传值。对象的参数传递,java是传引用,c++是拷贝,也就是传值。其实c++中大部分时候也是传引用或者传指针,但java没有指针,也没有选择耗时耗空间的拷贝,只能传引用了。

这章对于c++程序员来说太简单,几分钟过一遍就可以了。

第六章:继承

1.方法被覆写后,如果要调用父类的方法,c++必须用父类名::方法名,而java用super.方法名即可。

2.多态和动态绑定,java和c++几乎一样,都很简单。

3.final关键字:java中的final关键字可以将一个类限制为无法继承的,同样的还有C#中的sealed关键字。而c++是没有这个玩意的。

4.java的抽象类和c++几乎一样。

5.java是独根语言,引入了Object类,它的clone方法就好像c++中的拷贝构造函数,它的equals方法是用来比较内容的,而toString方法是将对象作为字符串输出的。

这章对于c++程序员来说同样简单,几分钟过一遍就可以了。

第七章:接口

1.java中有接口。C++没有,唯一类似的是含有纯虚函数的虚类(没有纯虚基类这个说法)。但是COM、CORBA等中间件中都有IDL语言(接口定义语言),使用这些中间件的c++程序员也没有少写接口。

2.接口实现的一些规定:

1)如果实现接口的不是抽象类,则必须实现其接口的所有方法才能被实例化;

2)接口中所有的方法默认为public;

3.接口可以用来实现多态;

4.java的内部类和c++差不多,都没人关心,最多懒得想名字的时候用用那个匿名内部类(例如什么UI的响应函数)。

5.java的对象克隆,吹了一堆就是个c++中的拷贝构造函数。所谓什么“浅克隆、深克隆”问题,就是c++中拷贝构造是遇上类中定义了指针的问题。C++程序员一望即知。

接口是为了维护单继承机制弄出来的,花半小时看看还是值得的。

第八章:面向对象编程

C++程序员不用看。

第九章:异常处理

1.java的异常处理中有finally语句块,而c++中没有,所以程序员要自己想办法来处理异常发生后诸如“资源释放”之类的问题;

第十章:线程

1.java语言自带线程机制,c++目前还是不带线程机制的。虽然boost::thread库也被众多c++程序员广泛使用。但是windows下用得最多的还是windows SDK自带的线程函数;而linux下用得最多的还是pthread。另外还有一些号称同时支持多个平台的多线程库。

2.java多线程有两种方法实现,第一是派生Thread类,第二种是实现Runnable接口。

3.java线程分为4种状态:new、runnable、non runnable和done,这和其他线程库大同小异;

4.run、start、stop、sleep、suspend、resume、yield、wait、notify和notifyall等方法的含义也和其他线程库一致。但suspend、resume和stop等方法是不建议使用的,因为可能会导致死锁。

5.java可使用join方法来等待线程结束,而在某些线程库中join方法经常是不可用的。

6.java的互斥使用synchonized关键字实现,它很类似于boost.thread中的lock(mutex),只不过它是对线程对象隐含的锁加锁。其实这很不利于新手理解。另外还介绍了synchonized的一些乱七八糟的用法,相信对于新手这只有反作用。

这一章对于线程,介绍得比较浅显,实现简单的多线程应该没问题,但是稍微复杂一点的也许就需要其他的开发包了。Java线程连个Mutex类都没有,这是最让我吃惊的,仅仅使用synchonized来实现同步、互斥、信号量该多麻烦啊,也许是我还没弄懂java多线程吧。

第十一章:图形编程

1.IDE的年代,GUI还是画出来吧。Java中也就Layout类需要看看,其他大部分Layout类也是凑数的,根本不会有人用。

第十二章:事件处理

随便看看了解即可,新手可以试着写写代码,老手直接IDE中添加事件即可。

第十三章:Swing用户界面设计

同第十一章,随便看看即可。界面一般有专人搞,普通程序员能看懂就行了。

总结:《java从入门到精通》这本书整体质量尚可,c++熟手大概一到两天可以看完,掌握程度在80%左右。看完后能够有一些基本概念,可以写一些基本程序。看完后离入门还早,更谈不上精通了。

说说我看完后的两个迷惑之处吧,第一是从来没有提到java中的对象、常量、代码所在的堆、栈等内存分布情况,对于c++程序员来说是很难适应的,可能是篇幅的原因吧;第二没有介绍垃圾回收机制,这可能是c++程序员更感兴趣的吧。

第五篇:审计报告程序

审计工作流程

一、审计流程的意义

(一)概述

审计流程是指审计人员在具体的审计过程中采取的行动和步骤。广义的审计流程是指审计人员从接受审计项目开始,到审计工作结束的全部过程,一般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和审计终结阶段,各阶段又包括许多具体内容。狭义的审计流程指审计流程指审计人员在取得审计证据完成审计目标的过程中所采取得步骤和方法。

(二)制度基础审计的流程

1、确定审计的目标

2、了解内部控制制度,并予以描述

3、内部控制制度的初步评价

4、符合性测试

5、符合性测试结果的评价

6、实质性测试

7、实质性测试结果的评价

8、撰写审计报告

优点:一方面当大大减少审计工作中取得审计证据的工作量,从而节约人力时间、降低成本;另外能较好的避免失误,保证审计工作质量。缺点:过分依赖对内部控制的审计。

二、准备阶段

(一)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

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哪些情况

1、业务性质、经营规模和所属行业的基本情况;

2、

经营情况和经营风险;

3、组织结构和内部控制情况;

4、关联方及交易情况;

5、以前年度接受审计的情况;

6、其他

常用方法

1、查阅去年的审计工作底稿;

2、查阅行业业务经营资料。

3、查阅公司章程协议、董事会会议记录、重要合同等。

4、参观被审单位现场。

5、询问内审人员和管理当局。

(二)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

审计业务约定书是指审计机构与委托人共同签署的,据以确认审计业务的委托和受托关系,明确委托目的、审计范围及双方应负责任与义务等事项的书面合同。具有法定约束力。

⑴签约双方的名称;

⑵委托目的;

⑶审计范围;应明确所审会计报表的名称及其反映的日期或期间

⑷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

⑸签约双方的义务;

委托人应当履行的主要义务包括:

① 及时提供审计人员所要求的全部资料;

② 为审计人员的审计提供必要的条件及合作

③ 按照约定条件即使足额支付审计费用。

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履行的主要义务包括:

① 按照约定的时间完成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

② 对执行业务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保密。

⑹审计报告的使用责任;审计报告使用不当而造成的后果,与审计人员无关。 ⑺审计收费;

⑻违约责任;

⑼应当约定的其他事项。 (三)初步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

初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目的在于判断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否作为在实质性测试的时候进行抽样的基础,并对那些准备信赖的内部控制决定其测试的时间、性质、范围。

(四)确定重要性

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序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在审计过程中,需要运用重要性原则的情形有:一是在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时(计划阶段)。在运用审计程序以检查会计报表的错报或漏报时所允许的误差范围;二在实施阶段,根据重要性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审查;三是评价审计结果时,重要性被看作是某一错报或漏报或汇总的错报或漏报,是否影响到会计报表使用者判断和决策的标志。

自考教材对重要性介绍非常简略,但是考试时候经常涉及超纲内容,而且与审计报告的关系非常密切,这里进行必要拓展。

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注意:

1、重要性概念是针对会计报表使用决策而言的;

2、重要性的判断离不开特定的环境;

3、重要性与可容忍误差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帐户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就是实质性测试的可容忍误差。

1、一般要求:对重要性的评估是注册会计师的一种专业判断。在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及评价审计结果时,注册会计师必须运用重要性原则。其运用的一般要求可从以下方面理解:

①对重要性的评估需要运用专业判断。

②重要性原则的两个目的: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应当运用重要性原则。在审计过程中运用重要性原则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一是为了提高审计效率。二是为了保证审计质量。

③运用重要性原则的两个阶段:注册会计师应运用重要性原则的情形。一是在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时,注册会计师需要运用重要性原则。二是在评价审计结果时,注册会计师需要运用重要性原则。

2、确定重要性水平的两个方面的考虑:金额和性质的考虑。注册会计师在运用重要性原则时,应当考虑错报或漏报的金额和性质。这也就是说,重要性具有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的特征。一般来说,金额大的错报或漏报比金额小的错报或漏报更重要。但在许多情况下,某项错报或漏报从量的方面看并不重要,从其性质方面考虑,却可能是重要的。

例如:①涉及舞弊与违法行为的错报或漏报。

②可能引起履行合同义务的错报或漏报。

③影响收益趋势的错报或漏报。

④不期望出现的错报或漏报。

3、两个层次重要性的考虑

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会计报层次和相关账户、交易层次的重要性。这就意味着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必须从两个层次来考虑重要性:①会计报表层次;确定方法:固定比率法和变动比率法。②账户和交易层次。确定方法:分配方法和不分配方法。

4、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

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存在的反向关系,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①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成反向关系。③注册会计师应当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合理确定重

要性水平。

重要性是影响审计证据充分性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重要性水平与审计证据之间成反向关系(审计证据、审计风险、审计重要性两两反向) (一)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1、方法:固定比率法、变动比率法两种

2、判断基础:资产总额、净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等

3、选取:同一期间的报表,取重要性水平最低的作为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二)账户或交易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注册会计师在制定账户或交易的审计程序前,可将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分配至各账户或各类交易,也可单独确定各账户或各类交易的重要性水平。对于账户或交易层次的重要性水平,既可以采用分配的方法,也可以不采用分配的方法。在实务中,很多注册会计师选择资产负债表账户作为分配的基础,各账户分得的重要性称为可容忍误差。对于易出错的项目,可确定较高的重要性水平;对于重要项目或不期望出现错误的项目,从严制定重要性水平。

评价审计结果时对重要性的考虑

(一)注册会计师评价审计结果时所运用的重要性水平,可能与编制审计计划时所确定的重要性水平初步判断数不同,如前者大大低于后者,注册会计师应当重新评估所执行的审计程序是否充分。

(二)注册会计师在评价审计结果时,应当汇总已发现但尚未调整的错报或漏报,以考虑其金额与性质是否对会计报表的反映产生重大影响。注册会计师在汇总尚未调整的错报或漏报时,应当包括已发现的和推断的错报或漏报,并考虑期后事项和或有事项是否已进行适当处理。篇二:出具审计报告的工作流程

审计工作流程

一、审计流程的意义

(一)概述

审计流程是指审计人员在具体的审计过程中采取的行动和步骤。广义的审计流程是指审计人员从接受审计项目开始,到审计工作结束的全部过程,一般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和审计终结阶段,各阶段又包括许多具体内容。狭义的审计流程指审计流程指审计人员在取得审计证据完成审计目标的过程中所采取得步骤和方法。

(二)制度基础审计的流程

1、确定审计的目标

2、了解内部控制制度,并予以描述

3、内部控制制度的初步评价

4、符合性测试

5、符合性测试结果的评价

6、实质性测试

7、实质性测试结果的评价

8、撰写审计报告

优点:一方面当大大减少审计工作中取得审计证据的工作量,从而节约人力时间、降低成本;另外能较好的避免失误,保证审计工作质量。缺点:过分依赖对内部控制的审计。

二、准备阶段

(一)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

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哪些情况

1、业务性质、经营规模和所属行业的基本情况;

2、

经营情况和经营风险;

3、组织结构和内部控制情况;

4、关联方及交易情况;

5、以前年度接受审计的情况;

6、其他

常用方法

1、查阅去年的审计工作底稿;

2、查阅行业业务经营资料。

3、查阅公司章程协议、董事会会议记录、重要合同等。

4、参观被审单位现场。

5、询问内审人员和管理当局。

(二)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

审计业务约定书是指审计机构与委托人共同签署的,据以确认审计业务的委托和受托关系,明确委托目的、审计范围及双方应负责任与义务等事项的书面合同。具有法定约束力。

⑴签约双方的名称;

⑵委托目的;

⑶审计范围;应明确所审会计报表的名称及其反映的日期或期间

⑷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

⑸签约双方的义务;

委托人应当履行的主要义务包括:

① 及时提供审计人员所要求的全部资料;

② 为审计人员的审计提供必要的条件及合作

③ 按照约定条件即使足额支付审计费用。

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履行的主要义务包括:

① 按照约定的时间完成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

② 对执行业务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保密。

⑹审计报告的使用责任;审计报告使用不当而造成的后果,与审计人员无关。 ⑺审计收费;

⑻违约责任;

⑼应当约定的其他事项。

(三)初步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

初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目的在于判断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否作为在实质性测试的时候进行抽样的基础,并对那些准备信赖的内部控制决定其测试的时间、性质、范围。

(四)确定重要性 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序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在审计过程中,需要运用重要性原则的情形有:一是在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时(计划阶段)。在运用审计程序以检查会计报表的错报或漏报时所允许的误差范围;二在实施阶段,根据重要性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审查;三是评价审计结果时,重要性被看作是某一错报或漏报或汇总的错报或漏报,是否影响到会计报表使用者判断和决策的标志。

自考教材对重要性介绍非常简略,但是考试时候经常涉及超纲内容,而且与审计报告的关系非常密切,这里进行必要拓展。

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注意:

1、重要性概念是针对会计报表使用决策而言的;

2、重要性的判断离不开特定的环境;

3、重要性与可容忍误差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帐户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就是实质性测试的可容忍误差。

1、一般要求:对重要性的评估是注册会计师的一种专业判断。在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及评价审计结果时,注册会计师必须运用重要性原则。其运用的一般要求可从以下方面理解:

①对重要性的评估需要运用专业判断。

②重要性原则的两个目的: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应当运用重要性原则。在审计过程中运用重要性原则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一是为了提高审计效率。二是为了保证审计质量。

③运用重要性原则的两个阶段:注册会计师应运用重要性原则的情形。一是在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时,注册会计师需要运用重要性原则。二是在评价审计结果时,注册会计师需要运用重要性原则。

2、确定重要性水平的两个方面的考虑:金额和性质的考虑。注册会计师在运用重要性原则时,应当考虑错报或漏报的金额和性质。这也就是说,重要性具有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的特征。一般来说,金额大的错报或漏报比金额小的错报或漏报更重要。但在许多情况下,某项错报或漏报从量的方面看并不重要,从其性质方面考虑,却可能是重要的。

例如:①涉及舞弊与违法行为的错报或漏报。

②可能引起履行合同义务的错报或漏报。

③影响收益趋势的错报或漏报。

④不期望出现的错报或漏报。

3、两个层次重要性的考虑

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会计报层次和相关账户、交易层次的重要性。这就意味着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必须从两个层次来考虑重要性:①会计报表层次;确定方法:固定比率法和变动比率法。②账户和交易层次。确定方法:分配方法和不分配方法。

4、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

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存在的反向关系,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①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成反向关系。③注册会计师应当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合理确定重

要性水平。

重要性是影响审计证据充分性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重要性水平与审计证据之间成反向关系(审计证据、审计风险、审计重要性两两反向) (一)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1、方法:固定比率法、变动比率法两种

2、判断基础:资产总额、净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等

3、选取:同一期间的报表,取重要性水平最低的作为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二)账户或交易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注册会计师在制定账户或交易的审计程序前,可将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分配至各账户或各类交易,也可单独确定各账户或各类交易的重要性水平。对于账户或交易层次的重要性水平,既可以采用分配的方法,也可以不采用分配的方法。在实务中,很多注册会计师选择资产负债表账户作为分配的基础,各账户分得的重要性称为可容忍误差。对于易出错的项目,可确定较高的重要性水平;对于重要项目或不期望出现错误的项目,从严制定重要性水平。

评价审计结果时对重要性的考虑

(一)注册会计师评价审计结果时所运用的重要性水平,可能与编制审计计划时所确定的重要性水平初步判断数不同,如前者大大低于后者,注册会计师应当重新评估所执行的审计程序是否充分。

(二)注册会计师在评价审计结果时,应当汇总已发现但尚未调整的错报或漏报,以考虑其金额与性质是否对会计报表的反映产生重大影响。注册会计师在汇总尚未调整的错报或漏报时,应当包括已发现的和推断的错报或漏报,并考虑期后事项和或有事项是否已进行适当处理。篇三:审计报告出具流程

审计报告出具流程

1、

2、

3、 现场审计,编制工作底稿 对审计报告编号,出具审计报告草稿 二级复核,由部门经理修改报告,在复核及批准汇总表二级

复核处签字

4、

5、

6、 审计报告正文形成 总经理总体复核,在总体复核处签字 出具审计报告篇四:出具审计报告的工作流程[1] 审计工作流程

一、审计流程的意义

(一)概述

审计流程是指审计人员在具体的审计过程中采取的行动和步骤。广义的审计流程是指审计人员从接受审计项目开始,到审计工作结束的全部过程,一般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和审计终结阶段,各阶段又包括许多具体内容。狭义的审计流程指审计流程指审计人员在取得审计证据完成审计目标的过程中所采取得步骤和方法。

(二)制度基础审计的流程

1、确定审计的目标

2、了解内部控制制度,并予以描述

3、内部控制制度的初步评价

4、符合性测试

5、符合性测试结果的评价

6、实质性测试

7、实质性测试结果的评价

8、撰写审计报告

优点:一方面当大大减少审计工作中取得审计证据的工作量,从而节约人力时间、降低成本;另外能较好的避免失误,保证审计工作质量。缺点:过分依赖对内部控制的审计。

二、准备阶段

(一)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

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哪些情况

1、业务性质、经营规模和所属行业的基本情况;

2、 经营情况和经营风险;

3、组织结构和内部控制情况;

4、关联方及交易情况;

5、以前年度接受审计的情况;

6、其他

常用方法

1、查阅去年的审计工作底稿;

2、查阅行业业务经营资料。

3、查阅公司章程协议、董事会会议记录、重要合同等。

4、参观被审单位现场。

5、询问内审人员和管理当局。

(二)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

审计业务约定书是指审计机构与委托人共同签署的,据以确认审计业务的委托和受托关系,明确委托目的、审计范围及双方应负责任与义务等事项的书面合同。具有法定约束力。

⑴签约双方的名称;

⑵委托目的;

⑶审计范围;应明确所审会计报表的名称及其反映的日期或期间

⑷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

⑸签约双方的义务;

委托人应当履行的主要义务包括:

① 及时提供审计人员所要求的全部资料;

② 为审计人员的审计提供必要的条件及合作

③ 按照约定条件即使足额支付审计费用。

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履行的主要义务包括:

① 按照约定的时间完成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

② 对执行业务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保密。 ⑹审计报告的使用责任;审计报告使用不当而造成的后果,与审计人员无关。 ⑺审计收费;

⑻违约责任;

⑼应当约定的其他事项。

(三)初步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

初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目的在于判断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否作为在实质性测试的时候进行抽样的基础,并对那些准备信赖的内部控制决定其测试的时间、性质、范围。

(四)确定重要性 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序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在审计过程中,需要运用重要性原则的情形有:一是在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时(计划阶段)。在运用审计程序以检查会计报表的错报或漏报时所允许的误差范围;二在实施阶段,根据重要性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审查;三是评价审计结果时,重要性被看作是某一错报或漏报或汇总的错报或漏报,是否影响到会计报表使用者判断和决策的标志。

自考教材对重要性介绍非常简略,但是考试时候经常涉及超纲内容,而且与审计报告的关系非常密切,这里进行必要拓展。

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注意:

1、重要性概念是针对会计报表使用决策而言的;

2、重要性的判断离不开特定的环境;

3、重要性与可容忍误差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帐户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就是实质性测试的可容忍误差。

1、一般要求:对重要性的评估是注册会计师的一种专业判断。在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及评价审计结果时,注册会计师必须运用重要性原则。其运用的一般要求可从以下方面理解:

①对重要性的评估需要运用专业判断。

②重要性原则的两个目的: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应当运用重要性原则。在审计过程中运用重要性原则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一是为了提高审计效率。二是为了保证审计质量。

③运用重要性原则的两个阶段:注册会计师应运用重要性原则的情形。一是在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时,注册会计师需要运用重要性原则。二是在评价审计结果时,注册会计师需要运用重要性原则。

2、确定重要性水平的两个方面的考虑:金额和性质的考虑。注册会计师在运用重要性原则时,应当考虑错报或漏报的金额和性质。这也就是说,重要性具有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的特征。一般来说,金额大的错报或漏报比金额小的错报或漏报更重要。但在许多情况下,某项错报或漏报从量的方面看并不重要,从其性质方面考虑,却可能是重要的。

例如:①涉及舞弊与违法行为的错报或漏报。

②可能引起履行合同义务的错报或漏报。

③影响收益趋势的错报或漏报。

④不期望出现的错报或漏报。

3、两个层次重要性的考虑

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会计报层次和相关账户、交易层次的重要性。这就意味着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必须从两个层次来考虑重要性:①会计报表层次;确定方法:固定比率法和变动比率法。②账户和交易层次。确定方法:分配方法和不分配方法。

4、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 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存在的反向关系,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①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成反向关系。③注册会计师应当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合理确定重

要性水平。

重要性是影响审计证据充分性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重要性水平与审计证据之间成反向关系(审计证据、审计风险、审计重要性两两反向) (一)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1、方法:固定比率法、变动比率法两种

2、判断基础:资产总额、净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等

3、选取:同一期间的报表,取重要性水平最低的作为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二)账户或交易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注册会计师在制定账户或交易的审计程序前,可将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分配至各账户或各类交易,也可单独确定各账户或各类交易的重要性水平。对于账户或交易层次的重要性水平,既可以采用分配的方法,也可以不采用分配的方法。在实务中,很多注册会计师选择资产负债表账户作为分配的基础,各账户分得的重要性称为可容忍误差。对于易出错的项目,可确定较高的重要性水平;对于重要项目或不期望出现错误的项目,从严制定重要性水平。

评价审计结果时对重要性的考虑

(一)注册会计师评价审计结果时所运用的重要性水平,可能与编制审计计划时所确定的重要性水平初步判断数不同,如前者大大低于后者,注册会计师应当重新评估所执行的审计程序是否充分。

(二)注册会计师在评价审计结果时,应当汇总已发现但尚未调整的错报或漏报,以考虑其金额与性质是否对会计报表的反映产生重大影响。注册会计师在汇总尚未调整的错报或漏报时,应当包括已发现的和推断的错报或漏报,并考虑期后事项和或有事项是否已进行适当处理。

上一篇:读俗世奇人有感范文下一篇:第四章安全评价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