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第6章

2022-06-22

第一篇:语言学概论第6章

厦门大学语言学概论6章文字和书面语

《语言学概论》第六章习题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语言教研室

【练习与思考】

一、填空题

1、 文字是记录(

)的符号,是由(

)(

)(

)三个方面组成的统一体。

2、文字突出的作用是打破了有声浯言的(

)的局限性,扩大了有声浯言的使用范围。

3、人类早期使用的帮助记事的方法主要有(

)和(

)两大类。

4、表意文字主要包括(

)和(

)两种。

5、世界上的表音文字很多,从字母代表的语言单位来看,可以分为(

)(

)和(

)三大类。

6、文字体系中的正字法原则主要有(

)、(

)和(

)。

7、早期文字的创造方法主要是(

)(

)(

)和(

)。

二、名词解释

1、文字

2、表意文字

3、表音文字

4、实物记事

5、图画记事

6、象形

7、音节字母文字

8、辅音字母文字

9、音位字母文字

10、正字法

11、文字改革

三、思考题

1、文字的主要性质特征是什么?

2、谈谈文字的主要作用。

3、由记事图画演变成图画文字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4、从文字符号和语言符号的对应关系看,文字记录语言的情况大致可以分成几类?

5、谈谈文字与语言的关系。

6、汉字为何适应汉语的特点?

7、具体文字体系中的正字法一般要遵循哪些原则?

8、什么是文字改革?文字改革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9、现行汉字是否需要改革?

10、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是什么?

11、书面语与口语脱节的原因有哪些?

12、世界上的表音文字主要有几类? 四.讨论题:

1、口语和书面语是一致的吗?

2、现行汉字是否需要改革?汉字能否走拼音化道路?

《语言学概论》第六章习题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语言教研室

参考答案(解题要点):

一、填空题

1、语言;字音、字形、字义

2、 时间、空间

3、 实物记事、图画记事

4、 表词文字、形位文字

5、 音节字母文字、辅音字母文字、音位字母文字

6、 表音原则、形态原则、历史原则

7、 象形、象意、象声、转注

二、名词解释

1、文字: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体系,是最重要的辅助与扩大有声语言交际作用的工具,它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借助形体符号把语言记录下来。

2、表意文字:表意文字通常是一个词或形位只用一个符号表示,而这个符号却与该词或形位赖以构成的语音形式没有直接关系。它跟整个词或形位发生关系,因此也就间接地和它所表达的意义发生关系。表词文字和形位文字都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

3、表音文字:表音文字是指用单个形体符号去记录语言中的音节,那么具体的形体符号只与特定的语言单位相联系而与意义无关。音节文字、音位文字都属于表音体系的文字。

4、实物记事:为了把信息传到远处,或把信息在时间上固定下来,人们曾使用各种有象征意义的实物赖记事,最普遍的是结绳、串珠、刻木等。实物记事一般都是没有文字的社会里人们用以辅助语言帮助记忆的记事方法,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和主观性。

5、图画记事:图画记事是文字产生以前人们用简单的图形来帮助记忆和记载某些事情的方法,也是最为形象的感性传递方式。记事图画虽然也画着具体事物的形象,但它不同于一般的图画,而是记载某种事物或某件事情的辅助性表达方式。

6、象形:直接描绘词语所代表的实物。在所有的表词文字中,最初都是用这些词表示的实物或现象的写实图形或象征图形来表示的。

7、音节字母文字:音节字母文字是用一个字母代表一个音节的文字。它适应于音节数量不多,音节结构比较简单的语言。如日本的假名。

8、辅音字母文字:辅音字母文字的字母只表示辅音,元音只用一些附加符号,有的连符号也不用。使用这种文字的语言通常是辅音较多,元音较少并依靠元音有规律的变化来表示语法意义。如古犹太文字、阿拉伯文字等。

9、音位字母文字:音位字母文字的字母基本上是代表音位的。它既有表示辅音音位的字母也有表示元音音位的字母。如希腊文、拉丁文、英文、俄文等。

10、正字法:正字法是具体文字体系中历史形成的使书写规范化的一整套规则。它是文字体系中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

11、文字改革:为了让文字更好的记录语言,为了便于学习和使用,人们可以根据文字发展的趋向,必要时有意识有计划有系统地整理和改革文字。文字改革就是使用文字的社会对记录本族语的文字体系所作的自觉的修改或变革。

《语言学概论》第六章习题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语言教研室

三、思考题

1、文字的主要性质特征是什么?

(1)文字是一套符号系统,它是记录语言的一套书写符号系统。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体系,是最重要的辅助与扩大有声语言交际作用的工具。 (2)文字是一种视觉符号系统。

作为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也有它的形式和指代的对象。它的形式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字形,不管是像汉字这样的方块字形,还是像英文字母那样的表音字形,都是文字符号的形式,人们通过视觉可以感知。虽然各种文字在记录语言的功能上有这样那样的区别,但无论哪种文字都能够传达它所记录语言的意义,同时人们又能将书面语还原成有声语言。

(3)文字符号又是成系统的,有其内部不同层次的的构成单位和结构规则。 文字拥有一整套特定的形体符号和书写规则以及它跟语言之间的特定关系。比如,汉字的基本构成有笔画、笔顺,还有更高一层的偏旁,它们组合成每一个汉字是有规则的。在汉字进一步组合时还有书写顺序和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等。又比如,英文等拼音文字系统中也是由字母、拼写规则、标点等各项要素和规则构成。

2、谈谈文字的主要作用。

(1)文字不仅使语言得以流传与保存,而且完善和扩大了语言的交际效用。 语言是以声音为形式依托的符号系统,而声音的传递是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的。从时间上讲,语音一发即逝,不能留存;从空间上讲,语音的传递和接收必须在一定的距离之内。在文字发明以前,人类的知识传承只能靠口耳相传,有相当大的局限性,经验和知识的传授和积累都很缓慢。当文字出现后,语言被视觉符号的文字体系记录下来,这就克服了语言交际在时空中的局限,知识的传承和普及有了更好的形式依托。

(2)文字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人类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文字的出现,极大地加快了人类社会的经验和知识积累的速度,传播的范围,社会得以迅速发展,人类自此进入有史时期,形成文明的基础。可见文字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3)文字对语言的丰富和发展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文字并不仅仅消极地记录语言,而且还积极地影响语言,促进语言的丰富和发展。有些在口语中消失了还可以保留在书面语中,若干后也可能重新复苏,被人启用。

另外,随着自身的发展,文字作为人类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文字甚至比有声语言更便于人们接受所表达的内容,在现代社会和生活中人们借助文字通常比借助有声语言所获得的信息更多。

3、由记事图画演变成图画文字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成熟的文字体系的形成有一个过程。当简约的图画被用来粗略地记录话语中的语句时,图形开始被用来指代语言中的词语,图形通过象形表意与语言中的词语联系起来。总之,图形与语言单位没有一一对应,因此还不能称之为成熟的文字体系。成熟的文字体系应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图画文字必须成为约定俗成的符号。

(2)图画文字必须具有相对固定的形体,必须把物象外表相对地规范在一定的形式里,一般只描写较简单的线条轮廓。

《语言学概论》第六章习题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语言教研室

(3)特定的形体必须跟语言的词语相联系,成为可以诵读的东西,不象记事图画那样只可意会,不能诵读。

4、从文字符号和语言符号的对应关系看,文字记录语言的情况大致可以分成几类? (1)表意文字。

表意文字通常是一个词或形位只用一个符号表示,而这个符号却与该词或形位赖以构成的语音形式没有直接关系。它跟整个词或形位发生关系,因此也就间接地和它所表达的意义发生关系。表词文字和形位文字都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

(2)表音文字。

表音文字是指用单个形体符号去记录语言中的音节,那么具体的形体符号只与特定的语言单位相联系而与意义无关。音节文字、音位文字都属于表音体系的文字。

不过,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不管使用什么样的文字,都应该适应所记录的语言的结构特点和语音特点,所以文字的特点是与语言的特点是有联系的。

5、谈谈文字与语言的关系。

文字从本质上看也是一种符号,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是语言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文字符号如何记录语言符号已如前述。文字和语言既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它们之间又有着质的区别。

(1)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字。语言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同时产生的,而文字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文字是记录符号的符号。

(2)语言和文字虽然都是交际工具,但它们在社会中的作用是不一样的。语言是社会必需的交际工具,没有语言,社会就不会存在。而文字对一个社会来讲,则不是不需的,一个社会可以没有文字而照样存在。文字只是辅助语言的交际工具,它只是扩大了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功能。

(3)文字和语言发展变化的速度不同。文字和语言都是处于不断地变化与发展之中的,但文字的发展变化要比语言慢得多,语言的变化不能马上在文字中表现出来。因此常常发生文字与语言脱节,文字落后于语言发展的现象。这样就形成了文字的书写形式与语言的实际发音的矛盾。文字作为辅助交际工具的长处是它能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文字记载的资料经过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人们还能够看得懂,就是由于文字具有更大的稳固性。

(4)文字可以改革、借用,而语言一般则不能。当文字脱离语言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即影响到交际功能时,文字就得改革,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们还可以创造新的文字。文字还可以借用。一个民族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可以借用其它民族的文字,而语言一般是不能借用的,语言往往是一个民族的标志,从整个民族来讲不能没有自己的民族语言。

(5)文字对语言具有促进作用。文字把语言记录下来从而形成书面语,人们可以对语言进行加工锤炼,使语言越来越精密细致,甚至有些词汇就是在文字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

6、汉字为何适应汉语的特点?

(1)汉字的特点

汉字一般不能通过字形判断具体的读音,有些汉字可以通过声旁确定音类或者大致的读音;汉字往往可以通过字形断定义类;汉字的字形不限于和一种读音挂钩,古今的汉字读音有异,不同地域的读音也有差别,但是汉字的字形不变,不会影响对汉字意义的理解。

《语言学概论》第六章习题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语言教研室

(2)汉字和汉语的关系

汉字始终是一种文字,是符合文字和语言的关系这一规律的。汉字与汉语的特点是相适应的。

汉语是以单音节为主要形式,一个形位一般用一个音节表示,虽然一个音节不是固定地表示某个形位,还有许多同音形位,但形位的单音节形式确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汉字也是记录音节的,一个字独立地表示一个音节(但与音节不是对应关系),也正好记录一个形位,与汉语形位的特点相适应。所以正好适应了汉语方言分歧的特点,使得汉字具有了超方言的特性。

7、具体文字体系中的正字法一般要遵循哪些原则?

(1)表音原则

按照词语的实际读音拼写词形的原则。依据表音原则书写能比较准确地反映词语的实际读音,也比较容易掌握。表音原则对于新创造或新改革的拼音文字是非常适用的。

(2)形态原则

拼写时严格按照词的形态构成,相同的形位写法永远相同,即使由于形态变化,实际读音已经发生变化,拼写仍旧不变,这个原则就是形态原则。它是一种比较经济的原则,有利于建立词与词之间的联系,便于记忆和书写。

(3)历史原则

根据词的来源或过去某一时期的读音,按照传统的写法而不按当前实际读音拼写词语的原则成为历史原则。按历史原则拼写的文字具有明显的传承性,有利于区别同音词和阅读古书,对不同方言具有一定的适应性。

各种表音文字都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以某种原则作为正字法的主要原则。具体文字体系中主要正字法原则的变更将导致书写符号整个体系的变化。

8、什么是文字改革?文字改革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文字的改革是使用文字的社会对记录本族语的文字体系所作的自觉的修改或变革。 文字和语言之间不相适应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只是在不同语言中这种不相适应的程度有所不同罢了。为了让文字更好地记录语言,为了便于学习和使用,人们可以根据文字发展地趋向,必要时有意识有计划有系统地整理和改革文字。

(1)在原有文字的基础上改进

文字的改进是指在不改变文字体系的前提下,对文字系统进行改进。比如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有些拼音文字字母不能准确反映实际读音,需要局部改进拼写方法,就像现在我们所知道的美国英语,从书写形式上看,和英国英语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很多读音都有异,这是美国对英语进行改进的结果;汉字的简化字也是一种改进。

(2)字母体系的改换

字母体系的改换是拼音文字范围内的改革,它一般不改变表音文字的性质,只是用一套字母代替另一套字母,由一种拼音文字改为另一种拼音文字。如日语和朝鲜语,原来是深受汉语的影响的,后来吸收拼音文字的长处,形成粘着语。

(3)文字制度的变化

象形表意文字体系和表音文字体系之间的更换是文字制度的变换,是最根本的改革。这种情况往往多是用表意文字改为表音文字,而且只要是改为音位文字。

《语言学概论》第六章习题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语言教研室

这类改革难度比较大,因为涉及到古代文献的转写和文化传统的保存问题。越南的文字改革就是从借于汉字的意音文字的字喃变为表音文字的拉丁字母。

9、现行汉字是否需要改革?

文字改革虽然是人为的,但同样受语言特征以及语言以外的社会历史文化的制约。历史悠久的文字系统,如汉字,有极其丰富的历史文献,这些文献保存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要进行文字性质和类型的变革首先必须要解决书面语的继承这一问题。

汉字虽然字符量大,学习起来比拼音字母困难些,但中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方言分歧大,汉字作为一个意音文字体系除了适应了汉语的语言特征,同时也超越了语言在时间和地域上的差异,起到了贯通古今,沟通南北的作用。汉字体系在传承文化传统,维系国家和民族的统一方面无疑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就现阶段而言,汉字体系没有根本变革的必要,在文字体系内的改进也应慎重而行。

10、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是什么?

语言作为社会符号系统体现在具体的语言现象中。各种具体的语言现象的存在形式有两类,一种是口头语言,即口语,另一种是文字产生之后出现的形式书面语。

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

(1)书面语的存在虽然是文字的存在为条件,但书面语却属于语言现象。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是口语的加工形式,规范着口语的发展。另一方面,书面语并不是口语的绝对忠实的记录。二者由于使用的环境条件不同有许多差异。

(2)口语是书面语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口语的变化总要先于书面语的变化,不断提供鲜活的材料,促进书面语向前发展。

11、书面语与口语脱节的原因有哪些?

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的,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在历史上有相对独立的发展历程。

书面语与口语相比变化比较缓慢。任何时代的人只能从自己的长辈那里学到口语,听到与自己同时代的口语,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后,口语就会发生很大变化。但书面语具有跨时代性,后世的人仍能读到早期的书面语,学习早期的文化典籍。对古典的崇尚使后人轻易不会更改原有的语言表达方式,这造成了书面语的保守性。

书面语与口语的长期脱节妨碍文化教育的普及和社会的发展。到近现代,书面语的改革成为社会的需求。中国20世纪初的白话文运动也是一场书面语改革运动。白话文的推行改变了中国社会书面语与口语脱节的局面,为全民文化教育的普及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12、世界上的表音文字主要有几类? (1)音节字母文字

音节字母文字是用一个字母代表一个音节的文字。它适应于音节数量不多,音节结构比较简单的语言。

(2)辅音字母文字

辅音字母文字的字母只表示辅音,元音只用一些附加符号,有的连符号也不用。使用这种文字的语言通常是辅音较多,元音较少并依靠元音有规律的变化来表示语法意义。

(3)音位字母文字

音位字母文字的字母基本上是代表音位的。它既有表示辅音音位的字母也有表示元音音位的字母。

《语言学概论》第六章习题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语言教研室

第二篇:语言学概论自测题第2章

一、名词解释

1.符号——符号是一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记号、标记。 如灯光和火光叫做视觉符号;鼓声和锣声叫做听觉符号。 符号包括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的要素。

2.符号的任意性 ——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的特点。

语言符号的音义(即形式和意义)的结合开始是任意的,经过社会的约定俗成。“玫瑰”一词,如果我们的祖先在最初不把它读做玫瑰而读成别的什么音,我们今天也不会把它读成[meikui]了。因此说,语言的音义关系是不可解释的。

3.二层性 ——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系统),上层是符号和符号的(序列),可以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

4.组合关系——组合关系是指构成线性序列的语言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组合方式是顺着时间的线条前后相续,好像一根链条,一个环节扣着一个环节。如“我看小说”,只能一个字一个字依次说出来。) 5.聚合关系 ——聚合关系是指在线形序列的同一结构位置上不同结构单位的替换规则。(在链条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的符号具有某种相同的作用,它们自然聚集成群。如“白花”这个符号的链条,能出现在“白”这个位置上的有“红、蓝、紫”等颜色词(是形容词),也有“大、小、好、香”等形容词;能出现在“花”这个位置上的有“光、线、旗、纸、卷、房子、皮肤”等名词,这两组词各构成一个聚合。)

二、填空

1、任何符号都是由(形式)和(意义)两方面构成的。 2.一个符号,如果没有(意义),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如果没有(形式),我们就无法感知,符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物质基础。

3.语言符号是(形式)和(意义)的统—体,声音是语言符号的(形式)。

4.用什么样的浯音形式来表示什么样的意义,完全是由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

5.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的特点。 6.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系统),上层是符号和符号的(序列),可以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

7.语言系统中的所有符号,既可以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符号之间的这两种关系是(组合)和(聚合)。

8、(组合)关系是指构成线性序列的语言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聚合)关系是指在线形序列的同一结构位置上不同结构单位的替换规则。

9.人类之所以具有语言而动物没有,是因为人类具有(思维)能力和(发音)能力。

三、判断正误

1.任何一种符号,都是由内容和意义两个方面构成的。(X) 2.从本质上看,语言其实是一种符号系统。(V) 3.人类选择语音而不是色彩、手势作为语言符号的形式,是因为语音比较好听。(X) 4.浯言符号具有任意性特点,就是说我们平时说话用什么样的语音代表什么样的意义是自由的,不受任何约束。(X) 5.浯言符号的约定俗成是指语音形式和意义内容的结合是社会成员共同约定认同的。(V) 6.语言符号可以拆卸拼装,重复使用。(V)

7、浯言符号是由大大小小的单位按一定规则构成的。(V)

8、通过符号的任意性特点,我们可以解释为什么人类社会有各种各样的语言。(V)

9.“失去生命”这一意义,汉语用“si’’表示,英语用“die"表示,那是因为不同民族对这一意义有不同理解的缘故。(X)

10.浯言系统是由不同层级构成的,低一级的单位少,组成高一级的单位后数量翻番增加。(V)

11、符号与符号的组合关系是指各个符号具有相同的性质和特点。(X)

12.人类之所以能说话,是因为人类具有说话的生理特征,这也是语言的本质特征。(V) 13.鹦鹉、八哥都会说话,有的甚至还会背古诗,可见,动物也有语言能力。(X) 14.语言是人类和动物相区别的标志之一。(V)

15、动物掌握“语言”是先天的本领,人类掌握语言则需要后天的学习。(V)

16.“玫瑰”一词,如果我们的祖先在最初不把它读做玫瑰而读成别的什么音,我们今天也不会把它读成[meikui]了。(V)

17.语言的音义关系是不可解释的。(V) 18.语言具有任意性特点,因此我们如果愿意,把“袜子”说成“鞋子”也可以。(X) 19.同别的符号相比,语言符号具有灵活运转的特点。(V) 20.动物的语言可以分析出大小不同的结构单位。( X)

四、问答题

1、举例说明什么是符号,由那些因素构成。

符号是一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记号、标记。 如灯光和火光叫做视觉符号;鼓声和锣声叫做听觉符号。 符号包括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的要素。

2、为什么说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语言是一种符号,因为它能代表或指称现实现象。语言的符号不是互不相干的一盘散沙,而是有组织、有条理的系统。语言系统是由音位、语素、词、词组、句子等结构单位组成的一种层级体系。

3.人类选择语音作为语言的形式,同其它形式相比,语音形式有什么优点? 方便; 容量大; 效果好。

4.就语言符号而言,什么是形式?什么是意义?它们的相互关系有什么特点?

语言符号是由音、义的结合构成的。“音”是语言符号的物质表现形式,“义”是语言符号的内容,只有音和义相结合才能指称现实现象,构成语言的符号。 5.为什么说语言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本质联系? 语言的音和义的结合是任意的,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本质的、因果联系。

6.同样表示“父亲”、“母亲”,汉语用“baba”、“mama。”表示,英语用"father""mother"表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

语言符号的最大特点是它的音与义的结合是任意的,由社会约定俗成。 7.为什么人类会有如此多样的浯言? 音义结合的任意性是形成人类语言多样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8.为什么说语言符号在所有符号中是最重要、最复杂的一种?

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这种装置靠组合和替换来运转。这个装置的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分层。语言中的各种单位相互间紧密联系,彼此依存,组成一个系统。语言系统是由音位、语素、词、词组、句子等结构单位组成的一种层级体系。

整个装置的奥妙就在于以少数有规则地组成多数,一级级翻番增量,这样连跳三级以后,就从几十扩大到无穷,足以表现任何概念。

9、语言符号的系统性表现在那些方面?

就语言系统的整体结构而言,语言结构具有二层性。 就语言这个装置的运转而言,是靠组合和替换。 语言系统是一种复杂而灵活的装置,而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则是这个系统灵活运转的两根“轴”或“纲”。

10、举例说明什么是组合关系,什么是聚合关系。

组合方式是顺着时间的线条前后相续,好像一根链条,一个环节扣着一个环节。如“我看小说”,只能一个字一个字依次说出来。语言链条上由符号组成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卸拆,换上另一个环节,组成新的链条。

在链条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的符号具有某种相同的作用于,它们自然聚集成群。它们彼此的关系叫做聚合关系。如“白花”这个符号的链条,能出现在“白”这个位置上的有“红、蓝、紫”等颜色词(是形容词),也有“大、小、好、香”等形容词;能出现在“花”这个位置上的有“光、线、旗、纸、卷、房子、皮肤”等名词,这两组词各构成一个聚合。

第三篇:语言学概论第六章自测题及分析.

第六章自测题及分析

一、解释下列名词(20分,每词4分

1、文字: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体系,是书面上代表语言的符号。

2、拼音文字:拼音文字是用字母记录语言中的音节或音位的文字,文字体系比较简明,一个字的拼写反映出语言中的一个符号的读音。

3、字母:拼音文字的书写单位,一个字母基本上就代表语言中的一个音素;一种文字体系一般只要数十个字母符号。

4、形声字:形声字是运用表意和表音两种方法创造出来的汉字,一部分字符表示字的意义类属,一部分表示字的读音。

5、书面语: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口语的加工形式,比口语规范严谨,是同一种语言不同的风格变体。

二、填空(40分,每空2分

1、文字突出的作用是打破了有声语言的(时间、(空间的局限性,扩大了有声语言的使用范围。

2、文字包括(字形、(字音、(字义三个方面,这三方面在文字中缺一不可。

3、据考古材料,一般认为文字大约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距今六千年以上。

4、文字的特点要受(所记录的语言特点的制约。

5、在文字产生以前,人类使用(事物记事和(图画记事帮助记忆。

6、从造字方法角度看,文字的发展经历了(表意、(表意兼表音和(表音三个阶段。

7、各种不同体系的意音文字都包含(表意字、(表音字和(兼用表意表音两种方法的字三种不同类型的字形。

8、人类造字的方法主要有(表意和(表音两种。

9、汉字的简化和整理异体字,属于文字的(改进。

10、(书面语是在口语基础上形成的,是口语的(加工形式。

三、辨别正误(20分,每小题2分 说明: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打叉。

1、现代社会,文字使用十分频繁,比有声语言还重要。(× 分析说明:在任何社会,文字的作用都不可能超过语言。

2、文字的主要作用是记录了人类的文化。(× 分析说明:文字的主要作用是记录人类的语言。

3、拼音文字同语音联系紧密,只记录语音。(×

分析说明:无论是拼音文字还是非拼音文字,记录语言都是既要记录语音,同时又要记录意义。

4、非拼音文字记录意义,不记录语音。(×

分析说明:非拼音文字同样要记录语音和意义,文字是记录语言的,而语言的音义在文字中是统一为一体的。

5、汉字与汉语的特点是相适应的。(√

分析说明:如果汉字不能适应汉语的需要,可能早就被淘汰了。

6、汉字具有超方言、超时间的特性。(√

分析说明:汉字是语素文字,与读音联系不紧密,字音可以随方音而异,也不受古今读音变化的影响,具有超越时空的特点。

7、汉字与汉语的音节是对应的,一个字记录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只用一个汉字记录。(×

分析说明:汉字虽然是代表音节的,一个汉字一般就是一个音节,但不能反过来说一个音节就是一个汉字,汉字与音节之间没有对应关系。

8、日文是音节文字,汉字也是音节文字。(×

分析说明:日文是音节文字,假名和音节之间有对应关系,汉字不是音节文字。

9、意音文字中的表音字,其实就是拼音文字。(×

分析说明:意音文字中的表示字音的符号,不能看作拼音文字,因为这些符号不是专门的表音符号,而且往往都不是表示音素的符号。

10、书面语的发展,总是要先于口语发展。(×

分析说明: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其发展由口语决定,所以书面语的发展总是落后于口语的。

四、问答题(20分,每小题5分

1、“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怎样理解这句话? 第一,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第二,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字的产生;第三,辅助语言进行交际的工具是多种多样的,而文字是辅助语言交际的最重要的工具。

2、汉字与汉语相适应,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

汉字和汉语相适应,主要是汉字的单音节形式和汉语的语素的单音节形式比较一致,用汉字记录汉语语素往往有一种对应的关系。汉字和汉语基本上相适应,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领会: 第一,一个汉字代表音节,一个语素基本上也是一个音节,因此汉字和语素是相对应的,用汉字记录汉语语素非常合适。

第二,汉语是没有形态变化的语言,语法意义、语法关系主要通过词序和虚词表示,而不像印欧语那样要用音素表示形态变化,所以汉语的特点决定了它用汉字记录是合适的。

第三,汉字记录汉语可以非常有效地区别同音词。汉语音节结构简单,声韵母配合只有400来个音节,声韵调配合只有1200多个音节,加之词形简短,以双音节词为主,单音节词依然十分活跃,可以说是汉语语汇的基础,这样同音语素和同音词就非常多,很容易混同,而形态各异的汉字就起到了分化同音词的作用。

第四,现代汉语方言众多,语音上的差别很大,但是由于各个方言的语法系统和词汇系统一致性比较突出,用汉字记录汉语,书面上起到了沟通方言的作用,同样的词语,虽然各地发音不同,但大都用同一个汉字记录,所以大家都看得明白清楚,所以汉字具有很好的沟通方言的作用,而拼音文字就难以适应汉语方言分歧的特点。

3、汉字能否改革为拼音文字?谈谈你的看法。

解题说明:本题可以从赞同汉字改革为拼音文字角度谈自己的看法,也可以从否定汉字改革为拼音文字谈自己的观点。正反方面的观点从以有如下方面的考虑: ①汉字是语素文字,其结构复杂,主要表现在:第一,汉字字数多,现代汉语用字有1万左右,国家有关部门公布的通用字有7千,常用字也有3千5百个,这些字要个个都记住是很困难的;第二,汉字笔画繁多,部件多,结构方式多,结构复杂,组合排列不像拼音文字那样是单向行进的,而是多向展开的,因此知道笔画和部件不知道组合方式也不能写出这个汉字来,同拼音文字相比结构规律性差,而且一个字笔画无论多少都只能书写在一个同样大小的方块空间中,非常难写;第三,汉字结构上不表音,没有专

门的表音符号,现有的形声字占现代汉字的总数数量比例比较少,形声字的音符在汉字中没有固定的位置,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或内或外,或者偏于一角,难以捉摸,而且还有许多多音字,占现代汉字总数的10%,有些多音字有好几个读音,读音多,十分难读,总之,汉字难学难用。②拼音文字结构简单,字母数量少,例如拉丁字母只有26个字母,阿拉伯文字28个字母,俄罗斯文33个字母,日文假名也才50个字母符号,而且字形结构排列有很强的规律性,基本单位同语音联系紧密,或者表示音素,或者表示音节,易学易用,便于国际交流。因此汉字应该改革为拼音文字。

反对汉字改革为拼音文字的理由思路要点:①汉语音节结构简单,词形简短,同音语素和同音词很多,汉字在书面上可以有效地区别同音词,而用拼音文字无法区别,没有字形上的差别,混同的可能性就增大了,例如“公式-公事-工事-攻势”四个词读音一模一样,用汉字记录,字形上很容易区别开,用拼音就都是一样,无法区别,将给阅读带来很多的麻烦;汉字适应汉语方言分歧的实际情况,汉语方言分歧,差别很大,而由于汉字同语音联系不是很紧密,记录汉语,不同方言区的人的人都能看懂,具有特殊的沟通方言的作用,假如不用汉字而用拼音文字,那么各个方言按方音拼写,词形上区别非常大,别的方言区的人根本就看不懂,文字无法起到沟通交际的作用,拼音文字无法适应汉语方言分歧的特点。②汉字与汉语的特点是相适应的,用汉字记录汉语正好,比如汉语语素基本上都是单音节的,一个语素一个音节,而汉字也是表示音节的,一个汉字一个音节,这正好同语素的特点相适应;汉语是孤立语,主要通过词序和虚词表示语法意义,没有词形变化,而写法上固定的汉字也是适应汉语的这个特点的。③汉民族文化是汉字的根,汉字是汉文化的一部分,除了记录汉语,还有许多独特的功能,比如书法、篆刻、对联、回文诗等,都同汉字的特点密切相关,保留汉字,就是保留汉文化,就是继承汉民族文化,而将汉字改革为拼音文字,就将割断汉民族文化的历史传统,我们祖先留下来的宝贵的文化遗产也不能得到很好的继承,其结果是毁灭了汉民族文化。

4、简要说明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

口语和书面语互相依存,互相对立,又互相影响,互相转化,共同发展。第一,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口语是活的语言,是书面语产生的源泉、存在的前

提、发展的动力。没有口语的存在,就没有书面语的产生和发展,书面语是不能离开口语而独立存在的。第二,书面语又不是被动地记录语言,它对口语的发展变化也有着积极的影响:一方面,书面语是口语的加工提炼形式,选词用句十分规范,对人们的语言实践很有指导意义,使得口语也向规范化方面发展;另一方面,统一的书面语具有相对稳定性,具有一种特殊的凝聚力,对语言的分化具有一定的约束作用,比如汉语,方言众多,差别很大,统一的汉语书面语对限制方言分化、沟通各地人民之间的交际无疑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第七章自测题及分析

一、解释下列名词(20分,每词4分

1、方言:方言是语言的变体,是因为地域或社会的语言而发生的语言分化。

2、社会方言:社会方言是社会内部因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级、阶层的人们在使用语言上表现出来的变异,是言语社团的一种标志。

3、地域方言:地域方言是一种语言在不同地域上的分支,语言的地方变体。

4、共同语:共同语是在某个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民族的通用语言。

5、亲属语言:亲属语言是从同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彼此有同源关系的几种独立的语言。

二、填空(30分,每空1分

1、(社会发展是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

2、(渐变性和(不平衡性是语言发展的两大特点。

3、语言的发展中,(词汇的变化速度最快,(语音次之,而(语法的演变最为缓慢。

4、语言发展的两个基本过程是语言的(分化和语言的(统一。

5、社会方言是因社会的分工而出现的语言分化,(行业用语、(阶级方言、(科学技术术语。

6、黑话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方言,它具有强烈的(排他性。

7、地域方言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语音上,划分地域方言的主要依据也是(语音。

8、地域方言的进一步分化就会发展为(独立的语言。这些源自一个共同语分化的语言归属于(亲属语言,这个成为不同语言发展源头的共同语称为(母语。

9、(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系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两个语系。

10、按谱系分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日尔曼语族。

11、语言的统一,主要指(民族共同语的形成。

12、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各民族之间往往还需要一个共同的交际工具,这就是所谓的(国语,我国的(普通话就是这样的一种共同语。

13、语言规范化的对象主要是(书面语。

14、(约定俗成的原则在规范化的工作中有重要作用,它本身就是规范化的一个原则和标准。

15、一种方言能成为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主要取决于客观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条件。

16、汉语的普通话,根据规范化的要求,确定为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三、辨别正误(20分,每小题2分 说明: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打叉。

1、语言的发展都具有渐变性。(√

分析说明: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不可能发生突变,只能是渐变,所有的语言都不会有例外。

2、语言里语音、词汇、语法的发展是齐头并进的。(×

分析说明:语言三要素的发展速度是不一样的,词汇发展变化最迅速。

3、同一言语社团的人总是固定地使用一种语言形式。(× ) 分析说明:生活在某一言语社团中的人还要因交际环境的不同、交际对象的差别而在语言的使用 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不可能固定地使用一种语言形式。

4、听得懂、听不懂是划分地域方言的标准。(× ) 分析说明: 划分地域方言不能光凭语言本身的差异, 还要看使用方言的人是不是属于同一个民族, 各方言之上是不是还有一个共同语作为各地区人们的交际工具。总之,在确定方言身分时要同时考虑 到两方面的因素,即统一的社会和语言本身的差异。

5、何种方言能够成为某种共同语的基本方言的条件都是由文化的原因决定的。(× ) 分析说明: 何种方言能够成为共同语的基础方言,取决于社会经济、 政治、 文化等多方面的条件。 比如多斯岗方言成为意大利语的基础方言主要是文化的原因,但汉语以北方方言为基础,则主要是政 治的原因,伦敦方言成为英语的基础方言则是经济的原因。

6、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是汉语。(√) 分析说明:世界上使用汉语的人最多,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

7、语言发展也有先于社会发展的情况。(× ) 分析说明:语言的发展是在社会发展的影响下产生的,不可能先于社会发展走到前面。语言必须 适应社会需要,只能与社会同步发展,不可能先于社会发展,那种脱离社会实际需要的发展是不可想 象的。

8、分布最广的语系是汉藏语系。(× ) 分析说明:分布最广的是印欧语系,在世界上六大洲均有。印欧语系诸多语言之所以能分布这样 广,主要是在殖民主义时代凭借政治、军事、经济的力量推行的缘故。

9、推广民族共同语的目的是消灭方言。(× ) 分析说明: 推广民族共同语的目的是消除方言隔阂, 便于各个方言区的人相互交际沟通感情需要。

10、普通话语音不等于北京话语音。(√) 分析说明:普通话以北京话语音作为标准音,但不是全盘吸收北京话语音的特点,有些土音、不 符合规范的读音就不吸收。

四、问答题(30 分,每小题 5 分)

1、为什么说社会的发展是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

这是由语言作为交际工具这一本质特征决定的。运用中的活语言是人类组成社会的条件之一,是 社会成员之间最重要的联系纽带。第一,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落后到先进的发展, 自然都会推动语言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事物、新概念层出不穷,人们的思维也愈来愈细致缜 密,这些都会向交际提出新的要求,推动语言不断丰富词汇,改进语法,以适应社会交际的需要。第 二,社会的分化、统

一、互相接触也会相应地引起语言的分化、统一和接触,这也必然要推动语言的 进一步发展。

2、为什么语言发展会有渐变性特点?请结合教材有关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渐变性是语言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指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但语言不像社会变革那 样产生突变,而是逐渐发展变化的,具有相对稳定性。语言发展的渐变性特点是由语言的社会功能所 决定的,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社会成员相互联系的纽带和桥梁,是人们日常生活根本离 不开的,人们无时无刻不使用语言,语言同社会的关系是如此密切,因此不可能老是处于急剧的变化 之中,更不可能发生巨变、突变,只能逐渐变化,即使社会发生了剧烈变化,语言也不马上巨变,大 有我自岿然不动之势。这样才能有人们的需要相适应,不至于影响人们的使用。

3、简述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的异同。 相同点: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都属于一种语言变体,都是语言发展变化的结果,都以共同语作为 基础。 不同点: 首先, 社会方言是适应社会分工需要而产生的全民语言的分支, 是全民语言的社会变体。 而地域方言则是全民语言在不同地域上所产生的全民语言的分支, 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在地域上的反 映,虽然都叫方言,但划分的角度是不同的。其次,地域方言之间的主要差别表现在语音上,同时也 反映在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方面,而社会方言的主要差别则在一般词汇方面,语音、语法方面没有差 别。最后,地域方言在一定条件下能发展为独立的语言,而社会方言在任何条件下都不可能发展成为 独立的语言。

4、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第一,语言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发展不平衡,发展速度不一样,有的快,有的慢,其中词汇变 化最快,语音发展变化较慢,语法发展变化最慢;第二,语言在不同的地域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方向也 不一样,同一种语言现象,在有的地区变化,在有的地区不发生变化,有的地区是这样变化,有的地 区是那样变化,其结果是形成地域方言;第三,社会成员的分工不同,使语言的发展变化出

现不平衡 性,有的阶层或社团使用这样的词语,有的阶层或社团使用那样的词语,结果形成社会方言。

5、语言的谱系分类和语言的结构分类各自依据的标准是什么?同系属的语言在结构类型上是不 是一定相同?为什么? 语言的谱系分类是根据语言的历史来源或者语言间的亲属关系所作出的分类, 并按照语言间的亲 疏关系程度把语言分为语系、语族、语支、语群等。 语言的结构分类是根据句子和词的构造以及句子中词语间的关系进行分类的, 通常把世界上的语 言分为孤立语、黏着语、屈折语、复综语四类。

语言的谱系分类和结构分类角度不同,划分结果是不一样的,因此互相之间没有对应关系,同一 系属的语言,不一定结构类别也相同,结构类别相同的语言,不一定就是属于同一个谱系。

6、什么是基础方言?什么样的方言可以作为基础方言? 基础方言就是用作民族共同语的构成基础的方言。民族共同语不是凭空创造出来的,一定是在某 一个方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样的方言就是基础方言。能用作民族共同语的构成基础的方言,往 往是全民族中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影响比较大的,例如我国北方方言成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 话的基础方言,就具有这些方面的优势条件,同时,它的使用人口最多,通行地域最广,也是比较重 要的条件。

第四篇:6语言学概论.简答题复习题库

简答题:语言的本质部分

1.“狼孩子”的故事说明了什么? 2.与语言相对,言语具有什么特点? 3.为什么人类语言具有灵巧的构造? 参考答案:

o 1.“狼孩子”的故事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

A.语言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2分) B.离开人类社会就没有语言。 (2分)

C.孩提时期是学会语言.掌握语言的一个重要的阶段。 (2分) D.如果错过了这个最好的时机,•就很难学会一种语言。(1分)

2.与语言相对,言语具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

言语的具体性、个人性、临时性、无限性、多变性、物质性等特点。(每小点1分,表述1分)

3.为什么人类语言具有灵巧的构造? 【参考答案】

A.任意性;B.离散性;C. 层级性。(每一小点2分,表述1分)

简答题:语音学部分

1.指出汉语普通话/a/音位的几个条件变体,描述其发音特点和出现条件。 2.指出汉语普通话/e音位的几个条件变体,描述其发音特点和出现条件。 3.语音的四要素是什么?在语言中各有什么作用? 4.音质的不同取决于哪些条件?举例说明。

5.什么是音位的区别特征? 普通话音位/p/的区别特征主要有哪些? 6.什么是音位?划分音位的主要原则是什么?举例说明。

7.举例说明音位的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有什么不同?在普通话中[p]和[b]是不是音位变体?是什么变体?

8.举例说明舌面元音的三维特点。 参考答案:

1. 指出汉语普通话 a 音位的几个条件变体,描述其发音特点和出现条件。 【参考答案】

A./a/ 音位的条件变体有四个:[a]、[¢]、[ɑ]、[E](1分) B. 发音特点(3分)

••••••• [a] 前、低、不圆唇舌面元音 ••••••• [ ] 央、低、不圆唇舌面元音 ••••••• [ɑ] 后、低、不圆唇舌面元音 ••••••• [E] 前、半低、不圆唇舌面元音 C. 出现条件(3分)

••••••• [a] 在韵尾[i]、[n]之前 ••••••• [¢] 无韵尾

••••••• [ɑ] 在韵尾[u]、[ ]之前

••••••• [E ] 在韵头[i]或[y]同韵尾[n]之间

2.指出汉语普通话 e 音位的几个条件变体,描述其发音特点和出现条件。 【参考答案】

A./e/音位有四个变体:[ ]、[ ]、[e]、[E] (1分) B. 发音特点 (3分)

•••• [ ] 后、半高、不圆唇舌面元音 •••• [ ] 央、中、不圆唇舌面元音 •••• [e] 前、半高、不圆唇舌面元音 •••• [E] 前、半低、不圆唇舌面元音 C.出现条件 (3分) •••• [ ] 在单韵母中

•••• [ ] 鼻韵母中或轻声音节的韵腹 •••• [e] 出现在韵母[i]前 •••• [E] 出现在[i]、[y]之后

3. 语音的四要素是什么?在语言中各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 音高,区分音调 (1分)

• 音长,区分长元音和短元音 (2分) • 音强,区分轻重音和语调 (2分)

• 音色,区别语言的意义的最重要的因素 (2分) 4.音质的不同取决于哪些条件?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

• A.发音体不同。如二胡声和鼓声不同。(2分)

• B.发音方法不同。如[t]是不送气,[t]是送气(2分)

• C.共鸣器的不同。如[n]和[t]的不同,[n]是鼻腔,[t]是口腔。(3分) 5. 什么是音位的区别特征? 普通话中/p/的区别特征主要有哪些? 【参考答案】

A.一个音位区别于其它音位的语音特征。(指音位之间的最小对立项)(3分) B./P/ 的主要区别特征是:(4分) ••••••• 双唇,区别于唇齿音。 ••••••• 不送气,区别于送气音。 ••••••• 塞音,区别于擦音。

6. 什么是音位?划分音位的主要原则是什么?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

A.一种具体语言或方言中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2分) B.对立与互补。(1分) •••• 比如[ p]和[p‘]在相同的语言环境[-ɑu51]中出现,具有辨义作用,前者是“抱”, 后者是“炮”,这是对立关系。(2分)

•••• 又比如[ ]和[a],前者出现在“单说或开音节的单元音”的环境中,后者只出现 在[i]和[n]前,它们之间出现的语言环境是互补的。(2分) 7. 举例说明音位的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有什么不同?在普通话中[p]和[b]是不是音位变体?是什么变体? 【参考答案】

A.条件变体是处于互补关系中的音位变体,如/a/音位的几个变体属条件变体(2分) B.自由变体与条件变体不同,•它是出现在同样的位置上可以任意替换但又不起区别意义作用的几个音素。•如吴方言平翘音.前后鼻音等。(2分) C.[p]和[b]是音位变体(1分)

D.它们属于条件变体,出现的语音条件是,轻声音节的清音声母变成浊声母(2分)如: 爸爸[p p ]——[p b ] 8. 举例说明舌面元音的三维特点。 【参考答案】

A.舌面高低;B.舌面前后;C.唇形圆展。(每小点2分,举例1分)

简答题:词汇语义部分

1.举例说明词义的特点。

2.什么是语义场?它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

o 1.举例说明词义的特点。 【参考答案】

概括性;客观性;民族性;时代性;模糊性(每一点1分,举例共2分) 2.什么是语义场?它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

若干具有共同核心义素的词语(义项)构成的聚合体,就是语义场,又叫词汇场,有时简称义场或词场。语义场具有以下几种最基本的性质:(定义1分;性质每点2分)

(1)层次性。由于事物现象的分类可粗可细,类别可大可小,因此语义场也是可大可小。最小的语义场只有两个词语。如“父亲-母亲”。若干较小的语义场又可汇集为较大的语义场,直至一个语言系统中最大的语义场,语义场的层级性体现了语义的纵向聚合关系。

(2)系统性。属于同一级语义场的词语,其语义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如“丈夫”与“妻子”。语义的系统性还表现为,一个词语的意义,取决于这个词跟哪些词语构成一个语义场。如“孩子”跟“大人”.“父母”构成语义场。不同的语言系统.不同的方言以及不同的时代,其语义场的构成情况会有所不同。

(3)相对性。语义场的构成,是以词语的义项为单位的,因此,同一个词有几个不同的义项,就分属几个不同的义场。如“叔叔”有表示亲属称谓和表示社交称谓两种。

简答题:语法学部分

1.什么是显性语法关系?它具有什么特点? 2.什么是隐性语法关系?它具有什么特点? 3.举例说明汉语语法中常见的主要语法手段。 参考答案:

o 1.什么是显性语法关系?它具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

显性语法关系是通过词形变化、辅助词和词序等手段所反映出来的各种语法关系 (2分)

显性语法关系成分之间是连续的;是直接成分之间的关系;成分之间的关系是单一的。(5分)

2.什么是隐性语法关系?它具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

隐性语法关系是隐藏在显性意义后面的各种语法关系(2分)

隐性语法关系可以是非连续性的;可以是间接成分之间的关系;一个成分可以同其它成分发生多种关系。(5分)

3.举例说明汉语语法中常见的主要语法手段。 【参考答案】(理论1分,举例共3分)

A.词序;B.虚词;C.重叠;D.语调

简答题:文字学部分

1.说明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及其产生的地区。

2.文字的发展规律一般可分为几个阶段?•汉字属什么性质的文字? 3.文字起源于什么?它与文字的关系怎样? 参考答案:

o 1.说明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及其产生的地区。 【参考答案】

A. 圣书字;产于古代埃及 (2分)

B. 楔形文字;产于美索不达米亚(两河流域)(2分) C. 汉字;产于中国 (1分) D. 马雅文字;中美洲 (2分)

2.文字的发展规律一般可分为几个阶段?•汉字属什么性质的文字? 【参考答案】

A. 三个阶段:象形文字;表意文字;表音文字(3分) B. 汉字属表意文字。(1分)因为汉字随着形体的演变已失去了象形的特征,但它仍同整个词发生关系;汉字不表音,虽有表音成分,但本质上仍是表意的。(4分) 3.文字起源于什么?它与文字的关系怎样? 【参考答案】

A.文字起源于图画记事。(2分) B. 图画不是文字。(1分)图画成为文字,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把整幅的画拆散成个别图形,一个图形与语言里的一个词(或语素)相当。(2分)它们要有固定的读音。(2分)

简答题:语言发展演变部分

1.语言的分化和统一是怎样表现的? 2.举例说明语言演变的两大原因。 3.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有哪些不同? 4.什么是语言同化?有哪几种主要形式? 5.说明印欧语系的主要特点。

6.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系语言有哪些不同?

7.我国的语言分属哪些语系?每种语系至少举一种语言为例说明。 参考答案:

o 1.语言的分化和统一是怎样表现的? 【参考答案】

A.伴随社会的变化进行(1分)

B.分化的初级表现是方言,•最大分化是亲属语言(3分) C.方言分歧缩小,民族共同语的形成,最后形成国语。(3分)

2.举例说明语言演变的两大原因。 【参考答案】

A. 社会原因 (3分) B. 语言内部原因 (4分)

3.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有哪些不同? 【参考答案】

A. 地域方言是在某一地域内通行的语言,有自己的语言结构系统;社会方言没有自己特殊的语言结构系统。(4分)

B. 社会方言可以演变为独立的语言;社会方言不能。•(3分) 4.什么是语言同化?有哪几种主要形式? 【参考答案】

语言同化是指一种语言排挤或代替其他语言.从而使被排挤.被代替的语言消亡的现象。在同化中取得胜利的语言称为同化语言,在同化中被排挤或被代替的语言称为被同化语言。语言同化是在语言深入接触中出现的语言融合的一种表现。(3分)

语言同化有强迫同化和自愿同化两种。强迫同化是占统治地位的民族为了奴役和同化被统治民族而采取的语言同化政策,他们强制被统治民族采用他们的语言文字;同化,是指一个民族自愿放弃自己的语言而采用他民族的语言的现象。(4分) 5.说明印欧语系的主要特点。 【参考答案】

A. 没有声调,有固定重音 (2分)

B. 主要使用附加成分和内部屈折等语法手段 (3分) C. 没有量词 (2分)

6.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系语言有哪些不同? 【参考答案】

A. 有声调 (3分) B. 无形态 (2分) C. 有量词 (2分) 7.我国的语言分属哪些语系?每种语系至少举一种语言为例说明。 【参考答案】

A. 汉藏语系,如汉语、侗语、傣语、壮语、苗语等。(2分) B. 阿尔泰语系,如蒙古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等。(2分) C. 印欧语系,有俄罗斯语、塔吉克语两种语言。(1分) D. 南亚语系,有佤语、崩龙语、布朗语三种语言。(1分) E. 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如高山语。(1分)

第五篇:艺术概论第六章教案

艺术概论课程

课程编号:

总学时:36

周学时:2 适用年级专业(学科类):

开课时间:2006——2007学年 第二学期使用教材:《艺术概论》 授课教师姓名:张新龙

课题:第六章 造型艺术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通过中西绘画的比较,理解中国画的民族特色。2.要求学生通过西方雕塑简史的学习,熟悉和了解西方最重要的雕塑作品。3.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掌握摄影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法。4.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加深对书法艺术审美特征与表现手法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重点:造型艺术的主要种类和造型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教学难点:不同造型艺术的本质与特征之区别。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

教具、教学素材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2*2„„„„

教学过程:(教师授课思路、设问及讲解要点) 第六章 造型艺术

造型艺术: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 (如颜料、纸张、泥石、木料等),通过塑造静态的视觉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表现艺术家思想情感。它是一种再现性空间艺术,也是一种静态的视觉艺术。它主要包括绘画、雕塑、摄影艺术、书法艺术等。

第一节 造型艺术的主要种类

一、绘画艺术。绘画是造型艺术中最主要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是一门运用线条、色彩和形体等艺术语言、通过构图、造型和设色等艺术手段,在二度空间 (即平面) 里塑造出静态的视觉形象的艺术。

绘画种类繁多,范围广泛。从体系来划分,绘画分为东方绘画和西方绘画两大体系。从使用的材料、工具和技法来划分,则分为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粉笔画等等。从题材内容来划分,又可以分为肖像画、风景画、风俗画、静物画、历史画、宗教画、动物画等体裁。从作品形式的不同来划分,还可以分为壁画、年画、连环画、宣传画、漫画等样式。

(一)中国画

中国画:简称“国画”,原来是泛指中国绘画,是为了区别于明末传入中国的西画而出现的概念。解放前称中医为“国医”、称中国武术为“国术”、称京剧为“国剧”、称广东音乐为“国乐”,这些冠以“国”字的名称于解放之后都已改掉,唯有中国画仍保留“国画”的名称(50年代曾一度改称“彩墨画”)

中国画的艺术特色(1)表现在工具材料上,往往采用中国特制的毛笔、墨或颜料,在宣纸或绢帛上作画。(2)在构图方法上不受焦点透视的束缚,多采用散点透视法,使的视野宽广辽阔,构图灵活自由,画中的物象可以随意列制,冲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中国画营造的空间最主要的有三种,全景式空间、分短段式空间和分层式空间。(3)绘画与诗文、书法、篆刻四者有机地2结合在一起,相互补充,交相辉映,形成了中国画独特的内容美和形式美。(4)中国画的特点来源于中华民族文化和丰富的美学思想。中国画的传统画法有工笔高度概括,洒脱地表现物象的形神和抒发作者的感情。

中国画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从已知独幅的战国帛画算起,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如果从内蒙古、甘肃、山东、新疆以及东北各

2 地的原始岩画和1986年发现于甘肃秦安大地湾原始地画来看,它的历史已不下5000年。

有据可查的独立的中国画应该是晚周至战国时期的《人物龙凤帛画》。 中国画又可分为人物、山水、花鸟。

1、中国人物画

中国人物画自魏晋南北朝开始分为工笔和写意两大体系,以顾恺之、陆探微为代表的“细密精致而续丽”的画风。造型准确精细,色彩鲜艳富丽,称之为“密体”;以张僧繇为代表的简练概括的画风,人物造型简练,赋彩单纯“迹简意淡而雅正”称之为“疏体”。唐代吴道子突破了当时工细密描、重彩积染的一般画风,创造了水墨淡彩及白描的新形式,吴道子作画时“落笔生风”,在用线上,追求遒劲雄壮,飞扬流动的美感,即所谓“吴带当风”,在用色上,“焦墨痕中略施微染,自然超出绢素”即所谓“吴装”。

两宋人物画相当发达,出现了不少杰出的人物画家,题材范围也比过去更加广泛。

风俗画的代表画家有张择端、王居正、李嵩等。 北宋文人画人物画的代表画家有李公麟。

简笔人物画的代表画家有梁楷。 元代人物画以赵孟頫为代表画家。

元代以后,由于主流转入山水和花鸟,人物画走向衰微。

明代的浙派画家领袖戴进善画人物画。吴门四家也都善于画人物画,以唐寅最为出色。

曾鲸:明代波臣画派的代表画家。 陈洪绶:明代人物画的代表画家。

清代的人物画家有:扬州画派的罗聘,善画山水、人物、花卉、佛像 中国艺术流派。清代乾嘉时期,在扬州画坛上活跃着一批以卖画为生的职业画家,其中杰出的代表人物是金农、...他们在生活作风、艺术观点、绘画风格上都有相通之处,因此形成了一个流派——扬州画派,习惯上称之为“扬州八怪”。

近代出现了不少优秀的人物画家,特别是任伯年,继承文人画的笔墨,大胆吸收西洋画的技法,他既有深厚的传统功底,又善于汲取外来艺术的长处,从而创造了雅俗共赏的风格,拓宽了人物画的,创作途径,对现代人物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中国山水画

中国山水画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种,源于南北朝。

现在所能看到最早的山水画,是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疑是唐人摹本,近于原作)。

唐代以李思训、李昭通父子为代表的一批青绿山水画家,继承并发扬这一传统。

盛唐吴道子进而发展了简练而又写实的山水画法。

王维和晚唐画家张操创造了水墨山水,此即山水画“始于唐”。 五代北方山水画以“荆浩、关仝为代表。

南方山水画以董源、巨然为代表。北宋山水画以李成、范宽、郭熙、

3 王希孟、米芾等为代表。

南宋山水画以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为代表,史称“南宋山水四大家”。

元代始于赵孟 ?完成于元四家(黄公望、王蒙、倪鲢、吴镇)的又一次重要变革。摆脱了宋人院体画风格,重视主观抒发,追求简淡高逸、苍茫深秀的艺术情趣。

明代主要分为浙派和吴派。明代董其昌创立南北宗的绘画理论,他本人则推崇南宗。

清初的山水画创作出现了两种倾向,一种是崇古守旧,以模仿为主,强调笔墨技巧,脱离现实生活;另一种倾向是打破前人陈规,勇于革新,创造出富有生活气息的山水画。清初“四僧”是这种倾向的代表人物。

3、中国花鸟画 中国花鸟画:中国画中以花和鸟为表现对象的一种绘画形式。但它的表现范围不仅仅只限于花和鸟,鱼、虫、禽、兽、瓜果、蔬菜等等这些都属于花鸟画所表现的题材范围。

花鸟画的分类

1、工笔花鸟画:可分为工笔白描花鸟画、工笔淡彩花鸟画、工笔重彩花鸟画。①白描又称线描,使用工细的毛笔将所要表现的对象的外形勾画出来。它是一种单色画,它的特点是单纯、简洁。 ② 淡彩花鸟画是在白描的基础上,按照表现对象的固有色,淡淡的渲染一层或两层颜色的花鸟画作品。它的特点是淡雅、清新。 ③重彩花鸟画是在淡彩花鸟画的基础上,反复渲染,使所画对象的固有色达到饱和状态为止,甚至夸张表现对象本身色彩的花鸟画作品。

2、写意花鸟画:写意画可分为大写意和小写意: 小写意是是通过相对(工笔花鸟画)比较自由的方法表现对象的形态、特征。它的特点是真实、生动。是花鸟中一种比较普遍的画法。 大写意在中国画中是一种比较难掌握的画法,需要有很好的基本功,在表现对象的时候,带有很强的主观性,造型大胆、夸张。它的特点是,具有很强的抒情性、创造性、趣味性,给人一种潇洒、气派、落落大方的艺术感受。

3、没骨花鸟画:用各种颜色或墨直接渲染出物体形象的方法。对工笔画来说,它比较随意,对写意画来说,它比较工细。

古代历史中最具代表性的花鸟画派有五代西蜀黄筌所代表的皇家富贵的画风和南唐以徐熙为代表的自然清丽的画风。

其次是元代王冕的水墨花鸟画。 明代徐渭的大写意花鸟画。

清代八大和以郑板桥为首的扬州画派。

(二)西方绘画

西方绘画艺术也是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尤其是油画艺术更可以说是世界绘画艺术中最有影响的画种。

1、油画:是西洋画的主要画种,它是用油质颜料在布、木板或厚纸板上画成,其特点是油画颜料色彩丰富鲜艳,能够充分表现物体的质感,使描绘对象显得逼真可信,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同时,油画颜料又有较强的覆盖力,易于修改,为画家提供了艺术创作的便利条件。

西方油画艺术发展过程最主要的时期和代表流派与画家

4 凡·爱克兄弟改革油画颜料。

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创造了透视明暗法和薄雾法。 印象派画家将物理的色光原理引进绘画,注重光源色和环境色,从而使单纯的古典色彩变得绚丽多彩。

后印象派画家在印象派的基础上发展,更强调主观心理的体现。 表现主义和抽象表现主义画派更强调色彩的表现力。

2、水彩画

水彩画:绘画的一种,以水调和颜料所作之画。颜料系用胶水调制,可溶于水,利用颜料的这一特性,水的渗融效果及纸的底色,易产生透明感及轻快、湿润的艺术效果。有干、湿、粗笔、细笔等不同画法。

水彩画始于十五世纪欧洲,十八世纪在英国有很大发展,十九世纪初,英国成立水彩画家协会,出现专门的水彩画展。在西欧其他各国,亦有所发展。近代,我国留学海外习画者将此画种带回国内。由于我国有悠久的水墨画传统,有水技法相似,故较易为中国画家所接受,并将中国画用笔的特点和意境的处理融会贯通,使之具有中国民族风格。

3、色粉画

色粉画,又称粉画、粉笔画,是四大西洋画系之一。色粉画色彩绚丽饱和,具有松柔明艳的效果, 且经久不褪色,装框后易保存。

色粉起源于欧洲并盛行于18世纪末的法国,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这种新兴的绘画工具由于其色彩鲜亮明快、富有极其生动的表现力而在当时受到了很多艺术家们的喜爱,甚至很多知名的大画家都改用色粉进行艺术创作,其中又以法国十九世纪印象派大师爱德加·德加为代表人物。德加一生中最广为人知的作品大部分是其色粉画,如“芭蕾舞女系列”等。

到了二十世纪,色粉画的运用得到了普及,开始逐渐为更多的西方艺术家作为主要绘画工具使用并为诸多艺术收藏家收藏。

4、素描

由木炭,铅笔, 钢笔等,以线条来画出物象明暗的单色画,称做素描。素描是一切绘画的基础,这是研究的过程中所必须经过的一个阶段。

素描,是美术中最单纯的造型形式。广义上的素描,涵指一切单色的绘画;狭义上的素描,专指用于学习美术技巧、探索造型规律、培养专业习惯的绘画训练过程。

素描的真正发展是在文艺复兴运动到来之后。 达·芬奇的绘画札记不但阐明了许多艺术原则,还特别对绘画的基础学科,诸如解剖学、透视学、素描、明暗色调、构图处理等作了系统科学的理论研究。米开朗琪罗认为素描功夫的深浅直接影响到画家的成败。瓦萨里(1511—1574)则进一步认为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

安格尔更是追求线条的简练与准确,他的素描细节精雕细刻而不失整体,堪称古典主义素描的典范。

凡高的素描犹如他的色彩,充满了涌动与不安的因素。 俄罗斯学院派画家契斯恰柯夫的素描体系十分严谨。 尼古拉非钦的素描具有东方线的特点。 米罗的素描极简,达到用数根线条便足以表现对象的精神本质特征的境界。

二、雕塑艺术

5 雕塑是一种重要的造型艺术。雕塑是立体(三度空间)的空间艺术和视觉艺术,它是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制作出具有实体形象的艺术品,由于制作方法主要是雕刻和塑造两大类,故被称为雕塑。

雕塑的种类、体裁和样式繁多。从制作工艺来看,它可以分为雕和塑两大类。事实上,雕塑工艺十分复杂,如果进一步细分,还可以再将其分为刻、镂、塑、凿、琢、铸等各种技艺和手法。

从体裁来区分,雕塑又可以分为纪念性雕塑,如著名的巴黎歌剧院周围有三十多座雕塑;有城市园林雕塑,如北京市街道和公园里均有不少美化城市景观的雕塑;有宗教雕塑,如敦煌、麦积山等处的大量彩塑;有陵墓雕塑,如陕西兴平霍去病墓前的著名大型石刻《马踏匈奴》;还有陈列性雕塑,如室内架上雕塑、展览馆室内雕塑等。

从样式区分,雕塑还可以分为头像、胸像、半身像、全身像、群像等。 从表现手法和形式来区分,雕塑一般又可分为圆雕、浮雕和透雕三类。 圆雕,又称“浑雕”,是不附在任何背景上,可以从四面观赏的立体雕塑。圆雕的特点是立于空间中的实体形象,在创作时必须考虑它的体积感与厚重感,在塑造形象时还必须照顾到人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赏。浮雕,又称“凸雕”,是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艺术形象。根据表面凸起程度的不同,浮雕又分为高浮雕 ( 高低起伏大,凸起程度深) 和浅浮雕 (高低起伏小,凸起程度浅) 。透雕,则界乎圆雕和浮雕之间,它是在浮雕的基础上,将其背景部分镂空制作而成,但又不脱离平面,犹如一件附着在平面背景上的圆雕。

正是由于雕塑艺术具有以上与其它艺术不同的基本特征,因而雕塑特别强调服从形式美的规律。雕塑艺术应当更加凝练,更加集中,更加概括。

西方雕塑艺术源远流长,作品繁多。一般认为,西方雕塑史上有四个最为辉煌的高峰期。

西方雕塑史上第一个高峰是古希腊罗马时期,雕塑艺术便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公元前 5 至公元前 4 世纪的希腊雕刻艺术的繁荣时期,出现了米隆、菲狄亚斯等一批杰出的雕塑家。米隆的代表作《掷铁饼者》和菲狄亚斯的名作《命运三女神》,都是举世瞩目的佳作。约作于公元前一二世纪的古希腊雕刻著名作品《维纳斯像》,也称《米洛斯的阿芙罗狄特》,因 18 20 年发现于爱琴海中的米洛斯岛而得此名,巴黎罗浮宫将它和该馆收藏的《米洛斯的阿芙罗狄特》、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并称为罗浮宫三宝。

西方雕塑艺术的第二高峰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被称为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米开朗基罗,就是成就斐然的雕塑家、画家和建筑师,米开朗基罗的成名作为《哀悼基督》取材于基督被害后,圣母对儿子的殉难表示深切哀悼的宗教故事。此外,他为故乡佛罗伦萨创作的大理石雕像《大卫》,成为文艺复兴时代英雄的象征,他为美弟奇教堂设计的大理石雕刻《晨》、《暮》、《昼》、《夜》是一组寓意深刻的作品,他的其他作品如《摩西》等,也都是世界雕刻史上的不朽作品。

19世纪法国雕塑西方雕塑艺术史上的第三个高峰。其代表人物为吕德,为巴黎凯旋门创作了巨形浮雕《马赛曲》;现实主义流派大师罗丹创作有《巴尔扎克像》、《思想者》、《地狱之门》。

西方雕塑艺术史上的第四个高峰,是20世纪西方雕塑,代表人物

6 有法国著名雕塑家马约尔,以及现代主义雕塑家、法国的阿尔普和英国的亨利.摩尔等为代表,他们拓展了雕塑的观念,探索新的雕塑语言。

三、摄影艺术

摄影艺术是一种现代的造型艺术。它是摄影师运用照相机作为基本工具,根据创作构思将人物或景物拍摄下来,现经过暗房工艺处理,塑造出现视的艺术形象,用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自然现象,并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一种艺术样式。

摄影艺术的样式和体裁繁多,按感光材料和画面颜色,可以分为黑白摄影和彩色摄影;按摄影器材和技术,又可以分为航空摄影、水下摄影、全息摄影、红外线摄影等;按题材分,还可以分为肖像摄影、风光摄影、舞台摄影、体育摄影、建筑摄影等。

肖像摄影:又称人物摄影,是以表现人物形象为主的摄影,包括特写镜头、头像、半自像、全身群像等。肖像摄影应当通过人物的姿态、动作、外貌和面部表情,展示人物的姿态、动作、外貌和面部表情,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征和精神气质。以形传神、气韵生动,可以说是人物肖像摄影的最高审美标准。

风光摄影:是以表现大自然的风景为主的摄影,风光摄影不但要表现大自然的美,更需要表现人对自然美的感受,表现作者的审美体验与艺术追求,通过对自然风景的描绘来传达摄影师对自然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它一般又可以分为自然风景、都市风景、乡村风景等。

风光摄影的关键是将自然美转化为艺术美,它不能停留在仅仅再现自然景物,而是必须寓情于景,使作品情景交融、意境盎然,在富有诗情画意的自然风光中,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和美学追求。

舞台摄影:是指以舞台演出为拍摄对象的一种摄影艺术形式,它一般需要较高的摄影造型技术,还需要摄影师对所拍摄的艺术表演有较全面的了解,能充分掌握舞台演出的风格样式、艺术特征,以及演员的表演特色,充分展现舞台艺术的风采和演员高超的表演水平。

体育摄影:是指以各种体育运动或竞赛中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健美姿态和优异成绩为拍摄对象的一种摄影艺术形式,为了适应体育运动一般均在快速度中进行的特点,体育摄影大多采用抓拍方式,并用较高的快门速度抓取动态,使作品具有高度的真实感和强烈的现场感

建筑摄影:也是摄影艺术的一个品种,它是摄影师运用一定的摄影技术和手段,专门拍摄精心挑选出来的建筑物,将摄影美和建筑美结合起来的一种方式,建筑摄影需要摄影师懂得建筑艺术的基本规律和历史,认真观察和研究建筑物的特点,选择最理想的拍摄位置、角度和光线,通过建筑物的形体、质感和色调等特征,充分体现建筑物特有的社会文化内涵和科学技术水平,形象地展现建筑美。

摄影艺术自诞生以来,在世界各国出现了各种不同的风格和流派,其中最主要的有:

绘画主义摄影,从 19 世纪中叶起源于英国,很快传世界各国,成为摄影艺术史上最早形成、影响最广的一个流派,它在创作上追求绘画效果,作品形式从构图布局到用光影调阴极严谨的法则,该派曾风行一时。

纪实主义摄影,至今仍是摄影艺术中最重要的一个流派,该派从照相机能起初还原客观事物形貌的特点出发,强调摄影的纪实性,注重直接而

7 逼真地再现客观现实生活,崇尚质朴无华的艺术风格。

印象主义摄影,它是美术上印象主义思潮在摄影艺术领域的反映,主张摄影艺术应当表现摄影者的瞬间印象和独特感受,讲究形式美和装饰性,追求在摄影作品中达到一种朦胧模糊的画意效果,尤其注重色彩与光线的表现。

超现实主义摄影,是现代主义摄影流派之一,其美学思想与超现实主义绘画基本相同,在创作时常利用剪贴和暗房技术为主要的造型手段,采用叠印叠放、多重暴光、怪诞变形、任意夸张等手法,将“超现实的神秘世界”作为表现对象。除此之外,西方现代派摄影还有抽象派摄影、前卫派摄影等。

四、书法艺术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它主要通过汉字的用笔用墨、点画结构、行次章法等造型美,来表现人的气质、品格和情操,从而达到美学的境界。

中国民族书法艺术随时代发展,也体现出各种书体不断发展的演变过程。总体上讲,汉字书法可分为五种书体,即: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其基本技法和表现形式,主要是用笔、用墨、结构、章法、韵律、风格等几个方面。

篆书:

大篆:殷商时代的甲骨、金文、石鼓文,秦代称之为大篆。 小篆又称秦篆,是秦统一后经过丞相李斯整理的一种通行书体。这种书体更趋简化,线条园匀,字呈竖势。是我国汉字的一大进步,也是汉字发展史上一次重要的里程碑。为后来楷、隶、行、草诸书的变革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隶书:是由籀文的草率写法演变而成的一种字体。因为籀文圆转弯曲的笔道太多,写起来很费时间,所以人们在非郑重的场合,就将字写得草率一点,一些本该工整的弧形笔道变成了比较平直的笔画。这种字体在战国后期的秦国开始出现,后来逐渐流行开来隶书分秦隶、汉隶和八分。

秦隶指秦始皇时期使用的简体字。汉代日常应用仍是隶书,但是形体、笔势不断发展。东汉中期出现庄重典雅的新体,熹平四年(公元175年)以新隶体立石经于太学,成为国家的标准书体。魏以后称为八分。

楷书: 楷书 楷书又称正书,或称真书。它保存了隶书的结构,去掉了隶书的波挑,把隶书的扁形,改为基本上呈正方形。后来人们常把汉字称为“方块字”,就是针对楷书讲的。

行书:行书是继草书、楷书之后,出现的一种书体。它是在楷书的基础加以小的变化,书写起来很简便的书体,故而与楷书相间流行开来。

王羲之将书法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最完美地结合起来。从而创立了光照千古的南派行书艺术,成为书法史上影响最大的一宗。

草书:草书,是人们为了书写便捷而创造的一种笔画连绵、结构省简的字体。草之本意,在古时含有草率、急就、草创、草稿,非正式不成熟的意思。草书又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

章草:起源于西汉元帝时黄门令史游作《急就章》,因名“章草”。也有说是东汉章帝爱好这种书体,因而得名。唐张怀瓘说:“章草即隶书

8 之捷。”因而章草还保留了某些隶书笔画形迹。

今草:草始创于汉末的张芝。然而,从流传下来的他的作品来看,不尽可靠。普遍地认为,晋代的王羲之是草书的集大成者,由于王羲之在书法史上的功绩,人们将他奉为“书圣”。

狂草:源于唐朝,是在今草的基础之上,更加潦草和奔放,甚至很颠狂。狂草不计一笔一字的工拙,力求气势畅达豪放,大起大落,放任不羁。它的创始人可以算是张旭

所以书法史上,将张旭和怀素称为“张颠怀狂”。

第二节 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

一、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

1、造型性与直观性。 造型性:指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出欣赏者可以通过感官直接感受到的艺术形象。

绘画是用线条、色彩在二度空间里塑造形象,摄影是用影调、色调在二度空间里创造形象,雕塑则是用泥土、木石在三度空间里创作出具有实在物质性艺术形象,书法则是通过笔墨、布白、结构、用笔来创造神采,呈现精神气韵。它们的共同特点都是以塑造客观事物的形象来做为基本的表现方式,所以说,造型性是这类艺术最基本的特征

直观性:或称视觉性,也是造型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它是由造型性派生出来的。造型艺术所塑造的艺术形象,不论是一幅绘画,一件雕塑,或者一幅摄影作品、一件书法作品,都是直接诉诸欣赏者的眼睛,凭借视觉感来感受的。这个特征,使造型艺术同文学、音乐等其它艺术门类区别开来。

2、瞬间性与永固性。

造型艺术要反映客观现实生活,就必须找到恰当的表现方式,也就是在动和静的交叉点上,抓住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某一瞬间形象,将它用物质材料和艺术语言固定下来,这就是造型艺术瞬间性的特点。如何造取事物运动变化过程中最精彩的瞬间,成为画家、雕塑家、摄影家们创作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问题,也成为美学家、艺术家们十分关注的一个课题。

永固性:指造型艺术的瞬间形象一旦被创作出来,也就同时被物质材料固定下来,可以供人们多次欣赏,甚至可以千百年流传下去。

相比之下,舞蹈、曲艺、戏剧、戏曲等表演艺术或综合艺术则不能够将艺术形象物化固定下来,只能一次次表演来创造形象,在录音录像等现代化传播技术发明之前,它们也无法流传后世。正因为如此,流传至今的原始艺术作品,其中相当数量是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作品。造型艺术的永性,使这些古的艺术品能够被若干年后的现代人所欣赏

3、再现性与表现性。

再现性:指将曾经存在的事物通过艺术方式再次展现在观众的面前。造型艺术的基本特征是再现性空间艺术,再现性自然成为它最重要的审美特点之一。

表现性:也是造型艺术一个重要的审美特征。造型艺术离不开表现性,需要通过艺术作品来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情感与审美追求。

(一)绘画艺术的审美特点

1、追求视觉效果:形象性与真实性。

2、准确用色:中国画“随类赋彩”、 西洋画的光和色。

3、以形传神。

4、拓展空间。

(二)雕塑的审美特征

1、形体的单纯性。

2、瞬间的丰富性。

3、有意味的形式。

(三)摄影艺术审美特征

1、纪实性。

2、艺术性。

摄影艺术的纪实性,首先表现出来在它运用的科学技术手段能够逼真精确地将被摄对象再现出来,使得摄影作品具有客观性、真实性,给人以逼真感。其次,这种纪实性还表现在它必须直接面对被摄对象进行现场拍摄,如实地反映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人物、事件和环境。 另一方面,摄影艺术又必须在纪实性的基础上具有艺术性,杰出的作品必然是纪实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摄影艺术形象的创造,首先需要摄影师熟练掌握摄影的艺术技巧和艺术语言,熟练用画面构图、光线、影调 (或色调) 三种主要造型手段。

(三)书法艺术审美特征

书法艺术主要通过汉字的用笔用墨、点画结构、行次章法等造型美,来表现人的气质、品格和情操,从而达到美学的境界。形式上,它是一门刻意追求线条美的艺术;内容上,它是一门体现民族灵魂的艺术。“书画同源”正是对这两门姊妹艺术的形象概括,因此,造型性可以说是书法艺术与生俱来的最重要特点。

二、造型艺术与实用艺术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它们都属于空间艺术,并且都是以平面或立体的方式,用物质材料创造出静态的艺术形象,使人们凭借视觉感就可以直接感受到。由于二者的联系如此紧密,有时人们又常把它们归为一类,干脆将它们统统称之为美术,或者称之为视觉艺术

区别:造型艺术 ( 绘画、雕塑、摄影、书法) 的基本特征是造型性,通过再现和塑造外部形象来体现内在的精神世界,它的表现性潜藏于再现性之中,因而,这类艺术属于再现性空间艺术。实用艺术 ( 建筑、园林、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 的基本特征却是表现性,通过美的形式来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并不直接模拟或再现客观对象,因而,这类艺术属于表现性空间艺术。除此之外,二者之间还有一个重要区别,即造型艺术主要具有审美功能,满足观赏者的精神需要;实用艺术兼有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同时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本章小结

一、造型艺术的主要种类;

二、造型艺术的基本特征。雕塑艺术更是在三度空间里创造出立体的形象。摄影艺术是一门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纪实性造型艺术。书法艺术则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样式。

10 作业布置 名词解释

造型艺术 绘画艺术 中国画 雕塑艺术 摄影艺术 书法艺术

1、简要阐释造型艺术的主要种类,即绘画、雕塑、摄影艺术、书法艺术等。

2、如何理解造型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

3、指出标志中外雕塑艺术的辉煌成就的几个高峰时期

4、从哪几方面说中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独具特色?

5、摄影艺术的美学特征与表现手法是什么?

本章参考书目 1.《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第40页,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北京。

2、《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上册第178页,中华书局1980年版,北京。

3、黑格尔《美学》第一卷第37页,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北京。

4、宗白华《美学与意境》第188页,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北京。

教学后记

上一篇:安防个人年终总结下一篇:整治工作方案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