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分析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国际贸易隐含碳流动网络结构演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日益加剧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遏制全球气候变暖,世界组织和各国政府纷纷通过签署具有约束力的协议来减少全球气候变暖产生的不利影响,如《京都议定书》和《巴黎协定》等。二氧化碳在所有的温室气体中占比超过一半,而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一直以来都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国家,但不可忽略的是,我国每年超过20%的碳排放均来源于贸易隐含碳。为实现我国的碳减排目标,完成对国际社会的承诺,承担大国责任,需要对国际贸易隐含碳流动网络进行深入研究,寻找其结构演化因素,为我国碳减排提供一定的政策建议。本文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和复杂网络的研究方法,运用1996-2015年EORA投入产出表及其环境账户构建拓展的环境投入产出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国际贸易隐含碳流动网络,并从中抽取国际贸易隐含碳流出top3网络和国际贸易隐含碳流入top3网络,从流出和流入两个角度分析贸易隐含碳流动情况。此外,本文运用复杂网络的相关指标对国际贸易隐含碳流出top3网络和国际贸易隐含碳流入top3网络整体结构和节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国际贸易隐含碳流出top3网络和国际贸易隐含碳流入top3网络的平均路径长度在1996-2015年期间小幅上升,贸易隐含碳流动路径拉长;国际贸易隐含碳流出top3网络最大出强度和国际贸易隐含碳流入top3网络的最大入强度呈现降低趋势且降低幅度近一半;国际贸易隐含碳流出top3网络和国际贸易隐含碳流入top3网络节点之间互惠关系较弱,集聚效应和同配效应较低;国际贸易隐含碳流出top3网络的核心国家为美国、中国、日本和德国;国际贸易隐含碳流入top3网络的核心国家为津巴布韦、摩尔多瓦、白俄罗斯和埃塞俄比亚,不平衡性较为显著。同时本文结合ERGM模型对上述两个网络的结构演化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国际贸易隐含碳流出top3网络和国际贸易隐含碳流入top3网络树形结构特征不突出,节点之间的信息级联效应较弱。GDP大国、人口大国以及国土面积较大的国家在国际贸易隐含碳流出top3网络中具有较强的活跃性,拥有更多的碳流出关系。而GDP大国和人口大国在国际贸易隐含碳流入top3网络中则相对不显著,但国土面积较大的国家在该网络中仍具有较强的受欢迎程度,拥有很多碳流入关系。此外,国际贸易隐含碳流入top3网络的“核心-边缘”结构较弱。人文关系网络和地理关系网络对国际贸易隐含碳流动top3网络有重要影响,其中区域贸易协定关系网络和共同边界关系网络对国际贸易隐含碳流出top3网络影响较强,而国际贸易隐含碳流入top3网络则更多的嵌入在共同边界关系网络中。中国在建设美丽中国,实现碳减排目标的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国家在国际贸易隐含碳流动网络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尤其是在高层次国际贸易隐含碳流动网络中的作用。不应该孤立看待本国产业碳排放额或者本国与其他某个国家的碳流动关系,而应该将本国与其他国家置于国际贸易隐含碳流动网络中整体看待。同时我国应该合理构建区域贸易协定关系以及邻国贸易关系,提升我国产业结构,合理构建贸易隐含碳流入关系,减少我国领土碳排放。

关键词:国际贸易隐含碳流动网络;指数随机图模型;投入产出模型

学科专业: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方法

1.3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碳排放相关研究综述

2.1.1 碳排放影响因素

2.1.2 投入产出法与贸易隐含碳

2.2 碳排放的复杂网络研究综述

2.2.1 复杂网络基础研究

2.2.2 碳排放、投入产出模型和网络

2.3 文献评述

第3章 国际贸易隐含碳流动网络构建及其分析方法说明

3.1 拓展的环境投入产出模型基础介绍

3.2 碳流动网络的构建

3.3 网络指标分析说明

3.3.1 节点数

3.3.2 边数

3.3.3 平均路径长度

3.3.4 节点度

3.3.5 节点强度

3.3.6 集聚系数

3.3.7 互惠系数

3.3.8 同配系数

3.4 数据说明

第4章 国际贸易隐含碳流动网络的结构演化分析

4.1 整体结构分析

4.2 节点指标分析

4.3 小结

第5章 国际贸易隐含碳流动网络结构演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ERGM模型的设定

5.2 网络形成研究机制及假设提出

5.3 ERGM模型变量说明和选取

5.3.1 网络内生结构变量

5.3.2 行为者属性变量和外部环境变量

5.4 ERGM估计及结果分析

5.5 国际贸易隐含碳流动网络动态影响效应

5.6 小结

第6章 结论及对策建议

6.1 结论

6.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新生儿操作性疼痛护理论文提纲下一篇:民法典批判性研究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