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混凝土的外观质量控制

2023-02-08

1 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的常见问题及成因分析

1.1 蜂窝

1) 现象:表现为混凝土局部疏松, 砂浆少, 石子多, 石子与石子之间形成蜂窝状孔洞。2) 原因分析:混凝土配合比不准确, 或砂、石、水泥计量不准确, 造成石子过多搅拌时间短, 拌合不均匀, 混凝土和易性差;浇筑混凝土时, 下料不当, 使石子集中振不出水泥浆;振捣不够严密, 漏振或没有分层振捣;摸板支设不牢固, 出现跑模, 或拼按不严密, 造成严重漏浆。

1.2 麻面

1) 现象:表现为混凝土表面局部缺浆粗糙, 凹凸不平。2) 原因分析:模板表面粗糙, 没有清洁干净, 留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浇筑混凝土前, 木模板未湿润或未湿透与模板接触部分的混凝土水份被模板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 出现麻面;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或漏涂;制模不牢固, 模板拼接不严密或模板已老旧;振捣不实, 使部分汽泡停留在模板与混凝土表面的夹层中, 或振捣时间过长, 造成砂浆与石子离折;混凝土搅拌时间短或中途停留时间长和易性差, 致使水泥砂浆填不满石子间隙而出现麻面。

1.3 露筋

1) 现象:表现为混凝土局部区段钢筋外露。2) 原因分析:钢筋垫块太少或漏放, 浇筑时垫块移位, 致使钢筋紧贴模板产生露筋;因配合比不当混凝土产生离折, 振捣部位缺浆或模板严重漏浆而造成露筋;混凝土结构断面较小, 钢筋过密, 一旦遇大石子卡在钢筋上, 混凝土浆料不能充满钢筋周围而出现露筋;振捣时, 振捣棒碰击钢筋使钢筋移位, 造成露筋;保护层振捣不密实, 或模板拆卸时间过早, 拆卸时方法不当, 用力过猛, 致使保护层脱落而露筋。

1.4 斑点

1) 现象:表面为混凝土表面局部颜色不同, 甚至呈现“迷彩服”状。2) 原因分析模板表面没有清洁干净, 含有杂物, 锈迹或脱模剂不干净而造成斑点;使用受潮结块或含有杂质的变质水泥而产生斑点;使用深颜色的砂子或带花斑的混杂石子而造成斑点;混凝土配合比不准确, 石子太多, 砂浆不能充分包裹石子或振捣时间过长而使混凝土离折, 石子隐约可见而产生脱斑;保护层垫块未完全被混凝土砂浆包裹或太薄产生暗斑或明斑;养护时不够注意, 由于覆盖物不干净而造成斑点。

1.5 颜色不同

1) 现象:表面为混凝土表面出现二处以上的明显色差。2) 原因分析:同一单位工程中, 所采用的砂、碎石、水泥和添加剂等颜色、品牌、产地等未完全统一;同一单位工程中, 所采用的模板材质、新旧、批次不同, 脱模剂的品牌、色泽也不统一;混凝土拌合物, 配合比及搅拌时间等经常变化;同一单位工程中, 养护条件不完全一致。

1.6 缺梭少角

1) 现象:表现为混凝土板、梁、柱的边角出现局部破碎、缺损。2) 原因分析:模板在浇筑前未湿润或湿润不够, 浇筑后混凝土养护不好, 梭角外混凝土水分被模板大量吸收, 致使混凝土水化不好, 强度降低, 拆模时梭角粘掉;混凝土边角振捣不够密实或漏振, 特别是钢筋密集处砂浆未灌到底层, 或不采用分层振捣, 造成缺损;拆模时间过早, 方法不当, 用力过猛, 致使边角损伤;冬季施工时, 混凝土局部受冻, 造成拆模时掉角;成品保护不好, 受外力或重物碰撞, 造成缺梭掉角。

1.7 缝隙夹层

1) 现象:表现为施工缝混凝土结合不好, 有缝隙或其它杂质。2) 原因分析:浇筑混凝土前, 未认真清理施工缝表面, 浇筑时密实不够;浇筑大面积钢筋混凝土结构物时, 往往分层分段施工, 在施工间歇期常有木块、锯木、砂灰等积存在混凝土表面, 未认真检查清理就进行再次浇筑, 致使在施工缝处出现杂物夹层;在经过前一施工段和一定间歇期后, 原模板由于施工操作和其它外力影响等原因可能会出现松动、移位的现象, 浇筑前未作修正校合就容易出现漏浆而影响施工缝搭接不牢。

1.8 变形

1) 现象:表现为混凝土几何尺寸改变, 与设计规格形状不相符合, 轮廓模糊, 直线不直, 曲线不顺滑等。2) 原因分析:模板加固不牢靠, 拼接不平整, 造成混凝土按缝错牙或规格不一;地基不够坚实, 支撑不够牢固, 浇筑时由于负荷加重致使模板跑模而变形;) 模板使用时间过长, 本身强度不够或已变形。

2 混凝土外观质量的控制

2.1 把住混凝土原材料关做好事先控制

1) 应选购同一产地、品牌、颜色、单位、批次的碎石、砂子、水泥和外加剂等原材料。2) 要加强原材料进场、入库前的验收。3) 做好原材料的运输装卸和堆放贮存。

2.2 加强旁站施工管理做好事中控制

2.2.1 加强对混凝土拌合过程的控制

(1) 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2) 建立原材料计量岗位责任制。 (3) 严格控制水灰比和坍落度。在搅拌混凝土时, 应根据砂的含水量随时调整水灰比。同时, 在混凝土制作地和浇筑地按规定检查坍落度。 (4) 严格控制混凝土搅拌时间。

2.2.2 加强对模板安装及清洁的控制

尽量用钢模代替木模, 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光洁度;严格控制钢模的清洁度;严格控制钢模制作与安装。重点是控制模板拼装是否严密, 夹具支撑加固是否牢靠;木模在浇筑前应浇水充分湿润, 并不留积水。

2.2.3 加强对混凝布料与捣固的控制

(1) 浇筑混凝土前, 应检查钢筋位置和保护层位置是否正确, 垫块是否固定好。 (2) 控制振捣程序。振捣程序应先周围后中间, 混凝土摊铺应四周高中间低, 以便把气泡尽量往中间赶出, 避免聚集在模板处产生麻面。 (3) 注意振捣方法。垂直振捣时, 振动棒垂直混凝土表面, 斜向振捣时, 振动棒与混凝土表面成40?—45?角。 (4) 控制振捣时间。要根据混凝土的厚度、体积大小、干湿程度、浇筑效果等随时控制振捣时间, 做到不欠振、不过振。

2.2.4 加强对混凝土施工缝的控制。

(1) 施工缝在浇筑前, 应清除表面杂质和松动石子或软弱的混凝土层, 表面应凿毛, 并用清水冲洗干净, 然后抹1 0-1 5 m m厚的水泥砂浆 (强度等级及水泥品质与基础混凝土相同) 方可进行开浇。 (2) 开浇前, 还应认真检查模板和支架和牢固情况, 检查施工缝边是否在同一平面上, 并尽量与模板接缝重合。 (3) 为提高接缝处的强度和密实度, 可对混凝进行二次振捣。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 接缝时间往往超过规定时间, 也可以采取先浇筑的混凝土终凝前后 (4-6 h) 再振捣一次, 然后再浇筑下一层混凝土的方法。

2.3 加强混凝土拆模和养护控制做到善始善终

2.3.1 混凝土拆模控制

(1) 控制拆模时间。拆模时间要根据试块试验的技术数据来正确掌握, 切勿过早拆模。 (2) 拆模时不能用力过猛, 要做到轻拆轻放, 注意保护梭角。 (3) 加强成品保护, 特别是对于人员、运输进出频繁的通道处混凝土阳角, 拆模后要用角钢保护好, 其它易损部位也要采取相应保护措施。

2.3.2 混凝土的养护控制

(1) 拆模后, 对混凝土应及时洒水养护, 养护时间最少为7天, 否则可能会出现收缩裂缝而影响外观质量。 (2) 洒水养护应根据气温情况, 掌握恰当的间隔时间 (当环境湿度低于5℃时, 不得浇水) , 在养护期内保持表面湿润, 并采用适当材料覆盖, 但切不可使用脱色或不干净覆盖材料。 (3) 单位工程尽可能采用同一条件养护, 结构物各部分物件在拆模之前应保持连续湿润, 否则会颜色不一致。 (4) 冬季混凝土在浇筑完毕, 应做好覆盖保湿工作, 防止受冻而影响混凝土的外观质量。

摘要:通常工程质量可分为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内在质量是指能满足使用要求的特性, 而外观质量是指能满足审美要求的特性。以前, 人们对混凝土工程往往注重于内在质量, 而不够重视外观质量, 致使工程整体质量和品位不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们对混凝土工程的外观要求也越来越高了。同时, 由于内在质量与外观质量的关系十分紧密, 内在质量的好坏, 可以通过外在质量反映出来。所以现在有关部门也将混凝土的外观质量作为工程质量评定的重要指标, 尤其是在公路桥梁和市政工程方面。因此, 混凝土的外观质量控制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 作者根据从事工程建设的实践, 对混凝土工程中容易出现的外观质量问题进行粗浅分析, 并提出一些控制措施, 希望与同行交流探讨。

关键词:混凝土,质量控制

上一篇: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期间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下一篇:基于在线学习的课堂教学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