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南扶余油层致密油认识及勘探现状

2022-09-11

松南青一段烃源岩为与之相邻的两套致密储层提供烃, 形成“自生自储”型青一、二段高台子油层、“生下储型”扶余油层两套致密油。其中扶余油层致密油资源量大, 是吉林探区致密油攻关的主要目标。

1 致密油地质认识

松南扶余油层致密油主要是指油藏埋深>1750m、Φ<12%、K<1m D, 大面积分布于红岗阶地、长岭凹陷等地区的岩性油藏。扶余油层成藏地质条件可概括为:三位一体;上生下储、超压排烃、倒灌成藏。

三位是指:第一:中央坳陷区发育高成熟度的优质生油岩, 其厚度一般在40m-120m, 以Ⅰ类为主。这为扶余油层成藏提供了物质基础。第二:泉四段河道砂体相互叠置, 大面积连续分布, 为成藏提供了储集空间。该区扶余油层发育广大的三角洲沉积体系, 砂体厚度35m-110m, 交错叠置, “满盆含砂”。第三:该区储层成岩作用强, 物性差, 孔隙连通性差, 油水分异差, 整体表现为低饱和度的岩性油藏。一体是指:该区断裂发育, 其能有效沟通青山口组烃源岩、泉四段砂体。

致密油成藏模式为上生下储、超压排烃、倒灌成藏。青山口组优质烃源岩生烃强度大, 使得坳陷内烃源层普遍存在超压;油气超压作用下, 穿过烃源岩底面、侧接面或以断层 (微裂隙) 为通道, 幕式向下排运到扶余油层;由于储层较致密, 孔喉狭小, 油受到的浮力小于界面张力, 浮力无法驱动油的运移;随埋深和生烃增加, 进入储层的油在超压驱动下, 以活塞推动方式将可动水和弱束缚水向下和向凹陷周边排挤。

2 勘探现状

2.1 区带划分

以油层分布规律、油藏控制因素为主, 考虑“甜点”特征、油层埋深、储层物性、产能特征, 进行区带划分如下:

(1) 0.1m D

(2) K<0.1m D区带:发育于长岭凹陷地区;油层埋深2200m-2650m, 厚度5m-20m, Φ5%-10%;产量偏低, 局部可获得工业;岩性油藏为主。

2.2 地质工程一体化产能攻关

地质工程一体化是指:工程超前介入地质, 地质为工程提供支持, 一体化研究, 一体化部署, 实现科学设计、合理调整、高效实施。攻关目的: (1) 攻关不同储层物性、油藏特征产能提高技术; (2) 致密油藏形成机理研究, 深化油藏认识; (3) 落实甜点评价技术及开发技术; (4) 确定适合致密油相配套的钻井、储层改造、储层保护技术系列。

根据不同地质条件, 攻关不同的技术, 来保障的有效动用。红岗-大安-海坨子反转构造带具备有利的构造背景, 物性条件相对较好, 含油饱和度相对较高;该区发育多套含油层, 直井长期试采产量相对较好;而主要矛盾是采出程度低、能量补充困难;攻关的主要方向是小井距离开发试验、早期注水试验。新北-两井-孤店斜坡造带构造为一斜坡, 物性条件相对较差, 含油饱和度变化较快, 局部油层相对集中;主要矛盾是常规压裂供油体积相对较小, 难以满足效益产出。因此, 主要开展增大供油体积为目的直井多层压裂、水平井组体积压裂产能攻关。从实施效果上看, 基本能实现技术可行。

3 结语

松南扶余油层致密油通过成藏规律的总结, 建立了其成藏模式;通过区带研究, 落实区带划分及产能攻关目标;通过地质工程一体化实施, 证实技术可行。但是, 扶余油层致密油局部地区产能攻关获得成功后, 也提出更高要求, “不但要技术可行, 更要经济可行”。

从后续致密油资源的有效动用方面考虑, 目前面临五个方面的问题待解决:

3.1“甜点”的标准与刻画:

目前产能攻关只在局部地区获得成功, 必须以该区为基础, 加强“七性”特征、油藏主控因素研究, 形成“甜点”的标准与刻画技术, 为开发动用指明目标。

3.2 河道砂体刻画及水平井部署:

扶余油层储层以河流-三角洲砂体为主, 横纵向变化快, 相互交错叠置, 单河道厚度仅3m-5m、宽度小于1km, 储层预测难度大, 水平井部署钻遇率难以保障。因此需要形成河道砂体刻画配套技术, 支撑水平井钻探。

3.3 致密油能量补充:

目前致密油采用枯寂式开采, 水平井后期能力降低较快, 产量急剧下降, 需要开展早期蓄能式压裂能量补充实验攻关。

3.4 资源有效利用:

局部地区油层相对集中, 80m-110m地层中, 砂体厚度65m-100m, 油层厚度45m-65m。目前压裂造缝, 资源难以完全利用, 需要开展立体井网、相互干扰压裂实验攻关。

3.5 工厂化作业, 降低成本:

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虽然证实扶余油层致密油技术可行, 但是投资相对较大。通过有效的项目管理, 工厂化作业, 节约钻井投资, 节省地面投入, 进一步降低成本, 实现经济可行。

摘要:松南扶余油层致密油为大面积分布的岩性油藏, 成藏规律可以总结为:三位一体;上生下储、超压排烃、倒灌成藏。其特点为资源规模大, 但油藏埋深大, 物性差, 产量低, 含油饱和度低。通过区带划分确定攻关方向, 采用以增加供油体积为核心的储层改造技术, 基本证实技术可行。

关键词:松辽盆地南部,扶余油层,致密油

上一篇:人力资源薪酬激励策略优化研究下一篇:小微企业融资方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