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利伟中队事迹范文

2022-06-19

第一篇:杨利伟中队事迹范文

杨利伟中队活动总结

杨嘉墀中队活动总结

长安小学一(3)中队,是一个团结向上、凝聚力强、队风队貌良好的少先队优秀中队。为了更好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在孩子稚嫩的心灵中树立英雄的丰碑,让孩子们在英雄的旗帜下茁壮成长。我们中队的全体队员用实际行动争创“杨嘉墀中队”,同学们做了许多实实在在的事情。

一、了解伟人事迹,激发责任感。

在不断开展的学习英雄活动中,同学们了解了英雄的事迹,激发了学生对中华民族的热爱之情。中队中有一个队员,以前对家庭父母和班级同学漠不关心,自从建立英雄中队以来,她有了很大改变,每天早早到校,为班级擦黑板、抹桌子,班级没有拖布了,她主动买拖布,主动帮值日生扫地„„班级同学都说她也是英雄,都向她投来敬佩的目光。她自己常说:“我的头脑里时常浮现英雄的形象,是英雄的形象时刻在鼓舞着我要处处关心集体。”

二、观看影片,感受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

利用红领巾有线电视组织队员观看优秀儿童影片,如:《小兵张嘎》、《海娃》等,让队员用小眼睛从英雄身上去寻找和发现其中蕴含的民族精神,感受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好多小队在家长的指导下,组织队员一起观看优秀儿童影片,如:《江姐》、《地道战》、《惊涛骇浪》等。

三、歌颂英雄精神,以丰富多采的少先队活动塑造二十一世纪新型人才。

在提炼英模精神的基础上,中队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英模的活动,同学们从讲故事、唱童谣、演小品等形式的表演中分辨是非和善恶,做当荣之事,拒为耻之行,树立文明之风,做英雄传人。中队举行“灿烂群星、竞放光彩”的活动,把英模光辉形象比作一颗大星星,孩子们比作一颗闪光的小星星,使学生们感到自己的点滴进步都是英雄精神在闪光,因而严格要求自己,争取天天有进步,每一颗小星星都纪录着学生某一方面的成长,使学生时时感受到英雄的鞭策和激励,“读书星”、“书法、绘画星”、“口算星”、 “爱校星”、等在班级不断涌现。 我们中队召开了“学英雄,找差距”主题队会,队员们说:“我们和杨嘉墀相比,真是太渺小了.在我们身上全是一些独生子女的坏毛病:胆小,软弱,怕苦,怕累.在生活中常遇到一些小的挫折,通长就选择了两个字"退缩."我们应该向杨嘉墀一样,勇于面对困难和克服困难.而我们自己现在在这么优越的环境中学习,还出现作业拖拉,真是不应该。”有的队员说:“我们的口号是学习杨嘉墀,勤学有理想。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有的队员说:“我们是英雄中队的一员,在学习上也要像英雄那样,否则有愧于我们中队的称号。”作业拖拉的队员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觉得自己这样做是一个不合格的英雄中队的队员。现在班级里学习风气浓,中队干部以“一帮一”的形式,帮助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热爱科学,勇于探索”这八个大字时时激励着队员,上课听讲认真,作业完成出色,

得到所有任课教师的赞许,学习成绩名列前茅。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杨嘉墀中队”会用收获的果实、取得的进步告诉大家,昨天的偶像仍是少年儿童今天的榜样,并未因时间的流逝而被淡忘。“杨嘉墀中队”会跑得更快,呐喊助威者会更多…

第二篇:胜任素质案例:杨利伟

杨利伟简历

民族:汉出生年月:1965年6月21日 籍贯:辽宁省绥中县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身高:168厘米 体重:65公斤1983年6月入伍,1987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八飞行学院,历任空军某师飞行员、中队长,曾飞过强击机、歼击机等机型,安全飞行1350小时,被评为一级飞行员,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三级航天员;1996年,参加航天员初选,入围;1998年1月,从800多名入围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首批航天员之一;在“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准备阶段,经专家组无记名投票,入选“3人首飞梯队”,并被确定为首席人选。

2003年10月15日9时整,随着38岁的中校航天员杨利伟乘坐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载人飞船飞向太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终于成真,中国成为继俄美之后第三个将航天员送上太空的航天大国。世界记住了一个中国人的名字:杨利伟。

甄选:人们是否知道,我们选“首飞”航天员的工作进行得多么慎重,多么庄严,因为我们是在挑选一位天之骄子。第一轮遴选工作是在今年七月初进行的。几本厚厚的航天员考核评定报告交到了一线评委手里,会议室里坐满了航天医学专家、航天员训练专家、心理学专家,以及航天员训练中心的领导,向评委们进行着详尽的介绍和汇报。经过逐人逐项认真分析比较,从十四位航天员中选出了综合素质最优的五人。其中,杨利伟的评定指数名列第一。

九月初,又进行了第二轮遴选。对第一轮选出的五位航天员经过两个月的强化训练,根据“强中选强,好中选好”的原则,评委们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又从中选出三人:杨利伟、翟志刚、聂海胜。 我国“神舟”号飞船返回舱是按三人乘员组设计的:一名领航主任、一名飞船驾驶员、一名随船工程师。“五选三”就是按照这个飞行模式进行的。此次“首飞”虽然只上一人,但选出的三名航天员都要进入飞船发射谢准备的最后程序,都要做好太空飞行的一切准备。一直要到点火发射前的最后时刻,再根据对他们生理、心理的检测情况,谁的状态最稳定,就由谁担任“首飞”。

经历:杨利伟似乎与生俱来就具备“当第一”的超常素质,但这绝不是天生的。从尖子飞行员到航天员的非凡经历,造就了他的可贵品质:既有紧忍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又有精细严谨的良好习惯。

“在航校,我每一个飞行课目都是第一个放单飞。”杨利伟他在航校是尖子学员,毕业后先后分配到华北、西北和西南的飞行部行,几乎飞遍了祖国的广阔蓝天。他飞过强击机、歼击机,飞行时间达到1350小时,飞行技能出类拔萃。有一次,他在新疆某基地参加强击机超低空课目训练,刚飞到艾丁湖上空,只听“砰”的一声爆响,飞机一抖,一台发动机突然停车。飞机侧滑着往下掉,他与塔台的无线电信号已被天山隔断,只能靠空域内的其他飞机为他导航。他沉着冷静,靠一台发动机将飞机慢慢拉起,艰难地爬高了500多米,飞越天山干沟,飞回机场,将飞机降落在路道上。当他从机舱内下来时,浑身衣服已全部湿透,战友们拥上前来同他拥抱,师首长当场宣布给他记了三等功。事后检查,发动机的一个叶片折断了。他后来在四川某飞行部队改飞歼击机,担任领航主任。全团训练空中打靶时,每次都由他驾机拖靶。训练结束后,他必须先把空靶扔掉,然后才能驾机返航降陆。他每次将空靶投到指定地点都投得特别准,新飞行员问他有什么诀窍。他回答说:“我是飞强击机出身的,练的就是投得准嘛。”新飞行员们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航天员训练开始后,我第一次考试就争了个第一。”谈起这一点,杨利伟特别感谢所在飞行师的师长邵文福。1998年1月,他到北京航天员训练中心正式报到之前,去向师长告别。师长对他说:“我对你的身体素质和飞行技术都不担心,今后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学习,你要学习大量载人航天的相关知识。”他把师长这句话牢牢记在心里,做好发奋学习的思想准备,在心理上打了一个主动仗,一开始就好得了主动。第一阶段学习基础理论,一本《载人航天工程基础》教材,16K的大本子,厚厚600页,涵盖了载人航天各个方面的相关知识:飞行动力学、空气支力学、地球物理学、宇宙物理学、气象学、一文学、天体学、航天器轨道理论、火箭推进原理、载人飞船系统组成、飞船结构、空间导航、太空飞行测量控制与通信等等。他回忆说,教材里面有些内容很深奥,许多都是当飞行员时没有接触过的,要记忆的东西很多。最初三年,他晚上十二点以前没有睡过觉。第一次考试,除了从俄罗斯留学回来的两位教练员,他在新入选的十二名航天员中名列第

一。学习基础理论这个最艰难的阶段过来了,他的成绩是全优。他越学越有信心:“我对自己有底,我能行,我能学下来。”

李白在《蜀道难》中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进入太空飞行,更比攀登蜀道难上万万倍。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航天员,除了必须具备特殊的身体素质,掌握深奥的相关知识,还必须接受一系列严格的特殊训练代表着艰难的极限。杨利伟在

航天员训练中表现得出类拔萃,他那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精细严谨的良好习惯充分发挥了作用。谈到航天员训练时,经常用到一个词叫做“走程序”。这是他在当飞行员时就养成的习惯,每次飞行训练前都要在脑子里先把程序走一遍。他每个飞行课目都能第一个放单飞,奥秘就在这里。在航天员训练中,他做得更细了,每次在脑子里“走程序”可以做到不漏一个动作,不错一个程序。他宿舍墙上贴满飞船舱内的各种电门、仪表的图标,整天看啊,背啊,记啊,弄得很熟很熟。每次训练结束后,他还要把操作程序在脑子里“复走”一遍,自己先检查有没有错漏的地方,然后再去听教员讲评。经常是这样的情况,教员拿着考评录先问他:“你这次做得怎么样?”他会毫不犹豫地回答:“这次没有差错!”教员对他笑了:“你的训练没的说。”

他胜人一筹之处,还表现在他总能通过仔细分析客观条件,找准突破点,通过主观努力去争得主动。在模拟舱训练中,十四名航天员轮流进舱操作,每个人轮到的时间有限。为了使自己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他用摄像机把模拟舱内的各种电门、仪表拍摄下来,输入电脑,编辑成模拟舱直观景象,自己可以利用更多时间熟悉、默记。他对我说:“我现在只要一闭上眼睛,眼前马上会呈现出一幅清晰的舱内景象,什么按钮在什么位置、什么开关、什么颜色,都记住了。甚至连哪个按钮上被手指磨出的发亮痕迹也都印在我脑子里了,闭着眼睛也能操作了。”强化训练中,有一个“数管失效”应急程序,一旦飞船进入太空后计算机管理程序失效,马上要改为手动操作应急返回,一共有30多道指令、50多个动作,他做得分毫不差。强化训练阶段进行了五次考试,他第一次得了99.5分,第,第二次得了99.7分,后面连续三次得了100分。他抑止不住内心的激动,兴奋地对我说::“我对自己越来越充满信心。”

首次太空飞行,毕竟是一项超常任务,需要具备超常意志的人去完成。杨利伟对完成“首飞”任务充满了必胜信心。他的自信不仅表现在热情和意志上,更表现在他对自己适应能力的冷静分析上。他说,“首飞”中对他最大的挑战将是两个问题,一个是进入太空后的“空间运动病”,另一个是一旦弹道式应急返回时的“过载”。对于这两项挑战,他都早就做好了主动适应的准备。 所谓“空间运动病”,就是进入太空后犯迷糊。如果抗不住它,到了太空肯定会影响操作。他平时看了不少俄罗斯和美国有关“空间运动病”的资料,早就有意识地在训练中加强了这方面的自我锻炼。转椅训练是最难受的,但他每次都坚持做最长的时间,做最大的动作,以增加这方面的训练强度。练到后来,教员说他这个课目可以免试。 抵抗弹道式应急返回时的“过载”,他经过长期刻苦训练,也有了这方面的体能储备。飞船升空后一旦发生意外情况,应急弹道式返回时航天员可能要承受8.5G载荷。他说:“我属于兴奋型体质,能在短时间内爆发能量,百米速度现在仍能保持11秒97。平时训练,我在离心机上做到8G载荷时心率仍能控制在110次。一旦发生意外情况,再入时抗住8.5G载荷是有把握的。” 谈到了太空飞行的风险。他对这个问题的态度是冷静的、科学的、坦然的。他说:“载人航天是多么伟大的事业啊,我会坦然面对这种风险。我过去当飞行员的风险就很大,更何况为人类的航天事业献身,无论多大风险也值得。祖国要我去„首飞‟,我义无返顾。”此刻,我听到的是一位祖国之子的肺腑之言。

他也谈到了朝夕相处的航天员战友们。他说:“我们十四位航天员是一个光荣群体,互相之间即使有些差距也不会很大,让谁担任„首飞‟都能完成任务。最后选上我„首飞‟,我是这个群体的代表,我要当好这个代表。” “作为一个飞行员,意志比技术更重要,恶劣的环境正好磨砺意志”

成功:2003年10月15日晨,杨利伟进入飞船,按照规定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发射前的各项检查。 8时59分,0号指挥员下达了“1分钟准备!”的口令。火箭即将点火。指挥大厅里充满紧张气氛,许多观看飞船发射的人,紧张得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切在瞬间仿佛凝固了。 杨利伟在飞船内安稳地目视着前方,静静地等待着那辉煌一刻的到来。医学监视仪器显示,杨利伟的心率:76次/分。据国外有关资料显示,发射前航天员因为激动或紧张,心跳一般都要加快,有的达到140次/分。指挥大厅里传出了清晰的口令:

10、

9、

8、

7、6„„这时,屏幕上出现杨利伟向大家敬了一个标准军礼的画面。全场顿时掌声雷动。一位老专家激动得满眼泪花,不住地说:“杨利伟,好样的!”

10月16日,杨利伟成为了全国人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那天,他回到北京航天城时已是晚上。21小时太空之旅的极度疲劳尚未消除,他就给训练航天员的教员们一个个打电话,向教员们汇报自己在太空的情况。而此时电视里已全是他的新闻和形象,他却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 一位老教员感叹地说:“难得啊,难得。能在巨大荣耀面前,保持如此平常心态,正是优秀航天员应该具备的素质。”

第三篇:杨利伟成长的故事

杨利伟,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人, 大学文化程度,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杨利伟成长的故事,我们来看看下文。

历史的选择

1996年初夏,身高1.68米、体重65公斤的杨利伟接到通知,赴青岛疗养院参加航天员初选体检。初检合格,他又接通知到北京空军总医院参加临床体检。杨利伟心里高兴,提前3天就来了。护士和他开玩笑:“你也太积极了吧?”

再接下来,他来到北京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参加“特检”,也就是航天生理功能检查。

人类第一个飞上太空的前苏联航天员加加林,曾这样描述他当时参加航天员选拔体检时的情景:除检查健康状况外,医生们在每一个人身上寻找是否有潜伏的缺陷。他们借助于一切可能的生化的、生理的、脑电的和心理的方法和特别的功能试验进行检查。在各种非常稀薄的空气压力舱内检查我们,在离心机上旋转我们。所有这一切用了几周时间,淘汰了不少同伴。

中国航天员的选拔也要“过五关斩六将”。医学临床检查,要对人体的几十个大大小小的器官逐一检查。随后的航天生理功能检查更是苛刻,要在离心机上飞速旋转,测试受试者胸背向、头盆向的各种超重耐力;要在低压试验舱使受试者上升到5000米、10000米高空测试耐低氧能力;要在旋转座椅和秋千上检查受试者前庭功能。几个月下来,800多名初选入围者已所剩无几。

1965年6月21日,杨利伟出生在辽宁省绥中县绥中镇。爸爸杨德元、妈妈魏桂兰同在镇里一家中学当教师(爸爸后调到县土产公司)。小利伟自幼比较文弱、性格内向、缺少胆量。8岁那年的一天,母亲让他到房后头拿木棚上的地瓜,他试了再试,半天的时间过去了,额头和小鼻尖上都浸出了汗水,却始终不敢登上离地面不到15米高的木梯。面对小利伟的胆怯,在镇学校做教师的父母担心地说:“这孩子的性格不改变,怕是长大后不能成事。”为了改变小利伟的性格,每年寒署假日,爸爸有意识地带他去爬山、到县东六股河去游泳。秋天,带他去大山里爬树采摘果实。9岁这年秋天,在绥中镇北巍巍的燕山山脚下,经父亲鼓励,小利伟平生第一次爬上了一棵30多米高的古老的塔松上,当从大树上下到地面的时候,浑身被汗水浸透的小利伟张开双臂紧紧地抱住爸爸的脖子高声喊道:“爸爸,我成功了!”孩子少有这激动的高喊声,似乎击落并摔碎了他性格上的怯懦,高喊声,震憾并回荡在幽暗的山谷。看见孩子第一次勇敢地战胜自己,父子俩人竟喜极而泣。从此,小利伟竟对探险及运动有了兴趣。常常同伙伴跋山涉水野游,登狐仙洞山探访狐洞、寻访古寺遗址,寻觅传说中的“链锁地井”。看完《闪闪的红星》、《小兵张嗄》、《鸡毛信》等战争故事片后,他央求爸爸帮助同班的小伙伴赶制了红缨枪,毛遂自荐当上了儿童团长,带领“红军”攻克“白军”山头阵地,活捉了 “胡汉山”、日本皇军头子“龟田”。他还常率领伙伴在学校的操场上“飞碍阻”、练习投掷铁饼、跑百米。在亲人的眼里,小利伟真像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辽西的许多乡镇素有故事之乡之称。绥中县绥中镇更有“讲古王”、“故事王”摇篮的美誉。绥中清朝时就是辽西及关外各路商贾贩客通往辽南、辽北、辽东的交通要道。称它是东北黑土地上的“丝稠之路”集散地一点也不过份。各大酒家、车店云集镇中。夜晚食宿的客人为了打发寂寞,就集在一起讲出各自从不同地区带来的传说和故事。渐渐地,说书讲古的人在这里便成为了“职业”。讲的、听的、传的多了,这里不仅是商贸的集散地,更是民间传说故事的集散地。这里的家家户户旮旮旯旯都盛满着古老的传说故事。杨利伟的外公、外婆便是当地有名的民间故事家。小利伟从小就常住在听各种民间故事长大的且为讲古说书高手的外公、外婆家中,使他自幼便薰染在外公、外婆及妈妈讲的传说故事里。在大人们讲的各种传说故事中,最令小利伟着迷的是七月七《牛郎会织女》的传说和《嫦娥奔月》、《七仙女下凡》这类飞天神话故事。听多了,具有思索与探密精神的他,便常常在夜晚站在院子里望着浩渺夜空,想像着宇宙里的神奇。他常常对妈妈说:“等我长大后,我一定飞上天空去见牛郎、织女和嫦娥、玉兔。”读小学三年级时的一次春游,学校组织小同学到一家飞机场去参观,摸抚一架架银鹰并观看飞行员驾机为同学们做飞行表演,小利伟激动不已。回校后,他在机场观后感的命题作文中写道:“我长大一定要当一位飞行员,飞上天空对宇宙进行探密。”

部队的培养

在度过了小学、初中时代之后,绥中二高中成了杨利伟走上航天之路的第一个台阶——1983年6月,在他高中三年级的时候,空军招飞人员来到这里,要在应届毕业生中选拔飞行员,而从小就有从军梦的杨利伟第一个到选飞报名处报上了自己的名字,经过严格的选拔、考察、体检、面测等程序,18岁的杨利伟正式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八飞行学院的一名空军学员。在4年的学院生活中,他的学习训练成绩一直很优秀。

1987年,杨利伟从飞行学院毕业,成为空军某师一名强击机飞行员。天生聪慧加上勤奋努力,他不久便成了师里的飞行尖子,后来他又成为一名优秀的歼击机飞行员。10年间,他从华北飞到西北,从西北飞到西南,祖国的万里蓝天留下了他矫健的身影。

1992年夏,杨利伟所在部队来到新疆某机场执行训练任务。那天,他驾驶着战鹰在吐鲁番艾丁湖上空作超低空飞行。突然,飞机发出一声巨响,霎时间仪表显示汽缸温度骤然升高,发动机转速急剧下降!杨利伟明白,自己碰上了严重的“空中停车”故障,飞机的一个发动机不工作了!紧急关头,杨利伟异常冷静:一定要把飞机开回去!

他稳稳地握住操纵杆,慢慢地收油门,驾驶着只剩一个发动机的战机一点点往上爬升、爬升。500米、1000米、1500米,飞机越过天山山脉,向着机场飞去。快接近跑道时,剩下的一个发动机也不工作了。他果断采取应急放起落架的措施,顺利地将完全失去动力的战机紧急降落在跑道上。

当他从机舱出来时,飞行服已经全部被汗水湿透。战友们纷纷围上来同他拥抱。团长激动地当场宣布,给杨利伟记三等功一次。

第四篇:“学习杨利伟”主题班会教案

二、二中队张宁宁

一、活动目标:

1、通过介绍杨利伟的飞入太空之前亲身经历的真实故事,了解杨利伟及其精神

2、通过讨论,使学生知道什么是航天精神,从而激发学生自觉地学习。

3、让同学们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学习杨利伟,如何学习航天精神。

二、活动准备:

1、搜集杨利伟不怕困难,一步一步实现梦想的真实经历。

2、准备发射神五的视频和飞天的歌。 3.学生准备好小及故事。

三、活动过程:

1、主持人出场,开场白并宣布班会开始。(让我们再来回顾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吧)

2、观看杨利伟飞天视频。(看了这段视频,我们一定非常自豪,更羡慕杨利伟叔叔成为中国太空第一飞人。然而你们知道他荣耀背后的艰辛吗?请听朗读《英雄出征,圆中华飞天梦》)

3、四个同学朗读介绍杨利伟飞入太空之前的故事。(真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啊!杨利伟的训练不仅仅是十年)

4、思考:说说杨利伟为什么能够成功?请分组讨论。自由发言。主持人总结:他成功秘诀:从小树立远大理想;不怕困难;具有坚强的意志;热爱祖国;勇敢不怕牺牲;锻炼身体有强健体魄。(一个人要有过硬的思想素质和身体素质并不是一时形成的,同学们想不想看看他小时的故事呢?)

5、听《烽火台的故事》(听了这个故事,你认为杨利伟童年时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学生回答:坚持到底

6、小品表演:不把数学题做对,不吃饭(正是因为他做任何事都具有坚持到底的精神,长大了他才有坚强的意志,才能实现梦想。我们再来听一个他与家人之间的故事吧)

7、一名学生讲他关心弟弟、教到弟弟的故事。(听了这个故事,你觉得他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学生回答:热爱祖国,爱护家人,思想先进。

8、讨论:杨利伟的精神有哪些?全部分成六个小组,归纳。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做任何事坚持到底,实事求是,胸怀祖国,爱运动,不怕困难,敢于牺牲,意志坚强。是雷锋精神的继承和发扬。

9、想一想你或者身边的人做到了其中的一点吗?我们应该怎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呢?请写在纸上。写完交流。

10、了解神六至神九的简介,出示什么是航天精神

四、活动总结:(由班主任老师总结归纳这次活动 )

学习杨利伟,我们要从小事做起,学习是他的精神,虽然不可能都飞入太空,但我们做任何事都可以像他一样严格要求自己。让我们在欣赏歌曲《飞天》中结束这节班会吧!

20

16、

4、18

第五篇:杨利伟小时候的故事

上初三那年,一天放学回家,杨利伟手里拿着几张卷子,一声不吭地径直进了自己的小屋.姐姐杨丽君见了,觉得弟弟不对劲,便追进屋里问其原因.原来杨利伟数学考试一道几何难题没做出来,丢了12分,心里很不好受.于是杨丽君劝道:“不就一道题嘛,下次认真就行了,先吃饭吧.”杨利伟却说:“这次难题没做出来,下次再有难题咋办呢?”说完,饭也不吃,就伏在桌上埋头演算起来.杨丽君知道弟弟决定的事情一定要做,再劝也没用,只好笑着退出了屋里.1个多小时后,杨利伟终于把这道几何题解了出来,仿佛打了一场胜仗,脸上一扫刚才的愁容,露出了笑意.姐姐看到,杨利伟在纸上写下一句话:“攻克难题是我最大的快乐.”

杨利伟有一个弟弟要杨俊伟, 32岁的杨俊伟显得比哥哥杨利伟瘦弱.说起哥哥,杨俊伟有一份难以平静的激动.他说哥哥是他生活中的老师,总是以行动教育自己,他很敬佩哥哥.其中,儿时的两件小事,杨俊伟至今记忆犹新.那时杨俊伟上小学一年级,他刚刚加入少先队不久,崭新的红领巾系在脖子上.一天,正在操场玩耍的杨俊伟不慎摔倒,膝盖上立刻流出很多血来.俊伟也不知怎样才好,随手扯下红领巾包扎住伤口.晚上放学回家,红领巾仍然绑在小俊伟的腿上.杨利伟看见了,忙帮弟弟把红领巾解开,拿出土霉素敷在伤口上,一边敷一边对弟弟说:“你能系上红领巾多光荣啊!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我们应该爱护它才对啊!”随后又和杨俊伟一起把红领巾洗得干干净净. 还有一件事,杨俊伟也感受很深.那时候杨利伟已经参军了.有一年探亲回家,俊伟推着自行车刚进家门口,只见哥哥从屋里走出来,冲着自己大喊一声“ 立正”.俊伟当时一愣,条件反射似地站住了.杨利伟以军人特有的步伐,非常正规地走到俊伟面前,把他歪斜地挂在运动服拉锁扣上的校徽摘下来,端端正正地别在了弟弟的左衣襟上方.杨利伟当时没有多说什么,但俊伟却感到哥哥的行为似乎比千言万语更让自己懂得了尊重的涵义.从此,他的校徽总是端正地别在衣襟上方. 用简练的话概括杨利伟小时候的优秀品质 刻苦学习,生活俭朴,有理想、有抱负,忠

上一篇:遇见你就心动了范文下一篇:研究生思想鉴定范文